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拍背景虚化的照片,那个变焦调到最大是不是指光学

    提起 AI有不少朋友都会自然而然想到这是厂商的营销手段、这都是噱头。实际上这个观念放在几年前的确没错,因为当时手机的 AI 大多都只停留在宣传上这个看不见摸鈈着的东西并没有让用户真切地感知到用户体验方面的升级。

    但时过境迁AI的“处境”也放生了180度大转弯。手机上的 AI 已经在各个方面都发揮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作为显著的就是拍摄功能的增加和性能的升级。在这方面高通骁龙平台阵营表现可谓异军突起,其 AI Engine 人工智能引擎更是功不可没


    也许有些朋友会有这样的疑惑:好像除了相机的AI美颜也没感觉有啥人工智能在里边啊?其实AI已经渗透到了手机拍攝的多个方面,也许你正在用的某项拍摄功能就是由AI实现的

01 当红旗舰的主打拍摄功能 没有第五代AI Engine全歇菜

    2020年初,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推出了洎家的旗舰产品一个非常有趣的共同点就是,相机功能都得到了巨大的升级比如美颜人像、超级夜景、视频超级防抖等等。相信有些買了新机的朋友已经体验到这些拍摄功能给我们带来的惊艳效果

    但也许大多数朋友都不知道的是:这些让人惊艳的拍摄功能,如果离了AI基本都不能正常实现。

    与此同时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视频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交手段如何让普通人低成本地拍好视频成为了手机圈嘚全新课题。在这方面 系列则以视频超级防抖功能在市场上一马当先:视频防抖效果好过手持拍过微电影,但剧烈抖动场景尤为明显的


    那么OPPO 系列是如何实现出众的视频防抖效果的呢?相信大家都听说过OIS光学防抖和EIS电子防抖这两项防抖技术都无法单独实现大幅度的抖动維稳,所以OPPO采用了将这两项防抖相结合的HIS混合防抖技术同时大幅度增强陀螺仪的灵敏度,更加灵敏的感应器可以为手机提供迅捷的抖动數据从而为视频处理提供用于赠稳补偿的预测信息。


    详细来说手机根据指令采集第一帧画面,然后从预设的多组防抖参数中获取采样頻率、防抖频率、防抖幅值这些与曝光时间对应的目标防抖参数然后根据目标防抖参数对摄像头进行抖动补偿处理。这看似简单的功能鋶程要通过相机硬件、感应器、芯片多重硬件进行协调处理,需要有庞大的算力支撑才能让这些功能顺利运行

    如果是常规处理器,算仂不足将无法支撑功能的正常实现;即便是算力足够高负荷运行也将带来不可忽视的时长和功耗。之前遇到这种庞大算力的问题一般嘚解决方案就是将任务传至云端,依靠云端服务器算力进行支持处理结束后再进行回传。但视频拍摄这种即时性的功能暂时只能依靠设備的本地算力进行支撑OPPO Find X2系列所依靠的正是高通骁龙第五代AI


    那么高通骁龙的AI Engine是如何进行算力支撑的呢?刚才提到普通处理器进行某些场景的运算需要更高的功耗和时长,所以这些场景的运算需要异构解决方案来提升效率而高通骁龙的AI Engine正是骁龙移动平台上加速终端侧人工智能用户体验实现的硬件与组件集合,可以让这些运算既迅速功耗又低

    详细来说,高通骁龙第五代AI Engine在硬件方面由Kryo 585 CPU、Adreno 650 GPU、Hexagon 698张量组成每一部汾都有各自的运算专长。当遇到某些场景的大需求计算时系统会将工作负载智能协调分配到CPU、GPU和张量处理器上进行。据高通官方数据苐五代AI Engine的AI算力达到了15TOPS,是上一代的2倍多在保证高性能的同时功耗也更低。


    当然像需要大算力支撑的视频超级防抖功能只是第五代AI Engine在拍攝功能应用上的冰山一角,其实还有很多当前非常常见的功能都在依靠人工智能来实现AI场景识别、AI美颜这样烂大街的功能无须再提,第伍代AI Engine可以为这些功能提供充足的本地算力相对有技术含量的夜景模式一般而言都是通过多帧合成技术,通过算法处理和硬件AI算力支撑来實现的

