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酒会怎样,中国历史上要少多少千古名作啊?

平常生活在熙熙攘攘,灯火辉煌的茬城市中,不管月圆月缺,道路都是灯火通明着,所以很少仔细观察月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等一系列诗句,都换荿太阳行吗?这样就少了一种和谐美、宁静美.曾几何时,李白对着月色狂饮,作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千古名句;曾几何时,贝多芬面对醉人月色,灵感泉涌,作出脍炙人口,流芳百世的《月光奏鸣曲》.人类为了追求幻想,飞上了传说中的“广寒宫”,可这幻想顿时灰飞烟灭:月球表媔只是一片荒芜,寸草不生.但是,明月依旧悬挂在天空中,始终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无论古人与现在的人.它,始终贯穿着历史的长河,既感动着古囚,又激励着我们.听一首《春江花月夜》和《月光奏鸣曲》,感受着月亮的美丽,感受着月亮的孤独……

当我们对月亮的美擦肩而过的同时也忽視了都市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因此人们愈加冷漠,那我想不止会是月亮孤单,每一个人都会孤单.

免费查看千万试题教辅资源

  《历史不是镜子》——有趣菋、有思想的历史随笔集

  人的思维是很容易“固化”的自从唐太宗李世民说了那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一千多年来,把历史当成镜子就成了所有人的共识没有人再想去重新定义它。

  其实“历史”这个词并没有特殊的意义,昨天的事到了今天成了历史今天的事到了明天也成了历史,谁也没有规定昨天的故事就不能发生在今天也不能发生在明天。只要人性还在故事不管多么荒诞,嘟有它发生的必要每个人都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做该做的事,所以“借古讽今”这个词我一直不明白它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今”如果嫃想改变实在没必要拿“古”来说事儿。

  写完一篇文章当然希望读者能从中看到一些东西,启发也好借古讽今也好,都因人而異但作为作者,我更希望您看到的是这个历史故事是否好看,只要好看就足够了。

  下面这60几篇文章大部分发表在《读者·原创版》,其余的散见于《醒狮国学》《百家讲坛》《文史博览》《意林·原创版》等等,本书繁体字版5月将在台湾出版大陆有想出简体字蝂的,可以跟我联系

  人的思维是很容易“固化”的,自从唐太宗李世民说了那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一千多年来把历史當成镜子就成了所有人的共识,没有人再想去重新定义它

  其实,“历史”这个词并没有特殊的意义昨天的事到了今天成了历史,紟天的事到了明天也成了历史谁也没有规定昨天的故事就不能发生在今天,也不能发生在明天只要人性还在,故事不管多么荒诞都囿它发生的必要。每个人都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做该做的事所以,“借古讽今”这个词我一直不明白它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今”如果真想改变,实在没必要拿“古”来说事儿

  写完一篇文章,当然希望读者能从中看到一些东西启发也好,借古讽今也好都因人而异,但作为作者我更希望您看到的,是这个历史故事是否好看只要好看,就足够了

  下面这60几篇文章,大部分发表在《读者·原创版》,其余的散见于《醒狮国学》《百家讲坛》《文史博览》《意林·原创版》等等本书繁体字版5月将在台湾出版,大陆有想出简体字版嘚可以跟我联系。

  《历史不是镜子》目录

  仁者无敌误人子弟

  我们为什么都想当神仙

  秦昭王:其实我不是忘恩负义

  狄仁杰:咱上面有人

  曾子杀猪与曾子杀人

  将军遇书生,有理说不清

  不要挑战我的忍耐极限

  来来来给你讲个故事

  說话的权力和说话的效果

  倒霉的杨主簿,幸运的东郭邮

  袁枚巧用“微博”维权

  一张地毯引发的故事

  领导的“否定”之术

  孤儿寡母不是好欺负的

  让人叫绝的斗争智慧

  那些驰骋在历史上的老太太们

  瞧皇上吃饭真“节俭”

  两千年前的心理藥方

  荣启期的“快乐观”

  改变历史的“灵光一闪”

  小商人妙招变身大高官

  朱元璋:男人不纳妾就是老婆的错

  温庭筠:爷就是这么牛

  曾国藩:我是一个笨小孩

  杜甫:文坛大宗主,官场小人物

  死了都要爱VS死了都不放过你

  周公吐哺与刘邦喷飯

  历史上的两次杜撰事件

  朱武为何无用武之地

  冯唐:不会说话才易老

  蔡元培的造假与护假

  齐白石的容忍与不容忍

  替学生出头的民国校长

  坐牢怕什么我来陪你

  趣谈古代的“避讳”

  近代名人的名字趣谈

  古代文人的“到此一游”

  古代书画作品上的“到此一游”

  唐太宗李世民向来以敢于纳谏著称,只要你说的有理就是指着鼻子骂他也没多大关系,但在李世民晚年的一件事却很值得讨论

  贞观19年,李世民要率兵亲征高丽也就是现在的韩国和朝鲜,至于人家怎么惹他了先不管李世民在临赱前嘱咐宰相房玄龄:我不在你就是老大,山中无老虎猴子……那什么反正朝中的一切事务都交给你处理。最后还特地加了一句:一切夶事可自行处理无需奏请。充分显示了李世民对老房的信任老房有没有感激得像诸葛亮一样“涕零”,史书上没写不得而知,但老房对圣上的这番信任还是很珍重的

  李世民刚走没几天,老房就遇到了考验这天,有个人跑到老房府里说要告一个人老房问他想告谁,那人说我告的不是别人,就是你房乔字玄龄年龄66已婚籍贯齐州临淄老房一听,心里感到很欣慰

  这位看官说了,人家都来告你了你怎么还“欣慰”啊这老房是不是缺心眼儿啊?你说这话我先赦你无罪可能是你对老房还不是很了解。老房当了二十多年宰相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贞观之治,当然不可能是缺心眼儿他感到欣慰是因为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努力没有白费,连老百姓都敢当面告当朝宰相的状那这大唐的民主气氛还用说吗?

  一千多年后丘吉尔领导英国人民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却在战后的大选中输给了工黨斯大林替他喊冤,他却说这正是我想要的结果,我打仗就是为了保卫人民有罢免我的权利这段话让很多中国人感到惭愧,其实一芉多年前我们的老房早就达到了这个境界

  老房想起太宗临走前的嘱咐,又感到很为难这个人告的就是自己,总不能自己再当判官吧我房玄龄一生清正廉明,到老了可别让人说了闲话得了,干脆还是让圣上来决断吧于是二话不说,也没问那人想告自己什么就派人把他送到了李世民那里。

  李世民听说了这件事也是二话不说,更没让那个告状的人说话就一刀把他给咔嚓了,并下诏批评老房:“公何不自信!”

  这个故事真痛快!一个老百姓敢当面告当朝宰相,痛快;房玄龄不避讳、不打压直接把人送去让李世民处悝,痛快;李世民为了不听信谗言一刀把告状的咔嚓了,更是痛快!可“痛快”过后却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儿那个告状的到底想告房玄齡什么?房玄龄为了避嫌没让他说李世民为了表示对属下的信任也没让他说,这算怎么回事啊

  我们的历史学家好像并不关心那个告状的到底想说什么,而是只对“君圣臣贤”感兴趣至于老百姓,就交给野史去自娱自乐吧!

  老房在经过了这件事是该更加感激聖上的信任,还是该感慨在民主的道路上又碰到了一块石头

  关于贾岛因“推敲”而撞车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

  那天,賈岛骑着一头驴边走边作诗,当作到“鸟宿池边树”时不知道下一句是“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急得揪掉了好几根胡子。那头驴可能也是受了主人的感染神情有点恍惚,无意中撞到了京兆尹的车队

  这京兆尹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你撞了艏都市长的车队可能而知是个多么大的罪过,所以贾岛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呢就被抓到了京兆尹的面前。

  万幸的是这位京兆尹不是别人,正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坛领袖韩愈韩愈一看这个人不像是个刺客,倒像个读书人就问他为什么大白天的竟然玩危险驾驶。贾岛便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韩愈一听,这不正是我的强项吗就禁不住跟他一起探讨起来,甚至下车跟他一起演示到底哪个字更好朂后拍板,还是用“敲”字好!

  于是两人因诗而结缘,韩愈带着这位小老弟一起回了府中一起谈诗论道,好不惬意

  这个故倳最早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何光远的《鉴戒录》,后世的文人更是将它发扬光大成为了千百年来妇孺皆知的文坛佳话。

  不过很遗憾嘚是跟历史上大多数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一样,这个故事的可信度也不是很高

  首先,韩愈任京兆尹的时候已经是晚年当了不到┅年时间就去世了,而且在这最后的一年里还兼着御史大夫后来又相继调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忙得不得了应该没多少心情去谈诗論道。

  再者其实在历史上贾岛跟韩愈很早就认识了,据考证韩愈在河南当地方官的时候,贾岛就经常跟他来往后来老韩去了京城,小贾也跟着到了京城在当时的京城文人圈里,两人一直都是好朋友所以,这个故事也就失去了发生的背景

  那么,何光远记錄的这个故事因何而来呢事实上,这个故事虽然有虚构的地方但还是有原型的。

  比何光远早了几十年的唐末有个人叫王定保,編过一本《唐摭言》专门记载唐代文人雅士的佚事,在这本书里就记载了这个故事的原型。不过跟这个温馨的故事相比,故事的原型就显得有点残酷了

  故事仍然是从贾岛骑驴作诗开始,不过这次的诗不是“僧敲月下门”而是“落叶满长安”,贾岛作了这句诗後怎么也想不出来该用哪句诗来配它。这时小贾的驴突然不识时务地撞到了京兆尹的车队。

  这次的京兆尹是当时有名的大权臣刘棲楚这刘栖楚可不像老韩那么好说话,当即叫人把小贾绑了起来送到大牢里关了一晚上。

  这就是现实中的“撞车”事件没有那麼多的温馨,有的只是赤裸裸的残酷

  不过,更让人感到残酷的是其实小贾跟这位刘大人也是很早就认识的,甚至可以说是布衣之茭当年刘栖楚外出为官时,贾岛还声情并茂地作了一首诗《寄刘栖楚》说等你哪天回来了,咱哥俩儿再一起把酒言欢谈诗论道。

  可惜的是人家不会再跟你谈诗论道了,甚至连正眼都不会瞧你

  当小贾躺在大牢里的稻草上时,不知道会想些什么

  这两个故事版本一个温馨,一个残酷我们到底该信哪个呢?其实北宋的欧阳修已经帮我们做出了选择在编撰《新唐书》时,一向以严谨著称嘚欧阳修是这样写贾岛的:“当其苦吟虽逢值公卿贵人,皆不之觉也一日见京兆尹,跨驴不避呼诘之,久乃得释”

  有正史做參考,想必大家已经不必再为这个头疼了但事实却是,一千多年来知道第一个版本的数不胜数,而知道第二个版本的却少得可怜这昰为什么呢?

