手机拍照片拍摄技巧有需要注意的曝光技巧吗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摄影师教你如何用手机拍出眼前一亮的摄影作品
查看: 1357|
评论: 0|来自: 蜂鸟网
摘要:   各位朋友大家好!手机作为我们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好看好玩的资讯,它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发挥我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源泉和工具。手机,作为当今最为流行的拍照工具,能够提 ...
  各位朋友大家好!手机作为我们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好看好玩的资讯,它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发挥我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源泉和工具。手机,作为当今最为流行的拍照工具,能够提供越来越好的画质和拍摄功能,这一方面降低了拍照的门槛,但同时却给希望拍出更好作品的朋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大家看了这篇文章,会对如何用好自己手中的手机拍摄一张漂亮的照片获得一些启发。    我们现代人所处的是一个快速消费我们感官刺激的时代。我们每天会接触到大量碎片化的图片信息。我们在浏览微博、微信中的图片的时候,分给每一张图片的时间是非常短的。所以,在所有被浏览的图片中,真正能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能够打动我们的图片是很少的。反过来想,我们如果作为拍摄者,如何用手机拍出一张能够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能够打动他人的照片,就是这篇文章想要分享给大家的。  手机摄影是一种非常个性化和主观化的视觉表达过程。因此,优秀的手机摄影作品没有可以被量化的明确的标准,但是它们却有着很多共性。在我们练习用手机拍摄的初期,在形成自己的视觉标签之前,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共性的学习和模仿,拍出一些不错的作品。  优秀的手机摄影作品的第一个共性,就是他们通常都具有非常明确的视觉中心。所谓的视觉中心,就是在一张图片中,我们第一眼看过去最能吸引我们的元素、元素所在的位置以及它所昭示的内容。具有明确视觉中心的照片能够非常快速地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观看者产生继续对这张照片解读的冲动。  一、明确的视觉中心  比如这一张照片,我们第一眼看过去,我们的注意力一定是被跳跃起来的这个人所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一定不会落在背景花白的天空上。我们如果继续观察这个主体,我们会发现主体的动作、甚至他的表情都非常地具有视觉表现力。这样的过程通过视觉进入到脑中,以及在脑中的反应时间是瞬间完成的。一张照片能够被快速解读,是它有可能被记住的前提。  举个例子:  我们再来看一个生活中的例子。看到这一张照片的时候,我们的视觉焦点落在哪里了呢?有人说是餐盘、有人说是矿泉水、也有人说是电脑和橙汁。相信拍摄者听到这样的回答也哭晕在厕所了。从元素的组成上来说,构成这张照片的元素也是蛮多的,而且元素之间没有任何位置和逻辑上的内在关联。并且,杂乱的背景也成为干扰大家解读的重要原因。  那么来看看这张图:  我们再来看同一个环境下拍摄的第二张照片。通过对组成照片的元素和背景的精简,以及拍摄位置的调整,我们得到了一张视觉中心比较明确的照片。在这张照片里,餐盘作为占画面比例最大的元素,成为了最为吸引我们眼球的主体。但是,作为一张手机美食摄影作品,这张照片的视觉中心还不够突出,画面还需要继续精简。  最终效果:  这是我们在同一环境下拍摄的第三张照片。