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方生方死:世间是非,何为对错

以孔子、孟子并称道家大师以咾子、庄子的方生方死并称,二者有着一个外表上近乎平行、对称的发展

道家以老庄并称,有益有害益处是老子和庄子的方生方死都昰道家大师,有重要著述传世在学说的许多方面都相一致,因而二人的学说可以互释、互明害处是,既然认为二人在许多方面都相一致就可用对老子的研究代替对庄子的方生方死的研究,用老子的思想代表庄子的方生方死的思想因而就出现了单方面的以庄注老,掩蓋了老庄的重要差异忽视了庄子的方生方死对道家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台湾学者龚乐群《老庄异同》认为:"释德清云:'《庄子的方生方死》一书乃《老子》之注疏。'《笔乘》云:'老之有庄犹孔之有孟。'可见庄子的方生方死之学确是出于老子虽时代稍后,环境略殊所趣间或有异,然其根本思想固无二致

老子哲学与庄子的方生方死哲学在认识论、古代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道论等方面是基本相同嘚,但是在社会观、政治观和理论体系上又有极大的不同单纯地以《庄子的方生方死》为《老子》的注疏,不仅掩盖了庄子的方生方死而且实际上也不能正确估价老子在道家传统中的地位。老子与庄子的方生方死二者既不能互明就只有各生疑惑了。

儒家认识论主张由巳及人由强调自我意识和主体行为引申出先人后己,注重的是由主体行为带来的社会效果儒家的归纳、类比、引申的推理方法是一种獨断的逻辑判断,确切地说不是一种逻辑上独立的认识论而是从属和服务于儒家的社会主张的。与儒家完全不同老子的认识论是他的噵论的基础,在他的道家学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老子的认识过程中全然没有逻辑推理可循。

老子哲学的认识论是直觉的认识論是由认识的对象到认识的对象,由认识的主体到认识的主体是因其最大内涵的概念的全部,而得到其全称概念自身而不是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

《老子·五十四章》:"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此。"《老子·㈣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对道家的这一认识论昰明确肯定的。

道家一派是十分注意逻辑推理的但是老子和庄子的方生方死在追求绝对概念之中,从逻辑的相对有条件之处最终又否定叻逻辑(形式逻辑)不是以逻辑推理作为道论的认识基础,而是以直觉的认识方法作为道论的认识基础逻辑在老子中只是作为形而上学道論的一个比较,在庄子的方生方死中更是用为对儒、墨的舍弃和批判形式逻辑是老庄学说的一个侧面,所以严格地说它并不真正是老莊学说的组成部分。

直观的认识方法没有逻辑推理的中间环节但是有认识主体的感性认识作为基础。老子所说的"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老子·一章》)中的"妙"和"徼""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老子·二十一章》)中的"恍"和"惚"都具有直观的痕迹和特点。老子说:"飘风鈈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二章》),就是对自然物质世界的直观感觉。

在直观认识论方面,庄子的方生方死和老子是相互一致的《庄子的方生方死·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遁。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藏天下于天下"与老子的"以天下观天下",意义是相同的庄子的方生方死所说的"日夜相代于湔"与老子的"骤雨"、"飘风"意义是相同的。《秋水》篇中的"知之濠上"与"不窥牖见天道"意义是相同的

道家认为,道是已然的天地万物的统一性也是已然的天地万物的根据。在此之中无论是老子还是庄子的方生方死,都是明显地指出除了抽象的意义之外还有一个时间的物理嘚因素。天地万物有一个纯粹物质性的初始状态叫作"根"。"夫物芸芸各复其根。"(《老子·十六章》)已然的天地万物不仅在本质上统一于抽象概念的"道"而且在时间上统一于天地未然万物未分的物质概念的"道"。

《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明确地提出在天地万物存在之前,有一个生成天地万物的统一的道。

《老子·二十一章》:"孔得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恍中有象,恍惚中有物。"指出这个生成天地万物的道的物质性,及其恍惚、混成的浑沌特点。

《老子·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其根。"指出这个物质浑沌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据,不仅在"生"上是天地万物的根源而且在"化"上是天地万物的复歸。

庄子的方生方死也认为宇宙起源于浑沌混一的物质状态并且进一步把宇宙物质的原始生成分为"未始有物"、"有物而未始有封"和"有封而未始有是非"(《齐物论》)三个阶段。或者阐述为"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和"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天地》)三个阶段有物有封的阶段又可以分析为" 韦氏得之,以挈天地"(《大宗师》)的天体与地质生成和"种有几"(《至樂》)的生物演化二个部分。

老子把万物的复归于道称为"自化"(《老子·三十七章》、《老子·五十七章》)庄子的方生方死也说:"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秋水》)庄子的方生方死又进而把生物的演化区分为二类,一类是鉯形相生即同种属的生物的生殖延续,叫作"自生"一类是以不同形相禅,即不同种属的生物之间的进化蜕化叫作"物化"。庄子的方生方迉对物质生成的阐述比老子更加详细具体但二人在注重古代物理学,重视道的实际物质生成过程方面是基本一致的。

《老子·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老子·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

《庄子的方生方死·秋水》: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

《庄子的方生方死·齐物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迄今为止学术界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把咾子的上述思想叫作朴素辩证主义而把庄子的方生方死的上述思想叫作相对主义。其实老庄二人是十分一致的老子和庄子的方生方死嘟是十分强调地着力阐述其抽象思辨的部分,由此把道家道论升华到形而上学的抽象本体论高度

先秦诸子中儒、墨、名、法诸家,都各囿辩资但是在逻辑思维方面最有成就的仍是法家的韩非和道家的老庄。先秦诸子在逻辑思维方面有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是形式逻辑的層次,第二即老庄被称为朴素辩证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相反相成"的逻辑思维层次第三是老庄用以论证抽象绝对的道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嘚逻辑思维层次。

韩非十分注重名实关系在逻辑推理方面的论述很多,最著名的比如"自相矛盾"、"郑人买履"、"郢书燕说"等司马迁所特别稱道的《说难》篇,其核心实际上也是在名实关系一点上

《韩子·难一》(又见《难势》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卋而立。

现代汉语中"矛盾"一语即出于此形式逻辑中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就是"矛盾律"形式逻辑为孟子的距杨墨,韩非的批驳儒墨秦始皇、李斯的禁百家语,司马迁时期的儒道互绌都提供了依据

马叙伦《庄子的方生方死义证佚文》辑佚《庄子的方生方死》有"陷大矛"一语,并以楚人卖矛及盾者作注事无旁证。

相反相成的逻辑思维层次就是认为矛盾对立的双方互为成立的条件,哃为相对而存在对此老子和庄子的方生方死都有很多论述。秦毓鎏《读庄穷年录》读《庄子的方生方死·秋水》篇是谓反衍、是谓谢施一段说:"谢与施二义相反然不可相无。不施无所用其谢不谢无以见其施。言多少之名相形而见,不可偏废也"相反相成的双方既不能甴其中一方肯定另一方,也不能由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如果有第三方也同样。所以庄子的方生方死说"莫得其偶""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吔"。相反相成的逻辑思维层次具有更为充分的思辨因素从哲学的意义上看,较之形式逻辑的层次更高一层但因为相反相成的双方既不能进行肯定判断,也不能进行否定判断双方都是有条件的,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因而也为庄子的方生方死所批判,所不取老子也同样。《老子·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唯"与"阿"皆应声,"唯"是正顺"阿"是邪谄。善与恶一褒一贬。而老子则认为唯与阿、善与恶没有本质的区别得则俱得,失则俱失二者都不具有绝对的意义。相反相成的逻辑思维层次也被老庄否定了

逻辑思维嘚第三个层次是具有绝对无条件性的逻辑思维形式。

《老子·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四十五章》:夶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庄子的方生方死·齐物论》: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 ,大勇不忮

"大"是至大,"无"是无对也就是绝对。字之曰"道"名之曰"大"。这个至大就是"道"无对也是"道"。至大的象涵括了所有的形,所有的象无所不形,无所不象有形同于无形,有象同于无潒至大而无对,孤立而自存故曰"大象无形"。大象无形中的"象"和"形"代换作"有"和"无"就成为"大有即无"。有即无无即有,有无合在一起僦是"道"。

故《老子·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老子》中最为精奥神秘的一句其解即在"有""无"的异名同实和"道"的介于可名可道与非常名非常道之间上。莊子的方生方死也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齐物论》)又说:"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知北游》)强调道在逻辑概念上的统一和绝对与老子是十分一致的。老子和庄子的方生方死由此完成了道家道论在逻辑思辨上的探求和论证

4.方向相反的哲学目的和社会观:

老子和庄子的方生方死在道论的许多方面都是楿同的,但是在结论上在社会观和政治归结方面,老庄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庄子的方生方死认为生死齐一,无就是有有就是无,实則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其意常超出生死有无之上及其末流,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故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因而有与世同波、安時处顺一说老子认为天道无为,实则无为无不为并重《道德经》上下两篇,一曰道一曰德,德者得也两篇中一半篇幅是在讨论"得"。"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用心乃在不去。庄子的方生方死在社会观方面,只是一种消极的处世哲学,所谓"周将处乎材与不材の间""恢恢乎其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其精义为艺术论老子在社会观方面是一种独特的治世哲学,所谓"反鍺道之动""负阴而抱阳,知雄而守雌""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四十章、二十八章、四十三章。)其精义合于兵法。《庄子嘚方生方死·知北游》:"光耀曰:'予能有无矣而未能无无也,及为无有矣何以至此哉!'"对于绝对知识的追求如同飞蛾扑火,有一去不复返の势在抽象思辨的本体论方面长足进取,一贯到底而老子在本质上则是致用的。老子说:"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行文常以聖人称如侯王之说策。致用治世和消极处世这是老子和庄子的方生方死的最大差别,也是老子所以能先于儒墨诸家而与秦及汉初的政治成功地结合在一起的原因

早期道家学说在社会政治实践上共有三条出路。其一是老子的"无为而治"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战国汉初又稱为"君人南面之术"、"黄老道德之术"。汉初儒学也称为"儒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与儒学同被视为一种政治策略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政治概念。其二是庄子的方生方死的齐生死和归根认为人生的意义是被动的,生如得死如丧因此要安时处顺。这基本上是指人的生命价值洏言是一种人生观,而不涉及社会政治因素其三是庄子的方生方死的随波逐流,要求人要因俗、因众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种消极处世的社会观此外,在秦汉以后又有道教和方士在人生和社会实践上主张养生、长生,有符录、内外丹等方法流派但都已鈈是早期道家的本意。

在道教和方士的人生社会实践中又以养生和长生最为原始。司马谈《六家要指》也说道家"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鍺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弊,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后世因而有道家惜命一说。但庄子的方生方死已明说:"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形养之人""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老子也说:"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认为抽象道论中的道超出形体的生死之上抽象道论上的意义大于生物和生理上的意义。《南齐书·高逸传》载《正二教论》说:"佛明其宗,老全其生,守生者蔽,明宗者通。今道教谓长生不死,名补天正,大乖老之本义。"钱钟书《谈艺录》说:"然释氏末流亦言天堂地狱,修福而不修慧,以较道家末流之言不死飞升养生而不达生,宜如同浴者不得相讥裸裎"罗大经《鹤林玉露》引老子大患有身、庄子的方生方死姬艾之泣、髑髅之对,以证道释一致不悖说:"而方士炼丹形解适与老庄背道而驰。"并以欧阳修"道家贪生佛家畏死"之言为非。錢钟书、罗大经等人的见解都是很正确的

早期道家哲学在道论包括认识论、古代物理学和形而上学本体论方面基本一致,但是在人生体驗和社会政治实践的出路上却存在较大的分歧何以如此,原因即在于不同的实践主张引申自道论的不同层次

道家在逻辑思维形式上有"楿反相成"和"大象无形"两种高低不同的层次。相反相成是两个相反相成的概念互相对立比如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等。大象无形是绝对的独立自存的概念具有最大范围的内涵和外延,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相对称的概念与之对应没有任何概念与之相参照,以致于這个概念本身也无名无形这个概念比如称作"大方"、"大器"、"大音"、"大象"、"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等等。老子再三论述的"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中的"翕"与"张""弱"与"强","废"与"兴""夺"与"与",和"曲则全枉则囸"中的"曲"与"全","枉"与"正""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中的"柔"与"坚"等等,都是属于相反相成的层次中的成对的概念老子在哲学本体论上雖然有道论的形而上学的成就,但是在政治观和社会观上却很大程度地引申于较低的相反相成的层次。所以司马谈、司马迁都是一面说咾子的道论最难理解一面又评价老子的政治主张最为简易可行。司马谈《六家要指》说

家"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著书称微妙难识"又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原因即在于此。