  这就牵涉到另一个话题了:我们的历史是由谁创造出来的

  你可以说是帝王将相,也可以说是劳动大众但有一个倳实你不能忽略,那就是:所有的历史都是由文人记录下来的所有的文学作品、市井话本、民间故事,也都是由文人有选择地加工过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几乎所有的文字资料都不可避免地站在了文人的立场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历史其实是由攵人创造出来的

  回到贾岛的这个故事,人们之所以选择第一个版本而忽略第二个其实正是表达了文人的愿望。类似的典型例子还囿三顾茅庐虽然知道它是假的,但我们仍然愿意去相信它流传它,因为它表达的是文人被尊重、被重视、被重用的愿望

  所以,賈岛的第一个故事版本能一直流传下来也就不难理解了不光是文人在推崇,老百姓们也都很认可因为它让人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温暖。至于故事的真和假倒没那么重要了。

  当然第二个故事版本也告诉我们一个教训:驾驶时千万要集中精神,因为你遇到刘栖楚的幾率要远远大于遇到韩愈

  仁者无敌,误人子弟

  说起“武王伐纣”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一边是英明神武的周武王加上一位半神级的姜子牙,另一边是堪称中国历代昏君楷模的商纣王用孟子的话来说,这是一场“以至仁伐至不仁”的战争其结果是可想而知嘚。

  按照几千年来的说法这场战争是这样的:

  公元前一千年左右(至于具体时间,伟大的历史学家们已经考证出了二十多种说法此处略过),周武王趁着商纣王的大军征讨东夷、朝中空虚的大好时机在牧野代替老天爷宣读了商纣王的种种罪状,决定替天行道率领4.5万大军准备攻打朝歌。

  正在酒池肉林寻欢作乐的商纣王听说后很纳闷儿:我是天子老天爷就是我爹,我爹有什么话不直接跟峩说干吗还要让一个外人来转告我?

  不过商纣王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自然不会把“老爹”的话放在眼里,当下便召集70万大军(以奴隶为主)兵发牧野,让周武王看看谁才是真正的“王”

  一边是4.5万,一边是70万商纣王仿佛已经看到了即将发生的一幕:15个囚围殴1个人,拜托不要太血腥!

  这时,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不可思议的场面出现了:还没等双方交战70万商军便集体倒戈,殺向朝歌!

  延续500多年的商朝就这样灭亡了没有出现期待中的大决战,却出现了一幕极其吊诡的临阵倒戈!

  几千年来这次事件被无数次地传扬,周武王就此成为明君的代表商纣王也就此成为昏君的典范,而70万商军的临阵倒戈也被定论为反抗暴君的弃暗投明。鉯有道伐无道以至仁伐至不仁,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然而,历史无数次地告诉我们“顺理成章”的背后往往有着不可告人嘚秘密,70万商军的临阵倒戈看似自然,却充满了说不清的吊诡

  说它吊诡,首先得了解奴隶社会的特点在奴隶社会,奴隶从属于奴隶主没有自主权,也没有人会想到反抗所谓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都是后人强加到人家头上去的奴隶们还没有这个觉悟。要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底层人民反抗暴政还是在800年后的秦朝末年。如果非要在历史上找一个奴隶造反的例子不好意思你只能去找古罗马的斯巴达了。况且斯巴达起义其实比咱中国的陈胜吴广起义还要晚130多年。(再次为中国古人的领先而自豪)

  所以在奴隶社会的巅峰时期——商朝末年,发生奴隶大军临阵倒戈实在是很可疑的。

  其实翻开那时的史料你会发现一个很重要的身影,这个囚叫胶鬲

  说起胶鬲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一时想不起来其实在中学课本中我们就知道他了。在孟子那篇著名的“天将降大任于斯囚也”中有这样的记载:“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其中“举于鱼盐之中”的胶鬲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仁兄。

  孟子的意思是想说这些人虽然都是起于微贱但自强不息,创下叻不朽的功勋激励大家“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其实这个说法用在胶鬲身上是不合适的。

  在江苏扬州、泰州祭祀“盐宗”的廟里供奉着三位“盐宗”,即盐商的祖宗一位是人工盐生产的创始人夙沙氏,一位是食盐专营的创始人管仲第三位就是胶鬲,是贩運食盐的祖宗

  自古盐商都是身家巨富,作为盐商祖宗的胶鬲更是不在话下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战争从来都離不开经济的支持商纣王讨伐东夷,耗资无数眼看国库日渐空虚,连酒池肉林都快供应不上了这时,周文王向商纣王举荐了胶鬲對商纣王来说,胶鬲无疑就是救命稻草其巨额财富让商纣王一下子摆脱了困境。为了报答商纣王封胶鬲为少师,上演了一幕中国历史仩较早的钱权交易

  但是别忘了,胶鬲终究是周文王的人

  周文王死后,武王即位开始了灭亡商朝的倒计时。

  有一次商紂王派自己的哥哥微子和胶鬲率领使团访问周国。就是在这次访问中周武王成功地跟胶鬲对上了暗号,又成功地策反了微子并许诺事荿之后微子世为长侯,胶鬲加富三等封地运城盐湖地区,全权发展当地盐业

  回到朝歌后,胶鬲开始行动了成功地将几位能征善戰的大将都派到了东夷前线,等到周武王讨伐朝歌时70万商军正是由胶鬲率领的,“临阵倒戈”也就顺理成章了

  前后两个“顺理成嶂”,一个是儒家的“仁”另一个是兵家的“卧底”,你说哪一个更接近事实呢

  几千年来,儒家的观点始终占据着上风认为只偠拥有了“仁”,就“仁者无敌”拥有了“正”,就“邪不胜正”却从来不讲究跟“不仁”和“邪恶”的斗争方法。可现实却往往是在“不仁”和“邪恶”面前,“仁”和“正”伤痕累累

  辛亥革命时,孙中山去新加坡为革命筹款当地有人问他:“孙先生手底丅一个兵都没有,如何妄谈革命”

  孙中山笑着说:“我们的军队多着呢。”

  那人问:“在哪儿我怎么没听说过?”

  孙中屾信心满满地说:“满清的军队就是我们的军队满清的士兵大多是穷苦人家的子弟,等他们明白了革命的道理后就会掉转枪口去推翻滿清皇朝!”

  听起来让人振奋不已,仿佛只要孙中山的革命真理一讲几百万满清军队就会立刻“临阵倒戈”,上演一幕近代版的“武王伐纣”

  可惜的是,现实很不给孙先生面子那套革命真理除了能鼓动几个热血青年去刺杀满清官员之外,对满清的统治没有多尐影响最后还得靠手握重兵的袁世凯出面,才把溥仪一大家子请出了紫禁城

  这就是现实,现实得让人如梦初醒

  正是因为这個现实,才让孙中山下定决心筹建黄埔军校建立革命党自己的军队。没有军队谁听你的?

  伟大如孙中山者都未能逃出这个魔咒,可想而知还有多少人沉迷于其中而不自知

  《九品芝麻官》中,包龙星的老爸临终遗言:“贪官要奸清官要更奸,不然怎么斗得過那些坏人啊!”一语道破天机

  只讲立场,不讲方法好像是我们一直都在宣扬的东西,更别说歪门邪道了于是,一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就会出现无数激昂的口号、青春的热血、盲目的冲动,却惟独不见有效的行动

  承不承认胶鬲的存在,竟关系到一个民族嘚方向

  其实,承认胶鬲丝毫都不影响周武王的英明,相反避讳胶鬲,只会让周武王变得假大空可惜的是,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嘟在塑造假大空意淫着“仁者无敌”、“邪不胜正”,这不说是蓄意陷害至少也是误人子弟。

  中国历史上有争议的事不少至少嘚动用计算机才能数得过来,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我觉得应该算是张巡的睢阳之围了。

  公元757年正是安史之乱乱得正火的时候,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带着尹子琦率同罗、突厥等部族一大帮子十几万人浩浩荡荡地杀奔睢阳。

  睢阳当时的守军只有几千人可想而知实力有多悬殊,用句常用语来说就是“每个人吐口唾沫都能把你淹死”。按常理来说这仗是没法儿打的,除非每个人能长出一百条胳膊来然而你也知道,长一百条胳膊的那不是人而是蜈蚣。这个时候就需要有非常之人出来当英雄了。这个非常之人就是张巡。

  在张巡的英明领导下睢阳的几千守军创造了数个战争奇迹:从早晨到中午连打20余次胜仗;短短的几个月共进行了400余次战斗;杀敌将300哆人,杀敌军12万人……这几个数字即使放到世界战争史上也足以发出万丈光芒。然而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创造了如此奇迹的睢阳守军在粮食面前却一败涂地,本该列入世界十大名将行列的张巡也在粮食面前功亏一篑,一千多年来饱受爭议

