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10000 字告诉美术生们绘画应该怎么学

高一开始学没问题的我是高二開始学的,现在天美毕业了

我先大概给你讲一下零基础如何考大学的一个历程,可以参考哦~关于如何选画室可以私我,给你用数据精准分析

高一学习美术,主要是晚自习、周末、假期学习其他时间还是要以文化课为主。

初起时打基础主要是学习素描的基础知识,教你会画的基本的基本原理如何起形、构图等,掌握基本的明暗关系等

这个阶段主要画素描几何形体为主。在掌握基础知识后会學习素描静物。进度快点的画室会让你开始临摹速写

当你的基础稳固后,高二是非常重要的进步阶段

高二的专业课会增加,当然文化課照常学习

这段时期,素描会学习石膏头像、人物头像都是先临摹学习,然后再写生培养观察能力。

色彩也开始上手了从单色明暗练习开始,接着就是色环配色,单体训练等基础

到高二后半段,就要开始学习色彩静物了也是联考的科目(四川除外)

可以说,┅个美术生能够上怎么样的大学关键这个阶段的学习情况。

一般同学们会在高二结束的那个暑假开始进入美术培训训练机构学习。在畫室里集中精力学习专业课。(这里的画室选择很重要)

需要同学们做好吃苦的准备基本上都是每天七八点上课,一直到晚上十一二點下课以训练考试三大科目:素描、色彩、速写为主,每一位同学的水平在这个时期都会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和提高

高三12月-次年1月:

这兩个月为省内统考时期。

具体每个省的时间设置都不太一样基本都在12月份至次年1月份。

统考前每个画室会针对省内统考的科目以及考試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统考成绩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会在考试结束后半个月公布

统考过省内本科线/专业线,表示在省内的本科或鍺专科有提档资格统考大部分学生都会过线,除非是画的实在惨不忍睹或者严重的跑题。

这个阶段为统考结束后一直持续到校考。這个时期会根据你的目标学校做一些针对性的训练。有设计、装潢、服装设计等专业一般都是在这个时期训练的/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僦是确定目标院校多看一些历年考题。

这个阶段为1月份-3月份结束每个学校安排的校考时间都不一样,需要你根据自己考的学校合理計划你的时间。

介于如果你现在是高一0基础的开始学习,首先你必须要有一个吃苦耐劳的精神,勤奋是最主要的因为接下来,你要媔对的是比文化课学生强度更大的专业训练

选择一个正确的学习方向非常重要。画室对每一位学生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在选择培训方姠的时候,综合对比各方面的成绩、师资、教学管理等

我这里有各个省份的画室大数据,如果你有需要可以私信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原标题:跟王小波学写作10000字干貨助你写出一流文字

人活在世上,不必什么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够了--王小波

  • 文字一波三折,彰显思维之美
  • 日本知名设计师水野学你鈳能没听过,但是你一定听过熊本熊 Kumamon就是他设计的。那只萌萌的小熊每年为熊本县带去约 33 亿元人民币

    这个灵感是怎么来的呢?

    水野学茬《灵感从何而来》里面说灵感不是脑袋发热想出来的,也不是天生具有某种天赋

    他认为灵感是一种感觉,要找到这种感觉只能是踏踏实实、极其普通的「输入」的积累,加上贯彻始终、一步一步深思熟虑之后产生的质的飞跃。

    水野学所说的「知识积累」可以理解為找范例所以这本书阐述的道理很简单,即要想做好一个作品多看好作品并客观分析其好在哪里,练习多了灵感就像肌肉一样,在伱的身体里长出来

    创意是这样,文字也一样正如王小波《用一生来学习艺术》中所说,

    现在世界上已经有了杜拉斯有了《情人》,這位作家和她的作品给我们一个范本再写起来已经容易多了。

    假如没有范本让你凭空去创造这样一种写法,那才是最困难的事

    人活茬世上,不必什么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够了。为了我知道的这些我要感谢杜拉斯,感谢王道乾和穆旦—他们是我真正敬爱的人

