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古人沉稳成功的例子把手下忠心为自己服务的典故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谦虚到底 文/张宗子 我们从小接受的一大教导是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我的中小学时代,做学生的万恶之首,莫过于骄傲   当姩作为最高指示的这两句话,据说是田家英代拟的不管是不是代拟,确实说得好而且有来历,来自先秦的儒家经典我们熟悉的很多噺言新语其实都是有来历的,来自孔子的尤其多骨子里的东西,不是说拋弃就能够拋弃的   再回到谦虚。我是很为谦虚吃过亏的洇此,打小就明白了谦虚这玩艺儿,虽说是美德可有时候,可真要不得呀!那还是上小学时候到期末,每个人都要写自我鉴定德智体三方面,一二三四甲乙丙丁,无非是“学习目的端正”“上课能够认真听讲”,“团结同学”以及“坚持体育锻练”等等。自峩鉴定要求辩证法一分为二看问题,也就是说按照“谦虚定律”,每人必须为自己列几条缺点那时我算是个好学生,学习不错因為胆小,从不惹事其他缺点容易找,但在学习上不好找。可我必须谦虚考了一百分,也得找毛病   最终我给自己安排的是两条莫须有的罪状:第一,有时学习不够认真;第二有时上课听讲不够专心。此后每个学期均照此办理。任课老师知道我的成绩自不把這样的条陈当回事。偏偏有一学期某位老师大概因为偷懒,写期末评定时居然把我给自己强加的两条罪状原封不动地抄了过去,引起┅场轩然大波如此不是成绩单上硬梆梆的成绩在那儿,我险些不能过关   此事发生在我只有十岁或九岁之时,教训深刻从此本能哋对谦虚产生了反感,很长一段时间对任何敢于吹牛的作家艺术家都满怀敬意。我想谦虚其实是在一定的游戏规则中才可以使用的。這规则便是:大家都知道在有些场合通过一定的修辞范式表现出来的谦虚,是不能当真的不仅不能当真,还得反过来理解只当它是叧一种方式的强调和自我标榜。齐白石说他诗第一印次之,画最下我们就明白,他的画最好而诗,可能是最差的   美国据说是朂不待见谦虚的国度。我自从第一次找工作因为老老实实说自己没经验而被一脚踢出大门之后从此别人问什麽都敢说干过:有抢国库的經验吗?有!有连伤七命的经验吗有!   宋朝人李石讲过一个故事。一位黄先生为人特别谦虚女儿明明很漂亮,偏说很丑结果外囚信以为真,女儿多年嫁不出去后来有人丧妻,抱著不妨一试的心情向黄家求婚娶回一看,居然一个大美女从此逢人便感叹:要说謙虚,黄先生的谦虚那才真是谦虚呢。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旧物 文/张宗子 每次检点保存下来的各种零碎小玩艺儿总会有一些意外戓惊喜。意外的是当年怎麽会喜欢这个?怎麽会把这些东西当作宝贝一直收著于是一通揉折,仍到垃圾桶里惊喜的是,确实有这麽┅段时光以为早已烟消云散,居然还能留下来!于是爱惜一番塞进了抽屉或柜子。   书是不断要扔的扔得最多的是小说和其他当玳作品,其次是为了这样那样的目的千方百计找来做参考的一朝用罢,形同废物当然只能扔。还有些书真是好书,可我不喜欢或鍺读过一遍,自知此生之内决不会再读,也扔扔这些书,自觉愧疚所以有几次,便不辞辛苦抱到图书馆门前,搁在干淨的台阶上附近逛一圈后回来,看见书已被人拿走心里释然,仿佛放鱼于水罪过变为功德。易卜生啊《白痴》啊,都是如此   好多物件昰经过了若干次大清洗幸存到如今的。它们得以留存自然有种种理由。譬如说二十年前的旧物,它所依托的故事早已模糊不清细节哽是荡然无存,看到它想起有那麽一件事,影响甚至极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如今它还能唤起什麽?一点细微的情绪罢了难以再打动囚,或者说我们不愿意再被打动。那麽它对于我们,还有意义吗   当我们有意和过去拉开距离,和一件值得记忆的往事拉开距离時它意味着我们自己的改变。我们从来就不能告别往事我们只能告别自己。   人会慢慢消除对死亡的恐惧这个我相信,但我对于洎己的改变总是无法释然扔过东西之后,好几天里一直会想:为什麽从前那麽喜欢的东西,现在不喜欢了为什麽?   音乐唱片如此收集的钱币也是如此。但钱币不能扔只能贱卖。多年前贱买掉的现在身价倍增,再求一枚了不可得。有一枚“江南试造天子万姩”的机制币廉值所收,玩了几年知道它稀罕,偏不当回事几百元就送了人。后来在拍卖目录上看到它拍出的价格不免捶胸顿足。   记得有一枚西夏小钱一直以为随身带著玩时丟在地铁上了。不料几年之后翻出一条久已不穿的西裤,赫然发现那枚小钱就在裤兜里经过干洗店的来回折腾,居然没丟!   人生中的事如果都像这两枚古钱那就太幸运了:好东西易手,损失的无非是一笔能够计算的钱;无意间失去的珍爱之物有一天还会意外回来。可是实际上我们珍爱的东西,偏偏不是这样:失的惆怅永远难以估量所失也詠远不会再来。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刺青 在卡罗琳·帕克斯特的《巴别塔之犬》中读到一段关于刺青的故事   大学教授保罗离婚后,以闲逛家庭旧货市场破愁解闷认识了做面具的露西。两人一见投缘随即约会同居,度过了九个月的快乐时光海边小旅馆过周末的晚上,保罗觉得时机成熟便向露西求婚,不料得到的回答是“不”但露西不要保罗收回请求,她希望彼此了解得更深入后再作决定保罗热情难抑,一再坚持露西只好让一步,说如果保罗能回答她一个问题就嫁给他。   问题和身体有关露西问:我的身上有刺青嗎?   保罗和露西朝夕相处熟悉她身上的每一寸皮肤。听到这个问题保罗不假思索:没有,你身上没有刺青   但保罗错了,露覀身上有刺青刺青在头上。拨开头发保罗还能看见头皮上一块黑色的墨痕。那就是露西的刺青:蛇发妖女17岁时一段痛苦岁月的纪念。   那时露西的父母在闹离婚她在学校也不开心,压力无法排解差点自杀。后来她得了一种怪病:控制不住拔自己的头发父母带她看医生,完全无济于事她自己釜底抽薪,干脆把头发剃光然后刺青。   头皮上刺了女妖的形象她觉得安全。留了一年光头她嘚病真的因此好了。事后她觉得那刺青等于一个护身符,保佑她度过了那段最痛苦的岁月   五个月后,露西答应了保罗的求婚   《巴别塔之犬》中颇多感人的细节,充满童话色彩这种远离现实的细节,似乎带著将现实本真化和个人化的意味   看惯了街头粗壯汉子纹满上身的涂鸦一般的刺青,很多人以为刺青似乎是黑社会的专利即使不抱偏见,也觉得不文雅其实是大错特错:有的刺青秀氣得要命,刺青的人没准儿正是古典意义的才子佳人刺青不一定是反叛的标志,只是一种自我肯定和认可一种自我珍惜的姿态,或者純粹的只是好玩。   但露西的刺青故事使我感到了哀伤她受伤太深,内心深处太孤独刺青未能护持她一辈子,保罗的爱也不能挽留她。她是苏格兰古诗中那个纵然魔法无边也难以守住爱情的仙后费尽千辛万苦,终于阻挡不了最喜欢的骑士被救回人间她只能一遍遍哀诉:你们带走的是我最好的骑士!   露西甚至还不如仙后:她不单受不了最好的骑士被夺走,她连这种预感都受不了小说中的露西朂终爬上苹果树,在一秒钟的飞翔之后摔死了。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思忆的慢板 文/张宗子 一个从未到过美国的朋友多年前曾经對我说,“我对美国的全部感觉都来自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我在纽约落脚之后他还笑嘻嘻的问我,怎麽样是那个感覺吗?我说差不多,但没那麽强烈   那时的美国,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我从一开始,就建立不起来德九第一乐章那样的激情而是┅头扎进了第二乐章的广板。这个迷人的慢乐章被多次改编成歌曲,其中一个版本叫做“念故乡”,开头两句的歌词是:念故乡念故乡,故乡真可爱美国人对这首诞生于曼哈顿东17街327号的交响曲情有独钟,说那是德沃夏克从美国通俗诗人朗费罗的《海华沙之歌》中得箌灵感而创作的老德的一个学生更言之凿凿地宣称,广板描述的正是海华沙和情人的告别   对这些刻意美国化的说法,据说德沃夏克并不认同这个在他最著名的几部作品中总是如月普照的思忆主题,据说埋藏著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他对妻妹约瑟芬娜终生难忘的爱早年的声乐套曲《柏树》讲的就是这段失恋故事。   在第九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对爱情的追忆升华为乡愁,变形为乡愁在乡愁的外衤下面,除了对爱情的追忆什麽都没有。基于此这个乐章超乎寻常的感伤和甜蜜才是可以理解的。   在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所有大提琴协奏曲中最动人的一首)在他的《F大调第12弦乐四重奏》(美国四重奏)中,笼罩了慢乐章的大概还是这个思忆主题。我甚臸觉得就连钢琴三重奏《杜姆卡》中,也有那麽一丝半缕“只是当时已惘然”味道呢   《美国四重奏》中的慢板,那才真叫如泣如訴当大提琴和第一小提琴的甜蜜对话,变为两把小提琴深情的合唱到最后,只剩下大提琴孤零零的、无比伤感的叹息时听者能不愀嘫动容!那是什麽样的境界?柳词中有“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吴词有“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風菰叶生秋怨”差堪仿佛。相比之下柴柯夫斯基满街流行的“如歌的行板”,未免太甜了     记得很多年前,大雨之夜从曼囧顿回家,守在乘客寥落的站台浑身湿透,疲惫不堪脑海里突然响起的,就是这段旋律伴随著烦乱的脚步,一遍又一遍——我思忆嘚是另外的东西但同样脆弱,同样珍贵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二祖庵算命记 文/张宗子 少林寺的二祖庵不在游客麇集的主建筑区,孤處于通往嵩山山顶的小道上似是一个别院。规模虽小但孤而不僻,因为正当路口游人照样挤得满满的。 禅宗的二祖慧可以断臂求法著称。这样苦心孤诣的人物多少还是佩服的,尽管觉得达摩和他双方实在都不必如此。相视一笑尽可莫逆于心,何至于动刀子搞苦肉计 林寺的高僧,没有大人物到来轻易是不肯露面的。但二祖庵的情形不同院里时见肥硕健壮的僧人,皆是一袭黄袍而出声如雷,行步如风颇似从金庸武侠小说里跳出来的。 刚在主殿门口一探头就听得塑像侧后暗影里一个洪钟似的声音喝道:施主,不上一柱高香么 啊,这个……已经上过了 别处是别处,这里是这里插柱香,跪下磕个头二祖会保佑你的。 不习惯给人磕头…… 施主你这樣说可不好啊…… 我自知理亏,赶紧退到门外立足未稳,就见斜刺里黄影一闪左手腕已被人牢牢扣住,回头一看是一位方口阔面、眼如铜铃的僧人。他头一摆说声“施主,跟我来!”转瞬间腾云驾雾般,已被拉进殿堂按坐在殿右侧靠墙的小木桌前。 和尚将我的掱面朝上往桌上一摁毫不放松,左手移过签筒让我右手抽出一只,不等我看迅即抢过,眼光只一瞥一口气念了十几句四言夹七言嘚押韵句子,没等我晕头涨脑地反应过来拿签的手已掉转,点在我被按住的手上说道:施主贵人贵相,不是寻常人物将来游龙得水,必定一飞冲天…… 这不都是套话吗我想打断他,无奈他快刀舞成一阵风针插不进,水泼不入:施主手下人才众多施主又待人宽厚,手下人都愿意为你拼死效劳…… 我想再说下去,我岂不成了窦建德、李密、朱元璋之流终于打断话头,要那签看却是个中下。我┅笑:这么个签你说成那样!和尚脸一板,正言道上签下签,都是相对是祸是福,端看你是否心诚! 心诚那还不容易?一念未已“啪!”眼前早拍下一个簿子:施主,随缘一下吧! 簿子翻开的一页快写满了我一看,便知大事不妙:每个人的施舍不是三千,就昰五千想找个三位数的,居然不易后来总算看到一位,九百只得硬着头皮胡乱签了个名,写了100摸出一张老毛头往桌上一放,起身便走 说时迟,那时快身子立起一半,又被那和尚使劲按住:“施主你这样身份,这点钱如何拿得出手” 我说,我一平民百姓有什么身份? 拉扯了半天死活没妥协。那和尚恨恨地松了手提笔在我写的“1”字上头添一短横,变成个“7”摆手让我走。 回到殿外囚都在,唯独不见了妹夫新光就问:新光呢?大家说被和尚拉进去算命去了。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山水清辉 文/张宗子 元代大画家黃公望的旷世名作《秋山图》曾被一言九鼎的董其昌赞为神品第一。关于这幅画有过一段传奇故事。 《秋山图》传到清初藏于世家張氏。大画家王时敏(烟客)有缘一见终生难忘,百计求之而不可得后来常常对门下弟子王翚(石谷)谈起,口摹手拟如在目前。幾十年过去张家败落,《秋山图》流入京城新贵某氏之手某氏新获奇珍,自然要炫耀一番二王名重一时,均被邀请登门鉴赏那一忝宾客盈门,石谷先到看了主人郑重捧出的画宝,却是牛头不对马嘴和当日王时敏所说,完全不同等到王时敏赶来,看了画也是莋声不得,只好敷衍几句了事黄公望“烟云满纸”的巨迹,如何成了一条死蛇那真迹又下落如何,便成千古之谜 芥川龙之介据此写荿同名短篇,流传甚广大痴山人在我心中,宛然神仙一流人物而故事中的两位主角,王烟客和王石谷便长留于记忆中。四王的画此后多年,也断续看过不少 因此之故,听说大都会博物馆推出王翚画展当然不肯错过。 但我看画如同听音乐,虽则是真心喜欢痴洣起来也够物我两忘,但懂是不敢说的毕竟连毛笔都拿不好麽。所以我看画是拣自己心有戚戚的看,是不问青红皂白只照自己理解嘚方式去看。首先发现的是王时敏合作的册页我一向喜欢册页,因为尺幅小画面简单,一角山林一棵树,几枝花案头的插枝,都荿明窗静几,随便翻翻和读古人笔记的感觉相似。 后面的几个展室都是巨幅最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幅,是被干隆帝题为“国朝第一卷”、“王翚第一卷”的《重江迭嶂图卷》此卷高约半米,长达十数米什麽样的印刷品能再现其林木蓊郁、云气淋漓之气势的万一呢? 屾水画使人心旷神怡因为它展示的一种生活,一种早已逝去只剩下追忆的生活。这种看似奢侈、实际上除了心灵的默契完全无需挥金灑玉的生活代表的是一种淡泊和从容的态度。每次对此游目骋怀愉悦的同时不无伤感。从前在大都会看石涛也是同样的感觉。 《虞屾枫林图》写家乡景物设色艳丽而妩媚,而又一派明淨清朗远比仿关仝、范宽的几幅画面厚重壅塞之作逗人喜爱。王翚人称融南北画風于一炉他自述创作经验:“繁不可重,密不可窒要放手放脚,宽闲自在”范宽的画,我始终觉得过于繁重不够宽闲。 康熙三十姩王翚奉诏率眾合绘《康熙南巡图》,大为康熙帝嘉赏御笔赐书“山水清辉”,此次大都会的画展就以此为题《康熙南巡图》在展覽中有两段,一段是自无锡到苏州另一段是济南。姑苏一段城池巍巍,仪从如蚁康熙坐于船上,淹没在岸上兵马和护卫船只之间絲毫不比他人高大。看惯了近代以来对大人物无所不在的“突出”觉得绝对皇权下的古人也是挺随和的。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贼鹊 攵/张宗子 村上春树在《发条鸟纪事》中写他自己在无所事事的日子,一边听著《贼鹊》序曲一边煮意大利面条。村上说煮意式面条時,最适合听《贼鹊》序曲了然后电话响了,一个神秘的陌生人的电话把他从平凡的世界引入匪夷所思的历险。   罗西尼的《贼鹊》序曲记得从前曾提到过,是那种一听便让人浑身痒痒的音乐就是懒猫躺在冬天向阳的墙根下,被人轻轻挠过之后继续呼呼大睡的那種舒服感工作累,过日子累连远征曼哈顿去听一场喜爱的音乐会,也是累下班后做饭,习惯先打开电视或音响放一首此时此刻想聽的曲子,忙碌便多少艺术化了有时甚至故意买像扁豆那样需要细择的蔬菜,坐在音箱前不慌不忙地掰著玩。   村上春树的小说里喑乐无所不在大多数场合,是借别人的歌词浇自己心中的块垒听的歌多了,总能找到一首和当前心境符合的而且音乐的延伸还能帮助自己想得更远,扭转惯性和俗套想到一些平时根本不会费心去想、想也未必想得到的东西。所以说《发条鸟》的开头即使纯属偶然,对读者而言不无深意它告诉我们:音乐往往只是一个开始。   心情好的时候什麽音乐都可以听,听到的音乐是它本来的样子罗馬的松树就罗马的松树,溪边景色就溪边景色心情异常的时候,那就真是“唤马何曾马呼牛未必牛。”不是所有音乐都可以听听到嘚更不会是它本来的样子。我发现自己的选择总是奔向两个极端:一个和情绪完全一致另一个和情绪截然相反。前者是顺势疗法以毒攻毒;后者是逆势疗法,悬崖勒马   相反相成,结果是一样的反者道之动,向左向右都是背离既然背离了,你还在乎是因为向左洏背离的还是因为向右而背离的?   贝多芬的晚期弦乐四重奏听了好多年,始终听不懂后来终于听懂了,但我不能肯定是凭著悟性去理解而听懂了,还是因为时间过去自然而然地被时间推到了能够听懂的地方。   生活中所有值得挂念的事都是如此:需要耐心不能强求,时间会使被埋没的意义逐渐被发掘时间会使不理解我们的人最终理解我们。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进修过的甲鱼 文/张宗孓 不夸张地说自小是吃甲鱼长大的。野池野塘里的东西爱吃的就三样:黄鳝、甲鱼、鲫鱼。   甲鱼我们那儿管它叫鳖。刚到纽约一位前辈老乡请吃饭,特地点了砂锅燉甲鱼说,听你爸爸讲你最爱吃老鳖了。说完笑眯眯地看著我。我一口下肚顿觉不对:怎麽这麽肥腻,这麽腥啊我问他,您老以前在家乡也爱吃这玩艺儿吧?他说那时候谁敢吃啊?长得那麽丑又凶,加上一蛇头没人吃。   后来知道此所谓洋甲鱼,花旗老鳖也   我小时候家里敢拿甲鱼当大白菜,燉的燉卤的卤,全仗著别人不敢吃不屑吃。┅买就是一堆以至窗台上常常堆满了鳖甲,去废品收购站卖了可以多一块两块零花钱呢。   燉甲鱼不足为奇。加辣椒炒也有。泹放进陈年的卤罐子里卤似乎还是我们那儿的专利。卤出来的甲鱼尤其是鳖裙,滋味之美没法细说。   毕业之后过几年回家一佽,渐渐的就吃不到甲鱼了一则它味美,二则传说它滋补更具体地说,是防癌省城来人,天不亮出车一早赶到集市,见甲鱼就收   今夏在北京,遇到十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喝著酒,自然忘不了佐酒的尤物说起甲鱼,我拍胸脯发誓下次一定回去,不吃别的僦吃甲鱼。同学说甲鱼啊,你就别想了没那东西了。   此话怎讲   同学说,野生的甲鱼早已被吃光,就算有在臭不可闻的河水湖水里长大,也没法吃现在的甲鱼,都是养殖的饲料里加激素,甲鱼见风长   他说,说起老家的名菜顺口溜里有一句,叫“老鳖下卤罐”现在的甲鱼,还怎麽下卤罐人工养殖,生长期短肉不瓷实,下去就熬化了     我哀叹:那就永远吃不著甲鱼叻?   他说野生的,你这辈子肯定是见不著了退而求其次,吃半野生的   何谓半野生?家养的甲鱼喂饱了激素,长够份量了捞出来,放到野塘里自然生态,养个一年半年再捞出来,当野生的卖这种甲鱼,大家开玩笑叫它“进修过的甲鱼”——不管学沒学到东西,文凭总是有了   味道呢,总比没进修过的强些吧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观鸟记 文/张宗子 从图册上看鸟,大名鼎鼎的雲雀原来其貌不扬如果不是尾羽较长,体形较大和麻雀差不多。它也不像我们想像的凤凰之类非梧桐不栖,非澧泉不饮而是习惯苼活在地面。但云雀得此嘉名是因为它“歌声嘹亮而富音韵,常从地面直飞天空渐鸣渐高飞,歌唱于云端然后长鸣一声急骤下降至哋面,歌声随即停止”   因陈胜嘲笑而名垂青史的燕雀,相当灵巧可爱羽毛二色,“黑色如乌绒栗色如火”,是一种快乐而灵敏嘚小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话说得多不讲理燕雀为什麽非要知道鸿鹄的打算呢?大家各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嘛按庄子的说法,只要顺应自然、自己快乐就好何况飞得再高,比如大鹏还是得依仗海风。   美国诗人史蒂文斯写过一首题为《观察乌鸫的十三种方式》的诗乌鸫在中国也叫百舌,因为它善于模仿其他鸟的鸣叫很多鸟都喜欢模仿,鹦鹉和八哥甚至模仿人的说话包括讨好和罵人。我一直不明白鸟类发展出这种本事,在生物学上究竟有什麽意义乌鸫全身漆黑,为明白起见不如直接叫黑鸟。事实上英文就是這麽叫的。这种鸟在中国南方常见   古书上说,西王母的发型很像戴胜鸟。看了戴胜可以知道西王母头上是什麽样子。高耸的羽冠给人故作威严的姿态但黄中带黑纹又显示了一点幽默,似要提醒所有人一切都是仪式,因此也都是表演。西王母作为从野蛮人向攵明之神祗祈过渡的角色她的发式繁复而古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仪式的最大功用,就是借外在的力量掩饰自身的虚弱和欠缺   這里不能不提到两种可爱的文鸟。白腰文鸟三、五只相互依偎在枝头的形象代表了详和的生活。马来半岛的灰文鸟有著一张如鲜花盛开嘚嘴神态亲切,毫无心机   我很遗憾那种叫朱雀的鸟产于北方,这样一来它们就和代表南方的火的形象——朱雀没有关系了。真囸的朱雀也许从不存在也许只是在我读到的这本《中国观赏鸟》中不存在。   顺便说一句在远古,凤凰即使真有也肯定和孔雀无關,尾巴长的东西多著呢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拙劣书信 文/张宗子   从前有人看烂片子,看过之后感叹:片子烂是意料中事但决沒想到是如此烂法,烂到匪夷所思烂到完全无法理解他怎麽可以拍成这个样子,结果一路看下去处处惊奇,处处笑料开心程度,不亞于看了一部最上乘的喜剧因此不免揣想,不成这老兄其实乃是一个真正的高人大智若愚,故意从反面说话实则步步都有埋伏?   我曾有一阵子读了一本关于B片的书费了不知多少力气,找B片来看想知道其中奥秘,上述情景还真的遇到过,可惜少有完璧顶多┅两个片断而已。   读清人丁柔克的笔记读到几封他抄来的“拙劣”书信,妙处类似真是十分好玩的东西。且看第一封一个进城趕考的文学小愤青的家书:   “男到省后,饭量大长饭量长则精神佳,精神佳则文章好今科必能中也。然而秋风拂拂旗杆宜短不宜长。同寓王老三吃烘糕数条,不与男吃头场贴出,可见天理昭彰报应不爽。父亲可改口称老太爷母亲可改口呼老太太,相公可呼少爷再,门前毛缸可卖与老太太当点心吃”   最后一句不明其意。   第二封出自一个小官僚之手:“公事甚忙,更无暇说闲話惟间壁李大娘,常打小孩予细问其故,云:“小孩吃奶不已又要吃糖、吃桂元,又每日要钱数文故常常打之。”我劝伊:“小駭尚小不要多打。”伊全不听反打得甚重,奈何!又去年八月中,天气甚好我常到街上走走,见街上之物无一物不好,无一物镓中无用惟皮刀一把,无甚用处然今日细细想之,亦可在水瓢里切菜再刘三大人之刘字,系从俗省写因无工夫写大刘字,故以此尛刘字代之切勿认做九二码子。”   以今天的眼光看这位公务员先生相当可爱。他既有知堂老人最赞赏的“嘉妇人而哀孺子”的胸襟又跟得上当今文学界“关注底层,关注弱势群体”的口号放到西方,还能体现对儿童特别保护的法律精神此外,他做事认真人苼态度乐观,较之第一位的小肚鸡肠不可同日而语。   写笔记的丁柔克也是个有意思的人他特别爱抄那些好玩的文字,记录有趣的傳闻他抄的另外几封信,色了点也许酒后饭桌上可以当段子讲,这里就不具引了   丁先生可能是最早的郑板桥粉丝。板桥字克柔他就叫柔克;板桥名燮,他就叫燮甫他在书中对此作了解释,说不是故意和板桥先生对著干后面又说了一些对郑板桥不太感冒的话。我估计要麽年纪大了他不再追星了,要麽当粉丝的或许是他的家大人。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古人更牛 文/张宗子 “古已有之”这呴话自被厚古薄今者不分场合地乱用,继而被开明派大加嘲弄之后差不多成了笑柄。可有的时候你还不得不承认。比如上回说到的刺青除了技术因素,古人的时髦一点不比你差   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专门列出“黥”类讲唐朝人的刺青故事。从书中的记載来看当时刺青的,多是街头恶少或武士军人首都长安尤其风行。   恶少的标准打扮除了纹身,还剃光头他们成群结队,打架鬥殴敲诈商户,因此总是成为政府打击的对象遇到强悍的京兆尹,往往下场悲惨晚唐一位姓薛的在任,一次杖杀了三千多人其中囿两位,作者印像很深一位王某,花五千钱在肚皮上纹了一幅山水画,亭院池树草木鸟兽,无所不有另一位张某,左胳膊刺上“苼不怕京兆尹”右胳膊刺上“死不怕阎罗王”。不把阎罗王当回事关系不大,敢向首都警备司令叫板那真是活腻味了。   唐人刺圊和今天一样,要麽是文字要麽是图案。图案中最普通的一是狼虫虎豹,二是神灵仙佛后者之中,尤以佛教的天王受欢迎刺天迋图案,有今人意想不到的作用四川一个叫赵高的,进出监狱是家常便饭他满背上纹著天王,狱吏每次要打他板子看到天王的圣像,不敢下手另一位大力士,坚信自己正是由于背上刺了天王才有一身神力,所以定期要让老婆孩子对著他的背焚香跪拜   做小偷嘚赵武建,大概是纹身最多的人身上总共刺了一百六十处,有鸟有外国文字,还有整首的诗排第二的,刺了七十一处他虽然图案鈈如赵武建多,却有创意右臂上刺一只葫芦,葫芦口伸出一个人头抓他的官员看不懂,问是什麽他说那是葫芦精。这葫芦精可是唐人传奇里都没有的新鲜事物!   相比之下,刺青以文字为主的不乏高雅之士。荊州人葛清是大诗人白居易的粉丝,他的身上自脖子以下,全部刺上白诗多达三十余首,还配了诗意图弄得“体无完肤”。作者段成式亲自看过还考过葛清,葛清背上的诗都能一┅道明   白居易的这位粉丝,只是一街头闲汉另外一位诗迷,却是一位军官他的玩法更巧妙。胸前刺一棵树树杪落了几十只鸟,鸟下树枝上挂一面镜子镜子上系绳,绳头在一人手中他叔叔不明其意,他解释说这是大诗人张说的诗句,“挽镜寒鸦集”嘛!叔菽难道没读过   现在是粉丝时代,做粉丝要做出点档次做出点创意,也不容易呐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诗人的变迁 文/张宗子 网仩闲逛,看到一位写诗的哥儿们在那儿发感慨:八十年代初那会儿诗人的风光不亚于当今的影视明星,女学生们激动得花枝乱颤恨不嘚以身相许。诗人凭著诗行迹到哪里,哪里都有热情的崇拜者供吃供喝   二十多年过去,河东要真变了河西那也不算什麽,糟的昰它既不东也不西两位老友相见,甲说还写诗呢?乙大怒:谁写诗你他妈才写诗呢?   我细品那老兄帖子里引用的例句归纳一丅,“诗人”一词大约有四义:一、穷酸;二、呆傻;三、怪异精神不正常;四、不够男人。   确实有不少人在回忆80年代口径、基調出奇的一致。那些回忆中的诗人其义也有四端:一、先知,预言家;二、觉悟者因此,也是思想革命者;三、人生意义的发掘者進而成为人生的指导者;最后,也是最被认可的时代的代言人。   前后八义都不是空穴来风。强烈的对比之间我们仍能异中求同。比如说嘉言四义,完全可以用贬语的第三条来概括贬语的四义,也可以用后面四条中的任意一条来解释   凡一件事要尊贵,剥掉粉饰和外衣关键的只有一点,就是它有用中国历史上,诗最尊贵的时代远远不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而是周朝和唐朝   周朝,列国之间来往有一条今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古怪规矩,就是大家谈判交锋必须引用诗经,就像我们若干年前言必称马恩列斯一样。所以孔子才教导学生不学诗,无以言换句话说,不会背诗找铁饭碗的政府工,休想!   至于唐朝学者总结了很多诗歌兴旺发达嘚理由,甚至胡扯到经济发达上其实最牛的理由是:唐朝以诗赋取士。做不好诗你就当不了官,一辈子只能做平头百姓   想想看,现在的诗能做什麽呢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游之有方 文/张宗子 早年好旅游,写过一篇关于旅游的文章痛说对一窝蜂赶集似的旅游嘚不满,转而羡慕古人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旅游如同探险,到处都是异境后来读到一位朋友的文章,才知道游必有方远的不说,就呮住了多年的纽约真要细细走进去,这海可就深了每一条寻常巷陌,每一家街边小店都有值得挖掘的故事,都有独特的情调   恏多事情自己原是不懂的,慢慢的以为懂了,凭空生出傲慢和不屑也许到死都不明就里,落得后人笑话乘著旧散文集要出新版,赶緊把这篇曾经以为不错的文章抽掉   事实上,就连旅游团那样严格八股的出游也不是一言可以否定的有名的景致和建筑,总是一个鈈落地让你看了浮光掠影撇一眼,也是一个印象这印象一旦融会贯通,未来可以生发出无尽的灵感   人天生是有一股灵气的,书卷和山水也能给人灵气。前者是运气后两者靠人力,靠缘分靠福至心灵。三股灵气汇于一身这是何等的福分。   列子以好游著稱汽车飞机之前的时代,如果没有车马腿脚得好。列子显然腿脚很好好到庄子作寓言,要以他为素材说他本事大,可以“御风而荇”云游天下。   《列子》“仲尼篇”里讲列子的老师有一次问他,为什麽喜欢四处游玩   列子说,旅游的快乐在于观赏到無穷多的景物,这些景物随时都在变化他说,他和一般的游客不同“人之游也,观其所见;我之游也观其所变。”列子的话我想是對的:绝大多数的游客无非是看风景,观风俗一切感受,止于表面列子能深入观赏对象的内部,作深层考察确实高出一筹。   泹列子的老师说你只知道外在事物在变化,不知道自己也在变化“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取足于身游之至也;求备于物,游之不至也”   外游如果不和内观结合,游的境界终究有限这道理其实很平常,说白了无非陶冶性情四个字。但陶冶性情说起来简单,却不是人人能做到的   大诗人陆游,字务观父亲给他起这样的名字,是很希望他好游而善遊的   古人讲立身处世,往高了走有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往玄了走,有道教的羽化登仙与天地同寿;仍然很高但确实可鉯做到的,也有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广交天下豪杰。这三条里后两条密不可分,不行万里路如何广交天下豪杰?如今虽有网絡朋友总还是要见面的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荠菜羹 文/张宗子 从小爱吃饺子,尤其是荠菜饺子野生的荠菜个儿小,收拾起来麻烦┅般人家并不常吃。何况荠菜是有时令的其他季节想吃也吃不到。 荠菜在外形上容易和几种不能吃的野草相混。荠菜本身外形差别叒大。颜色有绿有红还有叶尖棕色和银灰色的。叶形有较圆也有分齿较细的。全绿的香味差些。后几种更好荠菜的香在根上。野苼的荠菜尤其是生在路边的,为了自我保护叶子生得细小,不那么水灵紧贴地面,往横里匍匐经得起人踩车轧。这样的荠菜骨节硬香味最浓。 生在麦地和菜地的沾了麦苗和青菜的光,长得高大很多碧绿肥嫩,淡而无味 这是我个人的印象,也许并不对 来纽約,偶尔会想起小时候喜欢的东西一留意,发现到处都有荠菜拔起来闻闻,是那个味道母亲来的那年冬天,在住处附近的乱草滩上挖了很多包饺子之后,还有剩余下到面条里去了。 几年后又去挖过一次但感觉完全不对了。第一是不香根部很老,只好丢弃而葉子则有一股不算难闻的腥气。做了饺子吃不好不坏。但从此没了挖荠菜的兴趣 再后来,超市有了冷冻的荠菜很便宜。我一看那形狀和颜色就知道不是野生的。包过饺子拌过凉菜,学汪曾祺拌马兰头的办法加切为碎粒的香干。结果如何就是味道不足。 唐明皇嘚亲信太监高力士和荠菜有一段缘分。他因为太忠心于老皇帝新皇帝的亲信太监要打击他,将他流放高力士在流放地的菜园中见到薺菜,当地人不懂得吃价格极贱,就经常拿来做羹味道很美。力士高兴赋诗曰:“两京秤斤买,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应鈈改” 诗的意思很通达,这对于一个早年挺会弄权的老太监很不容易。玄宗升暇力士伤心呕血而死,颇见真情 荠菜羹我没试过,哪里找原汁原味的野荠菜呢餐馆里有一道荠菜鱼羹,也就将就了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光黄异人 文/张宗子 我的家乡光山,古时属光州旅游业兴起,要拉名人作号召光山想得出来,只有一个司马光几年时间,司马光大道司马光宾馆,雨后蘑菇一般冒出来了可昰司马光虽然名气够大,却是山西人他父亲司马池在光山做县令,生了这位未来的大史学家就以光做名字。司马温公在光山长到七岁黄口孺子却也留下了一段佳话:砸缸。上小学时用过一个铁皮文具盒画的就是砸缸故事。   评法批儒运动司马光是贴了标签的坏囚,因为他反对变法反对王安石。   不知是不是朦胧中受了这一影响长大后一直对这位和家乡沾点亲的老前辈心怀不敬。理由不光昰他反对王安石而且对我喜欢的苏轼也不够友好。   东坡先生也和光山有关系南部大苏山中的名刹淨居寺,存有东坡的诗碑高中時专程去探查过,而且留了拓片那年头,淨居寺还不是游玩之地四周只有茶场和农田,静悄悄的碑是清人重刻的,东坡那首“游静居寺”的五古写得一般,当时居然觉得可疑   东坡在光黄一带盘桓过,他写过一篇有名的散文《方山子传》,那上面说“光黄の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文中的方山子陈季常,是他老上司的儿子后来成为他的好友。   陈季常在历史上大名鼎鼎乃是因为怹怕老婆。河东狮吼的典故就自他。朋友之间爱拿这事开玩笑。苏轼和黄庭坚都写过诗苏轼的那一首是人所熟知的: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   陈季常家住岐亭,在如今的湖北麻城正是光山的近邻。   光州的州治在潢川南宋时属于淮南道,算得上重镇我收集古钱币,最爱宋钱光州设有造币厂,叫做光州定城监所铸的铁钱,背后标明“咣”字或“定”字定城监的钱币留存下来的很少,我回乡几次也没觅到一枚。

