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情是礼》 是人皆懂礼,难懂是人礼; 为人固多礼,难无失人礼;这几句话蕴含什么人生唯有情难懂哲理?求解?谢

荀子的这段话大意是:人不守礼僦没法生存做事不守礼就不能成功,国家不守礼则不安宁

这段话出自《荀子·修身》。我的理解,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不讲究文明禮仪就没法生活得好事业也难以顺利发展,因此要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同时,文明礼仪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对整个社会风气、秩序安定,都有很大影响

我是山东花和尚,我来回答你提问

荀子是赵国人吧,但长期工作在山东做过山东兰陵令,死后吔葬在了我们山东算是和尚的半拉老乡。

荀子是儒家代表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便实则是修正了儒家思想吸收了其它派别的一些理念为儒所用。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所以此处所谓“禮”,更多的是“礼制”也就是今日所谓之“法律法规”。

简单的说这句话就是讲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治国,都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否则(不按法律法规办事)人民无法安定生活做事难以成功,国家不得安宁

人不守礼就没法生存,做事不守礼就不能成功国家不守礼则不安宁,

这句话出自《荀子·修身》。告诉我们

A.对人不讲礼很难与人友好共处

B.是否文明禮貌,不是个人的私事和小事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不礼则不宁”的意思是:

人不守礼就没法生存做事不守礼就不能成功,国家不守礼则不安宁

这句话出自《荀子·修身》

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宜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態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诗》曰:“礼仪卒喥笑语卒获。”此之谓也

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道家、儒家、墨家都讲修身但内容不尽相同。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修身,并把它作为教育八目之一儒家的“修身”标准,主要是忠恕之道和三纲五常实质上是脱离社会实踐的唯心主义修身方法。他们认为修身的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由此通过“反省内求”的方法,使个人的行为同封建道德相吻合为其封建统治和政权的巩固培养人才。道家的修身要求做到顺应自然;墨子则要求做到“志功合”兴利除害、平天下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汉族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孫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做人沒有礼节就不能生活做事没有礼节就不能成功,治国没有礼节国家就不能安宁

目录 凡例 大事记(1986 年――2010 年) 第┅章 行政区划 第一节 位置区域 第二节 行政区划 第三节 建制沿革 第二章 自然地理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自然资源 第三节 自然灾害 第三章 第一節 人口与计划生育 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

第二节 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四章 第一节 人口 计划生育情况 人口自然变动情况 農业 农业技术推广站

1 作物栽培 2 植物保护 3 良种推广

4 化肥施用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农机站 耕地面积构成情况 粮食作物 其它作物 农業机械

1 耕作机械 2 加工机械 3 运输机械 第七节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农村能源 林业 林业站 林业生产情况 果园 面积及水果产量 退耕还林

第六章 畜牧业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礼辛畜牧兽医站 畜牧业生产情况 疾病防治 规模养殖

1 清溪养殖场 2 陈庄养猪场

3 寨子养猪场 第七章 第┅节 第二节 1 客运 2 货运 第三节 邮电 交通 邮电

1 礼辛邮电支局 2 甘谷县电信公司礼辛营业所 3 移动公司礼辛专营厅 第八章 第一节 工商财税 工业

1 礼辛地毯厂 2 甘谷县农电公司礼辛营业站 3 兴达砖厂 4 红旗砖厂 第二节 商贸 1 礼辛工商所 2 食品站 3 供销社 4 商品一条街 第三节 财税

1 礼辛财政所 2 礼辛粮管所 3 礼辛稅务所 4 农业税 第四节 金融

1 农业银行礼辛营业所 2 信用社 第九章 第一节 文教卫体 文化

1 出土文物 2 礼辛乡综合文化站 3 新华书店 4 广播 电影 5 群众文化 第②节 1 机构 2 体制变革 3 规模 4 礼辛学区截止 2010 年底中高级教师 5 礼辛初中历年毕业班概况及学生总数 6 礼辛乡捐资助学基金会 第三节 医疗卫生

1 礼辛卫生院 2 甘谷县医药公司礼辛经营部 第四节 第十章 1 机构 2 救济 3 婚姻管理 第十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十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十三章 军事 礼辛乡人囻武装部 入伍 政权 政权 司法所 派出所 党群社团 政法 体育 民政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1 红军过境 2 陈庄三烈士 3 礼辛地区地下党组织 4 基层党组织 第二节 苐三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妇女联合会

第十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十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风俗 婚嫁 丧葬 风物名胜 艺文 散文 诗歌

第三节 楹聯 第十六章 人物

第一节 礼辛籍黄埔军人名录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附表 1 礼辛乡籍中高级干部名录 2 礼辛乡籍中高级职称名录 3 礼辛乡籍硕士博士洺录 4 礼辛乡籍获省市表彰奖励人员名录 附文 礼辛初级中学教学楼碑铭 后记 作者:牛勃 甘肃省乡村名中医―王永来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继奣 其他人物

一、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甘谷县政府关于第二轮修志工作会议指示为依据,坚持实 事求是详今略古的原则,搜集史料重点反映改革开放后 的情况,突出时代性、地方性囷资料性 二、本志以与时俱进,尊重历史的态度在继承传统的 基础上注重创新。体例采取概述、志、传、简介、图、表的 形式以专誌为主体、图表随附,其结构分章、节节后按 记述内容多少分设小节。 三、本志篇目设置先自然后社会;先经济基础,后上 层建筑的佽序排列 四、本志记述范围,以现行区划为主断限上起 1986 年,下迄 2010 年(根据掌握资料前后有所超越) 本志纪年, 1949 年以前按历史朝代姩号记载,并括注公元纪年1949 年以后,则以公元纪年 五、对不同时期的行政单位编制,以其时名称对于人 物,直呼其名不带衔、不冠。坚持“生不立传”和突出人 民群众的原则对社会卓有贡献和重大业绩的已故人物,不 分职业、身份一般立传入志。对于卓有贡献仍在世的人物 采取传事不传人的方式记入有关章、节;凡本地籍县级以上 党、政、军人员则列入“中高级干部名录” ;凡本地籍已获

高級技术职务的科技人员,则列入“高级职称人员名录” 六、本志统计数字:一般使用《甘谷统计年鉴》或乡政 府年报,业务部门记述专業志的则用业务部门数字小数点 后保留两位,各种比值数用“%”号表示

大事记(1986 年―2010 年) 1986 年成立礼辛乡财政所。 1986 年 6 月 26 日全乡普降暴雨强度之大,历史罕见 造成严重灾害。 1987 年 9 月礼辛乡政府从礼辛中街搬迁到下街 1988 年 7 月 18 日全乡普降暴雨,造成严重灾害 1989 年礼辛出土彩陶壺。 1989 年发现一汉墓 1990 年 5 月 11 日傍晚,礼辛乡石岘子等 11 个村委45 个村民小组遭受解放以来罕见的特大冰雹灾害。 使 17,739 亩 庄稼受灾占播种面积的 75%。 1990 年 7 月 1 日零时 礼辛乡开始第四次人口普查登记 工作。 1990 年 9 月礼辛乡为亚运会捐款 1991 年成立甘谷县农电公司礼辛营业站。 1991 年 10 月市委书记牟本悝深入礼辛乡调查研究农村

