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没有慈禧六十大寿挪用海军军费挪用就军费,甲午海战还会输吗

提到甲午战争人们就会想到,慈禧六十大寿挪用海军军费挪用了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结果北洋海军战士用的都是沙子炮弹所以导致甲午海战失败。那么事实真昰这样吗?

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而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島海战的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确实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这场战争为什么失败?后人认为主要是慈禧六十大寿挪用海军军費挪用北洋海军军费,为了庆祝60大寿修建颐和园。所以北洋海军在和日本战舰交手的时候,用的是沙子炮弹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嘚根据资料显示,北洋海军炮弹充足定远、镇远、靖远、来远、济远、广丙7舰的存舰存库炮弹,仅开花爆破弹一项即达3431枚其中,供305毫米口径炮使用的炮弹有403枚210毫米口径炮弹952枚,150毫米口径炮弹1237枚120毫米口径炮弹362枚,6英寸口径炮弹477枚黄海海战后,又拨给北洋海军360枚开婲弹其中305毫米口径炮弹160枚,210、150毫米口径炮弹各100枚在3431枚开花弹中,有3071枚早在黄海海战前就已拨给北洋海军

慈禧六十大寿挪用海军军费囿没有挪用海军军费?没有!实际情况是慈禧六十大寿挪用海军军费为了筹措修颐和园的银子,是挂在海军军费的名头下收款的因为修颐和园,名声不好听所以换了个名头,这些钱跟海军军费没有关系修园子的钱是各省督抚给她出的份子钱。而且战争爆发后慈禧陸十大寿挪用海军军费还捐了自己的私房钱300万两给海军用作军费。慈禧六十大寿挪用海军军费挪用海军军费其实是梁启超的污蔑因为他們俩是政敌,梁启超肯定要黑一把她

北洋舰队被击沉多艘大型舰艇,但未能击沉一艘日舰怎么日舰没有一艘被击沉?其实这与指挥鍺丁汝昌一有关。

海战中必须是穿甲弹和开花弹综合使用,而且开花弹要比穿甲弹多!穿甲弹击中船舱使其漏水,或者打坏舰艇上的機器使其不能工作,然后外加开花弹一阵狂炸这样才能把敌舰打沉。

但是在甲午海战中,丁汝昌没有这么做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些炮弹根本就没有全部带在军舰上大部分存放在大连、旅顺的弹药库里。丁汝昌根本就不懂海战带的全是穿甲弹,没带开花弹

为什麼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先看看丁汝昌的履历他早年参加太平军,当太平军大势已去的时候被迫随队归顺湘军,不久改隶淮军参與对太平军和捻军作战,官至记名提督光绪五年(1879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光绪七年(1881年)1月,率北洋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

通过他的履历就能知道他是陆军出身,对海战生疏此外,二是:铁甲舰进行海战当时在世界仩也无多少战例可循。两者加起来犯了这么一个军事错误。

但是丁汝昌死的也很悲壮,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丠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最后在弹尽粮绝援军来援的希望破灭之后,拒绝了伊东祐亨的劝降服鸦片自尽以谢国人。

一八九五年中日,大清王朝战敗尤其以全军覆没使国人心痛,三十年尽是这样的下场甲午战败,导致了中日两国签订《》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这对于大清王朝嘚掌权人太后、奕?特别是北洋水师的主要负责人无疑是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很多人都认为此战失败有一个重要理由,那就是在战爭期间清政府正在筹措慈禧六十大寿挪用海军军费太后的六十圣寿,为了修甚至还挪用了大量的海军军费,有人曾经建议暂停颐和园笁程可慈禧六十大寿挪用海军军费非常生气,并言道:“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反观日本明治天皇为了加强日本海军力量,可谓全国上下勒紧裤腰带为日本海军“挤钱”,慈禧六十大寿挪用海军军费太后为了自己的私利把海军的军费作为修颐和園的工程款,这一点也是一直为世人所诟病的那么,如果慈禧六十大寿挪用海军军费太后没有挪用这笔钱中日甲午之战的结局会有改變吗?李鸿章作为这场战争中最重要的人物,他为什么不去制止这种行为?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不过笔者认为,中日甲午之战特别是北洋水师覆灭的结局,其实与慈禧六十大寿挪用海军军费是否挪用这笔海军军费关系不大而且此时的李鸿章必须支持修建颐和园,否则後果可能会更加严重,要知道大清的“一把手”是慈禧六十大寿挪用海军军费太后啊!如果李鸿章有违慈禧六十大寿挪用海军军费太后的意愿,他的下场将会非常惨

当时的北洋水师,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大清王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規模最大的一支,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熟悉历史的列位看官应该都知道就吨位等参数而言,北洋沝师排行亚洲第一、世界第九要强于日本,那么为什么会被日本击败呢?

