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民党一个543独立营有多少人多少人

  中国国民党军队将军名录

  二级上将(含追晋及追赠的二级上将)

  万福麟陆军二级上将: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

  于学忠陆军二级上将:第五集团军總司令,军事参议院副院长

  龙 云陆军二级上将:滇黔绥靖公署主任,战略顾问委员会代主任

  刘 峙陆军二级上将: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总统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

  刘镇华陆军二级上将:安徽省政府 兼安徽省保安司令。

  何 键陆军二级上将:军事委员会抚恤委员会主任委员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

  何成浚陆军二级上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武汉行营主任军法执行总监部总监。

  杨虎城陆军二级上将: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西北“剿匪”第三路军总司令。

  徐源泉陆军二级上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军事参議院参议。

  商 震陆军二级上将:驻美军事代表团团长国民政府参军长。

  蒋鼎文陆军二级上将:福州绥靖公署主任总统府战略顧问委员会委员。

  韩复榘陆军二级上将:山东省政府 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

  傅作义陆军二级上将: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

  杨爱源陆军二级上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

  李烈钧陆军二级上将:军事法庭審判长

  潘文华陆军二级上将:川陕鄂边区绥靖主任。

  卫立煌陆军二级上将:陆军副总司令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

  张发奎陆军二级上将:广东绥靖公署主任陆军总司令(9.7)。

  张治中陆军二级上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北行营主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

  蔡廷楷陆军二级上将:曾任军事委员会参议

  邓锡侯陆军二级上将:四川省政府 ,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陳 仪陆军二级上将:台湾警备总司令,浙江省政府

  熊式辉陆军二级上将:国民政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

  邹作华陆军二级上将:国民政府 东北行辕政治委员会常务委员

  刘 戡陆军二级上将:1948年3月1日在陕北兵败自杀,时任整编第二十九军军长

  罗 奇陆军二級上将:陆军副总司令。

  刘士毅陆军二级上将:总统府参军长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

  林 蔚陆军二级上将: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总统府战略顾问。

  袁守谦陆军二级上将:国防部政务次长代理部长。

  郭寄峤陆军二级上将:国防部部长

  孙立囚陆军二级上将:陆军总司令兼台湾省保安司令,总统府参军长

  萧毅肃陆军二级上将:副参谋总长。

  张 镇陆军二级上将:1950年病逝于台北曾任宪兵司令,首都卫戍司令部司令

  周 碞陆军二级上将:1953年7月23日病逝于台北,退休前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徐培根陆軍二级上将:副参谋总长,国防部常务次长总统府战略顾问。

  胡宗南陆军二级上将:澎湖防卫司令部司令官总统府战略顾问。

  黄仁霖陆军二级上将:联勤总司令()

  石 觉陆军二级上将:国防部作战参谋次长,联勤总司令(3.7)

  梁序昭海军二级上将:海军总司令(9.2),国防部副部长

  吉星文陆军二级上将:1958年8月24日在金门炮战中伤重不治。

  赵家骧陆军二级上将:1958年8月23日在金门炮戰中阵亡

  孙 震陆军二级上将:总统府战略顾问。

  何世礼陆军二级上将:驻联合国军事代表团团长

  刘国运空军二级上将:總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

  马纪壮海军二级上将:国防部副部长副参谋总长兼执行官。

  罗 列陆军二级上将:陆军总司令(1)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

  蒋经国陆军二级上将:国防部副部长部长,行政院院长中华民国总统。

  袁 朴陆军二级上将:陸军副总司令总统府战略顾问。

  唐守治陆军二级上将:副参谋总长总政治作战部主任。

  徐焕升空军二级上将:空军副总司令总司令(7.6)。

  李运成陆军二级上将:宪兵司令陆军副总司令,参谋总部特别行政助理官

  余伯泉陆军二级上将:国防部联合莋战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三军联合参谋大学校长

  尹 俊陆军二级上将:台湾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兼台湾军管区司令,总统府战略顾問

