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古代最小的长度单位位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古代长度单位寸,尺,丈 各表示多少厘米?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0寸等于1尺,1寸合3.33厘米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十尺为一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有啥_百度知道
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有啥
我有更好的答案
历代不一? 1 尺 = 10 寸 1 寸 = 10 分 1 分 = 10 厘 1 厘 = 10 毫 1 毫 = 10 丝 1 丝 = 10 忽 换算,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古代长度单位 1 里 = 15 引 = 150 丈 1 引 = 10 丈 1 丈 = 2 步 = 10 尺? 1 步 = 5 尺
采纳率:78%
寸,尺,里,公里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勃兰兑斯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古代长度单位的故事
来源:学大教育& & 日期: 22:19:30
我们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那些古代人民的智慧早已深入人心。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注意到了有关单位换算的问题。因此就想方设法解决的这些给实际生活带来困扰的问题,这些单位由来不仅是具有先知卓见的,更多时候,还是非常具有趣味性的。今天来谈谈古代长度单位的故事。
介绍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
1、出示《孔子家语》中记载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向学生解释怎样是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师:可是又有一个问题,古时候通讯很不发达,基本上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没有什么联系,所以一个地方的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度量,各个地区的度量方法不一样。介绍秦朝车轮的小故事
2、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原,实行了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政策。从那时候起,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
3、随着朝代的更替,每个朝代的度量方法又不一样。如唐朝的&步&。4、介绍古代其他的长度单位。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
4、介绍国外古代的长度单位古埃及人以人的前臂來量度长度,这个长度单位称为腕尺。古希腊人以向两侧伸展手臂,两个中指指尖的长度距离为1呎。古罗马凯撒大帝时代,把士兵行军时的1000 步定为1 哩。英国人把麦穗中较大的36 粒麦粒,头尾相接地排列起來,订定为1 呎的长度。
以上就是有关的古代长度单位的故事。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有关单位的知识的时候,可以同时注意到这些有关小故事,这样你们的学习兴趣就会更加浓厚的。
最后阅读完本文()之后,学大教育的小编将为大家推荐更多的相关文章,内容相当精彩,一定不要错过。
学大辅导热线:
《热点聚合》: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热门课程推荐
2018小学一年级英语预备班
剑桥国际少儿英语预备班
小学一年级英语综合班
小学二年级英语班
家长扩展阅读推荐
学生扩展阅读推荐
学大教育文章版权及声明
南京教育动态
南京初中最新信息
南京教育导航
关于学大教育
用微信扫一扫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47)仞:古代长度单位,周制为八尺,汉——所有资料文档均为本人悉心收集,全部是文档中的精品,绝对值得下载收藏!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47)仞:古代长度单位,周制为八尺,汉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及古今单位换算
我的图书馆
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及古今单位换算
一、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
古代的长度单位:肘、虎口、掌。古代常以人的身体长度为根据,《孔子家语》曰:“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一人高为一丈,故有“丈夫”之谓。中国古代常见的长度单位还有:"寻、仞、寸、扶、咫、尺、丈、跬、步、常、矢、筵、几、轨、雉、里、毫、厘"等。
古代的长度单位,都以黍为准。
1、黍:长度取黍的中等子粒,一个纵黍为一分,一百黍为一尺。《核舟记》一文中有:“舟首尾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二黍许”,即“二分左右”。十分为一寸。《核舟记》中有“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即“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可见核舟之小。
2、寻:1寻= 8尺=6,与"步"接近。"周代以八尺为步,秦代以六尺为步,旧制以营造尺五尺为步"
3、仞:又写作“轫”。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愚公移山》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高万仞”形容“太行、王屋二山之高”。1仞=周制8尺(约合),汉制为7尺,东汉末为5尺6寸。
4、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离很近。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5、扶:四指并拢的宽度为"1扶",古代有"1指为寸,1扶4寸"的说法。
6、庹:双臂伸展后的长度为"庹",1庹≈5市尺。
7、墨:也等于5尺。1墨= 1庹
8、步:1步= 1寻= 2跬,
9、常:"倍寻为常",所以:1常=2寻。
10、轨:车子两轮间的距离。有定制,为古八尺。后引申车轮过后的印痕为"轨"。1轨=。
11、引:1引=
12、稚:长三丈、高一丈为"稚"。
13、匹:四丈。绢以四丈为一匹。《卖炭翁》有诗句:半匹红绢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半匹”即“二丈”。
14、舍:三十里。古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成语:“退避三舍” “三舍”即“九十里”。
二、部分长度单位的古今换算:
1、长度单位 &&&&&&&&&&&& 1 里 = 15 引 = 150 丈 &&&&&&&&&&&& 1 引 = 10 丈
&&&&&&&&&&&& 1 丈 = 2 步 = 10 尺 &&&&&&&&&&&& 1 步 = 5 尺 &&&&&&&
历代不一,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 &&&&&&&&&&&& 1 尺 = 10 寸 &&&&&&&&&&&& 1 寸 = 10 分
&&&&&&&&&&&& 1 分 = 10 厘 &&&&&&&&&&&& 1 厘 = 10 毫 &&&&&&&&&&&& 1 毫 =
10 丝 &&&&&&&&&&&& 1 丝 = 10 忽 &&& 2、换算: &&&&&&&&&&& 2 里 =
(古代的「里」和「市里」长度不同) &&&&&&&&&& 3 丈 = &&&&&&&&&& 3 尺 = &&&&&&&&&& 3 寸 = &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长度单位40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