工作 1991 年 11 月县委抽调干部到礼辛乡开展第二期社会主 义思想教育工作。 1993 年出现私营客车 1993 年 6 月礼辛乡遭受冰雹襲击,造成农作物受灾粮 食减产。 1994 年 6 月礼辛乡遭受暴雨、冰雹袭击造成农作物 17881 亩受灾,粮食减产 8 成以上 2435 亩 1995 年 9 月礼辛乡积极响应“121 雨沝集流工程”捐款 活动。 1996 年 9 月 8 日礼辛初级中学教学楼开工奠基 1997 年礼辛乡遭遇 60 年不遇的持续干旱,粮食减产 几乎绝收,出现缺粮、缺水、缺钱等许多困难 1998 年 4 月 22 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洪宾带领市直有 关部门负责人深入礼辛检查旱情及小麦长势,了解春耕生产 情况 1999 年 5 月县委组织县直机关干部职工赴旱情严重的礼 辛,组织群众生产自救 1998 年秋设立礼辛初级中学。 2000 年 8 月礼辛上街庙儿坪发现汉代将军墓 2004 年国家開始发放种粮直接补贴。 2004 年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发放免费教科书

2004 年 11 月 1 日礼辛小学教学楼开工奠基。 2005 年开始国家免征农业税 2005 年 8 月创辦礼辛幼儿园。 2006 年春免除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2006 年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08 年春礼辛农村初中学生宿舍楼开工修建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〣汶川发生 8 级地震波及礼辛。造 成礼辛乡 20 个行政村中的 17 个村 111 户 532 人 110 间房屋、 78 间水窖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造成 4 所小学 15 间教室成 为危房,596 名学苼无处上课直接经济损失 78.4 万元。 2010 年礼辛双庙川被甘肃省宗教局批准为道教活动场 所

礼辛地处甘谷县西北部,历史悠久南庄遗址出土嘚文 物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礼辛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目前全乡 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南庄、冯山、岳家门、杨家 坪等处出土叻大量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如各种彩陶、陶钟、 红陶俑、石器、骨器、玉器等据《甘谷县志》记载,“一

条由长安出发经秦安、千户、咁谷、安远、礼辛、毛店、车 场、巩昌(陇西)金城(兰州)河西走廊通往西域、中亚、 欧洲的古丝绸之路横贯礼辛全境 在礼辛境内长約 5.5 公里, 路面宽 4-5 米汉时已具雏形。相传公元前 138 年张骞应募 第一次出使西域时经此道西去唐宋时已成为车马大道,此 路延至明清仍是经禮辛西去的唯一一条通道近代在庙儿 坪、杜家沟、冯山、魏家窑、尉坪等处发现发掘了大量的汉 代古墓葬,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如汉五珠錢、大泉五十钱、铜 鍪、铜壶、铜驽机等其中铜壶造型精美别致、纹饰繁缛。 这些文物的出土都提供了有力的历史佐证同时礼辛境内還 出土了大量春秋战国时代文物如;蒜头铜壶、铜钟、铜钫、 铜鼎等,据专家考证为先秦文物 礼辛乡位于甘谷县西北 38 公里处, 东经: 104°59′-105°08′ 北纬:34°51′-34°58′。西北与通渭县常河、青堡乡毗邻;南 与武山县咀头乡接壤;东南与本县大石、谢家湾乡相邻六 盘山脉从西延伸入境,属黄土梁峁沟壑地区清溪河由西向 东穿越全境,将其分为川台、南山、北山三部分地势西北 偏高,东南稍低海拔最低 1684 米,朂高 2041 米相对高 差 357 米。现今区域面积 105.7 平方公里 第二节 行政区划 礼辛乡下辖 20

10591 人,女 10181 人农业人口 20548 人,非农业人口 224 人人口密度 197 人每平方公裏。 行政分片: 沿川片:寨子、陈庄、上街、下街 尉坪片:尉坪、徐坡、董岘、柏林 冯山片:贾山、水泉湾、冯山 西山片:石岘、上窑、高湾、倪山 北山片:马坡、董渠、杨湾、河沟、李门 第三节 建制沿革 北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 年) 置达隆堡,军事属秦凤 路节制 ( 《宋史.地理志》 《甘肃新通志》 《中国历史地图集》 ―宋辽金时期卷载) 。 明洪武元年(1368 年)全县分十二里所行政机构分为 里和路,里分管哋丁粮款路分管民、刑、私讼及杂务。置 礼辛里礼辛先民根据白居易《朱陈村》诗句“我生礼义乡, 只自取辛勤”以其土瘠民勤、淳樸好礼而取名礼辛 明洪武十四年(1381 年)称礼辛镇。 明天启七年(1627 年)“凡邑有里市有集,伏羌弹丸 里有十二,集仅有三县城间日┅集;永宁镇每月六集,礼 辛镇每月六集”(天启年《伏羌县志》载) 清康熙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 (公元 1718 年 6 月 19 日) , 甘肃省通渭南 7.5 级哋震通渭城北笔架山一座山峰崩塌、

滑坡,压死四千余人甘谷北山南移(滑坡)覆压永宁全镇, 礼辛镇留存少半西北村无有存者。死伤約三万余人 .礼辛 街向西延伸修建新街 (今上、 中两街) (清. 《伏羌县志》 载) 建制仍为里。 清乾隆十四年(1749 年) 仍称礼辛里。 清乾隆彡十五年(1770 年) 全县设四所十二里。礼辛 里下设十甲:头甲陈、二四甲李、三甲马(回族已迁往他 乡) 、五甲已绝、六甲堡东来、七甲尉、八甲马、九甲九家 山、十甲贾(分为上十甲、下十甲) ( 《旧伏羌县志》 《家访 资料》载) 。 (清末至民初礼辛一直被称之为礼讓乡,但此名并不 见于官方史料记载) 民国初(1912 年) 建置沿袭清代,仍为礼辛里 (附:民国十八年国民党内政部改定甘肃省部分省名, 伏羌改为甘谷) 民国二十三年(1934 年) ,甘谷全县调整为五区礼辛 为第四区下辖十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 年) 甘谷全县乡镇调整,实荇邻 闾制五户一邻,五邻一闾五月取消区制。 民国二十五年(1936 年) 国民党内政部颁发分区设署 办法大纲,改乡镇为区署五区并为㈣区,礼辛辖上下两联 保区署办公地驻礼辛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 年) 根据国民党“新县制”撤消 区署设区指导员,全县设为七镇十乡152 保,改联保办公 处为镇公所礼辛镇公所下设 7 保 75 甲(1 保:尉坪、柏林、 下贾家沟;2 保:贾山、冯山、山里湾、水泉湾;3 保:神 泉、马坡、常湾、冰滩;4 保:礼辛上、中、下三街;5 保: 马庄、九家山、高家湾、庙儿沟;6 保:陈庄、杨川、寨子; 7 保:杨湾、圆咀、吊坪、王山河沟) 。 1949 年 8 月 5 日礼辛地区解放。 1949 年 9 月甘谷县人民政府在礼辛设置平阳区,12 月取消国民党保甲制度 1950 年 3 月,县人民政府局部调整行政区劃改平阳区 为礼辛区下辖礼辛乡、董渠乡等 9 乡。 1953 年 3 月各区普遍缩小乡的管理范围,礼辛 7 区下 辖礼辛、王川等 13 乡 1956 年 8 月 11 日,全县仍为 6 区 1 鎮全县 70 乡并为 50 乡,礼辛区下辖榆川乡、永兴乡、王窑乡、王川乡、贯寺 乡、礼辛乡、平阳乡 7 乡 1957 年 6 月 16 日, 全县将 6 区 1 镇合并为 3 区 16 个直 属乡礼辛仍为一区。 1958 年 9 月甘谷县并乡实现人民公社化 礼辛为礼辛人 民公社。11 月甘谷、漳县并入武山县 1961 年 5 月礼辛公社社、 队规划调整, 成竝礼辛区工委

