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最后一次见蒋介石后悔不用孙立人是什么时候

孙立人将军论才华、论军事能力绝对在国军中首屈一指,但始终没有受到蒋介石的重用,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他不是黄埔嫡系。孙立人早年考入清华大学,后改学军事,考入被称为“南方西点”的美国维吉尼亚军校。学成归国虽说带兵有方、抗战有功,但由于他不是“黄埔出身”再加上又不是国民党员,所以始终不为蒋介石放心,才不受重用。

其次,孙立人和美国方面关系良好。由于孙立人早期留学美国,又考入美军校且品学兼优,引起美方注意,后又在远征缅甸时和美方合作再加上孙立人能说一口纯正的英语,沟通无障碍,还有孙立人在抗战中的出色表现和功绩,逐渐受美方青睐,引起蒋介石猜忌。

再次,功高震主,引火烧身。由于蒋介石在抗战抗战和内战中的不佳表现使得美国欲拿能力突出且有美方背景的孙立人取代蒋,孙立人虽不为所动,但蒋已决意打压。

核心提示:父亲一生戎马,被称为“中国战神”、“东方隆美尔”,却被幽禁33年,不得不接受莫须有的罪名,将军玫瑰是父亲面对现实的无奈之举。

凤凰视频原创《我的父亲母亲·第四季》特别策划节目2016年1月22日推出第三期,以下为文字实录:

一生征战,戎马沙场,如今却只能养花弄草,将军玫瑰是父亲面对现实的无奈之举。

我的父亲孙立人,1900年出生在安徽庐江,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父亲曾在美国桥梁公司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工程师,之后主动申请到维吉尼亚军校念军事。父亲先后历经对日抗战、淞沪战争、缅甸战役,在东北国共战争之后到了台湾。

从1955年开始,蒋氏政权把父亲软禁起来,长达33年。我是1957年,在父亲被软禁之后,在台中出生的。我们从小就觉得父亲跟其他父亲不一样,因为他不上班,不工作,只在院子里头散步,通常不出门,出门也就是去理发、或者买点书籍。父亲出门时,通常会有一部车子随行,配有三四位国安局、军情局的人。我们在台中的房子,四周都是围墙,在四楼阳台上还有50机枪的枪座,门外有一两位带着枪的情治人员看守,进出的人员要经过他们的询问,能够进院子的人只有亲戚,朋友和部署都不能进来。据说,当年有指令,如果父亲要逃跑,可以将他射杀。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跟其他的家庭就有明显的不同。

在父亲被软禁的第一年,母亲变卖首饰换来的钱,还可以维持生活。一年以后,我们实在是无以为继了,所以我父亲就想办法,自力更生,在小院子里养过鸡,种过玫瑰花。他很喜欢花,在美国的姑姑也会空运一些玫瑰花苗给他,院子里的玫瑰花就越来越多,颜色、种类也越来越丰富。附近的花店听说之后,通过母亲买走了一些玫瑰花,慢慢的就经常会有花店来买花,将军玫瑰就这样子传开了。现在回头想,我父亲他很孤独,我相信当时父亲心里也很挣扎,尤其我自己当了父亲,就更能体会到这种感觉。

孙天平父亲,孙立人裁剪玫瑰

曾经让日本人闻风丧胆的父亲,却不得不忍受莫须有的幽禁生涯。

日本人非常害怕我父亲带领的新一军。他们称父亲为“中国战神”,“东方的隆美尔”等等。抗日战争结束,日本投降之后,冈村宁次把他随身佩戴的有六百年历史的一对武士刀,连同一个鹿角的刀架送给父亲。我父亲国际声望很高,比蒋介石的国际声望还要高,美国人频频来示好,委员长就很不高兴,这让相对气量不是很宽大的人,心中耿耿于怀。很直白的说,就是两蒋为了加强对政权的掌握,设计了一个莫须有的案子,把我父亲关起来,又花了五六年的时间,来考虑如何处置掉我父亲。

