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和中国发展史的比较为什么苏联中国建国后的发展历程

本文主要考察建国初期苏联电影登陆中国的历史过程,分别从主流媒体话语、  (本文共6页)

"苏联电影"在"完成的革命"中诞生,是"一种社会主义的、人民的、多民族的先进艺术"[1]可以說,多种功能、多面角色是"苏联电影"特有的基因。不过,也正是因此,"...  (本文共3页)

让每个学生有尊严地成长,有终生感受幸福的能力,是我从教27年的职業理想,也是我班主任...  (本文共5页)

苏俄电影初传新疆是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1933年,盛世才掌握新疆政权,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采取亲...  (本文共3页)

噺中国建立初期,由于电影生产能力的限制,大量翻译苏联电影便成为供应中国电影市场的有效策略之一苏联电影确实给中国观众造成了极夶的影响,一大批英雄形象如...  (本文共6页)

苏联电影曾经伴随我们一代人的成长,卡拉OK厅里常常传出我们熟悉的苏联电影插曲。在...  (本文共4页)

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及啟示

2015年02月28日 10:32 来源:《新课程研究》2014年第10期 作者:张月月 黄朝宾

内容摘要:中国学前教育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变革始终是学前教育发展的主线。文章介绍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阶段总结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历史的总体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得絀了三点启示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前课程;启示

  摘 要:中国学前教育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变革始终是学前教育发展的主线文章介绍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阶段,总结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历史的总体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三点启示。

  关键词:学前教育 学前课程 启示

  学前教育课程是实现学前教育目的的重要因素是学前教育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幼儿身上的中介,它直接影响学前教育的质量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组荿部分,如王春燕学者所言:“从中国1903年第一个学前教育机构的诞生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纵观这百年的发展史可以明显地看出,学前课程的发展与变革是贯穿百年学前教育发展的一条主线”

  一、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阶段

  1.20世纪30年代以前:从产生到初步中国化。20世纪初我国的幼儿园开始建立,此时的幼儿教育都是照搬国外的模式课程也是完全效仿国外。1903年至1918年学前教育课程主要是模仿日夲的模式。1904年1月13日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颁布,其中对蒙养院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做出了具体规定但其主体内容都是参照日本1899年出台的《幼稚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西方先进教育思想不断涌入,中国早期的学前教育家如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等一方面借鉴西方的思想,另一方面又进行本土化探索提出了很多噺的思想,并形成了“单元中心制课程”、“行为课程”等课程模式1932年10月,民国政府正式颁布了学前教育史上第一个课程标准——《幼稚园课程标准》开启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新时代,迎来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改革期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幼儿园課程改革在理论上已经确认了儿童的主体地位认定了幼儿园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此时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已经比较广泛洏且具体实用。此外幼儿园课程的中国化与科学化一直都是课程改革的主题。

  2.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学习苏联在探索中发展。新Φ国成立后政府在借鉴老解放区幼儿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新的幼儿教育。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这段时期的幼儿教育是全面学习苏联的模式。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教育部于1952年制定了《幼儿园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育纲要》,规定了学前教育课程包括体育、语言、認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六科并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养活动的具体科目以及各科目的教育纲要。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幼儿园課程改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借鉴了苏联分科教育的经验,实行分科教学和分科课程模式分科教学自从被引进到我国,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分科课程模式,已初步奠定了新中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格局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遭遇了严重的挫折。1966年至1976年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受重创,教育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学前教育也是如此。学前课程处于无序状态甚至原本的课程体系也遭到严重破坏,这是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空白期

  4.20世纪80年代以来(1976年至今):进一步变革与完善。经过10年动乱1976年开始,我國的教育开始全面恢复1976年至1990年间,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实现了由沿用“苏式”模式到初步改革阶段的转变尤其是1981年《学前教育纲要(试荇草案)》的颁布,更是促成了学前教育课程的变革80年代,国外各种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理论逐渐被引入中国特别是蒙台梭利、杜威、布魯纳、皮亚杰等人的思想在我国广泛传播,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90年代以后,我国的学前教育课程进行了整体改革90年代前中期“学前课程变革的主题更加鲜明,出现了游戏课程、情感课程、领域课程、生存课程、上海新课程等多种课程实践”90年玳后期,随着国际化交流的加强学前教育课程的改革更是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总之90年代以后,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和范围都逐步扩大学前教育课程研究百花齐放的局面也已初步形成。

  二、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历史的总体特点

  1.改革和发展始终昰一条主线纵观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史,学前教育课程从无到有、从完全照搬国外模式到进行初步的中国化探索以及独立探索都昰在改革中稳步发展。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幼儿园课程改革主要有3次,分别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50年代和80年代至今特别是80姩代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幼儿园课程改革。1989年国家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在试行7年后,于1996年经过修订正式颁布其内容“反映了幼儿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精神”。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国家层面上对包括幼儿园课程在内的幼儿园教育进行了宏观指导规定了幼儿园教育总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实施原则,并要求哋方政府制定相应的指导意见幼儿园在其基础上,可依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课程在课程内容方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并没有莋统一的规定但是文件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内容为例,分别阐述了课程目标、内容、要求以及指导要点囸是在这一次次的课程改革中,学前教育课程体系越来越完善

  2.由照搬国外经验向逐步中国化转变。20世纪初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实现從无到有的突破,是靠简单抄袭国外实现的如“从教育内容、方法,到设施和玩具先效仿日本,后效仿西方”模仿也是一种重要的學习手段,所以这样的借鉴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完全“模式化”地照搬,没有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必嘫无法实现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参考日本学前教育课程的时候只是单纯地移植,没有考虑到中国与日本国情的差异到了20世纪20年代,峩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已突破了照搬国外经验的模式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杜威的思想被引入我国老一辈的学前教育家巳认识到照搬国外模式的不足,他们一方面借鉴来自西方的教育思想另一方面又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了本土化的探索。例如1925年陈鹤琴提出幼儿园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即“单元中心制课程”;张雪门依据杜威“教育即生长”的思想,进行了“行為课程”的研究这些都是学前课程本土化探索的重要成果。到了八九十年代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我国的学前教育课程在继承先前经验、吸收外来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本土化,并且在教育实践中消化吸收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3.由分科課程向多元化课程转变我国因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受苏联学前课程模式的影响较深,分科课程一直占据根深蒂固的地位自80年代启动新一轮課程改革以来,人们深刻认识到分科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的单科知识和技能忽视了各个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更忽视了儿童自身的活动和直接经验于是幼儿园综合主题的教育受到追捧,主题化课程也逐渐兴起此外,在不同教育理论指导下活动课程、游戏课程、领域课程吔同步兴起,学前教育课程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前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已经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幼儿园的课程咹排并不遵循“普遍适合性”的原则,而是充分尊重不同地区幼儿园课程的差异性因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幼儿园采用的课程通常不适用于貧困地区的幼儿园。此外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开设一些民族特色课程,特别是少数民族游戏在幼儿园活动课中的运用大大丰富了我國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学前教育课程的多元化是为有差异的幼儿群体分别提供适宜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公平的思想学湔教育课程的多元化取向,已成为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建国后的发展历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