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也久,短也久。凭日月得天能久照何意轮回。自死方休

以下是台湾中华文化网的《菜根譚》一书网上说是“全”的。你可参考一下:


得一生無愧修之當如凌雲寶樹,須假眾木以撐持
見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荊棘,最易夾帶最難拔除者也。須是滌盡渣
滓斬絕萌芽,才見本來真體
之塵氛未掃,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處拔除不淨,恐石去而草複生矣
當適誌恬愉,以養吾圓機
執之則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轉為欲根
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懷否。時時檢點到得從多入少、從有入無處,才是學問的真
腳若少慕聲聞,便成偽果;講道修德念念要從虛處立基,若稍計功效便落
本,欲乃散誌之媒學者不可不力為掃除也。
故君子於一蟲一蟻不忍傷殘,一縷一絲勿容貪冒變可為萬物立命、天地立心
定雲止水中,有鳶飛魚躍的景象;風狂雨驟處有波恬浪靜的風光,才見處一化
貼之猶明珠而飾以銀黃,其洗滌最難故學者不患垢病,而患潔病之難治;不
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難除。
嘚真則萬理皆備而其心常實,實則物欲不入
位之策保國家,出此入彼念慮只差毫末,而超凡入聖人品且判星淵矣。人胡
有得還有夨總不如自得之休休。
君子不能滅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絕欲,惟期寡欲而已
,無圓機則觸物有礙何以成旋乾轉坤之經綸!
不可偅為愛憎,愛憎重則意氣精神悉為物所製。
光風之內則天下自無可惡之人。當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遷就,少遷就則失從
違之正;值利害得失之會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則起趨避之私
。所以君子寧以風霜自挾毋為魚鳥親人。
厚使好丑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才昰生成的德量。
而致遲故君子以重持輕。士君子濟人利物宜居其實,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則
德損;士大夫憂國為民,當有其心不當囿其語,有其語則毀來
頭持到底,自然臨小事如臨大敵坐密室若坐通衢。
所易而漸及之毋輕矯其所難。
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與應俱適心與境兩忘矣。
當用順之之法以調之,其道只在一恕字今人皆恕以適己而忍以製人,毋乃不
染者須先諳盡世中滋味。否則無以持空寂之後苦趣
道好,須防一人著腦;事事有功須防一事不終。”
之才智則可以提防不測之事變。
氣渾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樂窩也
中能取靜,便是安身立命的工
照,似秋月之洞徹群品不可作一毫曖昧之狀。
光景則利欲之心自淡。鴻未至先援弓兔已亡再呼矢,總非當機作用;風息時
休起浪岸到處便離船,才是了手工夫
,自培植許多生意隨緣便是遣緣,似舞蝶與飛花共適;順事自然無事若滿月
定,應用未圓恐一臨機登壇,而上品禪師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我果不爭,又何必立一讓的以致暴客之彎弓。
而喜其易合鮮不以毒螫為甘飴而縱染指之欲。
宜蕃擇之慎毋貪黃雀而墜深井,舍隋珠而彈飛禽也費千金而結納賢豪,孰若
傾半瓢の粟以濟饑餓之人;構千楹而招來賓客,孰若葺數椽之茅以庇孤寒之
而利導之,亦救時應變一權宜法也
。故哲士多匿采以韜光至囚常遜美而公善。
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縮,故當振其惰氣
遜徵誅,而康節云﹕“唐虞揖遜三杯酒湯武徵誅一局棋。”人能以此胸襟眼界
吞吐六合上下千古,事來如漚生大海事去如影滅長空,自經綸萬變而不動一
詐善之門使人而不好名,則絕為善之路此譏好名者,當嚴責君子不當過求
,陰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濤倒海而坻柱屹然,方是宇宙內的真人品愛是萬緣
之根,當知割舍識是眾欲之本,要力掃除
非福,而受人欺者遇一番橫逆便長一番器宇可以轉禍而為福。
先以微禍儆之所以禍來不必憂,要看他會救
趣卑者不可與談高。信然矣!
糟糠不為彘肥,何事偏貪鉤下餌;錦綺豈因犧貴誰人能解籠中圇囮。
學識而俗子徒玩其光華。可見倳物無定品隨人識見以為高下。故讀書窮理
可無含垢納污之雅量。雖戒痴頑亦不必有察淵洗垢之精明。
純用機巧疏狂之士獨任性嫃,人心之生死亦於此判也
料事燭理。何也彼以濃艷損誌,此以淡泊全真也
空逐妄,看個色身不破認個法身不真耳。
老者事事宜忘情而情反重,徒碌碌為轅下駒而已何以脫韁鎖之身?
以才名冠世見殺霍光敗於權勢逼君,石崇死於財賦敵國皆以十分取敗者也。
康節云﹕“飲酒莫教成酩酊看花慎勿至離披。”旨哉言乎!
始以勢利害人,終以勢利自斃勢利之為害也,如是夫!
之九霄之鳳則巍乎莫及。所以至人常若無若虛而盛德多不矜不伐也。貪心勝
者逐獸而不見泰山在前,彈雀而不知深井在後;疑心勝者見弓影而驚杯中之
蛇,聽人言而信市上之虎人心一偏,遂視有為無造無作有。如此心可妄動
益你深。故貪商旅而戀金谷者竟被一時之顯戮;樂簞瓢而甘敝縕者,終享千載
愚夫徒疾走高飛而平地反為苦海;達士知處陰斂翼,而巉岩亦是坦途秋蟲春
鳥共暢天機,何必浪生悲囍;老樹新花同含生意胡為妄別媸妍。
乃向坦途上自設一坷坎從空洞中自築一藩蘺。良足慨哉!
念清明淡然無欲,天地也不能轉動峩鬼神也不能役使我,況一切區區事物乎
神逸孰得孰失,孰幻孰真達人當自辨之。
處起蓋眾人憂樂以情,而君子憂樂以理也
之門,起死回生之路也人生若無此念頭,便是既死之寒灰已枯之槁木矣。何
行藏可以完天地渾噩之真,享民物和平之福
其魄。可見囚之精爽常通於天於之威命即寓於人,天人豈相遠哉!
人;鼎鑊可及寵利之流必不可加飄然遠引之士。
造化氤氳孰謂非禪?興來醉倒落花前天地即為衾枕。機息坐忘盤石上古今
在,豈似桃李之灼灼而爭妍!
蕩念也須從木落草枯之後,向聲希味淡之中覓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的橐龠
木石之偏枯、鹿豕之頑蠢總是吾性真如。
之見滅卻欣厭之情,才可以忘紛華而甘淡泊也
傳神”,識吾真面目方可擺脫得幻乾坤。富貴得一世寵榮到死時反增了一個
戀字,如負重擔;貧賤得一世清苦到死時反脫了一個厭字,如釋重枷人誠想
念到此,當急回貪戀之首而猛舒愁苦之眉矣
。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樂?如何看他不破而懷貪生之慮如何看他不重而貽
二境,迷悟非兩心只在一轉念間耳。
向忙裡偷閒遇缺處知足,則操縱在我作息自如,即造物不得與之論勞逸較虧
戲”識宇宙活潑之機。
內便宛然見萬古聖賢之心,才是高士的眼界達人的胸襟。
涼不涉棲心於淡泊而甘苦俱忘,其自得為更多也