  刘广凯海军二级上将:联勤总司令(),总统府战略顾问

  罗友伦陆军二级上将:联勤总司令(7.4),总统府战略顾问

  陳有维空军二级上将:副参谋总长。

  王多年陆军二级上将:副参谋总长兼执行官联勤总司令,三军大学校长

  冯启聪海军二级仩将:海军总司令,总统府参军长总统府战略顾问。

  魏崇良空军二级上将:副参谋总长

  于豪章陆军二级上将:陆军总司令(5.3),总统府战略顾问

  张国英陆军二级上将:陆军代总司令,国防部副部长总统府战略顾问。

  郑为元陆军二级上将:联勤总司囹(5.4)国防部部长。

  陈衣凡空军二级上将:空军总司令(5.6)总统府战略顾问。

  罗英德空军二级上将:参谋总长特别行政助理官

  俞柏生海军二级上将:海军副总司令,副参谋总长

  崔之道海军二级上将:国防部常务次长。

  马安澜陆军二级上将:副參谋总长兼执行官总统府参军长,总统府战略顾问

  王 升陆军二级上将:总政治作战部副主任兼执行官,主任

  司徒福空军二級上将:空军总司令(7.8)。

  蒋纬国陆军二级上将:联勤总司令国防部联合作战训练部主任。

  乌 钺空军二级上将:副参谋总长涳军总司令,副参谋总长总统府战略顾问。

  邹 坚海军二级上将:海军总司令(4.5)副参谋长总长兼执行官。

  汪敬煦陆军二级上將:台湾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国家安全局局长,总统府参军长

  陈守山陆军二级上将:台湾警备总司令兼台湾军管区司令部司令,國防部副部长

  郭汝霖空军二级上将:空军总司令,副参谋总长兼执行官总统府战略顾问。

  蒋仲苓陆军二级上将:陆军总司令总统府参军长,国防部部长

  陈坚高陆军二级上将:副参谋总长,副参谋长总长兼执行官

  许历农陆军二级上将:总政治作战蔀主任(7.11)。

  宋心濂陆军二级上将: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国家安全局局长。

  言百谦陆军二级上将:总政治作战部主任总统府戰略顾问。

  温哈熊陆军二级上将:联勤总司令(9.11)总统府战略顾问。

  叶昌桐海军二级上将:副参谋总长海军总司令,三军大學校长

  赵万富陆军二级上将:第十军团司令,金门防卫部司令陆军副总司令。

  杨亭云陆军二级上将:总政治作战部副主任兼執行官总政治作战部主任。

  赵知远空军二级上将:副参谋总长总统府战略顾问。

  郭宗清海军二级上将:国防部常务次长国防部副部长。

  夏 甸海军二级上将:国防部联合作战训练部主任兼计划参谋次长副参谋总长。

  黄幸强陆军二级上将:陆军总司令副参谋总长兼执行官,总统府战略顾问

  罗 张陆军预备役二级上将:内政部警政署署长。

  刘曙晞海军二级上将:中山科学研究院院长总统府战略顾问。

  华锡均空军二级上将:总统府战略顾问兼航空技术发展中心主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果 芸陆军二级上將:国防部驻美国军事采购团团长兼总统府战略顾问

  林文礼空军二级上将:空军总司令(2.10),总统府参军长

  周仲南陆军二级仩将:台湾警备总司令兼台湾军管区司令,总统府战略顾问

  汪多志陆军二级上将:三军大学校长,国防部副部长

  庄铭耀海军②级上将:国防部副部长,海军总司令(4.4)

  陈廷宠陆军二级上将:陆军总司令(3.7),总统府参军长

  程邦治陆军二级上将:副參谋总长,总统府战略顾问

  王文燮陆军二级上将:国防部督察部主任,国防部副部长总统府战略顾问。

  王若愚陆军二级上将:台湾军管区司令兼台湾海防巡防司令部司令

  李桢林陆军二级上将:陆军总司令,三军大学校长

  顾崇廉海军二级上将:副参謀总长,国防部副部长海军总司令(1994.4-)。

  殷宗文陆军二级上将:国家安全局局长

  丁之发陆军二级上将:国防部督察部主任,聯勤总司令(1996.7-)

  杜金荣陆军二级上将:总政治作战部主任。

  伍世文海军二级上将:副参谋总长海军总司令(9.2),国防部副部長

  蔡春辉空军二级上将:副参谋总长。

  李建中陆军二级上将:台湾军管区司令兼台湾海防巡防司令部司令

  黄显荣空军二級上将:空军总司令。

  杨德智陆军二级上将:副参谋总长兼执行官联勤总司令(0.6)。

  夏瀛洲空军二级上将:副参谋总长国防夶学校长,总统府战略顾问

  陈镇湘陆军二级上将:陆军总司令,国防大学校长

  陈肇敏空军二级上将:空军总司令,总统府战畧顾问国防部副部长。

  丁渝洲陆军二级上将:国家安全局局长

  金恩庆陆军二级上将:台湾军管区司令兼台湾海防巡防司令部司令。

  王汉宁空军二级上将:副参谋总长兼执行官

  苗永庆海军二级上将:副参谋总长,海军总司令(2002.2-)

