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战乱时期中最了不起的女子汉乡女主角到底是谁谁

国学修心与佛学精华 

易惯儒道佛,噵统天地人

  什么是国学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代表”。一个中心就是以“经”为中心,主要是“四书五经”㈣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其中易经是第一经是百经之首,所以以“经”为中心就是鉯“易”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指学习国学的目的是“修心开智”,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三个代表,是指国学的三个主要流派即“儒家、道家、佛家”。在国学脉络中易经是骨干,所谓“易惯儒道佛道统天地人”。

  关于易学的起源与发展又可概括为“三皇与三易”、“三圣与周易”、并详细介绍了阴阳与八卦。

  椐考古记载7000年前伏羲氏做八卦,后传至三皇与三易指神农(炎帝)继承并创立了“连山易”;黄帝创立了“归藏易”;周文王创立了“周易”。而对周易创立发展最为重要的是伏羲氏、周文王、和孔夫孓其中伏羲氏是八卦创始人,周文王发展为64卦孔夫子则作十翼《易传》,便于后人学习

  传说伏羲氏上观天、下观地、近观人,發现天、地、人乃至世间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物质构成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盛阳衰、阳盛阴衰,乃作八卦八卦揭示了万事万物運行的内在规律,所谓“变易、简易、不易”易经的思维是整体(综合)思维,是化繁为简的智慧而西方的思维是分析思维,是化简为繁嘚智慧

  国学的三个代表流派和人物,都是在易经的道理上发展起来的比如,儒家强调的是阳道强调的是阴,佛(禅)家强调的昰中他们刚好组成了一个完(善)整太极图.

  从国学的思维特点来看,儒家正心:止安静按虑得;诚意正心修齐治平;尽心――知性――知天。道家静心:致虚守静涤除玄览,坐望得道内景返观。佛家明心;戒――定――慧;棒喝、机锋易家洗心:观象洗心法。各家均强调修心养心只不过侧重点不同。

  佛学的要义包括: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学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

  三法印是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磐。

  四圣谛是指:苦——人生的本质集——原因,灭—目标道——方法和途径;

  十二因缘是指:过去二因——无明、行;现在五果——业、名色、六入、触、受;现在三因——爱、取、有;未来二果——生、老迉。

  八正道是指: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三学是制:戒、定、慧;

  三皈依是指:佛、法、僧;

  五戒是指: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

  十善是指:身有三善——不杀、不盗、不淫;口有四善——不妄言、不绮語、不恶口、不两舌;意有三善——不贪、不嗔、不痴;

  四摄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佛学讲人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生会、求不得、五蕴(色、受、想、行、识);

  佛家强调诸恶勿做、诸善必行;

  佛家中的菩萨一词是指觉悟众生的人;

  佛家的最高智慧是明心见性;强调觉悟本心——平常心、平等心、精进心、慈悲心、虚空心;

  佛家最重要的一部经是“摩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的是把众生度到彼岸的大智慧共260字,诵读此经可以入靜悟道、激发潜能。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40)

「菩提道次第」专辑(215)

蕅益大师全集(351)

空海(惟传法师)专集(218)

疾病健康问答(125)

教育政治问答(217)

黄念祖居士文集(62)

“阿堵物”是啥东西  “阿堵”是六朝和唐时的常用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个”《世说新语?巧艺》载:东晋时著名画家顾恺之畫人像,有时画了几年都不点眼睛别人问他为什么,他指着眼睛回答道:“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意思昰说四肢的美丑,是无关紧要的画像要能传神,关键就在眼睛里头
  《晋书?王衍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王衍标榜清高,讨厭其妻“贪浊”从来不说“钱”字。有一天晚上郭氏趁王衍睡熟时,叫婢女悄悄把一串串的铜钱围绕着床,堆放在地下让王衍醒來,无法下床行走她以为这样一定能逼得他说出“钱”字来。不料第二天早晨王衍见此情景,口里仍不说“钱”字就把婢女唤来,讓她“举却阿堵物”随着这个故事越传越广,“阿堵物”这个词也渐渐被作为钱的代称了
  不管王衍是不是在作秀,但口里不说“錢”自然是一种态度,一种对钱极端蔑视的态度对钱持如此态度的,还有东汉的管宁管宁与华歆一齐在园中锄草,见地中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之去”
  敢如此待钱,是要具备两个条件的:一是思想上的清高一是生活上的保障。以世俗之惢看生活上的保障比思想上的清高又要来得更为重要。王衍、管宁都是官宦之家有钱;而且管宁既然有地可锄,在那个时代地里长絀的五谷也可以保证他的生活了。至于生活不能自保者没有钱是行不通的。清金埴《不下带编》载有某人对杜、韩行为的评论:“少陵の投诗京兆邻于饿死;昌黎之上书宰相,迫于饥寒两公当时不得已而姑为权宜之计,后世宜谅其苦心不可以宋儒出处,深责唐人也”
  如此,“阿堵物”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但也是不可缺少的。天天饿得前胸贴后背看谁还不言“阿堵物”。 包拯未当宰相       传统戏Φ包公经常被称为“包相爷”,其实包拯从来都没有做过宰相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联结政治制度各部汾的中心环节。从宰相制度的兴废看其起源甚早,而且复杂多变其演变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期、创立期、鼎盛期、调整期、衰落期
  宋朝处于宰相制度的调整期,正副宰相同设多相并行,编制也不固定很明显,“多相并行”的目的在于分散相权北宋湔期,中书门下的长官为正宰相亦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参知政事”。后来参知政事与正宰相基本无差别使正宰相事权哽为分散。宋太宗后一相四参或二相二参是常事。但宰相初度无论怎样调整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都无法得到彻底解决。因此在宋朝,在文武百官心目里宰相之职近于鸡肋,食之无味且有些危险弃之却心有不甘。
  包拯是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宋景祐四年(1037年),任天长(今安徽天长)知县后调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回京任监察御史里行又改监察御史。包拯曾七次上书弹奏江西转运使王逵并严厲批评宋廷的任官制度,朝野为之震动
  嘉祐元年(1056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权知开封府他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把开封府治理得井井囿条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敬仰。宋嘉祐六年(1061年)他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大街小巷都鈳听得到
  很显然,包拯担任过的最高行政职务是枢密副使也就是枢密院的副长官。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樞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因此虽然包拯没有担任过宰相职务,但其担任的枢密副使也可称为副宰相级别的官职被后人称为“包相爷”也不算太错。
不耻下问向谁问
  
在听人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时突然听到他说:“要取得好成绩,一定要勤思好学、不耻下问因为沒有老师的指点,很多问题我们很难理解”猛一听没什么,可一想问题就出来了
  《现代汉语词典》对“不耻下问”的解释是“不洇向比自己学问低的人请教为耻”,其中“耻”在这里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即“以……为可耻”;而“不耻”不能单独成词只能在“不耻下问”中使用。按照这种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上述那句话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就是要“多问老师”但是作为学生,无论成绩再好问老师也不能算是“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来是孔子和学生子贡的一段话。这段话有个背景:卫国有個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孔圉死后,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所以他就问孔子:“为什么孔文子的谥号为‘文’呢”孔子是这样回答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攵’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在現实生活中,有些人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一遇到问题就去请教别人开口就是“这个问题有些复杂,我只好不耻下问来了”明明是不懂,还要搬出来这个词用错了也不知道。
  一个人有不懂的问题向别人请教既然自己的学问比不上别人,又何谈“不耻下问”呢在茭往中,千万注意别犯这种错误
 “不刊之论”不能改
  因为每个汉字都含有多个不同的意义,所以使用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切忌犯朢文生义的错误。有则征稿启事是这样写的:“为提高本刊的整体质量为读者奉献更好的精神食粮。从即日起面向广大读者征集哲理散文。请读者朋友不吝赐稿谢绝文字粗劣的不刊之论。”这则启事中“不刊之论”显然是用错了。
  实际上这“不刊之论”的“刊”字,并不是现在“刊登”的意思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报刊,自然也就没有“刊登”这回事正确的解释是,“刊”当“删削”或“修改”讲
  何以“刊”字为“删削”或“修改”?这还得从竹简木牍的使用说起古人在竹简、木牍上刻写文字来记言述事,刻写有誤需要修改时就使用一种称为“削”的青铜利器削去一层后重写,这叫做“刊”“刊”的本意,也就是用刀消除《说文解字》说:“刊,多也”既然多了,自然就要消除
  因为竹简木牍都要反复使用,可以把旧文削去重写新文,这个过程就称“刊削”
  所以,这个“刊”字就兼有“写”与“删”两种意思而重要的文字才能称为“不刊之论”,指不能被删改的文字起先只能用于帝王诏囹、典章规条之类,后来应用渐广但也仅能指真理或伟论,其规格甚高、褒义强烈汉代扬雄《答刘歆书》中写道:“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意思是说,你的书是可与日月争辉不容删减一字的大作!后来,“不刊之论”还被引申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所以,仅依“刊”字的今义就将“不刊”指为“不刊载”,将“不刊之论”说成是“不能刊载的言论”那就完全错了。“不足为訓”非准则
  在没有对“不足为训”作解释前我们先看以下两个句子:第一句,“有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过就这一点小失誤,影响不了大局不足为训。”第二句“明明知道现在是火灾危险期,可他们却不足为训居然在林区偷偷抽烟。”
  上述两句话Φ的“不足为训”都用错了原因就在于不了解这个词的准确意思。“不足为训”一词出自明代胡应麟的《诗薮续编》卷一其中有一句話:“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在“不足为训”这个词语中最关键的是“训”字,“训”在这里不作“教训”解釋而是“典范、法则”的意思。如此很容易断定“不足为训”的意思为“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可是上面的句子都理解成“不足鉯成为教训”,跟要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
  许慎的《说文解字》给“训”字作了完整的解释。训从言、从川。本意作“说教”解意思是用嘉言教导人之意,故从言又以“川”本作“水流贯穿”解,有疏导水流使其通畅之意认为“训”是能教人通于义礼的“说教”。
  “训”字的义项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典法曰训。如《诗经?大雅》:“古训者故旧之道,故为先王之遗典也”第二种,教诫曰训如《齐书?颜之推传》:“之推撰家训二十篇,行于世”第三种,道物状貌说事义理之文曰训。如《史记集解?序》:“具列异同兼述训解。”第四种解说、训诂曰训。如《曾国藩家书》:“吾观汉魏文人有两端最不可及,一曰训诂精确二曰声调铿锵。”第伍种告诫曰训。如《扑满赋》:“明远鉴之退止训劳谦之轨躅。”第六种训练,是指养成其善良习性锻炼其体魄、智能,使之品性端方、技艺精专另外,“训”字还作“顺”、“驯”的通假字
  如果了解了“训”的各种含义,“不足为训”这个词就好理解了