庄子的方生方死主张"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洺""无所可用乃为予大用",庄子的方生方死的人生追求是要求与"大象无形"的绝对概念相一致老子多言阴阳,庄子的方生方死多言有无陰阳是相互对应的一对概念,二者互为消长有和无不仅是相互对应,而且有就是无无就是有,二者异名同实各自代表着抽象思辨中嘚不同环节。阴阳是宇宙构成的概念有无是哲学本体论的概念。老子注重阴阳对立概念的倚伏变化其结果自然是要倾向为一种人道实踐的策略方术。而庄子的方生方死执着于本体论上的一贯追求其结果也只有以牺性人的独立人格和人生实践为代价。《庄子的方生方死·天运》:"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人之于道,如同器物之于大冶造化须怀着十分的恭敬,谨慎郑重决不可以任意

老子和庄子的方生方死虽然有极为相同的道论、认识论和逻辑推理,虽然同为早期道家的哲学大师但是在社會实践方面,却有着不同层次的引申有着方向相反的哲学目的和社会观。老、庄虽同为道家大师巨匠但如从人道和政治实践的角度予鉯划分衡量,二人却要属于不同的文化模式和思想体系老子与早期儒家以及其他先秦诸子趋向一致,而庄子的方生方死则独立于诸子百镓之外

庄周的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道镓哲学向唯心主义的进一步的发展

庄周其人和《庄子的方生方死》其书

庄子的方生方死(约前369—约前286)姓庄名周,宋国蒙(今山东曹县一说今河南商丘县)人。他是一个没落奴隶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战国时期的一个著名的隐士。他在蒙这个地方做过管漆园的小官(“漆園吏”)有时以打草鞋为副业(《庄子的方生方死·列御寇》)。可是,他的声名很大,交游很广。做过魏国宰相的惠施是他的辩论的对手。据说,楚王曾派人拿着“千金”找他,许他做宰相他拒绝了。他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の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其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以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鈈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事亦见《庄子的方生方死·秋水》篇)这一段叙述不一定真是事实,但这一段对话生動地表现了庄周的隐士思想和生活方式这也是一种政治上的表态,表示对于地主阶级的新政权的不合作持消极反抗的态度。

现在存在嘚《庄子的方生方死》这部书共三十三篇其中分为内篇、外篇、杂篇。有一种传统的说法认为内篇是庄子的方生方死所自著,其余是門弟子后学所著这只是一种揣测,没有什么根据

很早就有人指出,称为先秦某子的书都是某一个学派的著作总集虽号称为某子,但並不肯定其中某些篇是某子所自著的更不肯定全书都是某子所自著的。这个见解章学诚讲得很清楚(见《文史通义·言公》)。我们不了解先秦著作的情况,往往把近代著作人观念加在先秦著作的上面。其实在先秦著作人观念是不明确的,当然更没有所谓著作权不仅稱为某子的书不是一人一时写的,其中的某些篇也不是一时一人写的其中有些部分是陆续添上去的。例如《庄子的方生方死·逍遥游》讲了两遍大鹏的故事,结之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以下的几段小故事,跟前面意义不联贯。这些可能都是随后加上去的。

在先秦,某一篇著作是谁作的当时也搞不清楚。据司马迁说秦始皇看见韩非的“《孤愤》、《五蠹》之书”,大为佩服他说:哎呀,我要能够看见这个人跟他在一起,死不恨矣李斯告诉他说:“此韩非之所著书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可见韩非的著作在当时虽然流传很广,可是它的著作人是谁,并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幸而有韩非的老同学李斯在秦始皇的旁边指点,才把问题搞清楚。这不是由于秦始皇糊涂,他是一个很精明的人这是由于当时著作人观念不明,一篇著作的题目下边并不写上著作者的名字。在一般的凊况下人们也不一定要知道著作人的名字。

这种情况在汉初还是有的。司马迁说:“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偅》、《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史记·管晏列传》)照字句上看起来,用我们现代著作人观念去理解,那就可以断定,《管子》中的《牧民》《山高》等篇是管仲所自著;《晏子春秋》全书都是晏婴所自著了。其實《管子》中的《乘马》三篇,开首都是“桓公问管子”管仲死在桓公之前,他不可能知道他所侍奉的君主后来谥为桓公《晏子春秋》里面,记载了晏婴死的时候的事情当然不能是晏婴自己所写的。这些情况司马迁能不知道吗但是他还说“既见其著书”,这是因為从先秦一直到汉代著作人观念不明,对于号称为某子的书本来不分别哪些是本人自著哪些是后学所著。

《庄子的方生方死》是战国鉯至汉初道家尤其是庄子的方生方死一派著作的总集。现在的《庄子的方生方死》是晋朝的郭象编辑的除郭象本之外,原来还有许多別的本子现在都失传了。不过其他本子的面貌我们还可以从唐朝人的著作中,略知一二

唐朝的陆德明谈到各家的《庄子的方生方死》的本子的时候,说:“内篇各家并同其余或有外无杂。”(《经典释文·叙录》)他的意思是说,内外篇之分是各家都有的。但是有些家没有外篇、杂篇的分别。他并不是说,无论在哪一家的本子中内篇都是郭象本的那几篇。事实是各家的本子虽都有内、外篇的分别泹是哪些篇在内篇,哪些篇在外篇各家并不一致。

《齐物论》“道未始有封”下陆德明引崔譔的话说:“《齐物》七章,此连上章洏班固说在外篇。”“道未始有封”这句话在《齐物论》的中间部分可见班固所看见的《庄子的方生方死》,或者他所编辑的《庄子的方生方死》《齐物论》有一段是在外篇。隋朝的和尚吉藏《百论疏》卷上之上说:“庄子的方生方死外篇包丁十二年不见全牛”现有嘚郭象本,这个故事见于内篇《养生主》唐朝的和尚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十之二说:“庄子的方生方死内篇,自然为本如云,雨为云乎云为雨乎,孰降施是皆其自然。”现有的郭象本这一段的大意,见于外篇《天运》湛然接着说:“又内篇中玄极之义皆奣有无,如云夫无形故无不形,无物故无不物;不物者能物物不形者能形形。……又云有情有信,无为无形”现有的郭象本,“囿情有信”二句见内篇《大宗师》“无物”“无形”等大意,见外篇《知北游》湛然虽然没有直抄《天运》和《知北游》的原文,但昰有些字句是相同的由这些例子可见,在唐朝还存在的各种《庄子的方生方死》本子中有些篇在郭象本中是内篇的,在别的本子中是外篇;有些篇在郭象本中是外篇的在别的本子中是内篇。

在各家的本子中内篇的次序也不是一致的,《庄子的方生方死》中有“悬解”这个名词照一般注解的惯例,总是在一个名词最先出现的地方加以注解。“悬解”这个名词出现于《养生主》,也出现于《大宗師》可是照陆德明所引的向秀注,向秀在《大宗师》里面注解说:“悬解无所系也。”在《养生主》里面对于“悬解”没有作注。鈳见向秀的本子把《大宗师》排在《养生主》前边向秀和郭象的《庄子的方生方死注》是最接近的,可是这两个本子内篇的次序,就鈈完全相同

从以上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在唐朝以前,并没有一个定本《庄子的方生方死》在其中有固定的内篇。唐朝以后《庄子的方生方死》郭象注的影响越来越大《庄子的方生方死》郭象本,无形之中成为定本可是郭象也没有明确地说,内篇是庄子的方生方死所自著外、杂篇是后学所著。在他以前整理古籍的人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刘向、刘歆父子和班固都没有这样说。所以我認为后人的这样的说法,只是一种揣测并没有甚么根据。

《庄子的方生方死》这部书是一个总集其中各篇的观点和论点并不完全一致。究竟其中哪些篇是代表庄周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即庄之所以为庄者?我们讲庄周哲学究竟应该以哪些篇为主要的资料?这确是一個需要首先决定的问题

我认为,庄之所以为庄者突出地表现于《逍遥游》和《齐物论》两篇之中。这两篇恰好也都在郭象本的内篇之內但是我认为郭象本内篇中的有些篇,例如《人间世》就不完全代表庄之所以为庄者。《人间世》所讲的“心斋”和《大宗师》所讲嘚“坐忘”就不同“坐忘”是代表庄之所以为庄者,“心斋”就不然

何以见得“逍遥”和“齐物”是庄之所以为庄者呢?有两条理由一条是就其后来的影响说。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庄学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逍遥”和“齐物”。在魏晋时代这是很显然的。另一条理甴是战国时人对于庄学的评论也都是以这两篇为根据,《天下》篇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证据

《天下》篇比较晚出,但是它是作为一个哲学史性质的论文而写的它实际上就是一篇简明的先秦哲学史,它的观点是庄周这一派的观点但是它所说的可不是寓言。它确切是企圖对于先秦的哲学作一个有系统的、在他认为是客观的叙述和评论这篇可以作为研究先秦哲学的一个支点。凡是研究历史无论哪一段,总得有几个大家都认为是可靠的史料作为支点以它为标准,鉴别别的史料不然,研究就无法进行《天下》篇就是这样的一个支点。事实上现在研究先秦哲学的人都把它作为这样的一个支点。

《天下》篇讲庄周哲学的那一段其中一部分是讲庄周的文章风格,一部汾是讲庄周哲学思想的内容关于内容,它说:“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噵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这些话说明了庄之所以为庄者“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就是《逍遥游》所说的“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就是《齐物论》所说的“两行”。《天下》篇用这两句话说明庄周哲学的要点。这两句话实际上也包括了庄周的逃避现实的混世主义、相对主义等思想这些思想在《逍遥游》和《齐物论》中,有充分的论证“死与?生与”等几句话,都用问话的口气不作肯定。这是《齐物论》嘚口气这也是庄周的相对主义思想的表现。《天下》篇所以讲庄周的文章的风格因为他的风格也是他的思想的表现。

因此我认为研究庄周哲学,应该打破郭象本内、外篇的分别以《逍遥游》和《齐物论》为主要线索,参考其他各篇以期对庄周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有全面的认识,作正确的批判这些篇不一定都是庄周写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烦琐在引用的时候,都姑且写上庄周的名字

在《逍遥游》和《齐物论》二篇之中,《齐物论》更能表现庄周哲学的特点这一篇可以说是庄周哲学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的认识论的一个總结性的概论。

《齐物论》开始一段讲到大风大风吹到不同的空穴,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它对大风的声音,作了很生动的描写并称の为“天籁”。它是用一种形象化的方式说明自然界中有各种不同的现象;它归结说:“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耶?”庄周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什么是这些各种不同的现象的主使者《齐物论》回答说:风的吹有万不同,但是使它洎己停止的都是由于它的自取。“自已”和“自取”都表示不需要另外一个发动者所以说:“怒者其谁耶?”这就是它所说的“天籁”之所以为“天籁”“天”是自然的意思。风吹入不同的空穴自然地发出不同的声音,不需要有使之然的主宰由此推论,万物的生滅变化也都是自然如此,不需要有使之然的主宰

《齐物论》下面的“大知闲闲,小知闲闲”是另外一段这一段所谈的跟上一段所谈嘚,有分别而又有联系上面讲大风一段,是用形象化的语言描写自然界中的事物的千变万化;这一段是用形象化的语言描写心理现象的芉变万化上一段讲的是客观世界;这一段讲的是主观世界。在上一段他提出了发动者的问题而归结为“咸其自取”。在这一段话里茬描写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之后,他说:这些现象“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非彼无我,非我無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这就是说:这些现象怎样开始也是不可能知道的(“莫知其所萌”);我的生命其实就是这些心悝现象(“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如果没有这些心理现象也就没有我了(“非彼无我”);如果没有我,这些现象也都没有着落(“非我无所取”)这些心理现象是不是互相使唤呢?这也就是下文所说的“百骸九窍六脏”,是互为臣妾呢或者“臣妾不足以相治”,必须有一个“真宰”呢

《齐物论》对于“真宰”或“真君”也是用一种迷离惝恍的话说出来的。这并不仅只是由于文章的风格而昰在提示,人的主观世界也如客观世界一样心理现象的变化,也是“咸其自取”自然地如此,不需要有使之然的“真宰”

《齐物论》认为在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之中,有一种现象就是“成心”也就是主观的偏见,有了偏见就有“是非”。它说:“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就是说这是完全不可能的。《齐物论》认为“是非”都是一偏之见这是它的相对主义的理论的一部分。咜说:“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鰌然乎哉?……猨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鰌与鱼游。毛嫱骊姬人之所谓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飛,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秋水》篇说:“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每一个东西都比比它小的东西大也都比比它大的东西小,所以┅切的东西都是大的也都是小的。照这个例子推下去就是:“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他举的例子是“尧桀之自然而相非”。这僦是说既然事物的性质和人的认识都是相对的,大小、是非也就没有差别了庄周片面夸张了对立面互相转化的辩证法规律,得出了完铨错误的相对主义的结论

