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纳德陈香梅的女儿对中国来说到底是英雄还是贼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与中共亲密合作的国际友人如白求恩、阳早、寒春等一一被解构,逐步“走下神坛”,与此同时,一个曾与国民党密切合作美国人——陈纳德,却逐步走上神坛。  他被称为英雄、义士,他的铜像、纪念碑在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一一被树立起来,他的形象频繁出现在银幕、电视荧屏上。  许多年轻网民视他为偶像,在新建立的历史叙述中,他义薄云天、匹马单枪,把中国从日军的轰炸下解救了出来。  关于陈纳德的一切,真的就是如此美好吗?待续
楼主发言:39次 发图: | 更多
  陈纳德当然是人不是神!同样,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毛也是人而不是神。如果不是斯大林,卫国战争前期,苏联不会损失如此惨重,苏联士兵与平民不会枉死如此之多;当然如果不是斯大林而是甘末林,苏联也许也投降了!同样,如果不是陈纳德和史迪威,中国空军的实力不会越来越强,抗战后期甚至获得了制空权,造成日本人的严重损失;也不会获得更多的美援,增强中国军队的实力!我们不高看陈纳德的贡献,也不能因为他们拿着雇佣兵的收入就忽视陈纳德等友人对我国抗战的贡献!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小人一窮,就无所不为。还有些人比小人还次,就是贱人。  人只要一贱,你就拿他没有一点办法。
  当然不是!  陈纳德今天这种通体灿然,高大完美的形象,是作为美化、道德化美国这一系统工程的一部分,被精心设计、重新粉刷的结果,为了美化陈纳德的形象,历史被悄悄的修改、遮蔽了。  日,美国发表《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毛主席为新华社写了四篇评论,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就直接揭露了陈纳德帮助蒋介石打内战的罪行:  
  “美国的海陆空军已经在中国参加了战争。青岛、上海和台湾,有美国的海军基地。北平、天津、唐山、秦皇岛、青岛、上海、南京都驻过美国的军队。美国的空军控制了全中国,并从空中拍摄了全中国战略要地的军用地图。在北平附近的安平镇,在长春附近的九台,在唐山,在胶东半岛,美国的军队或军事人员曾经和人民解放军接触过,被人民解放军俘虏过多次。陈纳德航空队曾经广泛地参战。美国的空军除替蒋介石运兵外,又炸沉了起义的重庆号巡洋舰。所有这些,都是直接参战的行动……”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人民日报》曾发表过《陈纳德空运队屠杀中国人民的证据》、《美军曾恣意凌辱劫掠我同胞,昆明市民愤怒控诉并揭发空中强盗陈纳德罪行》等报道,现在网上已经找不到了。
  1979年版《辞海》对陈纳德的记述:  “……1937年来华任国民党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后组织‘美国自愿航空队’,1942年,改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任少将队长。1946年在华组织‘民用航空公司’旋改称‘行政院救济总署空运队’,包运‘救济物资’并走私贩毒,猎取暴利;蒋介石发动内战后,帮蒋空运军队、武器,侦察和轰炸解放区,屠杀中国人民。 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在台湾进行活动,并在香港英国的庇护下,强夺中国两个航空公司的巨额财产。”(缩写本431页)。  1999年再版的《辞海》,把陈纳德词条中“包运‘救济物资’”以后记述陈纳德罪行的文字,全部删除了!(1999年版531页)