我父亲从小接受西方的教育,它强调国家的责任荣誉,父亲不愿意做出任何伤害国家、伤害社会的事情。父亲从陆军总司令任内调任为不带兵的总统府参军长,这难道不是杯酒释兵权吗?后来,父亲的部下几百人都被抓起来,被诬陷成匪谍案,被诬陷成武装叛变,难道他不懂吗?但是父亲不希望因为他个人造成国家社会更大的动荡,所以就默默地接受了这种事实。在我父亲心中,他并不是替哪个人打仗,他为的是国家,他从军的目的是为了强兵强国。

我心里的父亲是清清白白的人,给我们的启发是堂堂正正的做人。

在陈水扁任总统期间,成立戒严时期不当审判赔偿委员会。民众只要能证明当初的审判是不当的,都有一笔赔偿金。因为我父亲被审判的就有35位军人,他们陆续去申请赔偿金。虽然我父亲没有经过审判,但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两百万台币的赔偿金。我哥就很直接的说:“我们又不是乞丐,给他们整肃也好,冤枉也好,几十年,就拿这点钱准备买我们的清白吗?”所以我们就没有继续跟政府申请。

我觉得父亲一生过的很精彩,虽然晚年非常的压抑,但应该是了无遗憾,其实我也无时无刻的不在思念父亲,我也很高兴慢慢地有很多机会能够直接谈论与我父亲相关的这些事情,只是希望更多的人知道真相,这些事情就永远不会再被埋没。我父亲不是一个完人,他也不是圣人,但是在大是大非的关头上,他总是做正确的决定,有这么一个父亲是值得骄傲的事。

请问: 如何评价“铁血将军”孙立人?

孙立人将军被称为“东方隆美尔”,隆美尔与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并称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孙立人获此称誉也说明了他的军事才华。

美国曾经试图扶持孙立人取代蒋介石,虽然他从没有想过要背叛蒋介石,但是最终仍然被蒋介石以“谋反”的罪名囚禁了33年。当时的国民党有陈诚,有何应钦,为什么美国却会选择孙立人?是美国人认为孙立人更好控制,或者是因为美国人认为孙立人更有价值更值得期待?

1975年孙立人熬死了蒋介石,1988年又熬死了蒋经国,随后被台湾监察院反正,在被两蒋囚禁33年后终于获得自由。

孙立人不是蒋介石的浙江同乡,也没有读过黄埔军校,可是最后却被称为“东方隆美尔”,在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校史馆中更是与马歇尔、巴顿两位美国名将并列杰出校友。但是,孙立人将军又是如何崛起的呢?

孙立人于1900年12月8日生于安徽庐江县,字抚民,从他的表字中我们也可以看得出他的志向在何处。孙立人曾在清华大学攻读土木工程,后公费留学美国普渡大学,1926年又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军事理论知识。1928年孙立人回国后在中央党务学校任军训队长和教官,1930年又调到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宪侍卫总队任职。

在任侍卫总队副总队长期间,孙立人结识了他人生中的贵人,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1930年宋子文将财政部的缉私营改编成税警总团,然后亲手招揽人才到税警总团担任高级军官,当时在侍卫总队郁郁不得志的孙立人也成了宋招揽的目标,1932年孙立人调任财政部税警总团第四团团长。孙立人到税警总团后,开始运用自己所学训练第四团,将之打造成了精锐。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蒋介石为了守住上海,连税警总团也派上了战场,这也正合孙立人的意,在战斗中孙立人差点被日军的炮弹炸死。当孙立人伤愈从香港返回后,税警总团已被改编成40师,于是在宋子文和孔祥熙的支持下建立了缉私总队,由孙立人任少将总队长。后来从缉私总队抽调3个团改编为66军新编38师,由孙立人任师长并率领38师开赴缅甸。