与上两张照片相比,这张照片仅仅保留了构成图片信息中的两个必备元素——餐盘和橙汁杯,并且两个元素在画面比例上也不是平均分配的,大家看到餐盘以及它承载的食物占画面中绝大部分的篇幅,而橙汁杯也仅仅是部分进入到画面中作为一个辅助元素。上一张照片中的电脑则被完全移出了画面。通过元素上的精简,我们发现此刻画面中的视觉中心非常突出,丝毫没有被辅助元素干扰。  此外,这张照片从拍摄角度上也进行了调整。上两张照片都是斜向下呈一定角度拍摄的,而这张照片采用了垂直向下拍摄。拍摄角度的调整,一方面消除了斜向拍摄餐盘的畸变,另一方面垂直向下的拍摄角度突出而画面背景的纹理,并且纹理的走向与餐盘和橙汁杯的摆放位置是呼应的,达到了与前景有机融合的效果。  在用手机拍摄静物的时候,做减法对于突出视觉中心来说,往往是更好的选择。  突出照片的视觉中心,除了从元素构成和拍摄角度方面着手,我们还可以通过采用一些视觉特效的方法来达到。比如这张照片拍摄的是上海的南北高架。这个画面本身的元素信息是非常丰富的,同时背景也非常杂乱。在用手机拍摄时,通过手动对焦的方法,拍摄两张照片,一张实焦、一张失焦。在后期软件中,把画面视觉中心的位置,也就是南北高架的交汇处,处理成实焦,而其他周围信息和干扰元素都处理成失焦。这样的视觉效果,可以使观看者的注意力非常快速地聚集到实焦的部分。而虚焦区域光斑和影调也与主体形成了很好的反差和呼应。  二、精致的构图  我们已经介绍了手机摄影需要有视觉中心。那么视觉中心在照片里如何以最佳方式呈现,就是优秀手机摄影作品的第二个共性——精致的构图,所要探讨的内容。  关于照片的构图先介绍一个视觉法则——三分法原则。它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在看一张照片时,我们对照片中不同位置的元素给予的关注程度是不一样的。我们容易被照片中处于偏左或偏右三分之一处的元素所吸引。如果把最容易吸引我们的位置用线连接起来,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九宫格的网格。从构图的角度来说,把主体放在九宫格横向和纵向相交叉的四个点上,最能吸引读者的注意。这就是构图的三分法原则。  举个例子:  以这幅手机摄影的作品为例。这是一幅非常简洁的手机人像照片。照片的主体被安放在画面偏右三分之一的位置上,主体的面部朝向画面中较为空旷的左半边,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此外,面部朝向的区域应用了高光,与主体背后的印象行程强烈的对冲。让画面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再举个例子:  再来看一张竖副照片的例子。照片的主体——红花,被安放在纵向三分之一偏上的位置。同时,花茎也处于照片横向偏右三分之一的位置。这样的三分法构图,配合主体略微向左倾斜的状态,反而给画面一种非常稳定、却有不呆板的感觉。  三分法+引导线  另一点想要跟大家介绍的是,我们人眼看照片中的信息与我们看现实世界的物体有一个重要的差别,就是照片中只有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缺少了纵深的第三个维度。这也是我们在观察大多数图片的时候,缺乏三围感觉的原因。这张图片从前两个维度来说,符合三分法的构图,主体处于照片中偏右三分之一的位置。同时,主体的头略微向左倾空旷空间倾斜的状态,在二维空间里形成非常好的视觉延伸感。  重点想跟大家说的是,这张照片除了具有两个维度的空间感以外,还具有低三个维度的纵向空间感。这正是背景的铁轨所带来的。我们可以顺着铁轨望向远方,这也给这张图片带来了超越二维的立体感觉。  中心对称构图法  我们在用手机拍摄人像、风景时,除了符合三分法的原则以外,还要尽量选择带有视觉纵深线条的物体来做背景,给照片增加第三个维度的感觉。  手机拍照难道一定要用三分法的原则来构图么?当然不是!如果画面本身有显著的视觉引导线条,我们对这种线条又有较好的把控,我们就可以打破三分法构图的原则。比如这张图片中,两扇铁门上的凹陷构成的引导线能够非常有效地把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到铁门背后,于是我们就可以大胆地尝试对称构图法,把画面主体放在正中央铁门背后的位置。配合主体半遮面的状态,这样的中心对称构图不仅不会呆板,反而给画面带来了冲击力。  