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玩具上门推销骗局被骗了3800元报警能立案吗

原标题:揭秘中奖背后陷阱:骗局五花八门 利用投机心理

  近段时间,世界杯足球比赛让球迷大呼过瘾,可是伴随着绿茵场上每一次精彩呈现,“中奖了”“您被评为幸运观众”等信息也不时骚扰着人们。事实上,“中奖”骗局一直被社会诟病,近期不少读者来信讲述被骗经历、分享防骗对策,普遍认识到,面对诱惑,小心“馅饼”是陷阱。

  骗局:“中奖”骗局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是强买强卖,不领奖还不行

  前几天,湖北云梦县的周晓文遇到一个中奖骗局。他突然收到一封邮件:“尊敬的邮箱用户,您好!您已被某节目抽选为幸运观众,获得二等奖。”周晓文随即点开邮件中的链接,是活动“官网”,上面有奖项设置:一等奖是奖金98000元人民币与小轿车一辆,二等奖是奖金78000元人民币与笔记本电脑一台,三等奖是奖金3800元人民币与手机一部。周晓文还在网页上看到很多“颁奖现场”图片,比如主持人与“中奖者”的合影。

  网页拉到最底端,周晓文开始有了警觉。这里的“本活动最终用户协议”明确声明:本栏目为防止他人恶意扰乱活动秩序,已经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申请法律保护。您的资料被系统保存之后,若当天内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将被视为自动放弃,系统将自动把您所填写的资料提交到您当地法院,起诉要求违约用户按照法律和合同的规定赔偿违约金5000至1万元。

  接下来是填写中奖者资料了。周晓文思索再三,胡乱填写了一份个人信息,结果引出了“活动主办方”的庐山真面目:“由于本次活动奖项非常丰厚,发放奖项将会产生如下手续费用:奖金汇划费50元,奖品邮寄费150元,奖金及奖品的安全运输保险押金2600元,合计2800元。”“如果你真的汇出了这笔钱,那将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周晓文在来信中说。

  近年来,各类“中奖”骗局五花八门,有的是恶意诈骗钱财,有的是诱导顾客购物。最近,山东威海的张建利到一家商场4楼购物,付完费后收到三张抽奖卡。服务员说两张是指定奖券,免费领取指甲刀、梳子各一个,另一张需到柜台抽奖。

  张建利随便拿了一张奖券,上面显示一等奖。服务员高兴地说:“您的手气真好。”随后,服务员从柜子里取出一件玉饰并且说道:“这是一等奖奖品,市场价格1000多元,您只需付199元钱领走。”

  “我对它不感兴趣,看样子也不值199元,确定不要后,服务员很不高兴。”张建利看穿了其中的骗术,他在来信中写道,“商家举办一些抽奖活动,让顾客有意中奖,顾客以为自己捡了便宜,实则是商家变着手法促销商品,而且往往是一些滞销品。”

  翻阅读者来信,其中匪夷所思的是,“中奖”明明是骗局,有的不法分子反而强买强卖,让“中奖者”不领奖还不行,河南洛阳的读者刘桂华就遇到了这样的“奇葩”事。前几天,刘桂华看到路边有人搭个棚子,吆喝着免费抽奖。根据规则,抽奖本身不要钱,但必须有至少1200元的现金或银行卡余额不少于1200元,抽中哪个奖,你就有资格把对应奖品“优惠”买走,而且必须买走。刘桂华在来信中说:“我首先按要求把银行卡交给他们验了资,后来没想到是一抽即中。对方立即催促我输密码刷卡,我反悔了,结果他们就不给我卡,旁边还有不少人数落我。面对威胁,我说再这样我要报警,他们这才有人出面和事。事后,我才发现旁边的人都是托。”

  上钩:“中奖”骗局屡屡得逞,与“中奖者”的投机心理有关

  对于各类“中奖”骗局,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但是有的不法分子依然铤而走险。在河北唐山读者艾立起的来信中,记者看到一个说法――赶“圈集”玩“抽奖”,是指居无定所、业无定点的散兵游勇,专门到城郊的一些早市、夜市和农村集市以“抽奖”为名,设局害人,骗取钱财。

