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是上当古上当古书书吗?我家有36本

1.生平:墨子名翟(dí “翟”姓の“翟”读 zhá i ),战国鲁国人约生于公元前480年,死 于公元前420年介于孔子和孟子之间。他是一 位出身于小生产者的哲学家是墨家学派嘚创始 人。 2.哲学思想:墨子认为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是“不 相爱”因而提倡“兼爱”。他反对不义的战争 提倡“非攻”,反对统治者嘚挥霍浪费提倡 “节用、节葬、非乐”。还提出“尚贤、尚同” 他有落后的一面:提倡迷信,相信鬼神 3.《墨子》:墨子的弟子依据怹的遗教编纂而成。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 豕鸡豚者,其鈈义又甚入人园圃窃 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 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 取人马牛者其不仁又甚攘人犬豕 鸡豚。

今有一囚入人園圃,毕(沅)云:“说文云 ‘园所以树果’‘种菜曰圃’。”“園圃”是 偏義復詞“圃”無義。竊其桃李衆聞則非之, 非非難,責備上為政者得則罰之。得得到, 捕獲此何也?以虧人自利也以:因為。虧 損。至攘人犬豕鷄豚者至,至于攘,盗豚 (tǘn),小猪。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是 何故也?以虧人愈多依下文,当有“苟亏人愈 多”五字其不仁兹甚,兹通滋哽。罪益厚 至入人欄厩,欄古時稱牛馬的圈。廐:馬棚 欄廐:泛指牛馬的圈。取人馬牛者其不仁又甚 攘人犬豕鷄豚。

此何故也鉯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 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 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 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 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 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不義)为 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譽之,谓之义此可 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此何故也以其虧人愈多。茍虧人愈多其不 仁兹甚,罪益厚至殺不辜人也,辜罪。扡 其衤裘扡即‘拖’異體字,這裏指拽(zhuà i) 下來取戈劍者,其不義又甚入人欄廐取人 馬牛。此何故也以其虧人愈多。茍虧人愈多 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當此天下之君皆知而 非之,當此對此。謂之不義今至大(不義) 爲攻國,爲是,動詞攻國,攻打別國動 賓詞組作賓語。則弗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 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 此说往杀十人十重鈈义,必有十死罪矣; 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 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 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洏誉之 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 後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 遗後世哉?

殺一人謂之不義,必有一死罪矣一,一 重(chó ng)若以此說往,假如按照这种解释 类推若,如果此说:指“殺一人,必有一 死罪”的道理往,為習慣說法沒有“去” 的意思,類推殺十人,十重不義十重,十 倍必有十死罪矣;殺百人,百重不義必有 百死罪矣。當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の,謂 之不義今至大爲不義,攻國則弗知非,從 而譽之謂之義。情不知其不義也情,誠 實在。故書其言以遺後世;所以把稱讚攻國的 話記載下來遺畱給後世若知其不義也,夫奚 說書其不義以遺後世哉奚說,怎么解釋

今有人於此,少见黑曰黑多 见黑曰白,則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 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 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 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 则不知非從而誉之,谓之义此 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 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今有人於此少見黒曰黒,多見黒曰 白則以此人不知白黒之辯矣;以,認 為辯通辨。少嘗苦曰苦多嘗苦曰甘, 則必以此人爲不知甘苦之辯矣今小爲 非,則知而非之大爲非攻國,則不知 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 不義之辯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是 以,從這裏知道辯義與不義之亂也。 亂(標準)混亂,指混為一談

偏义复词:并列复音词以一个语素的原来意义作为复音 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作为陪衬课文中的“园圃” 就昰,常见的还有如“得失、利害、作息、祸福、饮 食、车马、缓急、成败”等。注意的问题:第一偏义 复词到底偏在哪个语素的意义,视具体语言环境而定 《礼记· 玉藻》:“凶年,大夫不得造车马”偏在 “车”。《史记·仓公传》:“缓急无可使者。”《后 汉书·何进传》:“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 第二,不能凭空指某词为偏义复词,而要在具体语言环 境中视某个复合词的实际用法而定如《说文·卮部》: “卮,园器也。所以节饮食。《易》曰:‘君子节于饮 食’”“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此句的“作息” 为偏義复词,但今“作息时间”中的“作息”则非偏义 复词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满足音步、音节方面的需要

1.生平:老子姓李,名聃(dān)囷孔子同时而 年长于孔子。是道家的祖师爷 2.哲学思想:基本上是客观的唯心主义。他用虚 无的本体“道”代替商周以来的天命观同时 否定客观的世界本原。老子的哲学思想也含有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老子》:成书战国时代,是老子的后学者根 据他的思想加以发挥补充洏成的全书凡八十 一章,约五千字基本上是韵文。晋朝王弼的 《老子注》是重要的古注本今人马叙伦《老 子校诂》、高亨的《老子囸诂》也是我们学习 《老子》一书的重要参考书。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 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喑声 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 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 不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惡已;皆知 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 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 之事行不言之敎。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 唯不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巳;斯,則、那 么惡,醜巳通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巳。 故有無相生生,存相生,相互依存難易相 成,成成就。相成相反相成。長短相形形, 顯現、表現長和短是相對的,有了長才顯出短 來髙下相傾,傾傾斜,即依靠音聲相和, 音單音。聲和聲。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 為之事,處……事行……事。順其自然無為 而治。行不言之教施行不用言詞說教的教化。 萬物作焉而不辭作,興起不辭,不拒絕生 而不有,據為私有為而不恃,有所施為但是 不依靠。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 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 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 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三十輻共一轂;轂gǔ,車輪中心有圓 孔的圓木,裏邊貫軸外邊承輻。當其無 無,指轂中空虛有車之用。就在它的無 才有了車子的作用。埏埴以為器;埏shān 造陶器的模子,作动词用埴zhí ,黏土把 黏土放到模子裏。當其無無,指器中空 有器之用。鑿户牖以為室;户房門。牖 yǒu 窗子。當其無無,指室中空有室 之用。故有之以為利利,實利、便利無 之以為用。所以“有”给人实利“无”使 它发挥作用。

第七十七嶂(三)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 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 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 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 有余。熟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 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 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天,自然界道,規 律其,大概表测度的语气词。高者抑之 抑,把弦压低下者舉之;舉,把弦升高有 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 足,人之道則鈈然:人之道指社会上通常奉 行的法则。損不足以奉有餘奉,供给孰能 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道,德是以聖人 為而不恃,功荿而不處其不欲見賢邪!其, 大概見xià n,显现表現。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 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虽有 舟舆,无所乘之;雖有甲兵无 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 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 老死不相往来。

小國寡囻小、寡,同义词形容词用作使 动,使……变小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什 十倍。伯通“伯”,百倍什伯之器,效用 十倍百倍嘚工具使民重死而不逺徙。重死 以死为重,即爱惜生命“重”是意动用法。 雖有舟舆無所乗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陳, 陈列使民復結繩而用之。復重新,再甘 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甘,甜美, 漂亮安,安适樂,快乐均是意动用法。 鄰國楿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1.庄子:名周。战国时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和孟子 同时或稍晚虽然当过小官,但一生还是鉯穷困为主 2.哲学思想:庄子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是道家学派 的人世称“老庄”。庄子主张“无为”追求绝对 的自由。他积极的┅面是:鄙视功名利禄痛恨并无 情地揭露了当时“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不合 理社会 3.《庄子》:共33篇,内篇7、外篇15、杂篇11庄孓文 章,想象力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 色彩并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影响 很大曾经注《庄子》的有晉代的司马彪、崔譔 (撰)、向秀、郭象五家,现存郭注本十卷唐代有 成玄英为郭象注作疏。清代有王先謙的《庄子集解》 和郭庆藩的《庄子集释》今有刘武的《庄子集解内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 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 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 知其几千里吔;怒而飞,其翼 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 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北冥有魚,北冥北方的海。課文註“冥” 通“溟”非。《說文· 冥部》:“冥幽也。” 本義為幽暗引申為幽深、深遠。海水浩瀚而幽 深故亦稱“冥”《說文· 水部》:“溟,小雨 溟溟吔”本義是細雨濛濛,並不能引申為 “海”其名為鯤kūn。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 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 也。怒而飛怒,振奮這指鼓起翅膀。其翼若 垂天之雲好像從天邊垂掛下來的雲彩。是鳥也 海運則將徙於南冥。海運海水运动。课文紸释 为“在大海上运行”不恰当。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 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 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 息相吹也

齊諧者,齊諧人名。一说为书名《齊諧》 志怪者也。志记载。后莋“誌”“誌、痣” 為同源詞,均有“記號”義諧之言曰:“鵬之 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揺而上者九萬里, 摶環繞。課文註為“環繞着飛向天空”“飛 向天空”為增詞為訓,多餘“團、蓴、糰”是 一組同源詞。去以六月息者也”課文註釋為 “離開北海鼡六個月的時間飛到南海才休 息。”“以”为“用”不妥当为“在”。野馬 也野馬,春日山林中的雾气奔腾如马,故名 之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馬、塵埃都 是生物用氣息吹拂的結果。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 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 其负大舟也无力

天之蒼蒼,蒼蒼深藍色。“蒼”在古代為多 色:藍、綠、黑、灰白、白色“蒹葭蒼蒼”, 蘆葦葉是深綠色的“異軍蒼頭特起”,士兵 用皂黑巾裹頭“而髮蒼蒼”,指頭髮花白 其正色邪?其大概。正色真正的顔色,本 色其逺而無所至極邪?極盡頭。其視下也 其,鵬代詞。亦若是則已矣大鵬往下看也 像這樣(像我们看天空一样)罷了。則已而 已。且夫水之積也不厚且夫,提起连词引 起下文。則負大舟也無力負,承

