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进入时机进入下半场,能跑出不烧钱的生存模式吗

注册 | 登录
微信号:mahui605812,公众号:非著名故事,欢迎交流
专为互联网人打造的365天成长计划,500门视频课程随便看,构建你的产品、运营知识体系。
用户免费骑车,让广告主来买单,通过大数据广告来盈利,这或许才是共享单车即将到来的下半场,也大概是未来此类共享经济的下半场。
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
日,共享单车行业老三小蓝单车宣布推出弯道超车杀手锏——麒麟计划:构建精准广告媒体平台,重新定义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开启行业下半场。
这句话有三个关键词:“广告媒体平台”、“重新定义”、“行业下半场”,我们首先把字面意思解读就下:(小蓝单车)决定搭建一个精准广告媒体平台,并且我们认为做广告媒体平台这才是共享单车的正确商业模式,共享单车下半场变革的第一枪就由我们打响了。
这句话很简短,但是却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表面上的:把平台确定为共享单车的最终模型,把广告收入立为未来共享单车的主要收入;第二层是潜藏的:通过肯定广告媒体平台是正确的商业模式,从而否定了之前共享单车原有的、大众所熟知的商业模型。
而当前大家所熟知的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主要在于三点:
押金:少到99多到299的押金,是每个用户想要用车的前提条件,据相关调查,50%-60%的用户为了下次用车方便(押金提现期间,不能用车)以及个人懒惰原因,这个押金钱是不会提出来的。我们以ofo为例,按上图分析目前共享单车用户差不多为3600万,按ofo占40%来算,那么就是1400万,扣除夸大水份,以1000万用户,每人押金99,50%的押金留存率来看,那么起码有5亿的押金款在ofo公司手里,要知道这5亿可是用户无息放在ofo这里的。之前业界对此一直诟病,认为共享单车拿着自己的免费押金款去做投资理财,钱生钱去了,属于非法挪用。
账户余额:目前大部分共享单车的最低充值金额是十元,哪怕你这次骑行费用为0.5元,对不起,你还是要充10元,付完0.5元,然后剩9.5元存在账户里面,等下次你骑车的时候在抵车费。而我们知道这个余额其实在这里就是相当于一个虚拟货币,如同Q币一样,原则上他是想给你发多少就发多少的,而之前各大共享单车的充100反100,充100反120的充值优惠活动,一来是为了绑定用户,二来又何尝不是趁机回收点资金,这个余额也相当于用户免息存放在共享单车这里的,用户也一直诟病这个和押金款一样被挪用理财投资去了。
租赁费用:每个小时1元的使用费。用户在使用共享单车的时候,需要付一定的“租赁费”,行业的标准是1元/小时,按照ofo的原有商业模型来算的话:每个车每天被骑五次,一个月骑24天,连骑四个月,这个车的成本价480块钱就回来了,按一辆ofo服役六个月来算,剩下两个月,一辆ofo可以盈利240,服役的时间越久,创造的价值就越多。
我们一个一个的来分析这三个盈利点。
1、押金问题
为了证明自身资金雄厚,没有挪用大家的押金,从而不引发用户信心不足,引发退押金潮,大部分共享单车企业会将押金在银行设一个专户,专款专用,以示自己的“清白”,或者将押金设为银行监管,当然到底有没有专款专用,相信也只有自己内部人才知道。
不过这个押金问题在5.22号交通运输部《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已经得到了解决,《征稿》明确指出“实施专款专用、防控用户资金风险;积极推行“即租即押、即还即退”等模式”,此外支付宝更是推出了芝麻信用共享单车免押金模式,在支付宝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双重打压下,取消押金模式是个趋势,即使不取消也会降低;另外用户一直关心的“挪用押金”这个模式也不会存在了,用户押金都会在银行的监管下实行专款专用。(其实在这么激烈的跑马圈地中,哪里有钱、有精力去做投资理财,绝大部分钱肯定都拿去造单车,铺市场去了)
2、账户余额
《征稿》一文中并未对账户余额进行限制,所以理论上共享单车企业是可以拿着这个钱去做投资理财的,加上前段时间的充100反100的活动,按20%的充值率来算,ofo这波大概回笼了2亿左右的资金,这些钱不是用户所理解的挪去投资理财钱生钱了,而是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抢占地盘了,毕竟只有将自己的市场份额给扩大,才能够继续融资进行下一轮的“共享大战”。
