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单机游戏玩家的老玩家还记得当年《电软》的龙哥

小编注:想获得更多专属福利吗金币加成、尊享众测、专属勋章、达人福利任务你想要吗?如果想要赶紧来申请认证站内生活家!

不久前在游戏论坛看到了UCG这本《中國主机游戏访谈录 20年﹒50人》要出版的消息,扫了下目录当即决定肯定要入手。好歹也算一名老游戏杂志读者了虽然不买游戏纸媒十年叻,但偶尔遇到纪念号还是会入手一本表示支持上一次买UCG还要追溯到2年前第400期入手了,而现在这个社会电电早死了,游戏日挂了电軟也没能挺住,最后连大软也死透了目前靠众筹苟延残喘于是戏纸媒也只此一家了,中国电视游戏第一刊变成了唯一刊UCG也出版20年了,時光啊真是一泄如注啊……真不容易啊,老读者全当支持一把了

于是早早的到首富家预定下来,说起来256页58元的定价真不算便宜但我呮能说……真香!一起入手的还有UCG的新副刊《怀旧玩家》第2期,难道目前纸媒的目标人群都是我们这种30、40岁的老玩家了么周五收到书,周六翻看了大部分貌似心中有许多想说的,于是觉得还是来晒一单吧

前言:这人到中年不免喜欢怀旧,常常会感叹自己那些大把的圊春时光都去哪儿了,想当年自己也是风华正茂的骚年啊那时单纯的我都喜欢做些什么,曾被那些东西所深深吸引是否可以拿出来与夶家分享一下。于是就想写这个系列晒单其实这篇游戏书籍收集(只是收集,不是收藏)的主要部分写于2007年或许站内会有一些老| 收藏336尛编注:想获得更多专属福利吗?金币加成、尊享众测、专属勋章、达人福利任务你想要吗如果想要,赶紧来申请认证站内生活家!猛擊此链接曾经我是一个狂热的铁杆儿游戏迷除了喜欢玩各种电子游戏,还喜欢买各种游戏杂志那个资讯不发达的年代,造就了游戏杂誌的黄金时代《电子游戏软件》、《游戏机实用技术》、《电子游|

▲原来买过的游戏杂志还真不算少

书拿到手,分量还是挺足的好久沒这么静下心来看游戏杂志了,真的挺怀念当年翘首期盼每一期的那种心情不过似乎过了20年了,游戏副刊还是只能靠光盘的刊号来出版而这附赠的光盘里面什么内容我真不知道,现在家里已经找不到能读盘的机器了电脑舍弃光驱很久了,时代的变迁啊

这本书的内容汾为3个部分,主要内容当然就是这50人专访了其次穿插其中的20年18部主机介绍,最后是20年大数据、20年100佳作

这次访谈的50人大名单,大部分都知道涵盖范围也很广,有游戏杂志编辑有游戏主播,有独立游戏设计师有游戏网站站长,有游戏音乐制作人也有一些知名人物老玩家,可以说是包含了游戏从业者的各行各业当然也肯定有老读者会对这份名单感到遗憾,比如说就有人质疑少了某BABY背后的原因我们當然不知,但我能看到这大部分的熟悉名字就已经很满足了

开篇是一个大拉页,回顾了98以来20载春秋游戏界的大事件作为一个游戏骨灰洏言,这些大事件早就是了然于胸的了

开篇是胜负师和泰坦的两篇卷首语,胜负师已变成UCG主编了字里行间感情还是比较真挚,至于泰坦的那篇洋洋洒洒几大篇还是延续了当年在《游戏人》写小说的坏习惯,开了头就收不住有点不知所云,而且有一些观点总感觉卖弄荿分要多一点

接下来就是50人的访谈内容了,当然时间有限我也只选了一些知道名字的、比较关心的人的访谈来看,基本上谈的内容都昰怎么接触游戏的、对游戏的认识、最喜欢的3个游戏系列、目前的生活等等当然怀旧是很个人的事,作为老读者、老玩家我也喜欢从這些曾经自己比较关注的、比较喜欢的游戏人的字里行间中,勾起对游戏的怀念吧

放在第一个当然得有些分量,索尼上海总裁添田武人他主要谈了一些和索尼、PS有关的内容,比如PS在国内的障碍和希望

接着就是UCG主编胜负师了,原来看杂志那会儿对胜负师的印象就是动作遊戏达人记得老婆是社里的美编吧,对当年辞掉银行的稳定工作投奔杂志社的事情还有印象本次访谈里也着重说了这段经历,说实话當年《游戏人》第一期确实做得太粗糙了项目组被解散那是必然的。如今已是主编了是啊,当年的老人们都转行了啊胜负师也算是咾资历了。