如果遇到了这种非常图形化的场景,我们打可以打破三分法的构图方式。当然,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三分法的构图方式对于大多数场景来说仍然是适用的。  三、取景技巧  接下来再来介绍一下手机取景的技巧。我们以往拍照的习惯都是用人眼的高度来取景,这样拍出的照片虽然接近人眼观察的角度,但是却缺少了一些新意。我们不妨尝试打破人眼的高度,用超低视角、仰拍或俯拍视角进行取景,往往会得到出人意料的结果。  常规视角  这张照片是以人眼高度拍摄于商场的两个公仔。这样的观察方式对于我们是不新奇的,我们人眼看过去就是这样的景象。如果我们打破这种取景,结果会怎样呢?  换个视角  当我退后两步,把手机放在地上按下拍摄键时,就得到了这样一张连我自己都很吃惊的照片。画面中居然出现了两个公仔的倒影,完全颠覆了人眼视角观察到的景象。并且这样构图的好处,还可以对照片的背景进行优化。这个场景用人眼视角看过去背景是无趣的电梯。而地平视角看过去背景是具有线条延伸感的线条,更加增加了画面的美感。  尝试新鲜视角  我们如果再大胆地换一个视角,从主体背面两腿之间以地平视角来观察的话,又会发现不同的景象。此刻,由于距离的关系加上手机镜头略带广角的属性,主体公仔跟远景人物之间的大小关系被夸张化,形成了这样一种戏剧化的呼应关系。  通过这个场景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同一个拍摄环境,如果运用不同的观察角度去拍摄的话,有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甚至意想不到的拍摄结果。因此,我们在用手机拍摄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去尝试那些反直觉的角度去拍摄,相信会一定会带来惊喜。  四、清晰的焦点,准确的曝光  上面用了很多篇幅介绍手机构图和取景的技巧。优秀的手机摄影作品除此以外,还需要具备清晰的焦点和准确的曝光。  大家在室外拍摄人像时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拍摄主体背对阳光,就是所谓的逆光拍摄时,如果人物后的背景是曝光正常的,那往往人脸部就是一片死黑,没有任何的细节;反过来如果我们对人脸测光,人脸获得较为准确的曝光后,背景则一片死白,同样没有任何的细节。这种情况的原因简单说,就是手机感光器对于极亮和极暗的辨识程度是远不及我们人眼的,也就是所谓的宽容度低。  HDR功能  在用手机拍摄时如何解决这一困境呢?越来越多的手机在拍摄模式下,有一个HDR(高动态对比度)的模式。如果开启这个模式的话,在我们按下快门拍摄的瞬间,手机会迅速拍下三张甚至更多张不同曝光值的照片,随后再快速地去平衡不同曝光值照片的高亮和阴影区,让整个画面的曝光看起来都比较合适。因此,HDR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感光器宽容度低的问题。比如这张就是在相同环境下,开启HDR模式后得到的一张照片。我们看到,人脸部和背景同时出现了比较不错的细节。  利用手机厂商提供的这样一个强大的功能,我们甚至可以在照度对比非常强烈的环境下拍出高光和阴影都相对准确曝光的照片。比如这张角楼的照片。天空和角楼所处的一定是高光区域,而树叶内侧和自行车所处的是阴影区域。我们看到高光和阴影都获得了较为准确的曝光。可见,HDR功能的强大之处。所以以后我们在室外,如果遇到光线对比非常强烈的拍摄环境,我们可以尝试打开HDR功能,来获得一张曝光准确的照片。  剪影效果  以上我们介绍的是利用手机自带的HDR功能来克服手机感光器宽容度低的短板。此外,我们同样也可以利用手机曝光的特性,来制造出一些高对比度的照片,来烘托和创造照片的视觉效果。这张照片就是利用手机宽容度的特性,配合黑白的色彩处理方式,来人为创造出的剪影效果。相信这个场景下的黑白剪影效果,比色彩的具有高动态对比度的照片的视觉冲击力还要强。  手机对焦  说完手机拍摄的测光,我们再来快速了解一下手机拍照的对焦。在绝大多数拍摄情况下,我们不用刻意地去考虑手机拍摄的对焦点在哪里。因为绝大多数的拍摄情况,主体离手机摄像头的距离都会在0.5米甚至更远,这种情况下,主体和背景几乎都是清晰的。