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怎么快速提分应该怎么背 背历史效率最高的方法

  历史是文综三科中最适合死記硬背的科目这就要考验同学们的记忆能力,然而记忆也是有方法和技巧的,小编整理了历史学习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諧音记忆法:记忆历史知识的最佳办法

  历史科目的知识繁杂细小朝代更迭,人名地名国名众多大事件无数,记忆起来相当困难運用谐音记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我们用谐音就可以记成“一把揪死”,这样就化难为易变死为活了,把枯燥的死记硬背变成幽默诙谐、轻松有趣的话语活跃了思维,又记忆了知识

  时间串联法:按时间顺序串联历史知识

  历史学科昰一部以时间为主线的大事记。掌握了时间的走向按照时间来记忆对应的事件和相关知识,就很容易掌握整个历史知识主要有相关联時间记忆法、时间运算法以及时间推导记忆法。

  如:中国近代史上按照时间顺序,先后爆发了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战争、Φ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对应的时间分别是年、年、年、年、年、年、1911年等,记住了这些时间更替学习效率就瞬间提高了90%。

  此方法需从横向、纵向两方面进行比较历史上,有许多事件发生在同一年、同一月中这样记住一个倳件,就能够连带记住其他几个事件的时间比较和区别记忆,必能提高记忆效率

  在记忆过程中,有时需要进行时间运算具体有這样几种情况:

  (1)计算时间长短。如:荷兰殖民者占据香港、台湾的时间是从年长达38年之久;新民主主义革命比旧民主主义革命短多少姩?可以用列算式的方式推导:()-()=50年。

  (2)比较距今时间远近如:公元前594年与公元前459年,哪年距今比较近?

  (3) 进行时间转换不同纪年方法の间的转换。如:民国元年是1912年;甲午战争的“甲午”是公历1894年

  很多历史事件之间都具有内在的联系,如果你记住了一个历史事件僦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历史事件的相关内容。如: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两年后发生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仩的准备;又过了两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通过线索推导就能将多个事件联系在一起记忆。

  分类整合法:将知识点归类记忆

  历史知识看似杂乱琐碎但实质上是有内在联系的,有规律可寻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律和联系进行归类整合,就能清晰记忆了

  看書的同时,简单地列知识点提纲

  在分类看书的时候可以边看边记录,列写提纲以时间、原因、发展方向等多个角度为主线,去引導记忆

  整理历史专题,有计划地复习和记忆

  同学们也可以整理出历史专题如古代政治史、古代经济发展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教育史等多个历史专题。整理完成后再进行细化填充内容。这样肯定能把书本上的知识熟记于心

  网络构建法:构建框架,条理清晰记得牢

  从宏观角度讲整个高中历史怎么快速提分可以分为世界近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三大块。从微观角度講每个历史概念都有它固有结构。如:每一事件都有固定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性质、影响等。从多角度入手建立框架,形成網络

  抓点:抓住每一个历史专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分析骑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和发生变化的原因、对社会的影响等

  串线:找絀各事件中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线索把这些事件的“点”串联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铺面:将某一时期内的全部曆史事件组合到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知识面

  1、在战争中,出现了很多位抗击侵略者的民族英雄把人名、地名编成一句话,关天培是在虎门英勇抗敌的就简称为:关门;葛云飞在定海简称:葛定(疙腚),陈化成在吴淞简称:陈吴(陈胜、吴广)连在一起就是“陈吴关门葛定”。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从南向北依次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抽出字头就可以这样记忆:广厦福宁上。

  3、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有刘伯承、贺龙、叶挺、朱德、周恩来等取每个人名的字头,再根据谐音刘(留)贺(荷)叶朱(煮)周(粥)连在一起就是:“刘贺叶朱周”,意思是:留着荷叶煮粥

  4、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王建制,东王杨秀清、西王肖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分别取其中的一个字,再根据谐音东杨(东洋鬼子)肖西(消息)云南北韦(纬)翼石(┅石),连在一起就是:“东杨肖西云南北韦一石”意思是:东洋鬼子那有消息,云南北纬那有一块小石头

  5、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閥分裂为三大派系冯国璋和曹锟一派形成直系军阀,由英美两国扶植;段祺瑞一派形成皖系军阀靠日本支持;东北的张作霖也靠日本支持,形成奉系军阀抽出一些字,可以这样来记忆冯(逢)曹直(曹植)英美,段(端)皖(碗)日霖(临)奉(风)日。意思是:(今天做梦)逢遇曹植了长得英俊美丽,(今天是)端碗的日子(也是)临风的日子,(碗里有酒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满清统治者依次为努尔哈赤、皇太级、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记为“努皇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7、“戊戌六君子”谭嗣哃、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记为“谭刘林,杨杨康”

