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纹胸鮡北京猫是属于什么品种种

纹胸鮡亚科Glyptosterninae图鉴(部分种类由于资料缺乏未能收录)_原生鱼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5,098贴子:
纹胸鮡亚科Glyptosterninae图鉴(部分种类由于资料缺乏未能收录)
亚科GlyptosterninaeCreteuchiloglanis属Creteuchiloglanis kamengensis Creteuchiloglanis gongshanensis Creteuchiloglanis macropterus
属EuchiloglanisEuchiloglanis kishinouyei
鰋属Exostoma 小孔鰋Exostoma berdmorei 藏鰋Exostoma labiatum
凿齿鮡属Glaridoglanis 凿齿鮡Glaridoglanis andersonii
原鮡属Glyptosternon 黑斑原鮡Glyptosternon maculatum 网纹原鮡Glyptosternon reticulatum
纹胸鮡属GlyptothoraxGlyptothorax alaknandiGlyptothorax botiusGlyptothorax burmanicusGlyptothorax chimtuipuiensisGlyptothorax cousGlyptothorax davissinghiGlyptothorax exodonGlyptothorax filicatusGlyptothorax ketambe
Glyptothorax malabarensisGlyptothorax ngapangGlyptothorax pandaGlyptothorax plectilisGlyptothorax schmidtiGlyptothorax siamensis阿那马拉河Glyptothorax anamalaiensis白线Glyptothorax pallozonumGlyptothorax buchanani
Glyptothorax macromaculatus大Glyptothorax majorGlyptothorax deqinensisGlyptothorax fokiensisGlyptothorax hainanensis豪斯氏Glyptothorax houseiGlyptothorax honghensis喀什米尔Glyptothorax kashmirensis
先去吃饭,勿插,否则后果自负
Glyptothorax laosensis丽鳍Glyptothorax callopterusGlyptothorax dorsalisGlyptothorax longjiangensis路那Glyptothorax lonahGlyptothorax lamprisGlyptothorax annandaleiGlyptothorax trilineatus扇鳍Glyptothorax pectinopterus
Glyptothorax quadriocellatus特尔Glyptothorax telchitta条Glyptothorax striatus纹颏Glyptothorax rugimentum细斑Glyptothorax minimaculatus斜斑Glyptothorax obliquimaculatus穴形Glyptothorax cavia亚美尼亚Glyptothorax armeniacusGlyptothorax indicus
扎那Glyptothorax zanaensisGlyptothorax longicauda中华Glyptothorax sinensis壮体Glyptothorax platypogon棕色Glyptothorax fuscus
异齿鰋属OreoglanisOreoglanis colurusOreoglanis frenatusOreoglanis heteropogonOreoglanis insignisOreoglanis lepturusOreoglanis nakasathianiOreoglanis setigerOreoglanis sudaraiOreoglanis suraswadii
Oreoglanis tenuicaudaOreoglanis vicinus粗尾异齿鰋Oreoglanis hypsiurus大鳍异齿鰋Oreoglanis macropterus尖须异齿鰋Oreoglanis siamensis细尾异齿鰋Oreoglanis delacouri
鮡属PareuchiloglanisPareuchiloglanis abbreviatusPareuchiloglanis rhabdurusPareuchiloglanis tamduongensisPareuchiloglanis macrotremaPareuchiloglanis feaePareuchiloglanis anteanalisPareuchiloglanis longicauda
褶鮡属PseudecheneisPseudecheneis brachyurusPseudecheneis gracilisPseudecheneis koladynaePseudecheneis longipectoralisPseudecheneis paucipunctataPseudecheneis sp.Pseudecheneis stenuraPseudecheneis sympelvicaPseudecheneis tchangi黄斑褶鮡Pseudecheneis sulcata
Pseudecheneis paviei似黄斑褶鮡Pseudecheneis sulcatoidesPseudecheneis immaculatus
拟鰋属Pseudexostoma短体拟鰋Pseudexostoma brachysoma云南拟鰋Pseudexostoma yunnanensis——————————END——————————————————死度娘特么敢吞劳资的楼,活得不耐烦了,送高爆雷一枚(果然今天心一软没拿高爆雷镇楼就不行)
顺带贴一下一些纹胸鮡亚科成员的胸附着器腹面(大鳍异齿鰋Oreoglanis macropterus)胸吸着器(Glyptothorax chimtuipuiensis)胸吸着器(Glyptothorax fokiensis)胸吸着器(壮体纹胸鮡Glyptothorax platypogon)胸吸着器(Pseudecheneis koladynae)
晕,这怎么分得清????
好贴~相当喜欢这类鱼啊
都很有型,牛X!
