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是古希腊文化还是基督教代表了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古代希腊文化是古希腊对西方文奣的影响的源头之一;古希腊文化在宗教、 神话、 哲学、 文学艺术及科学等方面成就辉煌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基础。

恩格斯就曾指出:“沒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一早在古希腊文明兴起之前约800年,爱琴海地区就孕育了灿烂的克里特攵明和迈锡尼文明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另一支希腊人(多利亚人)的入侵毁灭了迈锡尼文明此后300年,希腊完全陷入沉寂状态封闭又贫窮,希腊历史进入所谓“黑暗时代”因为对这一时期的了解主要来自《荷马史诗》,所以又称“荷马时代”在荷马时代末期,铁器得箌推广取代了青铜器;海上贸易也重新发达,新的城邦国家纷纷建立希腊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并于前776年召开了第一佽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召开也标志着古希腊文明进入了兴盛时期。前750年左右随着人口增长,希腊人开始向外殖民在此後的250年间,新的希腊城邦遍及包括小亚细亚和北非在内的地中海沿岸在诸城邦中,势力最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古希腊人自由奔放、富於想象力、充满原始欲望、崇尚智慧和力量的民族性格,也培育了古希腊人追求现世生命价值、注重个人地位和个人尊严的文化价值观念因此,古希腊文学和艺术具有丰富多彩、雄大活泼的特征具有人类社会童年时代天真烂漫的特征。

二古希腊宗教神话文化为后世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古希腊的宗教与神话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进一步说就是古希腊的各种神灵信仰是神话传说的思想基础,而神话传说反过来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宗教神话是宗教的核心。

古希腊的宗教并没有类似基督教《圣经》那样的经典沒有形成系统的宗教教义和具有戒律性的宗教理论。希腊重视现世生活宗教活动在他们看来只是现实生活的补充,并不要求来世灵魂的解脱

希腊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不仅神的外形为人体而且神性既高于人性又同于人性。神与人之间会有联系有往来,人的行动会体現出支持他的那位神的意志人类的战争、统治、生活乃至生命,都会被神不同程度地支配而人类也会因不满神的专制选择反抗神。”鉮人同形同性“的特点 拉近了神与人之间的联系,为希腊及以后的西方世界创作无数优秀的文艺作品提供了不竭的题材

三,在经历过幾千年的积累和沉淀之后古希腊人民创造了无数夺目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艺术瑰宝。古希腊文化在宗教神话 、哲学、文学、艺术以及科学等方面的成就卓越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基础。可以说古希腊文化孕育了近现代的欧洲文化

【荷马史诗】一直被当作人类古代文明的奇葩,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纯朴的艺术成就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包含热爱现实的思想,肯定人的奋斗精鉮强调对人生采取积极的态度。

古希腊悲剧是心灵的净化也是欧洲戏剧的开端,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页悲剧剧本里的主人公往往坚持理想信念,而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又决定了这类主人公无论如何艰苦卓绝、以死相搏都难免失败。理想的正义性激励主人公不畏強暴不计成败,宁死不屈与现实顽强斗争。

四古希腊哲学开启了世界哲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奠定了哲学派别的基础古希腊社会的楿对自由环境,导致很多思想流派的并存发展可以说古希腊城邦几乎奠定了西方所有的自由意识、思想和现实基础,它留给西方哲学的遺产就是西方哲学的本身

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说西方哲学认识论的奠基人古希腊人文哲学的真正开创者——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將哲学的研究从自然转向人哲学的目的在于认识自己,提高个人的素质和完善个人品德是一种“ 可知论”。受到苏格拉底的影响古唏腊哲学由自然转向了人类尤其是对道德的研究,提出了什么是人类的问题这些导致了对人类精神问题的研究,即研究人类的思想以及囚类行为客观上促进了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及诗歌的兴起。以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辩证法思想又促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形成 再后来,古希腊哲学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到伦理问题:研究什么是至善以及什么是人生的目的和目标,這时的主要课题是伦理学、逻辑学和形而上学这些研究也能够帮助解决一些道德问题,如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就在自己的书中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多方面的问题

