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部只有四五集的看一集动漫要多少流量,里面说世界已经沙海化(好像是),人类发明了一种可以在沙海中游泳的战舰,

习题题目 17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0.5%

材料一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即指科举制),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 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
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谓之八股文。
材料三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材料四 下面是两同学对科举制的看法
甲:明朝的科举考试标准化、规范化,是一种选拔人材的好办法。
乙:不对。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
请回答:(1)中国的科举制创立于哪个朝代?什么时候逐渐完善? (2分)
(2)科举考试到明朝时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变化?(2分)
(3)结合材料三,想一想材料四中两位同学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3分)

隋朝(1分);唐朝(1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 | 来源:2012-度四川省雅安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即指科举制),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材料二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谓之八股文。材料三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材料四下面是两同学对科举制的看法甲:明朝的科举考试标准化、规范化,是一种选拔人材的好办法。乙:不对。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请回答:(1)中国的科举制创立于哪个朝代?什么时候逐渐完善? (2分)(2)科举考试到明朝时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变化?(2分)(3)结合材料三,想一想材料四中两位同学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3分)...”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中国的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唐朝逐渐完善。科举考试到明朝时在内容上开始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在形式上实行八股文。甲同学说法不对,乙同学说法正确。因为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奴仆,危害极大。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即指科举制),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材料二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即指科举制),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材料二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谓之八股文。材料三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材料四下面是两同学对科举制的看法甲:明朝的科举考试标准化、规范化,是一种选拔人材的好办法。乙:不对。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请回答:(1)中国的科举制创立于哪个朝代?什么时候逐渐完善? (2分)(2)科举考试到明朝时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变化?(2分)(3)结合材料三,想一想材料四中两位同学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3分)...”主要考察你对“科举制的创立”“明朝君权的加强”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即指科举制),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材料二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谓之八股文。材料三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材料四下面是两同学对科举制的看法甲:明朝的科举考试标准化、规范化,是一种选拔人材的好办法。乙:不对。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请回答:(1)中国的科举制创立于哪个朝代?什么时候逐渐完善? (2分)(2)科举考试到明朝时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变化?(2分)(3)结合材料三,想一想材料四中两位同学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3分)...”相似的题目: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①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什么朝代逐渐完善?最关键的人物是谁?唐朝时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获得第一名的叫什么?什么朝代被废除的?
②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
③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

唐太宗曾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使他得以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工具是    

  • D. 分封赏赐有功之人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即指科举制),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材料二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谓之八股文。材料三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材料四下面是两同学对科举制的看法甲:明朝的科举考试标准化、规范化,是一种选拔人材的好办法。乙:不对。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请回答:(1)中国的科举制创立于哪个朝代?什么时候逐渐完善? (2分)(2)科举考试到明朝时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变化?(2分)(3)结合材料三,想一想材料四中两位同学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3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即指科举制),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材料二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谓之八股文。材料三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材料四下面是两同学对科举制的看法甲:明朝的科举考试标准化、规范化,是一种选拔人材的好办法。乙:不对。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请回答:(1)中国的科举制创立于哪个朝代?什么时候逐渐完善? (2分)(2)科举考试到明朝时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变化?(2分)(3)结合材料三,想一想材料四中两位同学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3分)”相似的习题。

供销社综合改革(一):

2013年4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选择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主要任务之一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培育壮大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它(  )
A.获得政府政策的支持,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既发挥家庭经营优势,又有利于实现规模效益
C.改变了土地承包关系,农户成为土地所有者
D.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

家庭农场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之所以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它既发挥家庭经营优势,又有利于实现规模效益,选B而舍A;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并未改变土地承包关系,农户也不是土地所有者,C错误。D与题意无关。

供销社综合改革(二):

(1)变化:完成了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私有制,在农村建立了公有制;
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公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4分)
不利: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
原因:人民公社化体制具有生产资料高度公有化,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经营管理上高度集
中的弊端,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分)
(2)废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四川(1分)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3分)
(3)土地流转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与发展。(2分)它进一步优化了农村资源配置,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3分)
(4)启示:国民经济建设要不能急于求成,欲速而不达;经济建设要符合国情;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注:任意回答一点即可得2分)

供销社综合改革(三):