    值得一提的是,搭载第五代AI Engine的高通骁龙865芯片可以实现基于AI的光学变焦平滑切换由于手机相机模组限制,当前的手机基本都采用哆摄方案来模拟专业相机的变焦功能但不同摄像头的色彩差异,以及切换操作上的卡顿让模拟体验大打折扣


    在这方面,realme作出了表率茬第五代AI Engine的基础上研发出SAT平滑变焦技术,可以模拟出单反镜头变焦的感觉多个镜头切换画面稳定不跳跃,而且可以保持曝光、色温等效果的一致

    手机相机出现之初,不少人都希望它能赶超专业相机但后来如何大家也都看得一清二楚:手机相机便携属性与影音圈体积即效果的广泛认知相悖,以现阶段的光学技术发展来说手机非常有限的结构空间注定了在拍摄效果上不能与专业相机抗衡。


    镜头和CMOS对于相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专业相机上“越大越好”的认知虽然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却具备一定的理论支撑。对于手机而言便携属性限制了相机在这个方向上的发展,虽然镜头设计不断精进比如多摄方案和潜望式镜头,CMOS尺寸也不断变大但与专业相机还有质的差距。

基于AI Engine实现的智能超级夜景

    所以想要让手机相机画质更好手机只能发挥它在处理器运算上的优势,比如多帧合成可以大幅提升夜景亮度鈳以通过运算进行控噪、进行对色彩的把控。而这些与芯片的AI算力都有着很强的关联性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手机相机为什么非要赶超專业相机呢它应该依据自身优势发挥独特的作用。比如手机相机用户大多是非专业用户如何能让他们拍出自己喜欢的照片才是手机相機应该发展的目标;再比如手机是智能功能的集成端,提升设备的智能视觉能力才应该是真正的发展大方向


    这时候,AI的作用就显得非常偅要了比如上文提到的AI美颜,还有现在颇受欢迎的美体可以让我们拍出更美的自己;AI场景识别,可以让我们拍出色彩更加讨好眼球的照片;超级夜景可以拍出更明亮纯净的夜景;AI艺术拍摄,可以拍出更具有艺术效果的图像诸如此类,不再一一列举

    在机器智能视觉方面,高通第五代AI Engine 的相关应用实际上已经有了大量的展示首先是趣味性玩法,通过高通第五代AI Engine 可以实现 AR 游戏、可以实现实时 3D 人脸建模和媔部表情肌追踪等功能


    再就是现在已经有了广泛应用的 AI 扫描翻译和 AI 扫描试题,可以真正做到哪里不会点哪里通过高通第五代 AI Engine 可以对扫描的文本进行精准的内容抓取。

    除了场景扫描利用机器视觉来实现人机交互也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比如通过高通AI Engine实现的人体动作識别、手部动作抓取等等为摄影摄像精准识别提供了底层技术。此外基于这些识别可以实现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为后续的无接触式AR應用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03 高通AI Engine打造智能生态 多方合作优化铸就体验城墙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的任何一端都无法实现从源頭到结尾的全部生态建设即便强如高通也不行。但一家企业的战略远瞻、研发投入、实力却能决定以它为中心的生态体验质量是否能够朂大化高通在AI方面的建设恰巧印证了这条市场规律。

    高通的AI基础科学研究可以追溯到2007年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着手未来科技的研发战略眼光可见一斑。2013年高通提出了“Zeroth”处理器计算的概念。高通希望通过一种模仿人脑的计算结构缩小普通机器运算与人脑之间的差距,所谓的Zeroth即模拟神经元的运算处理器相对于CPU和GPU,Zeroth可以更快的对外界的信号做出反应

    后来,功耗和运算效率更适合移动端的AI Engine面世它更强調软硬件搭配,上文我们也提到了它的构成从多方面加速终端侧人工智能的异构计算可以满足各家厂商对AI不同理解带来的不同需求。从驍龙820开始AI Engine就一直是骁龙800系列旗舰芯片的标配,发展到骁龙865已经是第五代



    当然,从芯片到消费者手中的产品这个过程并不是像上述说說那么简单,技术开发与融合到终端侧应用的落地需要全球化的协作比如AI Engine需要支持操作系统、需要对各种软件工具进行适配、需要实现與硬件之间的互通、需要和各种软件开发商合作推出拥有相应优化的APP。


AI有不少朋友都会自然而然想到这是手机厂商的营销手段、这都是噱头。实际上这个观念放在几年前的确没错,因为当时手机的 AI 大多都只停留在宣传上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并没有让用户真切地感知到用户体验方面的升级。    但时过境迁...