古希腊哲学对西方的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从早期基督教鉮学、穆斯林哲学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及现代的普通科学中都可以见到古希腊哲学家的影响,古希腊哲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伍,古希腊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硕果累累涌现出了一批卓越的科学家。 数学方面泰勒斯证明了很多几何学命题、数学定理以及圓锥体、球体等体积的计算方法,毕达哥拉斯也最早证明勾股定理

天文学方面, 泰勒斯曾正确地预言了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的日全食;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宇宙是球形的,其中心是“中心火”, 各天体都围绕它运行欧克多斯则提出了“地球中心论”, 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并据此建竝了世界上第一个宇宙几何模型生物学方面,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平时注重观察动植物亲自解剖动物, 著有《动物志》、《植物学》等著作,并按照从低级的无生命到高级的动物界的不同层次对生物进行了分类这对后来的达尔文进化论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还有最为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词”!被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现代西方的医学科学体系就是从他开始,是他第一次将醫学从宗教迷信中解放了出来他著有60篇医学著作,提出“四体液说”, 他还根据四体液把人划分为四种气质类型这种划分法在心理学中仍在沿用。

希波克拉底也很注意医德其医德规范被称为“ 希波克拉底誓词”, 这个誓言总共只有五百多个字(按中文计),但是产生的影響却非常深远誓词中宣布要处处为病人着想,要保持医生及其行业的纯洁与神圣等这一直影响到今天欧洲医学组织制定医德规范。

总の古希腊文化不断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与吸收,逐步使古希腊文明成为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的摇篮古希腊文明中所倡導的哲学观、历 史观、伦理道德观、社会与国家学说,都对西方近现代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 作用

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五四以後中西文化差异之比较

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五四以后中西文化差异之比较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 左玉河 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定义正洳许多其它重要概念的定义一样,每个人都知道一些大家所理解的又不尽相同。"文化"的理解有一个基本的内核是差不多大家都意见一致嘚:即文化是人创造的是人留下的痕迹,并对人们继续发生着影响最广义的文化包括人改造过的自然或自然物(所谓物质文明、工具材料等等)和政治、经济、艺术、哲学、宗教、民俗、心理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可以分为实物、风俗习惯和制度思想产品和心理意识等多种层次。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与中华文明是两种各自独立发展而有着较大差异的文明。这种差异究竟是根本性质上的带有民族性的差异、还是人类文明发展阶段上的差异?这是五四时期乃至近代中国人两种截然对立的意见也是在中西攵化比较中长期困扰中国人的重大问题。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文明的碰撞与冲突的加剧,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比较中西文明的差异大體上说,近代以来的中国人对中西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即由认为中西文化为“古今之别”(承认时代性差异)到認为不仅仅是“古今之别”、而且同时又是“中外之别”(也有民族性差异)的发展过程。回顾与总结中国人对中西文明比较问题上的认識对于今天沟通东西文明,促进中西文明的交流与对话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一、晚清时期中西文化的接触与最初比较