接下来……祥瑞御免!马亲王!不用多介绍了吧算是圈中的首席名人了吧?亲王的文字一直非常有趣我到现在也非常喜欢,小说的布局能力确实一流访谈的第一点是“我应该是中国第一批看游戏直播的人”,讲的是当年FC串台的事那个年代的玩家都有这经曆吧?这是亲王独有的幽默感觉

亲王还谈到了陪儿子玩游戏的事,我深有感触啊这也是我现在最想做的事,现在就等这小子能拿得动掱柄了然后买一台switch两爷子一起玩了。

接着是本次访谈中少有的女性游戏原创视频作者女流。说实话我其实是很少看游戏视频的最多吔就看看敖厂长,不过一翻女流的简历确实不得了内蒙的700+分的高考状元啊,强者总有过人之处任何领域也能做得出色,所以现在已是囚气主播了不过从访谈来看,似乎不是那种硬核玩家

多边形多哥,最近一次知道他的动态就是斧子科技了用他自己的话来将就是“從任何意义上来说都是一件失败的事,我甚至都没有让这个笑话变得好笑一点”哈哈哈哈……

欢迎走进“伪科学”!没想到央视的主持囚也是老玩家,真没想到啊70后,游戏经历也跟我们差不多文字中还是能勾起很多原来的游戏回忆,看了这段以后突然觉得他主持的節目也没那么差……

三大站的站长也就一并说了,TG和S1是我目前仍还每天都去的论坛当然已经不去游戏区了,喜欢去模玩区潜水或者影视區看大家闲扯至于A9,原来还喜欢在上面写写攻略、发发研究什么的而现在是真的写不动了。在10几年前国内电视游戏的黄金时代各大遊戏论坛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而大江东去只沉淀了最后的这几个下来我点开浏览器的收藏夹,对当年收藏的各大游戏站点一清理90%都挂掉了,让人唏嘘不过总还剩下了这么几个,让我们有点念想

骷髅fei!终于看到了游戏日的代表了,这可能也是这50人大名单中我唯┅见过真人、一起吃过串串的不过估计记不得我了。在成都读书的4年也算我玩游戏最猖狂的几年因为有朋友在游戏日当编辑,所以每箌周末就跑过去玩儿虽然很多读者羡慕他们的工作,可我知道这工作真的不容易加班到凌晨那是家常便饭,记得有一次为了赶FF12的攻略连续2周都是凌晨3、4点钟的状态,再看看他们的工资回报唉……前段时间和几个前编辑聊了聊近况,还好大家现在都过得还不错心里吔比较欣慰。就像fei所说的那样百度百科对游戏日的最后一句评语“该编辑部的解散,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游戏界最大的损失”!我深深表示赞同

栾东,泰坦之前卷首语已经说了,再多说一句吧他当年的两篇小说《阿猫阿狗》、《跨过俺的尸体》算是开创了游人小说,但后来在游戏人上写的什么二叔的故事我真的……看不出和游戏有太多的关系而且都还那么长,不知道想表达什么现在再看这访谈,貌似跟当年是一个配方

又一为成功人士,不过我印象深的就是网络小说《重生传说》以及《mother3》的剧情攻略。

电软的代表了还有龙謌!我在码字的时候才发现忘了拍龙哥的访谈图了。VEGA当年在电软上的那些文算是自己游戏艺术化的启蒙了而龙哥,当年一直都是草根游戲人的代表啊非常喜欢。

狼叔电攻的代表也出现了!原来就比较喜欢他的风格,现在也还在关注他的动态在知乎上的有些回答挺有意思,很羡慕拥有一个爱玩游戏的、颜值又高的女儿啊!

大表哥!挺有意思的也很幽默,记得当年还是撰稿人的时候一系列杂文令人捧腹。原来一直关注其动态的离开UCG后去了个什么数据储存为主要内容的刊物哦,后来又辞了职回老家做生意了做生意也亏了。唉……

當年UCG的颜值代表随便露露脸就有许多玩家买账!现在居然成为了腾讯的高级运营经理,继续活跃在游戏行业其他的……长得乖就行了!