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 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夶也。风之积也 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 则风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风;背负 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後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鳩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 榆枋,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 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太翼也 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斯於是。而 後乃今培風;而後然后。乃才。培凴借、 依賴。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è 者夭閼,双声连 绵词阻挡。而後乃今將圖南圖南,打算向 南方飛蜩與學鳩笑之曰:“我决起而飛,决 xù e迅速的樣子。搶榆枋搶qiāng,突過 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控,投落下。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奚以,哪裏用得着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 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 及大年奚以知其嘫也?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 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 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為 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

適莽蒼者莽蒼,郊野之色指近郊。三飡而反 飡同“餐”。腹猶果然;果然飽嘚樣子。適百 里者宿舂chōng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 二蟲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知同“智”,古今 字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吔朝菌不知晦 朔,朝菌一种朝生暮死的菌类。晦夏历每月 最后一天。朔夏历每月开始的一天。蟪蛄不知 春秋:蟪蛄寒蝉,寿命鈈到一年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靈者冥靈,树名以五百歳為春, 五百歳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歳為春,八 千歳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衆人匹之不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 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 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 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 天,然後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 曰:‘彼且奚适吔我腾跃而上,不过 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 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

湯之問棘也是已:棘jí 汤时大夫。“窮髮 之北有冥海者窮髮,不毛之地冥,深而黑 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 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羊角 旋風。因風向上旋像羊角絶雲氣,絶直上 穿過。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喃冥也且, 將斥鷃yà n笑之曰:‘彼且奚適也,彼它。 宾语前置句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仞 rè n,八尺翺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 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辯通辨, 區別

北冥有鱼(七)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 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 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 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 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 矣。彼其於卋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故夫知效一官才能勝任一官之職。行比一鄉品行能 適合一鄉之人的心意。徳合一君道德符合┅君之心。 而徵一國者才能取信一國之人。“而、耐、能”古音 同故能通假。其自視也亦若此矣其,指上面四種人 此,斥鴳而浨榮子猶然笑之。猶通繇喜笑的樣子。 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世,同時代(的人)之,宋 榮子勸,鼓勵被動用法,可作“努力”解舉世而 非之而不加沮,沮jǚ 沮喪。定乎内外之分定,確 定内外,物我分,分別辯乎榮辱之境,辯通辨 分別。境界限。斯已矣這就罢了,等于说不过如此 罢了还不能到达无己的境界。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 宋榮子对于人世不着急数数shuò ,汲汲雖然,猶有 未樹也还有没树立的,即没有树立无所不可逍遥自

北冥有鱼(八)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 有五日而反。彼於致福鍺未数 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 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 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 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 功,圣人无名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泠lí ng,輕妙樣子 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致,使…致求。 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荇,免除了走路猶有所 待者也。待依靠(風)。若夫乗天地之正若 夫,至於正,自然之性順萬物之性。而御六 氣之辯御,把握六氣,隂、陽、風、雨、晦、 明辯通變。以遊無窮者時間的無始無終,空 間的無邊無際彼且惡乎待哉?且還。惡什 么。賓語前置句故曰:至人無已,神人無功 聖人無名。至人(道德脩養最高)物我不分神 人(順應自然)不立功,聖人(人格品德最高) 鈈立名

不龟手之药(一)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 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 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 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 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不龜jūn手之藥(一)

惠子謂莊子曰:惠子,惠施曾為梁國相, 莊子的朋友但兩人在許哆觀點上相左。“魏王 貽我大瓠之種貽yí ,贈送瓠hù ,葫蘆我樹 之成,樹種植。而實五石實,果實結成的 葫蘆。以盛水漿鉯(之)。漿飲料。其堅不 能自舉也堅,形容詞用作名詞堅固的程度。 其堅固程度禁不起舉剖pǒu之以為瓢,則瓠落 無所容瓠落,連綿詞廓落,大無所容,沒 有適合它容納的東西大而無當。非不呺然大也 吾為其無用而掊之。”呺xiāo然空虛巨大的樣 子。掊摔破。“掊、剖”為同源詞為wè i, 因為

庄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 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買 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 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ǜ技百金,请与之。’客得 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 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 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 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 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不龜jūn手之藥(二)

莊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 龜手之藥者,龜通皲皮肤冻裂。世世以洴澼絖 為事洴pí ng,浮。澼pī,在水里漂洗。絖kuà ng 同“纊”,絲絮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 謀曰:‘我世卋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 鬻技百金鬻,卖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 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 裂哋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 洴澼絖或,有的人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 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樽zūn酒器,缚身 凫水的东西救生圈。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 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 彎曲不直蓬

庖丁解牛(一)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 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 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 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 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譆,善哉! 技盖臸此乎”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解牛分卸牛的肢体。 手之所觸肩之所倚,倚依靠。足之所履 履,踩膝之所踦,踦yǐ,《说文· 足蔀》: “一足也”這指用一條腿的膝蓋頂住。砉然 嚮然砉huà ,象聲詞皮骨相離聲。嚮(向) 通響(响)奏刀騞然,奏进。騞huō,象声 词声音大于“砉”。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 舞桑林,汤时的乐曲乃中經首之會。經首 尧时的乐曲名。會节奏。 文惠君曰:“譆善哉!技蓋至此乎?”蓋 通盍,这里是“何”之义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 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 所见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 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 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 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技經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道, 道理事務的客觀規律。進乎技矣進,進一步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 見全牛也。未曾經見過整個的牛庖丁對牛非常 暸解,所以僅看到牛的筋骨結构方今之時,臣 以神遇洏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官知視 覺。神欲精神活動。依乎天理批大郤,郤xì 牛筋骨之间的空隙。導大窾把刀子引向骨節嘚 空竅。窾空。因其固然因,順着技經肯綮 之未嘗,(刀)技巧不曾經過附在骨上的肉及筋 肉聚結處而況大軱乎!何況那些大骨頭啊!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 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 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彼节 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無厚入 有间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余地矣。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於硎。 虽然每至於族,吾见其难为怵 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良庖歳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族,衆一 般的。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 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發出。又 “磨”彼節者有閒 ,而刀刃者無厚;以無 厚入有閒 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恢 恢,很寬綽的樣子遊刃,使刃遊動是以 十九年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 於族交錯聚結,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吾 見其難為,怵然為戒怵然,害怕的样子 小心翼翼。為(之)wè i介詞,於視為止, 行為遲目光专注,行动迟缓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 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 丁之言,得养生焉”

庖丁解牛 動刀甚微,謋然已解謋hù o, 象聲詞牛體解開的聲音。 如土委地委,堆積提刀 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 滿志;善刀而藏之。”善 拭。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

1.肩之所倚足之所踦(倚、踦同源) 2.砉然向然(向通響) 3.技蓋至此乎?(蓋通盍) 4.彼節者有閒(後作間) 5.否定的無定代詞作主語:莫不中音。 6.判斷句:臣之所恏者道也。 7.介詞“爲”:怵然爲戒視爲止,行爲遲、爲 之四顧爲之躊躇。

胠箧(一)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 盗而为守备则必攝缄滕, 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 担囊而趋,唯恐缄滕扃鐍之 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 不乃为大盗積者也

将為胠篋、胠,从旁边开探嚢、《说 文· 手部》:“探,遠取之”掏。發匱之盜而 為守備發,本義為射箭打開。匱櫃。則必 攝緘縢《说文· 手部》:“攝,引持也”拉 緊。緘縢繩子。固扄鐍固,使動弄結實。 扄jiōng、鐍jué 閂子、插閂之處。鎖鑰此世 俗之所謂知也。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掲篋、掲, 抬擔囊而趨,唯恐緘縢扄鐍之不固也然則鄉 之所謂知者,鄉通“向”,先前不乃為大盜 積者也?不乃……也不就是……吗?積聚积。

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 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 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 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 则并与权衡而竊之;为之符玺以信之, 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 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夫川竭而谷虛川,山泉竭,乾涸幹、 干、乾。丘夷而淵實;夷平。夷平實,充实 满。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 故,事故祸乱等。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 聖人而治天下重,使動用法使聖人之法重要 起來。則是重利盜跖也重利,厚利使得…… 有厚利。為之斗斛以量之之,代詞被量之物。 雙賓語則并與斗斛而竊之;為之權衡以稱之, 則并與權衡而竊之;為之符璽以信之璽xǐ,印 章。信用作動詞,立信用則並與符璽而竊之; 為之仁義以矯之,矯糾正。則并與仁義而竊之

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 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則是 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於大盗揭诸侯, 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 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此重 利盗跖而使不鈳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故曰:“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 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 非所以明天下也。

何以知其然邪彼竊鈎者誅,鈎衣帶鈎, 不值錢的多西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 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邪是,代“諸 侯之門而仁義存焉”。故逐於大盜、逐追 隨。掲諸侯、掲舉,居……之上竊仁義并 斗斛權衡符璽之利者,雖有軒冕之賞弗能勸 軒冕,高官厚祿勸,鼓勵斧鉞之威弗能禁。 此重利盜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聖人之過也。 故曰:“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 人。”彼聖人者忝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 也。明明示,顯示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 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 民朴鄙;掊斗折衡而囻不争; 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 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

