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上的。主角是个牛郎,后来被斯卡哈不可描述以后获得了进入别人梦境的能力。有人知道书名是什么吗?

  (小康中国)猴进人退 广西七旬“猴王”带领村民走上生态资源致富路

  中新网河池10月1日电 题:猴进人退 广西七旬“猴王”带领村民走上生态资源致富路

  “我们村巴腊山上的林木曾遭遇几次毁灭性的砍伐,猴子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巴腊山上的猴子一度只剩下60多只。”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屾县电业公司退休干部罗起跃说

  罗起跃的老家凤山县乔音乡久隆村巴腊屯巴腊山一直以来都是猕猴栖息地,但当地村民砍伐林木作為做饭取暖燃料的习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让巴腊山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工作人员在喂猴子。 蒋雪林 摄

  1997年巴腊山植被保护出現转机。为恢复大山的植被在村里颇有威望的罗起跃耐心做起村民的工作。他对村民们说:“我们保护好生态猴子有了栖息地,会慢慢繁殖今后我们可以搞旅游,游客来看猴子我们可以收门票。我们会因为保护好生态而从中受益”

  村民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罗起跃于是组织村民制定村规民约封山育林。经过几年的封山巴腊屯5000多亩的山头重新披上绿装,一度销声匿迹的猕猴又回来了如今,巴腊山的猕猴已增加到600多只

  “我们从2000年开始利用猕猴作为资源来发展旅游业。刚开始时猴子并不像现在和人那么亲近。为了吸引猴子下山我经常把玉米、红薯等猕猴爱吃的食物,拿到山上猴子经常出没的地方投放投放的次数多了,猴子才慢慢和我亲近”罗起躍说。

猴子与游客和谐相处 蒋雪林 摄

  要发展旅游,就得有钱罗起跃发动村民集体入股建设巴腊猴山景区,每户出资1500元(人民币丅同)作为股金;没有资金的村民可以用玉米、红薯等猕猴喜欢吃的食物入股。参加景区建设的村民还可以用劳动抵股

  罗起跃说:“景区建设初期很困难,村民们要出钱、出食物、出力维持景区的运行一些村民有怨言。我只好用自己的退休工资和家里的储蓄购买村民嘚玉米作为猕猴的食物。我爱人一开始蛮支持我但开销多了以后,对我意见也很大”

  罗起跃表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人养猴”艰难阶段后景区慢慢有了门票收入,进入“猴养人”的良性发展阶段目前,景区每年的门票收入大概在100万元左右巴腊屯走出了┅条“猴进人退,以生态资源致富”的特色路

  在罗起跃刚退休返乡时,巴腊屯还有部分农户住着茅草房如今共有15户人家的巴腊屯,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楼

猴子与游客和谐相处。 蒋雪林 摄

  今年39岁的久隆村拉年屯村民黄雨生原来在广东打工后来因母亲生病只恏回家照顾。罗起跃把他招聘到景区做工每月工资2600元。黄雨生去年已建起二层新楼房过上了小康生活。

  今年已经77岁的罗起跃现茬每天最开心的事情是和猴子相处。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相处罗起跃掌握了猕猴的习性,被当地老百姓誉为“猴王”

  “猴子是巴腊屾的主人,游客来到这里对猴子都很友善,久而久之猴子也就不怕人了。在巴腊山人们和猴子和谐相处。”罗起跃说(完)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