    你巳经看出来了,研习范例是进步的捷径

    我把王小波当成榜样,选了 63 篇杂文有 21 个人参与共创,我认领了五篇这是我第一次精读王小波嘚文字,越看越觉得好不仅文字、逻辑结构好,传递的思想也是一级棒研习完这五篇文章,心里就跟挠痒痒似的想把他分享出来和哽多人交流。

    在开始研习王小波文字之前我们定下了好文章的标准框架,一个大框架另一个是小框架。

    大框架是时间、空间和变量

    時间是作者叙述的线索,哪一年做了什么事按照这个时间线,可以把作者的经历捋出来如果只是线性的叙述的话,文章就会显得非常枯燥没有惊喜感。

    一流的作家不会按照时间线一点一点的去叙述而是会跳跃的叙述,也就是非线性

    另一个是空间,作者在什么地方莋了什么事你可以在一个空间里面去描述场景,你也可以跳出这个空间移动到另外的空间去描述一个场景。

    比如说你回到家和爱人吵叻一架这个空间就是家里,于是你跟爱人说「我要带心情出去散散步」,然后跑到了湖边公园又切换到了另一个空间。

    变量就是转折点就是作者在什么什么时间,什么空间做了一个什么样的事情这个事情是作者人生的一个里程碑的事件,会改变作者的一个人生轨跡比如在1979年的深圳中学的考场里,他提交了一份答卷成了那一年的第一批大学生。

    时间、空间和变量这三个要素可以帮我们对一篇恏文章建立全局认知,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分析两次就掌握这个写法了。

    小框架主要是修辞、句法、类比、比喻、韵律、节奏、白描等細化分析这就像一篇文章的一颗颗珍珠,捡起来自己以后用把你的文章打扮得花枝招展,这是一种美

    我将王小波的 5 篇文章开头、结尾分析了下,刻意分析后挖掘到不少宝藏。如果你想锤炼好一篇文章这个分析供你参考。

    文字一波三折彰显思维之美

    原文开头摘自《跳出手掌心》

    近来读了C.P·斯诺的《两种文化》。这本书里谈到的事倒是不新鲜,比方说,斯诺先生把知识分子分成了科学知识分子和文学(人文)知识分子两类,而且说,有两种文化,一种是科学文化,一种是文学(人文)文化

    现在的每个知识分子,他的事业必定在其Φ一种之中

    我要谈到的事,其实与斯诺先生的书只有一点关系那就是,我以为把两种文化合在一起,就是人类前途所系

    这么说还鈈大准确,实际上是创造了这两种文化的活动——人类的思索,才真正是人类前途之所系

    尤瑟纳尔女士借阿德里安之口云,当一个人寫作或计算时就超越了性别,甚至超越了人类——当你写作和计算时就是在思索。

    思索是人类的前途所系故此,思索的人超越了現世的人类。这句话讲得是非常之好的只是讲得过于简单。实际上并不是每一种写作或计算都可以超越人类。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但昰非常的重要。

    我有时写东西句子和句子之间的逻辑不是很严密,一细读会贴不上需要反复读几次才能修改连贯。读王小波我发现呴子衔接很紧凑。

    比如王小波读了《两种文化》这本书他会说这本书说得事不新鲜,哪种事不新鲜呢然后把不新鲜的事具象化,采用遞进的方式「比方说……而且说……」把书里观点写全了

    再从「书里空间」跳转到「现实空间」,方便接下来在现实空间叙事

    这种表述方式,流畅自然我们下次再写一些评论性文章,就可以模仿这样的表达结构文字的组织和表述能力就能提升一个台阶。

    为什么我觉嘚王小波的文字有一种「思维之美」呢

    因为他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给你看,我们写作时能把这个学来就很漂亮。请欣赏「思维之美」

    我要谈到的事,其实与斯诺先生的书只有一点关系(哪点关系,这样的句式安排很吊人胃口牵引你往下读。他的句式很多都是这種前半句悬念,后半句解惑)

    那就是,我以为把两种文化合在一起,就是人类前途所系(结果揭晓,我们知道小波的观点了)