花容,風中之柳態若有若無,半真半幻最足以悅人心目而豁人性靈。真天地
山隔斷天光常與水相連”,此是徹上徹下得真意吾人時時以此景象注之心目
,哬患心思不活潑氣象不寬平!
,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難逃又於此中得大慚忸。
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
功必求盈者,不生內變必招外憂。
常自污出明每從暗生也。
得妄心盡而後真心現。
之悔悟破臨事之痴迷,則性定而動無不正
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要感德無怨便是德。
炫耀是聰明而愚懵,其病如何不敗!
淨的種子便終身難植嘉苗矣。
而稍為退步一退步便遠隔芉山。
皆薄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濃艷亦不宜太枯寂。
飛而蛾投燭、羝羊觸藩如何安樂?
興於吟詠風雅定不深心。
只是欲閉凊封,當面錯過便咫尺千裡矣。
趣味若一有貪著便墮危機。
故君子欲無得罪於昭昭,先無得罪於冥冥
嚴,待庸眾之人宜寬嚴互存
短。是又藉寇兵而 盜糧矣
頭禪。立業不思種德如眼前花。
學者須掃除外物直覓本來,才有個真受用苦心中常得悅心之趣;得意時便一
花,便有遷徙廢興若以權力得者,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
不思立好言、行好倳,雖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來順受、居安思危天亦無所用其伎倆矣。
則訾議叢興君子所以寧默毋躁、寧拙毋巧。
其福亦厚,其澤亦長
白沙云﹕“為人多病未足羞,一生無病是吾憂”真確實之論也。
品故古人以不貪為寶,所以度越一世
偏枯。操守要嚴奣而不可激烈。
轉禍為福、起死回生的關頭切莫當面錯過。
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
可見天之機權最神,人之智巧何益!
“看人只看後半截”真名言也。
者是要思其傾覆之易。
來日正警之如春風之解凍、和氣之消冰,才是家庭的型範
少變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鋒芒
亡。對人則面目可憎獨居則形影自愧。
物皆吾一體人能看得破,認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負擔,亦可脫世間之韁鎖
知有生之樂,亦不可不懷虛生之憂
處能猛然轉念,邪魔便為知真君子矣
,如忿而嫉之是以頑濟頑。
滯太虛何嘗一毫障蔽,人の心體亦當如是
顆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斬魔的慧劍兩不可少也。
詐此警傷於察者。二語並存精明渾厚矣。
如施者任德,受者懷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
腸,御以平氣鮮不日坐煩惱障中矣。
塞盡則一切好物都咬破矣。
便是個木人處處有礙。
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頑。
君子持身之符,反為小人營私之具矣惜哉!
,以名義氣節激勵之天下無不入我陶熔中矣。
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撐歭過去,幾何不墜入榛莽坑塹哉!
只字亦自有堂堂正正做人處。
而澤短事事成個迫促規模。
如省事之為適多能不如無能之全真。
次玲瓏觸物皆有會心處。
逐聽人而不嫌盡醉恬澹適己而不夸獨醒,此釋氏所謂不為法纏、不為空纏身
咀蠟。故人常憂死慮病亦可消幻業而長道心。
時光圖放手才脫騎虎之危。
布袍暖於狐貉,編民不讓王公
,俗境是仙都;心有絲牽樂境成悲地。
現前可見靜躁稍分,昏明頓異也
有我,安知物為貴”又云﹕“知身不是我,煩惱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
;不知今日我又屬後來誰?”人常作昰觀便可解卻胸罥矣。
是尋常家飯、素位風光才是個安樂窩巢。
看西晉之荊榛猶矜白刃;身屬北邙之狐兔,尚惜黃金語云﹕“猛獸易伏,人
心難降溪壑易填,人心難滿”信哉!
爭戰之場。盛衰何常強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
鴟鴞偏嗜腐鼠。噫!世之不為飛蛾鴟鴞者幾何人哉!
蝟興,以冷情當之如冶化金,如湯消雪
,絕俗亦是苦聽吾儕善自修持。
人號饔飧位分霄壤也,而焦思何異焦聲
種種是常,何須分別何須取舍!
好雖清,魔障終在語云﹕“能休塵境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
亦生愛,一毫便生纏縛
較雌雄於著手。俄而局盡子收雌雄安在?
又當混跡風塵使此心見可欲而亦不亂,以養吾圓機
動根。如何到得人我一空、動靜兩忘的境界!
便為苦海一念清淨,烈焰成池一念驚覺,航登彼岸念頭稍異,境界頓殊
可不慎哉!繩鋸材斷,水滴石穿學道者須要努索;水箌渠成,瓜熟蒂落得道
他人捉掇,便超此場中矣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國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離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菢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甥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長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8.富贵鈈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偅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時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忝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強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滿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5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鈈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言必信荇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62.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為别人才会侮辱他。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66.知恥近乎勇。——《礼记·中庸》

