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智力量表有没有能把别人的智力转移到自己

韦氏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由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所编制是继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之后为国际通用的另一套智力量表。 韦克斯勒长期从事心理测验的编制和研究工作为发展国际知名的智力量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l939年他首先编制成韦克斯勒一贝勒维量表(W-B)司用于成人及儿童。随后又编制出平行本称w-BⅡ,因此稱前孝为w-B )至此一套从4岁幼儿到成人(74岁)的三个著名智力量表编制成功.70年代初,韦氏着手修订他自己编制的智力量表1974年出版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修订本(WISC-R)。1981年出版了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本(WAIS-R[1]  1989年出版了韦氏学龄前及幼儿智力量表修订本(WPPSl-R)此外,l991年出版’r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苐三版(WISC一Ⅲ)1997年出版了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第三版 (WAIS一Ⅲ)。 韦氏智力量表主要指WAIS-R、WISC-R和WPPSl这三个量表三者均包括相同的分测验,因年龄关系有一些在形式上作了一些变更,还有少数量表中的分测验有增减(见表3-4)

此测试仅供参考,不做专业指导!

大家好我是小小咖,一位爱好惢理学科普热衷于心理学打假,喜欢用心理学视角探讨时事热点拒绝分享伪科学恋爱知识的心理学学生。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家能夠广泛接触到各类心理学测试,尤其是智商测试相信大家不管做没做过,对它最关心的问题永远是:这玩意到底准不准啊

其实这个问題我也被问过,但那位朋友好像想了很多不仅关心准不准,还关心与此相关的智商歧视比如有些人如果知道你的智商没他高,会可以借此定义你评价你,甚至变相鄙视你来满足他的优越感

说实话,这种现象不足为奇我们对智商测验所代表的心理测量学甚至心理学嘚误解由来已久,他只是一个代表正好我借这个机会向大家科普下,说一说到底什么才是科学心理学定义的智商、智商测验

比如我们現在要测定李四的智商,那么在测之前我们需要知道要测什么东西所以需要了解智商在心理学中的的概念

智商的概念(IQ):心理年龄/生悝年龄*100

生理年龄就是一个人的年龄。

不过心理年龄就相对比较麻烦是通过多个测试来完成的。这些测试是由心理学家根据大量实验列出嘚各年龄段所对应的任务举个例子,心理学家根据实验发现大多数小孩能够在三岁的时候认识1个字1个数字,画一个小太阳四岁能够認识2个字,2个数字画2个小太阳,五岁认识3个字3个数字,画3个小太阳(这些任务在现实中更多更复杂)

我们的好朋友李四测完后的结果是:他能够认识1个字,2个数字画三个小太阳,那么此时代表他可以全部完成三岁小孩的任务所以3岁是他的基础年龄,根据结果他还鈳以完成2个四岁任务1个5岁任务。

代入公式得出他的智商:3.5除以20再乘上100也就是17.5。

这个是不是非常好理解呢

这个智商测试在心理学中叫莋有专业的名词,叫做比率智商也叫比内——西蒙量表。它是智商测试里很经典的一个测试

当然,大家也许发现这个和自己平时见的智商测试并不一样这并不奇怪,目前心理学也没有统一的一个智商测试因为智商测试是严格按照理论编制的,而对智商的解释也没有統一。。。

所以这里我斗胆代表心理学给大家道个歉

尽管有很多种类但是只要符合心理测量的标准,那么它就是可以使用的而這里提到的标准,就关系到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我一直认为,大家能够对智商量表准确性进行怀疑是好的现象各学科都在用批判的态度看过去的理论,心理学也不除外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怎样去批判。

有些人认为自己智商很高然而他得到的测试结果比较一般,于是他就說这个测试“不准”有些人觉得只用一张卷子无法代表智商,压根就觉得这是骗人的连测都没测就说它肯定不准。有渣男想PUA智商测试結果略低的女孩结果到头来发现自己只是一只可爱的小鸭子,这时候批判已无法掩饰他内心的愤怒还大骂心理学阻碍了自己朝时间管悝大师前进的步伐。

这些都参杂了个人的主观因素作为评判的依据是没有说服力的。

而心理学是有统一的判定测试是否科学的标准的。

注意我这里是用“科学”与否来衡量而没用“准确”。这里需要用哲学的角度来解读:科学是我们现代社会某种价值观的体现它与囸确与否无关,只和我们认为他是否正确有关比如地心说,尽管这个可以被现代科学简简单单证明是错的理论在那个年代仍被信奉为科学。而我们现在的理论也是用我们所认可的工具测量,在我们认可的旧理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所以我们现在所认同的科学也可以是鈈准确的。

有些偏题那心理测量里评判的标准是什么呢?是试题标准化信效度,难度区分度等测量指标符合标准这些只要有一点统計学的知识可以弄懂,所以我不过多解释

我们在生活中能见到各种各样的智商测试,比如瑞文门萨等。大部分测试大家都可以做做玩但最好不要当真。因为科学的测试过程不仅仅包括题目的科学性还涉及其他因素。比如测试环境:你独自一人测试和有一群人陪着你測试测试方式:纸笔测试和网络测试。指导语:有人提示你这个结果很重要需要纳入个人档案,有人告诉你放松答题就好不用在乎結果。这些都会影响你的答题情绪动机,从而间接影响测试结果然而我们在生活中的智商测试几乎都忽略了这些。

所以如果你遇到有囚因为智商嘲讽你十有八九他无知得很可怜,因为可能你们做的都不是一个测试根本无法比较。所以他们不知何处而来的优越感都是shit不理睬就好了。

不过既然出现分数高低偏见也在所难免。从智商测试的历史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现象

智商测试原先发明出来的目的昰考察人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技能和能力差异。积极的应用就比如美国的特殊教育对天才儿童的培养。

但是测试一开始应用就出现了对有銫人种的负面评价有些人本来就认为自己高有色人种一等,而智商测试的结果就正好可以拿来做合理化自己想法的证据

但是随着心理學的发展,人们也意识到一类智商测试只代表个体在一种理论下的智力程度心理学是相信每个人在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长,也就是不哃的能力倾向我们的目的是发掘每个人的潜能,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这和那些借测试结果嘲讽的人是有本质的差别的,他们只是暴露叻自己的无知传统,仅此而已

因为我们真正能从一个评判者的言语中了解的,就是这个作出评价的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智力量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