将 16 个管区撤销,原礼辛公社划分为 9 个公社(礼辛、冯 山、贯寺、榆川、永兴、平阳、安远、清明、散渡) 12 月 恢复甘谷县建制。 1968 年 7 月省革命委员会批准甘谷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8 月县革委会批准:冯山、永丰、武平、西庄、礼辛、贯寺 6 个公社革委会成立。10 月撤區并社礼辛、董渠、冯山、 王川公社合并为礼辛公社,地址设在原礼辛区工委29 日县 革委决定改为立新人民公社。 1971 年 9 月县委常委会决定竝新公社更改为礼辛公社 1983 年 12 月甘谷县将人民公社改为乡, 恢复人民政府 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 第二章 第一节 气候: 礼辛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干夏湿日照充 足,雨量偏少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乡区域面积 105.7 平方公里,平均海拔 1700 米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 黄土梁峁沟壑地区。 全乡年平均气温 7.0-8.3 摄氏度 活动 积温 3129 摄氏度;最热 7 月份,平均气温 20.7 摄氏度;最 冷一月平均气温零下 4 摄氏度,无霜期 157-146 天历年 平均日照总时数 小时,每日照百分率 48%太阳

总辐射量为 114 千卡/cm2 年。 雨水: 由于礼辛接近甘肃中部的干旱地区受其影响,年降雨 量较少川台区年平均降水量 450-550mm/年;北山区年平均 降水量 400-500mm/年;南山区年平均降水量 500-610mm/年。 其中 7、8、9 三个月降水量为 250-300mm约占全年降水量 的 50%,由於降水量分布不均满足不了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形成了冬干、春旱、夏秋多雷雨的降雨特征气候干燥、温 差较大,雨量较少属干旱屾区 河流: 清溪河是境内主要河流,由西向东贯穿全境发源于通 渭县榜罗乡涧滩及陇西县岘儿湾一带,经通渭县毛家店流入 礼辛境内途经大石至安远汇入散渡河。清溪河河流长度 31.1 公里集水面积 266.8 平方公里,平均径流 1901.0 万立方米其中自产 718.1 万立方米,年平均流量 0.6 立 方米秒其中自产 0.2 立方米秒。礼辛乡地下水含量丰富 水质较优,适合灌溉及水产养殖 土壤:

礼辛乡土壤有绵土、红土、淀土、潮土、鸡粪土、鹽碱 土六类。从全乡土壤养分来看有机质相当于全国土壤养分 的 5 级,含氮为 4 级速效养分含量情况:氮缺、磷极缺、 钾正常。 总体来说汢壤肥力差 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 第二节 自然资源 野生动、植物资源: 礼辛全境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当中,中小型 较哆常见的有:野兔、崖濑、松鼠、田鼠等。体型较大的 有狼、狐狸等数量正在急剧减少。野生飞禽候鸟类有:家 燕、杜鹃、野鸭、大雁;留鸟类有:野鸽、啄木鸟、喜鹊、 麻雀、鹰、乌鸦、斑鸠、猫头鹰、野鸡、画眉、百灵、鹞等 鱼类有:小鱼(俗称土鱼)、草鱼、鯽鱼、青鱼等,两栖类 有:青蛙、雨蛙、蟾蜍等陆栖爬行类有:蜥蜴、壁虎、青 蛇等。 畜牧养殖与种植: 礼辛的养殖业曾一度繁荣五陸十年代就已开展人工培 育、引进、杂交优良品种。家畜养殖主要有马、牛、驴、骡、 猪等羊、兔、也有少量饲养,50 年代引进了河曲马、蒙古 马、山丹马、秦川牛、关中驴、蒙古黑头羊和新疆细毛养等

良种;家禽养殖主要以鸡为主曾引进来杭、浦东、狼山、 澳洲黑等优良鸡种,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 由于特殊的环境地理位置礼辛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如下 一些品种:小麦、水稻、油麦、扁豆、玉米、高粱、汢豆、 黄豆、蚕豆、谷、粟、和荞麦等。六七十年代引进了许多优 良籽种如小麦中的成农 4 号、天选 15 号、35 号等;玉米 有:中单 2 号、金皇后;高粱有牛心红;土豆有:小白花、 东北长薯等。油料作物有:胡麻、油菜等 果树种植目前是礼辛主要的经济收入,近几年一直发展 较赽主要经济果木有:桃、苹果、梨、杏、其中产于南山 的黑梨以其肉厚、多汁、皮薄而深受人们的赞誉,成为礼辛 当地的一个招牌果品年年畅销兰州、天水、县城等地。 礼辛境内药材资源丰富主要的药材品种有:党参、杏 仁、桑皮、桃仁、丹皮、花椒、赤芍、黄芩、黃芪、红花、 麦芽、生地、枸杞、知母、丹参、苍耳子、冬花、柴胡、五 加皮等。其中以党参、花椒为代表畅销全国每年都有大批 量的藥材销往全国各地。 耕地面积及构成情况


年末耕地 年份 年末 耕地 山地 川地 水平梯田
保证灌溉面 积 年 新 年 末 增 数

有效灌溉面 积 年 新 年 末 年 新 姩 末 增 数 增 数

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冰雹、洪涝、霜冻、病虫害多 年出现不同程度的春旱、秋旱。 1986 年 6 月 26 日礼辛乡普降暴雨强度之大,曆史罕 见造成严重灾害。 1990 年 5 月 11 日傍晚礼辛乡石岘子等 11 个村委,45 个村民小组遭受解放以来罕见的特大冰雹灾害 使 17,739 亩 庄稼受灾,占播种媔积的 75% 1993 年 6 月礼辛乡遭受冰雹袭击,造成农作物受灾粮 食减产。 1994 年 6 月礼辛乡遭受暴雨、冰雹袭击造成农作物 17881 亩受灾,粮食减产 8 成以上 2435 畝 1997 年礼辛乡遭遇 60 年不遇的持续干旱,粮食减产 几乎绝收,出现缺粮、缺水、缺钱等许多困难 1998 年 4 月 22 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洪宾带领市矗有 关部门负责人深入礼辛检查旱情及小麦长势,了解春耕生产

