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3连不上store,无法连接到appstore怎么弄买游戏

我准备写至少两篇本篇为对iPhone的整体的看法。以后会写对中国AppStore市场的看法市场销售的看法,和在中国开发的看法

先自我介绍。我从08年9月就开始做iPhone之前做PC的软件,做嘚没有意思了正好iPhone的SDK上市,就尝试了一下当然一开始不 懂App Store的各种销售方法。但是那个时候的竞争少一共就几千个app。当然有iPhone的人也少做得最好的时候有一个app到了美国区的销售榜第 2(可惜没有到过第1)。最高的时候每天的下载量为7千到1万左右

但是很快就感觉到越来越難做。花同样的工作量销量远没有以前高。而且更让人难受的是没有黏性。做PC软件即使不更新,一样有很长时间的生命销量慢慢丅滑。而在 AppStore 上面如果没有更新,销量很快会跌下去

我对创业的看法是,一种创业只是自己有自己的工作但是还是需要一直工作才能賺钱。做为小开发者就是这种情况真正的创业是找到一个模式让这个模式 自己增长。所以我从09年下半年就开始转型。已经上的iPhone app和以前嘚PC软件都不大管了而是在找一个可以持久发展的方向。

以上是背景以下是看法。

无论任何的创业都需要考虑是否有门槛。没有门槛嘚行业即使一开始有钱赚,很快就会有竞争者你可以做的,其他人也可以做最后就是大家都靠价格 竞争而导致都赚不到钱。在做一件事以前先考虑是否有门槛。否则只能打着赚一票就走人的想法门槛有很多种。技术的难度是一种如果技术实施起来不难,但 是与眾不同则可以考虑专利。公司做到一定规模品牌商标也是一个对自己的保护。其它的可能的门槛为销售渠道内容等等。

那么各位在想做一个软件的时候请先想一下是否已经设置好门槛。很多人想到一个点子觉得容易做。但问题是如果对你来说容易,那么对别人來说也容 易如果你的销量高,不需要一两周就会有山寨如果你的销量低,那做了有什么意思呢所以没有门槛的创意只是在为别人做先锋而已,不是长远之道

这里我要讲一下对原创和山寨的看法。

第一山寨不犯法。第二不只中国人山寨。第三很多山寨比最原创偠成功很多。第四但是不要侵权。山寨的正确做法是复制带创新你山寨,我山寨 大家山寨,所以最后需要创新才可以与众不同这個创新可以是功能,图像技术支持等等。不过你创新了以后别人马上可以山寨你的创新又是混战一场。

所以下面一点很重要就是需偠品牌。举个例子是Camera+这个本身是个山寨产品,有些创新但不算是革命性的但是开发商(TapTap Tap)是最早的iPhone开发商之一,和各个有关iPhone的博客囷新闻网关系都很好它充分利用了它的品牌优势。这个圣诞的下载量是7万我敢 100%的保证,如果是一个无名的开发商做出一个完全同樣的app,没有这个品牌销售量也就几百。至于利用技术做门槛的我就不具体说了有不少 app,从08年就开始卖卖得很好,就是没有人山寨

所以如果想长期地成功,你有两个方向

一个是做大,认认真真地投资雇人,搞公关做广告,把牌子打出来另一个是找技术门槛。能够申请专利的最好(但是美国专利很贵)或者至少技术难 度要高到别人很难山寨。但是我们做软件的,不要一边骂顾客用盗版一邊自己侵权(商标,版权专利)。这种做法更加是只顾眼前利益后果在其它(英文) 的iPhone网站上看看就知道。律师函要你下架是最轻的有些案例中,被侵权的要苹果把开发者账户中的钱转到他们手中甚至有个别案例,如果侵权软件卖 得很好结果被告到法庭,不仅所嘚全部被拿走甚至还要另外出钱。所以如果你侵权,你最好希望销量不高高了以后一定会有麻烦。记得版权包括文字,图 片音效。举个例子如果你做一个星球大战的app,包括图像声音,然后叫它“Star Wars XX”那么你有商标侵权和版权侵权(图片和声音)。今天先写到這里有很多想法要写下来,以后一篇一篇慢慢写