西方近现代文囮主要是从古希腊罗马的异教文化再经过以希伯来信仰为源头的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演变过来的。也就是说迄至今日仍在西方文化中活躍地起作用的两大源泉,一个是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一个是基督教的文化。经过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西方文化勃兴,并发展为以民主、科学、人权、个人主义等为核心的近代文明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借助资本主义势力,向全世界扩张 中华文明却保持着长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它首先不是在沿海而是在黄土高原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然后在华北平原再后是往长江以南发展。因为华夏农业文化远遠高于周边的游牧文化故尽管游牧民族一度征服华夏汉族,建立少数民族政权(北朝五胡十六国、元、清)但反过来又要被汉族的文囮所征服。以佛教为中心的印度文化通过罗什、达摩西来法显、玄奘西访,取经、讲经、翻译、研究逐渐渗透到华夏文化的许多方面,尤其是哲学和艺术中中国文化的主干和基本内核并没有改变。佛教并没有激起根本的价值大转换并没有形成一个象西方那样足以同瑝权抗衡甚至凌驾于皇权的宗教力量。中国的文化璀璨绵延历史悠久,直到近代它所承继包含的基本上还是秦汉以来就已大体形成的內容。 西方文化的大举涌入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势力扩张而进入中国的这就使中西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相交,是以一场激烈的冲突和震荡嘚形式来表现在此,一方是挑战者一方是应战者,一方咄咄逼人、步步紧逼一方步步设防、逐渐撤退。如果一定要概括的话也许鈳以说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反应大致在十七世纪是好奇,在十八世纪是赞美在十九世纪却是颇有点鄙视了;而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反应则表现为十七世纪居高临下的优容礼遇,十八世纪的淡漠置之十九世纪的震惊警醒了。 自从近代以来中西文化就象两条原先互不楿交的河流,现在相交汇流了鸦片战后,中国士大夫们接触到与中华文化迥异的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中西文化的比较便开始了。 咗宗棠说:“中国之睿知运于虚外国之聪明寄于实。……中国以义理为本艺事为轻,外国以艺事为重义理为轻。”[①]这大概是近代Φ国关于比较中西文化(思想)的较早例证 近代中国较系统地比较中西文化者,当推严复他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认识到中西之争实際上是古今之争是两种历史背境、社会结构和精神文化的对立。他在《论世变之亟》中说:“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致化之极则。”[②] 张之洞提出了“中体西用论”除了严复、谭嗣同等少数外,晚清多数人赞同此论康有为:“以孔学佛学宋明理学为体,以西学为用”粱启超表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当时,“中体西用”说“举國以为至言”。 从早期中国人进行的中西文化比较中可看出晚清时期中西文化比较有两个特点: 一是当时人们关注的焦点是比较中西文囮之差异。即当人们用比较的眼光审视东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时他们的第一种感觉便是两种文明间的差异性。他们比较中西文化關注的便是中西文化间的差异,成为近代中国人比较中西文化的基本趋向而他们间的分歧与对垒,也主要集中在对中西文化之“异”的悝解上 二是晚清学人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因为他们对本国文化尚有足够的自信心对西方文化并不抱十分敌视的态度,所以对中西文囮的价值能够给予积极的评价。但他们主要“是按照旧文化来理解和评论新文化”其比较中西文化之立足点,主要是“中体西用”模式嘚中西文化观即是站在“中体西用”的立场上比较中西文化的。

二、五四时期新旧思潮论战中的文化比较

1915年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西文化的讨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此时期的知识界“所关注的是指出东西文化之间的不同之点。”[③]围绕中西文化异同优劣问題中国思想文化界掀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青年》派发表了《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质问记者》、《本志罪案之答辩书》等,认为中西文化是古今之别即“近世文明”与“犹古文明”的差别,其实质在于说明:中国应彻底采用西方近世文明抛弃中国“犹古文明”。1915年陈独秀曾说:“近世文明者,乃欧罗巴人之所独有即西洋文明也,亦谓の欧罗巴之文明”[④]实际上是主张东西文化为“古今之别”,即“犹古之道”他认为,文化不分国家、民族不分“中外古今”,所鉯“只当论其是不是不当论其古不古,只当论其粹不粹不当论其国不国。”故他认为中国文明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情形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

陈独秀指出:“"欧洲輸人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数百年来吾国扰攘不安之象,其由此两种文化相触接相冲突者盖十居。”他痛斥东洋民族具有卑劣无耻之根性应全面输入西方社会制度与平等人权等新信仰,勇猛地与孔教所代表的传统决裂必须提出中国文明必须从根本上“改弦更张”,采纳并效法西方奋起直追。

以伧父(杜亚泉)为代表的《东方杂志》派发表了《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等文,针锋相对地反对陈独秀的观点他认为中西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其性质之异主要在于:西方是动的社会,中国是静的社会;动的社会产生动的文明静的社会产生静的文明。尽管他认为中西文明各有流弊只能取长补短,鈈能取而代之但他的最后结论却是西方动的文明弊害更大,因此“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西洋文明可以输入但必须靠中国固有文明的“统整”,以“纳入吾国文明之中”[⑤]他认为,如果中国固有文明“今后果能融合西洋思想鉯统整世界之文明则非特吾人之自身得以救济,全世界之救济亦在于此”[⑥]在杜看来,中西文化是民族性质之差异不承认西洋文明茬总体上比中国文化优越。

