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凤求凰》全诗和苏轼的不同,被评论笑死了 画面感好

作家张炜读苏东坡:至情至性之囚

如果要挑选一位最受现代人关注的古代文学家也许非苏东坡莫属。作为中华奇人从享受尊荣到跌落谷底,人生奇崛陡峭千年热议鈈绝。

苏东坡是北宋第一高产作家有关著述可谓汗牛充栋。言说其人遂成为至难至易之事:难在海量资料披览无尽作业俱已周备;易茬几成共识相互借鉴,最可敷衍成书自现代作家林语堂的“苏传”问世,可说高标卓立追随者众,蹊径难寻苏东坡就此成为当代人熟悉的“概念”:面目固定笑容可掬,诸事重叠大同小异

张炜以十数年深研之功,兼诗学、写作学、文学批评、作品鉴赏、历史钩沉及社会思潮溯源之综合探究力避俗见直面文本,每言必得凿实质朴求真,还诗性与生存实境直抵人性深处。全书分七章并一百二十余題每题必有独见,每见必得服人呈显出独有的思想深度与文章才情。

苏东坡以华采越千年张炜以神思共婵娟,为网络时代的苏学爱恏者再摆一道精神盛宴

本文就精选自张炜新书《斑斓志》,供读者走进作家张炜眼中的苏东坡

“三苏”作为历史上通用的一个称谓,將苏家三位杰出人物统而括之似乎此等人品、才具和成就齐聚一家,这个现象本身就凸显了一个世所罕见的人文奇观并作为一个文化苻号为人津津乐道。与此相关的还有一个惊悚的传说:眉山地区本来绿色葱茏青翠欲滴,却因为“三苏”的诞生而变得贫枯荒寂原本昰土质肥沃之地,却因为三棵硕大的植物而耗贫偌大一片土地竟然不再有茂密的繁殖。这三个人作为人中翘楚百年不得一遇的旷世奇財,对一片土地具有这样的剥夺力真是让人惊叹中又生出几分恐惧。如果伟人出世一方土地必得付出这样大的代价,该是多么悲惨鈈过这种悲惨却伴随着时代的欣悦和地方的自豪。这个洋溢着夸张与豪迈的传说让我们窥见了一个时代惊羡的表情。

“三苏”文学成就巨大父子三人同享文名,饮誉天下与此类似者,历史上还有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从这种奇迹中我们可以窥见什么秘密,还需偠到个体中去寻觅首先是老来成名的父亲苏洵,他比较起两个儿子似乎有着一副冷苛的面容。他虽然兴趣广泛但少一些幽默感,更為正统是儒家传人的典范,治学、修身、出仕继承了严格的诗书传统。他具有恒志虽然二十七岁才发愤读书,屡试不中却丝毫没囿减弱济世之心。他不仅将报国之志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而且更深入地贯彻到两个儿子身上,他们最终在“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超越了父亲,在仕途上官至三品甚至更高且著作等身。当然在一些细部比如个人志趣、性格特点、天赋高丅等,兄弟二人仍有较大区别他们共同点很多,不同处也非常多

我们以最具有代表性的苏轼为例,做一个分析从他身上仿佛可以看箌苏洵的影子,如执拗、坚定和正统如强烈的儒家情怀,更有辅佐君王的忠耿似乎完全继承了苏洵;在其他方面,则又显出了一些不哃更幽默、更随性,把那种坚定和执拗的品性发散到较长的生命过程中;当进入某个生活的局部,又显得松适散漫他那么宽容,又那么偏执时而激情滔滔,时而闲适松弛他像父亲一样欣悦美丽的山川,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能够于外物之中汲取灵感和乐趣。他的兴菋几乎遍布一切事物:从“云烟湖寺”到“船阁荒村”从“溪上青山”到“细草软沙”,从“岭上晴云”到“西轩月色”举不胜举。怹与绿竹相伴与水鸟同眠,坚韧乐观于悲苦中寻找自己的精神依托,在寂寞中驱赶沮丧一生取悦于笔墨。他善于在现实中做出妥协、做出建设在为政生涯中大有作为,同时又是一个闲情自娱的大玩家仅仅从记载中,我们还难以从父亲苏洵身上看到这一切

我们再看和他处于同一时代的苏辙。他们生长于同一片山水、同一个家庭接受同样的教育和熏陶,但作为弟弟的苏辙却自有面貌无论是从政為文还是其他,苏辙既不同于严格的父亲又不类似复杂的东坡,他更像一个规范的官场人物、一个我们所能理解的诗人、文章高手他茬仕途发展方面要好于东坡,但在文采方面却不像兄长那样恣意飞扬那样无边无际漫卷一切、涵盖一切。苏东坡的才情会让我们稍稍哋忘掉其他“二苏”。苏东坡从“三苏”的笼统中走出来走向我们,他的面部更清晰特质更突出。他的步履时而缓慢时而匆忙;他嘚神情一会儿舒展,一会儿激烈一会儿忧愁,一会儿又变得狡黠和暧昧在“三苏”中,我们常常忽略另外两个而更多地钟情于一个東坡。

因为苏东坡繁复到了无法言说后人把他比喻为一条大河或一片大海再恰当不过。因为它的茫茫一片因为它在朝阳和夕色下泛着吙焰、在中午的烈日下闪着炫目的银光,暗礁与沟壑都淹入无边的大波我们可能倾注半生泛舟其上,探索和搜寻时而淹没于局部。当囿一天回到彼岸仍然会为这段经历所震惊——在苍茫的不测中有过怎样的喜悦和历险,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苏洵的雄文《辩奸论》,笔調严峻指向清晰,言辞苛刻在历史上颇负盛名且稍存争议。在这篇犀利的文字中王安石不点名地受到斥责,不留情面毫无余地,鉯至于后来连东坡兄弟都不能苟同从诸多方面分析,苏洵的文字峻急而苛责黑白分明,嫉恶如仇又稍稍褊狭。他除了诗文更爱著述,喜欢研究《易经》《论语》等大典兴趣持久,去世前因为没有完成这些著作而感到愧疚不得不把接续的重任留给两个儿子。兄弟②人没有辜负父亲的嘱托特别是苏轼,几乎是在最艰难的人生旅途中完成了《易传》《论语说》《书传》三部书

苏东坡在青壮年时期恏像没有多少著述的志向,其人生着力点主要是为政其次是笔墨自娱。但越是到晚年越是不能忘却父亲的重托,著述就成为一个重要倳业也是很大的慰藉。他不仅以此打发时间而且还进入了历史和人生的严肃思考与总结之中,成为必做的、最后的一门功课这对他來说是非常值得的。他这个时段也许更能理解父亲的夙愿明白这项工作是多么重要。到了生命接近终点的时候苏东坡仍然念念不忘自巳的“三大著述”,因为它们连接着父亲的希望认为是自己一生最重要的文字结晶,有了它们便可死而无憾了“但抚视《易》《书》《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虚过”(《答苏伯固书》

可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后来人对这“三大著述”并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瞩目嘚还是那些诗文,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清風徐来水波不兴”,这样一些佳句;甚至对他那些呕心沥血的策论和奏议也都选择了忽视和缄默。这也许表现了当代人不重理路只求娱乐的特征。我们更喜欢有趣的文字喜欢个性,喜欢传说喜欢在一些委婉多情或性格鲜明的抒写中获得共鸣,寻取快感我们不愿意涉足深沉的思考和思辨,在许多时候将它们留给那些专门的学问家,让他们去钩沉探微、总结和生发我们只愿做一个欣赏者,一起赽慰、慨叹、畅饮和歌唱奇怪的是那些所谓的学术人物对于苏轼,包括苏洵和苏辙的学术著作中关于历史和社会的沉思也没有给予更哆的回应。至少这方面的研究著述我们看到的不多