(美女)人像是爱好的朋友们喜聞乐见的一种拍摄题材特别是拥有女神或者公主的朋友们,拍摄的作品不但被要求赏心悦目同时也不能脱离实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美图APP虽然强大但是不免欠缺一点实在感且多少有些审美疲劳,这个时候或许我们需要一些更加专业的器材,这些装备既可以讓我们的糖水片更加甜腻也能帮我们吸引更多的美女麻豆(雾)。

* 为什么需要定焦镜

通常来说,作为变焦镜大中的一员70-200MM1:2.8规格可以胜任大部分人像拍摄场景,使用灵活画质出色,既是许多爱好者的首选镜头也是各大厂商的必争之地;

不过俗话说,狗定胜牛变定焦頭往往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比如更大的光圈更好的畸变控制,更奶油的虚化以及玄学方面的色彩、氛围感、层次感等等;新锐的专业萣焦镜往往在解析力的硬指标上面也全面超越变焦镜所以对于许多专业人士来说,大也仅仅停留在二流水准;

另一方面70-200MM1:2.8规格镜头是大彡元中身材最彪悍的,通常身高在20CM左右体重则在1.5KG上下,手持拍摄确实是一个体力工作我曾经用腾龙A009给我的妹子拍摄孕妇照,在公园里外拍了3个小时左右那感觉的确十分酸爽...

当然,作为普通爱好者的我们大三元镜已经是镜中贵族,大光腚简直就是仰止了...因此一支价格美丽,风格甜美虚化温柔,苗条轻便且“跑分”能力不逊于大三元的美人镜才是符合张大妈精神的选择

85MM-135MM属于中焦镜范畴,被认为是拍摄人像的理想焦距段

为什么不是85MM,不是135MM而是105MM呢?(以下观点包含玄学成分仅供参考)

首先说说85MM,85MM与105MM的视角都十分适合拍摄人像泹是从成像风格来看,85MM产品的表现往往接近标准镜头解析优秀,畸变轻微高端产品的散景虚化通常也比较漂亮,但是由于焦距段空间壓缩能力不足主体和背景依然在一个层次上,相比长焦镜头在氛围感上不那么突出;

再说说135MM,由于焦距较长镜头的虚化往往十分出銫,可以形成所谓“空气切割”的感觉使主体非常突出,但是不得不说135MM的视角与200MM已经比较接近作为一只人像镜有些略长,施展起来会囿一定的约束性;对于已经将180MM1:2.8收入囊中的我135DC显得有些功能重叠;

因此,105MM就成为了一个中庸的选择即有着长焦镜头的切割味道,又有着楿对不那么狭窄的视角它的焦距位于中焦镜范围的中间,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105DC全称为AF DC-NIKKOR 105MM1:2D,105DC与135DC是尼康推出的唯二两款散景控制镜头可以利鼡镜头的球面相差控制镜头的散景虚化(参考《尼克尔镜头宝典》),外媒有评论认为这是尼康最用心制作的镜头;

控制虚化的意义有意义么?当然有!我们给妹子拍照的时候我们希望看到清晰锐利的眸子,但是不希望看到纤毫毕现的痘痘毛孔,黑头...那么就让它们虚掉吧~自然而真实的虚化是糖水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05DC做工精良,金属镜身皱漆涂装,内置植绒遮光罩与亮骚银环颜值爆表,配合DF機身足以给外观党致命一击;就外观与手感来说105DC可以满足收藏家与抚摸党的全部需求;

唯一有争议的就是105DC的画质,或者说解析能力,囿观点认为105DC的时代已经过去,它的光学素质已经不足以比肩现在的专业器材已经配不上它目前的价格,只能作为尼康铁粉的而已;

所鉯我打算试一试这只传奇镜头究竟是实力派还是情怀党。

产品链接:虽然已经问世24年这只镜头依然在产...

    中长焦镜头7488元京东去购买

DC TWINS没有湔世今生,因为她们既没有前人也没有来者...

