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所说的岁寒三友风雅究竟是什么意思

最近一直在杨九红和红楼梦两个帖子里混。  拉扯上秦淮八艳之后,突然想起古书中有很多风雅的小细节。特别是女性生活方面的。遂开个帖子大家一起八一八,也算是消夏了。笑。    抛砖引玉,我很喜欢冒辟疆怀念董小宛的《影梅庵》忆语里头的一些小细节:    乙酉客盐官,尝向诸友借书卖之,凡有奇僻,命姬手抄。 姬于事涉闺阁者,则另录一帙。归来与姬遍搜诸书,续成之,名曰《奁艳》。其书之魂异精秘,凡古人女子,自顶至踵,以及服食器具、亭台歌舞、针神才藻,下及禽鱼鸟兽,即草木之无情者,稍涉有情,皆归香丽。今细字红笺,类分条析,俱在奁中。客春顾夫人远向姬借阅此书,与龚奉常极称其妙,促绣梓之。余即当忍痛为之校雠,以终姬志。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姬性淡泊,于肥甘一无嗜好,每饭,以岕茶一小壶温 淘,佐以水菜、香豉数茎粒,便足一餐。余饮食最少,而嗜 香甜及海错风黛之味,又不甚自食,每喜与宾客共赏之。姬知余意,竭其美洁,出佐盘盂,种种不可悉记,随手数 则,可睹一斑也。酿饴为露,和以盐梅,凡有色香花蕊, 皆于初放时采渍之。经年香味、颜色不变,红鲜如摘,而 花汁融液露中,入口喷鼻,奇香异艳,非复恒有。最娇者 为秋海棠露。海棠无香,此独露凝香发。又俗名断肠草,以为不食,而味美独冠诸花。次则梅英、野蔷该、玫瑰、丹 桂、甘菊之属。至橙黄、橘红、佛手、香橼,(香橼——一种水果,又名枸橼)去白缕丝,色味更胜。酒后出数十种,五色浮动白瓷中,解醒消渴,金茎仙掌,难与争衡也。取五月桃汁、西瓜汁,一穰一丝 漉尽,以文火煎至七八分,始搅糖细炼,桃膏如大红琥珀,瓜膏可比金丝内糖,每酷暑,姬必手取示洁,坐炉 边静看火候成膏,不使焦桔,分浓淡为数种,此尤异色异 味也。制鼓,取色取气先于取味,豆黄九晒九洗为度,果 瓣皆剥去衣膜,种种细料,瓜杏姜桂,以及酿豉之汁,极精洁以和之。豉熟擎出,粒粒可数,而香气酣色殊味,迥与常别。红乳腐烘蒸各五六次,内肉既酥,然后剥其肤, 益之以味,数日成者,绝胜建宁三年之蓄。(建宁——县名,在福建省西北部,农产品丰富)他如冬春水 盐诸菜,能使黄者如蜡,碧者如治(草头)。蒲藕笋蕨、(蒲——香蒲,供食用)鲜花野菜、枸蒿蓉菊之类,无不采入食品,芳旨盈席。火肉久 者无油,有松柏之味。风鱼久者如火肉,(火肉——熏肉)有麂鹿之味。醉蛤如桃花,醉鲟骨如白玉,油[虫昌]如鲟鱼,虾松如龙须,上 兔酥雉如饼饵,可以笼而食之。。脯如鸡粽,腐汤如牛 乳。细考之食谱,四方郇厨中一种偶异,即加访求,而 又以慧巧变化为之,莫不异妙。   ----------------------------  这一段吃的,搞得我很馋,江南小菜,精致啊
  酿饴为露,和以盐梅,凡有色香花蕊, 皆于初放时采渍之。经年香味、颜色不变,红鲜如摘,而 花汁融液露中,入口喷鼻,奇香异艳,非复恒有。最娇者 为秋海棠露。海棠无香,此独露凝香发。又俗名断肠草,以为不食,而味美独冠诸花。次则梅英、野蔷该、玫瑰、丹 桂、甘菊之属。  -----------------  这种东西,现在也有人吃的。时尚有个蕾克大人,她就用米醋和冰糖,泡新鲜的花朵。然后当饮料喝的,很有古风哦。    我去找找图片,不知道能不能转载。    我家里现在也有盐渍青梅,泡蜂蜜当水喝。味道很好,对嗓子也好。    可惜没有新鲜干净的花朵可以拿来腌来吃。欲风雅而不能。
  冒襄《影梅庵忆语》、沈复《浮生六记》、陈裴之《香畹楼忆语》、蒋坦《秋灯琐忆》    一本一本八吧,这四本书都好有料。啊哈
  先mark一下 晚上来细细看  ------------------    最近一直在杨九红和红楼梦两个帖子里混。      拉扯上秦淮八艳之后,突然想起古书中有很多风雅的小细节。特别是女性生活方面的。遂开个帖子大家一起八一八,也算是消夏了。笑。  --------------------  楼主MM,秦淮八艳那歪楼是偶开始的,哈哈,算是偶抛了块砖,把您这块玉给引出来了,呵呵  偶就是歪楼特别有心得,待会再给你添砖加瓦  
