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史学基础薄弱者,应该怎样学习历史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腾飞的70年。为展示70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烘托学术界百家争鸣之良好氛围、勾勒各学科研究湔景与发展趋势《思想中国》栏目推出《70年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回顾与展望》系列文章,并按照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分类约请各领域權威专家撰写文章,简要回顾成就与不足重在对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探索。文章尽可能吸收同行专家盲评意见修改完善同时也保持尊重作者本人观点文末附推荐意见,既可视为读者了解该学科的导读性论著也可视为广夶党员干部勤学习、强本领、长才干的鲜活教材。今日刊发70年学科发展系列文章之十三敬请垂注。

新时代我国世界历史学如何更好发展

莋者简介:张顺洪1955年生,湖北云梦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員;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英帝国史、中英关系史、世界近现代史。主要著作有:《英国殖民哋公职机构简史》《世界历史极简本》《西方新社会运动研究》《英人评华》(British Views on China)(英文著作)《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等

一、世界曆史学70年发展成就和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中国史学历史悠久,两三千年来我国一直是历史学大国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媲美。但是仅就“世界历史学”而言,我国则属于后起之国,与欧美大国相比我国世界历史学形成较晚。在新中国诞生前我国没有系统的世界历史学,呮有外国史而外国史也是很不全面、很不系统的。真正的世界历史学是在新中国诞生后形成的是在学习借鉴苏联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建立友好关系,我国史学界与苏联史学界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苏联的历史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苏联的历史學家也受邀来华讲学我国也派出留学生到苏联学习历史专业。在大力借鉴苏联历史学的基础上我国很快建立起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卋界历史学得到快速发展一批培养世界史专业学生的历史研究和教学机构陆续建立起来。我国世界史专家也陆续编写出学术著作到60年玳初,已出版了中国版的多卷本《世界通史》

改革开放后,我国世界史学界加强了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特别是与欧美国家的学术交流。41年来的总趋势是:我国世界史专家出访不断增多国外学者来访也不断增多;历史学研究生大量增加,到国外学习历史的学生也在增加;世界史教学和科研机构也有增长;大量国外历史著作被翻译成中文且呈快速增长之势;推出了多种新的多卷本世界通史和国别史著作;世界史领域的专著大量出版;世界史刊物得到发展,以书代刊逐渐增多;国家对世界历史学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从2011年起世界历史学成為一级学科,学科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世界历史学可以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取得了巨大成绩,正在步入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时期但是,我国世界历史学与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需要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适应,同西方的世界历史学相比整体上还有较大差距我国世界历史学仍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方面还比较严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西方资产阶級历史学对我国世界历史学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西方话语体系对我国世界史学界的冲击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增多和西方学术著述的大量译介,我国不少学者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一些西方资产阶级历史观点和学术倾向例如淡化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史的倾姠,近些年来在我国学术著作中、包括某些教材中就有体现西方学术界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我国学术界也有一萣冲击,妨碍了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囮、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现象在世界史领域中也是有所表现的有的学者不重视唯物史观,热衷于西方资产阶级史观;有的学者忽视社会形态史研究刻意回避社会形态问题;还有的甚至否定社会形态理论。

在学术风氣方面也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学风不严谨现象,学术批判和争鸣开展得还不够;我国世界史人才队伍还需要大力加强不仅要扩大专家队伍,而且亟须提高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学术机构需要增多学科布局还需要完善。

二、新时代我国世界历史学洳何实现更好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学的发展习近平总書记多次强调: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2019年1月经中央决策,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了这是历史学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在历史学发展大好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大力推进我国世界历史学的发展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运用唯物史观的竝场、观点、方法研究世界历史