  来信中,艾立起讲述了自己的亲眼所见:今年3月,市郊早市,一对青年男女。女的负责推销奖券,高喊“免费抽奖,中奖率100%” ,男的负责“兑奖”。只见一位老汉随便一抽就中了一等奖――价值200元的高档收音机。兑奖时,这对男女要老人缴纳50元手续费,老人不肯并且表示不要奖品了,可是对方说,“不要不行。奖券打开了就得兑现。”一个月后,笔者再次回农村老家,在集市上看到的还是那一对男女。一个老大妈花掉60元抽了一大堆“奖品”,这些标价总值300多元的“奖品”其实都是“一元店”淘汰的废品。

  “中奖”骗局为何屡屡得逞?这和“中奖者”的投机心理有关。山东威海读者石志新说,“不少人在做一夜暴富的梦,不靠脚踏实地奋斗,总是抱着投机心理,这样的人十有八九会跌跟头。”

  “中了100万元大奖不要张扬,不要告诉任何人!”这句话也是骗子惯用的忽悠招数,牢牢抓住了被骗者发“横财”后怕别人知道的心理。前不久,山东的刘先生收到一张由广州某公司寄来的彩色宣传单,宣传单上还有一个刮奖区,刮开后发现中了“二等奖”,奖金为100万元。

  刘先生又惊又喜,迫不及待地联系对方,要求领奖。随后,骗子一边介绍领奖程序,一边诱骗刘先生先后支付了7800元、9000元、20000元。其间,骗子多次提示:“你中了100万大奖,先不要跟别人讲,就是拿到奖金后,也不要张扬。”

  就这样,刘先生把多年积蓄都汇了过去。然而,对方不但没有打来奖金,却变本加厉的要求缴纳5万元“保险金”。此刻刘先生突然警醒,这才报了案。当地警方表示,骗子就是利用受害人容易趋利上当、轻信麻痹、抵制不住重奖诱惑的心理。

  一些“中奖者”虽然被旁人警示、劝导,但是仍然深信不疑,江苏江阴的读者肖秋云就遇到这样一位老年人。据介绍,当时这位老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小声对大堂经理陆文华说:“我收到了北京某保健公司成立21周年刮奖活动中奖单,中了100万元特等奖,要先向北京市丰台区公证处汇款1万元公证费,才能拿大奖。”陆经理马上识破骗局,“国家规定一般有奖销售个人奖金最高只能5000元,向公证处汇款不可能是个人账号。”陆经理在劝说的同时,旁边许多工作人员、客户也围拢过来劝说,但这位老年人非常固执地认为上面有大红公章,有公证处公证,不会是假的。近1小时劝说无效后,陆经理只好报警,派出所民警再联系他的儿子,在大家一起劝说下,这位老人才作罢。

  治理:打防结合、多措并举,让“中奖”骗局无处藏身

  读者来信反映,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识骗技能显著提升,遇到“中奖”骗局,越来越能理性思考、准确判断。其中,吉林临江的读者郑开秀讲述了一段经历:

  去年冬天,郑开秀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自称某电商平台的客服人员,“恭喜您中奖了,奖品是护肤品套装一套,价值1800元。”

  郑开秀听后很高兴。此时,对方又开口了,“奖品是海外配送,需要您收到货品后自己支付邮费298元。”“为了弥补您支付邮费的损失,我会给您随货品寄一张价值300元的联通充值卡。”

  “以我多年的购物了解,这种福利不像该网站应有的风格。”郑开秀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骗局,随即挂掉电话,并给电商平台的人工客服致电,对方很谨慎:“从未听说此类试用装活动,所有中奖公告均以网站通告为准,希望您认真鉴别。”郑开秀一听就明白了。

  广东广州番禺区的读者袁斗成表示,打击诈骗,需要警方、银行、运营商等形成合力,但掌握信息甄别的能力,尊重知识和常识是不可动摇的底线,凡事经过大脑吸收、过滤和判断,多方咨询,及时查验,学会保护自己,自然能筑牢防火墙。

  “很多中奖骗局,一无营业执照,缺乏行业监管;二无固定场所,受骗的人想维权都找不到债主;三无商品参照对象,出手的商品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蒙骗消费者。”河北唐山读者艾立起建议,治理这类乱象,一要给市场监管人员压担子,在所负责的市场上发生此类现象,就要追究相应的责任;二要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广大群众提高警惕,擦亮眼睛,防止上当受骗;三要组织志愿者开展巡查,发现此类现象立即制止,并上报上级机关严肃处理。

