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在SPRINGER投稿视同同意网络发表并发表文章的前辈吗

【果壳网专访】“三傻”大闹科研坞:我们怎么钓出了那些水货?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果壳网专访】“三傻”大闹科研坞:我们怎么钓出了那些水货?
scigen 假论文 论文造假 学术会议 作弊 学会 MIT 学术不端 专访 采访 人物访谈
本文作者:Jerrusalem
目前,科学研究圈里每年发表的文章数量以百万计,它们刊登在数以万计的期刊上,或者发表在成百上千不同类型的学术会议上。
随着论文数量的增长,自然而然地催生了这样一些这些学术会议:它们质量堪忧,没有完备的论文评审过程,有些会议的组织者甚至根本不审核那些投稿的论文,只要你给钱,他们就能发。想参加这些会议?当然欢迎,不过,你得先交一定数量的会费。而且他们还会时不时地给该领域的研究者们群发“论文征集函”,盛情邀请研究者提交他们的论文——而且没有评审过程。低质量的论文,只为敛财的低质量会议,这些会议组织者们对此显然难辞其咎。
2005年,三个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的研究生看不下去了。他们厌烦了这些水货会议发来的永无止境的“论文征集函”,决定开发一个“有意思”的小软件——两周之后,SCIgen诞生了。
这三个学生是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研究生丹·阿瓜约(Dan Aguayo)、杰里米·斯特里布林(Jeremy Stribling)以及马克斯·克罗恩(Max Krohn)(下图由左至右)。他们开发的小软件SCIgen能够随机选取文本库里的词句,并自动生成一篇基本上是胡说八道的计算机科学论文,还顺带产生一些图表和引用文献——当然也是假的。
当年还是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学生的三位小哥,可是钓起了学术圈的一条大鱼。图片来源:pdos.csail.mit.edu
2005年4月,他们把投给以接受水货论文著称的WMSCI(World Multiconference on Systemics, Cybernetics and Informatics,世界系统、控制和信息理论多元大会)。虽然“论文”第一眼看上去像模像样,不过如果仔细阅读,你会发现它根本就是在胡扯。
然后没过多久他们惊喜地得知,论文被接受了!
他们把SCIgen和它生成的论文发到了互联网上,还顺带加上WMSCI大会接受这篇“论文”的故事,好好地黑了一把质量低劣的会议。一时间,他们的故事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注意到,有些会议的评审过程水平之低,简直令人咋舌。
这一事件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兴趣;在科研圈,它也吸引了广泛的关注。由于媒体长篇累牍的报道,WMSCI撤回了对他们的邀请。不过他们三个用筹集到的资金 ,跑到大会的地点旁边开了一个假的分会场,并用假身份做了三个内容是由机器随机生成的报告。后来,因为被揭发论文评审过程实在太水,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撤销了对WMSCI资助。
从那以后,SCIgen以及它的三位研发者们一次看似搞笑的举动,对科研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多人开始注意到,有些会议完全是冲着钱去的,根本不关注论文的质量问题。在这十年间,一直有人给他们发邮件称,SCIgen生成的假论文又被哪些评审质量堪忧的会议接受了。三位软件研发者也许最开始只是为了报复一下给自己发垃圾邮件的水货出版商,而不知不觉十年过去,SCIgen已经成为了揭发水货会议的有力工具。
现在,三位开发者已经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三人都在互联网公司工作,而今年正值SCIgen发布10周年,于是他们再次一起推出了新的软件——SCIpher。
杰里米告诉果壳科学人,不同于它的前辈,SCIpher是一个加密软件,可以把一段信息伪装成一封某出版商发来的“论文征集”邮件——当然,内容是随机生成的。软件同时带有一个解码器,可以把生成的内容转换为原始信息。他们希望用这种方式提醒人们更隐蔽地交流——顺便吐槽一下那些水货会议发来的垃圾征稿邮件。
果壳科学人在SCIgen 10周年之际专门采访了软件的三位作者之一,杰里米·斯特里布林,让他来谈谈他和小伙伴们与SCIgen背后的故事。
果壳科学人:十年前,你们仅仅花了两周就写出了SCIgen,简单介绍一下它吧。
杰里米:SCIgen是一个自动生成计算机科学研究“论文”的软件。它不单能生成文本,还能创建表格、图片以及引用文献。它写出的“论文”粗看起来不明觉厉,但你如果仔细看的话,那其实就是一堆完完全全的废话。SCIgen的目的是生成“有意思的”论文,而不是“语法正确”的文本。当然你能找到不少生成正确语法的软件,不过SCIgen并不依赖复杂的算法来纠正文本的语法。
它的代码是我们三个一行一行码出来的。当时我们都还是苦逼的研究生,有不少真正的研究要做。不过那两个星期我们将之抛诸脑后,专心开发SCIgen。我们用Perl脚本语言(一种程序语言)开发它,有时间的时候还会想想得把哪些荒唐的、不明觉厉的单词和句子塞进那些虚假的论文里。
然后SCIgen就能搅和搅和数据库里的东西,挑出一些组合出来看着还不错的单词和句子,接着把它们揉在一起,让“论文”看起来像个真正的论文。如此而已。
果壳科学人:为什么想开发这样一个软件?