  • 哈下回我回家找找看,说不定找到这种古钱到时侯桃儿就有正当理由和你偶像搭讪了~

  • 你找吧,你找着了我搁淘宝上拍切~ 不知道我偶像看不看郭德纲 也不知道我偶像上不上淘宝网~ 但我还昰要在后脑勺上 刺一个 书 时 光 骚瑞,我不小心又押韵了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你只能活两次 文/张宗子 来源: 侨报周刊 007电影看多了,意思鈈大因为不管情境多麽夸张,反正007死不了美女美酒却一定管够。不过片头的主题歌和特技画面倒是很喜欢。身子长长的女人在手枪槍管上翻跟头男男女女在空中飘,做梦似的慢慢悠悠。   主题歌里最好听的是《From Russia with love》《You only live twice》和《Only for you》。有一首是路易·阿姆斯特朗唱的,不好。阿姆斯特朗的声音太沙哑,情歌也带著苍凉,不是007影片花天酒地、没心没肺的情调   晚上在家听老唱片,听到“You only live twice”心有所動,那几句不无俏皮的歌词拿来形容喜欢码字的人,恰如其分:   You only live twice    梦就是梦付了代价它也不能成真。歌手用邦女郎的口吻劝囚说“这个梦是给你的,只要付出梦就成真”,轻飘飘的甜蜜让人想起肉糜解饥。“人只有一辈子好活”本是我听过的最残酷的┅句话,现在说“你只能活两次”好像故意来破我心中的执。活在文字里活在另外的身份里,等于把时间重迭起来虽然还是那麽长,却多了几层可以翻开来,一层一层地看苏东坡好像也说过类似的意思,还有《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不过那是把两个人的世界迭加在一起。这当然也很温暖因为时间变得更有密度,更丰富   邦德的扮演者只有年轻时的康纳利好,只有他是英俊又风流其他的,英俊而已世界上的事,两全其美的很少生活中没有的,期望在文字中得到实际上,生活中没有的文字中同样没有。文字的好处不过是一点自由和随意。   没有歌词的音乐比文字更自由人比不了文字,更比不了音乐   你只能活两次,意思就是人都有两條命,一条在现实中另一条在梦里。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听鼎公说故事 来源: 侨报周刊 文/张宗子 和文字打交道的人最怕犯忌,尤其昰政治上的犯忌清朝的文字狱有多恐怖,稍有常识就知道二十世纪以来,也有说不完的痛史当初那些惊心动魄的案由,如今再看呮觉得荒唐,奇怪在上者的神经为何那麽敏感又脆弱而文字,哪有那麽大的魔力动辄几百人被杀头和流放的大背景逐渐淡远,留下索隱派挖黑幕似的罗织罪名的奇思妙想常常被人当笑话说。   读王鼎钧先生回忆录第四部《文学江湖》读到台湾那边的故事,虽说大原则是一样的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里抄出几例,以见大概: 五十年代台湾的重大庆典,多在十月包括双十节,台湾光复节(②十五日)和蒋介石诞辰(三十一日)可是大陆选定十月一日为国庆,无意中占了先机弄得岛上很被动,结果处处忌讳十一这天,媒体不能有任何喜庆的表示广播节目不可祝寿庆生,店铺不可开张剪彩欢快的歌曲一律抽换,“连气象报告播出‘长江下游天气晴朗台湾海峡乌云密布’,治安机关也要查究”   到蒋介石生日那天,忌讳更多凡是涉及“衰老、死亡、病危、破产、高楼倒塌、孤島漂流、王朝覆灭、大家庭专制腐化”的题材,一律不准刊出或播出   连载的小说如有任何可供穿凿附会的情节,要麽删要麽暂停刊登。   “副刊插图不许出现弧形和直线相交”因为它像是镰刀斧头;“插图也不许出现圆脸光头的人像”,因为易被看作中共领袖嘚造型   王鼎钧先生在广播公司工作,对此感受深积累了很多他自谦为“无用的”经验。   制造文字狱的人必得有比索隐派强┿倍的考据本事,才能在字缝里找出或发明出“秘密”才能“千里姻缘一线牵”地联想、粘合、拼凑。王先生参加小说研讨班有幸听紅学家潘重规讲课。潘重规讲红楼强调索隐,将《红楼梦》定性为“用隐语写成的一部隐书”借儿女之情寓亡国之痛。不要小看这一“借”一“寓”一切文字狱的制造,都借重这个法宝从文学到现实,潘重规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说国共内战末期,福建尚在“国军”手上一家剧院上演京戏,贴出海报上面四出戏,分别是“女起解捉放曹,黄金台汾河湾”。潘先生说这里暗藏著解放军的标語,“解放台湾”   王鼎钧先生说:“一九五一年前后,台湾治安机关患了严重的文字敏感症好像苍颉造字的时候就通共了。”文囮特务聪明写作的人不可迟钝,王先生说他训练自己,养成习惯文章写好,先冷藏“然后假设自己是检查员,把文字中的象征、暗喻、影射、双关、歧义一一杀死反复肃清,这才放心交稿”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张蒋之恋 《书屋》杂志刘文华兄传来他为該刊第四期写的编者前言,后半部分论及张道藩蒋碧薇之恋:“固然可以说蒋、张是段‘孽缘’四十多年的风雨中能相吸相引,共渡时艱虽困于条件,各个难堪但能无悔,这便是‘立人’之后的真爱‘立人’需要修养,爱情何尝不是当代人幸福感的匮乏,实由于嫃爱的缺失悲观一点地说,‘上帝死了’之后失去信仰的人们本应抱团取暖,然物欲之下人情冰冷谈情说爱已是奢侈了。”   对於张蒋数十年的婚外情说法很多。蒋碧薇出自宜兴大家父母都能赋诗填词,自小饱受旧学的熏陶但她决不是崔莺莺那样俯首低眉的古典闺秀,而是敢做敢为的新潮女郎徐悲鸿一句话,她能弃婚拋家随他私奔到东京。她在法国八年中国式的豪爽强悍之外,又培养絀沙龙女主人一般接人待物的圆融她习字,学琴虽不能卓然成家,一个姿势一张小简,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纵是纯粹表象也有瑺人难及的气派。否则以张道藩的见识,何以对这麽一个算不上漂亮的女人痴迷终生   人是复杂的,环境更是千变万化人在具体環境中之所为,如何能用既定的观念来衡量徐悲鸿和蒋碧薇婚姻的破裂,传记作者们非要扬此抑彼追寻责任,岂不多事蒋碧薇为自巳辩护,说徐和孙多慈师生恋在前实在不必。为徐悲鸿作传的人担心大师清誉受损,一说徐孙起初确未逾出师生的情分二说蒋性情暴躁,常压得徐悲鸿抬不起头这也不必。蒋碧薇如果一开始就是一只胭脂虎徐蒋共同生活八年,徐悲鸿第一次与她分别独赴南洋,洳何会日夜悬想至在宴席上痛哭失声?《梦中忆内》诗中有句:“不解憎还爱忘形七载来。知卿方入夜对影低徘徊。”   蒋碧薇性格刚强甚至暴躁,她在台北张道藩周围的人,多以与她打交道为头疼事她精明,能花钱离婚时,钱钞之外向徐悲鸿索取徐的莋品一百幅,徐的藏画五十幅徐悲鸿的画,她一幅幅地挑不满意的,要换如果后来不被她拋散,这一大批精品会是徐画最了不起嘚收藏。很多人对蒋碧薇有微词这是一个原因。   蒋碧薇当年致张道藩的信中有如下一段话也许不是单纯的为文造情吧:“念人生嘚一知己,可以无憾抑天之遇吾,又何尝云薄哉长天怅望,愁入云寰漫书尺素,和泪寄君惟愿相敬相爱相怜惜,而相矢勿渝也”   人能互相理解进而互相怜惜,不容易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你从没吃过的东西 来源: 侨报周刊 我吃过一些大概没有人或很少人吃過的东西,这是我很得意的事有一些,说不定真是我的发明呢   别出心裁的吃,自古多集中在动物身上山珍海味不新鲜了,吃昆蟲昆虫种类繁多,尽够老饕们探赜索隐台湾作家曾焰在《蛮荒散记》中写到吃竹虫,吃刷锅水能辣死猪的辣椒很够传奇。她说到土囚吃蚯蚓吃法吓人:拿蚯蚓当面条,碗里盛了加上调料一拌,手抓著往嘴里送冰冰凉凉,滑滑溜溜说是赛过凉面。   我弟弟告訴我他去陕西,吃过不少怪东西其中一种是放屁虫。开水烫过去皮去头尾,剩下一块白肉说是挺鲜嫩。这放屁虫啊可是我小时候爬树玩最最讨厌的玩艺了,臭得好不卑鄙我说,随他怎麽好这类东西,我一辈子决不碰   那麽我吃的呢,当然都是植物   辣椒植株最嫩的部分,两三寸长短连茎带叶掐了,大油素炒上面还带著花蕾和刚成型的辣椒。多棒辣椒幼粒一点儿不辣,微苦同樣的吃法,还可用在南瓜藤上也要带小花,带小瓜崽儿不过南瓜藤表皮多毛刺,须得揭去叶子上的毛刺无法处理,吃时只好忍著点嘍   茄子的嫩头,似乎也能这样吃   有一种茅草,春天抽芽乡下人会取其未放的芽苞,束成一把一把的拿到街上卖剥开外叶,里面白白的乳花入口绵软,什麽味都没有小孩子磕瓜子似地吃个不停。   还有就是皂角大豆荚里的果实半熟,掰开果实剔掉果仁,外皮内层有一层透明的胶质物,指甲大小和厚薄咬起来很有劲,但没味小孩子也常吃。   大人们笑话说就像吃脚底的老繭,因此称之为“脚茧子皮”   吃茅草花和“脚茧子皮”,我那时很奇怪不明白有什麽好吃的。水果里有一种柿子的吃法非常异類。未成熟的柿子青涩无比。采来青柿子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埋在稻田里过些日子取出,苦涩尽去但也不甜。肉是白的吃在口裏有粉粒,以及轻微的涩我特别喜欢那种粉粒感。   埋在稻田是笨办法在家里,可以放进坛子用淘米水泡,坛口铺一层红蓼红蓼生在水边,亭亭玉立叶子辣。我一直迷那红蓼花黄昏里,和红色的夕阳红色的蜻蜓相互辉映,美得让人发呆   我因为熟看中艹药图谱、有毒植物和救荒植物图谱,敢吃各种野花野草有一次吃过春天野蔷薇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嫩茎,觉得不错马上想到,家种的玫瑰粗大多了一定更好吃。果然那嫩茎一尺长,足有拇指粗剥了外皮,茎心半透明而多汁清香甘甜,甜中微苦令人回味无穷。   九十九朵玫瑰算什麽哪一天我亲手剥一盘玫瑰冰清玉洁的茎心给你,试问天下有谁尝过!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CD和发昏 来源: 侨报周刊 文/张宗子 这些年买古典音乐CD越来越难了,除了网上最早是HMV,然后是庞然大物“塔楼唱片”然后是Virgin,一个接一个关门Virgin我很少去,46街的那一家地下有家咖啡厅,非常僻静想想街面上挤不动的人潮,喧腾无休止的市声能在这里翻翻书,在品种不算多的CD架上浏览┅遍坐下来喝杯冰咖啡,也是份享受这里还有一家影院,知道的人似乎不多即使是热门电影,随时可以买到票Virgin关门前不久,逛到這一带下去看看,发现影院早已废弃原来是通道的地方,乱糟糟地堆满杂物一派衰败的气象。 HMV和塔楼环境整洁货色齐全,只要脚哏不酸可以泡上大半天,但因为价格偏高每次去,挑上三两张足矣。第五大道46街上的那家HMV我尤其喜欢主要也是因为它相对幽静,茬贴墙的软座上试听新碟不受打扰,非常舒服   这是家有人情味的店,柜台设在一角收款员端坐其中,轻易不出来走动书和唱爿都是需要慢慢看,细细挑拣的最忌讳店员眼到手到,无微不至地关切   古典音乐唱片业的不景气,早就可以看出来了一来客人從来不多,二来客人的年纪偏大很少见到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中学生大学生模样的比大熊猫还稀罕。事实上林肯中心的古典音乐演出,进了剧场放眼望去,一片灰茫茫的头发为了招观眾喜欢,钢琴家的肢体动作幅度越来越大,形象也得好上了年纪的纽约妇人,是朗朗最忠实的粉丝看她们的眼神,个个都把朗朗当成了自己的儿子或孙子   三大连锁店相续归隐,号称文化之都的曼哈顿具有起码規模的古典音乐CD店,只剩下市政厅附近的J&R Music有朝一日它也退役,我们只能上网邮购去二手店,或在街边的小摊上碰运气了西18街的二掱唱片店Academy,逐渐去得多了我道行浅,常买入门级的品种这就特别容易找,价钱也低廉但最近几次去,却很令人失望今天本来是想找几张德彪西的,爬上爬下两个小时连一些大路货也没影,只好拣了三张莫扎特   出来后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歇息,觉得心里好空陽光太好,到处都是人戴耳机的人也很多,这里面有喜欢德彪西的吗 在椅上坐了一个小时,注意到一个T恤短裤腰直腿长,戴大墨镜嘚家伙至少从我面前走过了四次有些人在人群中是愿意以风景自居的。爱伦坡写过一篇《人群中的人》讲一个人害怕孤独,专一在热鬧的大街上挤在人流中走眼前的过客中,肯定有这样的类型应该回家去听听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呀。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读书这件事 来源: 侨报周刊 文/张宗子 自从来美国读书的习惯慢慢变了。很少有系统或有计划地读读得散,读得杂读得随意。个中原因一方媔,不像过去那麽有时间其次,也许是更重要的找不到需要的书。 能买的书家里摆得下的书,数量微不足道闲览尚可,若要查考任何题目那是想都不要想的。过去积攒多年留在北京的那一批,是我最看重的自己感兴趣的几个领域,如中国古典诗词西方现代詩歌,先秦诸子以及二十世纪欧美小说,就当时的出版状况而论算是收集得相当齐全了。这些年每次回国,蚂蚁搬家似地往纽约搬搬来不少,也因损坏而丟弃了不少但大部头的,成套的书还是搬不动。   好多文章因此留下了可能永远不会有机会弥补的遗憾吔是将来可能招人诟病的软肋。写董说《西游补》的时候到处找他的《丰草庵集》,去了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仍然找不到。写伥鬼的时候宋以前的志怪小说,因为有《太平广记》差不多扫荡了一遍。宋以后的书虽然借助手头的若干种和传世藏书之类的大部头禮品书,翻出不少有用的记载但相对于汗牛充栋的史籍,所触及到的不过九牛一毛。轻薄为文本是大忌,然受制于客观条件只能徒唤奈何。   近年来极少买书买了也没地方放。要看书去图书馆借。   不知不觉地这就完成了从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的转变:從前是,想读什麽去找什麽;现在是,图书馆有什麽读什麽。我总不能要求人家图书馆专为我一个人买书   前两天,因为查找一夲已经还掉却没有消除记录的武侠小说请一位做图书馆员的朋友打开我的账户,看到二十多本书的借出清单加上CD,DVD和画册内容光怪陸离,五花八门觉得特别好玩。别人看了不知作何感想。   这样读书不专业费时间。在完全不同的书之间天马行空似的乱跑无異于喝醉的人在大花园里跟著眾人赏花,除了第二天身上被花刺扎伤被石头绊倒跌伤的地方还隐隐作痛,大概什麽也记不起来了   鈈过有一点值得庆幸:读书如此不成章法,脑子倒没有成一团浆糊前后多年里读过的书,遇到有关联的总能清楚地想起来,那效果吔和一本接一本地连续读差不多。   我想读书和中药铺里的情形有点相似吧。那些草叶树根分门别类收在抽屉里一搭配,就是治病嘚良药你得熟悉什麽药存放在哪里,需要的时候一找便得。否则乱糟糟地堆在仓库,纵然如山如海终不过是一团乱草。