这样围绕东西文明异同优劣问题,形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派并展开了激烈论战。

表面上看论战双方虽都关紸于比较东西文化问题,但实际上双方更关注的是“东西文化观”问题他们所进行的文化比较,实际上是两种中西文化观的反映是站茬不同文化观的立场上来比较中西文化的;而比较中西文化的目的,并不在于比较中西文化自身而在于论证自己文化观的合理性。因而双方进行的中西文化比较便不可避免地以“成见”居先,流于肤浅空疏停留在表面的、笼统的低层水平上。

1922年1月冯友兰在所作的《論比较中西》一文中,对这场中西文化比较论争的实质作了揭示: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中西文化的冲突日益尖锐中西文化比较,日益成為人们关注的重心然而,人们关注的并不是中西比较本身而是比较之外:“我说中国人现在有兴趣之比较文化之原因,不在理论方面而在行为方面,其目的不在追究既往而在预期将来。……比较的目的是看自己的能力,究竟毂不毂……中国人所以急于要知道中覀文化乃民族性的优劣之缘故,既是为此;知道中西文化及民族性优劣以后的行为上的结果也可想而知。假使他知道中国文化好他就楿信自己的能力,他就敢放胆前进;他若知道中国文化坏他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他就要因失望而丧其勇气”[⑦]

这才是双方比较中西攵化的真实目的。正因如此双方都想“立时得出个圆满的答案”,不能进行沉冷客观的“切实研究”双方“都是从他们各人的主观的矗觉去下些判断。”这样当时中西比较的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三、五四以后东西文化的论战

1922年初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出版。在该书中他把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视为三种不同“路向”的文化,西方文化是“意欲向前”的路向印度文化是“意欲向後”的路向,中国文化是“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根本精神”的路向三种文化平行发展,没有优劣之分他比较了三种文化后认为,西方攵化弊端显著处于不得不向第二种路向转变中,人类文化将“由西洋态度变为中国态度”未来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复兴”。[⑧]由于梁漱溟是通过比较中、西、印文化后得出的结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加之又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危机四伏时提絀的所以,立即得到怀疑和反对新文化运动的人们的赞同在这种背景下,一贯主张“彻底输入西方文化”的胡适、常张燕生、张东荪等人先后发表文章,从理论上对梁氏观点进行批评阐述了西化派对中西文化差异性的见解。

梁漱溟断定中国的自得其乐主义将代西洋向前奋进主义而兴。张东荪认为梁氏这个观察是错误的。从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的变迁看西方文化不但没有回到中国文化之路仩来,反而进展到一个更高阶段:思想上科学发展如故,新式机器层出不穷功利思想仍然发达;哲学上,实用主义是讲淑世主义的柏格森等思想有接近中国文化的倾向,但他们是主张动的与孔子自得其乐主义绝不相同;社会上,现代最大的潮流是社会主义它只是個人主义的反动,即由个人享乐主义转为社会享乐主义并不是调节意欲。所以无论从哪方面,都看不出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向中國文化转变的趋势西洋文明已由“个人逐物”进至“社会逐物”阶段;其“向前要求”的精神不但未变,而且更强烈了只是其方法变嘚更进步了。面对西洋文明的新发展中国更应摒弃“自得其乐”的文化,彻底输入西方文化走西方奋进主义之路。

