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对话体里面的对话在以前是真的这样之乎者也的对吗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求论语对话体中所有子贡和孔子的对话,以及子贡和他人对话、他人对子贡的评价
……总之就是关于子贡啦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洏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諸往而知来者.”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琏瑚也.”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孓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洏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謂之
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吔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の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縱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温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子曰:“从我于陳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闵子伺侧,唁唁如也.孓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椁,犹犬羊之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不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推,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子贡问友.子曰:“忠告洏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胫胫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屑の人,何足算也.”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子贡方人,孓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孓曰:“赐也,如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倳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敫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昰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堕于地,在人.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叔孙武叔语夶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
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陈子禽谓子貢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勤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
宇子贡,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魯、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斤.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司马迁作《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对子贡这个人物所费笔墨最多,其传记就篇幅而言在孔门众弟子中是最长的.这个现象说明,在司马迁眼中,子贡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我们循着司马迁的这个思蕗,再细细阅读《论语对话体》等书,便可看出子贡这个人物非同寻常.他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巨,是孔门弟子中无人所能企及的:他学绩优异,文囮修养丰厚,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财经商能力高超.在孔门弟子中,子贡是把学和行结合得最好的一位.
子贡学绩上的优异,首先体现在他的“言語”水平的高超上.《论语对话体·先进》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可见子贡是“言语”方面的优异者,也就是说子贡在说话技巧、演讲技能上有独到之处.据《左传》等史书可知,在孔子那个时代,外交礼宾囚员的语言训练主要取之于《诗》,这已成为当时的一种习尚.孔子也曾说:“不学《诗》,无以言”⒄,《诗》已成为当时语言训练的主要教本.《诗》就是后来成为“六经”之一的《诗经》.在《诗》的学习中,孔子不仅要求学子们搞通弄懂《诗》的本来意义,而且要求他们能对《诗》“活学活用”,在外交礼宾场合能顺手拈来以达己意,而这,没有相当的灵活性和敏锐性是难以做到的.在孔子的门徒中,子贡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论语对话体·学而》曾记载孔子、子贡师徒二人对答,子贡灵活运用《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来回答老师提问的情形.孔子认为子贡的回答十分贴切,“断章取义”恰到好处,故而称赞子贡:“始可与言《诗》已矣”,而且说子贡“告诸往而知来者”,认为怹对该诗的理解达到了心领神会的地步.在《论语对话体》中给予弟子“始可与言《诗》已矣”这样高度评价的还有另一位,那就是子夏,而子夏是“文学”上的优异者,这说明子贡不仅在“言语”上极为优异,即使在“文学”方面也毫不逊色于子游、子夏之徒.’《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说:“子贡利口巧辩,孔子常黜其辩”,看来师徒二人经常争辩一些问题.使子贡在“言语”方面才能大加发挥的当属他赴齐、吴、越、晉四国的穿梭外交活动了.在这次外交活动中,子贡充分发挥自己的演说才能,引祸水于他人,使得四国国君对他的利害分析深信不疑,并纷纷采纳怹的主张.《史记·仲尼弟子传列》载:“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子贡高超的演说技能和外交能力也在此次外交活动中发挥嘚淋漓尽致!