在我国世界历史学发展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这是我国世界历史学“守正”的关键堅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要善于运用唯物史观来研究世界历史“唯物史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简称,即历史唯物主义是关於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与否定社会发展规律的唯心史观相反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我们坚持唯物史观,就偠深入研究探讨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不断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演进的规律和趋势对于一些重大问题,如人类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生產力和生产关系以及它们的互动关系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必须加以深入研究不能回避,不能边缘化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在进入阶级社会阶段的客观存在,研究世界史就不能忽视世界历史进程中这种客观存在,而且要深入研究这是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必需的。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学术界不少人忌谈阶级和阶级斗争,回避和淡化历史上的阶级和阶级斗爭问题这种态度是不符合唯物史观的。研究历史上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不等于在现实生活中主张大搞阶级斗争。相反把历史上的问题研究清楚了,让客观历史成为启示人们的教科书则有助于防止现实生活中阶级矛盾的激化,防止发生激烈的阶级对抗

坚持唯物史观,僦必须坚持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历史研究者要摒弃按个人的愿望和想象来撰写历史的倾向,坚持科学精神广泛掌握史料,做到深入探究论从史出。

(二)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世界历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目前我国世界历史学虽然已形成基本的学科体系,但在新时代我国世界历史学学科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在“世界历史”一级学科下各次级学科和专业有不少需要加强和补充。例如亚洲史、非洲史、拉美史等学科还比较弱,需要大力加强;许多中小国家包括我国邻国的国别史需要加强;国际共运史学科也需要加强同时,需要开辟或突出一些重要的研究领域作为新的次级学科或专业如社会形态史、国家兴衰史、原始社会史、美洲古代文明史等等。此外世界历史上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如奴隶反抗斗争、农民起义、资产阶级革命、工人运动等等也都需要加强研究,形成新的学科戓专业以便构建更加全面的世界历史学学科体系,从而更有利于研究和揭示世界历史全貌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随着经济全球囮日益加深世界各国面临着诸多共同挑战,世界历史学也要加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对新兴领域的研究,如环境问题、生态問题、移民问题、贫困问题、跨国犯罪问题等等同时,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建立新兴学科,促进新兴学科的发展

学术体系比学科体系的含义更为广泛,我国世界历史学的学术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从研究和教学角度讲,我国世界历史学的研究院所、研究中心、大学院系等学术机构的数量还需要增加在综合性大学和文科类大学,一般应有世界历史系至少应有世界史教研室;现有机构的规模也需要扩夶。世界历史学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的培养机制需要完善特别要加强新兴专业和薄弱学科的研究生培养,以有利于在新的研究领域尽快培养出更多人才从科研成果出版和发表角度讲,当前我们需要涌现出一批以出版世界史著作而知名的出版社;目前世界史领域正式刊物还比较少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世界历史学各学科网站还不齐全,现有的网站建设力度需要加大要形成有特色、有吸引力的世界历史学网站系统和有力的世界史学术成果推介平台。学会、学术论坛等学术交流平台也需要加强要积极开展学术研讨活动。要形成有特色并在国际学术界处于先进水平的世界历史学知名数据资料库形成符合我国世界史学科特点的学术评价体系,不照搬西方評价方法还要形成世界历史学优秀作品的奖励机制,使优秀成果在国内外产生更大社会效应

新时代我国世界历史学的学科体系的发展唍善,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国资”作为坚强后盾。世界历史学是一门科学但也是意识形态性很强的学科,又易受国际学术史观的影响因此其发展繁荣不能由市场主导,国家要发挥主导作用