有的朋友会说,我就想写些小应用或者游戏只要能够比我打工挣得多就可以了。感覺我在写市场经济而不是技术不过AppStore本来就是一个纯粹的,无国籍的自由的市场所以要想在这里竞争,一定要懂经济学

上一篇已经讲過了,如果没有门槛就是一场大家互相山寨的混战。当然如果你写代码的效率比别人高,那么理论上来说你可以比别人挣得多有真囸牛的 朋友。但是在我看来这个是用蛮力。做技术的是吃青春饭的你现在可以熬夜,每周写70小时代码但是等你有女朋友呢?结婚了呢有小孩了呢?而且你可 以用蛮力,别人也不比你差所谓的“nerd”,在美国俄国欧洲都有得是不是说你牛,别人就差了

所以现在偠讲一个概念,就是机会成本简单的讲,就是如果你为人打工可以得到的收入如果你的机会成本超过iPhone上的收入,你会放弃 iPhone反之,会堅持比如说,一个美国人他可以找到一个每月1万美元的工作。那么如果他全工做iPhone但只挣9千就不核算了而一个中国 人,打工工资2到3千媄元(1万到2万人民币吧)那么如果能在iPhone上挣4千,就很happy

这样,在其它条件同等的情况下在一个完全自由和平等的市场,如果大家都做屾寨式的没有门槛的竞争,那么从那些高收入国家地区的小开发者会逐渐推出在这方面,中国的开发者占据优势

你一定要想到,有其它国家有更低的机会成本比如,可能在越南一个程序员只能赚500美元(假设了,我也不知道)这里比较有意思的是,要想开发 软件是有一定成本的。要买Mac还至少要一个iPod Touch,还有99美元的IDP很多穷国家,虽然机会成本低但是大多数人没有钱来买这些硬件,所以就无法加入竞争的行列中国现在的情况是比较适合 个人开发者的。

但是先要警告随着其它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的机会成本会越来越高而不斷会有其它国家的开发者加入竞争。中国开发者在机会成本方面相对欧美的优势在三五年内会丧失给其它的第三世界国家。这个是经济發展的必然趋势

3. 软件业和电影业的共同点

国内开发者论坛我上得不多,一般我只上一个英文的iPhone开发网站看看我发帖的时间。我在美国加州这几天松散,写点码也写点文章

我写这几篇文章的目的之一,是因为我看到很多朋友开发的程序用不正规的竞争方式(侵权)鉯及没有一个长远的计划。App Store上的软件的寿命很短没有计划的,写到哪儿算哪儿的开发方式按照我的说法是浪费生命。下面继续

很多佷多年以前(2000年左右),有次看到一篇文章说软件产业和电影产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依靠”hit product“这几年的经验证实如此。电影业每年出几百部作品有的根本发行不了。有的几万票房几十万,几百万…上亿绝大多数电影都挣不到什么 钱。大电影公司每年投幾十部只要有几个非常成功就可以了。

这个实际上和VC投资的概念也差不多做软件也一样。你可能写几个十几,甚至几十个绝大多數是不挣钱的或挣小钱,但是也许你会碰上一个热销的就全值得了所以大家做软件开发的时候,可参考好莱坞电影业的做法几点:

1:洳果是人们已经熟悉的人物和故事,票房就自然有保证电影业方面的例子是哈利波特。软件的例子比如一些精典的游戏(比如吃豆豆)。但是这条路需要版权授权小公司和个人开发者根本就不要想。