翻开“三苏”文集,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三个人一生最用力的不是曼妙的辞章,不是詩不是词,也不是散文而是那些数量庞大的策论,甚至包括他们为皇家起草的一些制诰这些文字数量颇大,文思缜密苏轼尤其激凊万丈,在策论之中表现出逼人的才华深入的思考、强大的辩才、一泻千里的气势。而这一切在诗文中似乎并没有表现得这样充盈

苏東坡继承了父亲的豪放与思辨,也继承了母亲的和蔼与随性他十岁能诗,二十通经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少年天才。弟弟苏辙似乎更为沉穩但文辞非常锐利。人们通常以为苏辙要温和一些、中庸一些实际上也会怒而疾言。他在政争中所表现出的勇气某些时候甚至超越叻东坡。不过在大多数时候他还是持重的苏东坡的敏而多辩一度成为习惯,其灵魂始终活跃

苏老泉发奋求仕较晚,只把更大的希望寄託在两个儿子身上着意培养,使他们在仕途上更早启程可以说作为父亲的苏洵准备周全,成竹在胸这是一条为仕的传统路径,也是僅存的报国之途苏东坡和苏辙在这种强大的传统之力的推动下,最终放弃了上山为玄的世外奇志走出眉山。就东坡而言他在这条道蕗上倾注了最大的热情,但对其他方面似乎又有不舍结果一生都在张望、神游和飘移。与兄长相比尽管弟弟子由也喜欢修道,却更能夠安于官场有一次一个疯癫道士治好了子由的病,他便把此人推荐给东坡兄弟二人经常交流修炼心得。由此可见少年喜好玄事,追慕道家是兄弟两人共同的经历,这大概也受到父亲苏洵的影响

好玄修道,似乎与出仕为官并不矛盾中国历史上不止一位君王喜欢玄倳,比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这些具有雄才大略的铁腕人物,决定着天下人的生死唯独不能掌控自己的阳寿,所以全都向往世外玄术还有一些特异的生命像李白《凤求凰》全诗、王维、孟浩然、白居易等,一方面深受儒家思想浸染渴望济世报国建立事功,一方面又向往“处士风流水石间”(《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其一》 )要隐居修道。最典型的例子是唐代中期的名相李泌幼年颖悟異常,有世外之志仰慕神仙之术,曾数次隐遁山林又数次被帝王召回。就是这个似乎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前后辅佐了肃宗、代宗、德宗三代皇帝,几次挽大唐于既倒好玄修道在中国士大夫身上竟能和谐统一,可谓奇观“三苏”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将二者融合,难以考察不过从他们的人生旅程上,还是能够发现二者的交融与互补

子由小东坡三岁,视兄长为终生榜样谨记父训,一生追随左右他的命运一直为兄长所笼罩,这使他吃尽了苦头也享尽了荣耀。一般人看来在从政、家庭、著述等诸多方面苏辙都是一个模范人物,他爱镓、爱友、爱君兢兢业业,不像东坡那样常陷争议的漩涡当然也缺少东坡那样的名气和华彩。苏辙不像兄长那样多情多趣他勤于政務,寡欲清心婚姻方面也是从一而终。或许是平稳健康的生活弥补和化解了仕途上的跌宕他最终得以长寿,晚年隐居颍滨筑室“遗咾斋”,读书写作默坐参禅。那时北宋的元大臣大多在迫害中郁郁而逝所剩无几,苏辙却能够在世俗生活中安度这在那个时代显示叻其特异性,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格局

苏洵之冷峻、严厉、激烈,在东坡身上大多得到了继承只是在外部表现上有些不同而已。苏辙既不同于父亲又不同于兄长,似乎较为平和稳健是一个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纳的政治人物。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东坡宦海风波的噭烈颠簸,苏辙一生将会平稳许多不仅是苏辙,即便是苏轼的子孙也无不为其裹挟晚年流放岭外,一个孙子死在惠州他们的人生也隨东坡剧烈起伏。“三苏”之中苏洵更像一位父亲,而东坡却不像一位兄长若将苏辙和苏轼调换一下位置,我们会觉得更妥帖一些莋为一位小弟,子由如果像东坡那样顽皮嬉戏、多才幽默、不拘小节也许更合情理,因为兄长应该更踏实、更稳重、更像父亲但果真洳此,东坡就不成其为东坡了在私生活方面苏辙也更像父亲,没有纳妾没有绯闻。对于命运和兄长他都无可奈何,不知应该欣悦还昰痛苦只一味遵循父训,敬仰兄长愿做一个跟随者陪伴身旁。

兄弟两人一旦踏上仕途便走入了浑茫莫测的旅程。他们在这段崎岖的噵路上行色匆匆身不由己,一生难得见面大部分时间都在相互遥望。他们青年时代有过“夜雨对床”之约命运却将两人远远地分开,于是就引出了彼此那么多的怀念和忆想那么多的书信往来和诗文互答,也有了苏东坡的千古佳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苨。”(《和子由渑池怀旧》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样的一对兄弟古往今来温暖了多少世間人心。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血脉的力量伦常的力量,传统文化的力量感受到人间无处不在的温情暖意。他们相互激励支持走完叻辉煌而多舛的一生。

苏洵对于新党人物的变革充满了厌恶对王安石等人的恶感直接影响了东坡和苏辙,这种影响是致命的他们为政嘚立场以及他们的诗文,将三个人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他们无愧于眉山这片丰腴的土地,最终化为她的符号成为她的代表。他们大致有著共同的厄运、不幸和光荣这父子三人又是互补的:风格的互补,思想的互补矛盾和差异的统一。他们既已打上“三苏”的印记许哆时候也就难以剥离:人们面对苏东坡这样一条浩瀚的大河时,会想起另外两条河流

他们不是支流,而是各自蜿蜒、时而汇合时而分离嘚两条河流

在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心目中,朝廷是一个庄严端正之所是治理的中心,是理想的基础是安顿个人肉体与精神的最高堂宇。在这里似乎可以拥有一切可以真正地施展抱负。这是让人生变得更加阔大充实是无所不能的一个场域。他们不由自主地将其当成最夶公器于是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封建专制社会的朝廷其实并非一般的政体设置,而是天下“最大人家”即一个大家庭的内部办事机構。“家天下”之可怕只有深入其中的人才会深味。

苏东坡所进入的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一户“最大人家”比起朝廷外的那些强悍聚集,在许多时候要“庄重”一些比如梁山和太平天国之流,二者比较起来差异是很大的然而在本质上仍旧相似,都属于丛林法则之下强蠻争夺的结伙“最大人家”假以时日,逐渐会有一些规范的积累尽管已经十分畸形,但毕竟有了规制甚至在上升时期还会有一些“夶家气象”,有所谓的“政治传统”但它的原始属性,一定要在特别的时刻现出原形表现出强虏的本质。“家天下”的特质任何时候嘟不会隐匿到无影无踪甚至会暴露无遗,如疯狂的压榨和掠夺;如穷奢极欲残忍镇压,上行下效;如成群的性奴;如群蝇竞臭等等。投身于这样的体制之中与一个读书人的报国之志相去甚远,与儒家的仁治之心相去甚远这种报国无门的痛苦,其实是所有身怀家国嘚读书人的最大痛苦一个个王朝由盛而衰,更迭换代只是鲜有例外。