那我们如何拍摄一张略带虚化效果的照片呢?技巧就是主体离手机摄像头要足够近。在拍摄这张照片时,手机摄像头离主体小菊花的距离差不多只有不到10公分,这时候就需要手动选择对焦点,把对焦点置于小菊花上,避免对焦点落到背景处。于是,近距离拍摄就可以带来这种背景虚化的效果了。  层次感  同样,在拍摄这张照片时,手机摄像头离前景的柠檬非常地近,并且手动对柠檬进行对角和测光。拍摄出来的结果就是背景的柠檬同样得以一定程度地虚化,达到了与前景柠檬形成视觉上的层次感。  优秀的手机摄影作品的另外一个特性就是它们往往具有非常鲜明的色彩。这一张照片,当然具有明确的视觉中心、简洁的构图,但是它最吸引我们眼球的原因,是因为画面中具有丰富的色彩。我们如何通过对于色彩的应用人,让照片具有打动人的力量呢?  五、色彩的运用  这里快速介绍一下色彩的基本知识。自然界中的色彩是非常丰富的。如果要把这些丰富的色彩归类呢,可以人为地分为六种主要的色相,分别是红、黄、绿、青、蓝、洋,它们分别位于色轮上每隔60度的位置上。其次,色轮上相临近的色彩,比如红色和黄色,它们之间的融合关系是非常好的。这样的色彩如果作为照片的主色调出现在画面上,画面会显示一种非常柔和的过渡效果。相反,相对立的色彩,比如蓝色和黄色,就是一组互补色,它们如果同时出现在一张照片中,照片的对冲效果就会非常强。  互补色  这张照片在具有非常简洁的构图的前提下,利用蓝色和黄色这样一组强烈对冲的互补色,给画面形成了一种非常强烈的对比关系。此外,在画面中大量蓝色的冷调中出现一抹暖调的黄色,也为这张照片从情感表达上增加了分量。  这一张照片同样是一张黄色和蓝色作为画面主色调的一张照片。从色彩构成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一组互补色,给画面提供了一种非常鲜明的色调。另外,画面的主体,也就是这个人正在尝试做一个跨越的动作,正是这样一种略带不稳定因素的动作让整个画面展示出一种张力。因此,主体作为画面的视觉中心,并没有被背景的两种对冲强烈的颜色缩削弱。  六、生动的叙事性  以上介绍的都是手机摄影过程中的技术和技巧层面的内容。而一张能够深刻打动人的手机摄影照片,一定要有深刻的叙事性,也就是利用照片本身的视觉语言去讲故事,这是我认为摄影,尤其是手机摄影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举个例子  这张照片拍摄于西藏灵芝。画面远景中的风光本身足以让人流连。但更重要的是,画面前景的当地老两口看着刚刚起飞的无人机表现出的好奇与开心的表情,给这张照片的叙事完整性上添加了重要的一笔。而这一层次的内容,是真正能够打动观者内心的。  再举俩例子  同样,这张照片也是利用视觉语言讲故事的极好的范例。我不去过多地对它进行解读了,相信这样做也是徒劳的,因为这种视觉语言是非常容易被理解的。  我们在掌握了大量拍摄的技艺后,更多时候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用我们手中的工具去讲故事、去表达我们内心的情感,而不仅仅是客观的记录。  结束语  这篇文章零零碎碎介绍了很多手机拍摄的技法,其实这些仅仅是冰山的一角。最后我想说,最好的拍摄设备不是那些天天躺在防潮箱里的单反相机,而是我们随身能够携带、随时能够记录的设备。了解你手中的手机,了解手机拍摄的技巧,由此表达你内心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阻碍你的不是手机的镜头,也不是手机的成像素质,而是你的想象力。现在开始,多尝试去拍摄吧,让你手中的手机发挥它最大的潜能。
Powered by用手机拍出精彩照片的几个小技巧
怎么用手机拍出精彩的照片?
任先生,专业婚礼摄影师,业余食品摄影师,跑题工程师。
很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希望有人能看到并且得到一些其他的理解,而非泛泛地用构图、修养等唠叨。
如果从拍照的角度,手机有着超乎寻常的优势,这玩意儿快捷,随时掏出来拍不突兀,随时后期,所见即所得。