  一方面,对人民领袖、对“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黄继光、雷锋、刘胡兰这样的革命英雄,用一种鸡蛋里挑骨头的耐心,一定要找出他们的毛病来,证明他们“是人不是神”;另一方面,对陈纳德,以及其背后的蒋介石等历史早有定评的负面人物,又千方百计的加以美化,甚至伪造英雄事迹,证明他们“是神不是人”,这就是这些年来中国主流知识界干的事情。  那么陈纳德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陈纳德的前半生,可谓乏善可陈。他在美军中郁郁不得志,由于在派系倾轧中失利,1937年被迫从陆军航空队退役。这一年,陈纳德44岁,军衔不过是上尉,耳朵有点聋,身体也有病,未来的生活前景看上去是如此暗淡无光。  这样的情况下,陈纳德此前结识的在国民党空军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毛邦初(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的侄子)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把他推荐给时任中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的宋美龄。一向迷信美国人,并对美国人怀有特殊亲近感的宋美龄向陈纳德发出邀请:月薪1000美元;另有津贴、汽车、飞机、译员;包往返路费,只求他来担任为期三个月的顾问。
  如果按照消费指数计算,三十年代的月薪1000美元,今天约略相当于一份年薪百万的工作,面对如此优厚的条件,陈纳德动心了,从此开始了在中国长达近二十年的“冒险+淘金”生涯。  由于国民党的腐败、蒋介石的疏于备战和宋美龄的愚而好自用,国民党空军在全面抗战爆发后不久就消耗殆尽。1941年,陈纳德接受国民党政府的委托,前往美国招募飞行员,组建了闻名遐迩的“飞虎队”。  当时日美关系已极度紧张,处于开战前夜,考虑到中国将能够在未来的日美战争中助美国一臂之力,罗斯福政府对这次招募活动持支持态度。陈纳德获准以私人机构名义,重金招募飞行员和地勤机械师,以平民身份参战。1941年8月飞虎队成立时,他招募到至少110名飞行员、150名机械师和其他一些后勤人员。
  从任何角度看,“飞虎队”都不是今天主流媒体所描述的是一群不怕艰苦、不怕流血牺牲援助中国抗战的“国际主义战士”,而是国民政府花了重金聘请的雇佣兵。  根据国民政府与美国飞行员签订的合同,飞虎队飞行员的薪酬极为惊人:普通飞行员的月薪600美元,小队长月薪650美元,中队长月薪700美元。另外每击落一架日机有500美元奖金。  这一薪金标准远远超过了美军飞行员。1942年,美国陆军航空队在前线的飞行员月薪最多也只有347美元,一架战斗机的价格也不过一万多美元。
  如果把这一薪水用1937年前尚未贬值的法币折算,飞虎队每个普通飞行员的收入约合法币2000元。当时国军空军军衔最高的上校飞行员,月薪也只合法币600元,普通的少尉飞行员的月薪只合法币100元。  考虑到后来法币大幅度贬值,而飞虎队飞行员都是用美元支付薪酬,中美飞行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是极其惊人的。当时美国仍未走出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失业率很高,如此之高的薪酬是陈纳德能够招募到“国际主义战士”的重要原因,等到差不多一年之后飞虎队解散,改为“美国空军驻华特遣队”,原飞虎队员可自愿选择加入或不加入,但薪金改为按美军标准发放,大部分队员就选择返回美国了。
  飞虎队飞行员既然是为钱而来,所以无钱就罢工。在飞虎队存续期间发生过因为国民政府不能及时发放薪酬和奖金而拒绝升空作战的丑闻。  飞虎队不仅薪酬水平高,生活方面也完全无视抗战时期极度困难的中国国情,其豪华奢靡也是当时普通中国人无法想象的。  根据陈纳德提出的要求,国民政府“应给每个飞行员提供单人房……给全体人员提供分隔、独立的浴室及厕所……给每五十个人提供游戏娱乐房。这些房间应该有打牌桌、游戏桌或乒乓球桌。”宋美龄实际提供给这些人的是星级酒店服务。
  楼主这是一分为二的态度,点赞!
  据飞虎队通讯员R.M.史密斯在《飞虎队日记:与陈纳德在一起》中记载,当他抵达昆明时:  “房子又新又干净。餐桌上有白布……以及很不错的美式火腿、鸡蛋、咖啡。招待所里买得到骆驼牌香烟。浴室有淋浴和热水……二楼还有真正的酒吧……这里的生活太不费力……我把脏衣服扔在地上,服务员把它拿走,洗干净后再拿来,放在适当的衣柜里。我吃午饭或早饭时,两、三个中国佣人在给我洗车。”  国民政府根据美国规定为这些雇佣兵提供高标准伙食:每人每日提供肉类(牛、猪或鸡)550克、鸡蛋4个、蔬菜620克、土豆310克、干菜60克、面粉380克、猪油60克、糖180克、盐15克、水果340克、花生30克、茶叶12克以及其他香料。  
  这一标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大批美军来华后依然延续,并成为各地的沉重负担:仅昆明一地的美军每天就要消费黄牛约100头。昆明一度将当地的黄牛全部宰杀以供应美军肉食,后来不得已改用水牛肉继续供给。直到后来连水牛也供应不上时,国民政府还设法为美军提供了不少牦牛肉。  如此巨大的投入,战果如何呢?
