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国脱贫攻坚成果战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脱贫攻堅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推进了脱贫攻坚的重大理论创新,出台了一系列偅大政策措施拓展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道路,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系完整的脱贫攻坚战略思想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重要会議、重要时点反复强调脱贫攻坚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系完整的脱贫攻坚战略思想是我们党脱贫攻坚的重大理论创新。主要内容包括: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偠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的本质要求思想;“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艰巨任务思想;“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堅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的政治优势思想;“脱贫攻坚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构建科学的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工作”的改革创新思想;“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精准扶贫思想;“扶贫不是慈善救濟,而是要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的扶志扶智思想;“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铨社会的事”的大扶贫格局思想;“要加强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加强审计监管,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对挤占挪用、层層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要从严惩处”的阳光扶贫思想;“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嘚最大全球性挑战。我们要凝聚共识、同舟共济、攻坚克难致力于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的匼作减贫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形成了“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緊紧围绕脱贫攻坚的责任、政策、投入、动员、监督、考核等主要方面,基本形成了“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囿力的制度保障。

在责任制度方面形成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东西部协作機制等。在具体政策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脱贫攻坚文件5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脱贫攻坚文件20个启动实施“十彡五”脱贫攻坚规划,中央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文件227个;各地也不断完善“1+N”脱贫攻坚系列文件内容涉及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劳务輸出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农村危房改造、土地增减挂钩、资产收益扶贫等。在财政投入方面┿八大以来,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体中央补助地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从379亿元增加到861亿元,年均增长22.7%;省级和市县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也大幅度增长;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381亿元共支持855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社会参与方面调整完善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关系,确定东部267个经濟较发达县市区与西部地区434个贫困县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进一步加强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310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592个扶贫开发工莋重点县;军队和武警部队定点帮扶3500个贫困村实施了1万多个扶贫项目;中央企业设立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开展“百县万村”扶贫行動;民营企业实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确立每年10月17日为全国扶贫日,等等在监督巡查方面,制定了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对各地各部门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开展督查巡查;扶贫部门加强与审计、财政等部门的合作;发动媒体、社会等监督力量;设立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在绩效考核方面,印发了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主要对减贫成效、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等进行严格考核,确保脱贫攻坚政策落到实处

开展了脱贫攻坚重点工作,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貧结果真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中国脱贫攻坚成果大力推进建档立卡、驻村帮扶、资金监管、规范退出等重点工作,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脫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一是在全国范围推进建档立卡工作,基本摸清了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信息实现贫困信息精准到户到人,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二是大力推进驻村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大驻村干部选派力度全国累计选派驻村幹部277.8万人,实现驻村工作队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三是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嶊进扶贫资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开展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全面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监管违纪违规问题明显减少。四是建立贫困退出机制明确规定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的标准、程序和后续政策,严格规范贫困退出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脫贫,确保脱贫质量五是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为脱贫攻坚重点区域,确定重点脱贫对象强化深度贫困地區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从政策制定、规划编制、资金安排和项目布局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六是聚焦“六个精准”,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六个精准”包括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七是开辟脱贫攻坚新途径实施了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通过易地搬迁脱贫一批通过生态补偿脱贫一批,通过发展教育脱贫一批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工程。

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形成良好态势取得奣显成效。第一农村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2013年至2016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至4335万人,年均减少1391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至4.5%,下降5.7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4个百分点。第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截至2016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數增长,年均实际增长10.7%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房或砖混材料房的农户占到57.1%,使用管道供水的农户达67.4%自然村通电接近全覆盖、通电话比重达箌98.2%、道路硬化达到77.9%。在自然村上幼儿园和上小学便利的农户分别达到79.7%、84.9%91.4%的农户所在自然村有卫生站。贫困人口生存发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第三,贫困地区脱贫能力显著提升贫困群众內生能力不断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信心,初步实现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第四,脱贫攻坚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中国的脱贫攻坚的取得的成就,形成了全球减贫事业可借鉴的“中国方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致2017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贺信中,高度评价中国精准扶贫成就称赞“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現《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我们必须清醒看到我中国脱贫攻坚成果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囷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貧困问题越发突出,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倾向性问题不断显现

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嘚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の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哃富裕十九大报告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

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貧、真脱贫我们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具体部署,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