一个英明有为的君主会使朝廷气象为之一新整个国土变得生机煥发,置身其中的读书人觉得生逢其时觉得大有作为,自己十年寒窗的辛苦是值得的他们像所有诚实的人一样,开始践诺在这样的時刻,他们往往误解了自己身处何地忘记了自己进入的仍旧是天下“最大人家”。在这个“家天下”的巢穴里他们开始一点一点品尝痛苦人生。

北宋初年算是一个非同凡响的治世开国之君赵匡胤重文抑武,通过“杯酒释兵权”从藩镇主将手中收回军政大权,直接掌握军队并推行文人领兵的范例。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君主喜欢读书,马上得天下之后即以文治国给后代子孙立下“勒石三戒”,其Φ之一就是“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他力倡政治文明,尊崇儒家学术因此颇受历代文人的赞扬。宋代官员俸禄非常丰厚三四品鉯上薪水更高。如宰相和枢密使正俸的月钱是明朝宰辅的数倍并有服装绢绫及各种补贴。总之宋代的官禄没有哪个朝代可以比拟。这時国家版图虽小科技和经济却非常发达,活字印刷、火药和指南针都是在这个时期取得了重大突破,算学、天文学、医药学等领域也遙遥领先于世界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北宋时期,其科学与文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是人类伟大的创造时期。英国著名史學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北宋都城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都市据考证有一百五十多万囚口,超过了盛唐时期的长安人口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这样描述:“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於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宋徽宗年间的画家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汴京的富丽景象和多姿多彩的市民生活。

唐代曾实行“里坊制”将居民区和商业区加以分隔,而且闭门鼓敲之后市民不能上街北宋仁宗时代废除了里坊制,整个都市的商業生活从此无比红火汴京即成为一座不夜城,夜市开到半夜凌晨接续早市。京城的娱乐业非常发达通常把黄金地段用一个个勾栏隔開,夜夜上演评书、戏曲、杂艺、相扑等节目最热闹时可吸引上万人,连仁宗皇帝都出宫与民同乐最不可思议的是当时的女子相扑表演,她们着装火辣仁宗皇帝看完表演竟十分兴奋,吩咐“赐予银绢”据记载皇帝此举激怒了司马光,他曾上《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婉转地批评了仁宗。

现代人使用的牙膏和牙刷也在北宋出现苏东坡就是一位善于研制牙粉的行家里手,记载中就有“苏轼牙粉”和“蘇轼刷牙法”北宋人不仅爱惜牙齿,还发明了美容和镶牙术当时称为“染须术”和“种牙术”,如南宋诗人陆游写过“染须种齿笑人癡”(《岁晚幽兴》 )的句子当年还有专职牙医,陆游在此诗自注中说“有医以补堕齿为业者”这都是高度文明的例证。两宋都城的餐饮业也格外发达上层人士热衷于享受名厨和名店。据《东京梦华录》和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所记当时宋人的烹饪技巧已达数十種之多,而且酒店还有歌舞助兴和外卖生意

除了丰盛的物质享受之外,宋人还有读报的习惯《靖康要录》记:“凌晨有卖朝报者。”報章是一个较为繁琐的行业印刷发行需要诸多环节的紧密合作,在南宋《西湖老人繁盛录》和《武林旧事》描述中“早报”业务已经荿熟,许多都城人家不仅看官府的“朝报”还可以看到私人小报,后者主要登载各种花边新闻之类属于“朝报”不屑于报和不敢报的內容。西方十七世纪才出现了《法兰克福邮政总局报》《新到新闻》《莱比锡新闻》等比宋代晚了七百多年。

汴京的体育赛事格外发达相当于现代足球的“蹴鞠”,在当时非常兴盛;高尔夫球在宋代叫“锤丸”这种高雅的体育活动也流行于朝野。与这种奢靡生活相匹嘚还有妓馆据《西湖游览志余》记,每一州府只要新太守上任营妓们都要出去迎接;太守离任之时,与之交往密切的营妓会难分难舍当年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就曾派杭妓前往苏州迎接新太守并专门为此赋词《菩萨蛮·杭妓往苏迓新守杨元素,寄苏守王规甫》:“玉童西迓浮丘伯,洞天冷落秋萧瑟。不用许飞琼,瑶台空月明。清香凝夜宴,借与韦郎看。莫便向姑苏,扁舟下五湖。”这种群妓迎接新任的情形,可谓宋代的一道风景。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苏东坡在父亲苏洵的指引下北上,怀有报国壮志却误入了“最大人家”,这对他而言既始料不及又自然而然。他在这种靡靡之音Φ或有迷失但冷寂中会悟彻许多。可惜一切都为时太晚心身之矛盾已不可调和。有时他会被一些假象所迷惑如“最大人家”的秩序、森严气象,会加深恍惑他宛若置身于一个神秘的场所,这里的一切似乎都值得付出只有真相显露的时候,诗人才会产生出阵阵惊悚但这时已经无法逃离。

书生之勇为知而后勇而莽夫之勇是出于无知。苏东坡之所以能够“直言当世之故无所委曲”(《应制举上两淛书》 ),也因为这种深知至于爱,它是我们深入事物、有所作为的一个基础在这里他爱知皆备,所以才敢于冒犯天颜屡屡将自己置于险境。这不仅是朝廷上的书生之言大快之言,即便在现实的操作层面在实践当中,他也有过一些极出色的表现:面对徐州的滔天洪水面对密州的匪患猖獗,他都表现出莫大的勇气毫不畏惧,一次又一次地展现了一个书生的非凡果勇我们因而得到深深的启悟:知而后勇,才算真勇

有人总以为读书人只善于纸上谋划、宫闱密筹,有一种天生的怯懦那真是大错而特错。知识之教导真理之指引,会从根本上催发人的勇气如果文明的培育不能给人以勇迈,那就只好求助于蒙昧和野蛮了学习是求真、认真之过程,有了这样的追求之心才可能不顾一切,为真理一搏我们的历史记载中自然有好坏两种榜样,文明因为其强大的指引力和教导力最终一定会抵消坏嘚榜样。仁者勇儒学的核心即为仁;体制不仁,还需要“仁”与“勇”之外的东西:“智”我们通观苏东坡的一生,可谓是大“勇”嘚一生但因为缺少机心,缺少“智”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或因为任性、因为恃才这让苏东坡在步入晚年时多有自省。但晓悟並不等于改变这是源自血脉和文化的基因,源自苏氏家族他对这一切显然无能为力。

记载中告退金陵的王安石每次遇到从苏东坡贬謫之地的来人,一定要问一句:“子瞻近日有何妙语”可见这位对苏东坡一生造成重创和伤害的宰相,对作为政敌的苏东坡畏惧和忌惮但对一个拥有无限创造力、才情焕发且敏悟多思的诗人,又好奇和喜爱有一次某位朋友带来苏东坡的新作《胜相院经藏记》,文章里使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觉今是而昨非”之句显然是从禅修的角度回视过去,检讨反思招致灾祸的内在原因文中,苏东坡把洎己的执着与强辩归结为四个字“强恨自用”说:“我今惟有无始以来,结习口业妄言绮语,论说古今是非成败以是业故。所出言語犹如钟磬。”说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人善博,日胜日负自云是巧,不知是业”

王安石看过此文大为赞叹,对苏东坡非常钦佩但指出该文应改一字:“日胜日负”要改为“日胜日贫”。此语传至苏东坡诗人即欣然提笔改“负”为“贫”。一字之易让人思索良多:比起“负”字“贫”之含纳就更加复杂。“贫”是贫瘠、贫困、贫穷当然这里不是指财富,也不是指处境而是指生命的中气。它消耗的是生命中具有创造力和坚持力的根本的东西唯有它支撑着一个生命的远行,冲破千难万险向着一个目标。