材料一: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比较表
0
材料二:1978年、1992年我国几种经济成分比较表
依据上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0
私营经济、合资、外商独资
0
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体制经历了两次重大变化:?
(1)从国营经济为主导、私有经济占优势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并逐步形成计划经济体制。原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受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2)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经济体制改革起步,私营企业和外资、合资企业兴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

本题考查历史图表的综合分析能力。从材料一可以看出,1956年与1952年相比,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迅速上升,合计达到约93%,而私有制经济迅速下降,由78.7%下降为7.1%。从时间上可以判断,这是由于1953~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造成的。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制经济如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经济大部分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从材料二可以看出,1992年与1978年相比,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由100%下降为86%,但仍占主体地位。而所有制经济所占比重上升,由几乎没有上升为13.6%。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即改革开放造成的。?

供销社综合改革(四):

(22分)保障经济发展活力离不开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仅在实施新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按其规模说,这都是些工人不超过5人的小作坊;它们通常利用本地的原料,生产日用必需品。……和新经济政策以前时期相较,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雏埃政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绝对不允许的。
——B.C.列利丘克著《苏联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
材料二:实施整个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的计划,牵涉到7个州,要求所有有关州、县、市、镇当局及各种各样机构协调合作,国家是实施这一计划的最适宜机构;而且,根据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的规定,虽然该局应向美国财政部上缴纯收益,并向亚拉巴马与田纳西两州缴纳部分出售电力收入,但该局的主要任务是改变田纳西河流域的贫穷落后面貌,消除阻遏整个美国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降低全国电价,普及电力使用,以促进生产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这是私营公司不愿干的。……因此, “它(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像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一旦开始运作,它将指挥自己的经营活动,偿还国会投资,并将其‘利润’投入进一步开发工作。它的逐年的经费筹措(与管理)既不依靠州议会,也不依靠国会。这乃是政府企业经营活动的一般特点。”
——刘绪贻《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性质、成就及其意义》
材料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 邓小平一方面对苏联的路子进行了历史性的分析, 一方面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 在此基础上, 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理论, 这无疑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延伸和发展, 并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列宁从俄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行新经济政策,培育农贸市场,逐步引导农民走合作社的道路。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首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从而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这样,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带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刘秀红《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真正新颖而富于想像力的”体制创新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在农村“延伸和发展”的表现,(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对列宁新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超越性”的体现。(4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何启示?(2分)

(1)特点:利用市场货币关系、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工业;允许商品贸易、允许存在剥削。(4分)
(2)政府投资设立国营公司;政府放权经营,公司市场化独立运作;地区性综合治理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相结合。(6分)
(3)表现: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实行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6分)
体现: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内深化改革,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
(4)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要结合本国国情;不同国家的经济政策可以相互借鉴。(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供销社综合改革(五):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农业)由于生产条件不稳定,经常受土地兼并威胁,扩大生产规模很困难,一般只能在小块土地上,以多投入劳动力和改进农艺的方法,尽量提高单产,以解决一家数口的生计问题。……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是建立在手工搡作、直观经验的基础上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尽管在一定地区和一定范围内形成了各业综合发展的良性农业生态体系,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二 在自由资本主义初期,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土地所有权制度都不同程度地把保护所有者的权利放在首位,在利益分配上强调土地所有者的权益。但后来则呈现出从注重归属到注重利用的发展趋势,许多国家通过立法强化了土地租赁权。……人类对土地的利用,起初都以地表的平面利用为主。……1896年《德国民法典》规定:土地得以地上权方式设定其他权利,使因设定权利而享受利益的人,享有在土地的地上或地下设置工作物的可转让或可继承的权利。1906年纽约高等法院在巴特勒诉边境电话公司一案中写道:土地的空间,与土地一样均系不动产,土地的所有者也是上部空间的所有者,并且还享有将上部空间作为土地的一部分予以独占支配的权利。
——《国外土地产权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材料四 人民公社的特点,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一大二公”。“大”主要体现在规模上:全国平均28个半合作社并成一个公社,变成一乡一社甚至数乡一社,比合作社时扩大了 10倍甚至几十倍。“公”主要体现在所有制和分配制上:社员原来经营的自留地,个人拥有的林木、牲畜等财产,甚至猪羊鸡鸭都转归人民公社所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国家在土地经营、利用方面的主要变化,请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不得摘抄原文)(5分)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中英两国土地经营方式的相同点,试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5分)
(1) 特点:精耕细作,成就辉煌;小农经济,分散经营;经济资源协调能力差(2分)。
(2)主要变化:土地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1分);从只注重地表的平面利用到注重立体、向空间发展(土地利用和收益的最大化)。(1分)
原因:商品经济的繁荣,土地观念变化(1分);工业革命的扩展(1分);国家政策的支持。(1分)
(3)相同点: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或土地的大规模集中(1分)
影响:英国圈地运动使土地等生产资料的高度集中、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产量,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也为工业化提供了原料、市场和劳动力。(2分)
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资料过度集中使生产关系超越了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