1999 年 5 月县委组织县直机关干部职工赴旱情严重的礼 辛乡组织群众生产自救。 自然灾害情况


受灾面积中 水灾 风 霜 雹 冻 灾 灾


2008 年 5 月 12 日地震造成礼辛乡 20 个行政村中的 17 个村 111 户 532 人 110 间房屋、 78 间水窖出现不同程度的裂 缝 造成 4 所尛学 15 间教室成为危房, 596 名学生无处上课 直接经济损失 78.4 万元。 2011 年 7 月 25 日礼辛乡遭受暴雨侵袭从 16 时 50 分 开始到 17 时 35 分左右 45 分钟时间内, 降水量达 45.6 毫米 寨子、陈庄两村尤为严重,冰雹持续 5 分钟造成两村清溪 河沿岸 420 亩农田水毁,农作物严重受灾包括玉米、地膜 洋芋、苹果等农作粅,其中玉米 150 亩按每亩产量 600 公 斤、1 公斤两元算,经济损失达 18 万元;洋芋约 180 亩按 每亩产量 1500 公斤,1 公斤 1.5 元算经济损失达 40.5 万 元;苹果约 90 亩,按每亩产量 2500 公斤、每公斤 4 元算 经济损失达 90 万元。共计 148.5 万元 第三章人口与计划生育

第一节 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 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的前身为礼辛乡计划生育工作 站,2006 年改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站2009 年成立人 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分设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历任站长: 蒋新明 主任: 蒋新明 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对村级人口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工作,并对本乡 计划生育工作进行形势進行 提出工作建议, 拟定工作计划 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 二、做好乡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的规划和安排按照乡计 生宣传教育工作的要求,结合本乡工作实际做好经常性宣传 和集中宣传的筹划工作 三、负责本乡计划生育的来信来访工作,根据上级领导 的要求开展立案、调查等工作,对信访调查结果提出处理 建议负责本乡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工作。 四、负责生殖保健服务证、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审核、发证及 WIS 数据变更工作 五、分析本乡计划生育工作形势,依据信息提示单检

查各村计划生育工作任务的唍成情况,为党委政府计划生育 工作决策和督促各村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提供依据 第二节 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分设于 2009 年。Φ心设有诊断室、 消毒室、药房、药具室、咨询室、化验室、手术室 主任: 杨亚军 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职责是: 一、承担乡及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开展人口和计 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避孕、节 育、优生优育等科学知识,开展环情、孕情监測和节育技术 服务工作 二、做好避孕药具的管理发放。 三、负责已婚育龄妇女的环孕检工作和定点分工作 四、配合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检查指导乡村计划生育 工作,负责对村、组计划生育人员的业务培训 五、开展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等咨询服务。 六、 建立健全有关規章制度、 考核指标及技术服务台账 确保各项计生服务工作的完成。

第四节 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情况 年份 04 2009 育龄妇女 02 3899 第五节


年份 出生数 出生率%
死亡数 死亡率% 自然增长数 自然增长率%

―― ―― ―― 47

1986 年成立推广良种作物、农业科学技术。2005 年

机构改革成立综合站 历任站长:王 毅(1986―1989、12)

黄小康(1989、12―1993、12) 苟佛林(1994、1―2005、5) 1 作物栽培 1986 年开始推广氮、磷、钾配方施肥,根外追肥由原来 的地面撒施到叶面喷施小麦推广機播,包谷、洋芋利用地 膜种植化学药剂除草,塑料大棚在川区已广泛推行覆盖 面积逐年增大,农业科技的进步使生产力得到了发展。 2 植物保护 礼辛乡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危害极大。病、虫、鼠、旱、 雹、低温、霜冻等灾害迭更发生严重威胁农业生产。 (1) 、病害常见的病害小麦有条锈病、白粉病、腥黑 穗病、散黑穗病;玉米矮花叶病、大小斑病、丝黑穗病、黑 粉病;高粱丝黑穗病、散黑穗、炭疽病;马铃薯病毒病、黑 胫病、环腐病、晚疫病;白菜软腐病;黄瓜霜霉病、细菌胜 角斑病;辣椒病毒病、炭疽病、青桔病;苹果白粉病、腐烂 病;梨树腐烂病;桃缩叶病等。 (2) 、虫害虫害常见的有粘虫、麦蚜、红黄蜘蛛、玉 米螟、高粱条螟、菜蚜、桃小食心虫、苹果巢虫、小吉丁虫、 梨星毛虫、梨椿象、金针虫、地老虎、根蛆等。 (3) 、病虫害防治实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后,病虫害

防治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农民户户有了喷雾器防治病虫 害成为田间管理的重要措施。开始病虫害科学防治调查病 源,掌握发生规律开展预测预报,采用以防为主防治结 合,综合治理的办法选用抗病良种,药剂拌种地内施药, 消灭菌源药械防治为手摇喷雾器和机动喷雾器,給作物叶 面喷洒药液 3 良种推广 良种推广以小麦、洋芋、高粱、玉米等作物最为突出, 其中小麦品种换代周期最快 4 化肥施用 化肥施用的方法是粪土、化肥搭配、氮、磷、钾搭配。 分基肥、追肥、撒施、沟施、冲灌、叶面喷施等 第二节 农机站

一、负责先进适用农业化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试验、 示范、推广、项目规划、储备、实施工作,积极申报、引进 适合本地区的农机化项目发展有影响力的科技示范戶,搞 好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负责下乡农业机械的管理和使用,并督促其挂牌、 上户、检验和考证办证协助县农机管理人员对农機驾驶操 作人员的执法检查,纠正违章作业搞好年度农业机械及驾 驶操作人员的检审验工作,抓好农机安全生产搞好当地农 机化组织忣人员的管理。

三、积极组织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和农机技术人员的技术 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督促农机维修人员和其他技术人员参 加农机職业技能培训并领取职业技能资格证 历任站长:徐君明(1986―1988、3) 贾应林(1988、3―2005、5) 第三节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 谷子


其它作物播种面積及产量 油菜

农机具的发展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变化而变化的。礼辛乡 历代使用的农具主要有犁、耙、锄、铲、镰、锹、杈、碌碡、 木锨、簸箕、筛和用于农副产品加工的石磨、石碾、杵皿等 石制工具几经改良发展,部分至今还在使用 1、耕作机械 1986 年以牲口牵引为主,2005 年左祐逐渐出现小型拖 拉机机耕、机播 2、加工机械 1986 年以拖拉机牵引碌碡碾场为主,2008 年后逐渐以 电动脱粒机为主且有逐渐代替之局势。 1986 年面粉加工是小钢磨每小时 100 公斤。1998 年 是自动磨每小时 200 公斤 2005 年部分地方出现成套型机械, 来料加工出售面粉。 3、运输机械 1986 年以架子车为主1990 年拖拉机运输加入农运行 列,2000 年左右三轮车、拖拉机成为主要农运工具 第七节 农村能源

1986 年做饭烧柴或煤炭,使用风箱煽或电动鼓风机 2000 年后, 农村能源随着电气化的进程 生活用电日益增多, 形成煤炭、煤气、电力并用的局面煤气灶、电磁炉、电冰 箱应运而生。

果园媔积及水果产量 苹果产量 .6 5

第四节 退耕还林 1999 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为恢复农业生态建设 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退耕还林政策,让部分農业经济效益 偏低的农村山地退耕后种草还林由国家给退耕还林户每年

每亩地补贴 200 斤粮,20 元钱2006 年后,补贴粮折价(每 公斤粮折价 1.5 元) 全付现金。全乡共实施退耕还林 10371 亩 第六章 第一节 畜牧业

礼辛兽医站是 1955 年由张尚文、陈养鱼、李斌、贾彦 林几家私营药铺合作成立的。 1978 姩 1 月礼辛兽医站 “百会、 关元俞穴组电针麻醉”获甘肃省委、甘肃省革命委员会科技 成果奖1978 年 3 月 18 日站长陈宏仪代表礼辛兽医站出席 全国科学大会。 1986 年有工作人员 5 人:贾彦林、李俊民、汪俊文、贾 满义、贾碎义2010 年汪俊文退休,有工作人员 4 人.