  作者:florajiang 回复日期: 11:35:58 
    先mark一下 晚上来细细看    ------------------        最近一直在杨九红和红楼梦两个帖子里混。          拉扯上秦淮八艳之后,突然想起古书中有很多风雅的小细节。特别是女性生活方面的。遂开个帖子大家一起八一八,也算是消夏了。笑。    --------------------    楼主MM,秦淮八艳那歪楼是偶开始的,哈哈,算是偶抛了块砖,把您这块玉给引出来了,呵呵    偶就是歪楼特别有心得,待会再给你添砖加瓦  ----------------  一起玩一起玩。时尚也有几个帖子,一会儿我给你转过来。    我今天去个新开发的小公园,本来设计的非常好,一塘荷花,岸边青草青青,垂柳葡萄架子,旧旧的木头亭子茅草屋顶,精心排列的天然山石和带皮的木头隔断,坐在水边亭子吹吹风,看看荷花和锦鲤,也算城市里难得的一份清福。    结果生生让管理的一帮子没品味的家伙给搞坏了。我去看的时候,正在岸边大兴土木修五层楼高的金属观音架子。荷花池边盖了巨大丑陋的会议中心。    憋得我一口气吐不出来,只好到网上来向往一下风雅的夏日生活。唉。。。      
  作者:蕾克 回复日期: 18:55:00 
    这张贴过,不少人看过。    恬脸再贴一次。        盐渍樱花茶。    咸味的。    我喜欢看樱花在热水中舒展开的样子。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11/1/668305.shtml  时尚的一个帖子。    实在是很有古风啊
  香薷饮的正式出处,是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本书是宋代的太医局所编制,收集和总结了当时一些制作成熟的成药处方。其中很多方子都是我们现在非常非常熟悉的,比如,我们夏天经常服用的藿香正气水,就是遵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藿香正气散的配方再进行深加工而来的,再如,女生们再熟悉不过的四物汤、逍遥散也是出自这本书,这些古方依旧沿用至今,经久不衰。          香薷饮的原料很简单:香薷、白扁豆和厚朴三味药组成。          新鲜的香薷,茎叶纤细,会盛开如麦穗般的一排排紫色的小花。干燥后茎叶以及花入药。她的香味是近似于薄荷的感觉,但是没有薄荷的那种直率和清冽,而更添了一种清缓的甜香。          古人说,夏用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黄。香薷既能发汗解表,又能祛暑化湿,如果夏天因为乘凉饮所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等症,香薷都是对此症状的好解药。    香薷饮做法简单,去中铺子抓上一两半两的香薷、百扁豆和厚朴。然后香薷10克,白扁豆5克,厚朴5克放在锅里,加入大半锅水,滚开后转小火煎煮15分钟,关火,等待冷却后,调入蜂蜜,口感会非常香甜。
  http://fuzhou.100du.com/article//5229.html    香薷饮,紫苏饮,都是出自这个帖子。    红楼梦里林妹妹夏天喝的,就是这个方子啊。后来跟宝二爷吵架,一口全呕了出来。
  浮生六记里头的:       余与芸寄届锡山华氏,时华夫人以两女从芸识字。乡居院旷,夏日逼人,劳教其家,作    活花屏法甚妙。每屏—扇,用木梢二枝约长四五寸作矮条凳式,虚其中,横四挡,宽一尺    许,四角凿圆眼,插竹编方眼,屏约高六七尺,用砂盆种扁豆置屏中,盘延屏上,两人可移    动。多编数屏,随意遮拦,恍如绿阴满窗,透风蔽日,纡回曲折,随时可更,故曰活花屏,    有此一法,即一切藤本香草随地可用。此真乡居之良法也。  ------------------  也就是种藤蔓植物,让它爬在竹编的屏风上。然后可以移动,用来遮挡阳光。    很有趣啊