3、每个小时一元的租赁费
ofo的设想模型是“每个车每天被骑5次,一个月骑24天,连骑四个月,这个车的成本价480块钱就回来了,按一辆ofo服役6个月来算,剩下2个月,一辆ofo可以盈利240元,服役的时间越久,创造的价值就越多”。对于这个模型我们只能说理想是很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假设每月向全国投放100万辆车,那么起码要用1000位员工。按每人每月5000元计算,投放工作的人力成本加上每辆5元物流成本,每月投放成本约1000万;此外为了避免事故,运营者必须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一般都半年维护一次。每次维护工、物料费按20元/俩计;加上车辆损毁丢失率,根据上海统计数据是2.5%/月,铺到全国众多二、三线城市情况更不乐观,那么“损毁丢失率”达到5%/月。
目前来看这个单靠租赁费这一个收入暂时还不够维修费、人力成本费的,而且在行业没有形成垄断之前,每小时的使用价格估计不会上涨,就算形成垄断,也涨不到哪去,你总不可能骑一个小时五块、十块吧?并且当前阶段共享单车的都是靠免费骑行、补贴、红包车来培养用户消费习惯和相互抢用户的。
一方面入不敷出,一方面大肆补贴、造车招人、跑马圈地、公关宣传这都是要大把花钱的,共享单车发展到现在已然是没有多大的技术壁垒了,但不要忘记资本本身也是一种壁垒,现如今谁还想入共享单车这个局,没个几亿左右的启动资金连坐下的资格都没有,比起造单车和招运营人员来讲,用户已经固化了的消费习惯才是更可怕的,你要想从现有的单车巨头“口里夺食”,那起码你要用比它更大的优惠和活动去诱惑用户吧?
所以讲到底,资本才是决定此次共享游戏的唯一因素,可是风投也不是傻子呀,虽然叫风险投资,但资本天生就是趋利的,世上哪有免费做公益的企业?俗话说“天使轮看人投,A轮看产品,B轮看数据,C轮看盈利“,共享单车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投资人已经开始逼着公司想办法盈利了,如果这个市场还是需要烧钱补贴宣传,那么就只能两家合成一家,大家都少亏点,所以才有那么曾经的“仇人”最后在资本的撮合下“相逢一笑泯恩仇”。
共享单车的突围之道:大数据+广告
那么共享单车有这么多的用户,从哪个方向“突围”呢?笔者认为共享单车要想突围,突围点一定在共享之外的:大数据+广告。
1、共享单车的流量入口
在互联网社会,流量就是力量,你掌握了应用入口,那么你也就掌握了话语权!共享单车拥有日均千万级别的流量(ofo号称每日订单达1000万单,摩拜更是随后宣布每日订单超过2000万单)。如此巨大的流量影响人群和间接影响人群无法估量,中国第一大广告传媒平台——分众传媒有100多万块屏幕,而共享单车如果每辆车上变成一个广告载体的的话,立马就可以超越分众传媒,并且共享单车比之分众传媒关注度低泛营销的效果来说,共享单车屏幕的效果应该更好,转化更高。简单地按车身广告收入来算,以1000俩单车折合一辆公交车标准测算,那么每辆共享单车的车身广告价值为10元/月/俩,单此一项一个月就可以增收几千万。
2、共享单车的用户数据
共享单车的用户都是经过实名制认证的用户,这可都是值钱的数据!有了这些用户数据,有些不禁要问了,用户数据有什么用,网上到处都是。前段时间一家名叫Cambridge Ananlytica的欧洲数据分析公司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全美国2亿人口的性格模型,比如谁是激进的右派,谁是保守的左派,谁内向、谁开朗,根据这些数据他们帮助川普进行了针对性的精准传播,从而帮助川普获选。
谷歌通过研究发现,用数据分析他们可以帮助广告主找出精准的目标客户,并进行有目的性地广告投放,从而能够帮助广告主拉升广告点击转化率,为广告主大大节约了广告成本。因为目前谷歌的用户数据不太完善,还只能细化到群体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人,所以广告转化率只是比传统的媒体高一些,还不能真正的实行精准目标投放。
但谷歌缺少的用户数据,共享单车有呀。这些都是绑定了手机、微信、银行卡的实名制用户呀,稍加以分析就能得出一系列的数据,比如某某前天在某宝上搜了个热水器,那么改用户明显就是热水器的潜在目标客户了,此时向他推送热水器广告,转化率自然比一般的泛客户成交率要高很多。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过去只能通过网页来承载广告的形式,未来会变成由一系列人机交互的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产品来承载广告,所以,共享单车,是否就可以成为线下最后一公里广告体系的承载端?