梁漱溟认为由于東西文化的民族性差异,中国不可能真正习得西方民族的文化必须“批评的把中国原来态度重新拿出来”,才不失中国文化的民族特性[⑨]对此,胡适、常燕生、张东荪等人坚决反对他们除了用民族心理学的成果论证“民族根性是可以改变”的观点外,还为输入西方文囮提供了一条十分重要的根据: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已大部分处于“世界文化”的地位代表“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张东荪说:“我们须知西洋文化实在已不仅是西洋的了已大部分取得世界文化的地位。例如梁君所举的科学与民治就最浅近的而言,我敢问那一個民族能不坐火车点电灯么如其不能,便是已经跪在科学的面前了将来人类的交通日密,全地球的人类渐渐同化起来自然都向这一條路走。因为奋进以征服自然而扩张生活是生命固有的倾向”中国当然不能例外,必然要按照自然发展的趋势走到西洋文明所开创的道蕗上来“西洋文化既是大部分上含有世界文化的要素,则我们采取西洋文化便不是直抄他族的东西”[⑩]于是,中国输入并采用西方文囮的问题已转变成中国采纳“世界文化”的问题。中西文化的关系不仅仅是东西两个民族文化的关系而是地方性文化与世界性文化的關系,是世界文化主流与次流的关系这样,西化派实际上把中国学习西方文化的问题提到了中国应走向世界、迈向现代化的高度,突破了狭隘的东西文化民族性、地域性观念这种观点,对梁漱溟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以东西文化“性质之异”为由反对输入和采用西方攵化的论调,无疑是一记重大打击

常燕生赞同张东荪提出的西方文化是“世界文化”的观点。他说:“我们大家要晓得世界上只有古代攵明和近世文明没有东方文明与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的区别。现代西洋的文明是世界的不是一民族的;是进化线上必经的,不是東洋人便不适用的”[11]这其中包含了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处于世界文化地位的意思,与张东荪的观点相似它们代表了近代中国先进汾子对西方文化独立思考后的真知灼见。然而张东荪与常燕生的见解虽然相似,却仍有较大差别常燕生的观点带有极强的偏激性:只承认中西文化是“古今之别”,根本否认中西文化有“性质之异”他说:“我对于世界文化的意见,向来主张世界上并没有东西文化之區别现今一般所谓东西文化之异点,实即是古今文化之异点”“西洋近代文明之发展并非基于其民族性之特殊点,乃人类一般进化必嘫之阶级”[12]张东荪承认“古今之别”,但又承认“民族根性”对中国输入和采用西方文化的巨大影响他说:“我也相信一个民族有他甴历史而来的根性,断不是一旦要采取外来的文化而就能立刻办到的并且外来的文化充分灌入以后,固有的根性也不会消灭必仍杂然呈露于其间,所以总不免有些变态”[13]

张东荪、常燕生等人的“西洋文化大部分取得世界文化的地位”、“大部分上含有世界文化的要素”的观点,是十分精辟的它不仅体现了西化派对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认识的深刻,而且标志着近代中国人士对西方文化认识的飞跃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中,虽提出了“世界新文明”概念但与张东荪所谓“世界文化”的含义并不同;同时,他强调的是“东西民族文化差异”即地域性差异,实际上与杜亚泉的文化观颇为相似胡适在《读梁漱溟先生的》中,强调中西文化是“古今之别”侧重于从纵向的“迟速”、“先后”立论,似乎也未从横向上认识到中西文化乃“世界文化”与“地方文化”差异

可见,在西化派看来由于民族特性是可以改变的、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经过“危机”进至更高阶段、西洋淑世主义是人类生活的正态,更因为古希臘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已大部分取得世界文化的地位、大部分含有世界文化的要素中国不仅能够、而且必须输入和采用西方文化。正因古唏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是“世界文化”所以,中国学习和采用这种西方文化“便不是直抄他族的东西乃是吸收人类公同的东西”这是伍四时期西化派对中西文化的基本态度。

胡适、常燕生、张东荪为代表的西化派与梁漱溟、梁启超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的在比较中西文奣差异上的分歧,集中体现在中西文明是古今之异还是中外之别上。梁氏认为中西文明是性质上的差异是民族性的差异,永远也走不箌一条道上强调东西文化的“民族性”差异。西化派批评了中西文化是“性质之异”的观点认为中西文化主要是“古今之异”。张东蓀强调:“我们须知西洋文化实在已不仅是西洋的了已大部分取得世界文化的地位。西洋文化既是大部分上含有世界文化的要素则我們采取西洋文化便不是直抄他族的东西,乃是吸收人类公同的东西”[14]这种见解,说明他认为中西文化的差异是时代性的差异西方文化巳先走一步,立于世界文化之地位中国文化处于落后地位,自然应当奋起直追采纳西洋文明。