1942年4月,孙立人率部参加了曼德勒会战,被蒋介石任命为曼德勒卫戍司令。但是,此时的英军却只想着从缅甸战场撤离到印度,让中国军队作为他们的掩护在后面当炮灰,结果7000多英军反倒在撤退过程中被2000多日军追上并围困在仁安羌,英军不敢突围又不好意思投降,只好向中国远征军求援。在史迪威的施压下,中国远征军总司令罗卓英派38师驰援英军。

1942年4月19日,38师113团率先对日军发起了进攻,战至20日下午,在38师的浴血奋战下,中国远征军顺利攻克仁安羌,成功解救了被围的7000多英军以及社会各界人士600多人。孙立人在这场战役中打出了威名,蒋介石给了他四等云麾勋章,英国人则给孙将军颁发了“帝国司令”勋章。后来,美国将孙立人负责指挥的仁安羌战役选为西点军校的“以少胜多”战术的教材。这场解救英国军队的仁安羌战役,让孙立人闻名世界,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崛起!

孙立人开罪杜聿明,“不听指挥”率部撤往印度,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

英国人在缅甸的表现与在法国的表现太像了,在法国怕德国,在缅甸怕日本,应对策略只有“撤”。

英国人撤了,中国远征军恐怕也不是日本人的对手,所以也只能作暂时撤退。但是当时史迪威是让国军跟着英国人撤到印度,杜聿明因为觉得撤到印度很丢脸,同时也不相信英国人,所以坚持服从蒋介石的命令从野人山回国,孙立人则认为野人山太危险,所以选择去印度,为此两人发生了争执。在撤退过程中,孙立人部断后负责掩护,结果杜聿明带着的人多数葬送在了野人山,孙立人部则仍有7000余人安全撤到了印度。

但是孙立人部到印度后,英国人却要求孙部缴械,全然忘记是谁从仁安羌将他们救出来,简直无耻。后来英国人知道撤到印度的是孙立人的38师后态度方有好转,但是仍然对孙立人作了试探,最后才同意孙部不用缴械。

这边孙立人在印度意气风发地训练中国驻印军,那边杜聿明灰溜溜地回了国,心里是说不出的难受滋味,如果你孙立人跟着我走野人山,我也不会这么丢脸,偏偏你还带着这么多人安全到了印度,我的脸往哪搁?杜聿明与孙立人之间的龌龊因此变得不可调和,杜聿明和孙立人,蒋介石更宠谁呢?毫无疑问是杜聿明,所以蒋在任命杜为东北保安司令、主持东北战场后,让孙立人去了美国参加联合国参谋首长会议。

如果不是杜聿明打不过林彪的话,孙立人还不知道什么才能回国呢。孙立人让林彪在四平栽了跟头,又赢了场德惠战役,他已经不爽杜聿明很久了,这回更不将杜放在眼里,杜聿明可是蒋帝宠臣,哪能容忍孙立人这般羞辱?于是便向蒋告状说孙又不听从指挥了,赶紧升他为东北保安司令部副总司令,让他把新1军交出来吧。蒋介石当然偏向杜聿明,孙立人因此被剥夺了军权,孙立人将军半生戎马,战功赫赫,没有败在战场上,最终却败给了朝堂上的争斗。毛主席曾为孙立人感到惋惜:“孙立人是中国近代最勇敢、最善战的将军,只可惜他生错了地方。”

“孙立人案”风波与孙立人结局。

麦克阿瑟曾经专门邀请孙立人去日本东京会面,当时麦克阿瑟的意思已经很明显,美国想要抛弃蒋介石,转而扶持孙立人,为什么?因为美国觉得蒋介石实在是扶不上墙,同时美国有希望能够控制住台湾对中国形成牵制,所以很担心蒋会在以后丢了台。

麦克阿瑟曾经说过“台湾是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这句话恰恰证明了台湾在战略上的重要性,所以不容有失。