在王安石眼里茬后来苏东坡的觉悟里,这个“贫”字活画出一个人步步趋近的那种尴尬、无助、难以为继的窘迫境地苏东坡把纵情激辩、不停的言辞楿搏视为“口业”,这在佛教经义里是多么重的一个词在这种非常严重的认识中,苏东坡感到了无比的沉重所以他才能认王安石为“┅字师”。

“贫”是耗的结果耗掉了生命中最宝贵的生长的汁水。哪怕稍有虚荣心和求胜心这种“耗”都会不断地加剧。失于竞胜耗掉真气,究竟用多少时间、多少失败堆积起来才会让一个人大彻大悟地沉默下来。这种沉默会让对方喘息留给对方一个反省和自觉嘚空间,也给自我来一个宽松和寻索求证的机缘这种沉默会使双方视为一种休战的状态,各自免除冲动理性也将慢慢回归。除了朝堂政争之外这种“日胜日贫”还贯穿在生活中的一切方面。求胜之心总会把人引向虚妄无论对方才华多么盛大,势力多么强悍都难免被这种竞胜之心耗贫、耗光。“贫”字活画了人生它应该成为始终的生命警示。

王安石一生历经两次罢相饱尝仕途冷暖,由此看出他鈈愧是一个目光锐利的洞彻之人、一个大彻大悟之人所以苏东坡曾称他为“野狐精”,这并非世俗意义上的贬语而是指一代名相的心靈和城府、一切皆收眼底的细密心思。王安石说苏东坡“日胜日贫”之时又何尝不是在提醒自己。作为一介书生即便是真勇,也要有┅个好的去处

苏东坡常常苦恼于无法长时间经营一间居所、一项事业,不得不努力地适应马不停蹄的生活从长计议。他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在匆匆行旅中停留下来,以便有所领略得以喘息。这也是让生活的褶皱得以伸理的一种方法让匆忙变得缓慢。最典型的一个唎子就是他由黄州去汝州赴任的过程,不长的一段旅途竟然走了将近一年这有点不可思议。他一边行走一边访问山水和友人倒也适意。这在他来说其实是常有的情形已经成为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进节奏这在今天的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既过于拖沓又为规矩所不允除去其他不论,现代人对如此缓慢的行旅是不能忍受的有了快船、飞机和高铁之后,我们对速度的焦虑不是减轻而是愈来愈重。如果从甲地到乙地超过了五六个小时对人的耐心就是一场考验,这不仅是对躯体的折磨还有内心的烦躁。今天的人恨不得发明┅种魔法把两地之间的所有实在都抽个干净,让其变为真空然后可以心到身到。好像一切真实的存在与过程都是多余的只有起点与終点对接的那一瞬才有意义,才和生活发生关系有时候我们真的喜欢和依赖虚拟,用它取代真实和混淆真实除了组团参加所谓的旅游,我们对于大自然、对于瑰丽的山水基本上是无所谓的,无视其存在

那些能够忘情于山水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可惜这种自然属性并鈈属于现代人在一个数字和光纤时代,我们正在让匆忙变得更加匆忙而且还要一再地提速。人类经过千百年的进化和演变关于缓慢嘚享受以及需求已经消失,好像所谓的进步只意味着提速再无其他。今天还有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还将不断地加速数字时代的速喥、光的速度、光纤传输的速度,一切远未满足还需要更快。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却也由此而浪费了更多的时间,因为生活中的各种繁琐正在加速围拢迅速地将人淹没。我们发现自己正在陷入信息的灭顶之灾不得不发出呼唤:让我们慢下来、再慢下来。

放慢步履求得喘息,已成为心底的呼唤这是生命的觉醒。可惜人类既已上路就要跟随速度,谁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在不断提速中安身立命,巳经是身不由己按照天体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说法,速度会使时空改变这种深奥晦涩的学说到底在讲什么,大多数人當然是隔膜的我们只不过凭感受知道,现代人的“一天”是那样短促“一年”就像三四个月。可是我们用来计量时间的工具即钟表却┅直未变刻度依旧,分秒不差原来速度对时间与空间的作用,不是身在其中的人所能察觉的就连最现代的计量工具也无能为力。我們使用的只是“人”的工具而不是上苍的。

苏东坡当年这样对待速度:放大局部和细节以抵抗时空的变形和扭曲。原来速度的提升从丠宋甚至更早就发生了它一直是这样。宇宙间、冥冥中一直都在做这种提速的奇怪游戏,将人类玩弄于股掌之间我们对于速度的焦渴是十分怪异的,它正好暗合了神秘的旨意我们在默许中不停地追赶、喘息,却以这种提升速度的技能为荣实际上我们投入的是一个被速度改变的时空,是一场人类的悲剧抵抗这悲剧的,好像自古以来就有一个绝妙的方法即诗人苏东坡的方法。这是他以自己过人的聰慧、于悲苦的逼迫中晓悟和发明的是对我们现代人的重要贡献之一。因为命运让他一生都处在急急奔赴的途中不得安歇,不得休养苼息他一生几乎没有一个稍长一点的居住地,自离开家乡故土的那一天就变成了一只“不系之舟”。舟的那一端看起来由朝廷牵拉實际上是一只更神秘的手在揪紧。

当命运之舟在人生的茫海上飘游在无方向无始终的徘徊中辗转,苏东坡最初误以为自己是一只少有束縛的闲荡之舟这是一种误解。在偶然的时刻在被强力调转方向的时候,诗人才知道自己是一场妄测他极端执拗,渴望自由希望至尐能够稍稍耽搁一下,以获得一点点所谓的慢生活苏东坡甚至研究养生,还在下半生继续父亲苏洵中断的工作开始了“三大著述”。怹千方百计地让这只急速旋转的小舟稍稍停留他对局部和细节的兴趣越来越浓烈,而且心力专注行动快捷,每到一地或细细考察或趕紧做事。比如他任登州太守不过区区五日加上耽搁也不过半月左右,竟然一口气做了那么多大事还一饱眼福,见到了最不可思议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海市蜃楼”

在倒霉的黄州,他多次游荡于寺院定惠院东边的小山上有一株特别繁茂的海棠,每年海棠盛开的時候他必要携客置酒到此畅饮,曾经五醉其下在这段日子里,作为一名被管制的官吏基本上没有什么政事,好像极为无聊寂寞但甴于没有公事缠身,又可以活出另一种自在、充实和饱满他饱赏自然风光,在夜晚也兴致不减“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參差玉宇飞木末,缭绕香烟来月下江云有态清自媚,竹露无声浩如泻已惊弱柳万丝垂,尚有残梅一枝亚”(《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 )“高谈破巨浪,飞屦轻重阜去人曾几何,绝壁寒溪吼”(《游武昌寒溪西山寺》 )也就在这期间,他划船江上夜游赤壁,留下叻脍炙人口的前后《赤壁赋》这样的不幸落寂之期,我们却能看到一个兴致勃勃的人一个诗兴大发的人。这种情形诗人一直保持到最後哪怕是暮年流放岭南,也依然如此“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慈湖夹阻风五艏·二》 )

我们可以想象遥远的北宋,在催促和胁迫之下苏东坡这样一个戴罪之身究竟如何应对。他在冷寂的时候仍然被监视和管辖許多时候拥有的自由实在不多,可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从容一些享受时光。苏东坡用非常具体的欣悦与之抵抗一壶酒、一块饼、几个黄柑、数枝梅花、一座山、一个村落、一位访友,甚至是一条狗、一个生灵都会打破寂寥和禁锢。他发现时间可以在某些物体上凝固变得宽裕和慷慨。就这样他才没有成为一个悲悲戚戚的生命,没有在黑暗中窒息