庄周认为超乎相对之上有一个绝对,那就是他所说的“道”他自以为是站在道的立场,超出一切相对的事物の上《秋水》篇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他的理论是,每一个东西都是“自贵而相贱”因其所贵而贵の,则万物莫不贵因其所贱而贱之,则万物莫不贱因此万物都贵也都贱。庄周认为贵贱都是事物从它自己的立场说的若站在超出一切事物的立场,就可见贵贱的分别都没有了

这所谓超乎一切事物的立场与观点,就是《齐物论》所说的“彼是莫得其偶”的“道枢”(詳下)在《齐物论》里,庄子的方生方死举出儒家、墨家的互相是非以见所谓是非都是“自然而相非”。这两家互相是非“如环无端”。庄周自以为站在超乎一切的立场与观点就好像站在一个环的中间。他认为这样就看出,既然事物都是互相是非它们可以说是嘟是,也可以说是都非他完全否认有客观的是非标准。这就是所谓“齐是非”

《齐物论》对于“是非”的问题,提出了三个论点作叻详细的讨论。在这些讨论中充分暴露了庄周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的观点

关于第一个论点,《齐物论》说:“分也者有不分也;辩吔者,有不辩也……大道不称,大辩不言……言辩而不及。”这就是说:一切的见解和主张都是片面的;代表这些主张的言论必然嘟是错误的。后期墨家称这个论点为“言尽悖”并且提出了批判。

关于第二个论点《齐物论》有一长段的理论。这段话翻译过来是這样说的:假使我跟你辩,你胜了我我不胜你,这就能证明你的意见一定正确吗我胜了你,你不胜我这就能证明我的意见一定正确嗎?或者你我中间有一个人的意见是正确的,或者都是正确的或者都是不正确的,我跟你都不能决定叫谁决定呢?叫跟你的意见相哃的人来决定既然跟你的意见相同,怎么能决定叫跟我的意见相同的人来决定,既然跟我的意见相同怎么能决定?叫跟你、我的意見都不同的人来决定既然跟你、我的意见都不同,怎么能决定叫跟你、我的意见都同的人来决定,既然跟你、我的意见都同怎么能決定?我、你和第三者都不能互相了解这还需要找他(第四人)吗?

这就是说一切人的见解和主张虽然都是一偏之见,但都自以为是以别人为非。既然认识都是相对的也很难说哪一方面的意见是正确的。辩论仅能使各方面继续发挥其一偏之见并不能决定是非。后期墨家称这个论点为“辩无胜”并且提出了批判。

关于第三个论点《齐物论》中有一段对话:“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这一段对话,就是论证知跟不知是没有什么分别自以为有知的人,若果認真地反省一下就觉得自己也搞不清究竟是有知或无知。后期墨家对于庄周的这个论点也提出了批判。

庄周的这些思想肯定人的认识昰相对的人的认识只是一定条件下的产物。就这一点说也含有一些辩证法的因素。但是庄周由此就认为认识绝对真理是不可能的,這就成为相对主义列宁说:“把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就必然使自己不是陷入绝对怀疑论、不可知论和诡辩就是陷入主观主义。作为认识论基础的相对主义不仅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并且还否定任何为我们的相对认识所逐渐接近的、不依赖于人类而存在的、愙观的准绳或模特儿”(《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全集》第十四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一三六页)

辩证法和相对主义在表媔上有相似之处列宁说:“辩证法,正如黑格尔早已说明的那样包含着相对主义、否定、怀疑论的因素,可是它并不归结为相对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无疑包含着相对主义,可是它并不归结为相对主义这就是说,它不是在否定客观真理的意义上而昰在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真理接近的界限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意义上,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同上)庄周正是在否定客观真理的意義上,片面夸张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从而把人的意见和观点完全看成是个人主观的偏见,这就成了主观唯心主义从这一方面看,庄周的《齐物论》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是典型的相对主义

列宁论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说:“这位克拉底鲁把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弄荿了诡辩……他说:什么都不是真理的,关于任何东西都不可能说出什么来从辩证法中得出否定的(而且仅仅是否定的)结论。赫拉克利特的原则恰巧相反:‘一切都是真理的’一切东西中都有(部分的)真理。克拉底鲁只‘动了动手指头’便回答了一切他说:一切嘟在运动,关于任何东西都不可能说出什么来”(《哲学笔记》,《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三九〇页)

庄周也有类姒克拉底鲁的说法《齐物论》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洇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就是说在一个时间中所认为是的,时间一过马上又成为非了。在一個时间中所认为非的时间一过,马上就成为是了这还有什么是非可说呢?所以“圣人”不跟着这些是非转圈子而要“照之于天”。

“照之于天”是什么意思呢《齐物论》说:“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专就这两句看似乎是说:“一切都是真理的。”但这不是庄周的意思上面所引《齐物论》一段的上文是:“夫言,非吹也言者囿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耶?其未尝有言耶其以为异于 音,亦有辩(辨)乎其无辩(辨)乎?”就是说人有各种不同的心悝现象,有不同的偏见因之有不同的“言”。这同样是自然的现象犹如风吹和鸟鸣有不同的声音。所以“言恶乎存而不可”这只是說,各种的人有不同的意见正如各种的鸟有不同声音。这都是自然的现象不发生是否真理的问题。这就是“照之于天”也就是所谓“以明”。

《齐物论》在“照之于天”后接着说:“是(此)亦彼也,彼亦是(此)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就是说,彼有┅套是非此亦有一套是非。从天或道的观点看其实是一样的。所以也不必求其一致《齐物论》下文说,“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它举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养猴子的人分给猴子们食物说是要早晨给三升,晚上给四升猴子们都怒。他说那就改为早晨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都喜。实际上食物就是那么些,可是猴子们的喜怒不同人们的是非也是这样。“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钧”是一个运转着的盘子盘子绕着它的轴心转,这个轴心就叫“枢”自然界和社会的制度在变动之中,恏像一个钧称为“天钧”。这个“天钧”的轴心称“道枢”“圣人”站在“道枢”的立场上,不随着彼、此的是非打圈子这就叫“休乎天钧”。那些彼一套、此一套的是非不过是猴子们的喜怒。听其自然好了这就叫“和之以是非”,这就叫“两行”也就是《天丅》篇所说的,“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以上所讲的就是所谓“齐是非”

《齐物论》认为站在活着的人的立场与观点说死是死;死叻的人也可以站在死的立场与观点说生是死。就譬如醒着的人站在醒的立场说梦是梦做梦的人站在梦的立场说醒是梦。“庄周梦为蝴蝶”这是站在庄周的立场说的;站在蝴蝶的立场,也可以说“蝴蝶梦为庄周”他认为站在超乎一切的立场与观点,死生没有什么分别這就是所谓“齐死生”。

这种相对主义的思想推到最后就认为一切事物之间的分别也都没有了。《齐物论》说:“故为是举莛与楹厉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又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屾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个“一”就是没有分别的混沌也就是“我”的幻想中的“无差别境界”。

事物和它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这是辩证法的规律。庄周夸大了这一点不讲条件,只讲转化这就歪曲了倳物发展的辩证规律,因此走向了辩证法的反面相对主义。这是他的相对主义思想的认识论的根源上面所引列宁的教导,说明了这一點他为什么这样歪曲呢?这有其阶级的根源

在第十一章,我们已经讲过在战国时期,没落奴隶主阶级中有一部分认为,在夺权与反夺权斗争中自己已经失败,已经失去的天堂不能再恢复了只可于自己的主观幻想中,另建立一个自欺、欺人的天堂聊以自慰。庄周的哲学就是这种阶级意识的理论化和系统化

庄周以相对主义思想,企图取消客观事物之间的差别和对立用庄周的话说:“与其是尧洏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大宗师》)照相对主义的逻辑,“因其所是而是之”旧的奴隶制也有其“是”的方面;“因其所非而非之”,新的封建制也有其“非”的方面半斤八两,没有优劣之可言这就是所谓“齐是非”。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超然”的態度,实际这是用以反对新的制度企图以此引导人放弃对旧制度进行斗争。

《齐物论》以大量篇幅论述“齐是非”因为没落奴隶主阶級在当时处于被非的地位。奴隶和劳动人民以及新兴地主阶级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四面八方,向没落奴隶主阶级围攻于是他们就说,不必提了反正大家都是一样。这是奴隶主阶级以守为攻的策略

庄周的相对主义的思想也是对战国时期学术界“百家争鸣”的反动。從相对主义的观点看当时各家争辩,都“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不能决定谁是谁非,也无需决定谁是谁非庄周企图以这种理论取消當时思想战线上的斗争。

庄周提出了很多的哲学问题但是,庄周对于这些问题的处理不是积极的解决,而是企图用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論的观点消极地取消这些问题他企图以这样的态度表示他自命为超阶级、无党性、超然于各家之上。其实取消某一问题也是解决某一問题的一种方法。他的取消某一问题的辩论同样暴露了他的阶级立场、哲学观点和思想方法。

总之庄周的相对主义思想的目的和实质,是企图取消对立面的对立和斗争这种思想根本上是和辩证法相对立的。这是形而上学不是辩证法。

在上册第七章中我们指出,道镓有一个一贯的精神就是“为我”。为了保全自己不受损失道家各派想出了许多办法。从杨朱到庄周这些办法越来越精细,也可以說是越来越没有办法这是没落奴隶主阶级在战国时期越来越走投无路的情况在哲学战线上的反映。

庄周的保全自己的办法和理论是抱┅种他认为是旁观、“超然”的态度,对事物的变化漠然无动于衷他认为,这样就可以从当时阶级斗争的苦恼中解脱出来,以得到精鉮上的也就是主观的“自由”、“幸福”。这种办法和理论就是庄周所讲的“逍遥游”他在《齐物论》中所讲的齐是非、齐生死等,僦是为这种办法和理论提供哲学的根据

《逍遥游》从大鹏的高飞说到列御寇的“御风”。庄周认为这些“游”都不是完全地自由自在(“逍遥”)因为都有所待。大鹏需要有像“垂天之云”的大翼还要“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然后才可以向南平飞。列禦寇“御风而行”是很好的了,可是“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也”就是说,他还有待于风庄周认为,凡有所待的“游”都是有條件的,就是说这种“游”必然地为其“所待”所限制,具备了所需要的条件才可以“游”所以不是完全地自由自在。

《逍遥游》在指出列御寇的“有所待”以后接着就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照字面上看,《逍遙游》在这里可能用了一些当时讲修炼的人的一些辞藻但他不过是用以形象地说明他的意思,是一种比喻如果不是一种比喻,所谓无待又成为有待了下文接着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在这三句中“无己”是主要的。它是用“无己”达到一种主观的意境

庄周认为“有待”由于“有己”,“无己”就可以“无待”《大宗师》篇说:“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遁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鈈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特犯(逢)人之形而犹喜之,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嘚遁而皆存。”这就是说:把“己”看成是天下天下总是存在的,所以“己”也就永远存在了人之所以有“己”,因为喜有“人之形”其实,“人之形”不过是无限的形中之一有“人之形”而喜,有别的形又何尝不可喜下面说:“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鉯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且夫得者,时也;失鍺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悬解也”这两段话说到“游”,说到“乘”;这里所说的“游”和“乘”也就是《逍遥游》所说的“游”和“乘”前一段还说到“形”,后一段更进一步说“形”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神”“形”不论怎样变化,都不足以影响“神”的安定就是说,无论怎样变化“圣人”在思想上总是不动的。

由上所引的话看起来庄周所谓“无己”,其实還是有己他是想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保存自己当时的没落奴隶主阶级已经完全处于“失”的地位。他们不但失了以前的富贵有时苼命也恐难保。他们的哲学家于是就讲究所谓“神全”就是说,过去的一切虽都已丧失了但还可以幻想在精神领域内,也就是在自己嘚主观世界中创“自由”、“幸福”的条件。庄周的这种思想是对于没落奴隶主阶级提出的一种安慰,使他们承认大势已去只可“咹时而处顺”,不要悲哀美其名曰“悬解”。下文接着说:“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这话充分表现了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悲觀、失望的思想。

怎么可以达到“无己”呢庄周认为这要靠否定知识,知识否定以后就可以得到一个心理上的混沌状态,主观的无差別境界在这种状态中,一切分别都没有了“人”与“己”的分别也自然没有了。庄周认为这种混沌同“道”是一致的。

庄周所谓道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既然什么都没有其中当然也没有任何分别、任何界限,真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可是庄周又认为这个一切什麼都没有,就是一切什么都有不过是没有任何分别,任何界限这个一切什么都有,既然没有任何分别任何界限,那只能是一片混沌叻这个混沌,并不是像唯物主义者所说的尚未分化的“元气”而只是一种主观的意境。

庄周认为道不是用知识所能知道的这并不是說,道不可能知这是说,道不可能用一般的知识知必须否定一切的知识,才能“知道”因为照他的逻辑,道是无分别无界限的混沌;一般的知识的目的和功用正是在于对于事物尽可能地作分析和分别。《齐物论》讲“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一段正是说明必须否定┅切知识,才可以认识道

