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rie皮肤暗黄怎样变白么调整

中医美容基础知识_学霸学习网
中医美容基础知识
**中医美容手册中医美容基础知识 中医美容基础知识第一章 中医美容发展简史追求美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也是生产力发展、社会文明的标志。 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字形成之前,人类过着茹毛饮血的野生群居生活,但已经接近智人生活,知 道以树叶兽皮遮羞。 早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沐” ‘“浴”等字, (说文解字》云: ”沐,洗面也”“浴”字字形 。 像人在盆中用水洗澡的样子。 战国时期就有关于“粉黛”的记述。据称, “粉”是用来涂面用的, “黛”是用来画眉用的。但在春 秋战国之前,人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美容只是王宫后妃的奢侈表现和独享专利。战国以后,随着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美容才对一般平民产生了影响。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载有很多有关美容的理论。如阐述 男女的生理特点、年龄与容貌变化的关系、有碍美容的疾病,以及功法、按摩、针灸等美容方法。此书 不仅为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中医美容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该书虽未专门 论述美容,但对人体生理、病理、养生保总健、疾病治疗等的论述,对后世中医美容的发展、实践均有 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生理方面, (黄帝内经)论述了人体毛发、胡须、颜面、皮肤以及形体与内在脏腑、经络、阴阳、 气血、津液等之间的关系。如(素问一六节脏象论》云: “心者,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肺者,其华 ; 在毛,其充在皮”“肾者,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肝者,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脾胃,其华在唇四 ; ; , 白,其充在肌” 。说明人体内有脏腑气血,外有皮毛肌肉,上下内外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次, (内经)还论述了五官、五色等与内脏的关系,如“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 口,肺开窍于鼻” 。青、赤、黄、白、黑分别由肝、心、脾、肺、肾五脏所主,并提出正常人皮肤颜面应 以“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啄膏,黑如乌羽”为美。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又阐述 了经络气血与美容的关系。 (灵枢?本脏篇)还强调了卫气在美容中的重要性,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 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胰理致密矣” 。只有卫气调和,才能 使皮肤柔润,肌丰肉坚,容貌美丽。总之, (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气血阴阳的 变化,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人体外表上来,人体外表皮肉、器官的变化亦可反映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 因此,人体外在的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在病理方面, (内经)也有较多的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 “劳汗当风,寒薄为查,郁乃 痤”“汗出见湿,乃生痤痱” ; 。以上所述“查”即面部所生之赤色瘰疬,生于面部者名粉刺,生于鼻准者1 **中医美容手册日酒渣鼻。这些都是影响人体面部美观的皮肤之患。 另外,还阐述了饮食、养生、保健与美容的关系,即饮食结构应合理,食物应有搭配,不可偏嗜。 我国第一部药典(神农本草经》载药 365 味,其中有美容效果的中药 43 味。 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要方)将美容技术和验方汇集一处,如“治面疱黑,黑发秃身更方”“张贵 , 妃面膏”等。 唐代,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处于物阜年丰的兴盛时期。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于 美容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当时化妆十分盛行,化妆品被做为礼品馈赠。 医圣经思逸在(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中均有专门论述“面药”的篇章,对唐以前美容药物 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总结。两书详细记载了这些美容方剂的组成、配制、功效及用法,除记载了面药、面 脂、手膏、澡豆美发除臭诸方外,还载有针灸美容法、冷冻美容法、磨削美容法,融美容保健和美容治 疗于一体,对中医美容业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两书共载美容方 105 首,按其适应症和作用区分,包 括今面白净红润悦泽、面手清洁,治皮肤皱黑、防皮肤衰老、令面黑变白等方法,并有防治粉刺、酒渣、 面庖等病的方药。有的方剂还用于治疗靥子黑痣或去面部茸毛黑曾等,还有消除面部疤痕、去除纹身、 染发、涂唇、染甲等方法及药物。 唐代王焘(外台秘要) ,载有 300 多个美容方剂,有关美容的内容更为丰富。该书卷三十二“面部面 脂药头膏发鬓衣香澡豆等三十四即可做为中医美容的专卷,在方剂的组成、调制等方面均较前有明显提高。 至宋代,王怀隐等编集的《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一载“还发神应方” ,治须发早白、牙齿动摇等。 陈师文等校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载“北亭丸”治疗面色青黄等。 元代徐国桢著(御药脘方》 ,其中所载“乌鬓借春散”可乌鬓黑发, “朱砂红丸子”除黑去皱、令面 洁净白润。另外, “玉容散” “皇后洗面药” “冬瓜洗面药”等至今验之仍具有很好的美容效果。 明清时代,名医辈出,医方书籍层出不穷,收载美容药物也很丰富;从医药理论、方药方法等各个 不同角度丰富了中医美容的内容。 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一书收载美容药物 270 余种,其功效涉及增白驻颜、生须眉、疗脱发、 乌发美髯、去面黑粉刺、灭癍痕疣目、香衣除口臭体臭、洁齿生牙、治酒渣鼻、祛老抗皱、润肌肤、悦 颜色等各个方面。清代徐灵胎(徊溪老人二十六秘方》 、邓学礼编(目科正宗)均载录众多美容妙方。 民国初期的(华伦神方大全》 (1936 年中国医学书局铅印本) ,载录“华伦治发神方”“华伦治面 、 上黑神方”“华伦治面上粉滓神方”等。 、 民国中后期战乱内扰,中医生存危若累卵,大伤元气,传统医学美容也停滞不前。 建国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交际日益广泛,美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容热从 90 年代在中国开始形成高潮。大量化妆品的充斥和名目繁多的美容项目,曾使许多爱美者无所适从,也2 **中医美容手册有许多人因选择不当,带来后患。化学性化妆品及带有激素的化妆品,由于有毒性及后遗症,使美容者 望而却步。中医美容学遵循中医药基础理论体系,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文化遗产,以调节脏腑为主,从 而达到治疗目的,使人们在健康的基础上更美丽。因此,无毒副作用的中医美容制剂就是当代美容的最 佳选择。第二章 中医美容学的特点中医美容学的基本特色是继承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作指导,总结和发展 起来的。现分述如下: 一、整体观念 整体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整体观体现的是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各部的统一性的思想。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 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 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 是相互影响着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 中,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这种整体观运用于美容学则为中医美容学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医美容学的特点之一。颜面、皮肤、 五官、爪甲。头发、粘膜等是整体中的一部分,这些部位的变化直接反映着身体的健康状况。皮肤白嫩、 面色红润、体格健壮是健康美的标志,也是各脏腑经络功能正常,气血充盈的表现。反之,则是脏腑功 能失调,气血阴阳紊乱的病理反映。 以黄褐斑为例,黄褐斑的发病原因,现代医学认为是内分泌失调引起,大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 失调有关,而绝非仅是面部皮肤局部的病变引起。因此,只有树立整体观念以内外结合、标本兼顾的方 法,使气血充盛、脏腑功能正常、阴阳协调,黄褐斑才会随之消失。 二、辩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也是中医美容学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 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 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一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 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3 **中医美容手册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也是指导中医美容临床 工作的基本原则。其特点是以症辨证,以病辨病,病证结合,进而确定治则,即异病同治,同病异治。 这里的症是病的表象,是证的基础;证是对症的病理性概括,是疾病某一阶段的本质反映,疾病的不同 发展阶段可表现出不同的症,每种病均有若干个证候。 例如,阴虚型的黄褐斑、面部皱纹和皮肤发黑,虽病不同,但证相同,其本质均因阴津不足而引起, 治疗上均可选用滋阴的药物**美Ⅲ号(原名养阴祛斑丹) ,此为异病同治。 再以黄褐斑为例,通过望、闻、问、切辨证分型为五型,即肝郁型、脾虚型、肾阳虚型、肾阴虚型、 肺阴虚型。若为肝郁型,则选用治肝郁型黄褐斑的系列药物:**美(原名祛斑美容丹)十**美Ⅱ号(疏肝 祛斑丹) ;若为脾虚型,则选用治脾虚型黄褐斑的系列药物:**美(原名祛斑美容丹)十**美Ⅲ号(原名 健脾祛斑丹) ;若为肾阴虚型,则选用治疗肾阴虚型黄褐斑的系列药物:**美十**美Ⅳ号(原名养阴祛斑 丹) ,此为同病异治。 