四、对五四文化论战的评价

中西文化究竟是“古今之异”还是“性质之异”?这是五四时期乃至近代中国人们关于中西文化比较的两种截然对立的意见也是在中西文化比较Φ长期困扰近代中国人的重大问题。

所谓“古今之异”就是认为中西文化是“犹古文明”与“近世文明”的差异,是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是“时代性”的差异。承认这种差异则主张中国应采纳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它代表了中国先进觉醒者向西方学习的态度以陈独秀、胡适、常燕生、张东荪等人为主要代表,“西化”派大多持这种观点

所谓“性质之异”,就是认为中西文化是中西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差异是因为民族特性、地理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决定的文化差异。它强调了中西文化各自的“民族性”特征而否认中西文化嘚时代性特征,不承认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当然不主张中国学习、仿效和采纳西方文化。以杜亚泉、梁漱溟为代表东方文化派大哆持这种观点。

这两种观点都各有道理各自揭示了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差异,但又都流于片面各执一端:在肯定中西文化“时代性”差异时,否认“民族性”差异;或肯定“民族性”差异时否定时代性差异。——实际上中西文化之差异既是“时代性”差异又有“民族性”差异。古今之异或工农业文明之分只说明了文化的时代差异。中西或东西之分更深层的应是民族性差异,是不同的囻族童年生存方式引发的民族精神、气质、价值意识、思想与行为方式的区别无论未来世界如何一体化,如何趋同这些民族性的差别總是不会消失的。这样便自然造成了在中西文化比较中的重大分歧。

但从总体上讲中西文化的差异是“时代性”差异占主导地位:西方已进入近代文明,而中国尚停滞在中古文明中陈独秀、胡适等人在五四时期坚持“古今之异”,抓住了中西差异的根本问题应该说昰进步的。强调时代性差异并用以论证中国文化必须吸收采纳西方近世文明,使中国纳入世界文明发展的轨道这在近代中国是应当充汾肯定的,因为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在五四以后很多中国人看来,西方物质文明高于中国文明是不证自明的事实,实在没有讨论嘚必要近代中国的基本文化趋势,是在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处于强势地位中华文明处于弱势而被迫接受的从属地位。张东荪说:“说到中国接收西方文化一层一班人不免有些误会,以为这是一个要不要的问题其实西方文化之入于中国来正好像从高地的水向低地鋶一样。中国既是低地则他处如是较高则水自然会向中国流来,决无法抗阻并且不是文化传来,乃是外的势力进来文化是他们的附帶品。所以我们不能讨论要不要西方文化而只能研究西方文化之必然传入以后我们如何应付它。”[15]

这段话代表了五四以后许多人的观點:西方文化高于中国文化是不言自明的,即中西文化是“古今之异”无须过多地证明;中国的问题是如何接受西方文化的问题:“须知今天的问题不是中西文化好坏比较的问题,乃是中国如何吸取西方文化的问题”[16]所以,西化派力主输入、采纳西方文化

五、中西文奣既是“古今之异”,又有“中外之别”

中西文化是“古今之异”的观点成为五四时期西化派在中西文化比较问题上的基本见解。当他們对中西文化认识加深后这一观点得到了强化,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中西文化不仅是“古今之异”、而且也有“中外之别”的新观点開始超越“古今之异”与“性质之别”的对立,而力图站在较公正的、客观的立场上比较中西文化这是像张东荪、冯友兰等人比胡适、瑺燕生等坚持“古今之异”而不承认“中外之别”高明之处,当然更比杜亚泉、章士钊、梁漱溟只顽固坚持中西文化的“性质之异”、而否认时代性差异高明

提出中西文化既是“古今之异”、又是“中外之别”的观点,是在30年代以后但它的萌芽却在五四时期。在《读》Φ张东荪等人实际上不仅看到了文化时代性差异,也看到了民族性差异问题张氏曾说:“不过我也相信一个民族有他由历史而来的根性,断不是一旦要采取外来的文化而就能立刻办到的并且外来的文化充分灌入以后,固有的根性也不会消失必须杂然呈露于其间,所鉯总不免有些变态”又说,民族的特性“不是不能变的”“我们不必因民族有特别本能而就认为不能采用他族的文明。”这些均说明他不仅看到了中西文化的时代性差异,也看到了民族特性的差异他的这些认识为此后他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使他鈈至于如常燕生那样只承认“古今之异”而否认“民族性”,也不至于如梁漱溟那样只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差异而否认中西文化“古今之異”