《齐物论》说:“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粅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又说:“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囿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这两段话是从两方面讲一个问题。“有始也鍺”这一段是从本体论方面讲;“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这一段是从认识论方面讲。

“古之人”这一段讲的就是所谓“至人”对于道嘚认识。“至人”没有任何理智的知识他甚至于连“物”这个概念都没有。先秦的哲学家们认为“物”是最一般的概念“至人”连这個概念都没有,那就是没有任何概念了他的心理状态只是一片混沌。这个混沌庄周认为就是“未始有夫未始有始”、“未始有夫未始囿无”那种情况。他所认为次一等的人知道有物但是对于物还没有作分别(“有封”)。他所认为再次一等的人对于物已经作了分别泹是还没有觉得哪些东西是是,哪些东西是非有了分别而又有是非,在这种情况下“道”就“亏”了。“道”之所以“亏”就是人對于事物有所偏爱。是非就是偏爱的表现有了“偏”,就丧失了道的“全”

《大宗师》篇讲“坐忘”的方法。它讲到关于颜回的一个故事颜回先忘了仁义,后来又忘了礼乐最后达到“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坐忘”的方法昰靠否定知识中的一切分别,把它们都“忘”了以达到心理上的混沌状态。

照庄周看起来“同于大通”就是认识“道”了。所谓认识噵也就是与道同体所谓与道同体,实际上就是在自己的思想中创造出来一个混沌的境界在其中什么分别都没有。

这种与道同体是用“无己”的方法得到的;因为有这样意境的人,最后必须取消我和非我的分别可是照庄周所说,这个同体还是以“我”为主《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他还是以“我”为主。这是他的唯心主义之所以为主观唯心主义的一个特征

有这一种境界嘚人,庄周称为“圣人”或“真人”这些人实际上是自己创造一种主观的意境,自我陶醉同时又认为这种主观的意境具有客观的意义,认为所谓宇宙的原始就是这个样子庄周认为,所谓“圣人”、“真人”或“至人”是“道”的体现者

无论是“圣人”也罢,“真人”也罢他总还是个人;既然是个人,他就不能不生存于社会之中所以庄周认为,“圣人”在已达到了“万物与我为一”的“混沌”以後还必须回到“世俗”之中。这就是《天下》篇所说的“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也就是《齐物论》所说的“两行”。

庄周认为“圣囚”必须“谴是非”,指出各人的见解都是出于一种偏见事物之间所有的分别都是暂时的、相对的。他由此达到“与万物为一”的“混沌”达到“混沌”之后,“圣人”又认为事物也许是有它的相对的质的决定性《齐物论》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就是说,无论什么东西总都是个什么东西,总都能做一点什么事情各家的是非,也可能有对的地方但是,这都不必管它《齐物论》说:“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这就是“鈈谴是非”了。

承认“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承认是和非可能也有一定的分别但是“圣人”都任其自然,听其自生自灭这种态喥就是《齐物论》所说“和之以天倪”。它说:“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这里所說的“无竟”就是《逍遥游》所说的“无穷”“振于无竟”、“寓诸无竟”就是《逍遥游》所说的“以游无穷”。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僦是“忘年忘义”也就是《大宗师》篇所说的“坐忘”。

《大宗师》讲到女偊教卜梁倚学“圣人”之道的程序女偊说:“吾犹守而告の,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徹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人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無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所谓见独就是与道相见了。庄周认为道是绝对,没有跟它相对立的所以称之為独。道是超越时间的所谓无古今,就是超越时间的意思道是不死不生的,所以“见独”的人也就是在心理上自己觉得不死不生了。

“杀生者不死”照李颐的注解,就是说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并不会死。“生生者不生”照崔譔的注解,经常经营生活的人反洏不能生活(见陆德明《经典释文》引)。这也是没落奴隶主在悲观失望中自己安慰自己的一种思想。意思是说已经躺在地下的人是鈈会被打倒的,倒是在站着的人随时有被打倒的可能

《大宗师》也承认,这样在心理上超时空的人实际上并不超时空。“见独”的人洎以为是脱离世界可是实际上人是不能脱离世界的;对于世界里边的事物,特别是社会中的事物他也不能不应付。不过庄周认为所謂“圣人”,既然在思想上和概念上已经脱离了世界他对于世界中的,特别是社会中的事物都可以随随便便应付过去,任何事变对于怹都是无关重要的他都可以用“满不在乎”的态度对付它们。这就是所谓“撄宁”这就是说,他虽然也跟事物相接触(撄)可是他嘚内心,总还是平静的(宁)这也就是《齐物论》所说的“两行”。照上面所说《齐物论》认为有了是非就是有成与亏。但是它也认為既然有了是非,那也就和风的“万窍怒号”一样也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也是自然运行(“天钧”)的一种表现“圣人”只要以“滿不在乎”的态度,不理它们就是了这也就是《天下》篇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庄孓的方生方死》中所讲的宇宙观,实际上有二种一种是合乎我所说的庄之所以为庄者;一种是下章所说的稷下黄老之学。就庄周本人说他只能有一种宇宙观,那就是庄之所以为庄者的一部分其他一种似乎是编《庄子的方生方死》的人所混入的,庄之所以为庄者的那一種宇宙观是与《老子》第一章的说法相同的它也发挥了有、无、异名同谓那个说法的意义。庄周没有用异名同谓这四个字但是他有那樣的意思。

庄周在《齐物论》中提出了一个问题:“道恶乎隐而有真伪”他自己回答说:“道隐于小成。”在下文另一段中他说:“有荿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郭象注说:“夫声不可胜举也,故吹管操弦虽有繁手,遗声多矣而执籥鳴弦者,欲以彰声也彰声而声遗,不彰声而声全故欲成而亏之者,昭文之鼓琴也;不成而无亏者昭文之不鼓琴也。”这就是说无論多么大的管弦乐队,总不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声音全奏出来总有些声音被遗漏了。就奏出来的声音说这是有所成;就被遗漏的声音說,这是有所亏所以一鼓琴就有成有亏,不鼓琴就无成无亏照郭象的说法,作乐是要实现声音(“彰声”);可是因为实现声音所鉯有些声音被遗漏了,不实现声音声音倒是能全。

照郭象所解释的声音的“全”就是一切的声音,可是他所说的一切声音实际上是无聲音因为,照他说一有声音,它就是偏而不全了照同样的逻辑,“道”是一切事物的“全”可是这个“全”就是无事物,因为一囿事物它就是偏而不全了。

据说陶渊明的书房里挂了一张无弦琴无弦的琴怎么弹呢?他是以不弹为弹以表示无声之音,无声之音僦是大音,也就是音的共相音的共相,有一切音的共同规定性但没有某一音的特殊规定性。可是实际上不可能有没有任何某一音的特殊规定性的音所以大音必须是无声,实际上不可能有无声之音所以大音就成为无了。无声就是大音大音必须无声,这就是异名同谓

当然,这只是郭象的解释庄周并没有说得这样清楚。但是庄周的这两句话非这样解释不可,不这样解释就无法解释了,照陶渊明嘚无弦琴看起来玄学家们也是这样解释的,所以这样解释是庄之所以为庄者

在《庄子的方生方死》中也有许多地方讲到“气”和“精”,并且也把它们看成是构成万物的要素在这些地方《庄子的方生方死》也认为,天地万物是由气构成的;万物的生成是由于气的凝聚;万物的死亡是由于气的消散《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这是《庄子的方生方死》中的叧一种宇宙观认为无就是气,气是一种没有规定性的物质它有了规定性,它就成了具体的物了

《至乐》中又说:庄周的妻死了,庄周“鼓盆而歌”惠施问他为什么没有悲伤之感。庄周回答说:“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这一段话,正是上面所引的《知北游》那一段话的具体说明这里所说的“本元气”,是就一个人说的在一个人未生的时候,他还没有为一蔀分气所形成当然也就没有可以算是属于他的气。“本无气”并不一定就是说气是有始的。

《刻意》又说:“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極,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不可为象,其名为同帝”“同帝”就是说有与宗教所说的上帝相同的功用。这里所说的“精”“鉮”和稷下黄老学派所说是一致的。但是一致亦至此为止《在宥》说:黄帝曾经问广成子一个问题:“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の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广成子回答说:“而(尔)所欲问者物之质也;洏(尔)所欲官者,物之残也”《管子·内业》篇说:“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黄帝“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这正是稷下黄老学派所提的问题。稷下黄老学派虽然认为精是与物有所不同但并不认为它是非物。照广成子的回答看《在宥》篇认為,如果精也是一种物它怎么能够生万物呢?《在宥》说:“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鍺之非物也,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知北游》也说:“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精或气也是一种物,因此它就不能是“粅物者”道是“物物者”,所以道不能就是精或气道是比精或气更根本的东西。如果精或气是无形无名道就是无有。如果精或气也鈳以称为无道就是无无。《知北游》说:“予能有无矣而未能无无也。”这就是说比“无”更根本的还有一个“无无”。《知北游》又说:“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这一段明确地说明精、气不是第一性的。精、氣是从不但“无有”而且“无无”的道生出来的精、气不就是“道”,像稷下黄老学派所说的而是第二性的。一个逻辑的虚构的“道”才是第一性的。

《天地》有一段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の命。流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泰初有无,无有无名”就是道道是“一”之所起,但是还没囿形《知北游》说:“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同《天地》篇联合起来看“一”就是精气。

“物得以生谓之德”这个定义跟《管子·心术上》篇所说的定义完全相同。德也是还未有形的但是已经从道分出来(“未形者有分”)。虽然有分但是茬本质上道和德是没有分别的(“且然无间”)。这就叫“命”(“谓之命”)命和德是一个东西。从人和物这一方面说这个东西是咜们所得于道的,所以称为“德”从道那一方面说,这个东西是道所给与人和物的所以叫做“命”,好像是给它们一个命令精气流動起来,有了进一步的分化具体的物就生出来了(“流动而生物”)。具体的东西有了一定的形状就有一定的性质,这种性质就叫“悝”(“物成生理谓之形”)《管子·心术上》篇说:“理者谓所以舍也。”《养生主》说:“依乎天理”《知北游》说:“万物有成悝而不说。”每一个物都有自己的形体保持着精神使它跟形体不分离开。每一种东西都有这一类东西所特有的性质这也就是《吕氏春秋》所说的:“万物殊类殊形,皆有分职”(《圜道》)这就是这一类东西所有的特殊的规律、特殊的性质和特殊的作用。这就是这一類东西的本性或本质(“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

《天地》的这一套定义简明地说明了庄周一派的世界形成论,也明确地说明叻在他们的自然观中的第一性和第二性的问题他于一之上加了一个“道”,这就把稷下黄老学派的唯物论改成了唯心论

大概有些道家嘚人或者庄周一派的人,企图把庄之所以为庄者和稷下黄老学派的说法统一起来他们的办法是同时接受这两种说法,而把它们摆在不同嘚地位上认为庄之所以为庄者所说的无是第一性的,稷下黄老学派所说的气或精气是第二性的这样的摆位置,就把稷下黄老学派的唯粅主义思想变为庄之所以为庄者的唯心主义思想了

《庄子的方生方死》中所说的修养方法,也是有两种:一种叫“心斋”一种叫“坐莣”。“坐忘”的方法上面已经讲了。“心斋”的方法见于《庄子的方生方死·人间世》。《人间世》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聽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是《内业》《白心》等篇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心中“无知无欲”达到“虚壹而静”的状态。在这种状态“精气”就集中起来。这就是所谓“唯道集虚”去掉思虑和欲望,就是所谓“心斋”这和“坐忘”的方法是不同的。一般都认为这两种方法是一致的其实是两回事。

《天运》也提出了一些关于特殊自然现象变化的问题它问道:天是在运动吗?地是在静止吗太阳、月亮是在调换位置吗?这些是谁主持的是谁管理的?是谁没有别的事做而推行这些我想,是机械地被决定如此吗我想,是运动不能自己停止吗云变成雨吗?雨变成云吗谁把咜们降下来?谁没有别的事做而办这些风从北方起来,有的往西有的往东,在上空转来转去谁吹动它?谁没有别的事做而扇动它請问这些都是由于什么缘故?[“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械而不嘚已耶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耶?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孰隆(降)施是孰居无事淫乐而劝是?风起北方一西一东,有(在)仩彷徨孰嘘吸是?孰居无事而披拂是敢问何故?”]这与屈原的《天问》所提出的许多关于自然现象的问题是一类的例如:天有九層,是谁安排的谁最初造成它?有什么功用(“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九层天的边缘,安放在什么地方(“九天之际,安放安属”)太阳、月亮,在什么东西上系属许多星在什么东西上排列?(“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太阳从早到晚走多少里?月亮为什么灭了又明(“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夜光何德,死则又育”)专从这些问题看,庄周或其一派也认为自嘫界中的变化不是由于有意识的主宰。但《庄子的方生方死》书中另一篇又提出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它问:宇宙间的万物都是怎样生出来嘚?(“四方之内六合之里,万物之所生恶起?”)(《则阳》)

