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迪是哪个国家发明中国人发明的吗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不是,是外国人发明的,但竹笛是中国发明的,竹笛与长笛不一样,竹笛是用竹子制成的,长笛是用铜制成的。

第1节:战火纷飞的华尔街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来自海内外独立观察者为你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阴霾密布,战事告急。
  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金融大风暴,也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国际联合抗击。
  战火纷飞的华尔街,在抗击金融危机的隆隆炮火声中,表现各异的世界各国,免不了主动抑或被动地参与其中。
  单日或数日累计跌幅超过20%,这在股市上通常被定义为崩盘。
  华尔街的崩盘历史上有过两次。1929年,道琼斯指数连续两个交易日的跌幅分别为12.8%和11.7%;1987年,道琼斯指数单日暴跌22.6%。
  道琼斯指数2008年10月9日周四跌678.91点,至8579.19点,跌幅7.33%,创下2003年5月以来的最低收盘点位,也是1987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这是个破纪录的数字,不仅下挫的幅度为前两次熊市所未见,也是1987年股市崩盘以来最大的7个交易日累计百分比跌幅。第二天,星期五,道琼斯指数又下跌逾100点,盘中波动区间达1000点,为道琼斯指数有史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周。
  盘中一度跌破8000点关口,这是道琼斯指数自2003年4月1日以来首次跌破该点位。自此,道琼斯指数较2007年10月时的峰值已下跌40%。2008年的股市大跌或许是最为严重的一次。
  2008年10月,华尔街股市连跌七日,在短短的几天里下跌了逾20%,有人称它是“慢性崩盘”。崩盘危机在即。在下跌过程中,道琼斯指数又跌穿了一个重大关口,自2003年以来收盘首次跌破9000点,令上次牛市中的大部分收益所剩无几。股市下挫令美国陷入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熊市之一,堪比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的漫长下滑。
  疯狂卖盘一波接一波,很多知名的企业被卷入这场可怕的崩盘之中。
  惶恐不安影响了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Corp.)的债券评级,芝加哥大学的数据显示通用汽车一度跌去31%,收于1950年以来的最低点……
  银行业对其他经济领域产生的波及效应正在不断放大。当每次早盘企稳迹象显露时,很多人都认为或许能实现反弹,但相反,企稳只是卖出的时机。在我们看到稳定迹象之前,都只是短线市场。随着时间的流逝,担忧情绪在不断加剧,人们开始大量抛售股票。
  股市重挫正迅速将大量财富席卷一空,这无疑给家庭和企业都蒙上了一层重重的阴影。在漫长的熊市中,投资者对股市回升的信心消退,恐慌的股民在大部分收益损失殆尽后,不知何去何从。
  华尔街金融风暴携巨大的动能,向全世界扩散,演变成了一次名符其实的金融海啸。海啸冲击波,近到美国的邻居加拿大,远至北欧的小国冰岛;欧盟几国同受重创,德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的银行告急;英国的股市摇摇欲坠;连亚洲的韩国,也不能幸免……
  在危机的关键时刻,一个美国老人挺身而出,单枪匹马,一个人投入了抗击金融风暴的战斗;美国政府积极干预,向金融危机宣战;英国、法国、德国也投入战斗;日本抄底华尔街,试图重获十年前失去的机会;中国政府以大国风范,主动与国际一道,联合降息;一些国际组织相继动了起来,国际货币组织、七国首脑会议、二十国首脑会议、二十四国首脑会议……共谋联合抗击大计。
  这次危机与以往的危机有很大的区别在于:美国政府的干预举措比20世纪30年代及时,比70年代时有力,它把“道德风险”置于一边,抛开“姓社姓资”的意识形态之争,凡是可以用的方法,都大胆采用。
  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金融大风暴,这也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国际联合抗击。国际联合行动,会不会产生一个“新布雷顿森林会议”,为全球化经济在后华尔街时代开拓出一条坦途,我们拭目以待……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金融系统,是一种复杂的系统。
  支撑现代金融体系最重要的基础不是物理世界中的实物资产,而是人们对于这个体系本身的信心以及这个体系中参与者之间相互的信用。
  一旦信心动摇,一旦信赖不在,一旦信用破产,再高的金融大厦也会在顷刻之间轰然坍塌。
  第一节 华尔街第一块倒下的骨牌
  贝尔斯登之所以在48小时之内迅速崩盘,并不是因为它真的需要崩盘,而仅仅是因为人们心存怀疑,认为它可能要崩盘。
  这正是这件事最可怕的地方。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来自市场做空者散布贝尔斯登面临危机的信息。
  仅仅两天时间里,贝尔斯登的客户和交易对家因为对它的履约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一下子提走了170亿美元的现金,导致它“一夜之间”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贝尔斯登最后的挽歌
  在危机发生之前,贝尔斯登(Bear Stearns)一直是华尔街一家值得尊敬的标杆企业,它稳占债券市场“五哥”的地位,尤其是在抵押担保债权市场,它曾经非常风光。
  这是一个具备贵族“血统”的企业,作为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在美国债券市场拥有数一数二的交易量,市场交易员曾经送给它一个称号——“聪明的交易者”(Smart Trader)。
  同时,贝尔斯登是一家严格经过市场净化的企业,素以风险管理健全、投资谨慎小心而闻名,号称“华尔街上分析、评估与控制风险最严格的公司”。
  在华尔街董事长高层权贵圈层中,贝尔斯登公司最大个人股东兼执行长詹姆斯凯恩(James Cayne)以正直、正派经营为大众所熟知。他倡导“一言既出,实现承诺”,因此,对待不守规矩的人,詹姆斯凯恩在处罚之际绝不手软。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生活在十分堕落、处处都有极大诱惑的环境中,随时都必须警惕小心,洁身自好”,詹姆斯凯恩曾以这样的话语告诫身边的员工,希望他们能够专注事业,远离是非。
  但就是这位稳健与低调的詹姆斯凯恩,却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挑战。他万万没有想到,正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公司旗下那些浮躁的员工选择避险基金,操作风险最高的债券,过度利用财务杠杆,以至捅下公司创立八十几年来最大的纰漏,结果自然是损失惨重。
  在受害投资人扬言联合控告公司与主管机关纷纷上门调查的双重压力下,处于漩涡中心的詹姆斯凯恩烦恼之至,一年来瘦了9公斤。
  为了自己的信用,也为了避免引爆危机,詹姆斯凯恩决定贷款数十亿美元,协助两档避险基金渡过难关,然后再慢慢收拾残局。
  不料,美国房市开始严重衰退,爆发次级房贷违约风潮,两档避险基金投资的这类债券遭到重创,资产价值严重亏损,债权人于是扣押两档避险基金的融资担保品,两档避险基金因此濒临倒闭。
  2007年6月,51岁的基金经理拉尔夫塞欧菲管理下的两只基金——贝尔斯登基金和高级信贷策略杠杆基金因为次级抵押债券出现严重亏损,价值曾经超过200亿美元的基金最终不值一文。
  这两只基金是次贷危机中最先倒掉的一批基金,贝尔斯登的噩梦也从此开始。
  2008年3月,初春,贝尔斯登的财务状况令凯恩感到满意,他觉得心里踏实:他手上大约170亿美元的本金。即将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更能让贝尔斯登在市场厮杀中获得被尊敬的资本。但意想不到的是,市面上开始听到谣言,说贝尔斯登面临流动资金的问题。超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来自市场做空者散布贝尔斯登面临危机的信息。这又是一个“蝴蝶效应”。没有想到,一波滔天巨浪,竟始于“青萍之末”。对未来市场结构的变化的一点点信息,都要引起高度重视。
  2008年3月13日,接任凯恩的新CEO艾伦施瓦茨(Alan Schwartz)不得不拨通美联储的电话,向美联储搬救兵。他告诉美联 储主席伯南克,贝尔斯登“需要被拯救”,否则就要申请破产。3月12日早上,他接受记者访问时还表示公司的流动性状况良好,并不存在危机。而在这之前的一个周末,当时仍任董事长的凯恩离开纽约总部,还去了底特律参加一场桥牌联赛。看来贝尔斯登的确有些问题,但问题不至于严重到把公司毁了。当然,对市面听到的“谣言”,公司也没有迎头痛击。这是公共关系的失策。对迫在眼前的灾难反应迟钝是贝尔斯登公司高层的通病。贝尔斯登既然给谣言击垮,170 亿美元家底给人顷刻掠走,只好听天由命。就在此时,摩根大通对“她”很有意思。“山姆大叔”自告奋勇当“媒婆”。摩根大通能够在一个周末迅速出手“迎娶”贝尔斯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相关政府机构的全面介入。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美联储迅速撮合摩根大通购入贝尔斯登,目的是防止引发“系统风险”。其主要原因与CDS 市场有关。所谓CDS,即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掉期或信贷违约交换),是一种转移交易方定息产品信贷风险的掉期安排,类似于保险合同。它要求CDS的购买者对某一时期债权人的信贷风险进行担保,债权人向此购买者支付一定的费用,一旦债权人的贷款出现违约现象,信用违约掉期或的购买者将补偿债权人的损失。信用违约掉期或市场规模庞大,目前总值达到62万亿美元。