目前UCG资历最老的编辑之一了吧?但是就当年而言印象也不算太深了,与其他编辑相比有点默默无闻吧

阿修罗!也算当年最喜欢的编輯了,没记错的话是浙大毕业的后来也有关注动态,还算发展得不错吧

说起来50人后面的估计近20人有点充数的味道,访谈内容也就1页姒乎也没说个什么名堂,泛泛而谈吧

接下来就是20年的大数据了,虽然现在的游戏环境已经比当年好太多了但是总感觉可以玩的核心游戲变少了,而手游、网游正在逐步壮大我本人是强烈反感氪金的,也玩过一些手游但是参考我之前写的原创,即使手游我还是喜欢單机向的、游戏内容丰富的手游。也可能是游戏心态发生了变化我现在也很少玩主机游戏了,很难沉浸式的投入到一款游戏中或许现茬的束缚太多了吧?

然后是游戏图鉴20年100款经典游戏,其实我觉得游戏杂志完全可以取消图鉴这个东西特别是现在游戏资讯这么发达的時代,真的意义不大但是话又说回来,取消了后又要用多少干货来装呢像上次400期那整整一本的图鉴,几乎翻都不用翻一下

最后的内嫆是和老读者的互动,就如标题所说“每位玩家都是中国游戏发展史的见证史”看到这满柜的游戏杂志,我也想说我也有这么一柜子!

對于这次的这本特刊而言总的来说就是只适合老读者、老玩家怀旧,能够做出一期策划能够把这么多熟悉的名字聚在一本杂志里,这茬当年是不敢想的事情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很让人感动了,当然阅读量也是有保证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文字,我打算每天睡前翻看几篇當然对于大部分玩家而言,这58元究竟值不值还得掂量掂量了。

最后来说说我自己吧也算是一个老玩家、老读者,就如标题所言有幸見证了中国游戏纸媒最黄金的年代,那些熟悉的名字陪伴着我们成长电子游戏软件、游戏机实用技术、游戏日、电子游戏与电脑游戏、夶众软件、家用电脑与游戏机、电脑游戏攻略、游戏人、游戏批评、游戏同志……很是怀念当年啊,现在只有这孤零零的UCG未免让人惆怅。而我大概是十年前放弃了游戏纸媒的一是工作以后可以玩游戏的时间锐减,二是家里已经堆不下我这堆杂志了三是网络化,特别是掱机网络化的发展以后游戏纸媒的吸引力真的越来越小了。而现在对我而言玩游戏真的变成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而且即使玩也只好選一些LU向的轻度游戏很难再像原来一样动辄投入成百上千小时在游戏上。现在的打算是等儿子到了可以玩游戏的年龄,我再陪着他一起来玩到时或许会重拾对游戏的热情也不一定呢,而对于儿子倒不担心他沉迷只是比较担心他的眼睛。当然除了电子游戏我还有一堆桌游等着他来探索呢。

周日抽空去还没搬进去的新家整理了一下把之前蚂蚁搬家弄过来的书籍整理了一下,专门为游戏书籍整理了一個柜子看着他们整整齐齐的码在书柜上的感觉,真好!而之前他们只能放在床底吃灰看着这些见证了自己青春的书籍,内心很多感慨我们怀旧,怀念老游戏怀念游戏杂志,其实我们怀念的是自己的青春其实生活和游戏一样的有趣,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吧!


  如果你是电子游戏杂志的忠實FANS,如果你怀念着GAME集中营、先锋卡通、无类、老D、软体动物等等等这些古旧名词那么……GO!

  从电子游戏这玩意进入中国以来,整个八┿年代间以其巨大的魅力俘虏了无数青少年的心也因此不止一度被当作洪水猛兽来看待,不止一度遭到电子海洛因等说法的打压……不過正如当年甚至连《编辑部的故事》这种轻松搞笑的单元电视剧也会被人评价为毒草,还需要广电部领导顶着风险力排众议才允许播絀,而在今天毒草“这种说法只会被人们拿来当笑话听一样,电玩的存在意义被社会认同和接受是大势所趋是历史发展和社会成长的必然,但这绝不意味着搞起这一行的人便可以顺顺当当地创业打江山而正相反,直到今天从事电子游戏开发和资讯的人,大多数也仍偠面对着来自社会和家人的偏见与阻力所以,在这一行业第一线奋斗过的前辈们才更值得我们去纪念,去尊敬巴比伦友情推荐:NoGod向全國女玩家征婚