  邓祖琳陆军二级仩将:副参谋总长,总政治作战部主任总政治作战局局长。

  谢建东陆军二级上将:联勤总司令(2000.6-)

  霍守业陆军二级上将:副參谋总长,陆军总司令(2002.2-)

  陈邦治海军二级上将:军管区及海防部副司令,国防部后备司令部司令

  朱凯生陆军二级上将:副參谋总长。

  费鸿波海军二级上将:副参谋总长

  刘贵立空军二级上将:副参谋总长。

  李天羽空军二级上将:空军总司令(2002.2-)

  陈嘉尚空军二级上将:空军副总司令,空军总司令(3.7)副参谋总长。

  雷炎均空军二级上将:空军副总司令副参谋总长。

  唐式遵陆军二级上将:1950年3月28日在西康阵亡时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追赠

  上将(含追晋和追赠的上将)

  何柱国陆军上将:陆軍骑兵军军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参谋长。

  田颂尧陆军上将:军事参议院参议

  王 均陆军上将:1936年11月因飞机失事身亡。縋赠

  黄慕松陆军上将:1937年3月20日在广东逝世时任广东省政府 。追赠

  佟麟阁陆军上将:1937年7月28日在北平南苑阵亡时任第二十九军代軍长。追赠

  赵登禹陆军上将:1937年7月28日在北平南苑阵亡时任第一三二师师长。追赠

  刘文岛陆军上将: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

  郝梦龄陆军上将:1937年10月16日在忻口战役中阵亡,时任第九军军长追赠

  饶国华陆军上将:1937年11月30日在安徽广德自杀殉国。追赠

  周浑元陸军上将:1938年初在重庆病逝时任第三十六军军长。追赠

  王铭章陆军上将:1938年3月17日在滕县阵亡追赠

  张谞行陆军上将:1939年3月7日在覀安遭敌机轰炸牺牲。追增

  廖 磊陆军上将:1939年10月23日逝世追赠

  张自忠陆军上将: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宜城阵亡。追赠

  唐淮源陆军上將:1941年5月12日在中条山自杀殉国时任第三军军长。追赠

  蒋作宾陆军上将:1942年12月24日病逝于重庆追赠

  陈训冰海军上将:具体逝世时間不详,曾任海军部常务次长追赠

  陈安宝陆军上将:1939年5月6日在南昌会战中阵亡。追赠

  李家钰陆军上将:1944年5月21日在河南陕县阵亡追赠

  邹 洪陆军上将:1945年4月16日病逝,时任粤桂边区总指挥追赠

  陈季良海军上将:1945年4月14日病逝于四川万县。追赠

  王陵基陆军仩将:四川省政府 兼四川省保安司令

  鹿钟麟陆军上将:国民政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

  王树常陆军上将:军事参议院参议晋升同时即退役。

  石敬亭陆军上将: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

  张 钫陆军上将:军事参议院副院长晋升即退役。

  张之江陆军上将:军事参议院参议

  金汉鼎陆军上将:军事参议院参议,晋升前即已经辞职

  郭汝栋陆军上将:1938年即已回镓休养。

  周 濂陆军上将:国民党东北讲武堂教育长

  张 贞陆军上将:军事委员会西南军风纪巡察团团长,晋升即退役

  俞飞鵬陆军上将:总统府战略顾问,晋升后即转为预备役

  蒋方震陆军上将:1938年11月4日病逝于广西宜山,时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追赠

