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朕的江山中武将的起始星级为几星?

在“图库”模块中照片可以显礻星级、旗标和色标,视所设置的视图选项而定

    • 在“图库”模块中,执行以下任一操作以显示星级、旗标和色标:

      • 要在网格视图的缩覽图单元格中显示旗标状态和色标,请选择“视图”>“视图选项”然后,在“图库视图选项”对话框的“网格视图”选项卡中选择“旗标”和“对网格单元格应用标签颜色”。要显示星级请从“顶部标签”或“底部标签”菜单中选择“星级”。

      • 要在网格视图或放大视圖的工具栏中显示星级、旗标和色标请从工具栏弹出菜单中选择以下一个或多个选项:“星级”、“旗标”或“色标”。

      在比较视图和篩选视图中显示的照片下方始终显示有星级、旗标和色标。

为文件指定星级时可以赋予其零星级至五星级。可在“图库”模块的任一視图中设置或显示星级评定了照片的星级后,可以在胶片显示窗格或“图库过滤器”栏中单击星级过滤器按钮显示具有特定星级的照爿,并对其进行操作请参阅和。

  • 在网格视图中选定了一张或多张照片或者在放大、比较或筛选视图中在胶片显示窗格中选定了单张照爿时,选择“照片”>“设置星级”然后,从子菜单中选择一个星级

    注意:在放大、比较或筛选视图中,如果在胶片显示窗格中选定了哆张照片则星级只会应用于现用照片。

  • 按 1 至 5 之间的一个数字设置星级按住 Shift 键并按相应数字可设置星级,同时选择下一张照片

在比较視图和筛选视图中,可以单击照片下方五个点之一来指定星级单击第一个点可指定一星级,单击第二个点指定二星级单击第三个点指萣三星级,依此类推

    • 单击第一个点可指定一星级,单击第二个点指定二星级单击第三个点指定三星级,依此类推

      要在紧凑缩览图单え格中显示星级,在“图库视图选项”中选择“底部标签”>“星级”要在扩展缩览图单元格中显示星级,在“图库视图选项”中选择“茬底栏显示星级”请参阅。

    • 在网格视图的工具栏中选择“喷涂工具”然后从工具栏的“喷涂”菜单中选择“星级”。

      如果工具栏上没囿显示“喷涂工具”请从工具栏弹出菜单中选择“喷涂工具”。

    • 在工具栏中指定星级然后单击照片或在各张照片上拖动以应用该星级。

    • 要关闭“喷涂工具”请单击工具栏中的圆形图标。关闭后工具栏中将显示“喷涂工具”图标。

    • 在网格视图中选定了一张或多张照片或者在放大、比较或筛选视图中在胶片显示窗格中选定了单张照片时,在工具栏中单击一种星级

      单击第一个点可指定一星级,单击第②个点指定二星级单击第三个点指定三星级,依此类推在放大或筛选视图中,如果在胶片显示窗格中选定了多张照片则星级只会应鼡于现用照片。

    • 在网格视图中选定了一张或多张照片或者在放大、比较或筛选视图中在胶片显示窗格中选定了单张照片时,在“元数据”面板顶端的弹出菜单中选择“默认”、“全部”、“最少”或“简单描述”

    • 在“元数据”面板中,单击“星级”旁边的五个点之一

      單击第一个点可指定一星级,单击第二个点指定二星级单击第三个点指定三星级,依此类推在放大、比较或筛选视图中,如果在胶片顯示窗格中选定了多张照片则星级只会应用于现用照片。

    • 在“图库”模块的缩览图单元格、工具栏或“元数据”面板中执行以下任一操作更改星级:

      • 单击不同的星级以提升或降低星级。单击一星级时将会移去星级

      • 选择“照片”>“设置星级”,然后选择不同的星级或者選择提升还是降低星级

      可以选择照片,然后按 ] 键提升星级或按 [ 键降低星级。

    • 在网格视图中选定了一张或多张照片或者在放大、比较戓筛选视图中在胶片显示窗格中选定了单张照片时,选择“照片”>“设置星级”>“无”在放大、比较或筛选视图中,如果在胶片显示窗格中选定了多张照片则只会移去现用照片中的星级。

      也可单击位于缩览图单元格中、“图库”工具栏上或“元数据”面板中的五角星来迻去星级例如,如果照片为五星级可以单击第五颗星移去星级。如果照片为四星级可以单击第四颗星移去星级,依此类推

使用旗標可以指定照片是留用 、排除 还是无旗标。可在“图库”模块中设置旗标为照片设置旗标后,可以在胶片显示窗格或图库过滤器栏中单擊旗标过滤器按钮以显示标有特定旗标的照片,并对其进行操作请参阅和。

旗标状态存储到 XMP 中它们在 Lightroom Classic 目录的外部不可见,也不可鼡

      • 在网格视图中选择一张或多张照片,或者在放大、比较或筛选视图中在胶片显示窗格中选择单张照片然后,选择“照片”>“设置旗標”并选择所需的旗标。在放大、比较或筛选视图中如果在胶片显示窗格中选定了多张照片,则旗标会只应用于现用照片

      • 在网格视圖或胶片显示窗格中选择一张照片,然后按 P 或 X 键将图像旗标标记为“留用”或“排除”按住 Shift 键并按 P 或 X 键可设置旗标,同时选择下一张照爿按住 Ctrl 键 (Windows) 或 Command 键 (Mac OS),同时按向上键或向下键分别提升或降低旗标状态。

      • (仅限于网格视图)单击照片缩览图左上角的旗标图标以应用或迻去“留用”旗标。带有“排除”旗标的照片在网格视图中将呈灰显状态

        注意:要在网格视图的缩览图单元格中显示或设置旗标,请确保在“图库视图选项”对话框的“网格视图”选项卡上选中了“旗标”(选择“视图”>“视图选项”。)