2:创意这个创意可大可小。当然大公司可以做大创意,投入高收益也高。但个人也可以实施的但是要注意,前两篇已经探讨过这个创意必须要有 门槛,不容易被山寨毕竟,电影的周期是至少一兩年即使是个小创意(比如Blair Witch Project)也不大可能被山寨。而多数iPhone软件的开发周期只不过一两周到一两个月所以又回到这个门槛。如果你唯一鈳能创造的门槛是技术那 么就要注意有长远的积累的计划。

iPhone的SDK是比较完善的一般的应用都费不了什么事。很多朋友的误区是因为觉嘚容易开发所以进入这个市场。但是就因为容易开发所以就 难以筑造门槛。但是想像一下如果你在某方面有特有的技术,花了你一年時间来开发这个时候再出app,会有人山寨你吗你会说,我无法连接到appstore怎么弄可能花一年时间来 赌一个软件呢本来就是万里挑一的成功率,如果这个失败这一年不完全白费了?

所以这里需要短期和长期的配合。不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找一个专注的领域。比如说专門研究陀螺的应用。开发短期的小应用(有收入但别指望靠它们 变富)通过开发来积累你的class library。到了一定程度会水到渠成。好以后可鉯随手拿来放在其它的项目里。这个要积累要时间。

一旦你有一套自己的代码从中衍生出新的项目是非常容易的。举一个例子(很多囚会想到的)联网下棋。你最一开始可能花很多时间做出非常完善的中国象棋一旦做出来之后,再做国际象棋日本象棋,泰国象棋(大家都不知道有这么多种吧),斗兽期等等等等就是小菜一碟

另外,有所专功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产生品牌还是以棋类为例,洳果你把所有的棋类都做了而且在每个app中向用户推荐你的其它棋类,这种凝聚力和网络效应是不可忽视的而且是长久的。

写来写去彡篇从经济写到技术,就是谈这个”门槛“下一篇写中国市场了。这一点软件和电影不一样一部电影拍的镜头只能这部电影用。而你寫的代码如果整理的好,是可以在别的项目里重用的

4. 中国市场攻略:正篇

对于中国市场,我会写两篇第一篇为正篇,是指传统的賣App应用或游戏的商业模式。第二篇为奇篇会讲一些其它的商业模式。现在的中国市场几 个字,“不成熟”如果做20到30美元的PC软件,以Shareware嘚模式免费试用,完整版收费欧美正常的conversion rate为1%到2%。在iPhone上付费版如果为99美分,这个百分比应该为10%到20%但是,在中国这个数字為0.05到0.5%,比欧美 相差1到2个数量级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元结算付费不方便,还有中国文化中对盗版的容忍

付费方面,如果苹果肯下功夫是很容易解决的。但是两年多了苹果一直没有动静。因为他们有数据知道即使付费这方面调顺了,销售额也不会上升多 少但是峩一直认为,一个人的一生中盗版是一个阶段。就像女人买包开始买盗版,山寨但是有钱了以后又会去买上万的正版LV。我小时候在街头买MJ 警察和威猛的翻版录音带,后来都买了正版的CD就在几年前,大家看电影(即使是好莱坞大片)是街头买DVD(10块人民币)这两年,电影业发展得好 了人也有钱了,就去影院看80块钱的电影(比美国还贵)

讲一下心理学。一般说来一个人平均要三次认真的考虑后財会采取行动,而需要九次有效眼球才会真正考虑意思是,人是很懒的买了iPhone,把 这个用户从不购买者转到购买者有一个过程他看到9個吸引他的软件后,会第一次认真考虑是否设置他的iTunes账户来购买平均3次认真考虑后才会真正 行动。那么他需要看到27个吸引他的软件才会莋第一次购买这个数字,由于盗版的原因在中国只会更高。

5. 中国市场攻略:盗版篇

谈到中国市场就必须对盗版有个研究。我下面写嘚不是从业者或者消费者的角度而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盗版,以及预计国家决策方面的变化我们不谈女人买的包,只谈知识产权主要的盗版有PC软件,游戏机软件音乐,影视和书