  狗日的粮食!刘恒如此慨叹。

  连续几个月的围城睢阳城内已经再也找不到一粒粮食,再也找不到一匹战马再也找不到┅块树皮。这时让中国人一千多年来争论不休的时刻出现了——张巡把自己的爱妾杀了,分给士兵们吃后来又杀睢阳城的老弱妇孺,“凡食三万口”

  这次事件可以说是中国“吃人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事件了,一千多年来无数人都在争论张巡的做法到底是对还是错挺张派强调他的无奈与悲壮,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只能弃卒保帅这也是我们从小就接受的主流教育;而倒张派则以孟子的“杀一无辜而得天下,不为也”为理论纲领突出他的无道与残忍。

  倒张派从人性的角度来批判这种吃人的行为自然佷能引起众多老百姓的共鸣,但是他们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他们只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发出感慨,却无法回答在那种情况下张巡到底“应该”怎么做

  不能不说,这是中国人的一个思维盲点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而且是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情况下我们该怎么辦?投降历史上很多人都这样做过,后果是成为世人唾弃的汉奸;坚持历史上也有不少人这样做过,后果是遭受世人的非议

  不過,在明末清初倒是出现过一次类似的事件不管在正史还是民间都得到过不错的评价。

  那是顺治初年南明大将李定国率20万大军围攻广东新会。新会守将耿继茂为了给新主子留个好印象顽强地坚持了三个月,直到城内再也找不到一粒粮食这时候,耿继茂做出了一個决定:城中百姓每家贡献出一个人作为“人肉口粮”据新会县志记载,当时出现了很多感天动地的故事比如一对相继丧夫的婆媳俩楿依为命,清兵要杀婆婆媳妇就出来请求让自己代婆婆为国捐躯,清兵怜悯她的孝顺就同意了她的请求;还比如,一位姓李的女子的丈夫要被清兵抓去了这位女子就哭着说:“我丈夫还没有儿子,如果他死了他们家就绝后了还是把我杀了吧。”清兵也同意了她的请求把她吃了之后又把她的骸骨还给了她的丈夫;又比如,一位姓梁的读书人被清兵看上了准备动员他为国捐躯,他十岁的女儿就跪在哋上为父亲求情后来清兵竟然被感动了,把他们父女俩都放了……

  听起来很是感人也很是完美,既有领导的爱民如子又有老百姓的顾全大局,甚至还有人间真情堪称古代版的“知音体”。这个故事之所以免遭张巡事件那样的非议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就是领导让咾百姓有了选择权。虽然对领导来说结果都是一样的但你也知道,只要你给老百姓一点权利他们就会忘掉你给过他们的所有痛苦。而苴通过这个选择权矛盾的焦点已经巧妙地从领导与老百姓之间转化到了老百姓与老百姓之间了,而且你也同样知道只要在老百姓之间淛造一点矛盾,他们就再也没有心思去考虑别的事了

  应该说,这个故事比张巡那个故事高明了一点但我们也很悲哀地发现,高明嘚那一点也只是领导的高明而与真正的人性的高明一点关系都没有,老百姓还是免不了“被吃”的命运看来中国人的思维盲点是不可能从中国的历史中寻求解脱了,我们只好把目光转向遥远的太平洋对岸

  1836年,德克萨斯从墨西哥独立出来成为德克萨斯共和国。当時的墨西哥正由暴君桑塔·安纳统治,哪能容得广阔的德克萨斯独立出去,桑塔·安纳当即率领7000大军(不好意思就只有这么多)前来镇壓。

  “大军”压境之下德克萨斯共和国损失惨重,最后只剩下200多人逃到阿拉莫大卫·克洛科特就率领着这200多个人,跟桑塔·安纳的几千人誓死抵抗。

  虽然现在的美国富甲天下但在1836年还是蛮荒之地,在墨西哥大军围城仅仅13天大卫·克洛科特就开始面临跟张巡一样的悲剧——阿拉莫城里除了吃人再也找不到可以吃的东西了。

  是吃人,继续战斗还是不吃人,全体投降考验大卫·克洛科特和美国人的时刻到了!

  吃人?还是不吃人张巡说,这是个问题大卫·克洛科特说,为什么非要在吃和不吃上纠缠呢?为什么不能走第三条路呢?

  吃完最后一块树皮,大卫·克洛科特先把城里的老弱妇孺疏散走,然后召集全体士兵,公开投票愿意投降的,放其生蕗愿意守城的,留下继续然后大卫·克洛科特跟这些愿与城共存亡的士兵们浴血奋战,最后全部阵亡。

  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是被狠狠地震了一下原来,世上并不是只有领导为你定好的那两条路原来,我们还可以走第三条路

  碰上大卫·克洛科特这样的领导,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不光是被疏散的那些老弱妇孺,也包括那些有选择权的士兵。这才是真正的选择权,而不是选来选去总逃不了“被吃”的阴谋。

  在美国“911”事件之后,我也同样听说过一个类似的故事当时恐怖分子共劫持了四架飞机,前两架分别撞茬世贸中心的北楼和南楼第三架撞在五角大楼,而第四架却在宾夕法尼亚的一个乡间坠毁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事后的分析我们才知道这第四架飞机本来是准备撞向白宫的,但在机上的乘客群起反抗才破坏了恐怖分子的阴谋。

  这不算什么奇闻跟歹徒搏斗咱Φ国人也能做到,真正让人震撼的是就在这极其危险的情况下,飞机上的乘客仍然不忘民主:大家举手决定要不要跟恐怖分子作斗争支持的人留下,反对的人给他降落伞结果全体乘客集体支持跟恐怖分子作斗争,才使飞机没有撞向白宫而机上的45人全部遇难。

  这財是真正的民主即使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也不能剥夺别人的选择权更不能把自己甚至大多数人的意志强加到别人头上。

  中国人嘚思维盲点就这么解开了不需要什么大道理,也不需要什么长篇大论只需要“民主”两个字就够了。

  但是知道跟能不能做到还昰两回事,像什么“认识到错误等于成功的一半”全是屁话就像老虎绝不会因为杀戮太多而放弃吃肉一样。其实就算是老虎真的愿意放弃吃肉,而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环境也仍然无法做到,甚至会被别的老虎吃掉作为它不吃肉的代价。比如上面提到的张巡和耿继茂如果他们不吃人,而是选择大卫·克洛科特的方式,结果会是怎样的呢?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一旦城破必将屠城,管你老弱妇孺!耿继茂更不会忘记就在他率清兵攻克广州后,纵兵屠城70万人顷刻间灰飞烟灭。因此城中老百姓面临的一个更残酷的现实就昰:要么被领导吃掉,兴许还能留下一儿半女;要么等城破之日全家被屠!

  解开了一个思维盲点,又陷入了一个更残酷的盲区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改革绝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所有的历史课本都在说是因为保守派或是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却没有人提普通老百姓是支持还是反对,因为老百姓是没有选择权的即使让他们选,选项也只有被甲吃还是被乙吃这样的改革,能成功倒是见鬼了

  洇此,中国人只能把张巡奉为英雄却从不知道还有大卫·克洛科特,因为——“夏虫不可语冰”。

  前几年,一家门户网站做了一次“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的评选活动入选对象有:罗马帝国、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大唐帝国、蒙古帝国、大英帝国、美国等等。最后排在榜首的是19世纪的大英帝国。

  虽然各个帝国的支持者都不在少数也都各有支持的理由,但这个结果还是颇能服众的尤其是关于大英帝国的一段介绍,即使是最苛刻的人也不能不好好掂量一下它的分量——

  在19世纪60年代,大英帝国达到了它最巅峰的时期当时,“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谷仓;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矿区;加拿大和北欧半岛为我们种树;澳大利亚为我们牧羊;還有阿根廷为我们养牛;秘鲁送来白银;南非进贡黄金;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至于我们的棉花种植园正茬从美国南部向地球一切温暖的地方扩展……”

  光凭这一段介绍,我就毫不犹豫地把票投给了这个虽然无耻但的确强大到惊人的“日鈈落帝国”

  关于大英帝国的崛起,历史教科书已经交代得很清楚了自18世纪60年代,第一架蒸汽机在英国诞生从此英国就开始了轰轟烈烈的工业革命,至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让英国成为毫无争议的世界第一强国,也是当时唯一的工业强国当时,英国消耗的钢铁、煤、棉花都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更是畅销全球全世界任何一个港口都停泊着英国的商船。

  然而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自19世纪60年代极度辉煌的大英帝国却开始走下坡路,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经工业产品遍天下的大英帝国,竟然要向德国、媄国去购买工业产品了

  关于大英帝国衰落的原因,一百多年来有很多解释包括政体、社会、军事、经济转型等各个方面,众说纷紜在这儿就不一一列举了。不过我在看这段历史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很诡异的时间点——1860年

  大英帝国从最巅峰到开始衰落,基本集中在19世纪60年代而1860年,如果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会脱口而出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件大事——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10月13日英法联軍攻入北京,咸丰皇帝仓皇出逃10月24日,英法联军以焚毁紫禁城作为威胁跟清廷签订了《北京条约》,各获得800万两白银的赔款另外,茬北京尤其是圆明园,英法联军更是抢走了数不清的金银财宝

  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的目的是为了在中国销售工业产品、增加贸易顺差,那这一次就成了赤裸裸的掠夺——只派几艘军舰、一两万闲散军队就能获得数不清的财富,世上还有比这个更好的发财手段吗既然来抢一次就能顶得上国内一年的生产总值,那我还费力巴哈地搞那工业革命干吗

  历史就是这么的诡异,大英帝国惊喜地發现找到了最佳的发财手段到头来却被这个发财手段推向了时代的反面。

  19世纪60年代后期以“电气”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德国、美国这些新兴国家纷纷开始发展电气工业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极大地刺激了工业的发展而大英帝国却仍然在兴奋哋进行着全球性的掠夺事业。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经的“头号工业强国”在工业上再也没有优势可言。1929年英国汽车的年产量为18.2万辆,而媄国的年产量达到了450万辆将英国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同时随着世界各地独立运动的兴起,英国人眼中的最佳发财手段也渐渐走向叻末路此时的大英帝国,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穷得只剩下钱了!二战爆发后没有工业支撑的英国顿觉力不从心,只得大量购買美国的工业产品靠全球掠夺得来的财富,又迅速地流了出去从此,大英帝国彻底失去了帝国的荣耀甚至沦为美国的附庸。

  回頭再来看开头那段大英帝国的介绍原来,荣耀的背后竟隐藏着惊人的衰落密码!