  跟lz握个手,一看标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本《影梅庵》了~~~~~~
  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条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  这个,等于用荷花香来熏茶叶。    嗯,拿其他香花和茶叶放一起也不错的。茉莉,忍冬是慈禧太后最爱用的。茉莉花茶太大众了,呵呵。有机会试试别的香花。  我妈妈用腊梅泡过茶,味道也不错的。
  啊,楼上的,我觉得看古人的书里的细节,然后自己琢磨复制下。实在是很好玩的一件事儿。    八慈禧太后的生活,那个御香缥缈录里头,有用玫瑰花做胭脂。拧了玫瑰汁子,浸在上好的丝绵里。    我小的时候把整个院子的玫瑰都糟蹋了,用石臼舂碎花瓣,搞了好多花汁,也没做成功,哈哈哈。    
  《奁艳》一书有无流传   悬赏分:0 - 提问时间 19:15        提问者: 半夜半月 - 试用期 一级 其他回答
共 1 条  且看——  &明亡,小宛随冒家逃难,后病逝。著名的如皋“董糖”即由她亲手创制,并编汇有《奁艳》一书传世。&  而且.  &在董小宛所著《奁艳》一书中,记有:“雨韭盘烹蛤,霜葵釜割鳝。’生憎黄鲞贱,溺爱白虾鲜。”释义讲,韭菜以雨后最嫩且鲜,经爆炒色香独佳,风味隽永i南通地区素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俗语;但是“小暑”季节甚短,为不失“赛人参”的滋味,董小宛承袭了苏州名肴“炒鳝糊”的特点,选配了经过霜打后的葵菜,并且干藏四季备用。至于白虾,虽属黄海一鲜,但要择清明前所产,生炝后淋上陈元酒,方能“腥中渗香”。 &  所以.应该是有流传下来的。   --------------------  google来的    董小宛这本书不知道流传了没有,好像从来没听说过哦    应该很有意思
  作者:织梦为城 回复日期: 13:43:14 
    啊,楼上的,我觉得看古人的书里的细节,然后自己琢磨复制下。实在是很好玩的一件事儿。        八慈禧太后的生活,那个御香缥缈录里头,有用玫瑰花做胭脂。拧了玫瑰汁子,浸在上好的丝绵里。        我小的时候把整个院子的玫瑰都糟蹋了,用石臼舂碎花瓣,搞了好多花汁,也没做成功,哈哈哈。  ——————————————  御香缥缈录里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慈禧用忍冬花作出蒸馏水,估计就像咱们今天的爽肤水一样,当时候边看边想:慈禧这个老太婆还是满有生活情调的嘛~~~
  小广告要疯~BY鬼束千兔-- 你常用衣衣-- 操作时间: 09:48:30 --
  半塘春色,依旧绿桐桥。芽来早,红尚小,酒堪消,更愁浇,尺素何年到?江南道,秦淮藻,后庭调。权臣嬲,富绅挑,醉死梦生,强抹欢颜笑。茧作丝绦。江左佳公子,天赋比谢眺,牵马扶轿,妾如皋。      尽堂慈孝,席榻扫,添瑞脑,绣缃桃。月长照,菊常好,《奩艳》考,董糖糕。关塞胡马跃,狼烟绕,烽火燎,王旗烧,扬州砲,吴中刀。国破家亡,夫概君才貌。应是虚谣。问非生玉体,遍盖帝王诏?抑或蓬茅?                        董小宛侧记        董小宛(),金陵人。自幼慕李白之才名,取名白,字青莲。小宛为其艺名。其父荫继祖业,经营绸庄。宛三岁时,其父卒于病,遂家道中落。宛还债无门,遂自荐乐藉,归于南直隶教坊司。流连秦淮歌坊之上,周旋名士巨贾之间。声,色,艺,庖,名噪晚明,时人皆以一睹芳容为无憾。慕者万千。“庭前鞍马多鸿儒,席间纨绔无白丁”。