供销社综合改革(六):

八年级历史下册全书的内容

   ⑴准备: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了领导人,确立国旗,代国歌,首都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⑵时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
   ⑶主要仪式: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这时,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欢庆新中国的诞生.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惟一的合法政府.接着,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开始.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⑴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⑵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三、西藏和平解放:
   ⑴时间:1951年.
   ⑵经过: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以后,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中央人民政府多次希望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谈判.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⑶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四、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
   ⑴背景(原因):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⑵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⑶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⑷结果:1950年,全国分批进行土改,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⑸影响(意义):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④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
⑴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但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如印度.
   ⑵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⑶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⑷建设成就: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轨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形成了以鞍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了加强,华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础.
   ⑸意义和影响: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⑴时间: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⑵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
⑶意义:它是我国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⑷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三大改造:(年)
   ⑴三大改造的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⑵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原因: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解决生产工具、资金和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②方式: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⑷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⑸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社会主义改造:
    ①形式:公私合营;②政策实行赎买政策.
   ⑹三大改造的完成:
①时间——1956年底.
②意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任务,在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⑻问题: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造过快等缺点.
   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⑴时间:1958年发动.
   ⑵原因:党和人民对于我国从容就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⑶表现: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
⑷影响: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使我国人民遇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⑸教训:①搞经济建设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②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不能超越生产力水平,不能盲目调整生产关系.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焦裕禄、王进喜、邓稼先.
   他们的主要事迹:P29—P30.
   他们的精神品质: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
   ⑴背景:①“文化大革命”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②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提出“两个凡是”.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
   ①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主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组织上: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⑶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我国农村经济落后,农村人民公社制度实行政社合一,在计划经济下,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农民缺乏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开始:1978年,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
   ③特点(内容):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④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⑤意义: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行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土地仍是公有,农民有使用权,并获得生产经营和产品分配的自主权.
   ⑦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表格中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统计数字说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保障,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⑵城市: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方面进行;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
   ⑴对外开放的开始:1980年,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
   ⑵对外开放的扩大: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⑶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沿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⑷经济特区建立的作用和影响:以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⑵十二大(1982年)主要内容: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 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⑶十三大(1987年)主要内容: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⑷十四大(1992年)主要内容: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⑸十五大(1997年)主要内容: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⑹邓小平在南方的讲话(1992年):
   ①内容:特区姓“社”不姓“资”.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②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⑺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⑻邓小平理论的地位: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治上)
   ⑴原因: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⑵建议的提出:在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⑶全国已建立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即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⑷意义:民族区域自冶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
   ⑴“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目的是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祖国的最后统一.
   ⑵“一国两制”的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⑶“一国两制”的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⑷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⑸港、澳回归祖国的意义和影响: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促进改革开放,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⑹英、葡政府同意把香港、澳门归还给中国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三、海峡两岸的交往:
   ⑴我国的对台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1995年,江泽民又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成为了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
   ⑵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①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放弃“三不”政策.
   ②1992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金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
   ③20多年来,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四、如何认识(理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一个中国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②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文字相同;③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④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统一并以统一为历史主流的伟大民族,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渴望祖国统一,岛内分裂势力不得人心.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建国的第一年里,中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以便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⑴提出: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首先得到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的肯定,并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⑵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⑶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⑴时间:1955年
   ⑵与会者:众多亚非国家的首脑
   ⑶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⑷性质: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⑸讨论的问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⑹周恩来的贡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指出具有重要意义:①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②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⑺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二、外交事业的发展:
   ⑴背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
   ⑵历程:①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②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会谈.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③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⑶影响: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见课本P81《中美建交公报》)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⑴经过: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阿尔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新中国终于重返联合国.
   ⑵意义: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3.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三、科学技术成就
   1.“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①时间: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①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进行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②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⑶航天技术领域:
   ①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②1999年,成功发射第一颗无人飞船“神州一号”.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将宇航员杨利伟送上太空.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又成功地将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送上了太空.2007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又成功地将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送上太空,并首次实现太空行走.
   2.籼型杂交水稻
   ⑴培育者:袁隆平.1973年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他在实践中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⑵启示:知识是最大的财富,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巨大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863计划”
   ⑴提出建议的四位科学家: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
   ⑵名称的由来:因为四位老科学家的建议和邓小平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作出的.
   ⑶《863计划纲要》确定把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等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供销社综合改革(七):