  始建于1923年的贝尔斯登公司曾经熬过了1929年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大萧条,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家美国华尔街巨头走入歧途呢
  贝尔斯登虽然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但并没有晨钟暮鼓,守着公司的家底吃老本。相反,它的员工评价它是一个“具有草根精神和游击习气风格的公司”。凯恩正是这种风格的缩影。他公开宣称只雇用PHD,PHD不是指高高在上的,从大学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博士(PHD),而是贫穷(Poor)、饥饿(Hungry)和一心想赚大钱(Desire for money)的人。贝尔斯登喜欢聪明、肯吃苦的员工,至于他们是不是长青藤或是哪个名校毕业的,他并不在乎。
  1985年,奇奥斐加入贝尔斯登。他和他的团队发明了一种在金融衍生工具中最冒险的产品,命名为Klios。在他的带领下,在2004至2005年间,贝尔斯登共集资100亿美元。他的金融衍生产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金融市场,创新不断,变化无常。奇奥斐一手炮制的生钱机器,最后不光不能为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反  而成了公司衰落的罪魁祸首。
  草根精神和游击队习气,保证了贝尔斯登作为以经纪业务为主的投行的成功,但反过来,具有草根精神和游击队习气的人往往不守纪律,缺少自我约束。就像来自地底的能量,一旦爆发,无以约束。那时,贝尔斯登急于求成,对高盛那种高风险、高利润的自营业务怀有妒嫉之心。不光有样学样,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的目标越来越冒险,采取的方式更加极端。这使贝尔斯登偏离了稳健的正途,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在过去的10年里,正是由于贝尔斯登努力发展其抵押相关产品这块业务,才导致了它的垮台。金融衍生产品谱写了一个近百年公司的最后挽歌。
  可以说,贝尔斯登死于金融衍生产品。它让我们想起第一个死于金融衍生产品的银行和一个名叫李森的人。
  一切都要追溯到1992年7月17日,那天,李森刚聘请了一位业务员。
  当期货开盘时,李森试着与这位新进员工熟稔一些,但因为当天的交易状况十分的热络,李森一直找不到适当的机会。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等到当天期货收盘时,李森发现了这个业务员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而这个错误已造成公司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位新进员工把原本该买进的口数全部填写成卖出的口数。因此,一旦客户要履行转仓动作时,霸菱期货公司新加坡分行(Barings Future Singapore,简称BFS)可能会因此损失2万英镑之多
  当时李森才受聘于这家公司数个月,而且只是一个与霸菱期货总公司相隔数以千里之外的新加坡分公司内的小主管而已
  是将今天所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向他的上级报告呢还是干脆隐瞒整个事件当天晚上,李森彻夜难眠,后来,他做出决定,要隐瞒这项错误。
  这个看似难题的决策,从初衷上,他其实是想为自己的属下掩盖一些失误责任,但是谁也没想到这个事件宛如滚雪球一般,导致了这家全球知名的财务金融机构在三年后面临了倒闭的厄运。
  他更没有预见到,他的这个行动,打开了“衍生性金融产品”的“潘多拉的盒子”,预示了16年后从美国开端,继而引发到全世界的一场“世纪金融风暴”,一场排山倒海的“全球金融海啸”。
  李森本是草根出身的业务员。草根出身的人勤勤恳恳,但也容易冒险。李森1989年加入霸菱银行,先是后勤办公室的小职员,由于表现出色而被派到新加坡工作。
  此后李森平步青云,到20世纪90年代,他的年薪及花红超过100万美元。之后,李森在期货交易中押注日本股票价格和利率的走向。
  1994年年底,李森判断日经225 指数可能会在19000点左右盘旋,因此他卖出许多执行价格介于18500~19500点的双鞍契约(straddle)选择权。只要日经225指数不大涨或大跌,李森便可收取选择权的权利金而获利。
  不料1995年1月17日,日本发生坂神大地震。1月23日,日经225指数一日内暴跌1000多点。
  此时,李森已遭受2亿多美元的损失,但是李森并未就此认赔出场。为了挽救双鞍契约部位,李森加码买进指数期货试图拉抬期货价格,并卖出指数卖权来支应期货保证金。其间,霸菱银行总行也曾汇给李森8.9亿美元充当保证金。
  之后,日经指数持续走软,在2月16日跌到17900点左右,李森仍然继续买进日经225指数期货,在2月17日持有的契约数高达20076口的高峰。2月23日,日经指数跌了330点,跌幅尚不及1月23日的1/3,但这已如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终至压垮了李森的信心。1995年2月23日这天,李森账户中March 95、June 95契约总部位,占市场总未平仓数量的49%和24%。
  此时,BFS已无力缴纳2月23日这天的保证金,2月27日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请求法院置BFS于司法管辖之下,转眼间霸菱银行产生了10亿英镑的呆账,不得不宣告倒闭。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1992年7月,那只在远东的亚热带海洋城市新加坡扇动几下翅膀的蝴蝶,直到2008年3月,才形成了一场风暴,一场席卷全球的次贷风暴和金融海啸。
  2008年3月16日,摩根大通以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贝尔斯登。一个有着八十多年历史的老牌金融银行——贝尔斯登,轰然倒塌。贝尔斯登,成为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华尔街倒下的第一家投行。
  熟悉华尔街历史的人知道,因为底层员工不道德或不诚实操作而拖累公司,在华尔街有层出不穷的先例。一个故事是美国运通,运通公司因为下属仓库管理人员被人利用收货凭据作为抵押获得贷款,最后因诈骗公司的破产担保方运通公司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运通公司母体被卷进了这场劫难中,损失超过1.5亿美元,濒临破产边缘。对于一家有九十多年创业历史、从未给股东少派发红利的龙头企业来说,这也许是到了生死存亡的边际,华尔街的股评家都集体看衰美国运通。
  后来,因为“股神”巴菲特的介入,美国运通逃过一劫,大难不死,可贝尔斯登公司就没有这样好命。其自营业务过于集中在债券市场,尤其是收益和风险都很大的次级抵押担保债权市场上给它带来了灭顶之灾。
  美国政府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全面介入贝尔斯登公司的“改嫁”过程——美联储批准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财政部长保尔森直接介入了摩根大通与贝尔斯登的收购谈判。
  从纽约联储和摩根大通银行宣布向贝尔斯登提供寻求应急资金到摩根大通宣布收购计划,前后不到3天时间,这笔交易在华尔街几  乎可以说是以闪电般的速度达成。关键的政府协调会在周末凌晨5点召开,摩根大通的董事长迪  蒙整个周末基本上没有合眼。最终,美联储不仅为贝尔斯登的部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提供了300亿美元的担保,还在摩根大通宣布收  购前的几分钟内降低了面向金融机构前的紧急贷款利率。美国政府和美联储那只“无形的手”在这次营救大战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从“无形”变为“有形”。
  美联储直接向券商提供资金支持并干预股市,这从1929年大  萧条以来还是第一次。但我们随后会看到,贝尔斯登不是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直接插手处理投资银行的个例。在华尔街金融风暴中倒下的贝尔斯登的名字从此将会被作为一个案例记入金融教科书。不过,贝尔斯登在这次金融风暴中的意义,远不止于此。第一,它重开了政府直接干预华尔街金融业的先河,我们会看到,随后,美国政府将一步一步地把干预的手伸向华尔街。第二,贝尔斯登是金融风  暴刮倒的第一个金融巨人。从贝尔斯登开始,一场金融海啸,铺天盖地地冲向华尔街,它让我们想起电影《明天》里大洪水冲垮曼哈  顿华尔街的场景。大洪水来了,这次是真的来了。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1963年12月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一场龙卷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蝴蝶效应”说明,一切复杂系统,在一定的“阈值条件”下,其长时期大范围的未来行为,对初始条件数值的微小变动或偏差极为敏感,即初值稍有变动或偏差,将导致未来前景的巨大差异,它带有一定的随机性,难以预测。
  贝尔斯登是2008年华尔街投资银行界倒下的第一张骨牌。美国政府为了促成摩根大通银行并购,同意由美联储以300亿美元接收贝尔斯登的“流动性较差资产”,未来收益归美联储,亏损的前10亿美元由摩根大通承担。
  贝尔斯登之所以在48小时之内迅速崩盘,并不是因为它真的就需要崩盘,而仅仅是因为人们认为它要崩盘。这才是这件事最可怕的地方。仅仅两天时间里,贝尔斯登的客户和交易对家因为对它的履约能力产生怀疑而一下子提走了170亿美元的现金,导致它“一夜之间”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这简直就是一部现代金融体系的教科书。它无比生动地向人们阐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支撑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础,不是物理世界中的实物资产,而是人们心理世界对于这个体系本身的信心以及这个体系中所有参与者相互之间的信赖和信用。一旦信心动摇,一旦信赖不在,一旦信用破产,再高的金融大厦也会在顷刻之间轰然坍塌。
  第四节 雷曼,墙倒众人推