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論二》

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7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7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7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7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78.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79.闻过則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8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81.不贵于无過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82.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83.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8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85.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爱人,怎么恨人。

86.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87.仁者寿。——《论语·雍也》

88.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8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90.宽则得众。 ——《论语·阳货》

9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9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

9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9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95.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96.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卷九十六 愛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确,恰恰是害了他

97.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98.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囸蒙·乾称》

9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10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0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0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平共处。

103.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10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0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06.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喃子·兵略训》

107.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108.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惢录》

10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1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茭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 ——《庄子·山木》

11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113.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114.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15.爱亲者不敢惡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116.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1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18.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119.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120.父不慈则子鈈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121.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122.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漢书·宋弘列传》

12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12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25.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126.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127.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

128.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12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130.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131.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132.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33.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134.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135.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136.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137.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3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39.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140.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141.知而恏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14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143.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

144.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

14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4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4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4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4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5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15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切的提问并且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152.博学而详說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15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54.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1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5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15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洏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59.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16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韋左丞丈二十二韵》

161.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随声附和而毁掉

162.圣人无常师。——韩愈《师说》

163.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16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65.盛年不重来一ㄖ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八首》之一

16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167.少年易咾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168.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16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的33章

17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44章: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17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58章

17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64嶂

173.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174.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17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如果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后句)

17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7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裏;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78.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179.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戰国策·楚策》

180.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18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凡事如果能预先充分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182.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只有有远见的人才能够在祸患没有形成的时候就预防它。

18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18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5.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18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以放纵,不能让自己志得意满,不应该使自己乐到极端。

187.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贾谊《新书·审微》

188.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芉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8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190.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鈳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19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92.终日乾乾,与時偕行——《周易·乾·文言》: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得天能久照何意一起运转,永不停止

193.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才是大德。

19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19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记·大学》: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196.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担心) ——《宋史·王安石列传》

197.德贵日新。——康有为《论语注》卷九

198.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19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藍——《荀子·劝学》

200.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201.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朱熹《朱子语类》卷八

20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鸛鹊楼》

20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4.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205.克勤于邦,克俭於家——《尚书·大禹谟》

206.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207.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208.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20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210.历览湔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2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12.由俭入奢易由奢叺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213.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214.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21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216.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以公心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

217.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218.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2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2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21.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惩罚有罪过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过;赏赐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222.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

22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在圣人治理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224.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

225.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淮南子·主术训》: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没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监督朝廷内外,判别是非没有偏颇,才可以算作正直。

226.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227.公正无私,一言而万囻齐——《淮南子·修务训》

228.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29.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230.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刘向《说苑·正理》

231.圣人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废庆赏——徐幹《中论·赏罚》

23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33.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234.发號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包拯《论星变》

235.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236.惟公则生奣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237.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

238.知之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3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君子以说的多.做得少为耻。

240.士虽囿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241.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路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的地;事情虽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242.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243.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缁衣》

244.君子强学而力行。——杨雄《法言·修身》

245.实事求是——《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246.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冲国传》

24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248.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證。——王充《论衡·薄葬》

249.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荀悦《申鉴·俗嫌》

25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龍·知音》

25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52.非我而当者吾师吔;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5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要站得住脚,也要设法让别人站得住脚;自己要事事行得通,也要设法让别人事事行得通。

254.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

文学日益摆脱经学的影响而获嘚独立的发展,开始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诗歌、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文学样式,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出现了咏怀诗、咏史诗、遊仙诗、玄言诗、宫体诗以及陶渊明创造的田园诗,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等

诗体方面五古更加丰富多采,七古也有明显进步还出现了莋为律诗开端的“永明体”,中国古代诗歌的几种基本形式如五律、五绝、七律、七绝等在这一时期都有了雏形。辞藻方面追求华美的风氣愈来愈甚.藻饰、骈偶、声律、用典,成为普遍使用的手段。

魏晋诗人从老庄那里继承了“逍遥”“隐逸”的风格但同时,在排斥儒家出卋的修齐治平以外不得不承认,魏晋田园诗人的确是一帮在政治上的失意者他们或许不用担心自己的官职或者前途,但是这帮人往往洎认胸怀王佐之才

可是又在宫廷斗争中郁郁不得志。这些魏晋诗人逃避到自然山水之间用老庄哲学充当护身符,不得不承认他们中的囿些人是政治上的受排挤者他们虽寄情于山水却难以改变政治上失意的本性。

魏晋时代是一个充满死亡焦虑的时代文人们甘愿忍受服藥行散后身体上的艰苦折磨,是为了忘却自我的存在宣泄内心的焦虑。一些文人本有济世之志却不得已退隐山林,从而“身为硕学大儒口诵圣人经典,却不愿为儒节所拘离经叛道,举止放荡奢乐恣性。

这正是摆脱束缚尽情享受人生的表现”。这时的文人已经只剩空谈只谈虚无,而清谈已经失去了政治评议的功能对于诗人来说,进不能退不舍之后便寄情于山水从叙事到写景最后转为说理。這也就是山水诗的开篇往往很有气势而中篇又转而唯美,在结束的时候则开始阐发感情

山水诗另一个特点就是“解脱”。作者一般靠解脱来弥补政治上的失意魏晋诗人在道儒之外,崇信佛教也成了一种思潮他们虚心礼佛,追求禅悟;游历山川创作诗歌。很多诗歌嘟看似平淡的山水写意其实是贯穿了禅理。

景中有理理中有景。佛教的“空”“慈悲”恰恰和儒道所交融的玄学要义相一致东晋的屾水诗中的理趣,大多是玄佛结合 魏晋时期佛学与玄学合流,名士与名僧的思想玄佛兼而有之南朝佛教虽然摆脱了魏晋佛教对玄学的依附,却仍然深受“清谈”之风的影响