十一五从那年开始?我国前十个五年计划分别是那几年?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目前正在着手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研究、编制工作.
“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加上当时苏联等国家的大力援助,到1957年底胜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21.3%上升到92.9%;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程,五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5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60.5亿元,相当于1952年底全国拥有的固定资产总值的1.9倍.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初步铺开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五年合计钢产量1656万吨,等于旧中国从1900年到1948年49年问钢的总产量760万吨的218%,煤产量达到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工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棉花产量达到3280万担,都超额完成计划.
“一五”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以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0%和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占60%作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二是1956年出现全局性的冒进,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47.3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高于1953、1954两年的投资额,基本建设贷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0.2%猛增到48%,造成国家财政紧张.三是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后遗症.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式通过由周恩来主持编制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建议》明确规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三)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相应发展运输业和商业;(四)努力培养建设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五)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建议》从1958年到1962年五年内的主要指标是:工业产值增长一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钢产量1962年达到1060万吨到1200万吨,基本建设投资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由“一五”时期的35%增长到40%左右,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比“一五”时期增长一倍左右,职工和农民的平均收入增长25%到30%.
但是,由于“八大”后冒进思想的影响,“二五”计划在制定和执行中出现了严重的冒进倾向,许多计划指标不断修正和大幅度提高.1958年8月北戴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并批准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意见》,提高了奋斗目标,提出可以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可以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到1962年建成强大的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在若干重要产品和产量方面超过英国,赶上美国.据此,《意见》提出农业总产值五年增长2.7倍以上,1962年粮食总产达到15000亿斤,棉花15000万担,钢8000万吨,煤9亿吨,棉纱1600万件,五年基本建设投资3850亿元,重大建设项目1000个以上.
由于1958年以来的“大跃进”运动和“反右倾”运动,造成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失调,连年出现财政赤字,人民生活遇到很大困难.我国经济建设己不能按照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部署继续发展,国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在批转国家计委《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提出了国民经济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
1966年到1970年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三五”计划是从1964年初开始研究和编制的.其中内容比较详尽的计划方案有两个:一个是国家计委会提出的经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年)的初步设想》(汇报提纲),另一个是1965年9月国家计委拟定的并经中央讨论基本同意的《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
《初步设想》确定的“三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农轻重的顺序进行安排的:(1)大力发展农业,按不同的标准基本上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2)适当加强国防建设努力突破简短技术;(3)与支援农业和加强国防相适应,加强基础工业,继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增加产量,使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进一步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事业,使国民经济有重点、按比例地发展.
依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1965年9月初国家计委重新草拟了《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明确提出:“三五”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
按照《汇报提纲》的要求,“三五”计划期间各主要经济指标都完成了计划.其中,工农业总产值超额16.2-14.1%完成了计划,农业总产值超额2.2%,工业总产值超额21.1%,新增主要产品能力:煤炭开采6806万吨,发电机组存量860.4万千瓦,石油开采2777万吨,炼钢652.7万吨,铁矿开采3590.1万吨,合成氨244.4万吨,化肥204.16万吨,水泥1533万吨,塑料18.7万吨,棉纺锭322万吨,化学纤维1.23万吨,新建铁路交付营业里程3894公里,新建公路31223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1191万吨.
然而,尽管“三五”时期绝大部分经济指标完成了计划,但盲目追求高速度、高积累为以后的国民经济大发展设置了障碍.
“四五”计划于1970年开始进行编制.2月15日至3月2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工作会议,制定1970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会上研究、讨论、制定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同年9月,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曾作为参考文件印发.1971年3月,中共中央在批转1971年计划时,《“四五”计划纲要(草案)》的部分指标也作为附件下发.
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的主要经济指标:《纲要(草案)》规定,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2.5%,五年合计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1300亿元,1975年粮食产量达到亿斤,棉花万担,钢万吨,原煤4-4.3亿吨,发电量亿度,铁路货运量9-10亿吨.
1973年7月国家计委拟订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修正草案)》.《修正草案》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调整,不少指标有所压缩,钢产量下调到万吨,后又调到3000万吨.1972、1973两年国民经济形势有所好转,1973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完成和突破了计划,并且是“一五”计划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
1975年是“四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按照《修正草案》规定的1975年指标要求来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是:工农业总产值完成计划的101.7%,其中农业完成104.5%,工业完成100.6%.主要产品产量完成的结果是:粮食103.5%,棉花96.5%,钢79.7%,原煤109.5%,原油110.1%,发电量103.1%,棉纱96.8%,铁路货运量98.7%,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01.6%,财政收入完成98%.
1975年,中共中央制定了《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安排了“五五”计划.
“五五”计划提出后三年(),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78年3月,又修订了十年发展纲要,要求到1985年钢产量达到6000万吨,石油达到2.5亿吨,国家计划新建和续建120个大型项目,其中10个大型钢铁基地,9个有色金属基地,8个煤炭基地,10个大油气田等等.从1978年到1985年,基本建设投资相当于过去28年的总和,每年要投资700亿元,超出了实际可能,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中央就对此作了修正.