事实上,孙立人去东京见麦克阿瑟的事是向陈诚报备过的,从东京回来后又向陈诚作了报告,当时孙立人明确表示不会背叛蒋介石。但是这些在蒋介石看来全部只是孙立人的说辞,谁知道你会不会故意这么说来稳住我,然后背地里跟着美国人搞我?但是蒋介石为了稳住孙立人和美国人并没有因此发作,反而让他担任台湾防卫总司令,只待自己稳定了台湾的局面后再对孙立人动手。

1955年蒋介石制造“孙立人案”,对孙立人进行软禁。

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蒋经国并没有释放孙立人,甚至声称要将孙囚禁至死。

1988年蒋经国也先于孙立人去世,此时要求为孙立人将军“平反”的呼声越来越高,事实上早在蒋介石去世后这种声音便已经开始产生。台当局鉴于社会舆论压力,开始展开调查,即所谓的“平反”,后于当年3月宣布孙立人获得自由,此时被囚已经长达33年。

当记者采访孙立人问到对所谓的“平反”作何感想时,孙立人只是表示“从未反过,何平之有”!

1990年11月19日,孙立人在台湾病逝,台各界人士为将军送行。

孙立人所谓“铁血将军”的称号是果粉吹嘘的结果,其实在历史上真实的孙立人不过如此。

果粉吹嘘孙立人主要从这两方面进行吹嘘,第一个是孙立人在缅北的战绩,恶意夸大其词;甚至果粉还编造了孙立人活埋三万日军的历史,来进行吹嘘。

首先,孙立人的新一军在缅北只打了一场仁安羌,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印度,何来战功。在后来的战争中,新一军躲在英美军的屁股后面摘桃子,战斗热情还不如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

其次,孙立人活埋三万日军是果粉制造的谣言。新一军没打过仗,怎么会有三万俘虏,纵观整个抗战史,国军都没有这么多的俘虏,因此足以证明这是果粉吹嘘的谣言。

最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铁血将军孙立人所谓“铁血将军”的称号不过是果粉吹嘘出来的,真实的孙立人一点也不铁血,反而窝在印度休整,然后跟着英美屁股后面摘桃子的将军。

李敖曾用五个“无人可及”来评说孙立人的传奇成就――学历之深,无人可及;练兵之精,无人可及;战功之高,无人可及;身上弹孔之多,无人可及;国际声誉之隆,无人可及。

然而,创造五个“无人可及”的铁血将军在随后的人生中却遭遇了鸟尽弓藏,被软禁三十三年的人生悲剧。

天赋成就了他早年的学业传奇;铁血创造了他盛年的抗战传奇;纯粹军人性格和历史宿命则无法避免地让他成了最终的悲情英雄。

在一半硝烟,一半风云的民国,孙立人是孤傲的,辉煌的,也是无奈的,愤懑难平的――

1900年,孙立人出生在安徽庐江一个富裕的书香门第。少年时,孙立人就展现了他过人的学业天赋,在父亲中西合璧式的教育下,十四岁时他就以安徽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学校。随后十年,孙立人一直在清华深造,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和梁实秋、闻一多等文化名人是同届校友。

清华求学对孙立人的一生影响至深,至死他都有着浓烈的“清华情结”。

1924年,孙立人从清华土木工程系毕业,并顺利通过了公费留学考试,赴美后直入普渡大学三年级加修土木工程学。

1925年学成后,远眺国内军阀混战的硝烟,孙立人产生了从军报国的想法。立下投笔从戎这一豪迈志向后,孙立人毅然放弃了优越的工程师前途,不顾老父反对考入了仅次于西点的美国弗吉尼亚军校。

弗吉尼亚军校将星璀璨,马歇尔、巴顿是孙立人师兄,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也因此成了孙立人的私交好友。

这一经历让孙立人在随后的军旅生涯中既显得鹤立鸡群,又显得左右不靠。从某种意义上讲,孙立人日后的辉煌在此,哀伤也在此。

因为既不是黄埔出身,也不是日本士官学校出身,归国后的孙立人一度投军无门。所幸,宋子文在关键时刻成了孙立人的伯乐,因此,他进了宋子文组建的税警团。

有人戏称,孙立人的铁血战史是从史上最强城管开始的。

抗战爆发,中日在淞沪展开大会战。

甫一出战,孙立人就展现了他化腐朽为传奇的练兵之功以及军人的铁血精神。在淞沪会战最艰苦的阵地,孙立人率领税警五团连续击退日军七次进攻,战后日军在孙立人所守阵地上立下了一道牌子,那牌子上写道:“遭受支那军最顽强阻击于此地!”