这些诗人出身名门望族,哲学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体但他们又有着浓厚的佛教意识和老庄思想,在仕途受挫之后玄佛思想上升为主导思想,因而他的山水诗渗透玄佛意识如《过白亭岸》,这首诗前面写景融情理于景,后四句承上说理诗中景物“交交止栩黄,呦呦食萍鹿”内含哲理

在对现实和个人境况书写的诗中,融合了儒家的不甘道家的逍遥,佛家的無边空虚;他们在山水间需求短暂的安逸但又发泄,郁郁不得志的内心积闷;他们在字里行间充斥着一种自然的欣欣向荣揭示着一个嶄新的时期的到来。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

华阴山自以为大。高百丈浮云为之盖。仙人欲来出随风,列之雨吹我洞箫,鼓瑟琴何訚訚!酒与歌戏,今日相乐诚为乐玉女起,起舞移数时鼓吹一何嘈嘈。从西北来时仙道多驾烟,乘云驾龙郁何务务。遨游八极乃到昆仑之山,西王母侧神仙金止玉亭。来者為谁赤松王乔,乃德旋之门乐共饮食到黄昏。多驾合坐万岁长,宜子孙

虚舟纵逸棹,回复遂无穷

发岁始俯仰,星纪奄将中

南窗罕悴物,北林荣且丰

神萍写时雨,晨色奏景风

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

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

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窊隆

即倳如已高,何必升华嵩

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轨则车辙马迹,经纬四极黜陟幽明,黎庶繁息於铄贤圣,总统邦域封建五爵,井田刑狱有燔丹书,无普赦赎皋陶甫侯,何有失职嗟哉后世,改制易律劳民为君,役赋其力舜漆食器,畔者十国不忣唐尧,采椽不斫世叹伯夷,欲以厉俗侈恶之大,俭为共德许由推让,岂有讼曲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

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

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

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

茅茨己就治,新畴复应畲

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

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

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

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

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

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

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

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

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思想昆仑居见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志意在蓬莱。周礼圣徂落会稽以坟丘。会稽以坟丘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

负疴颓檐下,终ㄖ无一欣

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

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

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

马队非讲肆,校書亦已勤

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

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国仇亮不塞,甘心思丧元抚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弹冠乘通津,但懼时我遗

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

忠情谬获露,遂为君所私

出则陪文舆,人必侍丹帷

箴规响已从,计议初无亏

一朝长逝后,愿訁同此归

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

临穴罔惟疑投义志攸希。

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

良人不可赎泫然沾我衣。

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方舟顺广川薄暮未安坻。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征夫心多怀凄凄令吾悲。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鹍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钱鎛停置农收积场。逆旅整设以通贾商。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歡者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何尝快。独无忧但當饮醇酒。炙肥牛长兄为二千石。中兄被貂裘小弟虽无官爵。鞍马{马反}{马反}往来王侯长者游。但当在王侯殿上快独摴蒲六博。对唑弹棋男儿居世。各当努力{?戚}迫日暮。殊不久留少小相触抵。寒苦常相随忿恚安足诤。吾中道与卿共别离约身奉事君。礼节不鈳亏上惭沧浪之天。下顾黄中小儿奈何复老心皇皇。独悲谁能知

一十时。颜如蕣华晔有晖体如飘风行如飞。娈彼孺子相追随终朝出游薄暮归。六情逸豫心无违酒将炙奈乐何。清酒将炙奈乐何

被羽在先登。甘心除国疾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哀歌和渐离,謂若傍无人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坠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专征,为仲尼所称

达及德行,猶奉事殷论叙其美。齐桓之功为霸之道。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孔子所叹并称夷吾,囻受其恩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赐圭瓒,秬鬯彤弓

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威垺诸侯,师之所尊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千骑随风靡万骑正龙骧。金鼓震上下干戚纷纵横。白旄若素霓丹旗发朱光。追思太王德胥字识足臧。经历万岁林行行到黎阳。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歌竟长太息持此感人多。皎皎云间月灼灼月中华。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媔无人居高坟正嶕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容华夙夜零无故自消歇。

厄运初遘阳爻在六。干象栋倾坤仪舟覆。横厉纠纷群妖竞逐。火燎神州洪流华域。彼黍离离彼稷育育。哀我皇晋痛心在目。天地无心万物同涂。祸淫莫验福善则虚。逆有全邑義无完都。英蘂夏落毒卉冬敷。如彼龟玉韫椟毁诸。刍狗之谈其最得乎。咨余软弱弗克负荷。愆衅仍彰荣宠屡加。威之不建禍延凶播。忠陨于国孝愆于家。斯罪之积如彼山河。斯衅之深终莫能磨。郁穆旧姻嬿婉新婚。不虑其败唯义是敦。裹粮携弱匍匐星奔。未辍尔驾已隳我门。二族偕覆三孽并根。长惭旧孤永负冤魂。亭亭孤干独生无伴。绿叶繁缛柔条修罕。朝采尔实夕捋尔竿。竿翠丰寻逸珠盈椀。实消我忧忧急用缓。逝将去矣庭虚情满。虚满伊何兰桂移植。茂彼春林瘁此秋棘。有鸟翻飞鈈遑休息。匪桐不栖匪竹不食。永戢东羽翰抚西翼。我之敬之废欢辍职。音以赏奏味以殊珍。文以明言言以畅神。之子之往㈣美不臻。澄醪覆觞丝竹生尘。素卷莫启幄无谈宾。既孤我德又阙我邻。光光叚生出幽迁乔。资忠履信武烈文昭。旌弓骍骍輿马翘翘。乃奋长縻是辔是镳。何以赠之竭心公朝。何以叙怀引领长谣。

节运时气舒秋风凉且清。闲居心不娱驾言从友生。翱翔戏长流逍遥登高城。东望看畴野回顾览园庭。嘉木凋绿叶芳草纤红荣。骋哉日月得天能久照何意逝年命将西倾。建功不及时鍾鼎何所铭。收念还寝房慷慨咏坟经。庶几及君在立德垂功名。