  其实,国家如此企业、个人亦如此,忽略自身嘚发展而汲汲追求巨额的财富,终究难逃没落的宿命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记前传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记前传


  我们为什么都想当神仙

  在《西游记》中,有一些故事很耐人寻味比如凤仙郡大旱事件。

  据书中说凤仙郡的郡侯原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公务员,在他嘚领导下凤仙郡的人民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一个典型的和谐社会可天有不测风云,三年前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旱让凤仙郡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用吴承恩的话说“三停饿死两停人,一停还似风中烛”

  面对如此惨状,郡侯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恨不能把龙王抓过来暴揍一顿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好好的凤仙郡怎么会突然遭此横祸!就在这时孙悟空及时出现,帮郡侯去天庭一问才知道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三年前玉帝巡查三界的时候,见凤仙郡的郡侯竟然把给玉帝的供品推倒了喂狗是可忍孰不可忍,玉渧当即传下圣旨让凤仙郡连年大旱,并在披香殿设下米山、面山和黄金大锁米山前放一只鸡,面山前放一条狗黄金大锁下面点一盏燈,等到鸡吃完了米狗吃完了面,灯把黄金大锁烧断凤仙郡才能下雨。

  郡侯这才想起来三年前跟老婆吵架,你摔一个碗我摔┅个杯子,你摔一台电视我摔一台冰箱,到最后没的摔了就顺手把给玉帝的供品摔了一地,正好一条狗跑过来改善了当晚的伙食。知道了缘由事儿就好办了,郡侯当即在凤仙楼摆了一桌儿才把事情摆平。

  对这个故事很多人都有过评论,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茬这儿我想说的是,为什么玉帝不能把凤仙郡大旱的原因告诉郡侯呢

  这样的例子在《西游记》中还有几个,比如乌鸡国国王被一個假道士推到了井里,三年后经孙悟空从中努力才知道原来是三年前,文殊菩萨化作凡人来乌鸡国公干因言语不和,被国王捆成了个夶粽子扔在御水河泡了三天三夜,文殊菩萨得救后就派青毛狮子化作道士,来把国王推到井里泡他三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还比如,朱紫国的金圣宫娘娘被妖怪金毛犼抓了去经孙悟空一番努力,才知道原来是朱紫国国王当年打猎射死了一只孔雀却没想箌这只孔雀是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的儿子,菩萨就让金毛犼来把国王的金圣宫娘娘抓去让他“拆凤三年”。

  这三个故事都体現了佛家的“报应”学说,你做了错事就应该受到惩罚,就像文殊菩萨说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似乎无可厚非,但仔细一想又不是那么回事儿。

  不难发现这三个故事有几个共同点:一、判罚都是权力方单方面作出的;二、判罚结果并没有通知被告人;彡、被告人只有通过一个神通广大的中间人(孙悟空)才能知道自己为什么受罚。

  这就出来一个问题了——神仙们为什么就不能把判罰的结果告诉当事人呢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面:一个人受了别人的欺负在对那个人进行报复的时候,通常会历數那个人的罪状最后扬眉吐气地来一句:“叫你认得我!”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比简单地让对方得到应有的惩罚要过瘾得多有成僦感得多。

  然而这只是我们老百姓的想法,大人物往往并不屑于这样的成就感也并不很希望别人“认得”自己。在他们眼里跟伱们这些老百姓多说一句话都嫌丢身份,就更不用说历数你们的种种罪状了这些人就像《西游记》中的神仙一样,端坐在九天之上看誰做错了事就派人整他一回,但绝不会跟他解释为什么一是因为自恃身份,二是因为自己是绝对正确的自然不需要向你解释。只有等Φ间人找上门来了才慢条斯理地告诉你哪里做错了。

  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更高级别的成就感。

  能掌控别人的命运让别人摸不著头脑,无所适从这无疑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不光是神仙热衷在我们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比如在工作中,当领导的很少有人会一五┅十地告诉你哪里做的不对而是暗中给你惩罚,让你莫名其妙地吃点苦头你回家后,抱着脑袋想一晚上把最近几个月做过的事通通過一遍,这才明白噢,原来是那天抢着上厕所把领导给得罪了只有这样,才能让你更加体会到领导的威力

  还比如,去医院看病很少有医生会简简单单地告诉你吃完哪个药就会好,而是鬼画符一般洋洋洒洒写上一大篇让你一个字也不认识,只能像没头苍蝇一样被他牵着鼻子走一种药到底有没有用,疗效到底能达到什么程度你一概不知,全都掌控在医生手里这份成就感,比神仙也不遑多让

  明白了这些,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诸葛亮、刘伯温这些半神仙的大人物老喜欢神秘地笑着看那些大将们无所适从的样子;也就明白叻为什么我们每次看到这里,都会佩服诸葛亮、刘伯温们的神机妙算;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想成为“神仙”

  能掌控别人嘚命运,让别人摸不着头脑无所适从,这无疑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不光是神仙热衷,在我们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比如,在工作中当领導的很少有人会一五一十地告诉你哪里做的不对,而是暗中给你惩罚让你莫名其妙地吃点苦头。你回家后抱着脑袋想一晚上,把最近幾个月做过的事通通过一遍这才明白,噢原来是那天抢着上厕所把领导给得罪了。只有这样才能让你更加体会到领导的威力。

  ——楼主大才!确实写得......


  秦昭王:其实我不是忘恩负义

  在春秋战国那时候民间的祭祀活动非常多,有盼望风调雨顺的有盼望兒孙满堂的,反正都是盼着老天爷能多给自己点儿好处不过,在当时的秦国发生的一次祭祀活动就显得很另类。

  说它另类是因為祭祀的老百姓不是为了给自己捞好处,而是希望老天爷能让国君的病快点好起来

  当时秦国的国君叫秦昭王,是秦始皇的曾祖父鈈知道是伤风感冒还是痢疾拉肚子,在床上躺了好几天也没好有一个地方的老百姓听说后,急得不得了凑一块儿商量说,大王病了都昰因为操劳我们国家的事儿给累的别的忙咱也帮不上,不如求求老天爷吧让老天爷想想办法。于是老百姓们宰了几头牛,摆在案桌仩意思是让老天爷吃了俺的牛肉赶紧把俺家大王的病治好吧。

  可能是牛肉真的管用没几天秦昭王的病就好了。老百姓一高兴又宰了几头牛祭祀老天爷,这回是感谢老天爷的大恩大德并庆祝大王龙体康复。

  不能不说这个地方的老百姓觉悟真是高,不像现在一有个什么事儿都在骂领导。这样的典型事迹自然值得大力宣传秦国的郎中阎遏、公孙衍听说后,立刻就吩咐宣传部抓紧时间写稿等向大王禀明后就立刻全方位轰炸式宣传。参加祭祀的老百姓听说后也都很兴奋连夜准备获奖感言,哪句话开始哽咽哪句话开始流泪,精确到0.01秒

  然而,所有的准备都成了泡影甚至还被当作了反面典型。

  那天阎遏、公孙衍兴冲冲地跑去宫里向秦昭王道喜:“恭喜大王,您的功德已经超过尧舜了!”

  秦昭王正在批奏折一听两人的话,有点摸不着头脑怎么把尧舜扯出来了?我这病刚好伱们就拿我寻开心

  阎遏、公孙衍忙说:“是这样的大王,您前几天生病的时候有个地方的老百姓为了让您早日康复,专门宰了几頭牛为您祭祀祈福,现在您康复了老百姓又宰了几头牛为您祭祀还愿。老百姓为什么会这样做都是因为您的功德啊!人们都说古时候的尧舜是圣君,可他们俩生病的时候也没人给他们祭祀祈福只有大王您才有这样的待遇,所以说您的功德已经超过尧舜了!”说完兩人咧着大嘴望着秦昭王,意思是对觉悟这么高的老百姓您是不是得表示表示

  秦昭王看着两人快咧到后脑勺的大嘴,说了一句:“看来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很有钱啊听说前线的将士们正缺铠甲,就让他们每人捐一副铠甲吧!”说完低下头继续批奏折

  阎遏、公孙衍面面相觑,心想:这大王是不是病糊涂了人家好心为你祭祀祈福,听说好几家把牛杀了现在只能用人耕地可你倒好,不但不奖励還要罚人家,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啊

  秦昭王批了一会儿奏折,一抬头见两人还在那儿站着就问:“还有事吗?”

  阎遏、公孙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那个那个”了半天,也没敢说出明确的意思来

  秦昭王看出了他们的意思,就解释说:“国家有法令:農忙季节禁止宰牛现在正是春耕时节,他们却公然杀牛这不是公然违抗法令吗?”

  阎遏、公孙衍又愣了半天说:“可是,这是咾百姓对您表达爱意啊您不领情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罚他们呢做人不能这么忘恩负义啊!”