第二张图好可怕
补上老挝一张
凿齿鮡Glaridoglanis andersoniiEuchiloglanis davidi
这鱼相对比较少了,以前很多也很大,现在一般钓起来的也就2-3两左右。我们每年会钓起来一些,我们叫巴石子。吸附在石头上。一般生活在急水险滩处。
最大的多大?这玩意和魾有关系吗
总算认真看完一遍,头昏眼花的,楼主辛苦了
..好贴必定~ 楼主你发的这个属的这些鱼都是“国产货”吗?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外形特征/鲟鱼
鲟鱼成体的体大而重,雄体一般重68-106千克,雌的130-250千克,因为它们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又有“长江鱼王”之称。中华鲟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复五行纵行排列骨板,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每行有棘状突起。鲟是一亿五千万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鱼类,它介于软骨与硬骨之间,骨骼的骨化程度普遍地减退,中轴为未骨化的弹性脊索,无椎体,随颅的软骨壳大部分不骨化。尾鳍为歪尾型,偶鳍具宽阔基部,背鳍与臀鳍相对。腹鳍位于背鳍前方,鳍及尾鳍的基部具棘状鳞,肠内具螺旋瓣,肛门和泄殖孔位于腹鳍基部附近,输卵管的开口与卵巢远离。
生活习性/鲟鱼
鲟鱼是底栖鱼类,食性非常狭窄,属肉食性鱼类,在江中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在海洋主要鱼类为食,甲壳类次之,软体动物较少。河口区的中华鲟幼鱼主食底栖鱼类蛇鲲属和蛹属及鳞虾和蚬类等,产卵期一般停食。中华鲟是一种适应于水温范围相当广的温水性鱼类,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中华鲟的生存水温为0~37℃,生长适宜水温为13~25℃,最佳生长水温为20~22℃。亲鲟适宜催产水温为17~24.5℃。鱼卵最佳孵化水温为17~21℃。入冬之后,当水温下降至9~6℃时,中华鲟摄食量很少,生长停滞,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立春前后,水温逐渐回升至10~13℃,开始少量摄食,生长缓慢。清明之后,水温回升至15℃以上,摄食开始活跃,生长加快。当水温达到33~38℃时,中华鲟反而不能正常活动。在垂直游泳阶段,鱼苗有极强的趋光性。转为底栖后,趋光性消失。一般光照强度对仔、幼鲟的培育没有明显影响,但要尽量避免夏天强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温的急剧上升,养殖水池上方要设置遮阳设施。
生长繁殖/鲟鱼
中华鲟鲟鱼是一种大型洄游性鱼类。平时,中华鲟栖息于北起西海岸,南至中国东南沿海的沿海大陆架地带。在海洋里生活了9—18年后,性腺发育接近成熟时,便成群接队向长江洄游,到达长江上游四川宜宾一带和金沙江下段繁殖。每年夏秋,聚集于长江口,溯江而上至长江上游金沙江一带产卵,和幼鲟顺江而下,到东海,黄海的深水中成长。在产卵群体中,雄鱼年龄一般为9-22岁,雌鱼为16-29岁。中华鲟产卵量也很大,一条母鲟一次可产百万粒鱼籽,只是成活率不高,最后成鱼的仍为少数。产卵以后,雌性亲鱼很快即开始降河。产出的卵粘附于江底岩石或砾石上面,在水温17-18℃的条件下,受精卵约经5-6昼夜孵化。刚出膜的仔鱼带有巨大的卵黄囊,形似蝌蚪,顺水漂流,约12~14天以后开始摄食。再年春季,幼鲟渐次降河,5-8月份出现在长江口崇明岛一带,9月以后,体长已达30厘米的幼鲟陆续离开长江口浅水滩涂,入海培育生长。中华鲟寿命可达40岁。
分布范围/鲟鱼
现在鲟鱼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和水系均偶有出现。国外见于朝鲜汉江口及丽江和日本西侧。
种群现状/鲟鱼
从1983年起每年向长江放流人工繁殖的幼鲟,但由于培育技术和养殖规模的限制,每年只能培育出长度为8~10厘米、重3~5克的达到设计规格的幼鲟1万尾左右。因此,中华鲟种群的补充,主要依靠在宜昌产卵场自然繁殖的幼鲟。目前,我国已建成东台中华鲟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是江苏省级保护区。东台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经国家、省专家和高官论证后,于2000年创办的,设有中华鲟繁育研究中心,从2002年开始,逐年实行了放流。省级东台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位于东经120°50ˊ、北纬32°40ˊ至33°15ˊ。保护区面积35.9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5.38平方公里,缓冲区10.2平方公里,实验区20.36平方公里。这里滩青水秀,环境优美,气候温和,资源丰饶。据统计,这一区域现有野生动物701种,其中无脊椎动物220种,脊椎动物481种。远古以来,中华鲟作为我国特有物种,一到春、夏季节,就游集在这块水域,栖息育肥。
亚种分类/鲟鱼
鲟鱼钝吻鲟Siberian sturgeon Acipenser baeri Brandt短吻鲟Shortnose sturgeon Acipenser brevirostrum Lesueur达氏鲟River sturgeon Acipenser dabryanus Dumeril黄鲟Lake sturgeon Acipenser fulvescens Rafinesque俄罗斯鲟Russian sturgeon Acipenser gueldenstaedti Brandt中吻鲟Green sturgeon Acipenser medirostris Ayres裸腹鲟Ship sturgeon Acipenser nudiventris Lovetzky尖吻鲟Atlantic sturgeon Acipenser oxyrhynchu s Mitchill小体鲟Sterlet 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鲟鱼史氏鲟Amur sturgeon 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中华鲟Chinese