3、基于LBS位置的智能广告推送
每个顾客在使用共享单车时,他从哪去哪,骑了多久,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要经过哪些地方),这些数据共享单车其实都可以获取到,并可以对此加以智能分析,比如A用户在六点骑车去某商业中心,那么系统就推断他是不是去商业中心用餐,从而提前将商业中心的相关餐饮优惠信息推送给他,或者提前将其他好吃的商家信息推送给他进行“截胡”;此外还可以通过获取用户的其他搜索信息,比如他在情人节前在淘宝搜了玫瑰花,那么在骑车的过程中系统会向他推送沿途的花店优惠信息。凭借这几千万用户精细化出行数据以及相关地图级的应用数据进行布局,相信共享单车企业下半场也能“获利不少”。
4、增强软件社交功能
目前共享单车的整个可玩性较少,大家都是用时打开,用完就走,毫不留恋。而要想提升APP的打开频次和时间,那么只有让用户进行交流,从而产生社交关系。如果加上社交这个功能,那么共享单车就不仅仅是个出行工具了,故事也能讲的更加完美。具体的社交玩法大致为:可以查看同一辆车的不同时段的骑行主人;可以查看附近的车是谁在用;可以查看导航跟你去同一个方向的单车等等,通过这些更多的增加了共享单车的可玩性,也能增加用户的粘性,用户留存的时间长了,广告的转化率也自然会提高。
共享单车谋求新的盈利点已是大势所趋,从目前来看构建精准广告媒体平台既能充分的利用共享单车现有的各项资源,又有实际可操作性,能切切实实摆脱目前单一盈利模式的困局。
所以,用户免费骑车,让广告主来买单,通过大数据广告来盈利,这或许才是共享单车即将到来的下半场,也大概是未来此类共享经济的下半场。
本文由 @马小帅帅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赞赏是对原创者的最大认可
赞赏3人打赏
收藏已收藏 | 24赞已赞 | 23
微信号:mahui605812,公众号:非著名故事,欢迎交流
产品经理群
运营交流群
AI产品经理群
文案交流群
Axure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大家都在问
7个回答8人关注
12个回答51人关注
19个回答24人关注
16个回答18人关注
7个回答27人关注
68个回答59人关注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风口上的共享单车已经进入下半场 入局者都能靠什么活下去? - A5创业网
扫一扫,联系编辑获得审核机会
符合以下要求,获得报道机会
1. 新公司求报道
2. 好项目求报道
3. 服务商求报道
4. 投资融资爆料
客服热线:400-995-7855
当前位置:&&&
风口上的共享单车已经进入下半场 入局者都能靠什么活下去?
14:38&&来源:微信公众号:康钊耍刀&
  从窄带物联网产业链来看,目前已经形成从&底层芯片&模组&终端&运营商&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在NB-IoT即将进入规模商用爆发性阶段前夜,摩拜提前布局已建成全球第一大移动物联网系统,此间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应该是吸引资本方涌入的最终原因。
  在经过去年以来爆发式增长后,共享单车被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开始进入了下半场,但是,一方面,摩拜和ofo已经形成双寡头格局,站稳第一阵营;另一方面,突然之间,悟空单车、3Vbike选择直接退出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未来共享单车领域将何去何从呢?