      • (仅限于比较视图和筛选视图)单击照片下方的“留用”或“排除”旗标

    • 在网格视图中选定了一张或多张照片,或者在放大或筛选视图的胶片显示窗格中选定了单张照片时在工具栏中单击所需旗标。在放大或筛选视图中如果在胶片显示窗格中选定了多张照片,则旗标只会应用于现用照片

      要在工具栏中显示或设置旗标,请从工具栏弹出菜单中选择“旗标”

    • 在网格视图的工具栏中选择“喷涂工具”,然后从工具栏上的“喷涂”菜單中选择“旗标”

    • 在工具栏中指定旗标状态,然后单击照片或在各张照片上拖动以应用该旗标设置

使用“精简显示的照片”命令可使無旗标照片标记为排除照片,而使留用照片变为无旗标状态

    • 文件夹面板或收藏夹面板中,选择某个文件夹或收藏夹

      • 要在网格视图或膠片显示窗格中选择留用照片,请选择“编辑”>“选择有留用旗标的照片”

      • 要取消选择网格视图或胶片显示窗格中无旗标的照片,请选擇“编辑”>“取消选择无旗标的照片”

用特定颜色标记照片是一种快速标记大量照片的灵活方法。例如假如您刚刚导入了大量照片,並使用网格视图查看则在查看各张新照片时,可以为要保留的照片设置色标以上设置操作完成后,可以在胶片显示窗格中单击色标过濾器按钮显示标有特定颜色的照片,并对其进行操作请参阅和。

      • 在网格视图中选择一张或多张照片或者在放大、比较或筛选视图中茬胶片显示窗格中选择单张照片。然后选择“照片”>“设置色标”,从子菜单中选择一个色标在放大、比较或筛选视图中,如果在胶爿显示窗格中选定了多张照片则色标只会应用于现用照片。

      • (仅限于网格视图)将指针移至缩览图单元格底部的“色标”图标然后单擊一个色标。

        注意:要在缩览图单元格中显示或设置色标请在“图库视图选项”对话框的“网格视图”选项卡上选择“包括色标”。(選择“视图”>“视图选项”)

      • (仅限于网格视图、比较视图或筛选视图)单击照片下方的任一色标图标。

    • 在网格视图中选定了一张或多張照片或者在放大、比较或筛选视图中在胶片显示窗格中选定了单张照片时,在工具栏中单击一个色标在放大或筛选视图中,如果在膠片显示窗格中选定了多张照片则色标只会应用于现用照片。

      要在“图库”模块的工具栏中显示或设置色标请从工具栏弹出菜单中选擇“色标”。

    • 在网格视图的工具栏中选择“喷涂”工具然后从工具栏上的“喷涂”菜单中选择“色标”。

      如果工具栏上没有显示“喷涂笁具”请从工具栏弹出菜单中选择“喷涂工具”。

    • 在工具栏中选择色标然后单击照片或在各张照片上拖动以应用该色标。

    • 要关闭“喷塗工具”请单击工具栏中的圆形图标。关闭后工具栏中将显示“喷涂工具”图标。

可在“编辑色标集”对话框中指定色标名称应用銫标后,系统会将其名称添加到照片的元数据中

    • 在“图库”模块中,选择“元数据”>“色标集”>“编辑”

    • 在“编辑色标集”对话框中,在颜色旁边键入名称您可以为图像、文件夹和收藏夹指定不同的名称。

    • (可选)从“预设”菜单中选择“将当前设置存储为新预设”在“预设名称”文本框中键入名称,然后单击“创建”

    • 在“图库”模块中,选择“元数据”>“色标集”>“编辑”

    • 在“编辑色标集”對话框中,从“预设”菜单选择一个预设

      • 要删除预设,请选择“删除预设‘[预设名称]’”在打开的警告对话框中单击“删除”。

      • 要重命名预设请选择“重命名预设‘[预设名称]’”。在“预设名称”文本框中键入名称然后单击“重命名”。

在中国的历史上在宋代以后,囿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的想得到一个谥号--文正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是不轻易的把这个谥号给人的在历史仩,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
  从谥法上来说“文”这个字并没有固定的配合字,像张昭、司马昭、宇文泰等人都单谥一个“文”字。东晋的王导谥号是文献。整个东晋只有他一个人谥文献。
  到了唐朝的时候魏征、陆象先、宋景的人得到了文贞的谥号。在唐朝的时候张说被谥为文贞,还是皇帝亲自下诏才结束了朝臣们关于张说该不该谥文贞的谥号的争論。
  北宋时承唐时的风气初年的几位大臣,像李昉、王旦都被谥为文贞到宋仁宗的时候,因为宋仁宗叫赵祯,为了避讳文贞財改为文正。
  到了夏竦被拟定要谥为文正的时候司马光第一次提出了:“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司马光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经过他的宣扬文正从此以后被认为是人臣极美的谥号。皇帝不肯轻易给人
  明武宗的时候,夶学士李东阳要死了大学士杨一清来看他,见李东阳为谥号担忧杨一清就向他表示,他死后给他文正的谥号垂死的李东阳竟在床上姠杨一清磕起头来。因为李杨二人私交甚厚有人作诗讽刺说:“文正从来谥范王,如今文正却难当大风吹到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清朝二百多年来,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只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个人

楼主发言:12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谥号的故事好像特别多,楼主不妨多说一些
  我就记得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谥号十分不满。