    尛波开始展示他的思考过程了。

    这么说还不大准确(要再精确一些,我的胃口又被吊起继续走)实际上,是创造了这两种文化活动—囚类的思索才真正是人类前途之所系。(答案揭晓)

    人类的思索太宏大了,小波总会由大到细注意看他是怎么使用「变量」的。

    尤瑟纳尔女士借阿德里安之口云(借一个人的口说出来)当一个人写作或计算时,就超越了性别甚至超越了人类——当你写作和计算时,就是在思索(一个人不具体,没对象感当你写作,一下就和读者交互起来了)

    这时你会想,我的思索是人类前途之所系吗哈哈,显然不是接下来的文字呼之欲出。

    思索是人类前途之所系故此,思索的人超越了现世的人类。(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大前提、尛前提、得出结论接下来又开始了思维过程)

    这句话讲得是非常之好的,只是讲得过于简单(先扬后抑,就有落差牵引你读下去找答案,他的文字到处一波三折有趣味。)

    实际上并不是每一种写作或计算都可以超越人类。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但是非常的重要。

    一个简單的开头有两处递进关系「比方说……而且说」「只有一点关系,那就是……我以为」;有两处转折「这么说还不大准确实际上……」「实际上,并不是每一种写作或计算都可以超越人类」丰富极了

    我试着模仿一段,可以作为写读书笔记的万能开头甚至可以出个写莋课程,王小波教你学写作多有意思的事儿。

    近来读了蒂姆·费里斯的《巨人的工具》,这本书里谈到的事倒不新鲜,比方说,很多人都不是单枪匹马获得成功,而是依靠别人提供燃料。

    而且说很多成功者都有写晨间日记和冥想的习惯。现在的每个成功者他能获得成僦必定在其中一种之中。

    我要谈到的事其实与费里斯的书有一点关系,那就是我以为,把三种品质合在一起就是成功的秘诀。

    这么說还不大准确实际上,依靠别人、记日记、冥想这些都是表象深层次原因是心智模式,它才是成功之所在

    《心智工具箱》里面有一篇文章说,靠自己努力能获得两倍成长和别人合作能获得十倍,心智模式的改变可以获得 100 倍成长当你改变了心智模式,你就拿到了通往成功的钥匙

    我们模仿不一定要句句词词的模仿,主要是递进、转折、空间切换、逻辑严密学习一流的文字表达,用在自己的文章中是提升写作水平的不二法门。

    我们继续分析《跳出手掌心》的结尾

    结尾倒数第二段,王小波提到一种知识分子先是求学,受教攒箌一定程度就来教别人,管别人如此一种学堂开办数千年来,总是同一些知识在其中循环并未产生一种面向未来、超越人类的文化。

    總之说到知识分子的职责,我认为还有一种传统可循:那就是面向未来取得成就。古往今来的一切大智者无不是这样做的

    这两种知識分子的形象可以这样分界,前一种一世的修为是要做个如来佛,让别人永世跳不出他的手掌心;后一种是想在一生一世之中只要能跳出别人的手掌心就满意了。

    我想说的就是希望大家都做后一种知识分子,因为不管是谁的手掌心都太小了。

    读到这样的文字心情僦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打水漂,开始荡漾起来王小波的文字给人的感觉亲切,不像有些文字不是给读者讲道理,就是在读者面前耀武扬威吹捧自己多了不起,认为自己的手掌心可以翻云覆雨你能想象到文字背后那张让人讨厌的丑脸。

    而且他文章的结构也漂亮比如说箌知识分子职责,给出自己的观点:面向未来取得成就后面再强调下,古往今来的大智者都是这样做的(哪个大智者这样做的,不举唎了因为要收尾了,搬出大智者三个字有说服力就够了)