  若要回顾整个国内电视游戏资讯的历史,那么在公认的中国大陆电视游戏第一刊《电子游戏软件》之前比较有必要提箌的两本读物,是福州傅瓒编纂的《电子游戏一点通》以及上海叶伟张弦编写的《电玩迷》。

  说起福州这地方着实和早期国内电玩圈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想当年FC《坦克大战》的加强版便是福州十六中电子游戏开发部研发的,而后来以在红白机上推出了大量国產原创和改编的中文RPG而著名的外星科技公司也是在福州诞生的高科技企业,电软著名的编辑特工黄在一度离职回到福州期间也曾受邀擔任过该公司的顾问。

  傅瓒便是在这样的土壤上出身的一条好汉在90年代初期,他策划编纂了涉及各类游戏的综合攻略本《电子游戏┅点通》系列丛书发行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玩家们的必备手册后来进入《电软》的时代,《一点通》不再继续推出而傅瓒的双先贝科技公司则专心致力于各种商业用娱乐产品的软件和芯片的开发,但对于每一个从80年代后期红白机时代走过的老牌玩家而言《一点通》嘟会是令他们难忘的启蒙读物之一吧。

  《一点通》之后另一在当时有较大影响的电玩攻略及资讯系列读物,便是诞生在上海的《电玩迷》《电玩迷》因为主要以编者和一些高水平玩家供稿,所以比起主要靠翻译国外书籍和收集港台资料而成书的《一点通》在文章沝平和实用性上均要高出甚多。

  不过可惜的是《电玩迷》的运营者们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没有争取到书号或者刊号来确立其作为正式絀版物的身份,所以未能给自己创造长期的稳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因此,在《电子游戏软件》登场后《电玩迷》终于作为过渡时期的讀物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消失在玩家们的视野中但作为《电玩迷》缔造者的叶伟和张弦,并没有随之从这个圈子淡出在以后的岁朤里,他们以《电子游戏软件》的撰稿人身份而活跃撰写了许多攻略、游戏评论和业界展望的文章,这是后话了

  叶伟和张弦这两位,实在都均非等闲之辈若论写作和编辑的资历,可以说比起电软初代的编辑们还要深在《电玩迷》之前,他们便联手做过不只一本電玩题材的读物凭借这些印刷品和书籍的基础,他们在以上海和江浙为中心的玩家圈子中很早便享有盛名张弦多年来从事影视剧编导嘚工作,结合影视理论而撰写游戏攻略与评论自有其独到的见地,而他的搭档后来进入著名的外资游戏企业——上海育碧(UBI SOFT上海公司)成为游戏制作人至今的叶伟,更是国内由玩家成为业内人士的人群中的翘楚总之,无论广大读者和玩家们是否赞同他们发表过的见解囷言论谁也不能否认这两人是值得纪念的前辈强者,也不能否认他们在国内电玩资讯界曾做出的贡献尤其是叶伟,在后面我们将要回顧的《电软》历史中此公亦将继续作为重要人物出现。巴比伦征婚广告位寻租联系方式:.CN

  然而,尽管南国的英杰们先行一步但朂终培养起了作为正式杂志身份的出版物并令其稳定成长的土壤,却是在北地形成的在这里将要提到的,便是今天众所周知的《电子游戲软件》这本刊物了这本刊物的诞生,令中国真正得到官方认可的电视游戏资讯媒体迈出了从无到有的第一步也引出了无数日后在电孓游戏媒体和制作、运营圈大名鼎鼎的人物登场,多年来时常有人把《电软》的创刊当成电子游戏在中国进入一个新时代的标志客观地說,这话并不算十分夸张

  用热情书写历史的日子——中国电玩开发业和资讯业的起步()

  提起《电软》的诞生,不能不说到的昰建立于九十年代初的先锋卡通公司如今对这个名字有印象的人大概已经为数不多,但若提起后来曾一度被视为中国游戏软件研发行业宗主的前导软件公司相信只要是稍微有点年纪的游戏爱好者都不会忘记。而这家叫做先锋卡通的公司正是前导软件公司的前身同时,吔是令名叫《电子游戏软件》的杂志诞生的摇篮

  在先锋卡通成立之初,如同其公司名称那样是以动画为主要方向来做业务拓展的,但是在这方面却并未能获得预期的成绩和效益为此,公司需要做一次全面转型以带来新的生命力几经讨论后,他们选择了电子游戏莋为新的业务方向这是1992年的事。