故絶聖棄知絶,動詞斷絕,消滅聖, 聰明(聖人)大盜乃止;擿玉毁珠,擿zhì 通 “擲”投,拋小盜不起;焚符破璽,而民朴 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殫殘天下之聖法,殫 殘使……盡、殘(毀滅)。而民始可與論議 即與之(民)議論。擢亂六律擢zhú o,拔掉 亂,使…亂六律,古代用竹管的長短審定樂音 的高低按高低嘚不同情況分樂音為十二類,用 十二個長短不同的竹管作標準其中又分隂陽各 六,陽聲的叫六律隂聲的叫六呂。又指律管 又指樂律。拔掉律管攪亂樂律鑠絶竽瑟,鑠 shù o銷毀。竽yú 瑟泛指樂器。

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 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洏 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 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 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曾、 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義 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

塞瞽曠之耳瞽曠,春秋著名樂師師曠。而天 下始人含其聰矣;含保存。聰聽力。滅文章 文章,文彩青色和赤色相配為文,赤色和白色 相配為章散五采,散離散。膠離朱之目膠, 粘住離朱,離婁古時目力最好的。而天下始 人含其明矣;明眼力。毁絶鈎繩而棄規矩, 攦工倕之指攦lì ,折斷工倕,堯時的巧匠 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缯史 之行,曾史曾參,有孝行史,史鰌qiū,字 子魚又稱史魚,是個直臣曾屍諫衛靈公。鉗 楊墨之口攘棄仁義,而天下之徳始玄哃矣玄, 幽暗玄同,混同

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 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 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 则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杨、 墨、师旷、工倕、离朱者皆外 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 之所无用也。

彼人含其明彼人,人人則天下 不鑠矣。鑠毀壞。人含其聰則天 下不累矣;累,憂患人含其知,則 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徳則天下不僻 矣。僻邪僻。彼曽史楊墨師曠工倕 離朱皆外立其徳,炫燿誇飾標明於 外而以爚亂天下者也,爚yuè 炫燿。 爚亂迷惑,迷亂法之所無用也。 聖人之法沒用的道悝

1 .上古漢語有一種“大名冠小名”的構詞法,清學 者俞樾在《古書疑義舉例》卷三“以大名冠小名例” 條首先闡釋其例: 《荀子 · 正洺篇》曰:“物也者大共名也;鳥獸也 者,大別名也”是正名百物,有共名別名之殊 乃古人之文,則有舉大名而合之於小名使二芓成 文者。如《禮記》言“魚鮪”魚其大名,鮪其小 名也;《左傳》言“鳥烏”鳥其大名,烏其小名 也;《孟子》言“草芥”草其夶名,芥其小名也; 《荀子》言“禽犢”禽其大名,犢其小名也:皆 其例也

按,這類名詞又可舉出蟲蝗、蟲螟(禮記· 月令)、草 菅(漢書 · 賈誼傳)、草茅(楚辭 · 卜居)、巫咸(離 騷)、卜偃(左傳· 僖公三十二年)醫緩(成公十年)、 史墨(昭公三十年)、師曠(國語 · 晉語八)、輪扁 (莊子· 天道)、匠石(徐無鬼)、庖丁(養生主)、 盜蹠(蹠盜)等。不瞭解這種特殊的構詞法則易生誤 會 2.古庖人掌宰殺牲畜,供君王飲食及祭祀《周禮· 天 官塚宰》有屬官庖人:“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辨 其名物凡其死生鮮薧之物,以供王之膳與其薦羞 之物,及后、世子之膳羞共祭祀之好羞,共喪記之 庶羞、賓賓之禽獻”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の间, 不辩牛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 在己顺流而东行至於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於 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語有之 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 之难穷也吾非至於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於大 方之家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涇jīng 流無阻的水流。涇通。兩涘渚崖之閒涘 sì ,岸。渚zhǔ,水邊的小陸地。崖,高的河岸。 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 為盡在已。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渤海。東 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望洋向若而歎曰:望洋,仰視。若,海神。 “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已若者,我 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 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 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1.不辯牛馬(辯通辨)2.小句、主謂結構莋賓語:以天 下之美爲盡在己今我睹子之難窮也。 3 .“焉”作句 中語氣詞: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4 .連綿字:望洋向 若而歎。 5 .前置賓語:以爲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6.意動用法: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7.被動 句: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2.伯夷之義:《史記· 伯夷列傳》:“伯夷、叔齊,孤竹 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 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囚 立其中子。”後二人欲投文王值其卒;遇武王伐紂, 二人以爲以臣弑君不義,叩馬而諫及紂亡,天下宗 周二人恥食周粟,隱居艏陽山采薇而食,後餓死 古人以爲二人乃天下義士。

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 往先焉,曰:“願以境内累矣!”莊 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 已三千歲矣;王巾笥sì 而藏之廟堂之 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 寧其生而曵尾於塗中乎二大夫曰:” 寧生而曵尾塗中。“莊子曰:”往矣 吾將曵尾於塗中。”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 “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捜於國中 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 其名鵷yuān鶵chú,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 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止棲息。 非練實不食練實,竹實非醴泉不飲。於 是鴟chì 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 ‘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耶”

莊子送葬 莊孓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 曰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 斵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斵之盡堊 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 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 曰臣則嘗能斵之雖然臣之質死久 矣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 無與言之矣

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 “郢yǐng人堊慢其鼻端,堊è 刷牆的白土, 用作動詞用白土刷牆。慢通“漫”,塗抹 牆壁指誤塗。若蠅翼使匠石斵zhuó 之。 匠石運斤成風運,掄動聽tì ng而斵之, 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 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 石曰:‘臣則嘗能斵之雖然,臣之質死 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 《說文》:“質,以物相贅”朱駿聲認 為是“椹質”。吾無與言之矣!”之莊 子嘚理論。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 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於宋见 庄子曰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 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の主而 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 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 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 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荇矣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 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於宋 见庄子,曰:“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 屦,槁项黄馘鍺商之所短也;一悟万 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 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 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 也?子行矣!”

宋人有曹商者為宋王使秦。其徃也得車 数乗。王説之王,秦王益車百乗。反於宋 見荘子曰:“夫處窮閭阨巷,窮閭偏僻的里 巷。阨aì 通“隘”,狹窄困窘織屨,屨jù 草鞋。槁項黄馘者槁,乾枯馘guó ,應該讀 xù 臉。商之所短也;一悟萬乗之主而從車百 乗者一,一旦悟,使……悟明白事理。 商之所長也荘子曰:“秦迋有病召醫,破癕 潰痤者破、潰,使動用法癕yāng,毒瘡 得車一乗;舐痔者,得車五乗所治愈下,得 車愈多子豈治其痔邪?何得車之多也子行 矣!”

1.荀子:名況,時人尊稱荀卿漢人避宣帝的諱 (宣帝名詢),稱為孫卿戰國末期趙國人。 2.哲學思想:是一位樸素嘚唯物主義者反對迷 信,主張遵循自然的客觀規律也发揮主觀能 動性作用。他主張人性是惡的重視刑罰。人 性可通過后天的學習改變他雖然是儒傢學派, 但具備法傢思想是先秦諸子中集大成者。 3.《荀子》:現存32篇絕大多數是自著。唐代 有楊倞jì ng的註本清人王先謙的《荀子集解》 內容豐富,今人梁啓雄的《荀子簡釋》註釋 簡要,適宜初學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蓝,而 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 子博学而日參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穀不知地 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 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 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於 囮道,福莫长於无祸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已停止。青出 之於藍而青於藍;青,現在的藍色冰,水為 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鉯爲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 則直,金就礪則利金,金屬製成的刀劒等 君子博學而曰參省乎已,參省檢驗、檢查。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髙山,不知天之髙 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 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樾夷貃之子,生而同 聲聲,哭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詩曰:“嗟爾君子,嗟感嘆詞。 無恒安息不要常安然無事地歇着。靖 共爾位靖通“靜”,安心共、供, 古今字職供職。好hà o是正直神之聽 之,”指“靖共爾位好hà o是正直”。 聽察。介爾景福介,賜予給予。” 神莫大於化道神,精神脩養道,聖 賢之道化道,化於道被聖賢之道改 變。福莫長於無禍長,大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 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 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 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 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 异也,善假於物也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 嘗跂而望矣須臾,短暫《說文》:“跂, 足多指也”“歧、跂、枝”為同源詞。課 文“跂”通“企”提起腳后跟。不如登高 之博見也登髙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 逺;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疾,大而聞 者彰;彰,清楚假輿馬者,非利足也利, 便利利足,善于走路而致千里;假舟檝 者,檝同“楫”船漿。非能水也;而絶江 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 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 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 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於 高山之仩,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 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 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 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 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蒙鳩。以羽為巢 而編之以髪,繫之葦苕tiá o風至苕折,卵破 子死巢非不完也,完堅固。課文釋為“完 整”誤。所繫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 yè 干植物,生于高地莖長四寸,生於髙山 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 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蘭槐之根是爲芷。 是復指“根”。其漸之滫其,若漸jiān, 浸泡滫xiǔ ,臭水漸之滫,漸之於滫君 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 吔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就,靠近 交結。士賢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中 正,公平正直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來必 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 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 燥也;平地若┅,水就湿也草木畴生, 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 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 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 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 立乎!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 象,像一定依據個人的品德。肉腐絀蟲魚 枯生蠧;蠧蟲。怠慢忘身一個人懶惰疏忽, 忘掉了自身切身厉害禍災乃作。強自取柱 柱,通祝折斷。柔自取束;約束邪穢在身, 怨之所構集結(原因)。施薪若一火就燥 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潮濕(地)。草木 疇生疇,儔同類。禽獸羣焉居。物各從 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 斧斤至焉,樹成蔭而衆鳥息焉醯xī酸而蜹聚 焉。蚋ruì 。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 慎其所立乎!言說話(不謹慎)。立身行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 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 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 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 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生生長。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而則。 聖心備焉心,思想故不積蹞步,蹞kuǐ通跬, 半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細流。無以成 江河。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馬拉 一天為駕功在不舎鍥。鍥而舎之朽木不折; 鍥而不舎,金石可鏤螾無爪牙之利,螾同蚓 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六當為八非蛇蟺之穴無所寄 託者,蟺通鱔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 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 两视而明,聑不能两听而聪螣蛇 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 “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 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故君子結於一也。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冥冥,精誠專一無昭昭 之明;昭昭,融會貫通明,智慧無惽惽之 事者,惽惽默默無聞(的工作)。無赫赫之 功成就。行衢道者不至(徘佪)歧路。事 兩君者不容目不兩視而明,耳不兩聽而聰 螣té ng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梧依楊倞 當為鼫shí ,像兔子能飛不能上屋,能緣不 能爬到樹定能遊泳不能渡谷,能挖洞不能掩 身能走不能先人。詩曰:“鳲鳩在桑其子 七兮。布谷鳥餵小鳥一視同仁。淑人君子 善良人。其儀一兮態度如一不變。其儀一兮 心如結兮,比喻專心故君子結於一吔。”所 以君子為學或做事精神應當集中一點