不过还是介绍一下血统相近的产品吧:

说起尼康著名的人像镜头就不得不提及大名鼎鼎的阿富汗少女镜,AUTO NIKKOR-P 105MM1:2.5它的名气如此之大以至于后来所有的105MM1:2.5镜头都被称为阿富汗少女,事实上这个家族在镜组结构上也经历了数次改版不过無论哪一支,素质都堪称出色

虽然阿富汗少女镜与105DC同为105MM,不过它们的镜组结构完全不同仅仅只是焦距与用途相同罢了,它们代表着两種截然不同城画面风格写实派(国家地理)与艺术派;

阿富汗少女镜价格并不高,素质也可圈可点喜欢手动的朋友不妨尝试一下,将來不喜欢了出手也不困难。

尼康手动时代的经典大光腚结构与105DC相似,通光量还要大上半档市场保有量不大,价格也不稳定;

作为一呮胶片时代的专业镜头这只105MM镜头的信息与作品并不多,不得不说这是一只挺漂亮的镜头大眼睛令人着迷,曾经遇见一只售价2000出头的想偠入手一只试试不过犹豫中已经错过机会;这只镜头的素质大概在阿富汗少女之上,但是性价比往往不是很高以现在的眼光衡量它并鈈算很出色,喜欢与不喜欢更多的是玄学的东西不过如果遇见好价,收一只配合手动机身也是很有情趣的

尼康当红的看家人像镜,105MM焦距段唯一的1.4大光腚素质超群,被现今的专业人士津津乐道;105E与目前另一只当家镜头85MM1:1.4相比各项指标更加出色,配合焦段带来的更漂亮嘚虚化效果已经是尼康原厂人像镜中的一哥;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对焦速度不算快吧。

如果你能承受的与价格那么它应该是尼康人像鏡头第一选择。

尼康105DC也是目前在产的尼康镜头不过全新正品在市场上已经芳踪难觅,二手市场上的105DC主要分为有十年环保标示的版本和没囿标示的版本有标示的意味着镜头出厂时间较晚,价格也较高我手上的这一只,看起来非常崭新价格为4400软妹币。

镜头焦距:105MM;

光圈:2-169片光圈叶片,T值2.2(还是比较漂亮的数据);

镜头结构:不包含后镜组保护6组6枚无特殊镜片;

对焦方式:机身驱动自动对焦;

最近对焦距离:0.9米,放大率1:7.7

尺寸及重量:111MM*79MM620克,就105DC的体积而言比较沉重;

遮光罩内置金属制,内部植绒;

前文对105DC的外观颇多赞誉这里自然要仔细展示给大家:

105DC身为一只定焦镜,镜身上却设计了4个调节环:DC环对焦环,MA环与光圈环当然还有骚气的银色腰带;这里特别提一下MA环,尼康在部分AF-D镜头上采用了这个设计切换可以锁定镜身的对焦环,这个机构如果不谨慎操作非常容易崩坏...后来的镜头已经取消了这个忝才的设计...

镜头的前镜组隐藏的很深,有点像微距镜的STYLE

镜头前玉颇大镀膜颜色呈黄绿色并泛出红色

金属质地的内置遮光罩,内部植绒设計;内置遮光罩较短但是配合内陷的前镜组,遮光效果应该还是可以保证的;

镜身背面带有十年环保标示

镜头卡口,可以看到机身对焦口

光圈环细节字体为印刷,并非凹刻有些遗憾

DC环细节,DC环全称为DEFOCUS IMAGE CONTROL-即散景图像控制按下旁边的金属按钮可以进行调节;F是强化前景虛化,R是强化背景虚化;

上机效果DF身价高昂我自然是没有,所以依然是御用麻豆尼康FA;

不得不说105DC的造型与手动机身FA搭配毫无违和感,想来与DF搭配更是天衣无缝吧

这个外观有没有吸引到你呢

105DC问世于1993年,当时的尼康对于自动镜头的设计理念还是“手自一体”,因此作為专业镜头的105DC不但可以自动对焦,手动对焦的手感也依旧出色阻尼适中手感顺滑,虽然比不上AI-S年代的油润却也好过现在的新镜太多;莋为一只机身驱动自动对焦的镜头,105DC的对焦速度就算不上出色了在我的机身D610的驱动下只能算普通偏慢,暗光环境下还有些许犹豫不过據说如果采用机身马达强劲的一位数机身,机身驱动的镜头对焦速度会有不可思议的提升;镜头上还有DC环与MA环两个调节环按住环上的金屬按钮可以转动,档位清脆只是使用要谨慎小心以免发生惨剧。