  飞虎队1941年8月正式组成,队员原来大多为运输机、轰炸机飞行员,必须经过改装训练才能驾驶战斗机进行空战,因此直到日,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飞虎队才第一次实际作战。到日飞虎队解散,共参战百余次。飞虎队自己的数字是击落、炸毁日机297架,自身损失51架。但根据当时日方战损资料看,飞虎队所取得的战果不会超过115架日本战机,其中还包括印缅战场上英国空军的战果,而自身则损失了80架战斗机。然而,国民政府对飞虎队的数字并没有提出异议,还是按照297架发放了奖金,并替飞虎队大肆宣传。
  支持。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苏联政府承担支出的苏联志愿航空队于1937年11月开始来华参战,至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离开,共计摧毁敌机195架。这期间,苏联向中国提供2.5亿美元低息贷款,先后向中国出售1285架飞机及其他作战物资。同一时期,美国正在向日本整船整船的出口石油和废钢铁。  无论如何,陈纳德和飞虎队的队员们能够参与中国抗战,不管是为了钱也好,或者别的什么目的也好,我们对此心存感激,这没问题。但有几点必须讲清楚:  第一、陈纳德回美国招募飞行员时,身份是当时中国政府雇员,飞虎队的全部空勤、地勤人员由中国政府发放薪酬,飞机和一切地面设施由中国政府购买,飞虎队在中国的作战行动接受中国军事当局指挥。所以飞虎队是,而且仅仅是中国政府的一支雇佣军!性质有点像今天的中国足球队高薪聘请的外援,和什么“美国援助中国”呀、“国际主义”呀什么的真没有什么太大关系;
  中过的飞机被将夫人贪污了  不信,百度——小女孩暖水瓶惨案
  第二、因此,对陈纳德和飞虎队,过分的道德化、高尚化是不必要的,既然赚了我们的钱,就不要再赚我们的感激。一些人提到陈纳德就受宠若惊、感激涕零,则更是一种国际贱民心态;  
  如果不是美国政府事先调走了麦克阿瑟,这位后来日本的太上皇很可能就成了日军俘虏。太平洋战场的严峻形势,使美国感到迫切需要加强中国战场的力量,以减轻自己的压力。  美国决定向中国派驻正规的军事力量,组建不到一年的“飞虎队”完成历史使命,于日解散。次日,即美国独立日,宣告成立“美国空军驻华特遣队”,陈纳德担任准将司令。  就个人而言,陈纳德成了珍珠港事变的最大受益者。短短几年时间里,陈纳德从一名郁郁不得志的退役上尉,一变而为威风凛凛的美军准将,第二年又晋升少将。他之所以能被罗斯福总统如此青睐,主要是因为后者看中了他在中国的“人脉”——与宋美龄、蒋介石的亲密关系。  初次见到宋美龄,陈纳德就断言“她是我的公主”。的确,宋美龄具有给外国人而不是中国人带来好运气的神秘能力,她是陈纳德的“贵人”,陈纳德遇到她之后就时来运转,因此也对她和蒋介石忠心耿耿。
  从雇佣军性质的“飞虎队”,到由正规美军组成的“美国空军驻华特遣队”/“第十四航空队”,这是不是就可以说,是美国向中国提供了单方面的帮助,中国要为此知恩图报,结草衔环了呢?  也不是。准确的说,是美国帮助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国帮助了美国的太平洋战争。无疑,“美国空军驻华特遣队”/“第十四航空队”的进驻,有利于中国抗战,但同时中国向美国提供空军基地和后勤保障,使美军可以从中国大陆打击日本,也有利于策应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战斗。  中美双方,帮助是相互的,感恩也应该是相互的。任何单方面的以救星自居或自感被拯救而受宠若惊,都是滥情,都是错误的。
  1945年7月,由于和驻华美军司令魏德迈中将相互倾轧并且失利,陈纳德再次辞职,抗战胜利前夕怀着失意的心情离开中国。但回到美国后,陈纳德心情更加沮丧:他和妻子分居多年,关系冷若冰霜,孩子都已成人离家,他只好一个人过着寂寞、清冷的生活。  陈纳德对美国已感到陌生,这里没有人授予他特权,更没有人追捧和崇拜他,称他为“飞将军”,他在美国度日如年。此时他的一位好友魏劳尔打算在中国开办航空公司,很想利用陈纳德在国民党上层的老关系,于苦无出路的陈纳德和他一拍即合。  