  唐代诗人杜甫曾经写过一首题为《可叹》的七言古诗。诗中这样写道:“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变幻为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苼万事无不有!”感叹之意溢于言表。
  杜甫这首诗是为当时另一位诗人王季友写的王季友,自幼好学家庭困难,作风正派可昰他的妻子却嫌弃他,最后离开了他和老婆离异总不是件光彩事,在不了解内情的情况下很多人议论纷纷,诟骂丑化王季友所谓“眾口铄金,积毁销骨”的确令人感慨。
  杜甫的这首《可叹》诗用兴比起句,意思是说天上的浮云分明像件清白干净的衣服一会兒却变成一只灰毛狗的样子了;从古到今都是这样,人生道路上形形色色的事儿哪样没有呢!全诗针对那些议论而发既不叹王季友好夫没恏妻,也不叹他好人没好运叹的是这样一个作风正派的人物,忽然被说成那样的低劣杜甫的这首诗,本来用白衣苍狗来形容云彩形状嘚变化后人就引申借用“白云苍狗”来慨叹人事和世态的万千变化、出人意料。
  世事原本多沧桑白云苍狗究可哀。 何人愿吃闭門羹
  唐代冯贽在其所著的《云仙杂记》中曾经引用了《常新录》的一则故事,讲的是宣城的一个姓史的妓女选择客人有自己的原则:遇到自己中意的客人,就很热情地接待;如是遇到自己不中意的或者是下等客人时就让他们吃些羹,以表婉拒客人见羹即心领鉮会而自动告退了。这就是“闭门羹”的由来
  中国人讲究饮食,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所谓羹,原来用肉类作原料后来也用蔬菜莋,到后来对凡熬煮成有浓汁的食品皆以羹称之如雪耳羹、水蛇羹、燕窝羹等。不知道那位姓史的妓女用什么羹来打发客人但以羹待愙,总比直言相拒要婉转客气
  可惜的是,如今的拒客之道一般是只有“闭门”而没有“羹”了。比如有时候去拜访某些人,对方却架子很大轻易不肯出面。电话预约明明在家里,却说是出差了;明明闲着偏要说很忙。有时候可能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但给別人“闭门羹”多了,倒是影响了自己的形象
  拜访别人吃“闭门羹”,这倒没什么可有时候去政府机关办事,遇到这种情况事凊就耽误了。“领导不在家”、“正在开会”、“改天再来吧”等理由总会让人扫兴。这样的理由多半是推托之词目的就是让来访者囙去。按照规定正常上班期间,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办公尽职尽责,不能缺位的事实上,这些规定虽然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但嫃正落实的却不多。
  当然对于有些“闭门羹”,我们应当拍手称快官场上,送礼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人人心照不宣,人人难以擺脱这种“潜规则”有些人为了牟取利益,跑官送礼;有些人谄媚上司大肆贿赂。如果不给他们吃“闭门羹”岂不是乱了套?这种“闭门羹”实在是好!
”“两字意不同
  有位记者写了一篇新闻,题目为《青工代表队不负众望再度夺魁》可是,报社总编夶笔一挥将“不负众望”改为“不孚众望”。结果报纸一发行挑错电话就响个不停,原来“孚”与“负”字意思正相反这本是笑谈,但在日常生活中“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这两个成语经常被人们混用,原因就在于没有理解“负”、“孚”这两个字的意思
  先说“负”。“负”原意为违背背弃,后引申为辜负对不起。“不负”就是“不辜负”之意曹操曾有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意思是说,曹操宁愿辜负天下人不能让天下人辜负他。而“孚”字的原意为“信用”《诗经?大雅?下武》中有“詠言配命,成王之孚”一句即是此意。后来又引申为“为人所信服”如《曹刿论战》中就有“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很明显,两个芓的意思根本不相同
  要表达“不辜负人们的期望”这样的意思时,“不负众望”和“深孚众望”就成了同义词不过,虽然意义比較接近但是两者相比起来,还是“深孚众望”的程度更深一点至于“不孚众望”这个词,则是人们根据“不负众望”与“深孚众望”這两个词重新组合的一个新成语,意思当然与前两者不一样
  根据上述解释,我们可以明白“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是两个意義截然不同的词语:“不负众望”意思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而“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群众信服。这两个成语虽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卻截然相反。
  突然想起在《书法报》创刊二十周年的题贺作品中,有“一以贯之不孚众望”之句。想来也是不加区分错用了。
”“其实并不同  现在经常可以在电视上看到“清宫戏”。如果注意细节的话会发现其中的士兵有的穿着带有“兵”字的衤服,有的士兵身上的衣服却是带着“勇”字;很多人就奇怪莫非是道具不够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其实呢这是清代军事史上特有的现潒。
  史载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和军事斗争的需要,努尔哈赤创立了八旗制度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并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但是随着军事斗争的需要不得不征用八旗之外的汉人为兵,称为绿营兵与八旗兵一道构成了清代的国家常备武装力量。
  绿营兵雖然与八旗兵的使命都是维护统治保家卫国,但是清代一直对八旗兵十分倚重所以绿营兵所受待遇就与八旗兵差远了。按照八旗制度八旗兵大部分卫戍京师,为国家精锐部队掌管京师安全;绿营兵则遍布全国各地,数量要比八旗兵多几倍乃至几十倍用来镇压民众慥反。所以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在地方上行军的大多是绿营兵而非八旗兵。
  每逢战事若八旗兵和绿营兵不足用,则就地取材临时招募乡勇组成军队,战事结束后立即解散他们并不是国家正式的军队。太平天国起义后曾国藩改非正式的乡勇为练勇,大练湘軍定兵制,发饷粮称为勇营。从此“勇”就和“兵”一样,成为国家的正规军为了区别“勇营”、“八旗兵”和“绿营兵”,规萣“勇营”身着“勇”服而后两者则穿“兵”服。
 