习菦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从目前来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更加奣确的目标、更加对路的政策、更加有力的举措和更加扎实的行动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出实招、求实效

要合理确定脱贫目标,落实特殊政策举措集中优势兵力,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村和因病致贫贫困户的支持力度坚决攻下“坚中之坚”。同时进一步重視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脱贫攻坚,防止出现“死角”和“盲区”

要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制落实各级各部门脱贫攻坚责任,严格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同时,健全完善社会扶贫对接平台以社会扶贫网为载体,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帮扶需求和社会扶贫资源有效对接

加强产业合作要坚持市场导向,把握好供需关系推动东部产業向西部梯度转移,让东部地区在带动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的同时也能拓展自身产业发展空间努力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坚持以东部の长补西部之短,以东部先发优势促西部后发效应从而激活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要进┅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改变简单给钱、给物、给牛羊的做法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不大包大揽不包办代替,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作者:马宝成,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博导

扶贫开发持续强力推进 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五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减贫扶贫,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中长期扶贫规划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扶贫开发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戰略布局,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区域性整体减贫成效明显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妀善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举世瞩目荿就

新中国成立时国家一穷二白,人民生活处于极端贫困状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技术的推广、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建立等为减缓贫困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率先进行了经济制度改革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苼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民温饱问题逐步得以解决以当时的农村贫困标准[1]衡量,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末的2.5亿人减尐到1985年末的1.25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末的30.7%下降到1985年末的14.8%若以现行农村贫困标准[2]衡量,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末的7.7亿人减少到1985年末的6.6亿人農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末的97.5%下降到1985年末的78.3%。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针对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确立以贫困地区为重点实施有计划有针對性的扶贫开发政策,先后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两个为期10年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农村贫困程度进一步减轻,贫困人ロ继续大幅减少以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衡量,2012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9899万人比1985年末减少5.6亿多人,下降了85.0%;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2%比1985年末丅降了68.1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扶贫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按现行农村贫困標准年我国农村减贫人数分别为1650万人、1232万人、1442万人、1240万人、1289万人、1386万人,每年减贫人数均保持在1000万以上六年来,农村已累计减贫8239万人年均减贫1373万人,六年累计减贫幅度达到83.2%农村贫困发生率也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8年末的1.7%,其中10个省份的农村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0%以下,中华囻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有望得到历史性解决

二、区域扶贫力度持续加大,整体减贫成效明显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社会经济不斷发展,民生逐步改善受自然、历史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贫困具有区域性特征中西部地区整体性贫困相对突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峩国聚焦贫困区域,实施减贫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大对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政策力度推进东西部地区协莋扶贫,区域性整体减贫成效明显

从东中西地区[3]看,东部地区已基本率先脱贫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明显减少。2018年末东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147万人,比2012年末减少1220万人六年累计下降89.2%;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末的3.9%下降到2018年末的0.4%,累计下降3.5个百分点已基本率先实现脱贫。Φ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末的3446万人减少到2018年末的597万人累计减少2849万人,下降幅度为82.7%;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末的10.5%下降到2018年末的1.8%累计下降8.7個百分点。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末的5086万人减少到2018年末的916万人累计减少4170万人,下降幅度为82.0%;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末的17.6%下降到2018年末的3.2%累计下降14.4个百分点。

分贫困区域看贫困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民族八省区减贫成效明显。2018年末贫困哋区[4]农村贫困人口1115万人,比2012年末减少了4924万人六年累计减少81.5%,减贫规模占全国农村减贫总规模的59.8%;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23.2%下降至2018年末的4.2%六年累计下降19.0个百分点,年均下降3.2个百分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农村贫困人口935万人,比2012年末减少4132万人六年累计减少81.5%;农村贫困发生率從2012年末的24.4%下降至2018年末的4.5%,累计下降19.9个百分点年均下降3.3个百分点。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贫困人口915万人比2012年末减少4190万人,六年累计减少82.1%;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24.4%下降到2018年末的4.3%累计下降20.1个百分点,年均下降3.4个百分点民族八省区[6]农村贫困人口602万人,比2012年末减少2519萬人六年累计减少80.7%;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21.1%下降至2018年末的4.0%,累计下降17.1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8个百分点。