而且这个题目提得好,因为精彩的照片不一定是好照片,好照片跟手机相机没关系。而精彩的照片我们可以理解为,比较出彩。想拍到看起来和随手拍不同的照片,那么我们就要从技巧出发,回避手机的弱点去看待手机拍照。手机实际上是专业级相机的弱化版。那么,摄影中对光线对画面的影响就需要换个角度去考量,不能以光线质量为目的动用光线,因为优质的光线变化手机传感器也无法捕捉到。而应该从构图因素寻找高反差的画面,把光线运用在构图中,这也是把照片从泛泛提升到一定水准的不二法门。换句话说,你需要更为渴望地追寻光线带来的改变,为构图加分,而非寻找一些低反差的所谓好内容(不一定有人认同)的画面。这时候,技巧是第一位的。
一 、高反差画面
夜间是寻找高反差画面的最好时期,富有变化的路灯和车灯都可以让平淡的画面活跃起来。你需要做的只是加大这个反差,并且很单纯地去拍下它,而不是用什么构图去套它,最简单的几何折线就可以表现纵深感。二、 如果有光,就尝试去捕捉光的影子。
思考拍出照片的戏剧性就是让画面元素差异于人眼,司空见惯的画面如何后期也不一定能带来太好的效果。光的影子有许多不同的要素,可以理解为简单光影,但并非一明一暗的几何状构图才是唯一理解。可以在角落寻找明暗的变化,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来做出光的投影,比如玻璃。
上面这只猫是我的头像,有好几个人都问我手机怎么拍出来这种多重曝光效果。其实我就是简单地隔着玻璃拍这只猫,这只猫的本身画面够简单够纯粹就好了,为这张图带来变化的是身后灯光在玻璃面的投影,让画面产生了别的反应。
三 、如果你看到画面不够美,那是你不敢去舍弃,或者是压根糊涂的活着。
很多人都会告诉你摄影是做减法,这点真正的含义就是你眼里只有你要的东西,心里要狠一点,国内大部分城市建设都同样单调同样乏味,但是我们要从你眼中去找寻一些美的地方,寻找那些瞬间或者永恒的东西。但是,这些寻找,需要技巧的表现。
这是我在路边拍的,6点左右,电线杆下面是拆迁的废旧平房,但难得一见的云层飘过来,你需要的只是去四平八稳地拍下来,拍的时候别让杂乱的东西入镜就行了。
只是,这里有技巧。
理解你手里的相机,你会发现原理不复杂,那么你什么都可以找到代替品。手机对于光线捕捉并不好,这样的天空曝光得不到保证,云是煞白,天也惨白,那么就需要在手机镜头前加一个镜片是偏振镜的墨镜去屏蔽掉一些杂光,减弱曝光环境。其实这些照片谈不上什么内容,谈不上什么作品,就是最简单的形式。这些就像学绘画阶段不停地去画果盘一样,是最基本法则的演练。摄影作为最容易进入的艺术行当之一,确实逼格不高,但是基本功上能玩儿出来的花,多了去了,因为我们眼中的世界,不太一样。手机拍照不好看?提高手机摄影水平的几个实用技巧 - 少数派
请选择你要投稿的专栏
手机拍照不好看?提高手机摄影水平的几个实用技巧
0" v-cloak>
叶明,摄影师,重度摄影后期爱好者,现为
开发商「泼辣熊」团队成员。本文来自知乎问题的回答。
本文所有图片,除特殊声明,均使用 iPhone 6 拍摄。
所有的后期处理均是通过泼辣修图 App 。
文中所有图片都是在两个小时之内完成拍摄的,重要的是对比,不要苛求质量,谢谢。
手机摄影不同于相机摄影,其更加随意,器材的限制也更大,没有太多技巧性的东西,更多的是靠构图与创意取胜。
我一直认为这句话是摄影最经典的法则之一。对于新手,明白了这句话可以迅速拍出满意的作品;作为老手,明白了这句话可以打通迈向高手的大门。
在最开始接触摄影的时候,主题不够明确是一个大问题,而通过减法可以迅速的交代清楚主题。而对摄影有了深入了解之后,有一个主题已是基本功,而如何用最少的画面元素构架起一个主题则是提升的门槛。
当然,「少」只是摄影的一种表达手法,这并不是说画面只能「少」,不能「多」,实际上,能够把画面繁杂的元素一一加以合理安排,也是一项非常伟大的能力。
举个例子:
看到这张场景,你会怎么拍?如果你像上面这样拍,那就是路人水平,随手咔擦那种。
记住:少就是多!
这样拍出来实在太杂乱了:雕塑、建筑物、远处的建筑物、地板、绿化带……
如果是掌握了一些构图法则的,可能就会这样拍:
这明显就能看出来一定的摄影水平了。通过仰拍的视角,直接把地面的建筑物、地板等元素排除了,只保留雕塑、绿化带、天空,同时为了活跃画面,还加入了一个人。
但是,如果是一个更加成熟的摄影人,可能就会这么拍:
(该图为相机拍摄)在前面的基础上,把绿化带排除,只保留天空和雕塑。
变化过程是这样的:
雕塑、天空、绿化带、建筑物、远处的建筑物、地板。
雕塑、天空、绿化带。
雕塑、天空。
化繁为简,少就是多。
因此,你在拍照片的时候,一定要想一下:是不是可以少一点儿,再少一点儿?