总之,辨证论治既区别于局部对症疗法,又区别于那种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一方一药对一病,一 方治多病的治病方法,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 治的精神实质。第三章 中医的基本理论中医美容学的理论与中医其他分支学科一样仍然是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中医理论为 基础的,它指导着中医美容学的发展与进步。第一节 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滋生着、 发展着、变化着的。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物质世界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由于 这五种最基本物质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运动变化才构成了物质世界。 一、阴阳学说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对立统一的概念。阴和阳,既可 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功能的、 机能亢进的都属于阳。凡是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质的、机能减退的都属于阴。 以日常生活举例,男为阳,女为阴;上方为阳,下方为阴;房子有阴面就有阳面,爱发脾气的人,多称4 **中医美容手册肝阳上亢;性格内向,喜静沉稳多称为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斗争: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相互 制约、相互斗争,最终取得动态中的平衡,即为“阴平阳秘” 。例如,夏季本来是阳热盛,但夏至以后阴 气却渐次以生,用以制约炎热的阳。而冬季本来是阴寒盛,但冬至以后阳气却随之而复,用以制约严寒 的阴。 2.阴阳相互依存,相互为用:阴和阳两个方面,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面 都不能脱离另一方面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故说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 ,阴阳可分而不可离。例如气与血,气为阳,血为阴,气和血都是组成人体的基 本物质。血,依靠气的运化水谷精微而成,故称为“气能生血” ;血液的循环,又依靠气的温运,故称为 “气能行血” ;血,又依靠气的固摄作用,故称为“气为血之帅” 。但是,人体的气,又赖于血的充分供 给营养,故称“气生于血”和“血为气之母” 。气沛血旺面部则红润光泽,两目有神,容光焕发。 3.阴阳的相互消长:阴阳消长,是说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不是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 处于“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之中。阴阳在这种量变中保持着动态平衡。例如四季气候 的变化,由冬至春及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热逐 渐变寒,又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程。 4.阴阳的相互转化: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还可以各自向着相反的方向 转化,即阳可转化为阴,阴可转化为阳,如热极生寒,寒极生热。 (二)阴阳学说在美容学上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美容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指导人体肌肤 与形态的维护和修复。 人体最基本的病理变化为正与邪两个方面, “邪”又可分为阴邪与阳邪。阴邪致病,可形成阴偏胜, 出现寒盛证,表现特征为寒、静、湿;阳邪致病,可形成阳偏盛,出现实热证,表现特点为热、动、燥。 “正”包括气与阴液两方面,阳气虚出现虚寒证,阴液虚出现虚热证,故多种病理变化,可以概括为“阴 胜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阴阳失调、偏胜或偏衰而致病,从而影响 容颜之美。如阳热亢盛,上蒸头面则生痤疮、斑,阴寒盛则血脉失于温煦、血寒凝滞,阻于经络而肌肤 晦暗也易长斑;阴虚体内津液缺乏,血液粘稠度高、血流不畅、瘀血滞于经络可引起黄褐斑;阳虚温煦 的作用和推动的作用降低,血流缓慢亦可引起黄褐斑。 对于人体的生理变化,中医学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以此来说明人体内的 气血脏腑、经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阴阳属性来归类,如阳主升、主出;阴主降、主人。人体的生理5 **中医美容手册活动过程,就是体内阴阳消长变化的过程,而且认为这种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是相互依存,相 互为用的。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 表现于形体则肌肤润泽白皙,光润悦泽,细腻净洁,无明显皱纹、疤痕、斑点及色素沉着,且富有弹性, 并有形态健美,神采奕奕。 二、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等五种物质的运动,五种物质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 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上、 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理论是根据本、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概括出来的。 木日“曲直” ,凡具有生长、舒畅、升发、条达特性者均属木类。 火曰“炎上” ,凡具有温热、向上特性者,均属火类。 金日“从革” ,凡具有变革、肃杀、清洁、收敛、下降特性者均属金类。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季节 春 夏 长夏 秋 冬 气候 风 暑 温 燥 寒 方位 东 南 中 西 北 气位 生 长 化 收 藏 色 青 红 黄 白 黑 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脏腑 肝胆 心小肠 脾胃 肺大肠 肾膀胱 五官 目 舌 口 鼻 耳 组织 筋 脉 肉 皮毛 骨 情志 怒 喜 思 悲 恐土爰“稼穑” ,凡具有承载、生化、藏纳特性者均属土类。 水曰“润下” ,凡具有滋润、寒凉、向下特性者均属水类。 (二)五行学说在美容学中的运用 五脏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会影响到形体,五行学说通过对五脏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说明,进而阐 释肌肤与形体间的变化,指导美容保健和美容治疗。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所以肝属本;心之阳气有温煦的功能,所以心属火;脾有运化 水谷精微的功能,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脾属土;肺有肃降的特性,所以肺属金;肾有藏精、主水的功 能,所以肾属水。 对于肤色,五脏各有所主。肝属本主青色,脾属土主黄色,心属火主赤色,肺属金主白色,肾属水 主黑色。例如黄褐斑病人,以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为常见,肝气郁结面为青色,脾虚面为黄色,肾6 **中医美容手册虚面为黑色。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易于开朗,气和色悦,此为肝资生心(木生火) ; 心的阳气推动血行以养脾,心情喜悦则脾气健,食欲好,面色容,此为心资生脾(火生土) ;脾运化水谷 地微以养肺,肺气有荣养皮肤的作用,肺有病,面白不华,可用‘培土生金”法来改善容颜,此为脾资 生肺(土生金) ;肺气肃降利于肾主水、纳气,对于肾虚面黑、水肿的病人,可用宣肺来通调水道使面色 转白、水肿消退,此为肺资生肾(金生水) ;肾藏精以滋养肝之血,临床上常见到肝肾阴虚的黄褐斑,通 过补肾阴以涵木,使斑退而肤亮,此为肾资生肝(水生木) 。 肝气条达,可以疏泄脾脏的奎郁,以利于脾主运化功能的发挥,肝郁日久,无以制约于脾,则脾运 化失常,面色黄,形成脾虚型的黄褐斑(木克土) ;脾主运化,抑制肾火亢盛,制止肾水的泛滥,以保证 肾主水功能的正常进行,脾病及肾,面色黄黑,可致脾肾两虚的黄褐斑(土克水) ;心的阳气,可以克制 肺气宣降太过,以保证肺主气功能的进行,心阳亢盛,使肺不能宣发卫气,不能输精于皮毛,则卫表不 固,皮肤易感外邪,皮毛催悻枯稿(火克金) 。第二节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一)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它一方面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 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等,另一方面是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脉之气等。 1.气的分类:①元气,是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来。②宗气,是由肺吸入的自然之清气和由脾吸收转 输而来的水谷之气相结合而生成。 、③营气,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④卫气,主要是由水谷精气 所化生。 2.气的作用:①推动作用。②温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气化作用。 (二)血指血液。血行于脉内,是由脾胃水谷之精微所化生,具有营养和滋润作用,可使面色红润, 肌肉丰满壮实,皮肤和毛发润泽有华,感觉和运动灵活自然。 (三)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和液,同属水液,都来源于饮食,有赖于脾和胃的运化 功能而生成。包括唾液、胃液、肠液、关节腔内的液体以及泪、涕、汗、尿液等等。清而稀薄的为“津” , 浊而稠厚的为“液” 。津液具有滋润和儒养作用,津液不足则肌肤干燥。 (四)气血汗液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能化气,血能载气,血能寓气;气能化津, 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化气,津能载气;津血同源,即血能化津,津能化血。第三节 五脏在人们传统观念里,美容化妆、护肤仅仅是指对面部皮肤的保养,其实这解是相当片面的。皮肤作7 **中医美容手册为人们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身体内部其它器官保持着密切联系,只有人体的心、肝、脾、肺、肾等 功能正常,才可能容光焕发;人体的营养物质充足,皮肤才能显得柔嫩、细腻、滋润、富有弹性。因此, 强调美由表及里和由里及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将机体的全部功能划分为五类,并用五脏的名称来冠之。六腑分别配属相应的五脏,只有五脏 充满精气才有人身的整体健康。