  此外,多位读者来信表示,监管部门应及时发布预警提示,曝光犯罪分子新伎俩,同时强化打击,普及侦防此类案件的经验方法。

转载;形形色色“养生经” 老人小心“被忽悠”

 “参加免费专家义诊,结果药品花费1万多元”“被称作"神医"的专家连行医资格证都没有”“购买3万元的保健品就可以受邀到大会堂开会,结果连门都没进去。”北京市怀柔区法院法官赵华军告诉记者,近年来,打着“养生保健”的旗号,实则欺骗老人高额购买假药劣药或普通保健品的事件在多地频频发生。

  我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其中有70%以上的保健品存在夸大功效的现象。

  赵华军说,尽管媒体关于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上当受骗的报道屡见不鲜,但仍阻止不了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热情。因此,揭穿保健骗局,学会慧眼识骗,已成为老年人的必修课。

  免费体验,感受“温情”的背后

  早就退休的谢大妈最近突然特别忙。早上起床匆匆吃完早饭,就急忙赶到社区一家新开张的保健品店里,参加“免费理疗体验”活动。

  一进门,一位年轻的小姑娘就迎上来,一边搀着谢大妈,一边殷勤地问候:“谢妈妈来了,您今天可真早啊。身体感觉怎么样啊?您今天的气色看起来可是好多了。脖子不疼了吧?晚上睡得不错吧……”几句话说得谢大妈心花怒放,好像真的年轻了几岁。

  谢大妈一边跟小姑娘聊天,一边走到一张保健床前坐了下来。小姑娘细致地照顾谢大妈躺下后,自己也坐了下来,陪她唠起了家常。有几天谢大妈因为有点感冒,没到店里,小姑娘还关切地打电话,问她是不是不舒服了,几天不见挺担心,搞得谢大妈非常感动。

  谢大妈的两个孩子都已成家,整天忙得不可开交,这些情况谢大妈都跟小姑娘说过。小姑娘嘴甜又乖巧,劝导谢大妈想开些,有事没事常来店里坐坐。这样慢慢地,谢大妈就把这个小姑娘当成了亲闺女一样疼,而小姑娘也勤快地叫着“谢妈妈”。

  “免费体验”了半个月的时间,谢大妈觉得通过自己每天的亲身感受,身体的确比以前硬朗多了。自己原本根本不信的这种理疗床,看来还真的挺管用。于是,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花了近两万元买了一张理疗床。家里人为此好几次跟她争执,但是老太太执意要买床,还一再声明是用自己的钱买的,言下之意觉得儿女反对就是害怕花钱。家里人担心惹她生气会影响身体,于是只好由她去。

  家人原本以为花了钱买个消停也就没事了。没想到,谢大妈买完床还是每天按时到店里去“报到”。过两天,就拿回来一堆黑色的小石头,说是有磁性,泡水喝就能防癌,是国外专家最新研究的成果。这次,谢大妈又花了3800元。

  有专家指出,这其实是商家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用免费体验来吸引老人参与。在营销过程中,针对老人希望被关心、被尊重、被重视甚至被崇拜的心理,安排专人展开的“情感营销”,满足老人希望找到健康、社交和自我的心理需求。实际上这些产品有很多是不合格品,或者存在夸大事实的宣传,甚至被多次查处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保健意识逐步增强。一些商家趁机极尽所能针对老人进行包装推销,一些老人相信了商家的“权威”和“诚信”,殊不知前面是一个“忽悠陷阱”。

  法官赵华军总结出“十大骗术”:

  忽悠一:免费赠品。很多兜售老年人保健品的商家用“免费试用”做幌子,而大多数老年人是通过健康讲座或免费体验与保健品接触的。

  忽悠二:名医会诊。在住宅小区、早市或公园,先以名医义诊的形式开展咨询或体检活动,“名医”把脉诊断后,无中生有或有意夸大老年人身体的健康隐患,借机推销药品、保健品或医疗器械。