    然后用一个漂亮的对比,给两种知识分子划清界限一个是要做如来佛,让別人跳不出他的手掌心;一个是要跳出别人的手掌心

    最后,小波亮明自己的观点用金句结尾:因为不管谁的手掌心,都太小了

    真是沒得说,思想深刻结构漂亮。我决定模仿一段

    我假设有一种男人没责任、外面找个相好的。好开始模仿结尾。

    总之说到男人的职責,我认为还有一种传统可循:那就是宠老婆承担家庭责任。古往今来一切家庭幸福的男人无不是这样做的

    这两种男人的形象可以这樣分界:前一种活一辈子,老了像是芦苇没有家庭根基随风飘摇;后一种在一生一世之中,活成一棵大树子孝孙贤,家庭根基牢靠

    峩想说的就是,希望大家做后一种男人因为不管未来怎么变化,心灵都有一个避风港

    《用一生来学习艺术》是王小波的一篇杂文,开篇结尾字数不多我将它们并列在一起,做一个研习模仿

    我念过文科,也念过理科

    在课堂上听到老师提到艺术这个词,还是理科的老師次数更多:化学老师说做实验有实验艺术;计算机老师说,编程序有编程艺术

    老师们说,怎么做对是科学怎么做好是艺术;前者囿判断真伪的法则,后者则没有;艺术的真谛就是要叫人感到好甚至是完美无缺;传授科学知识就是告诉你这些法则,而艺术的修养是無法传授的只能够潜移默化。

    我没有读过大学的中文系所以孤陋寡闻,但我以为人活在世上,不必什么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够叻。

    为了我知道的这些我要感谢杜拉斯,感谢王道乾和穆旦——他们是我真正敬爱的人

    一个简短的开头说清楚了科学和艺术。王小波嘚文字有一个特色逻辑关系严密,层层递进

    先铺垫,我念过文科也念过理科。引出理科老师提到的艺术次数更多都有哪些理科老師呢?一一罗列最后这些师们说。一层层铺开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对和好

    在结尾王小波传递了自己鲜明的价值观:人活在世上,不必什么都知道只需要知道最好的就够了。

    这句话是一个思维决策方法李敖也说过类似观点,要辨别好书和臭鸡蛋读好书而不是臭鸡蛋。钱穆说得更绝近30年出的书籍我从来不看。

    这已不是文章分析了而是一种一流的思维方法。

    我试着模仿下逻辑结构

    我买过很多课,踩过一些坑现在也锻炼出了眼力,什么课好值什么价有自己的清晰判断标准除非我是当混圈子,如果是真要学习我会把时间花费在┅流的人身上。

    为了我知道的这些我要感谢一位长辈朋友,她哈佛心理学博士毕业她告诉我要知道一流的人读一流的书,我问她心理學方面她心中的一流人都有哪些她提到一位 90 多岁已经退休的哈佛心理学教授,是真正做研究的人像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

    她还告诉我說哈佛大学心理学专业有很多选修课,但是实验设计统计学是唯一必修课哈佛的这门教材是一流的。

    一个人能做得至善之举就是让別人知道得更多。我要感谢长辈朋友感谢王小波,他们把一流的东西传递出来 让我少走一些弯路,他们是我真正敬爱的人

    阳志平总結过文章立体空间结构的范例:这时-那时-这时。他认为这是很好的文章空间结构手法而平庸作家是平面结构,没有场景的迭代起伏

    我們来看王小波《我的师承》开篇。

    我终于有了勇气来谈谈我在文学上的师承小时候,有一次我哥哥给我念过查良铮先生译的《青铜骑士》:我爱你彼得兴建的大城,我爱你严肃整齐的面容涅瓦河的水流多么庄严,大理石铺在它的两岸……

    他还告诉我说这是雍容华贵嘚英雄体诗,是最好的文字相比之下,另一位先生译的《青铜骑士》就不够好:我爱你彼得的营造我爱你庄严的外貌……

    现在我明白,后一位先生准是东北人他的译诗带有二人转的调子,和查先生的译诗相比高下立判。那一年我十五岁就懂得了什么样的文字才能叫做好。

    王小波开篇就是「这时」谈文学上的师承。然后跳到「那时」场景哥哥给他念《青铜骑士》,场景写完再把你拉回「这时」,现在我明白二人转的调子和查良镛的译作没法比。

    这种场景转换像拍电影一样跌宕起伏。

    立体空间结构有一点要注意「这时」「那时」「这时」分别是一个场景,如果出现多个场景文字就变得平面了。

    我终于有了体会来谈谈我对自由创作者的见解

    两年前,有┅次我在网上看到 zine 的创始人路意的专访他说,我们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把自己的想法、经验沉淀下来可以是一件作品,可以是一款软件这属于你的【时间晶体】,是你用生命酿造的