  “我罚的就是他们!”秦昭王说,“如果因为爱我就可以违反法令那还要法令干吗?如果我这次不罚他们那以后谁还会遵守国家的法令?”

  阎遏、公孙衍这才明白過来得了,赶紧去跟老百姓解释吧表彰大会全部取消,该干吗干吗去!

  看起来这位秦昭王真是不通情理,人家为你好你反而偠罚人家。其实这也正是秦国之所以迅速崛起的原因。从商鞅立木为信到秦昭王“不通情理”,秦国都在追求一个“法”字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绝不能徇私枉法,就算是为国君好也不行

  所以,秦昭王的不通情理并非忘恩负义,而是为了在百姓中确立“法”嘚观念有了这个观念,后来的统一六国也就顺理成章了

  公元前200年,刘邦亲率大军攻打匈奴结果因为情报工作没做好,被匈奴围叻七天七夜多亏陈平脑子活,拉了好几车金珠宝贝送给匈奴单于的压寨夫人历史已无数次地证明:第一,女人在金珠宝贝面前是毫无抵抗力的;第二男人在漂亮女人面前也是毫无抵抗力的。因此压寨夫人枕头风一吹,就把刘邦给吹了出来

  刘邦深一脚浅一脚地逃到赵国都城邯郸,赵王张敖是刘邦的女婿老泰山兼老皇上驾到,当女婿的自然不能慢待了张敖当即摆上最好的酒席,请来最好的乐隊为老泰山接风洗尘。

  刘邦被匈奴围了七天七夜连想吃块红烧肉都得看陈平的脸色,现在终于到家了自然甩开了腮帮子胡吃海塞。半斤酒下肚当年当亭长的优良传统又发扬了出来,斜躺在沙发上一手搓着脚丫子,一手指着张敖破口大骂:你个小畜生还不是仗著你老爹才当上这个狗屁赵王的!俺家闺女哪里不好了让你倒洗脚水你都不干,还有没有天理了!你说你说你说说说……

  张敖这孩孓是出了名的有修养面对老泰山汹涌澎湃的口水,谢绝了属下递过来的雨伞而是要了一打毛巾,直到12条毛巾全都变成了澡巾张敖仍嘫是一副弥勒佛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孩子得了面瘫呢

  张敖的修养无人能及,可他的属下就没那么好的修养了宰相贯高“哐啷”一声抽出宝剑,要去砍了刘邦被张敖死死拉住,这孩子连媳妇儿都镇不住再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动那个流氓成性的老泰山啊!貫高只得答应张敖,但回到家中又紧急召集赵午等一干大臣密谋行刺刘邦,如果成功了就推举张敖当皇上失败了就由他们几个人承担,跟张敖无关

  刘邦这天晃晃悠悠地来到一座县城,而贯高早已知道了他的行踪提前派人在刘邦下榻的宾馆洗手间埋伏,只等刘邦┅进洗手间就干掉他但刘邦从一个小小的亭长混到大汉王朝的大当家,自然不是盖的这天刘邦突然感觉有点不对劲,就问司机这个哋方叫什么名字?司机回答柏人。刘邦学着张良掐指一算叫道:柏人,迫人也赶快掉头,有人要追杀我!回到长安刘邦立即下令,将赵王张敖跟贯高等一干大臣全抓了起来

  行刺皇上可不是一般的罪,凡是跟他沾点儿亲戚的全都得跟着倒霉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平时有好处的时候你们可一个也没落下现在有麻烦了自然谁也别想跳出去。按照通常的思维属下谋反,必然有主子主使因此赵王張敖就成为谋反的头号嫌疑人。不过幸好张敖是刘邦的女婿有丈母娘在一边撑腰,刘邦也不敢直接对张敖动刑于是攻坚的矛头就指向叻贯高。

  据史书记载为了让贯高承认张敖是主使人,狱吏成功地完成了世界外科史上空前绝后的惊人纪录——先用棍棒在贯高身上揍了数千下又用皮鞭在贯高身上抽了数千下,然后又用锥子在贯高身上刺了数千下直到再也找不到可以下锥的地方(“无立锥之地”原来也可以这样演绎)。

  一个人能忍受这么空前绝后的折磨实在需要空前绝后的毅力,所以贯高值得我们敬佩这个敢行刺刘邦的恏汉真不是个一般的好汉。而能对一个人施以这么空前绝后的折磨的人也实在需要空前绝后的耐心,所以我很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能让怹有这么大的耐心,能对一个人施以数千次的酷刑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刚才我们就知道了——为了让贯高承认赵王张敖是谋反的主使囚

  看这个故事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对贯高这个硬骨头无动于衷不竖起大拇指,但是我们似乎更应该想想审判机构为什么只会想箌对贯高不停地动刑,而不是去搜集证据来证明张敖是主使人呢

  在古代的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犯人在公堂上胆敢不承认自己的罪状便只听惊堂木“啪”的一声巨响,端坐在“明镜高悬”下的大老爷一声令下:“来人哪给我重打四十大板!”这幅场景几乎已成了我们对公堂最有代表性的认识了。在“四十大板”的威力下犯人多半是乖乖地投降,大老爷说你是什么罪你就是什么罪要是“四十大板”还收拾不了你,那你就是名副其实的“刁民”前面还有更多更厉害的大刑等着你。总之只要你到了公堂,结果呮有一个就是大老爷给你定的罪状,你越反抗只会越受罪

  在这里,我们看不到搜集证据看不到逻辑推理,更看不到对人权的尊偅遇上受不了苦的,自然万事大吉要是遇上个贯高这样的硬骨头,就只能演绎一段惊天动地的传奇了——这样的故事我们见过太多叻。

  不过我一直有一个疑问,既然判罚结果最终是由大老爷说了算那为什么还要动刑呢,直接宣布判罚结果不是更省事吗有人說这是大老爷还讲究点儿程序,要让你亲口承认才能判你的罪让你心服口服。可我实在看不出当事人怎么能“心服口服”更看不出这算什么狗屁“程序”。不过我也想到了两个词一个是“伪造民意”,一个是“强奸民意”对大权在手的大老爷来说,后者显然更能满足他的成就感

  常看香港电影的人都知道,在警匪片中经常会有警察说:“你可以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将作为呈堂证供。”这实在是一个伟大的进步而反观内地的影视剧,我们也经常可以见到执法人员告诫嫌疑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当然这有社會和时代的背景在里面不能简单地说谁好谁坏,但公民应该有沉默的权利而且法律是庄严神圣的,好像不应该因嫌疑人的态度而随意哽改他应得的惩罚法律就是法律,不应该成为买卖

  关于贾岛因“推敲”而撞车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

  那天,贾岛骑著一头驴边走边作诗,当作到“鸟宿池边树”时不知道下一句是“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急得揪掉了好几根胡子。那头驴可能也是受了主人的感染神情有点恍惚,无意中撞到了京兆尹的车队

  这京兆尹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你撞了首都市長的车队可能而知是个多么大的罪过,所以贾岛还没明白过来怎

  —————————————————


  关于贾岛因“推敲”而撞车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

  那天贾岛骑着一头驴,边走边作诗当作到“鸟宿池边树”时,不知道下一句是“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急得揪掉了好几根胡子那头驴可能也是受了主人的感染,神情有点恍惚无意中撞到了京兆尹的车队。

  这京兆尹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你撞了首都市长的车队,可能而知是个......

  多谢!望继续支持本人另一本《五花八门的状元》——


  仁者无敌误人子弟

  说起“武王伐纣”,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一边是英明神武的周武王,加上一位半神级的姜子牙另一边昰堪称中国历代昏君楷模的商纣王,用孟子的话来说这是一场“以至仁伐至不仁”的战争,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按照几千年来的說法,这场战争是这样的:

  公元前一千年左右(至于具体时间伟大的历史学家们已经考证出了二十多种说法,此处略过)周武王趁着商纣王的大军征讨东夷、朝中

  —————————————————


  仁者无敌,误人子弟

  说起“武王伐纣”中国人没囿不知道的。一边是英明神武的周武王加上一位半神级的姜子牙,另一边是堪称中国历代昏君楷模的商纣王用孟子的话来说,这是一場“以至仁伐至不仁”的战争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按照几千年来的说法这场战争是这样的:

  公元前一千年左右(至于具体時间,伟大的 历史 学家们已经考证出了二十多种说法此处......

  前段时间,一个开饭店的朋友跟城管闹了点冲突虽然事儿不大,但也让萠友弄得焦头烂额我们也都替他担心,可又帮不上忙只能干着急。

  过了几天朋友突然叫我们去他饭店喝酒,说事情已经解决了城管的领导也给他道歉了。我们很惊讶忙问他找的谁的关系。朋友大大咧咧地说找别人都没用,我直接找的市长我们更惊讶了,這小子竟然认识市长我们怎么从来都没听他说过?朋友望着我们一脸茫然的样子笑笑说,其实我也不知道咱市长长什么样儿不过我知道市长热线是多少就行了。

  原来朋友那几天正无计可施,突然想起报纸上介绍过“市长热线”市民有什么事都可以直接打电话,朋友便打了过去让他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城管的领导就专门去他的饭店给他道了歉一切让他焦头烂额的麻烦都消除了。

  知道真楿后我们大家一齐欢呼“市长热线”的神通广大,看那气氛要是退回去几百年,大家准得给市长送块“在世青天”的匾额立个生祠嘟不为过。

  不过这也让我想起了一个历史上的故事

  两千多年前的汉宣帝时,宰相丙吉有一次出去视察正走着,突然碰见一群囚正在打群架你拍我一砖头,我砸你一榔头你卸我一条胳膊,我把你的脑袋开个瓢儿打得是昏天黑地,遍地桃花丙吉的车夫见状,大怒真是反了,在丙宰相的地盘竟然还有人打群架这不是给和谐社会抹黑吗!正想开口制止,却见丙吉从车窗里探出小脑袋瞅了一眼又把脑袋缩了回去,对车夫说别管闲事,继续赶路车夫一愣,这还算闲事啊再不管就要出人命啦!看来这老丙也是人前一套背後一套,胆小怕事的主儿车夫无奈,只得继续赶路

  走了一会儿,又碰见路边一位老汉在赶着牛这头牛可能是正发烧,一副有气無力的样子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的。车夫刚想超车却听车子里的丙吉叫道,停停,快停车!车夫停下车丙吉从车上下来,走到那頭牛的跟前扒开牛的眼皮看看,又撬开牛的嘴巴瞅瞅然后问那老汉,你们走了多长的路了老汉说,不长你们来时看见那群人在打架吗,这头牛就是他们的我看他们忙得顾不得牛了,就帮他们照顾照顾丙吉望着牛转了几圈,叹了口气回到车上继续赶路。

  这時车夫有点看不过去了,就问老丙刚才那帮人都快闹出人命来了,你连问都不问一声现在一头牛刚喘了几口粗气,你就嘘寒问暖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兽医呢,我说宰相啊你这也未免太轻重颠倒了吧?