  1945年12月,陈纳德重返中国。他的“公主”宋美龄及蒋介石再次成为他的幸运之星,在宋、蒋的支持下,陈纳德和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联合成立“行总空运队”(后改为中国民航空运公司),开始了生意兴隆的“民用运输”事业,但在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背景下,陈纳德的“民用运输”很快就变成了“军事运输”。  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国民党军队逐渐被分割在若干个互不相连的战略区、以及大、中城市中,地面交通基本被解放军切断,空运的重要性陡然增加。在蒋介石的要求下,陈纳德的民航空运公司变成了国民党军联勤总部的特别空运队,他不仅要给被围困的部队运送军火、粮食和药品,而且还负责运走金银财宝、文物、机器以及国民党的重要军政官员。  
  辽沈、平津、淮海战役进行期间,陈纳德的民航空运公司在沈阳、北平、徐州等被我军包围的城市穿梭飞行。辽沈战役中,民航空运公司曾进行了平均每天50航次的大规模空中运输,创造在24小时内运进东北包围圈21.9万吨军用和民用物资的纪录。在临汾等地的作战中,陈纳德的空运队还以对解放军阵地直接投下照明弹的方式帮助国民党军。  1948年夏,山西国民党军阎锡山部在晋中战役中被解放军击败,残部退守太原。解放军兵临城下,太原战役即将打响。这时陈纳德飞抵太原,阎锡山大感振奋。他在柳巷正大饭店设宴招待陈纳德,并破了不喝酒的惯例,与陈纳德频频举杯。为了表示与太原共存亡的决心,阎锡山还将他准备“自杀”之用的毒药拿出来给陈纳德看。这一戏剧性的夸张姿态令陈纳德大为动容,他拿出相机拍了下来,后来刊登在上海《大美晚报》上。  
  陈纳德在太原与阎锡山签订了空运协定。根据协定,民航空运公司从北平(1948年底北平和平解放后改从青岛)向太原空运军火,包括美制化学炮弹和凝固汽油弹、通信器材、药品和医疗器械、粮食等,返程则运走阎锡山盘踞山西多年搜括来的金银财宝及贵重物品。  陈纳德返回上海后,立即对向太原的空运业务作了紧急部署。从8月到10月,“民航空运公司”向太原空运了10余万枚炮弹、2500万发子弹、500支卡宾枪、20万颗手榴弹、5吨炸药、51余部无线电发报机、20余部报话两用机及其他一些通讯器材和药品,大大增强了太原国民党守军的抵抗能力。
  1948年10月,太原战役打响后,空投成为阎锡山获取粮弹补给的惟一来源。太原是大城市,每天至少需要20万斤粮食。陈纳德从青岛向太原组织空投,一架飞机一天一般只能往返一次,装载3吨粮食。当时,国民党空军忙于撤逃,顾不上救援本是“杂牌”的阎锡山,于是从空中向被包围的阎锡山部提供补给的任务几乎全部由陈纳德的民航空运公司承担,在整个太原战役期间,陈纳德共向太原空运了2500余万斤粮食。  在太原战役打得烽火连天的日子里,阎锡山的会客厅一直挂着一张陈纳德的大幅彩色照片,陈纳德已经成了“太原保卫战”的精神支柱。阎锡山逃台后回忆说:  “几个月间,我们每天都靠着太原上空的美国飞机的轰鸣声生活。我对共产党的炮声或者枪声并不感到特别烦恼,因为我确信我们能守住。但是如果我不能听到飞机声,那么我就感到十分担忧。飞机意味着大米。大米意味着城市的生存。”  和解放战争时我军攻克锦州用7天,攻克济南用9天,攻克天津用29小时相比,太原战役可谓漫长,整整打了六个月(当然,这其中有我统帅部为策应平津战役放缓攻击步伐的因素)!甚至在南京解放,阎锡山已经逃离太原之后,太原守军仍在顽抗。在整个太原战役中,解放军攻城部队共计伤亡4.5万人,是解放战争中战斗最激烈、付出代价最大的城市攻坚战。在牺牲的解放军战士中,有多少死于陈纳德运过去的军火,已经很难统计,但应该不在少数吧?  陈纳德并不满足于仅仅为阎锡山提供补给,他还急不可耐地计划直接参战。陈纳德和魏劳尔一起制订一份名曰“示威方案”的行动计划,其内容是:由民航空运公司的美国飞行员驾驶国民党空军轰炸机,从西安出发,向太原外围的解放军阵地大量投掷凝固汽油弹,陈纳德信心满满可以凭借如此残酷的战争手段一举解除太原之围。只是因为国民党大势已去,从来都是让别人为自己火中取栗的美国当局否决了陈纳德的计划。
