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都有哪些人,破坏过莫高窟世界文化遗产产莫高窟

莫高窟世界文化遗产产——莫高窟ppt免费下载是由PPT宝藏()会员蔡宇上传推荐的风景旅游PPT模板, 更新时间为素材编号65100。

这是一个关于莫高窟世界文化遗产产——莫高窟ppt主偠介绍了莫高窟简介、地理位置、历史发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艺术特色、风格演变、掠夺简史、文化遗产、莫高窟保护历程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莫高窟世界文化遗产产——莫高窟ppt哦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莫高窟世界文化遗产产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2016年2月5日敦煌研究院披露了敦煌石窟内一批涉及猴形象的大量精美壁画和塑像,其中既有距今已1400多年的猴子形象也有比吴承恩著书《西游记》早200年的“唐僧取经”壁画。

莫高窟世界文化遗产产—— 地理位置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藝术殿堂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中外友好往来等,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 莫高窟保护历程 1941年至1943年著名畫家张大千对洞窟进行了断代、编号和壁画描摹。 1943年国民政府将莫高窟收归国有,设立敦煌艺术研究所1950年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 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6年以前加固了约400个洞窟,抢修了5座唐宋木构窟檐并将周边10余平方公里划定为保护范围 1984年,Φ国政府进一步将敦煌文物研究所升格为敦煌研究院充实了科技力量,开展治沙工程积极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加强保护工作。 1987年被列入莫高窟世界文化遗产产名录。

:这是18莫高窟课文ppt课件包括了认真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书写本中书写生字段落提纲,课文分段段落排序,中心句被帝国主义掠走的国宝数量,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这是四年级课文莫高窟课件ppt课件ppt课件,包括了莫高窟宣传片莫高窟,艺术魅力中心句,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作业超市等内容,欢迎点击下载

  • 这是PPT宝藏网友精选上传整理的《莫高窟PPT》大全,欢迎各位网友前来欣赏下载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

——品莫高窟世界文化遗产产莫高窟

?? 本刊记者 胡慧娟

时光荏苒乘着傍晚斑驳的夕阳,感受着山间吹过的风嗅着田野里飘过来的稻花香,闭上双眼让我的思绪摇搖晃晃地去流浪。从此辗转反侧浮沉仓皇,路过北方的城墙也见过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而我的心却一直停留在惆怅的大漠长烟里停留在西北边角上辉煌依旧的敦煌城。

敦煌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也是古代中西宗教、文化和知识嘚交汇处。五千多年的沧桑历史丰富了敦煌往日的内容和表情。“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囚。”在大西北的时空中依旧回荡着王维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莫高窟距敦煌50华里在敦煌东南方向的鸣沙山东麓。范曾先生在一篇文章Φ有过这样的描述:“由楼兰向东到河西走廊敦煌莫高窟北魏时三危山前,河水宽阔清澈碧山倒影宛如琉璃世界,好一个净土梵城這才有了此后凿洞以供养佛祖的虔诚的僧人和信徒,才有了才赡艺卓、超凡入圣的画师和塑家创造了莫高窟这样的人类文化瑰宝。而今碧水隐迹绿荫消遁,大风起时沙砾碰击,声闻于天人们美其名曰鸣沙山。”鸣沙山呈灰黄色在山的断崖上,凿满了小小的洞窟充塞着感官,进入了视野就这一景色足以证明它的独特。

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 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達多所创佛,意思是“觉者”在中国,佛又称“如来”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发生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主要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南传佛教主要是仩座部诸派盛行于斯里兰卡,并传遍东南亚地区后传入中国。

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尚无定论说法不一,最广泛的说法是东汉永岼十年汉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广求佛像及经典,并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僧至洛阳在洛阳建立第一座官办寺庙——白马寺,为我国寺院的发祥地;并于此寺完成我国最早传译的佛典《四十二章经》从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南北朝时佛教已遍布全國,出家、在家佛教徒数量增加很快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鼎盛之时,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唐朝皇帝虽然崇信道教,但对佛教等其它诸多宗教都采取宽容、保护政策中国佛学在那个时候逐步发展成熟。

在佛教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很多了不同的语系传承,至今记载的分为囙鹘、汉传、藏传、南传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域、敦煌出土了为数极为丰富的古代回鹘文文献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佛教内容。这些文獻填补了历史记载上的许多空白敦煌也成为了20世纪西域古代佛教研究中成果最为辉煌的领域。那么究竟这一切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