五脏精气充满,六腑功能通达是人体健康的标志,也是健美的体现。 一、心 1.主血脉、其华在面:是指心脏具有推动血液使之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心藏血脉之气,血液运 行,全赖于心气的作用。如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面色就显得红润而有光泽,即所谓“其华在面” ;心气 不足,则可见面色无华、晦滞;心血亏少,则面色显得苍白;血脉瘀滞,则面色青紫;气血两虚,则皱 纹满面,呈早衰现象。 2.主神志:亦称心主神明或称心藏神。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 的外在表现,如整个人体的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言语等,无不包含于神的范围之中。狭义的神,即是 心所主之神志,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3.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的“喜”相关。在液为汗是 指津液通过心的阳气蒸腾气化后,以汗液形式排出体外。 4.在体合脉、开窍为舌:脉是指血脉。心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开窍于舌,是指舌为 心之外候,又称者为“心之苗” ,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 二、肺 1.主气、主呼吸: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肺主呼吸之气,是说肺是体内外气体交 换的场所。人体通过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使体内外的气体不断得到交换。 以满足肌肤和内脏的需要。 2.主宣发与肃降:宣发即宣布、发布的意思,若肺气不能宣发而奎滞,则见胸满、鼻塞、咳喘、 面色灰暗;清阳不升,浊气不能肃降也能引起面生暗疮等症状。 3.肺主皮毛、通调水道:皮毛,指皮肤、汗孔、毛发等组织,是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肺主皮毛, 是指肺脏通过它的宣发作用把水谷精微输布于皮毛,以滋养周身皮肤、毛发、肌肉,其中宣发到体表的 卫气发挥“温分肉、充皮肤、肥膜理、司开卧’的作用,即保卫机体,防御外邪入侵。肺气足则皮肤滋 润光滑有弹性,毫毛浓密光泽等;肺气虚则皮肤干燥,毛发惟停枯槁,面色淡白;卫外不固则易发风疹过敏 等症;肺热上蒸则发痤疮、酒渣鼻、皮炎等症。 4.开窍于鼻:鼻是肺呼吸的通道,所以称“鼻为肺窍” 。肺气和则呼吸利,嗅觉才能正常。肺与大 肠相表里,肺失肃降,则大肠传导失常,粪便排出不畅。临床上,肺失清肃,则大使困难;大肠实热,8 **中医美容手册又引起肺气不利而咳喘胸满;表里失和,患者面部就易出黄褐斑或生痤疮。酒被鼻。 三、脾 1.主运化、升清气:脾主运化就是指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与运输的功能。脾气健运,饮食水 谷精微的运输、消化、吸收功能就旺盛,反之脾牌运不健,常引起面部生黄褐斑或皮肤过敏、风疹等。 2.主统血:是指脾气有统摄血液、使其不致溢出脉外的作用。脾气充盛则能统摄血液循行于经脉之 内。如果脾气虚,血液将失其正轨,出现出血病症,如紫斑等,或皮肤苍白无光泽等。 3.主肌肉、四肢:脾主肌肉,是由于脾具有运化的功能,把水谷之精微输送到全身肌肉,为之营 养,使其发达丰满、健壮。脾脏的运化功能强弱关系肌肉的壮实和衰萎。运化功能弱,患者往往面部萎 黄无光泽、起皱,也易于生黄褐斑或色素斑。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主运化水谷,口与脾功能是统一协调的。脾气健,则食欲旺,口唇红 润光泽;脾失健运,则食欲不旺,口唇淡而无华,甚则干裂脱皮等。 四、肝 1.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散宣泄的功能。肝的疏泄失职,常表现为精神情志的异常;反之,外界 精神刺激又引起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引起痤疮。 2.主藏血: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如果肝脏有病,藏血功能失常, 就会影响人体正常的活动,而出现血液方面的疾病。例如:肝血不足,致使血液不能上达头面以养颜, 而见两目昏花、面色萎黄、面部起皱。血虚生风,患者易出现全身或面部皮肤过敏。 3.主筋、其华在爪:筋膜是一种联络关节肌肉运动的组织。只有肝血充盈,才能使筋膜得到儒养, 保持正常的功能活动。肝血充足,则筋强力壮,爪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肝血不足,则筋无力,爪甲 软而薄,枯而色淡,甚至变形脆裂。 4.开窍于目: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血脉的传运,都上注于目,因此目与五脏六腑都有内在的联系, 但其中主要的是肝脏。这是因为肝主藏血,肝的经脉又上联于目系的原故。所以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常表 现在目的病变上。例如:肝阴不足,则两目于涩;肝经风热,则目赤肿痛,发生红眼等;肝风内动,可见 目斜视、上翻、口限歪斜等。肝与胆相表里,故肝胆证候往往同时并见,如肝胆湿热时则出现黄染等。 五、肾 1.藏精、主发与生殖: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2.主水:是指它在调节体内水液平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主纳气:呼吸是肺所主,但吸入之气,必然下达于肾,由肾气为之摄纳。肾气充沛,摄纳正常, 才能使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反之,就会出现动则气急,呼吸困难。 4.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肾主藏精,而精能生髓,髓居于骨中,骨赖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髓9 **中医美容手册的充分滋养而坚固有力。如果肾精虚,骨髓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便会出现骨骼脆弱,甚至发育不 良。精血互为资生,精足则血旺,血旺则能养血,故发有“血余”之称。发的生长状态与肾的精气盛衰 有关,比如少白头、中年脱发甚至斑秃,多是肾精不足,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引起。肾精不足还易引起 皮肤过敏、痤疮等,老年人面部易起色斑、发白脱落等。 5.开窍于耳: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气充养。肾气通于耳,肾精不足,则见耳鸣、听力减退等症。 (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 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 ,主要论述脏腑与体表的密切关系。另外,还论述 了五官、五色等与内脏的关系,如“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 。 青、黑、赤、黄、白五色分别归属肝。肾、心、脾、肺五脏,如果这些脏腑功能不足,毛发、容颜就随 之而发生变化了。第四节 十二经脉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一、经络系统简表 二、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 中医学认为,经络能“行气血而营阴阳” ,是气血运行的通路。而气血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必 须依靠经络的传注,才能输布全身,以温养、儒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因此气血借助经气的推动,上 行到面部,面部得到儒养,才能红润而有光泽。如果经气运行不畅,气血运行失调,面部血供受阻,则 致面部淡白无华。通过刺激经络,促使经气旺盛,气血运行正常,面部则保持红润而有光泽。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 “诸阳之会,皆在于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 于面而走空窍……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 ”这里主要论述的是,人体手足三阳经脉及督脉,都会聚于 头面部,是人体气血精华汇集之处,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人体的头面和整个身体的筋骨都密切联系 着,气血在头面的运行非常活泼。天气寒冷时,手足冻得不灵活,而面部没有衣物遮盖却能耐寒,这是 由于人的十二经脉和与其相通的三百六十五络脉全部的气血运行,都上达于头面部。总之,脏腑的气血 精华通过十二经脉皆上蒸干面部,使头面的皮肤肌肉坚实。头面乃多气多血之处,是反映脏腑功能正常 与否的一面镜子,又是人们相互接触产生第一感觉之所在,这也就是人们特别注重面部保养的原因。 三、常用于美容的经脉 1.阴经: 手太阴肺经:肺主皮毛,可防治影响美容的多种疾病。 足太阴脾经:用于治疗黄褐斑、痤疮和减肥。10 **中医美容手册足厥阴肝经:用于治疗黄褐斑、痤疮和皮脂溢出。 足少阴肾经:提高兔疫力,用于防治黄褐斑、老年斑。 2.阳经: 足太阳膀胱经:防治黄褐斑、蝴蝶斑、老年斑、痤疮、皮肤感染。 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防治痤疮,减肥。 足少阳胆经:用于治疗黄褐斑和痤疮。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器官联系 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脏腑的疾病,将在体表经络循行部位表现出来。故面部长斑及痤疮与脏腑经络有相 当大的关系。 额颅部的斑和痤疮与肝、胆、肾相关,眼眶下颜面部及颈部的班和痤疮与肝、胆、脾、胃相关,面 颊侧部的斑和痤疮与脾、胃相关,嘴唇周围的斑和痤疮与脾、胃、肝、胆、肺、大肠相关。这些部位的 斑和痤疮,与脏腑经络及其循行分布密切相关。 根据(灵枢?五色)的记载,把整个面部名称分为:鼻―明堂,眉间―阈,额―庭(颜) ,颊侧― 藩,耳门―蔽。其中各部分和五脏相关的位置是:庭―面首,闷上―咽喉,网中(印堂)―肺,闭下(下 极、山根)―心,下极之下(年寿)―肝,肝部左右―胆,肝下(准头)―脾,方上牌两旁―胃,中央 (颧下)―大肠,挟大肠一肾,明堂(鼻端)以上一小肠,明堂以下―膀胱。 此外,(素问?刺热)把五脏与面部相关部位划分为:左颊―肝,右颊―肺,额―心,额―肾,鼻―脾。 又(灵枢?五间五使》曰: “五官者,五脏之间也。 ”就是讲,以五官分应五脏:喘息鼻张是肺病, 唇黄者乃脾病,毗黄者为肝病,舌卷短而颧红者是心病,颧、颜、耳色黑者是肾病。 (一)足太阳膀脱经 在体内属膀恍,络肾。 在面部从目内毗一额一颠顶。 其分布穴位有: ①睛明穴:眼内毗旁开口 0.1 寸。 ②攒竹穴:眉毛内侧端。 ③眉冲穴:攒竹穴直上,入发际 0.5 寸。 (二)足厥阴肝经 在体内属肝、络胆。在面部有暗经循行从咽喉→面部→目→上额→颠顶 →颊部→环唇内 因为是暗经,故无面部穴位。 (三)足少阳胆经11 **中医美容手册在体内属胆、络肝。在面部从目外毗→目眶下→颊部。 →额角→耳后→耳前。 →前额(阳白穴) 其分布穴位有: ①瞳子s;目外毗旁 0.5 寸,眶骨外缘凹陷中 ②听会:屏间切迹前方凹陷处,张口取穴。 ③上关:下关穴直上,在颧骨之上缘处。 ④阳白: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 1 寸。 (四)足阳明胃经 属胃、络脾。足少阳胆经 在面部起鼻旁→鼻根→鼻外侧→ 目眶下→面颊部→入上齿→口唇周围 →下颌角一耳前一额角。 