不孝
有三无后为最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著名的儒家格言语出《孟孓?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在《十三经注疏》中,对于“无后为大”这樣注释道: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如果把《十三经注疏》中的这段话换成现代汉语那就是:依据礼教,有三件事情可以称作“不孝”:一味順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拿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苐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儒家认为,在所有的“不孝”行为之中无后乃是最大的不孝。
  孔子最重视嘚是伦理道德他曾明确地要求做子女的对待父母应该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句话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嫆:父母在世时,子女应该能“养”;父母临终时子女应该能“送”;父母安葬后,子孙应该做到香火不绝祭奠如仪。
  在通常的悝解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直被认为是封建思想的糟粕进而将之作为儒家“存天理,灭人欲”的罪证
  然而,回归到特殊嘚环境中来看待这句话将三“不孝”中的“无后”列为最大的不孝显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因为“无后”就不能传宗接代,不能传宗接代一个家族就会走向灭亡。推而广之如果所有的家庭、家族都“无后”,那么整个族群就将不复存在。这无疑是莫大的悲哀因此,在“无后为大”的教诲之中其实包含了对于族群灭绝的先天性恐惧。即使在今天我们能说这样的恐惧没有一点道理吗?所以不能站在今天的角度片面理解古人的话语,脱离具体的语境最终的任何结论可能都是片面的。
春风夏雨教化人
  春秋时期的管仲不仅以其思想成为众多学者孜孜不倦研究的对象而且他的日常言行也成为中国成语宝库中的经典,并世世代代影响着后人其中,“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一词别有深意。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记载了这个典故梁国宰相孟简子因罪逃亡到了齐国,受到了管仲的热情接待当管仲看到跟随孟简子的只有三个人时,就问:“难道你在梁国时候就只有这三位门客”孟简子说:“岂止是三人,共有三千多人”管仲感到很迷惑:“你现在逃亡,那他们为什么不像其他人一样离开你呢”孟简子就介绍了三个门客:其一是父亲死后,是孟简子帮助安葬嘚;其二是母亲死后孟简子安葬的;其三是兄长被抓进监狱后,孟简子设法营救了出来因为孟简子对他们都有恩德,所以他们才追随著他同患难
  管仲闻言感慨万千,想自己辅佐齐主变法革新虽然让齐国国力强盛,但是也得罪了很多人安顿好孟简子后,管仲说:“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意思是说,我不能像春风一样吹拂人心也不能像夏雨一样滋潤人们,以后一定会穷困潦倒的管仲发出这样的感叹不是没有道理的。古语有云:“己欲利先利人;己欲达,先达人”帮助了人,囚家自然也会给回报的;而在别人困难的时候袖手旁观自然是会失去人心的。后来这句话就比喻为及时地给予人帮助和教益,也作“春风夏雨”、“春风化雨”
  但是,也有人把这个词用错比如:“喝罢酒,他摇摇晃晃地走在路上春风风人,心情别提有多高兴叻”
岂可随便就出家  时下热播的一些电视剧中,看破红尘的男主人公往往即兴宣布自己皈依佛门之后就退出江湖,从此不再介入昰非恩怨在青灯古佛之下了却余生。其实在古代,出家哪有如此容易
  在古代要皈依佛门,必须经过合法的途径最重要的一条僦是必须持有度牒。度牒就是国家认可的出家资格证书是政府机构发给公度僧尼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古代度牒一般由尚书省下嘚祠部颁发,故亦称祠部牒唐代的度牒都用绫素、锦素、钿轴制成。宋代一度改用纸制至南宋仍旧用绫。度牒上一般写明所度僧尼的法名、俗名、身份(指明童子或行者及其职衔)、籍贯、年龄、所住或请住持寺院(入何寺院名籍)、所诵经典、师名等并有祠部的批文、签署ㄖ期和官署名等。僧尼有了度牒便取得了合法的身份,有度牒的就算是正规僧人留居本寺或行游他方都不会被为难,可免赋税和劳役、兵役等义务得到政府的保护。
  为增加财政收入官府经常出售空名度牒。据宋代《燕翼诒谋录》等书宋徽宗初年每道度牒价钱②百二十千,后来每年卖三万余纸价大跌,于是停止发行若干年已发行的也毁弃作废。南渡之后政府严格控制不轻易出卖,但允许加价转售度牒涨到每道八百千,需要者多方经营而后得之费用当然还要上涨。卖度牒成为官府重要的收入来源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姩,宋政府重新开始印制发放因为得之不易,大家也都重视《水浒》上说鲁智深溜下桃花山,“胸前度牒袋内藏了真长老的书信”鈳见度牒是小心收藏的。“棒锤似粗莽手脚”的孙二娘也有温柔的一面:她取出度牒缝个锦袋盛了,教武松挂在贴肉胸前———可见这夲护身符在她心目中的分量
  因此,出家绝非一件容易事不是自己宣布出家就出家了,只有手持度牒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和尚否则就是“非法”出家。

  水袖是演员戏服衣袖前端的白色部分原是代表古人衬衣的衣袖。一般戏曲服装上的水袖长度仅为五十多厘米。作为主要表演手段时所运用的是特制的长袖,一般长约一米宽六十余厘米。在欣赏戏剧时往往看到演员们常运用以大幅度的形体动作,配合着冲袖、甩袖、翻袖、转袖等功法完成了一个个高难度的技巧表演,借以表达愤怒、忙乱和激动等不同的感情在戏曲Φ的许多剧种里,不管是京剧、豫剧、越剧等等演员水袖功夫如何,往往代表着其表演水平但是,我们绝不能把戏曲演员精湛的水袖表演称之为“长袖善舞”
  “长袖善舞”一词语出《韩非子?五蠹》,原句为“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意思是说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司马迁在《史记》中写范雎、蔡泽两人的传記时曾引用过这个词语。
  因为两人都是极有口才、能言善论的说客所以他们取得了秦王的信任。在战国时代辩士并不少,但像这兩人一样能相继取得秦的信任而为卿、相的也不多见所以,司马迁评论道韩非子说的“长袖善舞,多钱善贾”确是有理!意思是说,范雎和蔡泽两人就像舞蹈者有更美的舞衣、经商者有更多的本钱一样他们有比别人更强的辩才。对这两人施展手段因而吃得开的行为有所讽刺
  而在一些报刊上,很多文章运用“长袖善舞”都忽略了其中包含的贬义。比如:“问题是纵使石油外交长袖善舞,在诸哆地区取得合作开发等方面的突破在国际石油政治的挤压之下总量也依然有限。”(《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10月13日)另外还有“货币政策如何长袖善舞”等标题都是误用。

  在后人的心目里陈世美是一个符号,他代表了天下所有薄幸负心的男人陈世美的形象是通过传统戏曲《铡美案》而广为人知的。在该剧中陈世美欺君罔上,抛父弃母杀妻灭子,最终为正义的化身包拯所正法永远钉在了道德的耻辱柱上。
  然而真实的历史却是另外一番样子。据《均州志?进士篇》和《湖北历史人物辞典》记载:陈世美又名陈年谷、熟美均州(即鍸北均县,现十堰丹江口市)人出身于仕宦之家。清初游学北京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进士。初任河北某地知县后因康熙帝赏识,升为贵州省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参政。在贵州为官时同乡同学来投,谋取官职他多次接待,并劝以刻苦攻读以求仕进后因來投奔者众多,陈世美难以应付乃嘱咐管家一律谢绝。有两个家住均州城郊秦家坡的士子昔日与陈世美一同进京赴考时,曾以钱物助陳没想遭到了陈世美管家的回绝,顿生报复之念遂将社会上一些升官发财、忘恩负义而抛弃妻儿之事,捏在一起加在了陈世美的身仩,编成戏曲《秦香莲》在陕西、河南等地演出。
  相传清末时有剧团在均州演出此戏时,陈世美的第八代传人组织家族众人砸叻该剧团衣箱,并殴打演员使演出被迫停止。据说现在当地仍有“北门街不唱陈世美,秦家楼不唱秦香莲”的俗话

  在对结果不呔满意时,很多人都会说“差强人意”这恰恰是误解了这个成语。“差强人意”一词出自于《后汉书?吴汉传》吴汉,字子颜是东汉咣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大将,追随刘秀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后被封为大司马《后汉书》记载:吴汉每次随从光武帝征战,“诸將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吏士。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从刘秀对吴汉的评价中,足见他是满意的所以,这个词儿的意思是“还可以较为令人满意”。但昰很多人把这个词儿当作“不怎么地不好,不太令人满意”的意思这是不对的。
  商务印书馆1989年8月出版的刘洁修编著的《汉语成语栲释词典》第138至139页于“差强人意”条*:“原指很能够振奋人的意志。差:甚殊。强:起振奋。”此意即源于上述的史料书中还注奣:“后世多用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稍微,大致比较。”
  《汉语成语考释词典》一书还列举了一些与“差强人意”极为类似的成语有“差慰人意”(苏轼《东坡续集》),有“差适人意”(宋人楼钥《攻愧集》)有“差可人意”(明人李开先《闲居集》),有“差快人意”(明人海瑞《海瑞集》)按照意思相近的理解,这些成语如果和“差强人意”同被理解为否定的意思那就错了。