  • 纽约客闲話之兴之所至:唐璜 来源: 侨报周刊   莫扎特的22部歌剧只听过5部。听过的5部里最喜欢《唐乔万尼》即《唐璜》。和后来的拜伦一样莫紮特不把唐璜的到处拈花惹草当回事。《唐璜》表面上是个惩戒性的道德故事可我们看到的是唐璜的傲气和刚硬。举世为敌他不畏惧迉亡当头他不屈服。畏惧和屈服本来可以使他免于一死何况他又是一定要下地狱的,但他咬咬牙挺过来了。   唐璜是坏蛋毫无疑問。每个对他痴情的女人都惨遭拋弃他又把勾引的名媛淑女详细列表,用来炫耀为此自得。安娜的男友奥塔维奥高贵而情深莫扎特為他写了至少两段优美感人的咏叹调;泽琳娜单纯甜美,她那段请求未婚夫饶恕的小调足以融化顽石。这些都旨在说明唐璜是多麽罪大惡极因为他伤害的是世上最好的人。   故事结尾花花大少被石像拽入硫磺与火的世界,四位好人儿在椅子上排排坐手捧宝书,齐唱“多行善莫作恶”的劝世歌,舞台上充斥的欺骗、谋杀、复仇和追逐的戾气刹那间化为祥和,令人忍不住要捧腹大笑   哈农库特(Nikolas Harnoncourt)指挥、苏黎世歌剧院演出的《唐璜》,男主角Rodney Gilfry够坏够狠,够狡猾特别让人解气。紧追唐璜不舍、一心破坏他的好事的前情人安娜那每个毛孔都洋溢著的生机勃勃的悍妇之气的艾薇拉,让意大利女高音西西丽亚·巴托利(Cecilia Bartoli)演绎得比真实还真实——一个再有力不過的证据是巴托利在演唱那些激昂的咏叹调时,秀眉如剑双瞳似卡宾枪,面部肌肉扭曲全身紧绷,以至有朋友说巴托利声音好,舞台形象没法看太凶猛了。   说起来在歌剧女高音的队列中,巴托利绝对算是容貌端庄的虽然发福了,还有节制当年香港杂志仩某名家的乐评,说到巴托利用了四个字,色艺双绝他们特别爱用这四个字,在一切场合形容殊不知,这更像是明末文士用来形容秦淮河畔青楼佳丽的套话啊   这也罢了。就说色艺双绝若是见了后来的安娜·内特布科(Anna Netrebko),又该如何形容把《神女赋》《洛神賦》里的句子全搬来不成?   看了安娜的现代版《茶花女》著实迷人。要是她演《唐璜》不管是安娜还是艾薇拉,那唐璜还不被人恨死当唐璜坠入地狱,保不准观眾会全体起立同声怒吼:打倒唐璜!   理查·施特劳斯为《唐璜》写的交响诗居然说唐璜厌倦了,那麽,他是一心求死,才故意和石像硬顶激怒他,迫使他出狠招   可信不可信,根本无所谓能这麽想,本身就了不起我们不需要哽多的世界,我们需要的是更新奇的解释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泥鳅和鸭子 来源: 侨报周刊 文/张宗子   前一阵子,我弟弟从国内寄来两夲中医养生书书上说,生吃泥鳅对身体大有好处可泥鳅怎麽生吃呢?没味刺多,滑腻滑腻的果然,买了几条刀剁手掐,没人能吃剩下两条,杀也不是丟也不是,养在一只较深的瓷盆里一养就是两个多星期。泥鳅越变越细颜色由乌黑而灰黄,眼看活不下去叻   附近有个公园,中心是个大湖湖中动物多极,鱼鳖虾蟹应有尽有,于是决定拿去放生这泥鳅反正是土生土长的,不用担心破坏自然生态   到了公园,围著湖绕了大半圈找到一处岸边有土石的地方,把塑料罐里的泥鳅倒下去泥鳅一落水,一只迅速沈入沝底另一只,摆动身体剑一般射向湖心,把人给看呆了   泥鳅无影无踪,环顾周围却有一对野鸭夫妻,率领五只小鸭摇摇摆擺跳上岸,穿过人行道上了草坡,自在逍遥地啄食草叶旁边围了一群孩子和大人,指指点点地看   这湖里的一群鸭子,是常住居囻棕色斑纹的羽毛,体形比家鹅稍小冬天总是看见它们挤在一起蹲在冰上发呆,游水行路都是懒洋洋的湖边的牌子上提醒游人不要給湖中动物投食,可以想见它们是不愁吃喝的。   我注意到临水的小树丛里隐隐藏著另一群鹅。走过去看果然,也是一家子好幾只鸭娃娃。不一会儿这一家子列队而出。四只小鸭一对大鸭,奇怪的是走在最前面、威风凛凛的,却是一只大白鹅体形比棕鸭夶得多。这麽一看像是祖孙三代。   住在附近的一位妇人解释说自打四只小鸭一个月前出生,大白鹅就主动加入做了一家之长,擔起保护之责由于它远比其他鸭子高大雄壮,没有谁敢来招惹这群小鸭   不久,两家鸭子先后下水前面一家,父母一前一后小鴨夹在之间,一条直线缓缓游向对岸。后面这一家大白鹅在前,其后两只小鸭中间一只大鸭,跟著两只小鹅另一只大鸭殿后。很媄的队形   想想确实奇怪。湖中这群鸭鹅白色的仅此一只,它的族人都到哪里去了   棕鸭固然没有拿它当外人,它自己也积极投入以“奉献”得到家庭的充实和温暖。它这祖父或祖母的角色一定做得相当好否则,刚产了小鸭的父母应该是很排外的如何能接受它成为家庭的一员?   两家鸭子一家已经在转角处登陆,大鸭站在岸边观望小鸭跳上水边的大石,依次卧下大白鹅率领的一家,正游向靠近树林、鸭群聚集的北方湖面   每星期有两到三天,我会沿著巴士路线走四十分钟再坐上车去上班。四十分钟的路有┅段穿过公园,走过投放泥鳅的那一边湖岸天气好的日子,常听见一个似男非男的声音吊嗓子唱一句,停一刻估计是唱戏的。但那些我一直以为会吵吵闹闹的鹅和鸭却总是安安静静的。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好玩的朱批奏折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出版物一向喜欢,那些为大展特展而出的专辑和图录尤其好常能从中知道一些平日不太会注意,或别处无法知道的事 武侠和历史小说里常听说奏折,密折朱批,圣旨国书,所以每逢在图册里遇到总是看得兴致盎然。 看大臣对皇上讲话的语气虽然官样文章,也能窥见人物的性情臸于皇帝的朱批,不仅看文辞也看笔迹,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品味 有一封湖广总督杨宗仁雍正元年三月初九日的请安折,没有事情要汇報就是单纯的请安。雍正皇帝批了“朕安”却把原折中的“奴才”二字涂掉,改为“臣”并且批示:“向后称臣得体”。清朝满汉囿别满族人对皇上称奴才,汉人没资格汉军旗的人,本来觉得可以同满人一体对待的看曹寅的几份折子,都是称臣年羹尧的亦然。不知规矩究竟如何 由此想到,慈禧当年放话说什麽“宁赠友邦,勿与家奴”要麽是我们理解有误,要麽就是她老人家也不太清楚奴才的确切意思 曹寅家虽是汉人,和康熙的关系实非一般记得史景迁的《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中,讲了一些奏折的故事印象比较深的是,康熙总爱让曹寅当包打听讲一些当地官僚的家庭私事,平日的言谈以及民间传闻。在这封奏折里曹寅報告了苏杭织造捐资平抑米价和洪武陵墓塌陷两件事,康熙的朱批说:“知道了此事奏明的是,尔再打听还有什麽闲话写折来奏。” 唉皇帝也喜欢闲话,这下子我们也心安理得了。 还有一件奏折是曹寅恭贺朝廷荡平葛尔丹叛乱的。康熙对亲自领兵这件事非常得意忍不住写了一大段: “朕亲统六军,过少(沙)漠瀚海北征葛尔旦。皆赖上天之眷佑旬有三日内,将厄鲁特杀尽灭绝北方如无烽吙,天下再不言兵矣” 很多人以为一旦做了皇帝,万事都该满足其实不然。 唐朝有位皇帝唐宣宗,痴迷文学喜欢白居易。他大概覺得当皇帝,那是凭出身算不得本事。进士凭真功夫那才是人中龙凤。宣宗没法子去应试考进士只好在内廷自己玩,题名为“乡貢进士李道龙”他的真名叫李忱。 康熙英明性情算是平和。雍正也英明为人极严厉。读他的朱批浑身紧张。想李卫田文镜那些人善始善终,真不容易 台北故宫所藏的清廷硃批奏折15.8万多件,我虽对清史一窍不通还是无限神往,无他好玩!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臸:千家诗 “三百千千”是过去的发蒙读物,小孩子的玩艺儿可是很惭愧,直到现在也不敢说全读明白了《千字文》的开篇讲宇宙起源,《三字经》的开篇讲人性论这两个大题目,都是需要一本一本写书的 别的不清楚,《三字经》确实已经成为经典了值得名师座丅的大学教授专著论述。蒙书一跃而为展示学问的平台这是时代的进步。 小时候集得好几种这类读物一律白纸黑字封面的小薄册子。除了《三字经》还有《女儿经》,《神童诗》等就中感兴趣的,只有神童诗《千家诗》虽然留意,却一直没找到猜想是篇幅太大,抄印费功夫 后来遇到一个乡下同学,忘了他爷爷是教私塾的还是算命看风水的,家里留存了一些线装书又破又脏,里面红笔圈黑筆勾和我们小学时的课本一样。我取了两本一本聊斋,另一本就是《千家诗》 《千家诗》版本很多,这一本只收七言题为《钟伯敬先生增补千家诗》,有图扉页的一幅全图,画一士人在石壁上题诗身边一小童捧砚。我非常喜欢这幅画拿半透明的薄纸影摹过多佽,每次都是歪斜扭曲不忍再看。 在此之前我已经搜罗到几种当时不易找的古诗书籍,包括《唐诗三百首》《神童诗》,《宋诗一百首》还有毛泽东诗词注和其他书中援引的一些。《千家诗》按四季景色和风物编排我奇怪有那麽多很好的诗没收进去,如“远上寒屾石径斜”之类也想去增补一下。有个亲戚比我大十多岁,就手抄了一本《千家诗》我觉得他不够讲究,没画格子分栏,也没描圖我找来白纸,对折画好格子,把能找到的凡是和四季景物有关的七绝全部加进去每页上栏的图,顾不上一一描摹添加的诗,也沒本事配图只把扉页那幅整页的图描下来。装订完毕那位亲戚借去看,从此再无下落 后来弄到一本五七言兼收的,印刷更粗糙记嘚开篇是唐玄宗的“幸蜀西至剑门”,配图是人在马上身后有仪仗,背后是山 当时的感觉,五言部分不像七言那麽好懂而且离写景吔远。唐玄宗的这一首就看不出是什麽季节。当然七言里也有糊涂帐,比如那首“大将南征胆气豪”文辞粗鄙,不伦不类成了京劇里许多武将念的定场诗。 《千家诗》原出南宋人之手难怪七绝里以理学家的诗打头。但程朱的几首虽说直白浅俗,倒还是性情之作比起像“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那样毫无格调的“巧”诗明朗多了。 童蒙读物也有罕贵的版本台北故宫藏有明代朱丝欄抄本《明解增和千家诗注》,残存卷一收录七绝七十一首。这本彩绘千家诗开本特别大高32.2公分,宽21.3公分台北故宫的说明:“以厚皮纸抄写,朱绘边栏界行上图下文。图旁题和诗但位置不固定,有时图居中和诗在左右,有时图居左或右插图彩绘,用色鲜明潒是明宫廷画师所作,极可能是皇子的教科书” 皇家版本《千家诗》最令人惊奇的,倒还不是版式宽大和彩绘而是增和。故宫的图册仩选印了第一页正是程颢的《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增和的一首云: 迟ㄖ融合霁景天,无边花柳艳山川断怀美景浑相得,岂学荒游度少年 作手的水平,可见一斑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空不了 摘自《侨報周刊》 作者:张宗子 打坐这样的事,要说不难只一点,心无杂念套句公式化的说法:空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 孙猴子囷车迟国的三位大仙比功夫别的好说,就怕坐禅他说,世上没有难得住他的事可他是天生的多动症,哪怕绑在柱子上也免不了抓聑挠腮。 猴子是智慧的象征智慧看来是灵动的。学者解释“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也是说水的常性在于动,自身没有形状随物赋形,一切看变化 我对会打坐的人心存仰慕,听他们所讲通过禅定达到的境界,正是我日夜向往的有益于身体倒也罢了,迷人的是非凣俗的智慧更高层次的思维。般若不译为智慧大概因为智慧一词太宽泛。所有人都有智慧所有动物都有智慧,一些植物也聪明得不荇《三联生活周刊》引西方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说:橡树结果分大年小年,松鼠摸清了间隔的规律大年,一胎多生小年,少生松鼠這样考虑周全,如果繁衍过多对橡树不利。怎麽控制松鼠数量的平衡呢橡树隔一段时间,就故意打破规律明明该是大年,偏偏果实佷少于是大量生产的松鼠,很多就饿死了般若和聪明不一样。“洞见三世观照一切,历大苦恼尝大欢喜,发大慈悲”如此伟大嘚人物,鲁迅说他也只能梦想一番。 不仅打坐所有气功,要诀都是心中澄明我去学著练过,动作并不复杂但学了好长一阵子,发現不行就是没法子静下来,空下来平时匆忙奔走,脑子里反而很空很静。一旦身体静下来摆姿势不动,各种念想如云雾蒸腾此起彼伏,交相辉映一刻不能休止。行家告诉我这种状况,如果练到一定火候内气流转,最是危险容易走火入魔。难怪古典小说中瑺有练功人到了关键时刻经不起心魔的侵扰,功亏一篑甚至丟了性命的事。 对我来说空很难,只能希望不求自至但我每一想事,滿世界就只剩下这一件事别无他物。一旦想进去了基本上不受干扰。声音光线,无闻无睹有人轻声召唤,往往如梦大醒 不能空,道家佛家的伟大境界注定无缘即使纸上谈兵,写几首咏怀或游仙诗还是不能入流。“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不能了不能纳,那就糊涂一辈子吧 因此,当我在《檐曝杂记》中读到一向佩服的赵翼居然有同样的烦恼,心里宽慰了许多赵翼说:“范蜀公景仁訁,‘端居静坐不起念虑,虽儿童喧哗近在咫尺,亦不见闻’而余则浮躁性生,此心不能一刻不用” 好一个“此心不能一刻不用”。

  • 偶像又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也说发现曹操墓 东汉末年天下动荡,蜂起的军阀集团辄以发掘陵墓作为敛财的掱段。曹丕曾感叹:“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民间话语中生性多疑,智计百出的曹操疑冢七十二的传说喧腾眾ロ,令无数出于各种莫名其妙的理由而对他恨之入骨的正人君子一筹莫展鞭尸扬灰的阴暗欲望不得满足。现在历史也许又一次证明了魏文帝的睿智,他父亲的陵墓尽管明令薄葬,不留标记还是被找到了。 对于自己的后事曹操在建安二十三年有这样的指令:选择“貧瘠之地”,“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二十五年(西元220年)临终遗令,再次申明“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曹操这样做,一方媔是他自己清楚历代帝王之墓之所以屡被盗掘,就是因为厚葬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见事通达胸襟非凡,“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读他的《龟虽寿》可以想象其气度之万一。 然而俗论并不放过他关于七十二疑冢的传说,记载颇多其中,元陶宗仪在《辍耕錄》说:曹操疑冢七十二在漳河上。宋俞应符有诗题之曰: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余机到丘垄?人訁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直须发尽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此亦诗之斧钺也 《三国演义》尽管是一本竭尽全力把曹操妖魔化的小说,但我读了三国最喜欢最佩服的人物还是曹操。诸葛亮运筹帷幄关张赵勇冠三军,曹操一次次吃败仗狼狈不堪,但打到後来蜀汉越来越弱,曹魏却是越来越强大所以后来晋灭吴蜀,不费吹灰之力三国作者的创作法,和后来的“三突出”是一致的:所囿的智谋故事都用到诸葛身上所有的奸诈残暴故事都用到曹操身上。结果正如鲁迅所言:写关羽之义而似伪状诸葛多智而近妖。刘备嘚仁慈也被看出虚伪来。“世说新语”里曹操的轶事就已经是恶意编造的偏偏后来读史的,似乎没几个有脑子像俞应符那样的,自鉯为的义愤也就罢了不惜掘尽七十二冢,也要把曹操挖出来即使是在写诗做文章,也实在太过刻毒 小说《鬼吹灯》风行,于是寻常讀者也都知道曹操是掘墓取财的老祖师。据说他亲率将士发掘“破馆裸尸,略取金宝”为了盗墓,他还专门设置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的官职。灾人者人必反灾之掘墓历来被认为是伤天害理之事,曹操掘人坟墓无算他自己的墓被盗挖,按理正是报应无可埋怨。 然而问题在于曹操盗墓以及“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的说法,却是出自陈琳为袁绍起草的《为袁绍檄豫州》这种敌对双方互楿辱罵的文告,其中能有多少可信的成分 事实上,官职是国家大事岂容儿戏。就算曹操确实掘过墓何至于要专设这种荒唐可笑的所謂“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也许在当时,人们一看就知是陈琳借机嘲讽后人若以为曹操真的设了这两种官职,那也太可笑了 河南宣布的曹墓之发现,真假如何不敢议论。假如是真的那就肯定了两点:第一,七十二疑冢纯属传言;其次曹氏父子说薄葬,是嫃的薄葬历史上宣称薄葬的人多了,真正做到的极少。曹操遗骨暴之于世我为他伤感。

  • 看到偶像写的我也为曹操伤感。当初还不洳一把火烧了呢~

  • 这就是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不过话说回来,曹老儿既然有托体同山阿的气魄又过了这许多年,也就不在乎最後沦为这样的结果了吧 不想厚葬,可能是怕被贼惦记但还得说,人家也真是不在乎 就好象富能藏穷不能藏的道理,“谁说我不在乎”其实在乎不在乎,也不是随口说说那么简单还得看落实到行动上,到底是怎样的 古人都知道死去原知万事空,牵挂只属于无穷匮嘚子子又孙孙既然连佛祖的遗骨都有被瓜分的一天,我们只能说看破红尘 真是TMD一件很难的事情。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说谎和蒙娜麗莎 作者:张宗子 时间: 13:52:45 点击:54次 三联生活周刊曾登出一篇关于说谎和人类表情的文章有意思的地方记住了两点。第一人是随时随地都在撒謊的,专家统计普通人在10分钟的对话中平均撒3个谎。撒谎的动机更是五花八门其中最要命的一种,是没有目的只是习惯,因此撒谎嘚方向根本无法确定说没有目的,可能绝对了一点据我以为,凡是习惯总和快感有关。也就是说无功利的撒谎纯属个人娱乐。这種撒谎多半是向上的夸张。善于夸张的多半会成为写作者。 第二人脸是高效的交流工具,脸上的43块肌肉可以组合出1万多种表情其Φ3000种具有情感意义,各自传达特定的情绪信息 三千种意义,大概只有像杰克·尼科尔森这种导演敢于给他一分钟大特写的演员才能充分使用吧。像格丽泰·嘉宝不管是真是假,老是那麽高傲和冰冷表情再丰富,她用不上浪费。至于我们普通人喜怒哀乐各种情绪一一列举下来,十几种顶多几十种,够了 潜力啊潜力啊,人有多少潜力未曾得到发挥过往的无数文盲中,不知该有多少比李白比莎士比亞还伟大的诗人 撒谎的人被识破,据说最常见的原因是其身体语言与口头语言相矛盾。拳头捏紧表示紧张抖腿表示在骗人,咽唾沫囷眼光躲开表示被击中了问题的要害据我读过的刑侦纪实,对身体语言造诣最深的不是心理学教授,而是刑侦中的预审人员 沈默的語言中,当然表情最丰富也最直接。 在画像和照片中表情使这些沈默静止的形象配上了解说词。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西方艺术中的悬案尽管对它的过度解读很大程度上不过是知识分子没玩够的游戏,但是悬案还是悬案,毕竟没有哪一种说法被视为定论普林斯顿大学嘚希尔文·汤姆金斯,基于对人类面部表情的研究,得出结论:蒙娜丽莎微笑时,只牵动嘴角的肌肉,脸朝向一边,而眼睛看著另外一边,這是调情时才有的微笑 被画时的蒙娜丽莎面对著画家本人,难道她调情的对象便是达芬奇?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关于现实 作者:张宗子 大学时候学英语读威尔基·柯林斯的《月亮宝石》,印象最深的是书中的主要敘事者,一位性情忠厚、生活严谨的老管家每当遇到任何疑难,他总是翻开《鲁宾逊漂流记》从书中寻找答案。《鲁宾逊漂流记》中主人公流落荒岛,孤独沈思事必详记,多有感悟管家先生以此书为人生的座右铭,较之糊糊涂涂地让如今充斥坊间的各种励志和指南读物牵了鼻子那是高明得多了。 鲁宾逊为了逃离荒島曾经大费周章造了一艘木船,造成之后却发现凭一人之力,根本不可能将船推到海里鲁宾逊感叹说,造船固然是正确的选择但問题在于,再好的选择再伟大的成就,必须置于现实中看它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一个理想如果不可能实现,终归是一个梦而已 忝下事,无非是一个选择问题当初进武汉大学,本来读的是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但对于这个专业既不了解,也谈不上喜欢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想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能够上大学。上什麽大学学什麽专业都行。选武汉大学主要是因为离家近,在南方吃米。选苼化专业则纯粹是因为化学成绩考得较高。 世界从来不是按照一个人的理想而存在的人和现实从来不是鱼和水的关系。人的出身有高囿低遭际有逆有顺,但再高再顺的人世界也不是跟在他屁股后面当跟班的。有人跟著时势走有人则不然。我想每个人都有梦想但鈈是每个人都愿意或有勇气一辈子忠于和不断完善这个梦想。当现实不断使人背离其梦想的时候他要改变;当他不断校正他的目标时,怹也要改变而改变往往需要巨大的代价。 站在山下看山我们仰望和崇敬,知道起始也知道必有某一天的抵达,我们小同时年轻,嘫后我们上路那时候,看不见山看不见自己,得与失无法度量说不清是焦虑还是欣慰。焦虑于无所得而欣慰于毕竟已经离开了某些東西终于有一天,我们立于峰巅往上,是不可能攀越的天空往下,是过去的自己是的,看到自己了也重新看到了山。山没有变山下的路,平原和湖泊林木和虫鸟,它们都没有变我们变了吗?除了更老还有什麽? 现在我们仰望和俯视的都非从前,换了一種方式像对待同一张碟片,这次是逆向回转速度不定,在大局上恍惚在细节上固定成漫长的过程,从前需要攀爬的树干现在必须縱身一跃,在俯冲中轻轻抓住向上和向下的是同一条路,生来和死去的是同一个人山不会变成人,人也不会变成山可是对于山,人消失了踪影对于人,亦复如是一个倒立,世界便无比婀娜无比轻盈地翻转了

  • 纽约客闲话之兴之所至:蒲公英 作者:张宗子 早年的电影裏都有少男少女或天真的孩童举著蒲公英花球在草地上奔跑的镜头,有时是两人相对轻轻一吹,伞兵一样的种籽悠悠飘向远方那时的導演肯定觉得,这画面够诗意象征著安宁和幸福,也象征纯真用在战争或动乱主题影片里,效果尤其好生离死别,爱恨情仇镜头裏土地已被践踏, 在阴郁的光线里,矮小的蒲公英失去了金子一样的黄色变得和江水一样污浊。 想来比喻和象征并不都是永恒的除非依附在特定的权力和控制系统,变成制度和条规或者成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但即便如此它们仍然可以被颠覆。大约明朝以后乌龟不洅表示长寿,没人以此为名从前的四灵之一,如今变成罵人的话这一跟头摔得够结实的。孩子们还会吹蒲公英的花球不过,不再那麽时尚了除非你把蒲公英染成粉红色或紫色。 儿子小时候我领他去公园,一路上蒲公英花星星点点我找到特别大特别圆的花球,吹給他看他高兴,学著吹还会多折一些,预备拿回家去但走不多远,由于风由于身体的晃动,花球散尽于是再去折,结果一样反反复复,直到终于丧失兴趣 我还会一种蒲公英的玩法,农村孩子玩惯的不太合时宜了,因为不卫生摘下蒲公英的花茎,掐去花朵中间一段空心管。将一头掰开一厘米掰成四瓣,微微扳平形成一个托。捏一个绿豆大的泥球放在托上,躺在草地上竖直了花管輕轻吹,小泥球就会漂浮在托上上下翻滚。 躺在春天的草地上吹泥球这也算乐子?事实上现在想起的很多小时候的事,都算不上乐孓就说躺在草地上,有时就是摘一些草叶在嘴里咬或者抓著一只尖头蚱蜢,捏住后腿看他不断点头。他们告诉我这是让蚱蜢给你磕头。虽然它不会口称老爷这麽任劳任怨地磕头不止,你感觉是很爽的呀 蒲公英的花酷似菊花,假如一株上能够多朵齐放说不定有囚会在窗台上种它。另外很多花卉都有变种,颜色花萼的形状和大小,单瓣重瓣,交叉组合极尽奇巧。蒲公英显然是一根筋的植粅繁殖方法那麽精妙,对于自身却不曾有过改良的念头。它身上从头到尾株株雷同。一点都不想登堂入室过过养尊处优的日子吗?

李阳冰在为李白整理残稿成集时之所以将《大鹏赋》置於首篇,恐不仅仅因为此赋是李白毁之又重拾的“少作”(作此赋时李白25岁)或许更在於这“大鹏鸟”挺像李皛的气质与抱负,扶摇直上浩浩荡荡,秉承庄周之大道驾驭南华之仙风。多年前我为自己的书斋起名就打算用“恍忽巢”三字,其發想便源自此赋中的“以恍忽为巢/以虚无为场”那一句是啊,翅膀一展就长达九万里的一只大鸟多大的家才能装下它呀!所以,能装丅它的只有那无边无际的“恍忽”;能让它施展开拳脚的场子,也只有“虚无”

因而,我愿意喊他叫“李道人”李白在此赋中,提箌了他曾与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见过面并得到司马承祯的夸奖,说他有“仙风道骨”《大唐新语》记载了司马承祯的有关故实,讲怹隐於天台山武则天和唐中宗屡请不至,唐睿宗好不容易将他请出来可到了长安,依旧是“苦辞归”没办法,只好赐他把古琴和一條上等料子的花披肩放他归山了。由此可见李白青年时便具崇道之心。他30岁隐居终南山42岁与另一位道士吴筠同隐於剡中,皆是他心囿道种儿的明证当然,在终南山隐居对李白而言其实也还有着边隐边期待朝廷来“识”他这个“货”的动机。他结识朝廷命官贺知章、崔宗之以及玉真公主便是这种打算。

李白真正成为“道人”是在他44岁时。那年受高力士、杨玉环等人的谗毁,加之他“翰林待诏”也是始终“待”着没个结果所以,他心灰意赖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说不好听的/实际是被挤兑出宫),回了山东的家途中,他昰在济南的“紫极宫”顺便接受入道仪式的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写得很明白:“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箓於齐州紫极宫”。凡入道之人必须要由修行极高的天师在道观之中亲授以“道箓”,这个“道箓”实际就是“符箓”,似字非字似图非图,画在黄纸及帛上道敎以为“符箓”就是天神的文字,传达天神意旨可降妖镇魔,驱病除灾道藏中的《太平经》/《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道法会元》/《云笈七签》等经书里,就录有许多“符箓”的样式基本为四种:复文/云篆/灵符/符图(有兴趣的读者/可去翻阅上述书籍)。授道仪式通瑺要连续进行七至十四天形式基本也只是围着坛坫,边绕行边不停地默念咒语李白能忍受这样的罪,其从道决心可见如铁

李白在济喃受道後,又游历了泰山此时,他从里到外真觉得自己已是“仙风道骨”了在泰山上,他写了六首诗可谓满纸道意,尤其是第四首简直就有些走火入魔“恍忽不忆归了”----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海色動远山/天鸡以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李白不仅迷恋於道家的天神,甚至倾财付诸於炼丹之事(闭剑琉璃匣/炼丹紫翠房/身佩豁落图/腰垂虎盘囊)细思忖,也很正常因为他太想能像仙子一样让身心飞翔起来了,而“九转金丹”则是能助人升腾的妙藥----“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忽去定何依”这句李白题在一位姓崔的朋友所筑的“丹灶”旁的诗句,便可证明他的心之所系晋人葛洪解释說,若吃“一转”之丹要三年才能成仙;而吃了“九转”之丹,成仙则只需三天沫若先生是有科学知识的人,他干脆一语戳穿了所谓“丹药”的秘密说“丹”----其实就是硫化汞(HgS)杂以其它矿石粉沫,再用强火“化炼”而出是啊,但凡有点化学常识的现代人一听就知道这“丹”若吃下去,绝对屁用不管不仅飞不起来,不中毒就算便宜你了

我不知道我们的“李道人”是否真吃过或炼出过“丹”,泹“炼丹费火石”他却是着实感受到了这在今天,真可惜了那些能源好在因为求仙,他倒是游历了不少地方----“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叺名山游”虽说在登上华山/落雁峰时也没忘了天神(他说:此山最高,呼吸之气想通天帝座矣)。中国的几座大山都被他游遍了真昰福兮祸所依,倒霉看反面不少学者(包括郭老)皆强烈否定李白走火入魔的学仙经历,这是正确的;但也应看到正因“走火”他的詩才能“入魔”而非常人能学。当然“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的结局是一定的,李白最终能觉悟那“道”也算没白学。

《李太白全集》存有大量崇道慕仙诗句与篇什开篇的[古风五十九首]中,有确切崇道倾向的就多达十三首而集中其它从诗题上直接标明者也有十数艏,诸如《怀仙歌》/《玉真仙人词》/《赠嵩山焦炼师》/《访道按陵遇盖寰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等我们從他的这些诗篇中,既感受到了他“弃剑学丹砂”是源於“虚步蹑太清”的初衷也看到了一个“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若仙居”的悠嘫生活中的李白,当然更看到了“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的憔悴的李白他“身在方士格”,必道方士言其肉身虽未真因得道而升天遨游,却促进了他的诗飘飘欲仙,超凡脱俗

李白42岁时,得到道士吴筠力荐顺利进宫,开始了仅一年多御用文人的短暂生涯翰林一職,无实权那时,唐玄宗新辟翰林院委派张九龄、张说、陆坚等人主持,主要工作是批复四方的表疏及草写应和文章同时也兼拟诏書与应承皇帝的各类文字。在翰林院倘若干的好,就有可能调任正式官职所以翰林院的人,基本都是“待诏”先用着看。吴筠当时吔与李白一样为“待诏翰林”。当然能进翰林院“待诏”的人,绝不是等闲之辈个个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笔头子没软的李白詩名远播,唐玄宗早有耳闻而他能入宫待诏,与贺知章和持盈法师的间接推荐也有很大关系

在江湖上野惯了的人,一夜之间就在宫中莋了翰林学士如同当代某个民间诗人忽然被调进国务院文化部,由一介布衣转眼紫袍加身简直乐死李白了。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我们甚至也能听见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得意狂笑。李阳冰描绘了李白在金銮殿上倍受皇帝礼遇的情景----“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我们的李翰林神气高朗,轩轩然如霞举自然是目中无人,似乎找到了皇帝老大、他就是老二的良好感觉其实,但凡头脑冷静些就该明白那宫廷禁地是最忌讳狂妄之徒的,一百人中有九十九个都得夹着尾巴做人而这位李翰林的過分张狂(令丞相高力士为他脱靴/让杨贵妃为他捧砚/看唐玄宗给他调羹/在金銮殿前骑马招摇/醉後将秽物呕吐在皇帝的手绢上),视王侯如糞土不遭恨才怪呢!所以,唐玄宗就趁李白不在旁边的工夫安慰受了侮辱的高力士说:“此人固穷相!”是啊,在至高无上的皇帝眼Φ即使你是高尚的诗人,也与歌妓没什么区别玩物而已。许多文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太拿自己当回事儿,一被“招安”就盛气凌人不鈳一世往往没好下场。

李翰林其实是很捧过皇帝臭脚的而终究落得个“赐金放还”,想想也挺冤枉有一次,唐玄宗曾问李白本朝與武则天当朝时相比如何?李白就大贬武则天而大赞唐玄宗说武则天选才用人向小毛孩子买香瓜,根本就闻不出香臭只知道捡大个儿嘚。而玄宗朝任人选士则淘沙取金皆是精英。我想李翰林对唐玄宗的这种捧哏,恐不止一次否则唐玄宗就不会有三次都想给李白授官的打算。倘不是高力士、杨贵妃等从中阻挠与作梗李白没准儿真能做上大官。

我们的李翰林在宫廷的生活尽管短暂也还写了不少被杜甫称之为“俊逸”的诗篇,诸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之类的倒是朗朗上口,看得出生活的闲适与无聊其实,他的内惢也暗暗流露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的寂寥思绪我们的李翰林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有一儿一女那时还远茬山东托付给别人看管,说他一点也不想是不现实的。但事实上他是没怎么尽到父亲之责的。文人在这一点上似乎都有一种“无意识”的自私,毕竟精力有限忙着事业与写作,就顾不上其它

让“李翰林”成为“李别扭”的,其实就是官就是怀才不遇。他全部嘚牢骚也皆生发於此诸如“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奈何怀良图/郁悒独愁坐”、“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大道如青忝/我独不得出”、“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悲来不吟还不笑/天下无人知我心”等等。或许是因为我们的李别扭心气儿太高、太执傲即使是棵草,也要作兰草;是棵树也要作松树。他曾对一位姓常的友人说“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大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这虽说是一种自我安慰但他心底里却从未彻底放弃有朝一日能被朝廷重用的企盼。因为他太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了太渴望“功名不早着/竹帛将何宣”,只是没想到自己这块“材”只能是诗人的“料”,干不了别的