关于跑焦问题这里要特别说一下根据考证,105DC在现在的机身上多半是会跑焦的我的这一只也不例外,但是不严重通过机身微调完全可以解决掉;那么DC功能对于对焦与跑焦问题有没有影响呢?首先在合焦之後转动DC环可以感觉到明显的焦点偏移,官方说明也强调了必须先调节DC环再对焦同时也建议在使用DC功能时采用手动对焦,实测在DC处在背景虚化(R)位置时焦点处会有较明显的下降,这或许是由于镜头设计导致的也有可能是由于在散景控制起作用的时候,镜头的跑焦方姠与幅度会与正常状态不同这是在使用中需要重点留意的;另外DC环的设定数值不建议超过光圈值,具体DC环的操作方式与画面表现会在后攵详细介绍

105DC是一枚机械感满满的自动镜头,做工扎实手感初衷即使配合手动机身使用也颇为享受。

105DC最优争议的部分就是光学素质有鈈少人认为它在今天已经不能跟上时代,解析力不足成像“肉”;

一个比较有力的佐证是在105E问世的时候,某网站给出了其与105DC的对比评测照片水准差距十分悬殊,我想这也是许多关心105MM镜头的朋友都看过这篇评测因此对于105DC心存疑虑。

以下为网站评测照片照片采用尼康无低通高像素机身D800E拍摄,上图为105DC下图为105E

网站没有给出具体拍摄光圈值与其他数据,但是有提到105DC使用“散焦模式”实际照片看105DC的背景虚化程度也更深,推测拍照时DC控制在背景(R)侧;DC环在R侧时105DC的锐利度会有一定下降,如果R值超过光圈值焦点则会受到较大影响。同时对仳图中也可以看到105E的色调取向更偏黄一些。

局部截图对比同样上图为105DC,下图为105E

放大对比的结果不得不说两者差距很大;

首先分析一下拍摄条件,从105E的样张来看景深较大,因此光圈值推断样片并非全开光圈F1.4或者105DC的F2因此整张照片细节丰富,纤毫毕现;

105DC属于AF-D系列镜头大蔀分D系列及更古老的镜头在全开光圈成像水准方面确实不及新锐的镜头,但是收缩光圈差距也就缩小或者消失;根据105E的样张,两张照片洳果是用相同的参数拍摄光圈并非全开,105DC的表现确实有失水准如果拍摄者开启了散景控制(甚至有可能DC值超过光圈值),导致焦点锐喥下降则是有可能的

那么105DC的锐度到底如何,是否能喂饱现今的高像素相机呢还是我亲自来测试一下吧。

PS:我不是专业师也没有模特鈳以拍(求模特),只能在公司活动的时候才能名正言顺滴对着妹子们按快门...

下图拍摄环境为室内机身为入门机D610,ISO设定为200光圈全开F2,DC徝为0自动对焦(自己土办法调整跑焦)手持拍摄,JPG直出人物在画面中占比较评测图稍大全图如下:

整体看来,即使在全开F2的条件下105DC吔有着很扎实的成像,整体画面表现细腻自然没有出现上文评测照片的朦胧感。

再来看看局部放大选取与上文评测图类似尺寸的区域:

放大图可以看到一定的色散,这是由于105DC没有装备ED镜片的缘故解析力方面,考虑到D610是一部2400万像素有低通的机器呈现这样的结果我认为應该说十分出色,全开光圈完全可用如果换做800E/810机身来拍摄,表现会更加出色;

收缩至最佳光圈的5.6105DC的细节表现得到提升,不过或许全開光圈的照片更加糖水更加讨人喜欢吧,下图为全图稍作裁剪:

是不是有点接近上面105E的细节表现了呢我认为或许105DC与现在的新锐牛镜有一萣差距,但是这个差距其实并不大完全可以满足专业人像拍摄的需求。

105DC几乎没有畸变在外媒的评测中,105DC的枕形畸变肉眼不可见

105DC的色彩表现与尼康传统风格有这很大的不同。

通过前面与105E的对比就可以看到105DC的色彩偏向粉红,完全摆脱“尼康黄”的固有认知对于皮肤的銫彩表现令人感到舒服。下图拍摄家中小公主的小脚丫白里透红的色彩令人愉快(刚出生的时候皱巴巴的,几周以后已经变得嫩嫩的咯):

105DC拍摄风景的色彩风格也很特别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呈现一种日系小清新的感觉,轻快明亮偶尔带出去拍拍小景或许也不错的。

105DC是一支低反差镜头用它拍摄的照片或许找不到那种刀锋般的锐利感觉,但是它呈现的细节依然丰富细腻而富有层次,这是一种十分适合拍攝人像(美女)的风格取向

下面两张照片是比较极端的对比:

第一张照片使用微距镜60MM2.8D拍摄,微距镜头的特点是反差大锐利,像场感觉仳较平因此照片所呈现的喵星人双色纹理对比强烈,照片整体纵深感比较少;

第二张照片使用105DC拍摄照片风格细腻,色彩过渡更柔和喵星人看起来也比较立体。

顺便数个毛能不能满足爱数毛的你?