在确定兄弟部队即将来换防时,孙立人仍在组织进攻,为攻占阵地外围的一处小红楼建筑,孙立人最终不幸被日军榴弹炮炸成重伤,全身重创达十三处,这正是李敖所说的身上弹孔之多的来源。

此后,孙立人昏迷三天,死里逃生后被宋子文专程送往香港医治。

1938年2月,香港治伤归来的孙立人率部又参加了武汉保卫战,并两立战功,从此在军界真正崭露头角。

国民政府西迁后,孙立人收纳五千没人要的伤兵,重新编练税警团。

两年后,名义上的城管部队在孙立人手里再次化腐朽为神奇。

1941年12月,新编税警团一半兵力被编为第三十八师,隶属第六十六军,孙立人晋升少将师长。

随后而来的就是孙立人辉煌的铁血远征。

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成立,下辖第五军、第六军和第六十六军。4月,孙立人率新三十八师抵达缅甸,参加曼德勒会战。

仁安羌一役,孙立人亲率八百人击败八千围城日军,解救七千多濒死英军,轰动国际。为此,美国罗斯福、英王乔治以及蒋介石均向孙立人授了勋章。

有人对这一以少胜多的远征大胜持有异议。持这种看法的未免有些吹毛求疵,在那个时候,胜利的意义远远大于以少胜多的具体数字。

到此,孙立人的铁血战绩还在继续。

第一次远征军战略撤退期间,孙立人没有听命杜聿明的安排,在三面被数万日军围困,己方主力全线从野人山撤退的困局下,这位铁血将领硬是将一师主力安全地带到了印度,而从野人山撤退的主力,几万人却只活下来了几千。

在印度兰姆伽获得美式装备的新三十八师随后被整编为新一军。在第二次远征作战中,孙立人率领新一军如猛虎下山,给盘踞在缅北的日军王牌,南京大屠杀元凶之一的十八师团予以了毁灭性的打击。

歼敌数万。夺其军旗、印绶。

所谓孙立人是歼灭日军人数最多的国民党将领,依据正是源自这里。当然,也有人说歼灭日军最多的是薛岳,但薛岳属于一方战场的总指挥,而非亲战。

另一个广为流传,很让中国人解气的孙立人活埋日军战俘的故事也是生发于此,虽然故事是谣传,但也是孙立人的铁血形象给民众提供了畅想的土壤。

解放战争中,孙立人和林彪之间的交锋也是很有看点、很有争议的一个话题,谁高谁低,因为话题敏感,索性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因为派系之争,孙立人在战局很关键的时刻被调离了东北前线。他先是做了国民党陆军副司令掌管军队训练,国民党败逃台湾后,他又坐上了国民党当局陆军总司令的高位,在那个阶段,他在军中的地位仅此于陈诚等老蒋嫡系心腹。

说孙立人是个什么境界水准的人?

在此期间他提出的三个主张很能说明他――“军队国家化,政治民主化,教育现代化”。

然而,在暗流涌动的政局下,孙立人始终以纯粹的军人性格来应对一切,他的直性而行,率性而为最终无法避免地让他一步步陷入了鸟尽弓藏的阴谋陷阱中。

老蒋认为他个挟外自重的危险人物。

美国军校的背景,与美国军政两界的良好关系在那个阶段成了孙立人沉重的枷锁。

而孙立人的光明磊落根本无法打消老蒋的警惕与敌意。

最终,孙立人遭遇了所有自重之人的历史宿命,他被软禁了,并且一禁就是三十三年。

直到1988年,孙立人才重获自由,而此时他已经是八十八岁的老人了。

1990年11月19日上午11时15分,经历不到3年自由的孙立人将军,带着毕生的遗憾,病逝于台中向上路家中,当时距他90岁寿辰还差三天。

孙立人的临终遗言有三个版本:医生记的是――我对得起国家;亲属记的是――还我清白;部下记的是――我是冤枉的啊!