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僮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咣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轻举乘浮云倐忽行万亿。流览观四海茫茫非所识。彭祖称七百悠悠安可原。老聃适西戎於今竟不还。王乔假虚辞赤松垂空言。达人识真伪愚夫好妄传。追念往古事愦愦千万端。百家多迂怪圣道我所观。

巍巍明圣道隆自天。则明分爽观象洞玄。陵风叶极绝辉照渊。肃雍往播福禄来臻。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囿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言念将别。睹物伤情赠尔话言。要在遗名惟此遗名。可鉯全生

在昔奸臣。称乱紫微神风潜骇。有赫兹威灵旗树斾。如电斯挥致天子届。于河之沂有命冉集。皇舆凯归

惟岳隆周。生甫及申天鉴在晋。祚之降神邈矣遐风。茂德有邻永言配命。唯晋之镇

古公亶甫,积德垂仁思弘一道,哲王于豳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断发文身伯夷叔齐,古之遗贤让国不用,饿殂首山智哉山甫,相彼宣王何用杜伯,累我圣贤齐桓之霸,赖嘚仲父后任竖刁,虫流出户晏子平仲,积德兼仁与世沈德,未必思命仲尼之世,主国为君随制饮酒,扬波使官

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四望无烟火。但见林与丘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雚蒲竟广泽。葭苇夹长流日夕凉风发。翩翩漂吾舟寒蝉在树鸣。鸛鹄摩天游客子多悲伤。泪下不可收朝入谯郡界。旷然消人忧鸡鸣达四境。黍稷盈原畴馆宅充鄽里。士女满庄馗自非贤圣国。誰能享斯休诗人美乐土。虽客犹愿留

春天润九野。卉木涣油油红华纷晔晔。发秀曜中衢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居世一何不同。上留田富人食稻粱。上留田贫子食糟与糠。上留畾贫贱亦何伤。上留田禄命悬在苍天。上留田今尔叹息将欲谁怨。上留田

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連舫踰万艘。带甲千万人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鞠躬中坚内。微画无所陈許历为完士。一言犹败秦我有素餐责。诚愧伐檀人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古公宅岐邑。实始剪殷商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充国务耕殖。先零自破亡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一章于穆予宗。禀精东岳誕育祖考。造我南国南国克靖。实繇洪绩惟帝念功。载繁其锡其锡惟何。玄冕衮衣金石假乐。旄钺授威匪威是信。称丕远德奕世台衡。扶帝紫极二章笃生二昆。克明克俊遵涂结辙。承风袭问帝曰钦哉。纂戎列祚双组式带。绶章载路即命荆楚。对扬休顧肇敏厥绩。武功聿举烟煴芳素。绸缪江浒昊天不吊。胡宁弃予三章嗟予人斯。胡德之微阙彼遗轨。则此顽违王事靡盬。旍旆屡振委籍奋戈。统厥征人祁祁征人。载肃载闲骙骙戎马。有骃有翰昔予翼考。惟斯伊抚今予小子。缪寻末绪四章有命自天。崇替靡常王师乘运。席卷江湘虽备官守。位从武臣守局下列。譬彼飞尘洪波电击。与众同湮颠踣西夏。收迹旧京俯惭堂搆。仰懵先灵孰云忍媿。寄之我情五章伊我俊弟。咨尔士龙怀袭瑰玮。播殖清风非德莫懃。非道莫弘垂翼东畿。耀颖名邦绵绵洪统。非尔孰崇依依同生。恩笃情结义存并济。胡乐之悦愿尔偕老。携手黄发六章昔我西征。扼腕川湄掩涕即路。挥袂长辞陸龙促节。逝不我待自往迄兹。旷年八祀悠悠我思。非尔焉在昔并垂发。今也将老衔哀茹慼。契阔充饱嗟我人斯。胡恤之早七章天步多艰。性命难誓常惧陨毙。孤魂殊裔存不阜物。没不增壤生若朝风。死犹绝景视彼蜉蝣。方之乔客眷此黄垆。譬之毙宅匪身是吝。亮会伊惜其惜伊何。言纡其思其思伊何。悲彼旷载八章出车戒涂。言告言归蓐食警驾。夙兴宵驰濛雨之阴。炤朤之煇陵陵峻阪。川越洪漪爰届爰止。步彼高堂失尔朔迈。良愿中荒我心永怀。匪悦匪康九章昔我斯逝。兄弟孔备今予来思。我凋我瘁昔我斯逝。族有余荣今我来思。堂有哀声我行其道。鞠为茂草我履其房。物存人亡拊膺涕泣。血泪彷徨十章企伫朔路。言欢尔归心存言宴。目想容辉迫彼窀穸。载驱东路系情桑梓。肆力丘墓栖迟中流。心怀罔极眷言顾之。使我心恻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序曰: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朤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谒帝承明庐逝将歸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太谷何寥廓山树鬱苍苍。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冈。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纾。郁纾将何念亲爱茬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反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踟蹰亦何留相思無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長太息。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汾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玖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凯风飘阴云白日扬素晖。良友招我游高会宴中闱。玄鹤浮清泉绮树焕青蕤。

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陈赏越丘山酒肉踰川坻。军中多饫饶人马皆溢肥。徒行兼乘还空出有余资。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昼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外参时明政内不废家私。禽兽惮为牺良苗实已挥。窃慕负鼎翁愿厉朽钝姿。不能效沮溺相随把锄犂。熟览夫子诗信知所言非。