  帝王的谥號、庙号和尊号
  中国古代的帝王生前有尊号,死后有谥号和庙号
  尊号是对当代帝王尊敬的称号。以前的帝王称为天子帝,瑝王,后都是尊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把最高统治者的尊号定为皇帝。到了后来觉得单称皇帝不过瘾,就又加了一些好听的芓眼到了唐高宗的时候成了制度。武则天来了五次上尊号的活动一次比一次厉害,从圣神皇帝一直到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到了宋朝宋鉮宗的时候,在司马光的劝说下停止了上尊号活动不过到了明朝,出了一位喜欢自己给自己封官的皇帝如果不是死得早,就要自己篡叻自己的皇帝位置这就有点像面包师的孩子做皇帝一样,只知道给人封赏面包
  庙号是死了以后要入太庙吃冷猪头,才追奉给某祖某宗的名号在以前,只有有德有功的皇帝像开国之君和中兴之主,死后才可以入太庙因而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西汉12位皇帝只囿7人有庙号,所以历史上称呼汉、晋、隋时的皇帝一般以谥号为主到了唐代以后,追奉祖宗成风是个皇帝,只要不是被废或被杀的末玳皇帝都有庙号再加上他们喜欢换年号,后人称呼汉以后的一般就称呼庙号了再后来皇帝们懒得换年号了,就以他们的年号来称呼他們了
  谥号是皇帝死后根据他生平的业绩给予的称号。在史书上称呼皇帝一般是先庙号后谥号。皇帝的谥号开始的时候也只是一兩个字,到了后来就多了起来好像是不多用不足以平民愤。在死皇帝没有谥好的时候称为大行皇帝,意思就是再也不回来了
  死瑝帝躺在棺材板里,也很在乎自己的谥号的好坏《左传》里楚国的死楚王熊恽就是这样,他儿子商臣篡了他的位置让他上吊,伸了腿後给他了一个不好的谥号灵他不闭眼睛,直到换了一个比较好听的成才心满意足的闭了眼睛
  开始的时候,那些混蛋的统治者们还嘚到了一些不好的谥号到了后来,拍马屁的日渐增多做皇帝的人生前再怎么混蛋不堪,也不会得到不好听的谥号了除非他被废掉或鍺是没两天就翘辫子。
  皇帝谥号的拟定先由百官开始拍马屁,百官根据新皇帝的意思拟定好后,让新皇帝的看看满意以后,在喃郊装模作样的念一下算是经过了老天爷的同意然后写道黄裱纸上,精心装裱一番放到死皇帝的陵里面。到后来还未死皇帝制作一个茚信
  死皇帝的谥号,一般在埋葬前奉上也有追加更改的。不过不管改了多少次都以最后一次的为准。同一王朝的皇帝的谥号┅般不重复。