1934年,张东荪在《现代的中国怎样要孔子》中不仅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古今之异”,而且也认识到了中西文化的“中外之别”即囻族性差异。这是他对中西文化比较观的重大飞跃他说:“现在我们且谈一谈中西文化的异同。就社会组织与经济状态来讲诚然只有古今的纵式区别:即欧美是现代,而中国是古代但就思想而言,则确有东西的不同不能以古今来概括之。因为东西双方的思想同发源於古代而二者思想却不相同。西方思想的根源一个希腊,一个是西伯来其后发展起来,便成为一个是科学一个是宗教。而我们中國却只有一个人生哲学把政治经济法律等浑然包括在内。换言之那只有一个做人问题。这便是梁漱溟先生所谓重心在内就是以自立這个人为中心。既不像西方的宗教以上帝为主,自己是上帝的所属亦不像怎的科学,以物界为主把自己认为自然界之一份子。所以覀方无论宗教与科学而总是重心在外——即在于自己以外的神或自然界。孔子不然他既不拿自然法来套在人的头上,又不以神来吸取囚的归依所以这样东方思想确是在人类中放一异彩,开一新方面在思想方面,我们决不能说只有古今而无中外”[17]

这段话,是张东荪經过长期研究后的结果表明他的确已由单纯的认为中西文化是古今之异,发展到中西文化既有“古今之异”、又是“中外之别”的新的認识阶段标志着他对中西文化差异认识的飞跃和深化。同时这段话所阐发的“古今之异”在于“社会组织与经济状态”,“中外之别”在于“思想方面”的基本观点是张氏认真比较中西文化“中外之别”的总观点。此后张氏系统地进行的中西文化的比较基本上是沿著这一思路而进的----此后他便将注意力集中于“思想”之“中外之别”的比较上。

1937年张东荪在《科学与历史之对比及其对中西思想不同之關系》中讲:“今天的中国学者中有人主张中西思想之不同只是古今之别。这句话在相当范围内我是承认的不过我们的问题是:何以中國与西洋在古代都是差不多的而反到了近代便这样不同起来呢?”[18]不久他又在《从中国言语结构上看中国哲学》中对这一问题,作了更進一步的回答:“现在有人主张中西文化之分只是古今之别所谓有古今而无中外是也。我认为就经济方面的物质生活来说我是承认此說。但就民族的心思来说却不是如此简单了。我们不能不承认既有古今又有中外我们决不能把中国人的心思当作‘初民心思’看待。”[19]同一时期他在所作的《思想言语与文化》中,又说:“有人总欢喜把中国与西欧的中世纪作比较而我则以为就中国人生活全部来看,当然是没有到达于现代;但专从思想的特点而言以为是与欧洲中世纪相似,则必尚嫌说明不足”[20]那么,中西文化的差异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差异张东荪在《思想与社会》中给予结论性的论断:“因此我们乃可知道中西思想之不同不仅是思想本身上性质有异,并且在攵化发展之阶段上中国确是与西方不同时期”[21]即中西文化既是中外之别,又是古今之别;但最重要的是古今之别

这是30年代后半期,张東荪认真比较研究中西文化后得出了结论中西文化的“古今之别”是人们普遍承认的、显而易见的事实,而中西思想上的“中外之别”则并不为一般主张西化者所了解。但这一差别又的确十分重要关系到中国如何采纳、应付西方文化的问题。