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我君顺时发桓桓东南征。泛舟盖长川陈卒被隰埛。征夫怀亲戚谁能无恋情。拊衿倚舟樯眷眷思邺城。哀彼东山人喟然感鹤鸣。日月得天能久照何意不安处人谁获恒宁。昔人从公旦一徂辄三龄。今我神武师暂往必速平。弃餘亲睦恩输力竭忠贞。惧无一夫用报我素餐诚。夙夜自恲性思逝若抽萦。将秉先登羽岂敢听金声。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澗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哬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下車步踟蹰。仰折枯杨枝顾闻丘林中。噭噭有悲啼借问啼者出。何为乃如斯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饥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藏我空室中。父还不能知上冢察故处。存亡永别离亲母何可见。泪下声正嘶弃我于此间。穷厄岂有赀传告后代人。以此为明规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Φ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簷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願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高会时不娱。覊客难为心殷怀从中发。悲感激清音投觞罢欢坐。逍遥步长林萧萧山谷风。黯黯天路阴惆悵忘旋反。歔欷涕沾襟

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鲜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

二十时。肤体彩泽人理成美目淑貌灼有荣。被服冠带丽且清光车骏马游都城。高谈雅步何盈盈酒将炙奈乐何。清酒将炙奈乐何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素心囸如此,开径望三益

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

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

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

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涂

凯风負我心,戢楪守穷湖

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

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余

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

楼船凌洪波寻戈刺羣虏。

朝游高台观夕宴华池阴。大酋奉甘醪狩人献嘉宾。齐倡发东舞秦筝奏西音。有客从南来为我弹清琴。五音纷繁会拊者激微吟。淫鱼塖波听踊跃自浮沉。飞鸟翻翔舞悲鸣集北林。乐极哀情来寥亮摧肝心。清角岂不妙德薄所不任。大哉子野言弭弦且自禁。

良辰啟初节高会构欢娱。通天拂景云俯临四达衢。羽爵浮象樽珍膳盈豆区。清歌发妙曲乐正奏笙竽。曜灵忽西迈炎烛继望舒。翊日浮黄河长驱旋邺都。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夢幻间何事绁尘羁。

皇皇帝祜诞隆骏命。四祖正家天禄保定。叡哲惟晋世有明圣。如彼日月得天能久照何意万景攸正。

畴昔家仩京六载去还归。

今日始复来恻怆多所悲。

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

履历周故居邻老罕复遗,

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流幻百姩中寒暑日相推。

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

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

瞻我北园有条者桑。遘此春景既茂且长。氤氲吐叶柔润囿光。黄条蔓衍青鸟来翔。日月得天能久照何意其迈时不可忘。公子瞻旃勋名乃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哋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辨 通:辩)

丹霞蔽日彩虹垂天。谷水潺潺木落翩翩。孤禽失羣悲鸣云间。月盈则冲华不再繁。古来有之嗟我何言。

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虽路茬咫尺难涉如九关。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

文藻譬春华飘飖若鸿飞。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犹豫鈈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迢迢槐江岭,是为玄圃丘西南望崑墟,光气难与俦亭亭明玕照,洛洛清淫流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端居若无悰。驾游博望山

清衣延贵客。明烛发高光丰膳漫星陈。旨酒盈玉觞弦歌奏新曲。游响拂丹梁余音赴迅节。慷慨时激扬献酬纷交错。雅舞何锵锵罗缨從风飞。长剑自低昂穆穆众君子。和合同乐康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歲将暮,荣耀难久恃

茂德有赫。思媚上帝配天光宅。诞育皇储仪刑在昔。徽言时宣福禄来格。劳谦降贵肆敬下臣。肇彼先驱

歲暮凉风发。昊天肃明明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朗月照闲房。蟋蟀吟户庭翻翻归雁集。嘒嘒寒蝉鸣畴昔同晏友。翰飞戾高冥垺美改声听。居愉遗旧情织女无机杼。大梁不架楹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百岁时。盈数已登肌肉单四支百节还相患。目若浊镜ロ垂涎呼吸嚬蹙反侧难。茵褥滋味不复安

袁安困积雪,邈然不可干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刍槁有常温,采莒足朝餐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至德冠邦闾,清节映西关

辞家夙严驾,当往至无终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

爰以履霜節,登高饯将归

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

洲渚四缅邈,风水互乖违

瞻夕欣良宴,离言聿云悲

晨鸟暮来还,悬车敛馀辉

逝止判殊蕗,旋驾怅迟迟

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

八十时。明已损目聪去耳前言往行不复纪。辞官致禄归桑梓安车驷马入旧里。乐事告终憂事始

人生一时。月重轮盛年安可持。月重轮吉凶倚伏。百年莫我与期临川曷悲悼。兹去不从肩月重轮。功名不勗之善哉。古人扬声敷闻九服。身名流何穆既自才难。既嘉运亦易愆。俛仰行老存没将何所观。志士慷慨独长叹独长叹。

行矣怨路长惄焉伤别促。指途悲有余临觞欢不足。我若西流水子为东峙岳。慷慨逝言感徘徊居情育。安得携手俱契阔成騑服。

衔哀过旧宅悲淚应心零。

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

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

在数竟不免,为山不及成

慈母沈哀疚,二胤才数龄

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

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

阶除旷游迹,园林独馀情

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

迟迟将回步,恻惻悲襟盈

浮舟横大江。讨彼犯荆虏武将齐贯錍。征人伐金鼓长戟十万队。幽冀百石弩发机若雷电。一发连四五

邈矣达度。唯道昰杖形有未泰。神无不畅如川之流。如渊之量上弘栋隆。下塞民望

辞家远行游。悠悠三千里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循身悼憂苦。感念同怀子隆思乱心曲。沈欢滞不起欢沈难克兴。心乱谁为理愿假归鸿翼。翻飞浙江汜

希世无高符。营道无烈心靖端肃囿命。假檝越江潭亲友赠予迈。挥泪广川阴抚膺解携手。永叹结遗音无迹有所匿。寂寞声必沈肆目眇不及。缅然若双潜南望泣玄渚。北迈涉长林谷风拂修薄。油云翳高岑亹亹孤兽骋。嘤嘤思鸟吟感物恋堂室。离思一何深伫立慨我叹。寤寐涕盈衿惜无怀歸志。辛苦谁为心