其分布穴位: ①承泣: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 ②四白: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③巨s:目正视,瞳孔下,即四白穴下,平鼻翼下缘处。足阳明间经 ④地仓:口角旁 0.4 寸,巨闭穴直下取之。 ⑤大迎:下颌角前咬肌附着部前缘,闭口鼓气时即出现一沟形凹陷,即于凹陷下端取之。③颊车: 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处,咀嚼肘咬肌粗隆最高点处。 ①下关:颧骨下缘颌骨腺状突出前方,切迹之间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 ③头维:额角发际直上 0.5 寸。 (五)手阳明大肠经 在体内属大肠,络肺(手太阴肺经在面部无循行部位,但其相表里之手阳明大肠经在面部有循行部位) 。 从颈部→面颊→交督脉的人中穴→左脉向右→鼻旁。 右脉向左→鼻旁 其分布穴位: 迎香穴:鼻翼外缘中点,旁开 0.5 寸。 纵观这些脏腑在面部的经络分布路线,我们知道了额颅部的经脉有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太 阳膀恍经,颜面与额部的经脉有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阴肺经,嘴唇周围的经脉12 **中医美容手册有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第五节 病因与发病中医学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相互关系,在 矛盾运动的过程中,维护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平衡遭到破 坏,又不能及时调节得以恢复时,就会导致发生面部皮肤疾病。 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病因。 如气候异常。 精神刺激等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此外,在疾病过程中,原因和结果又是相互转化的,在某一病理阶段中是结果的东西,在另一阶段中则 可能成为原因。 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六淫、七情、饮食以及外伤和虫兽伤等。这些因素在一 定条件下均可使人体发生病变。古代医家也曾对致病因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作过一定的归类,汉代张 仲景在(金匾要略)中指出,疾病发生有三个途径,他说: “千般疚难,不越三条。 ”后人在此基础上提 出“三因学说” ,即:六淫为外因,情志为内因,外伤及虫兽伤为不内外因。 一、六淫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在正常情况下六淫是自然界不同的六种气候 变化,称为“六气” 。当气候异常时,六气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时,六气便成为致病因素。若人 体正气不足,抵抗力抵下,则导致人体发病,称为“六邪” ,即‘六淫” 。 六邪的致病特点: (1)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 (2)既可单独侵入人体,又可两种以上侵袭人体致病。 (3)受邪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之。 (4)在发病过程中既可相互影响,又可相互转化。如寒邪人里化热,暑湿日久可化燥伤阴。 1.风:为春季的主气,为百病之长,其性轻扬善行数变,具有发病迅速,消退快,游走不定的特 点,且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说明风邪致病常伤 及人体的上部(头面)肌表。常引起头面部剧烈薄痒、皮肤干燥、皮肤过敏等病症。 2.寒:为冬季主气,为阴邪,其性清冷、凝滞、收引,易伤阳气,且阻碍气血运行,主疼痛。 (素 问?痹论》说: “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寒凝气滞血瘀,经脉拘急收引,可见面色发青,甚至 青紫。阴寒内盛,可致面色苍白淡育或青黑。 3.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热所化生,其性炎热升散,最易耗气伤津,且暑多挟湿,常与湿邪相混 为病,损伤脾胃,致脾虚运化失司,痰湿阻滞出现黄褐斑等皮肤疾病。13 **中医美容手册4.湿:为长夏主气,为阴邪,其性重着,粘滞趋下,易袭阴位,阴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邪损伤 阳气,则可见痤疮、扁平疣、黄褐斑、眼睑浮肿等。 5.燥:为秋季主气,性干燥,易伤津液。燥邪致病,多从口鼻而人,可见皮肤干涩,皱纹,毛发 不荣,口鼻干燥等症。 6.火(热) :为阳盛所生,故火热并称。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易耗气伤津,生风动血,致 肿疡。火热之邪灼伤津液,而致津血亏耗,则可见痤疮、扁平疣、皮肤红灼等症。 二、七情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的总称。 情志活动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会发病。如突然、强烈或长期的、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 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使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就可导致疾病发生。这样的情志活 动才是致病因素。 人体的情志活动与脏腑,尤其与五脏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 中医学认为,人们对外界环境刺激所引起的情志变化,是由五脏的生理活动所产生的。 (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牌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又说: “怒伤肝” “喜伤心” “思伤脾” “忧伤肺” “恐伤肾” 。 可见七情变化直接影响相应内脏, 可使气血失调而导致各种皮肤疾病发生。 临床上不同的情志刺激, 可对脏腑有不同的影响。但并非绝对如此,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灵枢?口问)说: “心者,五 脏六腑之主也……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这里指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有关,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 受损可涉及其他脏腑。 心主血藏神,如思虑劳神过度,常损伤心脾,导致心脾气血两虚,可见因脾气虚而致的黄褐斑,血 虚所致的皮肤鞍裂、面色萎黄、无光等。 肝藏血主疏泄,如长期情绪烦躁易怒,则郁怒伤肝,可出现国肝气郁结而致的黄褐斑、痤疮。 三、饮食劳逸 饮食劳逸是人类生存和保持健康的根本保证。若饮食不节,劳逸不调,则会影响人体的正常机能, 使气机紊乱,正气损伤,则可见皱纹。早衰、白发等病变。 若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不洁均可损伤脾胃,则可见因脾虚而发生的黄褐斑、痤疮。因津液生化不 足而致皱纹、皮肤干燥等病症。 若饮食偏嗜,如过食辛辣厚腻则可引发痤疮、皱纹。 劳逸损伤, 《中藏经?劳伤论》说: “劳者,劳于神气也,伤于形容也……色欲过度则伤肾。 ”若劳 力劳神过度,则伤及心脾, ’致心脾气血虚弱,可见黄褐斑、皮肤颗皱、面色萎黄、无光等皮肤病症。14 **中医美容手册四、痰饮、瘀血 痰饮和瘀血是某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又能直接 或间接作用于人体发生多种病症,故又属于致病因素。 痰、饮均为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痰分为咯吐出可见的有形之痰和停滞于脏腑、经络未排 出的无形之痰,较稠浊。饮为水液停留于机体局部,较清稀, 《金匾要略》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 痰饮由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致津液停积而成。痰之为病,若阻于脾或肾,则见黄褐 斑、皱纹、皮肤干燥、面色萎黄等症。 瘀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络及脏腑的血液。 瘀血形成的原因主要为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使血行不畅而凝滞,或外伤、气虚失摄、血热妄 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瘀血致病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而异。瘀阻于心,血行不畅,则可见面色黛黑、瘀斑、 红缕或面色无华等。瘀阻于肝,则可见面色青晦、黄褐斑等肝郁气滞之症。瘀阻颜面局部,则可见局部 青紫、肿痛。 五、外伤与环境 1.外伤:各种外伤若伤及颜面,均可使颜面受到损伤。如烧伤,冻疮,虫蛇咬伤,出血。此外, 还有动植物类、化学物品过敏等。 2.环境:居住生活环境对肤色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地处高寒者,颧色红亮。又如有云: “苏州 出美女,米脂多丽人。 ”这是因为苏州有优美的地理环境,气温宜人,生活富裕,她们冬末春初吃河豚, 夏秋吃虾蟹,一年四季均吃合乎季节性的新鲜鱼类。陕西米脂虽差一些,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那里 有着特殊的甘水,所以美女如云,可与江南姑娘媲美。第六节 中医治疗原则一、调和阴阳 阴阳失调是一种病理,它是对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 机运动失常的概括。阴阳失衡,如阴虚则出现五心烦热、盗汗、失眠多梦,皮肤可出现痤疮、黄褐斑、 皱纹等症状,再如阳虚,可出现浮肿、黄褐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 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 ”医家采取调和阴阳的方法,使机体 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调和,人体生理功能正常,就会出现斑退、痘消、皱平、皮肤健美。 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夏无冬。因而和之, 是为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神乃绝” 。也就是说调和阴阳,15 **中医美容手册达到阴平阳秘才能使皮肤健美,是治病的大法。 二、扶正祛邪 中医认为人的机体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康复能力,简称为“正”或“正气” 。 一切致病因素均称为“邪”或“邪气’ 。疾病过程,可以说是正邪矛盾斗争的过程。 “正气存内,邪不可 干” ,说明人的体质良好,抗病能力强。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是讲人体正气相对虚弱,抗病力低下, 故而发生疾病。如既有脾虚的黄褐斑,又有血虚性的风疹,中医治则以扶正祛邪为原则,通过健脾养血 使其货褐斑消退,通过活血达到祛风使其风疹消退。中医讲“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也就是通过扶 助正气,提高机体抗邪能力。 