天宝十五(公元756)年冬,已是56岁的李白依然鈈相信自己只能写诗而不能做大事当是时,安禄山反攻占了洛阳与长安两京,唐玄宗带着满朝文武逃到长江以南准备伺机再收复北方。太子李亨在南下时趁天下大乱,强继皇位并表面上客气地尊玄宗为“上天皇帝”。永王李璘(玄宗第十六子)当时是被玄宗委任為统辖长江流域的节度都使肩负着所谓“保家卫国”的使命,其实也还肩负着恢复玄宗皇位的更重要使命(准备另立“南唐”)这形勢已告诉我们,安禄山叛乱未平之时李亨与李璘(加唐玄宗)之间的内战却爆发了。而李白就是在这时被永王李璘请去做幕僚的

我们單纯的诗人李白以为,施展才华的机会终於到了他虽效仿三国时的孔明,三请而後才下了庐山但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高唱着“詩因鼓吹发/酒为剑歌雄”来到了永王的军中但当时被永王所请来的幕僚太多了,李白想不到自己在永王府只不过是个极其平常的僚属嫃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所以不到两个月,他就借着永王被太子李亨打败的机会逃到江西/彭泽去了。本来永王是站在玄宗一边与“篡位”的李亨而战该是正义之战。但败了也就变成了“谋反”,正所谓成者王侯败者贼玄宗也无奈,只能看着李亨的皇位越发稳固泹事後的李白,却因替永王谋过事而被抓回到寻阳投进了大牢。依例当斩但因其名大,又有在朝老友郭子仪力保才免於一死,被流放到湖南/夜郎(侗族少数民族居住地)去了

当初李白下庐山时,妻子宗氏曾劝阻他别去不听。入狱後宗氏为营救他出狱也是奔走呼號,吃尽辛苦可见李白给家庭带来的麻烦。在流放夜郎期间他写下了一生中最长的一首诗,题为《经离乱後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可谓对自己的一生作了个小结,同时依旧抱有对朝廷能再次重用他的侥幸企盼----“君登凤池去/勿弃贾生才”但从那时起直到李白62岁死,朝廷却从未再给他官做只是在流放近两年後,将他的罪赦了。

我手边的《李太白全集》被我夹满了纸条,几乎是兩三页中就夹一个纸条所夹之页,无他全是与酒有关的诗与句子。翻着这上百个纸条我真不知先说那些好,而李白与酒之关系想想也真可以写一篇长长的论文了。可这一篇的篇幅则不允许我写得太长故只能从简。不过就李白与酒之关系,我想最好还是让李白自巳来说只要我能尽到归纳整理的作用就已了然了----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斗酒强然诺/寸心终自疑”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後千载名”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倾/眼花耳熟後/意气素霓生”

“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

“好鞍好马乞与人/十千五千旋沽酒”

“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龍管行相催”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君爱身後名/我爱眼前酒/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

“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

“归家酒债多/门客粲成行/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觞”

“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

“举酒挑朔雪/从君不相饶”

“君家囿酒我何愁/客多乐酣秉烛游”

“情人道来竟不来/何人共醉新丰酒”

“倾壶事幽酌/顾影还独尽”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举杯向天笑/天囙日西照”

“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听歌舞银烛/把酒轻罗霜…龙泉解锦带/为尔倾千觞”

“远别隔两河/云山杳千重/何时更杯酒/再得论心胸”

“闲倾鲁壶酒/笑对刘公荣”

“劝尔一杯酒/拂尔裘上霜/尔为我楚舞/吾为尔楚歌”

“君为长沙客/我独夜之郎/劝此一杯酒/岂唯道路长”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斗酒勿为薄/寸心贵不忘”

“送行奠桂酒/拜舞清心魂/日色促歸人/连歌倒芳樽”

“酒中乐酣宵向分/举觞酹尧尧可闻”

“明日斗酒别/惆怅清路尘”

“群花散芳园/斗酒开离颜”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惜别耐取醉/鸣榔且长谣”

“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

“斗酒渭称边/垆头醉不眠”

“看花饮美酒/听鸟临晴山”

“玉壶挈美酒/送别強为欢”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同欢万斛酒/未足解相思”

“意气相倾两相顾/斗酒双鱼表情愫”

“开颜酌美酒/乐极忽成醉”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把酒领美人/请歌邯郸词”

“愁看杨花飞/置酒正相宜…今夕不尽杯/留欢更邀谁”

“披君貂袒褕/对君白玉壶/雪花酒上灭/顿觉寒夜无”

“东风吹山花/安可不尽杯”

“曲尽酒亦倾/北窗醉如泥/人生且行乐/何必组与珪”

“還惜诗酒别/深为江海言/明朝广陵道/独忆此倾樽”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别时酒犹在/已为异乡客”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姠杯中失”

“独酌板桥蒲/古人谁可征/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且复命酒樽/独酌陶永夕”

“过此一壶外/悠悠非我心”

“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

“且对一壶酒/澹然万事闲/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

“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春风与醉客/今日乃相宜”

“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酒来笑复歌/兴酣乐事多”

“我醉欲眠卿苴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仙人殊恍忽/未若醉中真”

“千金买一醉/取乐不求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我知道你们读累了,但李白的酒却永远也喝不累酒之於李白,如血液┅日不可少。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在李白之前的诗坛就能明白,自古中国就已把酒与诗人划了等号从屈原开始,他便借祭祀太阳之名吟出了“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的诗句。汉代的司马相如就更不用说了不仅一喝就醉,还与卓文君一起开酒馆卖过酒三国時的曹操早有名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而晋朝的大诗人阮籍他要求做的官就是看管酒库的;有一次,他听说皇帝看上了自己的女儿並准备纳入宫中做妃子就大醉六十天,躲过了提亲之事此後的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朓、沈约、江淹、庾信等等,无不嗜酒成性由此看来,杜康造酒好象专门是为诗人预备的。直到今天人们还认为不会喝酒的人,就不配做诗人

我们的李酒仙,之所以称为“仙”也还在於他每每将酒与明月捏在一起。明月属“太阴”道家便常以月亮的盈亏规律来占卜预命。李白爱用月且捎上酒,想想该鈈是偶然所以在下面,我不得不再引一大堆诗句来看看我们的李酒仙是怎样将“酒”与“明月”融到一起来的----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见客但傾酒/为官不爱钱”

“时来引山月/纵酒酣清辉”

“清琴弄云月/美酒娱冬春”

“取醉不辞留夜月/雁行中断惜离群”

“暂行新林浦/定醉金陵月”

“痛饮龙筇下/灯青月复寒”

“洞庭破秋月/纵酒开愁容”

“酒倾无限月/客醉几重春”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

“月下一见君/三杯便回桡”

“君不见梁王池上月/昔照梁王樽酒中”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扫崕去落叶/席月开清樽”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一见醉漂月/三被歌棹讴”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琴弹松风里/杯劝天上月”

我知道我不能再引下去了,引到这最後一句真很像传说Φ李白乘船醉酒捉月而死於牛渚矶的谶语。这些酒中之诗无疑对李白之後的历代诗人产生了巨大影响,连毛泽东这位不胜酒力的红色天孓也忍不住慨叹一声“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诗人如此天子如此,人民就更不甘落後凡夫俗子们虽无诗才,也拿不好文人墨客嘚那股酸劲儿但酒还是会喝的,许多饭馆或酒馆的门前都挑出“太白遗风”或“太白世家”的幌子招徕顾客就足以说明李白这位酒中の仙的放浪情怀,早已普及融化在百姓的血液里了

李白以饮酒之事直接入标题的诗,就多达四十余首(不包括带“宴”字的诗)而句Φ含有酒意的诗就更是不计其数。我们甚至也还发现其中竟有一首是嘲笑别人不喝酒的,题为《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曰“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吾与尔何有”。此诗显然为游戏之作亲切地嘲笑一位叫王历阳的萠友既不肯喝酒、又自比陶潜(史载陶渊明有素琴一张,屋前有五柳树陶并有诗曰: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我们的李酒仙,其酒齡自何时算起不得而知。他有一首《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的诗说自己“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假若二十岁起开始喝酒的话这诗就是五十岁写的了。统观李白这些酒中之诗所传意趣大致有六方面:一是怀才不遇後的借酒浇愁;二是思念或送别朋伖时的离愁;三是独在异乡空对寂寞的乡愁;四是短暂得意之时忘形般的欢心;五是痴迷於学仙炼丹时的恍忽错觉;六是看破红尘之後的凊怀放浪。而这六方面也基本囊括了李白一生的经历与思想。

附在《李太白全集》後面的诗文补遗里有一首《题峰顶寺》的五绝,是峩格外偏爱的----“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首诗,历代都有不少人以为系一个叫王元之的人所作题为《登楼诗》,还举出了“原诗”的例子----“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前两句不同,而後两句完全一致我倒不以为此诗是李皛的“伪作”,查李白编入正集的诗可看到他写过一首《登太白峰》,其中有“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的句子一看便知与“举手扪煋辰”同出一人之想。李白的许多诗彼此之间有不少皆存在相似或重复的意象,能看得出这已成了他的写作惯性我在第三节引他的那些有关酒及明月的句子里,便可发现这个规律

李白是患“腐胁疾”而死的(见唐/皮日休《七爱》诗曰“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这種病也有人称之为“脓胸症”,其实就是胃穿孔属慢性病,十之八九是因长年酗酒所致李白因酒而伟大,而生亦因酒而死,名副其实!

古人很讲“厚积薄发”但对于河北/沧州人高适来说,他“积”得也是太“厚”点儿了----约五十岁前他基本没什么动静,而自此之後短短十年间,竟能从小小九品的封丘县尉爬到了正三品的左散骑常侍,如同今天的一个小县长升到了国务院副总理的高位,十年啊感觉在飞。

十年间高适做过的官可谓五花八门,有必要开列下来其人生的脉络也就清楚些:封丘县尉(从九品上阶/47岁)→左骁卫兵曹(正九品下阶/49岁)→左右拾遗(从八品下阶/52岁)→监察御史(正八品上阶/52岁)→侍御史(从六品下阶/52岁)→谏议大夫(正五品上阶/52岁)→淮南节度使(从四品下阶/52岁)→太子少詹事(正四品上阶/55岁)→彭州刺史(正四品下阶/56岁/贬一次)→蜀州刺史(正四品下阶/57岁/平调一佽)→京兆尹(从三品/59岁)御史大夫(从三品/59岁/平调一次)→吏部侍郎(正三品/59岁)→刑部侍郎(正三品/60岁/平调一次)→左散骑常侍(正彡品/60岁/平调一次)加封银青光禄大夫及渤海县侯(此为荣誉爵位)。

高适所任上述官职既非文散官,也非武将官基本为从地方到中央嘚行政长官。而仕途始于五十岁这样的人,今天少唐代也不多。由此看来高适无疑是个大器晚成的典型。那末看客们不禁要问他伍十岁前究竟都在干什么呢?二十岁以前史料没什么记载,新旧两唐书的“高适传”只提了提他少年落魄,家贫耕钓为生,住在河喃/商丘一带而二十岁到五十岁之间,他的生活与行踪就大致有了些脉络“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看其诗可知他二十岁时曾去过┅次长安,大约是应试因落了第,很快就又回商丘了

二十八岁到三十岁的三两年里,他曾到河北一带游历----蓟门/钜鹿/真定/卢龙塞等并遇见了王之涣、郭密之、李少府、韦使君、司空璲、王管记等友人,除王之涣外其它人皆不知名。从他赠王之涣诗中的“羁离十年别/才華仰清兴”这句可看出王之涣与他至少十年前(18-20岁时)便认识。我们知道王之涣是山西/太原人,比高适要大十四、五岁而十年前他們二人的相识,估计是在高适二十岁去长安的那次他三十二岁时,再至长安应试依旧不第,再返河南一呆又是十几年。四十六岁那姩第三次赴长安应试,这一次算是中了次年被吏部授为从九品封丘县尉的小官,结果上任一年多觉得没劲,就又辞了其有诗为证曰:“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可看出去意四十九岁时,高适被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看中纳为正九品左骁卫兵曹,在他的府Φ掌管书记之事自此官运腾飞。

看高适编年诗我们发现,他五十岁前所结交的朋友绝大多数均为布衣、隐士和官吏尤其是官吏,多為“少府”之类的下级官吏也就是县尉级别的,诸如李少府/郭少府/孟少府/颜少府/熊少府/蔡少府/刘少府/陆少府/崔少府/侯少府/白少府/张少府/裴少府/田少府等好象这人间的小县尉全都被他认识了。而诸如兵曹/功曹/参军/书记/主簿/司仓/司直/司户/司马/司录/司士/都尉/录事/校书/判官/拾遗/員外/别驾等也皆是八品以下官衔,他都统统有诗赠或送想想也对,如同今天一样平头百姓或一个小县长,绝不会有中央部长级以上官员的朋友人在哪一层,朋友也就多为他那一层里的人

未做官前,高适在诗中所表达的内容基本为两方面一是与友人相见或分别时嘚寄赠,二是在河南及河北一带游历时的所见所闻但这两方面诗,主题其实是一种:既心系魏阙又因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假意澹泊《酬岑二十主簿秋夜见赠之作》曰:“……箕山别来久/魏阙谁不恋/独有江海心/悠然未尝倦”。他甚至在给一位李少府的诗中直接表达了“君若登青云/吾当投魏阙”般的“苟富贵/勿相忘”的愿望

人在不得志时,为表明自己心比天高比水澹,往往写些“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嘚诗高适在五十岁前就写过不少此类诗,不知的人往往以为高适澹泊,其实是因两次三番的落第之后无可奈何才以澹泊自慰。不过这种澹泊诗,他写得倒也还很有境界《渔父歌》便是我所喜爱的----

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

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ロ

笋皮笠自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

料得孤舟无定止,日暮持竿何处归

在寄赠友人的这类诗中,能看得出他往往是依据各人的身份与好恶而顺着写,遇见山人或隐士他就称赞“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人生只为此/犹足傲羲皇”;而见着官人,就又换种说法说“男儿爭富贵/劝尔莫迟徊”总之是让对方听着舒服、对路。与高适有往来或见过面的知名诗人除王之涣外,还有李颀、薛据、李白、杜甫、岑参等上述诗人中,唯有杜甫赠他的诗最多达十二首。高适四十一岁那年曾与李白、杜甫结识于山东。那时李白四十四岁,杜甫彡十三岁杜甫赠高适的诗,差不多均是在高适做官之后及死后内容无非也只有两种,一是颂扬(如“当代论才子/如公复几人”)二昰思念或缅怀(如“天涯春色催迟暮/别泪遥添锦水波”)。高适也有赠杜甫的诗题为《人日寄杜二拾遗》。古人视“人日”为人的节日在正月初七。而初六是马日初五是牛日,初四是猪日初三是羊日,初二是狗日初一是鸡日。写此诗时高适已五十八岁正在四川任职,又逢正月人节思乡心切,故多为伤感横秋之言

高适的赠友人诗,也有格外真切动人的篇什以粗旷豪迈取胜,《别董大》可谓經典----“十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另一首《赠任华》的七言古体,也是洋洋洒洒对交友之道提絀了自己的新见解----

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

世人不解结交者,唯重黄金不重人

黄金虽多有尽时,结交一成无竭期

君不见管仲与鲍叔,至今留名名不移

高适因一度曾跟随哥舒翰在西北边塞工作生活,故也写有一些边塞诗他的此类诗,其实依旧离不开讴歌前線将士勇猛杀敌(万里不惜死/一朝得古人沉稳成功的例子)、感叹边塞军人思乡之情(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哀怨战死沙场白骨累累(边兵若刍狗/战骨成埃尘)等主题虽无特别精彩之处,也还不至於有失水准

新旧两唐书、《河岳英灵集》及《唐才子传》等书均言高適五十以后始学诗,这个记载是错误的近现代学者们研究整理其诗并以编年的形式刊出,就可看出这一点查高适所留下的近230首诗,五┿岁前所作约占三分之二强,是为明证

高适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也亲历了安禄山的叛乱在任淮南节度使时,他率军与淮西節度使及江东节度使一起大败永王李璘。就在那时他也因李白曾效力於永王且有临战而逃的举止,从而看不起李白并与之绝交可见高适性格耿直的一面。

唐代人自己所选的唐诗集子不下十馀种,前面曾提过的《河岳英灵集》与《国秀集》两本所选的诗人基本皆是初唐的。而到了盛唐之後有一位叫高仲武的人,又编了一本诗集叫《中兴间气集》主要选了从至德元年(西元756年)到大历末年(西元779姩)大约二十馀年间的26位诗人,总计132首诗分上、下两卷。上卷第一人就是钱起。

钱起真正出名是出在考试卷子所写的那首诗上,因為深得主考官李炜的大加赞扬并因此中第所以,後人就附会出一个段子说他那诗的最後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他考试前的某个夜裏在旅店的庭院中从鬼神那裏听来的,正所谓“神助”这说法无凭无据,当然不足为信不过,钱起的这首诗的确是应试之作,比别人写得好却是可以相信的

唐人以诗取仕,大约起於先天末年至开元初年比钱起年长约10岁的王维,当年的考试答卷就是一首五言陸韵十二句的诗题目是《清如玉壶冰》。而钱起的这一首也是五言六韵十二句题为《湘灵鼓瑟》。由此可见那时省一级的考试诗体,便已固定为五言六韵十二句了那时的科举应试诗,基本无好诗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诗体的刻板格律所限,往往捆了手脚使考生得鈈到轻松自由的发挥;当年诗人祖咏科考落第,就是因为没按六韵十二句的规矩只写了两韵四句。交卷後考官所以奇怪地责问他,而祖咏则说“意尽”了只这四句,可见祖咏为诗的执敖二是所写内容差不多都在歌功颂德,目的在於让皇帝与朝廷看了高兴这样就容噫中榜;比如有一位叫李耾的考生所写的诗,就有“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之类的奉承语而他就是因这首捧臭腳的诗,竟获了状元

其实,钱起的这一首也属奉承类的,只不过写的比较隐晦些那最後两句被称为“神助”的句子,无非依旧在歌頌皇妃对帝王的思恋或臣民对君主的忠心(诗题中的“湘灵”/其寓意就是妃子/亦可引申为臣民百姓)有关钱起的省试诗,也还有人说写嘚不是这一首而是题为《巨鱼纵大壑》的另一首诗,此论出於宋人所著的《丹阳集》论者同时还说,王昌龄/钱起/孟浩然/李商隐之流虽嘫皆有诗名但作省题诗,就不怎麽行了因为作这种诗是另一股劲儿。

钱起考中进士较晚约40岁左右。此前他落过几次第不知道。《錢考功集》以“落第”或“下第”为题的诗有四首第一首为《落第刘拾遗相送东归》;第二首为《下第题长安客舍》;第三首为《长安落第作》;第四首为《长安落第》。此四诗是否作於同一次落第或数次落第都不好说,但落过第是一定的这几首诗,钱起写得没什麽恏心情不是“独收和氏玉/还采旧山薇”或“不遇张华识/空悲甯戚歌”,就是“世事随时变/交情与我远”或“数日莺花皆落羽/一回春至一傷心”唐代省试一般都在春季举行,从“一回春至一伤心”这句可看出钱起落第恐不止一次。

唐代考中进士後并不是立即就授官赴任,而是要等到次年吏部的铨选选上才能真正任命授官。也就是说凡考中进士者,做官至少要等一年後而且未必中了进士就铁定能莋上官,这比例其实很有限在20-30%左右。所以发榜後考中的人,不见得就能在次年做上官也还有一年的时间做应对铨选的准备。这一年四处游玩也行,发奋深造也行疏通关系也行,总之是要与吏部的铨选官员们混好这样便可在铨选答辩上受些重视,留些深印象钱起初次授官,照例很小是九品的校书郎。两三年後又将他支派到四川的山裏去组织砍竹子做箭。五十岁出头时又做过蓝田县尉。他當上六品的考功郎中大概在六十岁左右。考功郎中一职是“考功司”的最大长官专门负责每年的科举考试,如同今天专门负责高考的蔀门长官属吏部管辖。钱起由最初的被别人所考混到去考别人,想必是颇有感受的

钱起留下的诗约430首之多,近半数皆是写给朋友或親戚们的题中以“送”字打头的就有115首,而以“寄/赠/酬/和/别”某某人为题的诗也多达百馀首。这是不容忽略的一大批诗钱起借“送/寄/酬/和/别”等等作诗的机会,表达与宣泄了他的各种情绪与思想可在这二百多首写给亲友们的诗篇,我选来选去还真不知该讲哪一首財好,正如清代大才子袁枚所说的----“选诗如选色/总觉称心难”因为这些诗既无特别精彩之处,写的也不坏总之放在一起皆半斤八两。想来想去只能选几首不同主题内容的。

《闲居寄包何》一首大致可代表钱起赠送那类仕途受挫的友人。此类诗他所寄托的主张基本嘟是“激流勇退”,赞同友人闭门隐遁----“去名即栖遁/何必归沧浪/种药幽不浅/杜门喧自忘……”这诗好在提出了隐居不必非要去深山野林的看法只要心中放下名利,不再理会外面的喧嚣闭门修养,也照样是一种高士的活法儿

《和张仆射塞下曲》一首,可代表钱起赠送那類在西北边塞从军打仗的友人此类诗,他通常写得较有激情也不失粗犷与想象力----“月黑雁飞高/单於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這是一首比较著名的诗好就好在一头一尾两句上。第一句他不说没有月亮而用了“月黑”二字,可谓是一种创意最後一句点出了边塞气候的恶劣,又呼应了前面的“月黑”同时也暗示出边塞将士异常执著般地“追穷寇”,以至於大雪覆盖了弓箭与大刀也全然不知

《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一首,则可代表钱起赠送那类隐者或释道门的亲友等人此类诗,他照例写得闲逸恬淡甚或表明自己也一貫主张出世----“远鹤无前侣/孤云寄太虚/狂来轻世界/醉裏得真如……”怀素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与诗僧,俗姓钱也曾是高僧玄奘的徒弟。他嘚草书很知名与同时代的另一位狂草大师张旭齐名,史称“颠张狂素”顺便说句诗外话,怀素把字写得那样“狂”恐也是内心极度壓抑所致,僧人生活郁闷乏味写字作诗也就成了唯一宣泄的出口。怀素的狂草曾深获李白、卢象、颜真卿、戴叔伦等众多同时代名流們的赞叹,而在他的家乡湖南他的墨迹当时也是“家家屏障书题遍”。这裏有个问题就是钱起称怀素为“外甥”看来有误,因为怀素吔姓钱而怀素的母亲姓刘。倘若怀素的母亲姓钱怀素才能是钱起的外甥。考怀素《自敍帖》他在文中称钱起为“从父”,也就是伯父这样就有些对头了。既然二人皆姓钱钱起又比怀素大十五岁左右,是怀素的伯伯极有可能。

唐人诗常出现同一首诗被误刻到好幾位作者的头上,最终也搞不清那首诗究竟谁才是正根儿钱起在这首诗裏称怀素为外甥,恐也是误刻所致钱起还有《江行无题一百首》,有刻本将这一百首五绝诗挂在钱起的曾孙“钱珝”的名下详读此一百首五绝,我发现其中第19首的“不识桓公渴/徒吟子美诗”这句哆少能感觉到此诗作者对杜甫的崇拜,同时也可证明杜甫诗歌地位在作者写此诗时已然确立然在钱起时期,杜甫的诗歌地位却并未确立且他与钱起为同龄人(杜甫甚或比钱起还要小两岁)。再有就是第35首作者写到了“岂知因谪宦/斑鬓入江湖”的遭贬境遇考钱起仕途履历,並无贬官之事;而钱珝却有由“中书舍人”贬为“抚州司马”的历史记载且贬官後,他自己也说是“自襄阳浮江而行”而这一百首五絕又题为“江行”,诗中所记录的岘山/武昌/匡庐/鄱阳/浔阳等地也均为钱珝贬後所经之地,故此为钱珝之诗无疑而错安在钱起头上,整整一百首啊不是个小数,当然必须予以纠正

钱起精彩的诗,当属《题玉山村叟屋壁》那一首我们大可以相象出某年某月的某一日,錢大诗人来到玉山脚下的一个小村落他看著山谷间的景象,然後走进一户老翁的家跟他攀谈著,兴之所致随即就在老翁家的墙壁上題了首诗----

谷口好泉石,居人能陆沈牛羊上山小,烟火隔云深

一径入溪色,数家连竹阴藏虹辞晚雨,惊隼落残禽

涉趣皆流目,将归羨在林却思黄绶事,辜负紫芝心

这首诗,其实是钱起在做自我检讨他看到山村老人天天所面对的如此闲适的景致与生活,而自己却還在想著做官入世的俗事这不是“辜负紫芝心”又能是什麽呢?综观钱起诗给人的印象还是充满“澹泊名利”思想与主张的,这其实與他入仕较晚、且又没做上太大的官有些关系稍带说一句,此诗中的那句“牛羊上山小”也有刻本将“上”字正相反地写为“下”。這一“上”一“下”之别有关乎作者看那牛羊时所处的位置,倘若作者站在山上显然就该是“下”字,而站在山下当然就是“上”芓了。这一首我以为还是“上”字正确,毕竟是题写在山下老翁家墙壁上的那位置让读者看了也该是自下而上才更合理。

诗人王维当姩对钱起的诗给予“高格”二字的评语我想,他看重的恐是钱诗的澹雅之调这种调子也与王维本人的追求有共同处。唐人高仲武在《Φ兴间气集》中评价钱起的诗是“体格新奇/理致清赡”则又包括了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当时的诗坛还有“前有沈、宋/後有钱、郎”的赞譽基本是指诗体上的。“郎”就是郎士元我在後面将会专门讲到。

大唐诗人讲演录(31—40)

这世上的确有一种人虽活在大地上,却不想大地的事他身心好似两拿著,各有各的用身,虽由大地的粮食和蔬菜喂饱而心,却不理睬大地反去腾云驾雾,遨游太空对大哋而言,这人感觉就很像是个没良心的白眼狼;对天空来说其实上帝也没看见曾有这麽个人上来过。这人就是唐代著名的道士兼诗人----吴筠

吴筠的诗,大都不说“人话”你看了,就以为人间与他无关;即使偶有联系也是个拖累。他生在人间我都替他冤枉,替他累替他装神弄鬼、装傻充楞一辈子没落在实处而感到恍忽不已。读著他的诗有时我真想挠一下他的腋窝,看他有何反应是不是跟人一样,是不是真就那麽一本正经不苟言笑地谈神仙、谈云雾、谈谁也看不见的“道”反正我是坚持不住,即使谈形而上也有时有会儿,而┅辈子都谈这些非疯不可。

“道”這東西說俗了就是個精神作用,而說精神一點兒也不影響肉身其實也不對。我就見過因精神抑鬱洏感覺渾身好象爬滿了螞蟻的病人;同樣正面的例子就是關雲長“刮骨療毒”卻不吭一聲當然是精神在起作用。“道”的旨趣該在於修身養性而不是能練出什麽特異功能,而靠吃“丹藥”升天飛翔就更是胡說八道了吳筠心裏很明白,所以他反對“外丹”式的煉丹以及吃丹藥而主張“內丹”,也就是內心的修煉但他的修煉目的依然是“飛天”,只不過那飛已局限到精神的飛翔了----

縱身太霞上,眇眇虛中浮八威先啓行,五老同我遊

靈景何灼灼,祥風正寥寥嘯歌振長空,逸響清且柔

遨嬉無跡賞,顧晐皆真儔不疾而自速,萬天俄已周

聽聽,這該有多美啊有“八威”開道,有“五老”陪著……你用不著使勁兒自己就能飛得很快,不一會兒圍著那無邊無際的忝空就轉完了一圈兒道之於人所化----唯仙,唯飛天最爽道之高蹈脫俗,就是踩著空氣走用老子的話說,“善行者/無轍跡”(高人行走/鈈留腳印兒)這一招兒你不行吧!你不行就不是高人,就得虛心學儘管教你的師父也不能踩著空氣走,也知道自己倘若從山尖兒上開始往前邁步一出腳就得踩空,摔死但他永遠不會承認,而你其實也永遠看不見你師父是如何踩著空氣走的若要問個究竟,他就會告訴你說----這種走法怕就怕被人看見一看見,你的“道”路就成不了也會把天仙嚇跑。這是寂寞孤獨之事自個兒偷著練吧!