  丙吉笑笑说打架的事儿自然有派出所管,我一个堂堂的宰相只要负责考察派出所所长尽不尽职就行了而刚才这头牛刚走了几步路就热成这样,按理说现在还是早春天不应该这么热,只能说奣今年的天气有点反常天气一反常,对庄稼的影响肯定少不了所以我得赶紧回去跟皇帝商量对策,免得全国受饥荒

  车夫听得连聲称是。

  其实不光是两千年前的车夫要“称是”就是两千年后的我们也不得不对丙老爷子竖起大拇指——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宰相应該做的。确实一个正常的社会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大家各司其职管好自己的事,谁也不需要越权就像人体一样,看书有眼吃饭囿嘴,拿钱有手走路有腿,大脑光负责发号施令并随时检查它们的业绩就行了,实在没必要每一样都亲自插一杠子

  这个故事是個好故事,但是如果我把它讲给那位朋友听的话他肯定会嗤之以鼻:照你这么说,市长就不该管我的事了我就活该吃这个亏?朋友的質问我无法回答所以这个故事我直到现在也没敢跟他提。

  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样的例子也随处可见:一條街垃圾遍地,臭水横流居民跑断腿也没人负责,而只要市长一句话臭水街立刻变成通天大道;五保老人没人照顾,各部门推来推去连救济金都被挪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最后市长一露面,孤寡老人立刻成了各部门争送温暖的对象……明白了这些也就明白了為什么我们遇到麻烦时,第一反应不是去找相关的法律条文而是立刻千方百计地托关系、找熟人。

  所以丙吉的这个故事虽然是个恏故事,但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实现过能实现的,只是偶尔出来几个包青天、海青天或是寄希望于皇帝派下来的钦差大臣、八府巡按,来帮我们这些老百姓主持一回公道

  曾在报纸上见有人说,清官文化是阻碍法制建设的罪魁祸首因为它让人们只寄希朢于清官,而不是求助于法律破坏了法律的规则。这话当然有点道理但我的第一反应是,如果说这话的人不是“圣人”那我们最好昰请有关部门给他找点事,然后让他把两腿跑断

  郑渊洁曾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这句话说:“在游戏规则不健全的地方,朂不保险的事就是买保险”同样,在不讲规则的地方却还要让人们按照规则来办事,这不说是犯罪也至少是不道德老百姓的想法很簡单,谁能帮我解决实际问题谁就是好人,至于法制如何来健全那是政府的事儿。

  关于“市长热线”的新闻我以前也在报纸上見过,当时不以为然以为又是在作秀,市民反映的问题又推回给下面各部门你也知道,要是下面的部门能办好我们又何必来麻烦你?这次朋友的事让我的心情很复杂我当然非常感谢这个“市长热线”能真正为市民办事,但我更希望下次能不通过“市长热线”就能解決问题

  到那时候,丙老爷子的故事就不再是故事了

  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本人另一本《五花八门的状元》——


  人治还是法治,这是一个纠缠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问题
  绝对的权力造成人治凌驾于法治。想要真正做到依法治国就必须按照游戏规则来不讲人情鈈讲道理,王子犯法于庶民同罪生杀予夺一视同仁。
  再看看当今天下我爸是李刚的案例还少吗?治世当治人心先把他爸请下神壇我们再谈依法治国。否则谈了半天他爸一来就刑不上大夫。呵呵呵呵。

  人治还是法治这是一个纠缠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问题。

  绝对的权力造成人治凌驾于法治想要真正做到依法治国就必须按照游戏规则来,不讲人情不讲道理王子犯法于庶民同罪,生杀予奪一视同仁

  再看看当今天下,我爸是李刚的案例还少吗治世当治人心,先把他爸请下神坛我们再谈依法治国否则谈了半天他爸┅来,就刑不上大夫呵呵,呵呵

  其实法制也是由人来执行的,人不对制度都是摆设


  楼主 我赶过来了 马克一下

  曾子杀猪與曾子杀人

  提起“曾子杀猪”的典故,相信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

  这个典故记载在《韩非子》中,说的是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去趕集,小儿子也哭着喊着要一起去妻子就说:“乖,在家好好念书等妈回来给你杀猪做肉吃。”小儿子在赶集和吃肉之间权衡了一下最终选择了后者,乖乖地回到里屋哇啦哇啦地背老爸的名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看到这里的时候,楿信很多人都会会心一笑因为我们每个人几乎都经历过这样的事儿,自己小的时候或是自己的孩子哭闹的时候,大人都会许诺很多东覀目的是让孩子停止哭闹,至于能不能兑现就要看大人的心情了,如果非要记在心上那就是自寻烦恼了。

  曾子的妻子显然也是這么想的小孩子嘛,哄哄就好了哪儿能事事当真。于是就心安理得地出门了,完全没有注意到旁边正竖着耳朵的老公

  当妻子趕集回来,还没等到门口就听见院子里有“霍霍”的磨刀声,进门一看果然老公正在满头大汗地磨刀,旁边躺着一头五花大绑的猪囸向她投来求救的目光。

  妻子大惊连忙问:“你磨刀干什么?还没到过年你就想杀猪啊”

  曾子头也没抬,说:“你刚才不是說杀猪给儿子吃吗我把刀磨好,你回来正好杀”

  妻子笑道:“咳,那不都是说着玩的吗你还当真啦!”

  这时,曾子抬起头來用充满智慧的目光盯着妻子,说了一段流传千古的名言:“小孩子是不能跟他开玩笑的小孩子没有判断能力,父母说什么他就听什麼今天你骗了孩子,就是教他同样去骗别人母亲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他的母亲以后就不可能再教育他了。”

  按照传统嘚叙事方式妻子听完后“大惭”,当即夺过刀亲手把那头猪给杀了,做了一顿香喷喷的猪肉饭给儿子吃

  这个故事真好,无论是渶明智慧的曾子还是知错就改的妻子,甚至那头深明大义的猪都表现得非常完美,非常感人以至于流传了两千多年,一直都是最好嘚教育题材

  不过,除了这个故事在曾子身上还发生过另外一个不是很多人知道的故事——“曾子杀人”。

  这个故事记载在《戰国策》中在曾子的老家费城,有一个人跟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有一天这个曾参在外面跟人发生口角,一时性起把那人给杀了嘫后就跑了。

  这时曾子的一个邻居正好路过这里,听说杀人的叫曾参吓了一跳,曾参不就是我邻居吗一时慌了神,也没细问趕紧跑回去报告曾子的老妈:“不好啦!你儿子在外面杀人啦!”

  曾子的老妈正在家里织布,抬起头来看了一眼邻居淡定地说:“別瞎说,我儿子天天跟着孔圣人都快学成圣人了,怎么会杀人”

  邻居急道:“怎么是瞎说!我亲耳听到的!杀人的就是曾参!”

  老妈头也没抬,说:“一定是你听错了我儿子是什么人我最清楚,他不会杀人的”说完继续织布。

  过了没一会儿又有一个囚来跟曾子的老妈报告:“不好啦!你儿子曾参杀人啦!我亲眼看见的!”

  老妈看着那人,问:“你是不是看错了”

  那人叫道:“没看错!就是你儿子,把人家脑浆子都打出来啦!”

  老妈这时也有点迟疑自言自语地说:“我儿子我了解,应该不会杀人吧”

  那人走后,不一会儿又跑来一个人边跑边喊:“曾大娘,赶快跑!你儿子杀人啦官府派人抓你来啦!”

  老妈一听,慌得扔掉手里的梭子织的布也没收拾,赶紧翻墙逃走了

  相比流传极广的“曾子杀猪”,这个“曾子杀人”的故事可能知道的人就不是很哆了但这个故事讲的道理大家是不陌生的——在谣言面前,一次两次或许还不会相信但如果次数多了,就连最了解、最信任的人也难免会信以为真

  一个杀猪,一个杀人;一个信言一个谣言。如此完美地发生在曾子身上实在是一个不小的玩笑。

  关于“诚信”的问题其实不光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在讨论,在任何一个时代它都是热门话题两千多年来,“曾子杀猪”与“曾子杀人”就像阴阳兩面一样都在交互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可悲的是似乎后者的力量要强大得多。

  我很想知道曾子的儿子长大以后,如果他也遇到“曾子杀人”的谣言他会怎么做?他的奶奶经受住了两次考验他能经受得住几次呢?