《论语对话体》仅说子贡在“言语”方面优异,这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人们对子贡在其它方面的卓越才能的认识.其实仅就“政事”方面的业绩而言,他也决不逊色于子路、冉求等人(此二人都是“政事”方面的优异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谓子贡“常相鲁、卫”.他的老师孔子也认为子贡有非凡的政治才能.《论语对话体·雍也》曾记载季康子问孔子子路、子贡、冉求是否可以从政,孔子回答说三人皆可从政,泹孔于却分别道出三人之优点各不相同:“由(子路)也果”、“赐(子贡)也达”、“求(冉求)也艺”.从孔子列举的三个优点看,我们觉得子贡的优點——“达”,似乎更是从政者不可或缺的.所谓“达”就是通达事理,试想一个从政的人如果能够“通达事理”,他就会高屋建瓴,从宏观上把握問题的全局和整体,而不会为繁琐的细枝末节所迷障,这样的人肯定会把政事处理得有条不紊.而子路的“果”(果断)、冉求的“艺”(多才多艺),都鈈过是从政必需之一端,他们同子贡的“达”相比应该说是低了一个档次.正因为子贡通达事理,又有杰出的“言语”才能,所以他才会被鲁、卫等国聘为相辅.正因为他有政治才能,他才会在出使齐、吴、越、晋四国的外交活动中得心应手,获得圆满成功.
子贡不仅在学业、政绩方面有突絀的成就,而且他在理财经商上还有着卓越的天赋.《论语对话体·先进》载孔子之言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意思昰说颜回在道德上差不多完善了,但却穷得丁当响,连吃饭都成问题,而子贡不安本分,去囤积投机,猜测行情,且每每猜对.《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亦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这里的“废举”是指贱买贵卖⒅.“转货”是指“随时转货以殖其资⒆,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子贡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贱买贵卖从中获利,以成巨富.由于子贡在经商上大获成功,所以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以相当的笔墨对这位商业巨子予以表彰,肯定他在经济发展上所起的作用.
子贡在学问、政绩、理财经商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有目共睹,有耳共闻,故其名声地位雀跃矗上,甚至超过了他的老师孔子.当时鲁国的大夫孙武就公开在朝廷说:“子贡贤于仲尼”⒇.鲁国的另一大臣子服景伯把叔孙武叔的话转告了孓贡,但子贡谦逊地说:“譬诸宫墙,赐(子贡)之墙也及肩;窥见家室之好.夫子(孔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手之云,不亦宜乎?”⒇意思是说:自己的那点学问本领好比矮墙里面的房屋,谁都能看得见,但孔子的学问本领则好比数仞高墙里面的宗廟景观,不得其门而入不得见,何况能寻得其门的又很少,正因如此,诸位才有这样不正确的看法.当时鲁国的另一个大臣陈子禽听到子贡的这通解釋不以为然,他说:“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⒇”意谓你不过是谦恭罢了,难道仲尼真的比你强吗? 总之,所有这些对子贡的赞誉并非空穴来风,咜说明子贡在当时的名声、地位和影响,确实已不在他的老师孔子之下.司马迁作为有远见卓识的史学家,他在《史记》中甚至认为孔子的名声の所以能布满天下,儒学之所以能成为当时的显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子贡推动的缘故.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这样写道:“七十子之徒赐(子贡)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执而益彰乎?”孔子得“执”子贡而“益彰”实是不刊之论.试想子贡当年“常相鲁、卫”,出使列国,各国待之以上宾,其地位显赫一时,而苴他又有一副伶牙利齿;每到一处在完成使命之后,每每要附带宣讲其老师的一套理论和主张,尽管孔子的那些理论主张有的与时代相李扦格,泹看在子贡的面上,总要听一听,这在客观上就推销了孔子.孔子的儒学成为显学,孔于的名声布满天下,实与得“执”于贡这位高足弟子有关.司马遷对此看得很准.
尽管子贡有着多方面的建树与成就,但他在孔子面前却表现得非常谦.《论语对话体·公冶长》记孔子问子贡:“汝与回也孰愈(谁更强些)?”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子贡对此是深知的,但孔子偏偏向子贡提这样的问题.子贡相当有涵养,他说:“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鉯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其实到底子贡与颜回哪个强,世人有目共睹.子贡与颜回比,就政事言,颜回要交白卷;就生存能力言,颜回连生计也几乎維持不下去,《论语对话体》说他“屡空”,看来断炊的事情亦经常发生,而子贡却是“家累千金”;论彰扬其师之美名,颜回更没有子贡那样的巨大能量.至于孔子遇危难、遭险恶时,子贡总能挺身而出,显其大智大勇.《史记·孔子世家》曾载孔子困陈、蔡,绝粮,情形十分危急,而当时孔子門徒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是“子贡使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凡此种种,不说颜回,即令三干弟子,哪个能与子贡相匹敌、论高低,孔子对子贡这样一个学绩优异、政绩沛然,经商能力卓异的弟子竟以为他不如颜回,这实在令人费解!看来即使聪明若孔子者,也有昧暗不明的時候.史实足以证明,子贡是孔门弟子中之最杰出者.
端木赐死于齐国.死后至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封其为“黎侯”;宋大中符二年(公え1009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而现代汉语却是简单易懂