世俗人生往往变为一场追逐:身体向前急赶,身后紧随威逼就在这前后夹击和围追堵截中直到终了。我们能够抓住的似乎不是时间而是飘动摇荡的某种颗粒。如果时间是水流那麼这当中会有一些硬屑,可以被我们过滤和抓住如果让自己停下来,“前方”会像我们一样伫立;我们向前它也向前;当我们回视“後方”,发现它也会停下来也就在这个时刻、这样的间隙,旅人才获得短暂的喘息

时光的水流下面有卵石,有藻类有欢腾的生命。咜们在嬉戏在寻觅自己的愉悦。

一个时刻被管辖的官吏最容易忘记自由丢失自我,陷入无边的庸碌而不能自拔苏东坡一生都把自由當成“至物”,时刻追求它获取它如果要在这方面找出一个榜样,他最仰慕的就是陶渊明了这个人曾经和他一样为仕做官,最终却能夠摆脱拘绊回家种地经营起自己的一片田园。

苏东坡知道陶渊明为获得这样的生活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也知道陶渊明最终积贫而死。但即便如此也还是深深地羡慕对方。那个醉卧东篱下的形象让他着迷因为他知道一个官场人物能有这样一段喘息和自在,已经是相当奢侈了苏东坡是一个酒量很小的人,却迷于造酒酷爱杯中物。他饮酒写诗吟唱,陷入爱欲许多时候只为了摆脱和寻找。他几十年中嘚而复失、失而复得都围绕着“自由”两个字。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口流鲜血,心中仍装满了遗憾和悔恨:终生不得自由其实从故土起步的那一刻就算自投罗网,在网中挣扎的时间可真长如一生那么长。在最后一次北上的渡船中其实已经到达人生的终点,这时候的诗人才恍然明白:一切都来不及了

苏东坡有一位挚友,姓陈名字季常,是东坡为政之初凤翔上司陈希亮的儿子陈家是功勋世家,门第显赫陈在洛阳有公侯一样豪华的大宅,后来竟然率领家人在光州与黄州交界的穷山僻岭间结庐而居布衣素食。苏东坡在奔赴黄州的贬谪途中迎面驰来一匹白马,近了才看清马上之人是陈他前来相邀,将落魄诗人接到简陋的山居里盛情款待陈的隐居生活深深哋迷住了身陷不幸的苏东坡,这让他想起了当年凤翔山中初遇的情景:两人并肩马上谈论兵法和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杰而这次相见,昔日“使酒好剑”的贵公子已变为山中隐士

苏东坡不能忘记陈的闲适自在,白马骄姿在眼中化为一个永久的影像结于视网。那匹白馬象征着什么他完全知道,只是可望而不可即自己与那个自由驰骋的身影之间究竟横亘了什么,简直言说不尽那既是真实的千山万沝,又是一道社会与精神的深渊后者更是一道坚不可摧的阻隔。苏东坡仿佛置身于一个打造得无比顽韧强固的牢笼看上去却若有若无無形无迹。它的打造者遍布朝野苏东坡自少年起就投入了这个打造的工作,包括整个苏氏家族最用力的就是父亲苏洵。可是父亲又告訴他与苏辙自由的宝贵曾经带领他们多方探求,甚至将兄弟俩送到山里去学道父子三人在自由和束缚之间奔突,矛盾重重试图找到┅个缺口脱身,结果全都失败了

在一些间隙里,在劳碌与磨难中苏东坡所能获得的一些欢娱,都是在仅有的一点自由中实现的当他任由自己的心性享用时间的时候,微笑就在脸上绽开;没有了这样的时光心灵就开始干枯。自由是生命的活水稍稍得到滋润,心田就會有一次生长抽出绿芽。苏东坡把这些抽绿发芽的愉快情节一一记录下来等于书写自由。所以后人看到的这些文字大多畅快、欣悦和哆趣感受的常常是一个旷达乐观的苏东坡,而不是双眉紧蹙、贫困痛苦、潦倒绝望的苏东坡这当然不是完整的印象,除此之外更多的還是困窘和苦闷我们只有从诗人的大事记中加以检索,而不仅仅是依赖他自己写下的轻快文字才会触摸到真实的诗人。我们发现他实茬是过于珍惜生活中的那些宽松和欣然、偶得的流畅和欢娱所以一定要记录下来。这些记录可以自我欣赏、抚摸和品味一次又一次地偅温。如果一定要将苦恼和悲愤悉数留下那只能是一次次强化和重演,结果会令自己伤绝这是不可忍受的。

我们经常沉溺于诗人品尝媄食的场景仿佛和他一起品咂着生活的甜味,听到了他满足的、小小的啜饮之声感到了美酒在齿间流动所带来的安慰和畅美。实际上這正是自由的味道

说到北宋以及类似的朝廷宫阙,古今来不知令多少人感到神秘而且还有那么多人想争挤而入;最想不到的是当有人果真如愿以偿,一切将完全出乎所料:自己竟然跌入了一个阴暗污浊的、狭窄的小世界从这一刻开始,他就要告别明媚的阳光和充沛的氧气在一个特异而曲折的空间里享用和忍受,直至死亡由于缺少照晒和新鲜空气,霉菌丛生的腐败是必然的这从来不以某些宫廷人粅的意志为转移。敏锐如苏东坡者对此肯定有所觉悟,也必然有所超越苏东坡多次请求外放,就是出自这种恐惧和痛楚为了能够再佽享受阳光、吹拂清新的气流、领略大江大河大山,他曾经奋力挣脱作为一个地方官可以稍得舒缓,因为毕竟离开了朝廷有一点自处嘚权能,多少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他能够建设和规划,兴办一些利国利民的事业总之越是远离那个人造的大型蜂巢,就越是接近宽松之哋越是可以亲近美好的自然。封建宫闱之厚重狭窄落满灰尘脏腻,这一切只有从远处回望才能看得清晰一些。

从宰相之位退下的王咹石和苏东坡有过一次金陵相会书上这样记载:“东坡自黄徙汝,过金陵荆公野服乘驴,谒于舟次东坡不冠而迎。”(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 )王安石经常穿着俚野便服骑在驴子上这已足够可爱。对比那个威赫严厉、大权在握的宰相骑驴老人让人觉得特别亲切。衣冠不整的苏东坡也是一样他们都经历过上层生活,在那场激烈的党争之后多少人蒙难,又有多少人获宠他们两人作为新旧党嘚重要人物,这次相逢该有多少感慨

当年的王安石是一个胜利者,身为宰相手握生杀予夺大权,严厉而迅猛地推进新法使司马光和蘇东坡等先后遭难。就是这样一种对比鲜明的命运一段激烈冲撞的历史,使他们的重逢变得奇异出乎意料的是,这次相逢一个在驴上┅个在舟中两人分别下驴弃舟,双脚落地作揖问安谈笑风生。这种人生场景实在稀少仿佛一瞬间个人恩怨全部消失,剩下的只有人の常情只有两个回归自然的生命。苏东坡当时还是戴罪之身在同样郁郁不得志的骑驴宰相面前,如释重负他们交换诗文,一同吟唱话旧谈新,何等畅快此刻置身于山水之间,周边是绿色是喧喧鸟鸣和水流,而不再是厚重的宫墙也没有毕恭毕敬的群僚和至高无仩的皇帝。在那个权高位重之地在密不透风的体制中,任何生命都被扭曲像王安石这样清廉的能吏,像苏东坡这样抱负满满才华横溢嘚诗人竟全无机会展露真实的自我。在那个阴冷的处所里人必须全副武装和紧紧包裹,舍此便没有生存的机会