  “直到我被埋进坟墓之前,我都会想个不停,为什么我们是唯一一个政府不肯救助的金融企业”
  在听证会上,雷曼兄弟董事长兼CEO理查德福尔德那憔悴的脸和无助的眼神,深深地打动着人们,而理查德福尔德的感叹更让人深思。
  雷曼兄弟的倒掉,是携私自保的一群所谓的金融家集体谋杀的结果。一个网民说:“这不是谋杀,是枪毙,只不过少了张‘判决书’而已。”
  “我曾目睹过一些非常重大和艰难的形势,但从没见过这样的情形。”普华永道合伙人洛马斯说,不仅仅是雷曼兄弟董事长兼CEO理查德福尔德不明白,同行业的企业领导人也看不懂,“好好的一个雷曼兄弟,怎么就垮了呢”
  可惜了,雷曼兄弟。
  2008年整个夏季,跟纽约挥之不去的闷热的天气一样,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的董事长兼CEO理查德福尔德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要补充因不断加剧的房地产相关损失而耗尽的资金。8月,随着投资者压低雷曼兄弟的股价,雷曼兄弟面临困境的传言开始流传。福尔德和手下的银行家马不停蹄地寻找下家,但所有的努力似乎都没有结果。雷曼兄弟尝到了世态炎凉,真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突然有了回光返照。雷曼兄弟从欧洲央行获得了一笔借款,这笔借款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其在法兰克福的业务部门获得的,因此没有引起市场的广泛注意。当然,雷曼兄弟也不希望市场注意它的借款行为。至少,那不是一个什么光彩的行为。
  与此同时,市场对雷曼兄弟财务状况恶化的忧虑一直在不停地扩散。9月初,雷曼兄弟持有股份的伦敦大型对冲基金GLG Partners越来越对雷曼兄弟感到担忧。而福尔德就一直没有闲着。他像一个游方僧到处化缘求贷。临近9月5日时,雷曼兄弟从韩国产业银行(Korea Development Bank)融资的努力宣告破灭。9月9日,这一消息透露后,雷曼兄弟的股价暴跌了45%,为有史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9月10日清晨,雷曼兄弟召开了投资者电话会议。在此一天前,一匿名对冲基金客户开始从雷曼兄弟撤出资金。这时,雷曼兄弟的债券评级依然很高,不过,摩根大通却越来越感到担忧。作为雷曼兄弟的“清算行”,摩根大通充当着雷曼兄弟及其客户之间的金融中间人。
  次日,电话会议继续召开,披露重组计划。有些银行家建议雷曼兄弟不要举行电话会议,他们警告说,市场上有很多有关雷曼兄弟公司金融状况的公开质疑,开会可能把这种质疑变为一种公开的认可。当然,固执的福尔德没有听别人的忠告。福尔德在雷曼兄弟财务紧急的情况下,仍然刚愎自用。早在2008年9月11日前,雷曼兄弟信用违约掉期(CDS)的价格——1000万美元债务损失的5年保险成本,从5月底的每年21.9万美元飙升至80万美元。客户开始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给雷曼兄弟要求撤资。雷曼兄弟努力满足他们的要求,以免暴露自己的疲弱之态。
  作为雷曼兄弟及其客户之间的中间人,摩根大通比大多数外人更了解雷曼兄弟的困境。9月11日,摩根大通旗下投行的首席执行长史蒂文布莱克午饭后就致电福尔德,他说:“为了保护公司自身以及其客户,摩根大通要求雷曼兄弟提供50亿美元的额外抵押。”而就在5天前,摩根大通向雷曼兄弟提出的50亿美元抵押品尚未支付。福尔德说服布莱克将价码降到30亿美元,而此前50亿美元的要求仍然悬而未决。布莱克派了摩根大通的两名投资银行家前去讨论融资计划。摩根大通上门讨债,剥下了雷曼兄弟伪装强大的画皮。
  2008年9月12日,周五。当天下午,信用评级公司向福尔德警告说,如果雷曼兄弟没有筹集到新的资金,它们周一将下调该公司的债务评级。这不啻为火上浇油,把雷曼兄弟放到火上烤,而且想把雷曼兄弟烤死。与此同时,在雷曼兄弟内部,恐慌情绪好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不断加剧。雷曼兄弟公司的电话响个不停。太多的客户打电话要求撤资,以致于雷曼兄弟手忙脚乱,无法适当地处理这些请求。公司的现金管理系统无法应付激增的撤资要求。理论上,雷曼兄弟公司的现金管理系统每天从伦敦等分支机构收回现金,次日重新发放出去。雷曼兄弟的纽约业务部门无法恰当地把钱转入伦敦的账户上,使得该公司位于伦敦的主要欧洲分支机构2008年9月8日前基本陷入瘫痪。普华永道受聘帮助分析雷曼兄弟业务上出现的这一问题。普华永道分析,本应转入雷曼兄弟伦敦分公司或其交易对手的50多亿美元没有按时到账。这又反过来加剧了雷曼兄弟债权人的担心和不满。正所谓,倒起霉来,喝水都塞牙缝。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摩根大通,人称“摩通”,这时摆出一副“江湖老大”的模样,此时的他们对雷曼兄弟背过了脸去。对于合作伙伴雷曼兄弟,他们感觉不到这桩“联姻”还有什么价值,还有什么存在下去的理由。也许摩根大通跟雷曼兄弟的“联姻”早就该结束了。不过,现在“离婚”还不晚,至少,雷曼兄弟还有点“剩余价值”,还可以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捞上一票。摩根大通的狠招是,要求提供50亿美元的额外抵押品——即容易出售的证券,为客户所持的雷曼兄弟的贷款头寸提供保护。
  摩根大通的这一举动无异落井下石。雷曼兄弟看不到任何希望。前途一片渺茫,天有绝人之路。在“求天天不应,告地地不灵”的万般无奈之下,雷曼兄弟只好走上“绝路”。4天后,2008年9月14日,周日。这家有着158年历史的华尔街老店终于申请破产保护。
  在决定破产之后的那个周日晚,雷曼兄弟与破产事务律师米勒一起花了大约5个小时的时间,准备好了破产申请文件。周日午夜刚过,华尔街还没有从梦魇中醒来,万籁俱寂。在亿万股民还在做梦有一个开市大吉的星期一的凌晨,雷曼兄弟提交了破产申请。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时,欠款在80亿~90亿欧元之间。
  是谁葬送了雷曼兄弟
  整条华尔街,不仅是一个充满了明争暗斗的名利场,更是一个弥漫着宿命论调的伤心江湖。
  雷曼兄弟的路最终走到了尽头。华尔街上几百年来的悲欢离合都浓缩在这一刻。
  没有人会记得失败者的眼泪,那些带着骄傲眼神的秃鹫们会坐在一起瓜分雷曼兄弟尚带余温的尸体,然后等着更多的不幸者重蹈覆辙。当清算的脚步越来越近的时候,身在华尔街,离雷曼兄弟最近的人,反而听不到那个“隆隆”的脚步声。也许他们不愿意听到那个“死神的脚步”。也许他们在雷曼兄弟的庇荫下,得到太多好处,不愿意承认雷曼兄弟死期渐近。那些雷曼兄弟忠实的捍卫者还在表达出对他们发自内心的信仰膜拜——业务在短短几周内被摧毁,人类的语言已经表达不出这种悲哀。“但我想向你们保证,我们将以这样或那样的比以前更强大的形式重新回来。”这是一位按揭部门的中层管理人员写给客户的邮件,邮件里面洋溢着对雷曼兄弟的认同与归属感,让人从心底冉冉升起一股悲凉。“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同样是邮件,雷曼兄弟董事长兼CEO福尔德向员工通报交易的备忘录更为温情——“我知道我这么做让你们每个人都非常痛苦,不论是个人情感上还是经济上。对此我感到极度不安。”
  当然,数十位华尔街精英聚集到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开会商讨拯救之道,但他们也无法改写人类不可改变的天性:人的行为都是受自身利益左右的。资本来到世上,就带有噬血的本性,它要靠不断吸血来维持它的生命。雷曼兄弟的破产符合华尔街其他还没有走到这一步的金融机构的狭隘利益,他们可以从中得到好处。受害的是持有它的股票的广大股民和它下岗的员工。
第10节:大崩盘(9)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雷曼兄弟的坍塌是典型的华尔街“兄弟若有难,墙倒众人推”的一场现代版悲剧。雷曼兄弟不光是筹不到外部资本才陷入破产的。雷曼兄弟的问题资产也不是无人问津,只是买卖双方一直在讨价还价,僵持不下。当然,这530亿美元的庞大资产确实难以找到买家。但真肯贱价大甩卖的话,总会有人愿意接手的。如果早出手,就是贱卖,也比破产后不值一分钱好。至少,福尔德对价格还有话语权。
  这些资产当时的价值可能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福尔德不敢正视这个事实,因为他知道如果一折甩卖这些资产,雷曼兄弟可能同样摆脱不了破产的厄运。所以,在他眼里,两者没有什么不同。他宁愿昂着高高的头颅,死的时候也要像个英雄。
  华尔街仍然有上百亿美元的资本对雷曼兄弟的资产有兴趣。高盛、J.C.弗劳尔斯集团、科尔博格克拉维斯罗伯茨集团、凯雷投资集团、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或百仕通集团等私人资本运营公司、对冲基金、高风险债务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手上都有钱。不过,他们不会前去救雷曼兄弟,而是虎视眈眈地在一旁等着,看着。他们打算以公司破产时的清算价收购雷曼兄弟资产,大赚一笔。
  这就是为什么雷曼兄弟会破产。当一个公司境况不佳,就会有人等着看好戏。看它什么时候倒,怎么倒。“看他盖楼了,看他楼塌了;看他破产了,看他双规了。”华尔街就是这副德性。雷曼兄弟是不是破产,不取决于财政部和华尔街之间的博弈,而取决于华尔街和华尔街的厮杀。“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有人失败了,即将迎来直截了当的拍卖。雷曼兄弟破产了,该行的资产将出售给报价最高的买主。只有这样,才能让买卖双方都履行为自身利益而战的责任。
  如果雷曼兄弟依据《破产法》第七章申请破产保护,华尔街大鳄们肯定会随之跟进。在距离纽约联储不远的各家投行办公室和会议室中,银行家们可能已经在商谈此事,准备在雷曼兄弟清算之际廉价竞购雷曼兄弟的资产。
  那么,股民的利益呢市场的利益呢难道他们不担心,资产规模高达6000亿美元的雷曼兄弟破产会引发一场金融市场灾难吗不担心为了瓜分华尔街一起打拼的骨肉兄弟的遗产,会引发一场世纪的金融大风暴和席卷全球的金融大海啸吗
第11节:大风暴(1)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这是一场席卷全球金融风暴。
  当呼风唤雨的华尔街失去了威风,笑傲江湖的金融巨头神气不再时,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导致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大风暴与大灾难?
