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能有多少个种族 如何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种族新的种族

宗教与种族的卫道士授勋诺奖

宗教与种族的卫道士授勋诺奖

1984年诺贝尔奖如期在瑞典皇家科学院举行,这里巨星璀璨,科学与技术碰撞产生的荣耀。

卡罗·鲁比亚(Carlo Rubbia),男,1934年出生于意大利戈里齐亚。世界著名的粒子物理学家和发明家,意大利帕维亚大学教授,科学家。1984年与范德梅尔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16年1月获2015年度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西蒙·范德梅尔(荷兰语:Simon van der Meer,1925年11月24日海牙),荷兰物理学家,1984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

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RobertBruceMerrifield,1921年7月15日-2006年5月14日),美国生物化学家,198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最主要的贡献是发明了固相接肽技术。他因为研究出了制造肽和蛋白质的方法而获得了198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尼尔斯·杰尼,FRS(Niels Kaj Jerne,1911年12月23日-1994年10月7日)是一位英国出生的丹麦免疫学家。由于发现了单克隆抗体的生产方式,以及相关的免疫学贡献,而与乔治斯·克勒及色萨·米尔斯坦共同获得1984年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乔治斯·克勒Georg Kohler,1946年生于西德慕尼黑,在西德的弗莱堡大学攻读生物学。后到英国医学研究院生物学研究所的米尔斯坦研究室留学。同丹麦医学家耶恩共同获得了1984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金。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色萨·米尔斯坦(César Milstein,1927年10月8日-2002年3月24日)是一位出生于阿根廷的英国生物化学家。于1984年与尼尔斯·杰尼及乔治斯·克勒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是当代捷克斯洛伐克最重要的诗人。他一生中总共出版了三十九部诗集,1984年,因展现出“人类不屈不挠的解放形象”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1年10月7日,南非大主教德斯蒙德·图图出生。他还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由于坚决反对种族隔离赢得世界的赞誉。他是南非开普敦第一位黑人圣公会和南非圣公会省的大主教。他在1984年赢得诺贝尔和平奖。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原标题:很多中国人对自己是一个种族主义者的事实浑然不觉

罗永浩在《美国种族简史》的序言中写道:很多中国人(包括那些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对自己其实是一个种族主义者的事实浑然不觉。

我相信许多人听见这话的时候会像我一样,心口一凛。

也许不是故意,但对某些种族、某些地域存在刻板印象这件事,我们无可抵赖。就好像民权运动已经胜利了那么多年,而美国的司法系统在毒品问题上仍然更倾向于怀疑和盘查黑人一样。

《美国种族简史》 讲了十个种族在美国的发展史,用一个一个饱含沧桑感和汗水味道的故事,道出这样一个事实——

那些曾经遭到歧视的种族,并不是生来比其他种族更低贱。给他们时间,他们都能用努力证明自己。

最初,爱尔兰人在美国的地位十分低下。他们统统被认为是酒鬼,身上带着传染病,恨不得在马路上遇到都要绕着走。这是因为第一代爱尔兰移民都是在本国实在活不下去,才不惜一切代价拖家带口来到美国的,有很多甚至是借债来的,抵美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卖苦力还钱。他们住在贫民窟,男的做体力活,女的帮人做家务。

爱尔兰移民差不多用了三代人完成了“逆袭”这件事。第一代出卖体力,第二代稍有起色,第三代开始受教育、融入主流社会。一人一票的制度让他们在政治上占尽优势,他们似乎也天生擅长做政客,从市长这个级别开始渐渐叱咤全美政坛。

肯尼迪家族是爱尔兰移民的典型代表:1848年,第一代肯尼迪于由爱尔兰抵美,直到去世,一直是个劳工。他的儿子有起色,家境转好,以至能将第三代肯尼迪送去读大学。第三代约瑟夫·肯尼迪后来成了大富翁,从而使得第四代的约翰·肯尼迪当上总统。

后来人们对爱尔兰人的印象就变成了“一个政治家辈出的种族”。

德国人又聪明又勤劳,人设完美得不像话。但是起初他们也不怎么被看好,因为第一批来美国的德国人主要是农民,穷得跟爱尔兰人不相上下。然而他们勤俭又节制,很快就翻身农奴把歌唱,成为“全国最好的自己动手干的农场主”。