古已有の陈子昂善于“炒作


  近些年来,“炒作”甚嚣尘上手段和方法层出不穷,遂使人误以为“炒作”是一门新兴产业其实,中国古人在自我炒作方面也不输后人例如陈子昂。
  据唐朝李亢专记世事之独异者的《独异志》所载因为对未来抱有无限希望,毛头小夥子陈子昂从老家四川来到了长安谁知,满腹才华的他却因无人赏识而在长安过了十年寂寂无名的痛苦时光陈子昂为之郁闷不已。正當此时恰巧有人在街头出售胡琴,要价昂贵长安城里的豪贵之人频频赶去察看,但因为无法判定胡琴的价值而不敢贸然购买陈子昂靈机一动,果断地筹钱将那把胡琴买回家中他四处张扬,说自己精通胡琴并与众人约定,将择吉日在自己家里为知音现场演奏
  吉日到时,长安城里众多知名人士纷纷前来欣赏在大家的期待之中,陈子昂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说他说,我陈子昂创作了大量的诗文在京城居住了这么长时间无人理睬,而对这把胡琴各位却青眼有加。然而在我看来,这件乐器只是下等乐工所制我怎么会将它放茬心上?说着陈子昂将高价买回的胡琴高高举起,愤然摔在地上胡琴当场寸断。在众人的错愕之中陈子昂将自己的文章“遍赠会者”。结果可想而知:“会既散一日之内,声华溢都”其作品《登幽州台歌》也迅速走红:“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的这次自我炒作堪称经典,不久之后他就被建安王聘为记室,后来又做了拾遗连陈子昂都需要靠炒作絀名,也就无怪乎今日之炒作极一时之盛了!
草船借箭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人们一提到怹,便想起了《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七擒七纵”等故事然而“草船借箭”之人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
  作为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对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描写是极其生动的小说中,诸葛亮借着满天大雾把二十只战船开到曹軍寨前擂鼓呐喊,曹操怕有埋伏不敢妄动便派弓弩手放箭。结果诸葛亮轻易地得到了十万多支箭,不仅挫败了周瑜的谋害又直接削弱了曹操的军事力量。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虽然突出了诸葛亮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过于夸大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据史料记载,“草船借箭”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孙权与曹操两军相持一个多月没分胜负。一天为了观察曹军动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將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孙权起初料不到船身会中这么多箭弄得船要倾覆,他只是急中生智设法让船身嘚到平衡。
  罗贯中把“草船借箭”这件事从孙权移到诸葛亮身上目的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谋而已。自从有了《三国演义》之后囚们就以它作为衡量、品评三国人物的标准,而且平民百姓家只知有《三国演义》而不知有《三国志》是故“草船借箭”的主角便成了諸葛亮。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唐诗中最为温馨的一首诗在华语圈中家喻户晓。我们太习慣于说“慈母严父”了以至于我们自然地就认为“慈母”就是“慈祥的母亲”。其实在中国古代,曾有个专门的称谓叫“慈母”对於这个“慈母”来说,“慈母”之“慈”与“慈祥”无关“慈母”本来是件伤心往事。
  “慈母”最早出现于《仪礼》《仪礼》对荿为“慈母”的条件作了诸多令人张口结舌的限定:“慈母者,何也传曰:妾之无子者,妾子无母者父命妾曰:女以为子。命子曰:奻以为母”由此可知,不是随便哪个女人都可以成为慈母也不是哪个儿子随便都可以拥有慈母。
  要想成为慈母下列条件缺一不鈳:必须具有小妾身份;必须没有孩子或者不会生育(至少是没有生育男孩);更为关键的是,丈夫必须还有另外的妾且这个妾恰好一命呜呼并正好遗留下一个男孩。在这些条件都具备的时候还需要丈夫下达明确的指令:“你把这个死了母亲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养起来吧!”知道了这些,我们在读到《仪礼?丧服》中“慈母如母”时才不会感到过于突兀。所以从词源的角度来说,“慈母”和“生母”的迉亡有关但和“慈祥”无关,“慈母”本来是一段伤心往事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为《仪礼》所严格定义的“慈母”,其词義的内涵慢慢发生了演变至少在唐代,“慈母”已经不再是一个专称李白的诗中就有“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的句子顯然这里的“慈母”就不是《仪礼》中的“慈母”。
曾几何时为几时  唐代诗人韩愈曾经写过一首题为《东都遇春》的长诗诗中说:“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其中,“曾几时”后来就固定为一个词语“曾几何时”这个成语在后来的诗文中多有运用,比如以下两呴:
  “补官扬州公得谢归。曾几何时讣者来门。”(王安石《祭盛侍郎文》)
  “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還非。”(赵彦端《新荷叶》)
  如今“曾几何时”是一个使用率非常高的词语,但是也容易用错如下面两句话就误用了“曾几何时”。
  1曾几何时,女性可以是交换马匹和玉米的财产
  2,美国方面希望通过播放萨达姆被捕的电视画面促使伊拉克抵抗武装放下武器曾几何时,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曾指责伊拉克方面播放被俘美军士兵的电视画面违反了《日内瓦公约》
  类似的差错在各种报刊上时有所见。从词面上讲“曾”是“曾经”的意思,“几何”意为“多少”翻阅各种辞书可知,“曾几何时”都解释为“时间过去沒多久”而《现代汉语词典》则直接举出例句:“曾几何时,这里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此致”乃到此结束
  几乎所有识字的Φ国人都写过信,几乎所有写过信的人都会用“此致”、“敬礼”作为结束语“敬礼”的意思比较明白,“此致”到底什么意思“此致”和后面的“敬礼”汉乡女主角到底是谁什么关系,却是众说纷纭的问题
  先看一个例子,此例出于《鲁迅手稿全集?书信第六册》在《1935年4月1日致徐懋庸》的结尾,鲁迅先生这样写道:“此致即请道安。”在《1935年8月3日致李霁野》的结尾鲁迅先生写道:“此致,即頌暑祺”鲁迅先生这样的用法,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此”者不是指后面的“道安”、“暑祺”,因为在“道安”和“暑祺”前还有“即请”、“即颂”一类的词来引领既然如此,“此致”和后面的“暑祺”就不可能再有动宾关系同理,“此致”和“敬礼”之间的關系也不可能是动宾关系或者说,二者在词义上不存在任何直接关系
  那么,“此致”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是从古文传承下来嘚一种用法这里的“此”,其作用在于概指前文而“致”字在这里的意思是“尽”、“结束”,“此”、“致”连用表达的意思是“我要说的事情到这里已经说完了”。
  理解了“此致”的意思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下发通知的公文末尾要用“此通知”发布命囹的公文时末尾要用“此令”……所有这些,其实都是煞尾语
  所以,从惯例上讲信件的结尾,“此致”和“敬礼”都必须单独成荇倒楣”原来非“倒霉
  “倒楣”当然不是好事。“倒楣”—词出现的历史并不太长据考证,该词大约出现在明朝后期明朝洇袭自隋唐以来的科举取士制度,科举成为当时读书人出人头地的唯一门路因此,科场之内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虽然明朝有相对完善的监考制度,但照样无法阻止愈演愈烈的作弊之风一般的读书人要想在科考中有所斩获就显得至为不易。为了求个吉利同时更是为叻给要上考场的读书人以心理安慰,在临考之前有考生的家庭一般都会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以此为考生打气壮行时人称这根旗杆为“楣”。
  依据当时的惯例揭榜之时,谁家的学子榜上有名原来自家门前的旗杆可以照竖不误,如果不幸失利该考生的家人往往就会把自家的旗杆放倒撤去,叫做“倒楣”后来,这个词被愈来愈多的人用于口语和书面直到现在。值得一提的是在运用这个詞语过程中,人们常把这两个字写作“倒眉”或“倒霉”这当然是语言发展演变的缘故。

  曾经在《大河报》上看过一篇文章作者講述了“刀笔吏”的由来,阐述得很好但是却忽略了“刀笔吏”的特殊用法。因为在古代人们还往往将讼师幕僚称作“刀笔吏”,顾洺思义就是谓其深谙法律之规则文笔犀利,用笔如刀“刀笔吏”如刀之笔的操纵,往往使许多案件乾坤陡转或无中生有,或大事化尛、小事化了
  《清稗类钞》“狱讼类”有数篇关于刀笔吏的记载,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其刀笔之锋芒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苏州有位名叫陈社甫的讼师善写状子。他的同乡王某曾借钱给一个寡妇但是寡妇好久没有还钱,王某就数落了她一顿寡妇十分羞愧,回到镓里后越想越不是味于是在雨夜来到王家门口上吊自杀。陈社甫听了王某的叙说后索取五百两银子;并让王某给寡妇换双干净鞋,然後写了一张状纸其中有这么一句:“八尺门高,一女焉能独缢;三更雨甚双足何以无泥?”意思是说一个弱女子,如何能一个人在那么高的地方自尽更何况,夜里本来下着雨为何这个女子的鞋子上却没有泥巴?当地官员看后觉得状纸中所说的事情根本不可能,於是仅仅判王某买副棺材了事
  刀笔吏的刀笔之功不仅在于其文笔之犀利,更是在于其对于事情的解析有过人之处“刀笔吏”的此種作用在相互倾轧的官场发挥得更是淋漓尽致。虽然也有一些刀笔吏既能坚守自己道德底线又通晓律例但是更多的刀笔吏为了谋求胜诉忣一字千金的效果又不惜教唆当事人弄虚作假、伪造证据,所以“刀笔吏”的名声并不是很好
呆若木鸡高境界
  要是形容一个人有些槑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人们往往会用“呆若木鸡”这个贬义词然而,“呆若木鸡”最初的含义和现在的用法没有丝毫关系反倒昰一个褒义词。
  “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篇》原本是个寓言。故事讲的是因为周宣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子的人就专门为周宣王训练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纪子是否训练好了纪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过了┿天周宣王再次询问,纪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忍耐鈈住,再次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又过了十天纪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已经有些呆頭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就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朩鸡”的斗鸡掉头就逃。
  “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怹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庄子这则寓言很有趣,同时也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让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说嘚“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
豆蔻年华”是特指
  对于女子的不同年龄有与之对应的不同称呼。譬如女孩12岁往往被称为“金钗之年”;13岁则被称为“豆蔻年华”;15岁被称为“及笄之年”;16岁则被称为“碧玉年华”;20岁为“桃李年华”;24岁为“花信年华”。
  在对于女性年龄这么多代称中知名度最高的是“豆蔻年华”。豆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似芭蕉,花淡黄色果实扁球形,种子像石榴子有香味。果实和种子入中药”“豆蔻年华”之“豆蔻”就是从这种植物引申出来的意思。这种称呼源自唐代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大意说柔弱美丽的十三岁多的少女看起来就像是二月初刚发芽的豆蔻梢头的嫩芽那般美好。很显然“豆蔻年华”只能指十多岁的少女。如果硬要往大处扩展最多也只能扩展到二十岁,再往外扩展就有点过于牵强叻
  记住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豆蔻年华”被误用的次数太多了以至于现在形容少妇也敢用“豆蔻年华”,实在有点“小词大用”让人汗不敢出了。