从“五五”计划执行情况来看,1977年至1978年间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连续两年大幅度增长,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恢复或者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1977年,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5055亿元,超过计划的4.4%,比上年增长10.4%.1978年社会总产值为6846亿元,比1977年增长13.1%,1978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l0亿元,比1977年增长12.3%,比1976年增长19.4%.财政收入和支出连续两年大幅度增加,但收入略有节余,扭转了1974年到l975年连续三年财政赤字、财政收支恶化的状况.但此时表现出明显的冒进倾向,对经济发展要求过急,规定的具体指标过高,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新的失误.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会议强调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初步提出了调整、改革的任务和措施,预示着国民经济发展即将摆脱困境,进入新的不断探索发展道路的时期.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新八字方针),并从这一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六五”计划的编制时间较长,最初是作为《l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的一部分,根据197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议着手编制的.1980年2月,国务院决定重新制定中长期计划,并召开长期计划座谈会,再次酝酿编制“六五,计划.之后,国家计委和有关部门就“六五”计划的编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测算工作,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科学论证.1982年全国计划会议着重讨论了“六五”计划草案,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六五”计划,同时作出了动员全国人民为实现这个计划面奋斗的专门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年)是按照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到本世纪未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制定的,是继“一五”计划后的一个比较完备的五年计划,是在调整中使国民经济走上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的五年计划.
“六五”计划的具体要求是: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取得财政经济根本好转的决定性胜利,并且为“七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
(1)工农业生产总值,计划年均增长4%,在执行中争取达到5%.(2)争取消费品供应的数量和质量同社会购买力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大体适应,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3)大力降低物质消耗特别是能源消耗,使生产资料的生产同消费资料的生产大体协调.(4)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广泛地开展以节能为主要目标的技术革新活动,同时集中必要的资金,加强能源、交通等重点建设,作好“七五”发展的衔接.(5)组织全国的科技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努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6)加强国防建设和国防工业建设,增强防御力量.(7)通过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适当集中资金,使国家财政收入由下降转为上升,使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开支逐步有所增加,保证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的基本平衡.(8)大力发展经济贸易,有效利用外资,积极引进国内需要的先进技术,促进国内经济技术的发展.(9)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妥善安排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在生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使城乡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继续得到改善.(10)加强环境保护,制止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发展.
“六五”计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第一,国民经济全面稳定增长.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国民生产总值1985年达到7780亿元,与1980年相比,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平均每年增长10%.
第二,重要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1985年与1980年相比,钢产量增长26.1%,煤炭增长37.1%,发电量增长35.8%,原油增长l7.9%,粮食产量年均增长21.4%,棉花增长92.8%.
第三,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取得重大成就.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530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3800亿元,建成投产大中型项目496个,完成更新改造项目20万个.
第四,财政状况逐年好转.财政收入平均每年增加l59亿元,年递增l2%,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第五,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繁荣兴旺.
第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了新局面.我国出口额在世界的位次由1980年的第28位上升到1984年的第10位.
第七,全国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六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六五”后期,在经济形势好转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过猛,货币发行过多,对经济稳定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
1983年,国务院着手组织“七五”计划的起草工作,l985年上半年拟订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这个《建议》经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原则通过后,提交1985年9月的党代会审议通过.国务院根据《建议》,对计划安排又反复研究、平衡、测算,1986年3月审定完毕,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年)提交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在一个新的五年计划刚刚起步的时候,国家就制订出了完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在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史上是第一次.
“七五”计划的基本原则和方针:(1)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使改革和建设相互适应、相互促进.(2)坚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保持国家财政、信贷、物资和外汇的各自平衡和相互间的综合平衡.(3)坚持把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提高产品质量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来,正确处理好效益和速度、质量和数量的关系.(4)坚持适应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5)坚持恰当地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合理调整投资结构,加快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工业的建设.(6)坚持把建设重点转移到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上来,走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的路子.(7)坚持把发展科学、教育事业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上,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快智力开发.(8)坚持进一步对外开放,更好地把国内经济建设同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结合起来.(9)坚持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0)坚持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11)坚持在各项事业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
“七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1、进一步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保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改革更加顺利地开展,力争在五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
2、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前提下,大力加强重点建设、技术改造和智力开发,在物质技术和人才方面为九十年代经济和社会的继续发展准备必要的后续能力.
3、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继续改善人民生活.