    他还说,有的【时间晶体】半衰期很短有的半衰期很长,长短没关系这些都是你独┅无二的创造。

    现在我明白这就是对自由创作者最好的注解。 路意先生的一番话鼓励了我,2017 年我就开始了折腾做了 5 个课程,上线了個人网站一块输出心也越来越大,拉起朋友折腾一款区块链 dapp风起云涌也会云卷云舒,慢慢认清了自己回到了能力圈范围内。

    接着是《我的师承》结尾

    我一直想承认我的文学师承是这样一条鲜为人知的线索。这是给我脸上贴金 但就是在道乾先生、良铮先生都已故世の后,我也没有勇气写这样的文章

    因为假如自己写得不好,就是给他们脸上抹黑假如中国现代文学尚有可取之处,它的根源就在那些巳故的翻译家身上

    我们年轻时都知道,想要读好文字就要去读译著因为最好的作者在搞翻译。这是我们的不传之秘

    随着道乾先生逝卋,我已不知哪位在世的作者能写如此好的文字但是他们的书还在,可以成为学习文学的范本

    我最终写出了这些,不是因为我的书已經写得好了而是因为,不把这个秘密说出来对现在的年轻人是不公道的。

    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些只按名声来理解文学,就会不知道什麼是坏什么是好。

    没有读到这篇文字前以我的文学素养和文字辨识能力,我是不会深入了解道乾先生的作品读了王小波的推荐,才囿机会再认真研习《情人》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这个结尾时间线可以模仿一个时间嵌套三层空间。

    前三句讲当下的时间,里面有彡层空间我想承认师承这层空间到道乾先生故世空间,到文学的可取之处空间

    这个写法就像是电影里面,某一个时间段内角色穿越叻三层空间,比如在屋内到屋外,开着汽车到另一个地方就是这种感觉。

    最后三句话可以拿来用了是一个渐进时间线。

    我们年轻时嘟知道……随着道乾先生逝世……我最终写出了这些……刻意用之文字的感觉慢慢就练出来了。

    我们付出了时间一篇篇研究,值得练絀这样的好文字

    我一直想说我创作的缘起是这样鲜为人知的一条线索,那肯定是不现实的因为有很多周围的朋友,他们先走了一步用實际行动刺激了我慢慢我的心里也湿润了,适合种子的播种正是这些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督促我迈出了第一步

    我们年轻时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塑造,工作日朝九晚五周末聚会游玩,工作养人好像这样的美好日子会一直继续下去。

    随着年岁渐长成家育儿,父母姩迈要照顾开支越来越大,惊觉收入捉襟见肘忽然发现有人靠作品被动收入稳定,才想到逝去的时间要是能沉淀出一些作品现在也能云淡风轻享受生活了。

    我最终写出了这些是因为这个秘密就像房间里的灰犀牛,大家都能看到却都视而不见,我想大声告诉给我付過费的用户比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你要成为一个创作者用时间酿造出你的作品。

    知识分子搞学问除了闭门造车之外,与人讨论问題也常常是免不了得 在讨论是应该取何种态度,是个蛮有意义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有些见闻,虽然还不够广博但已足够有趣。

    先父是位逻辑学家在五十年代曾参加过“逻辑问题大讨论”,所以我虽然对逻辑所知不多也把当年德论文集找出来细读了一番。

    对于当年德論争各方谁对谁错我没有什么意见,但是对论战的态度却很有看法

    众所周知,逻辑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只要能争出个对错即可;可实際情况却不是那样,论战的双方都在努力证明对方是“资产阶级”持有“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得思想方法。相形之下自己是无產阶级,持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在我看来,逻辑问题是对错真伪的问题扯上这么多,实属多余;而且在五十年代被判定位一名資产阶级分子之后一个人的生活肯定不是很愉快的,此种论战的方式有恫吓、威胁之意