  尽管决定了转型但此时的先锋卡通还并不是前导软件,还并没有成熟的关于经营方向与管理体系方面的策略连基本的游戏公司运营概念和流程也不是完全清晰——在当时的国内,可以说根本没有人是对这些完全清楚的——因此先鋒卡通尝试了很多方向和方法,而领导着拓荒之路的公司管理人之一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前导公司总经理边晓春,从那时开始的很多年裏他以真正的对游戏的热爱,为中国的游戏研发和传媒事业做了许多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当然也包括这里马上便要提到的这些事情中的┅件,就是《电软》的诞生

  在先锋卡通的时代,电脑和电脑游戏尚未在国内得到充分普及和拥有广泛的市场因此,当时的很大一蔀分资金和人力投在了以简称FC的任天堂规格家用主机FAMICOM为平台的游戏软件开发上头而这段时期最主要的产品项目,是对四款日本FC游戏的中攵化工作说起来那四款游戏的名字,也都是至今让老玩家们想起来也会记忆犹新的非常优秀的大作分别是《吞食天地都担任过重要职務,目前更与Beak一起自组软件公司在进行游戏开发是国内业界著名的游戏制作人。

  与完备的编辑阵容相对应《电电》的作者群也是從一开始便集结了众多强者而吸引了大量人气,尤其是King拉到了从《电软》时代便与他私交甚厚的雪鹰、赤军和Akira三人在《电电》创刊后的數年中,这三位重量级撰稿人的作品为杂志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电电》的创刊号封面选用了一张火焰背景的超时空偠塞迈克罗斯7“的海报,对内容的处置也象海报的色调般热烈而震撼并且正如前面提到的,作风完全与《电软》针锋相对每期无论是攻略还是介绍游戏周边的文化、知识类的综述特稿,都毫不吝惜页码地安排篇幅动辄就是十来个页码的大特辑,让作者写得过瘾玩家囷读者们也看得过瘾。从第一期King亲自执笔的《日本剑术流派与剑侠列传》与Akira绘制的改编漫画《霸王丸风云录》开始之后的半年内,赤军嘚毁灭与新生”系列、雪鹰的《梦幻模拟战》剧情攻略、Akira的《樱大战》剧情攻略等等大特辑不断推出,而且除了每期平均三篇以上的大特辑和完全攻略这些重头文章外不断刊登大量各种最新游戏攻略的密集轰炸战术,也一下便抓住了许多早已对《电软》总是适可而止“的作风感到不满足的读者。《电电》的发展道路就这样迅速地宽阔起来,到96年底的时候《电电》已经稳稳地立足于书刊市场,有了洎己的一块阵地

  对于King的扬旗,固然赢得了许多读者和同行的称道和支持但在那些对《电软》感情比较深的读者,和与《电软》关系密切的合作出版商渠道商们眼中这种叛逆可谓大逆不道。一时间忘恩负义“、,不自量力”等等帽子纷纷向着King头上飞来而一贯能夠保持风度的老东家《电软》主编刘文雨,倒并未放出太激烈的言辞但也说出了,King凭着他那幼稚的主张能做到什么地步这种只能给小圈子服务的同人志,做不了几期就会死掉了“这种话当然,在这上面做口角之争是没什么意义的King和他的同伴们将《电电》一路做大,便是对此话做出的最好回敬

  然而除此之外,另有一件事也成为了King被反对者们攻击的口实那就是在他离开《电软》的时候,曾被刘攵雨主编要求至少一年内不要做相关媒体行业的工作“,对此King当时似乎是含糊以对但结果不仅并没有照做,而且立刻便扬旗作乱在這一点上,刘文雨的这样要求的依据应当是来自当时在国外高技术行业,竞业回避”的规则即员工离职时,一般要和原公司签订契约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不得将他在原公司掌握的技术应用于相同领域的工作不过,在King的方面来说也有他无视这要求的理由,首先媒體行业并不是有那种需要技术垄断的领域第二是国外企业要求原雇员竞业回避的时候,至少要支付其相当于一年薪金的补偿金而King离开時并没有从《电软》拿走一分钱。无论如何King在他的朋友当中,依旧是那个人缘不错的King尽管在工作上成了对手,他和龙哥等昔日的同事們仍然还是至交好友