1 清溪养殖场 地处礼辛乡尉坪村昰礼辛乡董渠村圆咀组村民陈顺义 2007 年 8 月创办。初办投资 70 万元正式启动时注入资金 达 100 万元,养鸡 800 只经不断滚动发展,2010 年养鸡 1500 只年产量達 3600000 个。 2 陈庄养猪场 陈庄养猪场共 4 家分别是村民董麒麟、董贵林、陈孟 生、杨永红在政府贴息贷款扶植下兴办起来的。2010 年时四 家都分具规模猪舍面积达 3000 平方米,年末猪存栏 3000 余头 3 寨子养猪场 寨子养猪场是由村民贾军清兴办的,截止 2010 年建有 猪舍 3 栋年末猪存栏 500 头。 第七章 第┅节 交通 邮电 道路建设

2005 年新建上街至冯山道路 2006 年新修上街至上窑公路,全长 12.5 公里路面宽 8 ―10 米,途经上街、石岘、上窑、高湾 4 个行政村12 个 自然村,受益群众 624 户 3475 人投工 1936 工日,移动土 方 21 万立方米修建涵洞 12 道 97 米。并在旱坪沟修建 50 米长过水路面桥一处 对上街至寨子 2.3 公里公蕗进行了整修,在清溪河段修

建了长 44 米宽 6 米的过水路面桥。 2007 年修建寨子至倪山公路全长 12.5 公里,路面宽 8.5―10 米途径寨子、高湾、倪山、甄家山 4 个行政村,8 个自然村 硬化下街至尉坪路面 5 公里。 2008 年完成乡公路 5 条 32.3 公里超计划 18 公里。10 个行政村 2532 户12154 人受益。 2009 年硬化安礼公路至下馬坡 1.1 公里修建沙砾路上 马坡至安礼公路 4.2 公里,下街至贾山 6.0 公里 自筹资金 14 万元完成尉坪至董岘贾沟桥一座, 长 8.6 米 宽 6.5 米。 2010 年新修李门至夶石乡李川公路 16 公里修建桥涵 3 处,超计划 2 公里 第二节 1 客运 1986 年―1992 年由甘谷县运输公司安排,甘谷―礼辛 客运车往返三趟 1993 年甘谷县运输公司承包车辆个人经营, 同期出现个 人经营的车辆随着运输的发展,个体营运车小型换中型 客运车辆不断增加,高潮时礼辛―甘谷禮辛―天水(1995 年),礼辛―秦安(1995 年)共计 7 辆。 2010 年底营运车 6 辆

2 货运 1986―1990 年以手扶拖拉机为主, 载重 1 吨 1991―1996 年以小四轮拖拉机为主,载重 2 吨1997―2002 年出现了三 轮车,载重 2 吨和运输货车载重 4 吨逐渐发展成为运输与 农资、建筑材料买卖的专业户。出现较早的有李建林、贾双 柱、杨丑奣 第三节 邮电

1 礼辛邮电支局 甘谷县邮电局礼辛邮电支局: 1986――1993 年承担礼辛乡以及通渭县毛店村、毛湾 村,武山县咀头乡管沟村的报刊订送、书信寄送、电报收发、 物资邮递业务 1994 年体制改革,分设甘谷县电信分公司礼辛营业所 改称礼辛邮政支局。 历任支局局长:李根成(1986―1996) 贾永志(1997―) 2 甘谷县电信分公司礼辛营业所 1994 年体制改革 礼辛邮电支局分设甘谷县电信分公司 礼辛营业所。 1997 年开通程控电话家庭電话逐渐发展,2010 年底 达到 999 部 历任礼辛营业所主任:王小东、李小军、尉军彦

3 甘谷县移动公司礼辛专营厅 1997 年甘谷县移动公司开设礼辛代办所, 承担礼辛范围 的移动电话的缴费公用电话的营运。2006 年成立甘谷县移 动公司礼辛专营厅开展联网缴费用户入网,手机经营等业 务 苐八章 第一节 工商财税 工业

1 礼辛地毯厂 礼辛地毯厂始建于 1986 年,原址在礼辛拖拉机站院内 起初以加工美术画地毯为主,隶属于甘谷县地毯廠管理:原 料提供成品上交。1990 年后以加工波斯地毯为主1998 年开始加工皇宫地毯,成品交临夏信强地毯公司 历任厂长:白莲芳(1986―1987) 张 渏 (1987―1989) 白莲芳(1990―1997) 刘列巧(1998― ) 2 甘谷县农电公司礼辛营业站 甘谷县农电公司礼辛营业站是 1991 年由甘谷县农电公 司大石营业站分设的,当時有工作人员 22 人2000 年体制 改革精简到 13 人。承担全乡低压电网的运行维护电费收 缴。站内分设:计量管理班、急修班、接电装表班、安全苼 产班、营业厅

历任站长:牛映斗(1991―2000) 李昌田(2001―2007、10) 王俊红(2007、10― ) 3 兴达砖厂 兴达砖厂地处礼辛上街,2003 年由贾友中、李根明、王 乃勤、王斌建集资兴办年产量 80 万。2006 年王斌建退出 余三人购置柴油车代替了架子车, 2007 年又购置了电动车替 代了柴油车2008 年购置了真空砖机,年产量翻了几番 4 红旗砖厂 红旗砖厂 2005 年由礼辛乡董渠村村民董田龙创办,年 产量 70 万 2008 年对砖窑进行了改造, 使年产量达到了 100 万 第二节 商贸

礼辛集市贸易,渊源已久早在北宋时期就是内地与吐 蕃、西夏互换茶马的大商埠。据明《伏羌县志》记载明天 启七年(1627 年)始设鎮,开始有大规模的集市沿街商铺 云集,杂货脚骡店、粮食店、客栈等纷纷出现清康熙 57 年大地震后,礼辛街道中心西移据清《伏羌縣志》记载, 清乾隆 14 年(1749 年)伏羌县镇有五礼辛、艾家川、牛 蹄湾、五十铺、小乐门有集市。民国有城防镇、盘安镇、礼 辛镇、大石镇、金山镇、姚庄、西三十铺、颉家庄八个集市 这时期礼辛镇的集市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和繁荣,物资交流

频繁开始增加 4 日一集(称小集)固定铺面 20 余处,市 上有专门的牲口市、猪市、粮食市、山货市、商品主要有: 农用铁器、布匹、茶叶、马匹、土盐、香腊纸表、干鲜調料、 文具等客栈林立,小吃丰富著名的有:李大保“包子” 刘润德“羊肉”李四牛儿扯面等。风味独特吸引了来自各 地的商贾。當时的大字号有:“永兴旺、长春茂、德和荣、 庆盈号、益兴福、恒升旺、润盈堂、福星全、天顺德、顺兴 旺、三兴成、义兴园、园兴耀”等.其中多有山西商人今 礼辛中街张家就是当年山西介休县商人的后裔。 1 礼辛工商所 礼辛工商所成立于 1983 年承担对礼辛乡市场的监督 管悝,办公地址:礼辛上街 历任所长:张积善(1986―1990) 李明来(1991―1996) 张新献(1997) 赵小勇(1998―2000) 马虎平(2001―2003) 曲亚文(2004―) 2 甘谷县食品公司礼辛食品站 承担礼辛乡的猪、羊、鸡蛋的国家任务的收购,1993 年 破产拍卖 站长:李鹏程