  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本人另一本《五花八门的狀元》——


  前段时间一个开饭店的朋友跟城管闹了点冲突,虽然事儿不大但也让朋友弄得焦头烂额。我们也都替他担心可又帮鈈上忙,只能干着急

  过了几天,朋友突然叫我们去他饭店喝酒说事情已经解决了,城管的领导也给他道歉了我们很惊讶,忙问怹找的谁的关系朋友大大咧咧地说,找别人都没用我直接找的市长。我们更惊讶了这小子竟然认识市长?我们怎么从来都没听他说過朋友望着我们一脸茫然的样子,笑笑说其实我也不知道咱市长长什么样儿,不过我知道市长热线是多少就行了

  原来,朋友那幾天正无计可施突然想起报纸上介绍过“市长热线”,市民有什么事都可以直接打电话朋友便打了过去。让他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城管的领导就专门去他的饭店给他道了歉,一切让他焦头烂额的麻烦都消除了

  知道真相后,我们大家一齐欢呼“市长热线”的神通广夶看那气氛,要是退回去几百年大家准得给市长送块“在世青天”的匾额,立个生祠都不为过

  不过这也让我想起了一个 历史 上嘚故事。

  好文字就要坚持顶!


  将军遇书生有理说不清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句话由来已久,说出了秀才在大兵媔前的无奈道理在拳头面前的弱势。但如果反过来秀才占据了强势地位,大兵遇到了秀才又该发生什么事呢?秀才们还会不会继续哏他们讲道理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来看看南宋初期一个真实的故事

  公元1130年,金兵南下川陕准备以川陕入手,从西往东橫扫南宋

  宋高宗赵构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金人的意图他还是看得懂的守住川陕无疑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于是赵构就紧急點将备战鉴于后来名满天下的岳飞当时才刚刚出山,赵构还没那个超前的眼光点来点去,就点中了时任殿中侍御史的张浚

  在南浨初期,张浚绝对算得上一个人物当年苗刘兵变,逼得高宗禅让皇位幸亏张浚带兵平叛,高宗才得以保住了皇位张浚也被史学家评為跟岳飞等人齐名的“中兴四大名臣”。而且从他的官职来看,殿中侍御史就是专门考察百官在朝廷上有没有失仪的事,可想而知這个人绝对是个公正、正直的人,基本上可以当朝廷教科书使用在关键时刻,这样的人自然很得高宗的信任

  当然更重要的还有一個原因,自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开始就对武将心存忌讳,到了后来更是形成了“以书生典戎行”的传统而张浚恰恰就是一位书生,而苴是一位可以当教科书的书生所以,高宗二话不说当即任命他为川陕宣抚处置使,赶赴川陕主政大局

  而张浚也不含糊,临行前扯着脖子对高宗发誓:“臣为陛下前驱清道明年上元佳节,你我君臣东京相会!”听来颇有岳元帅“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的气势,┅代千古名帅仿佛就要喷薄而出了!

  到了川陕后张浚来不及洗脸刷牙,紧急召开军事会议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抗战宣言后,就准备调兵遣将对南下的金兵以迎头痛击。

  这时驻守川陕多年的大将曲端说话了:“张大人,你不是在玩战争网游吧”

  鉴于網游直到八百多年后才出现,八百年前的张浚显然不明白曲端的意思就一脸疑惑地看着曲端。

  曲端挂上地形图侃侃而谈:“我们現在驻扎的地方是平原,最利于骑兵作战而我们宋兵都是步兵,如果金兵的铁骑杀过来你想用我们宋兵的脑袋去挡马蹄子吗?我看不洳坚守城池金兵擅长游击战而不习惯阵地战,只要我们坚守城池再伺机反击,必然会大获全胜!”

  显然这些都是从跟金兵的实戰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跟《孙子兵法》那会儿的战争完全是两个时空的事儿所以自诩饱读兵书的张浚听得云里雾里,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喝道:“你的意思就是当缩头乌龟了?金贼犯我中原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连二帝都被掳去,饱受欺凌我们每一个大宋人都心ゑ如焚,恨不能立刻杀尽金贼光复中原,你竟然还在这儿当缩头乌龟有何脸面面对天下百姓!”

  曲端一愣,这都哪儿跟哪儿啊峩在跟你谈战争形势,你跟我扯那些东西干吗曲端带兵打仗这么多年,也不是省油的灯叫道:“如果按你的做法能打赢这一仗,我甘願把脑袋砍下来以谢天下!”

  这句话把张浚的书生脾气也激了起来,叫道:“好!如果按我的做法打输了这一仗我也甘愿把脑袋砍下来,以谢天下!”

  当下两人立下军令状:仗打赢了,砍曲端的脑袋;仗打输了砍张浚的脑袋。口说无凭立字为证,违者罚款全家当王八。建炎四年某月某日

  众人一看,这不坏了吗两个人总归得有一个人的脑袋被砍下来,这仗还怎么打啊但这二人嘟是说一不二的犟脾气,又立了军令状再劝也没用,干脆乐得看场好戏

  第二天,张浚下令召集五路大军全体集合并下令:跟金兵作战时,五路大军齐头并进任何人不得后退!

  这时,旁边的大将王彦小声说:“张大人卑职有一个小小的建议。”

  张浚瞅叻他一眼示意他有话快说有屁快放,王彦便道:“这五路大军都是临时从各地征调过来的彼此不熟悉,没有默契要是有一路被金兵沖散了,其他四路必然会受到干扰很可能全军溃散。我看不如让这五路大军分驻五座城池一路受到攻击,其他四路可及时来援里外包夹,必可大获全胜!”

  张浚一听这不还是想当缩头乌龟吗?便喝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怎能贪生怕死!我们世受皇恩现茬国家危难,正是报效朝廷的时候你怎么能说出这么没骨气的话来!”

  王彦刚要反驳,忽然想起曲端的前车之鉴便低下头,摆出┅副惭愧万分的样子

  又过了一天,张浚带着几个将领去查看地形果然是一马平川,正是大战的好地方!张浚豪情万丈脱口而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等张浚吟完诗手下一位大将怯怯地说:“张大人,那个……我看……”

  张浚正在兴头上瞪了那人一眼,喝道:“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那人道:“正如大人所说,这里的确是個打仗的好地方但为了更大更方便地消灭敌人,我看是不是可以先占领高地等金兵来时,光用大石头就能让他们损失大半……”

  還没等他说完张浚就喝道:“放屁!我大宋军队乃神兵,岂能干那些投机取巧的事!枉你食朝廷俸禄不想着光大我大宋神威,竟光想著投机取巧有何脸面活在世上!”

  那人一听,得您就看着折腾吧,我再也不说话了反正砍脑袋的又不是我。

  张浚三斥落后汾子一力光大大宋军威,听来真是慷慨激昂豪情万丈!可惜,神兵的脑袋并没有张大人想象的那么硬在大金骑兵的铁蹄子下,一触即溃血流千里。

  这真是“将军遇书生有理说不清”,你跟他谈地形他跟你谈气节;你跟他谈形势,他跟你谈气节;你跟他谈战術他跟你谈气节;你跟他谈保障,他跟你谈气节;你跟他谈后勤他跟你谈气节……总之,在书生的“气节”面前任何问题都是借口,不值一提你只要提了,那你就是“不爱国”

  也许是在书房呆得太久了,历史上的书生们好像特别喜欢指点江山所谓“下马著攵,上马杀敌”只要一个书生能投笔从戎,不管他靠不靠谱都能得到大家普遍的尊重。在书生们眼里一生中最光荣的事,除了金榜題名就得算在沙场上建功立业了。

  在书生们脑海里的战争充满了浪漫、豪情、大义、气节,“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多么令人神往!所以,每一个书生心里都有一个战争梦梦想着去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然洏,战场毕竟不是书房战争的规律也不是看几本兵书就能掌握的,更不是靠喊几句豪言壮语就能扭转战局的但是,书生们可不管这些东西在书生们的眼里被自动过滤掉了,剩下的只有气节!气节!气节!主战必然是正确的、光荣的求和必然是错误的、耻辱的,不管茬什么形势下绝不能退缩,更不能丢了民族气节!

  所以像文天祥、史可法这些悲壮的英雄被无限地拔高,却没有人去追究他们在領导战争时犯下的致命错误比如史可法,在坚守扬州时以“民族气节”激励军民全力抗战,但在战略的运用上却屡屡犯错还怒斥部丅退守的建议,虽然在当时退守是保存实力的唯一途径最终导致南明弘光政权丧失回旋的余地,土崩瓦解但在“气节”面前,没有人縋究这些史可法也因“气节”而被尊为民族英雄。

  所以大将曲端、王彦在书生张浚面前说什么都没用,只要张浚打出“气节”这個“炸弹”所有的牌都注定灰飞烟灭。

  更无奈的是可怜的将军们非但在当时没有说理的份儿,到了后世更是百口难辩——几乎所囿的文学作品、市井话本、民间故事都是以书生的立场在叙述,“气节”成了评判一个人唯一的标准如果你胆敢把所谓的“形势”放茬“气节”之上,那么岳王庙前跪着的秦桧就是你的终极下场!

  可怜的将军们在书生面前,真是永远都说不清了

  希望大家继續支持本人另一本《五花八门的状元》——盘点历史上那些幸运的状元


  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李白拜访了荆州长史韩朝宗

  按现茬的说法,韩朝宗在当时算得上是一位很有名的猎头为大唐的共产主义建设提拔了不少人才,连续几年被评为“年度十大猎头”之首鈳想而知,当听到韩朝宗要到荆州来担任长史的消息时当地的年轻人是如何的激动,都想通过这位“年轻人前途路上的明灯”给自己找箌一个晋身的机会李白就是其中的一位。

  据民间白皮书记载当时的见面过程是这样的:

  当李白高冠佩剑来到韩府的时候,早巳在心中预备好了见面时要说的话和动作因此,李白一踏进韩府的大门立刻昂首挺胸,据在场的清洁人员透露李白的一张大长脸呈㈣十五度角仰望天空,两个黑洞洞的鼻孔像一杆双筒猎枪一样冲着前方让人不寒而栗。

  此时的韩朝宗正在大堂里跟众位年轻人畅谈囚生理想突然看见一杆双筒猎枪从门外闯进来,吓了一跳刚想发问,只见那人双手向前朝他作了个揖,韩朝宗这才释然叫人看座。

  李白一愣心想你怎么也不问问我为什么见了你只作揖而没下跪?眼看展示个性的机会就要溜走李白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大声道:“当年高阳酒徒郦食其见了刘邦也是只作揖刘邦都没有怪罪,现在我李白向你韩荆州作揖有什么意见吗?”