sturgeon Acipenser sinensis Gray闪光鲟Stellate sturgeon Acipenser stellatus Pallas鲟 Common sturgeon Acipenser sturio Linnaeus高首鲟White sturgeon Acipenser transmontanus Richardson匙吻鲟Paddlefish Polyodon spathula白鲟Chinese paddlefish Psephurus gladius拟铲鲟Asiatic shovelnose sturgeon Pseudoscaphirhynchus fedtschenkoi短尾拟铲鲟Pygmy sturgeon Pseudoscaphirhynchus hermanni丝尾拟铲鲟Threadtail sturgeon Pseudoscaphirhynchus kaufmanni苍铲鲟Pallid sturgeon Scaphirhynchus albus铲鲟Shovelnose sturgeon Scaphirhynchus platorhynchus
物种简介/鲟鱼
鲟鱼以其奇特的体形而被作为观赏鱼饲养。鲟鱼的头呈犁形,口下位,尾歪形,体背5行骨板。其幼鱼与成鱼均具观赏价值,其中施氏鲟(分布于黑龙江)自人工繁殖成功后,其幼鱼已正式作为观赏鱼进行人工饲养。多数种的常见个体都在几十公斤至数百公斤,欧洲鳇最大个体1600公斤,我国中华鲟最大个体600公斤。
生存环境/鲟鱼
【地理种群差异】地球上尚有鲟(鳇)鱼30种:分布于北美7种、欧洲12种、亚洲11种(我国8种)。【分布情况】鲟鱼集中分布于北半球,在我国江河及沿海生活有8种鲟鱼,其中3种分布于新疆,2种在黑龙江,2种在长江,1种在长江至珠江各河流及沿海。【物种状况】少数种类为极其濒危物种【生活习性】鲟鱼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及小型鱼类为食。【生活环境】鲟鱼对水质要求比较严格,喜生活于流水、溶氧含量较高,水温偏低,底质为砾石的水环境中。【营养需求】鲟鱼是动物食性的鱼类,在幼鱼开食阶段可捕食浮游动物,但很快鱼苗就发展成营底栖生活。与这一生活方式相适应,这时的鲟鱼口部突出、下位。鲟鱼喜欢的食物随不同种类而有变化,主要食物是水蚯蚓、甲壳类、软体动物以及小型鱼类等。鲟鱼苗开食后即可直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在实际生产中,对刚开口摄食的鲟鱼苗多用活饵(浮游动物或切碎的水蚯蚓投喂)。经过30天左右的喂养,鲟鱼苗可长到体长3.8-9.4cm、体重0.5-3.9g的规格,成活率可达60%以上。但由于活饵来源困难,价格较高,因此,鲟鱼苗用活饵培育大约30天后,即可驯食人工配合饲料。人们已经成功地用配合饲料把鲟鱼养成商品鱼上市。
品种分类/鲟鱼
中国是鲟鱼品种多,分布广,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境内野生的鲟鱼有:分布于黑龙江中游、松花江下游、乌苏里江流域的匙氏鲟、达氏鲟、和少量的库页岛鲟;分布于长江、金沙江流域的中华鲟、达氏鲟和白鲟;分布于新疆伊宁,绥定、密布察尔等地水域中的裸腹鲟;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布伦托海、博斯腾湖的西伯利亚鲟(贝氏鲟)。但因为江河筑坝、环境污染、过度捕捞三大主要因素影响,造成鲟鱼资源不断萎缩,现存的8个种类中多数已处于及危状态。迫切要求人工养殖来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人工养殖方式主要有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等。世界各国已进行人工繁殖研究的种类主要有:小体鲟、闪光鲟、高首鲟、短吻鲟、俄罗斯鲟、中华鲟、欧洲鲟、匙氏鲟、达氏鲟等十多个种。还出现了运用杂交优势原理进行鲟鱼种间和属间杂交的杂交鲟。杂交鲟是鲟鱼类种间或属间杂交育种的产物,具有个体大、生长快、抗病力强、怀卵量大的优点,能在淡水和咸淡水中生活,是商品饲养中比较适宜的品种。在市场鱼类需求量大增的条件下,解决了一定供应问题。其脂与肉层层相间、肉色白、脂色如蜡。其脊骨及鼻,并鳍与鳃,杂交鲟的种类主要有三种:①黑龙江杂交鲟:②史氏鲟×达氏蝗俄罗斯杂交鲟:欧洲鳇(雌)×小体鲟(雄)③人工养成史氏鲟(雄)×野生中华鲟(雌)市面上较为常见的是前两种。由于杂交鲟是杂交而成的商品鱼类,因此不属于国际、国家等保护名录种类,是可以售卖的种类。现存种类(前为英文名称,后为拉丁文学名)钝吻鲟SiberiansturgeonAcipenserbaeriBrandt短吻鲟ShortnosesturgeonAcipenserbrevirostrumLesueur达氏鲟RiversturgeonAcipenserdabryanusDumeril黄鲟LakesturgeonAcipenserfulvescensRafinesque俄国鲟RussiansturgeonAcipensergueldenstaedtiBrandt中吻鲟GreensturgeonAcipensermedirostrisAyres裸腹鲟ShipsturgeonAcipensernudiventrisLovetzky尖吻鲟AtlanticsturgeonAcipenseroxyrhynchusMitchill小体鲟SterletAcipenserruthenusLinnaeus施氏鲟AmursturgeonAcipenserschrenckiiBrandt中华鲟ChinesesturgeonAcipensersinensisGray闪光鲟StellatesturgeonAcipenserstellatusPallas鲟CommonsturgeonAcipensersturioLinnaeus高首鲟WhitesturgeonAcipensertransmontanusRichardson匙吻鲟PaddlefishPolyodonspathula白鲟ChinesepaddlefishPsephurusgladius拟铲鲟AsiaticshovelnosesturgeonPseudoscaphirhynchusfedtschenkoi短尾拟铲鲟PygmysturgeonPseudoscaphirhynchushermanni丝尾拟铲鲟ThreadtailsturgeonPseudoscaphirhynchuskaufmanni苍铲鲟PallidsturgeonScaphirhynchusalbus铲鲟ShovelnosesturgeonScaphirhynchusplatorhynchus杂交种类杂交鲟若具有亲本双方的共同优点,几乎所有鲟鱼品种之间都可以通过杂交得到杂交鲟,用得最多的品种,有欧洲鳇、史氏鲟,达氏鳇,中华鲟等,但是匙吻鲟与其他品种杂交,所得的受精卵不能孵化成功,可能是匙吻鲟和其他品种之间的鲟鱼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为两个品种杂交,若能得到受精卵,并成功孵化,只有这两个品种在种内杂交或者少部分在属内杂交。