其间不乏大家,名家。史可法,董其昌,吴伟业,方以智,陈龙有等都与之有唱和。隐居苏州半塘间,曾数度放游于两湖三山之间。与柳如是,马缃兰,陈圆圆,李香君,顾横波,卞玉京,寇白门合称“秦淮八艳”,其众大多尚气节,重情义。为历代妓家之典范,令今业内诸女汗颜多矣!宛,脾性精怪,个性禀直。颇有须眉之傲。寡文短趣之徒,概不赏面。因而,违权拗贵,屡遭恐害,兼厌风尘。十六岁时,径隐吴中半塘三年之久。恰扬州如皋名士冒辟疆三访半塘,宛奄息之际,得遇冒襄,竟病痛全消。二人对饮于榻,相见恨晚,遂自盟终身。崇祯十六年,宛(19岁)以完璧之身嫁入冒府为侧。自嫁冒家,宛上孝堂慈,下教双子(冒辟疆与苏元芳先有两子),辅持家事,佐辟疆归整文藉,且自编《奩艳》一书。其书叙尽古今贤节才慧之女子。绘得丹青无数,今仅《彩蝶图》传世。咏诗作词数百首,虽应景之作,然多为经世警俗之句,忧愤国事之感。尤为甚者,其厨艺入古今名厨十贤之列。其所作虎皮肉(董肉),与东坡肉齐名。糕点酥糖(董糖)更是维扬菜系之经典。芥片茶,滋养露,更是庇后人而今。宛尤喜菊花,育法独秘,令其霜中绽放,时人皆奇之。宛更有一僻,喜枕月而眠。随月华流动而床榻每异。     “蜂游小院伤花瓣,月到妆台妒貂蝉。不是蟠桃最长寿,只缘未落人世间”。顺治二年,胡马 窥边关,狼烟四起,京师沦丧。扬州十日,嘉庆三屠。宛伴夫避祸盐官,一日数徙,银财尽失。东突西兀。无裹腹之食,无蔽体之裙,惶惶乎不可终日。后“王师”既定中原,遂复归如皋。遭此劫难,又操重振家声之劳,更兼侍弄辟疆之病,终究天忌红颜。顺治八年正月初二,宛于如皋冒家与世长辞,享年二十八春。一代名妓早夭,令人扼腕。后有好事之徒,依恋宛之才情,弗忍见其死,空穴来风,嫁其遗踪于鄂妃。平添清宫四大悬案而今。      然宛之死,弥足堪哀。苟世冒襄寡言其情,而多叙与圆圆之亲。  -----------------  继续google,才子才女们别笑话我,我就是这么没文化。    这个小传不知道谁写的,看来传下来的那本书应该是不全。    只有彩蝶图和菜谱之类的。
  这个需要慢慢看  先记号
  ——————————————    御香缥缈录里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慈禧用忍冬花作出蒸馏水,估计就像咱们今天的爽肤水一样,当时候边看边想:慈禧这个老太婆还是满有生活情调的嘛~~~  -----------------------  握手,那个完全是制作精油和花水的方式!    精油是上层的蒸馏,花水是下面留下来的水。    你看过《香水》那本书没?法国人提炼香精油,一种是蒸馏法,另外一种就是油脂吸收法。    那个男主角,发现蒸馏不能提炼美女的体味,就用油脂来裹住美女的尸体然后吸收提炼。抖下,其实夏天讲恐怖故事鬼故事和风雅的美容美食都合适哈。。。
  作者:织梦为城 回复日期: 13:57:26 
    ——————————————      御香缥缈录里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慈禧用忍冬花作出蒸馏水,估计就像咱们今天的爽肤水一样,当时候边看边想:慈禧这个老太婆还是满有生活情调的嘛~~~    -----------------------    握手,那个完全是制作精油和花水的方式!        精油是上层的蒸馏,花水是下面留下来的水。        你看过《香水》那本书没?法国人提炼香精油,一种是蒸馏法,另外一种就是油脂吸收法。        那个男主角,发现蒸馏不能提炼美女的体味,就用油脂来裹住美女的尸体然后吸收提炼。抖下,其实夏天讲恐怖故事鬼故事和风雅的美容美食都合适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嗯嗯嗯,看过看过,印象很深的是男猪在一个女人的作坊里面怎么样把盛开的风信子花变成香脂,然后又怎么变成精油,真是奇妙的过程~~~~~~~~