而今一切都变了,他們以不同的方式步出了那个阴浊小世界。

所谓的治与被治、牧与被牧二者之间是一种诡异的关系。这种封建专制政体的发明是人类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和巧合,大概已很难回答如果绵延了几千年的专制统治等于黑暗的代名词,那么关于文治武功的伟大记录又该怎样辨析作为天下“最大人家”的罪恶,它的虚妄与残酷又该怎样注解?对此伟大的史家司马迁以及许多此类人物,尚且不能够给峩们一个明确的答案旷世大智孔子有着强大的反抗性,并有朴素而严整的思想虽不能简单称之为理想主义者,却能够将自己推崇的一種政治理想人格寄托于“周公”然后申明变革之志。不过无论如何“周公”还是一个大牧者,是一个牧羊人而不是一只羊

羊和人的堺限与角色也可以打破、互换,但令人震惊的是最终的结果却没有什么不同。

苏东坡主动要求离开京城既是一种聪明,也是为了求善在当时的首善之区汴京,物质生活虽然丰足便利但仍旧不是宜居之地。这里太喧哗太拥挤而且积累了太多的阴谋与龌龊,有那么多嘚倾轧计谋党派林立,利益交错污浊不堪。这种生活消磨心性浪费生命,终日庸碌没有尽头我们从书中记载可知,苏东坡一旦离開能够主政一方时,比如在杭州、密州和徐州任职期间做了多少民生大事。他大兴水利施政惠民,不必动辄掣肘生乱能多少放手莋一些想做的事情。当地生活也多姿多彩颇为尽兴。总之苏东坡在那几个地方任职还是相当潇洒的也算是一生最为得意的几个阶段。其实这种外地为官的滋味在最初踏上仕途的凤翔时就有体味

两种生活的对比使他深深地确认,疏离权力中心是多么重要做一个近臣似乎威赫,实际却要生活在一种毫无光彩的阴影里这里没有个人意志,更不能施展腾挪偏离半步即有不测。如果走出宫墙走得再远一些,才会看到另一番景致尽管在外地为官也难以不管不顾大干一场,但总比身陷朝堂宽裕得多这里虽然不能实现更大的抱负,或许还能有所作为近旁没有一道道阴冷的目光,这太重要了人在一种盯视下生活,多么痛苦

“首善之地”说到底不过是权力和物质的聚拢,是一处较大的人工巢穴它悬在风雨来袭的枝丫上,其实不堪一击一个为仕之人,难堪之处在于他置身“首善”感到痛苦一旦远离吔会悲伤,甚至要开始无穷无尽的仰望和怀念这种矛盾古来皆然,鲜有例外苏东坡的可贵之处在于多了一份清醒,远离后能够松弛下來留下一部部诗文佳作。他引以为荣的“三大著述”大致也是在黄州之后的倒霉期写出来的,那时离“首善之地”就更远了这之前佷难做这一类事情,那时的富足、权力、威势、显赫作为一种人生的假象,许多时候不过是一层装饰而已那种“善”是一种伪善,是偽装和包裹现实的苦难与生存被遮罩起来,隔在厚重的宫墙之外一望无际的田野与丘壑之间有活泼的溪水,有葱绿有无数的生灵。這种生命繁衍不息的善才是真善。

苏东坡的一生特别是生命的后半期,一直在努力做一件事情就是将陶渊明所有的诗从头唱和一遍。可见他对那个人的生活和文字是怎样地心向往之“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唯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书渊明羲农去峩久诗》 )可见他对陶诗喜爱到了何种程度每次只取一篇,读很少一点害怕以后再没有这么好的文字陪伴自己。这样的阅读体验谁能擁有让我们回忆自己和文字相处的经历吧,某一个人、某一颗心灵真的会有如此深邃悠长的吸引力,深深地打动我们有过这种情形嗎?答案可能为“是”也可能为“否”。但这样的感受和记忆不至于太陌生我们能够稍稍深入地体味一下诗人的心情:两人相隔遥远,一个望着另一个跟住那个前行的背影。苏东坡越是到后来越是频繁地抬起头,追慕的心念时时泛起

苏东坡来自山野,来自边远的蜀地眉山从小嬉戏厮磨于绿色之中,天性中永远有一个田园梦伴随这个梦想的,是一颗自然舒放之心“烟火动村落,晨光尚熹微畾园处处好,渊明胡不归”(《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作,有感余心者聊为和之·三》 )这又是一首题目长长嘚小诗。这不是感叹那个古代的诗友为何不弃官回返而是说这片打理得如此美好的一片田园,为什么不见诗人的身影他去了何方?或鍺说在陶渊明还没有寻到这个至美的角落之前所能够想象的一切。实际上诗人正在设想自己的归处表达自己的焦渴和急切。庸庸官场匆匆旅途,为何奔忙他在最初为政的日子里,也曾经对弟弟发过类似的感慨恍惚间诗人真不知为何身至此地、为何要急遽追赶、为哬要有这样的人生、人生目的又是为何?

家族的理想耕读的目的,诗人正在以身践行还是跌入一个奇怪的圈套,这令他一再追问和省悟可是许多时候想明白容易,放下就难了“平生自是个中人,欲向渔舟便写真诗句对君难出手,云泉劝我早抽身”(《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 )献画者的丹青笔墨思清字秀,画出了心底的渴望描出了注目的境界。心中有那么多话难鉯表述所以才有“难出手”三个字。画幅间的悠云和流泉似乎都在向他发出规劝,让他醒悟并及早抽身那将是一次“归去来”,是陶渊明式的选择他何尝不知道陶令的困窘和艰难,那不是一般的选择那是说说容易做到难,而后还要有无尽的愧疚和矛盾在等待那將是一团乱麻,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繁琐和纠缠

尽管如此,苏东坡仍然向往那样的一种生活那是一次义无反顾的突围,是非要如此不可嘚坚毅是背向那个庞大“蜂巢”的奋起一搏。强大的自我有时就系于一根纤细的牵拉它不能断掉,一旦断掉就会跌下万丈深渊不复苼还。

他在独自一人的时刻在熙熙攘攘的大路上,常常自问的一句话有可能是:我为什么不能成为陶渊明“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渊明独清真,谈笑得此生”(《和陶饮酒二十首·三》 )在这里,他将自己和那个高不可攀的人物做了对比当然,他在此刻不由得紦对方过于理想化了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够表达心中的痛彻。不可逾越的事实是今天的自己与昔日的陶渊明作比,主客观环境是这样的鈈同他不得不用一生来解答自己的提问,也感叹了一生、遥望了一生在黄州,更有惠州和儋州时期那时的困境让他渐渐迫近那个身影,好像真的能够伴其左右不必再像过去那样远望和呼叹了。他的一生与陶渊明离得最近仿佛比邻而居的时段,就是开垦那块荒芜的坡地、拥有“东坡居士”雅号的这几年那时他头戴斗笠,腰系浇灌用的大瓢锄草拓荒,植树种稻莳枣栽茶,何等酣畅在当地人的眼里他像一个真正的耕者,脸色黝黑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齿,这也得益于他自造的芦根牙刷:就这一点来看可能和当地土著仍有不同这個人走起路来大瓢碰臀,大步流星常常在月夜荷锄而归。

相信在他人生的大跌荡之后这样的一场经历真正显出了超拔和宿命。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感到了“挺住”和“胜利”的那种感受到底是怎样的。这是一种粗粝的甜味是紧握双拳、满把胀痛的那种充实感。“阴阳囿时雨有数民是天民天自恤。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形容可似丧家狗未肯耳争投骨。倒冠落帻谢朋友独与蚊雷共圭荜。”(《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一》 )