养殖方法/鲟鱼
鲟鱼的人工养殖虽有百年历史,但在我国还是个新兴产业。由于鲟鱼身体各部分都能食用且味道鲜美独特,因此养殖鲟鱼能够获得较高的效益。网箱养殖网箱养鲟是利用大水体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网箱内小水体等特点进行密集养殖。一般选择山谷型水库等水域,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平均水深达12米。一、网箱设置规格5米×5米、4米×4米,网衣是聚乙烯结构,网目大小视放养鲟种的规格而定,以不逃鱼和有利于水体交换以及底网片不漏饵为原则,网箱设置应选择水质条件良好水深8米以上的地方,同时还应具有微流、避风、向阳和水面宽等条件。大型水库应选择适宜的库湾设置网箱,小型水库应选择离库坝不远地方设置。二、苗种放养4月中旬把网箱设置好,网衣经库水浸泡已无粗糙感,以减少入箱的鱼种由于环境的改变惊恐窜游,从而被网衣擦伤的机会。放养时间以4月中下旬为宜,水温10-15℃左右,是适于鲟鱼的最佳生长温度。放养规格越大越好,一般为每尾75-150克,放养密度是40-50尾/平方米。鱼种入箱前用3%-4%的盐水消毒,运输水与水库水水温相差不超过5℃。三、饲料投喂可用人工配合颗粒料,要求蛋白质含量42%-45%,主要原料有鱼粉、酵母、血粉、小麦、玉米、蚕蛹等,颗粒料在水中的稳定性要高,保持半小时以上。鱼种入箱后应停止投饵2-3天,以便鱼种适应环境,2-3天后开始投饵,刚开始投喂需少量多次,进行诱食。饵料粒径应随着鱼体的增大适时调整,以达到适口为宜。每天早中晚各投饵一次,鲟鱼有夜间觅食习性,夜间投喂一次,日投饵量为箱内鱼体重的2%-4%,同时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温和鱼的摄食情况而定。四、日常管理要安排专人守护,坚持早中晚巡箱检查。每次喂完鱼后一小时要提箱检查吃食情况,调整投饵量;发现箱内有上浮死鱼也要提箱检查并捞岀箱内病鱼死鱼。每10天左右要清洗网箱,除掉网衣上的杂物与附着过多的藻类,保持箱内外水体交换畅通,随着鱼体增长要及时调整密度。每月换置一次网箱,换置时采用套置法,即先把要换入的网箱经过2-3天的浸泡后把它套置在要被换岀的装有鲟鱼的网箱外面,并固定好,然后要小心地把要换岀的网箱解开拉岀水面。把换岀的网箱冲洗干净修补好,以备换用。注意如果进入高温季节则尽量避免倒鱼,以免造成损失。五、鱼病防治网箱下水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浸泡处理,提前7-10天下水,鱼种入箱前用3%-4%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每隔15-20天每箱用生石灰2-3公斤,化水泼洒箱体及近旁水域,每天1次,连续3天,同时在网箱内四个角用漂白粉与敌百虫穿插挂袋(掌握好漂白粉挂袋的浓度)。消毒时提起网箱四角,减少水体,提高药物浓度,观察应激反应,待岀现应激时放下四角。池塘养殖鲟鱼属大型鱼类,其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和适应能力强,在池塘养殖中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一、池塘条件鲟鱼养殖池要求面积较大,池水较深,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区域,交通便利且通讯设施齐备。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2-3米,水质较稳定,水体溶解氧值高,最好在5毫克/升以上。池塘要有独立的进排水口、坡降,配备一台水车式增氧机,并设置饲料台。二、清塘消毒放苗前半个月,池塘进水15-20厘米,用100-150公斤/亩生石灰兑水后全池泼洒,以消灭水中有害生物;池塘浸泡3-4天后把池水排出池外,再进水浸泡池底,进水口用60目筛绢过滤;用15-20公斤/亩的茶子饼清塘消毒,消毒前先把茶子饼打碎并用水浸泡1天后,全池泼洒,可以杀灭池塘中的鱼、虾和鱼虾卵,清塘后的茶麸留在池中做肥料。放苗前10天,池塘加水到70-80厘米深,再用含氯消毒剂消毒。三、培养浮游生物放苗前7-8天,按照每亩池塘准备50公斤干鸡粪,且鸡粪浸泡2天,最好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再去除杂物(过滤)后,全池泼洒。过滤物用纤维袋包扎好后,放到池塘中的下风口处,继续做培养浮游生物的肥料。四、苗种放养选择健康无病害的鲟鱼苗种,体长在20厘米以上为好。一般大规格苗种的放养密度为400-600尾/亩。放苗时间既要考虑水温适宜,又要考虑成鱼上市。苗种运输前1-2天应停止投喂,运输时选用38×82的聚乙烯包装袋,在袋中加水3/5,并用冰块将水温调节到12-15℃,每袋放入体长20-30厘米的鱼苗20尾,包装后运输。如果运输时间在8小时以内,可以用水车运输,但要随时注意运输途中的水温变化,效果也很好。放苗前2天应先试水,用相同规格的鱼苗10条左右放入网箱中,观察鲟鱼的活动情况,如无异常,即可放苗。正常放苗时,不要先把运抵的苗种袋解开,应全袋放入池塘中,慢慢使袋内水温和池塘水温接近后,再打开袋口将苗种放入池塘中。有条件的养殖场,最好连鱼带水倒入一个大桶中保持连续充气,然后在桶中放入食盐,使盐度达到2%,浸浴鱼体10分钟后放苗入池。五、饲料投喂池塘养殖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鲟鱼鱼苗刚下塘时,尚未形成在固定地点摄食的习惯,要及时驯化。可将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也便于日常观察。有些鲟鱼,如史氏鲟、杂交鲟、俄罗斯鲟、中华鲟等都有夜晚趋光的特性,夜间驯化时可在靠近饲料台的地方加以照明。投喂应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饲料要适口,粒径不能过大或过小,一般以鱼的口裂的1/2为好。