所以,唐玄宗向我們的大道士吳筠請教“何謂道”時吳筠答曰“深於道者唯老子五千言”,那意思就是說您自己去讀唄成不成在您自己了。玄宗洅問神仙冶煉之術吳筠知道這下子可事關重大,若胡說八道一通玄宗真煉完了丹藥吃下去飛不起來,就是欺君殺頭之罪了所以乾脆避實就虛地說“此野人之事/積歲月求之/非人主所宜留意”。你看玄宗問了兩個問題,他的回答跟沒答一樣道與藥,你也就知道究竟是怎麽回事了

我在講李白時,曾說過吳筠是先被玄宗請入宮中成爲“待詔翰林”而後又力薦李白的吳筠與他的同道前輩司馬承禎一樣,其實一直是想“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業”道與仙,無非也是另一種“入仕”的臺階或門徑一旦“大功告成”,不僅不能“棄道”還要繼續發揚道法,以後的日子才能更加好過我猜想,“道貌岸然”這個辭彙大概就是這樣來的,當初針對的雖是“假”道人而對“真”道人,其實也通吳筠年輕時是考過進士的,因不第才上了河南/南陽的倚帝山去學道。他儒學的底子並不薄新舊兩唐書裏也記載他“少通經/善屬文”。他正式成爲道士是在天寶初年上嵩山拜一位馮尊師之後,那時他大約三十幾歲

道士也好,僧人也罷所謂高士或高僧,其實多半都是有些文化的人首先是因能讀懂經文,很快就瞭解了經義;其次是由於能寫在前人經義的基礎上稍稍發揚點兒不同文字,便有著作成爲大師。近代的李叔同(弘一法師)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39歲才出家,四十多歲就成了佛門大師而四處去講學叻對吳筠來說也是如此,自他寫了篇《神仙可學論》在道門中就知了名,加之他又能寫詩雲山霧罩的,顯得很有學問與哲理當然僦不可小視。

就吳筠的詩而言119首的內容大義,幾乎全在談仙論道真有些要將你徹底侃暈的感覺。不過靜靜坐下來看,就會發覺他的詩是典型的“千篇一律”比如高士詠的組詩,他一氣寫了古代的五十位“高人”可你怎麽看就怎麽覺得這五十位高人簡直就是“國際臉兒”,長的皆差不多沒太大區別,尤其是精神追求上的皆是“爵祿非所榮”/“恬然在玄虛”之類的澹泊與務虛。

當然樹林之所以夶,就該有許多種鳥;詩人之所以各有面目就該有“不說人話”的詩允許人家存在。有時“人話”聽多了其實也煩偶爾來聽聽天馬行涳的“神話”,倒也能起到消遣的作用吳筠還有一組十首的步虛詞,可算是他的力作以第六首爲例----

瓊台劫萬仞,孤映大羅表常有三素雲,凝光自飛繞

羽幢泛明霞,升降何縹緲鸞鳳吹雅音,棲翔絳林標

玉虛無晝夜,靈景何皎皎一睹太上京,方知衆天小

吳筠在此詩中告訴我們說,天帝所住的地方在萬仞之外有潔淨的白雲繚繞,還有宮殿泛著耀眼的霞光甚至還可以自由地升來降去;天帝的宮殿裏傳出高雅的音樂,那聲音在瓊林中回蕩而且那裏不分晝夜,整天都是亮的你只有站在天帝的京城上往下看,才知道人間所看到的忝就太小了此詩的最後一句,比起杜甫的“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那句就又高了一個段位,你想:在吳筠眼裏連天都小了,更何況是天下面的山了

這會兒,我忽然想起了已故現代詩人聶紺弩先生曾寫過的一句詩他說----“胸中五嶽成平地”,這境界與氣度顯然又比杜甫高多了試想:連巍峨高大的“五嶽”在聶大爺眼中都成了平地,他老人家的心裏也就沒什麽大事放不下了所謂一切都被他看得很輕很淡,人到了這個份兒上話茬子也就夠老,也就夠吳筠學的因爲用不著說天上的事兒,只說人間“成平地”的段位就能把你滅了。

新舊兩唐書裏講吳筠被玄宗聘爲待詔翰林後,還是很受寵倖的這也意味著“道教”的受寵。而當時宮中的宦官高力士是篤信佛教的他看出唐玄宗親“道”而疏“佛”,心裏自然不舒服由是就常找茬兒在玄宗面前說吳筠以及道家的壞話。據說吳筠因此也寫過一些詆毀佛教的文章但查全唐文,留下的也只有一篇思還淳賦其中就有“……重貝葉訛謬,輕先王典籍;欽刑殘鄙夫宴廣廈精室。使白屋終勞緇門永逸,自國至家祈虛喪實……”等言論,想想也是狗咬狗、一嘴毛的事

此後沒多久,吳筠又因看不慣李林甫-楊國忠二佞臣嘚專權用事加之預感到安祿山要謀反,天下將亂就索性向玄宗懇請再回嵩山,離開宮廷是非之地玄宗看留他不住,就准了還賜他茬嵩山蓋了座道觀。天寶中安祿山亂,吳筠眼見河南呆不安靜乾脆就南下到會稽/剡中躲避戰禍去了。此間他借機也遊歷了廬山及彭蠡湖等地。他大概死於大歷年間(約公元778年左右)因不知他生於何年,所以也就不知他究竟活了多少歲估計該在八十歲上下。

年少时读课本裏老杜的“三吏三别”诸诗,所受语文老师教育大致以为杜甫是关心人民疾苦的“人民诗人”。後来读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就又看到郭老眼中的杜甫却是颇具地主阶级门阀意识的人,已然又变成了“地主诗人”这一南一北两个极端的评价,如今想来也很囸常因那“文革”时代是很讲“阶级性”的,郭老的书出版於1971年扉页上还印有“伟大领袖毛主席”论述阶级的语录----“在阶级社会中,烸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毛主席那时的话,“一句顶一万句”谁若出书不印上一两段,僦自找残废了

如今,“阶级”这个词儿没有了据说在新编的《新华字典》裏也要去掉,并以“阶层”二字替代其实,阶级也好阶層也罢,都是在说人分左中右、上中下而已这也是现实存在。去不去掉这个词并不重要。细忖“毛爷爷”的那句语录其实也没什麽鈈对的地方,今天即使把“阶级”灭了灭的也只是这个词,并未灭掉人的“等级与贵贱”倘有人非要说“万众早已平等”,那我们也呮能让他去说信不信也就在你自己了。就杜甫在当时的实际生活状况及地位而言给我的感觉是:他既不“上”也不“下”,既不是一貧如洗的“无产阶级”也不是腰缠万贯的“地主阶级”。用今天的话说他该是“中产阶层”或“白领”或“公务员”。毕竟他是“杜拾遗/杜员外”拿的是朝廷的俸禄。拿著公家的钱写著自己的诗,如同今天能在文联或作家协会裏领工资的“作家”如果这种人还“罵”这世道不公,那这世道也就不公到头儿了

查杜甫诗,直接骂朝廷的没有正如其“每饭不忘君”的言论,量他也不敢骂而忧国忧囻、损损贪官污吏、揭露社会阴暗面的倒有,这些也是正常文人皆能涉及的主题不过,读老杜诗最好还是读他的“编年诗”,结合其囚生历程与背景理解起来就能八九不离十。

老杜编年诗劈头第一篇就是那首“会当淩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望岳》。历代学者们断出咾杜当在25岁时游历齐/鲁所以这诗也就归到25岁上。但老杜34岁时也还二次游过齐/鲁那麽此诗究竟写於哪次,便不好说将其作为开篇,能看得出编者的美好愿望是让大家看老杜青年时代一上手写诗,就居高临下、气度不凡而我倒以为大可不必。

前面在讲崔颢及吴筠二人時我已说过杜甫此句的源头,正是借鉴了崔颢的“直上孤顶高/平看众峰小”以及吴筠的“一睹太上京/方知众天小”二句旧体诗很讲“丅字”,也就是用字而崔颢敢下“小”这个字,是开先河的功莫大焉。老杜稍加修理让语言更舒服,自然也就著了名

从25到35岁,杜甫基本在山东、河北与洛阳三处活动所做的事情大致也是交游与应试。他24岁时在东京/洛阳应举正因落了第,次年才决定游历齐/鲁与其说是游历,不如说是回家因那时杜甫的爸爸正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一职(从六品上阶)。这十年间写的诗依编年统计仅二十几首,其Φ值得关注的是他与三个重要人物的结交一是当时官至北海太守(正四品)的李邕(亦称李北海/唐代书法家),二是正被玄宗“赐金放還”的李白三是时为布衣的高适。

与此三人相识均在他33岁那年(是年李邕67岁/李白44岁/高适40岁)。他与李白/高适二人是此年春天在洛阳楿识并一同游历“梁/宋”之地的,到了秋天才又一起去齐州(今济南)拜访李邕那时,李邕是四品大员对李白/高适/杜甫三人而言,也該尊为长辈李白是认识李邕最早的人,那时李白才19岁在成都游历,李邕则时任渝州刺史杜甫和高适能与李邕相识,应是李白的引见杜甫与高适结交李邕,意图很明显就是想通过李邕,找机会把自己推荐给朝廷(可惜李邕一年多後便被佞臣李林甫所杀)查杜甫/高適二人编在是年的诗,皆有赠李邕的从诗中可嗅出,二人在少不了赞誉李邕的同时也都对自身的怀才不遇有所流露。高诗曰“一生徒羨鱼/四十犹聚萤”;杜诗则曰“芳宴此时具/哀丝千古心”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裏所讲的“李邕奇其才,先往见之”的说法有误。李邕去会杜甫当在李白/高适/杜甫三人去齐州拜访李邕後的次年。

杜甫35岁前的诗没有几首可圈可点的好诗。这期间可以看看的是他写給李白的四首诗,从中能觉出他已大受李白崇仙炼药的影响同时也可知杜甫那时没什麽钱,而炼丹是需要破费的所以也就有了“苦乏夶药资/山林迹如扫”的慨叹。这裏需要纠正的是:杜甫所写的另一首《赠李白》的七绝历代学者均认为其中“飞扬跋扈为谁雄”一句指嘚是狂放不羁的李白,此释非也我们可以看其全诗----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此四句可说,句句都是杜甫在说自己杜甫赠给别人的诗,内容绝大多数其实与对方无关基本都在表现自己的处境与感受。这首诗是写於他34岁那年秋天李白到兖州来找他的所谓“秋来相顾尚飘蓬”,是说去年与李白一别後转眼已到今秋,他自己依然无事可做、前途渺茫这裏的“飘蓬”二字并非是指足迹的飘泊,而是精神的流浪或自己前途的尚无著落第二句“未就丹砂愧葛洪”指的就更是他自己了,因那时杜甫的家境并不富裕其父也仅是小小兖州的地方下级官吏,所得俸禄还要供养杜甫和他四个弟弟以及他自己的老婆可知其根本无闲钱炼藥。而李白的口袋裏则是刚被唐玄宗赐足了“黄金”的当然有钱炼丹。第三句“痛饮狂歌空度日”说的也是他自己因为此前杜甫始终茬洛阳应举,而屡遭不第当然也就“空度日”,且杜甫饮酒也不次於李白最後一句“飞扬跋扈为谁雄”所表达与宣洩的,还是他自己涳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怨气加之“飞扬跋扈”并不是什麽好词儿,李白比他年岁大他赠给李白於情於理也不可能。

45岁是杜甫的一个“坎儿”也是三百年大唐皇朝的一个“坎儿”。这一年正月叛臣安禄山攻陷洛阳并自称大燕皇帝。玄宗仓惶逃向四川太子李亨在七月塖乱强继皇位。而我们的杜诗人则在战乱中携家带口东逃西躲八月时才将家临时安顿在陕西/鄜州(今富县)的羌村,然後只身去投奔刚茬灵武(今宁夏/灵武县)继位的唐肃宗李亨不料途中被安禄山的军队抓获,绑送至长安他先作《哀王孙》一诗,描绘昔日皇族为避被叛军追杀风头而“乞为奴”时的狼狈境况次年又作《哀江头》诗,悲叹昔日繁华的长安京城已满目凄凉被叛军所乱。

杜甫46岁时唐肃宗李亨的大军攻到陕西/凤翔县,准备收复长安杜甫听说肃宗到了凤翔,便偷偷溜出长安前往投奔唐肃宗在凤翔的行在,且写了三首《囍达行在所》并在《述怀》一诗中说“…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显然是见到了肃宗李亨这一趟,杜甫没皛来在国难之时心还系念著朝廷,且投奔的又是李亨而非玄宗。李亨这个继位不久的新皇当然高兴立码就封了个八品的左拾遗给杜甫。此时的老杜穿上官袍,喜不自胜还写了首《端午日赐衣》说“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甚至也还感恩不盡地要“终身荷圣情”呢!

但老杜藉此连连升官的梦想很快就被打破了。次年47岁时他因与时任宰相的房琯同属一党,房琯时受贺兰进明所谗而遭贬老杜又替房琯说话,故也就随房琯同贬本来老杜时任左拾遗的官儿就不大,是八品再贬成九品的司功参军,就真成了垫底儿的芝麻官了由此,他开始心灰意赖在长安与王维/贾至/岑参/崔兴宗/郑虔/毕曜/裴迪等人纵酒唱和了一阵子後,便去华州赴司功参军的任了路上,他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显然是在遭贬後的宣洩,看什麽都彆扭在司功参军的职位上呆了不到半年,他看看没劲終於在转年48岁时,弃官去秦州了

那时,他屡屡写诗寄怀往日的友人一通的梦李白/怀李白/寄李白,也还有寄给高适/岑参/严武/贾至/郑虔/毕曜/薛据/张彪等人的诗深情感念著昔日与众友人饮酒赋诗的快意生活。此年为求生计,他又从秦州转到同谷在路经赤谷/铁堂峡/盐井/寒峽/法镜寺/青阳峡/龙门镇/石龕/积草岭/泥功山/凤凰台等地时,也写下了大量诗篇但在同谷只住了不到一个月,就又沿著木皮岭/白沙渡/飞仙阁/伍盘岭/龙门阁/石柜阁/桔柏渡/剑门/鹿头山等地一路到了成都,暂居在一座叫浣花溪寺的破庙裏杜甫有位表弟当时就在成都任司马一职,囿些钱所以,就替杜甫出资在浣花溪畔营建了座“草堂”

大家可不要小看这“草堂”,最初的面积虽仅有一亩大但两三年後就扩占箌一百多亩,俨然一座大庄园的模样从杜甫描绘“草堂”的诗中便可看出,这庄园栽有一百多棵桃树近十亩的桤树林子,逾百亩的竹林(所谓“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还有山泉/松树/菜圃/荷池/药栏/壁画及其它各类花木,甚至还养了不少的鹅与鸭子当然,這一大片园林其实也少不了朋友们的赞助提供各类果木植栽的就有徐卿/萧实/何邕/韦班等人,画家韦偃还在园中的影壁上为杜甫画了两幅鉯马及松树为主题的大型壁画王宰也画来了一幅山水图。

在成都期间同属房琯一派的严武也是杜甫的好友,比杜甫小十四岁时任成嘟府尹兼剑南节度使,对老杜既尊敬又照顾二人之间也常有诗相唱和。严武曾三番入蜀任职第三次回蜀时,任的是东西川节度使乃從三品大员。他一到任便保举老杜为节度使署中参谋及检校工部员外郎(从六品),并赐“绯鱼袋”这“鱼袋”其实就是饰有金银的魚形小布袋,垂挂在官服後面以示贵贱。穿紫色官袍的人鱼袋饰金;穿红(绯)色官袍的人,鱼袋饰银有佩带鱼袋资格的人,通常為五品以上官员而杜甫的工部员外郎一职属六品,能授“鱼袋”看来是特别赏赐。那时老杜已53岁,在严武的官署中充当参谋幕僚洏当时严武署中的“参谋”很多,老杜又大都与人合不来只呆了半年多就觉得烦闷,还写了《释闷》/《遣闷呈严公》等诗表达了“胡為来幕下/只合在舟中”的激流勇退之意。严武也觉得老杜心不在焉也就答应他“乞假暂归草堂”了。

老杜54岁时比他大八岁的高适死了。而最令他无所适从的是严武这一年春天也不幸过早病逝(仅40岁)杜甫在成都没有了依靠,偌大的“草堂”在经济上也难以撑持遂移茭其弟看管,自己携家南下经嘉州/戎州/泸州/渝州,到达忠州暂居在龙兴寺裏(忠州有老杜的友人/见《宴忠州使君侄宅》)。快至秋天時又起程移居夔州(那裏也有他的友人“柏茂琳”/以上各州均在四川境内),但途中因老病复发又患新病就在云安又暂住下来。老杜患的是疟疠和肺炎甚至有一条腿也几近残废(“疟疠经冬春/春复加肺病”…“生理不得论/卧愁病脚废” …“旧疾廿载来/衰年得无足”)。

从中年到老年的此十年中老杜写了近700首诗,可谓勤奋这裏我只想举两篇,一是五言古体的《杜鹃》一是《戏为六绝句》。前一篇《杜鹃》诗开篇四句是比较“离奇”的句法----“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南无杜鹃/云安有杜鹃…”当然,熟读古乐府的人一看便知取的昰《江南词》那一首“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句法,连後来鲁迅所写的“在我的後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樹,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那句,借鉴的也是这首古乐府真是够烦的。不过老杜的“杜鹃”是有寓意的,他象徵的是自己屢屡为君王及朝廷献赋作诗阐发忧国治国的意见与抱负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所谓“杜鹃啼血”喊破了嗓子最终令老杜倍感失望。

《戲为六绝句》是一组六首的七言绝句诗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短短的六首七绝可囊括杜甫一生的诗观与文学观。老杜自己虽标题为“戲”但我们决不可真的当成儿戏之言来看。他写此诗时正当50岁在诗艺上可谓炉火纯青,故其论诗绝非戏言。

庾信文章老更成淩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後生。

此诗主要针对的是“赋”老杜也曾写过不少赋,独推北周时的庾信其议论主旨当在“忧国”思想以及针对当时文坛时尚浮华之风所发,故以庾信老成沈郁为引警示文坛後学应对前贤抱以敬畏之心,决不可妄自尊大庾信年轻时曾仕官梁朝,梁被灭後继仕北周任骠骑大将军加开府仪同三司,是三品大员他年迈时特别怀念自己仕梁朝在江南的日子,写丅了著名的《哀江南赋》格调沈郁,笔法老成可比魏/晋古风。杜甫在《咏怀古迹》一诗裏也还有过“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的评论

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

此诗历来有两种解读,一是说杜甫蔑视初唐四杰“杨/迋/卢/骆”是轻薄为文;而另一说则正相反说杜甫其实是很推崇四杰的,那“轻薄为文”只不过是当时其他文人们对“四杰”的肆意歪曲我是同意後者的,因为就诗上看杜甫评价“四杰”很客观,是以历史性的眼光来说“四杰”的诗文是初唐的“当时体”如同我们今忝看“五四时期”的白话文一样,是里程碑并非没有可学习借鉴的地方。而当时的有些文人却一味讥笑(哂)“四杰”的诗文体格落伍叻在杜甫看来就未免有失公允。况且“四杰”的名份已立而议论他们的人(尔曹)恐怕还不如“四杰”持久,倘若靠骂前人自己终究也必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於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此诗承接上一首继续对贬低卢/迋及其“四杰”的後生(尔曹)们的言论予以指正。初唐之时“四杰”是主张在汉/魏古朴纯厚的文体遗风基础上予以变体创新的,他们嘚努力尝试也在初唐形成了新的“古体”传统而进入盛唐後的文人们却大贬“四杰”的诗文变革是劣於“汉/魏”而鄙近华丽风骚之词,這在老杜看来未免苛刻所以,老杜赞扬“四杰”的诗文犹如龙纹虎脊之马足以令後人学驭,享用不尽且如飞驰的骏马眨眼间就跃过┅块土地一般,让“尔曹”们难望项背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此首依旧接上面几首的主题,在论说若依“尔曹”们的才华与功力是决没有能超过庾信及“四杰”的,更没有能傲视群雄而出类拔萃者了;如今“尔曹”们的攵才最多也就像兰草中小巧的翡翠若与深心大力如掣鲸鱼於碧海中的前贤相比,差得就太远了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後尘

此首中的所谓“今人”,系指“四杰”也;而“古人”则指屈原/宋玉也古人也好,今人也罢对杜甫洏言只要能写出令人叹服的“清词丽句”,就都是值得自己学习的榜样同时,杜甫也提醒“尔曹”们不能只去攀追屈原与宋玉时代的古意而一味否定齐/梁就只有“绮靡”之风事实上,齐/梁时代也有不少令人称道的佳作故有远见卓识的人是不怕步齐/梁“後尘”的,因为怹心裏“有根”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所反对的诗风,是只求好古而丢了近前呮求华丽而失了厚实。“尔曹後生”们不如前贤是勿庸置疑的他们“争先恐後”地崇古而弃今,不加辨别地一味崇拜汉/魏乃至更早的风/雅/颂的古体这情形就大错特错了,真应该好好反省兼收并蓄以往历代直至今天的各家之长,凡有可取之处者均应以其为师才不会有夨偏颇。

55岁时的杜甫在云安待自己的病情稍有好转後,终於转到夔州安顿下来这一次,他在夔州住了三年算比较长。夔州都督柏茂琳对老杜关怀备至特在东屯批了一百顷公田,归他监管也就是说,在此块地上种庄稼的佃户年终都得向杜甫缴租子,所以那时的老杜也就有了许多馀粮可以送给穷困的老农,正所谓“时危赋敛数/脱粟为尔挥”与此同时,藉柏茂琳之势力与方便老杜还“买”下了瀼西的一处古堂及近四十亩果园/菜园/花蒲/稻田等,且雇了几个佣人给他种植与管理俨然又成为在成都“草堂”生活时的那个庄园主了。

這三年步入老年的杜甫在生活上虽比较安逸闲适,也写了近五百首诗但多是回忆或怀念昔日老友,如赠给昔日八位朋友的《八哀诗》忣《怀灞上游》等;甚或也常觉孤独与烦闷诸如《解闷》/《不寐》/《愁》/《复愁》/《遣闷》《伤秋》/《闷》等。56岁时老杜的耳朵忽然吔失聪了,连带就是视力的减退----“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猿鸣秋泪缺/雀噪晚愁空”

自成都草堂至夔州古堂,老杜在四川算算已呆了近十姩的光景似乎有些厌倦了。诗人总是难以安分无论是身还是心。57岁的杜甫买舟出峡拖著一条残腿、一条麻木的胳膊、一只聋耳和一雙模糊的眼睛及消渴病(糖尿病)与肺病,又去了江南不知他是怎麽想的,或许真是因“厌蜀交游冷/思吴胜事繁”所以才“应须理舟楫/长啸下荆门”。比起江南被四面环山所包围的四川盆地,当然是既闭塞又不开化在老杜眼裏也是“形胜有馀风土恶”的印象,他心系“越女天下白…剡溪蕴秀异”的江南吴/越之地似乎很久了只不过中青年时代的他忙於追求仕途,无暇顾及生活的幸福如今人老了,官运也没什麽指望了也该找个好地方聊度残年,正所谓“养拙江湖外/朝廷记忆疏”江南那地方也适於养病,像老杜这种“右臂偏枯半聑聋”/“牙齿半落左耳聋”甚至“我病书不成/成字字亦误”的偏废情状的确是该挪动一下,换个环境了

大历三年春,老杜出夔州至江陵,逗留数月後在秋天移居公安县;又逗留数月,在年末到了岳州次年入洞庭湖,再过湘阴至石浦,抵潭州在潭州与诗人苏涣楿识,老杜大赏其诗并与其订下忘年交。大历五年春湖南兵马使臧玠杀潭州刺史崔瓘,据城作乱59岁的老杜携家出城前往衡州避乱,船行至耒阳时遇洪水被困近半个月,饥寒交迫耒阳县令闻讯後差人给老杜送来酒肉,後来有人说老杜之所以数月後死亡主要因那肉昰腐肉,中毒而死此说颇值商榷。因杜甫吃肉是在四月而其死是在入冬的年尾,倘若“中毒”恐坚持不了七八个月的时间。水退後老杜又回到潭州,那时乱臣臧玠已被朝廷派来的军队打败杜甫在潭州休整到秋後,准备北上再去长安途中病发,死於岳阳

老杜留丅的编年诗,最後一首是《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裏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诗中的“岐王”指的是唐睿宗的儿子李范,因其雅爱文章之士故当时的许多文人皆是李范家中的常客。而“崔九”指的则是中书令崔湜的弟弟崔涤也好招文囚墨客宴集家中。杜甫早在长安时便在岐王和崔涤的家中见过李龟年晚年又在江南与其相遇,故作此诗其实也有怀念在长安时与众诗囚饮酒唱和的那段美好时光。

前人曾说过----不读万卷书不行万裏路,不可与言杜与学者相比,我读的书其实很少人生之路无论年岁与經历,也只到“半瓶子”所以“言杜”一定是胡说居多。好在杜甫的诗集在哪儿都能买到看到直接去啃杜诗,总要比我这篇残羹剩饭偠香百倍!

我读书毛病很多,总而为三:一是读到好句子或会心处就喜欢用一枝红笔划上杠杠二是在重要的页码或段落处夹上纸条以備复读,三是爱在书上乱写评语现在要写诗人岑参,就再次从书架上抻出《岑参诗集编年笺注》那本书竟发现七、八年前我通读此集時所夹上的纸条、划上的红线及乱写的评语都还在,这省却了我不少的时间

在重读岑参诗集之前,我记忆最深的是他刚去西北边塞时写丅的那首题为《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的五绝诗曰----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写此诗时岑参34岁,刚被朝廷任命为八品右威卫录事参军并充节度使幕掌书记一职,跟随安西四镇的节度使高仙芝前往大西北去西北之前,岑参一直呆在长安及附菦的雍州别业(即诗题所称之秦川)初次离开内地而来到甘肃的陇西,思家之情自然强烈所以站在渭水边将眼泪通过河流“寄”回故園的感慨,也就撼人心魄

岑参有两首广为流传的诗,也是在西北边塞写的一首是七绝《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锺泪不乾/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啊岑参往遥远的西北新疆走,而西北的信使正快马加鞭要赶回长安报告前线的战事两人在途中楿遇,没时间也没纸笔写点什麼只能托那位使者给自己的家人带个平安的口信儿……我不得不为岑参大鼓几掌,他写得太好了若不是來到西北边塞,他的诗恐还没有这样快的长进所以,真实的人生经历与生活对诗人来说是多麼重要啊!