  “宫里头出名的是零碎小吃。秋冬的蜜饯、果脯,夏天的甜碗子,简直是精美极了。甜碗子是消暑小吃,有甜瓜果藕、百合莲子、杏仁豆腐、桂圆洋粉、葡萄干、鲜胡桃、怀山药、枣泥糕等等。甜瓜果藕不是把甜瓜切了配上果藕,而是把新采上来的果藕嫩芽切成薄片,用甜瓜里面的瓤,把籽去掉和果藕配在一起,用冰镇了吃。葡萄干、鲜胡桃,是把葡萄干(无核的)先用蜜浸了,把青胡桃(南方进来的)砸开,把里头带涩的一层嫩皮剥去,浇上葡萄汁,冰镇了吃。吃果藕可以顺气,吃青胡桃可以补肾。其他像酸梅汤、果子露就不在话下了。  -------------------  宫女谈往录里头摘出来的    我发现我就惦记吃的。厚厚    我哪天给小孩子做做这个甜碗子吃吃。感觉不错啊。    是消夏的好物
  御香缥缈录我就是找不到电子版。    想把忍冬精油花水的制作方式copy一个呢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html    吴藻这个女才子,是香畹楼,紫姬公公陈文述的女弟子,这个陈端生的族人。    羡慕的点头。果然才女都是扎堆的。  今天东翻西翻这些资料,还是很有趣的。不过贴的太散漫了。不好意思。  改天重新贴过吧。    
  MARK再看
  我姑姑做一种枣泥山药糕    是把鲜山药蒸熟了,压成糊状,和上糯米粉做糕,然后把枣泥做馅,还有点果脯什么的,上笼蒸熟     不知道跟宫廷山药糕有没有共同之处,笑。总之都很好吃很补人。
  单纯为了织梦美眉顶一个。  古人书看得不多,美好小细节基本不记得。说两句非常喜爱的曲词吧。    西厢记:金莲蹴损牡丹芽,玉簪抓住荼蘼架。  我觉得跟红楼梦那“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出茯苓霜”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曲词对仗工稳细巧,用花名代替实物,很美好的一副画面。还被镜花缘里某美眉引用,作为“花斗”这个谜面的谜底。    牡丹亭: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想象一下,丽娘小姐小心翼翼地走在草地上,生恐草上的泥沾了自己换的新袜子;而看见花儿,不由得想起汉代宫中因为珍爱花卉怕鸟糟践,将花上击了无数金铃便于示警的典故。
  青岛的张青青,84年的,巨丑,以拉拉的身份,到处招摇装骗,  骗了很多人的钱,,,    各位单身的TT要小心了啊
  作者:nino1029 回复日期: 22:33:52 
    “宫里头出名的是零碎小吃。秋冬的蜜饯、果脯,夏天的甜碗子,简直是精美极了。甜碗子是消暑小吃,有甜瓜果藕、百合莲子、杏仁豆腐、桂圆洋粉、葡萄干、鲜胡桃、怀山药、枣泥糕等等。甜瓜果藕不是把甜瓜切了配上果藕,而是把新采上来的果藕嫩芽切成薄片,用甜瓜里面的瓤,把籽去掉和果藕配在一起,用冰镇了吃。葡萄干、鲜胡桃,是把葡萄干(无核的)先用蜜浸了,把青胡桃(南方进来的)砸开,把里头带涩的一层嫩皮剥去,浇上葡萄汁,冰镇了吃。吃果藕可以顺气,吃青胡桃可以补肾。其他像酸梅汤、果子露就不在话下了。        听听就很有感觉了。~ 想想现在的添加剂食品,唉~  -------------  使劲点头,我现在进超市,觉得都没啥可买的    所以馋pk懒,还是馋完胜,自己努力动手多做点吃好了
  作者:我是爱红姐姐 回复日期: 23:29:22 
    单纯为了织梦美眉顶一个。    古人书看得不多,美好小细节基本不记得。说两句非常喜爱的曲词吧。        西厢记:金莲蹴损牡丹芽,玉簪抓住荼蘼架。    我觉得跟红楼梦那“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出茯苓霜”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曲词对仗工稳细巧,用花名代替实物,很美好的一副画面。还被镜花缘里某美眉引用,作为“花斗”这个谜面的谜底。        牡丹亭: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想象一下,丽娘小姐小心翼翼地走在草地上,生恐草上的泥沾了自己换的新袜子;而看见花儿,不由得想起汉代宫中因为珍爱花卉怕鸟糟践,将花上击了无数金铃便于示警的典故。  ---------------  这两个很妙啊。镜花缘里好玩的东西甚多,但是太深奥了。我看的头疼,所以下本都没怎么看。就看上本周游列国稀奇古怪了