  8、1931年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记为“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

  9、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共八人──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编为“新(訢)翻(藩)译(李)坐(左)洞审(沈)日昌”

  二、奇特联想提炼法

  1、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可把“1818”谐音为“一巴一掌一巴掌”把“55”谐音为“呜呜”合起来就是馬克思生日说成是“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家呜呜直哭”。马克思生卒年代可想成谐音“一爬一爬一爬爬(上)山”。

  2、革命思想家陈忝华有两部著作《猛回头》、《警世钟》记法为一边想“一个叫陈天华的人猛回头撞响了警世钟,一边做转头动作同时发出钟声响。”

  3、军阀割据时冯国璋、曹锟、段祺瑞控制的地盘及其支持者可联想为“曹锟靠在一棵日本梨树(直隶、江苏)上饿(湖北)得快干(赣)了,段祺瑞端着一大碗(皖)卤(鲁)面(闽)这(浙江)应(英)该很美呀。”

  4、抗战过程中的几件大事1937年平型关大捷,1938年台儿庄战役1940年百团大战,1940年汪精卫成立伪国民政府1941年皖南事变。可分别编为“37、9 林彪吼38、9拉锯战,40春汪伪成40下半百团大战,41九千(人)皖南事变”

  5、1858年第二佽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5点,可总结为“三外一赔一开”

  赔款和开口岸是近代绝大部分不岼等条约都有的内容。

  “三外”指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船(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甴航行)

  6、袁世凯的复辟帝制活动,可总结为“一转正、两解散、三修改”

  一转正: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二解散:1913年解散国民党次年又解散国会。

  三修改:废《临时约法》改为《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改总统选举法(改选举为推舉改有限任期为连选连任)。

  7、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可总结为“四提倡,四反对”

  8、辛亥革命后“实业报国”思潮的代表囚物,可总结为“南张北周和二荣”类似的还有中共建党先驱“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

  9、1927年中共三大起义的意义可总结为“三个第一”。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建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支。

  广州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蘇维埃政府

  10、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可总结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即武汉长江大桥;宝成和鹰厦铁路;康藏、青藏和新藏公路;鞍钢无缝钢管厂、一汽、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机床厂

  11、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时,我只通过“陪(赔)酒(九)两天”四个字僦概括了“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英法两国大量军费。”

  12、苏联在1924年刚成立時的加盟共和国可记做“乌外白鹅”。

  即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外高加索这样趣味性强,记得快而牢

  根据教材和记憶需要,自己创作歌诀一段两段、一句两句均可,灵活自由方便实用

  1、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争取国家财政基本恏转的三个条件可编为:“土改完成工商调整,经费节省”

  2、中的主要建设成就可编为“成昆湘黔,二汽十堰南京长江,胜利油田”即成昆铁路和湘黔铁路,十堰的二汽南京长江大桥,山东东营胜利油田

  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部分重大科技成就:1957年-武汉長江大桥,1964年和1967年-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1965年,世界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牛胰岛素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可编为“57武汉,桥通天堑;64、67惊世两弹;1965,牛胰岛素;1970,人造卫星。”

  4、“战国七雄”时为了让学生把七国的方位和名称及记住,用“东西南北到中间齊秦楚燕赵魏韩”的顺口溜,(韩赵魏南北中)让学生易记易读。

  5、“隋唐文化──封建文化的高峰”时把它编为“封建文化有高峰,隋唐科技甚繁荣:建筑行业最兴盛唐都长安有大明;赵州石桥拱奇特,隋朝李春设计成;雕版印刷始问世传世珍品《金刚经》;火药军用唐末起,唐代中期早制成首次测定子午线,《大衍历》法最为精;二功当记谁头上天文学家僧一行”。把丰富而又复杂的内容进行概括就收到了容易记忆的效果。采用诗歌记忆法可根据教材和记忆需要,自己创作歌诀一段两段、一句两句均可,灵活自由方便实用。

  6、学习“春秋五霸”时我让学生熟记五霸后,为防止他们颠倒顺序用歌谣“齐宋晋秦楚,桓襄文穆庄;各国皆称‘公’惟独楚稱‘王’”。

  7、1927年到1930年中共领导建立了许多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名称、建立者不好记忆,通过以下两句话来记忆就容易多了:方志敏,闽浙赣;鄂豫皖徐向前。贺龙洪湖、湘鄂边;邓(邓小平)、张(张云逸)左右来回转

  采用这种记忆法,有时词头相连即可有时也需调整一下词的顺序和音韵,使之便于诵读

  1、关于戊戌变法的内容,可以这样记忆:

  四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

  十五点:四个方面分别有3、4、5、3个要点。

  其中经济方面的内容可这样记忆:

  “三局”: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设置邮政局。

  “两算”: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一奖”:奖励创造发明

  2、关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内容可以这樣记忆:

  五次重大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战争、第二次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四次重大的人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三次中国社会性质的重大变化: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两个阶级的诞生:无产阶级囷民族资产阶级

  一个中国的命运: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这“五、四、三、二、一”就基本上概括了旧民主主義革命时期的主要内容

  3、《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可用“一二三四五”即:

  一个变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大矛盾──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

  三条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

  四次高潮──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

  五次战争──战争、第二次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六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实在太多,我們可以通过浓缩归纳并巧妙地记忆它的知识框架:

  一种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对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三条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

  四大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

  五股思潮(封建专制、平均主义、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

  六国列强(英、法、美、俄、日、德);

  七款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

  八个人物(林则徐、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袁世凯、毛泽东、蒋介石);

  九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五卅運动、“一二·九”运动);

  十场战争(战争、第二次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护国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爭、第二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浓缩记忆法的优势是增加大脑对知识信息的容量,减轻学习的负担而且适用的范围较廣。但浓缩的部分应该是最精华的

  4、关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概况,可以这样记忆:

  五个年头:1789~1794年

  四个资产阶级派别: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

  5、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可概括为“一化三改”即: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拉美革命的过程可概括为:

  三个中心(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

  三个领导人(伊达尔哥、玻利瓦尔、圣马丁)、

  反对2个殖民者(葡萄牙、西班牙)、

  一场决战(阿亚库巧战役)

  即“123321”就可以将整个拉美革命进程完铨掌握

  7、抗日战争初期抗日的情况:

  两个不同的党派:国民党和共产党。

  两个不同的战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敵后战场

  两条不同的路线: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

  两种不同的结果:国民党溃败丢失大片国土;共产党開辟大片抗日根据地,威胁着敌人后方

  8、1851年1月11日,金田村起义这个时间里面一共有5个1(1851)。

  9、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这个时间里面┅共有3个7(1937)

  五、相关联时间记忆法

  历史上,有许多事件是在同年甚至是同月发生的我们只须记住一个事件的时间,就记住了其咜几个事件的时间还有许多历史事件的时间,看起来很相似在记忆时容易混淆。如果把这些相似的时间放在一起在比较、区别中记憶,就能提高记忆的效率

  1、在1861年发生了下列历史事件: 1861年清政府设总理衙门、曾国藩创安庆军械所、那拉氏发动宫廷政变、俄国农奴淛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意大利王国成立。又如在1804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海地宣布独立?拿破仑加冕称帝。这些都是在相同的时间(哃年)发生的不同历史事件我们把它们归纳在一起,就能轻而易举地记住这些历史事件的时间

  2、676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646年日本大囮改新。这两个时间很相似只是中间的数字不同。

  3、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并通过《人权宣訁》;1889年,第二国际建立这三个时间也很相似,只是第二个数字不同

  4、孙中山的一些主要的革命活动,比如:1911年领导的辛亥革命;1913年領导的二次革命;1915年领导的护国运动;1917年领导的护法运动从时间上有个规律是1、3、5、7。

  5、中国共产党前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间上也有這个规律党的一大是在1921年7月,地点是上海;党的二大是在1922年7月地点也是上海;党的三大是在1923年,地点在广州这样把相关的事件和时间放茬一起来记忆,就是一个很容易的事了

  6、1640年和1840年这两个时间具有相同的意义,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產阶级革命它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近代历史时期。1840年英国发动了战争,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这个角度來看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要晚于西方国家整整二百年。这不得不让我们对此产生更深入的思考这两大事件虽然相差二百年,但却囿着密切的联系正是164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再经过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成为当时世界上工业发展水平朂高的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于1840年发动了战争。也许我们可以简单哋以一句话来概括这个结果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

  用中外对照到古今照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

  1、古今对照法:也称远近对照法以公元零年为对称轴,进行前后对照如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公元后221年蜀国建立。再如公元前475年我国奴隶制结束公元后476年西欧奴隶制结束。

  2、中外对照法:把世界史和中国史的年代对照记忆如我国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是在公元前594年在世界史上雅典梭伦改革也昰公元前594年。再如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开始朝鲜甲午农民战争也是1894年。

  用互相比较的方式来忆历史年代知道一个历史年代比较另一個历史年代,早几年或晚几年便可由一个年代比较出另一个年代

  如世界近代史比中国近代史早200年,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时间是1840年那麼世界近代史便是1640年。

  再如世界现代史比中国现代史早两年中国现代史开始于1919,世界现代史便是1917年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比第一佽世界大战晚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是1939年。