美国建国之后,第二批德国移民涌入,这次来的主要是技工。这次他们又是勤俭又节制,加上有了技术,他们很快从工人变成小业主,后来在许多工业领域逐渐做大,比如汽车(克莱斯勒)和石油(洛克菲勒家族)。

希特勒上台之后,第三批德国移民来到美国,这次厉害了,来了大量的学者、艺术家、科学家和文人。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知识精英最大规模的一次迁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爱因斯坦,如果他当时没有去美国,核武器诞生在哪里就不好说。

德国人融入美国社会之后,人们基本上忘记了他们也穷过苦过悲惨过。他们的汉堡和啤酒成了美国餐桌的标配食物,他们的军事传统为美国贡献了像艾森豪威尔这样优秀的军事领袖,甚至他们热爱娱乐活动的传统也影响了美国社会——我们以为美国人从来都这么爱玩,但其实这都是德国人教的。

如果犹太人说自己是世界第二惨,无人敢称第一。他们每次大规模移民都差不多是因为受迫害。今天,绝大多数美国的犹太人是东欧犹太移民的后裔,这些人为了躲避沙皇迫害而从俄国、波兰以及其他东欧国家赴美。

一个典型的东欧犹太移民的“发家史”,简单说来,就是从踩缝纫机的家庭服装作坊开始,逐渐成为服装厂老板(如果你是温州人,读到这里可能会有一种亲切感)。与此同时,他们特别重视教育,到本世纪中叶,1/4以上的犹太男子受过4年或4年以上的高等教育,而全美人口中,具有此种学历的人却连10%都不到。

如今,犹太男子的收入要比全美男子平均高出36%。犹太人只占全美人口的3%,但在获得诺贝尔奖金的所有美国人当中,犹太人后裔超过 25%。

再说起犹太人的时候,人们显然已经不再会联想到那些妇女儿童齐上阵的“家庭血汗工厂”。

来美国的意大利移民可以粗略分为两类,分别来自意大利的北部和南部。他们之间差异很大。

北部来的移民通常经济条件更好,价值观跟欧洲人和美国人更接近。而南部意大利人则穷困潦倒,某些地方跟传统的中国人很像——逆来顺受、听天由命、极度重视家庭。还有,比起受教育,他们更希望孩子早早学会干活补贴家用。直到现在,美籍意大利学生还是倾向报考实用的学科,比如男的读工程、女的选师范,听起来多熟悉。

最初,这些来自意大利南部的“贫下中农”生活很艰辛,跟爱尔兰人差不多,只能干最没技术含量的工作,但他们更刻苦、更卖力,而且很少酗酒因此更受老板喜欢,还很能攒钱。所以,虽然爱尔兰人比他们早来30年,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人的整体收入水平已经超过了爱尔兰人。

不过,他们在政治上取得成就的时间,整体上要比爱尔兰人晚很多。

还有一点特别值得一提:虽然有黑手党的传统,来自西西里的意大利人到了美国之后在黑道上也确实迅速独霸一方,但意大利人的总体犯罪率是低于其他美国人的。

中国人在很多方面和犹太人相像:有自成一体的文化,看重教育,以及走到哪里就赚哪里人的钱。

第一代移民美国的华人是奔着加州“淘金热”去的,淘金梦破灭之后,他们没有别的生存技能,只得干起了铺铁路这种重体力活。在城市里,第一代华人移民很难找到工作,渐渐靠开洗衣店和中餐馆维生。

尽管被严厉地限制在这两项职业里,而且还因法律歧视而被课以重税,华人还是借此获得了成功。后来,随着美国种族主义普遍退潮,尤其是反华情绪的低落,第二、三代华裔悄悄渗入美国社会的“战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他们中开始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也有一些人抓住了新的工作机会,并迅速靠着勤恳的品质在劳工市场上获得成功。

尽管遭到美国历史上任何移民都未曾遇到的最严重的歧视和暴力,美籍华人还是上升到不错的地位。他们在收入方面优于一般的美国人,职业地位也较高。华人的成功基本上取决于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他们比别人多干活,并受过更多也更良好的教育。

日本移民在美国的遭遇比华人还惨一点,那一点就是二战的时候他们被关进过拘留营。然而,拘留营也没有阻止日本人扎根美国的决心,真是钢铁般的意志力!