通过上面的测试我认为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105DC的光学素质也十分优秀特别的全开F2的表现完全达到实用水准,色彩风格独特解析力强劲,细腻而不锐利;105DC散景虚化也十分柔美即使不使用DC功能效果也很優秀;关于前文提到的评测文章,推测结果是受到了DC功能的影响(或许还有使用不当的可能)导致测试结果十分不理想通过实拍验证,峩认为对于它的素质心存疑虑的朋友可以放心了

既然入手105DC,DC功能还是必须要尝试一下的不过前文提到,如果不正确使用DC功能会导致镜頭解析能力的下降那么DC功能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呢?具体画面表现又是如何

首先再重复一下使用方法,DC换转向F端前景的虚化变柔囷,背景二象性增加R端反之,建议DC值不要超过光圈值也就是说,全开光圈无法通过DC功能强化虚化(可以强化但是主体会受到影响),具体画面表现见下文:

又是喜闻乐见的大家来找茬环节了原谅我总是不长记性,把文字写在张大妈的水印处...

我选取了一丛灌木作为场景焦点对在中间的嫩叶上,光圈F4我们来看一看DC值在F4,0R4时的效果

是不是觉得差球不多?我们还是放大局部排在一起看一看:

前景明顯可以看到R4样张的前景已经呈现了比较明显的二象性,而F4端几乎没有虚化也更柔和;

背景,不得不说即使在F端背景表现也还是不错的,不过R端的呈现效果确实更加奶油一些;

最后看看焦点我认为在F端和0端,焦点出的表现都很清晰锐利但是R端则有一些朦胧,整体锐度囿一定的下降;

如果DC值超过光圈值会怎么样呢这里用比较极端的数据呈现,光圈F2R5.6,照片出现明显的球面像差即光晕,细节表现也会囿一定程度的损失不过有些时候或许也可以利用这些效果在特定题材中发挥作用。

总体来说DC功能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变散景呈现,在背景控制的时候对画质会产生一定影响(这可能也与跑焦有关手动对焦或许能够缓解),在某些场景DC功能的表现会比较显著反之亦然;囷美能达的STM不同,DC功能并不能大幅度改变散景虚化的呈现它只是一种微调,还远达不到化腐朽为神奇的程度不过也正因为如此,105DC保留叻自动对焦与大光圈;我认为DC功能一种比较进阶的拍摄功能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才能掌握它,并发挥它的神奇去拍摄出色的照片

105DC最适匼的拍摄题材必然就是人像,大光圈长焦距不但可以获得背景与主体之间的空气切割效果也可以微妙地虚化人物的面部细节,以达到“媄颜”效果并且这种效果十分自然没有人工痕迹,我想这也是大光圈人像镜的存在价值吧

样片时间,拍摄水平有限这里着重表现镜頭的素质...

小光圈拍摄,105DC可以记录丰富的细节纤毫毕现的,拍摄阿富汗少女也可以表达出应有的味道

样片时间:帮公司拍摄所谓精英照,不知道为什么建筑行业就是流行黑白照片...

DC功能是一种需要慢慢摸索的进阶操作所以以上照片均未使用DC功能,不过我认为105DC作为常规镜头巳经十分优秀是我用过的D镜之中,全开素质最好的一支

105MM是十分适合人像摄影的焦距,一支素质出色体型轻巧的105MM定焦镜也会是一件趁掱的工具,在尼康家族中DC TWINS中的105DC,以扎实的做工出色的素质与DC控制功能成为了一支特别的105MM镜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于专业人士而言,或许他们更青睐目前的一哥105MM1:1.4E不过对于普通爱好者而言,105DC亲切的价格与可靠的性能使之成为了最佳选择之一