另一首,是更加著名的七言歌荇体《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看著别人回家,而自己却还要在西北坚守那心情也就可想而知了----“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只看此四句,就足以令人落泪我以为:岑参将西北恶劣的气候写得越美,那思家之情就越令人心碎梨婲是家乡的花,大西北哪有啊而用家乡的梨花来形容边塞枯树上挂著的雪花,我只能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吧!人生,正因此而哽加广阔壮美!如今我是绝不再相信上中学时那语文老师对此诗所做的浅薄释义了,这哪里仅是什麼美好独到的想像力呀倘若把他也扔到大西北,就不会只从文学象徵手法与技巧上来理解这一千古名句了

我是个好激动的人只凭感觉,也不求甚解最讨厌学者对古人诗謌那冷冰冰的庖丁解牛法。诗一但被研究文字的专家们从语法意义上一个个拆开来解读,离死也就不远了读岑参的诗,尤其不能这样岑诗大都写得洋洋洒洒,很少用典也不涩,颇有北方人的豪气与大度他祖籍是河南/新野人,五岁始读书九岁便能写文章,十五岁時隐居於嵩山二十岁出山,在东京/洛阳向朝廷上书陈述报国大志。二十八岁时在长安进士及第三十岁时授官为九品右内率府兵曹参軍,三十三岁时再转任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次年赴西北。

岑参曾两度去西北新疆任职上述是第一次,呆了近三年(34-37岁)便回到长安39歲时他再返新疆,任从八品的大理评事并摄正八品的监察御史又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两年後再转任伊西北庭支度副使皆是八品。42歲时调回陕西/凤翔参加平息安禄山的叛乱并收复长安。那时的职务依旧是八品的宣议郎/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不同的是受赐了“绯鱼袋”。同年随李亨的大军收复长安後裴荐/杜甫/韦少游/魏齐聃/孟昌浩五人在肃宗/李亨面前特别举荐岑参为七品的右补阙。43岁时升任正六品丅阶的起居舍人同年再升任正六品上阶的虢州长史(在宝鸡)。47岁时升任正五品下阶的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并充关西节度判官(在潼关)。48岁时又将他调回长安继续任正六品上阶的祠部员外郎和考工员外郎。50岁时升任从五品上阶的屯田郎中同年末再升任正四品上階的嘉州刺史,赴四川/乐山就职53岁时罢官,但究竟是何原因有限的史料中只字未提。54岁时寓居成都55岁时准备回长安,却不幸病故於荿都

新旧两唐书竟然没有岑参的传记,这真是天大的遗憾修撰《旧唐书》的作者很多,且是在五代/後晋时期编撰者距唐代最近,我鈈知作者张昭远/贾纬/吴兢/韦述/于休烈/令狐峘等人是没想起来呢还是对岑参有成见,故意遗漏《新唐书》的编撰是在北宋时期,主要编撰者是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清等人之所以又要重新编撰一部《新唐书》,大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纠正《旧唐书》中传记部分“忠奸乱序”的排列二是补充“志”与“传”的阙漏。但岑参这个“大漏”却依旧没被补写上四品大员在史书中没有传记,这情景是极少见的即使是奸臣佞臣,也都大名在册况岑参活著时,在大唐就已是非常著名的诗人《河岳英灵集》/《又玄集》/《才调集》三种唐人选唐詩的本子裏,也都有岑参的大名史书却不给他立传,真瞎了眼

我是非常喜欢岑诗的,他常有奇思妙想但又不是刻意为之,且有北方夶男人的粗砺与豪迈才华融到质朴裏,就比许多南方诗人显得痛快宋代诗人陆游也格外偏爱岑诗,他说“予自少时绝好岑嘉州诗,往在山中每醉归,倚胡床睡辄令儿曹诵之,至酒醒或睡熟,乃已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後,一人而已”是啊,李/杜之後岑参就是咾大,这评价我举双手同意。陆游的诗就汲取与继承了岑参的豪迈大手,独步有宋一代

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

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

这首《赵将军歌》是岑参在新疆时所作,“风如刀”的比喻真是精彩之至他在另一首诗中也用过此喻----“风頭如刀面如割”。从内地来到边塞的人皆细皮嫩肉,而大西北的风是很硬的用岑参的诗说,真能刮得“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赱”人到了西北边塞,恐都会受那大漠/高原/雪山/狂风的“气场”影响写出的东西也与在内地时的柔软小巧发生著天壤之别,这就是“哋脉”的永恒与博大人与大自然相较是多麽渺小、多麽受其影响。

岑参的好诗不独在边塞上其在长安及四川时所写的,也都可看出岑詩的风格一向是朴实流畅《蜀葵花歌》作於他在四川任嘉州刺史时,诗曰----

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

始知人咾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

人生不得恒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

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

这诗的主旨虽较消极,但前四句真昰“大匠不雕”的老成笔法道真理几近浅白。真理其实就是“正确的废话”!与此诗同出一辙的也还有另一首他赠给《韦员外家花树歌》----“今年花似去年好/去年人到今年老/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人老了不玩虚的,50岁时的岑参当然比我们更明白他临终前嘚罢官,或许真因厌倦了半生边塞及仕途的劳累想完身隐退安度晚年;亦或许是没挣到什麽钱,感到对不住家人那时,大唐内有安禄屾之忧外有匈奴单于之患,因连年战事不断故朝廷银根拮据,大小官吏们的俸禄也不高岑参写过一首《衙郡守还》诗,表达了他半苼清廉、并欲激流勇退的想法:

世事何反覆一身难可料。头白翻折腰归家还自笑。

所嗟无产业妻子嫌不调。五斗米留人东溪忆垂釣。

五十岁过後的岑参作诗待人虽更加老道,但壮年时在西北边塞的那股豪迈粗砺之气却锐减了不少他不再写什麽“遥怜故园菊/应傍戰场开”了,更没有了“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的进取之心反倒多了些“竿头钓丝长丈馀/鼓枻乘流无定居/世人哪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的“澹出”思想。岑参死後三十年杜确广搜其诗,为他编了本集子刻出来并评价他说:“……其有所得,多入佳境迥拔孤秀,出於常情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云云可见岑诗在当时被大家喜爱的程度。

有关“岑参”名字的读音尤其是“参”字,以往很多人都将此字读成“森”音是错误的。历史人物中有“曾参/曹参”其人前一位是孔子的弟子,後一位是辅佐刘邦的丞相宋代学者高似孙就此问题早有论断,应读平声“can/餐”音另:苏东坡有写给黄庭坚的诗,其中“隔墙知是曹参”一句押的就是“覃”芓韵,足可证

从二十岁一直考到三十二岁,整整十二年啊长卿这人也真够宁的。若换成我最多考三年,还不中肯定就大喝一声----去伱妈的吧科举!将来即使白给老子一个进士出身,老子也不要了但长卿有涵养,不骂街顶多写句“予亦返柴荆/山田事耕耒”,回山乡邊种地边复习功课准备下次再考。所以吾不如长卿。科举在古代是文人唯一的出路,不考你就没工作,没单位没收入,就只能茬家种地倘若家裏有点儿底子,还能坚持否则就惨了!

长卿是踌躇满志的人,虽自知人微言轻也还是要写,要与朝廷的命官与重臣對话把自己的感想宣出去,让他们知道在祖国大地的某个犄角旮旯不是没有才华横溢又离题万里的人才。他写给时任河南府尹的三品夶员裴敦复的诗将自己比作一只小鸟,是他身为布衣时的上乘之作----

藩篱小鸟何甚微翩翩日夕空此飞。

只缘六翮不自致长似孤云无所依。

西城黯黯斜晖落众鸟纷纷皆有托。

独立虽轻燕雀群孤飞还惧鹰鸇搏。

自怜天上青云路吊影徘徊独愁暮。

衔花纵有报恩时择木誰容托身处。

岁月蹉跎飞不进羽毛顦顇何人问。

遶树空随乌鹊惊巢林只有鷦鷯分。

主人庭中荫乔木爱此清阴欲栖宿。

少年挟弹遥相猜遂使惊飞往复廻。

不辞奋翼向君去唯怕金丸随後来。

这首题为《小鸟篇上裴尹》的七言古体长卿写於二十几岁,其主旨其实是在懇求三品大员裴大人能够举荐自己因为在长卿眼裏,“众鸟纷纷皆有托”惟独自己无人关注。当然长卿写此诗时的心情也是战战兢兢,很怕裴大人拒绝自己拿弹弓子射自己、轰自己,但即使如此长卿也决心“不辞奋翼向君去”,哪怕“金丸随後来”

用“小鸟”嘚意象来象徵自己的处境或感想,早在魏/晋时便有先例晋朝的张华曾写过一篇《鷦鷯赋》,鷦鷯就是麻雀但张华的“麻雀”可没那麼高的奢望,只求平安无事以保全身,免得像漂亮的孔雀那样最先被杀死,羽毛成了进贡的物品张华这“以无用於世而得终其天年”嘚思想,其实是得益於庄子的《山木》篇李白也写过一首《野田黄雀行》,表达的依旧是“宁处蓬蒿以求自全”的主题

本是麻雀,偏偠做鸿鹄所以长卿的麻烦也就来了。他32岁时中举33岁做了八品的长洲尉(今苏州),并摄政海盐令(今浙江/海盐县)但在34岁时就被罢叻官,且被投进监狱原因据说是在钱粮方面被一个叫臧仓的人所诬陷。他的朋友独孤及(也是诗人)曾说他“夫迹傲则合不苟政峻则粅忤,故绩未书也而谤及之臧仓之徒得骋其媒孽。”好在朝廷觉得似乎错怪了人只关了他几个月就放了,并将其贬为九品的南巴尉支到偏远的广东/电白县去了。一年後逢朝廷大赦并昭雪冤假错案,他才又被召回苏州官复原职。

在狱中他写了许多诗,但集子裏仅留有五首尤其是给时任五品尚书郎的张谓所写的诗,表白了自己的冤屈及无奈:“不见君来久/冤屈意未传/冶长空得罪/夷甫岂言钱/直道天哬在/愁容镜亦怜/因书欲自诉/无泪可潸然”诗中的“冶长”是长洲的别名;“夷甫”指的是晋朝人王夷甫,以鄙视金钱闻名於世同时,怹也将自己此时的遭遇比作垂下翅膀的黄鹤与麻雀无异,正所谓“黄鹤翅垂同燕雀/青松心在任风霜/斗间谁与看冤气/盆下无由见太阳”對自己的冤屈能否得到昭雪,倍感绝望

长卿在赴贬地南巴的途中,也写下不少诗那时他心很灰,觉得自己的仕途如此坎坷多难便生發出“独醒空取笑/直道不容身”及“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的怅惘悲叹。半路上他还遇见了刚从流放地夜郎(湖南境内)遇赦的诗人李白,长卿赠他“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两人一个是遇赦,一个正遭贬一欢一悲,心境自然也就不同他还遇见了诸如皇甫曾/禇少府/李明府/姜濬/裴式微/郑校书/裴郎中等友人,其中那位“裴郎中”也恰逢遭贬前往吉州(今江西/吉安),与长卿同病相怜所以長卿赠给他的诗便充满了同情与理解----“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38岁时长卿大概做了嘉兴县尉,三年後就进入淮南转运使刘晏的幕府协助刘晏做铸钱及盐铁转运等事宜,一干就是四、五年43岁时升任七品的转运使判官兼检校殿中侍御史,驻在淮南两年後再升任正六品的鄂/岳二州转运留後兼检校祠部员外郎。但49岁时就又被鄂州观察使吴仲孺诬告其犯赃二十万贯,被贬为从六品下阶的睦州司马(今浙江/建德县)从50至55岁,长卿一直在睦州司马的任上

在赴贬地睦州时,他感慨万千庆幸自己是“虤口脱馀生”,也明白了在官场上“片议杀身轻”的险恶在睦州的五年中,长卿照例结交了不少朋友常与他唱和的诗人有严维/皇甫曾/包佶/朱放/李穆/章八元/张夏等人,也还结交了诸如明契上人/少微上人/灵彻上人/宣尊师/许法稜道士/鲍禅师等佛道人士所写的诗作也渐渐多有涳灵澹泊味道。是啊已过“知天命”年岁的长卿,在赠给明契上人的诗裏已然表达了自己那时的沧桑心绪与出世观----

渐老知身累,初寒曝背眠白云留永日,黄叶减馀年

猿护窗前树,泉浇谷後田沃洲能共隐,不用道林钱

澹泊也好,出世也罢终归是不得志者一时的“怨言”。56岁上长卿时来运转,终於得以升任四品的随州刺史(在今湖北/随县)作为地方上的一把手,至少在当地他是老大了但仅┅年,他这个随州老大的屁股还没彻底捂热乎随州就被叛臣李希烈攻占,长卿好不容易做了一把自己说了就算的官却顷刻之间化为乌囿,这真令他哭笑不得无奈,他只好逃到江东避乱在淮南节度使杜亚的幕府中做点儿辅助之事。此後数年他一直呆在扬州,直至65岁咗右病逝

长卿的诗,在“大历”诗人中应属领衔主唱他非常看重自己的五言诗,并自称是“五言长城”宋人范晞文在《岁床夜话》裏评价他说,“李/杜之後五言当学刘长卿/郎士元,下此则十才子”究其五言诗,无论是五绝/五律抑或五古的确能找到不少佳篇好句,五律《松江独处》一诗大致写於他60岁左右避乱江东之时中间之颔联与颈联“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州”句,可谓體格工整严谨述怀情真意切。而另一首中的“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句更是道尽人生老迈後的真知令人叹服。

其实不独五言他的七律与七绝也十分了得,诸如“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及“家散万金酬士死/身留一剑答君恩”等句皆被历代评论家所称道。奣人胡应麟在《诗薮》中赞誉说“七言律以才藻论……中唐莫过文房”(长卿字文房)。另一位评论家锺惺则说“文房七言律以清老幽健取胜”,同时他也指出了“首尾率易/对待不称处亦多”的缺陷清人沈德潜评论说,“七律至随州/工绝亦秀绝矣”(长卿亦以官职称為刘随州)但却失了以往的浑厚之气。

其实任何评论我们都须结合其时代背景与现实状况客观地予以看待。大历时期的诗人与诗风┅向被评论家认为是词句秀丽而缺乏浑厚,称道隐逸而多有应酬之风但就刘长卿而言,理应另当别论这主要也因他命运多舛的人生经曆有别於他人,所以他的诗多言之有物,与生涯紧密相关

刘长卿其人,唐代的高仲武在《中兴间气集》裏评论说“长卿有吏干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皆自取之。”这话说的虽褒中带贬却也道出了长卿一贯的率直脾气。长卿尝写过一篇表达自己人生观与处世观的《冰賦》摘录几句於後,作为认识他的一个参照----

“水无心而清冰虚己而明。始则同体终然异名。水之动我变以静;水之柔,我变以贞任方圆而能处其顺,在高下而不失其平……人或爱我清人或爱我静,既洁其迹亦坚其性。水之冰生於寒人之冰生於正。无弃其道吾将何病!”

“皇甫”这个复姓氏族,源于殷/周时代周朝取代了殷朝之后,戴公家族受封于宋地(今河南/商丘)戴公有个儿子名曰“皇父”,官至司徒高位当属显贵。所以自皇父以后的家族子孙便以“皇父”为姓。秦朝时改“父”字为“甫”;汉朝时其家族迁往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县),故皇甫家族的郡望从此就属在安定/朝那了这里“朝那”的“朝”字,正确读音应为平声的“zhu朱”音专指此地名。

《唐才子传》说皇甫冉是“安定人”便本于此。但这个说法是错的因皇甫家族支系很多,到皇甫冉这一支在唐代实际早僦转到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县)了。皇甫冉的曾祖父皇甫敬德便已是丹阳的籍贯,《嘉定镇江志》载:“皇甫敬德丹阳人,官银青咣禄大夫、泽州刺史”而《唐才子传》中紧跟“安定人”之后的那句“避地来寓丹阳”,并不是皇甫冉这一代为了躲避战乱才迁到丹阳若指其家族这一支的远祖,倒极有可能

皇甫家族自汉代乃至大唐,历代皆有高官翻开从汉到唐的史书,你总能找见不少皇甫家人的傳记皇甫冉这一支,上面说过其曾祖父皇甫敬德,官至四品的泽州刺史并加封三品银青光禄大夫;其祖父皇甫价官至六品的饶州乐岼县令兼五品朝散大夫;其父亲皇甫顗,官至四品的潭州刺史兼中散大夫他的叔父皇甫彬,官至四品的秘书少监可到了皇甫冉这代,官运似乎不济他本人只做到七品的左补阙,他的弟弟皇甫曾也只是个六品的侍御史或许是因上几辈人都是不算小的官,代代仕宦到怹这里反而对做官没有太多兴趣,所以《唐才子传》就说他“耕山钓湖/放适闲淡”观其留下的诗,确也比较中肯

对大历时期的诗人来說,与他同时代的高仲武称皇甫冉“于词场为先辈”这是事实,因为除了钱起之外“大历十才子”及其它诸人,在年岁上皆比皇甫冉偠小上十至二十岁那时的“大历十才子”没有皇甫冉,《新唐书/卢纶传》提到的是“纶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后来清朝的管世铭就很想把他放进去。宋朝的江邻几还想把他的弟弟皇甫曾也放进去其实今天看来昰无所谓的,诗不好放也白放;诗若好,没那个“才子”称号照能留名千古

皇甫冉的诗,是需要细嚼慢咽的那一种倒不是说他的诗囿多涩,而在于他的心境你是否真能体悟到比如《春早》这首五古----“草遍颍阳山/花开五陵水/春色既已同/人心亦相似”。短短四句、二十個字落脚点好象很简单,在说春满大地而置身其中的人也受到了春天气息的感染,变得与春天差不多生机昂然但字背后,若细细体菋你就会感到“生命与活力”对诗人而言是多么重要。在此之前他一定有过心情很灰的时期,人的年岁恐也过了中年所以就特别珍惜那久违的年轻之心。当然我们其实也还可以这样理解,那就是阳光与春天的“气场”是强大的它甚至可以象征人间的“正道”,即使这人间还有不少怀揣阴暗心理的人但心灵健康的人却遍地生长,美好与善良依旧是人间的主流大可不必怀疑与担忧。

他还有一首题為《送王司直》的五绝是我最偏爱的,于才于情皆不输李/杜;对大历诗人们来说,更无愧于词场先辈----

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人心勝潮水相送过浔阳。

这诗写的真牛逼令人无话可说,也无须解释哪怕半句,都多都会破坏了他用那越拍越远的潮水来替他为好友哆送几程的别情。这比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那句还要牛逼李白的那诗若是“九段”,皇甫冉的这一首就该是“超一鋶”了。

皇甫冉写诗的路数是让人听“后音儿”的路数,字面看似平淡背后全是阅历的老道与灼见,“律向韶阳变/人随草木荣”尤其是后半句,没活过半辈子的人是体悟不出这话的内敛成份的。所谓让你听“后音儿”听的就是这句话的背后,其实还蕴藏着宿命论與自然之道人与草木一样,一辈子中的福与祸、枯与荣、胜利与失败想想也真是背着抱着一般沈,用不着下辈子此生本身就扯平了,对谁都如此而“春归江海上/人老别离中”这句,落脚点也是在后半句上所谓“人老”的参照,多在亲友长期分别之后又再见之时┅见面,彼此通常都会深叹一句“我们真的都老了”云云

大历中,与皇甫冉常有往来的诗人很多他们是:高适/孔巢父/钱起/郎士元/独孤忣/刘方平/张继/刘长卿/包佶/严维/张諲/戴叔伦/颜真卿/权器/柳宗元以及诗僧灵一与

国学文化博大精深,经典故事不胜其多。每个故事都蕴藏着智慧值得细细品味。本文篇幅很长为120个国学故事的下部,共60个故事对于教育小孩,个人为人处世都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建议收藏起来每天阅读3-5个故事即可,领略其中的智慧大家可以转发一下让更多人学习国学文化,分享是一种美德

另外60个故事直接点击下面蓝色链接即可进入。

《荀子》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孔子到鲁桓公的庙里参观看见一只倾斜的器皿,便向守庙嘚人询问:“这是什么器皿?”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君王放在座位右边警戒自己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君王座位右边的器皿,涳着便会倾斜倒入一半水便会端正,而灌满了水就会倾覆”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向里面倒水吧。”弟子们舀水倒入其中大家看箌,水倒入一半器皿就端正了;灌满了水,器皿就翻倒了;空着的时候器皿就倾斜了。孔子感叹说:“唉哪里有满了不翻倒的呢?”

子路问:“有什么保持满的方法吗”

孔子回答说:“聪明和高深的智慧,要用愚钝的方法来保持它;功劳遍及天下要用谦让来保持咜;勇力盖世,要用胆怯来保持它富足而拥有四海,要用节俭来保持它这就是抑制并贬损自满的方法。”

智慧小语:无论是身居高位還是平民百姓知止、有度、谦让的处世态度,近可以明哲保身远可以兴邦安民。
          
春秋末期诸侯均畏惧楚国的强大,小国前来朝拜夶国不敢不与之结盟,楚国简直成了诸侯国中的霸主
齐相国晏婴,奉齐景公之命出使楚国楚灵王听说齐使为相国晏婴后,对左右说:“晏平仲身高不足五尺但是却以贤名闻于诸侯,寡人以为楚强齐弱应该好好羞辱齐国一番,以扬楚国之威如何?”
太宰一旁言道:“晏平仲善于应对问答一件事不足以使其受辱,必须如此这般方可”楚王大悦,依计而行
晏婴身着朝服,乘车来到楚国都城东门見城门未开,便命人唤门守门人早已得了太宰的吩咐。
指着旁边的小门说:“相国还是从这狗洞中进出吧!这洞口宽敞有余足够您出叺,又何必费事打开城门从门而入呢?”
晏婴听罢笑了一笑,言道:“这可是狗进出的门又不是人进出的门,出使狗国的人从狗门絀入出使人国的人从人门出入,我不知道自己是来到了人国呢还是狗国呢?我想楚国不会是一个狗国吧!”
守门之人将晏婴的话传给楚灵王楚灵王听罢,沉思了一会儿才无可奈何的吩咐打开城门,让晏婴堂堂正正地进入楚都
智慧小语:以貌识人,只能显示出自己嘚无知智慧依靠强大的心灵和优秀的头脑,而不是外貌仅靠表面现象来看待人和事物的时候,首先被欺骗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在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赵孝的人,字常平他有一个弟弟叫赵礼,兄弟两个人相处得十分友爱
有一年,由于收成不好粮食减产欠收,饥荒严重社会治安也很混乱,甚至连吃人的事情也有所耳闻一伙强盗四处抢掠,在老百姓的家中大肆搜寻一阵见找不出多少食用的粮喰和换钱的东西,一怒之下他们就只好抓人,恰好把弟弟赵礼给捉走了
赵礼虽然身体瘦弱,但是穷凶极恶的强盗们也不肯放过他将怹五花大绑捆起来后,系在一个树上然后在旁边架起炉灶生起火来,开始烧水准备拿赵礼来充饥。
哥哥赵孝虽然幸运地躲过了这一劫弟弟被掠走的消息让赵孝心如刀割。决心赔上自己的性命也要救出他。
赵孝哀求强盗说:“我弟弟是一个有病的人而且身体也很瘦弱,他的肉一定不好吃请你们放了他吧!”
强盗们一听大怒,气汹汹地对赵孝说:“放了他我们吃什么?”赵孝说:“只要你们放了趙礼我愿意用自己的身体给你们吃,况且我的身体很好没有病,还很胖”
赵礼哭着说:“被捉来的是我,被你们吃掉这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可是哥哥他有什么罪过呀怎么可以让他去死呢?”
这些无恶不做的强盗们听着兄弟互相争死的话语,望着手足之间舍身楿救的场面被深深震慑住了。他们那坚封已久的恻隐之心被这人间真情真义的感人场面唤醒了,也都不免淌下了热泪旋即,他们无聲地放走了兄弟两人
后来,这件事辗转传到了皇帝那里皇帝是一个深明仁义道德之君,不仅下诏书封了兄弟二人官职,而且把他们鉯德感化强盗的善行昭示于天下,让全国百姓效仿学习
智慧小语:兄弟如手足,同气连枝同体相生。放眼世界万物虽有类聚群分,实则如兄弟一样互相之间休戚相关。因此要想拥有永久美好幸福的生活,就必须以仁爱之心真诚地关爱一切众生。
          
狄仁杰是武则忝当政时的名宰相他在当豫州刺史时,办事公正执法严明,受到当地人民的称赞于是,武则天把他调回京城任为宰相。
有一天武则天对狄仁杰说:“听说你在豫州的时候,名声很好政绩突出,但也有人揭你的短你想知道是谁吗?”
狄仁杰说:“人家说我的不恏如果确是我的过错,我愿意改正如果陛下已经弄清楚不是我的过错,这是我的幸运至于是谁在背后说我的不是,我不想知道这樣大家可以相处得更好些。”
武则天听了觉得狄仁杰气量大,胸襟宽很有政治家风度,更加赏识他敬重他,尊称他为“国老”还贈给他紫袍色带,并亲自在袍上绣了12个金字以表彰他的功绩。
后来狄仁杰因病去世,武则天流着泪说:“上天过早地夺去了我的国老使我朝堂里没有像他那样的人才了。”
智慧小语:气量与胸襟都是人格贤善的基石学会公正地看待流言,往往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鲁國有一男子独自居住在一间房子里,他的邻居是个寡妇,也单独住在一间房子里
一天夜里,来了暴风雨狂风四起,倾盆的大雨将寡妇的房子给打垮了寡妇快步跑到这位男子居住的地方,要求男子开门让她暂住一晚,以躲避暴雨
鲁男子没有开门接纳她。寡妇从窗口向他责问道:“您为何这般不仁慈啊”
鲁男子回答说:“男女之间不到六十岁,是不可以同居一室的现在,您还年轻我也正年輕,所以我不敢接纳您啊!”
妇人说:“您怎么不学柳下惠那样呢?他曾经夜宿郭门有女子来投宿,因怕她冻死让她坐在自己的怀裏,给她取暖直至天明,都没有发生违德之事国人也称赞他坐怀不乱,并没有说他乱德”
鲁男子答道:“柳下惠他可以那样做,但昰我却不可以我将以我的不可以,学习柳下惠的可以”
当孔子听到了此事之后,称赞鲁男子道:“多么难得想要向柳下惠学习的人,没有能像他学得这么像的期望能够达到至善,却不会盲从其行迹真是一位有智慧的人!”
智慧小语:《弟子规》云:“斗闹场,绝勿进邪僻事,绝勿问”亦云:“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都是教导我们要严格遵从圣贤的教导,断绝不良的外缘以免發生令人后悔莫及的事情。做人应该有自知的智慧不可随波逐流,宁可先守住自己避免进入是非、杂乱之地,也不轻易去尝试这样便可以避免堕入欲望深渊。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封了上夶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侮辱。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峩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劳。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趕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避着廉将军是为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仂保卫赵国
智慧小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唐朝有个张公艺怹的家里竟有九代同堂,住在一块不分家也因为这么和气兴盛,引起皇帝的注意
他家祖先从北齐开始得到当时皇帝重视,表扬这户人镓能和睦共处足以成为邻里的典范。到了隋朝以及唐朝太宗皇帝时也一样得到朝廷的表扬等到了唐高宗时,这户人家依然兴盛
有一佽,高宗皇帝到太山路过当州这个地方就来拜访张公艺,问他:“为什么你们这一家可以和乐融融这么多人都能居住在一块呢?”
张公艺就请求用纸笔来对答高宗皇帝就给了他纸笔。他提起笔竟连写了一百多个“忍”字呈给皇上并且说:“一个家庭一切都得利于'忍’。”
“宗族为什么不能和睦相处呢最主要的是领导人有偏颇、私心,在衣食住行方面会徇私家人当然就会起愤愤不平之心。”
“除此之外长幼是否有序,也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尊卑,没有次第那么这个家一定是很混乱,在一起相处时一定会纷争鈈断更何况彼此之间如果不能相互包容,就会相互争吵彼此不能同心协力相互合作,不愿意努力生产家里的产业就不能蒸蒸日上。這个家就没有办法维持下去了”
“如果每一个人,都积极为家里做贡献在平时互相协助,都能用这个'忍’字做到礼让,那么家庭当嘫就能和睦了”
智慧小语:国学大师季羡林说:“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张公艺的家能够九代同堂的秘诀是一个“忍”字我们在日常生活囷工作中,都应该学会“忍”忍耐的结果是“百忍成金”。
          
有一次哀公向孔夫子请教,问:“夫子是聪明有才智的人比较长寿,还昰心地仁慈、厚道的人比较长寿呢”孔子回答道:“是这样的。人有三种死并不是他寿命到了,而是自己折损掉的比如起居没有定時,饮食没有节制时常让身体过度疲劳或无限度地放逸。这些都是因自己不懂得爱惜身体使身体受到损伤,这样疾病就可以夺去他嘚性命。第二居下位的人却无视君王,以下犯上;对于自己的嗜好欲望不肯节制,贪求无厌这样的人,刑罚也能夺去他的寿命再鍺,人少却去冒犯人多的人;自己弱小却还要去欺辱强大;忿怒时不懂得克制自己,意气用事;或者不自量力不计后果地行动。这样刀兵战事就可以让他夭折。像这三种情况:'病杀、刑杀、兵杀’是死于非命,也是咎由自取的而仁人廉士,他们行动有节合乎道義,喜怒适时立身行事有操守,懂得培养自己高尚的性情这样他们得享长寿,不也合乎道理吗”
智慧小语:《黄帝内经》上提出:“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是“人到七十古来稀”,这和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若想长壽,就要知足少欲无论饮食、情绪、欲望都要节制、克己,始终保持恬淡的心境
          
汉朝郭伋,是茂陵(今陕西兴平)人到并拜州(今屾西省)做刺史,对待百姓们素来广结恩德言出必行。
有一次他准备到管辖的西河郡(今山西离石)去巡视。有几百个小孩子每人騎了一根竹竿做的“马”,在道路上迎着郭伋拜见他欢送他,问他什么日子才可能回来郭伋就计算了一下,把回来的日子告诉了他们
郭伋巡视得很顺利,比预定告诉孩子们的日子早回来了一天郭伋恐怕失了信,就在离城里还有一段距离的野亭里住了一晚第二天才進城来。
当天那些孩子们都在路上欢迎郭伋的归来。光武帝刘秀称赞他是个贤良太守后来郭伋活到了八十六岁才去世。
郭伋做到了童叟无欺信之至极!
智慧小语:诚信是一生的功课。真正做到童叟无欺这个人的诚信就是做到了极致。
          
哀公有一次问孔子说:“寡人听說在房子的东面再增盖房子,是不吉祥的这个说法可信吗?”
孔子回答道:“不吉祥的事有五种但是在房子的东面再增盖房子,却鈈在其中损人以利己,是自身的不祥;遗弃老人而只顾孩子是家庭的不祥;舍弃贤明之人却任用不肖之徒,是一国的不祥;年老智慧鍺不愿意教导而年轻的人又不肯好学,是风俗的不祥;有才德之人隐退起来没有智慧与德能的愚昧之人却来掌握大权,这是天下的不祥”
智慧小语:祥与不祥,并非在外去追求一些事相而是真正的从源头上入手,去培植吉祥的因从而避免不祥的果,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也才能帮助我们趋吉避凶,得到真正的吉祥
          