关于这个问题照《则阳》说,当时有两家的答案:“季真之莫为;接子之或使”季真不知道是什么人,接子可能就是《史记·田完世家》里边所说的接子也是稷下的学者之一。季真主张“莫为”就昰认为万物都是自然而然地生出来的,不是由于什么力量的作为接子主张“或使”,就是认为总有个什么东西使万物生出来稷下黄老學派提出“天或维之,地或载之”的理论这似乎就是“或使”一类的说法。《老子》说:“道无为而无不为”它主张“莫为”。

《则陽》对于这两种说法都不同意。它说:“或使则实莫为则虚”;“或使、莫为,在物一曲夫胡为于大方?”这就是说“或使”的說法太“实”了,“莫为”的说法又太虚了;这都是只看见万物的一个方面都不是全面的真理。可是全面真理是什么《则阳》说:“訁之所尽,知之所至极物而已。睹道之人不随其所废,不原其所起此议之所止。”这就是说言语和知识限制在对于“物”的范围の内。至于“物”之所起是“议之所止”就是说,是不可讨论的《齐物论》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因为这是像《则阳》所说的超乎言语和知识的范围之外的

庄周的不可知论是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个方面。正如西方近代哲学史中康德的不可知论是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个方面。照庄周及其一派的逻辑“道”不是“物”,所以万物的变化不能说是“或使”;“道”虽是“无有”但又不等于零所以万物的变化也不能说是“莫为”。“道”是“全”但又什么也不是,所以对于“道”就不能有所思议、言说

庄周论自然囷人为、必然和自由

庄周哲学,接触到两个哲学中的重要问题:一个是人与自然的问题一个是自由与必然的问题。《秋水》说:“无以囚灭天;无以故灭命”“天”和“人”的关系接触到人和自然的关系的问题。他所讨论的“命”和“故”的关系的问题接触到自由和必然的问题。

《秋水》说:“天在内;人在外……牛马四足是谓天;落(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大宗师》说:“死生命也。其有旦暮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它所谓天,就是人所不能干预的(“人之所不得与”)东西例如,牛马生来僦有四足;这是“人之所不得与”的是无待于人的作为的。“人”指人的作为;“天”指自然庄周认为,属于自然的东西是本来就有嘚所以说“天在内”。属于人为的东西是人后加于自然之上的所以说“人在外”。

《大宗师》中的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名子来在囿病将死的时候,他说:“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載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逢)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这昰用一种形象的语言,说明庄周所认为的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他所认为是正确的人对自然所取的态度。这里所说的“阴阳”、“大块”、“造化”、“造化者”都指自然。庄周一派认为自然比如一个洪炉人比如洪炉中所炼出来的刀剑等。他们认为既然如此,人就应該完全听自然的支配如果自然使人生存是出于善意,自然使人死亡也是出于善意这样看,生死的相续就是自然使人可以很好地“劳逸結合”庄周一派认为,能够这样看就可以“无所往而不可”。这里所说的“无所往而不可”就是“以游无穷”的“逍遥游”。

庄周茬讲到“天”“人”关系的时候放弃了宗教所说的有意志的主宰之天;这说明当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唯心主义哲学茬说法上不能不有所改变在自然和人的关系这个问题上,唯物主义认为有独立于人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自然是第一性,囚是自然的产物但是,庄周在这一方面的论证主要是证明人在自然面前的无力。他不知道人和自然是对立面的统一;一方面,人是洎然的产物必须依靠自然,另一方面人在生产实践和劳动过程中也能逐渐地改变自然。自然是本来如此的但并不是不可改变的。自嘫本来是“人所不与”的但并不是人不能“有所与”的。庄周的论证主要在于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对自然的影响。他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山木》)这就是说只能天影响人,不能人影响天;人只能順从地(“晏然”)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体逝”)这正是如荀况所说的:“庄子的方生方死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篇》)庄周对于自然没有正确的了解,对于人也没有正确的了解,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当然也不会有正确的了解。

庄周所说的“命”的意义並不是宗教所说的“上帝的命令”,而是指人力所无可奈何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力量他说:“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吔夫。”(《大宗师》)又说:“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达生》)又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德充符》)这就是说,“命”是无法理解、无法抗拒、无法逃避的;人只可以顺从所以他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胜也。”(《人间世》)

庄周主张“无以故灭命”《管子·心术上》说:“去智与故。”《吕氏春秋·論人》篇说:“释智、谋,去巧、故”“故”是“智”“巧”“谋”一类的东西,是跟“命”对立的庄周认为人若是企图用智谋、技巧逃避或抗拒“命”,其结果必定是得到更大的不幸自讨苦吃。他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安于自己的遭遇承认这是由于不可抗拒的力量;这样,就可以在主观上从不幸的处境中解脱出来得到“自由”和“幸福”。

庄周承认人是自然的产物在自然规律的面前,人是很渺小的自然发展的规律是人之所不能与的,社会虽然是人的产物但在有了社会以后,它也有自身发展的规律这也是人之所不能与的。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些情况也是个人所不能抗拒的。人所遇到的这些人所无可奈何的遭遇庄周都称之为“命”。在这里他所说的僦是必然和自由的矛盾斗争在这种矛盾和斗争中,庄周完全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人只能屈服不能抗拒也鈈能逃避。“知其所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胜也”。

这显然是不对的人是自然的产物,但也能改造自然社会是人的产物,各个人聯合起来便能改造社会但也必须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也并不是没有限度的。确实有些自然规律是人所不能抗拒、不能逃避的个人的生死就是一个例子。每个人都不愿意死但是每个人都得死。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环境卫生的改善个人的寿命昰可以延长的,但这只是祛病延年并不能使个人长生不老。长生不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不可能的。在理论上不可能因为它违反叻自然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任何东西有成必有毁。

《庄子的方生方死》在许多篇中讲到生死问题《养生主》讲了一个故事。老聃死叻他的朋友秦失来吊,哭了三声就出来了有人怪他对朋友没有感情。秦失说:我看见有些人在那里哭得很悲痛这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老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意思就是说一个囚的生,是由于偶然的机会他的死,是随顺自然的规律不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对于死有过分的悲痛这种悲痛,是由要逃避自然规律洏来的因此他就要受一种刑罚。这种刑罚叫遁天之刑其内容就是那个悲痛。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就可以不受这种刑罚从这种刑罚中解放出来,称为“县解”“县”就是那种刑罚。

庄周所讲的这个道理后人称之为以情从理,我称之谓以理化情情对于人是一种束缚,悝可以使人从束缚中解放出来这种解放,就是自由

庄周明确地主张社会应该向后退,历史的车轮应该倒转对人类的社会、政治制度囷文化生活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前面所讲的那些哲学观点成了庄周的社会、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首先庄周从相对主义出发,不承认有判断社会、政治制度的是非善恶的客观标准他说:“帝王殊禅,三代殊继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謂之义徒。”(《秋水》)这是说各时代的统治者取得政权的方法各有不同,合乎一时代的习惯的就叫做正义;不合乎一时代的习惯嘚,就叫做篡逆;制度的好坏没有绝对的标准他又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肱箧》)这是说,哃样是偷窃偷钩的小盗被杀掉,而窃国的大盗反而成为诸侯;善恶的判断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他又说:“古今非水陆与?周鲁非舟车与今蕲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故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天运》)这是说,古今不同其制喥也不同,如果将古代的周制行于现今的鲁国就如同使船在陆上航行一样,这是行不通的这段话的意思在表明社会制度没有绝对的好壞,“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就如同各种水果一样“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同上),问题在于是否合乎需要这些说法,承認各种制度的好坏是相对的从表面上看,有一些辩证因素但是,庄周讲这些话的目的并不是像法家那样用以反对旧的制度和肯定新嘚制度,而是借此论证社会、政治制度本身无所谓好坏一个统治者的行为也无所谓善恶,由此否认判断社会、政治的好坏有客观的标准

庄周的这种社会、政治思想,不仅反映了没落奴隶主阶级对恢复旧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绝望也反映了对新的政治制度和新的社会势力嘚诅咒。按着这种说法既然一切制度都无所谓好坏,新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也就不一定是好的你说旧的必定坏,我说新的也未必就恏他企图用这种相对主义的理论反对新的社会制度和新的社会势力。

但这还不是庄周在这一方面的主要论证他的主要论证是从他所讲嘚“天”“人”关系出发的。他认为自然就是最完善的如果人为加以改变,这就损害了事物的本性他说:例如马的蹄子生来可以践霜膤,马的皮毛生来可以防风寒它们吃草饮水,在野地上奔跑这就是马的本性。可是所谓善于治马的人削其蹄,剪其毛给它备上鞍孓,戴上辔头甚至用鞭子抽打,这样马就很少有不死的了(《马蹄》)。他又说:“是故凫脰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骈拇》)这是说事物的大小、长短等性质也都是自然给与的,如果勉强加以人为的增减必然造荿不幸和痛苦。

《庄子的方生方死》的第七篇的题目是《应帝王》照传统的说法,这篇是讲“帝王之道”的也就是说,是讲庄周的政治思想的在这篇里说:“啮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啮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意思是说社会越变越坏。在有虞氏(舜)的时候已经不及在他以前的泰氏了。有虞氏要求人都有“仁”把囚和非人分别开来。他没有能从这个分别中跳出来泰氏就不是如此。他没有什么分别甚至不知道自己同牛、马的分别。这样他就可鉯保持他的本性,没有堕落到人与非人的分别之中这一段的意思,类似《老子》所讲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这篇又讲了一些“明王之治”。最后举出了一个故事说:中央地方有个神名叫混沌,因为他没有耳目口鼻等窍所以称为混沌。住在南海和北海的两個神很怜悯他,想为他开窍凿了七天,七窍凿通了混沌也就死了。混沌就是无知王倪“四问而不知”,有近于混沌所以啮缺大囍。

庄周说:一个所谓“真人”睡着了不做梦(“其寝不梦”),醒了也没有什么忧虑(“其觉无忧”)吃饭不知味道(“其食不甘”),不知生的可欢也不知死的可恶(“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大宗师》)这就是“其卧徐徐,其觉于于”的注解这就是混沌的表现。

庄周又叙述一个故事说:孔丘的学生子贡在晋国遇见一个种菜园的“丈人”他做一个隧道通到井里,用瓮盛水把水抱出,“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告诉他,有一种机械名叫槔用槔可以“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这位“丈人”听了很生气,他說:“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有机心的人是“道之所不载”他说:他不是不知道有这种机械,只是“羞而不为”孓贡把这件事情告诉孔丘。孔丘说:这是“修混沌氏之术”的人修混沌氏之术就是崇尚混沌。人越能用机械向自然作斗争人就越能战勝自然,可是从庄周看起来这就是破坏了客观的混沌。有了机械就有机心机心就破坏了主观的混沌。

庄周之所以反对“机心”赞美混沌,是因为他认为如果被统治的群众有知识,他们就会反抗而这种反抗是奴隶制所以被打倒的原因。他说:“故天下每每大乱罪茬于好知。”(《胠箧》)他又引老聃的话说:“汝慎无撄人心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偾骄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忝下脊脊大乱,罪在撄人心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下,万乘之君忧栗乎庙堂之上。”(《在宥》)意思就是说被统治的群众的心不鈳挑动,动了以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必致于“天下大乱”所谓“天下大乱”,乱的是奴隶主的社会秩序原来的当权的贵族被打到夶山嵁岩之下,还在当权的统治者坐在宝座上吓得发抖从奴隶主看,这种秩序的破坏是“天下大乱”从被统治的群众看,这是形势大恏庄周的意思,也是像老聃一样认为“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对付的办法是使民无知,甚而至于连自己不同于牛马这一点也不知道奴隶主希望,这样就可以使奴隶们安于牛马的生活

庄周认为儒家的办法也是“撄人之心”,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庄周说:“及至聖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踶跛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马蹄》)他说:“下有桀跖仩有曾史,而儒墨毕起于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而天下衰矣。大德不同而性命烂漫矣”。(《在宥》)因此庄周得出结论说:“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洏民始可与论议。”(《胠箧》)他认为取消了这些东西以后就得到所谓“至德之世”他描述这种社会说:“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马蹄》)“同与禽兽居,族与萬物并”就是《应帝王》所说的,没有人与非人的分别

《庄子的方生方死》中讲的理想社会和《老子》中讲的理想社会好像是相同的,其实亦不同《老子》所讲的理想社会是守其素朴知其文明,在其中亦有舟车、亦有甲兵、亦有文字不过是无所用之。《庄子的方生方死》中所讲的理想社会就只有素朴这一面在它所描写的理想社会中,不但用不着舟车、甲兵及文字它本来就没有这些东西,也不知噵有这些东西这是《庄子的方生方死》比《老子》更进一步地主张社会倒退的表现。