  在“美国梦”的熏染下,在金融衍生工具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打击下,金融“恐龙”纷纷消亡,而战火依然在燃烧。
  第一节 美国梦,次贷的点火器
  人们心目中的美国具有怎样的形象图景
  是纽约那高举火炬的自由女神像,还是那展翅腾飞的雄鹰
  众所周知,鹰是美国的象征。事实上,美国为人们所熟知的,不仅仅是自由女神与雄鹰,还有那激荡人心的“美国梦”。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美国梦”看上去变成了一场噩梦。
  德国《镜报》采用美国自由女神像为封面,不过女神手中的火炬已经熄灭。德国《时代》周报上的一幅画画的是一只手握着欧盟旗帜的秃鹰正向地面坠去。
  “美国梦”是一个被众多美国人普遍信仰的信念,机会均等是“美国梦”的灵魂。聪明、勤奋与坚忍不拔是“美国梦”的必要条件,而幅度巨大的社会阶层纵向流动,尤其是由下层向上层的社会流动是“美国梦”表现出来的最为显著的特征。
  “我们想要的总比我们已经拥有的要多得多,人人都有梦想,但很少能如愿实现,即便你生在超级大国美利坚。”电影《美国梦》的编导保罗韦茨如是说。他的扣问,也是众多身陷次贷危机的人们想要寻找的答案。
  有时候,梦仅仅是梦,总有醒的时候。
  当“美国梦”成为疯狂发财的“集体意识”
  次贷是怎么形成的呢华尔街是用什么办法点起次贷这场熊熊烈火的呢次贷危机的社会心理基础是“美国梦”。
  真正为接受次贷的决定煽风点火的,是那个迅速发家的“美国梦”。
  要是没有“美国梦”的社会心理基础,大大小小的贷款公司和银行拿什么去引诱普通老百姓冒险做抵押贷款没有弱势群体的人们冒险接受贷款,华尔街的投行们又拿什么做资产证券化
  所谓的“美国梦”(American Dream),就是指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不是依赖于特定的社会出身和他人的援助而成功。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和为了成功而奋发向上的企业家的精神。
  依据历史学家的说法,美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工业扩张并非只是因为美国的自然资源丰富,更是因为所有人都有机会借由自己的奋斗获取财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美国梦”成为吸引世界各地人们移民美国的主要原因。每年有超过100万的人成为美国公民,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移民国家。
  “美国梦”的中心是强调一种获取成功的机会。一个用提供这样的机会给他的公民,来鼓励人民奋发向上的社会,是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能鼓励人民去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奋斗的政府,是一个为民的政府。用实实在在的、可以实现的梦想,带动经济成长,这种动机并没有错。但政府在不加节制地状态下将一个理想无限制地放大,会制造人民非理性的追梦。一旦追梦变成了“非理性”的行为,这种对“美国梦”的追求,也就变成了一种全社会疯狂发财的“集体意识”。任何社会的经济和发展都要建立在其人民清醒的心理状态下。建立在疯狂的“集体意识”的病态心理上的社会,会进入无序的发展状态。美国近二十年的繁荣,就是建立在非理性的病态心理之上的。二十年来,“美国梦”吹出了两个大泡泡,梦制造了虚伪和“非理性成长”的沙漠。
第12节:大风暴(2)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互联网泡沫和房地产泡沫
  互联网是第一个被吹起的泡沫。
  互联网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末其实基本已经成熟,在个人电脑大众化的有利机会下,IT革命浪潮与所谓的新经济席卷了整个世界。
  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所谓新经济,不过是缩小了传统商业领域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减少由于空间地域带来的时间延滞的商业成本。从本质上看,它们和传统的电话等通讯工具没有任何本质区别,仍旧是传统产业的,比如钢铁、制造业等实物产业的附属品。
  离开它所依附的实体产业,互联网这一典型的虚拟行业就是无源之水,根本无法立足。在钢铁等实体产业没有发生工艺、技术等的革命性变革之前,单纯炒作互联网,不过是典型的泡沫投机。因此,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经济泡沫,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末被扎破。
  从2000年开始,美国两大股市急剧下挫,大量昔日的黄金com股票一夜之间变成一钱不值的垃圾。世界各国涌入美国的各种投资基金遭受严重的损失,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大量资本撤离美国。
  在20世纪90年代的IT经济蛰伏期内,传统产业和IT行业市场饱和,间接造成了市场对其余高额利润产业的要求,这种资本对维持暴利商业化的要求,也催生了畸形的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幸好,它未成为泡沫,否则,我们今天吃的东西,可能都是由基因改造的产品。不幸的是,美国社会赖以发展的动力没了,它需要一个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引擎。这个时候,房地产市场就被当成了一个新的引擎。经过近十年的工夫,一个比IT泡沫更大的泡沫终于形成了。
  这个比IT更大的泡沫是在房地产市场吹起来的。节节高攀的房地产泡沫替代并转移了IT泡沫。随着2006年年初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次贷危机逐步显现,并愈演愈烈成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
  美国政府将军用的互联网技术导入民用所启动的所谓“新技术革命”,制造了一批互联网的富豪。但是,同时也制造了一大批不懂互联网的消费者;新的房地产行业,制造了一大批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但也制造了一大批负债累累的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一边是每天真金白银往家里拿的投行金融家和附在他们身上的银行和按揭业的从业者;一边是欠着银行大把大把贷款的平民百姓。美国长久以来的经济政策导致了鲜明的两极分化。
  在这种两极分化的状态下,强调拥有梦想创造财富的政客们,对如此简单的经济逻辑不予理会,更不用说去找到解决两极分化的好办法。相反,他们参与制造泡沫,并向社会推销模糊的财富概念,为房市泡沫制造“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明明是欠了银行大把贷款,但是,不要紧,因为房子在升值,房屋的拥有者“拥有”那部分“升值的财富”。但是,我们都知道,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流通。没有流通,房屋的升值只是概念上的游戏,并没有什么意义。而买了房子的人,一时半会是不会卖的。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经济现象。
第13节:大风暴(3)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用这个理论去推导:欠钱的人,反而认为自己很有钱,欠钱越多越有钱。落实到房屋买卖上,美国人近十年来,房子越买越大,小房换大房,大房换豪宅,好像欠银行的钱不是钱,欠得越多越光荣。这不是“市场失灵”,而是美联储的政策导致了市场的混乱,而市场的混乱又是源于经济逻辑的“二律背反”。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混乱,美国政府的政策有直接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1971年8月15日,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国实行“新经济政策”,对内冻结工资物价,对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此后,美元不能兑换黄金。脱离了金本位后,美元滥发,全球基础货币供应量呈数十倍增长,全球物价飞涨,世界平均通胀水平日益增加,贫富分化问题逐渐恶化。次贷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就是来自两极分化。
  1968~1975年,为减少贫富人群歧视的信贷和房地产市场,《公平住房法》《房屋抵押贷款披露法》与《平等信用机会法》先后上市。这三大法律为次贷埋下了伏笔。多项法律都禁止在种族、性别或其他个人的特点上歧视。从表面上看,少数族裔获得了平等的法律权利。在《公平住房法》《房屋抵押贷款披露法》与《平等信用机会法》等法律的保护下,他们和低收入的蓝领阶层有机会和白人和“金领”一样向银行贷款买房了。这些法律的通过,似乎为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打开了贷款买房的大门。但是,它并没有从实际解决买房的资金问题。法律意义上的平等不能解决经济资源配置不平等的问题。当然,经济资源配置的不平等的问题,实际上被混淆“财富”概念的经济逻辑在心理的层面解决了。反正所有买了房的人都认为自己赚了,都认为自己“财富”大增,都可以利用银行的“房屋净值贷款”从银行借钱消费。
  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经济条件差,甚至没有住房,宽松的次级贷款政策极大地点燃了他们购房的热情,从而推动了美国房市的繁荣,吹大了美国房市的泡沫。然而,当贷款优惠时间结束,贫困的民众无法偿付房贷的时候,这一庞大的金融链条便开始从根部断裂,并最终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
  穷人不是不能拥有渴望财富的权利,而是必须将这种对平等财富的追求演变成脚踏实地的财富创造过程。法律制度上的拔苗助长,对于缓解与改善穷人的地位于事无补。
  当消费远远超出经济增长的支撑,人们开始尝到了苦果。长期以来,“超前消费”以消费带动生产,被作为美国模式向全世界推广。但这一模式有其内在的风险,当消费超出收入太多,导致资金链条断裂,尤其被金融衍生工具所放大后,危机会以成倍的规模爆发,超出了金融系统本身所能抵挡的范围。