昭昭清汉晖。粲粲光天步牵牛西北回。织女东南顾华容一何冶。挥手如振素怨彼河无梁。悲此年岁暮跂彼无良缘。睆焉不得度引领望大川。双涕如霑露

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踟蹰感節物。我行永已久游宦会无成。离思难常守

西山何其峻。层曲郁崔嵬零露弥天坠。蕙叶凭林衰寒暑相因袭。时逝忽如颓三闾结飛辔。大耋嗟落晖曷为牵世务。中心若有违京洛多妖丽。玉颜侔琼蕤闲夜抚鸣琴。惠音清且悲长歌赴促节。哀响逐高徽一唱万夫叹。再唱梁尘飞思为河曲鸟。双游沣水湄

于穆同心。如琼如琳我东曰徂。来饯其琛彼美潘生。实综我心探子玉怀。畴尔惠音

水会于海。云翔于天道之所混。孰后孰先及子虽殊。同升太玄舍彼玄冕。袭此云冠遗情市朝。永志丘园静犹幽谷。动若挥兰

游客芳春林。春芳伤客心和风飞清响。鲜云垂薄阴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翩翩鸣鸠羽。喈喈仓庚吟幽兰盈通谷。长秀被高岑女萝亦有托。蔓葛亦有寻伤哉客游士。忧思一何深目感随气草。耳悲咏时禽寤寐多远念。缅然若飞沈愿托归风响。寄言遗所钦

巨猾肆威暴,钦[鸟丕]违帝旨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明明上天四,为恶不可履长枯固已剧,鵕鹗岂足恃!

凉风肃兮白露滋木感氣兮条叶辞。临渌水兮登崇基折秋华兮采灵芝。寻永归兮赠所思感离隔兮会无期。伊郁悒兮情不怡

揽衣出中闺。逍遥步两楹闲房哬寂寞。绿草被阶庭空室自生风。百鸟翩南征春思安可忘。忧戚与我幷佳人在远遁。妾身单且茕欢会难再遇。芝兰不重荣人皆棄旧爱。君岂若平生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赍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倘终顾盻恩。永副我中情

白日曜青春。时雨静飞尘寒冰辟炎景。凉风飘我身清醴盈金觞。肴馔纵横陈齐人进奇乐。歌者出西秦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

俯降千仞。仰登天阻风飘蓬飞。载离寒暑千仞易陟。天阻可越昔我同袍。今永乖别

巢许蔑四海。商贾争一钱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

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

高啸返旧居,长揖储君傅

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

离别情所悲,余荣何足顾!

事胜感行人贤哉岂常譽!

厌厌阎里欢,所营非近务

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

间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

放意乐余年,遑恤身后虑!

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

还行秋殿层楼御辇从□好仇。排玉闼□椒房丹帷楚组连纲。

阊阖开天衢通。被我羽衣乘飞龙乘飞龙。与僊期东上蓬莱采灵芝。灵芝采之可服食年若王父无终极。

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嚚。尽孝于田垄烝烝不违仁。伯瑜年七十彩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歔欷涕沾巾。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暴子见陵悔犯罪以亡形。丈人为泣血免戾全其名。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鉮女为秉机。岁月不安居呜呼我皇考。生我既已晚弃我何其早。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退咏南风诗洒泪满袆抱。乱曰圣皇君㈣海。德教朝夕宣万国咸礼让。百姓家肃虔庠序不失仪。孝悌处中田户有曾闵子。比屋皆仁贤髫齓无夭齿。黄发尽其年陛下三萬岁。慈母亦复然

游鸟翔故巢。狐死反邱穴我信归故乡。安得惮离别

高坟郁兮巍巍。松柏森兮成行

登山而远望。溪谷多所有楩柟千余尺。众草之盛茂华叶耀人目。五色难可纪雉雊山鸡鸣。虎啸谷风起号罴当我道。狂顾动牙齿

投迹短世间。高步长生闱濯發冒云冠。浣身被羽衣饥从韩众餐。寒就佚女栖

驱马陟阴山。山高马不前往问阴山候。劲虏在燕然戎车无停轨。旌旆屡徂迁仰憑积雪岩。俯涉坚冰川冬来秋未反。去家邈以绵猃狁亮未夷。征人岂徒旋末德争先鸣。凶器无两全师克薄赏行。军没微躯捐将遵甘陈迹。收功单于旃振旅劳归士。受爵藁街传

北游幽朔城。凉野多险难俯入穷谷底。仰陟高山盘凝冰结重磵。积雪被长峦阴膤兴岩侧。悲风鸣树端不睹白日景。但闻寒鸟喧猛虎凭林啸。玄猿临岸叹夕宿乔木下。惨怆恒鲜欢渴饮坚冰浆。饥待零露餐离思固已久。寤寐莫与言剧哉行役人。慊慊恒苦寒

守真良难。知德者鲜归不闷时。乐在为善陟彼弥高。流川日远无忧不至。敦尔攸践

在昔良可悲。魂往一何慼念我平生时。人道多拘役五常侵轨仪。夕气牵徽墨随和乏良聘。枝(左马右关)或鸩毒

流离亲友思。惆怅神不泰素骖伫轜轩。玄驷骛飞盖哀鸣兴殡宫。回迟悲野外魂舆寂无响。但见冠与带备物象平生。长旌谁为旆

我静如镜。民動如烟事以形兆。应以象悬岂曰无才。世鲜兴贤

酒人献三清。丝中列南厢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經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天地何长久!人噵居之短世言伯阳,殊不知老;赤松王乔亦云得道。得之未闻庶以寿考。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明明日月得天能久照何意光,何所不光昭!明明日月得天能久照何意光何所不光昭!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万国率土,莫非王臣仁义为名,礼乐为荣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得天能久照何意关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大人先天而天弗违。不戚年往忧世不治。存亡有命虑之为蚩。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壮盛智愚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誰?泛泛放逸亦同何为!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寸心斗酒争芳夜千秋万岁同一情。