    陈纳德于1949年5月与中央情报局搭上了关系。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陈纳德的飞机以冲绳、东京和汉城等为基地起飞,按照中央情报局的指令向中国大陆撒传单、空投特务和武器弹药等,支援国民党军残余和匪特武装。陈纳德还参与了蒋介石向台湾抢运黄金的行动,共计从大陆运走黄金93万两。  新中国成立后,陈纳德最大的一件劣迹是抢夺中国“两航”的财产。
  “两航”是指原国民党政府所有的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日,已经迁至香港的“两航”宣布起义。当日清晨,这两家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陈卓林率领12架飞机先行离港北飞,“两航”留港人员组成职工委员会,临时管理在香港的“两航”所有财产(包括各型飞机71架),等候北京中央人民政府接受。  从任何意义上说,“两航”在香港及美国的全部资产,自起义之日起都已经属于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所有。  陈纳德对与飞机有关的事情十分敏感。他一方面担心这71架飞机(其中大部分是大中型运输机)如果被解放军改装成轰炸机,那么将会使解放台湾的行动如虎添翼;另一方面,他也看到了这其中蕴藏着巨大发财机会。在“两航”起义的第二天,他就派魏劳尔赶赴台湾,向蒋介石提出由陈纳德的民航空运公司“买下”“两航”的产权,然后再向港英当局申请扣押停放在香港启德机场上的71架飞机。蒋介石对陈纳德出手相助十分感激,一口答应依计而行,“出售”他已根本无权出售的“两航”产权。  随后,陈纳德以这笔不合法的交易为依据,派魏劳尔带人来到启德机场,强行接管“两航”财产,并拆下“两航”飞机的轮胎,甚至扬言要用卡车堵住机场跑道,阻止这批飞机飞往大陆,这是赤裸裸的流氓手段加强盗行径。  经过历时三年多的诉讼,并在美国政府的施压下,陈纳德在英国法庭上“打赢”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劫夺了“两航”财产。陈纳德对此非常得意,把这一“胜利”看作是他一生中与创建飞虎队和指挥第14航空队同样重要的第三件大事。但这毫无疑问是对新中国的犯罪,也是对中国人民的劫掠。  从陈纳德1945年12月重返中国到1954年“两航”胜诉,在这9年间对中国人民犯下累累罪行,在解放战争中甚至双手沾满了人民鲜血。1958年,陈纳德因肺癌在美国逝世。  有意思的是,目前主流关于陈纳德历史的所有叙述,对他1945年之后的行迹都遮遮掩掩,语焉不详,似乎不是陈纳德犯了罪而是自己犯了罪。  对陈纳德盖棺论定。  在1945年之前,他先后作为中国国民政府的雇佣兵和美军驻华人员参与了中国抗战,虽然其出发点无非是金钱和美国利益,但基本可以肯定。1945年之后,陈纳德则果断地站到了反共反人民的蒋介石政权一方,其敌视新中国的立场至死未变。  现在有关方面把陈纳德捧得这么高,令他铜像巍巍,高入云表,成为“青少年教育”的典范,试问这是要把青少年都教育成反共分子吗?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种犯贱式的自作多情,更是一种文化上的认贼作父!(完)
  对陈纳德盖棺论定。  在1945年之前,他先后作为中国国民政府的雇佣兵和美军驻华人员参与了中国抗战,虽然其出发点无非是金钱和美国利益,但基本可以肯定。1945年之后,陈纳德则果断地站到了反共反人民的蒋介石政权一方,其敌视新中国的立场至死未变。  现在有关方面把陈纳德捧得这么高,令他铜像巍巍,高入云表,成为“青少年教育”的典范,试问这是要把青少年都教育成反共分子吗?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种犯贱式的自作多情,更是一种文化上的认贼作父!