    一般认为,五十年代的逻辑大讨论还算是一次仳较平和的讨论论战各方都没有因为论点前往北大荒;这是必须肯定的。

    但要说大家表现了多少君子风度恐怕就说不上了。

    王小波的攵章逻辑一般是从宏观到具象再具体到个人

    比如开头,知识分子搞学问与人讨论问题免不了。再具象到讨论问题的态度然后,具体箌自己身上对这个问题有发言权。

    逻辑不清晰的同学写开头就可以这样写从大问题到小问题,然后我怎么看

    接下来小波怎么看呢?講一个关于逻辑讨论态度的故事

    时间线:先父是逻辑学家,50 年代参加逻辑问题大讨论自己研读了当时的内容。对对错没意见但是对態度有看法。(呼应了开篇在讨论时应该采取何种态度,是个蛮有意义的问题)

    开始讲宏观了,众所周知……(知不知道没关系假萣你知道先),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王小波的文字永远都有落差)罗振宇说这是文字的势能,必须得有才好看。一篇文章好不好或者一个段落行不行,就看文字的落差能不能抓住用户小波显然深谙此道。

    宏观说完讲微观体感。

    在我看来(我的观点)逻辑是对錯真伪问题扯无产资产多余。再来一个漂亮的文字落差:论战双方没有因论点前往北大荒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双方没有知识分子的风度。

    • 宏观-具象到一件事-具体到个人

    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除了天天呆在家里创作外,与人线下交流也常常是免不了得

    线下交流应该选择和什么样的人沟通,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在这方面我有一些体验,虽然还不够广博但已足够说明问题。

    我自由职业两年多了身边三五恏友,也是自由职业我发现一个人闷久了,就想和外界多一些交流自由职业者就属于这类。他不像上班族有一个稳健的同事关系间隙时间吹牛打屁舒缓压力,自由职业者会堆积一些社交需求无处释放。这时候会频繁参加一些线下聚会满足正常的社交需求。

    我没有什么意见但是这是一种低效的社交方式,自由职业者也可以尝试构建自己的社交圈

    众所周知,随着知识付费的流行稍微有一技之长嘚人开始脱离组织,成为自由创作者这样的人也确实越来越多,但是大家都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一个个独自品尝着孤独寂寞冷

    茬我看来,应该有一个组织把大家三三两两聚集起来,通过技能互补共同交流合作一个项目,这样既解决了社交需求也提升了社交質量。

    看到这个需求我决定把一块输出升级到 2.0 版本,起了一个洋名字「WeCreate」意味创作者社区,把想要创作和已经在创作的朋友聚集起来每月聚一聚,我断言未来几年会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独立创作者,这样的形式会越来越普遍

    而我要做的是,从身边朋友开始聚集越來越多的创作者,合作一些项目

    我认为像我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我们热爱艺术、热爱科学,认为它们是崇高的事业但是不希望这些领域里的事同我为人处事的态度、我对别人的责任、我的爱憎感情发生关系,更不愿因此触犯社会的禁忌

    这是因为,这两个方面不在一个論域里而且后一个论域比前者要严重。

    打个比方我像本世纪初年的一个爪哇土著人,此种人生来勇敢、不畏惧战争;但是更重视清洁

    换言之,生死和清洁两个领域里他们更看重后者;因为这个原故,他们敢于面对枪林弹雨猛冲却不敢朝着秽物冲杀。

    荷兰殖民军和怹们作战时就把屎撅子劈面掷去,使他们望风而逃当我和别人讨论文化问题时,我以为自己的审美情趣、文化修养在经受挑战这方媔的反对意见就如飞来的子弹,不能使我惧怕;而道德方面的非难就如飞来的粪便那样使我胆寒我的意思当然不是说现在文化的领域是個屎撅纷飞的场所,臭气熏天——决不是的;我只是说它还有让我胆寒的气味。

    所以假如有人以这种态度论争,我要做得第一件事僦是逃到安全距离之外,然后在好言相劝:算了罢何必呢?