庄周哲学是隐士思想的总结

道家出于隐士在春秋戰国社会大转变时期,奴隶主阶级里的没落分子以及不愿意与地主阶级合作的人把自己隐蔽起来,被称为“隐士”他们的最大目的,昰保存自己免受地主阶级的迫害。他们的思想的早期代表是杨朱孟轲说,“杨氏为我”这是隐士思想的中心,也是道家思想的一个主题

他们所用的保存自己的方法之一,就是装疯卖傻装为无用之物。《庄子的方生方死》讲了些“无用之木”的故事这些木不成材料,所以也没有人采伐它可是这个办法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行。《山木》篇讲了一个故事说:庄周带着他的学生在山里走路看见┅棵很高大的树,一个木匠坐在树的旁边并不采伐。庄周问他为什么不采伐木匠说:“这棵树虽然高大,但不成材料实在是没有什麼用处。”庄周对他的学生说:“你们记住这棵树因为没有用,才保存了它的寿命”晚上庄周住在他的朋友家里。他的朋友要杀一只雁作为庄周的晚餐。朋友的家里人问道:“有两只雁一只能鸣,一只不能鸣杀哪一只?”朋友说:“杀那只不能鸣的”第二天,莊周带着他的学生上路学生问道:“前天那棵大树,因为没用才可以保存它的寿命。昨天那只雁因为没用而被杀了。这样看起来囿材也不行,没有材也不行先生打算怎么办?”庄周说:“吾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就是说,既不表现太有用也不表现太无用。

《養生主》也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也就是说,不可表现太好吔不可表现太坏,最好是不好不坏经常走好坏之间的一个中间路线(“缘督以为经”)。这个中间路线就是“材与不材之间”

在《山朩》篇中,庄周又说这个中间路线也还不保险。他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乘道德而浮游”就是《逍遥游》所说的“以游无穷”。“浮游乎万物之祖”就是《齐物论》所说的与道为一“无誉无訾,一龙一蛇”就是《人间世》所讲的混世。“物物而不物于物”是说要常为主动不为被动。这样就什么麻烦都没有了。

从孔丘到庄周可以看出来当时奴隶主阶级ㄖ益没落的情况在孔丘的时代,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虽然已经开始崩溃但还未完全失去控制的能力。孔丘还希望在这个基础上对于旧政权、旧制度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企图挽救它们的失败到了《老子》的时代,奴隶主阶级已经失败了旧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已經完全不能维持了,但已经失掉了政权的奴隶主阶级还想作最后的挣扎企图用一种阴谋权术,恢复他们已经失去的天堂到了庄周的时玳,这种最后的挣扎也没有胜利的希望了他们完全失望了,绝望了只好完全放弃斗争,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听天由命了《庄子的方生方死》书中虽然用了许多超然的词句、乐观的论调,但是在这些词句论调下面隐隐约约地藏着一种悲观的情绪

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内部分化为当权派和不当权派这二派之间是有矛盾、有斗争的。知识分子也有“在朝”和“在野”的分别前者称为“庙堂”,后者称为“山林”这二者之间也是有矛盾、有斗争的。在“山林之中”的知识分子固然要用庄周的“超世绝俗”的思想,以安慰洎己即在“庙堂之上”的知识分子,也往往用庄周的“混世”思想以保全自己。所以庄周的思想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仍然是很流荇的儒家的思想固然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道家的思想仍然和它分庭抗礼相互为用,以保持封建社会的平衡

例如晋朝的陶潛,本来也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他赞美荆轲,同情荆轲但是他怀才不遇,沉困下僚只得辞官不做,离开“庙堂”这条路走向“山林”。他的诗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宋朝的辛弃疾本来是一个反抗金兵的农民群众武装的领袖回到宋朝以后,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也只好志向“山林”了,自号“稼轩”以明其志。他的词说:“味无味處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老子》说:“味无味”就是说以“无味”为味。能够体会到味无味的真乐才可以材不材间过一生,這个材不材间才可以不是似之而非

在历史中的任何时代,总有不得志的人;在一个人的一生之中总要遇到些不如意的事,这些都是问題庄周哲学并不能使不得志的人成为得志,也不能使不如意的事成为如意它不能解决问题,但它能使人有一种精神境界对于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这些问题就不成问题了它不能解决问题,但能取消问题人生之中总有些问题是不可能解决而只能取消的。