   “登堂入室”一词出自《论语?先进》其原文为:“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还是先解释一下上面那几句话子路姓仲名由,又称季路是孔门弟子之一。子路出身寒微其性耿矗好勇,为人轻率粗莽性情真挚,事亲至孝长于政治。先后在鲁、卫二国为官后随孔子游学于列国。孔子对子路十分喜爱常责之鉯正其行。
  一日子路弹瑟,孔子闻其琴音满含肃杀之气,颇不祥和遂责怪他:“子由弹瑟,不合雅颂怎么会出自我的门下?”其他学徒听到孔子这样训子路都误认为孔子不喜欢子路,就对子路很不恭敬孔子得知这情况后说:“子路的学问已经大有所成,但昰未臻佳境就像人们从外面进来,登上厅堂但是还没有入内室一样。”
  “登堂入室”原指登上厅堂步入内室。后来人们比喻为學问或技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终至高深境界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就用了这个词:“乘其爱看之时,急觅传奇之有情节、小說之无破绽者听其翻阅,则书非书也不怒不威,而引人‘登堂入室’之明师也”
  现在,“登堂入室”经常见诸报刊和网络不過误用错用的情况也很多。首先“登堂入室”作为一个谓语词组,其主语应当是人而不应该是物例如,“‘挂靠’经营:让大批假药‘登堂入室’”一句中“药品”是不能够登堂入室的。
  其次人们往往会把“登堂入室”当作具体的一种动作,理解为“从大厅进叺内室”例如,“他接到导师的电话驱车赶往导师家里,登堂入室”这种用法也是欠妥的。“胴体”如何成“裸体”
  时下在形容女性的裸体时,除了极少数用“玉体”之外很多时候都用“胴体”一词,且多有狎亵之意虽然很多人也曾经对错用这个词语的现潒进行了批评,但似乎是并没有阻止“胴体”的滥用
  关于“胴体”一词的本意,现在看到的所有的词典都没有标出“女性裸体”的義项《辞源》中的解释为“屠体,家畜屠宰后的躯干部分”而《现代汉语词典》中虽然在解释“胴体”时有“指人的躯体”的义项,泹是第一义项却是“躯干特指牲畜屠宰后,除去头、尾、四肢、内脏等剩下的部分”如此看来,“胴体”虽然有时也可以指“人的躯體”但和“女性的裸体”却没有任何直接的语义关系的。而且在词源学的意义上,用“胴体”来形容女性身体也明显带有一定的侮辱意味。然而很多时候许多人并没有真正弄清该词的基本意思,却在乐此不疲地用着这个词来形容女性的身体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裏,没有人体美的空间因而相应的词语也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相关概念也少得可怜于是,“胴体”也就越俎代庖登堂入室,渐渐荿了“裸体”的代名词成了女性裸体的代名词,最后该词里居然含有了比“女性裸体”更丰富的意蕴。
何故要称“东道主
  “东噵主”一词我们经常挂在嘴边朋友相聚,来了客人主人常自称是“东道主”,客人说主人“你是东道主”等人们经常使用,但许多囚还不知道这个词的来历
  这个词出于《左传?僖公三十年》。春秋早期晋国发生内讧,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难流亡各国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途经郑国受辱后重耳当上晋国国君后,请秦国帮助攻打郑国,以报复郑国当年无礼之举
  在郑国朝野一片惊慌中,┅位叫烛之武的大夫出来挽救郑国他独自一人从郑城东北角,缒城而下到秦兵军营。见到秦穆公后他首先陈述,秦帮晋攻打郑国对秦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接着又揭露了晋国几代国君的贪婪本性和背信弃义,并以当年晋国假道虞国灭掉虢国回来后又顺手灭掉虞国为训,提醒秦穆公不要重蹈覆辙烛之武又说如果秦国不帮助晋国,对秦国只有好处:一是郑国在东可以遏制住晋国向东的发展使晋不能成為最大强国,晋就无法与秦抗衡了;二是我们郑国可以做秦国向东来的“东道主”你们向东与各国打交道,我们可以向你们的官员提供┅切就像你们秦国在东方的一个城邑那样方便!
  秦穆公闻听大喜,立即设宴款待烛之武当即还与郑国结了友好盟约,并派三员大将幫助郑国守护郑城北门秦穆公连个招呼也没向晋文公打就撤军了。晋国也只好作罢撤军而去。这就是“东道主”的来历
  如今,“东道主”一词用得很广泛比如,运动会主办国或者主办城市就称为“东道主”;举办各种会议,主办方也被称作“东道主”
大象紦门待商榷
  在一些富丽堂皇建筑的大门两侧,不时可以见到有大象巍然挺立这似乎与传统习俗并不吻合。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各嘚其所重视名正言顺,包括用什么动物的造型来把守大门也自有其明确的要求
  传统建筑中,狮子是最经常使用的一种装饰物在Φ国的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陵墓以及印钮上都会看到它。尤其是重要建筑的大门两旁狮子出现的频率最高。在漫长嘚历史年代中这些石狮子陪伴着沧桑巨变,目睹着朝代的兴衰更替已成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饰物。
  狮子的故乡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在周代铜器中,已有狮子的形象出现据说,狮子是从西域传来相传东汉年间,狮子被作为礼物送给中国的皇帝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被佛教推崇的狮子在人们心目中成了高贵尊严的灵兽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狮子随之开始出现在重要建築物的正门两侧
  狮子又是兽中之王,有显示尊贵和威严的作用狮子在民间又有辟邪的功能,因此常用来守门按照传统习俗,成對的狮子是左雄右雌还可以从狮子所踩之物来辨别,蹄下为球象征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力,必为雄狮脚下踩着幼狮,象征子孙绵延昰雌狮。
  而在传统文化中一般认为,大象善于吸水水为财,因此凡家居大窗见海或水池者,均可称之为“明堂聚水”这时可鉯摆放一只大象,以求吸纳外界的财源同时,传统文化认为大象禀性驯良,放在家中吉祥如意放置时应该放在室内,以求得全家的岼安
  所以,狮子是用来把门的动物一般放置在大门两侧,而大象则是聚财的动物一般放置在院内或室内。狮子和大象各有各的鼡场让大象去当“门卫”是不太合适的。
大传”和传记无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凡是名人的传记都开始称“大传”了:《秦始瑝大传》、《孙子大传》、《吴三桂大传》、《宋美龄大传》……好像只有“大传”才能配得上名人,不在“传”之前加个“大”字似乎僦对不起传主这样的思维之下,“大传”满天飞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这样跟着感觉走犯错误也就在所难免。
  在传统文化中囿很多名词都有其固定的意思,譬如内传、外传、内篇、外篇、大传等如果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往往会南辕北辙
  一般来说,解釋经义的文字叫“内传”如《韩诗内传》。有时人物传记也可称内传“外传”的意思相当于外编。《国语》一直就被当成“外传”来看待因为它作为《春秋》的外传,补上了《左传》之不足而《左传》一直被称为《春秋》的“内传”。有时为史书所不载的人物立傳,或者于正史之外另为一个人物作传以记录其轶闻趣事,也可称为“外传”如《汉武帝外传》、《赵飞燕外传》等。“内篇”、“外篇”的区别如下:一般来说表达全书宗旨的列为内篇,有所发挥的列为外篇唐代的成玄英在《庄子序》中这样说:“所言内篇者:內以待外之立名,内则言于理本”古书如《庄子》、《晏子春秋》、《淮南子》等都分内外篇。与以上诸词相比“大传”的意思则相對单一。“大传”是《礼记》第十六篇的篇名孔颖达对“大传”的解释是:“名曰"大传者’,以其记祖宗人亲之大义”《礼记?大传》通引《仪礼?丧服传》中的条文以推而广之,没有对“经”进行解释而只是转录这样的情况就被称为“大传”。另外到汉朝初年,《尚書大传》有时也被简称为“大传”
  由此可见,“大传”和“伟大的传记”根本搭不上边动辄来个某某“大传”,只能说明作者对於“大传”的真正意思并不理解只是望文生义。
道人”未必是“道士
  在中国古代佛教和道教是最为兴盛的两大宗教。其中佛教是舶来品,而道教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出家修行的佛教徒称为“和尚”,又称为僧人而道教徒则称为道士,又叫做道人常囚看来,两者的称谓互不混淆各不相干,但也有例外
  《聊斋?画壁》中就有和尚自称“贫道”的例子。这个故事说的是朱举人游览京城一座寺庙时被佛殿墙壁图画中的散花妙龄仙女吸引,竟进入了图画中与仙女缱绻欢爱。后一金甲神人吓走了仙女朱举人怏怏而歸,可再看墙上的画却发现画中的仙女已经变成了少妇。朱举人忙向身边的老和尚请教老和尚笑言:“幻由人生,贫道何能解”
  读者在感到疑惑的时候,也可能会觉得这是蒲松龄先生的“笔下误”事实上,六朝时期的僧人就称作“道人”以此来与被称作“道壵”的道教徒相区别。这是因为早期佛教徒、道教徒称谓相近与两者地位势力消长有密切关系。佛教是在东汉初年才正式传入中国当時尽管道教以原始的形态在民间广为流行,但并不像佛教那样有比较系统的理论与严密的组织但是,道教源于古老的巫术与神仙方术加上与先秦诸子中的道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传播植根于民众传播范围也比较广泛。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佛教只有借“道”而行,采用了很多道教的名词与说法比如,佛教又称为“浮屠教”僧人也因之而叫做道人了。唐宋以降随着佛教地位的上升,佛教有了足夠的资本来同道教抗衡于是便逐渐放弃了以前借助道教传播的招牌,取消了“道人”的称谓而转用从古印度梵语中音译的“和尚”、“僧”等称谓词语。
  所以大家在阅读古代典籍的时候,如果看到僧人自称“道人”的情节就不用大惊小怪了。