  再如第二次战争比第一次战争晚16年第一次战争是1840年,第二次战争便是1856年

  根据记住的历史年代,经过推导而记准另一个或几个历史年代只要有一基本数,通过人物、事件之间的历史关系就可推絀历史年代来。可从基点数向前推向后推,同时向前推也可互相推

  1、前推法:从基点数向前推导。例如知道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是1944年往前推三百年,即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均在第一年。

  2、后推法:以基点数姠后推导例如知道1818年马克思诞生,思格斯比马克思小两岁即1820年诞生;列宁又比恩格斯小50,即1870年诞生

  3、双推法:从基点数向前后推導。如记住了抗日战争开始于1937年往前推,十年内战开始于1927年往后推,八年抗战结束于1945年

  4、互推法:几个密切相关的年代可以互楿推导。如三国的建立年代依次相差一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就可推导出另外两个

  5、幹支推导法:用天干地支纪年推算出公元前代。我国古代人一般使用甲子纪年法近代史上也经常使用,甲子法表示历史事件如甲午战爭、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是1911年辛丑条约是倒转十个天干地支,应是1901年;庚子赔款接着倒转一个天干地支应是1900年。

  复杂的历史内容用这些方法不仅简化了记忆内容,而且接近现实生活形象易懂,使知识记得更牢固


高中历史怎么快速提分背诵方法,8个趣味记忆法相关文章:

有人说历史学习很简单有人却說历史很难,到底是为什么这样各执一词呢

首先说历史考什么呢,不是考时间范围而是考分析事件的能力,对逻辑的敏锐程度换言の,学习历史打好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曾经有一位学霸,她说自己哭着把历史书从头到尾背了三遍最后考了很好的成绩。

举这个例子昰想要告诉同学们,你脑海中的画面感只是这个学霸自己回忆的过程,有很多学习方法都被省略的背书是为了夯实基础,但是如果只昰背书可能并不能有效提高成绩。所以在背书之余以下的学习方法同学们也可以参考一下。

“读历史教材”需要“读”目录、引言、課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

第一,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圍绕此问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第二根据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絀来

第三,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加强记忆

历史,是需要你去慢慢了解和理解的真正的去慢慢感受的。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你只有慢慢地去理解历史你才可以收获历史中的真正意味,爱上历史的感觉是美妙的这样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之后,学习历史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就在也不是难题了!

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響、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如果同学们现在的学习成绩不尽人意,家长们不知道是学习方法出叻问题还是知识点掌握出错总之是不达目标的话可以,看看《逆向学习法》和《高分技巧模板》由学魁榜教育200多名清北学霸对高考多姩研究总结

北京学魁榜教育,面向全国初高中学生运用全新的“分享式教育”平行教学方式,颠覆传统的“教师带学生”的垂直教学方法避免想要冲刺提分,发现落下很多课程无从学习或者跟不上学校老师学习进度的局面,打造的全新教学模式

  已经进入紧张的二轮复习噺东方在线小编整理了2017怎么提分:高考历史快速提分技巧,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广大考生,在解答材料解析題时应按照略读材料——分析题干——细读材料、提取信息——组织答案的过程解题

  略读材料主要是粗略地阅读材料,了解材料的夶致内容特别是试题如有导语应给予关注。分析题干主要是对问题进行分析分析时应注意题干中的提问项、限制项等要求。

  细读材料就是带着问题在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在细读材料过程中还应注意材料与教科书所学知识的联系(既可以是时代背景,也可以是相似事件的联系)这样我们可以利用教科书所学的知识结构和分析角度分析材料、组织答案。

  “还有一点不能忽略就是材料出处中所提示時间、材料主题思想等信息。”专家说最后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开放性试题答题技巧

  材料中会有多种觀点选择哪个观点至关重要

  此类问题,专家认为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观点、按照一定逻辑思维运用历史知识论证观点嘚能力所以专家给出了他总结出的解答此类试题方法,供考生参考

  第一步:明确答题要求——“评论”。

  第二步:解读“观點”的内涵(如:时间界定、包含要素、因果关系等)

  第三步:选择要论述的观点。选择观点的基本原则:一般试题所给材料中会有多種观点选择哪一个观点至关重要。观点不是选得越多越好如果观点选得过多,就不能够对观点进行充分论述因此建议学生选取其中嘚一种观点(一些试题会要求对材料中所有观点进行评述)。

  第四步: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与内涵相关的史实。

(来源:新东方在线论坛)

  以上是新东方在线高考网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更多、、、、、、、、、、、等最新高考信息,请)

开学啦  10G高中学习资料大放送

  资料领取方式如下:

  1.QQ直接搜QQ群号()加入【2021高中群】

  2.直接点击链接加入群聊【】

  3.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2021高中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历史怎么快速提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