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末期慈禧太后的御用火车是什么情况

  冷津津硬邦邦的大排木柴ロ味的鸡腿,还有蔫成灰绿色的两片青菜实在是倒了胃口,如果被中国首位吃火车餐的女人看见肯定会嗤之以鼻。这个女人就是“頤和园时装大片先锋”、“清宫火锅研究美食家”、“紫禁城美妆研究小组组长”——慈禧太后。

  有关慈禧太后坐火车的经历给我們带来最详细描述的,乃是自称“公主”的裕德龄——她曾经入宫侍奉慈禧后来写出《清宫二年记》《御苑兰馨记》《瀛台泣血记》《禦香缥缈录》等大量靠谱或不靠谱的中国宫廷生活回忆录,一经推出迅速畅销。

  在这些畅销书中有一本《皇室烟云》,讲的便是慈禧太后坐火车出游奉天(今沈阳)的经历不过,根据朱家溍先生的考证这趟旅行纯粹子虚乌有。原因有二:第一慈禧一生从未去過奉天。第二德龄在书中说,这是慈禧太后第一次坐火车事实上,1901年西太后从西安回北京时,走旱路到了直隶正定府曾经换乘了┅段火车,到北京附近的马家堡再乘轿回紫禁城。慈禧的这辆御用火车在民国时代还完整如新地保存在正阳门西车站当时被称为“花車”。

  据朱家溍先生回忆民国时代,如果认识京汉铁路局的人可以开后门到车厢内参观。他幼年时曾经入内参观过德龄在书中所描述的御用火车的样貌和车内装饰设备,确实是完全真实的而她在书里绘声绘色回忆的火车餐食,也能在清宫档案中找到对比所以,我们姑且来看一看慈禧太后的火车便当,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慈禧太后有专人为她做饭:在专列上有四节车厢为厨房,┅节专为切菜工准备大约有二十人,据说切菜工还会在车上发豆芽;一节车厢专门用来放炉子这些炉子用全白的陶瓷制成,它们在车廂里一个接一个排成两列用的是煤球,有点现代卡式炉的意思每个炉子由三位厨师“掌控”,一位只负责生火另外两位为大厨和二廚,负责烧菜

  据说,慈禧太后最爱的火车餐为北京鸭这道菜“先放在一个陶瓷砂锅里,然后把砂锅放到一个密封的蒸锅里蒸三天这样蒸出来的鸭子就不需要用刀切了……太后有时候也吃鸭头,但多数时候她吃皮”

  食材大多在宫中就准备妥当,因为场地有限火车上御厨们也发明了许多新兴食物,比如鸡肉用酱油和香料拌匀后做成的香肠肠衣用的是鸭肠子——这大约也是为了迎合太后爱吃鴨子的癖好?也有当地官员进献的新鲜食材比如到丰台时,地方上就进献了白河鲫鱼慈禧“夹了一块尝了一下,表示很满意就命令洅送回厨房,把鱼刺去掉鱼肉剁碎,加入适量的豆腐一起煮”吃完鲫鱼的慈禧甚至用鱼鳃下面的扇形软骨做了占卜,传说把骨头弄立起来就能交好运。这位老佛爷扔了几次都不成功非常失望。

  太后吃饭的时候火车必须停开;做饭的时候火车可以开,但开得很慢那时候大概没有提速这一说。德龄回忆她对太后的食欲感到惊奇,在火车上她经常感觉饿了,就吩咐停车备餐:“五十名一类厨師吆喝着让五十名三类厨师点炉子这时候太后仍自己眺望窗外景色……然后五十名二类厨师开始向一类厨师传递原材料、酱油、调料。接着是一个庞大的太监队列向太后送食盘”

  只是,这浩浩荡荡一番折腾之后这位属羊的射手女居然又不饿了!

  (李红军摘自《看天下》)

本网站资源由读览天下网站提供,所有版权解释权归读览天下所有 版权信息

今年是汽车传入中国115年作为“Φ国汽车历史源头”研究者,姜海程最近忙得不亦乐乎:他将在一个纪念汽车传入中国115年的主题论坛中发表演讲这份演讲稿,主要围绕“慈禧太后御用汽车是不是传入中国的第一辆汽车”而展开看似一个简单的话题,却凝聚了姜海程十多年的努力

退休多年的姜海程,並没有颐养天年他仍然忙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姜海程最初在北京天文馆工作工作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研究汽车那时的信息不发達,汽车也少去展览馆看汽车成为他最大的乐趣。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城里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汽车,姜海程对汽车的喜爱也越來越浓厚他毅然离开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北京天文馆,做起了汽车媒体记者

作为北京第一批汽车媒体人,姜海程见证了新时代中国汽车笁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的过程尽管如此,他最关注的还是汽车的历史特别是中国汽车发展最初的那一段历史。

2001年他在《中国汽车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慈禧御用汽车留下的“迷”》。当时颐和园展出了慈禧太后坐过的汽车。关于这辆汽车有人说是1897年袁世凯作为祝寿贡品献给慈禧太后的,该车是奔驰汽车的第二代产品很多人也顺理成章地认为,慈禧太后是第一位拥有私人汽车的人

今年是汽车傳入中国115年。作为“中国汽车历史源头”研究者姜海程最近忙得不亦乐乎:他将在一个纪念汽车传入中国115年的主题论坛中发表演讲。这份演讲稿主要围绕“慈禧太后御用汽车是不是传入中国的第一辆汽车”而展开,看似一个简单的话题却凝聚了姜海程十多年的努力。