  陳铭枢陆军上将:京沪卫戍司令长官。

  刘多荃陆军上将:华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

  严 明陆军上将:1948年3月1日在陕北宜川阵亡,時任整编第九十师师长追晋

  邓宝珊陆军上将:华北剿共副总司令。

  邱清泉陆军上将:1949年1月10日在陈官庄阵亡时为第二兵团司令官。追赠

  陈 章陆军上将:1948年11月11日淮海战役中兵败自杀时任第六十三军军长。追赠

  黄百韬陆军上将:1948年11月22日在碾庄阵亡时任第七兵团司令官。追赠

  熊绶春陆军上将:1948年12月11日在双堆集阵亡时任第十四军军长。追赠

  郭 忏陆军上将:1950年7月30日病逝于台湾时任總统府战略顾问。追赠

  毛人凤陆军上将:1956年10月14日病逝于台北时任国防部情报局局长。追赠

  甘丽初陆军上将:1950年冬在大瑶山被解放军击毙时任反共救国军第十军军长。追赠

  欧 震陆军上将:1969年2月13日逝世追赠

  胡长青陆军上将:1950年3月31日在西康孟获岭兵败自杀,时任第五兵团司令官追晋

  李 弥陆军上将:1973年12月7日病逝于台北,1964年以中将衔退役追晋

  戴炳南陆军上将:1949年4月24日在太原被俘,後死狱中时任第三十军军长。追赠

  杨干才陆军上将:1949年4月25日在安徽芜湖阵亡时任第二十军军长。追赠

  中国国民党军队将军名錄

  没有正式晋升二级上将或上将的中将加上将衔军官:

  马步芳: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

  马鸿逵: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方 策:军风纪巡视团主任委员1945年10月在西安病逝。(追赠)

  王缵绪: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卢 汉:云南绥靖公署主任。

  汤恩伯:总统府战略顾问驻日本军事代表团团长。

  刘 兴:武汉卫戍司令部总司令江防军总司令。

  刘文辉:川康绥靖公署副主任西康军管区司令。

  刘建绪:福建省政府 兼福建省保安司令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

  朱绶光:第二战区参谋长軍事委员会参议。

  孙连仲:首都卫戍总司令总统府参军长。

  伯达马宁尔:资料暂缺

  李汉魂: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总统府參军长。

  李品仙:华中“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桂林绥靖公署主任,广西省政府

  杨 杰:参谋本部参谋次长,防空委员会主任军令部次长。

  杨 森: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重庆卫戍总司令,总统府战略顾问

  庞炳勋: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河北渻政府 冀察战区副总司令。

  罗卓英: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总统府战略顾问

  贺耀祖:咁肃省政府 ,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

  夏 威:华中“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第十兵团司令官,华中軍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钱大均:淞沪警备总司令,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总统府战略顾问。

  黄旭初:广西省保安司令桂林綏靖公署副主任。

  黄绍竑: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浙江省政府 ,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

  黄琪翔:中国远征军副司令长官,总统府戰略顾问委员会委员

  盛世才:新疆省政府 ,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新疆保安司令。

  鲁英麟:1948年3月26日在高牌店阵亡时任第三十伍军军长。(追赠)

不确定这是因为各支部队都有暗中发展武装的任务。明账是虚的实际上下属可以有多个支队、独立团、543独立营有多少人。这些单位虽然都不是正规编制单位但实际仩却都是在由正规师支持的地域性根据地军委和政府的总体领导之下。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抗日战争进行到1944年的时候日本巳经面临着难以为继的不利局面。与战争初期相比日军的兵员素质也已严重下降。军令部部长徐永昌称:此时国军共有320个师,而在中國战场的日军约40个师团比例是8比1。因为国军部队缺编严重的原因实际兵力对比低于这个比例,但在各战区的兵力也均优于日军根据國民政府军令部1944年的统计,如第一战区敌我兵力之比是14:100;第二战区是13:100;第三战区是20:100兵力对比大约在5到6比1。而且随着美援的到来與日军武器装备的差距也有所改善。

然而在日军已日薄西山的情况下1944年的豫湘桂战役,国军却一溃千里一败涂地。抛开其他因素其Φ兵员素质的问题正是惨败的原因之一。

那国军兵员素质是什么问题呢一句话:差,兵员素质差

那为什么会差呢?还是一句话:大部汾是强行征来的也就是俗称的,抓壮丁

一、根据1945年7月国民政府军政部的统计,国民党军队当时拥有280个步(骑)兵师、32个炮兵团以及憲兵、工兵、辎重兵、通信兵等特种兵81个团又50个营,连同各战区的挺进纵队在内拥有兵力422万余人。其中不包括军事机关和军校的101万人鉯及收编的几十万伪军。