计划规定了如下经济发展目标: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五年内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38%,平均每年增长6.7%,其中农业总产值均每年增长4%,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5%,五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4%,平均每年增长7.5%,到1990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分别达到:粮食万吨,棉花425万吨,发电量5500亿度,原煤l0亿吨,原油1.5亿吨,钢万吨,全社会各种货运量94亿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l2960亿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五年为8960亿元,(基本建设投资5000亿元,更新改造投资2760亿元,其他投资l200亿元)五年新增固定资产6000亿元.逐步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在五年内培养500万高级专门人才,比“六五”期间增长一倍.进出口贸易总额五年增长35%,并相应扩大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规模.城乡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5%.在这五年内,继续保持国家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的基本平衡.
年是中国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1990年l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提出了今后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1991年3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八五”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八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最大成就是提前五年完成了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1995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600亿元,扣除物价因素,是1980年的4.3倍,提前完成了“翻两番”的任务.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八五”时期中国的一些主要产品的产量稳步增长.总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煤炭、水泥、棉布、电视机、粮食、棉花、肉类.居世界第二位的是钢和化学纤维.发电量居世界第三位.
在整个“八五”计划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11%左右,比“七五”时期的年均增长高出近4个百分点,经济波动不到5个百分点.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执行的8个五年计划中,“八五”计划是中国历次五年计划中增长最快、波动最小的一个五年计划.
固定资产投资加快,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八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8900亿元,年均增长l7.9%,比“七五”高l3.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单位投资年均增长22.9%,大大高于“七五”年均4.1%的水平.
“八五”计划期间全部建成投产的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约为845个,建成投产的限额以上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约为374个,这些项目使主要产业部门的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的装备水平、市场竞争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八五”期间新建铁路干线5800公里,复线3400公里,电气化2600公里,公路新增l0.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00多公里,港口吞吐能力增加1.38亿吨,新建机场12个,铺设长途光缆干线10万公里,电话交换机总容量新增5895万门,发电装机总容量新增7500万千瓦,新增产电力年均增长9%.
“八五”期间第一产业产值年均增长4.1%,第二产业产值年均增长l7.3%,第三产业产值年均增长9.5%,一、二、三产业的产值结构由“六五”末期的28.4:43.1:28.5和“七五”末期的27.1:41.6:31.3转变为“八五”末期的20.3:47.7:32.0.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分税制为核心的新财政体制,以增殖税为主体的新税制已经基本建立并正常运行.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初步分开,汇率顺利并轨,新的宏观经济调控框架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对外开放的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由沿海到内地、由一般加工工业到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总体开放格局.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地区的开发开放,成为“八五”期间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对外开放的县市超过ll00个,兴办了一大批经济开发区和l3个保税区.
“八五”期间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总额累计达l0145亿美元,比“七五”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9.5%,高于“六五”的12.8%和“七五”的l0.6%.年出口额已突破1000亿元,占世界商品贸易的比重从“七五”的1.6%增加到3%.199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第十一位;国家外汇储备已达到736亿美元,比“七五”末期的111亿美元增加5.6倍.
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八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1578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分别为7.7%和4.5%,大大高于“七五”的3.7%和2.8%.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累计达67275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l0.6%,大大高于“七五”时期3.3%的水平.1995年底,城乡居民储蓄余额接近3万亿元,比“七五”末期增加两万多亿元.
“八五“”期间,城乡新建住房面积43亿平方米,到1994年末,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20.5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7.7平方米.
“八五”期间全社会劳动者总数约增加5000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增加3740万人.贫困人口由80年代末的8500万人减少到6500万人.
“八五”期间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抑制,人口自然增长率由l990年的14.39‰降到l995年的10.55‰.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78.7%和84.8%,比1990年提高4和5个百分点.
1995年9月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是一个跨世纪的发展规划.
年是我国执行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确定为: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中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鹏总理代表国务院在会上作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
“十五”期间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分别是:
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各达到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2005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51%和36%,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44%、23%和33%.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
科技、教育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5%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技术进步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60%左右和15%左右.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2005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3亿人以内.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5%.城乡环境质量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0年减少10%.资源节约和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居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比较完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加到22平方米,全国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40%.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农村医疗服务设施继续改善,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增加,覆盖面扩大,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好转.