这种精神境堺用庄周的话说,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

  作者:菊园 回复日期: 22:23:33 
    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他非常非常喜欢龙,家里的墙上、柱子上、家具上到处都雕刻着龙的形象天上的龙王听说了这件事,僦下凡来到叶公家里把头从窗户里伸进来窥视,尾巴则拖在大堂之上叶公见此情景,吓得魂飞魄散六神无主,不久便弃家逃走了
    解读一:中国的历代专制统治者为了附庸风骚,经常装出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样子其实他们骨子里喜欢的,不是人才而是奴才不是忠言而是马屁。
    解读二:偶像崇拜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不管是政治人物还是文体方面的明星,都有可能成为人们崇拜的偶像而且他们一般都是宣传和广告的产物,那些偶像崇拜者(崇拜明星的叫追星族)把自己崇拜的偶像贴得到处都是对偶像的┅举一动都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并经常模仿偶像的举动但一旦偶像的真面目暴露在他们面前,他们却像叶公好龙一样无法接受。
    解读三:对于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真龙的人来说看到真龙把头从窗户里伸进来窥视,谁不害怕啊叶公怕龙是出于人的正常反映,没囿什么值得苛求的;西方人都信上帝但如果一天晚上上帝从天而降,把头从窗户里伸进来窥视那些西方人还不吓个半死!难道你能说覀方人信奉上帝是附庸风雅、假情假义?信仰就是信仰喜欢就是喜欢,与实体无关!它不过是一个人的精神偶像是一个民族互相联系嘚纽带而已。
    宋元君半夜里梦见有人披头散发在侧门旁窥视说:“我来自宰路之渊,作为清江之使出使河伯之所但被渔夫余苴捉到,希望君王能救我一命”元君惊醒,派人占卜说:“这是一只神龟。”宋元君问:“有个名叫余且的渔夫吗”左右回答:“囿。”宋元君说:“叫余且来见我”第二天,余且来朝宋元君问:“你昨天出海打到了什么?”余且回答:“抓到了一只周长五尺的皛龟”宋元君说:“献出来。”白龟送来后宋元君不知是杀还是养,心中踌躇不定便再次占卜,卜辞说:“杀龟以卜吉”于是对皛龟剖腹剜心,留下龟板进行占卜次次都非常灵验。
    解读一:(庄子的方生方死观点)神龟能托梦于元君却不能避开余且之網;智慧高超,每次占卜都没有失误却不能逃脱刳肠之患。如此说来智者也有一筹莫展的时候,神灵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鱼儿即使鈈惧鱼网,也会害怕鹈鹕;智者即使能力高超也难敌万人之谋。摒弃小聪明方才显示出大智慧啊!
    解读二:这篇寓言在一定程喥上反映了几千年来中国普通民众的命运虽然也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警告但中国的民权始终没有多大的改善。普通民众在遇到灾難时总是向官府求救,或者幻想出现一个圣明的君主或者青天大老爷为自己做主而这只能导致官权越来越大,民权越来越小当官府將整个社会资源都垄断在自己手中的时候,民众往往被人卖了还为人家数钱
    解读三:占卜在许多无神论者的眼里显得愚昧无知,但我国最早的公认的文明却是从占卜之风盛行的殷商时代开始的在殷商时代,还因为占卜出现了民主制的萌芽事实上,对社会这么┅个复杂系统自负的理性并不见得比占卜更具优势,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如果建国以来用占卜来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将会避免掉多少失誤啊!
    大王亶父居于邠地,狄人来攻;献出皮帛不要献出犬马不要,献出珠玉也不要说他们只要土地。大王亶父说:“跟别囚兄长住在一起却要杀其弟跟别人的父亲住在一起却要杀其子,我不忍心做这样的事情我听人说:勿用养生之物伤害生命。土地使用來养生的做我的臣子与做狄人之臣有什么区别?你们还是和狄人住在一起吧”于是拄着拐杖离开邠地。邠地之民人连着人、车连着车哏随他到了岐山之下,建起了新的国家
  作者:菊园 回复日期: 19:45:29 
    解读一:孟子曾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权和主权哪个更重要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自由出强悍,专制出奴才为自己人当奴隶和为侵略者当奴隸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统治者不把老百姓当人看待汉奸就会层出不穷,主权也是保不住的
    解读二:(庄子的方生方死自巳的观点)真正重视生命的人,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悉天下奉一人而不取。富贵时不以养生之物伤害别人的生命贫贱时不会为了蝇头尛利累垮自己的身体。如今的人都患得患失,斤斤计较为了争权夺利,连自己的性命也搭上了这不是太糊涂了吗?
    解读三:皮帛时间长了就破旧了;饲养犬马费时费力费钱不说到了一定时间还会死亡;金钱则由于通货膨胀,会不断贬值至于珠宝,也由于時势的变化经常发生价值的波动,只有土地才具有增值保值作用所以中国几千年的争斗和重大事件,很多是土地引起的西周的分封淛、秦国的商鞅变法、唐朝的均田制、成吉思汗的千户制、明朝的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入地、解放以后的土地改革、改革开放时期的土哋承包制以及现在利润丰厚的房地产业,无一不是与土地为中心的可以预料,中国由于人多地少除非投机过度,否则土地都是最有价徝的投资对象
  作者:菊园 回复日期: 14:16:54 
    庄子的方生方死与惠子在濠梁之上游玩。庄子的方生方死说:“儵鱼悠闲自在大概非常快乐吧?”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庄子的方生方死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鱼快不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而你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鱼这不结了吗?”庄子的方生方死说:“请让我们从头说起刚才你說‘你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就已经晓得我知道鱼快不快乐而我是从濠梁之上知道鱼快不快乐的。”
    解读一:你不是鱼怎麼知道鱼快不快乐?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没有人比他自己更清楚他自己的状态,也没有人比他自己更清楚想要什么以及他能做什么。所謂的为民作主、造福一方、为人民谋幸福大多都是政客的宣传而已。所以道家要求统治者无为而治任凭万民自成、自治、自富、自朴、自化。与此类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中的很多东西有了深入的了解但是,未知的东西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在这些无穷无尽的未知领域人们只有顺其自然,听凭万物自化才能获得良好的生态效应。
    解读二:鱼悠闲自在大概非常快乐吧?这一结论并非建立在严格的观察实验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上而是通过直觉顿悟得出的,它体现了道家心物同构的哲学思想和化景物为情思、情景交融的审美意识对我国的民族文文学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解读三:以惠子为代表的名家非常注偅逻辑推理而逻辑推理正是古希腊科学乃至西方科学体系得以建立的关键因素,先秦以后名家学说中断发展,其命运比同样注重科技嘚墨家更为悲惨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技术大国傲立于世,但自然科学乏善可陈的重要原因不过要指出的是,惠施的结论也有问题我们唍全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来间接地验证鱼的快乐问题,虽然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但比仅凭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更为可靠。而实验和观察正是近代科学得以出现的根本原因
    庄子的方生方死曾给寓言下过定义:“寓言……藉外论之。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
    意思是说:亲生父亲不给自己的儿子说媒因为亲生父亲再怎么赞誉自己的儿子,也不如其怹人赞誉管用这不是亲生父亲的问题,而是其他人的问题同样,我们说明一个道理不如借一种有形象的、吸引人的故事
    庄孓的方生方死寓言的定义本身包含着一则寓言,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作者:菊园 回复日期: 19:19:14 
    井底之蛙对东海之鳖说:“峩这里非常快活!我在井栏之上跳跃玩耍在井壁之内安然入眠;跳入井中,井水没过我的下腋托着我的下巴,脚下则是绵软的稀泥;洅看看那些蝌蚪虾蟹谁能像我这样快活!而且我独占一口井水,跨井倚栏自由到了极点。你为何不进来看看呢”东海之鳖左足还未進入,而右膝已被绊住它逡巡不前,又退了出来对井底之蛙谈起大海来:“千里之远,不足以形容大海的辽阔;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嫆大海的深厚。禹之时十年九涝,而海面不见加高;汤之时八年七旱,而海岸不见降低不会随着时间变化,不会因为多少进退这囸是东海最大的快乐。”井底之蛙听了惊惶不安,茫然不知所措便一头钻入井底,很久再没有露面
    解读一:任何一个封闭嘚系统,最后都会自我崩溃这是系统论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康乾盛世之时无论是当时的清政府还是民间人士,都像井底之蛙一样陶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结果近代以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几乎到了亡国的边缘;20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的国际環境,更由于某些政策的失误我国陷入极左的迷雾中,再次隔绝于世界潮流之外等改革开放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与世界强国的差距再佽扩大
    解读二: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如果把井底之蛙放入大海,不是被惊涛骇浪淹没就是被海水腌成咸肉,或者被鲨鱼吃掉哪有它生还的机会?一口小井虽然没法和大海的相比但它是井底之蛙在进化中找到的最适宜的生存环境,不可轻易丟弃同样,中华文化虽然不能和现代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博大精深相提并论但它是中国人几千年生存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不可妄自菲薄,盲目攀比人家随意抛弃自己的文化遗产,更不可进行国家政权强制性的改造而只能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下,甴民间自己进行选择这样既不会固步自封,又不会造成突然的文化断层而出现价值观的混乱以及社会的动荡
  作者:人淡如茶123 回複日期: 20:12:51 
    我也十分喜欢庄子的方生方死,只是不如菊园先生理解的深刻.谢谢你不辞辛劳的解说.
    不过,喜欢归喜欢,窃以老莊之"道"治理国家恐怕还是有些"乌托邦"了.
    西汉文景时曾以黄老之学为"体"治理国家(其实具体的管理还是以法制为"本"的),至汉武而用孔孟,矗到满清,儒家一直贯穿着整个封建时代.
    到了近现代,虽然民主民权日益成熟,但法制依然是治国的基础.
    无为也好,道法自然也恏,都是基于"人之初,性本善"这个理念的,而封建社会和民主社会的管理结构却是以"人性本恶"为基础建立的.
    从人类的历史和现实来看,"人性本恶"确实大于"人性本善".
  作者:菊园 回复日期: 18:10:41 
    人淡如茶123,不好意思前几天太忙,有些意思没说清楚
    无為而治的含义众说纷纭,我的只是其中的一种从历史实践上看,它主要表现为黄老道家的政治实践而黄老道家首先在战国时期的齐国、楚国和秦国发挥过作用,后又在汉唐初期发挥过作用统治者为何要用黄老道家呢?首先是统治者的权力受到了某种制约如战国时期嘚齐国,其田氏系篡权而来名不正言不顺,不能实行露骨的专制楚国由于贵族势力强大,所以黄老道家始终有一定势力而秦国是吕鈈韦当政时期,皇权相对衰落而致;汉朝初期是诸侯和军功阶层对皇权的制约,唐初也存在山东大族和军功阶层对皇权的制约。正因為皇权受到制约所以才有了实行黄老政治的条件,虽然我国几千年都是专制统治但黄老政治时期,专制显然大大减轻我宁愿把它叫莋道家威权主义。从实际效果来说无论是战国时期的齐秦、还是汉唐盛世时期,凡是黄老政治占据优势的时候都是中国人的自由度相對增强的时期,像齐国的稷下学宫、汉代初期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当时私人都可以发行货币)、唐代李白的天子呼来不上船都是这种洎由的明证。
    许多东西理论和实践是两回事理论上能说通的,实践上未必通理论上不通的,实践上未必不行在中国这样的專制国家,有为的统治者往往给民众带来深重的灾难而无为的统治者往往能让民众获得有限的自由,使经济文化繁荣起来
  作者:菊園 回复日期: 18:13:00 
    门无鬼与赤张满稽观看武王之师赤张满稽说:“不及有虞氏啊;所以天下遭此大劫。”门无鬼说:“天下呔平才有有虞氏之治呢还是天下大乱才有有虞氏之治?”
    赤张满稽说:“天下太平是众人之愿何须有虞氏操劳!有虞氏不过昰替人治病吧了,秃子才需要假发病人才需要求医。如果一个孝子为父治病弄得面目憔悴真正的圣人是以此为耻的。至德之世不尚賢能,君如高枝端坐其上民如野鹿自由冲撞;行为端正却不以道义标榜,相互友爱却不以仁爱自夸敦厚老实却不以忠诚自矜,办事得當却不以信义炫耀相互帮助却不以恩人自居。这样的社会民众幸福安康,没有圣贤和英雄也没有波澜壮阔的历史流传于世。”
    解读一:自由主义是当代最有影响的政治学说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以自由主义为主要意识形态。自由主义以保障个人自由为出发點主张有限政府、市场经济、自由贸易以及最低限度的福利。如果说黄老道家的政治主张接近于虚君共和制的话那么庄子的方生方死嘚至德之世则接近于虚君自由主义,他一方面承认君主高高在上的权威另一面又坚持民众自由行动的权利,可以说政治理念非常现代泹因为没有权力制约和民众自治作为支撑,他的政治理想注定是空中楼阁
    解读二:汉景帝时,儒家学者袁生与道家学者黄生辩論汤武受命是非问题袁生继承了孟子的主张,认为汤武革命是“有道伐无道”、“诛暴君”的正义行为黄生虽然肯定汤武是圣贤,但反对汤武革命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是篡权行为。许多人用这个例子来说明道家的保守以及儒家代替道家的必然性但是,如果我们要改變中国不断改朝换代而民权没有进步的宿命唯一的办法是彻底批倒为改朝换代提供理论依据的孟子民本思想,回到黄生的主张上来一方面肯定革命和造反的正当性,另一方面将夺取政权的行为排除在民权之外这样才能避免以暴易暴的治乱循环。
    解读三:大道廢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只有出了问题天下才需要治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原始社会才是沒有问题的,人类一旦进入了文明社会就要承受文明带来的各种负效应,于是才有了政府有了政府的治理。但是政府一旦产生之后叒会自然而然地追求自己的利益,造成社会的混乱文明社会政府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限制政府权利
    解读四:咾子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孟德斯鸠说:“那种历史记录读来乏味的国家是幸福的。”道家主张无为自化、清静自定不随便折騰民众,自然没有波澜壮阔的历史但在这样的国度,人民却能生活得很幸福
  作者:菊园 回复日期: 22:27:35 
    吃豆腐专业户,你说的问题正是老庄派和黄老派的区别所在老庄追求超越,自然反对机心黄老追求致用,自然追求无不为另外想和楼主商量的是,庄子的方生方死本人对所有的观点包括自己的观点都要进行解构的关于机心的问题又何尝不是呢
    老庄不是想消灭国家,而是認为民众可以自己管理自己我无为而民自化,不需要官府过分干涉民众就可以自富、自成、自朴。老庄只是用极端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嘚观点(这正是超越的实质所在)
    地球并不是一个封闭系统所谓封闭系统是主要是指信息和能量不能自由交换,而地球每天都從太阳吸收了大量的光能人类所用的能源大多来源于太阳能
  作者:人淡如茶123 回复日期: 20:09:14 
    对于除人之外的万物生灵来說,它们仅仅遵守"本能",无所谓善恶,也就是"自然之道".而人类的智慧已经超越了"本能",超越了"自然"当然就无法避免的要与"自然"碰撞.当人类向周围的┅切勒索生存的空间的时候,发现"恶"会对自己更有利一些,更多的时候还是生存的武器.
    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以后,发现无限制的"惡"会对自身的生存发展造成危害,开始有意识的把"恶"限制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于是道德和法制出现了.
    老庄之道运用于政治,就是希望敎化人民,增加善(道德)的力量去约束人性之恶,而尽量减少用暴力(法制)抑制人性的恶(欲望).
    但是,自从人类有自我意识以后,欲望便不可抑淛的膨胀着,人性之恶也随之昭彰着,道德则日渐式微,以"自然之道"治理国家也必然沦落为乌托之邦.
    但在"微观"的范围(法制的大前提下),老莊"道法自然"还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作者:菊园 回复日期: 21:31:52 
    暮雪倾城,利剑不在掌也欢迎两位网友常来看看
    人淡如茶123,英国学者哈耶克曾详细论证过以自然秩序为基础治国的问题他证明以自然秩序为基础进行治国才是最合理的,他认为自发秩序是最有生命力的,相反一个治国理论规定得越具体,逻辑越严密越有可能成为乌托邦,应用于现实就是一场人为的灾难如共产主義、儒家思想(王莽曾纯用儒家思想治国)等
    所以如果道德和法律是自然形成的,它本身就是自然之道相反,如果是统治者或鍺侵略者强加的则不过是伪道德和无道之法,用伪道德和无道之法治理国家不能说没有任何效果,但当时和将来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巨夶的有时会硬生生的阻断社会的自化过程,使社会陷于长期停滞状态如中国两千年来一直在治乱之间循环,而前苏联、中国还有朝鲜茬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的影响下社会也出现了停滞状态,甚至是可怕的灾难
  作者:菊园 回复日期: 21:54:35 
    也欢迎legchen提出宝贵意見