在追悼会上,孙立人遗体上披盖着两面旗帜,一面是弗吉尼亚军校校旗,一面是清华大学校旗。

其中,弗吉尼亚军校校旗上用拉丁文写着三句震撼又另人深思的话语――

有这三句话,关于孙立人,无需再言!

文武双全,冠盖满京华,天下第一军军座

一生桀骜不驯,喜欢喷人的李敖曾说:孙将军是国民党集团中最杰出的将领,学历之深,无人可及;练兵之精,无人可及;战功之高,无人可及;身上弹孔之多,无人可及;国际声誉之隆,也无人可及。他为抵御外侮,弃笔从戎,南征北战、创不世之功。

风华正茂、冠盖满京华!

孙立人,这个人,人格魅力犹如天上的太阳,光芒万丈,身上所积聚的每一个元素,与他的同县老乡(舒城县,也是圣明君我的家乡,哈哈)周瑜一样,都羡煞旁人。清华大学毕业、身高185,光这两样就已让我辈仰望不止了。但于他来说却是最微不足道的元素:他英气勃发、写的一手好字(意思就是帅,有图为证),1914年以安徽省理科第一名成绩入读清华土木工程系;在校期间同时担任篮球、足球、排球、手球、棒球队长,率领清华篮球队所向披靡,一路过关斩将、称霸京师,后入选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担任主力后卫,于上海举行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击败日本队,为其时的“东亚病夫”中国在国际大赛中获得第一次篮球冠军。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真是风华正茂,冠盖满京华啊!但这些还不够描述孙将军的万一:1924年清华毕业后,公费留学直入普渡大学三年级,并成为其安徽老乡―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学长(24年后邓稼先入读普渡大学)。1925年学士毕业,弃笔从戎,入读全美排名第二有“南部西点”之称的维吉利亚军校,马歇尔、巴顿是其师兄。学成归国,入宋子文旗下组建税警总团,亲自训练一兵一卒,淞沪会战爆发,身先士卒遭日本火炮炮击,弹伤无数,昏迷三日,次年伤愈参加抗日战争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武汉会战,此战全国抗日热潮最盛,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并最终凭战功升任第三十八师师长。

1942年,随中国远征军远赴缅甸,以不足千人,击溃数倍于己的日军,取得仁安羌大捷,取得自唐明以来第一次杨威于域外的胜利,而名扬四海(中国自唐明以下,李如松出兵朝鲜后近400年已无此胜利了),也是在杜聿明领导的第一次入缅作战中唯一可称道的胜利。其后孙立人与杜聿明闹翻,率军入印度兰姆伽,而杜聿明领军入野人山几近全军覆灭,十万青年埋骨他乡。

1944年第二次入缅作战,势如破竹,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打通中缅边线,与陈纳德飞虎队打通的驼峰航线遥相呼应,因功获青天白日勋章。次年于广东接受日军无条件投降,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邀请其视察欧洲战场,目中无人、心比天高的巴顿将军亲自为学弟当司机并开车门,极尽殊荣!

下半场我不想写了,比较敏感,就写三点:

1、东北那场与我军及黄埔军校第一战神林帅的巅峰对决精彩绝伦虽争议颇多,但孙立人平生未偿一败,无论对谁都是没错的,但这场战役里面角逐的力量太多了:国共,孙立人与杜聿明,卫立煌与陈诚,还有更重要的美苏。不是重点了,重点是:此为内战,我们彼此会有纷争,但我们从没有忘记真正的敌人是谁,所以中华上下五千年军人的最高成就是开疆拓土、封狼居胥、扬威域外!