杰里米:我们成天收到各种各样的垃圾邮件,想让我们给某某会议提交论文之类的。不过我们知道,这些会议的质量相当水。举个例子吧,当时我们实在是被WMSCI发来的垃圾邮件搞烦了。我们早就听说这个会议接受质量很低的论文,所以,我们就想知道这个水平不高的会议会不会接受一篇机器生成的、满篇胡话的论文呢?
要让假论文被这种大会接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论文“看起来是真的”。它得和真正的论文一样,有正确的格式、段落划分、图表和文献等等。如果有人仅仅瞄一眼论文而不是仔细阅读,他/她可能发现不了假论文与真正论文的区别,那就行了。
然后,我们有了SCIgen。
果壳科学人:2005年,WMSCI接受了你们投去的SCIgen生成的“论文”?
杰里米:是的,那简直是一场刺激的冒险。我们先是给这个水货大会投去了SCIgen生成的论文《Rooter:有关接入点和冗余量典型统一的方法论》(Rooter: A Methodology for the Typical Unification of Access Points and Redundancy)。2005年,就在会议开始的前几个月,对方发来邮件通知我们,论文以“未审核”的形式被接受了。而最有意思的部分在于,这封邮件我们居然是在垃圾邮件里找到的——如果论文的“接受通知”被系统认为是垃圾邮件,你肯定得想想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太对。
不可能的事情就这么发生了。虽然我们很想带着SCIgen和那些机器生成的胡说八道的论文去佛罗里达参加大会,但那时我们还只是在波士顿的普通研究生而已,资金不太充裕。然后我们就尝试着在网上公布SCIgen的故事以及WMSCI与我们的故事,并尝试着接受捐款。
接着就是互联网的神奇之处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CNN头条、BBC头条……我们在三天内收到了2,400美元的捐款。当然,声名在外是也把双刃剑。当我们凑够了参加大会的资金时,为时已晚:大会组织者告诉我们,他们的会议(spamference)不再欢迎我们了。
果壳科学人:但你们还是去了佛罗里达?
杰里米:我们用筹措的资金去WMSCI的旁边开了一个假的分会场:《第六届北美方法论、理论以及信息论座谈会》(The 6th Annual North American Symposium on Methodologies, Theory, and Information)。我们报告了假的论文,使用假的海报,还使用了假身份,戴着假胡须和假头发,装作是来自Analogic实验室的一帮科研人员。宣传传单的内容也是随机生成的。
在会议上丹·阿瓜约假扮的佛朗兹·T·神黑天男(Franz T. Shenkrishnan)博士。图片来源:pdos.csail.mit.edu
我们使用假身份分别做了文献报告——内容是SCIgen随机生成的。期间来听我们演讲的人有进有出——大部分是离场的。不过也许他们仍然觉得自己在听WMSCI的报告也说不定。而我个人最爱的部分是用假发假胡须扮成另一个人,然后在WMSCI的组织者眼皮底下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
果壳科学人:显然,你们因为揭露水货会议的壮举获得了巨大的关注。有没有考虑过开发其他学科的SCIgen?中间有什么难点吗?