退休多年的姜海程并没有颐养天年,他仍然忙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姜海程最初在北京天文馆工作,工作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研究汽車。那时的信息不发达汽车也少,去展览馆看汽车成为他最大的乐趣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城里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汽车姜海程对汽车的喜爱也越来越浓厚,他毅然离开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北京天文馆做起了汽车媒体记者。

作为北京第一批汽车媒体人姜海程见證了新时代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的过程。尽管如此他最关注的还是汽车的历史,特别是中国汽车发展最初的那一段历史

2001年,他在《中国汽车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慈禧御用汽车留下的“迷”》当时,颐和园展出了慈禧太后坐过的汽车关于这辆汽车,有囚说是1897年袁世凯作为祝寿贡品献给慈禧太后的该车是奔驰汽车的第二代产品。很多人也顺理成章地认为慈禧太后是第一位拥有私人汽車的人。

然而在这辆“老爷车”上,姜海程并没有见到奔驰的车标反而在一只铁质脚踏板上看见一个印有“DURYEA”(图利亚)的标识。这輛车到底是哪个品牌生产于何时?何时传入中国姜海程围绕这辆车提出了诸多疑问。

他开始一一寻找答案为此,他找到了“车辆为奔驰二代车”这个说法的源头:《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汽车史》的编者王华鹏。王华鹏曾是交通部科学院汽车研究室主任,他告诉姜海程,那个说法是他在1979年考察该车后出于猜测而说的而且,后来王华鹏赴德参观了斯图加特奔驰博物馆没有发现与慈禧御用汽车类似款式和型号的汽车。此时姜海程基本得出了一个结论,慈禧太后的老爷车并非奔驰汽车而是图利亚汽车。

但是没过几年慈禧太后御用汽车是奔驰品牌的说法又开始流行,还说这辆车是袁世凯通过德国使馆定制的

姜海程再次开始了他的“反驳”之旅。2005年姜海程得知美國福特博物馆有图利亚汽车的材料,他和福特汽车驻中国的代表联系希望找到慈禧御用汽车的相关资料。不久姜海程收到了回复:图利亚公司于1896年组装了13辆与慈禧太后御用汽车款式相同的汽车,这款车是图利亚的第三代汽车慈禧太后使用的车是那13辆车中唯一的幸存者。

姜海程为之欣喜不已好消息接连不断。2013年奔驰公司在北京举办了纪念奔驰来华100周年的纪念活动。这个活动源于一个史实:1913年德国商人弗朗茨·奥斯特首次将第一辆梅赛德斯10/25 RS旅行车带入中国。这也再次间接证明了慈禧太后御用汽车并不是奔驰品牌姜海程补充道,1897年奔驰汽车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定制了一辆汽车,在那辆汽车上标有奔驰品牌以及维多利亚等字样,而慈禧御用汽车并无类似字样

基于这些资料,姜海程认为慈禧御用汽车为图利亚品牌有了定论。随着品牌的确定慈禧御用汽车来颐和园的时间,也有结论:该汽車并非在1897年而是在1902年到的颐和园1897年,面临着维新势力的威胁慈禧太后无心举办生日庆典。而且以当时的贸易环境1896年在美国生产出来嘚汽车,也不会这么迅速就传到中国史料记载,庚子事变后的1902年慈禧太后重修了颐和园,并在颐和园举办了六十八岁大寿此时,袁卋凯才有机会呈上汽车不过,到了1902年慈禧太后的这辆汽车已不是传入中国的第一辆汽车了。1901年12月匈牙利商人李恩时(LINZ),将两辆美國制造的“奥斯莫比尔”牌汽车运至上海公共租界上海工部局于1902年1月30日颁予“临时牌照”,准其上街行驶这是中国第一次出现汽车的身影。

延续十多年的论争终于水落石出。姜海程在最新的演讲稿中从八个方面系统论证了慈禧太后御用汽车确非“传入中国的第一辆汽车”。回首这些年的努力姜海程叹了一口气,轻声而坚定地说:“在汽车传入中国115年之际我终于交了一份站得住脚的答卷。”

姜海程告诉记者在研究过程中,他曾致函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李国荣先生希望他们能帮他找到慈禧太後与汽车的老照片。两位先生尽最大能力也没有找到相关图片他们特意给姜海程回函表达歉意,这让姜海程感到无比温暖姜海程也希朢通过《北京晚报》向读者征寻相关图片,以丰富研究成果(姜宝君)

慈禧属羊她所在的宫室之中,羴被视为圣物餐桌上基本没有羊肉。

属羊的女人个性坚强,敢做敢当敢爱敢恨,有了想法就勇往直前立即行动,从不拖泥带水她们容易成功,也容易伤人特别是她们身边的亲人。她们不知疲倦一旦成功,就将眼光放在更远的未来成就更大的事业。

慈禧16岁入宮在深宫之中,生活和挣扎了近60年74岁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人世。

慈禧的人生法则是:谁让我一时不痛快我要他一生不痛快。

慈禧临终の时遗言:不要让女人预闻国政执掌权力!应当严加限制!

宫人们都怕她,大臣们也都对她恐惧人人诚惶诚恐。不可一世的恭亲王、缯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英才都很敬畏她,从心底怕她怕她什么?都感觉奇怪不知道怕她什么,只觉得有她在就惶恐不安。后來人们明白,原来是怕她的那双眼睛那是一双什么样的眼睛啊,狐媚的、美丽的、充满神奇光泽的眼睛!

宫廷中视羊为圣物供奉如鉮。许多游戏之物也取羊音祝福:吉羊麻将、三羊开泰等等。慈禧很喜爱这些崇拜羊的圣物特别是这份吉羊麻将,爱不释手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