供销社综合改革(八):

求 高一历史必修三专题1到4的知识总结,还有地理必修2的三 四单元必修3的一 二单元,政治必修二的全部
都是知识要点的总结 越详细越好,好的再加50~【供销社综合改革】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2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先有陶后有瓷
  (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特点:逐渐打破时空限制,虽受政府严格限制,但仍相当繁荣
  (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汉代在进行集中贸易的“市”, 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六朝时代,出现了“草市”
  (4)唐代“草市”的作用十分显著,“夜市”比较繁荣
  (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四)“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1)“重农抑商”政策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但这一政策的实施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发育,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2)“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影响:“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进步的可能性,不仅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过程: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商品输出,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依赖夺取的更多的特权,加紧对中国商品输出,并打入内地市场,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逐渐地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
  (2)表现:A、农产品程度有了一定发展,并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B、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C、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3)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2、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阶段表
  阶段 时间 原因 表现 影响 认识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a.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
  b.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c.洋务运动的诱导. 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1.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要实现近代化,必须实现民族独立
  初步发展 从甲午战争到一战前 a.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实业救国”的推动.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短暂春天
  (“黄金时代”) 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912-1919) a.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b.“实业救国”的影响.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d.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轻工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
  抗战前夕的短暂发展(此段不作考试要求) 国民统治前十年(1927-1936) a.全国的基本统一.
  b.国民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 发展显著,民族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主导地位.
  萎缩 抗战胜利后(1945—1949) a.美国的经济掠夺.(《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新二十一条”)
  b.官僚资本的排挤.
  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 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3、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地点:上海、广东、天津东南沿海地区.
  (3)代表企业:上海方举赞创办的发昌机器厂;南海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朱其昂创办的贻来牟机器磨坊.(3)产生的途径: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此外,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
  4、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主要原因)
  (2)外商企业的刺激
  (3)洋务运动的诱导
  5.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短暂春天)
  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纺织业、面粉业等.
  代表人物:张謇(状元、实业家,创办南通大生纱厂)、荣宗敬、荣德生、周学熙.
  特点:(1)发展不均衡(①集中于沿海地区;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2)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3)发展艰难(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6.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不利因素:①先天不足;②诞生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决定其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③后天畸形;④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有利因素: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7.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求发展,逆境中奋进,但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
  1.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1)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造(国家工业化,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特点:①时间的长期性.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③“一化”为主体,“三改”为两翼.
  “三改”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化主要表现为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实施.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A、形式:国家资本主义B、政策:和平赎买.
  对农业、手工业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形式.
  (2)历史意义:A、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B、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局限性:后期工作急躁和粗糙.
  A、时间:1956年
  B、内容:(1)指出国内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2)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朝气经济建设方针.
  C、意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三、错误探索表现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影响:使“左”倾错误(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B、“文革”对经济建设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失去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详参P57最后一段.
  四、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基本内容:(1)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重点转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3)重要决定:改革开放.
  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
  (1)起步:农村的经济改革(重点,三农问题)
  主要内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从安徽、四川两省开始.)
  作用:极大调动农民积极性;根本改变农村面貌;推动城市改革.
  (2)城市企业改革: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意义:通过这些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加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1)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首先)——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2)经济特区有五个: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1988年).
  (3)1990年,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五.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2.中共十四大:时间:1992年10月;内容: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服饰 (1)中山装与旗袍是近现代民族服饰.
  (2)近代,中国男子的流行服饰有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具体表现在长袍马褂、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装、中山装、旗袍更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
  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体表现在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成为社会的流行.
  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2.饮食结构: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近代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
  3.住宅: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1)促使变革的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
  (2)近代风俗变迁中最为明显的是:婚丧礼俗的变迁.婚姻风俗的变迁特征是删繁就简.
  5、影响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因素
  一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国家资本的注入,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是移植到中国;
  二是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6、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习俗变迁的特点
  (1)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向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趋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2)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
  (3)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了国际的潮流.
  7.交通: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
  (1)中国有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1906年天津有轨电车,1924上海公共汽车.
  (2)中国近代轮船业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1865年,中国终于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
  8.通信:邮政、电话、电报,见P77-78