杰里米:总是有人问我们类似的问题。所有人都想拥有他们所研究的学科的SCIgen版本。不过很不幸,要为一个新的学科写出类似程序是一个大工程,我们也没有编写其他学科的SCIgen的打算。虽然其他科学领域的SCIgen与现在的版本在本质上不会有太大区别,不过最难的部分在于为这个新程序编写可供其使用的语句和单词的语句库,这样程序才能从中随机挑选,并组合成一篇有模有样的“论文”。
果壳科学人:就在最近,由于曾经接受过SCIgen生成的论文,施普林格(Springer)专门发布了“SciDetect”来检测论文是否是SCIgen生成的。对此你们怎么看?
杰里米:他们发布这么一个程序,而不是制定更好的政策让所有被接受的论文有更好的评审过程,这事儿本身就挺搞笑的。虽然我很确定稍微改改SCIgen的代码就能通过SciDetect的检测,不过我们没闲到那个地步。
而且我觉得SciDetect还是有用处的:它可以让那些为了丰富自己的论文发表数而故意使用SCIgen生成假论文提交的人显形。SciDetect的确检测出了这么一帮人,他们希望靠这种手段丰富自己的简历,以期找到更好的雇主或者科研机会。
果壳科学人:研究者用SCIgen生成的假论文投稿的事情仍时有发生,不过你觉得未来会有程序撰写出的真正的论文吗?这会改变现有的科研模式吗?
杰里米:我觉得这不太可能,起码SCIgen做不到。SCIgen使用的是人类手写的语句库,它只是从这些语句库里“选择”语句,而非自己一字一句地“撰写”。所以,类似这种原理的软件基本不可能写出“真正的”、能被顶级会议接受的那种论文。同时,我们距离让计算机自己产生一个新的研究思路这种类似人工智能的东西,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不过,让程序归纳总结已有的研究数据,然后生成一篇研究论文,倒是有一定可能,而且目前有些程序已经能写出短小的段落了。
果壳科学人:有没有遇到过被SCIgen揭露过的人或者组织找你们麻烦的事情?
杰里米:虽然有挺多人不喜欢SCIgen或者被它揭露过,不过我不记得有什么针对我们的负面评价或者行动。最糟糕的事情反而是那次WMSCI撤回了“Rooter论文”,并且发现了SCIgen。我们收到的所有来信都是鼓励或者支持的态度,而且我觉得你很难站在反对SCIgen的立场组织辩词。
果壳科学人:SCIgen 10周年之际,你们发布了一个全新的软件“SCIpher”。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杰里米:SCIpher是一个加密解密软件。它能够加密用户输入的信息,并将其转换为一篇“论文投稿征集”邮件。这种邮件一般都是学术会议给研究者们群发的,目的是让研究者给他们投稿。
我们的想法不仅仅是加密一段信息,而是试图把它转换成一封普通邮件——这样能确保窥探你邮件内容的家伙没法分辨里面是不是包含了加密的信息。毕竟,这种“征集论文”的邮件不会受到太多关注——没人会认真看水货会议发来的垃圾邮件吧。而在SCIgen 10周年之际发布这个小软件,一方面是周年纪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目前通讯监控是一个流行且重要的课题。我们希望它能帮助人们更隐蔽地交流。
编者按:我们使用“guok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fun”作为原始信息进行加密,得到了一篇相当搞笑的“第十一届IIABT线性时间与社会对称性研讨会”的征稿函。当然,如果不满意加密过后生成的征稿函,可以再生成一次。SCIpher生成的内容是随机的,而且不尽相同——共同点是它们都看起来不明觉厉。如果把征稿函丢到解码器里,就能解码这封垃圾邮件的原始内容了,在可以尽情尝试。里面的大学名字目前所看到的都是真实的,不过那些“教授”的名字就和大学没什么关系了。有意思的是,这封随机生成的邮件里,假会议的组织者有一位来自天津大学的Sara Blanchard,“会议”还曾在中国丹阳举办过。附上加密过的“征稿函”如下:
果壳科学人:回头看看,你觉得SCIgen有没有对你们三个的事业与生活产生什么改变?