在90年代底,中国人的收入还很低电脑在那个时候还算奢侈品。相对来说软件的价格是高得离谱。对盗版PC软件的默许是中国电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 部分可以说,如果没有盗版软件就没有联想等国内知名的电脑企业。叧外软件的盗版养活了一大批的装机者。同样对影视DVD盗版的默许是对国产影视硬 件(电视,DVD机)产业的支持可以说功不可没。几乎┅两年时间DVD机就到了各家各户。DVD的盗版也养活了不少小商小贩但是必须要认识到,盗版 是利益的转移对于一个产业链来说,需要内嫆提供者(软件公司影视公司,作家音乐家等)和渠道,最终到消费者盗版的效果是把内容源头的利益无偿的供 给渠道。在这里利益转移的过程中会对经济的架构产生影响。

至少在初期盗版软件和影视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正的,因为被盗的是国外的软件企业和影視企业利益从他们的手中转到了国内的下层民众,同时支持了国 内的硬件厂商但是,从长远来看负面效果也不可低估。比如说我們IT业发展到现在,依然没有一个国际上能打得出牌子的软件企业同时,就是我的圈子 就知道四家美国公司,在美国只是一个壳全部嘚技术都放在国内做。这表明我们在技术能力上不比国外差,但是因为国内软件环境(主要是盗版)只能给国外 公司打工。国内的影視界也是如此这么大的市场,但应该说大多是低成本的劣质作品

无论是哪一个行业,如果盗版猖獗都会对内容源头产生抑制作用。軟件是最典型的例子音乐也不例外。十年前被盗版的主要是港台歌手最后结果是国内 的音乐界停滞不前。90年代还有中国的原创摇滚現在这些人大多另谋生路。除了炒出来的但毫无原创精神的超女中国音乐界能拿得出手的有几个人?

游戏机游戏的盗版更加对国内的产業毫无帮助最后得益的是索尼和任天堂。中国的盗版者只能赚些小钱但同时,国内有技术可以做自己的游戏机硬件平 台但是没有人敢。这种盗版实际上对索尼和任天堂是个保护国家在对盗版DVD的打击方面的力度有些加强。实际上就是在美国大家看影碟主要是租而不昰 买。现在的发展方向是网上视频这一方面我比较乐观。因为网流的成本一个视频网站不可能永远免费,所以未来一定是付费观看戓者像IPTV里点播。所以 影视界现在有复苏的迹象

即使仅仅是要扶持几个国内著名的视频网站,国家也会继续打击盗版DVD而且支持这些网站潒付费观看授权影视转型。书业的盗版本来也需要出实体印刷 书盗版的纸张和印刷质量差,而且错字和乱章多所以并不过分。现在转叺电子书时代随便什么书,都可以网上找到因为读书还是手上拿着的好,所以虽然有 影响出版业还可以过得去。但是今后几年是掌仩电脑手机,和电子书硬件的时代在iPhone或iPad上读电子书甚至比实体书更舒服。如果继续容忍电 子书的盗版会对国内的出版业和文学界有致命打击。

我可以预测如此下去,文学界会布软件业和音乐界的后尘

所有这些都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盗版。中心思想就是盗版在某一阶段是经济增长的一个要素但是如果长期允许,会造成源头干涸而对经济和文化产生抑制作用

所以,我认为有关知识产权的政策會渐渐改变保护的力度会增加。我曾经读到过(好像是创业家杂志)App Store在中国的销售额为全世界的0.N%,而10%的利润是中国开发者的我茬第二篇里面讲到过机会成本。根据那里面的逻辑我认为这个比例还会增 加。这个时候打击盗版是保护国内开发者的利益而不仅仅是國外开发者。另外苹果每一次升级,破解都越来越困难国家政策和苹果技术的双重挤压会使得 app盗版越来越难。另外99美分相对大多数的尛资并不算过分综合所有的因素,我对国内的市场的前景是看好的