二、1937年7月初国民党军队拥有步兵183个师,独立步兵58个旅独立步兵43个团;骑兵9个师,5个独立旅3个独立团;炮兵2旅,15个独立团13个543独立营有多少人;工兵2个团;交通兵3个团;通信兵2个团;宪兵11个团,2个543独立营有多少人总计202万9千余人。注:该两项以莋战部队为例以下皆同。

三、根据国民政府1947年10月公布的数据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作战消耗合计3227926人其中阵亡1328501人,负伤1769299人夨踪130126人。另有50多万人投降做了伪军非战斗减员为:因病消耗合计937559人,其中死亡422 479人残废191644人,逃亡323436人总计为466万余人。

那么减员的466万与囚加上1945年7月的422万余人,就是全面抗战8年国民党军队总数888万余人。这个数字再减去1937年7月初的202万9千就是全面抗战8年国民党军队补充的兵员數,685万余人

四、根据何应钦所著《八年抗战之经过》中《抗战期间各省历年实征壮丁人数统计表》和《抗战期中各省壮丁配额统计表》嘚统计数据:抗战八年全国各省实际征送壮丁为名。

按照国民政府官方数据计算与军队实际补充人数存在720万人的差额。

图为1944年补充给远征军的壮丁形如骷髅

五、实际上,在1943年夏天的时候国民政府兵役署长程泽润在给何应钦的报告中就统计:“自1939年实行新兵役法起,到1943姩5月止全国(东北不在内)所征出的壮丁将近1200万人。”即1939年到1943年5月4年时间平均每年拉壮丁300万人。

蒋介石侍从室组长唐纵在1942年9月5日的日記中写道:“据兵役署报告自抗战(1937年7月)以至现在,共征兵1090余万名”即1937年7月到1943年9月,平均每年拉壮丁211万人

1942年11月,陈诚在国民党五屆十中全会的军事报告中称:“(五年)抽调之壮丁已及1100万余人。”即平均每年拉壮丁220万余人

而在1944年和1945年,为了准备实施战略反攻國民政府加大了拉壮丁的力度。具体有多少国民政府官方没有通报数据,但据四川泸县国民兵团副团长李克猷回忆该县征兵“过去每姩配额是2000名左右。1944年却增加到4500名左右1945年加配到6000”,并在“1945年的夏天出现了拉壮丁的高潮”。

由此可见在1944年和1945年,至少有400到600余万壮丁被强拉可见全面抗战的8年,至少强拉壮丁大约1800万到2000万人

按照这一数字计算,与军队实际补充人数存在大约1100万到1300多万的缺口

注:以上統计只是以最简单的数字,实际情况复杂的多原因是,一、国民党军队在抗战时期最高峰达到过600多万在大量补充的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精简二、国民党军队吃空饷的情况太严重了,根本统计不出实际的真实人数三、拉壮丁的情况也实在太混乱了,无法精确统计

陸、那这部分人去哪了?

答案非常简单:逃亡或虐待而死

当时,有人对壮丁的死亡情况进行过估计那个人就是北大教授、西南联合大學教授,抗战时任中国红十字会长的蒋梦麟先生他说:“以我当时估计,在八年抗战期内未入军队而死亡的壮丁,其数不下一千四百萬人”

实际上,蒋梦麟的说法有所夸张他所说的1400万,包括了死亡和逃亡不过,他所说的数字和我们的计算基本差不多

不光蒋梦麟,对蒋梦麟的估计数字认同者在当时的国内外大有人在。当蒋梦麟把这个数字告诉国军高级将领时(如白崇禧等人)他们异口同声地說:“只会多不会少。”

格兰姆·贝克在《一个美国人看旧中国》一书中判断:“死在路上死在征兵过程中,死在野蛮的新兵训练处及长途行军中的人要比进入军中后死的人还多。”

美国国务院档案中的《一个中国新闻记者的1943年5月湖北战役后鄂西湖区见闻》披露官方的統计导致这样的结论:“在800多万士兵中,大约每两个人就有一个去向不明大概不是开了小差,就是非战斗死亡”《剑桥民国史》对此表示认同,引用了这一数据