身体邪气盛,如肝郁化热而出痤疮和肝气郁结导致的黄褐斑,中医以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活血化 瘀为治则,通过泻实而达到祛邪的目的,从而使痘消、斑退、悦色美容。这就是祛邪,即祛除病邪,使 邪去正安。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其治疗方法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 而临床上则常常是扶正祛邪兼用,或先扶正后祛邪;或先祛邪后抉正。其目的一方面是消除病因病 源,另一面是注意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充分体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中医把疾病在外部表 现的各种症状统称为“标” ,把机体素质、抗病能力统称为“本” ,在中医美容时,只有把消除症状和提 高机体抗病能力结合起来,即“标本兼顾” ,才能达到健肤美容的目的。 三、调整脏腑功能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之间在生理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而在病理上则是相互影响。 中医认为,面部的疾患和脏腑功能的失调有密切关系,比如黄褐斑的形成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 失调有关。肝郁气滞,气滞则血瘀,脸上可出黄褐斑;脾虚痰湿,气血运化失职,统摄无力面部也可生 黄褐斑;肾阴虚则精亏血少,血液粘稠而面部还可长黄褐斑。要消除黄褐斑,则应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或健脾养胃、活血和血,或养阴补肾。活血化瘀而达到调整脏腑功能、色荣斑退之功效。 根据各脏腑生理上的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的理论,注意调整各脏腑之间的关系,使其功能协 调,就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四、调和气血 气血是各脏腑功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气血各有其功能,并相互作用。气血失调则会在面部产生 黄褐斑。 在生理上气能生血,气能行风气能摄血,故称“气为血之帅” 。而血能为气的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血能载气,故称“血为气之母” 。 气能生血,气旺则血生,气虚则血不足。血虚或气血两虚,出现面色萎黄,口唇淡,皮肤颗皱,面16 **中医美容手册无光泽,治则补气补血,可使黄肤变白,唇红如朱,皮肤丰莹润泽。 气能行血,气虚或气滞,可致血行减慢而瘀滞不畅,面色晦黄,口唇暗淡,出现黄褐斑,治则可健 脾养血,可使黄褐斑消退,皮肤靓丽光泽,口唇红润。 气滞亦可致血瘀,出现面色青晦,口唇暗淡,面部长斑。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可使黄褐斑消 退,皮肤由青变白,口唇红润。 气能摄血,气虚不能摄血,可导致血离经。 五、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地区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因时制宜,是根据时令气候的特点进行治疗。比如夏季,由于紫外线辐射强,面部的黄褐斑会加重, 多见阴虚,故治疗多以养阴为主;而冬季,多见阳虚,故治疗以壮阳为主。 因地制宜,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的差异进行治疗。如南方湿热,北方寒冷,故喜 好不同。对痤疮患者,南方的海鲜。北方的牛羊肉,过多食用均可使痤疮加重,故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 饮食习惯的改变。对湿热型的痤疮,治疗中还需注意清热利湿,如增加清热燥湿的黄连、黄采黄柏。 因人制宜,是根据人体的体质、年龄、性别和病情的不同来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如年青人,多气 盛血旺,加之内分泌不稳定,故面部常见痤疮。久病体虚、营卫不固者,邪气宜侵入,而生扁平疣或风 疹。黄褐斑多出现于女性,与其性别特征有关。男女生理上的差异,是女性容易长斑的一个重要因素。 故在治则上,要因人而异,制定适宜的方法。年青人的痤疮,多以清热泻火为主,而久病体虚则应以扶 正祛邪为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第四章 常见的中医美容方法“人老先从皮肤老” ,体现人体衰老最明显的部位在皮肤,尤其是面部的皮肤最能反映衰老的程度, 老化的皮肤干燥无光泽,缺乏弹性,起皱纹。随着年龄增大,皮肤衰老现象逐年明显。为防止皮肤过早 衰老。面部皱纹过早出现,除了保持起居有序、劳逸结合、营养合理、睡眠充足、运动适度、纠正有碍 美容的不良习惯、使用得当的美容化妆品进行皮肤保护外,还要结合个体具体情况防治某些有碍美容的 疾病,选用中药、药膳、食物、针灸、按摩、气功等美容方法。 一、中药美容 按其方法和作用机制不同,分为内服美容方药和外用药物美容制品两大类。据有关资料证明,迄今 已总结出来的美容所用中药 266 种,美容药方 1233 首。 1.内服药物美容方:是通过内服中药,达到调理脏腑、气血、经络的功能,从而作用于颜面达到 美容效果。如黄芪、仙灵牌可帮助皮肤清除自由基作用,延缓皮肤老化过程。依其作用分为两大类,一17 **中医美容手册类是保健美容方剂,主要是通过滋养脏腑、补益气血、疏通经络等方法,来达到润肤增白,除皱驻颜的 目的,如“珍珠散”等。珍珠散为历代流传的美容要药,据(清宫秘史》记载,慈槽太后很懂得珍珠可 以使皮肤柔润光滑的道理,每隔 10 天,按时服一银匙珍珠粉,故慈福至老仍容颜红润光泽。另一类是治 病美容方剂,主要是通过活血祛瘀、扶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治法,治疗面部影响美容的疾病, 如(医宗金鉴》所载之凉血四物汤、批把清肺汤等。 2.外用药物美容:外用中药美容制剂直接作用于面部皮肤,通过皮肤局部吸收,达到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软坚散结、逐邪清污、除皱增白、滋润皮肤的目的。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多数美容中草药 中含有生物碱、巩类、氨基酸、维生素、植物激素等。作用于面部皮肤组织后,通过新陈代谢,使皮肤 组织直接获得营养物质而达滋润、养颜、除皱增白等美容作用。根据剂型不同,外用中药美容制品分为美容 粉、美容液、美容膏、美容面膜等许多类型。 ①美容粉:根据个体皮肤所需,选用芳香、增白、清洁作用的药物加工制成干燥粉剂。洗脸后扑于 面部,并加轻轻摩数分钟即可奏效,亦可作化妆粉底。据传说:唐代武则天在宫中使用的美容品―“玉 女粉” ,就是将益母草烧灰,合糯米粥同用,取其活血养颜之功,故有“仙人秘之,千金不传”之说。美 容粉对干性皮肤不适宜使用。此外如(万病验方大全)所载的“玉容散”(普济方)所载之“七香嫩容 , 散”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所载之“七白散”等均有很好的美容作用。 ②美容液:是将植物鲜药捣计或提取液体,具有取材方便、制作简单、药物与面部皮肤接触面宽、 吸收较快、奏效迅速的特点。是常用的一类外用美容药剂。美容液除酒、醋制剂外,一般现用现配,以 防腐败。使用美容液时,应小量蘸起,慢慢涂搽,并防止药液进入眼、口。鼻内。如《援生四书》所载 “滋润面液”等即是。 ③美容膏:美容软膏是指将具有润肤、悦色、增白、除皱及治疗雀斑、痤疮等的中药加入适宜的基 料中,制成软膏。具有不易干燥,易于粘附体表,渗入作用强,可以润泽皮肤,使角质柔软富有弹性等 特点。如(普济方)所载的“丹砂方” ,就是用朱砂研末,以白蜜调成糊状,贮存备用。朱砂通血脉、悦 泽面部,白蜜润肤解毒,配合成一种既能滋润营养面部皮肤,又可红颜白面的保健化妆美容品。美容软 膏因油腻性较大, 不易洗除, 故油性皮肤的人不宜使用。 (慈薄光绪医方选议) 所载之 “祛风润面膏”(鲁 、 府禁方》所载之“经仙少女膏”等均属这一类。 ④美容面膜:中医美容所用的面膜,是在鸡蛋清或猪蹄汤或动物的皮、筋膜熬成粘液剂中加一些具 有美容作用的中药粉末,调制成一种涂在面部、凝固成薄膜的膏状营养护肤品。这种面膜涂在面部,能 够膨胀润泽皮肤角质层,使毛孔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以增强皮肤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面膜干燥后形成 薄膜,可使面部皮肤绷紧,消除皱纹。面膜宜在洗脸之前,最好在晚间睡前涂敷,待其自然干燥后 20 分 钟或次晨用水洗掉。现代研究证实:鸡蛋清含蛋白质高达 10%,还含有多种维生素,有润肤美容功效。18 **中医美容手册猪蹄、动物的皮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猪蹄还含有钙、镁、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对皮肤有良好的滋养 作用,能促进皮肤细胞生长,增加皮肤的储水功能,起到滋润皮肤的作用。另外, (小品方)所载的“杏 仁膜”也属此类。现代研究证实用新鲜柠檬汁加面粉调匀涂敷面部,是一种很好的面膜剂,可润肤白面, 除皱美容,尤其对油性皮肤者更为适用。 二、药膳美容 中国早在周代就有专职“食医” ,从事药膳工作。药膳美容是根据个人美容要求,选用某些相适应 的药物和食物配制成食品应用,以调理气血,滋养脏腑,而达到美容的目的,实际上是内服美容方剂的 一种。中医对药膳很有研究,在历代医籍文献中载有相当丰富的药膳方,还有许多药膳专著,如唐代咎 殷撰写的《食物本草) 、金元时代《李东垣食物本草) ,明代至清代又有多种药膳专著问世。在药膳方剂 中,除疗疾药膳外,美容药膳占有相当比重,为药膳美容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汉代张仲景(伤寒杂 病论)所载“当归生姜羊肉汤”(太平圣惠方》所载“药肉粥”(遵生八笺》载述的“仙人粥”等都是 , , 很有疗效的美容药膳。 三、食物美容 人们日常饮食中的蔬菜、水果、饮料、调味品等都是很好的天然化妆品,具有神奇的美容效果。红 色果蔬如西红柿、红萝卜、西瓜、红桃等含有多种维生素、糖类及微量元素,多人心经,给人以醒目、 兴奋感,有增食欲、光洁皮肤、增强表皮细胞再生、防止皮肤衰老等作用;白色果蔬如莲藕、菱角、竹 笋、椰子、白木耳等多人肺经,给人以质洁、纯净、清凉的感觉,可益气补中,增白皮肤;绿色果蔬如 菠菜、丝瓜、青椒、青笋、青蒜、青豆、猕猴桃等多人肝经,给人以鲜活、明媚、自然美的感觉,有消 炎抗菌、增进食欲、白嫩皮肤作用;黄色果蔬如黄豆、花生、核桃、香蕉、菠萝、黄桃、生姜等多入脾 经,具有益气健脾,健脑益智,保护心血管,延缓皮肤衰老作用;黑色食品如海带、黑木耳、黑芝麻、 黑豆等多入肾经,有补肾乌发、降血脂、白嫩肌肤、延缓衰老作用。卷心菜、茄子、胡萝卜、葵花籽油、 鸡肝含有维生素 E,具有抗神经细胞老化,破坏自由基化学活性,调节激素正常分泌,使皮肤滋润白嫩。 动物肝脏、鱼肝、鱼卵、奶、蛋类含有维生素 A,可防治皮肤干燥、脱屑等。鱼、虾、动物肝脏、蘑菇、 木耳、花粉中含有核酸,可减少面部的皱纹。麻油、蜂蜜等也是美容佳品。 井上靖在(杨贵妃传)一书中曾曰: “在室内侍候的侍女,一个个呆立当场,在艳光四射的玉环面 前,侍女们没有一个敢正视她。玉环的美艳可说只有女人才能真正地了解她到底美到什么程度” 。正如白 居易所说: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而杨贵妃生平最喜欢吃的水果是荔枝。 (本草纲目)说 荔枝可强壮肝脏、胰脏,有强精补血补肾之功。此外,同时拥有权力和美艳的女中豪杰武则天和慈禧太 后都特别喜欢吃龙眼和荔枝。 龙眼干燥后称之为 “桂圆” 有强壮补血作用, , 美容效果最佳者是 “龙眼酒” , 不能饮酒者可吃龙眼汤。因此,荔枝和龙眼是季节性的最佳美容食物。武则天还喜欢饮用鹤鹤所酿造的19 **中医美容手册酒,此酒具有强精美容的作用。所以她活到八十高龄仍保持美丽的容貌。 (新唐书)记载武则天“虽春秋 高,善自涂泽,然左右不悟其衰” 。