  中正中肯,纯粹的正人善士,在中国人受大难时,不避艰危来宏道,正法,无私帮助中国人的,书本上听过白求恩等,是真正无私正义的人,不是说这些人就没缺点,就该是无钱,无权,无名,无工作完全牺牲奉献的,而是他们的钱,权,名,工作真正在利正人善士利己,光明正大运转,在利物济人,造福人间!  当时能体谅中国贫弱,实干担当来襄灾解难的国际友人更应被铭记,而不是投机雇佣兵,投机投资搞俄诈的货
  @草阳儿
19:47:45  中正中肯,纯粹的正人善士,在中国人受大难时,不避艰危来宏道,正法,无私帮助中国人的,书本上听过白求恩等,是真正无私正义的人,不是说这些人就没缺点,就该是无钱,无权,无名,无工作完全牺牲奉献的,而是他们的钱,权,名,工作真正在利正人善士利己,光明正大运转,在利物济人,造福人间!  当时能体谅中国贫弱,实干担当来襄灾解难的国际友人更应被铭记,而不是投机雇佣兵,投机投资搞俄诈的货  -----------------------------  对陈纳德和飞虎队,过分的道德化、高尚化是不必要的,既然赚了我们的钱,就不要再赚我们的感激。一些人提到陈纳德就受宠若惊、感激涕零,则更是一种国际贱民心态;
  @D大一小协
19:56:14  难怪全世界都不待见中国人,就是因为像你这样没有一点感恩之心的人太多了,呵呵,陈纳德当年带的飞虎队是美国自愿过来帮忙的,那些人包括陈纳德,都有可能就死在中国了,而他们显然并不欠中国什么,所以当年宋美龄在这些孩子出战的时候,都是舌吻送别的,因为不知道这些孩子还能不能活着回来,中国人想在世界上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是靠谩骂瞎扯,而是靠改变自己,让自己更好,赢得别人的尊重  -----------------------------  对陈纳德和飞虎队,过分的道德化、高尚化是不必要的,既然赚了我们的钱,就不要再赚我们的感激。一些人提到陈纳德就受宠若惊、感激涕零,则更是一种国际贱民心
  @glaixy7-11-04 18:46:58  雇佣军头子罢了,没有苏联红军,无偿援助中国,武汉保卫战和后续近1年多击落1000多架日本飞机,哪儿有陈纳德上台的机会  -----------------------------
  原作者:郭松民
  唐纳德不是神,他只是帮中国夺取了制空权,但中国给了他女人和金钱,所以说,他不是英雄,他只是一个雇佣兵性质的一个人。
  你这人,不想评论你!如果历史可以倒流,你应该会是个立场不坚定之人!
  @glaixy7-11-04 18:46:58  雇佣军头子罢了,没有苏联红军,无偿援助中国,武汉保卫战和后续近1年多击落1000多架日本飞机,哪儿有陈纳德上台的机会  -----------------------------  苏联红军无偿?呵呵,你知道他们来的代价是什么?当年斯大林要求把东三省归苏联,并且逼蒋介石承认占领不归还的,当年以租界方式搞去的领土,比如海参崴,才出兵,后来又逼着蒋介石签外蒙独立的承认书,但是蒋介石签了之后,仍然不出兵,罗斯福和丘吉尔对于这个流氓简直没有办法,开了几次会,敦促了几次,都不肯出兵,后来罗斯福烦了,就动用了原子弹,威胁日本,假如不投降,就直接炸天皇,这样的情况下,斯大林觉得要来抢夺东西,所以赶紧派兵去东三省抢劫,当时日本人留下的那些工厂,只要是能下得下来的东西,全都抢走,到处烧杀强奸,建议去看看东北往事这本书,上面有非常明确的描述,而陈纳德当时美国还没有对协约国宣战,于是派他代表美国民间意愿成立飞虎队帮助中国,对比之下,谁是君子,谁是流氓,一目了然,反正中国的版图应该是片海棠叶,而不是鸡,这点你都不知道的话,那就真是个悲哀了
  对陈纳德和飞虎队,过分的道德化、高尚化是不必要的,既然赚了我们的钱,就不要再赚我们的感激。一些人提到陈纳德就受宠若惊、感激涕零,则更是一种国际贱民心  顶
  沙壁蒋狗,衮到慈湖那具棺材里@2A懿珈
  顶起来!