杰里米:我们目前都在软件公司工作。马克思和我是同事,在Keybase公司工作。我们的公司在做一些密码学的事情,我想这和SCIpher有些联系。丹则是在思科(CISCO)工作。
虽然我不觉得SCIgen直接影响到了我的职业规划,不过那些与SCIgen有关的经历与回忆的确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和世界上各种有意思的人交流 。而且我们还得到了不少关于集资的经验。我想,这就是SCIgen带给我的。
果壳科学人:现在你们之间的联系多吗?还会在一起讨论SCIgen吗?
杰里米:我们偶尔会相互发邮件谈谈它。说实话,我们已经很久没更新SCIgen了。SCIpher是全新的代码,所以说起来它应该算是一个全新的项目。我和丹在一座城市,而马克思则在另一座城市,所以现在我们真正在一间房子里坐下来说说话的机会并不太多。不过最近不是正好10周年嘛,我们之间的邮件来往挺频繁的,而且我们都在一个Reddit AMA(作者注:Reddit 的“Ask Me Anyting”板块,用户可以在不同的组里向组织者提任何问题)里,相当有意思。
果壳科学人:未来你们和SCIgen有什么计划?
杰里米:直到2025年SCIgen二十周年之前,我们还没有切实的计划。不过软件代码都是开源的,所以我希望有人能继续更新它们,并且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我还希望SCIgen能提醒研究者们注意,有些会议的水平实在太低了。这些会议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根本不重视自己发表的研究的质量。希望某些会议的组织者吸取WMSCI的教训,制定有效的政策来保证其发布的论文的水平。
而且我很高兴看到,我们应该是超额完成了最开始的目标。(编辑:球藻怪 wuou)
文章题图:pdos.csail.mit.edu
你可能感兴趣
想起毕业时,论文必须要2W字。实在写不出那么多,于是找了几篇小说粘到 word 里,字号间距行距都设为0,白色,揉在一坨根本看不见。不过页数不够啊~ 于是疯狂插图片,几段话插一图,终于凑足了几十页。。。最后论文还要提交抄袭检测的系统。由于路面混扎了大量不相干的东西,最后结果 95% 以上没有重复,比完全原创的还高。。。
遗传学硕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这三个人已经超神了……
果壳网主编,科学松鼠会成员
但是,这根本阻挡不住垃圾论文的产生趋势。。。说到Springer,昨天晚上就在讨论一篇让人很呵呵厚的论文。。作者来自国内某高校。。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40)
遗传学硕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这三个人已经超神了……
果壳网主编,科学松鼠会成员
但是,这根本阻挡不住垃圾论文的产生趋势。。。说到Springer,昨天晚上就在讨论一篇让人很呵呵厚的论文。。作者来自国内某高校。。
SCIpher还差个key,不然就是个完全的加密软件了【开玩笑的23333】不过说真的,要是不知道有SCIpher这个玩意存在的话,大概那些想用暴力破解密码的人或计算机一辈子都解不开SCIpher生成的密文吧2333333
太多虚假信息在混淆视线了23333
05年,目测那时候我国还没开始大发SCI?
引用 的话:SCIpher还差个key,不然就是个完全的加密软件了【开玩笑的23333】不过说真的,要是不知道有SCIpher这个玩意存在的话,大概那些想用暴力破解密码的人或计算机一辈子都解不开SCIpher生成...这个是密写术的典型应用啦
我看到了“钓鱼”也将成为产业的趋势……
引用 的话:这个是密写术的典型应用啦哎呀公开展示了自己的无知呢2333333
感觉知道了很了不起的东西了呢,所以说学术上的不作为甚至是胡诌完全是全球性的行为了囧我也好想写篇不明觉厉的论文啊2333
想起毕业时,论文必须要2W字。实在写不出那么多,于是找了几篇小说粘到 word 里,字号间距行距都设为0,白色,揉在一坨根本看不见。不过页数不够啊~ 于是疯狂插图片,几段话插一图,终于凑足了几十页。。。最后论文还要提交抄袭检测的系统。由于路面混扎了大量不相干的东西,最后结果 95% 以上没有重复,比完全原创的还高。。。
引用 的话:想起毕业时,论文必须要2W字。实在写不出那么多,于是找了几篇小说粘到 word 里,字号间距行距都设为0,白色,揉在一坨根本看不见。不过页数不够啊~ 于是疯狂插图片,几段话插一图,终于凑足了几十页。。...2333
为什么受访者和马克思是同事却不在一个城市,而跟另一个不在一个公司的人在一起。。奇怪的关注点
应用数学专业
可以拿这个小工具生成的论文投稿给美国大学生建模比赛……
引用 的话:想起毕业时,论文必须要2W字。实在写不出那么多,于是找了几篇小说粘到 word 里,字号间距行距都设为0,白色,揉在一坨根本看不见。不过页数不够啊~ 于是疯狂插图片,几段话插一图,终于凑足了几十页。。...真心2333333.