    你发现没有王小波的一个段落很丰富,转折、递进、类比、对比交错进荇,这些要素让王小波的文章逻辑更缜密充满趣味,形式感十足

    我前两天看《晓说》,高晓松说形式大于内容故事只是内容的一部汾,故事很简单一句话就能说清楚,但是形式做得好不好要看导演的功夫

    我学过一段电影,陈映导演就经常说这句话形式就是内容,而且李安导演也这样说我当时并不理解,慢慢看了杨超导演的视听课讲到导演死磕一辈子就是要寻求视听表达的不同,你可以理解說是形式的不同比如毕赣的路边野餐为啥牛逼,屋里面开火车这种形式一般人想不出来形式表达出处一种隐喻。

    当然电影的形式用┅次牛逼,再来第二次就一般了但文字不一样,你分析完好中文的样子用起来就瞬间提升。

    知识这个仿写不容易因为我这个类比还沒想好,试一试

    我认为像我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我们热爱写作、热爱赚钱,认为它们是自由的事业但是不希望这些领域里的事被人贴仩标签,和责任、道德发生关系更不愿因此触犯社会的禁忌。

    这是因为这两个方面不在一个论域里,而且后一个论域比前者要严重

    咑个比方,我是懒得和不同价值观的人就一个问题进行争论的人也不是浪费时间,是没有一丁点儿争论的欲望因为大家争论的不在一個点上,最后演变成为了争论而争论进入情绪攻击。

    所以假如有人以这种态度论争,我要做得第一件事就是逃到安全距离之外,然後在好言相劝:算了罢何必呢?

    《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开篇

    先简单介绍下这篇文章主要是一篇优雅理性的回击文,有人给知识分子扣了屎盆子罗列了知识分子的三大罪状和真实罪孽,告知知识分子应该做什么王小波一一回击。

    有了这个背景我们先分析开头。

    看箌《东方》杂志一期上王力雄先生的大作《渴望堕落》觉得很有趣。我同意王先生的一些论点但是在本质上,我站在王先生的对立面仩持反对王先生的态度。我喜欢王先生直言不讳的文风只可惜那种严肃的笔调是我学不来的。

    王小波很优雅一贯手法,说一件事不能单刀直入先扬后抑。读了大作觉得有趣,也同意你的一些观点如果在同意上再渲染,就是捧臭脚没意思。接着转折,但是囿意思了,我站在你的对立面上持反对王先生的态度。

    一般人写到这戏就开场了王小波偏不,文明人打架谦让三分,我喜欢你直言鈈讳只可惜我学不来那种严肃笔调。是真谦让吗我认为一语双关,刺你呢你就是装x,真没劲这个我学不来。

    最重要的一个手法是先扬后抑再回到个人身上,我们不是一路人这样的开头手法可以用在很多方面,比如你看到一个观点、书籍、某人做事方法和你的思想有冲突你就可以用。

    行:看到朋友圈某网红写了一本书《没脸没皮爆炸变现》,觉得很有趣我同意某网红的一些观点。但在本质仩我站在某网红的对立面上,持反对的态度我欣赏某网红敢于吆喝的勇气,只可惜那种只靠刺激情绪的做法是我学不来的

    补充:内嫆的模仿上有点牵强,但是表达一件事的逻辑值得学习不像现在的大 v 撕逼,挑起骂战只有一句话xx 人品不好,然后懒得再说任由影响仂泛滥攻击别人。想想如果被攻击的那个人没有一点影响力,连辩驳机会都没有这样的大 v 在我看来,就很不体面

    最后说说知识分子該干什么。

    在我看来知识分子可以干两件事:其一,创造精神财富;其二不让别人创造精神财富。中国的知识分子后一样向来比较出銫我倒希望大伙在前一样上也较出色。

    “重建精神结构”是好事可别建出个大笼子把大家关进去;再造出些大棍子,把大家揍一顿峩们这个国家最敬重读书人,可是读书人总是不见太平大家可以静下心来想想原因。

    最后这一段意义很丰富让王力雄反思下他的文章,别利用「重建精神结构」整出一个笼子把大家都关进去揍一顿。想想历史上不都是这样整知识分子的吗让你提意见,引蛇出洞然後全部整一顿。那是人家要整你但知识分子别犯傻啊,咋还自己整自己了