第14节:大风暴(4)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美国许多家庭基本没有通过资产积累创造财富的公开途径,只有一个重要的例外。大量的资源可以帮助人们对住宅进行杠杆式投资,政府也对此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激励手段,如抵押贷款还款利息的税收减免等。结果,许多希望积累财富的人被聚拢到了动荡的房屋市场之中。许多个人资金投资于房屋的比例过大,尤其是那些中低收入的家庭,大约有7550万个美国家庭拥有自己所居住的房屋。
  从2000~2006年,美国房地产的价格升高了80%。在这一场前所未有的房地产狂欢中,积极推动得义无反顾的金融机构,向想买房子的人发出了诱人的呼唤:“来吧,你可以买房,不管你的收入如何,因为房价会永远上升,你可以用升高的价格来借款归还房贷。”
  2006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见顶。次贷危机终于爆发了。次贷中贷款者的成本很低,大大提高了他们在市场价格下降时弃屋的可能性。比如在传统方式贷款中,要付20%首付,房子价格如果下降20%以内,你会千方百计去偿还贷款,不然你20%首付就打水漂了。而在无首付的贷款中,如果房屋价格下降20%,即使你能付每个月的贷款,最好的解决方案也很可能是弃屋。这样就是银行而不是你来承担房屋价格下降的损失。房屋价格下降后,人们对持有大量这类债券的投行产生怀疑,不愿意贷款给他们。失去现金流入,一些过多投资在次贷的投行很快破产。这样又引发连锁效应,使其他投行的资金流入产生困难。现在这场危机已经不仅仅在投行,整个债券市场都基本垮掉。银行之间相互不信任,不愿意拆借给对方。中小公司也很难从债券市场上筹到短期资金。
  人性弱点的极度膨胀
  大多数遭遇拖欠的按揭贷款都是在2006年和2007年发放的,当时的放贷标准最为宽松,而住房市场也红火到了极点。由于当时很多购房的人只支付了很少的首付款,甚至根本一分没掏,因此一开始时他们对自己住房所拥有的权益就近乎为零。
  导致大量中下阶层走向炒房这条不归路的,不仅是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而且是发自人们内心的贪婪。
  几年前,房产市场的火爆状况似乎是给投资者日后实现可观的资本收益打上了包票,许多人都迫不及待地要从中分一杯羹。
  人性的弱点致使这些民众在当时美国经济一片大好、房市节节攀高的环境下,忽视了自己的生存条件,高估了自己的偿付能力,甚至有相当部分的贫苦民众贷款购房是为了在繁荣的房市中炒房挣钱。
  如果处于社会下层的贫苦民众能够冷静地看待,这场危机或许也能避免,这就需要民众加强知识学习,改变对看上去“丰厚”的贷款优惠政策的无知态度。
第15节:大风暴(5)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人们应该采取各种手段补充金融知识,政府也应该促进、创造更多的致富机会,比如可以建立各种类型的投资型退休账户以及推出旨在鼓励储蓄的税收优惠措施。
  否则,当手中的选择变得单一时,一旦泡沫破裂,很多人就会发  现自己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抵押贷款是一种早已预谋好的机构性欺骗行为。在中国,因为断供引发的弃房族也在开始出现,他们无奈地被抵押贷款抢走了自己的首付。
  这种抵押贷款常常是由在家庭和愿意放贷的存管机构之间牵线的经纪商促成的。用住房作为抵押品借款(即抵押贷款)的决策通常是将需要资金的人和拥有资金的人联系起来的第一环。存管机构可以在其账面上保留贷款,而后将其出售给某些金融机构,由它们将类似的抵押贷款集中打包为资产担保证券。这种证券可由最终投资者持有,或是连同其他证券一起被创建为更复杂的结构性信贷资产。
  这种关联多方的复杂机构性欺骗行为,将无数的购房者带进入了不归路。
  在这次金融风暴中,美国华人遭受的直接损失较小,可以说中国式谨慎理财的作风再次显现价值。同时,金融危机也印证了中国式量入为出、有节制、控制风险的理财观念的合理性。说到底,就是华人抱持传统的“量入为出”观念,即便在美国这个崇尚消费的社会中,依然保持着自我风险调控。
  华人很少过度依赖贷款,购买房屋通常是在经济实力允许的范围内。
  在股市、保险和其他金融产品方面,华人遭受损失也较小,因为他们对风险过高的产品涉及不多。
  ■华尔街助长贪婪行为
  华尔街发明出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工具,通过种种杠杆,金融机构似乎可以无限创造信用,玩所谓“钱生钱”的把戏。
  然而,这些手段或可促进投资回报率,却无助于真正的财富增长。对财富的贪婪追求、在金融操作过程中的种种欺诈,正是导致这场危机爆发并广泛传播的根本原因,华尔街金融巨头把人性的弱点膨胀得淋漓尽致。
  第二节  次贷引发金融风暴
  说到底,“美国梦”是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在这块土壤中发展的极致,它勾画出一个浪漫前景,让人人为之憧憬。
  但次贷爆发的金融风暴打破了这一美丽愿景。
  次贷危机产生的深层制度原因是金融监管上存在制度性缺陷,抵押贷款标准的降低,相当一部分信用或生存状况不佳的贷款人以低廉的成本通过贷款购买房屋。
  当大范围调低次贷相关产品时,投资者的信心被极大打击,投资者的恐慌情绪进一步加深,最终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恐慌。
第16节:大风暴(6)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美国梦”对新移民来说是双刃剑
  纽约的法拉盛曾发生一桩命案,一名拥有一幢三层楼房的华人妇女,被人刺死在房屋后院的小棚内,死者胸口有多处刀伤,死得十分悲惨。
  后来人们了解到,这位妇女生前虽有一幢楼房,自己却住在房子后面一个用木板搭成的狭小的棚子里,棚子里只有一盏灯,既无热水,也无暖气。房主自己入住简陋木棚里,而把所有的房间分租给房客。房客三教九流,鱼龙混杂。有的房客不付租,她就设法 把人家赶走,为此她曾常与房客发生矛盾,结下仇怨……
  类似的故事,几年前在纽约市还发生过一桩。有一位纽约市教育局的华裔教师,夫妻俩省吃俭用,买了一栋房子,地下室分租给另一个台湾来的新移民。谁料,这位房客工作不稳定,又患了严重的忧郁症。他没有工作,交不起房租,又没亲友可以投靠,正所谓“走投无路,烂命一条”。
  那天,房东到地下室向他收租,两人发生口角冲突,这位房客一怒之下,拔枪射杀了房东,并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驱车到房东妻子打工的餐馆,当众把房东妻子也打死,引起了社区极大的震撼。
  这两个故事凸显了华人新移民的居住问题。拥有自己的房屋是美国消费文化推崇的“美国梦”。这在美国华人新移民群体中,找到了极好的生长点。
  中国人移民到北美大陆,购房置地成为他们的奋斗目标和成功标志。在纽约市下东城和布鲁克林区的贝瑞吉、日落公园、八大道、羊头湾以及皇后区的法拉盛、艾姆赫斯特等地,房地产大多被华人新移民炒热,房值随之飙升。近十几年来,很多新移民有幸赶上美国经济发展的荣景,搭上房屋升值的快车,因此捞了一票。不过,大多数靠在餐馆和衣厂打拼谋生的华人,为了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美国梦,都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上述两例虽属极端,却也是明证。
  新移民加入购房大军,往往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在一种陌生的文化环境中,他们常常缺乏能力去应对各种因房屋、债款、法规以及房客带来的心理压力,因此导致家庭矛盾,引发与房客的冲突。
  有一位对“购屋、租屋”乐此不疲的中国人,她终因房屋贷款的持续压力而与丈夫离婚。离婚后,她不得不独立负担好几栋房子的贷款,除房租金能替她减轻一部分压力外,她必须把绝大部分工资都用来支付房租和房屋按揭的差额。平时省吃俭用,从来不敢乱花钱。她心里很清楚,一旦某个房客搬走而几个月找不到新租客,她将马上陷入入不敷出的经济危机。若半年内仍找不到房客,她只能不顾市场行情,把房子尽快脱手,以免被银行强行收回拍卖。因此,这位大陆新移民心里永远有一种不安全感,整天生活在经济压力的阴影之中。
第17节:大风暴(7)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其实,新移民来到美国后,大多数有房人士都走过“先租房,后买屋”这一条路。完成从房客到屋主的这一蜕变,要花好几年的时间。
  为了支付头期房款,需要拼命加班,拼命积攒。在纽约这种地方拥有一栋房子实在不容易。正因为如此,不少新移民为了实现“美国梦”,总是设法寻找某些捷径。
  华人聚集的地区,新移民不断涌入,房屋变得供不应求,不少华人屋主于是巧打算盘,把房子改装为隔间,加以分租,摇身一变,从屋主变成多家房屋的房东。有人甚至罔顾法规,将不允许居住的地下室也分间出租,结果惹上官司。“美国梦”,在这里急剧膨胀,开始变质,变成一场噩梦……
  说到底,“美国梦”是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在这块土壤中发展的极致,它勾画出一个浪漫前景,让人人为之憧憬。
  它又用银行贷款造出种种便利,使这个梦境看上去唾手可得,但“美国梦”对于新移民却常常是双刃剑。
  它可以激励新移民为之奋斗不息,也容易伤害到个人和家庭。
  “美国梦”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之上的,适度的追梦可以把家庭引导向舒适、方便、和谐;过度和不切实际的追梦,却可以把家庭引向矛盾、争执乃至破裂,甚至把家庭引向毁灭。
  述那位新移民妇女没有购房能力,却大肆借贷来买房。为了偿还银行高昂的贷款,不得把房子分租出去。其实,大多数新移民为了买房,不惜借利息很高的“次贷”。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由发起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银行或投资公司),向信用较差的客户发放的购买房屋的抵押贷款。由于这种贷款风险较大,通常在房屋抵押贷款中比重较小。2001年,它在按揭总额中的比重不过8.5%;到了2006年,其比重在10.2万亿美元的按揭总额中已经上升到12.75%。在美国人住房拥有率增长的4个百分点中,它的贡献率达到了一半。
第18节:大风暴(8)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为什么华尔街的CEO们看不到这个游戏呢
  并非所有的银行都栽进了次级抵押贷款这个陷阱。富国银行董事长理查德柯瓦希维奇和他的手下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对风险最高的次级抵押贷款退避三舍。富国银行因此而避免了业内同行普遍遭遇的巨额亏损。按柯瓦希维奇的话说就是:“提供那种贷款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由于没有卷入次贷,在金融风暴的一片哀鸿声中,富国银行道势而上,在2008年第三季度,竟然盈利50亿美元。
  为什么在次级贷款上,富国银行的决策与其他银行相差这么远呢为什么富国银行看到这是明显的“来骗我吧”的引颈就戮的游戏,别的银行看不到呢是CEO的素质问题,还是道德问题,还是管理问题还是上市公司的CEO制度先天不足,或存在着一个极大的漏洞