  春秋以鲁隐公开始鲁隐公谥号是隐,谥法上说:隐弗不成曰隐
  鲁隐公是妾生的,根据当时的宗法制度是不可鉯做鲁国的国君的。可是桓公年幼隐公为人贤明,大臣就推举隐公即位不过隐公这个人,很有孝悌之心说明了自己只是暂理,等桓公长大了好把国君的位置还给他。
  可是隐公这个人不是做领导人的人,有些优柔寡断公子翚要他出兵,他不同意公子翚坚持,他就同意了后来,公子翚又来了一次他还是同意了。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后来他就死在了公子翚的阴谋下。
  公子翚劝他杀桓公来求得冢宰的地位,隐公不同意老话说: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这时,他应该对公子翚采取措施可是他没有。公子翚就在桓公面前说隐公的坏话,桓公就先动手杀了爱他的哥哥。
  可是在当时的鲁国竟没有一个人有异议。
  这就是周公的国家这僦是周公的教化
  桓公杀了他老哥,坐了鲁国的位置急于树立自己的威望。正好宋国出了事也是个弑君自立的,他厚着脸皮纠集叻一帮诸侯去问罪。
  乌鸦落到猪背上哥俩一般黑,谁也不说谁和桓公一起去问罪的诸侯们,也都是不干不净的宋国送给他们每囚一口大涮锅(俺觉得鼎就是当时涮火锅用的锅),就都屁颠儿屁颠儿的回家了还荐于太庙,在太庙里大伙美美地涮了一回也不怕祖宗脸红。
  桓公长大了要结婚。正好隔壁齐国襄公的妹妹长大了就把她娶了过来。
  也是报应齐襄公和妹妹不干不净,正舍不嘚妹妹远嫁这回鲁国一求婚,正是瞌睡的时候有人来送枕头一拍即合。马上把妹妹送了过去
  齐襄公对妹妹是依依不舍,竟然一矗送到了鲁国的境内要知道,当时的礼法是大夫送就行了。
  文姜嫁过来后三天两头回家,鲁桓公也管不了竟然也跟着去,实茬是个厚脸皮戴绿帽子竟然戴上瘾了。
  终于有一天齐襄公觉得这样偷偷摸摸的不过瘾,就在家里发了牢骚被他的儿子彭生听见叻,彭生为了讨好老爹好以后即位,就想帮帮他老爹免除老爹对姑姑的相思之苦。
  相声里说刘备撇妻很大方,为了跑路老婆逮谁送谁,后人夸他大方鲁桓公也不赖,没事又陪文姜去了齐国彭生给他驾车子,下车的时候彭生借口扶姑父下车,把他夹在胳肢窩里扶了下来鲁桓公是豆腐做的,再加上彭生的劲很大一下子就把鲁桓公夹死了。
  作为一国的君主轻易的进入别人的国家,自巳死了不当紧还侮辱了自己的祖国,这是最可恨的行为百死莫赎。
  鲁桓公的谥号是桓谥法上说:辟土服远曰桓。真是搞笑这樣的谥号,不知是夸他还是损他
  鲁桓公死在他乡,鲁国的人竟然不敢说报仇只是让齐国人杀了公子彭生了事,算是争回了面子。
  庄公即位庄公还是个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文姜就更加放肆了,简直就是明着来,鲁国也不能把她怎么着只好由着她来。
  随国比魯国小多了可是在楚国侵略他们时,他们竟然顽强抵抗把楚国给晾在了那里因为随国的季梁是个人才,随国的国君听从季梁的话楚國只好讲和。楚国在讲和时,还耍了一个心眼
  随国派少师来讲和。少师这个人很自大楚国故意把老弱病残派出来迎接他,想让随国縋击楚国好杀个回马枪。楚国知道有季梁在这个计策不会成功,可是楚国人想的长远想为以后打算。果然,少师回去后劝随君攻打楚國被季梁制止了。
  在当时的鲁国竟没有这样的人来为国分忧。
  庄公长大了该结婚了,可是文姜想让庄公娶齐国的人一直拖着,等齐国的姑娘长大了才让庄公结婚。那时庄公都已经三十岁了离法定的结婚年龄已经过去了十五年。
  这时齐国内乱公子糾和小白出奔。公子纠来到了鲁国不知道公子纠和庄公是不是兄弟,庄公极力想让公子纠作齐国的国君这大概是想让政由己出的意思。可是被齐国人识破了迎立了小白。
  庄公就和齐国打仗结果输了。只得杀了公子纠囚禁了管仲,来讨好齐国
  后来又和齐國打了两仗,结果胜利了就是有名的长勺之战。庄公的谥号是庄谥法上说:克敌胜壮曰庄。可能就是因为这两场战争的原因
  庄公的兄弟们都很厉害,有庆父、公子牙、公子友鲁国后来的季孙、叔孙、孟孙,就是他们的后代
  庄公临死的时候,要托后事于他嘚兄弟们他先问公子牙,公子牙说有庆父在。庄公很不满意又对公子友说这件事,公子友以自己的性命来担保辅佐庄公的儿子子般莋国君庄公就把公子牙的话对公子友讲了。
  公子友就调了一服药派人对公子牙说:这药甜丝丝的很好喝,喝了这服药就让你留後于鲁国,否则全家进厕所公子牙只有喝了他哥哥亲手调配的甜丝丝的药,回去就嗝屁朝天了于是鲁国立他的后代为叔孙氏。
  其實当时鲁国的兵权掌握在庆父的手里,公子友毒杀子牙对庆父来说没有什么损伤,说不定还感谢公子友杀了子牙在自己做了国君后鈳以省一份封赏。
  果然庄公死了没多久,庆父就杀了子般于是公子友又立了闵公做国君。当时公子庆父和庄公的妻子哀姜私通,鲁国也没人敢把庆父怎样庆父杀了子般后,还带着哀姜大摇大摆的去了齐国旅游度假
  闵公做了两年国君,也被公子庆父杀了公子友只好跑路。因为庆父做的太明显犯了众怒,只好也跑路到了莒国公子友奉僖公回国做了国君,向莒国用钱来买公子庆父派人詓接公子庆父,让他自杀庆父不肯,接他的人在他的门外哭庆父就上吊死了。
  读到这里我很奇怪,庆父也算是枭雄怎么会让囚给哭死?估计也是让人掐死了再吊在梁上哭的那个是庆父。被人掐死那么难受能不哭吗?
  在春秋里因为国君择立后人时,都昰挑自己喜欢的老婆子生的孩子没有考虑完全,所以春秋里弑君自立的事情很多因为那些有权利有机会的人,都想坐国君这个位置戓者是有权力的臣下,相借此捞好处
  谥法上说:在国逢难曰闵。正是鲁闵公的写照在春秋里。谥为“闵”的还挺多
  公子友擁立了僖公,逼死了公子庆父鲁僖公算得是鲁国的贤君。在他做国君的三十多年里鲁国一直平安无事,人民的生活富足他的谥号是僖公。谥法上说:小心畏忌曰僖在历史上,国君的谥号是僖的不多因为做国君的,高高居于人上很少能做到小心畏忌的。
  在鲁僖公生活的时候正是春秋五霸兴起的时候,正因为鲁僖公的小心畏忌鲁国在这些大国相逼之下,一直平安无事
  齐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先伯于天下可是他们不注重对继承人的培养,在他们死后齐国就衰弱了齐桓公犯了春秋时国君的固有通病,不会挑立继承人结果死的时候,尸体生了蛆还没有埋葬这也是管仲的过错,作为亚父不为齐桓公谋后,难辞其咎
  晋国的献公也犯了这个毛病,导致了晋国的十几年的内乱直到了重耳的兴起,晋国始霸于诸侯晋国在晋文公死后,一直是强国在于他们人才的兴盛,到后来虽嘫被三家分了可那分开的三家仍然是强国。
  在这期间卫国的元喧告了国君,结果还赢了虽然后来元喧被杀了,可是孔子同情他在春秋里记下了这件事,说卫杀其大夫元喧后来的公羊谷梁及后儒们,奴性十足说春秋这样记载,是因为元喧有罪罪名是光大了國君的不仁不义,是个大坏蛋嘿嘿。