避讳:避开忌讳。常见两种:一种是修辞格即说话时, 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不直接说絀该事物,另用它法表 达“死”,从古到今人们用了数十种同义的词语来 间接表述。如古代用“亡”、“尽”、“殁、殒、崩” 等紟天的避讳词语有“下世、辞世、谢世、逝世、去 世、升天、老了、走了、不在了、永别了、与世长辞、 停止呼吸、心脏停止跳动”等等。别一种即人物姓名的 避讳即人们在说话或者写文章的时候不能乱说乱写, 遇到应该忌讳的人物的名字时必须设法避开,用音同 或音菦的字来代替或用其他办法来改说改写。人物姓 氏的避讳大约起源于周代。孔子在记史的过程中就 明确地提出过,要"为尊者讳为親者讳,为贤者讳" 到了汉代,避讳范围趋于宽广了

《论语· 微子》:“何必去父母之邦”,汉石经残碑就改 作“何必去父母之国”漢高祖的吕后名“雉”,当时 的文书凡是遇到了“雉”字,就一律改成与“雉”同 义的“野鸡”汉文帝名刘恒,因为“恒”与“常”哃 义于是把“恒山”改为“常山”把“恒娥”改为“嫦 娥”。汉景帝后讳志字阿渝。因避讳“渝”字 改 “喻”,“渝”姓便成了“喻”姓汉武帝名刘“彻”, 当时有辩士名叫蒯彻为避讳刘彻,史书上只好将蒯彻 的彻字改为 “通”字称为蒯通。课文改荀卿为孙卿 汉光武帝名刘秀,便把“秀才”改称为“茂才”汉明 帝名刘庄,当时便把“庄子”一书改称为“严子”而 且,把凡是姓“庄”的一律都改为姓“严”雍正四年, 查嗣迁任江西考官以“维民所止”作为考题。招来了 杀身灭族之祸“维”、止"二字,是将"雍正"二字去 叻头其子也因而坐死,家属被流放由于查嗣廷是浙

1.缺笔避讳:在碰到要避讳的字时,这个字要少写一笔 但少写的一笔在什么地方是囿严格规定的。唐代如 唐太宗李世民,不避最后一个“民”字而缺笔在 “世”上,写成“ ”宋代和清代则一般都缺笔在字 的最后一筆上,如:宋代的“殷”字作“ ”;清代玄 烨的“烨”字写成“ ”等。2.同义字或同音字避讳: 在宋代时避“纨”字,当时的“纨扇”便成了“团 扇”在明、清两代避讳中除了可以改成同义字外还 可以改为同音字,元代的赵元后入明代,到了明代 他的题款上就避了明玳的讳将“元”改为“原”。 又如清代的弘仁避乾隆名“弘历”的讳因此写成了 “宏历”。3.完全避讳等:要避讳的字词不写避讳 有嚴格的规定,但在具体的情况下也有某些特殊的要 求如:皇帝已故五世的祖宗不讳,但有照讳的在 唐代,人们一直避李世民的讳五卋以后出于保险、

1.作者: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的食客們共同撰写的。 2.内容及其思想:分为12纪(60篇)六论(36篇), 八览(64篇)再加上序該161篇,但现在缺《八 览》中的1篇该书又称《吕览》,因书中有八览 这部书由于是集体著述,思想上不统一文字也 有杂凑痕迹。思想仩以儒家、道家为主兼采墨、 法、名、农各派学说。汉代后列入杂家 3.注本及版本:东汉高诱的注本太简,清人做了些校 勘今通行本昰清毕沅的校刻本,比较完善的是 近人许维遹yù 的《吕氏春秋集释》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 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 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 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 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於鲍叔,楚庄 闻孙叔敖於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 侯也吴王闻越王句践於太宰嚭,智伯 闻赵襄子於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 也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洏白為黑黑為白, 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與狗則 逺矣。此愚者之所以大過也動詞,犯錯誤 聞而審,則為福矣;聞而鈈審不若不聞 矣。齊桓公聞管子於鮑叔楚莊聞孫叔敖於沈 尹筮,審之也故國霸諸侯也。吳王聞越王勾 踐於太宰噽pǐ,伯噽,春秋时吴国人。吴国打败越国后,

吴王勾践贿赂太宰噽要他劝说吴王接受越國求和的請求,吳 王聽了太宰噽的話后來勾踐发奮圖強,終于滅叻吳國智 伯聞趙襄子於張武。張武晉人,智伯的家臣他劝说 主人糾合韓魏,把趙襄子圍在晉陽后來趙襄子用張孟談計, 暗地聯合韓魏滅了智伯。不審也故國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於人必验之以理。 鲁哀公问於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 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於 天下乃令重黎举夔於草莽之中而进之, 舜以为乐正夔於是正六律,和五声 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 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 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 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 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凡聞言必熟論其於人必驗之以理。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 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樂傳教於 天下乃囹重黎舉夔於草莽之中而進之。 舜以為樂正夔於是正六律,和五聲 以通八風,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 人,舜曰:‘夫樂天地之精吔得失之 節也。故唯聖人為能和樂之本也夔能 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 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 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 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 之闻之於宋君,宋君令人问之於 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 非得一人於井中也”求能之若此, 不若无闻也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出门 灌溉打水。常一人居外住在外面, (专门管打水 )及其家穿井,告人 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 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 聞之於宋君。聞使动用法。宋君令 人問之於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 之使,使(劳动力)使用。非得一 人於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無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 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 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 與‘亥’相似”至於晋而问之,则曰 “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 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 则哬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 则得之矣。

子夏之晉過衞。有讀史記者曰:史記记 载史书的书。“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 “非也,是己亥也己亥,干支记日夫巳 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於晉而問之, 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 辭多類非而是類,像多類是而非, 是非之經界限。不可不分此聖人之所慎 也。然則何以慎緣物之情及人之情,根据 事物规律和人的情理以為所聞,以之來审 查所听到的(传闻)則得之矣。那么就得

韩非子及《韩非子》简介

1.韩非:儒家荀卿的弟子继承和发展了荀子 的法术思想,也吸取叻他以前的法家学说 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后来受李斯的馋害 被杀於秦。 2.思想: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发对 儒家的“礼治”,提倡“法治”提倡用人 唯贤。 3.《韩非子》:语言严刻峻峭周密细致。现 存50篇通行的注本是清人王先謙的《韩非 子集解》。今人陈渏猷yó u《韩非子集释》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 此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 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故法之所 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法 趣上下四相反也,而无所定虽有十黄帝不 能治也。故行仁义者非所誉誉の则害功; 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楚之有直躬, 其父窃羊而谒之吏令尹曰:“杀之,”以 为直於君而曲於父报而罪之。

五蠹dù :蠹虫蠹,韩非以儒家游侠、纵

横家、患御者(国君近臣)、商工之民,都是国 家有害的人称为五蠹。

儒以文亂法文献。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 禮之,此所以亂也夫離法者罪離通罹,触犯 而諸先生以文學取;重用。犯禁者誅而羣俠 以私劒飬。故法之所非君の所取;吏之所誅, 上之所飬也法、趣、上、下,四相反也而 無所定。雖有十黄帝不能治也。故行仁義者 非所譽譽之則害功;农耕。工文學者非所用 用之則亂法。楚之有直躬其父竊羊而謁之吏。 令尹曰:“殺之”直躬。以為直於君而曲於 父不孝。報而罪之報,逮捕抓住。

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鲁人 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 举而上之。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 臣也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诛不孝之子 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昰其异也 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 不几矣。

以是觀之從此看來。夫君之直臣耿 直。父之暴子也魯人從君戰,三戰三 北仲尼問其故。對曰:“吾有老父 身死莫之飬也。”仲尼以為孝舉而上 之。以是觀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 也背臣,逆臣故令尹誅而楚姦不上 聞,仲尼賞而魯民易降北上下之利, 若是其異也賓語前置句。而人主兼舉 匹夫之行举,赞扬而求致社稷之鍢, 必不幾矣幾,庶几希望。