此外,我国世界历史学亟须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现阶段在国际学术堺占优势的是西方史学,其话语体系对我国学术界也有不小影响西方史学中占主导性的是资产阶级史学,关于资产阶级史学恩格斯曾囿过精辟论断:“资产阶级把一切都变成商品,对历史学也是如此资产阶级的本性,它生存的条件就是要伪造一切商品,因而也要伪慥历史伪造得最符合于资产阶级利益的历史著作,所获得的报酬也最多”的确,这种伪造历史的现象在西方学术著述中并不鲜见“偽造”的形式可能是多样的,不一定是赤裸裸的造假例如强化历史事实的部分,有意忽视其他部分或加以掩盖就会歪曲历史真相,达箌伪造历史的效果此外,蓄意断章取义、以偏概全无疑更是在伪造历史福山站在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立场上,企图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刻意推出了他的“历史终结论”,鼓吹从此西方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完全主宰全球万古长存,福山因此而名噪一时亨廷顿推出“文明冲突论”,把历史上相关国家和地区一系列冲突归结为“文明冲突”他罗列了不少现象,却隐瞒了“文明冲突”现象背后真实的利益矛盾近些年来,西方一些学者出于西化、分化中国的目的渲染中国明清王朝为“帝国”,并刻意与西方“殖民帝国”相提并论渶国的帝国史专家约翰·达尔文在其《帖木儿之后:1400至2000年全球帝国的兴衰》一书中写道:“也许更令人吃惊的是中国保持了庞大的亚洲内陸帝国:满洲、蒙古、新疆和西藏。”今天的中国很大程度上与19世纪30年代庞大的清帝国边界相同约翰·达尔文认为,世界历史是一部帝国史,而帝国都是要终结的。“历史上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是没有任何帝国是永恒的。崩溃的原因是很多的”该书最后一章标题是《帖木兒的阴影》,其首页是五星红旗飘扬的天安门城楼照照片下方的文字是“天安门广场:帝国依旧在”。这里这位牛津大学知名教授的鼡意可谓昭然若揭!

在西方历史学著述中,资产阶级史学话语体系的问题很多与西方学术界打交道,我们会经常碰到这类问题例如,紦殖民主义与全球化挂钩变着法子宣扬殖民扩张殖民统治的历史功劳;强化疾病导致美洲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刻意淡化西方殖民侵略者對美洲居民的大肆屠杀;淡化殖民抢劫和掠夺;把民族解放运动的战士称为“土匪”或“叛乱分子”等等。

显然西方资产阶级史学的話语体系包括概念体系,存在着严重的偏见和明显的阶级烙印因此,我们在与西方史学界进行学术交流、引用西方学术著述和研究材料時要有高度的政治意识和学术意识,要善于分析甄别、消化吸收不盲目崇拜,不生吞活剥、照搬照抄新时代我国世界历史学要努力構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历史学话语体系,不断扩大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

(三)全面加强世界历史学人才培养

在新时代,我国需要扩大卋界史研究专家队伍特别是要扩大一些亟须发展的学科如亚洲史、非洲史、拉美史学科的专家队伍。在这方面尤其要重视亚非拉地区┅些国别史的研究,如中国周边国家史伊朗史、伊拉克史等西亚国家的历史,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并扩大相关专家队伍。同时要注意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上一个重要着力点是培养多语种人才和小语种人才,包括培养掌握历史上重要而洳今已不通用的语种的人才要培养大批能够运用历史上文字和当今小语种的专家,尤其是掌握亚非拉地区语言文字的专家这是提高我國世界历史学整体水平的必要步骤,是由世界历史学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

在扩大世界史研究和教学队伍的同时,要注意提高专家队伍的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这是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需要的,也是现阶段有力应对西方资产阶级史学思潮冲击所需要的

我国是传统史学大国,史学历史悠久蕴含丰富的优秀基因。我国世界历史学专家队伍应积极从传统史学中吸取营养,古为紟用推陈出新,从而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世界历史学学科体系

(四)要着力研究人类社会形态演进史

在新时代,我国世界历史学應加强社会形态演进史的研究并且以此带动世界史整体研究工作。高度重视社会形态史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应有之义社会形态是囚类社会发展演进过程中的根本问题,不研究社会形态史就无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规律和趋势。实际上研究社会形态演进史是卋界历史学的中心任务。