  在素质上,领导者必须决定什么是对公司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动员手下采取行动。他们也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对手采用某种策略获得了成功,那么自己如法炮制也能取得好的收成。
  “成功的管理人员必须能甄别出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决策,并在大多数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才是领导能力的核心所在,尤其是当前很多事情都在迅速变化的时候。狂躁地对良好的判断持否定态度正是导致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因为危险信号无处不在。”畅销书《决断:成功的领导人怎么做出正确的决定》的作者沃伦贝尼斯说。
  用“狂躁”来解释华尔街的CEO们的错误决策,显然是不够的。
  因为次贷可能带来灾害的危险信号无处不有,俯拾皆是。为什么华尔街的CEO们看不到呢导致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一方面是华尔街的贪婪,另一方面是没有健全的制度制衡。就像没有制度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一样;没有法律和制度约束的贪婪,必然造成不顾后果的掠夺。当华尔街的贪婪和制度的缺失这对兄弟走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能量,那是足以造成一个世纪金融风暴的巨大破坏力。
  沃伦贝尼斯的说法有他一定的道理,那应是对那些有良好的品德、高尚的道德的CEO而言的。在CEO决策不受结果好坏影响的华尔街,像柯瓦希维奇这样有良知的CEO应该是不多的,而像巴菲特那样道德高尚的CEO更是凤毛麟角。
  因而,我们不能依靠CEO个人的品德好坏来决定一个公司的命运,必须建立一套法规来约束上市公司CEO的行为。就像对医生和其他的专业人员一样,必须有规范他们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标准和条例。医生没有医德或违反操作程序,把病人医死了,他们要接受吊销执照、永世不得行医的惩罚。为什么上市公司的CEO却不必为他们的无德无行负责呢如果他们的决策和行为违反了规范和条例,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害,那么他们也理应当像医生一样,接受“吊销执照、永世不得经商”的惩罚。
第19节:海啸袭来(1)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华尔街金融大风暴引发的海啸不光是一个灾难,它更是一个催人反思的苦难。
  而当海啸潮水退去的那一天,更多的人会聚集在华尔街这个苦难发生地,用大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悟。
  我们要用理性的思考编织出一条纽带,用所有在这场金融大海啸中的集体记忆,筑成一个人类共有的思想纪念碑。
  第一节 华尔街的终结
  “华尔街是一个抽象概念”,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说过。
  现实世界的华尔街已经换上了新住户,使得它的象征意义减弱成了遥远的回声。
  随着高盛、摩根士丹利的转型,华尔街走向终结。
  多少年来,让人为之憧憬的华尔街已经不存在了,倒掉的华尔街终结了很多精英的职业梦想。
  现在,华尔街的最后一批巨头也正在放弃曾给华尔街罩上光环的银行业务模式。
  曾经成就梦想的天堂
  现实中的华尔街依然还存在。
  沿着公寓、健身俱乐部、餐馆、蒂芙尼珠宝店、博物馆与果汁摊走过去,就到了传说中的华尔街。华尔街其实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沥青路,沿路的几家店铺与普通的街道没有什么区别。
  但在经济金融人士的心目中,这里曾经是成就梦想的天堂,正如好莱坞是电影明星的梦工厂和圣地一样。
  百年一遇的美国金融危机是一场噩梦,对在华尔街工作的人来说,这是一场劫难,大量的裁员使他们首当其冲地受到了伤害。
  离开的人暗自神伤,留下的人惴惴不安,甚至有人说,现在每天去华尔街上班就像是参加葬礼。
  只有街角那只铜牛默默地站在那里,不会苦恼。很多中国游客都骑过这只牛。
  在这条街的另一头,纽约证券交易所仍在营业,路上满是防止机动车入内的路障。
  华尔街23号,这个金融界曾经最财雄势大的地方,系摩根财团的所在地。
  当摩根与大通合并搬离华尔街时,这幢建筑成了店面。
  华尔街63号的一层已经成了一家宝马汽车经销商的所在地。
  华尔街37号以前的银行大厅去年也摇身变成了蒂芙尼珠宝店。出售昂贵首饰的蒂芙尼非常适合现如今的华尔街。虽然美国人和金融家现在无心买钻石了,但荷包鼓鼓的外国人仍然趋之若鹜,而华尔街正好挤满了外国人。这些人不是投资者,而是游客。
  众多游客被推荐的参观地点是美国金融博物馆。
  2008年1月,该博物馆迁到了华尔街48号——也就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84年创立的纽约银行曾经的总部所在地。
  博物馆门口的一个标牌上写道:今天来参观,将来保护你的金融前途。还有一张写着巴菲特名言的招贴:“记住,股市只是狂躁的抑郁症患者。”
  随着交易员们人去楼空,这条街道失去了激情的根基,开始变得让人绝望与死寂。
  华尔街的经济颓势还影响了金融业人士的婚姻状况。纽约一名负责离婚事务的律师说,目前这类离婚案件不胜枚举。因为收入缩水,华尔街迎来了一个离婚高潮。
  迄今,华尔街金融界已有12万多人失去工作,是2000年前后网络泡沫破灭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而未来两年预计还将再裁2万人。
  随着各大投行掀起的裁员潮,华尔街失去了往日繁荣、热闹、紧张的气氛,就连在华尔街上匆匆行走的人都少了很多。以前挥金如土的华尔街金融人士开始精打细算,平日热闹非凡的酒吧、餐厅现在都冷清了很多,就连华尔街附近的购物商场也已经日渐萧条。
第20节:海啸袭来(2)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第四节 反思美利坚
  美国人应该在这场风暴中反思。
  美国人的反思,标志着消费主义将告终结。
  天上不会掉馅饼下来,除了脚踏实地、勤奋努力的工作,别无他法。
  美国人不但要学会“多挣少花”,而且要从理论上反思:明天和今天的投入与消费,应该怎样保持合理的比例。
  政府救市,标志美国告别金融自由放任的时代。
  一个不受约束的时代已经远去,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战争开始打响。
  从全球人均收入最高国之一到人均负债20万美元
  全球的金融风暴把北欧一个30万人、号称“全世界人均最富裕的国家”的小国——冰岛,卷到大海里。
  和那个一手促使霸菱银行灭亡的交易员李森一样,北欧一个小村庄里的学校和托儿所被迫关闭,仅仅是因为这个村庄的财务经理投资了美国花旗银行一个称为“抵押债务义务”的产品,而且损失惨重。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因为证券市场的繁荣,冰岛银行业迅速成长,现在被卷进美国金融风暴后,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超过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很多倍。
  冰岛政府宣布接管国内最大银行Kaupthing,同时以“不寻常市场条件”为由暂停证券市场交易。
  因为冰岛政府已接管Kaupthing,银行董事会全体辞职。这样使得冰岛整个银行体系几乎收归国有。
  冰岛国内前三家银行所欠债务共计610亿美元,是冰岛经济总量的12倍。以冰岛大约32万人口计算,这大致相当于包括儿童在内的每名冰岛公民身负20万美元的债务。
  德国和英国政府2008年10月9日分别采取措施,暂时冻结冰岛陷入困境的主要银行在这两个国家分支机构的资产,以保护本国储户的利益。
  从“全球人均收入最高国之一”至“人均负债20万美元”,两者形成巨大反差,金融风暴就以这样的残酷在玩弄着所有的冰岛人民。
  历史上的冰岛曾经是一个以渔业为生的小国。金融风暴前,是“全球人均收入最高国之一”。
  过去十几年,大批“渔夫虾佬”,脱掉打渔的防水衣,穿上西装,上岸搞金融投机,买卖股票,借钱“投资”,以钱买钱,以钱生钱,不事生产。处处买豪宅,人人开奔驰。等到他们成为“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准备摘取皇冠时,造物主开了个残酷的玩笑,把他们所有的财富通通收回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债。现在,这些衣着光鲜的冰岛金融投机家们,面临着重新回渔村打渔的选择。
  冰岛政府接管银行后,银行数十万海外储户的取款服务中止,这引起了多国政府及民众的不满。其中,英国受影响最大。为保护储户存款,英国首相根据2001年颁布的相关反恐安全法,冻结冰岛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在英国分支的资产。接着,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宣布冻结冰岛最大银行Kaupthing在德国的所有业务。
第21节:海啸袭来(3)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曾几何时,勤俭节约的中国经济观念一直是受到批判和质疑的,就像那个老掉牙的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
  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也曾经批评中国人攒钱太多,花钱太少。他说,如果中国希望发展现代经济,应该鼓励国民像美国人一样,敞开腰包花钱。
  华尔街风暴嘲弄了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如今的全球金融危机大部分要归结到美国人的超前消费、低储蓄上。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节约的。他们把可支配收入中的25%存了起来,1995~2005年的10年间上升了7%。中国政府也在储蓄,多年的巨额贸易盈余和不断上升的外国投资使北京的外汇储备达到1.8万亿美元,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而且还在不断迅速上升。
  中国人为明天储蓄,美国人却透支未来。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肯尼罗格夫说,美国的消费者“消耗地球上的一切却从不储蓄”。美国人花起钱来就像明天不存在一样。中国的“房奴”,正在努力“赶超美国人”。
  这次金融海啸引发美国政府对里根时期以来美国经济放任自由做法的深刻反思,并可能进入一个崭新的监管时代。
  世界是不平的:全球化的反思