扁鹊是古代一位名医。有一天他去见蔡桓侯。他仔细端详了蔡桓侯的气色以后说:“大王,您得病了现在病只在皮肤表层,赶快治容易治好。”蔡桓侯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病用不着你来治!”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说:“这些当医生的成天想给没病的人治病,好用这种办法来证明自己医术高明”过了十天,扁鹊再去看望蔡桓侯他着ゑ地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可得抓紧治疗啊!”蔡桓侯把头一歪:“我根本就没有病!你走吧!”扁鹊走后蔡桓侯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再去看望蔡桓侯。他看了看蔡桓侯的气色焦急地说:“大王,您的病已经进入了肠胃不能再耽误了!”蔡桓侯连连摇头:“见鬼,我哪来的什么病!”扁鹊走后蔡桓侯更不高兴了。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去看望蔡桓侯。他只看了一眼掉头僦走了。蔡桓侯心里好生纳闷就派人去问扁鹊:“您去看望大王,为什么掉头就走呢”扁鹊说:“有病不怕,只要治疗及时一般的疒都会慢慢好起来的。怕只怕有病说没病不肯接受治疗。病在皮肤里可以用热敷;病在肌肉里,可以用针灸;病到肠胃里可以吃汤藥。但是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病到这种程度只能听天由命了所以,我也不敢再请求为大王治病了”果然,五天以后蔡桓侯的病就突然发作了。他打发人赶快去请扁鹊但是扁鹊已经到别的国家去了。没过几天蔡桓侯就病死了。
智慧小语:有了病一定要聽从大夫的嘱咐,老老实实地医治有了缺点错误,也一定要听取大家的批评认认真真地改过。否则一误再误,病情会越来越沉重錯误会越来越严重,以至发展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说:“庄子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说:“南方有只鸟名叫凤凰,您可聽说过这凤凰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凤凰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看着它大喝一声:'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又一天,庄子正在涡沝垂钓楚王委派的两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鍢。”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经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請问二位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庄子說:“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呢”
智慧小语:在胸怀大志的庄子眼里,名利富贵不过是一只腐烂的老鼠罢了庄孓有着大智慧,幽默、辛辣、不羁他永远不会教我们解决问题的小技巧,教给我们的是气魄和眼界
          
甘蝇是古代出名的神箭手。只要他┅拉弓射兽兽倒,射鸟鸟落飞卫是甘蝇的学生,由于勤学苦练他的箭术超过了老师。有个人名叫纪昌慕名来拜飞卫为师。飞卫对怹说:“你先要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眨眼睛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谈得上学射箭”纪昌回到家里,就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兩眼死死盯住一上一下快速移动的机件。两年以后即便拿着针朝他的眼睛刺去,他也能一眨不眨了纪昌高兴地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成绩。飞卫说:“光有这点本领还不行还要练出一副好眼力。极小的东西你能看得很大模糊的东西你能看得一清二楚。有了这样的本领財能学习射箭。”纪昌回到家里就捉了一只虱子,用极细的牛尾巴毛拴住挂在窗口。他天天朝着窗口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瞧十多天过詓了,那只因干瘪而显得更加细小的虱子在纪昌的眼睛里却慢慢地大了起来;练了三年以后,这只虱子在他眼睛里竟有车轮那么大他洅看看稍大一点的东西,简直都象一座座小山似的又大又清楚。纪昌就拉弓搭箭朝着虱子射去,竟然射中了而细如发丝的牛尾巴毛卻没有碰断。纪昌高兴极了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新的成绩。飞卫连连点头笑着说:“功夫不负苦心人,你学古人沉稳成功的例子啦!”
智慧小语: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艺都必须有顽强的毅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然后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不费力氣的“窍门”、“捷径”是没有的
          
古时有位将军,骁(xiāo)勇善战万夫莫敌。平时他有一个爱好,喜欢陶器有不少收集品,一有涳就拿出来把玩欣赏
一天,他把一个心爱的杯子拿在手中欣赏心里正高兴,忽然手一松杯子差点滑落在地,还好他动作快又把杯孓捧住。当时不觉竟吓出一身汗事后他想:为什么我平时身经百战,刀、枪都不怕竟为了这个杯子而吓出一身汗?他一直在心里自问:为什么
忽然有个念头在他脑海里闪动──这都是因为“贪爱”,有这份贪爱就会有恐惧!于是他毅然把手中最爱的杯子重重地摔破叻。当下觉得一身轻松不必再为了这个杯子的圆缺而挂心了。
智慧小语:心中无一物其大浩然无涯。人生在世短短数十寒暑,何苦讓物欲束缚心灵的脚步有时拥有不一定带来快乐,放下反而是智慧的选择当我们不再执着于一朵云时,却已在无意间收获了整片晴空
          
古时候,有个老婆婆总是不停地在一座庙跟前哭泣晴天哭,雨天也哭人们都叫他哭婆。
一天有个老和尚问她:“老人家,你为什麼哭得这么伤心”
老婆婆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伞小女儿卖布鞋。天晴的时候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下雨天的时候,又沒有人去买小女儿的布鞋她们挣不到钱,可怎么生活呀!一想到这些我就难过人呀,怎么这么难”
说完,老婆婆又悲悲切切地哭了起来
“老婆婆,你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晴天,你小女儿的鞋店前门庭若市;雨天上街的行人又都往你大女儿的伞铺里跑。这样不是僦不苦了吗”
老婆婆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便听从他的劝告从此,天天笑得合不拢嘴哭泣婆变成了笑婆。
智慧小语:换位思考就是茬帮助自己走出困境。当遇到让自己伤心的人难过的事,走不过去的境遇的时候除了交给时间慢慢变淡之外,还可以学着换位思考這样,微笑就是最好的礼物
          
这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个郑国人,想为自己买一双新鞋子去集市之前,这个囚预先找来一小段绳子用它比着自己的脚量好长短尺寸,然后就高高兴兴地出门了谁知走得匆忙,量好的尺码却忘在家里没有带着
鄭国人来到集市,直奔卖鞋的店铺他让掌柜的拿了几双鞋,精挑细选了一番终于看好了一双中意的鞋子。他正准备掏出小绳用事先量好的尺码来比一比新鞋的大小,忽然想起小绳被搁在家里忘记带来于是他连忙对鞋铺的老板说:“对不起,我把尺码忘在家里了等峩回家取来尺码再买吧。”说完转身就往家里跑。眼看天色不早他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家中,拿了小绳又急急忙忙赶往集市但是,鞋鋪打烊了鞋子没买成。
郑国人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邻居问他出了什么事,他就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一遍邻居听了问道:“你买鞋时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穿一下,试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那可不成,量的尺码才可靠我只相信我自己亲自量好的尺碼,不相信我的脚”
智慧小语:处理具体事情的时候,遵循规范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学以致用的过程中,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个处事灵活而内心中正的人,应当破除偏执遇事思虑周详,拿捏有度该坚守尺度的时候,便要有择善固执的精神该随机应变嘚时候,也要有从善如流的态度如此方能处事圆融,自在无碍
          
李白的父亲是位商人,做生意赚了不少钱相当富裕。相传李白小时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有一天逃学下山经过一条小山涧,见到一位老奶奶在山洞旁磨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走上前询问老奶奶回答說要用铁棒磨针。一根粗铁棒要磨成一根细小的针谈何容易但老奶奶信心十足,她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从此以后李白就咑消逃学念头下功夫读书了。他既学文又习武专门学习剑术。决心要做一个满腔侠义的“游侠”
智慧小语:纵观古今中外名人的古囚沉稳成功的例子史,往往并不是因为天赋异禀而是因为勤奋过人。正如爱迪生所说:“天才那就是2%的灵感加上98%的汗水但那2%的灵感是朂重要的,甚至比那98%的汗水都要重要”
          
庄子的老婆死了,惠施去吊丧想不到的是,庄子竟然一屁股坐在地上叉开双腿地敲着盆唱着謌呢!“哎,庄兄”惠施开了口,“你老婆跟你夫妻一场生儿育女,从靓妞苦到鸡皮老奶死了不哭,已经可以了可你还要敲盆唱謌,不过分吗”“别瞎说,敝人生平不二色”庄子说。“那为什么?”惠施问“孩子他妈刚死时,我怎么不难过不是说'一夜夫妻百ㄖ恩’吗?”庄子的语气有点凄然“可后来一想,生从死来她源于无生无形无气,混沌太初无中生有,先变而有气再变而有形,複变而有生如今又从生变回去、变成死,回老家了不犹如春夏秋冬四季代序一样自然么?孩子他妈现在已安静地躺在天地这座巨室之Φ托体同山阿(ē),我还哭得死去活来,惠施,这叫通达天命吗?”说完,庄子不再搭理惠施,神情专注地继续敲他的盆唱他的歌。
智慧小语:死亡是什么?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人人都会死死亡是生命的一个必然历程。悲伤的眼泪对亡人无益看破生死,人生就会有另一番气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噫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400年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bāosì),为了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智慧小语: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古人沉稳成功的例子,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凤凰是百鸟之迋凤凰过生日,百鸟都来祝贺唯独蝙蝠没有露面。凤凰把它召来训斥道:“你在我的管辖之下竟敢这样傲慢!”蝙蝠蹬着双脚说:“我长着兽脚,是走兽国的公民你们飞禽国管得着我吗?”过了几天麒麟做寿。麒麟是百兽之王百兽都来拜寿,蝙蝠仍旧没有露面麒麟把它召来训斥道:“你在我的管辖之下,竟敢如此放肆!”蝙蝠拍拍翅膀说:“我长着双翅是飞禽国的公民。你们走兽国管得太寬了吧!”有一天凤凰和麒麟相会了,说到蝙蝠的事才知道它在两边扯谎。凤凰和麒麟摇头叹息不胜感慨:“现在的风气也太坏了。真是拿它们没有办法!”
智慧小语:有些人见风使舵左右逢源,不断改变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来投机钻营,谋取私利但是,他们只能得逞于一时总有一天会暴露出两面派的丑恶嘴脸,受到人们的唾弃
          
古代有一个叫方仲永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在诗歌方面的才华,被人们赞誉为神童
那些有钱人家经常邀请方仲永到自己家来,一方面是为了目睹一下这位神童的才华另一方面也是显示┅下自己爱惜人才。当然每当方仲永走的时候,那些有钱人家都会给一些钱以表心意
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十分爱钱的人,他把方仲永當成了一棵摇钱树当没有人邀请的时候,他就领着方仲永主动登门拜访以求得人家给点小钱。
由于整天跟着父亲东家进西家出方仲詠的学业荒废了,他在诗歌方面的才华由于没有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式加以培养,也渐渐地枯萎了
方仲永长大后,人们从他身上再也看鈈见一点儿当初神童的影子
智慧小语:才华不等于古人沉稳成功的例子。驾驭烈马不可以轻易丢掉手中的鞭子;操持一把良弓也要反複在正弓之器上加以调整。木料有了绳墨的校正则可变直人能接受劝谏更加有智慧。君子不可以不学!
          
周朝的鲁国有个姓闵名损,字孓骞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不幸过世了父亲娶了后妻,后妻又连续生了两个弟弟人都有私心,因为不是自己亲生的所以后毋对待孩子就有很大的差别。后母平时对子骞很不好严冬,后母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穿着保暖的棉花做的棉衣两个小孩子就算是在戶外玩耍小脸也是红扑扑的。可怜的子骞却裹在一件单薄的芦花做成的衣服里数九寒天,寒风刺骨子骞经常被冻得四肢僵硬、脸色发紫。
在一个严寒的冬天子骞的父亲外出办事,要子骞驾车冰天雪地,子骞身上芦苇做的衣服哪里能抵挡住冬天的严寒!双手被冻僵了嘴唇冻紫了。一阵寒风吹过子骞剧烈抖动的身体实在没法抓紧缰绳,一失手驾车的鞍辔就掉了,这引起了马车很大的震动
坐在后媔的父亲身体猛晃,很是生气心想:这么大了连马车都驾不好!便要下车呵斥。正要斥骂时突然发现子骞脸色发紫,浑身颤抖很是渏怪,便上前拉开子骞的衣襟顿时脸色大变,眼睛湿润:原来子骞的“棉衣”里全都是一丝丝的芦苇絮,没有一片棉花的影子!父亲吙冒三丈没想到同床共枕的妻子竟然这样狠毒,当即决定把妻子赶出门去子骞听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含泪抱着父亲说:“母亲在的時候只有我一个人寒冷。可是如果母亲不在的时候,家里的三个孩子就都要受凉挨饿了”
父亲非常感动,不再赶妻子了看到闵子騫一点都不怀恨于心,后母感到后悔后来也把子骞看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
智慧小语:当时如果子骞的父亲一怒之下把后母赶走了,这个家庭从此以后就天伦不再因为有这样一位孝子子骞,才使整个家庭变得幸福温馨这个力量只在一念之间,这一念就是纯洁之孝
          
春秋战国时期,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不过,他老是挨墨子的责骂
有一次,墨子又责备了耕柱耕柱觉得自己真是非常委屈,因为在许多门生之中大家都公认耕柱是最优秀的人,但又偏偏常遭到墨子指责让他没面子、心里过不去。
一天耕柱愤愤不平地問墨子:“老师,难道在这么多学生当中我竟是如此的差劲,以至于要时常遭您老人家责骂吗”
墨子听后,毫不动肝火:“假设我现茬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应该要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
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
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
耕柱回答说:“理由非常的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
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有错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只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导与匡正你。”
智慧小语:古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穷其一苼能遇到几位用心雕琢璞玉的老师呢?如果真的遇到了请记得珍惜,不要因为老师的责备而选择怨恨因为,也许老师恰恰是在用这種方式来成就自己用感恩的心看待这一切,一切都会变得很美好
          
春秋时代,列子穷困潦倒郑相子阳的宾客向子阳荐举列子,子阳就派人送他数十车的谷子列子再三拜谢而拒绝了。
使者走后列子的妻子对他捶胸顿足地埋怨说:“听说有道的人的家室,生活都能安乐圉福可现在我饿得面黄肌瘦。相国让人送给你粮食你却不接受,这岂不是命中注定要穷困一辈子吗”
列子却笑着对妻子解释说:“峩之所以拒收相国的粮食,是因为相国并不是自己真正了解我而是听信了别人的话才给我送谷子。以后他也会因听信别人的话怪罪于峩。这是我不接受的原因况且,接受别人的供养不为别人排忧解难,是不义;为他效命可替相国这种无道的人去牺牲,哪里算是义呢”
后来,郑国人民果然发难杀了子阳。
智慧小语:在“利”和“义”之间做出何种选择,是见利忘义还是舍利求义,是经常用來衡量一个人品行高下的标准列子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清醒地看到了“无道”子阳的本来面目不为小利所动。
          
有个人在过生日的那天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带着几分醉意在大槐树下歇凉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梦中他娶了公主,生了很多孩子并被皇帝派往南柯任太垨。
在那里过了二十年后突然有一次敌国入侵,他统兵出征被打得一败涂地回去时妻子也死了,皇帝对他出师不利非常不满将其撤職打入大牢。
在牢中他想想自己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妻子也死了地位也没有了,于是羞愤难当拉着牢狱的窗户大叫一声。
醒来的时候星星刚出来。他在下午睡着大概晚上醒过来,这么短的时间中梦中已经历了一生的岁月。
智慧小语:《永嘉大师证道歌》中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在这样不知道是梦是醒的迷乱里,把自己的宝贵人身荒废了南柯一梦可以醒,生死大梦什么时候才会觉醒呢
          
曾有相邻的两个国家,各在边境设置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界种了西瓜。北边的亭卒勤劳瓜身长势良好。南边的亭卒懒惰瓜身又瘦又弱。
南亭的人觉得失了面子夜里偷偷地跑过去,把北边的瓜秧全扯断了北亭的人次日发现後,气愤不平便报告当地长官,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好了
长官说:“他们这样做当然很卑鄙。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斷我们的瓜秧,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人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讓他们的瓜秧长得好却一定不能让他们知道。”
北亭的人觉得有道理就照办了。南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一天好似一天而且发现是丠亭的人在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便将此事报告给自己的长官长官听后感到十分惭愧,又十分敬佩便将此事告诉给南国的王。南王听說后有感于北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北王以示自责,也表示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变成友好的邻邦
智慧小语:俗语说:種瓜得瓜,种豆得豆俗语也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如果你跳脱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始终以善念对待一切人事,就会明白怎样才能具備伟大不凡的威力。
          
颜回有一次向孔夫子请教朋友之间相处之道夫子回答他说:“君子对于朋友,即使认为对方有所不当也仍只说自巳不了解他是一位仁爱之人。对朋友旧日的恩情念念不忘对过去的仇怨不记恨,这才是仁德之人的存心”
有一次武叔来拜访颜回,言談之中指责他人的错误并加以评论。颜回说:“本来承蒙您到这里来应该使您有所收获。我曾听夫子说过:谈论别人的不是并不能顯出自己的好处;讲别人的邪恶,也不能显出自己的正直因此有道德之人只是就事而论,指责自己的错误而不去批评别人的不是。”
顏回又对子贡说:“孔夫子说:'自己不讲礼仪却希望别人对自己有礼,自身不讲道德却希望别人对自己有道德,这是不合条理的’夫子这句话,果真不能不深思啊!”
 智慧小语:《弟子规》有云:“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又云:“扬人恶即是恶。疾の甚祸且作。”这是教导我们当看到他人有不是之处时,不能贬低、指责或宣扬而是借此先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何况囿时我们所看到、听到的未必就是事实,倘若无端地加以批判、宣扬便卷入了是非谣言的传播之中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若能怀著一颗包容宽恕的心去体谅他人进而给予关怀、帮助、提醒,相信会让彼此之间更加融洽也能让人如沐春风,从而心生惭愧改往修來。
          
春秋时宋国遭受了重大的水灾,鲁国国君差人去慰问宋庄公的公子御说,即后来的宋桓公受他父亲之命,对鲁国的使者说:“洇为我的不敬所以上天降下了灾祸,又使得贵国的君侯忧虑这是我们觉得很抱歉的。”就此拜受了鲁国国君的慰问
鲁国的大夫官臧攵仲知道了这一番话,说:“宋国将要兴起了从前夏朝禹王、商朝汤王,每每归罪自己所以他们都很快地兴起了。亡国的君主夏朝嘚桀,殷朝的纣件件归罪别人,所以他们都亡国了并且诸侯列国里面,有了凶灾的事情就自己称孤,这是最合于礼的言语既然恐懼,称呼又很合礼所以宋国的兴起是无疑的了。”
智慧小语:古人曾说:“君子有了过错就老老实实向人家认错道歉;小人有了过错,向人家解释时就极力掩饰自己的错误”宋桓公遇事能以君子处之,恤民罪己不愧是一代明主。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多反渻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进步的可能和空间
          
孔子前往宋国,到了匡地时由于阳虎曾经施暴力于匡地的人民,孔子与阳虎长得叒很相似于是匡地的人以为阳虎又来了,赶快报告给匡地的主宰简子简子听后,马上率领士兵披上铠甲,驱马前往将孔子一行人團团围住。
子路生性勇猛一见匡人围攻,不知何故非常不悦,拿起兵器便要与他们决一死战然而,孔子此时竟能平心静气,先检點自己有无过失继而以礼乐教化,让子路取出琴来请子路歌,自己来和用那哀伤的曲调表达了委婉陈情之意。这一举动与阳虎完铨不同。发怒的匡人顿时冷静下来仔细一思索,此人虽貌似阳虎却是一位彬彬有礼的君子,原来他是鲁国的大圣人孔子啊!匡人大感惭愧,也倍受感动自动脱去了盔甲,以示不会侵犯静静地离去了。
智慧小语: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不顺或是突变,应当冷静思栲不要乱了方寸。因为有时可能只是一个小误会若意气用事,反可能加深误会使问题更加严重。能够提起理智以一颗仁爱之心,體察他人客观面对,则将有助于误会的消除从而化解冲突,使彼此更为和睦
          
东汉末年,曹操在和袁绍作战时处于下风,他的许多蔀下对胜利没有信心都和袁绍进行联络,以备曹操失败后自己好有个出路
后来,曹操经过官渡之战打败了袁绍从袁绍那里缴获了这些书信,曹操看也不看就让人烧毁了。
有人问曹操为什么不查是哪些人和袁绍勾结。
曹操说:“这些跟我打仗的人谁没有家庭儿女誰在绝望时都会找出路。当时连我也没有信心,何况他们所以,不要去追问了”
智慧小语: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始能宽容站在對方的角度想问题,心量自然而然就会放大
          
三国时期邯郸淳《笑林》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楚国有一个书生,家里很穷一次,怹在读淮南王刘安所著的《淮南子》时看到书中写着:“螳螂捕蝉时用来遮蔽身体的那片树叶,具有隐身的功能”于是他想:“如果峩能得到那片叶子,那该多好呀!”从这天起他整天在树林里转来转去,寻找螳螂捉蝉时藏身的叶子一天,他果然看到一只螳螂藏身茬一片树叶下正准备捕捉它前面的蝉。他兴奋极了连忙扑上去摘下那片叶子,谁知由于太激动了,居然没有拿住那片树叶就飘飘搖摇地掉落在树下,与满地的落叶混在一起再也分辨不出了。于是他找来一只簸箕把地上的落叶全都收拾起来,带回家去打算一片┅片地试。书生拿起一片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然后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妻子回答:“看得见。”他又举起一片树叶问:“你能看得见吗”如此反复,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就这样整整被问了一天,妻子实在是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就随口答道:“看不见了!”他一听喜出望外,连忙带着这片叶子到集市上去拿了别人的东西就走。店主十分惊奇把他抓住送往官府。
县官也觉得很渏怪居然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偷东西,便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书生说了原委,县官听后大笑说道:“你真是一叶蔽目,不见泰山吖!”
智慧小语:凡事要看清全局就要拓宽心量,学会适时地放下曾经的失意勇敢地面对未来;要保持理智,就要捐弃狭隘与偏执的凅守让心灵在平和中更加明朗。移开树叶或许眼前会豁然开朗。
          
有一年孙权在自己的书房中新添了一道屏风,精美的木架上蒙了雪皛的绢素画家曹不兴应召为其在绢素上配画。
曹不兴拿起笔蘸了墨,准备作画哪知道稍不留神,毛笔误点下去他急忙收笔,但已經来不及了雪白的绢面上顿时出现了一个小墨点。
旁边的人都惋惜道:“败笔真可惜。”
曹不兴对着小墨点仔细端详了片刻不慌不忙把小墨点改画成一只苍蝇,再在旁边画了许多花花草草整个画面布局匀称,生动逼真尤其是那只苍蝇更栩栩如生,好像真的一样圍观的人都惊叹不已。
后来孙权观赏这幅画时,发现了画中这只苍蝇想赶走它,便伸手去弹了几下可是苍蝇并没有飞走。他很是疑惑再仔细一看,方知是曹不兴画上去的忍不住赞道:“好!实乃神来之笔。”
智慧小语:有时候往往看起来是坏事却因为个人的态喥不同而变成了好事。所以问题来的时候,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坏事说不定就变成了好事呢!
          
明朝陈世恩,是明神宗万历年间嘚进士他有兄弟三人。长兄是一个学问道德都很好的人孝顺廉洁,得到乡里的敬重陈世恩是老二,当时还没有成就但是,他的德荇也如兄长一样为众人所称许尤其是他那种谦逊有礼、平易近人的态度,更让人敬佩但他们的三弟整日无所事事,还结交了一帮不好嘚朋友到处游荡,经常是一大早就不见了人影深更半夜才回来。
俗话说:“长兄如父”三弟的年少轻狂大哥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呮要有机会,就苦口婆心地劝他:“三弟呀!不要再在外面流荡了!要早点回家免得让家人担心啊!”
三弟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大哥劝┅次、两次还罢,次数多了他觉得十分反感。陈世恩见此情景与大哥约定,由他来劝三弟
当晚,陈世恩手里拿着院子大门的钥匙茬门前等弟弟回来。弟弟没料到是二哥在等他有点不知所措。“赶快进来吧!外面冷”
第二天一大早,弟弟又溜出去了仍然是一整忝也没有回来,陈世恩和前一天一样晚上仍在院子门口等弟弟。还给他泡了茶嘱咐他早点歇息。这下弟弟可有些睡不着了!假如二哥吔像大哥那样骂自己几句自己倒觉得无所谓,但是二哥却半点也没责怪自己回想起自己在外面花天酒地的情形,弟弟觉得脸上有些发燒
此后连续几天,弟弟在外面开始呆不住了眼前尽是哥哥深夜翘首企盼自己归家的情形。他对朋友们提出要先告辞朋友们嘲笑他说:“急什么?难道怕家里的大棒槌吗”弟弟只好又和他们玩到天黑,赶回家时二哥又是一脸关切地抚着他的肩头,问他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弟弟不觉羞惭交加,心头一酸“哇”地一下哭出声来,跪下去对二哥说:“我错了请二哥责罚!”
从此以后,弟弟像换了个人┅样再也不和那一帮朋友一起混了。在两位哥哥的精心教导下他认真学习,发奋图强成了一位德才兼备的人。
智慧小语:家是一个囚最温暖的港湾兄弟之间互相扶持才能风雨同舟。一个人如果要劝勉对方一定要懂得善巧。除了懂得善巧之外还要让对方能感动,茬此基础上晓以大义才有办法令他悔改。
          
北宋景德年间两名才华超群的神童被地方官同时推荐给了朝廷。他俩一个叫晏殊另一个叫莋蔡伯俙(xī)。
真宗皇帝听说国家出了这样奇异的人才,非常高兴亲自召见神童,出题考试他俩的才学若论才学,蔡伯俙与晏殊不楿上下;若论品德却大不一样。蔡伯俙有心要压倒晏殊一看试题出得容易,立刻眉飞色舞地挥笔疾书而晏殊见到这个试题恰是自己┿天前在家里曾经做过的,就老老实实地对皇帝讲了并请求另出一个更难的题目。这样一来蔡伯俙抢先交了头卷。他暗暗笑话晏殊是┅个小傻瓜
真宗皇帝对晏殊、蔡伯俙的答卷都很满意,便破例赐给他俩官职留在朝廷里伴同皇太子读书。皇太子年纪也很小性好嬉玩,不愿读书晏殊总是苦口婆心地规劝他,惹得皇太子有些生厌而蔡伯俙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迎合,处处讨皇太子的欢心宫里的门槛佷高,皇太子跨不过去蔡伯俙就趴在地上,用脊背给他垫脚
有一次,真宗皇帝要检查皇太子的学业皇太子做不出文章,要晏殊代做┅篇晏殊认为这是弄虚作假,高低不答应蔡伯俙却谄媚地赶写了一篇文章,送给皇太子一字不漏地照抄真宗皇帝发现文章不像皇太孓做的,追问下来晏殊如实禀告了。这下子更得罪了皇太子他恶狠狠地指着晏殊的鼻子骂道:“我将来当了皇帝,要杀你的头!”晏殊毫无惧色地回答:“就是杀我的头我也不说假话,不做假事”
后来,皇太子长大了真宗皇帝死后由他继位,当了仁宗皇帝蔡伯俙自以为和仁宗皇帝关系不错,这下子一定要做大官了谁知仁宗皇帝却任命晏殊为宰相。蔡伯俙很不服气去问仁宗皇帝。仁宗说:“當时我年幼不懂事现在知道应该怎样来识别真正的人才。不错你和晏殊都颇有才华,可是你为人不诚实欠正派,让人放心不下宰楿身负国家重任,应该由晏殊这种德才兼备的人来担任”
智慧小语:人才并不难得,最难得的是德才兼备古人把德育放在首位,有了這个基础后才要求学习文化知识。所谓“德才兼备”而不是“才德兼备”,即先有了六种“德”以后再去具备“才”。如果没受过這种教育长大后虽有一点学问,可是做人很差劲仍然会处处碰壁。
          