  看看监管政策的趋势、共享单车技术的重要性以及资金对烧钱速度的支撑度等三个角度,也许能看出一些共享单车龙头企业发展未来的端倪。
  倒下的和脱颖而出的并存
  本着烧钱的速度和满大街密布的各种颜色的单车,共享单车吸引了足够多的眼球。
  看看共享单车的创始者,摩拜和ofo无疑还是领先者,小蓝、Hellobike、小鸣、优拜之类的小兄弟们还在跟着跑。&跑不动了&的悟空单车、3Vbike最近则干脆over了。
  世界总是有喜有悲,而且经常同时出现,就在摩拜刚刚宣布获得超6亿美元融资时,重庆一家仅仅成立5个月的共享单车企业悟空单车宣布推出市场,成为首家倒下的共享单车企业。对于退出市场原由,悟空单车创始人雷厚义曾表示:&悟空单车拿不到顶级的供应链,产品品质不是特别好,车子容易坏。从而导致效率低下、成本过高。&
  在业内分析看来,经过一年来的市场鏖战,共享单车行业已经进入下半场了。
  恰好又赶上最近有个峰会上,5个共享单车的创始人凑在了一起,畅谈了理想,其中的共同观点是,&共享单车重资产的模式与打车行业软件平台的模式不同,未来不会重复滴滴、快的当年的老路,同时,中国的城市数量之多和人口规模之大,让市场可以允许多个玩家并存&。
  很显然,他们都希望能熬到市场成功的最后一刻。
  很可惜,市场的变化比他们预想的还要来得快,决定几十家共享单车企业命运的时间来得更糟了,因为监管层的政策压力又来了。
  6月27日,交通运输部相关人士表示,对共享单车的征求意见期已经结束,并获得了多数认可,交通运输部将对各方意见进行认真研究梳理和充分吸纳,积极推动相应指导意见尽快出台。
  随着监管层对共享单车投以更为关注的目光,这一市场也在发生微妙变化:在经过一番厮杀后,行业集中度提升已是大势所趋,市场清算窗口被指将打开。
  显然,谁生谁死的话题已经打开,今天这个文章干脆就拿行业老大摩拜单车来剖析下,共享单车要想活下来并活得很好,未来要靠什么?
  我觉得第一要要靠钱。
  钱只是一个生动形象的说法,其实就是资本。摩拜最近这段时间宣布了好几个进军国际化市场的&壮举&,宣布要在今年进入全球200个城市,这个凭啥呢?
  原因在于投资方的&慷慨&。
  整个共享单车市场目前看来好像摩拜单车获得的融资最多,今年6月,摩拜单车获得新一轮超过6亿美元的融资,2017年以来累计融资超过10亿美元,创下行业最高纪录,更是超越了其他行业品牌的总和。
  这一轮融资的投资方阵容强大,由腾讯领投,新引入的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包括交银国际、工银国际、FarallonCapital等重磅投资人;TPG、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高瓴资本等多家股东继续增持跟投本轮。华兴资本在本轮融资中继续为摩拜单车提供独家财务顾问服务。
  获得这么多融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资本市场认可。
  还有一个含义是,有钱了能让摩拜单车&有尊严&地活得更好,可以引入更先进的通信技术,可以继续跑马圈地。
  共享单车海外扩张仅仅靠&想象力&吗?
  按照通常的思路,融资了会在国内更多城市投放更多的橙色单车。
  不过,业界低估了对摩拜单车的想象力。
  人家摩拜单车看来并不走寻常路。对于这轮融资的主要用途,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EO王晓峰表示,其一是加速国际化进程,计划到2017年底服务全球200个城市,其二是加速推送全球移动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实景应用;其三是加入人工智能和智能硬件等领域战略布局和技术创新。
  6月22日,摩拜单车宣布正式进入日本,并已在福冈市成立摩拜单车日本分公司,这是继新加坡和英国之后,摩拜单车进入的第3个海外市场。随后在6月23日,摩拜宣布即将进入日本北海道城市札幌提供服务,札幌也成了摩拜进军海外的第五城。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摩拜单车已经入住全球100座城市以上,累计投放超过500辆共享单车,每天为2500万人次提供服务,累计服务次数超过1亿,目前已是全球第一大互联网出行平台。按照摩拜的计划,2017年底要进入全球200个城市。
  这到底有戏没戏?到底是依靠&想象力&还是真的有广阔前景?