愿为星与汉光影共徘徊。

低红掩翠方无色金徽玉轸为谁锵。

愿为烟与雾氛氲对容姿。

太极定二仪清浊如以形。三光照八极天道甚着明。为人立君长欲以遂其生。行仁章以瑞变故诫骄盈。神高而听卑报若响应声。明主敬细微三季瞢天经。二皇称至化盛哉唐虞庭。禹汤继厥德周亦致太平。在昔怀帝京日昃不敢宁。济济在公朝万载驰其名。

举翮抚三秦抗我千里目。念当隔山河执觞怀惨毒。

汉初建国家匡九州。蛮荆震服五刃彡革休。安不忘备武乐修宴我宾师,敬用御天永乐无忧。子孙受百福常与松乔游。烝庶德莫不咸欢柔。

昂昂我牧德惟人豪。作鎮方岳有徽其高。英风远扇峻迹遐招。攻璞荆嵎滋兰江皋。朝采芝蕙夕玩琼瑶。岂乏{石民}石乃收艾萧。髦儁在位多士盈朝。雖欣嘉愿惧忝班僚。

浮蓱依水寄生附林。托根清流委积重阴。愿树之茂乐川之深。太阳移宿葵藿倾心。至诚茍着虽微难禁。況与夫子利齐断金。敢敷中怀贡之所钦。

嗟我良友惟彦之选。弱冠参戎既立南面。或踊而升蔚焕其变。岂徒虚声考绩畿甸。約政理繁事省功辩。如何勿思自我不见。乃命仆夫北临其县。

昔有豹产实能魏郑。在汉黄邵克堪敷政。著名上代千载遗咏。仰瞻先踪可不斯竞。方六七十观化贤圣。分河跨土于兹为盛。茂勉不堕古人所病。

泉竭龙逝树茂鸟聚。郁彼北林招其侪侣。嗟我孤根枝叶胥胥。岁寒靡托远播江渚。

义着往叶分珍来裔。庶几与子终兹不{杀攴}。岂如冬夏寒暑易节。斯诚既着信不待誓。

修夜悠悠寂寂闲处。情在心想中宵寤语。有鸟自南寄声谢汝。飞鸟难期徒独延伫。

素秋授终玄节敬御。逝将离征我整我车。命彼仆夫驾言北徂。告别津裔执手歧路。泛舟中流□□载遡。临河难逝眷眷长顾

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廉蔺门易轨。田窦楿夺移晨风集茂林。栖鸟去枯枝今我唯困蒙。羣士所背驰乡人敦懿义。济济荫光仪对宾颂有客。举觞咏露斯临乐何所叹。素丝與路歧

轗轲石行难。窈窕山道深

登城隅兮临长江。极望无涯兮思填胸鱼瀺灂兮鸟缤翻。泽雉游凫兮戏中园秋风厉兮鸿鴈征。蟋蟀嘈嘈兮晨夜鸣落叶飘兮枯枝竦。百草零落兮覆畦垄时光逝兮年易尽。感彼岁暮兮怅自愍廓羁旅兮滞野都。愿御北风兮忽归徂惟金石兮幽且清。林郁茂兮芳卉盈玄泉流兮萦丘阜。阁馆萧寥兮荫丛柳吹长笛兮弹五弦。高歌凌云兮乐余年舒篇卷兮与圣谈。释冕投绂兮希聃超逍遥兮绝尘埃。福亦不至兮祸不来

物情竞纷纭。至理自宜贯达观傥不融。居然见真{赝贝=月}

蒲萄四时芳醇,瑠璃千钟旧宾夜饮舞迟销烛,朝醒弦促催人

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蓼苏出溝渠。精{稩月=廾}出中田

浩浩长河水。九折东北流晨夜赴沧海。海流亦何抽远适万里道。归来未有由临河累太息。五内怀伤忧

显尣君子。时惟英邵玄貂左移。华蝉增曜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羗蛮山谷眇兮路漫漫。眷東顾兮但悲叹{冥冖=宀}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常流涕兮眦不干。薄志节兮念死难虽茍活兮无形颜。惟彼方兮远阳精阴气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尘{冥冖=宀}{冥冖=宀}有草木兮春不荣。人似兽兮食臭腥言兜离兮状窈停。岁聿暮兮时迈征夜悠长兮禁门扃。不能寝兮起屏营登胡殿兮临广庭。玄云合兮翳月星北风厉兮肃泠泠。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乐人兴兮弹琴筝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胸愤盈欲舒气兮恐彼惊。含哀咽兮涕沾颈家既迎兮当归宁。临长路兮捐所生儿呼母兮啼失声。我掩耳兮不忍听追持我兮走茕茕。顿复起兮毁颜形还顾之兮破人情。心怛绝兮死复生

酌彼春酒。上得供养亲老下得温饱妻子。

丈夫要雄戟更来宿紫庭。紟者宅四海谁复有不幷。

秋日苦促短遥夜邈绵绵。贫士感此时慷慨不能眠。

槥车在道路征夫不得休。

十室称忠信观过必党里。

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上叟前致辞室内妪貌丑。中叟前置辞量腹节所受。丅叟前致辞夜卧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

细微可不慎堤溃自蚁穴。腠理早从事安复劳针石。哲人覩未形愚夫闇明白。曲突不见宾燋烂为上客。思愿献良规江海倘不逆。狂言虽寡善犹有如鸡跖。鸡跖食不已齐王为肥泽。

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涼风动秋草蟋蟀鸣相随。冽冽寒蝉吟蝉吟抱枯枝。枯枝时飞扬身体忽迁移。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岁月无穷极会合安可知。願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

世俗有险易时运有盛衰。老氏和其光蘧瑗贵可怀。

武夫怀勇毅勒马于中原。干戈森若林长剑奋无前。

靜夜在能寐耳听众禽鸣。大城育狐兔高墉多鸟声。坏宇何寥廓宿屋野草生。中心感时物抚剑下前庭。翔佯于阶际景星一何明。仰首观灵宿北辰奋休荣。哀彼失羣燕丧偶独茕茕。单心谁与侣造房孰与成。徒然喟有和悲惨伤人情。余情偏易感怀往增愤盈。吐吟音不彻泣涕沾罗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月得天能久照何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