但是大家要注意,不要自己盗版现在很多产权所有者还对App Store不了解鈈重视,但是一旦这个产业起飞可以想像各种传媒的报道。到时候大家都会要分一杯羹那个时候如果你用了盗版的内容或者商标,后悔也来不及

这一篇放在正篇之后。孙子兵法说“以正和,以奇胜”盗版奇正都不算。因为没有可持续性所以不可能胜。我把它归類于“自杀性攻击”下一篇会讨论些另类的商业模式。

6. 中国市场攻略:奇篇

做任何行业都要有个宏观的意识不要只盯着你自己的app和竞爭者。世界上iPhone的量有多少增长多少?开发者有多少增长多少?

想像一下整个App Store的市场为一个大蛋糕这个蛋糕是增长的,我的估计是每姩翻番但同时,开发者的数量增长得更快每年3到4倍。所以虽然蛋糕大了每个人分到的更少。

有些人会说“那么就靠广告”但是广告的蛋糕有多大呢?

整个经济中广告的市场的大小是被最终的产品和服务市场所限制的一般一个公司,可以把收入的15%投入到市场开发包括渠道开发,公关广告,网站 等等广告这一块,又再细分到报纸杂志,电视网络,手机等等手机这里再分iPhone,Android等等当一种噺的广告形式出现的时候,这个广 告业的大蛋糕是不增长的而是多了一个分享者。每一次新的广告形式出现原有的某些形式必然会被擠压。这个在成熟的市场(比如美国)已经体现报纸业承受 的打击最大,现在所有的报纸都亏本再过几年,可能会进入无报纸的时代

我的意思是,虽然iPhone上广告的整体会增长但是当这一产业成熟以后,这个增长率不会超过iPhone拥有量的增长在app中加广告的开发者的增长率會比这个高得多。大家的广告收入也会越来越困难

我把付费软件和广告看做为iPhone软件业的两个正途。要成功我前面已经讨论过,要技术经验,创意的积累下面讨论的是奇途,为不一样的操作形式App是手段,不是目的

意思是,不要把自己框在软件业眼光放开些,把iPhone app莋为其它行业的商业工具实际上我们已经有些例子。比如苹果自己的Remote是它iTunes系统的一个部件。其它还有iPhone QQAmazon网店,Kindleapp招商银行的掌上银行,等等

它们的共同点是,免费无广告,目的是把自己产品和服务的用户框在自己的系统里面那么你会说,这些都是大公司和我有什么关系?实际上任何大小的 公司或多或少都可以把iPhone加入到自己的服务之中。继续把这个概念延伸我们可以考虑新的创业机会,甚至對已有行业有颠覆性的我说的创业,不要 仅限于IT你可以考虑餐饮,娱乐零售等等。例子包括用手机点餐预定,KTV点歌等等大家自巳去想吧,我有些具体想法会留给自己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往这方面发展就不能够只限于iPhone平台。AndroidWP7和Nokia都需要在考虑范围之内。偠求你对行业熟悉 (不是说 IT行业而是你app支持的那一业)。既然平台多技术上的工作量也大。但是也正因为如此门槛高,竞争少而苴黏性大。

在这条路上继续延伸大家也可以考虑做硬件。利用iPhone的接口或蓝牙连接到其它的平台而试用app提取和传递信息。这方面我可以講几个例 子比如汽车警示灯亮,修理厂第一件事是用一个手上的ODB-2(汽车数据分析仪)来读错误信息美国很多人自己都有,小问题就洎己修了这个东东很容易 做成连接

一个iPhone的附件+软件(实际上至少有两家已经做了)。商业模式是卖硬件送软件

再举一个医疗器械业嘚例子,很多的医疗仪器都可以转换为iPhone附件比如说,有一种24小时的心电图带了一天以后要送回给医生来看。想像一 下如果这个小机器把信息用蓝牙发给iPhone,再通过iPhone在软件内分析寻找异常发现异常的时候直接发给医院,对病人和医生都是一个很大的帮 助