西太后还是一位豪华的美食家,她喜食肉类,尤其是鸭肉、鱼翅、燕 窝;菜类喜欢豌豆、竹笋、香菇、木耳之类。 四、针灸美容 针灸美容法是通过针刺、灸疗等方法刺激经络穴位,达到调动机体内在因素,调理各脏腑组织的功 能,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抵御外邪入侵而达到延缓衰老,美化容颜的一种方法。它外能美化容颜, 内则调节脏腑功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可保健强身,增强体质,防衰益颜,从根本上解决了皮肤老化 的问题,是中医美容的一大特色。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和中国的一些大城市,目前已建立 起一些针灸美容所(杜杰慧, (养颜与减肥自然疗法》。 ) 中医学认为,经络能“行气血而营阴阳” ,是气血运行的通路,而气血是人体生活的物质基础,必 须依靠经络的传注才能输布全身,以温养、儒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因此,气血借助经气的推动上行 到面部,面部得以儒养才能红润而有光泽。如果经气不畅,气血运行失调,面部的营养供应受阻,则导 致颜面苍白无华。刺激经络,就是调整阴阳气血,促使经气旺盛,使气血运行流畅、脏腑功能正常,从 而达到保健强身、防衰益颜的目的。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经络穴位,可调节人体的神经、体液及内分泌器官的功能,使之处于良好 的水平,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通过对面部经络穴位的刺激,更 能调节面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皮肤组织产生组胺和乙酸胆碱刺激血管扩张,改善机体的微循环,增 加面部皮肤的营养,达到养颜美容的效果。针刺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抑制皮脂分泌,减少皮肤油腻, 又能促进皮脂分泌,防止皮肤干燥。针刺还能增强肌肉弹性,消除眼角的鱼尾纹和额头上的皱纹,又可 消除色素斑和粉刺。针灸之所以对美容有效,全在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达到持久的、稳定的阴阳 平衡,所以针灸美容法是整体美容和局部美容的有机结合,也是一种有前途的美容方法。 1.针刺美容:针刺美容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等优点,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美容爱好者的欢迎。 针刺美容,需要有针灸医师或美容专业工作人员实施。针刺美容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持之以恒,不能 急于求功。须按疗程进行。根据受术者的年龄、体质、具体美容要求而定。如清除面部皱纹,可任选丝 竹空、太阳、攒竹、巨s、迎香、翁风、颊车等一系列穴位中的三个为主穴,用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增强肌肉弹力,使皱纹消除。再选用中脉合谷、曲池、足三里、胃俞、脾俞、关元等为配穴。辨证取穴, 旨在从全身出发,使气血充分荣于面部,并抵御外邪的侵袭。要做到有方有法,灵活多变,主次分明。并留 神针刺注意事项。 2.灸法美容:是利用某种易燃材料(多为艾卷)或某种药物,在穴位上烧灼、熏烤,借其温热性刺 激,通过经络俞穴的作用,达到治疗和保健美容的目的。中医认为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气行则血行。20 **中医美容手册灸法正是给脑穴以温热的刺激,促进机体的气血运行,这对于美容是很有益处的。灸法一般不在面部取穴, 以防烧伤容颜。凡保健强身的穴位,对益颜美容都有一定的效果,例如取气海、足三里等穴位,经常艾灸 可以纠正由气虚造成的精神不振,面色无华,达到补气益颜,强身壮体之效。常用的艾灸美容穴位有:足 太阴牌经的三阴交;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足太阳膀脱经的膏育、肾俞、脾俞、胃俞;任脉的神瞬、关元、 气海、中脘;督脉的命门、大椎、身柱等。应注意,实证热证和阴虚阳亢之人不宜用灸法。 3.耳针美容:根据耳为倒立人体缩影的理论,结合美容所要选取的相应部位,尤其是耳穴和面部 的相对应部位,常用的穴位有肺、神门、下脚端、内分泌、脑、胃、大肠、肾上腺、面颊、额、脾、压 痛点等。如面部美容选面颊穴,肺主皮毛选肺穴,内分泌对面部色素斑、痤疮均有一定影响,故选内分 泌穴。一般双侧并用,可用针刺法、掀针,也可用王不留行、白芥籽进行耳穴压籽法,都能达到一定的 美容效果。 五、按摩美容 美容按摩的重点在头面部,中医认为头面部为诸阳之会,手三阳经止于头面部;足三阳经是从头面 部开始。所以头面部是手三阳、足三阳经的交接地点。实践证明,对头面皮肤或某些穴位进行有规律地、 长期地按摩,可以治头发过早变白及病理性脱发,能够调和气血,焕发精神,延缓衰老,防皱,增强皮 肤的弹性与润泽,起到健美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资料表明:长期按摩头部。可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增加头皮的厚度,恢复发根的生 长机能,促进头发的再生。经常按摩面部,可以促使面部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去除衰 老萎缩的上皮细胞,增强汗腺、皮脂腺功能,加快新陈代谢,从而改善皮肤的营养作用和各种生理功能。 增加皮肤的光泽,维持皮肤的弹性,减少面部皱纹,促使面部红润,容貌增辉。 按摩不仅对面部及全身的皮肤有护肤悦泽除皱的作用,用较强一些的手法进行美容按摩,还能加快 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的营养物也可用王不留行、白芥籽进行耳穴压籽法,都能达到一定的美容效 果。质,消除肌肉的疲劳,提高肌肉的柔韧,或解除肌肉的痉挛,促使萎缩的肌肉逐渐康复。所以美容 按摩对于面肌痉挛、抽动,面肌瘫痪,四肢肌肉萎缩,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的脸型异常而影响美容的肌肉 病变也有较好的疗效。 《医学美容学》 ) 按摩美容手法多种多样,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如按摩头皮,可双手掘抱头皮两侧,将头 皮向头顶推送按摩。也可用手指从前额发际、项后发际、耳边发际至头顶进行梳理或推揉按摩。平时用 木梳,或手指并拢,拍打头顶等都可起到清除头风,消散瘀滞,养发护发的作用。面部皮肤按摩的原则 是,从上到下,从内往外,手法轻柔,力量适当,沿着皮肤与肌肉的纹理走向进行。面部美容按摩应在 年青时开始,若等到老年之后,面部皮肤已经枯萎、衰老时再开始按摩,效果就不明显了。另外,美容 按摩短期内不能见效,需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21 **中医美容手册六、气功美容 气功美容是通过调形、调意、调息,达到使人消除紧张状态,心静气平,情绪放松,心情乐观,避 免了持久的情绪刺激对人体脏腑气血乃至面部容貌的不良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讲,几乎所有的气功方法, 皆有驻颜美容作用。其特点是容易掌握,选用方便,适应范围广。但精神分裂症、忧郁症、清病、大出 血等不宜选练。下面介绍两种美容功法供参考。 1.浴面美容功 方法:每天早晨洗手后,叩齿 30 余次,然后鼓漱,同时搓热两手,待津液满口后,用右手中指蘸 上津液,然后在面部进行擦浴,其次序是:以脸部正中线为界,在上额、眼眶、脸颊左右沿抹,最后用 唾液在脸正中线从发际下行鼻柱到喉头为止。此法要求长期坚持才能收效。练此功时停用一切擦脸油或 其它化妆品。本功法具有健美皮肤,增强皮肤弹性,治疗面部痤疮,减少皱纹及抗衰老作用。 2.佛家童功(又名丹田功) 方法:自然盘坐,思想集中,排除杂念,双手置膝盖之上。上体端直,双目微闭,舌跃上腾,意守 丹田,呼吸要细、匀、深、长。用意念将气血引导到丹田处(丹田:两眉之间为上丹田,心窝处为中丹 田,脐下小腹为下丹田,命门处为后丹田) 。以意领气,口里默念: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和后丹田, 气血即可随着意念沿任脉及督脉循行到四个丹田部位,循行一周为一次。如此反复领气 18 次。本功可使气 血旺盛,精神充足,达到面如童颜的功能。第五章 中医的美容养生中医美容养生,也称“养生美容”或“中医美容保健” 。美容与养生关系甚为密切。在(黄帝内经》 中有关养生保健、抗老延年的论述也非常丰富,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 “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 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养生防病是中 医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认为养生保健不仅可以预防疾病、抗老延年,并能使人永滚青春,保持形体 健美。根据中医学美容养生理论,概括起来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顺应四时 中医认为人的健康与疾病,人体容貌的维护与增进,与四时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 “春夏养阳,秋 冬养阴” ,春夏阳气充沛,万物生机蓬勃,人体新陈代谢相对旺盛,所以可保养体内的阳气,防止阳气发 泄太过,影响人体生发之气。秋冬阳气藏伏,阴气转盛,人体的新陈代谢也相对减缓,所以要注意保养 体内阴精,防止阴精耗损。中医说“从之则苛疾不起” ,即顺应四时季节变化而变换生活方式,可以防病 健美。又说“逆之则灾害生” ,即不按四时季节变化去改变自己生活方式,则可导致疾病,损害人体健美。 二、防寒避暑22 **中医美容手册寒与暑是中医所言之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阴阳属性,故寒与暑是阴阳 盛衰的明显征象。中医认为春有乖乱之邪风,夏有骤变之寒气,长夏有淫辱之雾湿,秋有温、凉之燥气, 冬有非时之温暖等,这些非时之气,乘人体之虚,都可作为邪气而致病,损害人体健美。因此,中医从 美容医学出发,要求人们必须在生活上采取倾四时、适寒暑的各项措施,做好季节性的自我防病保健工 作,冬天要防止严寒侵袭,夏天要避光防暑。如防寒不力,则发生耳、手部冻疮;避暑无方,则生徘子、 日光皮炎,及面部色素斑等。 三、动静有衡 就是要求按照四时季节变化和晨、昏、昼、夜有规律地起居作息。如春三月应晚卧早起,散步或做 体操,情志要豁达开朗, 。使机体处于生机盎然的状态;夏三月应晚卧早起,迎着曙光,活动锻炼,精神 焕发,使机体的阳气调和宣达;秋三月应早卧早起,从事强度不很大的劳动和锻炼,保持心情宁静,使 机体处于动静相持的状态;冬三月应早卧晚起,回避严寒侵袭,风和气爽时应户外锻炼;风雨冰雪不良 天气,可在室内锻炼,以防风寒袭扰。中医把无规律的起居休息方式称之为“妄作劳” ,该工作时不劳作、 不运动,不去充分发挥“动”的作用,该睡眠休息时又不休息,不去发挥“静”的作用,这样动静失衡, 必生精神萎靡、食不振,常导致疾病,损害健美。 四、劳逸适度 对每个人来说,劳逸都不能“太过”或“不及” ,劳逸要保持均衡。适度。正常的脑力劳动,可促 使智力发达、思维健全,正常的体力劳动可使肌肤筋骨强健。故体力和脑力劳动密切结合,是强身、益 智、健美的重要措施。必要的睡眠和安逸,又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的重要因素。而贪图安逸、 不爱劳动、筋骨不坚、骨肉不实、关节活动不灵,将导致抗病功能低下,百病丛生。神劳、体劳、房劳 太过者,都将导致伤血、伤气、伤肉、伤骨、伤筋,或精气耗竭、真气亏损、精神疲惫等症,损害健美。 因而,中医倡导劳逸适度、动静相宜,创造防病养生、增进健美的必要条件。 五、活动肢体 生命在于运动,是古今中外人所共识。 《吕氏春秋?