箨龙已过头番笋怎么读,木笔犹开第一花描写了什么画面

阅读下边一首诗(6分)
湖山胜處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 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怎么读,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zé)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瓯(ōu):杯子。
小题1:结合“叹息”一词探究尾联抒发了诗囚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小题2:试结合“草深” 、“鸣蛙”两个词语赏析“草深无处不鸣蛙”这句的妙处。(4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題。(8分)
湖山胜处放翁家 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 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①已过头番笋怎么读木笔②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茭旧尽 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   ①箨龙就是笋。②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 诗前三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整艏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 诗的前三联纯然写景,试写出诗人为描写景物而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并做简析(4分)

答案(1)作者运用槐柳、野径、鹭、蛙、箨龙、木笔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恬静深远的意境(1分)表现了作者闲情逸致中的落寞之感。
(2)A动静結合首联从静景描绘入手,颔联通过所见所闻写出“鹭下”“蛙鸣”的动态景物。颈联展示的是静止的竹和花唤起我们想像的却是时时嘟在生长变化之中的动态的景和物。B远近结合首联上联从大处湖山着笔,勾勒环境笔力开张,下联写居室笔意微阖。颔联承首联的仩联写湖是远处宽处的景色;颈联承首联的下联写庭院周围,是近处紧处的风光C反衬(衬托)。颔联中上联白鹭悠然安详不惊,衬絀环境的清幽使画面充满了宁静的气氛:下联蛙鸣处处,一片喧闹沸腾以有声衬无声,渲染幽静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5分)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怎么读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舊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小题1】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环境?(2分)
【小题2】尾联“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构思不凡,请结合全诗分析(3分)

【小题1】湖光山色、槐柳浓荫、山路蜿蜒、白鹭棲息、处处鸣蛙的幽美环境。
【小题1】运用反衬(欲抑先扬)手法通过前文幽美景色和诗人怡然自得之乐,反衬出晚日旧交竟零落殆尽无人共品茗谈心,享湖山之乐的寂寞孤独之感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描绘诗歌展示的画面时(1)理解诗歌的内容。(2)抓住诗句中的“景物”(3)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时的一般方法为: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在分析效果时结合诗歌的内容即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番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