要想在这个方姠发展,开发者必须把自己的行业定位于IT之外你不可能整天宅在家里幻想出来一个创意。需要走出家门多和朋友聚会聊天,观察生活 才能会发现机会。而且当找到机会以后你必须有社会关系(或者雇人)来了解你本来不懂的行业。好处是当你真正地起步,那会是┅个真正的创业

当App Store上卖软件越来越难,甚至用广告赚钱都有向下趋势的时候这种另类的app会逐渐增多,为开发者提供就业和收入机会甚至长远(5到10年以后)来看,这一类的规模会超过传统的软件

写到这里,前5篇都是为了这一篇打伏笔分析过去和现状的目的是预测未來。我的新年感言的主体到此结束这几篇基本上都是从宏观角度来看这个市场。以后可能会写些番外篇写些具体的注意事项。这个要看心情了

决定加写一篇。本来是想有些东西应该是意会的但是还是讲清楚比较好。

我的这些观点并没有在其它论坛上阐述过。肯定囿很多朋友已经或多或少有些类似的想法我只是把条理整理清楚罢了。一般来说竞争对手之间是不互相支 持的无论如何,把这些想法寫出来可能会对很多的现在和将来的竞争对手有帮助,也就是可能会伤害自己为什么我要写这些呢?我又要写宏观了

一个创业者,洳果想成功不只要自己有创意,技术经验。还有一点就是要有个好的大环境。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一大群人在一个大厅里party。如果大镓都小声说话那么你说话的对象虽然有些困难但仍然可以听见。如果有一个人大声说话了那么他的说话对象可以听得很清楚。那么是鈈是大声说话是最好的策略呢如果所有的人都大声说话,结果是没有一个人可以听见

App Store这个市场在中国出于一个交叉路口,可进可退洇为我国的具体环境,普遍浮躁很有可能把这个大环境搞砸了。一个人浮躁市场还可以忍受。一个快 餐软件对市场的影响不大但是洳果所有人都浮躁,都做快餐软件这个平台就根本不可能吸引人。那么无论你再有创意再有技术,又能无法连接到appstore怎么弄样呢

再举個iPhone之外但和iPhone有关的例子。比如9X盗版网我在第5篇中已经讲过,如果盗版过于猖獗会使得源头干涸。所以盗版网的存在 需要一个特定环境就是绝大多数人不使用盗版。很矛盾的是不是?这种自相矛盾的商业模式是不可能长久的因为成功就是自杀。iPhone app中也有很多类似的盗蝂行为如果你是开发者,请想一想长久的方向我们在做app的时候,不要只想着自己赚钱

想一下自己的app对整个平台是否有贡献。想一下洳果这个平台所有的软件质量都是类似于你的这个平台是否还有吸引力。我在第6篇所阐述的长远的方 向需要对其它行业的了解,需要支持多种平台还有99%可能性需要后台数据库和服务器,需要行业内的关系网不可能一个人操作,而且周期不是一周两周 而是以年计。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且这个模式的地域文化性是很强的。一个针对中国的创意放在美国一定不适合所以必须要求App Store在中国的健康。伱是否愿意花钱投入在一个5年以后可能没有吸引力的平台上

的确,我是在分享经验也有可能会给竞争对手产生帮助。但现在我所关心嘚是这个平台在中国的成长我不希望它是一个垃圾堆。按照第2篇所说大家应 该很清楚中国在机会成本上的优势。因为这个机会成本的差异很多欧美的个体开发者和小开发公司会被挤压而离开市场。再加上iPhone销售量的增加至少 在近期,这个平台对国内真正认真的小开发鍺还是有利可图的那么我的具体建议:

1,行业需要自律不要做快餐软件和盗版了。练手的app可以自己玩可以分享给家人和朋友玩,不偠放到App Store上去
2,短期内可以山寨但是要做出有水平的山寨,在不侵权的前提下要比原版做得更好我知道我国IT的技术水平,有充分的信惢
3,做app要有专攻GPS,录像某一类游戏等等。挑一个专心。
4中期要原创。不要跟着别人走了你不比别人苯,何必总落后一步呢
5,积累经验和技术的同时要注意生活,积累创意同时,也必须积累资金
6,未来的大创意可以是继续在iPhone软件业也可以是IT以外。
7某┅天,你会觉得你的大创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就是你真正创业的时候你会知道这几年的心血没有白花。

这一系列文章就算先钉个桩有的新手需要两三年时间才会体会。等2013年新年我们再回头看这些文字,到时候和现实对照一下看看我对了。

8. 竞争篇:如何鉯弱击强

一个成熟的市场一定会产生领头厂家。“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一个团队相对于个人,有太大的优势代码可以共享。你一个人可能需要一星期才 写好的代码在一个大公司里,很有可能有现成的拿过来用就可以了。你不懂的地方公司里可能已经有專家,直接问比上网问要更快更直接不知道要省多少事 情。

无论国内国外这是一个绝对的趋势。慢慢地各个榜位都会被团队占取。洳果你想要生存你也必须要有个团队。不要再想像可以单枪匹马像赵云一样七进七出你一个人杀进这个已经逐渐成熟的市场,连个水漂都很难打起来

在这里的朋友,五年以后99%是两种结局之一:创业带自己的团队,或者打工做为一个团队的一员。还继续坚持单干嘚恐怕是很难得的

先说明,打工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收入稳定,操心的事情少有时间可以陪家人朋友出去玩。而且做IT的,无论如哬也算白领了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但是我猜大家玩iPhone,都有一个创业的 梦

那么无法连接到appstore怎么弄能够在这个竞争环境下生存呢?你知道无论你无法连接到appstore怎么弄做一定有一个公司比你做得更快更好。

你不需要在所有方面都比别人强你只需要在一项上比别人强很多。如果你想做市场第一那么你必须要在每一个领域和你比拼。但是正视现实如果你是一 个人,甚至两三人的团队你不可能在所有的領域开战。如果那样做你会败得很惨。但是如果你想在这个市场生存只需要有一个特长,而且是别人很难山寨的特 长就可以了你不會是市场的领头羊,但是会站稳脚跟这就会给你时间,给你机会

随便看看现在的IT业,这种例子比比皆是苹果的Mac是千年老二,但是它嘚支持者像是一个教派一样永不言弃。iPod的竞争对手中大多数无特点的已经都撤了,倒只有微软的Zune利用另类的界面有一个小而坚韧的客戶群

至于智能手机中,老的Windows Mobile是在所有领域竞争但都不突出的所以败得很惨。Android只有一个比iPhone强的地方(当然其它地方也都做得不错)就昰免费,所以 有赶超的趋势而黑莓虽然OS老旧,可以说在所有的领域都比iPhone差一个数量级很多人不看好,但是只因为它的公司电邮做得好它的命还长着呢。 Wii相对XBox360和PS3是小弟弟但就因为手柄而成了老大。就是说做为个人开发者或者公司做精胜过做全。要学会取舍做为一個创业者,知道什 么应该放弃什么应该坚持,才是最重要的而一般人,很容易进入什么都要做的困境尤其是当你收到用户的邮件,說“如果你的软件可以做。就好了”的时 候。

但先说前提你的专攻必须是不易山寨的。看我头三篇讲得很清楚了。就我自己来说也做过零七八碎的app,有些也挣些钱但是回想起来,都不值 得那个时间精力,不如盯住一项所以现在我手头的创意一大堆,都放着没有精力做不如不做。术业有专攻再结合app市场在国内只是一个初始阶段,我相 信有些朋友一定可以脱颖而出的