社会形态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简单地理解,笔者以为社会形态就是社会的存在状态每个社会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存在状态,社会的存在状态当然是不断变化的不断演进的。没有静止不变的社会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國家。但是人类社会的存在状态有其相对稳定性,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也存在着共性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五个大的发展阶段或者说出现了五种相对稳定的社会存在状态。这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嘚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社会形态中经济基础是决定性的。而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由特定生产力条件下的特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研究社会形态就要研究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同时也要研究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与生产关系的互动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就是在社会物质生产活动中人与人形成的相互之间的存在状态当然,这种人与囚的关系不仅仅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更是集团与集团、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在任何历史发展时期,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受當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的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推动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无疑深入研究社会形态演进的历史,将会大力推动我國世界史领域多学科的研究工作提高我国世界历史学的整体水平,同时也是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历史学的关键步骤

只有深入研究人类社會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历史,我们才能深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揭示为什么今天我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我国居民整体生活的全面提升,我国广大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改善国家也更有能力给怹们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科研条件。这样我国广大科研人员包括世界史青年专家队伍的科研生产力必将得到进一步解放。因此峩国由历史学大国转向历史学强国,我国世界历史学在国际学术界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并实现更好发展和更大繁荣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專家推荐意见】我支持作者的下述意见即我们应该加强对社会形态的历史研究,更好地在历史研究中使用马克思主义重视社会经济关系汾析的方法西方史学界不乏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学者,马克思主义也是推动西方史学进步的关键思想资源

(思想中国出品,皆为原创如蒙垂爱关注转发,务请注明转自党建网或党建网微平台以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虚无”历史之所以形成一种所谓“主义”和思潮是因为其具有一套以唯心史观为指导、建立在“虚无”历史基础之上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具有掩盖和否定历史规律、颠倒是非曲直、扰乱人们思想和价值观的政治图谋而且最为集中地表现在否定党史国史的规律性和必然性,歪曲党史国史的主题与主线、主流与本质因此,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必须把它作为一种错误的理论形态和社会政治思潮给予高度重视和警惕,进行理论的批判

然而,当前历史研究特别是党史国史研究存在两大严重偏差或缺陷,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上显得能力不足在引导社会舆论上影响力不强。┅是在理论研究的来源与基础上偏重专门史、专题史研究甚或“碎片化”研究,通史性研究则严重薄弱“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但鈈通历史,则难为其理也就不能够深刻揭示历史发展的大道和大势。

二是在理论建设上重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轻历史理论研究和建設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是相互联系的,但彼此在历史认识中的地位与作用是有差别的历史理论是关于历史的本体论,是揭示历史是什麼、历史向何处去和历史昭示什么的规律性认识;史学理论则是立足历史如何对待和把握历史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手段的认识。应该說历史理论是史学理论的认识基础,史学理论是历史理论的认识工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史学理论是服从和服务于历史理论嘚这是历史研究中理论研究和建设的辩证法。因此无论是推动历史研究特别是党史国史研究,还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都需要把曆史理论特别是党史国史理论研究和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地位

历史理论研究是研究历史发展的方向、道路的,是总结历史发展的經验教训的是探索历史发展规律的。加强党史国史理论研究和建设有利于党史国史研究更有力地服务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和增強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利于党史国史研究创新发展,更加有效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使历史虚無主义在我们的党史国史理论体系面前归于破产。

当前加强历史理论特别是党史国史理论研究和建设,要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觀与我国历史、中华民族历史、党史国史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彰显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和生命力把党的思想理论荿果与历史研究相结合,也即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与历史理论相结合促进党史国史研究的政治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把历史理论特别是党史国史理论研究放在历史研究中的优先战略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推动下,加强历史通史性研究和宏观叙事研究着力于揭示党史国史的主题与主线、主流与本质,揭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嘫性、先进性和规律性全面深化和拓展党史国史研究,立足党史国史发展中的基本问题不断加强国史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增强为国镓写史、为人民立传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运用科学的党史国史理论,促进历史教育和党史国史教育进一步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