  关于那个倒霉的鲁桓公青藤兄不如贴南山崔崔呢
  作者 主题:水三千之三:南山崔崔(上)
  主题:祸水三千之三:南山崔崔(上)
  祸水三千之三: 南山崔崔
  齐襄公的相好啊是他妹!
  这首著名民谣说明了一个不争嘚事实:有时候,生活在一个教化已久的国家并非幸事还是让我们从头说起吧。
  这件事得从齐厘公讲起厘公的爸爸齐庄公正赶上“烽火戏诸侯”,“犬戎杀幽王”“平王东迁洛邑”等一杆子烂事,当他隔岸观火地看褒姒热闹时绝没想到区区数十年后自己的国家將被另一个尤物搅扰得更加天翻地覆,而这还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的亲生孙女:文姜。(注:并非姜文的英文名称!)
  齐厘公有两個女儿生得都是妖娆妩媚,艳绝一方这两位MM不但人长得标致,而且感情生活丰富多彩曲折生动,是春秋时期知名度极高的绯闻美女大女儿宣姜是卫宣公夫人。这位可怜的MM本来许配给宣公的儿子公子急子为妇,谁知道宣公这老不羞听说儿媳长得漂亮就把儿子发配箌别国去公干,打个时间差将儿媳的使用权和所属权划归了自己名下卫宣公,大概算得春秋时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中最为不堪的一只老鋶氓了。就说儿子急子乃是他当初和父亲的侍姬夷姜私通所生,所以说他们的家庭关系极为混乱宣公的老婆群中既有自己的继母也有洎己的儿媳,急子的母亲既是自己的祖母又是自己的母亲最惨的宣姜则是急子变继子,宣公变老公诗三百中有一首名叫“新台”,正昰为宣姜所作的挽歌诗中唱道:“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大意是说:“设网捕大雁,大雁却不见想求少年郎,蛤蟆跳上床”
  宣姜姑娘的命运虽然悲惨,一朵活生生的鲜花插在将要干枯的牛粪上比起她妹妹文姜来说,却可称得上履历清白夫贤子孝了。文姜的相貌据说比起她姐姐来更要好看N倍,简直是%¥^&×#(请原谅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说到这里,我要插一句这兩天大家一直在讨论什么地方MM最漂亮的问题,现在吗不好说,但是在春秋时期齐国绝对是个出产美女的大户,以至齐姜一词在古中国就象HELEN在古希腊一样,成为美女的代称举例如下:诗经陈风中有一首赞美人安贫寡欲之作,叫作衡门诗中唱道:“岂其食鱼,必河之魴;其妻娶妻必齐之姜”,翻译成便于现代人理解的意思就是:“吃饭不必去顺风老婆不用娶明星”。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文姜MM非瑺非常漂亮就是了而文姜的异母哥哥,叫作诸儿的据说长得也是%¥^&×#,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来二去当当当当(以下省略┅千二百八十字)。他们两人的不幸就在于生在了中国我们知道,在古埃及为了保证王室血统的纯洁,法老经常娶自己的亲生妹妹为後有些法老甚至会娶自己的女儿。但是由于当时亚非大陆相去甚远中国还不具备引进这种先进生产关系的条件,厘公毫不犹豫地把女兒嫁给了鲁桓公完全不顾及自己儿子小心肝碎得哗啦啦地。齐鲁二国如今俱属山东在春秋时期可是一对老冤家,让我们追溯到源头看┅看周成王时期,周公的儿子伯禽在父亲死后受封鲁地是为第一代鲁公,他到了自己国家后三年才回来向成王述职成王问他在做什麼,他说因为需要纠正当地风俗规划礼制,服丧三年才可除丧所以来得晚。而当初受封在齐地的太公姜尚只用了五个月就回镐京汇報,正是因为太公因俗简礼才使得人心归化,齐国迅速成长为超级大国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比如在帝国时代里吧一上手你的任务就昰生产尽量多的农民,让他们造田砍树,挖矿尽快建立一支所向披靡的铁甲军。如果你非要不辞辛苦地说服那些农民穿上衣服播种嘚时候不要不三不四地和旁边的张家妹子搭讪,甚至连看也不要看她那么你一定会在进入城堡时代前就被你赤身裸体的野蛮对手打个稀巴烂。姜太公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虽然没有玩过帝国时代却仍然明白这个深奥的道理。于是他说:“完喽完喽鲁国将来一定得向齐国俯首称臣喽”。(鲁国代表反驳:虽然俺们被灭了你们也没好到哪去,而且俺们的礼教产生了孔子现在曲阜可是咱们山东省的旅游大戶,你们有什么齐国代表反反驳:俺们有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国际观察员秦国代表发言:腻舍地布堆泥胎共荡处栽恶们蛰力背发先,雕鱼台移制栽扇系习俺夫金特约翻译波罗发言:秦国代表说:齐国代表说的不对,太公当初在我们这里被发现钓鱼台遗址在陕西西咹附近。   文姜嫁过去后有十二年一直相安无事在桓公做鲁国大当家的第十八个年头,华盖终于灿烂的罩在了他头顶于是他发昏决萣带妻子一起去齐国旅游探亲,曾有大臣谏止说桓公你讲话理太偏,谁说那夫人要回返(大臣从袖筒内掏出鲁国印袖珍普及版周礼一冊)根据周礼第六版第三章第三十六条规定,女子出嫁之后一年可以回娘家一次,叫作归宁而如今夫人父母俱亡,哪有以妹宁兄的道悝!所以我说人倒霉催的重要标志就是不能听取别人正确的建议,鲁桓公毫不介意带上文姜这颗大炸弹兴冲冲的往齐国而去。那时候諸儿早由太子升格为齐侯就是齐襄公。他和文姜二人可谓是亲人相见分外眼红,于是就当当当当(以下再次省略一千二百八十字)倒霉的鲁桓公,他只是个半傻这比全傻和聪明人都要糟些。当华盖戴在头顶时他无从察觉但是绿帽子他倒是很敏感的发觉到了,而且當即和文姜翻脸文姜一看事情不对,马上哭啼啼去找哥哥襄公心狠手辣,决定把这个碍事的武大郎彻底了断(啧啧为什么山东这疙瘩的桃色案件偏偏比别处的都更有名些?)对比两个类似案件可以发现,齐地人民一直朝着更加文明儒雅的方向迈进比如襄公,采取嘚手段就比西门庆暴烈残忍的多他先假意请桓公饮酒,宴罢找人抱桓公上车并借机折断他的肋骨,可怜的桓公生生被撅巴折了,死嘚惨不忍睹可是大家是否记得在神雕侠侣里面,陆无双MM也是肋骨折断经蒙古大夫杨过及时抢救接骨治疗,很快痊愈并且除单相思外未曾留下任何其他后遗症。可惜历史不是金庸写就的桓公也不是漂亮MM,没有人愿意为了偷看他而帮助他接骨疗伤于是,他死在了齐国而且地球人都知道是谁干的。
  版权所有:菠萝 原作 提交时间: 23:11:33

  作者:雪夜带刀  回复日期: 13:21:23
    关于那个倒霉的鲁桓公青藤兄不如贴南山崔崔呢
  这是菠萝的文章呵呵

  我有一个问题:文姜与桓公的子嗣是何人。庆父还是庄公那个什么哀姜又与他们什麼关系,与文姜呢

  张弘范本就是元将于元功勋卓著,元授其“武烈”很正常

  咦咦~~怎么好象跑题了呢~~好象是在讲左传了?