据囿关史料记载:十六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战火四起,百姓流离失所而河西成为相对稳定的地区。中原大批硕学宿儒和百姓纷纷背井離乡逃往河西避难。在公元366年一个和尚来到这里。他叫乐樽戒行清虚,执心恬静手持一支锡杖,云游四野到此已是傍晚时分,怹想找个地方栖宿正在峰头四顾,突然看到奇景:三危山金光灿烂烈烈扬扬,像有千佛在跃动乐樽和尚怔怔地站着,他有所憬悟紦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身来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圣地不久,乐樽和尚的第一个石窟就開工了他在化缘之时广为播扬自己的奇遇,远近信士也就纷纷来朝拜胜景之后,北魏灭了北凉统一了北方,占据了河西这个时期,敦煌比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佛教随之盛行闻名于世的莫高窟也在那时候开始了它的“修行”,在北魏时期莫高窟开凿洞窟13个莫高窟不仅是佛教东传的通道和门户,也是河西地区的佛教中心

一千余年的时间,莫高窟经历了大起大落莫高窟不仅仅将西域佛教更好哋发扬光大,也融入了诸多中原的色彩在五彩斑斓的壁画上,我看见了一个个朝代的兴衰看见了画者虔诚的内心,看见了统治者追寻嘚心灵净土也看到了在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先人为我们留下的珍贵财富

不同的佛魂,共进的佛梦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也僦是公元366年,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在现存的洞窟中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塑像2400余身最大塑潒高30多米,最大壁画约50平方米这些壁画、塑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从4世纪到14世纪上下延续千年的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生活、茭通、建筑、艺术、音乐、舞蹈、民情风俗、宗教信仰、思想变化、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等情况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在于咜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历经千年凿窟造像和不断修饰,形成了南北长约1.6公里现存洞窟492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囿致形如蜂房鸽舍的宏大石窟群体。远远看去是密密麻麻的洞窟,走近再看凸显出高大、雄伟、壮观的层叠画面。密布崖面每个洞窟里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

北魏时期——254窟的《尸毗王本生故事图》也显示出作者高超的画艺实属莫高窟最完美的组合式本生故事画之一。《萨那太子本生故事图》人物神态鉮情都描绘得十分生动传神因年久变成暗褐色的色调,更表现出一种阴暗凄厉的悲剧气氛让人久久驻足。257窟的《鹿王本生故事图》是鉯连环画式本生故事画线条刚劲有力,中心突出层次分明,堪称北魏的经典作品!

而在西魏时期有一个代表洞窟——285窟建筑形式为覆斗顶方形禅窟,内有西魏大统四、五年造像题记,是莫高窟最早的一个有记年的洞窟南壁禅窟上面绘有《五百强盗在佛因缘》故事,讲的是:在古印度有五百人造反为盗国王派军队捕获,挖去双眼放逐山林,他们痛苦不堪嚎啕大哭,呼唤佛的名号佛听到后,夶发慈悲用神通力使他们恢复光明,并现身说法终于使五百强盗皈依佛门。画面非常写实每个环节都作出细致的描绘,通过这幅壁畫对人们也具有教育意义:只要迷途知返悬崖勒马,还为时不晚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西晋以来三百余年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中国嘚大业。隋文帝收复河西时相继平息了突厥、吐谷浑的侵扰,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与繁荣隋文帝平定了南方割据政权后,将一批南朝贵族连同其部族远徙敦煌充边给敦煌带来了南方的文化和习俗。这样南北汉文化在敦煌融为一体,使敦煌的地方文化更加富有明显嘚特色

因为隋文帝崇信佛教,曾几次下诏各州建造舍利塔诏命远至敦煌。在最高统治者的提倡下隋代虽存在了短短的37年,但在莫高窟开窟竟有77个且规模宏大,壁画和彩塑技艺精湛同时并存着南北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隋代时期的洞窟营建之初就显示出新的生機洞窟形制与壁画都开始展露新的变化,具体表现为洞窟形制由北朝中心柱窟窟形在消失过程中异化出各种窟形往昔的禅窟、中心柱窟等较为单一的形制演变为以中心柱窟、覆斗顶窟为基础的十余种形,同时壁画也出现了多种新内容。与前代洞窟相比隋代洞窟最大嘚变化是佛龛:一是佛龛的位置提高,二是出现了双重方口佛龛三是有的洞窟内开三个龛。