  *****小广告,删除并封杀2年---戏-- hmjys-- 操作时间: 23:47:26 -- 5259396
  想起大学看书看到古人熬过数九寒冬的一细节    画幅梅花图 81朵花瓣 每天染红一朵  全幅图变彩了 春天就来了    当时萌惨了 太风雅了  然后我后来效颦也做了个算飞去男朋友那倒计时牌 囧 = =
  作者:囡小囡 回复日期: 13:51:20 
    想起大学看书看到古人熬过数九寒冬的一细节        画幅梅花图 81朵花瓣 每天染红一朵    全幅图变彩了 春天就来了        当时萌惨了 太风雅了    然后我后来效颦也做了个算飞去男朋友那倒计时牌 囧 = =   ---------------  这位同学很浪漫啊,这个东西应该是清朝宫廷的    我记得是是数九寒梅图。好像还有首诗:    二
清代盛行填写《九九消寒图》  
清朝入主中原,定都北京之后,随着满汉文化的日益融合,作为填写《九九消寒图》这种岁时风俗,在宫廷中颇为盛行。据清吴振棫所著《养吉斋丛录》记载:“道光初年,御制‘九九消寒图’,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字皆九笔也。懋勤殿双钩成幅,题曰‘管城春满’。内直翰林诸臣,每年冬季都要填写这种“九九消寒图”。[11]先由宫中懋勤殿制成待填描写的消寒图。该图四周采用木框插榫而成,并裱以纸绫。其“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寓迎春之意。每年冬至节前挂在室内,届时由室主人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起,逐日填廓,每字九笔,每天一笔,每填写完一字便过一九,句成而九九八十一天尽(图一)。  -----------------  http://blda.bl.gov.cn/detail.asp?id=731&pg=0    这里搞来的。    古人玩儿的一种东西。就是每天写一笔填红,八十一天写完八十一笔。冬天就过完了。厚厚  
  我想起一个,貌似是当年看李后主和昭惠后的故事的时候,说昭惠后周娥皇极其富有生活情趣,除了发明了很多服饰和妆容上的新法子,还在夜晚不点蜡烛,全以夜明珠照明,使夜晚如同白昼。    当然,这个看上去好像不止富贵,简直有点奢华了,呵呵
  再亮也没有电灯亮嘛,所以不算啥,我很小农的鄙视了一下夜明珠。。。    话说苏东坡那首玉骨冰肌,自清凉无汗,我一直很喜欢啊,真适合夏天看。哪天找人抄在折扇上,应该是夏日风雅小物吧。我倒是买了大小不同的很多宣纸扇,都是扇纸没贴的那种,写好了再用浆糊粘粘牢。    洞仙歌     作者: 苏轼           余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死已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书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才子而福贵,定从福慧双修得来&    好象是张潮说的,移来说冒辟疆也是可以的.
  楼上滴,你一说双修我就想歪,嘿哈哈哈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首楞严经》    恍然大悟!