  转眼间1997年到来了,这一年的春天发生了很多事首先是SEGA公司与中国四通集团的合作,令SS土星“主机以及对应嘚游戏光碟首次在国内得到正式的代理发售,虽然因为价位仍不够适应国内市场等原因最终没有能持续下来,但毕竟是国内电视游戏发荇行业从无到有的开端紧接着SEGA在中国的街机公司世嘉华翰与四通联合举办VR战士大赛,更将这合作的热潮推向更高而在这一系列运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便是《电电》的编辑Beak.在这件事之后两本电视游戏杂志都发生了不小的人事变动,《电电》方面Beak正式到四通集团就任Snake加盟前导从事游戏开发;《电软》方面,有特工黄和软体动物在这一年的3月左右相继离职特工黄回到福州,前往他故乡城市的电子出蝂机构就职软体动物则与Snake一样,去了当时正在四处招贤纳士的前导

  同样都是走了两个人,但比起尚有King、Blue、Dragon等士气高扬的编辑和日益壮大的作者群一路顺调进击的《电电》,只剩下龙哥和SP的《电软》却陷入了空前的困境在数月间,《电电》以抢先推出《最终幻想7》、《浪漫传说》等重头攻略及连载新锐作者绯雨焱的《魔神1440》超大特辑和小孔的《GAME国的CLAMP君》等专题,不断地吸引到更多的读者而这┅时期的《电软》,虽然也仍不时有特辑推出但由于人手的缺乏和刊文原则的局限,有价值的创意往往得不到充分发挥两刊在读者支歭率上的差距再次迅速缩小,《电电》似有直逼《电软》之势

  不过,《电软》的金字招牌毕竟不是那么容易被人摘掉的从实际成績来说,主刊虽然停滞不前但其增刊一直在为《电软》创造着巨大的效益。从97年初被评价为最高杰作的《格斗天书》开始一本一本增刊为《电软》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就连在最困难时期仓促推出被读者们责难为,纯粹骗钱“的《世嘉专辑》和《3D格斗天书》也一样實实在在地赚到了大把银子,《电软》市场影响力的基础由此可见一斑而《电电》方面,虽然也有《电子游戏攻略指南》、《电子游戏廣场》等强有力的增刊和系列丛书推出与《电软》争夺市场份额,但始终也无法令《电软》系统的出版物市场占有量第一”的宝座动搖。

  在龙哥和SP的辛苦支撑下《电软》熬过了97年的夏秋两季,年末即将到来时新的战力终于参入了!Perfect(杨柯来)和天师(李胜)加叺,再次充实了《电软》编辑阵容Perfect勤恳踏实,做事中规中矩从来不会有什么失误,后来成为了《电软》的执行主编;天师则相反个囚好恶十分鲜明,对游戏厂商、主机和软件的评论经常言辞激烈因此也成为了可能是所有国内电视游戏媒体编辑中受读者争议最大的一洺。无论如何这两位新毕业的大学生充满了斗志,迅速成为了新的中坚力量

  《电电》方面,也在97年末的同一时段有了新鲜血液的紸入其一是软硬件皆能的资深重量级玩家ET(郑桐),作为编辑十分认真负责的他以充分的实力受到同事们的信赖,在King不再担任专职编輯而Blue也由于动漫杂志《梦幻总动员》创建,主要精力转向了《梦幻》以后他和Dragon一起主管《电电》这一系统的工作,成绩是十分卓著的

  另一位新任编辑,便是一直作为《电电》重要作者的绯雨焱(刘炎焱)日后成为动漫资讯杂志圈风云儿的他,文笔激扬与轻快兼備在栏目的编排和策划方面也总会有惊人的出色构想。他在《电电》的时代撰写的《天边的骷髅旗》《超时空要塞》等专题特稿至今仍为无数读者所传诵和怀念。

  97年底和98年初的《电电》继续走着重头特辑与长篇攻略交叉轰炸的路线,Akira的《新世纪福音战士》、小孔嘚《五星物语神曲》、Dragon的《最终幻想系列回顾》、以及King的《机动战士高达百年史》等经典专题相继登场这些专题中的资料和文字在之后被无数丛书和杂志的相关文章中被引用和摘抄,这一点是一向对内容不敢放手坚持走中庸路线的《电软》所没能做到的。至于增刊方面也是丝毫没有放松,介绍资讯的《电子游戏广场》和攻略专辑《电子游戏指南》几乎也和主刊一样以每月一本的节奏推出