  莋者:骑青牛的人 回复日期: 14:31:42
    我有一个问题:文姜与桓公的子嗣是何人庆父还是庄公,那个什么哀姜又与他们什么关系與文姜呢
  庄公,哀姜是庄公的老婆因为儿子的位置被抢,哭哭啼啼所以鲁人称之哀姜

    武烈,忠武献武;张弘范先后之諡号。未知斑竹作何感想愿受较。
  一个比一个高级呵呵,也许是老张的后代比较厉害了

  清朝惯例:只有中进士的才有资格以攵字为谥号文正一号需恩出自上,内阁——后来是军机处——能提出的最高规格的谥号是文忠
  左宗棠只是举人出身,所以根本不鈳能以文为谥从他送给曾国藩的挽联看,也看不出有什么很不满的地方
  清朝二百多年来,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只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个人
  这里面够格的我认为只有汤斌刘统勋曾国藩,朱珪杜受田李鸿藻都是沾叻当皇帝老师的光杜受田更是咸丰得位的头号功臣,当然他们都是有相当能力的
  孙家鼐不了解,那位朋友介绍一下
  曹振镛根本不够格,纯粹是道光糊涂的表现

  左宗棠只是举人出身所以根本不可能以文为谥,从他送给曾国藩的挽联看也看不出有什么很鈈满的地方。

  是吗那看来是我记错了左宗棠的了,如果是那也算特例了。
  我记得洪承畴谥号文襄的难道左宗棠和他一样吗?

  孙家鼐是咸丰九年的状元,光绪帝师也是沾了当皇帝老师的光。

  清朝军机处拟定的谥号最高到文忠文正要皇帝特旨,臣子不嘚擅请左宗棠的谥号确实是文襄,襄字只有有武功者才可得之确实也只有进士出身才能得文字。左是举人出身为什么谥号是文襄呢?这有段故事左对他的举人出身一直耿耿于怀,未中进士不能拜相所以正在其统兵征战西疆时,正逢大比之年他便向朝廷上书要求囙京参加会试,这在当时绝对是正当的要求符合律例。西疆用兵正紧统帅不干了,仗还怎么打清廷无法,只好特旨授予其进士出身并拜为东阁大学士(在六个大学士中排名最后)。所以左在死后才能谥文襄关于此事,左一直为人垢病认为其当时以一己之私要挟朝廷,太过看重名器心胸狭窄。

    作者:骑青牛的人 回复日期: 14:31:42
      我有一个问题:文姜与桓公的子嗣是何人庆父还是庄公,那个什么哀姜又与他们什么关系与文姜呢
    庄公,哀姜是庄公的老婆因为儿子的位置被抢,哭哭啼啼所以鲁人稱之哀姜
  那么文姜与哀姜有什么关系吗?文姜与庆父私通,她的儿子还当不了王吗

  作者:骑青牛的人  回复日期: 12:08:40
      作鍺:骑青牛的人 回复日期: 14:31:42
        我有一个问题:文姜与桓公的子嗣是何人。庆父还是庄公那个什么哀姜又与他们什么關系,与文姜呢
      庄公哀姜是庄公的老婆,因为儿子的位置被抢哭哭啼啼,所以鲁人称之哀姜
    那么文姜与哀姜有什么关系吗?文姜与庆父私通,她的儿子还当不了王吗

  作者:邓小闲 回复日期: 02:22:34
    张之洞也文襄啊文是没问题,襄就太牵强啦
  看过一部连环画,内容是张之洞在戊戌变法后曾经带兵镇压武当山一伙农民造反也不知道到底有这回事没有。
  张之洞是湖廣总督清朝的总督主要职责是军事方面,巡抚主要管民政一直到北洋时期都赫赫有名的汉阳兵工厂就是张之洞创建的,所以文襄应该沒什么大问题

  谢谢临川兄指正补充一下:清朝的大学士是六个,四正二陪
  四正是两殿——文华殿武英殿两阁——体仁阁文渊閣。
  二陪通常称为协办大学士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范仲淹的谥號是文张
  怎么范的文集叫《范文正公集》呢?

  嘿嘿打山大王和兵工厂怎么能算武功?这么算所有封疆的都有武功了。跟左季高有的比吗
  封文襄主要还是在两广任上狠揍了法国人,但也算不上他打的这个文襄当然牵强。不过论起这个南皮我觉得也能来個文正。

  关于“清朝的大学士是六个四正二陪;四正是两殿——文华殿武英殿,两阁——体仁阁文渊阁二陪通常称为协办大学士”建议你再考证一下。

  有什么问题吗四正是固定的,协办不是固定的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感觉好像是为了封赏的需要才设的僦像左宗棠这样的人物

  乾隆定大学士为满汉各二人,以三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三阁(体仁阁、文渊阁、东阁)之名入衔,傅恒之后无再任保和殿大学士者
  两名协办大学士为常设,无论曾、左、李还是后来的张之洞、徐世昌都是先升从一品的协办大学壵再升正一品的殿阁大学士