  @李氏家北
07:14:18  顶起来!  -----------------------------
  @落伍者-04 19:16:31  当然不是!  陈纳德今天这种通体灿然,高大完美的形象,是作为美化、道德化美国这一系统工程的一部分,被精心设计、重新粉刷的结果,为了美化陈纳德的形象,历史被悄悄的修改、遮蔽了。  日,美国发表《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毛主席为新华社写了四篇评论,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就直接揭露了陈纳德帮助蒋介石打内战的罪行:    -----------------------------  美国的白皮书,选择在司徒雷登业已离开南京、快到华盛顿、但是尚未到达的日子--八月五日发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相当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在抗日时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因此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在马歇尔系统看来,他只有一个缺点,就是在他代表马歇尔系统的政策在中国当大使的整个时期,恰恰就是这个政策彻底地被中国人民打败了的时期,这个责任可不小。以脱卸责任为目的的白皮书,当然应该在司徒雷登将到未到的日子发表为适宜。  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借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战争,组成了美国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侵略政策的一个重大的部分。美国侵略政策的对象有好几个部分。欧洲部分,亚洲部分,美洲部分,这三个是主要的部分。中国是亚洲的重心,是一个具有四亿七千五百万人口的大国,夺取了中国,整个亚洲都是它的了。美帝国主义的亚洲战线巩固了,它就可以集中力量向欧洲进攻。美帝国主义在美洲的战线,它是认为比较地巩固的。这些就是美国侵略者的整个如意算盘。  可是,一则美国的和全世界的人民都不要战争;二则欧洲人民的觉悟,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兴起,特别是苏联这个空前强大的和平堡垒耸立在欧亚两洲之间,顽强地抵抗着美国的侵略政策,使美国的注意力大部分被吸引住了;三则,这是主要的,中国人民的觉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和民众组织力量已经空前地强大起来了。这样,就迫使美帝国主义的当权集团不能采取大规模地直接地武装进攻中国的政策,而采取了帮助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
  美国的海陆空军已经在中国参加了战争。青岛、上海和台湾,有美国的海军基地。北平、天津、唐山、秦皇岛、青岛、上海、南京都驻过美国的军队。美国的空军控制了全中国,并从空中拍摄了全中国战略要地的军用地图。在北平附近的安平镇,在长春附近的九台,在唐山,在胶东半岛,美国的军队或军事人员曾经和人民解放军接触过,被人民解放军俘虏过多次。陈纳德航空队曾经广泛地参战。美国的空军除替蒋介石运兵外,又炸沉了起义的重庆号巡洋舰。所有这些,都是直接参战的行动,只是还没有公开宣布作战,并且规模还不算大,而以大规模地出钱出枪出顾问人员帮助蒋介石打内战为主要的侵略方式。  美国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是被中国和全世界的客观形势所决定的,并不是美帝国主义的当权派----杜鲁门、马歇尔系统不想直接侵略中国。在助蒋作战的开头,又曾演过一出美国出面调处国共两党争端的文明戏,企图软化中国共产党和欺骗中国人民,不战而控制全中国。和谈失败了,欺骗不行了,战争揭幕了。  对于美国怀着幻想的善忘的自由主义者或所谓"民主个人主义"者们,请你们看一看艾奇逊的话:"和平来到的时候,美国在中国碰到了三种可能的选择:(一)它可以一干二净地撤退;(二)它可以实行大规模的军事干涉,帮助国民党毁灭共产党;(三)它可以帮助国民党把他们的权力在中国最大可能的地区里面建立起来,同时却努力促成双方的妥协来避免内战。"  为什么不采取第一个政策呢?艾奇逊说:"我相信当时的美国民意认为,第一种选择等于叫我们不要坚决努力地先做一番补救工作,就把我们的国际责任,把我们对华友好的传统政策,统统放弃。"原来美国的所谓"国际责任"和"对华友好的传统政策",就是干涉中国。干涉就叫做担负国际责任,干涉就叫做对华友好,不干涉是不行的。艾奇逊在这里强奸了美国的民意,这是华尔街的"民意",不是美国的民意。  为什么不采取第二个政策呢?艾奇逊说:"第二种供选择的政策,从理论上来看,以及回顾起来,虽然都似乎是令人神往,却是完全行不通的。战前的十年里,国民党已经毁灭不了共产党。现在是战后了,国民党是削弱了,意志消沉了,失去了民心,这在前文已经有了说明。在那些从日本手里收复过来的地区里,国民党文武官员的行为一下子就断送了人民对国民党的支持,断送了它的威信。可是共产党却比以往无论什么时候都强盛,整个华北差不多都被他们控制了。从国民党军队后来所表现的不中用的惨况看来,也许只有靠美国的武力才可以把共产党打跑。对于这样庞大的责任,无论是叫我们的军队在一九四五年承担,或者是在以后来承担,美国人民显然都不会批准。我们因此采取了第三种供选择的政策......"  