尽数篇》说: “流水不腐,户枢不蠢,形气亦然, 形气不动则精(精气)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中国古代名医华伦也指出: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得使极 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故中医倡导采取灵活多样的锻炼方法。如老年人、女性, 宜采取气功、太极拳、散步等比较柔和锻炼方法;少年、青壮年人,可根据各人体质情况及爱好,宜采 取球类、跑步等运动量较大的锻炼方法;儿童的锻炼,又应采取跳绳、体操、舞蹈等轻松活泼的形式。 此外,病情不同、体质不同而采取相应的不同形式的锻炼方式。总之,适当方式、适量强度的体育运动, 可使经脉畅利、精气流通、气机和畅、饮食易化、二便通利,从而促进机体生化功能旺盛,有益于维护 和增进心身健康和健美。23 **中医美容手册六、平和情志 中医学认为,情志的稳定乐观,对于皮肤是否健美有着直接的影响。情志活动正常,则气血调达, 精力充沛,面色明润含蓄,红黄隐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若情志过激就会损伤 脏腑阴阳气血,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发生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皱纹等与脏腑相关的面部疾病,影 响皮肤的健美。 中医主张情志和畅,即保持情志的相对稳定,不致于郁久而伤体。若情志不畅,导致肝郁气滞,气 滞血瘀,则出现黄褐斑、痤疮、面色青紫等病变。保持乐观的、稳定的情绪,既是保持脏腑阴阳气血调 和,也是维护人体皮肤健美的基本方法。 七、饮食合宜 饮食是摄取营养,维护人体生命,健美肌肤不可缺少的物质。 饮食合宜,体内所需的营养物质充足,脏腑功能正常,则肌肤光泽,红润无暇。反之,饮食不足, 气血化源不足,可见面色淡白无华;饮食过饱,损伤脾胃,致面色萎黄、黄褐斑等;饮食不洁则见面黄 肌瘦;偏嗜辛辣肥腻,则可引发痤疮、皱纹。 另外,适当进食有助于保健皮肤的营养物质,如含蛋白高的物质可去除皮肤皱纹,含胶原蛋白的物 质可使皮肤白嫩丰满,维生素 E 可抑制衰老。常见损容性疾病的治疗第一章 黄褐斑黄褐斑为后天形成,以均匀成片为特点。也称斑黯,属色斑的范畴。多长在面颊部、鼻部、上额部、 颈部和口唇周围,形状大小不一,也有单侧发病。 一、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黄褐斑与阴阳失调、气血失调、脏腑失调和经络失调有关。 1.阴阳失调:在生理情况下,人体的阴阳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这时人不会出现疾病。在病理情况下,就是平衡状态遭到破坏时,比如阴虚,体内的各种津液缺乏,血 液粘稠度增高.流动不畅,瘀血滞于经络,从而引起黄褐斑。再比如阳虚,人体失于温煦,使血在脉管 中的运行速度减缓,血流缓慢也可以产生黄褐斑。 2.气血失调:在生理情况下,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行血,血能载气,气行血行。在病 理情况下,不论是气病及血,或是血病及气,都可最终产生气滞血瘀,瘀血停滞于经络而发生黄褐斑。24 **中医美容手册3.脏腑失调:在生理情况下,人的五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保持着生克关系。五脏中不论是任 何一脏偏盛或不足,都能破坏这种生克关系的平衡,形成黄褐斑。临床上,以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多见,如肝郁气滞,脾虚痰湿凝聚,肾虚精血不足都能产生黄褐斑。 4.经络失调:中医认为经络可沟通脏腑与体表,经络之气瘀滞,可沿经络循行部位发生疾病,发 生在面部可导致黄褐斑。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 诊断本病为后天所形成, 皮损特点为黄褐色斑点, 或呈片状分布, 可为双颧或双颊对称分布, 也可散在分布,均匀成片,形状大小不一,亦有单侧发病。 (二)鉴别诊断 临床上应注意和以下皮肤病相鉴别: 1.老年斑:分布无对称性,皮损一般较黄褐斑小,多长在面部边缘部位和手背,与健康组织有明 显界线,与早衰有关,多见于老年人。 2.色素斑:多长在眼睑之下、颧骨之上,星点状不规则分布,皮损着色较深,多因长期使用含激 素或铅、汞含量超标化妆品。 3、雀斑:以鼻部为中心,弥漫分布,呈圆形点状,小如小米粒,大如绿豆,一般在学龄前起病, 与紫外线长期照射和遗传有关。 4.黑变病:斑呈貂黑色,网状分布,多沿毛细血管走向分布,与健康的组织无明显界线,多继发 于全身性疾病,如肝硬化和肾病晚期。或因工作环境含有有害物质,如铅、汞、铜超标;或因对油彩过 敏;或因长期换肤反复刺激所致。 5.扒皮二次斑:星云雾状,黑斑内套白斑或色素脱失斑,多因长期换肤,表皮保护层反复受损, 破坏皮肤平衡所致。 三、辩证分型治疗 (一)肝气郁结型面色青,善太息,乳房胀痛乳腺增生,经来腹痛,口苦咽干,闷闷不乐,烦躁易 怒,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弦。 口服:**美(原名祛斑美容丹)6瓶十**美Ⅱ号(原名疏肝祛斑丹)3瓶。 外用:**祛斑美容早霜一合;**祛斑美容晚霜一合。 (二)脾虚型肤色黄,面容虚浮,食纳差,脘腹胀满,便清,胖大舌,舌边有齿痕,舌苦厚腻,脉 儒或滑。 口服:**美(原名祛斑美容丹)。6瓶十**美Ⅲ号(原名健脾祛斑丹)3瓶。 外用:**祛斑美容早霜一合,**祛斑美容晚霜一合。25 **中医美容手册(三)肾阴虚型面色黑,五心烦热,盗汗骨蒸,口渴,小便黄,大便干,夜梦多,失眠,音质红, 脉细数。 口服:**美(原名祛斑美容丹)6瓶十**美IV号(原名养阴祛斑丹)3瓶。 外用:**祛斑美容早霜一合,**祛斑美容晚霜一合。 (四)肾阳虚型面色黑,水肿,腰痛,动则气喘,背如负冰,如坐冰盆,四肢冷,舌淡苦白,脉沉。 口服:**美(原名祛斑美容丹)十金匾肾气丸。 外用:**祛斑美容早霜一合,**祛斑美容晚霜一合。 (五)肺阴虚型干咳,潮热,盗汗,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 **美(原名祛斑美容丹)十**美IV号(原名养阴祛斑丹)十抗结核药(利福平、乙胺丁醇)。 四、**产品介绍 祖国医学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黄褐斑的产生,无论是阴阳失调,还是脏腑、气血、经络失 调,都是人体内部功能失调所致。我所创制出的**美口服系列中成药辨证施治以治其本。“**美”组成成 分以既可食用又可药用的植物为原料,具有活血化瘀、补益肝肾、健脾益胃、润泽肌肤之功效。方中桃 仁、红花活血祛瘀为主,辅以枸杞桑椹补益肝肾,白豆蔻、茯苓健脾益胃,杏仁润肤泽肤。外用**祛斑美 容霜以治其标,标本同治,从而达到活血驻颜、润肤悦色、祛黑白面之效。 (一) 1.**美 主要成分:红花、甘草等。 作用:活血化瘀,祛斑悦色。 2.**美Ⅱ(疏肝祛斑丹) 主要成分:柴胡、白芍、川芎等。作用:疏肝理气,活血祛斑。 3.**美Ill(健脾祛斑丹) 主要成分:茯苓白术、红花等。作用:健脾益气,活血祛斑。 4.**美IV(养阴祛斑丹) 主要成分:旱莲草、麦冬、红花等。作用:养阴补肾,活血祛斑。 (二)外用 1.祛斑增白Ⅰ号 主要成分:白茯苓、珍珠、天花粉等。作用:祛斑增白。 2.祛斑增白Ⅱ号 主要成分:益母草、生地、川芎等。作用:祛斑增白。26内服 **中医美容手册3.祛斑美容早霜 主要成分:川芎、珍珠等。 作用:活血化瘀,悦色祛斑。 4.祛斑美容晚霜 主要成分:丹参、益母草等。 作用:活血化瘀,悦色祛斑。 5.祛斑精华素 作用:活血化瘀,悦色美容。 五、中医传统疗法 (一)针灸治疗 二.肝气郁结型 选穴:肝俞、太冲、血海、足三里。 肝俞: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 太冲: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取穴。 血海: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 外开一横指,屈膝或平卧取穴。 方义:肝俞为调理肝脏疾患之要穴,太冲为肝经原穴,有泄热理.血,祛斑的功用。血海能理血调 经,足三里可通经活络。肝藏血,主人一身之气机,四穴相配,能使气机得畅,瘀血消散,色斑消退。 2.脾虚型 选穴:胃俞、脾俞、足三里、血海。 胃俞: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脾俞: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方义:脾胃互为表里,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胃俞脾俞为脾胃的功能穴,二穴相配,能使气血生化 无尽,再配以足三里、血海理血调经,通经活络,四穴配合,共奏养血、活血、通络祛斑之功。 3.肾阴虚型 选穴:肾俞、照海、足三里、血海。 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照海:内踝下缘凹陷处。 方义:照海为肾经之原穴。肾俞、照海能滋补肾阴,再配以足三里、血海,能滋阴补肾,活血通络, 祛斑悦颜。 (二)刮痧治疗27 **中医美容手册1.使用工具:水牛角板(刮痧板)。 2.使用药物:红花油。 3.取穴:可按针刺穴位取穴。 (三)食疗 下列食物都是含维生素C较多的食品,应经常食用:大枣、韭菜、菠菜、桔子、萝卜、莲菜、白莱、 冬瓜、西红柿、大葱、柿子、丝瓜、芹菜、黄瓜、梨、香蕉、西瓜、荔枝、核桃。 肾阴虚的患者应食:粳米、百合、莲子、竹笋、冬瓜、西瓜、黄瓜、蜂蜜、梨、西红柿、葡萄、香 蕉、梅子、桑椹、枸杞、猪肉、鲤鱼、西洋参。 肾阳虚患者应食:核桃、枸杞、韭菜、生姜、狗肉、鸡肉、兔肉、鲤鱼、麻雀肉、牛羊肉、玉米、 甘蔗。 肝气郁结患者应食:菠菜、芹菜、萝卜、芹菜、肝、丝瓜、黄鳝、全蝎、桔子、广柑、橙子、西红柿。 脾虚患者应食:山药、白扁豆、大枣、获菩饼、太子参、芝麻、小麦、土豆、茄子、苹果、桔子、 橙子、广柑、西红柿、无花果。 (四)敷脐疗法用红花、柴胡、生地等药贴脐可以治疗黄褐斑。 六、现代医学研究 (一)发病因素 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与下列因素有关: 1.口服避孕药,减肥药。 2.带环节育。 3.子宫卵巢疾患,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4.月经失调,如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 5.各种肝胆疾患。 6.甲状腺功能失调,如甲状腺机能亢进。 7.胰岛素分泌失调,如糖尿病。 8.性激素失调,如卵巢和前列腺疾患。 9.肾上腺素失调,如肾上腺机能亢进。 10.脑垂体病变。 11.大便干燥。 12.血流变观察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积压和纤维蛋白质有关。 13.环境污染,粉尘,CO2浓度升高并大量的溶解在潮湿的空气中。28 **中医美容手册14.紫外线长期大量直接照射。 15.某些含有铅、汞、铜、锌化妆品的使用。 (二)发病机制 本病是由内分泌失调引起的。黑色素的代谢有赖于内分泌中的雄激素、雌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甲状腺素、胰岛素、前列腺素等,一类是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类胆固醇样的物质,通过丘脑下部―脑垂 体维持平衡,与上述病因达到一定的阈值后,则引起黄褐斑。 (三)学术动态 随着美容业在世界范围的兴起,黄褐斑的研究成为热潮,根据各种报刊的报导总结如下: 1.黄褐斑的自然人群患病率约达59%。 2.总年龄24~28岁,女性多于男性。 3.发病常与妊娠,月经,口服避孕药、减肥药,带环,卵巢子宫疾患,结核,甲肝,乙肝,胆结 石,胆囊炎和胰岛素、雄激素、雌激素、前列腺素代谢有关;再则与紫外线、外用化妆品有关。 4.多与遗传无关。 5.实验室研究: 过氧化脂(LPO)是体内细胞膜性结构中的多介不饱和脂肪酸受到氧自由基的作用生成的脂肪质过 氧化产物, 近年来一系列研究显示, 体内氧自由基的过量生成和 (或) 护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降低,均可造成膜脂质的过氧化物,使膜结构和功能受损而引起多种疾病,用硫化巴比妥比色法 (TBA)和邻苯三酸自氧化法(PAO),分别检测黄褐斑患者血中LPO和SOD,对其含量和变化作初步 探讨。 