面对这样的场景,你会怎么拍?
如果你拍成上面这样,那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平稳的水平线,三分构图,延伸线,还算合格。
但如果是一个成熟的摄影人,可能就会这么拍:
通过拉低相机的位置,使得水面的反射更加强烈,从而形成更加强烈的对称效果。
通过裁剪,制造广角的视觉效果。
电动车则是点睛之笔。
通过垂直翻转,有电动车即将驶向云端的效果。
再比如,这个场景:
如果拍成上面这样,依旧属于中规中矩,没有多大亮点, 但是似乎谁都能拍出来。这时候,我们采用:
通过拉低相机的位置,让水面占据更大的位置(透视关系),从而形成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
制造水面波纹(为了激起波纹,我脚不停的在踏水),让画面形成更加的水面质感。
通过裁剪,制造更佳的视觉效果(16:9)。
通过镜头校正,制造夸张的视觉的效果。
通过减少车辆,强化画面重心。
节奏与韵律
什么是节奏与韵律?简而言之:统一特征下的有序重复。
比如这幅图:
它就没节奏,没有「统一特征」,也没有「有序重复」。
但我们这样拍摄也就有节奏了:
统一特征:线条
有序重复:渐变
也可以寻求交叉的节奏:
这是有节奏感的,但是节奏感不强。
我们从下往上拍摄:
(这幅图有致敬因素)这样节奏感就更强了。
靠近一点儿
有时候,我们把手机拿近一点儿,不仅仅是为了拍微距,或者虚化背景(实际上虚化能力也很有限),而是为了:
更好的观察被拍摄的对象。
走近了你才会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大的世界!下面这张照片也是手机拍的,谁知道是什么?
后期处理是摄影中很重要的一环,我这里简单讲个例子。
这是一张暴雨图。原图是这样的:
实际上,处理之后的图更加接近当时的视觉效果:真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
对于这类图片的基本模型是:
去雾——渐变滤镜
我们先导入图片:
然后使用去雾:
可以看到,天空的细节一下子就出来了。然后,我们再新建一个径向渐变滤镜:
注意三个数值:
曝光:我们提高曝光,是为了获得画面的细节。
高光:我们之所以降低高光,是为了凸显出天空的细节。
羽化:羽化值越大,效果就越自然。
OK,经过上面两步,我们的调整基本上就完成了。
原图是这样的:
这张也是通过这个方法处理的(多一个拉平水平线的步骤):
OK,拍一张图之前想四件事:
画面元素是不是可以少一点儿,再少一点儿?
是否有画面元素可以构成节奏?
手机是否可以拿低一点儿?
手机是否可以靠近一点儿?
评论(${commentLength})
请勾选举报理由
${ item.text }
0" v-cloak>
${ related.released_at * 1000 | friendlyTime }
${related.summary}
${ related.likes_count }
根据国家网信办规定,互联网账号需要实名认证。验证手机号码再进行评论或撰写文章。
点击去验证在很多人眼里,用手机拍照太简单了:你只需要取好景,摆好 POSE,然后点一下拍照按钮,“咔嚓”,就 OK 了。
  在很多人眼里,用手机拍照太简单了:你只需要取好景,摆好 POSE,然后点一下拍照按钮,“咔嚓”,就 OK 了。  其实,这种一键式全自动只是手机摄影的一种玩法。你还可以通过调整一些参数,来精细调整画面的最终效果,比如说,曝光。  在大多数情况下,手机的自动模式都可以做到准确曝光,最大程度上保留明暗部分的细节,但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刻意的过曝或欠曝。  谁说“不正确”的曝光就不美?  “技巧君!这一期说的不是手机摄影吗?你上边怎么配了个相机图?”好吧好吧,观众的眼睛太雪亮了,瞒不住~  所!以!技巧君今天就以这几年的手机摄影界重量级赛事, IPPA 大赛获奖作品为例,谈一谈手机摄影作品的曝光控制。2017年建筑类一等奖,作者:Paddy Chao。阳光下和阴影中的细节都表现得很好    1. 手动调整曝光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采用轻松简单的自动曝光:你只需要点击屏幕确定对焦点,手机会自动依据环境光状况,帮你算出一个曝光值。  