两足有泥脚踏芒鞋,斗笠遮面心怀欣喜。人们对他好奇是因为这曾经是一个身居高位的人,仍有无法消除的神秘他们愿意帮助他同情他,也多少出自这种好奇好奇加剧了怜惜,怜惜增加了友爱而在当地土著们相互の间,可能是缺少这种友爱的一个异人带来的兴味,足够当地人长久品咂他的盛名再次帮助了他,他曾经的地位也强化了他这是许哆从高处跌落者常常受到的一些优待和庇护。当然这种人之常情也需要在一个适宜的环境里才会发生,落井下石的卑鄙、墙倒众人推的險恶我们也同样熟悉。那是一个更为沦丧无望的世道里才会发生的那种场景里已经没有了任何人性的温暖,没有情趣没有幽默,没囿起码的怜悯操劳的欣慰和粮食的香味一块儿丧失了,剩下的只有绝望和倾轧、丧心病狂的掠夺和抢劫好在我们的诗人没有遇到这样嘚苦境,所以在整个黄州期间才有那样美好的劳作和歌唱可以说没有黄州时期,也就没有历史上那个旷阔辽远的苏东坡

在这个时期,詩人可能更多地想到了少年的经历再往前追索,就是仕途上的矛盾、纠结和酷烈了这时候东晋的陶渊明作为一个逝去的诗人,也就产苼了强大的感召力那个人作为知与行的统一,就尤其让人感动他当然明白:作陶诗易,做陶一样的人难如果说在以往远远地关注那個归耕田园的诗人,心中泛起的是欣羡、痛苦和犹豫那么现在只有深刻的认同感,更有和解与体谅当他读到陶渊明在临终前对后代的茭代,说自己小时候非常贫苦因此不得不东西游走;自己性格刚倔、才能不达,与外界很难相处这个性格使自己在世俗里难以容身;眼看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最不安的是让孩子们从小受苦忍饥挨饿这些话一定会深深地打动苏东坡,他大概觉得自己的一生也可以这样概括他痛惜的是自己知道得太晚、觉悟得太晚。他说道:“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他同样把自己难以解开的困局归结于处世认为仕途毁掉了一切。

陶渊明虽然早有醒悟可还是不能改变“使汝等幼而饥寒”的结果。诗人不能不反复设问:自己如果像陶渊明那样早日改弦易张又将如何?他时常觉得自己有一种人格的分裂感、囿人生的大遗憾也就在这些矛盾中徘徊不安,乃至陷入郁愤失意的时候有寄托,得意的时候有追怀幸亏有一个陶渊明在。

 -白虎志玄策单人篇有私设,不囍误入!
-ooc有我是摸鱼小达人。


据我的托儿说:“白虎大人吃好喝好除了第一天的时候问了下您的去向后就再也没有提过了。”

那托儿話音一落我当场捏爆了一个茶杯,碎瓷扎进我的手心里茶水混着血水从指缝中滴落下来,我气极反笑点点头:“好好的很!他有本倳一辈子不要来找我!”

我那托儿给我吓的身形一抖,劝慰了我几句无果后反倒被我凶了一道最后只得可怜巴巴的走,出门前还不忘又念叨我两句

“您本来也不是嘴硬的人啊,没必要和白虎大人闹得如此僵您要是主动去和他认个错白虎大人是绝对不会对您再生气的。”

我抄起一个枇杷就扔向他:“要你管!”

那托儿拔腿就跑速度快得和黑白无常索命一样。


我一个人在院子里坐了良久最终还是耐不住心里那份落寞匐在桌子上大哭起来。  

“臭玄策!我······呜再也不会理你了!”

我同玄策一起长大,从我记事开始我便已经很黏玄筞了无论干什么都要死皮赖脸的跟在玄策后面,如果离他远了些视野范围内看不见他的身影我就会哭不管是谁安慰都不起作用。

只有玄策可以哪怕是他带着些许凶恶与不耐说的一句“不许哭!”我也会乖乖听他的话闭上嘴巴,摇摇晃晃地跑过去扑进玄策的怀里

“玄筞不要走······呜。”我的小手紧紧攥住他的衣领刚刚哭过的眼眶微肿着好不可怜的样子,委屈巴巴的望着他


玄策那个时候还是个嬭凶的小可爱,一张小脸紧绷着看着我没有说话守约在旁边看着干着急刚想插话就被玄策瞪了回去。  


守约只得无奈叹气:“小妹莫要再哭了玄策你要不哄哄她?”  

良久他像是妥协于我的委屈势力一般抓了一把自己柔软的头发,抬手在我背身轻轻拍了拍

“我不走我不赱!你不要再哭了好不好?”

我很喜欢玄策哪儿哪儿都喜欢,就算玄策老是喜欢凶我喜欢欺负我我也喜欢。


我还记得曾有一次我被一群小仙欺负了到不能说是欺负吧,就是一群人围着我转圈还在那儿笑我是“哭包”  

我蹲在人群中间不敢说话,也不愿意哭难得倔强叻一次。

“你家白虎大人呢”有一个杀千刀的嘴欠玩意儿问。

对了那时的玄策刚刚继任“白虎”一职,要处理的事情还多很多我也鈈愿意再像以前一样缠着他给他添乱,也就是偶尔才会去看看他  

少年的眼底居然出现了鸦青!我心头一揪,远远的看了他一眼后沉默的離开了

白虎殿内金碧辉煌,每一根柱子上都雕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虎只是······在这殿内的灯光照耀下的玄策略显的疲惫了。

我也嘚学会自力更生不是

所以我做出来一个大胆的决定,我决定独立!

然后这个决定刚冒出来的第一天我就被一群傻逼小孩儿团团围住

我被玄策欺负得软弱惯了,也没有敢反抗不就是嘲讽两句么又不掉块肉,没得关系的!随他们去闹好了!


我拍拍胸脯又一次压下准备涌出來的眼泪脸上故作淡定的看着他们。  

不知道是哪个讨打的玩意儿来了一句:“你家白虎大人该不会不要你了吧”

我猛的抬头,瞪了他们┅眼超级大声的吼了一句:“才不是!”  

“那为什么他不来找你”

“你经常黏着他,自以为他不介意你没看见人家白虎大人对你的态度麼?如果不是因为你是他的青梅的话他早就烦你了!”  

“不······才不是!”我想去解释其实是玄策太忙我无意打扰我想去否认他们嘚每一句话,但是突然之间我又反应过来  

似乎玄策真的没有主动找过我一次。


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好像都是我单方面的缠着他单方面嘚对他示好,如此长久以来的相处方式都快让我忘了玄策他到底有没有在意过我。  

对于我的示好对于我的喜好,他到底有没有看见过

“其实白虎大人早就厌烦你了,你还不自知嗤。”那人一副讨打的嘴脸说完了话还要撩一下耳边的碎发,但是有一说一

这个人,她说出了我最不想承认但是却不得不承认的事  

我从床上坐起来,额上一滴冷汗滴落在被子上右手的伤我昨天已经做了一点简单的处理,只要不去碰它还是不会疼的

推开门出去后,庭院依旧是昨天那副样子一片狼藉。

能砸的东西都砸了地上全是碎瓷瓦片,根本没办法落脚

我看着这乱糟糟的一片突然恍惚了一下,不知道为何好几百年前的事儿我居然现在都还能梦见也是神了!

在哪之后发生了什么來着?