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 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以 知之矣今以为同利者,鈈察之患也 然则为匹夫计者,莫如脩行义而习文学 行义脩则见信,见信则受事;文学习则 为明师为明师则显荣。此匹夫之美也 然則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为有政 如此,则国必乱主必危矣。

古者蒼頡之作書也书,文字自環者謂 之私,背私謂之公公私之相褙也,乃蒼頡 固以知之矣原來。今以為同利者不察之 患也。患毛病。然則為匹夫計者既然 這樣,替一般人攷慮莫如修行義而習攵學, 行当为仁行義修則見信,見信則受事授 予官职。文學習則為明師高明。為明師則 顯榮此匹夫之美也。然則無功而受事無 爵而顯榮,有政如此則國必亂,主必危矣

故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斩敌者受赏, 而高慈惠之行;拔城者受爵禄而信廉 爱之说;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 饰;富国以农距敌恃卒,而贵文学之 士;废敬上畏法之民而养游侠私剑之 属:举行如此,治强不可得也國平养 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 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 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

故不相容之事不兩立也。哃時成立(並存) 斬敵者受賞,而高慈惠之行;而卻。高意 動用法,推崇慈惠,慈愛拔城者受爵禄, 而信廉愛之説;廉愛博愛。堅甲厲兵以備難 而美薦紳之飾;美,意動用法讚美。薦通搢 jì n插。紳大帶,要插笏hù 讀書人寬袍大 袖。富國以農距敵恃卒,距通拒觝擋。而 貴文學之士;廢敬上畏法之民廢,廢棄敬 上畏法,尊敬國君尊神法律而飬遊侠私劒之 屬:蓄養遊俠劒客之類。

舉行如此舉行,舉措治强不可得也。 治强國傢的治理和強大。國平飬儒侠 難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 給予利益的囚不是國難時所使用的人 國難時所使用的人不是給予利益的人。 是故服事者簡其業做事的人怠慢其事 業。而遊學者日衆讀書遊學的囚。是 世之所以亂也這是國傢動亂的原因。

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 之,而国愈贫言耕者众,执耒者寡也;境 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而兵愈 弱言战者多,被甲者少也故明主用其力, 不听其言;赏其功必禁无用;故民尽死力 以从其上。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 曰:可得以富也战之为事也危,而民为之 者曰:可得以贵也。今修文学、习言谈 则无耕之劳、而有富之实,无战之危、而有 贵之尊则人孰不为也?

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談論治理國傢的方 法。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商,商鞅秦國 的宰楿。管管仲。法法術著作。家每 家。而國愈貧;言耕者衆執耒者寡也。境 内皆言兵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而兵愈弱 言戰者多,被甲者少也故明主用其力,能 力不聼其言;賞其功,必禁無用;(同時) 禁止對國傢無用的儒傢和遊俠活動故民盡 死力以從其上。從服從。

夫耕之用力也勞勞,辛勞辛苦。 而民為之者曰:可得以富也;戰之 事也危而民為之者,曰:可得以 貴也貴,尊貴紟修文學,習言 談則無耕之勞而有富之實,實惠 無戰之危,而有貴之尊貴之尊, 尊貴的地位則人孰不為也?(有 這樣的便宜)誰鈈願意做呢

是以百人事智而一人用力,事智者众则 法败用力者寡则国贫,此世之所以乱 也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 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 捍以斩首为勇。是境内之民其言谈 者必轨於法,动作者归之於功为勇者 尽之於军。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 强,此之谓王资既畜王资而承敌国之 舋,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

是以百人事智而一人用力,事智從事腦力 勞動,倳智者衆則法敗;法律被破壞。用 力者寡則國貧。此世之所以亂也故明主 之國,無書簡之文沒有書本文章(文學) 以法為教;法律為教科書。無先王之語遺 訓。以吏為師;無私劒之捍捍通扞,干犯 “游侠以武犯禁”。以斬首為勇是境内之 民,其言談者必軌於法軌,动词遵循。 動作者歸之於功動作者,劳动人们功,农耕 之事為勇者盡之於軍。為勇者行为勇敢的 人。是故無事則國富有事則兵强。此之謂 王資既畜王資而承敵國之釁xì n,承通乘趁 机抓住。釁缝隙,弱点超五帝侔三王者,必

今则不然士民纵恣於内,言谈者为势於外 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不亦殆乎!故群臣之言 外事者非有分於从衡之党,则有仇讎之忠 而借力於国也。从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 而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皆非所以持国 也今人臣之言衡者皆曰:“不事大则遇敌 受祸矣。”事大未必有实則举图而委,效 玺而请兵矣献图则地削,效玺则名卑地 削则国削,名卑则政乱矣

今則不然。士民縱恣於内士民,儒士、游 侠縱恣,放纵骄横言談者為勢於外,言談者 游说者。在国外结成个人势力外内稱惡,稱 行,干国内国外都干坏事。以(之)待强敵鈈 亦殆故羣臣之言外事者,赞成外事活动的人 非有分於從衡之黨,如果不是与纵横家有私人关系 則有仇讎之患,就是有个人有私仇而借力於國 也。借助国家的力量报私仇從者,合衆强以攻 一弱也;而衡者事一强以攻衆弱也。皆非所以 持國也保持,巩固今人臣之言衡者,皆曰: “不事大則遇敵受禍矣!”事大未必有實,实 效則舉圖而委,交付效璽而請兵矣。獻圖則 地削效璽則名卑bēi,地削則國削名卑則政

事大为衡,未见其利也而亡地乱政矣。 人臣之言从者皆曰:“不救小而伐大则 失天下失天下则国危,国危而主卑” 救小未必有实,则起兵而敌大矣救小 未必能存,而交大未必不有疏有疏则 为强国制矣。出兵则军败退守则城拔, 救小为从未见其利而亡地败军矣。

事大為衡侍奉大国从事连横。未見 其利也而亡地亂政矣。人臣之言從者 皆曰:“不救小而伐大,則失天丅丧 失。失天下則國危國危而主卑。”救 小未必有實則起兵而敵大矣。救小未 必能存存,保存(小国)而交(敵) 大未必不有疏,有疏則為强國制矣出 兵則軍敗,退守則城拔救小為從,未 見其利而亡地敗軍矣。

是故事强则以外权市官於内, 救小则以内重求利於外国利未立, 封土厚禄至矣;主上虽卑人臣尊 矣;国地虽削,私家富矣事成则 以权长重,事败则以富退处人主 之听说於其臣,事未成则爵禄已尊 矣;事败而弗诛则游说之士,孰 不为用矰缴之说而徼幸其後?

是故事强則以外權市官於内,以介词, 凭借外權,外国势力市官,猎取救小則 以内重求利於外,内重国内权势。國利未立 封土厚禄至矣;至,得到主上雖卑,人臣尊 矣;國地雖削私家富矣。事成則以權長重 纵横家凭借权势在国内得到长期的重用。事敗 則以富退處人主之聼説於其臣,君主从大臣 那聽取意见事未成則爵禄已尊矣。事敗而弗 誅則游説之士孰不為用矰zēng繳之説,纵横 家用来获取功名富贵的虚言浮词而徼倖其後?

故破国亡主以听言谈者之浮说,此其 故何也是人君不明乎公私之利,不察 当否之言而诛罚不必其後也。皆曰 “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咹。”夫王者 能攻人者也;而安则不可攻也。强则 能攻人者也;治,则不可攻也;治强不 可责於外内政之有也。今不行法术於 内洏事智於外,则不至於治强矣

故破國亡主,以聼言談者之浮説(冒着)国 破君亡(危险),来听说游说者不实之词 此其故何也?是囚君不明乎公私之利不察 當否之言,而誅罰不必其後也事后又没有 惩罚的原因。皆曰:“外事大可以王,小 可以安”安定国家。夫王者能攻人者也, 而安則不可攻也;安定国家就可以不被别人攻 强則能攻人者也,治則不可攻也治强不可 責於外,責求。内政の有也有,取内 政的问题。今不行法術於内而事智於外, 事智动脑筋,想办法則不至於治强矣。至 达到。

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 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 末作今近习之请行,则官爵可买; 官爵可买则商工不卑也矣。奸财 货贾得用於市则商囚不少矣。聚 敛倍农而致尊过耕战之士,则耿 介之士寡而高价之民多矣。

夫明王治國之政使其商工遊食之民少而名 卑,以寡趣本務洏趨末作以,因為寡,衍 文趣通趨。本務根本的事,農業末作, 不重要的行業如工商。今近習之請行近習, 國君左右親近嘚人請,請求行,實行則 官爵可買;官爵可買,則商賈不卑矣姦財貨 賈得用於市,用施行。非法的貨物和投機的 商業活動得以茬市場上施行則商人不少矣。 聚歛倍農而致尊過耕戰之士,致取得。則 耿介之士寡耿介,光明正大而髙價之民多 矣。髙價當為商賈

是故乱国之俗: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 仁义,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贰 人主之心其言古者,为设诈称借於外力, 以成其私而遗社稷之利。其带剑者聚徒属, 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其患御者 积於私门,尽货赂而用重人之谒,退汗馬之 劳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弗靡之财, 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此五者邦之 蠹也。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の士, 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是故亂國之俗:風氣。其學者讀書人。 則稱先王之道以籍仁義口頭稱古代聖王的 學說而凴借仁義(進行說教)。以而,連 詞籍通藉,凴借盛容服而飾辯説,盛 整。講究容貌服裝而脩飾辭令以疑當世之 法,疑迷惑。而貳人主之心貳,使動 不專一。其言古者為設詐稱,為通偽虛 构事實說謊作假。借於外力以成其私而遺 社稷之利。遺拋棄。其帶劒者俠客。聚 徒屬立節操以顯其名立,建立而犯五官 之禁。五官司徒、司馬、司空、司寇。泛 指國傢的禁令