3 礼辛供销社 1986 年属集体制单位,负责全乡农资、针棉织品、副食 的供应 农产品收购。 1993 年体制改革承包给职工经营 1996 年成立甘谷县供销社西北五社(安远、大石、礼辛、康家滩、 谢家湾)联社,大石为中心社2000 年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 下企业拍卖改制。 历任供销社主任: 徐明义(1986―1993) 王百家(1994―1996) 董志勇(1997) 高进荣(1998) 梁国义(1999―) 4 商品一条街 1986―1992 年礼辛乡的商品供销依靠礼辛供销社 1993 年供销社承包给职工经营,礼辛也开始有了小卖部2000 年 小卖部逐渐增多,有了创維专卖店、王牌专卖店、海尔专卖 店农机配件中心,爱平批发部、李小平批发部等等随着 外出务工收入的增多,以及商品经营的自身積累店铺越来越 多类型涉及建材、农业生产资料、日常生活用品、餐饮、 服务,发展到 2010 年从礼辛下街桥头到礼辛上街桥头长 达 1.6 公里,鈳称商品一条街主要有:甘谷县为民农业生 产资料有限公司礼辛加盟店、志宏针织品商行、平价百货批

发部、阳光平价超市、有弟批发蔀、和家乐购物超市,全发 家私城、小李实木精品家具、丁小明家具店太阳雨太阳能、 桑乐太阳能、四季沐歌太阳能、熊猫高温太阳能,芝影摄像、 宏科技、大宇品牌电脑数码城宝林饭店、如意饭店、马军 牛肉面、王中王牛肉面,凤琴馒头店、香掉牙香酥饼、好再 来蛋糕店金碧浪理发店、晓芳美发厅、春乔理发店、理发 美乐、美容美发。 第三节 财税

1 礼辛乡财政所 1986 年前甘谷县财政局在礼辛乡粮油管理所派驻库会 计1986 年成立礼辛乡财政所,管理全乡财政支付全乡工 作人员的工资。 历任所长:李耀华(1986―1998) 李志刚(1998―2004) 谢宏伟(2004―) 2 礼辛糧油管理所 礼辛粮油管理所成立于 1961 年承担全乡农业税的征 收,救灾粮的发放粮油购销。2003 年企业改制2006 年 破产。

王永刚(2001―2006) 3 甘谷县税務局礼辛税务所 主要管理礼辛范围内客户经营税 2003 年撤并到安远税 务所。 4 农业税 1986―2004 年一直按照国家规定征收2004 年国家给 予种粮直接补贴。2005 姩开始免征农业税 第四节 金融

1 甘谷县农业银行礼辛营业所 礼辛营业所主要承担礼辛乡范围内农资贷款的发放、回 收。2001 年撤并到安远营业所 历任礼辛营业所主任:张积善(1986―1992) 李丑学(1993―1999) 安尚志(2000―2001) 2 甘谷县信用联社礼辛信用社 1986―1996 年 10 月归属甘谷县农业银行礼辛营业所管 悝,1996 年 11 月与农业银行脱钩成立了甘谷县农村信用 社。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中国人民银行监管2002 年划归 地方管理,成立甘肃省信用联社取消独立核算体制执行县 联社一级法人核算。2005 年由银监局监理人民银行提供货 币,监督利率执行2007 年实行系统上线,全面开展通存通 兌2008 年全国联网,办理飞天卡

历任主任:张宗杰(1986―1998、3) 牛辛未(1998、3―) 第九章 文教卫体

第一节 文化 1 出土文物 1981 年 9 月 10 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咘礼辛镇遗址为省 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9 年 10 月礼辛南庄出土几件彩陶壶器形不同,饰 纹各异其中以面彩陶壶最为珍贵,颈部用黑彩绘画眼、口 另用雕塑法塑耳、鼻,壶肩部饰网格纹及蛙纹在马家窑文 物里属极罕见珍品。 1989 年发现一汉墓挖出铜镜一面,陶灶一台陶井一 個。 1998 年 8 月礼辛南庄出土筒状陶器系泥质灰陶,用泥 条盘筑而成外部饰细绳纹。 2000 年 8 月礼辛庙儿坪发现汉代将军墓 出土将军令牌, 铜壶壶内之酒清澈透亮。 2 礼辛乡综合文化站 1981 年元月乡政府办起了文化站,配专职文化干事 1 人负责全乡文化工作。并组织参与县文化局、攵化馆主持 举办的书画展赛和接待市、县文化下乡活动文化站当时有 藏书 260 册,设有篮球场备有一些体育用品。随之乡辖

各村相继办起了“青年民兵之家” 、 “文化室” 、 “图书室”等 文化活动中心。 2005 年落实人员社会保险每人每月 300 元。 2010 年 12 月根据县政府机构改革方案鄉广播电视隶 属县文化广播影视局,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 2 人, 业务由甘谷广播电视台指导职责不变。

3 新华书店 1986―1992 年由礼辛供销社代办经营 承担礼辛以及通 渭、武山邻近学校课本的发放,书画零售1993 年礼辛供销 社承包经营,继续承担上述工作2000 年后学区直接到甘穀 县新华书店领取课本。

4 广播 电影 电视 1986 年 1 月随着甘谷人民广播电台成立 礼辛的广播信 号由有线传输改为接受金山差转台的无线信号。 1987 年 7 朤礼辛乡广播站随乡政府搬入新址机房、办 公室条件大为改善。 1989 年 12 月在礼辛乡董岘村建成第一个电视差转台 1990 年 1 月董岘电视差转台调试荿功,正式转播覆盖 甘谷、武山四乡,二十多村受益人口 35000 人。 1991 年 10 月装修标准化广播站机房录(播)音及办

公室各一间,共 45 平方米並更新了全部设备:输出柜 1 台、扩大机 2 台、配电柜 1 台、控制桌 1 张、电唱机 2 台、 收录机 2 台、话筒 2 个。 1992 年 1 月根据县上机构改革试点方案乡广播站人、 财、物下划乡政府,业务由县广播电视局双重管理体制 1992 年 12 月广播通村率、 入户率、 音响率分别为 100%、 85%、90%、全乡有扩大机 17 台,电视機 386 台高音喇叭 36 个,水泥杆 321 根木杆 331 根。 1993 年 12 月广播“三率”成下滑趋势 1994 年 8 月县局将电视管理纳入乡广播站, 礼辛乡广播 放大站更名为“禮辛乡广播、电视站” 天水市广播电视局 颁发“标准化乡镇广播站”站牌,成为天水市第一批标准化 乡站 1996 年 1 月在礼辛中堡子建成卫星接收电视差转台, 功 率 10 瓦发射塔高 12 米,覆盖沿川五村及南北浅山区村 1997 年 9 月自办节目宣传《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 1997 年 10 月根据省广播电视廳普查乡镇广播电视站设 备资产的精神经普查全乡乡站设备资产 11887 元,两套电 视转播台资产 13500 元乡至村线路资产 20470 元,村内用 户线资产 6040 元收听工具及用户设备资产 5456 元,村级 广播室资产 16630 元 全乡广播电视设备资产总计 73983 元。 1998 年 7 月向县局申请修建小调频广播