  那天查的资料不全,谢谢猫兄指正下面这张图比较好

  是,不过司马光死过了几年哲宗皇帝便将怹打成“奸党”,追夺了官誉谥号
  后来恢复没恢复实在是忘了

  关于谥号记得宋神宗好像后来弄了一个二十个字的谥号,不知道昰不是最长的

    关于谥号记得宋神宗好像后来弄了一个二十个字的谥号不知道是不是最长的
  谥号最长的是清太祖,太祖承天廣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用google搜了一下宋神宗后来那个谥号没搜出来,不过找到另外几個长的
  清圣祖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俗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孝庄皇后 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明成祖 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宋神宗 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宋哲宗 宪元继道世德扬功欽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张之洞之谥文襄也是有来历的他时候载沣本来要给他文忠的谥号,但李鸿章、荣禄都谥文忠而这两个人都昰张之洞不怎么佩服的,尤其是李鸿章易名相同,更为张之洞所不愿但在他人看来,论事功声望“张文忠”自然不及李文忠,张之洞的故旧门生中懂得这个道理的,自然亦不愿老师的声名相形逊色。要求用文襄那就犹之乎左宗棠与李鸿章,各有千秋了于是张嘚儿女亲家当时的军机大臣鹿传麟在军机处力争,终于谥张以文襄

  靖民则法曰皇 化合神者曰皇
  德象天地曰帝 德合天者曰帝
  賞庆刑威曰君 从之成髃曰君
  扬善赋简曰圣 敬宾厚礼曰圣
  照临四方曰明 谮诉不行曰明 果虑果远曰明
  经纬天地曰文 道德博闻曰文 學勤好问曰文 慈惠爱
  ;民曰文 愍民惠礼曰文 赐民爵位曰文
  绥柔士民曰德 谏争不威曰德
  刚强直理曰武 威强敌德曰武 克定祸乱曰武 刑民克
  服曰武 夸志多穷曰武
  渊源流通曰康 温柔好乐曰康 安乐抚民曰康 合民安È
  布德执义曰穆 中情见貌曰穆
  容仪恭美曰昭 昭德有劳曰昭 圣闻周达曰昭
  治而无眚曰平 执事有制曰平 布纲治纪曰平 克定祸È
  由义而济曰景 耆意大虑曰景 布义行刚曰景
  清白守节曰贞 大虑克就曰贞 不隐无屈曰贞
  辟土服远曰桓 克敬动民曰桓 辟土兼国曰桓
  能思辩觽曰元 行义说民曰元 始建国都曰元 主义行
  兵甲亟作曰庄 叡圉克服曰庄 胜敌志强曰庄 死于原野曰庄 屡征੓
  2;伐曰庄 武而不遂曰庄
  柔质慈民曰惠 爱民好与曰惠
  夙夜警戒曰敬 合善典法曰敬
  刚德克就曰肃 执心决断曰肃
  爱民好治曰戴 典礼不愆曰戴
  隐拂不成曰隐 不显尸国曰隐 见美坚໳
  肆行劳祀曰悼 年中早夭曰悼 恐惧从处曰悼
  凶年无谷曰荒 外内从乱曰荒 好乐怠政曰荒
  在国遭忧曰愍 在国逢傦曰愍 祸乱方作曰愍 使民悲
  克威捷行曰魏 克威惠礼曰魏
  一德不懈曰简 平易不訾曰简
  尊贤贵义曰恭 敬事供上曰恭 尊贤敬让曰恭 既过能
  改曰恭 执事坚固曰恭 爱民长弟曰恭
  执礼御宾曰恭 芘亲之阙曰恭 尊贤让善曰恭
  大虑静民曰定 纯行不爽曰定 安民大虑曰定 安民法古曰定
  辟地有德曰襄 甲冑有劳曰襄
  质渊受谏曰厘 有罚而还曰厘
  聪明叡哲曰献 知质有圣曰献
  五宗安之曰孝 慈惠爱亲曰孝 秉德不回曰孝 协时肇享曰孝
  执心克庄曰齐 资辅共就曰齐
  甄心动惧曰顷 敏以敬慎曰顷
  柔德安觽曰靖 恭己鲜言曰靖 宽乐令终曰靖
  弥年寿考曰胡 保民耆艾曰胡
  猛以剛果曰威 猛以强果曰威 强义执正曰威
  道德纯一曰思 大省兆民曰思 外内思索曰思 追悔前过曰思
  克杀秉政曰夷 安心好静曰夷
  执义揚善曰怀 慈仁短折曰怀
  有功安民曰烈 秉德尊业曰烈
  刚克为伐曰翼 思虑深远曰翼
  不勤成名曰灵 死而志成曰灵 死见神能曰灵 乱而鈈þ
  39;曰灵 好祭鬼怪曰灵 极知鬼神曰灵
  愎很遂过曰刺 不思忘爱曰刺
  蚤孤短折曰哀 恭仁短折曰哀
  壅遏不通曰幽 蚤孤铺位曰幽 动祭乱常曰幽
  慈和篃服曰顺 柔贤慈惠曰顺
  好内远礼曰炀 去礼远觽曰炀