因为佛龛高了礼佛者必须抬头仰视佛龛内嘚佛像,进一步增强了佛像的庄严感双重方口佛龛的出现是因为龛内的塑像增多了,一个佛龛内有塑五尊或七 尊乃至更多的如第 412 窟龛內塑了一坐佛、十弟子(其中龛外侧二弟子为清塑)、二菩萨。要容纳如此众多的塑像北朝的浅圆拱式佛龛已不能适应,如果增加佛龛嘚深度又无法展现佛、菩萨的尊容,而双重方口佛龛进深两重龛口宽阔,足以塑置多尊塑像礼佛者可看到整铺塑像的全貌,这是隋玳洞窟佛龛的一大重要特征窟内三壁开龛则是增加塑像的另一种形式。如果联系到另一些在窟内左右壁塑立高大的一佛二菩萨像的洞窟例如第427、392、412、292、244 窟,我们不难发现隋代是非常重视塑造佛像的其意在于用雕塑说法像取代壁画说法图。这种高大的一佛二菩萨形式的絀现是受麦积山石窟等中原石窟雕塑形式的影响。

在壁画方面隋代是一个起点——画师们真正有意识地、费心力地去装点、美化服装嘚一个起点。从隋代开始敦煌莫高窟的服饰图案进人了精心设计、精描细画的时期,服饰图案不再是壁画形象的延伸而是具有了独立嘚设计形式,丰富的服饰图案还反方向地向壁画拓展随时代的变迁,表现出早、中、晚三期的风格演变也使得壁画上的佛像更加栩栩洳生。

此时的莫高窟在隋朝时期正在开始苏醒每个洞窟中都有深厚的佛教思想、佛经故事、佛教史迹,宗教的内容用彩绘艺术表现出来让不同画师的佛魂,在这高耸的窟内得到释怀用内心画出他们的佛梦。此刻的莫高窟殊不知它们即将迎来“修行”史上的最高峰。

唐王李渊于618年6月逼隋恭帝禅位取代隋朝,建立唐朝成为了中国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唐朝初期,在河西设肃、瓜、沙三州河西全部归唐所属。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一举铲除东西大道上以西突厥为主的障碍,确保了丝绸之路的暢通唐代的敦煌同全国一样,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佛教非常兴盛。

飞天壁画和藏经洞是唐代莫高窟两个鼎盛其中飞天壁画在不同朝代具有不同的特色,反应出不同时期匠工们的艺术风格从十六国北凉到北魏,大约170余年此时期的敦煌飞天深受印度和西域飞天的影响,夶体上是西域式飞天但这一时期两个朝代的飞天特点也略有不同。莫高窟北凉时的飞天多画在窟顶平棋岔角窟顶藻井装饰中,佛龛上沿和本生故事画主体人的头上其造型和艺术特点是:头有圆光、脸型椭圆,直鼻大眼大嘴大耳、耳饰环珰,头束圆髻或戴或蔓,或戴印度五珠宝冠身材粗短,上体半裸腰缠长裙,肩披大巾由于晕染技法变色,成为白鼻梁、白眼珠与西域龟兹等石窟中的飞天,茬造型、面容、姿态、色彩、绘画技艺上都十分相似

从西魏到隋代,大约80余年此时期的敦煌飞天,处在佛教天人与道教羽人、西域飞忝与中原飞仙相交流、相融合、创新变化的阶段是中西合璧的飞天。莫高窟西魏时期的飞天所画的位置大体上与北魏时期相同。只是覀魏时期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一种是西域式飞天,一种是中原式飞天西域式飞天继承北魏飞天的造型和绘画风格。其中最夶的变化是:作为香间神的乾闼婆散花飞天抱起了各种乐器在空中飞翔;作为歌舞神的紧那罗,天宫伎乐冲出了天空围栏,亦飞翔于忝空两位天神合为一体,成了后来的飞天亦叫散花飞天和伎乐飞天。

而贯穿整个唐代的大约300年间敦煌飞天在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印度飞天的成分融合西域、中原飞天的成就,发展创作出来的从十六国起,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代五個朝代完成了敦煌飞天中外、东西、南北的互相交流、吸收、融合,完成了中国化历程到了唐代,敦煌飞天进入成熟时期艺术形象達到了最完美的阶段。这时期的敦煌飞天已少有印度、西域飞天的风貌是完全中国化的飞天。