不过,当环境光比很大,或需要特殊的画面效果时,自动曝光的效果往往不够完美,需要我们进行手动曝光。2016年自然类入围奖,作者:Zhang Yue    那么,手动曝光怎么操作呢?  以苹果手机为例,对焦框右边会出现一个小太阳的图标,按住小太阳向上滑动可以拉高曝光,向下滑动就是拉低曝光。  有些手机如 VIVO 和华为,需要长按对焦点,然后才会在对焦框里出现小太阳。    看到右边那个小太阳了吗?就是它!  移动手机,取景发生变化,手机就会自动调节曝光。如果想保持调整好的曝光不变,可以开启AE/AF(曝光锁定/对焦锁定)功能。  以苹果手机为例,长按屏幕几秒可以激活这个功能。在拍摄大全景和组图时,你需要保持同样的影调,所以这一功能变得非常非常重要!  可惜,不是每个品牌的手机都有这个功能......2017年建筑类组图一等奖,作者 Joshua Sarinana  很多手机还可以分别选择对焦点和测光点,避免局部过亮或过暗。  以 VIVO 手机为例,长按对焦点出现小太阳后,可以将小太阳移出对焦框,放到其他地方进行测光。  如下图,你可以先将焦点对准人物,再移动小太阳到画面的亮部,拍摄出剪影效果。2016年其他类一等奖,Kevin Casey拍摄    2. 利用曝光营造氛围  什么样的曝光最好呢?准确曝光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主要还是看你想拍出什么效果。  通过控制曝光调节照片的明暗,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一般来说,曝光较高的照片比较明亮,给人一种明快、轻松和愉快的感觉:2017年建筑类提名奖,作者 kuang-long Zhang  而曝光较低的照片比较暗淡,让人觉得厚重、宁静和神秘:2017年建筑类提名奖,Scott Simpson拍摄  3. 宁可欠曝也别过曝  如果拍的时候不确定怎样曝光最好,那就选择欠曝吧,当然也别把照片弄得太暗。  欠曝的部分可以后期调出来很多,比如拉高曝光和阴影,但是过曝的部分,基本没什么挽救空间了。  即使修正了曝光,过曝部分细节还是有较多丢失  4. 避开直射光  如果你把镜头对着太阳,那么照片一定会出现过曝。  强烈的阳光会导致周围的部分变成白色,丢失很多细节。而且,照片上会出现一道非常扎眼的白光。  我们可以换个位置换个角度,避开直射光,这样可以避免过曝。如下图,从光线的侧面拍摄可以同时展现阳光和细节。2016年旅行类一等奖,作者 Fugue Xiao  5. 拍雪景要过曝  相机摄影有一条曝光原则是“白加黑减”,手机摄影也是这样。  冬天拍雪景的时候,画面偏白,这时候要手动增加曝光才能保证雪是白色的,否则雪会变成浅灰色,显得很脏。  虽然增加曝光后天空会过曝,但和冬季的主色调很搭,看起来并不会觉得奇怪——而且,下雪的天空本来也就是白的嘛。2016年季节类一等奖,Valencia Tom拍摄  6. 拍影子要欠曝  有浓重阴影的照片很有戏剧感,充满情绪。  通过欠曝可以加重阴影,而且,被摄主体以外不重要的部分会消失在欠曝的暗处,从而更好地突出主体,画面也会非常简洁。  如下图,主体的周边环境相当杂乱,但作者通过欠曝把它们隐藏在了阴影里,有效突出了主体。2016年静物类三等奖,作者 Maddy McCoy    7. 拍夜景用HDR  弱光环境下,手机的拍照系统会启用很高的 ISO 来保证安全的快门速度,以防手抖,导致画面变虚。  白天光线强的时候,照片的 ISO 只有一两百,而在晚上,如果整个画面都很暗,ISO可以飙到几千。  用手机拍的夜景照片总是颗粒感很强,噪点很多,严重影响画质:    为了获得较好的画质,可以开启 HDR 或者夜景模式。手机拍照系统会拍摄若干张照片进行合成。一定要把手机给端稳咯。  此外,也可以开启专业模式或者下载专业的拍照 APP,把 ISO 控制在一个很低的值。  不过,这样会导致曝光时间大幅延长,不用手机支架是拍不出下图这种“几乎毫无噪点”的效果滴:2016年生活类二等奖,Jason-Greene拍摄    快打开手机试试吧,说不定你一直低估了手机的性能呢。  (编辑:夏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照片拍摄技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