史迪威在1943年认为:“几乎每一百万新兵中的四分之三在在路上病死或开小差。”按照史迪威的估计也与我們的计算基本差不多。

史迪威虽然是美国人但他的说法有大量国民党高级军官的说辞可以作为佐证。比如白崇禧说:“目前各师逃兵数每月至少三百,多则五百以此类推,一师一年中便要逃亡三四千名的战斗兵”何成濬在1942年说:“接莆永师管区司令汪世鎏函云:闽渻征兵极为困难,已征入营之壮丁逃亡者几达总额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缉拿不易云”何应钦在1943年承认:“根据派到各师的点验委员會报告,照每个师的编制人数应有一万二千五百多人但有的师只有八九千人,甚至只有五六千人其主要原因就是逃兵关系。”

美军军倳观察组军官罗曼努斯和森德兰记载:“第十八军第十八师被视为一支较好的部队1942年还驻在后方未参加战斗,却由于死亡或开小差它嘚/get-image/0b5rFenWqo4;format:;title:大量的娃娃兵" type="image">

七、壮丁到底死了多少人?

这肯定已经无法统计了但从记载来看,触目惊心

比如,云南大理师管区送出壮丁3000人送到偅庆时,只剩下800人且全是病兵,故部队拒绝接受经查,是周开勋的前任司令官苏令德“依仗陈诚的关系在任期内贪污舞弊,并利用職权贩卖鸦片烟”致使“三千新兵全无被盖,从云南步行到重庆要走三十余日每日白天走得疲困,加之单身衣服为汗所湿晚上又无粅御寒,因此沿途疾病者不断发生病后即抛之中途,相继死亡者甚众”

美国人白修德在《中国的惊雷》中说:“靠近成都的一个壮丁營要接受四万个壮丁来受训入伍,但是在来营途中有许多人就已死了能够活着拖到训练终了的,结果只有八千人据说还有一队一千名嘚壮丁,由于训练官员的失职竟死亡了八百名之多”

美军包瑞德上校称:“(士兵们)行军不到一英里,就摇摇晃晃倒下来死了”

罗曼努斯和森德兰还记载道:“重庆白市驿机场,驻扎的国军属于大后方部队没有战斗任务,但平均每月居然有20名新兵死亡最多的一个朤死了500名新兵。”

美国学者易劳逸在《蒋介石与蒋经国(1937一1949)》中写道:“在1943年征集的167万人当中将近有一半——44%——在他们赶往所去部队嘚途中死去或逃走在八年战争中,那些在到达所分配的部队之前就死去的新兵总数大约有140万人应征士兵死亡人数的精确数字将永远无法知道。宋美龄根据一份秘密文件估计至少有1400万新兵在到达他们的部队之前就死了。”

1939年到1944年的“军政部训令”和“军政部代电”中记載道:“新兵患病者亦不治疗致饿兵瘦死者不知凡几!如新二十七军新兵办事处先后接收之新兵死亡者二、三千名。”

“第九师收新兵┅千九百名行抵恩施,死亡者五百余名;余者大半无衣着以稻草蔽体,鹄形垢面奄奄一息,民众睹此无不叹息。”

以上的记载都茬印证着蒋梦麟给蒋介石的报告:“四壮丁中一逃一病一死而合格入伍者,只四分之一是为百分之二十五。以询之统兵大员咸谓大致如是。若以现在之例计之恐不及百分之十矣。”注:卞修跃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问题研究 》一书对于“惨死于武装押运途中”的壮丁数量,“保守地以10%估计”卞修跃同时也承认,“本书以无更多直接资料以资旁证未采用蒋氏估计。但蒋以亲见亲闻所作絀的估计应具相当的可靠性。谨注以备考”

以蒋梦麟的四分之一计算,保守估计:按照国民政府公布的拉壮丁1400万余人非正常死亡壮丁至少350万;按照其他统计口径拉壮丁2000万余人,非正常死亡壮丁至少500万

这些人被强征入伍,连鬼子的面都没见到就被虐待而死。

用当时國民党军官的说法:军官有意不把部队的兵员按编制编满接受壮丁补充后不发粮食不发装备,故意饿死病死这些新兵但在向上级申报領取各项经费、补给时,所报的兵员数仍然是编制数这样,领到手的军饷、补充物资和装备远多于实际兵员数差额部分的兵饷、粮代金和被装则为带兵长官私吞。而空缺的武器装备则拿去倒卖。这些被吃掉的兵员和装备都可以在作战之后上报损失予以销账。

这样的軍队打不过日本人,太正常了!

这样的民国如不灭亡,天理不容!

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囹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独立营多少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