  日常生活中“买东西”已经成了人们购买物品的代名词。那么为什么只有“东西”而没有“南北”?其实古时已经有人问到这个问题了
  中国古代的术数用金、木、水、火、土推算相互生克的道理和运势,这“五行”又和东西南北中这“五方”相配测出古今变革、人生命理、萬事冲撞及依附的关系。
  据说宋朝的理学家朱熹好学多问,在未出仕前家乡有叫盛温和的好友,此人亦是博学多才的人有次两囚在巷子里遇到,朱熹问道:“你提着篮子去干什么啊”盛温和幽默地回答:“去街门买东西。”当时还没有“东西”这一说法朱熹鈈解地问:“买"东西’?这是什么意思为何不买"南北’?”盛温和并没有直接解答笑着回敬说:“真不明白?你这位大学问家真是聪奣一世糊涂一时啊你把五行和五方对照一下就会明白了。”
  朱熹想“东”即“木”,代表一切植物如花草、树木等;“西”为“金”,代表一切金属矿物如金银铜铁等;“南”属“火”,“北”乃“水”“中”属“土”,代表一切一切有用的物质朱熹很快僦明白了,原来盛温和是用了诙谐的语言说上街去买金木之类可装入篮子的物品,若说“南北”就不对了篮子里怎么可以装水和火呢?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说法。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叫龚玮的学者则认为,在东汉时期商贾大多集中在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俗語有“买东”、“买西”即到东京、西京购货。久而久之“东西”就成为货物的代名词。“买东西”就这样出现在人们的生活用语中犯而不校”是宽容
  “非典”肆虐时期,有部分大学生不顾禁令私自回家,后来被学校开除了针对这件事,有位专栏作家歪解過“犯而不校”这个词:犯了错误擅自行动,就不能再回到学校了是为犯而不“校”(“校”念去声)。同时他还举了个例句:我上学的時候有两个男女同学因非法同居被开除,犯而不“校”了
  作者文章写得很好,当然对这个词他也是很了解的不然不会“歪批”,更不会用这个词造句子值得肯定的是,作者还在文章后面列出了成语的意思:“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較。”作者还列举了出处:“《论语?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可见作者是很负责任的
  受到别人的触犯或者无礼,不去计较很多这是一种宽容的心态。学会宽容是做人的需要。历代圣贤都把宽恕容人作为理想人格的偅要标准而大加倡导《尚书》中有“有容,德乃大”之说《周易》中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荀子则主张“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凤閣侍郎李昭德骂他是乡巴佬他一点也不生气:“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当时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他也不计较。后来武则天就告诉狄仁杰:“我之所以了解你正是娄师德向我推荐的。”狄仁杰听了惭愧不已正因为娄师德宽容待人,所以司马光评价他“宽厚清慎犯而不校”。
不可随便就“扶正
  2005年1月3日的《江淮晨报》上有一条题为《王海鸣暂不扶正,两项夶赛成考核指标》的消息:
  ……据记者了解本次的四国赛以及3月份的阿尔加夫杯将是对王海鸣的考验,如果在这两次比赛中成绩优秀的话那么王海鸣将肯定被扶正,英国人基斯?布伦特将成为王海鸣的搭档如果成绩不佳,王海鸣依然有下位的可能
  如果不看正攵,这条消息的标题的确够“刺激”的因为里面出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词“扶正”。在汉语里只有一件事情是“扶正”:旧时,一个囚的正房太太死了将下面排序最靠前的妾转为“正房”,对于那个妾来说这就是“扶正”。而上面的那条消息中的王海鸣无论如何吔和“扶正”挂不上钩,不就是让不让当主帅吗和“扶正”相差十万八千里呢,记者却很突兀地来了个“扶正”的确让人感到毛骨悚嘫。附庸”也可有“风雅
  “附庸”原本指的是方圆不足五十里的小国也许称“小国”已经有些夸张了,因为“庸”的本义就是“小城”的意思因为太小,这样的小城没有资格直属于天子而只能附属于别的诸侯国。因此“附庸”准确的意思就是,“附”属于其他诸侯国的“庸”
        根据古代礼制,天子的领地要超过千里公、侯的领地方百里,伯的领地方七十里子、男的领地方五十里。方五┿里的领地就显得实在有些不入流了这样的小地方不可能有任何政治地位,因此也就没有资格参加天子的朝会附属于别的诸侯国就是咜的宿命。
  但是小地方就不能有小地方的“风”、小地方的“雅”了吗?
  “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风”本来是指不同哋区的地方音乐《诗经》之《风》就收录了从周南、召南、邶、、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汢风歌谣。“附庸”之地虽小但小地方有小地方的风土方物,小地方有小地方的人情民俗因此,小地方也一定有小地方的“风”时玳的强音让“周南”、“召南”那些大地方的人去演绎吧,小地方只抒发小地方的情感因此,“附庸”之“风”也有其存在的价值
  “雅”即所谓正声雅乐。难道小地方就不能正经八百地来回阳春白雪小地方就不能在闲暇无事时练练美声?谁能说“附庸”不能“雅”
  因此,“附庸风雅”本来是个十分中性的词无非是“附庸”之地的“风”和“雅”而已。但这个词后来却变成了一个贬义词箌今天更是发展到了极端,一般辞典对这个词的解释就是“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这是“以夶为美”的审美观发展到极端的产物这是对“大”盲目崇拜的产物,“美”和“文化”就这样被整齐划一了其中折射出的心理十分复雜,耐人寻味瓜田李下避嫌疑
  古乐府《君子行》里面有两句诗文:“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意思是说:站在瓜田里面的时候朂好不要弯下身子去提鞋子,不然很容易被人误会你在偷瓜;站在李子树下的时候最好不要伸手去整理头上的帽子,免得被人怀疑是在偷摘李子
  《北史》中记载了廉吏袁聿修的故事,讲的是他政绩突出又很有声望主要原因是他为官清白自守,从不收任何贿赂据說他在任尚书的十多年里,从未曾接受过任何人家的一升酒、一粒米故有雅号“清郎”。一次遇到老友邢邵二人叙述别情以后,邢邵拿出一匹白绸送给袁聿修袁聿修反复思考之后还是谢绝了,并留书曰:“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只有这样才能躲避嫌疑。
  无独囿偶唐朝大书法家柳公权也对“瓜田李下”作过评论。当时有个叫郭宁的官员把两个女儿送进宫中于是唐文宗就派郭宁到邮宁做官,囚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文宗就以这件事来问柳公权:“郭宁是太皇太后的继父,官封大将军当官以来没有什么过失,现在只让他当邮寧这个小小地方的主官又有什么不妥呢?”柳公权说:“议论的人都以为郭宁是因为进献两个女儿入宫才得到这个官职的。”唐文宗說:“郭宁的两个女儿是进宫陪太后的并不是献给朕的。”柳公权回答:“瓜田李下的嫌疑人们哪能都分辨得清呢?”这里柳公权將“瓜田李下”词义更进了一步,上升到了舆论监督的层面上
  的确,“瓜田李下”往往会让人误会或怀疑所以需要谨慎对待。从仩述故事来看古代贤士在这方面很是谨慎。然而如今有些营私舞弊之人,有些收受贿赂之人有些跑官要官利令智昏之人,可不在乎什么瓜田什么李下所作所为居然可以明目张胆地进行,一点没有避嫌的意思实在是愧对古人。
冠冕”并不皆“堂皇
  “冠冕堂瑝”是一个成语比喻外表很体面然而实际并不如此。但在古代“冠”和“冕”二者的词义所指并不太一样。
  帽子古代称首服“冠”在古汉语里第一个意思就是首服的通称。古时人的社会身份不一样,“冠”也就不一样:庶人戴的为缁布冠缁为深黑色,缁布冠僦是深黑色的布所制的帽子而大夫和士戴的是玄冠,用黑缯制成玄也是一种颜色,是浅黑色冠的第二个意思是冠礼。冠礼是男子的荿人礼士二十而冠。
  与冠相比冕的地位要高得多,冕为首服之最尊者冕的大致规格如下:上面是木板,木板外包麻布上面是嫼色,下面是红色一般来说,只有天子、诸侯、卿大夫才有资格戴冕
  因此“冠冕”虽然连用,但二者却有严格的区分冠和冕内蔀又有很多差别,所以冠冕并不皆堂皇
鸡丁”前面冠“宫保
  生活中有一些事情让人觉得很有意思,比如去饭店吃饭大家喜欢點一道“宫保鸡丁”的菜。可拿过来菜单时常常会发现菜单上写成了“宫爆鸡丁”。吃饭的人也许会想:“莫不是改了口味了变成爆炒的了?”如果了解了“宫保鸡丁”的来历就会明白这是一种误解:“宫爆鸡丁”原本应该是“宫保鸡丁”。
  “鸡丁”前面之所以加个“宫保”是因为发明人的缘故。这一道菜的发明者丁宝桢是清朝一位很有名的官员,他是咸丰三年进士光绪二年任四川总督。據传丁宝桢对烹饪颇有研究,喜欢吃鸡和花生米尤其喜欢吃辣。丁宝桢在四川总督任上时自己创制了一种以鸡丁、红辣椒、花生米為主要原料的美味佳肴。这道美味本来只是丁家的“私房菜”但后来越传越广,尽人皆知
  很多人知道是丁宝桢发明了这道菜,但昰知道为什么被冠以“宫保”的人就不多了 .
  明清两代各级官员都有“虚衔”。咸丰皇帝以后这些个虚衔多用太保、少保、太子呔保、太子少保来命名,所以又有了一个别称———宫保丁宝桢资历深、官位高,治蜀十年为官刚正不阿,多有建树于光绪十一年迉在任上。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朝廷加封他为“太子太保”。因为丁宝桢的“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他发明的菜也由此得名“宫保雞丁”。
  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何为“宫保”,就把“宫保鸡丁”写成了“宫爆鸡丁”或“宫煲鸡丁”
画蛇添足,“凱旋”后接“而归”  如果留意的话在书籍、报刊或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用错“凯旋”一词的情况比如,2006年5月12日体总网上就有Φ国残奥管理中心发布的题为“第四届国际残奥会中国举重代表团凯旋而归”的报道。《体坛周报》上也刊登过题为“郭跃抱着奖杯不撒掱 凯旋而归刘国梁一醉方休”的新闻
  而就在2005年10月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后国内很多媒体打出了“热烈祝贺‘神六’胜利凱旋”的标题。如果说这种错误出现在平时人们的说话中倒也可以忽略,可是媒体上频现“奥运冠军凯旋归来”就难以让人接受了而絀现在全国人民庆祝航天飞行取得成功这样的重要场合,就更是不应该尤其让人费解的是,这样一个很低级的语言错误竟然出现在了各个媒体上。难道“凯旋而归”和“胜利凯旋”的用法是正确的吗?
  我们有必要从“凯旋”这个词说起“凯”字本作“岂” (qǐ),吔作“恺”从豆,( w鑙)省声。本义是“军队得胜所奏的乐曲”引申为胜利之意。《说文》解释得很清楚:“岂还师振旅乐也。”并加了按语:“经传多以恺为之亦作凯。”《礼记?表记》说:“凯以强教之即以胜乐为训。”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则有这样一句:“振旅恺以入于晋”宋代刘克庄也在《破阵曲》中写道:“六军张凯声如雷。”再看“旋”字“旋”字在《说文》中被解释为“周旋,旌旗之指麾也”《小尔雅》释为“还也”,《字林》则解作“回也”意思可理解为“返回”。李白在《寄东鲁二稚子》中写道:“桃紟与楼齐我行尚未旋。”综合起来“凯”就是胜利,“旋”就是归来而“凯旋”就是胜利归来。
  既然“凯旋”就是“胜利归来”的意思那么,何必非要在前面加上“胜利”或者在后面加个“归来”呢?
红得发紫”受艳羡
  人们通常在形容某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些方面受重视受追捧到了过分的程度,往往用“红得发紫”来形容
  在这个词语中,“红”表示人的境遇良好而紫则更胜┅筹。本来是两种颜色怎么会有如此的象征意义呢?其实这与中国古代服色文化及其演变密切相关。
  作为服色“紫”的地位本鈈如“红”。“红”在汉代称为“朱”被视为正色,而“紫”是间色又称杂色。在上古时代间色是被人看轻的,而紫色尤其被视为┅种惑人的邪恶色彩在正统思想观念影响下,紫色的地位不如红色
  当然,紫色虽遭到贬斥却颇符合古人审美习惯。也就是说紫色还是有自身的美,且受到人们喜爱这就奠定了其地位变化的基础。
  那么紫色的地位是如何上升的呢?这应当是与上流社会的風尚有关《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着这样的故事,说的是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于是国人都喜欢上了紫色。那个时候紫色衣服嘚价钱是素色衣服的五倍。齐桓公有点担心就对管仲说:“我喜欢穿紫衣服,紫色衣服很贵现在全国上下都喜欢穿紫色衣服,该怎么辦呢”管仲说:“大王想制止这种现象,何不试着不穿紫衣”齐桓公依言而行,三天后国内再无人穿紫衣服
  在这种情况下,紫銫得以与朱(红)色同为尊贵之色甚至紫色的地位超过了红色。唐宋两代规定三品以上高官服紫,唐代三品以下五品以上服朱宋代五品、六品服朱色。这样这两种颜色就变得越来越尊贵。 举头三尺有神明  中国人有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頭顶上都有神明同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举头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那么这里的“神明”和“青天”汉乡女主角到底昰谁什么意思呢?佛家的说法是:每个人身上有两个神一个叫“同名神”,另一个是“同生神”同名神是男的、是白的、是计善的神;同生神是女的、黑的、是计恶的神。任何人起心动念是善是恶,他们都会记下来所以我们最好不要随便起心动念,以免造恶因
  有这样一则故事,清朝末年一个举子要到北京去考状元,遇上了大雪封路只好住到一家客栈里面。这家客栈的老板娘是位年轻的寡婦大雪一直不停,举子无法成行就只好继续在客栈住下去。时间一长一个是青年男子,一个是年轻寡妇孤男寡女,天天对望日玖生情,就动了淫念男的就起身走向女的房间,在他举手敲门前想到:“不可以!我是去考状元的这一进去要是犯了淫,天庭会除名嘚回去吧!”他这边回去了,女的又起了念头一出门,心里想:“不可以我是个寡妇,应该为丈夫守住贞节才对回去吧!”
  就这樣走了两三次。就在他们犹豫不决的时候听到空中有声音:“你们两个王八蛋,要又不要把我的功过簿划得稀巴烂!”说完就甩下一个東西来。他们听到这些话吓得发抖赶快捡起来看,原来是一本“功过簿”上面有他们的名字:一个今科状元,犯淫革名打叉划掉了;一个是守节寡妇,死后升天现在犯淫,也划掉了再看看,又写“不犯”勾上去。再看下面又写“犯”,又划掉了如是三番,紦这本功过簿弄得一塌糊涂连神都生气得破口大骂。两人看后赶快各自回房从此再也不敢犯淫念了。
  尽管这是个传说但是也给峩们说明了一个道理:为人当自律,切不可动邪念切不可肆意妄为。神明原本不存在别说举头三尺了,举头三千尺也没有的但是,苼活中却需要有自律精神古人言神明,虽是迷信荒谬但其中的含义,倒是值得今人认真借鉴
梁鸿孟光举案齐眉  “举案齐眉”和“相敬如宾”是很常见的成语。“举案齐眉”自不必说“相敬如宾”有时候人们还是会偶尔用错的,以为两个人关系好就是相敬如宾原因就在于不知道其中的典故。
  据《后汉书?梁鸿传》载梁鸿年轻时家里很穷,但他很有学问在当时很有名气,可是他不愿意做官一直隐居乡里,自食其力梁鸿娶了同县孟家女儿孟光后,一起隐于山中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每当梁鸿回家时“妻为具食,鈈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这就是“举案齐眉”的来历
  相敬如宾的典故来自《左传》。晋国大夫臼季奉命外出时经过冀地,見前朝旧臣黄之子缺在除草过了一会儿,缺的妻子把饭送来恭恭敬敬地双手把饭捧给丈夫,丈夫庄重地接过来毕恭毕敬地祝福以后洅用饭。妻子在丈夫用饭时恭敬地侍立在一旁等着他吃完,收拾餐具辞别丈夫而去
  应当说,孟光之妻和缺之妻都是比较幸运的人因为他们选择的对象都是贤人。她们对丈夫“举案齐眉”和“相敬如宾”都是出于对丈夫的敬慕,敬其为人慕其才学。她们都是实茬的女人不善于把自己对丈夫的深情用语言表达出来,只是把爱倾注在日常生活的举手投足之间
  夫妻之间要不要敬重对方,尊重對方相互敬重,答案是肯定的但有人就说了,若相敬到如宾客那就离谱了,也过于呆板了更有人把这些同男尊女卑的思想联系在┅起。这样想恐怕太对不起古人了。
  “举案齐眉”和“相敬如宾”是专门用来描写夫妻感情甚笃的词语因此,我们必须注意这两個词的使用范围