LPO(过氧化脂质)含量5.1lmm/mL为正常值,高于比值,黄褐斑患者42.9%。高于正常值。 黄褐斑皮损区暂驻菌改变明显,如产色素的微球菌。6.黄褐斑患者的皮肤:中性质多于油性质。 7.神经调节:与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脊神经后根、大脑皮质和脑垂体有关。 8.治疗: (1)维生素乙 (2)3%氢酿霜。 (3)1%曲酸霜。 (4)3%对苹丁酸、单丙酸脂霜。 (5)白降汞软膏。 (6)双氧水。 (7)SOD复合酶。29 **中医美容手册(8)5%M氧M钛霜。 七、美容脘程序 1.洁肤。 2.离子喷雾。 3.按摩。 4.敷以奶粉、蜂蜜、蛋清(干性皮肤加蛋黄调配)调配的祛斑增白面膜,约40分钟。 5.清水洗净。 6.**祛斑美容早霜。第二章 痤疮痤疮,中医称“肺风粉刺”,以生丘疹疙瘩如刺,破出白色粉汁而得名。起初如细小丘疹和脓疮, 严重时伴有结节、囊肿、疤痕、色素沉着。多长在面部,严重时可长在胸部、背部。粉刺、青春痘、暗 疮均属痤疮范畴。 一、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痤疮为素体肾阴不足,相火亢盛,加之饮食失调,好食肥腻辛辣,冲任失调,肺冒火盛, 上蒸头面,或因脾胃素有湿热引起。 1.肾阴不足,火从内生:阴液不足,不能制阳,阳浮越于处,产生阴虚火旺,引起疮肿。 2.过食辛辣厚腻之品:使湿热内生而气机不利,升降失常,湿热结于内,不能下达,反而循经上 行额面,蕴藏肌肤,形成本病。 3.冲任失调:气血过乱,经络瘀滞不通,郁而化火,引起面部痤疮。 4.肺经血热,郁滞不行:肺经积热上冲头面,熏蒸肌肤,以致局部血热蕴结,气血瘀滞而成。 5.脾胃湿热:蕴蒸肌肤,腠理失宣,湿热相搏,形成面部痤疮。 二、诊断与辨别诊断 (一)诊断 1.脂溢性皮肤。 2.切面为: 3.初起时丘疹,白点,脓疮,可挤出脂肪球。 4.女性与月经有关。 5.中期结节,囊肿。囊肿化脓后可形成窦道疮疤。 6.后期可形成暗疮,凹陷,色素沉着。30 **中医美容手册(二)鉴别诊断 1.过敏性丘疹:发病较快,多在数分钟或数小时漫及全脸,瘙痒难忍,多与外用化妆品或用某种过 敏物有关,此起彼伏,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泄、面色苍白等症状。 2.扁平疣:切面呈圆弧状,发病缓慢,消退亦缓慢,扁平疣多从一处向四周漫延,有传染性。 3.黄水疮:多发于口唇周围及头发根部,溃破时流出黄水,结瘀,有传染性。 4.汗管瘤:多发于眼睑及面部,无脓疮、结节、红肿,多与脂肪代谢有关。无自觉症状。 三、辨证分型治疗 (一)肺热型多见于中青年,皮损以炎症丘疹为主,颜面肤色潮红,伴有大便干燥,口臭,舌质红, 苔微黄,脉数。 **王8瓶,早霜一盒,银杏痤疮膏一盒。 (二)热毒型皮损以脓疤、炎症型丘疹为主,脓胞多发生于丘疹上部,破损后流出脓液,脓疙聚集, 有时可见病灶周围红肿,小便黄,大便秘结,舌质紫,苔黄腻,脉洪大。 **王8瓶,早霜一盒,银杏痤疮膏一盒。 (三)肝郁型皮损以结节为主,大小不等,亦可伴有炎症存在,淡红色,或紫红色,伴有胁肋胀痛, 善太息,烦躁易怒,女性患者常常月经先后无定期,小腹胀痛,舌淡苦自,脉弦。 **王8瓶,早霜一盒,银杏痤疮膏一盒,疏肝祛斑丹3瓶。 (四)血瘀型皮损见丘疹和黑头粉刺同时存在,皮损着色深,伴有月经不调,舌质紫暗,或见舌下 有瘀络、紫斑,脉涩。 **王8瓶,早霜一盒,银杏痤疮膏一盒。 (五)湿热型皮损以丘疹为主,藏于真皮与表皮之间,病位深,不易消退,伴有潮热,发汗,头重 如裹,四肢困重,不思饮食,胃脘胀痛,大便不爽,苔黄厚腻,脉弦滑。 **王8瓶,三黄片,早霜一盒,银杏痤疮膏Ⅱ号一盒。 四、**产品介绍 “**王”组成成分均以纯天然中草药为原料,它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泻三焦之火的作用。方 中白芒有排脓、消肿之功效。菊花清热解毒,桅子清三焦之火。鸡内金、茯苓健脾养胃,薏仁清热利湿, 乌梅敛肺生津,甘草润肺泽肤。湿热内蕴者加服三黄片,其中黄连、黄芪、黄柏以奏清热燥湿之功效。 综观全方,以泻实为主,扶正为辅,因而可使痤疮平复,脂溢性皮炎改善,使病理性皮肤恢复健康,是 消除痤疮的首选佳品。 (一)内服 1.**王(胶囊)31 **中医美容手册主要成分:白花、菊花、鸡内金、乌梅、茯苓、薏仁、桅子、甘草等。 作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2.**王Ⅱ号(糖衣片) 主要成分:白茫、菊花、鸡内金、乌梅、茯苓、薏仁、桅子、甘草、胎盘等。 作用:软化疯痕组织,填平凹陷。 3.**王Ⅲ号(糖丸) 主要成分:白龙、菊花、鸡内金、乌梅、茯苓、薏仁、桅子、甘草等。 作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清热散结。 4.**王IV号(胶囊) 主要成分:天花粉、土茯苓、茵陈等。 作用:清热解毒,活血利湿。 5.**王V号(胶囊) 主要成分:海藻、昆布、桔梗、白芷等。 作用:改善脂肪代谢。软坚散结,适应于结节性痤疮。粟粒样丘疹、皮肤结石。 6.**王VI号(胶囊) 主要成分:茵陈、刺蒺藜、生甘草、大青叶等。 作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二)外用 1.康肤散(粉剂) 主要成分:白芷、菊花、鸡内金、乌梅、茯苓、薏仁、桅子、甘草等。 作用:抑制雄性激素分泌,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清热散结。 2.康肤Ⅱ号(粉剂) 主要成分:白芷、菊花、鸡内金、乌梅、茯苓、薏仁、桅子、甘草、昆布、海藻等。 作用。抑制雄性激素分泌,清热解毒,利湿散结,活血化瘀。 3.银杏痤疮膏Ⅰ号(霜剂) 主要成分:银杏、川芎等。作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 4.银杏痤疮Ⅱ号(霜剂) 主要成分:薄荷、土茯苓等。作用:清热解毒,利湿杀螨。 5.痤疮酊(配剂) 主要成分:白芷,天花粉等。作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32 **中医美容手册6.痤疮液(水剂) 主要成分:茵陈、茯苓、白及等。作用:清热利湿,解毒收敛。 五、中医传统疗法(一)针灸治疗 1.肺热型 选穴:曲池、合谷、肺俞、大肠俞、血海、足三里。 方义:本方主要作用清肺热,理腑气。肺与大肠相表里,取大肠经中的合谷、曲池可清热通腑,再 选其表里俞穴肺俞、大肠俞以达到泻大肠清肺热的作用。脾与肺为相生关系,肺经有热,可影响及脾胃 经,血海为足太阴脾经之穴,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合穴,用针灸泻法,可起到清利脾胃余热,通理大肠 腑气的作用。 2.热毒型 选穴:曲池、合谷、大椎、地机、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方义:本方主要作用是通调肺、胃、大肠经的经气,调整肺胃积热。因为此型痤疮病人,热毒入气 分或血分,故选阳明经的合谷、曲池善于开泄,使热毒宣泄,血海、地机、三阴交主血分病,五穴用泻 法以散毒邪而清热。热甚配以督脉的大椎,调阳明经的经气,加强退热作用。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 为保健要穴,具有扶正培元之功。 3.肝郁型 选穴:肝俞、胆俞、阳陵泉、太冲、曲池、合谷、三阴交。 方义:本方主要作用硫肝解郁。首选肝俞可疏肝利胆,胆俞可宽胸理气。肝气郁结,郁久化热,配 以肝的原穴太冲。阳明经的合谷、曲池,可泻肝经之郁热。肝经的阳陵泉有疏肝利胆、通络止痛之效, 配其穴可通达郁结之气。 4.血瘀型 选穴:血海、足三里、三阴交、曲池、合谷、大冲。 方义:肝藏血、脾统血,选肝经太冲、三阴交,脾经的血海穴,共奏活血娇颜之功。瘀久化热,可 选曲池、合谷泄瘀热。胃经的足三里,为保健要穴,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扶正培元之效。 5.湿热型 选穴:丰隆、脾俞、阴陵泉、太白、血海、三阴交、膀脱俞、曲池、内庭。 方义:脾喜燥恶湿,健脾为治湿之本,取脾俞、三阴交、丰隆可理脾胃,促运化,以杜绝生湿之源。 取太白,可健脾益胃,化湿摄血,为脾经之原穴。取血海,可祛湿热,调经气。阴陵泉为足太阴经合穴, 内庭乃足少阳胆经穴,膀眈俞为膀跳的背俞穴,曲池为大肠经合穴,四穴可利小便而清脾胃湿热。 (二)刮痧治疗33 **中医美容手册1.用刮痧板。 2.用刮痧油。 3.上述穴位均可用于刮痧。 4.手法均用泻法。 (三)常用中药白芷、桔梗、黄芩、连翘、玄参、天花粉、皂角、升麻等。 (四)食疗 1.宜食:桂花球米(粳米)、百合、莲子、莲藕、竹笋、冬瓜、西瓜、黄瓜、蜂蜜、梨、西红柿、 香蕉、梅子、桑椹、枸杞、西洋参。 2.禁食:辣椒、糖、酒、肥肉、牛羊肉(烤羊肉、羊肉泡馍、涮羊肉、羊肉水饺)、海鲜、香菜、 生姜、狗肉、鸡肉、麻雀肉。 六、现代医学研究 (一)发病因素 1.性腺分泌失调。 2.皮脂腺分泌过多。 3.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或螨虫感染。 (二)学术动态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低下所致。 2.痤疮丙酸杆菌感染。 3.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 4.第二性征异常。 5.蠕虫感染(螨虫感染率87.6%)。 6.氯制剂经皮肤进入毛囊,引起毛囊角化,毛孔被填塞,出现黑头粉刺等症状。 7.煤焦油,起痤疮,毛囊炎症病变为主。 8.月经失调。 9.血清游离脂肪酸低下(FFA)。 10.皮脂溢出率(SER)升高。 11.微量元素锌缺乏。 12.维生素A、E值降低。 13.男性患者维生素D明显降低。 14.女性患者血清铁明显增高。 (三)西医治疗 1.四环素。 2.甲硝唆。 3.甘油酸。 6.美螨霉素。344.维甲酸。 7.地塞米松。5.皮损内皮质激素注射。 **中医美容手册8;硫黄。9.维生素类(B2、B6、C、E)。七、美容脘程序 1.洁肤。 2.桑拿(离子喷雾)。 3.、消毒: ① 皮肤消毒:75%酒精。 ② ②器械消毒:痤疮针用84消毒液或器械浸泡液。 4.挑治,三角区禁挑。 5.再消毒:①奥桑。②痤疮配。 6.康肤散十冷膜。 7.口服**王。 8.痤疮患者禁止按摩。 八、痤疮患者的护理 1.注意食疗和饮食禁忌。 2.淘米水或淡盐水洗脸。 3.**王洗面奶、舒肤佳香皂或硫黄皂洗脸。 4.温水洗脸。 5.外用痤疮议或银杏痤疮膏。 6.口服**王。第三章 扁平疣扁平疣,中医称“扁癌”,是一种生长在皮肤上的病毒性的赘生物,多见于青少年。因形状扁平, 故名扁平疣。 扁平疣多见于面部、手背,其形状如小米粒到黄豆粒大小,是一扁平隆起的丘疹。表面光滑质硬, 是实质性的赘生物。其颜色如淡褐色或正常皮色,分散或聚集成群分布,偶见沿抓痕排列成条状分布。 患者一般无不适,偶可有微痒。病程长,临床上可见数周或数且缠绵不愈,有的甚至持续多年不愈。 一、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扁平疣的发病机理,是人体感受湿热毒邪,内动肝火所致。还有一种是久病之人,正气不 足,耗气伤血,卫外不固,腾理不密,遭受毒邪引起的扁平疣。35 **中医美容手册1.湿热:脾虚不运,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或感受湿热毒邪而发病。湿热之性粘滞,郁于皮肤, 结滞不散而发丘疹。表现为皮损逐渐发生,病程长,顽固难愈,伴有口粘,食纳差,大便不爽,身困之 症。 2.肝胆风热:素体肝胆热盛,或性格急躁,气郁化火,导致肝胆风热偏盛,表现为发病较急,皮 疹发展快,有癌痒感,除面部、手背扁平丘疹外,伴有两胁胀痛,善太息,易发脾气等。 3.正气不足:(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体虚弱,或大病 久病之后,营养亏乏,导致正气不足,气血两亏,风热毒邪乘虚而袭,表现为病程长,病情顽固,面色 无华,少气无力等症。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微痒或不痒。 (2)皮疹切面: (3)初起一处向周围皮肤漫延。 (4)发病及消退均较缓慢。 (5)簇生。 (二) 鉴别诊断 1.扁平疣与痤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皮肤暗黄忌讳穿什么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