  《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是一本讲述全球化故事的书,畅销世界各国。全球化的枯燥概念就因为一个形象的比喻而生动起来。
  作者弗里德曼以一种乐观的基调描述了全球商品和服务供应链。他认为,“消费者和企业似乎达成了一致: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影响完全是积极的。”
  不过,他没有看到,在高风险的金融领域背后,藏着一只翻江倒海、制造风暴的手。这只手一旦脱离控制,就会将人类导入灾难的境地。
  美国是拥抱全球化的最大赢家,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全球化不是万灵丹。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一度困于制造业工作岗位流失,随着中国和部分前苏联国家融入全球贸易体系后,通货膨胀遭到缓解,新的市场相应开放,一度以数十亿的低成本劳动力补充了美国国内的劳动成本不足。
  今天的全球化已成为伟大的悖论,世界都被卷入了这场大争论中。
  由于社会内部分配是不平等的,所以并非全体美国人民都享受到了全球化的果实。一位普通的雷曼兄弟一线交易操作员,与前高层福尔德相比,对于全球化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打工仔不能与那些全球投资组合的投资者相提并论。
  “个人成为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障碍的世界。”
  从今天看来,弗里德曼这本《世界是平的》所倡导的全球化还有待商榷。
  全球经济不平衡需要调整。
  事实上,出口依赖型经济很脆弱,单纯依靠大量的出口,人为地控制货币,形成巨额经常账户盈余,但对刺激国内需求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也需要尽快调整。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兼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把金融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疯狂放纵的金融创新行为和借贷消费”,归诸于中国等国家的超低利率。他说,“以中国为首的顺差大国把过剩的美元返投美英金融市场,直接导致美英能够压低利率,因此巨额顺差国是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之一。”英国智库欧洲改革中心经济学家西蒙泰尔福德更认为,如果没有中国、德国和日本“过度储蓄”的话,这场危机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是典型的为金融危机寻找“替罪羊”。不知道英国的主编或首席经济评论  员有没有像电影界流行的“潜规则”。
  美国人无比怀念那个时代,那时美元强势着,这个世界对美国而言,确实是“平的”。但在金融市场领域中,世界是不平的,平坦背后隐藏着看不到的危险隐患。
  在华尔街风雨飘摇的时候,美国人应该反思全球化是否完美无缺。因为金融市场往往缺乏完整的透明性,从而带来巨大的风险,而我们有时不能够识别风险。
第22节:决战华尔街(1)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第四章 决战华尔街
  50年后,当我们回过头来看当前这场金融危机,会发现它是如此的惊心动魄。
  华尔街风暴把美国拖下了水。2008年,经济充满了变数。8500亿美元救市计划拉开了华尔街战争的序幕,欧美联盟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一场决战即将开始。
  欧美联盟能成功登陆金融市场的“诺曼底”实现对经济衰退的大反攻吗?
  第一节 向金融危机宣战
  领导美国这场对金融危机进行战争的是两位大将,一位是将军保尔森,一位是元帅伯南克。保尔森与伯南克用智慧和勇气建起了在金融危机时期的“黄金搭档”,统率美国各方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打一场面对金融危机这个大敌的“世纪大战”,以拯救美国金融危机和可能出现的经济大萧条于水火。如果在华尔街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保尔森和卓越的经济学家伯南克都无法拯救美国于危机之中,那美国还能指望谁
  2008年10月份前两周的表现,把保尔森推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面前。
  1968年,保尔森从长青藤盟校之一的达特茅斯学院毕业,获得了英语学士学位。1970年,他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中国人民对于保尔森并不陌生,他曾多次宣称自己具有中国情结,自1990年以来,他曾经访问过中国七十多次。他曾经还是清华大学管理学院的顾问委员会成员。保尔森的中国人缘,在其担任高盛董事长时,发挥到了极致。
第23节:决战华尔街(2)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1994年,保尔森来到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宣布高盛北京代表处开业。在中国,高盛是开创数个“第一”的外资机构。
  在主掌高盛的7年中,保尔森一直积极开拓中国业务。高盛是第一家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B股交易许可的外资投资银行,也是首批获得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认证的外资机构之一,并多次在中国政府的大型全球债务发售交易中担任顾问及主承销商。
  高盛还是第一家中标协助中国处理不良资产的外资机构,也是第一家完成不良资产国际销售的外资机构。
  保尔森在各个场合对中国朋友评价甚高。保尔森强调中国伙伴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他更推崇中国的政府官员,他评价中国民众愿意接受好的建议,尤其在实践中探索最适合中国市场的运作方式上,而且完成工作的速度极高,“在其他地方一项所需要的时间,他们只要一半或1/3就足够了”。
  在白宫供职3年后,保尔森转而投身商界,加入了高盛公司,开始了他“平步青云”的商途生涯。在他的执掌之下,高盛成为美国最  赚钱的证券公司。
  2006年7月,处在事业巅峰的保尔森决定接受总统布什的邀请,从前任斯诺手中接过财政部长一职。
  凭借着对华尔街的深入了解,保尔森成功入围美国财政部长,而在他之前布什总统提名的前两任财政部长——奥尼尔和斯诺都是没有华尔街背景的公司高层。可以说,在成为财政部长之前,他的职业生涯几乎都在华尔街最重要的投资银行——高盛度过。保尔森是这个地球上最熟悉华尔街的几个人之一。
  2006年,携带7亿美元身家离开高盛的时候,保尔森还是一个不为公众熟悉的实干家,他不抽烟喝酒,不会驾驶保时捷兜风,他说话磕磕巴巴,表情严厉。和巴菲特一样,他的爱好是喝可乐。
  在中国金融圈,保尔森也以低调、谦和与幽默为业内人士所知。
  他曾经说:“我从来没梦想过会涉足中国的国有企业重组和股票上市,我从来没有梦想过与中国的众多国家领导人相见。”
  在美国国会,不健谈的保尔森在入主财政部的最初几周内,就迅速地与国会建立起亲密关系,仅仅是会议就召开了48次。
  在国际环保圈,保尔森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为人们所称道。他曾经捐出个人价值1亿美元的高盛股票,资助环保机构“保护自然”的成立,并担任主席。他还致力于促进中国的环保工作,曾经在环保议题上同云南省政府合作。
  看上去,这位从政治转身商业,继而由商业到科研,再由科研到政治的华尔街元老,身上还有很多同期华尔街元老所不具备的理想主义和人文关怀。
第24节:决战华尔街(3)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2006年,当布什总统在白宫玫瑰园里发表声明宣称保尔森出任财政部长一事时,布什的民众支持度一度达到了最高点。
  保尔森被称喻为“经验丰富与声誉坦白正直”,他对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问题的理解,能用清晰的术语解释经济问题,他一生都在与商业打交道,他的经历和才智不但赢得了内阁的肯定,而且还代表了经济平稳向上成长的民众期待。
  保尔森就任时,就曾向美国国民强调了致力于维护美中经济关系之间最重要的三点议题:确保贸易伙伴遵守规则行事;尊重知识产权;并且保持弹性、以市场为基础的汇率制度。当时,处理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保尔森最大的挑战之一。如今,人民币汇率问题对保尔森仍然是一大挑战,带着华尔街金融风暴的新伤,保尔森要向中国老朋友兜售他的“救市”观念。
  美国政府新推出的救市方案,在旧版遭到否决后,新版增加两个关键条款,一是增加减税措施;二是把银行存款保险上限由10万美元提高至25万美元。
  在两个版本救市计划更迭的两周里,苦心经营的保尔森面临的心理挑战达到了极限。在美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位人物胆敢要求动用如此庞大的资金,来对抗一场深不见底的危机,保尔森被媒体称作“最强悍的财政部长”。
  尽管存在质疑,投票决议中还一波三折,但保尔森还是征服了民众。
  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了方案,出身于华尔街的保尔森再一次成功地捍卫了华尔街的利益。
  保尔森的很多决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诟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说,“他的方案在我看来毫无意义。”救市方案大而不当,后来在执行时也没有到位,空耗了很多时间,以致股市一再大起大落。保尔森显然走了弯路。他后来检讨说,“对造成今天这种状况的所有错误感到羞耻。铸成这些错误的有很多人、不同的政党、监管系统和市场规则的失效。”总的来说,保尔森对他采取的救市措施“没有遗憾”。他相信这些措施将“减小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让金融系统重新焕发活力”。
  当美国经济同时遭受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的双重打击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对参议院金融委员会表示:“我认为远远不会重演20世纪70年代的一幕,不会出现滞胀。”
  但当危机发生之后,这个著名的经济学家却面临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美国民众的拷问。