投喂量为鱼体体重的3%左右,日投喂3-4次,视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投喂量。六、日常管理巡塘和生长情况观察。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尤其在夜间巡塘和清晨巡塘,要注意观察鱼体的活动情况,防止缺氧;夏季多雨季节气压低时,要勤巡塘,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开启增氧机或加注新水等措施,防止泛塘。定期检查鲟鱼的生长情况及健康情况,及时调整投喂率和放养密度,当池中鲟鱼生长差异过大时,要按其规格及时分塘。在水质管理工作上,每天测量水温3次,pH值、溶解氧、亚硝酸盐、氨态氮等理化因子要定期测定。值得注意的是:鲟鱼是典型的底栖鱼类,一般不会上浮游动,有些种类如中华鲟,即使在水体溶解氧不足时也不象家鱼那样明显的浮头,所以在特殊情况下,如水温过高、水色不对或天气闷热时,要加强对水质的监测,每天清晨都要测定水体溶解氧。当池塘水色过浓时,水体透明度低于25厘米或溶解氧小于5毫克/升时,池塘要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的清新。鲟鱼生长最适合的pH值为6.5-8.0,pH值过低会影响鲟鱼的代谢活动和生长,甚至危及生命。大多数鲟鱼生存的温度上限为32℃,水温超过30℃则对鲟鱼生长有危险。水温控制可以参考以下措施:选择合适的放养时间,投放大规格鱼种,以缩短养殖周期;争取在每年高温期过后再投放大规格鱼种,在翌年高温期到来之前达到养成规格上市,可以避开高温;在高温期到来时加深水位,减小放养密度;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采取加大换水量和搭棚遮光等措施。七、病害防治真菌性疾病的症状是行动迟缓、鱼体消瘦、不摄食。防治方法是要防止鱼体受伤,对患病鱼体可以采用克霉唑和1%的食盐与小苏打水混合溶液浸泡患鱼10分钟左右。细菌性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多危害鱼种,死亡率很高。防治方法为首先要进行好环境消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和免疫多糖,用来提高鱼体的免疫力;也可以在饲料中适量添加无残留的抗生素和中草药预防。白身病的症状为体表缺乏黏液,鱼体体色变白,可以采用抗菌素治疗。细菌性肠炎的症状为鱼体腹部和口腔出血、肛门红肿、鱼体消瘦,可以用诺氟杀星等药物进行消毒,并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治疗。寄生虫鱼病主要有三代虫、车轮虫、小瓜虫等,防治方法可采用5%的食盐溶液浸泡鱼体1小时,或用20%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浴鱼体;也可以采用中草药进行治疗。非病原性疾病主要有肝性脑病、心外膜脓肿、黑体病、大肚子病等,该类病症的主要原因是养殖环境差,饲料成分不合理等原因造成,要注意改善环境,加强饲料质量管理。水温调节鲟鱼是广温性鱼类,可存活温度为0~30℃,最适生长水温为18~22℃(如史氏鲟)。因此,生产商品鲟鱼时,为了加快生长,要将水温尽力调节在最适水温区间18~25℃。夏季池塘水温不要超过28℃,因为28℃是鲟鱼停止摄食的温度,养殖池需有遮阳或降温设施。如果发现水温过高应及时注水,昼夜加大供水量,停止投饵,以恢复水质的良好状态。秋、冬季水温只要不低于5℃,都应该坚持投喂,冬季水温低,鲟鱼的免疫力下降,加上长期得不到食物,会逐渐消瘦,并容易感染各种细菌。因此,越冬前应强化培育,投喂营养全面、添加有维生素的高品质饲料,增强鲟鱼的体质和抵御不良环境的能力。另外,在越冬前进行鱼病的检查和治疗,防止鱼带病越冬。溶氧要求在一些地区,面临着水库水或河水水源缺乏或地表水质污染的情况,如果地下水丰富可用,可以使用地下水或井水养殖鲟鱼。以井水养鱼首先必须充氧曝气以增加溶氧、排除有害气体、使铁等离子沉淀出来。充氧可以用气泵,也可以注入6~12毫克/升的臭氧。臭氧除了快速增加溶氧外,也有杀灭细菌的效果,采用石灰沉淀法,也能去除水中氯化物。其他水质鲟鱼对水质的要求有:透明度&30厘米;溶氧量&6毫克/升;pH值7~8;温度18~28℃;氨氮&0.5毫克/升。需特别注意的是,鲟鱼对氯特别敏感,池水中不能过量放入含氯分子的物质,如漂白粉等。此外,鲟鱼苗对酸性水比较敏感,死亡率高,水中含氨态氮在0.5毫克/升以上时,食欲减退,应时刻保持水质清新,水源无污染。
经济价值/鲟鱼
鲟鱼鲟鱼经济价值很高,1998年,鲟鱼肉在国际上售价为60美元/公斤、鱼籽300美元/公斤、鱼籽酱高达700美元/公斤,鲟鱼皮是制作高档皮革制品的好原料,抗撕裂性、耐靡性、柔韧性可与鳄鱼皮媲美。全世界鲟鱼种类有27种,我国有8种,中华鲟、史氏鲟和达氏鳇则是我国3种主要的鲟鱼种类,其中的重要品种中华鲟是我国珍稀水产动物,不但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特殊的学术意义,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是古今中外人们喜爱的水产品。鲟鱼的综合利用鲟鱼是我国的名特优珍品,肉味鲜美、骨软、营养价值高,鲟鱼肉和卵的蛋白含量可高达18%和29%。以鲟鱼雌鱼出籽率25%计算,鱼体仍占75%以上,加工潜力巨大,鲟鱼肉加工成的小包装熏制品、烤鱼片、炒鱼松、酱鱼肝、熏烤鱼香肠等在国际市场上很受客商欢迎。鲟鱼全身都是宝,利用率极高,除鲟鱼肉外,其鱼肚、鱼鼻、鱼筋、鱼骨等都能做出独具风格的中国名菜,均为上等佳肴,餐后回味无穷,经常出现在国宴的餐桌上;鱼皮可制胶,同时也是高档皮革原料;以鱼骨做原料制成的高钙美味食品,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对防止老年骨质疏松、增强肌体免疫力、提高大脑活力、促进人体健康十分有利。名贵的鲟鱼籽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具有“黑色黄金”之称的鲟鱼籽酱,是由鲟鱼卵加工而成,更是驰名中外的高档食品,在国际市场十分走俏。鲟鱼籽营养价值基本相同,都是含高蛋白、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的黑褐色透明圆粒状体,经过盐处理的鲟鱼籽酱统称为黑鱼籽酱,是鲟鱼加工产业化的龙头产品,因其价格昂贵,所以素有“黑色黄金”之称。