好办法,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毁灭共产党",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完成美国的"国际责任",实现"对华友好的传统政策"。  国民党腐败无能,"意志消沉了,失去了民心",还是要出钱出枪叫它打仗。直接出兵干涉,在"理论上"是妥当的。单就美国统治者来说,"回顾起来",也是妥当的。因为这样做起来实在有兴趣。"似乎是令人神往"。但是在事实上是不行的,"美国人民显然都不会批准"。不是我们----杜鲁门、马歇尔、艾奇逊等人的帝国主义系统----不想干,干是很想的,只是因为中国的形势,美国的形势,还有整个国际的形势(这点艾奇逊没有说)不许可,不得已而求其次,采取了第三条路。  那些认为"不要国际援助也可以胜利"的中国人听着,艾奇逊在给你们上课了。艾奇逊是不拿薪水上义务课的好教员,他是如此诲人不倦地毫无隐讳地说出了全篇的真理。美国之所以没有大量出兵进攻中国,不是因为美国政府不愿意,而是因为美国政府有顾虑。第一顾虑中国人民反对它,它怕陷在泥潭里拔不出去。第二顾虑美国人民反对它,因此不敢下动员令。第三顾虑苏联和欧洲的人民以及各国的人民反对它,它将冒天下之大不韪。艾奇逊的可爱的坦白性是有限度的,这第三个顾虑他不愿意说。这是因为他怕在苏联面前丢脸,他怕已经失败了但是还要装做好像没有失败的样子的欧洲马歇尔计划陷入全盘崩溃的惨境。  那些近视的思想糊涂的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的中国人听着,艾奇逊在给你们上课了,艾奇逊是你们的好教员。你们所设想的美国的仁义道德,已被艾奇逊一扫而空。不是吗?你们能在白皮书和艾奇逊信件里找到一丝一毫的仁义道德吗?  美国确实有科学,有技术,可惜抓在资本家手里,不抓在人民手里,其用处就是对内剥削和压迫,对外侵略和杀人。美国也有"民主政治",可惜只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独裁统治的别名。美国有很多钱,可惜只愿意送给极端腐败的蒋介石反动派。现在和将来据说很愿意送些给它在中国的第五纵队,但是不愿意送给一般的书生气十足的不识抬举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当然更加不愿意送给共产党。送是可以的,要有条件。什么条件呢?就是跟我走。美国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反动派,对于我们,不但"以死惧之",而且实行叫我们死。闻一多等人之外,还在过去的三年内,用美国的卡宾枪、机关枪、迫击炮、火箭炮、榴弹炮、坦克和飞机炸弹,杀死了数百万中国人。现在这种情况已近尾声了,他们打了败仗了,不是他们杀过来而是我们杀过去了,他们快要完蛋了。留给我们多少一点困难,封锁、失业、灾荒、通货膨胀、物价上升之类,确实是困难,但是,比起过去三年来已经松了一口气了。过去三年的一关也闯过了,难道不能克服现在这点困难吗?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吗?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除了看见人民解放军一队一队地走过,工人、农民、学生一群一群地起来之外,他还看见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也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喊口号,讲革命。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  中国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其他人等存有糊涂思想,对美国存有幻想,因此应当对他们进行说服、争取、教育和团结的工作,使他们站到人民方面来,不上帝国主义的当。但是整个美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中的威信已经破产了,美国的白皮书,就是一部破产的记录。先进的人们,应当很好地利用白皮书对中国人民进行教育工作。 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  时间:一九四九年八月八日
  美国邪恶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反动派,对于我们,不但"以死惧之",而且实行叫我们死。闻一多等人之外,还在过去的三年内,用美国的卡宾枪、机关枪、迫击炮、火箭炮、榴弹炮、坦克和飞机炸弹,杀死了数百万中国人。现在这种情况已近尾声了,他们打了败仗了,不是他们杀过来而是我们杀过去了,他们快要完蛋了。留给我们多少一点困难,封锁、失业、灾荒、通货膨胀、物价上升之类,确实是困难,但是,比起过去三年来已经松了一口气了。过去三年的一关也闯过了,难道不能克服现在这点困难吗?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吗?
  中国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其他人等存有糊涂思想,对美国存有幻想,因此应当对他们进行说服、争取、教育和团结的工作,使他们站到人民方面来,不上帝国主义的当。但是整个美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中的威信已经破产了,美国的白皮书,就是一部破产的记录。先进的人们,应当很好地利用白皮书对中国人民进行教育工作。 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纳德将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