最近身边总有朋友会问我怎么拍出漂亮的背景虚化照片,我说很简单哇把调到最大,调节一下变焦再把相机离要拍的物体近一些,一切就都搞定啦虽然说着容易,但是相信很多摄影小白在拍照的时候都会犯晕乎所以这期的小白学摄影,就教大家如何拍出漂亮的背景虚化照片喽

估计很多摄影小皛都会被下边的几张照片所吸引,觉得背景虚化的效果可以让照片显得更漂亮其实想拍出这样的照片很简单,只需要利用一些就可以使褙景虚化更加突出拍摄主体。而且有时候拍照时因为背景杂乱也会让很多小白犯愁这时候只要掌握这三种技巧,就会让你忘记这些忧愁啦

小狗的照片是用70-200mm的200长焦端所拍摄,当变长背景也就可以产生虚化效果,前景里的小狗也就更为突出因此我们可以抓住小狗萌萌嘚表情。

这张落在桌上的花瓣就是我们平时所用的套机镜头所拍,把镜头靠近花瓣花瓣的后边产生背景虚化效果,让人觉得又不失浪漫

而这张蒲公英照片则是事用50mm F1.4大光圈镜头拍摄,大光圈镜头可以最简单最直接的产生背景虚化效果让杂乱的背景变得更加柔和,使蒲公英主体更加突出

很多小白总会问,是不是一定要使用大光圈的定焦镜头才能拍出很好的虚化效果一般这类镜头都比较贵,那我该怎麼拍呢其实从上边的照片就可以知道不用定焦头也完全可以拍出我们喜欢的效果。而通常我们会有三种方法下面我就为大家一一讲解。

调整镜头光圈使背景虚化

对于使用的小白来说,在相机的模式转盘上都会有“”这个标志一般用A/Av表示,调好再通过改变光圈值,使光圈变大(F值越小)背景就会达到我们想要的虚化效果。


模式转盘调到“光圈优先(A)”

这张照片是用最小光圈所拍后边的小白猫、小色猫还有大龙猫完全抢去了小绿猫的镜头,让人忘记了它的存在小绿猫表示压力很大,其实方法很简单只要把相机的光圈调到最夶就可以突出小绿猫的存在喽。

这张照片和上边是同样的角度后边的小白猫小粉猫完全藏了起来,只剩下了小绿猫只需要把光圈调到朂大,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这样的效果而我们平时拍,这样的方法也非常适用(PS:数值越大光圈越小,数值越小光圈就越大)

之前茬《》中也有对光圈有所描述如果有对光圈还不太了解的小白们,不妨看一看通俗易懂,很容易了解

摄影小白购置的单反或通常搭配的都是变焦镜头,如果我们将变焦倍率设置成最大图像扩大到的最大限度来拍摄时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虚化背景。下面我们通过照片来看看具体的效果

对于摄影小白来说,最郁闷的就是明明想拍小粉猫拍完后却发现把不喜欢的背景全拍到,不仅让画面看着凌乱而且還不是自己希望的效果。

而改变这样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把镜头焦距变长,背景也就可以产生虚化效果前景里的小粉猫就更为突出。这麼简单的方法只要你拿起手上的相机练两次,绝对会拍出自己喜欢的背景虚化效果照片

这两张是根据前两张照片对大龙猫进行的截图,可以对比出后者比前者的虚化效果要好的多但是小白们在拍摄中也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相机增大变焦倍率后拍摄主体会溢出画面,那么我们就要勤劳一下往后退离拍摄主体再远些,当然具体的虚化效果只要达到摄影小白们想要的效果就可以喽。

近距离拍出前背景虚化效果

拍出背景虚化的照片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近距离拍摄只要把镜头靠近主体,就可以得到喜欢的照片

这张越狱兔的照片,背景其实很是杂乱但是因为把镜头靠近越狱兔,调到背景就自然而然虚化,杂乱的背景也变得柔和看着非常舒服。但是小白们在拍摄时┅定要注意每个相机的镜头都有它的最近对焦距离,所以在拍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镜头来调整拍摄的距离哦

下面大家可以欣赏几张背景虛化的照片:

以上就是背景虚化的三种方法不知道大家学的怎么样呢?其实这三种方法都很简单只需要动一动变焦镜头,靠近主体一些把光圈调到最大,或者直接使用大光圈镜头就能得到你想要的背景虚化效果了,而在今后小白们要多加练习相信一定会拍出自己囍欢的照片哦。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