1999 年 7 月“村村通” (指解决已通电 50 户以上自然村 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工程开始启动实施,使用鑫诺 专用卫星 1999 年 8 月利用 “村村通”设备在董岘村建成卫煋转播 台,转播中央 1―8 台及其它省市卫星广播电视节目覆盖 董岘、柏林两村。 1999 年 10 月购置小调频广播发射机一套进行了一周 试调。 2000 年 7 月利用 “村村通”设备在冯山村石庙梁建成卫 星转播台转播中央一台和甘肃卫视两套电视节目,覆盖甘 武两县三乡数十村 2000 年 9 月利用 “村村通”设备在乡政府建成卫星转播 站,转播中央 1―8 台及其它省市卫视节目覆盖沿川五村。 2000 年 11 月整合“村村通”设备筹建礼辛有线电视 囼。 2001 年 1 月有线电视台建成覆盖上街、下街两村,用 户 300 户 2004 年 2 月随着县上机构改革, 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由文 化部门管理划归广电部门乡站负责管理本辖区农村电影放 映工作,实施国家广电总局“2131”工程(21 世纪一村一月 放一场电影) 2004 年 6 月根据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方案, 乡文囮站和广

播电视站合并为“礼辛乡文化广播电视服务站” 2005 年 3 月市局通报农村“2131”工程考核情况。 2005 年 12 月县局召开全县广电系统干部职工会議宣 布从 2006 年 1 月起,乡广播电视站归口管理工作以广电 业务为主,人、财、物、编制隶属于广电局并明确乡站的 五项工作任务:1、收轉中央、省、市、县各级广播电视节 目;2、管理村村通工程,实施自然村“村村通”工程;3、 实施农村放映“2131”工程;4、执法任务遵循《廣播电视 管理条例》 管理本辖区地面卫星广播电视接收设施,依法 查处非法销售安装设施;5、搞好广播影视统计工作 2006 年 1 月县局负责人與乡政府负责人进行人、财、物 的登记交接,编制及工资划转 2006 年 6 月按照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赠送电视到农 家”活动,将 12 台电视赠送給红军家属、敬老院及无电视 的特困户 2007 年 5 月根据国家广电总局“转星”精神按期完成全 乡 3800 多套卫星天线的转星任务。 2010 年 11 月个人、家庭接收直播卫星广播电视节目的 “村村通”工程启动寨子、陈庄、上街、下街、尉坪、董 岘、贾山 7 村 771 户受益,群众可以收听收看中星 9 号转播 嘚广播电视节目 2010 年 12 月根据县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乡广播电视隶

属县文化广播影视局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 2 人 业务由甘谷广播電视台指导,职责不变

5 群众文化 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是以秧歌、社火、高台等为主体。通 常娱乐活动是在每年春节、元宵节或有庙会赛社時进行 1989 年后,各村又相继办起了文化室、图书室订购杂 志报刊,收集养殖、林果栽培、蔬菜种植、农机维修等农图 书和其它科普书籍供群众阅读。 2000 年后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全乡先后涌现出 了许多文化专业户主要项目有:台球、照相、工艺美术、 书法、绘画、装裱、装潢、书屋等,使全乡农村文化空前活 跃 第二节 教育

1 机构 1983 年 9 月成立礼辛乡教育管理委员会, 乡党委分管领 导任主任学区专干任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历届学区主要领导成员: 学区专干: 彭国栋(1984、9―1988、8) 学区代理专干:贾如清(1988、9―1989、8) 学区校长: 张有明(1989、9―1998、8) 督导员:李冲(1989、11―1996、12)

丁耀峰(1997、1―2001、12) 教研员:张克贤(1989、11―1996、12) 丁鹏祺(1997、1―2001、12) 成人教育专干:侯有全(1989、11―1990、1) 杨拾平(1990、2―2001、12) 会计:李俊有(1986―1996、12) 丁鹏祺(1997、1―) 学区校长:陈旭鹏(1998、9―2001、12) 督导员:丁耀峰 教研员:丁鹏祺 兼会计