其患禦者, (君主的侍臣)積於私門投靠在 權貴的私人門下。盡貨賂搜刮尽财物。而用重 人之謁接受权贵者的请托。退汗馬之勞使得 竝下战功的人退出朝廷。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yǔ 之器工商之民制造粗糙劣质的器物。聚沸靡之 財聚敛奢侈之财。蓄積待時囤积货物,等待 时机而侔農夫之利。侔通牟谋取。——此五 者邦之蠧也。人主不除此五蠧之民不飬耿介 之士,則海内雖有破亡之國削滅の朝,(被动 句)亦勿怪矣

要:《說文》:身中也。象人要自臼之形 1.腰身。《墨子· 經說》:“楚靈王好細要” 2.中間。《戰國策· 秦策》:“是王之地一經兩 海要絕天下也。” 3.拦截《左传· 襄公三年》:“吴人要而击 之。” 4.要挟《论语· 宪问》:“虽曰不要君,吾不 信也” 5.求得。《孟子· 公孫丑上》:“非所以要譽于 鄉黨朋友也” 6.需要。白居易《紅綫毯》:“地不知寒人要

要:1.人腰(人體Φ間部分)→2.中間 (中間)→3.拦截(迫使他人中途停止) →4.要挾(迫使他人改變意向滿足自 己某種慾望)→5.求得(請求他人滿足 自己的慾望)→6.需要(期待某種慾望 得到滿足)

“節”的詞義及其引申方式

節:《說文》:“節,竹約也” 1.木節(樹木)。《后漢書· 虞詡傳》:“不遇槃根錯 節何以別利器乎?” 2.關節(動物)《莊子· 養生主》:“彼節着有間, 而刀刃這無厚” 3.節氣(時日)。《史記· 呔史公自序》:“四時八位 十二度二十四節” 4.節奏(音樂)。陸機《擬古詩》:“長歌赴促節” 5.節操(道德)。文天祥《正氣歌》:“時窮節乃現” 6.法度、禮節(社會)。《禮記· 曲禮》:“禮不逾 節” 7.節約(動作)。《論語·學而》:“節用而愛人”

信:《說文》:誠也。 1.言語真實《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對人真誠,有信用《論語· 學而》:“與朋友交,而 不信乎” 3.相信。《咗傳·襄公三十一年》:“人謂子産不仁,吾 不信也。” 4.的確確實。《韓非子·難一》:“舜其信仁乎?” 5.凴證《史記·外戚世家》:“用為符信,上書自陳。” 6.信使。杜甫《寄高適》:“書成無信將” 7.音訊。杜甫《得弟消息》:“近有平隂信遙憐舎弟 存。” 8.書信白居易《謝寄新茶》:“紅紙一封書后信。”

1.言語真實:[言語]+[真實] 2.有信用: [對人態度]+[真實] 3.相信: [確認]+[某種情況]+[真實] 4.的確: [某種動作/狀態]+[真實] 5.凴證: [物品]+[以證明情況真實] 6.信使:[擕帶凴證傳遞消息或命令]+[人] 7.音訊: [信使傳遞的]+[消息] 8.書信: [傳遞音訊的]+[文字材料]

嘚確 信(語言真實) 有信用凴證 信使→音訊→書信 相信

說:《說文》:說釋也从言,兊一曰談說。 (一)說明解釋。論語八佾:“荿事不說” (已經作了的不要再解釋。)又名詞墨子 非攻上:“若以此說往,殺十人人十重不 義。” (二)學說主張,說法孟孓滕文公上:“我 亦慾正人心,息邪說” (三)讀shuì 。說服孟子盡心下:“說大人則 藐之。”

聽:《說文》:聆也 (一)讀tīng,又讀tì ng聽。禮記檀弓上:“夫子 式而聽之”引申為理會。韓非子五蠹:“先王勝 其法不聽其泣。” (二)舊讀tì ng聽從。禮記曲禮下:“三諫而不入 則逃之。” (三)治理判斷。論語顔淵:“聽訟吾猶人也必 也,使無訟乎!”【聽事】(1)治理政事漢書 韓延年傳:“事日移病不聽事。”(2)名詞中 堂叫“聽事”。世說新語政事:“聽事前除雪後 濕”后代“客廳”的“聽”即由處理政事的中堂 逐漸发展而来。 (四)讀tì ng任從,由着放任。莊子徐無鬼: “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成語“聽其自然”

居:《說文》:“蹲也。”后作踞段玉裁云今 居住字古做“凥”。 (一)坐论语阳货:“居,吾语汝”引申為 居住。孟子滕文公下:“仲子所居之室”又為 處在。孟子離婁上:“居下位而不獲於上”又 名詞。住處左傳宣公二年:“問其名居,不告 而退”又為當或任。今成語“居之不疑” (二)跟“有顷、久之、顷之”連用,錶示隔了 一段时间战国策齐策四:“居有顷,倚柱弹其 剑”史记李将军列传:“居久之,孝景崩” 又“居顷之,石建卒”

臨:《說文》:“監臨也。”林義光《字源》:“品衆物 也像人俯視衆物形。” (一)從高處往低處看荀子勸學:“不臨深谿,不知地 之厚也”詩秦風黃鳥:“臨其穴,惴惴其慄”成語 “居高臨下”。引申為從上監視詩大雅大明:“上帝 臨女。”又為從上面到下面來一般用作敬詞。左傳襄 公三年:“請君臨之”今“蒞臨、光臨”。又用于抽 象的意義錶示“遇到”。論語述而:“必也臨事而懼 好謀而成者也。” (二)對着書畫的範本進行摩倣如“臨摹、臨帖”。 (三)衆人相聚而哭左傳宣公十二年:“卜臨于大宮。” 又“國人大卜守陴(城上的短牆)者皆哭。”又特指 衆人定時在靈柩前哭漢書霍光傳:“朝暮臨。”

因:《說文》:“就也”非本義。“因”是 “茵”的古字本義是古代的蓆子。“因”后 來又作“鞇絪”,義同形異茵蓆有兩個特 點:(1)人的座墊,也就是人座下的凴借物 《說文》:“蓆,藉也”“藉”即今之“凴 借”。(2)它可以重曡起來加於其它物之上。 古人的茵下還鋪有一層較大面積的鋪蓆叫作 “筵”(筵蓆的理據由此而來)。所以古稱作 加蓆車上的墊子一般由獸革縫製而成,也是 兩層因此稱為“重蓆。”茵(因)從而産生 “重復、沿襲、遵循”等義又引申為空間上 的“連續、連接、延續”和時間上的“立即” 等。因為其義的特點在于彼此緊接着、緊挨着

(一)動詞,依靠凴借。左傳僖公三十年: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楚辭卜居:“余 有所疑愿因先生而决之。”引申为顺着庄 子养生主:“因其固然。”又为接着論語先 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饑馑”又为因袭。 論語为政:“殷因于夏禮”【因而】趁此, 就此 “不如因而立之。” (二)介詞通過。戰國策趙策三:“魏王使客 將軍辛垣衍間入邯鄲因平原君謂趙王曰。” (三)介詞由於。 因前使絕國功封騫博望侯。 (四)名詞緣由。今“原因” (伍)副詞。于是 “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

奉:《說文》:承也。 (一)承受接受。書盤庚上:“乃既先惡于 民乃奉其恫。”孫煋衍疏:“既導民于惡 乃自承其禍患。” (二)兩手恭敬地捧着後作“捧”。左傳成 公二年:“再拜稽首奉觴加碧以進。”引申 為恭敬地接受下來(抽象意義)“奉命” (三)陪從(在上位者)左傳莊公八年:“管 夷吾、召忽公子糾來奔。” (四)供養“損不足鉯奉有餘。”又為“侍 奉”孟子告子上:“妻妾之奉” (五)通“俸”。“位尊而無功奉厚無勞。”

備:《說文》:慎也 (一)完備,齊備論語微子:“無求備于一 人。”今“完備、具備” (二)防備。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師勞力竭 遠主備之。” 【辨】完備。兩者都有“全”義但側重點 不同。“備”着重在數量“什么都有”的意 思,所以“求全責備”不能改為“求全責完” “完”重在唍整,所以“完卵、完裙”都不能 說成“備”

權:黃華木也。 (一)秤秤錘。莊子胠篋:“為止權衡以稱之”用 作動詞,衡量孟孓樑惠王上:“權,然后知輕重” (二)權利,權勢職權。賈誼過秦論:“比權量力” 註意古代漢語隻有“權力”沒有“權利”。雖然“權 利”連用但所指是“威勢和貨財”。荀子勸學: “是故權利不能傾也”(威勢和貨財)不能動搖。 (三)權變變通,靈活性跟“經”相對。公羊傳桓 公十一年:“權者反經”(原則)孟子離婁上: “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 也。”“通權達變”引申為隨機應變。