用于鱼籽酱加工的原料鱼必须是活体,一般雌雄比例为1∶1,由于各种鲟鱼的卵粒大小有差别,故要进一步分级加工。黑鱼籽酱一般的加工程序为:活鱼→放血→取卵块→分离卵粒→洗净控水→腌制→沥水装罐→冷藏。成品的主要成分如下:蛋白质26%~29%,脂肪13%~17%,水分50%左右,灰分0.5%~1.0%,盐分3%~4%。另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主要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为:苏氨酸3.15%,缬氨酸3.09%,蛋氨酸0.98%,亮氨酸4.91%,异亮氨酸2.83%,苯丙氨酸2.13%,赖氨酸4.81%,可以看出,赖氨酸的含量较高,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也接近人体氨基酸组成,又是生食,所以营养价值较高。鲟鱼的观赏价值鲟鱼为软骨硬鳞鱼,是远古鱼类,有活化石之称,其形态独特,体呈锥形,头、躯干为一平面,身披五行骨板并带有尖棘犹如铠甲,游如梭静如艇,体黑灰色,腹部白色,歪尾形,观之有一种幽深、古朴、别致的感觉,观赏价值很高,在东南亚、港澳台等地区将其视为上等观赏鱼。近几十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及过度捕捞等人为因素的原因,严重破坏了鲟鱼的生态系统,致使有些鲟鱼种类濒临灭绝。为了挽救这些濒危物种,世界各国在鲟鱼繁殖、放流、养殖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药用价值/鲟鱼
鲟鱼【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Xún Yú【别名】鲔(《诗经》),鮥(《毛诗传》),鮛鲔(《尔雅》),尉鱼、仲明鱼(陆玑《诗疏》),鱏(《尔雅》郭璞注),乞里麻鱼(《饮膳正要》),碧鱼(《纲目》)。【来源】为鲟科动物中华鲟的肉。【原形态】体长达2米以上,背部狭而腹面平直。吻近犁形,略向上翘,头部被有光滑的骨板。口腹位,成一横裂,吻须2对,等长,平行横列。眼小。鳃孔大,鳃耙薄而尖,约22枚。颌两侧各有1块骨板;体部具骨板5行,背正中一行较大,背、腹侧各2行,另在臀鳍前后各有1~2块:尾鳍上叶有棘状骨板一行,其他部分光滑无鳞。背鳍54~66;胸鳍发达,着生于腹面;臀鳍32~41;尾鳍歪形,上叶发达。体背和头部青灰色,腹部白色,鳍均为青灰色。【生境分布】生活于大江和近海中。分布长扛、钱塘江流域和其他沿海各地。此外,尚有白鲟科的白鲟体长达2米余。裸露光滑,仅有小鳞。背灰绿色,腹白色。头颅长,吻延长,突出如剑状,口腹位,眼小。分布东海、黄海,进入钱塘扛、长江、黄河等。此即《纲目》所说的鲟鱼。鲟鱼以上动物的鳔(鱼鳔)亦供药用,另详专条。【性味】甘,平。①《本草拾遗》:甘,平,无毒。②《医林纂要》:甘,温。【归经】《本草提要》:入手太阴,厥阴经。【功能主治】益气补虚,活血通淋。①《食疗本草》:主血淋,可煮汁饮之。②《本草拾遗》:益气补虚,令人肥健。③《饮膳正要》:利五藏,肥美人。④《随息居饮食谱》:补胃,活血通淋。【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食用价值/鲟鱼
鲟鱼鲟鱼是食用价值极好的大型经济鱼类。全身除体表骨板外其它部分(含骨骼)都可食用,营养价值极高,被列为高级滋补品。鲟鱼类早就是古人喜爱的食品。如陆玑《诗经.卫风.硕人》疏:“(鳇即鲟)大者千余斤,可蒸为臛,又可作炸,鱼籽可为酱。”《本草纲目.鳇鱼》云:"“其脂与肉层层相间、肉色白、脂色黄如蜡。其脊骨及鼻,并鳍与鳃,皆脆软可食。其肚及仔盐藏亦佳。其鳔亦可作胶。其肉骨煮炙及作炸皆美。”当今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鱼籽酱在欧美是国宴珍品,素有"绿宝石"之称。鲟熏制肉、鲜肉、鱼胶等畅销不衰,供不应求。在我国古代早已享誉大江南北。鲟鱼类在古代已作药用。《本草纲目.鳇鱼》引述陈陈藏器语云:“其肝主治恶疮疥癣,勿以盐炙食”,又在“鲟鱼”条下引述云:“其肉补虑益气,强身健体,煮汁饮,治血淋;其鼻肉作脯补虑下气;其籽如小豆,食之健美,杀腹内小虫。”据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检测:肌肉含有十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含有12.5%的“DHA”和“EPA”(亦称脑黄金),对软化心脑血管,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智商,预防老年性痴呆具有良好的功效;软骨和骨髓(俗称“龙筋”)有抗癌因子,可完全直接食用,素有“鲨鱼翅,鲟鱼骨”之说。
病害防治/鲟鱼
一、卵霉病1、病症与病因卵的表面长有黄白色的毛状絮状物,严重时鱼卵在水中像一个个圆球。发病原因是卵上寄生有水霉属和绵霉属等水生真菌,常见的种类有丝水霉、鞭毛绵霉等。这种病多发于受精卵的人工孵化阶段。2、防治方法主要是提高卵的受精率,清除坏卵及未受精卵,防止其腐烂后污染水质;其次是可以用500克每立方米水体浓度的孔雀石绿浸洗鱼卵15分钟。二、水霉病1、病症与病因此病是因鱼体受机械创伤后,患处感染水霉而致。严重时病鱼行动迟缓、体消瘦、不摄食,直至死亡。2、防治方法主要的防治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浓度为35-50克,每立方米水体的孔雀石绿和1%的食盐水混合溶液浸泡20-30分钟,有一定疗效;二是在苗种发病期间通过提高水温加以控制,水温范围为25℃以上,最好是28-50℃。三、出血病1、病症与病因此病主要发生于鲟鱼幼体阶段,是由气单胞菌引起的,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而且发病迅猛,传播速度快,死亡率也很高。2、防治方法在苗种培育期间,每隔5-10天用或呋喃唑酮等药物进行消毒,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类药物预防,以及在饲料中添加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提高其免疫力。四、细菌性肠炎1、病症与病因此病为细菌引起的。病症为腹部、口腔出血,肛门红肿,鱼体消瘦。2、防治方法用含痢特灵0.2%的药饵投喂,连续投喂5-6天即可治愈。五、肿嘴病1、病症与病因此病在史氏鲟的幼体阶段发生得较多。是由细菌引起的,主要是因为投喂变质的饵料所致。