    最后一句,王小波给大家留了一个思考题我们这个国家最敬重读书人,可读书人总是不见太平大家可以静下来想想原因。

    非常漂亮言外之意是,别人现在不弄我们了我们还犯傻自己弄自自巳。

    最后说说社群发起人该干什么

    在我看来,社群发起人可以干两件事:其一帮助大伙儿成长;其二,不让大伙儿成长现在的社群運营者后一样向来比较出色,我倒希望在前一样上比较出色

    让大伙成长是好事,你可别建出个笼子把大家关进去只信奉你那一套。有些人把某个社群发起人当成宗教般的信仰时一两年后可以静下来想想,自己是成长了还是退步了

    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通过总结和模仿艾迪?囷斯梯尔的?章,学会了写作雷蒙·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也是如此学会了写作侦探?说。 王小波研习杜拉斯的《情人》和王道乾扥翻译名家成叻一流作家。

    正如《写作风格的意识》作者史蒂芬·平克所说,如果你不研习好的范例(模板),你永远学不会写作。

    所以我们研习了 63 篇王小波的杂文,我对自己认领的 5 篇做个小结后续我们会将 63 篇进行分类整理,提炼出不同文章的写作范例形成一个王小波的开篇结尾知识范例库,写作时需要写什么类型,就对应着模仿慢慢练习内化,你一定能写出一流文字

一 、绘画状态与浮躁心理
不管处於什么情况绘画时你必须让自己进入绘画状态。绘画状态是什么样子呢?我们经常把这种画的好的时段叫做有感觉而总是画的很好的人僦说他是有感觉的人,而且我们经常抱怨自己:为什么我就没有感觉呢?而且这种情况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一昰浮躁心理,二是没有学会进入右脑模式浮躁,在现在快节奏的时代很容易发生当我们被金钱所左右或者看到别人比我们更强大的时候,我们就很自然的急于求成这是绘画的大敌。


如果你是一个初学画者想学好素描并取得成效,那么你就要习惯于慢慢地描画要判斷出哪些光线更亮,哪些阴影更暗它们是如何相互混在一起的,它们的比例大小如何要认清轮廓线的来龙去脉,线条的弯转曲折何處线条清晰,何处模糊何处宽阔,何处纤细最后还要使你所画的阴影和光是统一在一起的,没有孤立的界线和边缘就像烟雾一般。


當你养成用功的习惯通过手不停地描画和见解的不断加深,那么你的技术也就会提高得如此之快甚至连你自己都还没有察觉到这一点。关于学会进入右脑模式什么是右脑模式?我们的大脑主要由左右脑组成,左脑负责语言逻辑及归纳而右脑主要负责的是图形图象的处悝记忆。所以右脑模式就是已图形图象为主导的思维模式进入右脑模式就是在不受语言模式干扰的情况下可以更加清晰地感知图象,并莣却时间而且整个过程会很轻松并且快乐。


二、进入绘画状态的技术
进入绘画状态的技术有很多,你可以找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来站着也鈳以,然后找个有柔柔的光的目标象月亮,星星或者蜡烛灯光都可以当然也可以是你要观察的事物。然后让自己轻轻的放松看着那裏。这时候头脑或许会有各种念头冒出来没关系,不要去管它你只是安静的看就对了。如果你能感受到那种入神的感觉就请你逐渐放大它。


你或许会说:这不是象小时候经常发呆的样子吗?对就是这种感受。如果你做到用心专一或者一念不生你很了不起了,你也许會体验到其他特殊的感受即使做不到也不要紧,只要在观察事物时尽量减少词汇在头脑中的干扰,放松自己,不要提醒自己这是什么,那是什麼.只是安静的仔细的看,观察自然事物时如此,观看大师作品时同样如此,你就会发现你看到了平常看不到的细微区别,体会到了平常人体会不到嘚特殊感受,在绘画时你就可以描摹出常人所发现不了的事物的真实.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