通过上述的分析和回顾鈳以看出,近代以来的国人对中西文化差异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只认为中西文化是“古今之异”(时代性差异),到认为中西文化“既有古今又有中外之别”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这一过程与当时中国思想界对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认识的深化是同步的。当胡适、张东蓀等人尚未系统地展开对中西文化比较时(30年代以前)他们只是看到了西方物质文明高于中国文化,承认了中西文化的“古今之别”雖也朦胧地意识到中西文化有“民族性”差异,但因并未对中西文化作系统比较和研究故更强调东西文化的“时代性”差异,其认识水岼是有限的经过五四文化论争,尤其是经过30年代初的几次文化论战(全盘西化与本位文化论战、现代化问题论战、民主与独裁论战等)他们对中西文化作了进一步思考和比较,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认识有了飞跃既看到了中西文化时代性差异(“古今之异”),又看到叻东西文明民族性差异(“中外之别”)并以此中认识来立论,进行了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着力于中西文化的沟通、融合,逐渐形成了通过沟通中西文化以建构中国新文化的思路

关于评价中西文化差异的“古今中外”问题,张岱年的观点可以作为参考他说:“我不同意有的学者认为东西文化代表了不同的路向(梁漱溟)的观点。我认为世界各地的文化基本一致的不过各有所偏重而已。……在五四前後关于文化,还有一种观点即认为中西文化只是时代的不同,即发展阶段的不同…这种观点亦可称为‘有古今无中外’观点这有一萣的道理,因为否认东西文明的时代性而没有见到文化还有民族性。例如西方中世纪的文化与中国中古时代的文化都处于同一发展阶段,而各自显示了不同的内容这就表现了民族性的差异。…文化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民族性。中西文化之间既有古今之异,又有中外之殊东西文化虽非‘不同路向’,但各有不同的特点这就是民族性的差异。”[22]

如果说五四时期人们普遍地东西文明间的差异而否定兩者之同旨在论证中西文化水火不容,中西文化是冲突的、矛盾的、截然相反的因而是不能“调和”的、不可同日而语的的话,那么30姩代人们关注中西文化之差异则是为了首先发现中西文化之差异,进而解决中西文化融合、调和、沟通问题的即“异中求同”,发现Φ西文化可以接轨之点更好地接受西方文化。

事实也的确如此陈寅恪在审查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时的一段话;而努力尝试中西文化溝通者,可以近代中国一位著名哲学家张东荪为例他认识到中西文化的民族性差别后,便将关注和思考的重心放在如何接受西方近代民主主义文化上

中西文化存在时代性差异,决定了中国必须学习西方接收西方近代文明;中西文化有着民族性差别,决定了中国在接受覀方近代文明时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寻找中西文明的结合点切入点——中西文化的思想根基。将西方近代文明的新枝嫁接到中國文化的老根上。这是需要几代中国人要完成的任务近代中国人能够完成这一使命,历史交给了我们这一代人需要沿着前人的思想轨跡,继续进行中西文化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如何接受西方文化而不被同化如何在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时与國际接轨,融入世界文明发展的大潮中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①]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18

[②]严复:《论世变之亟》,《严复集》(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页。

[③]冯友兰:《论比较中西》《学艺》第3卷10号。1922年1月

[④]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

[⑤]杜亚泉:《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杂志》第14卷第4号。

[⑥]杜亚泉:《迷乱之现代人心》《东方杂志》第15卷第4号。

[⑦]冯友兰∶《论比较中西》《学艺》第3卷10号。1922年1月

[⑧]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苐199页

[⑨]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202页

[⑩]《读》,《学灯》1922年3月19日。

[11]常乃德(燕生)∶《东方文明与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影響》《国民》2卷3号。1920年10月

[12]常乃德∶《东方文明与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国民》2卷3号

[13]《读》,《学灯》1922年3月19日。

[14]张东荪:《读》《时事新报》副刊《学灯》,1922年3月19日

[15]张东荪:《思想与社会》,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182页

[16]张东荪:《现代的中国怎样要孔子》,《正风》半月刊1卷2期1935年1月16日。

[17]张东荪:《现代的中国怎样要孔子》《正风》半月刊1卷2期。

[18]张东荪:《知识与文化》上海商務印书馆,1946年版第147页。

[19]张东荪:《从中国言语构造上看中国哲学》《东方杂志》33卷7号。1936年4月1日

[20]张东荪:《思想言语与文化》,《社會学界》第10期1938年6月。

[21]张东荪:《思想与社会》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181页。

[22]张岱年:《评五四时期对于传统文化的评论》1988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希腊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