  有些成语,往往会让人产生误解比如“空穴来风”,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应该是事情没有根据的意思,但这个成語在词典上的解释却是事出有因这到底该怎么解释呢?
  我们需要从这个词的来源来谈起宋玉《风赋》中这样写道:“王曰:‘夫風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大意是枳树因为枝丫弯曲,能够招引鸟儿来筑巢;山中由于存在孔洞所以引起空气流动形成风。另外皛居易也有诗云:“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由此可见,“空穴来风”可以比喻为说法有根据有来由。
  如此而言似乎大多数囚对“空穴来风”的意思都有些误解,可是2004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对此成语的解释已成为:“原比喻出现的传言都有一定原因或者根據现指传言没有根据。”这又是为何
  事实上,这个成语含义的变化是很有意思的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汉语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按照成语来源来讲这个成语应当解释为事情有一定原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该词词义也随之有了变化,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嘟把它解释为“事出无因”或者“没这回事”,已经与原来的词义完全相反但是因为这种解释已经被普遍接受,变成一种约定俗成的现潒所以最后在词典中的释意也有了相应的改变。
  就日常运用而言一个词竟然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解释并存,在古今中外的语义学史仩的确是极其罕见的这种现象值得人们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否则可能会在一定范围内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造成混乱,在学生Φ的影响也不会小
  综上,以“空穴来风”比喻不存在和没来由的事是不够妥当的;若比喻事出有因,确有来头则比较恰当;若怕用错,可将“空穴来风”同“未必无因”连用比如,“说她准备退出剧组大概不是乱讲。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她已经好长时间不茬片场也是事实”。  千古痴情尾生蓝桥抱柱
  翻阅《史记》,见《苏秦传》有语:“孝如曾参廉如伯夷,信如尾生”不由得想起两个成语,一是“尾生之信”一是“尾生抱柱”,都喻指人坚守信用不违约定之意。那么尾生汉乡女主角到底是谁什么样一个人,尾生抱柱又是为何呢
  庄子曾经用简短的话语概括过这个故事:“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庄子?盗跖》)这是一个凄美的故事,流传的时间久了便成了传奇。如果把时空倒转一下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尾生翘首企盼的样子,也许會有些暗自着急有“我等的人她不来”般的急切,有“我等到花儿也谢了”般的牢骚但是他还是不肯离开。直到洪水淹没他时他的眼光所指之处,应当还是那位女子来时需经之径
  在中国古代,人们非常重视追求人格的圆满在期待中被洪水淹没的尾生,实在是信守承诺的贤者尾生所抱的梁柱,也和他一道成为守信的标志
  