病征为嘴肿、四周充血、排泄孔红肿、不能活动,有时伴有水霉病发生。2、防治方法及时捞出病鱼,清除残饵,换注新水,定期对饲料台进行消毒,保证饲料的质量。六、锥虫病1、病症与病因病原体为锥虫。病鱼行动迟钝,身体在水中弯曲呈“L”或“S”形,常卧于水底,不能摄食,体色黑暗、无光泽,有时会在水中急剧地上、下旋转,若不及时治疗,发病后3-5天即会死亡。2、防治方法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在5千克水中加入20-40国际单位的青霉素G氨盐进行药浴,每天1次,每次2小时;其中第一二天用药量为40国际单位,第三天后用药量为20国际单位,约7天左右可治愈,早期治愈率可达100%。七、车轮虫病1、病症与病因病原体为车轮虫。因病原体在鱼体和鳃耙上寄生过多而引起鱼体衰弱、游动迟钝、不摄食、生长缓慢,严重时大量死亡。2、防治方法用5%的食盐水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采取流水饲养有较好疗效;此外,也可用15%-25%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但不能使用硫酸铜。八、斜管虫病1、病症与病因病原体为斜管虫。当病原体大量寄生于鱼体、口腔、鳃部时,会引起病鱼烦躁不安,体表呈蓝灰色薄膜状,口腔及眼中黑色素增多。2、防治方法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将病鱼转入流水池中饲养,死亡率可降低到4%以下。九、小瓜虫病1、病症与病因此病又称为白点病。病原体为小瓜虫。病征是:在肉眼观察时可发现在鳃丝和鳍条外有大量斑点,严重时斑点呈片状。病鱼体日见消瘦,游动能力减弱且浮躁不安,食欲减退。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可发现白色小点呈浓泡状,复盖有白色的黏膜层。因小瓜虫侵袭鱼体的皮肤和鳃部组织,以鱼体组织细胞为营养,引起鱼体组织坏死,阻碍呼吸,最终导致死亡。2、防治方法用50克每立方米水体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有一定疗效;也可以在苗种培育期间提高水温到25℃以上,最好是28-30℃加以控制,效果较好。十、三代虫病1、病症与病因发病原因是投喂了未经过消毒的水蚤而致。此病主要发生在苗种阶段,发病鱼嘴部四周及鳃充血,鱼苗呈缺氧浮头状。2、防治方法用浓度为0.25%的晶体敌百虫浸泡鱼体有较好效果。十一、拟马颈鱼虱病1、病症与病因病原体为拟马颈鱼虱病。此病在中华鲟上发生得较多。病原体寄生于鱼体的鳍基部、肛门、鼻腔、咽部及食管等处,尤以鳃弓、口腔等部位最为常见。2、防治方法一般采用人工拔除病原体,并在患处涂上抗菌素软膏;或将病鱼放入5%的食盐水中浸泡1-2小时,也有较好效果。十二、肝性脑病1、病症与病因此病多发于鲟鱼苗种阶段,鱼体重在15-20克、体长15-20厘米之间。发病原因是饲料中的添加剂有毒。发病鱼体色、体表均正常,无明显病症,偶尔鱼的头部前端和吻部前端的腹面表皮脱落,背部呈粉红色,患病鱼初期有跳跃现象,散游或独游,食欲下降;后期则处于昏迷状态,停食,而后陆续死亡。解剖发现肝脏呈紫色、褐色、灰色,肚糜烂,胆囊正常,肠内无食物,肾脏、脾脏和心脏正常。病鱼的脑组织坏死,糜烂。2、防治方法在饲料中添加乳果酸或乳梨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尚不严重的病鱼,可在饲料中添加对鱼肝损害不严重的抗生素,如新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等。十三、心外膜脓肿病1、病症与病因鱼的体色正常,体表除心脏部位外无其他症状,肝脏的外型略显肿大,其颜色受个体大小而有所不同程度的淤血点影响,个体较大者呈黑色,小的则为红色,或局部出现灰红色。心脏外表呈不规则凹凸瘤状,腹面由白到红,动脉球红色。个体较大的鱼体心脏前端为灰色,后部为紫红色;稍小的个体心房肿大。患病鱼体前肠空,后肠食物较多。肠壁、肾脏、鳃、脾、脑等器官外观无异常。病鱼患病初期适量下降。散游或独游,后期则游动缓慢,停食以致死亡。2、防治方法因病原不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的预防措施是投喂人工养殖的水蚯蚓或减少饲料中添加的药物。十四、心外膜脂肪织炎1、病症与病因病鱼体表无明显病理变化,解剖可见有严重的脂肪肿,心脏表面颜色为灰褐色到黑色。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切片,可见受损坏的细胞在血管周围向中心集中,或呈带状沿心外膜边缘脂肪组织分布,严重时炎性细胞大量浸润,组织增生,脂肪被炎性细胞和增生组织所代替,而脂肪组织下面的心肌层未见异常。脂肪组织细胞坏死。此病仅见于高首鲟。致病原因可能是营养失衡或过量摄食脂肪所致,也有人认为是饲料中缺少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等所致。2、防治方法主要预防措施是提高饲料质量,满足维生素及矿物质需要量十五、黑体病1、病症与病因病鱼身体发黑,瘦弱无力,腹部瘦小。解剖可见胃内无食物,肠道半透明,内充满淡黄色黏液。病因是代谢不正常或营养不良所致。此病主要发生在规格为8-12厘米的幼鱼阶段,危害不大。2、防治方法改善水质条件,采用流水养殖方式;或将病鱼移至另一池内,改投线虫或营养较好的饲料。十六、大肚子病1、病症与病因病鱼腹部腔膨大,腹部向上浮于水面,游动无力,。解剖可见胃中食物较多,有气,肠道内有气泡。有人认为是营养不良或气单孢菌引起。2、防治方法改善水质条件,降低养殖密度,采用流水养殖方式,在饲料中添加氟哌酸2%-6%、或干酵母8%-12%、或大黄3%,5天为一疗程,若发现鱼粪便变稀,应及时减量用大黄。十七、红斑病1、病症与病因此病多发于仔鱼阶段。病鱼卵黄囊前端、或下部、或两侧及背部、尾端下部等部位出现血红色的点状斑块。病鱼上浮水面,游动缓慢,一般从发病开始到死亡时间仅10天左右。发病原因可能是水蚤、虾类咬伤所致,或在孵化过程中水流过大所致,无传染性。2、防治方法彻底清除水蚤等敌害生物,合理控制孵化时的水流速度,避免仔鱼受伤。
食用指南/鲟鱼