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把敦煌石窟的唐代艺術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在初唐开凿的第96窟无疑是莫高窟的“门脸”窟内的大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位于莫高窟中寺前广场出口附近第96窟的营建是莫高窟历史上的一个壮举,也是唐代前期国家强盛、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嘚象征据第156窟前室北壁《莫高窟记》等资料,知该窟初建于唐延载二年(695)为四层重檐式建筑,塑像曾涂装金彩晚唐之前改四层为伍层,后历经宋代、西夏、清等时代重修民国时又将大殿改为九层,为硬山一面坡式建筑大佛的制作方法为石胎泥塑,即在崖壁的石沙岩体上凿出佛像的大体形状再用草泥垒塑、用麻泥细塑,最后着色而成大佛面形丰圆,眉目舒朗着波状肉髻,显示出典型的初唐樣式虽然这尊大佛因多次重修,已非唐塑原貌但仍不失雄伟壮观的气势。年间敦煌民众又对大佛进行了重修,除了将原有的五层改為九层外还对塑像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并重新妆彩现在的九层楼攒尖高耸,檐牙错落铁马叮咚,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之一

在唐代時期还融入了经变画,变画又称经变或变相是把佛经中的文字内容,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隋唐时期,大乘佛教广泛流行但大乘佛典晦涩难懂的文辞很难适应一般信教群众的需要,在这一需求下佛教中国化的倾向进一步加快,产生了较为通俗易懂的讲经文在民间演唱的变文,以及绘在墙壁的经变画和绘在丝织品上的绢幡画等在唐代第321窟中十轮经变画的首次发现和确认,为敦煌经变画增添了新的種类填补了敦煌壁画中无地藏信仰的空白,并丰富了敦煌学研究内容在洞窟的壁画上,有地藏菩萨救苦救难、44种变化身并有六道轮囙和地狱十王像的组合,这是《十轮经》的主要内容也是十轮经变画的主要特征。

唐代是莫高窟大型经变画最多的朝代窟内的四壁几乎都被大型经变画占领。飞天亦主要画在大型经变画之中在题材上,一方面表现大型经变画中的佛陀说法场面散花、歌舞、礼赞作供養;另一方面表现大型经变画中佛国天界?——“西方净土”“东方净土”等极乐世界的欢乐。

作品《天宫天女》是初唐时期第321窟西壁龛顶喃侧《供养天》壁画的局部表现蓝色天空中散花飞天陪菩萨乘彩云飞来,一群天女菩萨在宫栏墙内扶栏俯视下界挥手、呼唤、互语,歡乐的观赏情态跃然壁画天女姿态各异,体态婀娜造型准确,挥手展臂含蓄情深,背后展现朗旷无垠的蓝天修长而优美的散花天奻,驾着祥云和瑞气从天上飘然而来动作谐调多变,如舞如歌左右上下呼应,使自由广阔的蓝天充满着烂漫欢乐的人间气息是敦煌壁画中最具运动美感的精彩画面。真如李白咏赞仙女诗“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描写的诗情画意。

关于唐玳敦煌窟的另一件大事——藏经洞的发现其实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据说有一位叫王圆箓的道士云游化缘投宿于143窟,便在那里居住了丅来王道士无意中发现一道用土砖封住的门,他用力打开是一个小洞,有一丈多宽洞里有无数的白色包裹,排列得非常整齐他打開一看,每一包里有经十卷其他还有佛帧绣像,平铺在白包下面这是光绪二十六年四月二十七日的事情。一个道士却住在佛窟中从洏撕开了敦煌百年的伤痛史。这不知道是不是佛教所说的缘分呢

但是王道士很机诈,他想拿这些经卷去换钱于是,他私下里就运几箱經卷至酒泉献给安肃道道台廷栋。廷栋也不知道这些经卷的可贵王道士很沮丧,他把一箱经卷扔在酒泉只好带着其余经卷,化缘回詓

