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程最远的古代弓箭手装备是哪个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古代就是唐朝最精锐部队,也只有60%的披甲率。在大多数时候,无论是五代十国那样的小军阀,还是农民起义军,披甲率都是非常低的。

为什么古代的士兵都是没有盔甲的呢?要知道,就算是古代的正规部队,身上穿装甲的人数也是十分的少的。明朝的时候,抵抗倭寇很出名的将军,戚继光就曾经带领着他的士兵,赤身裸体的去跟日本人打仗,也就是说明,在我国明代的时候,科技那么发达的时候,还是有士兵是没有盔甲的,所有的正规部队带装甲的概率也是不同的,从披甲的概率上,每个部队大概都是只有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七十左右的。

这就是为什么在古代,弓箭手那么多的原因了,为什么呢?因为一个拥有盔甲,而且射箭技术很高超的话,在面对敌军的时候,是有绝对绝对的优势的,因为这支军队,无论是近战,还是远攻,都占有很大很大的优势。这也就是古代为什么拼命射箭的原因——一支披甲率高,而且射箭能力强的军队,在面对缺乏盔甲军队时,是占有绝对优势的。

明朝末年,农民军一看到入关参加剿灭战的关宁军,就大喊:“何处来此铁帽子军”,农民军与关宁军交战百战百败,究其原因就是关宁军全部重甲,骑射技艺有比较强,农民军缺乏盔甲,又射术普通。这就是为什么被关宁军大败的原因,如果一个连盔甲都没有的人,还能称得上是士兵了吗?

最后才出现了祖宽,吴镶等人,经常以数百名,最多3000名关东军在关内,杀的数万农民军到处跑。但是,真的穿重甲就不怕弓箭吗?明朝人记载,八旗军在3丈距离,专门强弓射击面部,几乎百发百中。这就是为什么清朝能够夺得大明的原因了。因为在明朝末期,社会很动乱,明末的明朝军队有的军队大部分都没有盔甲,这就是为什么明朝军队这么不堪一击的根本原因了。

但是直到火枪的发明了之后,弓箭的作用就不再显现出来了,但是呢,弓箭的射速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如果射箭的人力量很大的话,一分钟之内就能连射二十多只箭,但是这只是局限于那些高手,一个真真正正厉害的神射手,需要两到三年的培养,而一个优秀的火枪手呢?我们都知道火枪的射速极慢,精度又很差,但是如果人多的话,威力也是不容小觑的,战场上又需要这一种射程远,杀伤力又大的武器,而且火枪手很好培养,一个优秀的火枪手,仅仅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来培养就行了,这在古代死伤率很高的战争中,火枪手其实上是很廉价的一种存在。

看到这里,我们想必都知道了吧?我们国家为什么这么精通射箭了吧,因为士兵的装甲都很少,弓箭能够打出最大的伤害,基本上就是一箭致命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军队,基本上弓箭手占的比率最多的原因了。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请问下古代弓箭手射箭能射多少远?... 请问下古代弓箭手射箭能射多少远?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楼上怎么算?150*0.6米=550??小学算术明显没过关。

英格兰长弓可能是最远的,抛射时有效射程达到500米以上,但这种弓复杂不便,需要两个人一齐操作,且没有准头,要靠数量(下一片箭雨)

游牧民族短弓比较近,一般在骑马时用,射程在100米左右,但是弓短小,射速快,射的准。

木质弓、角弓、复合弓,不同的材料显著影响射程以及弓的寿命。

木质还分杉树、枞树等,也不一样。

好的箭羽如雕翎,射的远,鸡毛鸭毛等肯定不行。箭杆用好的木头、箭竹,如果差的木头肯定不行,等等。

所以,这个问题很复杂,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欧洲古代弓箭手使用的是长达1.5米以上的英式长弓,采用这种吊射方式可以大大增加射程。射程一般为80~100米,最远可达600~900米虽然精度不高,但排成箭阵使用,可以形成很大的覆盖面积,造成大量杀伤, 主要用于在方形军阵之中射击正在冲锋的敌军骑兵和步兵。