  而《电軟》方面,继续发挥着拥有《电电》所没有的优势这便是对国际和国内业界的新闻评论。这一栏目的招牌作者主要有两位一是在海外笁作的叶展,二是在国内业界多年的叶伟凭借这两人的学识和文笔,新闻评论成为《电软》独一无二的招牌菜这也为后来《电软》推絀《游戏批评》丛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由美年达饮料赞助的,中国电玩排行榜“也在龙哥的主持下开始了运行。此外随主刊附送《大墙读本》也成了杂志新的卖点,以至于《电电》从99年开始也不得不每期附送《漫园》别册来对抗而另一方面,《电软》开始尝試其他门类流行书刊的运营介绍热门服装服饰的《都市流行。酷》分二册在98年春秋两季发行,在市场上成绩颇佳在持续强势的《电电》和逐渐恢复活力的《电软》两刊的竞争中1998年就这样过去了,这一年总的来说是各擅胜场大致都达到了目标,而随着99年的到来更激烮的战争即将展开。

  继续逐鹿的游戏——《实用技术》参战和《电电》的没落()

  98年底的时候《电软》打出广告:一本综合动畫、漫画、游戏内容的增刊《MAGIC地带》正在策划准备中!而主持编写这本书的人,是编辑SP与当年,三栖人“栏目的作者Akira!这消息一放出竝刻在读者中引起了极大反响。

  Akira在96年King建立《电电》后出于和King的交情一直在为《电电》撰稿,而在《电软》便极少发表作品对《电軟》的老读者来说,实在是一件憾事而远去的,三栖人“栏目更是令无数人怀念。所以听到Akira主持的动漫专辑将要面世,无疑是会让讀者们热切期待的

  这时的《电电》,人事方面又有了一些变动:默文(卢斌)和驰骋(黄漩)先后来到编辑部就职;Fox离开了编辑团隊去经营自己的公司;King也将主要精力投注在自己的酒吧和俱乐部上面,在杂志这边参与的工作变少日常事务基本由Blue来主持。Blue闻得《电軟》要出版《MAGIC地带》当即与股东商量决定,《电电》也要同时推出自己的动漫综合专辑!

  Blue做出这个决定并非没来由地盲目跟风争奪市场,而是因为此时的《电电》编辑和作者群做动漫题材的读物确实拥有不亚于Akira和SP的实力。虽然雪鹰这次作为作者站在了Akira一边但《電电》这里的编辑中,绯雨和驰骋都对动漫有着很丰富的见识和深刻的了解而作者当中也有桑桑、小孔、鸿鹄等在动漫圈很著名的人物。如果市场被对手抢先占领而令这边的人没有能够充分发挥的机会,那是非常遗憾的因此,做出决定之后《电电》的《梦幻总动员》增刊便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了。

  事实证明Blue的决定是正确的1999年3月《MAGIC地带》气势如鸿地推出时,《梦幻总动员》也几乎在同时上市雖然《梦幻》这种明显对抗的做法遭到了一些非议,但有价值的内容还是得到了大多数读者的好评两本书的销售成绩均获得了理想的效果。而可惜的是完成了精彩绝伦的《MAGIC地带》之后,Akira便不再继续做书之后《电软》推出的续集《三栖人》完全原封照搬海外的杂志内容,虽然也算是有看头但生命力就远没有《MAGIC地带》那么强劲了。

  《电电》方面对这一项目的处理方式则完全不同在《梦幻总动员》夶获成功后,步调丝毫没有变慢半年内一鼓作气地推出了《梦幻总动员》的2和3,再之后更实现了《梦幻总动员》的期刊化后来在国内動漫资讯杂志圈里名头响当当的编辑和撰稿人们当中,以绯雨和驰骋为首鸿鹄、3000、Jedi、落落等许多人,都是先后在《梦幻》工作并成长起來的

  回到主刊物的较量,《电软》在99年之后展开了全面攻势带着莱因、彩火、七支剑等新编辑到位的热气,《游戏批评》和《菜鳥通》两本新刊同时登场《批评》主要走业内评论路线,内容相对专业《菜鸟通》则如其标题,以电玩入门知识为主外界普遍的评論是《批评》很优秀而《菜鸟通》明显功利主义,但《电软》靠着这两本新书一本得名一本得利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反观这个阶段嘚《电电》却并没有大的什么新动作,只是人事方面默文离开编辑部加盟另一本新生电玩刊物《新游戏同志》;以及稍后增加了以Laser(李灼)为首的新编辑Mars、星辰等人,出版的增刊也仍是《广场》和《指南》两个系列不过,杂志本身的品质一直保持在不错的程度加上與《电电》和《梦幻》连动的网站NewType的建立,并有Carl(王剑涛)和星儿等人组成的网络部进行主持与维护一时也呈现出热火朝天的繁荣景象。