我想说的只有:然后
评审们不明觉厉,但乍一看又好像论文说的好有道理=_=嗯......先吃碗干饭压压惊(??_?`)
果壳网副主编
三个宝货!
为什么打不开上述链接呐(⊙o⊙)?
引用文章内容:一篇SCIgen生成的论文 引用文章内容:这里
这软件真不错,要是在中国…恩…
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抽来自 宇宙第一超级旗舰天机iBananas 6S
举报滥用?嘿嘿
引用 的话:想起毕业时,论文必须要2W字。实在写不出那么多,于是找了几篇小说粘到 word 里,字号间距行距都设为0,白色,揉在一坨根本看不见。不过页数不够啊~ 于是疯狂插图片,几段话插一图,终于凑足了几十页。。... 然后你顺利毕业了吗?
引用 的话:可以拿这个小工具生成的论文投稿给美国大学生建模比赛……额,MCM吗?真的可以吗?听说都是真人评审的啊,而且每次不都是有选题的吗?随机的论文怎么解决固定的问题啊?感觉这个东西文科类的,理论类的可能还能水一水,真的应用类的论文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
杰里米告诉果壳科学人,不同于它的前辈,SCIpher是一个加密软件,可以把一段信息伪装成一封某出版商发来的“论文征集”邮件——当然,内容是随机生成的。软件同时带有一个解码器,可以把生成的内容转换为原始信息。他们希望用这种方式提醒人们更隐蔽地交流——顺便吐槽一下那些水货会议发来的垃圾征稿邮件。解密了三次之后终于发现,竟然真的收到了一封垃圾邮件……
用过写作文软件的路过。这玩意也算是我学perl的动力之一了。从上小学到大学毕业,自己写的文章还不如手指脚趾加一块多……老实说天朝的作文作业和语文考试也跟这些会议实在有一拼。
应用数学专业
引用 的话:额,MCM吗?真的可以吗?听说都是真人评审的啊,而且每次不都是有选题的吗?随机的论文怎么解决固定的问题啊?感觉这个东西文科类的,理论类的可能还能水一水,真的应用类的论文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我也是好奇“可不可以”做得到,个人觉得真的做个实验会挺有趣(蛋疼)的。我个人觉得是蒙不过去的。但数据、图表和公式上蒙混过去的概率会大一点。简单地交代一下我所了解的:MCM评卷初审阶段只花3到5分钟就审好一份,目的只是为其分类。分到“好”一类的(大概500份左右),接下来会由人工仔细评审,决定是O奖还是M奖;分到“不好”一类的,就随便得多了,基本一目十行。如果“有幸”被分到了“不好”一方,数据和公式死不正确的也有可能混个H奖。
应用数学专业
引用 的话:我也是好奇“可不可以”做得到,个人觉得真的做个实验会挺有趣(蛋疼)的。我个人觉得是蒙不过去的。但数据、图表和公式上蒙混过去的概率会大一点。简单地交代一下我所了解的:MCM评卷初审阶段只花3到5分钟就审...题外话:MCM2014的奖项分布让机器拿个S奖还是很有可能的~~
引用文章内容:在会议上丹·阿瓜约假扮的佛朗兹·T·神黑天男(Franz T. Shenkrishnan)博士。神黑天男是怎么回事
引用 的话:我也是好奇“可不可以”做得到,个人觉得真的做个实验会挺有趣(蛋疼)的。我个人觉得是蒙不过去的。但数据、图表和公式上蒙混过去的概率会大一点。简单地交代一下我所了解的:MCM评卷初审阶段只花3到5分钟就审...引用 的话:题外话:MCM2014的奖项分布让机器拿个S奖还是很有可能的~~嗯,这样看来我要找找这个软件了,实在不行,凑字数的时候说不定能用上,哈哈。
其实我就供职于社科类无用论文制造大户,所以每当我下笔写文完成年度任务时,我都觉得自己的灵魂被割裂了,它在狠狠的嘲笑我——你这个大忽悠!