日本移民早期积累实力的途径跟华人类似,就是拼命干活,努力攒钱。虽然受到反日情绪和歧视性法律的影响,第一代日本移民仍通过极度勤劳的工作,从农工变成了农场主。即便只是做园丁,他们都做成了最好的园丁。

二战中被投入拘留营的经历最终使得日本移民被主流社会接纳——本来受营业执照和其他限制性措施的影响,他们职业上的选择面较窄,在拘留营里反而得到了比平时更多种类的工作。从拘留营一出来,他们头顶就自带忠诚和献身精神的光环,被美国社会普遍接纳了。真是“塞翁失马”。

第三代日裔美国人有88%上过大学,92%的人的打算成为专业人员。老一代大多认为这批后生“太美国化了”,他们已经不怎么会说日语。

其他人移民美国都是自愿的,黑人却是被强行带去的。从这一点上说,他们比其他种族的起点都要更低。在漫长的岁月里,黑人仅仅为了争取自由和生存就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

因此,虽然来到美国已经两个多世纪,他们实际上是从1863年废除奴隶制之后才开始进入美国大社会,以致大多数黑人今天在他们所生活的城市里只不过是第二代,跟100年前的爱尔兰人处在类似的位置上。

这样一想,黑人能够走到今天的局面,已经实属不易了。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许多国家都实行过奴隶制,却只有美国的奴隶制带来了强烈的种族歧视,这到底是为什么?

答案很吊诡:正因为美国是这样一个从建国开始就强调自由、强调人人生而平等的国家,奴隶制从一开始就令人怀疑,所以维护其合理性的人只有宣扬“黑人≠人”这么一条路可走,极端的种族主义也就借此生根发芽。

尽管现在我们简直难以理解这个逻辑,然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这种强烈的种族主义观,却曾让像林肯这样的力主废除奴隶制的人,也对解放奴隶的后果忧心忡忡。

只能说,人性和历史都远比我们想象得复杂。

波多黎各人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叫移民。19世纪末期以来波多黎各就属于美国,他们生来就是美国人,但是他们跟生活在美国本土的美国人显然很不一样。

波多黎各人是二战之后开始大批迁往美国本土的,原因是坐船太贵,当时机票便宜了。一代移民一般都是青年,缺乏技术,没受过多少教育。虽然被划为白人,但是他们受到的待遇跟黑人更像。

由于美国本土上大多数波多黎各成年人在这里仍然是第一代,从历史的角度来衡量,他们取得的进步已经很神速了。随着在美国本土出生的第二代波多黎各人越来越多,整体的就业和经济情况也在提升。

美国和墨西哥的关系比较复杂。早在没有美国人的时候,墨西哥人就已经在现在的美国西南部地区定居了。大多数墨西哥人则是在二战之后来到美国的。

墨西哥移民的构成很复杂,各处在不同的文化适应和经济发展阶段。整体来说,他们比黑人和波多黎各人的经济状况要好一些,在体育界和娱乐圈有一些发展,但是受教育程度偏低,在学术和科学领域没什么建树。

墨西哥人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目前来看距离完全融入美国社会尚有距离。美国人对墨西哥人的态度也体现在时松时紧的移民政策上——他们需要廉价的墨西哥劳动力,但是又对这些人怀有戒心。

《美国种族简史》写于1981年,最后一个谈到的种族是墨西哥人。2017年,新一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要在美国和墨西哥之间修一道隔离墙,此举得到了大批美国人的拥护。这是一个尚在续写的种族故事。

在这些混杂着汗水与泪水气息的故事之中,我们也看见了自己。但愿这本通篇讲述美国故事的小书,也能够让我们这片土地上多一点宽容,少一点伤害。

《美国种族简史》有声书中信书院最新上架

点击封面,有更多精彩视频、有声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种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