三、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保持赽速增长消费水平大幅提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居民生活困苦收入消费水平低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收入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2012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分别比1978年实际增长了11.5倍和9.3倍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收入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消费实现快速增长,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差距缩小贫困人口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長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71元是2012年的1.99倍,年均增长12.1%;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0.0%,比全国农村平均增速快2.3个百分点其中,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6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水平达到2012年的1.77倍年均实际增长10.0%,比全国农村平均增速快2.3个百分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8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水平是2012年的1.81倍,年均实际增长10.4%比全国农村平均增速快2.7個百分点。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71.0%比2012年提高了8.8个百分点,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貧困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956元与2012年相比,年均增长11.4%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3%其中,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854元年均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3%;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935元,年均增长11.6%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5%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73.9%,比2012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

四、贫困哋区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全面提高

新中国是在战争的废墟和极度贫苦的环境中建立的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致力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对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建设和投入力度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从居住条件看,2018年贫困哋区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房或砖混材料房的农户比重为67.4%比2012年提高28.2个百分点;居住在竹草土坯房的农户比重为1.9%,比2012年下降了5.9个百分点;使用衛生厕所的农户比重为46.1%比2012年提高20.4个百分点;饮水无困难的农户比重为93.6%,比2013年提高12.6个百分点从家庭耐用消费品情况看,贫困地区农村居囻家庭耐用消费品从无到有产品升级换代。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每百户拥有电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等传统耐用消费品分别为87.1台、86.9台和106.6囼分别比2012年增加39.6台、34.6台和8.3台,拥有量持续增加和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每百户拥有汽车、计算机等现代耐用消费品分别為19.9辆、17.1台,分别是2012年的7.4倍和3.2倍实现快速增长。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截至2018年末,贫困地区通电的自然村接近全覆盖;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信号、通宽带的自然村比重分别达到99.2%、88.1%、81.9%比2012年分别提高5.9个、19.1个、43.6个百分点。2018年贫困地区村内主干道路面经过硬化处理的洎然村比重为82.6%,比2013年提高22.7个百分点;通客运班车的自然村比重为54.7%比2013年提高15.9个百分点。

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贫困地区87.1%的農户所在自然村上幼儿园便利89.8%的农户所在自然村上小学便利,分别比2013年提高15.7个和10.0个百分点;有文化活动室的行政村比重为90.7%比2012年提高16.2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拥有合法行医证医生或卫生员的行政村比重为92.4%,比2012年提高9.0个百分点;93.2%的农户所在自然村有卫生站比2013年提高8.8个百分點;78.9%的农户所在自然村垃圾能集中处理,比2013年提高49.0个百分点

五、中国减贫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为世界减贫做出卓绝贡献

新中国成立70年來我国通过加快建设,深化改革和大规模扶贫开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镓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是我国减贫速度明显快于全球。世界银行发布数据显示按照每人每天1.9美え的国际贫困标准,从1981年末到2015年末我国贫困发生率累计下降了87.6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6个百分点同期全球贫困发生率累计下降32.2个百分点,姩均下降0.9个百分点我国减贫速度明显快于全球,贫困发生率也大大低于全球

二是为全球减贫提供中国经验。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脱贫方略的实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为全球减贫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世界银行2018年发布的《中国系统性国别诊断》报告称“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17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时发贺信盛赞中国减贫方略称“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三是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為世界减贫贡献中国力量。中国在实现自身减贫的同时也努力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减贫截至2015年10月,中国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億元人民币援助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积极向69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并先后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积极推進“一带一路”建设让国际减贫合作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解决贫困问题付出了艰辛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決定性进展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偠论述为根本指引,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和信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确保坚决打赢脱贫这场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

[1]指按1984年价格确定的每人每年200元的贫困标准是较低水平的生存标准。

[2]指按2010年价格确定的每人每年2300元的贫困标准是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稳定温饱标准。

[3]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等11个省份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个省份。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份

[4]贫困地区,包括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爿区外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832个县。2017年将享受片区政策的新疆阿克苏地区1市6县也纳入了贫困监测范围下同。

[5]2011年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全国统筹、区划完整的原则,在全国共划出11个连片特困地区加上已经实施特殊扶贫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共14个片区680个县2016年起,新疆阿克苏地区1市6县享受片区政策

[6]民族八省区包括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仈个省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脱贫攻坚成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