  就在美联储提出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时,以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柯卓澜(John Cochran)为首的美国一百多位经济学家,联名给国会写了一封公开抗议信,反对财政部和美联储提出的这个方案,这封信征集到了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的签名。
第25节:决战华尔街(4)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但是,哈佛大学经济系没有一个宏观经济和货币金融专业的经济学家签名,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也没有一个人签名。
  哈佛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这两所名校与保尔森和伯南克渊源颇深。他们在分别成为美国财政部长与美联储主席之前,一个是华尔街当之无愧的代表,另一个则是全美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
  而这两所大学分别是这两人的母校,对于知识精英荟萃的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来说,沉默既是一种表态,又是一种谦逊,更是对提出解救方案的这两人的支持。
  在成为美联储主席之前,伯南克是一个在学术界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本科毕业,任教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17年,并长期担任经济系主任。
  在研究银行货币政策和大萧条方面,伯南克既能写生涩的学术论文,也能写入门的经济学教科书,还能当最好的经济学杂志《美国经济评论》的主编。
  当金融危机爆发之际,伯南克这个研究危机的经济学家终于派上用场了。如果最熟悉华尔街的保尔森和卓越的经济学家伯南克都无法拯救美国于危机之中,美国还能指望谁
  从现实情况来看,保尔森和伯南克这对搭档,在具体的执行方面,分工默契,互相配合,搭配得很完美。
  保尔森以效率著称。他继承了华尔街人的激情与战斗力,他通常是快速接触各种潜在的信息源,然后,每天不分时间地给伯南克打电话,交换想法或者讨论金融市场冒出的热点。
  多交流总无害,就在雷曼兄弟倒闭之际,这对将帅组合一直希望通过化解危机事件的办法来解决面前的困境。
  两人甚至在早餐桌上仍然不放过讨论问题的时间,他们轮流到对方的厨房吃饭,保尔森甚至把自己的讲话稿事先送给伯南克。
  长期的合作形成了一种默契:一个人提出想法,另外一人挑毛病、修改。
  与保尔森极具进攻性的外向型个人特性相对的是,举止谦逊的伯南克看上去有些木讷,属于学院派风格,这导致其经常被误读为缺乏自信。
  实际上,伯南克极其自信,且看法坚定。他曾对大萧条时代和其他金融危机进行过研究,比大多数人更清楚信贷体系如何运转以及抵押贷款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与保尔森多年担任企业高层、领导高盛成功着陆中国的商业经验不同的是,伯南克没有公共关系上的优势,但具备智力上无人能敌的天赋。
  这位有“神童”称号的美联储主席,在被哈佛大学录取时,入学 考试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的缩写,学术能力评估考试)成绩1590分,离满分仅差10分,位居南卡罗来纳州的头名。早慧的少年时代和知识上的优势,是他作为经济历史学家和理论家的本钱。
第26节:决战华尔街(5)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2002~2003年,伯南克在业界获得极大知名度,主要来源于两点,一是主张利用降息来解决美国的通货紧缩;二是认为穷国的钱对美国经常项目赤字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外债膨胀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经常项目的实质性转变”。看来,伯南克是“过度储蓄论”的鼻祖。
  抛开伯南克这种观点的合理与否,伯南克一直用非常严肃的态度看待经济市场中的道德风险,他力图发挥美联储的责任不让经济走下坡路,这让很多人非常钦佩伯南克。伯南克曾在2008年7月8日发表的一次讲话中提道,“一些大型投资银行以及私人投资者的疏忽,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乃至整个美国经济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
  伯南克有十分广泛深入地参考他人意见的特质。他请教的对象有美联储副主席、格林斯潘时代危机的资深人士唐科恩以及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总裁蒂姆加斯内等人,希望得到他们在担任克林顿政府财政部官员期间参与20世纪90年代经济危机斗争的经验。
  伯南克喜欢钻研经济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伯南克虽然讲话直白,但从他的措施中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温和的执行派。
  保尔森开始提出的是7000亿美元政府紧急救助计划,即政府购买不良资产、机构获得财政部资金来平衡债务,摆脱资产价格的恶性循环式下跌。财政部承诺购得资产之后,将使资产溢价并最终转售出去(例如境外美元分担),保尔森保证纳税人将不受到损失。在这个计划第一次没有通过之后,保尔森再接再厉,显示了他强势的风格。
  伯南克则相对更为务实,他看到了金融市场疼痛的根源,是不断出现的“风险流量”的冲击,而非某个时点的风险爆发。他公开表达了对房价引发的金融危机的担忧,他说房价下跌因素不解除,情况还是很棘手。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对伯南克极为推崇,认为保尔森在救市的表现和伯南克比起来简直有如云泥:“如果伯南克能成功地拯救濒临崩溃的金融体系,他将成为一个英雄。”
  虽然有温和的伯南克相佐,但在85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出台之时,保尔森一直遭遇着冷脸。
  2008年9月23日,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听证会上,民主党议员给了保尔森一个冷脸。同样,在众议院的听证会上,议员直接批评救市方案应该普罗美国大众而不只是金融巨头。对于政客的不合作态度,布什神色严峻地说:“我们国家正处于严峻的经济危机中,我希望我们能很快达成协议。”
  2008年9月28日晚间,一脸疲倦的保尔森站在共和党领袖佩洛西与民主党领袖里德身旁,他终于赢得了救市方案的通过。根据这项协议,总额7000亿美元救助资金分阶段拨付,财政部可马上动用3500亿美元,其余3500亿美元需要国会批准。向政府出售坏账的公司范围扩大到退休基金、地方政府以及服务中低收入家庭的社区银行。对于受援企业新任高管的薪酬做出限制,不得实行高管离职得到数百万美元的“金色降落伞”计划。
第27节:决战华尔街(6)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2008年9月29日下午,令保尔森与伯南克心烦的消息是,救市方案没能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华尔街股市顿时应声重挫,道琼斯指数收盘惨跌777.68点,跌幅7%,创下有史以来最大的单日下跌点数。
  外在行动力强悍的保尔森马上想到了补救的方案,而伯南克也在配合保尔森迅速地出击。
  以伯南克和保尔森为代表的救市方案支持者迅速集结,由参议院领袖接手主导这一议案的修改。在增加了上调联邦存款保险上限和减税条款后,一些原先持反对态度的议员开始回心转意。
  令救市方案重现生机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将美国联邦政府对储户的保险从10万美元提高到25万美元。也就是说,如果一家银行倒闭,储户在该银行的存款只要不超过25万美元,就不会受损失。这项条款对于稳定消费者信心、防止出现挤提现象大有好处。二是,加进了为期10年、总规模1520亿美元的个人和企业一系列减税计划,甚至加进推动清洁能源的180亿美元计划,允许企  业向骑自行车上班的员工提供补贴。
  于是,10月1日,星期三,参议院以74赞成对25票反对,批准了修改后的救市议案。10月3日,周五,总规模达8500亿美元的救市和  减税计划再度提交众议院,结果以263票赞成、171票反对顺利过关。
  第三节 “诺曼底”反攻
  历史经验显示,如果金融危机失控的话,整体经济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大决战是无法避免的。
  欧美已在同步联手,协同作战。在一个全球化的金融体系中,世界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只有齐心协力、协同作战,才能化解这次世界性的大灾难。
  美国佛罗里达州公寓的价格泡沫会引起冰岛在货币市场的灾难。在全球化的裹胁下,无人能置身事外。
  国际合作打一场新资本战争,对付经济危机这个恶魔,从反攻“诺曼底”的战役中转败为胜。
  新资本战役,比历史上任何一次都要严峻。
  这是一场与以往任何一次经济危机都不同的经济危机。这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生的一次由美国金融危机发端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对美国的银行而言,打仗是需要武器的。银行的武器,就是钱。没有了钱,银行就顷刻土崩瓦解了。贝尔斯登170亿美元,华互167亿美元给提走,导致银行垮台。现在,银行因为次贷没有现金流了,而很多企业却靠银行的贷款维持运转。这是一个矛盾。化解这个矛盾,通过了曲折的过程。
  这次金融危机,分三波来攻击美国和世界经济。也就是说,美国政府和世界上受到金融危机攻击的国家,要打“三次战役”。
第28节:决战华尔街(7)
  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 作者:罗慰年  01:37
  第一战役:对抗次贷危机
  危机起始于房地产泡沫破灭,正是那要命的次贷危机。
  房地产泡沫导致抵押品价格急剧缩水,抵押品产生的衍生品从抵押支持债券、担保债务权证到定期存单,都没有办法将敞露的风险一一化解,平均30倍的衍生价值杠杆效应极速放大风险,房价泡沫破灭,崩裂的房价拖累了金融机构,银行需要快速出售资产来平衡其债务。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经济生态链,先是由超支过度的美国人引起,美国人无法支付按揭是这次次贷危机的起点,背负负债和资本金比例严重不匹配的机构开始持续生理失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迪玛希哪个国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