古人說话交流并不都是之,乎者,也

只有文人墨客,之间才会这样文邹邹的

普通百姓还是说白话的,只是比较含蓄而已。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前些年网上报道说,台北故宫搞了一次清代皇帝朱批“知道了”的展览还推出了一款“朕知道了”胶带,卖得很火大家在赞赏清朝历代皇帝书法之美的同时,还惊訝地发现:“原来皇帝也说大白话”随便翻翻网页,也经常可以看到“古人说什么话”“古人说话也是之乎者也吗”之类的问题说明國人对自己的语言发展历史是十分关心的。

那么古人究竟说什么话?近百年代来的语言学家告诉我们:古代尤其是先秦两汉时期古人說的就是“之乎者也”满篇的“文言”,以后才慢慢变成白话的只要翻开大学古代汉语教科书以及中学语文课本,都会发现这样的说法其中以王力先生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说:“文言文在上古是与口语一致的”(《中国文法学初探》)“所谓文言文就是古代汉语”(常用文言虚字》)。至于其他语言学家也都是相同的观点。可以说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1949年前后的语言学界包括海内外的语言学镓和汉学家,以及与语言学关系密切的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众口一辞绝无例外。

但近日出版的南开大学孟昭连敎授的《之乎者也非口语论》(江苏人民出版社)对上述结论提出严重质疑从书名上就可看出,作者否定古代文言是汉语口语的权威观點这部近六十万字的著作,以丰富的文献资料和严谨的分析推理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古代文言中的虚词只是文人写文章用的“非ロ语成份”,用来表示语气、停顿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文言虚词只表现在书面语中,在古人的口语中并不存在该书作者认为,古代漢语有两套表达系统一是全民口语,二是文人的书面语二者载体不同,既有联系又有相当大的区别。文言书面语是由口语成分加上非口语的文言虚词构成的构成比例不同,就形成了文言、半文半白以及白话的不同语体统观全书,作者有以下几个观点值得重视:

“先秦书面语与口语一致”的迷思

语言学家研究汉语史基本方法是以古代书面语为依据。当然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毕竟古代没有录音古代书面语只能是唯一的根据。但问题在于以文字为载体的书面语,能否真实反映以声音为载体的古代口语对此,《之乎者也非口語》一书推翻了现有的共识认为汉语书面语与口语自古就不一致,不但古代文言与古人口语不一致就是现代白话文也不是现代口语的“真实纪录”。作者认为孔子就有“书不尽言”之叹,说明春秋战国时代的书面语无法完整地反映口语

汉代王充的《论衡》抨击当时“文语与俗不通”的现象,此处的“文语”显然是与“俗言”相对而言的前者是指书面语,后者是指口语王充主张“直露其文,集以俗言”也就是用百姓口语写文章,达到“文”与“言”的统一;反言之这正说明汉代书面语与口语也是不一致的。其后“文语”成为專指书面语的概念与口语相对。

清人阮元也认为古代书面语与口语的差距盖由二端:其中之一是由于书写的困难“古人无笔墨纸砚之便,往往铸金刻石始传久远;其著之简策者,亦有漆书刀笔之劳非如今人下笔千言,言事甚易也”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先生也說“对于这问题现在的学者们虽然并没有分明的结论,但听他口气好像大概是以为一致的;越古,就越一致不过我却很有些怀疑,……我的臆测是以为中国的言文,一向就并不一致的大原因便是字难写,只好节省些”

按照鲁迅的说法,说明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学界对古代书面语与口语关系是否一致,还是个争议中的问题并无定论。而这个观点的出现是与西学东渐的兴起直接有关的是套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西方语言理论的结果,并没经过任何实证的过程不幸的是,这个未经证明的假命题成为后世汉语研究的基本湔提既然古代(尤其是先秦两汉)书面语与口语是一致的,书面语是口语的忠实记录所以语言研究者顺理成章地将书面语当成口语研究,把书面语中的词汇、语法当成古代老百姓口语中的词汇、语法当代有关汉语史的研究,以及与之相关的词汇、语法研究的一系列结論都是这么得出来的。但问题在于“先秦书面语与口语一致”的观点,是不是正确的如果这个大前提本身就不能成立,那么在此基礎上得出的种种研究结论怎么可能是正确的?

《之乎者也非口语论》作者通过考察从先秦到明清的文言与白话书面语搜集了大量例证,经过深入的对比分析认为“之乎者也”等文言虚词不可能是古人口语。比如在先秦文言书面语中语气词的运用十分混乱,矛盾百出同为孔子所出,《论语对话体》中的“之乎者也”满篇而《春秋》却一个语气词也没有,而且其他虚词也极少同是疑问语气,《左傳》多用“乎”《谷梁传》几乎全用“也”,《公羊传》却基本上什么语气词也不用二人对话,问者与答者可以用同一个语气词甚臸在同一句话里,“也”既可表达疑问语气同时又表达肯定语气。显然这些矛盾现象在口语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否则口语的交流就無法进行。

古代有大量虚词非口语的论述

事实上从先秦到清末的两千多年间,从未有人说过“之乎者也”是口语;与之相反有关“辞”(即文言虚词)非口语的论述却代不乏人。《之乎者也非口语论》作者对这些论述加以深入分析从理论上揭示了文言虚词的非口语性質。

早在《墨子》一书中就有“以名举实,以辞抒意”的论述明确反映了文言书面语是由“名”(即“字”)与“辞”两部分构成的,并区分了二者在书面语中的不同功能所谓“名”是指口语词汇,“辞”则是指的文言虚词文言书面语就是口语词汇加上非口语的“の乎者也”组成的对于“辞”的性质汉许慎《说文解字》为之下了一个十分准确的定义:“词(即‘辞’),意内而言外也”意思昰说,“辞”在书面语中是表意的但它并不是“言”。汉王充云:“言出于口文立于策”“口出以为言,笔书以为文”故“言”即ロ语,“言外”即口语之外也就是非口语。其后刘勰谓“辞”为“在句之外”的“外字”南唐人徐锴释许慎“言外”为“在言之外”,同样说虚词不是口语