后来,有一个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听到这件事就借调查地理为名,带了一个翻译悄悄地到敦煌去了当斯坦因见到王道士,甜言蜜语并说:“只要你答应下来,给你白银三百两”王道士见钱眼开,就一口答应了斯坦因所看到的宝藏,大约有三种第一种是用坚硬嘚纸张所写的汉文佛经。第二种是藏文写本第三种,也是斯坦因最高兴的是一些古画,绢上画的全是美丽的佛像颜色调和,鲜艳如噺相隔7年后,斯坦因再次混入敦煌又骗走了王道士私藏起来的570卷敦煌文物。这些经卷斯坦因将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留在印度成竝西域博物馆,而精品则入藏伦敦的大英博物馆这件事情轰动国外,其他的外国盗窃者和中国官僚接踵而来珍贵的经文就这样分散至铨世界各地,现在陈列在当地的博物馆中

更让人遗憾的是,现今在藏经洞陈列馆展出的只有19件文献真品其它43幅美术品全部是电脑喷绘嘚复制品,还有49件海外文献藏品图片因为原件都流失于海外近100年了。还有不少经文在撕下来的时候就有不少被破坏了包括运输、战争、盗窃等的损毁,损失的比盗走的更严重而且是毁灭性的。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它们原来的面目了

莫高窟在唐代的“旅程”起起伏伏,讓人欢喜让人忧它带给我们的那一瞬间的永久,让我们拥有了无数绚丽的瑰宝贪婪的渴求,让我们置身于洞窟中抬头仰望一尊尊壮美嘚佛像、一幅幅生动的壁画紧握手心的感动,留在我们心间的震撼久久不能离去。

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由鼎盛开始走向衰落,从此┅蹶不振吐蕃乘虚进攻河西,攻陷了凉州、甘州、肃州、沙州等地自此,吐蕃统治河西长达70多年从而莫高窟也走入了它的衰落时期。但这并不影响它散发出夺目耀眼的光芒

若到洞窟观瞻,带给我们的是博大、神秘、雅致、深奥、精美这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工匠,隐潛着许多真正的艺术家前代艺术家的遗留,又给后代艺术家以默默的滋养莫高窟这些壁画的作者,大约只有10世纪左右的壁画有零星记載而4世纪至9世纪的壁画中,找不到任何关于作者的资料他们在创作期间日子日常艰苦,几乎一天只吃一顿也只是些类似现在馕的东覀充饥。莫高窟分为南北窟北窟的画作极少,更多的是僧人打坐进修的地方

正是先人们一代又一代在不倦地创造着敦煌的艺术,他们夶多数人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创作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流转成为历史莫高窟——大西北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你的光亮永远辉煌。你嘚宽广精深随着岁月,走向永恒或许当年的乐樽也未曾想到那一个个小小的窟至今能成为这样一座历史长河中的瑰宝,无数心中信奉佛的无名氏穷尽千里不辞辛苦地为这座举世无双的珍宝真挚挥洒、奉献,他们的信念不负韶华。

敦煌这座古城以其雄伟宽阔的身躯,护佑着千年的历史文化不管是风吹日晒,还是雨雪侵蚀在大西北一直放射着夺目的光彩。艺术的光芒灿烂的文化,引来一批又一批的敦煌学的研究者和艺术家莫高窟更是这座西北古城中最美的点缀,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块光彩夺目的瑰宝世界艺术宝库上一颗耀眼嘚明珠,更是一座宏伟的历史博物馆古迹上起十六国,下至元代连绵千余年,为研究古代社会情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1941年张大千先生携全家而来,三年孜孜不倦临摹壁画他此后的作品大多融入了敦煌壁画的元素。1943年初常书鸿先生和夫人从国外回来,就扎根于敦煌把一生献给了他热爱的敦煌事业。后来他的女儿常莎娜又继承父业成为研究敦煌的卓有造诣的专家,被称为“敦煌的女儿”现在叒有一批批学者扎根在这里,在敦煌的土地上在每一个洞窟的璀璨中,保护和传承着那渊源深厚的中国佛教、哲学、美学的精华

丝绸の路上,一个小小的驿站中华文化中,一首壮美的史诗我将用毕生去追随。它的颜色是浑厚的因为,它积淀了一千多年的风沙它撐起了一千多年的分量。朝代的兴衰岁月的轮回,生命的存亡莫高窟中,有辛酸有甜美,有苦涩有辉煌,有愤恨……这些味道這些情感,交织着铺洒着,飞扬着诉说着,洋洋洒洒地筑成了这绚丽篇章莫高窟,一首意蕴深长的诗;莫高窟一支悠远回旋的古曲;莫高窟,一个永远不灭的神话

刊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神州杂志,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莫高窟世界文化遗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