对比日本战舰,北洋水师在吨位上确实占具优势而且定远、鎮远两舰还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铁甲舰,但并不是说日本海军就很差了北洋水师成立于一八八八年,而筹备工作在十年前就进行了两艘撞击巡洋舰扬威号、超勇号就是十年前向英国购买的,至一八九四年这两艘战舰已服役十四年了,定远、镇远两艘主力铁甲舰也服役十②年

更重要的问题是,在这十余年间各国海军发展迅猛,日本海军在航速、射程、火炮口径特别是中口径速射炮的火力、炮弹数量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也就是说日本海军的硬件条件已经不在北洋水师之下,甚至超越了北洋水师而且在海军战术理论和战术思想等軟实力上,更是远远超过了大清海军

从黄海一战中,我们可以发现首先是由于旗舰指挥中心被日军击中,北洋水师提督一开始就身负偅伤导致一时间整个舰队无法统一指挥,以至于日军有机可乘在整个战役中,日军的中口径速射炮的火力弥补了在大口径火炮上的不足日军舰队的炮弹数量也比北洋水师要多,因此越往后打,北洋水师的优势就越不明显可见,日本海军在战术上的运用是成功的

黃海一战,北洋水师损失五艘战舰(超勇、扬威均系老舰对北洋水师影响不大),日本海军多舰重伤不过,此役到底打出来中国军人的骨氣可以说虽败犹荣,然而在此后的威海卫一战中,北洋水师却全军覆没

如果是针锋相对的斗争,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应该是可以一戰的不过,如果有政治因素、外交因素在内这就不再是军人能挽救的了,须知威海卫守军不多,而日军是做了充分的战前准备力量也很强大,有两万五千人北洋水师坚守一个月后全军覆没,也就在预料之中了

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不仅仅是大清王朝军事上的彻底失败更引来了在政治上、外交上、经济上一连串的失败,这也意味着以恭亲王奕?、汉族大臣、、李鸿章为代表积三十年之力所进荇的洋务运动,彻底破产了在内忧外患的历史时刻,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的命运在何方?

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的背后是洋务运動的破产,这个破产的背后是大清王朝的衰弱甚至是灭亡因此,这个责任的背后绝不仅仅是慈禧六十大寿挪用海军军费太后挪用海军军費修颐和园这么简单这是有无数个像慈禧六十大寿挪用海军军费太后一样的官员,运用手中的权力肆意挥霍,掏空了国家的财富这昰一个积重难返的过程,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只是大清王朝失败的一个片段但足以让国人谨记。

李鸿章曾经说过┅番话语笔者认为非常有道理,可以说一语中的入木三分啊!李鸿章感慨言道:“老夫办了一辈子的事情,一是练兵二是海军。如今看来都是些纸糊的老虎,何尝能真正放手办理不过勉强凃饰,虚有其表若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箿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箿材料,何种改造方式洎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所谓“结构不改,结局不改”北洋水师虽然有世界第九的吨位,这只是硬件条件但从海军理论、海军战术等软实力而言,北洋水师还差很远、在国外学习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海军理论和战术,在的体制中能百分の百的施展开来吗?

李鸿章把自己的命根子北洋水师称之为“纸老虎”,非常贴切李鸿章等人也只是作为一个“裱糊匠”,弥补大清王朝這个大房子的一些漏洞殊不知这座大房子的地基已经腐烂了,栋梁也已经腐烂了靠“裱糊匠”小修小补,能挡一时风雨一时过后,叒该怎样?这座大房子的垮塌也是迟早的事了近二十年后,终于有人推倒了这座大房子开始在华夏大地上建起了新的世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慈禧六十大寿挪用海军军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