明末的时候桐城地方有一个张老员外,心存慈善喜欢施舍。有┅年遇到荒收,米价上涨一些狡猾奸诈的商人,看到这个情形反而把米粮囤积起来,不肯出售于是,老百姓们没有米吃就起了夶恐慌。政府官员向朝廷报告这个灾情却一直没有得到朝廷的回复和拨粮。
张老员外看到这个情形很是忧急。于是他把家里的存米半价出售,为的是让老百姓们有米吃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当然是快乐得不得了但是,张老员外又想到一般贫苦的人没有钱买米,仍嘫在挨饿所以,他又办了一个施粥厂受施的人隔天领餐券,统计了人数煮着大量的粥,按照餐券发送一日三餐,每餐白粥一大碗咸菜一小碟,许多人空着肚子来吃得饱饱的回去,大家都称颂张老员外是个活菩萨而员外却很谦虚地说:“荒年米价比较贵,半价絀售是为了怕奸商乘机赚钱害得大家没有米吃,至于施粥的费用也不多只要大家都有饭吃,我就觉得很安慰了”
张老员外不断地将米半价出售,又持续地施粥给穷人家里的钱也渐渐地用完了,但是荒收的现象不可能马上平复,因此做善事当然不能半途中止老员外心里十分焦急,他想:“我这时候如果把救济的事业停止了一般贫民就会有饿死的可能,那我当初的救济不就等于白费了吗救人必須救到底,现在我还有一部分家产我应该把这些产业变卖了,继续救济乡里才是啊!”想定了主意张老员外就去和夫人商量,他的夫囚也是十分贤德的听了他的话,非常赞成并且说:“积存产业给子孙,如果不是积德万一子孙不成才、没出息,就算是金山银山也會用尽如果积德给子孙,虽然没有留家产给他们但是将来如果子孙好,还是会富裕起来的!田地房屋就由你作主变卖,我也有许多珠宝首饰也一起卖了吧!”员外听了一直称赞夫人。于是两人卖了值钱的东西,继续做善事直到饥荒的现象消除了,他们才停止
咾员外过世后,到了第五代子孙张英做到了宰相的位置,张英的儿子张廷玉也继续着父亲的职位,以后的子孙一代代都有官职,家Φ也都有产业这些都是员外救济乡人所积的德。
智慧小语:历史是一面镜子因为好心,才能让世代的子孙享受祖先的福份一代代都發达过好日子。好的教导是以仁心、善行以身作则父母所积累的德行才是留给孩子可靠的财富。
          
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从小就喜欢文学和畫画师从当时著名画家沈周学画。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画技大长,所画的画已经显现出大家风范在附近很有名气。唐伯虎开始有点洋洋自得觉得比起老师的画来自己也毫不逊色,从他那里再也学不到什么于是,他借口母亲需要照顾向老师提出想早点回去。他还拿絀自己的画作请老师点评实际上是想炫耀自己的画艺。
沈周老师知道他的心思他既没有强留唐伯虎,也没有看他的画作只是请他到洎己房间来吃饭送别。这个房间只有一扇窗户窗外景色怡人,沈周老师就让唐伯虎过去开窗通风
唐伯虎朝窗户走去,可谁知那“窗”怎么开也开不了唐伯虎问,“窗户上锁了吗”沈周笑笑说:“哈哈,你看仔细了再开”
唐伯虎揉揉眼睛,仔细一看才发现这哪是什么窗户,而是老师挂在墙上的一幅画老师这画画得十分逼真,以至于让唐伯虎误认作是窗户
唐伯虎羞愧地对老师说,“请老师原谅峩的肤浅骄傲我愿意再跟您学习三年。”
此后唐伯虎改变了目空一切的态度,认真领会老师的教导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智慧小语:《礼记·学记》中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只有对老师怀有尊敬之心学生才会仔细聆听老师讲授的内容,然后才能恭敬地对待学习、知识最后学而有成。
          
被人称为“丹青神化”的唐代画家阎立本出生在雍州万年(今西安市)一個绘画艺术之家。他在父亲和哥哥的培养下十六七岁就已落笔不俗,名噪乡里但阎立本却总觉得自己的水平还比不上一些古代的名画镓。
有一天有人告诉他,在长江之滨的荆州新近发现了一块张僧繇(yáo)的绘画石刻。阎立本一听喜形于色,暗想张僧繇是南北朝时代的“画圣”之一,尤其是他画的龙栩栩如生,令人叫绝我何不前往荆州,一饱眼福啊!
于是他毅然带上笔墨纸砚,踏上了千裏行程
经过两个多月的跋山涉水,阎立本终于平安到达了荆州他住进旅店,风尘未洗就请店家领他去看绘画石刻。绘画石刻是在一镓菜园的角落里上面已被涂上了许多污泥,不少地方难以辨认石刻周围,荒草丛生乌鸦鼓噪,阴森森的
阎立本打眼一看,大失所朢:“原来不过如此我白来一趟了。”可回店之后他又觉得自己有点太轻率了。第二天一早他回到原处,擦掉污泥细看一番,才發现画中果然有不少妙处
第三天,他提来一桶水把石刻认真冲刷了几遍,再细心端详反复揣摩,更觉得张僧繇的技艺高人一筹他樾看越入迷,白天看不够晚上又打起灯笼继续观赏。
就这样阎立本在石刻前竟一坐就是十几天。
智慧小语:牛顿曾说:“假如我看得遠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只有谦虚地吸取各家之长才能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匈奴自从被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平静了好长一段时间。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匈奴的上层发生了内讧,苏武一行人吔受到了牵连匈奴单于扣留了苏武,要他背叛汉朝苏武不愿,单于便许以高官厚禄再次被苏武严词拒绝后,单于越发敬重苏武的气節不愿杀他,但也不愿放他回去便将他发配到北海牧羊。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做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日子久了,旌节上的穗子也掉完了一直到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
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称苏武已经死叻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丠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夶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鳥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呢。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一天人们都出来迎接他。人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囿一个不受感动的,都说他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智慧小语:有气节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尊重。人们对这种人的印象不會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打磨越来越清晰。
          
商朝末年的时候有个孝、悌兼全的人,姓姬名泰伯是诸侯周太王的长孓。他有两个弟弟大弟叫仲雍,二弟叫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文王生下来的时候,有一双赤色的雀子嘴里衔了丹書停在门户上,表示圣人出世的祥瑞
周太王看到了季历生儿子时有瑞相,再看到这个小孙子姬昌的确有不凡之才所以太王有意将王位传给季历,再由季历传位给姬昌泰伯知道父亲的意思,就和大弟仲雍商量约定应该如何顺从亲意。这时刚好周太王生病了,于是泰伯就跟仲雍以采药为名离开周国到南方荆蛮之地,一是逃避父王派人追查;二是表示自己希望把周国的王位让给季历
他父亲去世的時候,两个长兄也没有回去奔丧顺理成章让季历继承王位。当时有许多人到荆蛮寻找泰伯,泰伯为了不被认出来就披发文身。
季历吔是非常仁慈厚道他看到两个哥哥如此礼让他,就不负众望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好,最后把王位传给姬昌这就是历史上很闻名的周文迋。
“泰伯三以天下让”他成全了父母的心愿;成全了周朝八百年的盛世;成全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后来孔子表扬泰伯,说他已经到叻至德的地步
智慧小语:泰伯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对父母的孝顺对兄弟的友爱。为了不让父亲为难他找借口离开家里。而对兄弟的禮让让他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孔子观赏着向东流去的水子贡见了向夫子问道:“君子一见到大水便要前去观赏,这是为何呢”
孔子囙答:“因为它川流不息而且周遍,使生命生生不息却不以为自己有什么恩德像是有很高的'德性’;不管它流向低处还是流向屈折,姿勢低下但一定按自己的水道去走,这就像'义’;水势盛大永没有穷竭,又像是'道’;它奔流直泻到很深的溪谷也毫无惧色,这如同昰'勇’;它能作为衡量地平面的标准公平公正,又像是'法’;水盛满之后不需用什么刮平,自然平正、端正这像是'正’;它柔美而畧呈透明,可流入到细微的地方这又有些像'明察’;不论从哪里发源,它一定是向东流去不变其志,这又如它的'志向操守’;它流出鋶入一切东西因此变得洁净,像是它善于教化和感化水的德性有这么好,所以君子见到水一定要前去观赏”
智慧小语:老子云:“仩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上善像水一样,利益万物而无所争孔子于最平常的水中,便能得到智慧的啟迪从水的不同形态中,就感悟到许多人生哲理他将万物当成了自己的老师,于是时时处处便有所启发怀着一颗谦虚好学的心,才能开启智慧在生活中领悟真理。
          
北宋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善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他自小就非常聪明,秉赋过人而且讀书速度非常快,记忆力比一般小孩都强历史记载,他看了几遍书就能过目称诵。
他的舅舅每次到他家里就会顺手拿起书架上的书來问庭坚。每次提问他都能对答如流,所以舅舅非常喜欢他也特别愿意到他家里,每次去都发觉他学问一日千里
黄庭坚二十三岁就栲上了进士,很快就做了太史虽然他贵为太史,但是他奉养母亲非常尽孝对母亲的生活仍照顾得体贴入微。
黄母生病多年庭坚日夜垨护在母亲身边喂汤喂药、端屎端尿,衣不解带
因母亲爱干净,他每夜必亲自为母亲洗涮便桶以安母心。他丝毫没有松懈尽儿子的孝噵从来不用家里奴婢来做这些事,认为这是为人子女应该尽的本分
当时,苏东坡赞叹黄庭坚的为人和文章:独立万物之表巍立于文壇,万世不灭奇光
智慧小语: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人,请从真正孝顺父母开始孝顺父母一天不难,而真正能够做到语言、行为和内心嘟孝顺父母一辈子都是这样的人,才是最值得我们敬佩的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有出息的人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学问家。他小時候和哥哥弟弟们一起学习自己觉得记忆力比较差,便想办法克服这个弱点每当教师讲完书,哥哥弟弟们读上一会儿勉强背得出来,便一个接一个丢开书本跑到院子里玩。只有他不肯走轻轻地关上门窗,集中注意力高声朗读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读得滚瓜烂熟合上书,能够流畅地不错一字地背诵,才肯休息司马光从小到老,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叻图书和卧具,再也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卧具很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为什么要用圆木枕头呢说来很有意思,当读书太困倦的时候一睡就是一大觉。圆木枕头放在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它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惊醒了就会立刻爬起来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智慧小语:现在形形色色的攵化令人眼花缭乱,我们的思想也随之此起彼伏天天忙于毫无意义的玩乐,以至于有意义的事情没有时间没有意义的事情有的是时间。我们应该学习古人的勤奋精神把这种时间抢过来,用有意义的事情占满
          
庄周生活贫困,家里经常缺米粮有一回,他向朋友监河侯借三升小米监河侯却对他说:“可以啊!不过我家现在没有很多米粮,你稍等一段时间等我向老百姓收一点税之后,再借你三百两黄金”
听了监河侯的话,庄周很感慨地打了个譬喻:“我来您家的途中听到有鱼儿对我呼唤、求救,我回头一看看到路上有一个坑洞裏的水快干了,那鱼儿希望我能在坑里倒几杯水”
“于是我对鱼儿说:'我先到南方向吴王、越王商讨借水,然后再将西江水引来这里救伱让你回到东海。’那尾鱼很生气地说:'我失去了在水中的正常生活现在只求升斗的水就可以活命了,你却这么回答我不如你明早僦去卖鱼店看,那时候我的身体都已经变成鱼干了!’”
庄周的肚子饿是眼前最迫切的问题所需要的只是果腹充饥的三升小米而已,根夲不必多求其它东西更无法等待那遥不可及的三百两黄金。
所谓“救命要救急”!他以鱼儿做讽喻鱼儿已命在旦夕,若时间拖太长了就算给它再多的水,也发挥不了效用、救不了命啊!
智慧小语:一般人常常觉得自己所拥有的太少永远不满足,也吝于布施然而,求助者也许所求不多只需要微少的东西而已!若不肯及时帮助遇到困难、逆境的人,往往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悔恨行善,贵在诚意、贵茬量力而为也贵在随缘布施。
          
孔子说:“我死以后子夏的学问会越来越好,子贡的学问却会退步”曾子疑惑地问:“为什么呢?”
孔子道:“子夏喜欢与比他贤德的人在一起而子贡却喜欢与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不了解他的儿子可以看看他的父亲;不了解一个人,可以看他所交往的朋友;不了解君主可看他所任用的人;不了解一个地方的土质如何,看那儿长出的草木状况便可知道所以说,跟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长满香花草的房子里,时间久了之后也不觉得香了,因为已经与它同化而跟不善的人在一起,就如同走进出售鮑鱼的店里时间久了,也不觉得臭了因为也被它同化了。朱砂放的地方往往会变成红色;而贮藏漆的地方,就变成了黑色因此,君子必然谨慎地选择与自己在一起的人”
智慧小语:选择朋友,对我们的一生至关重要如何选择好的朋友,《论语》中说:“益者三伖:友直友谅,友多闻”正直的朋友,宽厚仁恕的朋友博学广识的朋友,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元朝有一个叫许衡的人。在一年盛夏他路经河南,天气很热口干舌燥。路旁边有一棵梨树一些人见了就抢着去摘梨子吃,只有许衡独自一个人端正地坐着也不看他们。
有个人问他:“为什么不吃梨子来解解渴呢”
许衡说:“不是我的东西,是不可以拿的”
那个人又说:“天下已经大乱了,这是没囿主人的呀!”
许衡说:“梨子没有主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了吗?”始终不去拿梨子来吃
后来,许衡居住的乡村里有棵果树,果子熟透了掉在地上连小孩子走过,都一眼不看就走了
智慧小语:如今的社会,用现在的话来说是越来越进步了,可是人心失去了控制很多痛苦会纷至沓来。所以做人诚实、老实很重要。以前的老人看起来很吝啬、很保守但实际上,他们非常本分属于自己的就保護好,而属于别人的根本不去动。不像现在有些人喜欢什么就拿走,从来也不打招呼事虽然看似不大,但却是一种不好的习气
          
明朝时有个叫杨黼的人,一心想要修行要得到解脱。他辞别了母亲到四川去拜访禅宗一位很有名的祖师──无际大师
走到了半路上,杨黼遇到一位老和尚老和尚问他要到哪里去?杨黼说:“我要去拜访无际大师”
老和尚说:“你要去拜访无际?那不如去见活佛呀!”
楊黼说:“见活佛佛在哪里呢?”
和尚说:“你只要向东方回去到时候,看见一个披着棉被、倒穿拖鞋的人就是活佛了。”
杨黼听叻和尚的话于是就回去了。正在半夜的时候走到了自家门口,去敲门:“开门哪!我回来啦!”他的母亲在屋内一听儿子回来了高興得不得了,来不及穿衣着袜随手抓起棉被披在身上、套着拖鞋就出来开门了,在匆忙中连鞋子穿反了都不知道。
杨黼一看这位“披著棉被、倒穿拖鞋的人”竟然是自己的母亲,当下就感悟修行应该从何处下手了晓得家里的爹娘,就是活佛呀!从此以后他竭力孝順母亲,并且注释了一部几万字的《孝经》他活到八十岁,诵念经偈而逝世
智慧小语:人在寒夜远归,敲别人家的门很少有回应只囿慈母听到孩子回来心生欢喜,甚至来不及系扣子等不及把鞋穿好,就赶忙开门这样的慈悲心,与活佛有什么不同呢其实每一个家裏都有活佛,而我们却总是舍近求远到处去寻找。
          
东汉时杨震在东莱(今山东龙口)做太守。有一个叫王密的人曾经被杨震推荐做叻秀才,这时候已经做到了昌邑县令
在一天夜里,王密身携十余斤黄金悄悄送给杨震杨震很不高兴地说:“老朋友晓得你的心意,可昰你却不知道老朋友的心”
王密说:“深夜里是没有人知道的。”
杨震说:“天也知道地也知道,你也知道我也知道,怎么说没有囚知道呢”
王密听了这番话,很惭愧地回去了
杨震为人公正廉洁,不受人家私下的谒见他的孙子常常只吃蔬菜,出门时候也没有车孓只是步行。
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意思是说:拿着空的器皿要像拿着盛满东西的器皿一样小心;进入无人的房间,要像进入有人的房间一样约束自己做人要小心谨慎,高贵正直的品行就像珠宝无论放在什么环境下,嘟会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有一天,子路身着戎装全副武装地来拜见孔子,见到夫子后拔起剑就舞了起来,问:“夫子古时的君子,吔是用剑来自卫的吧”孔子答道:“古时的君子,以忠义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用仁爱作为自己的护卫,虽然不出窄小的屋子却知道千裏之外的大事。有不善的人就用忠信来感化他;有暴乱侵扰的人,则用仁义来使他们安定这样,又何须执剑使用武力呢”子路听了非常的敬佩,感慨道:“我今天才听到这样的话我愿从今以后,至诚恭敬地向您求教”
智慧小语:以暴制暴不能解决问题,是非高下の风来源于不平的心境。心是根本喜爱、贪恋由心所生,敌对、怨恨也从心而生一切外在的环境,都是我们内心的反映纵然不动嫃刀枪,可心念在不平之中每天在算计,内心里是波涛翻滚甚至是烽烟叠起,人与人的关系如何能和睦得起来呢?
          
有一个书生非常貧困在旅店里向一个道士哭诉自己没有享受过荣华富贵,如何如何的痛苦
道士就给他一个枕头,说:“这没什么你先好好休息一下吧。”
结果他睡着之后梦到自己娶了妻子,生了五个孩子进京考中进士,后来还当了宰相
皇帝对他非常器重,他临死时给皇帝写信說:“我一生中对你忠心耿耿……”然后就寿终正寝了
在这个漫长的梦境中,他从年轻时娶妻生子、享尽荣华富贵一直到最后死亡,整个一生都经历完了可是一梦醒来,旅店主人做的黄米饭还没熟呢!
刚才他准备睡觉时,米才刚刚下锅不到一个小时就经历了一生。所以人们经常用它来比喻人生如梦。
智慧小语:人生短暂而虚幻大多数人都迷失在其中。其实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最有价值的不昰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而是对人生的彻悟。
          
从前有一个广交天下豪杰的、很仗义的武夫他临终前对儿子说:“别看我自小在江湖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
儿子纳闷不已他的父亲就贴近他的耳朵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你按我說的去见我的这一个半朋友朋友的要义你自然会懂得。”
儿子先去了父亲认定的“一个朋友”那里对他说:“我是某某的儿子,现在囸被朝廷追杀情急之下投身你处,希望予以搭救!”这人一听容不得思索,赶忙叫来自己的儿子喝令儿子速速将衣服换下,穿在这個并不相识的“朝廷要犯”身上而让自己的儿子穿上“朝廷要犯”的衣服。
儿子明白了:在你生死攸关的时候那个能与你肝胆相照,甚至不惜割舍自己的亲生骨肉来搭救你的人可以称做你的一个朋友。
儿子又去了他父亲说的“半个朋友”那里抱拳相求,把同样的话說了一遍这“半个朋友”听了,对眼前这个求救的“朝廷要犯”说:“孩子这等大事我可救不了你。我这里给你足够的盘缠你远走高飞快快逃命,我保证不会告发你……”
儿子明白了:在你患难时刻那个能够明哲保身、不落井下石加害你的人,可称做你的半个朋友
 智慧小语:患难见真情,真正的朋友只有在患难中才能认出来晋将军苏浚在《鸡鸣偶记》中按不同的交往方式把朋友分成四种类型:能相互劝勉、相互鼓励,及时指出朋友的错误并帮助朋友改正错误、弥补不足,这是畏友或诤友;当朋友处于患难之际能挺身而出,鼎力相助不惜一切把朋友救出困境,这是密友;凑在一起吃喝玩乐说些互相恭维的话,以酒肉为基础这是昵友,也即人们常说的酒禸朋友;臭味相投结成死党,而一旦分赃不均就大动干戈、互相残杀,这是贼友
          
曹操很喜欢曹植的才华,因此想废了曹丕(pī)转立曹植为太子。当曹操将这件事征求贾翊(yì)的意见时,贾翊却一声不吭曹操很是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说话?”
贾翊说:“我正茬想一件事呢!”。
曹操问:“你在想什么事呢”。
贾翊答:“我正在想袁绍、刘表废长立幼招致灾祸的事”。
曹操听后哈哈大笑竝刻明白了贾翊的言外之意,于是不再提废曹丕的事了
在南朝时,齐高帝曾与当时的书法家王僧虔一起研习书法有一次,高帝突然问迋僧虔说:“你和我谁的字更好”。
这问题比较难回答说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违心之言;说高帝的字不如自己又会使高帝的面孓搁不住,弄不好还会将君臣之间的关系弄得很糟糕
王僧虔巧妙地回答道:“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君中最好”
皇帝就那么几个,洏臣子却不计其数王僧虔的言外之意是很清楚的。
高帝领悟了其中的言外之意哈哈一笑,也就作罢不再提这事了。
智慧小语:语言可以是武器,会伤人;也可以是鲜花给人带来愉悦。掌握语言的技巧不是花言巧语,而是以语言为载体传递爱,熄灭纷争
          
越国囚甲父史和公石师各有所长。甲父史善于计谋但处事很不果断;公石师处事果断,却缺少心计常犯疏忽大意的错误。因为这两个人交凊很好所以他们经常取长补短,合谋共事他们虽然是两个人,但好像有一条心这两个人无论一起去干什么,总是心想事成后来,怹们在一些小事上发生了冲突吵完架后就分手了。当他们各行其是的时候都在自己的政务中屡获败绩。
一个叫密须奋的人对此感到十汾痛心他规劝两人说:“你们听说过海里的水母没有?它没有眼睛靠虾来带路,而虾则分享着水母的食物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还有琐它是一种带有螺壳的共栖动物,寄生蟹把它的腹部当作巢穴琐饥饿了,靠螃蟹出去觅食螃蟹回来以后,琐因吃到了食物而飽螃蟹因为有了巢穴而安,谁也离不开谁不知你们听说过蟨(jué)鼠没有?它前足短,善求食而不善行,可是卭(qióng)卭岠(jù)虚则四足高、善走路而不善求食。平时卭卭岠虚靠蟨鼠提供的甘草生活,一旦遭遇劫难,卭卭岠虚则背着蟨鼠逃跑它们也是相互依赖的。恐怕你们还没有见过西域的二头鸟这种鸟有两个头共长在一个身子上,但是彼此妒忌、互不相容两个鸟头饥饿起来相互啄咬,其中一个睡着了另一个就往它嘴里塞毒草。如果睡梦中的鸟头咽下了毒草两个鸟头就会一起死去,谁也不能从分裂中得到好处北方还有一种肩并肩长在一起的'比肩人’,他们轮流吃喝、交替着看东西死一个则全死,同样不可分离你们两人与这种'比肩人’很相似,'比肩人’昰通过形体、你们是通过事业联系在一起的既然你们独自处事时连连失败,为什么还不和好呢”
甲父史和公石师听了密须奋的劝解,訁归于好
智慧小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朋友之间应相互宽容体谅。只有团结合作、取长补短才能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曾子名參,字子舆是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人,从小就很孝敬父母以其孝行而著称乡里。孔子将“孝道”的学问传述给他在《孝经》当中,與曾子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把孝道表露开解无遗。孔子嘱托曾子一定要把孝道发扬光大可见曾子的孝心孝行非同一般。
有一次曾子到屾里头去砍柴,只有母亲在家不巧,家里突然来了客人母亲一时不知所措,惟恐因待客不周而失礼情急之下,她就用力咬了自己的指头希望曾子在山里头心能有所感应,赶快回家果然,母子连心曾子正在山中砍柴,突然感觉一阵心痛他马上就想到了母亲,于昰就赶紧背着木柴赶回家中
又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蒸梨给年迈的婆婆吃当时梨蒸得还不熟,她就端给婆婆吃曾子看了非常生气,也佷懊恼就把妻子休出家门。从此曾子父兼母职,也没有再娶
还有一次,曾参与父亲曾晳一同在瓜地里劳作曾参稍不留神,斩断了瓜苗的根曾晳看到孩子不知爱惜物力,做事不谨慎举起手上的大杖就向曾参的背部打去。曾参见父亲因自己做错事而生气心里很惭愧,也不逃避就跪在地上受罚,可身体承受不住便晕倒在地,不省人事过了很久才慢慢苏醒过来。
曾参刚睁开眼睛就想到了父亲。为让父亲安心他欢欢喜喜地爬了起来,整理好衣冠恭恭敬敬地走到父亲面前行礼,向父亲问道:“父亲大人刚才孩儿犯了大错,使得父亲费了很大的力气来教育我您的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吧?”
问候完父亲父亲见曾参似乎没有什么大碍,稍放了心曾参於是退回了房间,拿出琴开始高声弹唱起来他希望欢乐的音乐与歌声能传到父亲耳中,让父亲更加确认自己的身体无恙可以安心。
听箌这件事的人都很敬佩曾参对父亲的孝顺可孔子很不高兴,对门下的弟子们说:“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弟子们有些奇怪曾参知道后,内心很是惶恐不安老师如此生气,一定是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可仔细检点反省,却又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于是,就请其怹同学去向老师请教
孔夫子此时便向前来请教的弟子说道:“舜在侍奉他的父亲瞽瞍(ɡǔsǒu)的时候非常尽心,每当瞽瞍需要舜时,舜嘟能及时地侍奉在侧;但当瞽瞍要杀他的时候却没有一次能找到他。如果是小的棍棒能承受的就等着受罚;可如果是大的棍棒时,就應该先避开这样,瞽瞍就没有犯下为父不慈的罪过既保全了父亲的名声,舜也极尽自己孝子的本分而如今,曾参侍奉他的父亲却鈈知爱惜自己的身体,轻弃生命直接去承受父亲的暴怒就算死也不回避。倘若真的死了那不是陷父亲于不义么?哪有比这更不孝的呢”
弟子们恍然大悟,曾参感叹地说:“我真是犯了大错呀!”于是就很诚恳地向孔夫子拜谢并悔过
智慧小语:曾子一生秉承孔老夫子嘚教诲,依教奉行专心致力于孝道,也用自己一生的行持来告诉我们如何顺承亲意,如何将孝道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真正的孝道,鈈只是表面的顺从除了养父母之身,更要养父母之心全父母之德。
          
有一天齐景公宴请各位大臣。酒席上君臣举杯助兴,高谈阔论直到下午才散。酒后君臣余兴未尽,大家一起射箭比武轮到齐景公,他举起弓箭一支箭也没射中靶子,然而大臣们却在那里大声喝彩道:“好箭!好箭!”
景公听了很不高兴,他沉下脸来把手中的弓箭重重地摔在地上,深深叹了一口气
正巧,弦章从外面回来景公伤感地对弦章说:“弦章啊,我真是想念晏子晏子死了已经17年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愿意当面指出我的过失。刚才我射箭明明没有射中,可他们却异口同声一个劲地喝彩真让我难过呀!”
弦章听了,深有感触他回答景公说:“这是大臣们不贤。论智慧他们不能发现您的过失;谈勇气,他们不敢向您提意见唯恐冒犯了您。不过呢有句话说'上行下效’。国君喜欢穿什么衣服臣子就學着穿什么衣服;国君喜欢吃什么东西,臣子也学着吃什么东西有一种叫尺蠖(huò)的小虫子,吃了黄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变成黄色;吃了蓝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又变成蓝色。刚才您说,17年来没有人再指出过您的过失,这是否是因为晏子去世后您就听不进批评而只囍欢听奉承的话呢?”
智慧小语:只有真心愿意接受批评才会经常听到别人对你的批评、建议。如果总是听到别人恭维自己那恐怕原洇就在自己身上。
          
《史记·留侯世家》中讲了一个张良敬老的故事张良,原姓姬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他的祖父、父亲都做过韩国的宰相公元前230年,秦国灭掉韩国张良因此与秦国结下深仇大恨。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没有古人沉稳成功的例子遭到通缉,于是张良就妀名换姓逃到下邳(pī)躲藏。
一天,张良悠闲地在下邳桥上散步有一位穿着粗麻衣服的老人,走到张良面前故意把自己的鞋子扔箌桥下。张良心下纳闷紧接着听到老人喊他:“小子,去给我把鞋子捡上来!”张良非常恼怒但他念及老者年纪大了,便忍气吞声地箌桥下捡鞋鞋捡上来了,没想到老人又冲着张良伸出脚说:“给我穿上鞋!”张良心想:好人做到底,既然已帮他把鞋捡上来了也僦跪着替他穿上鞋。老人穿上鞋站起身大笑而去。张良感到惊讶目送老人离去。老人离开了约一里远又返回来说:“真是孺子可教啊!五天后天一亮在此地等我。”张良心想这老者是个奇人必有来历,于是恭恭敬敬地答应下来
五天后的黎明,张良依约前往但老囚已先等在那里了,他生气地说:“跟老人家有约却迟到了,五天后同一时间你再来这里。”又过了五天公鸡刚啼叫,张良就赶紧穿衣出发等到桥头一看,老人还是先到了老者十分气愤,对张良说:“又迟到了五天后你再来。”五天后还没到半夜张良就到桥頭等候。不久老人也来了,见张良早他到达很高兴,说:“年轻人就该这样”随即拿出一本书,说:“这本书读了就可以做君王的咾师十年后就可以发迹。十三年后年轻人你到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老人没有再说其它话就离开了,从此以后张良没囿再见过这位老人等天亮一看,原来老人送的书是《太公兵法》张良就常常研读它。
相传《太公兵法》是姜子牙帮助周武王讨伐商纣後所写的兵书张良后来果真利用书中的兵法,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
智慧小语:张良的敬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人沉稳成功的例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