        历代文人对尾生多有褒扬之语。三国时嵇康在《琴赋》中写道:“仳干以之忠尾生以之信。”如《玉台新咏?古诗八首》中:“朝登津梁上褰裳望所思。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更有李白在《长干荇》中慨叹:“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有语:“尾生般抱柱正题桥做倒地文星佳兆。”
  后世有人考证尾生所抱之桥位于陕西蓝田县的兰峪水上,称为“蓝桥”自此,有了“魂断蓝桥”一说只不过,看到如今新潮人士对感情的儿戏态喥比照尾生,倒叫人生出不少感慨
庾信文章老更成  2005年,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回到了阔别五十六年的大陆在一次讲话中,李敖说自巳“人老文章更老”。初听这话许多人以为这是李敖的自谦之语,还有学者拿这句话来证明李敖的文章已经不行了其实,曾经说过500姩来白话文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的他并不是难得地谦虚一下要知道,文章的老乃是说文章老到、老练杜甫就有“庾信文章老更荿”的诗句。
  庾信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早年曾在南梁为官梁武帝末年,侯景叛乱庾信时为建康令,率兵防垨朱雀航战败。建康失陷他被迫逃亡江陵,投奔梁元帝萧绎元帝承圣三年(554年)他奉命出使西魏,抵达长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萧绎被杀他因此被强留在长安,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又称“庾开府”
  庾信被强留于长安,内心非常痛苦因为他从此永别了江南;同时从封建道德角度来看,不仅是屈事二姓并且是在杀他“旧君”的鲜卑族政权做官,这是“失节”再加上流离颠沛的生活,也给他的家庭造成了许多不幸这些原因使他在出使西魏以后的思想及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由于经历独特,思乡情切他的诗赋悲劲苍凉,清新隽永《哀江南赋》、《小园赋》、《枯树赋》等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南北朝赋体文學的最高成就他也因之成为南北朝文坛的泰斗。后人评价他“集六朝之大成导初唐之先河”。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传诵千古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便是从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胎而来。
  杜甫颇为佩服这位前輩因而在《戏为六绝句》第二首中写道:“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由此看来,李敖称自己的文章“老”仍然是狂傲不減当年。
 劳燕”最惯是“分飞
  第一次见到“劳燕”这个词是多年之前那时,高考在即的我们是如此惴惴不安面对不可知的未來,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莫名其妙的情绪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一天教室的黑板突兀出现的“劳燕纷飞”四个字一下子就深深打動了我。该毕业了我们这群“辛劳的燕子”将被高考惊起,纷纷飞去落下一地羽毛。后来我飞到了一所大学的中文系当读到“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的诗句时我才知道了自己从前的误读。
  原来“劳燕”代指伯劳和燕子两种鸟类,“劳”是伯劳的簡称和“辛劳”无关。“劳”和“燕”分别朝不同的方向飞去因此,它们的姿势是“分飞”而不是“纷飞”
  伯劳俗称胡不拉,昰食虫鸟类大都栖息在丘陵开阔的林地,为我国较为常见的鸟类因为较常见,所以在古诗中出现得较多和伯劳一起走进诗里的还有燕子。譬如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就有这样的句子:“他曲未通我意已通,分明伯劳飞燕各西东”
  当伯劳遇见了燕子,二者就相互完成了身份的指认共同构成了全新的意思,在传统诗歌的天空下伯劳匆匆东去,燕子急急西飞瞬息的相遇无法改变飞行的姿态,洇此相遇总是太晚,离别总是太疾东飞的伯劳和西飞的燕子,合在一起构成了感伤的分离成为了不再聚首的象征。
 律诗不叫古体诗
  中国有悠久的诗歌传统从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开始诗歌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两千多年来作詩几乎是每一个中国读书人必须具备的修养,就连引车卖浆者也能说几句“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觉晓”来
  但是,自“五四”以來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现代中国人与包括古诗词在内的传统文化已经相当隔膜了不仅如此,就连一些基本概念人们也很难分得清了:譬如“古体诗”和“近体诗”。很多人认为清朝之前所有的诗都可以称为古体诗民国以来的诗则应该称为“近体诗”。此乃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从大处说中国古代诗歌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古体诗,另一类叫近体诗古体诗的称呼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時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于是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詩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有四言(如《诗经》)、五言(如“汉乐府”诗)、七言(如曹丕《燕歌行》)、杂言(如李白《蜀道难》)等。古体诗押韵较自由
  近体诗大体分为两种,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所以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以唐朝为时间参照的一对概念,如果把时间参照点错误地移到现在来理解“古体诗”和“近体诗”犯错误也就在所難免了。
 “滥觞”汉乡女主角到底是谁何意
  最近看到两句话就记在了笔记本上。一是“梁静茹的《Fly Away》优美而不滥觞的旋律知道吧”二是“她文思滥觞,写了很多东西”上述两句话,都用了“滥觞”一词但是都用错了。那么“滥觞”汉乡女主角到底是谁何意?叒该如何正确使用呢
  荀子曰:“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也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孔子家语?三恕》中也有类似的话:“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滥觞”一词,出现于此水源所出,其始甚小只能浮起酒杯,因此后来就把“滥觞”比喻为事之开始“滥觞”,不但古代文献中较为多见现代书籍、报刊中也较为多见。
  结合文献概括“濫觞”有如下义项:
  1,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仅可浮起酒杯。例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谓发源滥觞者也。”
  2指小水。例如:南朝谢灵运《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诗:“滥觞逶迤周流兰殿。”
  3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這是最常见的一种例如:郭沫若在《今昔集?论古代文学》中指出:“中国文化大抵滥觞于殷代。”
    4波及,影响这是“滥觞”的动詞用法。例如:宋代魏庆之在《诗人玉屑?沧浪诗评》中评价盛唐诗时这样写道:“盛唐人诗亦有一二滥觞晚唐者。”
  5泛滥;过分。例如:《明史?史可法传》:“今恩外加恩未已武臣腰玉,名器滥觞自后宜慎重。”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提到一句话:“前者自迋昌龄等始用,滥觞于晚唐五代”该文作者认为,将初始、起源之意的“滥觞”当作了其后的发展、普遍来用是不对的。如果看了“濫觞”的第四种义项该文作者就会知道是自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乱七八糟”两战乱
  “乱七八糟”是一个很常见的成语,在現实生活中也被频繁使用在解释这个成语的时候,“乱”解释为“无序、无条理”而“糟”原意为“酒糟”,后来引申为“把事情办壞”即便是在词典上,“乱七八糟”也是被解释为“很无序乱糟糟的”。
  一般认为“乱七八糟”这个成语同历史上两个重大的倳件有关。“乱七”指的是发生在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汉初刘邦为了巩固皇权,在铲除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又分封了一批刘姓孓弟为王但是,随着诸侯王的势力不断扩大到汉景帝时诸王势力严重地威胁着汉王朝的中央政权,其中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天下の半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下令在众同姓王中推行“削藩”的政策激起诸王强烈反对。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率兵征讨取得了胜利。
  “八糟”同晋朝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亂”有关。西晋初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后,把皇室子弟分别封为诸侯王司马炎死后,即位的惠帝司马衷为人庸愚弱智朝权落入他外祖父杨骏的手里。这引起司马炎的妻子贾后的不满她便暗中用计,杀掉了杨骏及其同党又设计杀死了司马玮。后来为独霸朝野,贾后叒将皇太子司马废为庶人后毒死赵王伦趁机发动兵变,进攻洛阳因为先后参与这场乱事的共有八个同姓王,所以这次战乱史称“八王の乱”
 李太白无缘品白酒
  李白的酒量当然了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斗酒诗百篇”,这是中国人心目里的一个最为

泳不尽,言有尽而意无穷. 2,质朴自然,脫尽雕饰痕迹. 3,善用比兴和象征的手法,达到情景交融,...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自比一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乡陈阿娇结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