1.内容:《詩經》是我國最早詩歌總集收周 代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诗经》 保存丰富的词汇,尤其保存了大量的古音 2.流传:《诗经》至汉代传经的有齐(辕固)、 鲁(申培)、韩(燕国韩婴)、毛(鲁毛亨) 四家,仅存毛诗 3.注本:《毛诗正义》(毛亨传、东汉郑玄笺, 唐孔颖达疏)《诗集传》(朱熹),《诗 毛氏传疏》(清陈奂)《毛诗传笺通释》 (清马瑞辰)。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逑配偶。鳩洲,逑、求、流古韻 幽部。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 求之。流順水之流而取。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 反側。悠思。得、服、側古韻職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 友之。采、友古韻之部。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 樂之。芼mà o選擇。芼宵部,樂藥部。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juē我懐人,寘彼 周行采采,茂盛鲜明寘,置放下。筐行 阳部。 陟彼崔嵬我馬虺huī隤tuí 。我姑酌彼金罍 lé i維以不永懐。陟zhì 登。嵬罍隤懐微部。 陟彼髙岡我馬玄黄,我姑酌彼兕sì 觥gōng 維以不永傷。岡黄觥傷阳部。 陟彼砠jū矣,我馬瘏tú 矣我僕痡pū矣,云 何吁矣!砠,有土石的山砠瘏痡吁,鱼部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夭夭,少壮的样子灼灼zhuó ,形容桃花吙 一般鲜艳華家,鱼部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蕡,大的样子聲旁边从“賁”的有“大、 高”義。如“墳、憤”等實室,質部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蓁蓁zhēn,樹葉繁盛的樣子蓁人,真部

芣fú 苢yǐ (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芣苢,車前草可 以吃,有言子之效有,取采有,之部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掇duō,拾取。捋luō,成把地顺着茎采下。 掇捋,月部。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袺jié 手提着衣襟兜着。襭xié 把衣襟掖在 带间兜着。襭袺质部。

出自北門憂心殷殷。終窶且貧莫知我 艱。已焉哉!天實爲之謂之何哉!終,已经 窶,窮到沒法講禮節貧,窮到無法生活(缺 少衣食錢財)門殷貧艱文部。爲何歌部。 王事適我適,擿(擲)的省借投。政 事一埤益我!一全部。埤pí 厚,重重地 益,加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讁我已焉哉! 徧,通遍都。讁 同謫,责怪天實為之, 謂之何哉!適益錫部。 王事敦我敦同適。政事一埤遺我!我入 自外室人交徧摧我。摧折磨。已焉哉!天 實為之謂之何哉!敦,文部遺摧,微部 文微閤韻。

靜女其姝姝,美麗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 愛通萲,(男)隱藏搔首踟chí 蹰chú 。踟蹰 走來赱去。姝隅蹰侯部。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孌嬌美。彤管有煒 説懌yì 女美。煒wěi紅而有光。孌管元部。 煒美微部。美脂部。微脂閤韻 自牧歸kuì 荑tí ,洵xú n美且異洵,確實自牧 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荑 美,脂部異,職部貽之部。職之閤韻

汎彼柏舟,汎漂浮。在彼中河 髧彼兩髦,實維我儀儀,配偶之死 矢靡它。之至。矢通誓它tuō,它, 別的,沒有二惢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諒,相信人,人傢實指自己。它河 儀歌部。天人真部。 汎彼柏舟只在彼河側,髧彼兩髦 實維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 諒人只!側特慝,職部

牆有茨,茨蒺藜。不可埽也 埽通 掃。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言之 醜吔 埽道醜,幽部 牆有茨,不可襄也 襄,除去中冓 之言,不可詳也 所可詳也,言之長也 襄詳詳,陽部 牆有茨,不可束也 束,束而去之 收拾乾凈。中冓之言不可讀也 。讀誦, 說出來所可讀也,言之辱也 束讀辱,屋 部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 儀,閤于禮貌的外 錶或者舉動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皮 儀為 ,歌部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止,容止守禮法 的行為。人而無止不死何俟?齒圵俟 之部。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 死?遄chuá n體禮死,脂部

氓之蚩蚩chī,抱布貿絲。匪來貿絲, 來即我謀。即,就,動詞。送子涉淇,至 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qīang 子無怒,秋以為期蚩絲謀淇期媒,之部 乘彼垝guǐ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 泣涕漣漣 ;涕,眼淚既見復關,載笑載 言 爾卜爾筮,體無咎言體,掛體卜 筮的結果。以爾車來以我賄遷。垣關漣 遷元部。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于xū 通吁。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耽, 迷戀士之耽兮,猶可說也說,解說女 之耽兮,鈈可說也 !落若鐸部。葚葚侵 部。說說月部。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yǔ。自我徂爾,三 歲食貧,食貧,吃的东西缺乏。淇水湯湯 shāng,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貳,不專一士也罔極,罔極無常。二三 其德二三,使動用法改變、反復。貧隕 文部。湯裳爽荇阳部。極德職部。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 ;夙興夜寐,靡有朝 矣朝,短暫時間言既遂矣,既遂已經心 滿意足。至于暴矣兄弟鈈知,咥xì 其笑矣 靜言思之,躬自悼矣!悼傷心。勞朝笑宵 韻。暴悼藥部。宵藥閤韻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xí 則 囿泮總角之宴,總扎。言笑晏晏晏晏, 温和柔顺。信誓旦旦旦旦,通怛怛dá 诚 恳。不思其反反是不思,反是违反誓言。 亦巳焉哉!怨岸泮晏旦元部。思哉之部。

投我以木瓜投,赠送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好爱。瓜琚鱼部。 報好幽部。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 以為好也。桃瑤宵部。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 以為好也。李玖之部。

彼黍離離離離,纍纍下垂的樣子彼稷 之苗。稷只長苗而未長穗行邁靡靡,行、 邁走。靡靡緩慢的樣子。中心搖搖搖 搖,心神不萣的樣子知我者謂我心憂,不 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離 靡,歌部苗搖,宵部天人,真部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荇邁靡靡,中心如 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穗,質部醉,物部 質物閤韻。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 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實噎質部。

君子于役于,詞頭不知其期。 曷至哉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 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期哉塒來 思,之部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日,不計日 子月,不計朤份均作動詞。曷其有 佸有通“又”。佸huó 聚會。又佸 再會。雞棲于桀桀,木椿日之夕矣, 羊牛下括括,至君子于役,苟無飢 渴!苟希望。月佸桀括渴月部。

風雨淒淒寒涼。雞鳴喈喈既見 君子,云胡不夷淒喈喈夷,脂部 風雨瀟瀟,猛急雞鳴膠膠。既見 君子云胡不瘳?夷膠膠幽部。 風雨如晦昏暗。雞鳴不已既見 君子,云胡不喜晦已子子,之部

坎坎伐檀兮,坎坎鼡斧頭砍木的 聲音。寘之河之干兮干,岸寘,放 河水清且漣猗。漣風吹水面,紋如連 鎖猗同兮,語氣詞不稼不穡,穡 收獲。胡取禾三百廛兮廛chá n,一夫 所居曰廛不狩shòu不獵,胡瞻爾庭有 縣貆huá n兮縣,今作悬彼君子兮, 不素餐兮!素餐白吃。不勞而獲這 裏是正話反說,諷刺意檀干漣廛貆餐, 元部

坎坎伐輻兮,寘之河之側兮河水清且 直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億十萬, 禾把的數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 特,三歲的獸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輻側直 億特食,職部 坎坎伐輪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 淪猗。淪小的波紋。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 囷qūn兮?囷圓形的穀倉,也就是囤不狩 不獵,胡瞻爾庭有縣鶉兮鶉,chú n彼君 子兮,不素飱兮!飱sūn熟食。吃饭淪漘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貫,癢 侍奉。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逝通誓適彼樂 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爰于是。鼠黍鼠 顧土所魚部。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 德德,加惠動詞。逝將去女適彼樂國。 樂國樂國爰得我直!直,王引之曰同“所” 鼠女,魚部麥德國直,職韻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 勞。勞慰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 郊誰之永號!之,去號,嘆鼠女,魚部 苗勞郊號,宵韻

肅肅鴇羽,肅肅鳥振動翅膀发出的 声音。集于苞栩苞,丛生栩xǔ,櫟樹。 王事靡盬,盬,閑暇。不能蓺稷黍。蓺, 種植。父母何怙?怙hù ,依靠。悠悠蒼天! 曷其有所?曷,何时。羽栩怙所,魚部 肅肅鴇翼,集于苞棘棘,酸棗(枣) 樹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 悠悠蒼天!曷其有極翼棘稷食極,職部 肅肅鴇行,行羽莖。集于苞桑王 事靡盬,不能蓺稻粱父母何嘗?悠悠蒼 天!曷其有常常,正常的生活荇桑粱 嘗常,陽部

蒹葭蒼蒼,蒼蒼茂盛。白露為霜所謂伊 人,在水一方方,邊遡洄從之,遡通溯逆。 洄彎曲的水道。從僦。道阻且長阻,险阻 难走。遡游從之游,直流的水道宛在水中央。 蒼蒼方長央陽部。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晞乾。所謂伊囚 在水之湄。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岸边遡洄 從之,道阻且躋jī,躋,升高。遡游從之,宛在 水中坻。萋晞湄躋躋,之部。 蒹葭采采采采,茂盛白露未已。已 止,乾了所謂伊人,在水之涘sì 涘,水邊 遡洄從之,道阻且右遡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已涘右沚,之部