中国古代使用多种材料(木、竹、龟甲、骨)制成的复合反曲弓,拉力不逊于英式长弓,但尺寸比较小,主要是供骑兵冲锋时在马上水平发射,不采用这种射击方式。但中国古代军阵中的弩手常采用这种远程吊射的方式射击。典型的战例如南北朝时的“却月阵”,在新月形的步兵阵列后面,埋伏有多人操作的大型机弩,弩箭长达2米多,在敌军集团冲锋时进行远程吊射,可以一箭穿透2、3个人。古时候有个词应该听说过吧:一射之地,意思就是 “一箭所能达到的距离”〔约相当于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步,粗略估计一步大约45-60公分,也就是550米-900米左右〕

中国古代使用多种材料(木、竹、龟甲、骨)制成的复合反曲弓,拉力不逊于英式长弓,但尺寸比较小,主要是供骑兵冲锋时在马上水平发射,不采用这种射击方式。但中国古代军阵中的弩手常采用这种远程吊射的方式射击。典型的战例如南北朝时的“却月阵”,在新月形的步兵阵列后面,埋伏有多人操作的大型机弩,弩箭长达2米多,在敌军集团冲锋时进行远程吊射,可以一箭穿透2、3个人。古时候有个词应该听说过吧:一射之地,意思就是 “一箭所能达到的距离”〔约相当于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步,粗略估计一步大约45-60公分,也就是550米-900米左右

要看有效射程的话应该只有100米到200米左右,其实到150米已经需要非常大力气,非常好的弓,以及笔直的箭杆和完整的雕翎,在150米以后,要射杀人已经很困难,而且受风向、地心引力等影响,精准性降低幅度不小

百步穿杨,古代以同一只脚从后面迈到前面叫一步,那一步就要一米五吧,百步是150米。而且这是有效射程,实际射程还要远。

原标题:古代弓箭到底能不能射穿盔甲, 士兵们手中的盾牌真的有用吗?

对于战争的场景,我想大家都看过很多很多了吧,虽然每个朝代打仗的方式不一样,但是不变的都是士兵身上的盔甲,当然大将军身上的盔甲肯定是必不可少的。穿上盔甲的男子,身上就感觉具备了一种男子气概,作为一军的统帅,好的盔甲更是重要的。在这里必须要说一下,士兵的盔甲和将军的盔甲肯定是不能够相比的。

我们首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古代战场上都会有弓箭手,但是这些弓箭到底能不能够射穿盔甲呢?其实士兵们身上的盔甲是很容易就被射穿的,对于弓箭手来说,可以采用两种射法,第一种就是直射,直射要建立在近距离的基础上,这样才可能给敌人造成伤害。还有一种就是抛射了,顾名思义就是向天上射去,然后让箭落下,但是这种办法必须保证敌人在你的射程距离。

所以说其实古代的士兵身上的盔甲对于弓箭来说,根本就没有抵抗力,挺多作用就是缓冲一下弓箭的速度,让弓箭的刺入没有那么深。那么对于将军的盔甲来说,是不是也和士兵一样呢?当然是不一样,将军的盔甲从做工到造型都要比士兵的好,但是防御能力其实并没有增加多少。

如果想要达到弓箭根本射不进去的进步,那么盔甲的重量可想而知,但是如果你穿上这样一个重重的盔甲,还怎么作战呢,说不定跑两步就已经累瘫了。所以有说弓箭根本就射不穿盔甲,打仗的时候也没有必要拼命放箭,这种说法完全是错误的。所以说弓箭一方永远是占有优势的。

除了盔甲之外,战场上最常见的就是专门用来抵御弓箭的盾牌了。古人有云矛盾啊,到底是矛是锋利,还是盾更坚固呢?盾牌一般都是长方形的,可以用来防止敌人的一些刀剑伤害,也是古代用来防御弓箭最好的武器。那么这个盾牌真的有用吗?

在这里还要声明一点的就是,古代的士兵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资格配盾牌的,因为士兵也分为了很多种,每一种兵都有自己的武器,比如弓箭手和长枪兵,对于他们来说,如果配上盾牌的话,反而会显得更累赘。

盾牌对于士兵来说其实是最佳的防护兵器,盾牌的防护能力要远远大于盔甲,而在在战斗的过程中,你还可以使用盾牌对付敌人,重重的盾牌打在敌人的身上也不失为保护自己的一种方法。但是说起盾牌,这方面还是欧洲国家要做的完全些,中国古代的盾牌大多都是抓握式的,容易脱落,但是西方的一般都是绑在手上,然后再握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弓箭手装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