9.新年感言-大众与小众

茬第8篇里,一些朋友在讨论团队和个人的优势和劣势有一个要点,就是说如果你(或团队)的创意做成功了,很容易被大公司山寨茬这一点上,反而个人更灵活所以这一篇要从这一点谈开去。前面几篇谈过要做精这一篇要谈在哪一方面做精。

先说明我不是搞游戲的。对我来说游戏和应用是两个行业。隔行如隔山不敢评价。不过我对应用的东西搞得多了从每份3万美元的专业软件(可以说 没囿那个软件,大家今天的生活会很不一样)到每份OEM挣25美分的;从PC,Mac到iPhone所以这方面我是敢说话的。

如果要创业先要有个目标。你是想賺一票就走想要长久入账?想做到一定程度卖掉

做其它行业,一般的就会想做长久有稳定收入,而且压力不会过大做软件业的,峩们听到的都是做大事业的故事想的是从一个人(或几个人)做成百渡,上市变亿万富翁。

实际上现实远远不是这样。即使是VC投资嘚也是绝大多数失败。而成功的也很少说以上市为出路。很多都是卖给大公司这里先讲明,卖公司不是一 个不成功的表示很多人莋IT公司的最开始定的最终目的就是卖,而且绝大多数的“成功”创业者的终点也都是卖掉当然也有搞不下去被迫卖的。有一点是肯定 的如果你有一个小团队,做出了一个大众市场接受的产品或者服务肯定会受到大公司的注意。如果有大公司加入正面竞争多半迟早会敗得很惨。所以最好早点 卖给大公司双方都有利。

那么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做IT业创业的就不可能做长久吗?

错这一篇的题目是大眾与小众。大家在各种报道中看到的都是极端成功的例子要做极端,就要做大众产品要想要VC投资,前提是要盯大众市场而现实生活Φ,有很多服务小众市场的业者优哉游哉在他们的领域垄断市场,又丝毫不怕有大公司的竞争

举个例子。我在大学做的毕业项目是为┅个公司重做“市场调查”软件有一个同学在那个公司做事,所以知道些内部资料所谓“市场调查”,实际上是每 年竞选的时候的选囻民意调查所以有些政治上的专业性,软件也因此而内部写的老板只做民主党生意。一个办公室里只有三四个人一年的营业额为75万媄元 (90年初),办公室租金加员工工资不应该超过十五万(那个时候年薪三万算不错的了)。电话调查是其它公司来做(费用是最终用戶出)他这个公司只是最 终把数据用软件整理出来,打印报表老板一年只有快到竞选期的时候来办公室坐坐,平时根本看不见人

这個公司的根本还是软件,但是老板一定不会说自己是软件业的这个领域,没有任何的大公司会有兴趣而壁垒(这个包括人脉)使得新嘚竞争对手很难进入。一个公司完全可以十几或几十年的持续下去,也不需要太多的更新

个人有个人可以掌控的市场。小团队有小团隊可以掌控的市场如果你超出自己所能掌控的范围,迟早会遇见无法抵抗的竞争但是,如果你的市场选择得 好和你团队的规模相符,对大公司是鸡肋而对个人或更小的团队来说门槛又太高,你完全可以在有限的小众市场区得垄断的机会所以说”没有金刚钻,不要攬 瓷器活“

还有一点,大家所听说的被报道的公司和团队都是做大众产品的。他们会有意识的PR想办法上新闻,而且会尽量显示自己嘚成功一方面是帮助产品打 开市场,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可以找到有兴趣的买家而服务小众市场的公司一定很低调,一般不会接触媒体即使被报道,也不会透露收入情况再随便个些例子。 iPhone的开发者论坛就是小众网站新浪腾讯这样的大鳄一般不会对这个小众市场感兴趣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法连接到appstore怎么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