显示所有评论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热门搜索:
&&咨询一下,springer的投稿问题
咨询一下,springer的投稿问题
我2月8号在的一个期刊在线投稿,第二天就变成了under review,其实三月5号的时候status date 变了一次,但是状态还是under review,6月份的时候写信催问了一下,因为觉得四个月的初审一直没有结果有点慢,点击的是页面上的contact us 联系的,结果回信说,editor在做final evaluation,一有消息就通知。
我耐心等待,到了8月8号的时候状态依然一点未变,我受不了了,又写了一封信问有什么可以做的加快进程,第一封信说会帮我查,第二封信说,编辑很快会给我结果,这下子一审就6个月没结果,我发现8月10号 status date又变成了8月10号,状态还是under review。
刚才,查还是under review,我直接又写了封信,问是否能和编辑直接写信,这个审稿速度实在是崩溃啊。
这到底是个什么状态,请有经验的前辈们给讲讲。多谢多谢
学术必备与600万学术达人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热门搜索:
&&想投Springer上的journal of medical systems,可是始终无法打开投稿须知
想投Springer上的journal of medical systems,可是始终无法打开投稿须知
小弟首投论文一篇,目标是上的journal of medical systems,文章已经改好了,可是在投稿过程中总是无法打开“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因此不是很清楚该期刊具体有什么要求。
详细情况见图片,就是只能看到Types of papers里面的内容,后面的Manuscript Submission、Title page什么的怎么都点不开。。很郁闷啊
用过IE,Chrome,Firefox都没法看到后面的内容。请有经验的虫子们解惑啊。。。
不知道怎么回事,小弟还是打不开后面的内容。。。能不能烦请这位前辈将
Author tools to prepare your article下的
Word template 下载下来发到小弟邮箱啊??不甚感激额
我的邮箱是
已经发送,好象是word2000以上的版本
是word模板文件,以前都没有用过,有pdf的使用指导,学习了,再次感谢您的帮助!!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打不开,真是心塞到不行!!
同求模板,,非常感谢!
你好,能不能给我也发一下那个的word模板啊,万分感谢!
学术必备与600万学术达人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登录/注册
您可以从小木虫客户端获取VIP通行码,无需登录继续浏览
STEP1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新版客户端
(已安装客户端用户请无视)
STEP2登录页面下方获取VIP通行码
VIP通行码:
小木虫,学术科研互动社区,为中国学术科研免费提供动力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客服电话: 邮箱:(全天候) 或者 QQ:
广告投放与宣传请联系 李想 QQ:
QQ:&&邮箱:
Copyright &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热门搜索:
&&文章被springer的期刊接收后
文章被springer的期刊接收后
大家好,我去年投了一篇文章在International
of Thermophysics上,前段时间接收了,这个期刊是springer的,现在处于出版阶段,发信让版权转让,然后发来一个链接,转移完后确认,收到了两封题目分别为《Copyright Transfer Statement (CTS) for your article 》和《Order confirmation regarding your article》,我按照后一封的提示提交了订单,但是后来查看的时候每次都是提交订单的界面,看不到出版进行到哪一步了,用不用再提交一次订单啊,我又提交一次,还是发来上两封信,不知道是咋回事,有没有知道的。而且第一次填完后说是两周内发清样校稿,可是现在马上就要两周了还没说要校稿,是咋回事啊?请前辈们指教,是不是等着就行了?
学术必备与600万学术达人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表文章去哪里投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