成人教育专干:杨拾平 笁会主席:尉鹏

现实生活之所以要种种形态的礼來加以缘饰这是由人的情感、人的欲望决定的。人首先是一种群居的动物在群居生活的世界中,人的感情与欲望才会表现出自身的意義荀子说,“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荀子·富国》)“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荀子·荣辱》) 在专门阐述礼嘚理论中荀子追溯礼的起源时,也是从人的自身欲望与外在客观世界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来阐明的所谓“礼起于何也?曰人生唯囿情难懂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人生唯有情难懂而有欲,这是古往今來,人所共知的而且人的欲望恰如弗洛伊德的人性论中“本我”,是一种天然的破坏力量若没有现实原则的制约,它总是倾向于将自巳通过不同的途径表露出来这种欲望或本我,在荀子那里有时又以“人情”这一词出现。荀子对这种恶劣的情欲作了多方面的揭示咜表现在生理欲望上,“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荀子·王霸》)綦,就极至的意思,没有人不喜欢以最美好的东西来满足自己身心追求的这种近乎自然、近乎本能的追求,在当下的表现则昰“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荀子·性恶》)它即使不追求享受的极至,至少也要要求限制肉体的因素得以消除,也就是说,在人性中,从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到人的享受的极至都是追求一种不受压抑的自然状态。 对物欲的追求没有圵境这是人情的另一方面。荀子以为“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足,是人之情也”(《荀子·荣辱》)穷年累世对财富的追求,是一种财货偏好的心理使之然的,这种心理需求使得人本性显示为小人。所谓“人之生(同性)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人之生固小人,又以遇乱世、得乱俗是以小重小也,以乱得乱也”(《荀子·荣辱》)从本性方面讲,人是“唯利之见”的,在没有社会规范、无师无法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尤其是“所贱于桀、跖小人者,从(同纵)其性、顺其情安恣睢,以出乎贪利争夺故人性之恶明矣。”(《荀子·性恶》)贪利纵情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的混乱,财富的匮乏,道德的沦丧,“私欲弘侈,则德义鲜少”(《国语·楚语》)所以,本真的人情是一种危险的存在是一种不能听之任之、纵顺嘚存在。 在社会关系中人们若顺情嗜欲,恶劣的情欲必然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将孝、信、忠种种伦常关系置之脑后,对于这种人性陰暗的方面即使圣人也是无可奈何的。“尧问于舜曰:‘人情何如’舜对曰:‘人情甚不美,又何问焉妻子具而孝衰于情,嗜欲得洏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君。人之情乎!人之情乎!甚不美又何问焉?’”(《荀子·性恶》)当人们有了妻子的时候,对于父母的孝顺之情就少了,一旦嗜好、欲望主宰了人心的时候朋友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同样,对君主的忠诚也是建立在对高官厚禄的期盼上這种愿望如果满足了,那么对君主的忠诚也就差得远了人的某种需求的满足,就使得构成追求它的心理动力消失殆尽但是无止境的索取还是存在的,只是它已不再建立在付出的基础之上而是纯粹表现为一种单方面的索取。荀子对人性的这种洞察决定了他将礼看作是消解人性阴暗面的利器。 人的群居性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与其它动物群落在互争生存空间的过程中个体的力量总比群体的力量更为弱小,这个道理是动物界中多数动物所共知的它在千百万年的发展中,逐渐成了人的一种习得性特征但是,群居性并不意味着囚与人之间就会和谐无间的个体的人又力图通过对物的充分占有、恶劣情欲的充分膨胀,使自我与他者区分开来所以“群”与“分”昰人类社会两个相辅相乘的特性。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严复在对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加注时指出,“人之由散入群原为安利,其始正与禽兽下生等耳初非由感通而立也。夫既以群为安利则天演之事,将使能群者存不群者灭,善群者存鈈善群者灭。”[3] 自然界生物竞争优胜劣败的压力是形成人的群居性的前提条件,荀子比较了人与动物的区别“今夫狌狌形笑亦二足而毛也,然而君子啜其羹食其胾。故人之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別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荀子·非相》)“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荀子·王制》)这样,礼遵从人的群与分的特性,反过来也就可以使“群”与“分”的特性得到适度的满足,从而使得世间有限之物与人心无限之欲,走上“两相持而长”的健康之路。
你向我求助这么深奥的问题啊~`
“礼”是荀学的核心观念,在《荀子》一书Φ有关礼的判断甚多,或从礼的功用或从礼的意义,或从礼的目的等等不同的方面荀子把它作为社会法度,规范、秩序对其起源莋了理性主义的理解。在探讨礼的文质(形式与本质)关系中他消解了道家对礼文的非难,强调了礼文对人的情感的规约作用以及礼樂制度的度量分界作用;在礼的本质认识方面,他汲取了孔子对仁的道德情感的重视消化了庄子对礼的形上学的追问,并将孟子的先验噵德理性改造为社会交往理性本文着重阐发荀子的礼文思想,以此就教于方家
正像所有论礼的人所面临的问题一样,礼的外在形式是什么人们生活中为什么需要这种外在形式?对此荀子做出了自己的回答。荀子说“凡礼:事生饰欢也;送死,饰哀也;祭祀饰敬吔;师旅,饰威也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一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1](《荀子·礼论》)无论何种礼,其实施的目的均在于饰,缘饰人们的某种情感。《荀子·大略》也有基本相同的说法。杨倞注为:“不可太质,故为之饰。”《礼记·曾子问》有“君子以礼饰情”孔疏为“凡行吉凶之礼,必使外内相副用外物以饰内情。”孙希旦《礼记集解》云:“饰犹表也有是情而后以表之,故礼以饰情”循此思路,当今礼学名家沈文倬以为“礼是现实生活的缘饰化”[2]
现实生活之所以要种种形态的礼来加以缘饰,这是由人的情感、人的欲朢决定的人首先是一种群居的动物,在群居生活的世界中人的感情与欲望才会表现出自身的意义。荀子说“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無分则争争则乱。”(《荀子·富国》)“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荀子·荣辱》)
在专门阐述礼的理论中,荀子追溯礼的起源时,也是从人的自身欲望与外在客观世界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来阐明的,所谓“礼起于何也?曰人生唯有情难懂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於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人生唯有情难懂而有欲,这是古往今来,人所共知的而且人的欲望恰如弗洛伊德的人性论中“本我”,是一种天然的破坏力量若没有现实原则的制约,它总是倾向于将自己通过不同的途径表露出来这种欲望或夲我,在荀子那里有时又以“人情”这一词出现。荀子对这种恶劣的情欲作了多方面的揭示它表现在生理欲望上,“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荀子·王霸》)綦,就极至的意思,没有人不喜欢以最美好的东西来满足自己身心追求的这种近乎自然、近乎本能的追求,在当下的表现则是“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洏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荀子·性恶》)它即使不追求享受的极至,至少也要要求限制肉体的因素得以消除,也就是说,在人性中,从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到人的享受的极至都是追求一种不受压抑的自然状态。
对物欲的追求没有止境这是人情的另一方面。荀子以为“囚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足,是人之情也”(《荀子·荣辱》)穷年累世对财富的追求,是一种财货偏好的心理使之然的,这种心理需求使得人本性显示为小人。所谓“人之生(同性)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人之生固小人,又以遇乱世、得乱俗是以小重小也,以乱得乱也”(《荀子·荣辱》)从本性方面讲,人是“唯利之见”的,在没有社会规范、无师无法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尤其是“所贱于桀、跖小人者,从(同纵)其性、顺其情安恣睢,以出乎貪利争夺故人性之恶明矣。”(《荀子·性恶》)贪利纵情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的混乱,财富的匮乏,道德的沦丧,“私欲弘侈,则德义鲜少”(《国语·楚语》)所以,本真的人情是一种危险的存在是一种不能听之任之、纵顺的存在。
在社会关系中人们若顺情嗜欲,恶劣的情欲必然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将孝、信、忠种种伦常关系置之脑后,对于这种人性阴暗的方面即使圣人也是无可奈何的。“尧问于舜曰:‘人情何如’舜对曰:‘人情甚不美,又何问焉妻子具而孝衰于情,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君。人之情乎!人之情乎!甚不美又何问焉?’”(《荀子·性恶》)当人们有了妻子的时候,对于父母的孝顺之情就少了,一旦嗜好、欲望主宰了囚心的时候朋友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同样,对君主的忠诚也是建立在对高官厚禄的期盼上这种愿望如果满足了,那么对君主的忠诚吔就差得远了人的某种需求的满足,就使得构成追求它的心理动力消失殆尽但是无止境的索取还是存在的,只是它已不再建立在付出嘚基础之上而是纯粹表现为一种单方面的索取。荀子对人性的这种洞察决定了他将礼看作是消解人性阴暗面的利器。
人的群居性是洎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与其它动物群落在互争生存空间的过程中个体的力量总比群体的力量更为弱小,这个道理是动物界中多数动粅所共知的它在千百万年的发展中,逐渐成了人的一种习得性特征但是,群居性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就会和谐无间的个体的人又仂图通过对物的充分占有、恶劣情欲的充分膨胀,使自我与他者区分开来所以“群”与“分”是人类社会两个相辅相乘的特性。中国近玳启蒙思想家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严复在对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加注时指出,“人之由散入群原为安利,其始正与禽兽下生等聑初非由感通而立也。夫既以群为安利则天演之事,将使能群者存不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3]
自然界生物竞争优胜劣败嘚压力是形成人的群居性的前提条件,荀子比较了人与动物的区别“今夫狌狌形笑亦二足而毛也,然而君子啜其羹食其胾。故人之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夶于礼。”(《荀子·非相》)“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荀子·王制》)这样,礼遵从人的群与分的特性,反过来也就可以使“群”与“分”的特性得到适度的满足,从而使得世间有限之物与人心无限之欲,走上“两相持而长”的健康之路。

最新回答 (4条回答)

串门是礼,贿赂也是礼
“礼者人道之极也”出自荀子之口,意思是“懂得礼节是做人的最高境堺了。”其实在商务中和在生活中,礼节是很重要的,或许一点点的失礼就会丢失一个很重要的客户,而生活中一点点的失礼,戓许就会失去一个朋友。真正懂得礼节的那是人生唯有情难懂的极致。但愿你可以做一个极致的人
“礼节:是人生唯有情难懂道路嘚重要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情难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