  对于海外扩张,摩拜有自己的思路,摩拜创始人胡炜炜曾如此表示:&进入一个城市,不是拿几辆车扔在路上就好,我们需要花很多时间,让外国城市相信一家中国公司可以把共享单车做好。除了车辆设计和支付方式要适应当地需求,还要学习如何与外国政府打交道、如何适应当地市场、如何更好地服务当地用户。&
  这话说得还算实在,说明胡炜炜做了认真的思考。
  在海外拓展要靠什么?首先靠市场机遇,而这个市场机遇来自于环保,自行车是没有任何污染的。
  另一个有利的&支撑理由&是,共享单车不是普通的自行车,它是高科技产品,否则,它就不叫&共享单车&了,还如不叫自行车算了。
  抓住全球各国对于环保、科技产品的追捧,摩拜国际化过程中,如果祭出创新、环保、高科技、高品质的品牌形象,自然会成为其最为显著的加分项;再加上2017年以来10亿美元融资助力海外扩张,在对国外市场的竞争中,摩拜强大的资金、技术、商业模式综合优势尽显。
  看来,胡炜炜还真有眼光,到底是想干大事的。
  摩拜的真实价值:全球第一大移动物联网系统
  但光有眼光和胆子大,恐怕也不够吧?现在市场老讲用户体验,走到哪儿,用户体验也是第一个要讲的&理儿&。
  现在不少共享单车拼价格,返现也好、免费骑行等啥都敢搞,但从长远来说,既然共享单车号称科技产品的结晶,那这个用户体验不可能建立在价格战上,而是要比拼技术。
  这又要分析共享单车的技术了,又以摩拜为例,摩拜的真正价值到底在哪儿。
  此前,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TO夏一平曾经给出过一个浅显易懂的答案:摩拜单车不是一家单车租赁公司,而是一家物联网企业。
  资料显示,摩拜单车成立以来并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为驱动,以涵盖自行车车身、智能车锁、电机系统、车身零部件等多个领域的多项专利。通过每一辆摩拜单车上搭载的&北斗+GPS+格洛纳斯&三模卫星定位芯片和物联网通信芯片,摩拜单车已建成全球第一大移动物联网系统,每天产生超过5TB的出行大数据。
  事实果真如此吗?运营商世界网近期盘点一下摩拜在近期与通信行业巨头的联手,就能看出其在技术上的提前布局。
  移动物联网似乎是摩拜的命脉。
  此前5月15日,摩拜单车宣布与华为、四川移动达成战略合作,三方将在窄带物联网应用及NB-IOT创新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就在同一天,摩拜单车宣布与爱立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政企客户分公司签署智慧出行&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合作提升智慧出行的整体服务水平,推动共享单车行业的全球化合作和发展。
  资料显示,目前,摩拜单车、四川移动与华为的物联网合作应用已在成都进行测试,摩拜单车成为全球第一个基于NB-IOT 900M技术的共享单车;除此之外,去年年底,摩拜单车携手爱立信、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在上海率先完成了基于蜂窝物联网现网的端到端应用测试。
  按照工信部的要求,我国将加快推进移动物联网部署,构建NB-IoT网络基础设施。运营商世界网了解到,到2020年,NB-IoT网络实现全国普遍覆盖,基站规模达到150万个。
  从窄带物联网产业链来看,目前已经形成从&底层芯片&模组&终端&运营商&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在NB-IoT即将进入规模商用爆发性阶段前夜,摩拜提前布局已建成全球第一大移动物联网系统,此间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应该是吸引资本方涌入的最终原因。
  当市场打开清算窗口,资源向优质平台集中是大势所趋,在这一过程中,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中小平台成本遭清算不可避免。
  当看完本文后,还沉寂在前段时间&数据报告勇夺第一&的某共享单车厂商是否要真正思考你的未来呢?未来是靠&编织&很多数据就能活下去的吗?
责任编辑:佩佩
延伸阅读:关键词:
微企点:海量精美模板 H5自助建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A5创业网了解最新创业资讯服务
&徐州八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投诉邮箱: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摩拜单车烧钱历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