食用方法鲟鱼肉质可以同陆地动物的肉类相比,因此可按照肉类的烹制方法来进行烹饪,适合旗鱼和金枪鱼的烹饪方法也同样适合鲟鱼,熏制过后的鲟鱼冷食尤为可口。由于鱼肉紧实,新鲜打捞出来的鲟鱼在烹制之前最好搁置48小时,腌泡也可有助于软化鱼肉。为了去皮或使其更容易消化,可在热水中煮几分钟,或者在烹制前先将鱼肉用工具捶打一下。在俄罗斯,晒干的鲟鱼骨髓被用做鱼肉馅饼的馅;清蒸中华鲟清淡可口,入味自然,是补虚的滋补佳品;剁椒鲟鱼腩较好的发挥了鲟鱼肉多刺少的优势,非常美味;瓦罐鲟鱼香软嫩滑,口感独特,还有补中益气的功效。鲟鱼食谱椒灼鲟鱼原料:鲟鱼一条约1千克,菜心50克。调料:葱油100克,香油5克,老抽15克,料酒5克,盐8克,味精5克,小米椒粒10克,青椒粒10克。制作:1.鲟鱼宰杀洗净,取净肉,打斜刀,切成5厘米见方的小块,加料酒、盐码味5分钟待用。2.将鱼片摆入盘中,排列整齐,用氽水的菜心围边,上蒸笼大火蒸5分钟取出。3.锅内放入葱油,五成热时下小米椒粒、青椒粒小火炒香,下老抽、盐3克、味精调味,倒入香油,起锅淋在鱼片上即可。特点:咸鲜微辣,味道鲜美。春蚕吐丝原料:鲟鱼肉350克,土豆100克,脆浆粉50克。调料:卡夫奇妙酱50克,盐3克,味精2克,料酒3克,色拉油500克。制作:1.将鲟鱼肉切成手指粗的细条,下盐、味精、料酒码味5分钟,然后拍上脆炸粉,入四成热的油锅中小火浸炸30秒左右,捞出,然后将炸好的鲟鱼肉沾上卡夫奇妙酱待用。2.将土豆丝切成头发细的细丝,入四成热的油锅中小火浸炸1分钟左右成土豆丝。3.将抹了卡夫奇妙酱的鲟鱼肉粘上土豆丝,如图摆盘即可。特点:鱼肉细嫩,配合土豆丝和卡夫奇妙酱,是鱼类原料中比较少见的做法。生鲟鱼片原料:鲟鱼净肉350克,黄瓜100克,芹菜50克,葱节50克,调味:香菜10克,白醋5克,盐6克,味精10克,酱油50克,白糖5克,香醋5克,胡椒粉5克,芝麻10克,小米椒粒10克,糊辣油(锅下色拉油100克,下干辣椒30克,干花椒15克小火熬至辣椒发黑,捞出辣椒留油即成)100克。制作:1.将鲟鱼肉切成0.1厘米的薄片(片得越薄越好,否则鱼片有腥味,而且杀菌不彻底),加白醋(其作用是杀菌)、3克盐、味精3克码味5分钟备用。2.将50克的黄瓜切成5厘米长的细条,将芹菜、葱节也切成5厘米长的段,拍碎,放入盘中垫底,将码好的鱼片放在青菜上面。3.将酱油、红油、白糖、香醋、胡椒粉、芝麻、小米椒粒、3克盐、7克盐调成味水,浇在鱼片上,将香菜放在上面点缀,将剩余的50克黄瓜片成如图薄片,围边即可。特点:鲟鱼无腥味,嫩爽,口味浓辣,适合生吃。清蒸鱼卷主料:鲟鱼净肉400克。配料:冬菇丝、冬笋丝、金华火腿丝、葱丝、姜丝调料:精盐、味精、胡椒粉、绍酒、调料油。做法:鲟鱼肉切大片,卷入各种调好口味的配料丝装盘码放整齐,上屉蒸熟后浇白色汁芡即可。特点:色泽银白、营养丰富。串烧鲟鱼主料:鲟鱼肉400克。配料:香菇片、胡萝卜片、青椒片、元葱片。调料:精盐、味精、胡椒粉、辣椒面、孜盐、绍酒。做法:将鲟鱼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在片成2分厚的片,加入调味品拌均匀。用钎子把鲟鱼片、配料串在一起,上明火烤制成熟,撒上孜盐、辣椒面即可。特点:香辣适口香菇鱼茸主料:鲟鱼肉150克。配料:芥兰150克、香菇100克。调料:葱、姜、蒜、精盐、味精、绍酒。做法:鲟鱼肉制茸,镶在发好的香菇上,点缀花草,上屉4蒸熟,浇白色汁芡,放入圆盘边中间放炒好的蒜茸、芥兰。特点:咸香脆嫩、造型美观。糖醋鲟鱼主料:鲟鱼净肉400克配料:冬菇丝、冬笋丝、金华火腿丝、葱丝、姜丝调料:精盐、味精、胡椒粉、绍酒、调料油。做法:鲟鱼肉切大片,卷入各种调好口味的配料丝装盘码放整齐,上屉蒸熟后浇白色白色汁芡即可。特点:色泽银白、营养丰富。竹筒鲟鱼主料:鲟鱼一尾,重1000克。配料:油心菜。调料:精盐、味精、胡椒粉等。做法:鲟鱼制净。改刀成块,放入竹筒内口味的清汤,上屉蒸20分钟,上桌即可。特点:汤汁浓白、鱼肉酥香。御锅鲟鱼主料:鲟鱼一条,约重1500克。配料:葱、姜、油菜心、火腿片。调料:精盐、味精、鸡粉、绍酒、胡椒粉、上汤、三花淡奶。做法:将鲟鱼宰杀,清洗干净;将头尾切下备用,中段切薄片,整齐码入御锅中。锅内放入菜心、上汤调好味,放入头、尾,加盖上屉整制成熟,起锅放在酒精炉上,上桌即可。特点:清香味浓、滑爽适口、造型美观。五彩鲟鱼主料:鲟鱼皮200克配料:冬菇、冬笋、胡萝卜、蛋皮、青椒。调料:精盐、味精、调料油。做法:主料、配料切丝;鲟鱼丝调味上浆,下油锅滑熟,配料下开水锅烫熟投凉。把鲟鱼丝和配料丝放一起,加调料拌均装盘即可。特点:滑爽脆嫩、咸鲜适口。鲟鱼肉羹(1)原料:鲟鱼肉、香菜、蛋清、姜末、调料。(2)制作:将鲟鱼肉蒸熟搅碎,下锅闯油,加姜末、清水、调料,烧开后用淀粉勾芡、下蛋清搅开后入盘,撒上香菜即可。鲟鱼汤(1)原料:鲟鱼头尾、脊背骨、葱、姜、调料。(2)制作:取锅上火、放油,将葱、姜炸香,放入洗净的鲟鱼头尾、脊背骨,放人清水用大火烧5分钟,放调料,烧开装入盆中即可。凉瓜炝鲟鱼主料:鲟鱼肉200克配料:凉瓜100克。调料:精盐、味精、胡椒粉。做法:鲟鱼肉去皮切片,调味上浆下油滑熟。凉瓜切片、下开水锅焯熟。制熟的主料、配料放下起,加调料拌匀装盘。特点:清香脆嫩、口味咸鲜。铁板鲟龙串(1)原料:鲟鱼肉、青红椒、香洋葱、调料。(2)制作:烧铁板备用。将鲟鱼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块,放入调料上浆,再将洋葱切成1厘米见方的块,用牙签穿1片洋葱,穿1块鲟鱼丁。依次穿3个鲟鱼丁为l串。取锅上火,放油,放人鲟鱼串。同时,将铁板再放火上烧热,将炸好的鲟鱼串放在烧热的铁板上即可。七彩炒鲟皮(1)原料:鲟鱼皮、青椒、红椒、红萝卜、姜、韭黄、西芹、葱白、调料。(2)制作:将鲟鱼皮及配料切丝,鲟鱼皮下锅闯油,配料过沸水。锅上火放油,主配料放人爆炒片刻后,放调料勾芡上盘即可。鲟鱼头汤鲟鱼鱼头内部全部由软骨组成,通过了长时间的文火煲制,将鲟鱼头中含有的大量胶原蛋白熬出,能够对抗人体老化及修补身体细胞组织,营养丰富、养颜美容之功效。原料:鲟鱼鱼头。辅料:猪骨汤、枸杞适量。调味:盐、姜片、香菜。做法:1、将鲟鱼鱼头斩断,洗净沥干水分。2、姜切片,枸杞温水浸泡5分钟,攥干水分;香菜择洗净,切碎待用。3、锅置火上少许油烧热,爆香姜片,下入鲟鱼鱼头略煎片刻。4、倒入猪骨汤,大火烧沸。5、将鱼头、汤转至沙锅中,小火,盖上盖子煲30分钟。6、调入枸杞、适量盐,继续煲5-10分钟,关火。7、撒上香菜碎即可上桌享用。&
显示方式: |
共有339个词条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应用生态学报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0次
参与编辑人数:22位
最近更新时间: 17:16:03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汗血宝马属于什么品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