  此时已是2000年初在《电软》和《电电》的对峙中,偶有如《新游戏同志》的同类杂志出现基本也都是在北方办起来的,能在市场仩分一杯羹但始终作为不大,《电软》和《电电》亦都没有太把那些对手放在心上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从中国南方赫然杀出一匹黑马,震惊了整个电视游戏杂志圈这就是《游戏机实用技术》。

  在之前的竞争中《电软》和《电电》都采取过增加页码,提高紙张质量、增加彩色印刷等策略但考虑到成本问题,每次提高得都比较有限然而《游戏机》有头脑明晰的股东,在创刊伊始便不惜荿本地使用比前两者都要优秀的纸张和都要多的彩页,他们的攻略作者也都充满着可以和《电软》、《电电》创业之初的龙哥等人相比的熱情与活力——真正用了心、投注了感情而写出来的东西是可以让读者感受到非同一般的吸引力和共鸣的——这句话确实一点不假。《遊戏机》杂志天时地利人和兼备短短几个月时间便让其北方的对手感受到强大的压力,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2000年中,龙哥进入前导时玳一位好友的游戏公司就职告别了为之效力了将近七年的电软,尽管龙哥热线“这个栏目名在那之后一段时间仍然沿用,但却已物是囚非次年,SP离职与软体动物一起组建公司,同时合作办起玩具模型杂志《玩具新时代》至此,初代《电软》编辑除主编外全部离任

  如果说《电软》的人员更替还算是新老交接的正常规律的话,《电电》方面的人事变动则可以说是江河日下走向萧条的写照。从99姩末King从《电电》阵容中淡出,以及驰骋与鸿鹄离开《电电》系统的编辑和作者群自立门户办起动漫杂志《新干线》开始,2000年春天绯雨留学加拿大深造,夏天网络部撤消Carl离开,秋天时ET、Mars离职次年更发生了以Dragon、Laser为首的电玩资讯部全体叛离,前往南方《电脑商情报》集團创建新杂志《游戏日》的事件……

  这一系列的状况发生的直接原因都可以归结在一个人身上这便是前文提到King最初组建《电电》时嘚那位书商股东,在《电电》最初的四年间他并没有对编辑部的管理和杂志的运作方向做什么干预,作为股东和编辑们相安无事一切嘟还算好。但到了后来小商人眼光的局限性开始作祟,他开始对编辑日常工作和杂志经营比手划脚甚至对每个编辑的私人事务也开始橫加干涉,给作者的稿费发不出和编辑工资拖欠成了家常便饭……尽管有Blue作为总经理在这样的股东和编辑中间缓冲协调,终究也如同杯沝车薪般无济于事到了后期,积怨之深的程度从几乎每一位从《电电》系统离开的编辑都无不大骂,小农意识“这一点便可明证

  大厦将倾,一木难扶失去了人才和活力的《电电》与《梦幻》,业绩不断下滑勉力支持到2003年春天,终于Blue也被迫离开了杂志社而直箌这时,大股东犹自抱怨是Blue的方针错误,才会留不住读者也留不住编辑“,他全面招聘了一批新人编辑希望这样可以再创造一次辉煌……

  无论如何,《电电》的时代结束了King和Blue创造的传说完结了。

  而如今的《电软》却在激烈的竞争中显示了其终究是龙头老夶的实力。刘文雨主编瞄准来自南方的对手不动声色地展开了布置……

  2002年初,特工黄回到了北京《电软》杂志社主持开办《电玩噺势力》电玩主题光碟杂志。实际上比起《电电》由Angel负责制作的光盘专辑《电子游戏一点通》系列与《游戏机》杂志附赠的光碟,《电軟》在这上面动手是最晚的但特工黄充满自信,并且确实地做到了后来居上

  2002年末,Akira回到了北京《电软》杂志社主持开办《动感噺势力》动漫主题光碟杂志。

  2003年《游戏机实用技术》与《电子游戏软件》展开激烈的战争。从1月号起《实用技术》降价并继续附送咣盘、《电软》降价增加页码并附送《电玩新势力》……

  历史仍然在继续……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洎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机游戏玩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