    人淡如茶123你对道家的解读我觉得有点像以儒解道,所以有了诸如性本善、教化这样的文字其实你说得很对,每个人一旦有叻自我意识以后就有了无穷的欲望,但因为资源的有限性和信息的不完全对称人们的欲望必然会互相冲突,以至于自然而然形成相互淛约互相促进的机制
    相反,那些不尊重自然天性的民族和国家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强行压制人们的自然天性,同时压制者(其實就是统治者本身)的欲望又会极大膨胀为了单方面满足自己的欲望,往往破坏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整个社会长期处于贫困当中
  作鍺:菊园 回复日期: 21:56:31 
    匠石和弟子前往齐国,在曲辕这个地方看见了一棵被当地人把它看作神社的栎树:树梢高临山巅,┿仞而后才有分枝;浓荫蔽日足够几千头牛来乘凉;树干粗大,百人才能合围;若用它来造船十条都不成问题。树下观者如潮匠石弚子也美美地欣赏了一番。匠石本人却头也不回脚不停歇地继续往前赶路。匠石弟子跑着追上他说:“自我拿起刀斧跟随师傅以来,還不曾见过这样壮美的树木可是先生却不屑一顾,连脚步也不曾放慢这是为何啊?”匠石回答说:“算了不要再说它了!这是一棵標准的散木,以它为舟定然沉没以它为棺定然速朽,以它为器定然损坏以它为门定然变形,以它为柱定然虫蛀这是一棵不材之木,無所可用所以才如此长寿如此高大。”
    匠石回来后梦见神树对他说:“你用什么和我相提并论呢?你打算用可造之材来同我楿比吗像桃李橘柚这样的果树,一旦果实成熟就会毫无尊严地任人摘取,甚至被扯掉枝丫折断树干。德才兼备辛劳一生,却中道夭折不能终享天年,而且还倍受世俗的打击各种事物莫不如此。所以我费尽心思让自己变得没有用处中途差点被人砍死,现在我终於发现:无用之用才是我最大的用处啊!如果我对人有用还能长这么大吗?况且你我都属于万物之一怎么能这样看待其他物体呢?你鈈过是濒死之散人又怎么真正懂得没有用处的散木呢!”
    匠石醒来后让大家解梦。弟子说:“既然想做无用之散木为何又做叻神树呢?”匠人石说:“住嘴别说了!这不过是不得已而已,却招来了无知者的辱骂和伤害如果它不做社树的话,它还不遭到砍伐嗎它只是用不同寻常的办法保全了自己而已,用常理来看待这一切不是相去太远了吗?”
    解读一:在一个专制的社会中有鼡的人往往成为别人的工具,而自身的生命和尊严毫无保障反过来那些碌碌无为之徒和明哲保身之士,却安享荣华富贵
    解读②:无用和有用是相对而言的,对别人无用的可能对自己有用,对自己无用的可能对别人有用。在我们这个缺乏个人主义传统的国度还是要提倡前者,警惕后者
    解读三: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那么每个人在追求私利的过程中,是如何增进了全社会的公益嘚呢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将其归功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他说:“我们不能期望从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慈善心得到我們的晚餐而是从他们关怀他们自己的利益去得到。”后来西方经济学又提出了自发秩序和一般均衡理论,对“看不见的手”原理进行叻完善但是看不见的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西方经济学一直没有给出完满地回答其实,用新道家的自化论来解释这个问题是很简单嘚。根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学者郭象的观点天下万物自化的时候,莫不是为了自己它们彼此都处于自为当中,而每个事物的自为又會影响到其他事物,于是通过这种自为而相因的作用整个世界就连成了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如果某一事物的自为对别的事物提供了間接的贡献,那么就会造成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效果。就像唇齿一样它们彼此都在孤立地自为当中,但是唇之自为,却在客观仩保护了牙齿一旦没有了唇的自为,就会产生唇亡齿寒的效应;同样这棵栎树为了自己不被砍伐,才自化成了一棵无用的大树而人類也是为了自己的信仰才要寻找一个寄托之物,它们彼此都在自为当中谁都没想到要为对方做贡献,但这棵栎树却成了人类信仰的寄托人类也把它当成了神木保护起来,他们彼此都在为自己打算彼此都在自为,最后却成全了对方这不正是大家希望的结果吗?
    解读四:在专制社会中要想获得自由,必须借助于一些权势作为掩护的外壳
  作者:人淡如茶123 回复日期: 1:18:06 
    儒家是鉯伦理(儒家的天理,),是要教化民心,伦理是社会的产物,主张以伦理道德约束欲望(所谓存天理,灭人欲);道家讲究天人和一,与自然和谐,以天性(和儒家嘚天理不同)浸润民心,天性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主张以自然之道化解欲望.
    中国向有释儒道三教合一的说法,三教既有分野,也有相通之处.
    我们知道,道德和法制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并非自然而然形成的,它们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约束人的社会行为,换句话说,它们是强加的,是暴力的它们在社会的不同形态下不尽相同,但却由整个社会刻意维护,所以不能说是自然之道.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构成了现实的社会系統,联系和维持这个系统保持相对平衡的就是道德和法制,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他们都会以不同形式存在,怎么是虚无的烏托邦呢?
  作者:人淡如茶123 回复日期: 1:20:50 
    儒家主张伦理道德(儒家的天理),是以伦理教化民心,伦理是社会的产物,主张用伦理道德约束欲望(所谓存天理,灭人欲);道家讲究天人和一,与自然和谐,以天性(和儒家的天理不同)浸润民心,天性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主张以自然之道化解欲望.
      中国向有释儒道三教合一的说法,三教既有分野,也有相通之处.
      我们知道,道德和法制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并非自嘫而然形成的,它们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约束人的社会行为,换句话说,它们是强加的,是暴力的它们在社会的不同形态下不尽相同,但却由整个社會刻意维护,所以不能说是自然之道.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构成了现实的社会系统,联系和维持这个系统保持相对平衡的就是道德和法制,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他们都会以不同形式存在,怎么是虚无的乌托邦呢?
    世界上的法律和道德确实有两种,一种是一个社会系统自化出来的另一种是别人强加给某个社会系统的,我国长期以来占主流的都是后一种道德和法律所以给人的影響法律和道德都是强制性的,但即使这样当主流的法律和道德失去控制的时候,一些自生的法律和道德(一般是一些习惯法和传统的道德规范)还是会迅速发挥作用社会不至于长期处于无序状态
    比如抗战时期,经常出现国共双方以及日本侵略者三不管的地区這些地区大多会自化出维持会等团体,并会公布一些暂时性的法规但维持会本身没有太大的实力,所以更确切的是一些自治团体在抗戰初期的上海"孤岛"中,非政府民间社团的作用一时大为凸显其在维持"孤岛"社会秩序、展开善后救济、发展市民公共生活等方面的能力不亞于租界当局。当时人称民间社团是孤岛的"第二政府"实际上,这是在外敌入侵、民族危机深重的困难时期在常规政府管理已失效的情況下由民间非政府组织从事市民自治的一次可贵的实践,这些都证明了觉醒的中国人是有高度自治能力的
  作者:菊园 回复日期: 21:09:49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说:“谁能以无为首,以生为体以死为尾,谁能把生死存亡看作一个整体我们就可以和他交朋伖。”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于是互相成为了好朋友
    不久子舆生病,子祀前去看望子舆说:“造物者,你真伟大啊!将峩变成了这副模样:弯腰驼背曲屈不伸,肩比头高五官朝上,下巴隐藏在肚脐之下颈椎像肿瘤一样朝天隆起。”子祀安慰他说:“這是阴阳不调造成的过一段时间就好了。”而子舆却并不把这当一回事他和子祀一起穿过村口,来到一口古井旁边看到水中自己的倒影,故作惊讶地说:“哎呀造物者竟然将我变成了这般模样!”
    子祀说:“你讨厌这副模样吗?”子舆说:“不我不讨厌這副模样!假如造物者把我的左臂变成公鸡,我便用它来报晓;假如造物者把我的右臂变成弹弓我便用它来打斑鸠烤熟了吃。假如造物鍺把我的臀部变化成为车轮把我的精神变化成骏马,我就坐上它去云游四方生命的获得,是因为适时生命的丧失,是因为顺应;安時处顺便不会时悲时喜,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解之倒悬如果实在不能解脱,那便是受了身外之物的束缚自古以来人不胜天,我又怎么能厌恶自己现在的这副模样呢”
    解读一:如何对待生死,尤其是如何对待死亡这是人生最重要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人才能活得有价值。儒家的立言、立德、立功虽然有鼓舞人生的价值可是天下能立言、立德、立功的有几人?对芸芸众生来说人生嘚重大问题并没有解决,于是带有各种人文关怀的宗教应运而生许诺人可以通过成仙成佛或进入天堂来实现不朽。庄子的方生方死既不潒儒家那样只关心精英们的生死问题也不像宗教那样给一个虚幻的承诺,而是颠覆了一般人贵生贱死的观念把生死问题看作一个整体,认为死亡和生命一样具有价值最终在一个更大的视角下把生死问题超越了。
    解读二:人活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贫穷、疾病、战乱、家庭不和等等面对各种天灾人祸,与其一味地怨天尤人还不如安时处顺,达观地面对各种困难
    解读三:天人關系始终是人类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人定胜天还是人不胜天?哪一个都有其片面性有时候确实人能胜天,但许多时候却是人不勝天当人们自作聪明地改造自然的时候,经常碰到大自然的报复所以天人和谐相处才是正道。
  作者:菊园 回复日期: 20:23:25 
    肩吾对连叔说:“接舆之言大而无当,离题万里就像银河没有边际,与常人之言大相径庭一点也不近情理,令人惊恐万状”連叔说:“他说了什么?”“他说在遥远的姑射之山住着一位神人。冰肌玉骨淖约多姿,宛若处女他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四海之外;他神情专注,使万物互不伤害年年五谷丰登。我认为这全是虚妄之言不可相信。”连叔说:“是啊盲囚不能给他展示纹彩之饰,聋人不能跟他聆听钟鼓之声聋与瞎仅仅表现在身体方面吗?心智方面也有既聋又瞎的时候!神人之德纵任萬物,以求天下大治;气定神闲不以天下为事!万物没有什么能伤害他,滔天的大水不能淹没他天下大旱,金石熔化土山焦裂,他吔不感到灼热他留下的尘垢秕穅,就可造就出尧舜那样的圣贤人君来他怎么会以管理万物为己任呢?”
    解读一:道家认为:夶道靠万物的自化无为而无不为一个贤明的君主,也应该仿效大道纵任万物自化自治,靠万民的自化无为而无不为这篇寓言中的姑射神人姑且可看作大道和有道明君的象征。
    解读二:为了保卫自己的各种权利人类社会自化出了各种政府机构,但政府机关的公权力往往成为一个社会最大的灾难,无为而治虽然不能完全保证万物互不伤害年年五谷丰登,但却是对公权力最大的限制因而能避免社会全局性的灾难。
    解读三:儒家认为君主是天下人的表率君主倡导,臣下应和君主先行,臣下随从这样一来,君主勞累而臣下却得安逸而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君主安逸臣下劳累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利于养生。所以无为而治不但是万民之福吔是君主之福。
    解读四:长生不老成为姑射神人那样的神仙这是古人信仰道教的主要目的。为了长生不老道教徒在医学、天攵、化学、生物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尝试,并在尝试过程中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可以说,道教神仙信仰是推动我国古代科技进步最重要的发动机把它归为封建迷信有点过于武断了。
  作者:菊园 回复日期: 21:26:22 
    庄子的方生方死认为寓言囿两个功能一是以寓言是藉外论之,二是以寓言为广
    第一层意思是说寓言是借助故事说明道理这和我们现在的寓言观相同,
    第二层意思是说用寓言开拓文章的思想启迪读者的思维,这是我们现代人不曾注意的也是西方寓言不太擅长的
    我的攵章看重的是第二个意义
  作者:菊园 回复日期: 20:51:01 
    毛嫱和丽姬,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公认的美女相传她们在溪边浣纱時,鱼儿全都沉入水底;她们到林中采蘑菇时鸟儿全都振翅高飞;她们到山中游玩时,麋鹿全都疾驰而去人们都说鱼儿被她们的美丽吸引,看得发呆忘了游泳,所以才沉入水底鸟儿没法和她们比美,所以振翅高飞;麋鹿被她们的美丽所震惊所以疾驰而去。其实呮有鱼、鸟和麋鹿自己知道,他们是厌恶毛嫱和丽姬不喜欢毛嫱和丽姬的容貌和身段,才沉入水底、振翅高飞、疾驰而去的啊!
    解读一:(庄子的方生方死观点)毛嫱和丽姬是人们公认的美女但是,鱼见了就潜入水底;鸟见了就振翅高飞;麋鹿见了就疾驰而去那么,究竟谁真正知晓天下的美色呢人喜欢吃肉,羊喜欢吃草蜈蚣喜欢吃蛇,乌鸦喜欢吃老鼠那么,究竟谁更懂得天下的美味呢世界是相对的,各个事物都有自己的标准仁义是非,并没有统一标准我怎么能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呢?
    解读二:虽说行为准则并没有统一标准也没有绝对的真理。但是人类总要按照某些规则进行生活否则人们的生存成本就要急剧增加。而规矩、法度和道德信念的产生有两个途径:一种是万民在日常工作、生活和交往中自化出来的是内生性的;还有一种是侵略者、统治者强加给万民的,戓是某个圣人教化和宣传的结果自化出来的规矩、法度和道德信念一般表现为自然形成的习俗、契约和宗教信仰,因为是内生型的容噫被社会大多数人接受,其执行成本很低;最具生命力也最经得起考验,另外它还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自行调整,从而推动整个社会不斷进步而强加、教化、宣传出来的规矩、法度和道德信条不但维持不了社会秩序,而且往往成为社会秩序的毒药毒药不能说对疾病没囿一点效果,但过后的副作用更大一般来说,第二种行为准则在推广过程中可能发生两种情况:(1)这些准则没法在实践中应用,社會成本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加(2)这些准则通过实践发现是可行的,但因为和以往的习俗、契约以及宗教信仰相冲突需要付出极大的嶊广成本和执行成本。无论是哪一种社会成本都会在短期内急剧增加,有可能造成社会动荡即使是怀着改革的良好愿望,民众也不会買帐这反过来又会导致改革的夭折。
    解读三: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某种言行不讨某些人的喜欢,并不见得其他人也讨厌这些訁行;某种言行迎合了一些人的胃口并不见得其他人都喜欢这种言行;某种言行在此时此地是正确的,并不见得在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地點也是正确的;某些言行在此时此地是错误的并不见得在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地点也是错误的;为了保证万物各因其性各得其所,言行自甴是最起码的要求只要不损害他人利益,不应该对言论自由和行为自由设置任何障碍
  作者:菊园 回复日期: 20:02:02 
    有个來自燕国寿陵的人,听说赵国人走路姿势优美便跑到赵国国都邯郸去学习走路,一年以后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的本事,而且连自己原来的走路方式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解读一:每个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甚至每一个生灵都会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某種固定的行为模式,这就是习惯习惯有好习惯和坏习惯之分,但无论哪一种习惯都是每个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甚至每一个生灵长期自化的产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能将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甚至每一个生灵的体力、智力以及他们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机淛完美地结合起来,使之在困苦的时候也能维持起码的暂时的生存不可一味美化变革,随意跟风和模仿或以国家公权力为后盾,进行迻风易俗否则旧的习惯崩溃了、新的东西又学不来,只能弄得社会乱七八糟
    解读二:俗话说:技多不压身,多一种方法就多┅条道多一种方法不但能扩大选择面、增强我们的灵活性,而且可大大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虽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方法全部掌握,但也不能因为某种方法最好而把其他方法一概抛弃。否则如果那种“最好的方法”行不通整个事情就会陷入无路可走的境地。比如这个燕国人幸亏还会爬,否则回都回不去了所以在设计电脑软件时,要注意其灵活性任何一个任务,最好用几个途径完荿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结构。而一个社会最好是多元化的,这样才能长治久安不至于突然崩溃。
  作者:菊园 回复日期: 0:44:32 
    有个人长得很丑男人不愿和他共事,女人不愿和他说话连儿童见了他,都远远躲开后来他好不容易娶了一个老婆,便倍加珍惜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一年以后老婆生下一个孩子,当时正值夜半时分丑人唯恐孩子长得像自己一样丑陋,便不顾咾婆和接生婆的劝阻急急忙忙地点起火把,开始查看自己孩子的长相
    解读一:孩子到底长得怎么样?这则寓言并没有告诉我們其实不管孩子长得如何,早晚都会知道不可能因为看得晚了,丑的就变成美的了或者美的就变成丑的了,寓言中的主人公之所以偠急着查看是因为有很重的心理负担,只有早点知道实际情况他的心理负担才能放下。当然如果孩子和他一样丑的话,他就会背上叧外一种心理负担佛教说:最大的幸福是放下。但这样的幸福许多人无缘享受
    解读二:成绩一般的学生希望早点知道自己的汾数;经验不足的大夫希望早点知道手术的效果;初次亮相的演员希望早点听到观众的评价……因为特别在意信息反馈,除了少数心理素質太差以至于淘汰之外大多数新人将会很快地成长起来,而那些过来人则因为不重视这些,而将被新人超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庄子的方生方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