2、我军携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之威,百万雄师过大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平推海南岛,最终折戟沉沙金门岛了!

3、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有“十里长街送总理”,我们的孙将军也是十里长街送军座的(还有胡适,我以后会写他),弗吉利亚军校与清华大学校旗覆盖其棺,只以区区台湾岛而集十里民众,自愿下跪并痛哭流涕......

好的,完了吗?完了,没有完的只是我们对于十万埋骨他乡的远征军将士与实不符名、实不符名军座的亏欠。

孙立人九岁的时候,由于其父亲任山东知府,所以跟随他的父亲前去青岛,而当时的青岛是德国的特权区。孙立人之前没有见过大海,于是来到青岛之后便去海边玩耍,但是被一群德国小孩给揍了,因为当时德国人不允许中国人进入德国租界。发生这件事情之后,孙立人立刻跑去找他父亲,但他父亲却惊恐的问他有没有还手。

在青岛生活的那段时间,彻底让孙立人明白了弱国的悲哀,于是孙立人立志报国。先考入清华大学学习,后又到美国留学。留学期间孙立人深感乱世的中国,缺的是将军而不是一位土木工程师,于是决定投笔从戎,在美国弗吉尼亚军校进修现代军事理论,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孙立人曾发表过对于中日战争的设想。

然而孙立人一腔热血回国之后,发现留美派军校毕业生这个身份成为了累赘,因为蒋介石仅仅是重用黄埔系的军官。不过幸好当时宋子文十分看好孙立人,于是便让他做了税警团的团长,孙立人开始了他的准军旅生涯。后来在淞沪会战中,就是孙立人这支不入流的军队,疯狂阻击日军,打退了日军十几次的进攻。

此后孙立人一直就这样无所事事,直到蒋介石打算组建远征军,孙立人这才重新走上战场。入缅之后仁安羌战役中,孙立人证明了自己,以800人解救了7000被困英军,震惊了世界。但是好运没有继续,在缅甸败退之后,孙立人违抗了蒋介石的命令,将军队带到了印度,虽然是正确的,但是也决定了孙立人日后的仕途就此终结。


孙立人是国共两党共同认可的,一位了不起的抗日英雄。1900年出生,1990年以90岁高寿去世。孙立人将军特别闻名于世的是他的能征惯战的远征军,曾经以一千兵力解救七千多英缅军队而闻名盟军,被号称“东方隆美尔”。孙立人将军以对日寇铁血手段而著称,对所有进过南京城的日寇一个不留。

孙立人将军是安徽省舒城县三河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军衔,第一次缅战时任38师师长,在孟关杰布山隘间战役毙敌2000余,孟拱河谷战役击毙日军12000余,第二次入缅作战时任新一军军长,攻克八莫、南坎、老龙山、南巴卡、新维、腊戍、乔美等地,共击毙日军3万3千余,是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国共内战时曾于四平、 公主岭、德惠等地击败林彪。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国民党政府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

孙立人将军子孙满堂,都学业有成:长女孙中平(1952年―),台湾清华核子工程系毕业、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材料力学博士。长子孙安平(1954年―),台湾中原理工大学物理系、清华物理研究所毕业。次子孙天平(1956年―),辅仁大学数学系毕业。次女孙太平(1958年―),新竹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

总之,孙将军是中华民国中最杰出的将领,学历之深,无人可及;练兵之精,无人可及;战功之高,无人可及;身上弹孔之多,无人可及;国际性声誉之隆,也无人可及。他从小感受到外侮,立志要报国雪耻,清华、普渡两名校毕业之后,投笔从戎。自美国弗吉尼亚军校学成,回国后南征北讨,脱颖而出。

大赞特赞,孙立人将军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

蒋纬国主编的《抗日御侮》记载,在缅北滇西战役整个中国远征军击毙俘获日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后悔不用孙立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