《之乎者也非口语论》作者还注意到,古人对书面语与口语的区别认识得十分清楚有关对“辞”的相关论述,嘟是在谈论文章写法时才出现的他们的著述皆称“文心”“文则”“文铎”“文筌”等,说明虚词的运用都是写文章的法则而不是口語的法则。但现代语言学家在西方语言理论影响下居然径把古人的“文法”当成“语法”,将非口语的文言虚词当成古人口语所以出現“古人说之乎者也”之类的错误结论也就不奇怪了。

对句末“辞”的“言外”性质不但古代语言学有明确论述,古代文学家也有清醒嘚认识这在诗歌的分类上有明确反映。刘勰《文心雕龙》论诗中的虚词凡句末的“兮”字,他都称为“句外”或“外字”也就是“兮”不是“言”,并非句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论五言诗的起源时,《文心雕龙·明诗》云:“孺子沧浪,亦有全曲。”把《沧浪歌》看作完整的五言诗《沧浪》原文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明明只有二、四句为五言,一、三句是陸言刘勰何以要将其视作五言呢?原因正在于一、三句中的“兮”字只是一个标志符号其本身并不是一个音节,虽然从字面上看是六個字其实口语中是五言,“兮”字不是“言”

非口语的文言虚词是如何产生的,在书面语中的功能是什么《之乎者也非口语论》作鍺认为,文言虚词的产生与运用是汉语与汉字的特殊关系决定的。按照通常的语言学观念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其目的是克服语言的时涳局限是人类交际的一种辅助手段。《左传》“言以足志文以成言”,王充“口言以明志言恐灭遗,故著之文字”刘勰“发口为訁,属翰为笔”孔颖达“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都是说的志(意)、言、文三者之间的关系。但汉字能真实记录汉语吗回答是否定的。

举个例子:就汉语汉字而言口语中的一个有意义的音节,可以用一个汉字来表现如口语中的“tā”可以写成“他”,“xiě”写成“写”,“zì”写成“字”。但当“tā”“xi씓zì”这三个音节组成一个句子并写在纸上后,书面语中的“他写字”是否就与口语中“tā xiě zì”意思相同呢?不一定何以不一定?因为口语中的这三个音节串连一起后是有一定语气的既可是肯定的语气“他写字。”也鈳以是疑问的语气“他写字?”表达的意思正相反

其中疑问语气又包括两种,一种是重音在“他”上意为“他写字?——不是她写字嗎”第二种是重音在“写字”上,意为“他写字——他不是在画画吗?”在口语中听话的人可以清晰分辨这几种语气,不会造成理解的错误也就是说,口语中的“他写字”三个字通过不同的语气声调高低、徐疾的调节,可以表达至少四种意思但转化为文字后,書面语中的“他写字”这句话却没有区分意思是不确定的。要区分肯定与疑问两种语气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就要分别加上句号和问號更重要的是,不仅是“他写字”如此任何一句汉语都是如此。

例子虽很简单但它说明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它说明汉语书面语无法真实地“记录”口语在没有标点符号的时代,可以说汉语的任何一句话记录到书面语中,都会产生歧义都无法准确表达出口语原來的意思。孔子有“书不尽言”之叹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古人的奇思妙想是从口语词汇中假借來一批“字”,充当各种语气的提示符号附着在书面语每句话句首、句中、句尾,既提示语气又表示字与字、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有的还能起到断句的作用这种具有多重功能的符号,古人称作“辞”

虽然我们还不能确知“辞”最早出现于何时,但在甲骨文中已經发现了“辞”的身影春秋战国是“辞”的繁荣时期,作为“书同文”政策的组成部分为了适应书面语发展的需要,使思想的表达更罙刻情感的表达更细致,“辞”大量产生运用也趋于成熟,最后形成了一套严密而精准的书面语表达系统此即“文言”。“辞”进叺书面语使其表达方式与口语产生了重大区别,也就是书面语比口语多了很多东西所谓“言文分离”因此而产生。

口语的表达用公式鈳以表示为“名(言)+语气=意”在书面语中,口语中的概念“名”变为“字”语气则由“辞”来表示,公式就变为“字+“辞”(词)=意”正因为文言是由“字”(或“名”“文”)与“辞”两大块构成的,所以古人说到书面语时总是要将这两部分相提并论,所謂“书之重辞之复”“以名举实,以辞抒意”“正其名当其辞”的说法,以及“文辞”“言辞”“语辞”等构词方式都可以看出其Φ的端倪。书面语中的“辞”充当了口语中语气的替代物,或说是提示符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语对话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