供销社综合改革(九):

城市规划原理常见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急!)

1.城市性质:在中国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根据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确定它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城市用地评价:在中国的城市规划中,对城市土地的可行性、用途需要投入的资金,以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城市生态平衡的影响所做的评价.
3.城市化:也称城镇化,指的是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4.卫星城:一些半独立的城镇,除了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另一部分居民去母城.
1、城市化具体内容包括哪几方面?人口职业的转变.即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革命后,工业不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地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工业化的发展也带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村多余人口转向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比较分散、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比较集中成片的、密度高的居住形状,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2、论述可持续发展概念、意义且具体说明经济、社会、自然三者协调统一.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他们自己的需求能力的发展.
意义:三者关系: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经济、自然和社会三个方面,涉及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协调统一具体来说,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不仅重视经济增长数量,更注重和追求经济发展质量,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加大社会环保意识,防治污染于产生污染的源头,解决污染于经济发展之中.要善于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来促进可持续发展,达到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经济持续增长,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根本目的. 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要求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城态发展不能背离环境的承载能力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向,控制人口增长,改善人口结构和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创建一个保障公平、自由、教育、人权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度,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此外,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习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和决策取舍的参照依据.在城市总体布局中,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求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使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建设有序,朝着既定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整体协调发展.
3、居住用地选择要考虑那些方面?居住区用地的选择一般考虑如下几个方面:(1)选择自然环境优良的地区,这些地区有着适于建筑的地形与物质条件,避免选择易受洪水、地震灾害、滑坡、沼泽、风口等不良条件的地区.在丘陵地区,宜选择向阳、通风的坡面.在可能情况下,尽量接近水面和风景优美的环境.(2)居住用地的选择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就业区、商业中心等功能地域相结合,协调相互关系,以减少居住一工作、居住一消费的出行距离与时间.(3)居住用地的选择要十分注重用地自身及用地周边的环境污染影响,在接近工业区时,要选择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并按环保等法规规定的间隔设必要的防护距离,为营造卫生、安宁的居住生活空间提供环境保证.(4)居住用地选择应有适宜的规模与用地形状,便于合理地组织居住生活和经济有效地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等.适宜的用地形状将有利于居住区的空间组织和建设工程经济.(5)在城市外围选择居住用地,要考虑与现有城区的功能结构关系,利用旧城区公共设施、就业设施,有利于密切新区与旧区的关系,节省居住区建设的初期投资.(6)居住区用地选择应结合房产市场的需求趋向,考虑建设的可行性与效益.(7)居住区用地选择要注意留有余地.在居住用地与产业用地相配合一体安排时,居住用地应有相应的发展安排与空间准备.
4、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对自然环境条件分析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地质条件,包括:建筑地基,滑坡与崩塌,冲沟,地震,矿藏等;(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包括地面水体的面阔,水深,水位,流速,水质,流量等.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厚度,硫化度,硬度及动态等;(3)气候条件:太阳辐射,风象,温度,降水与湿度等;(4)地形条件,宏观上划分的地形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在小地区范围,包括山谷,山坡,冲沟,盆地,谷道,河漫滩,阶地等,与规划相关的地形条件还有:地面高程,各用地部位间的高差,坡度等.
城市用地选择适用性评价所涉及的方面是什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京喰种第3季全集风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