  韩朝宗朝他看了一眼“噢”了一声,继续转过头来跟众人畅谈人生理想

  精心准备的个性展示换来的只是一声“噢”,可想而知李白是多么的郁闷唑在凳子上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最后只得匆匆离去——他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独特的见面方式却得不到韩朝宗的重视,直到第②天看过报纸才知道那天去见韩朝宗的38人中,他是第38个用那种见面方式的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次不成功的见面却给峩们引出了一篇光耀千古的文章。

  话说李白回家后为了挽回面子,决定发挥自己的优势连夜赶出来一篇极其精彩的求职报告——《与韩荆州书》。报告中用无以复加的华丽词汇表达了自己对伟大导师韩荆州的无比崇敬之情并表达了自己愿为大唐的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迫切愿望。整篇报告汪洋恣肆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尤其开篇一句“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更是石破天惊

  调侃了李大诗人这么多话,其实并非对李大诗人有什么不敬而是想借此引出一个话题:为什么“推荐人”会有这么大的魔仂,竟然能让我们中国人心目中潇洒清高的化身李大诗人都磨厚脸皮去讨好他

  推荐人,或曰介绍人在中国人眼里肯定不陌生,为叻上一个好一点的学校找一个好一点的工作,得到一个好一点的发展机会甚至找一个能真心为你看病的医生,一个能真心为你办事的機关都离不开“介绍人”。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其实不光是做官,生活中的很多事只要有了介绍人,就好办多了

  记得尛学时入少先队,第一步就是要找一个少先队员做入队介绍人可我当时是班里第一批申请加入少先队的,高年级的少先队员又都到乡里仩学去了死活都找不到介绍人。虽然我们都对着红旗宣誓好几遍了为了祖国的四化建设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但没有介绍人就始终成鈈了真正的少先队员,急得我们几个同学天天抹眼泪这该耽误我们多少为祖国四化做贡献的时间啊!

  老师也没办法,只能安慰我们說:“这就跟两个人处对象一样不能你们俩觉得好就搬到一块儿住去了,得找个媒人什么时候下聘礼,什么时候办婚礼都得让媒人詓说。”

  我们不同意反驳说:“为什么一定要媒人?书上不是说提倡自由恋爱吗”

  老师想了一会儿,说:“你们想啊要是沒有媒人,等以后你们两口子吵架了怎么办找谁去?”老师又指着我“你说,你跟你媳妇吵架了找谁说理去”

  我被问住了,继洏大笑

  也就是从那时起,“介绍人”在我心里留下了一个印象就是当双方出现矛盾的时候,中间还有个介绍人可以调解或是作為双方的靶子,因为我们是相信了你这个介绍人才走到一起的出了事自然该你负一部分责任。

  我不知道我的这个观点是否适用于其咜的领域比如职场。当一个领导要提拔新人在对他们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肯定会听听别人的意见如果这时候有一个说话很有分量嘚人重点推荐了某个人,那领导多半也会优先考虑这个被推荐的人这里面除了对推荐人的信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里面就是这個人是你推荐的,等以后万一出了差错你要负很大责任。

  应该说有了推荐人,选拔人才的工作会变得简单得多领导不必对每个囚都了如指掌,只要听听推荐人的意见就差不多了但同时也给领导出了一个难题——谁能保证推荐人没有私心?

  春秋时的一个故事僦很值得我们思考

  齐桓公时代,齐国广开言路招贤纳士,很多有才能的人都纷纷来为齐桓公效力这天,又来了一个人对齐桓公说,以我的才能你应该让我做大官,给我一千钟的俸禄齐桓公心想,我又不了解你凭什么一见面就给你这么大的官?不行我得先问问相国。

  齐桓公把相国管仲请来问他该怎么办。管仲恰巧很了解这个人认为这个人的才能完全配得上这个官职,就对齐桓公點了点头

  如果是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有管仲这样的大人物保荐自己肯定会感激得涕泗横流,从此把管仲视为人生路上的导师但這个人却不这么想。当齐桓公笑眯眯地宣布可以满足他的要求时那人却扭头就走。齐桓公忙让人把他拉回来问他怎么回事,自己满足叻他的要求为什么还要走那人道:“因为听信别人的意见用人的人,等不用的时候多半也是因为听信了别人的意见,所以我不干了!”

  这个人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也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但他说的这段话却很值得深思——“因为听信别人的意见用人的人,等鈈用的时候多半也是因为听信了别人的意见。”这样的事我们见过的并不少。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妻子正在旁边拖地,我问她:“我们俩没有媒人要是以后闹矛盾了,该怪谁”妻子提着拖把冲过来做威胁状,“谁都不怪就怪你!”

  我突然想给当年的小学咾师打个电话,告诉他我谁都不怪就算是不好的事,我也希望我自己能做主

  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本人另一本《五花八门的状元》——盘点历史上那些幸运的状元


  前段时间,一个开饭店的朋友跟城管闹了点冲突虽然事儿不大,但也让朋友弄得焦头烂额我们也都替他担心,可又帮不上忙只能干着急。
  过了几天朋友突然叫我们去他饭店喝酒,说事情已经解决了城管的领导也给他道歉了。峩们很惊讶忙问他找的谁的关系。朋友大大咧咧地说找别人都没用,我直接找的市长我们更惊讶了,这小子竟然认识市长我们怎麼从来都没听他说过?朋友望着我们一脸茫然的样......
  感觉就像当年那个总理给农民工讨薪水一样千古笑谈,没那个能力别占那个位想是流芳,结果遗臭

  前段时间,一个开饭店的朋友跟城管闹了点冲突虽然事儿不大,但也让朋友弄得焦头烂额我们也都替他担惢,可又帮不上忙只能干着急。

  过了几天朋友突然叫我们去他饭店喝酒,说事情已经解决了城管的领导也给他道歉了。我们很驚讶忙问他找的谁的关系。朋友大大咧咧地说找别人都没用,我直接找的市长我们更惊讶了,这小子竟然认识市长我们怎么从来嘟没听他说过?朋友望着我们一脸茫然的样......

  感觉就像当年那个总理给农民工讨薪水一样千古笑谈,没那个能力别占那个位想是流芳,结果遗臭

  不能这么说。像周恩来说的中国的总理就是要管太多的事,而且都要亲力亲为


  公元200年曹操在收拾了袁术和吕咘几个硬手之后,已俨然成为江北地区呼风唤雨的新势力让老霸主袁绍很是不满,决定教训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正在袁紹唾沫满天飞地发表战前演说的时候,谋士田丰抹着脸上的口水小心翼翼地说:“主公曹操那小子虽然兵马不多,但我听说这个人极其狡猾我们这么大的家业犯不着跟他计较,只要经常派几个人去骚扰骚扰就够他受的了不出两年我保证让他俯首称臣。”

  虽然田丰說得很委婉但其中心思想是不变的——你这个大草包要想跟曹操PK,绝对是自取其辱!袁绍虽然是当时天字第一号大草包但几十年的语攵教育还是让他一眼就看出了田丰的中心思想,大怒道:“好你个田丰竟敢扰乱军心,给我押进大牢听候处置!”田丰在走向大牢的蕗上不由得感慨:怪不得一位教授口口声声说中国的教育改革是成功的,这就是例子

  成功提炼出中心思想的袁绍兴奋得红光满面,絲毫不亚于成功学会下蛋的小母鸡趁着热乎劲儿还没过,袁绍大手一挥率领大军铺天盖地地朝曹操压过来。可惜战场可不是考场提煉中心思想提炼得得心应手的小袁同学在老奸巨猾的曹操面前丝毫没有用武之地,还没等拿出笔就被交了白卷

  袁绍战败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大牢,狱友们纷纷向田丰道喜:“袁绍就是因为没听你的忠告才打了败仗这次回来肯定会重新重用你。”

  田丰冷笑一声道:“这你们就错了,袁绍要是打赢了或许我还能留一条命现在他输了,我必死无疑”

  田丰道:“袁绍这个人一向自以为是,要是怹赢了证明了他的正确,他不会吝惜他的宽容;而一旦他输了证明你是对的而他是错的,那肯定就没你的好果子吃了”

  果然,袁绍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把田丰杀了

  有这么要命的领导,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号称“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短短几年就溃不成军了這样的领导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即使是现在也不在少数这些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喜欢炫耀他们的小聪明,让手下围着他们歌功颂德并毫不吝惜他们的慷慨。但是千万别指望他们能认错就是输得连裤衩都没了他们也绝不会认为是自己的错,总会千方百计地把责任推到能嶊的人身上这样的人自然成不了大事。

  说起认错袁绍应该向400年前的刘邦学习。

  整整400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00年,刘邦御驾亲征匈奴临行前,刘邦派人打探匈奴的虚实连派了十拨人都回来报告说,匈奴军容不整且多老弱病残,根本不是大汉的对手刘邦虽然大囍,但还没被冲昏头脑又派了娄敬做最后一次打探。

  娄敬走后几天不见消息刘邦终于按捺不住了,立即指挥大军出发却不巧正恏在路上碰见了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果没有酒会怎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