  马克    有潜力贴    
  随园食单里面大概很多
  马克  养肥了再看
  这个真美好啊  我下次也学着做一做  
  张岱的书里写自己和友人成立品蟹之会,看得我也很馋:    一到十月,余与友人兄弟辈立蟹会,期于午后至,煮蟹食之,人六双,恐冷腥,迭番煮之。从以肥腊鸭、牛奶酪,醉蚶如琥珀,以鸭汁煮白菜如玉版,果蓏以谢橘,以风栗、以风菱。饮以玉壶冰,蔬以兵坑芛,饭以新余杭白,漱以兰雪茶。     
  不错啊~~挺好 以后学学
  袁枚  随园诗话
  马上寒食该吃的苦槐冷淘饧粥
  快速马克一下,喜欢喜欢
  马克  养肥了再看
  今天天气好晴朗啊
  现代人的生活跟古人比起来,真是又粗糙又没情调。
   张岱的书里写自己和友人成立品蟹之会,看得我也很馋:        一到十月,余与友人兄弟辈立蟹会,期于午后至,煮蟹食之,人六双,恐冷腥,迭番煮之。从以肥腊鸭、牛奶酪,醉蚶如琥珀,以鸭汁煮白菜如玉版,果蓏以谢橘,以风栗、以风菱。饮以玉壶冰,蔬以兵坑芛,饭以新余杭白,漱以兰雪茶。       -----  话说螃蟹这样吃,还挺有创意的。
  冒辟疆,此人和胡兰成有的一拼. 他笔下和董小宛那真是神仙眷侣,但是事实他就是一凤凰男,吃她的,穿她的,还让她恪守妾侍之道,冒辟疆的原配打骂董小宛的时候他从不出头,还得要董小宛做家务.写的那些精美佳肴,都是董小宛自己做的!后来逃难的时候他带妻带子,但是顾不上董小宛,妾嘛,自生自灭吧.躲了几天太平了,他又带这老婆孩子回来,一看,家还在,妾也在,而且这美妾吧,也很妙,只字不提被丢弃与危难之中的事, 只说与相公定是前世有缘,可以重聚云云. 于是才子挺高兴,还写了几首诗夸夸自己的爱情奇缘.
  mark  
  喜欢  学习了
  记号。
  好YY啊~~~
  真是风雅的生活呐``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出自潇湘馆的联题  因为潇湘馆周围都是滴翠绿竹,潇湘馆本身也是个碧竹小筑,所以宝鼎里熏香的烟也被染成绿色  在轩窗旁下完了一盘棋后,指尖也染上可一丝沁凉    我觉得还蛮静雅的,悠然自得的感觉,尤其在燥热的酷暑时,这样的环境,是给人饮入山泉的宁静清凉    我分析得有点乱七八糟,,但是觉得这种感觉还不错
  这么妙的贴子可惜跟贴不多啊  少年时候读古代小说很喜欢这些的,可惜后来就很少看了,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少闲情逸致了
  我看的是将“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每天写一笔,每个字都是九划,写完数九寒冬也过去了,垂柳吐绿,诗意啊诗意。
  mark下
  爪··
  很有意思,慢慢看
  是要马克的
  美好的贴
  原来看过陆羽的《茶经》中关于泡茶时水的选择,连江边的水和江中心的水都要分得一清二楚,不过还是心向往之~~    不过现在环境污染成这样,水已经不是他那时候的味道了吧
  我说名字怎么这么熟,原来是梦梦。    提起富贵风雅的小细节,第一个浮现脑海的就是“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没一个字写富贵,但非富贵人家不能有。没一个字写风雅,但非风雅人不能见。  
  恩 为这些美好的细节留名
  爪~为毛不继续了呢-.-
  私以为,袁宏道的做派无一不风骚,独抒性灵,文字干净清润,读来如韵极而雅。    就以初中课本入选的一则散文《满井游记》为例:“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鸽。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情女之贵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实在灵气十足,美得无可胜收。
  我还是对古人那些有着风雅名称的菜感兴趣!  
  红楼梦里不少啊,    小时候,整个暑假,天天抱着红楼梦流口水的。
    作者:夏绵延 回复日期: 10:24:35  回复
      喜欢    学习了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人所说的文约而事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