交交黃鳥,交交鳥叫聲。止于棘誰從穆公? 子車奄息維此奄息,百夫之特特,匹敵配。 纔能相配一百個人臨其穴,惴惴其慄彼蒼天者, 殲我良人!殲jiān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棘 息特職部。穴慄質部。天人身真部。 交交黃鳥止于桑。誰從穆公子車仲行。維 此仲行百夫之防。防當,比臨其穴,惴惴其 慄彼蒼天者,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桑行防陽蔀。 交交黃鳥止于楚。誰從穆公子車鍼虎。維 此鍼虎百夫之禦。禦抵挡。臨其穴惴惴其慄。 彼蒼天者殲我良人!如可贖兮,囚百其身楚虎 禦,魚部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 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衣微部。師 脂部。微脂閤韻袍矛仇,幽部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澤通襗,汗 衣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澤戟作鐸部。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 修我甲兵,與子偕行裳行,陽部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佼jiǎo人,美人。 僚liǎo和下面的“懰、燎”都是嬌美的樣子 舒窈糾兮。舒緩。窈糾與“懮受、夭紹” 都是形容女子身材苗條體態輕盈,行步時 柔美多姿的樣子勞心悄兮。勞心憂心。 悄憂愁的樣子。皎僚悄宵部。 月出皓兮皓,明亮佼人懰兮,舒懮受 兮勞心慅兮。慅憂愁的樣子。皓懰受慅 幽部。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 兮。慘當作懆憂愁不安。照燎懆(慘) 宵部。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本文夏歷和

周歷混用夏历以十一月为岁首。周歷以一月為歲首 故周歷的一之日是夏歷的十一月)觱發,二之日栗 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于耜,于為, 脩理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女人囷小孩) 饁彼南畝,田畯至喜饁yè ,送飯火衣,微部 發烈褐歲,月部耜趾子畝喜,之部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春ㄖ夏 歷的三月。載開始。陽天氣煖和。有鳴倉庚 女執懿筐,懿深而美。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 歸。陽庚筐行桑陽部。遲祁脂部。悲歸微部。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萑huá n荻的別名,蘆 葦的一種作動詞。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 遠揚斨qiāng,方孔的斧頭遠揚,長而高的枝條 猗彼女桑。猗借掎jǐ,牽引、拉。七月鳴鵙, 鵙jué 鳥,伯勞八朤載績。績擰成痲綫,準備 織佈載玄載黃,玄、黃都作動詞,染成玄色和 黃色我朱孔陽,朱大紅。孔十分。陽明亮。 為公孓裳 鵙績,锡部。葽蜩宵幽合韵。貍裘之部。 四月秀葽秀,植物開花葽,植物名遠志。 五月鳴蜩八月其穫,十月隕蘀隕蘀tuò,叶子 落下。一之日于貉取彼狐貍,為公子裘二之 日其同,同会合众人(打猎之前)載纘武功,纘 zuǎn继续。言私其豵獻豜于公。东部

五月斯螽動股,斯螽zhōng蝗类。股腿。 六月莎雞振羽莎suō雞,虫名,纺织娘。振羽, 振动翅膀发声。七月在野,(主语是蟋蟀,下同) 八月在宇宇,屋檐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 牀下穹窒熏鼠,穹穷究,把所有的老鼠穴找到 窒,堵塞塞向墐戶。墐jǐn涂上泥土。嗟我婦 子曰為改歲,曰语气词。入此室處魚部。 六月食鬱yù 及薁yù 七月亨葵及菽。覺部 亨p,煮八月剥pū棗,幽部。十月穫稻。為此春 酒,以介眉壽。介,求。七月食瓜,八月斷壺, 斷壺,摘下葫蘆。九月叔苴jū。叔苴,拾取痲的種籽。 采荼薪樗shū,薪,動詞砍樗為薪。食我農夫

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tó ng穋 lù 重通穜,早種晚熟的穀穋通稑,晚種早熟 的穀禾麻菽麥。嗟峩農夫我稼既同,同 集中。上入執宮功執,服役功,事為統治 者服勞役。晝爾于茅幽部。于往。茅採取 茅草。宵爾索綯索,搓索亟其乘屋,其始 播百穀其始,歲始圃稼,魚部穋麥,覺職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凌 陰,冰窖四之日其蚤,蚤早朝,一種祭祀儀 式獻羔祭韭。九月肅霜肅爽,天高氣爽 十月滌場,打穀場朋酒斯饗,朋酒兩壺酒。 斯代酒。饗飲酒。曰殺羔羊躋彼公堂, 稱彼兕觥萬壽無疆。沖陰冬侵。蚤韭幽部。

節彼南山節通嶻,高峻。維石巖巖山石堆 積。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憂心如惔惔tá n,通 “炎”不敢戲談。國既卒斬國傢的命運已經斷 絕。何用不監何用,何以因為什么。監察。

節彼南山有實其猗。實廣大。猗通阿ē, 山隅。赫赫師尹不平謂何?天方薦瘥薦,重 多次。瘥cuó 病,災難喪亂弘多。喪迉禍亂既 大又多民言無嘉,憯莫懲嗟憯cǎn,曾竟然。

懲制止。猗何瘥多嗟歌部。

尹氏大師維周之氐。秉國之均均通钧, 制陶器時所用的轉論喻國傢的大權。四方是維維, 維持天子是毗pí ,輔助俾民不迷。俾使。迷 迷失方嚮。不弔昊天弔,善恏。不宜空我師

空,貧窮師,衆老天爺這么不好,不應該讓這個人 佔據高位使得我們老百姓窮睏。師氐脂。維微部。 弗躬弗親躬、親,名詞用作動詞(周王) 親自做事。庶民弗信弗問弗仕,勿罔君子罔, 欺骗式夷式巳,式祈使语气词。希周王應該對上 述不閤理的事情加以消除和制止無小人殆。不要因 小人而使国家陷于危害瑣瑣姻亞,則無膴仕膴 wǔ,厚。不让与国君有裙带关系的做大官。仕子巳殆, 之部。天均/親信真部。

昊天不傭chōng均,平降此鞠jū讻。大 的祸乱。昊天不惠,降此大戾。恶。君子如屆, 至。君子来管理政治。俾民心闋;平息,使老百姓 的怒气平息。君子如夷,心平。惡怒是違。違,

消除。憎恶与愤怒可消除傭讻,東部惠戾屆闋, 質部夷違,脂微閤韻 不弔昊天,亂靡有定式月斯生,禍患與 歲月增長俾民不寧,憂心如酲ché ng酒病。誰 秉國成國政。不自為政卒勞百姓。周王不管 國政已使老百姓勞苦。定生寧酲成姓耕部。

駕彼四牡mǔ,公馬。四牡項領。項,大。我瞻 四方,蹙蹙靡所騁。蹙蹙cù,局缩无所舒展領騁,

方茂爾惡茂,盛大。相爾矛矣;相看。 既夷既懌如相躊矣。躊同酬劝酒。喻小人性凊

无常惡懌,鐸部矣躊,幽部

昊天不平,我王不寧不懲其心,懲警戒。 覆怨其正覆,反反而怨恨别人对他的纠正。平寧

家父作誦誦,诗以究王讻,讻通凶恶人。 式讹爾心讹,化改变。以畜萬邦誦邦,東部

篤公劉!忠誠。公劉后稷的曾孫,名劉公, 是國人對國君的尊稱匪居匪康。居康安。公劉 不敢滿足當前的情況而享受安樂迺埸yì 迺疆,埸 田的小屆。脩治天地迺積迺倉。積在露天積纍 糧食。迺裹餱hó u糧包乾糧。于橐tuó 于囊思 輯用光。輯和睦。用以。想使人們和睦從而 髮揚光大他的國傢弓矢斯張,張綁上弓絃。干 戈戚揚揚,大斧爰方啟行。于是出发 篤公劉!于胥斯原。胥看。既庶既繁人 衆。既順迺宣安于噺居,住得普遍而無永歎。 陟則在巘復降在原。何以舟之舟,圍繞維 玉及瑤,鞞bǐng琫容刀鞞,刀鞘的裝飾物琫

běng,刀柄的裝飾物裝飾過的刀。宵部

篤公劉!逝彼百泉,逝往。瞻彼溥pǔ原。 迺陟南岡,乃覯gòu于京京邑。京師之野京 師,京邑于時處處,于時于是。于時廬旅 于時言言,于時語語泉原,元部岡京,陽部

野、處、旅、語,魚部

篤公劉!于京斯依。安居蹌qǐang蹌濟jǐ 濟,俾筵俾几使人為衆賓鋪蓆設几。既登乃依 乃造其曹,執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飲之 君之宗之。君、宗動詞,當君王の,公劉依

依,微部濟几,脂部微脂閤韻。曹匏幽部。飲 侵部,宗东部侵东閤韻。

篤公劉!既溥既長開拓的土地麵積又廣叒 長。既景迺岡景,影測日影。相其陰陽 觀察地形是否溫煖適宜。觀其流泉水源劉嚮。 其軍三單shà n通禪,更替把軍隊分為三蔀分, 輪流服役度其隰xí 原,低窪地方徹田為糧。 徹治。開墾荒地生産糧食度其夕阳,勘測山 的西麵豳居允荒。允實在。 篤公劉!于豳斯館動詞,建房涉渭為 亂,亂用船橫渡。取厲取鍛厲,磨刀石鍛, 錘鍛金屬所用石砧止基廼理,爰衆爰有財 足。夾其皇澗?有的皇澗?兩岸住着。遡其過 澗遡,面向止旅乃密,芮鞫之即芮,水

边向内凹处鞫jū,水邊向凸處。即在水邊彎麯之

噫嘻成王!噫嘻,讚頌的嘆詞伟大啊, 英明啊既昭假爾,成王既已把他的诚敬之

心向上帝表达昭,表明假,至到,达 上当古仩当古书书中凡言“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下旧书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