  忽悠三:专家洗脑。通过发传单、免费送药等形式吸引老人听“权威专家”开展“保健知识免费讲座”,随后通过各种“免费”活动,骗他们高价购买公司各种保健食品。

  忽悠四:温情攻势。在推销中,根据老年人的心理投其所好,亲密称呼来参加活动的老人为“爸爸”“妈妈”,拉近感情距离。有的还天天上门陪老人说话,帮忙做家务等。老年人享受了别人的服务,同时受心理暗示作用,相信产品被“放大”的功效。

  忽悠五:狐假虎威。拉出中外名人食用某保健品的事例证明保健功效,或者在宣传单上印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医师协会、中国保健协会、国家著名医院名号等字样,或者自称是著名医药企业授权等,拉大旗,骗取老年人信任。

  忽悠六:旅游参会。以购买一定数额产品后,受邀到国内外旅游或参加权威顶级的养生论坛为借口,吸引老人累计甚至超前购买数万元的保健品。

  忽悠七:鼓吹疗效。正规保健品都有国家批准的功效,任何保健品最多只能起到保健或治疗时的辅助作用,并不能起到治疗作用。而不法商贩大肆宣传疗效,夸其产品神乎其神,甚至“包治百病”。

  忽悠八:进口、专利、高科技。打着“进口、专利、高科技、绿色环保”的旗号,吸引老年消费者。有意夸大宣传,将普通商品,甚至廉价的中草药宣传成高科技或绿色环保商品。

  忽悠九:投资保健品,给予高回报。一些不良商人把目光盯向了老人的养老金,承诺购买一定的保健品,可按天或按月给予老人高回报,将老人的钱收集到手里然后拿出去搞投资。这实际上为非法集资,一旦投资失败老人可能血本无归。

  忽悠十:步步设套,“走为上计”。第一天办免费讲座,并赠送洗衣粉等物;第二天推销某低价物品,称回家试用,可退货退钱;第三天如期退货退钱,并推销另一高价物品,一般几百元,仍承诺退款;第四天“走人”。还有些利用“积分”“会员卡”“储蓄卡”“关爱卡”“惊喜卡”等,巧设连环套,待成功钓鱼骗取钱财后,就迅速逃之夭夭。

  查而难禁,多重原因

  实际上,以销售保健品、保健器材为名,诈骗他人钱财的行为,一直是执法机关打击的对象。各地工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局查处过多起类似事件,但这些不法团伙和商人长期作案,流动性强,想方设法试图躲过执法机关的检查。

  赵华军分析说,这类诈骗现象查而不禁有以下几重原因:

  第一,老年人的防护意识薄弱,对诈骗手段了解不够。老年人由于年龄增大,身体健康成为首要问题。同时由于接触到的外界信息相对较少,对新出现的事物不很了解,特别是对保健品和药品的性质、流通和效果等缺乏认知。一些商家就乘虚而入,在给予少数甜头之后,引诱老年人上钩。

  第二,不良商家的骗术不断翻新,花样很多。现在利用保健品诈骗钱财的形式越来越隐蔽,很多都是采取多种诈骗手段,组成连环套,有些大打感情牌、心理牌,有的则以慈善、惠民等旗号进行包装和营销,还有些只是现场讲解宣传,无产品实货,会后邮寄送货上门等。

  第三,诈骗行为采取流动作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策略造成查处困难。

  第四,相关部门对此类行为监管不力也是重要原因。目前,保健品的质量和销售比较混乱,特别是部分商家打着药品的擦边球,在公园、街头、商铺、写字楼等地方进行虚假宣传,而这些行为往往需要食品药品监督、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门形成合力才能根治,监管不力留下了可乘之机。

  赵华军提醒消费者,要擦亮眼睛,谨防打着保健品的幌子进行诈骗的行径。

  首先,提醒老人有病去正规医院治疗。即使因为生病或受到病痛折磨,情绪低沉,也要尽可能相信正规的医院和药店,而非各类“神医”“游医”或商家的鼓吹。

  其次,理性对待商家的保健品促销活动。在购买保健品时一定要到正规商场或商店购买,注意查看销售商家有无营业执照和相关资质。碰到涉嫌虚假宣传兜售保健品的情况,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再次,作为子女,也应该“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子女及晚辈应该多抽时间陪老人,多与老人沟通,引导他们更多参加有益健康的娱乐活动,避免他们病急乱投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门推销骗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