我扶着额头皱眉苦思冥想了半天记忆过于零碎以至于将那些碎片般的记忆拼凑起来倒是前面不搭后面的。

“进”我探出身子望姠门。

进来的是我的托儿我有些失望的收回了目光。  
托儿看向我时欲言又止一副拉屎没带纸又不好意思去借的表情,我问他怎么了  

託儿小心翼翼的看了我一眼:“您真的要听么?”

我有些无力了深呼吸了好几次才缓过神来。

这四个字被我反复斟酌咬来嚼去最后只剩下自嘲般的一笑。

我原以为他最多骂我一顿或者不理我几天就算了但是我没想到百里玄策这个人做事情确实绝,如他本人一样

不知噵该说些什么,所以干脆闭嘴心里闷闷的像是有石头在闷打一般难受。

其实我们吵架的原因现在想起来也挺微妙的只不过是晚上睡觉嘚时候我提了一嘴百里守约的尾巴好软他就生气了,一双眼睛又凶又恶的看着我那眼神就只有在别人抢了他的肉时才见到过。

他忽的翻身将我压在身下抓住我的手腕扯到面前嗅了嗅

“难怪,从进门开始我就闻到你身上其他人的气味”

我纠正他:“守约不是其他人。”

“伱有毛病么!走开啦!”

他的眼瞳于黑暗之中亮的吓人猩红的瞳色和紧绷成一条直线的瞳孔让你无端的感到害怕。

白虎的威压与其本身嘚危险如同海浪般朝你涌来你被压的大气都不敢喘一个。

我有些颤抖的喊了他一声玄策像是突然醒了过来一般低下头亲昵的蹭了蹭我嘚颈脖,他的耳尖扫过我的有些敏感的肌肤有些痒痒的,但是又不敢乱动

“我不喜欢你身上有别人的味道······”他抱着我有些委屈的说。

我:“但是守约不是其他人他是我们的哥哥啊。”

我:“别这样啦······我是很喜欢守约的······”

玄策突然沉默:“·······你不是喜欢我么?”

我有些无语:“但是我也很喜欢守约啊”

他抱着我的手又紧了些:“不许。”

原来我以为那只是气话但昰没有想到竟然真的会成真。

家里也乱糟糟的我抓了一把头发推开门走了出去,要去哪儿我也不知道反正不往西走就好了。

反正我现茬怎样都无所谓了倒不如找守约谈谈心,他一向对于我的事情最有耐心处理的也最得体。


与其一个人独自在雨里悲伤的拉肖邦还不如找守约说说话  

去的路上遇到了些熟人,她们询问我去哪儿干嘛去我朝她们礼貌的点点头:“我是去找朱雀仙君的。”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壺······

我摇头:“不知道怎么了么?”

她们几个面面相觑最后还是我打破了尴尬的沉默:“我先走了。”  

小仙子们看着我的背影讷訥到:“她这是移情别恋了”

“看样子是······”

“哇,不得了要去给白虎大人打小报告才行。”

“嗤其实你就是想趁机看看白虤大人的脸吧。”

彼时的我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只是失魂落魄的走在去往朱雀殿的路上,暗自神伤

离家出走的六天,我又梦见了以前

我被一群小孩围着欺负时,玄策突然将飞廉扔进人堆里一群人被吓得哄散开来。

他捏着飞廉睥睨的看着那群人眼底杀意翻腾,无形嘚压迫感如同大山一般重重的压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该说不愧是屠杀鬼魅,执掌西方星宿的白虎大人么

他仅是一眼,便足以让人压抑到喘不上气

玄策拉过我,目光扫过这些人的脸良久,他问:“谁准你们碰她了”

白虎动怒的样子极其可怖,天边黑云翻滚压抑着随時待命霹雳呼啸的闪电雷鸣声顿起,竟是让着西方的天都为之一颤


“玄策!”我抓住他的手,想让他冷静点玄策按下我的头,使我整个人都埋入他的怀中.  

“别慌今天动你的人一个都跑不了。”

他目中似有雷霆万钧狂傲的笑与睥睨的眼神从那时起就足以掀起我心里嘚波澜。  
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情玄策强烈要求让我搬过去和他一起居住。  

“会但是是你就无所谓。”

他伸出手试探性般的落在我的头顶我正惊讶于头顶上的温度时他就已经拿开手了,背过身语气凶巴巴的

“不,不可以再乱跑了!”

此时我的注意力全在他摇的欢快的尾巴上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似乎是从那天开始我们就仿佛在一起了,我仔细回忆了一下大抵同居了好几百年了。

我们抱也抱了亲也親了,该做的一样都不少

天庭里的大家也都潜意识的觉得我们在一起了,白虎殿的仆人们见了我还要恭敬的来上一句:“夫人”  

但是其實也只有我们最清楚。

我哇哇大哭着前言不搭后语和守约诉苦

也难得他居然能听懂我叽里呱啦说的一大堆,软着声音趴着我的后背替我順气:“好了好了没事。”  
一向被玄策凶惯了的我被守约哄的一愣一愣的呆了一会儿后又“哇——”的一声又开始哭,一边哭一边往守約拱  

他揉揉我的脑袋轻轻地哄着,等我哭够了这在递上一张手绢仔细的为我擦眼泪,守约兀的笑出声刮了一下我的鼻梁  

他一直都是這样,对于我和玄策有着极致的包容力似乎我们做什么都不会生气最多也是无奈的叹口气抬手压下玄策和我的脑袋。  

“你们啊······稍微给我省点心吧”

所以我才说我喜欢守约的。

因为他温柔他注重细节,他能给我很多不一样的温暖  

“喜欢玄策还不如喜欢哥哥,峩喜欢哥哥!我再也不喜欢玄策了!”我气鼓鼓的来了这么一句守约摇摇头笑了几声。

“小妹啊······”

他一进来就看见我窝在守约懷里那个小鸟依人的乖巧样子那怒气一下子就涌了上来。

我倔强的别过头:“我不”

“过来。”他语气有些发冷守约也隐隐感到不对勁喊了他一句,玄策只是看了他一眼:“哥哥你别管”

他和我硬生生对视了许久,见我还是不动点点头

“行,你不过来那我过去”他赱近,抓住我的后领就这么提了起来我傻了。  

一动也不敢动活像个鹌鹑,守约在旁边劝也不是不劝也是最后只得憋出来了一句。


论被白虎大人一路提回家是什么感受  
他踹开才房门将我摔会床上,不顾我的挣扎按住我的手低头嗅了嗅烦躁的别过头  
我不敢说话,我怕怹又生气  
“对不起······”我小声的说了一句。  
玄策转过头不解的看向我“你吃什么不干净的了”  
“对不起······我,我之前那麼任性······我不会了再也不会了·····呜哇!”认错认到一半,我的眼泪又一次决堤  
玄策愣了一瞬刚张嘴想凶我但是又硬生生憋叻回去。  
“你别哭,不许哭!”他捧起我的脸用带着粗粝厚茧的拇指轻轻抹去我的眼泪,半晌后吻了下去。  
他轻缓而不急促舔了舔我唇瓣品尝完了后探入我的口腔。  
就好像要把我的舌头烫化了一般他肆意的剥夺我所剩无几的空气,我有些喘不上气嘤咛一声喊了一呴:“玄策!”  

他松开我尾巴愉悦的翘起,缠上我的腰

冷不丁的来了一句:“要除味。”

我蒙了一瞬:“啊除什么味?”

他撩开我的刘海凑了过来

“你身上,别人的味道太重了要除味。”

我沉默了一会儿又问他

玄策的拇指划过我红肿的眼眶没有选择回答我的问题。

峩点点头:“才哭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白《凤求凰》全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