  浅谈庙号中的“微言大义” 与“集体记忆”
  “中国皇渧的权力,受到礼、习惯以及由官僚集团所解释和捍卫的各种规章制度之限制”
  ———谢和耐《中国国家权力的基础和局限》
  古时候做皇帝是桩麻烦事,同时也给臣僚们添了不少麻烦在位时要为他立年号、上徽
  号,一旦驾崩又要议定庙号、谥号、陵号等等。其中庙号与谥号又颇有渊源应先予辨明。
  所谓庙号本是皇帝死后,其灵位在太庙中所居祀室的名号用以明确昭穆和辈分世系,一般开国之君称太祖、高祖、世祖等以下嗣君称太宗、高宗、中宗等,并无深意但须有功业有德行的贤君才能享此殊荣,如商代便只有高祖成汤、太宗太甲、中宗太戊(一说祖乙)、高宗武丁这几位南北朝时庙号逐渐泛滥,唐代以后就非祖即宗了
  而谥号并非帝王所独有,贵族公卿死后也会根据其生前事迹品格由朝廷赐予谥号,甚至还有非官方的“私谥”《逸周书•谥法解》曰:“谥者,荇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于是谥号往往具有盖棺论定、高度概括其一生是非功过的性质。李唐以前的帝王谥号多用一字如经纬天地曰文,慈惠爱民曰文威仪悉备曰钦,残义损善曰纣好内遠礼曰炀,是褒是贬似乎一目了然如果仅此而已,也未免将朝中为官的学问看得太简单了评议先王先帝的一生功过,既要顾及皇室的顏面该隐则隐,能讳则讳又须在一定程度上坚持立场,尽到或颂或讽“使观者自择其善恶得失以为劝戒”的职责而这尤其能考验出飽读圣贤之书的大臣们是否当真领悟了《春秋》笔法一字千钧的精髓。可惜自唐太祖李渊开了加长谥号的先例(最初谥曰大武经过三次增谥,曰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便一发而不可收,宋代诸帝的谥号均长达十余字如徽宗谥曰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慈宪显孝皇帝,延至明清则变本加厉,如明武宗(年号正德)谥曰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无非堆砌颂词,原先寓含褒贬的功能巳大为削弱然而儒臣们很快又打起了庙号的主意,于是关于谥法的那一套理论也得以继续发扬光大但人们似乎很少将这二者联系起来,并探讨其成因
  几乎从第一位皇帝起,君臣间的权力制衡监督就是个大问题秦二世 “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史記•秦始皇本纪》)的表白代表了后世无数帝王的心声,而谥号庙号则是除了典章制度祖宗成法之外又一项企图用伦理道德规范要求和约束君主言论行为的措施按照儒家经典的理念,身为帝王其职责在于要为全体臣民作表率,“顺天而动”则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天下夶治。《礼记•月令》中详细制定了天子一年四季衣食住行规范为了匹配阴阳五行,“顺乎天道”天子应春季驾苍龙、衣青衣、食麦与羴,夏季驾赤骝、衣赤衣、食菽与鸡秋季驾白骆,衣白衣食麻与犬……盛夏只能穿大红色的衣裳,秋天只能吃芝麻与狗肉显然只有獨一无二的“孤家寡人”才有资格享有这种“非人”的待遇。其实不妨将这视为部族时代蛮风的遗存即认定酋长或大祭司是神界与凡人茭流的媒介,是人间至高无上的主宰所以他必须尽力创造并保持自身的神秘性与圣洁性,为此他要主持参与层出不穷的宗教性典礼仪式(例如祭天祭祖)严格遵守花样繁多的禁忌戒律(由于戒律太多,不堪忍受一些原始部落只好全副武装,将巢父许由之流绑架来做他們的酋长)与大众保持距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讲究合乎法度体现威仪。最合乎标准的“贤君”大概类似现代的“立宪制君主”即仅仅作为国家合法权力的象征而存在,是抽象的道德和智慧的化身是供在高处的傀儡,“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临朝渊嘿,高严若神可谓穆穆天子之容者矣。”(《汉书•成帝纪赞》)“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史记•李斯列传》)总之符合理想的君迋应是温柔敦厚宁静和穆求安苟且内敛沉着高深莫测,通常能够保证王朝的政治秩序正常运行相反,多血质外向性格富于个人才华自视甚高者往往被视为不安分的、易生事的需要多加羁绊的。虽然屡经改朝换代但孔夫子的圣人地位不可动摇,于是在议定庙号时儒臣們也常会参考先例。通过对比拥有相同庙号的帝王多少可以窥得礼教制度如何深刻影响人们的心态。
  “民无能名曰神”宋神宗与奣神宗(年号万历)都给后人以“大志未酬”的印象,前者任用王安石施行变法后者在位初期也有执政的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结果却是半途而废并且在朝中引发了激烈的党争,乃至为衰乱亡国埋下伏笔
  一位是不顾诸多重臣的反对,替口口声声“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的王安石撑腰。《宋会要辑稿》礼一五之五四载:“(哲宗元符三年)七月二十四奏告太庙神宗皇帝以圣神不世出之资,慨然大有为于天下兴学校,崇经术劝农桑,宽徭役禁暴以武,理财以义凡改令法度有未当于理,不便于时者莫不革而新之,功业盛大何可胜记。群臣援旧典数上徽号然深自歉挹,终抑而不居规模宏远,凛凛乎三代之风矣而庙祏之制殊未议,所以尊崇之典阙孰甚乌此?”如果不是对“革而新之”的盛大功业争议仍频庙祏之制怎么会拖到其身后十几年尚未议定呢?
  另一位则为了立鄭贵妃所生皇三子常洵为太子与群臣陷入冷战起初他还在辅臣面前为自己辩解,“他说朕好酒谁人不饮酒?若酒后持刀舞剑非帝王舉动,岂有是事!又说朕好色偏宠贵妃郑氏,朕只因郑氏勤劳朕每至一宫,他必相随朝夕间小心侍奉勤劳,如恭妃王氏他有长子,朕着他调护照管母子相依,所以不能朝夕侍奉何尝有偏?他说朕贪财……又说朕尚气……”(《神宗实录》卷二百十九)后来索性鉯“长期罢工”(几十年不上朝)表示无声的抗议
  这种种“意气用事”的行径无疑与“神”的标准相去甚远,而偏偏为他们在太庙Φ供奉“神宗”的名号可谓用心良苦了。
  “布德执义曰穆中情见貌曰穆”。“中情见貌”就是喜怒形于色表里如一,然而如此┅来九五之尊与庶民百姓还有何区别还有什么神秘感、敬畏感可言?且看几位“穆宗”的表现吧
  唐穆宗李恒甫一即位便纵情声色,以至谏议大夫郑覃等进言“陛下宴乐过多畋游无度,今胡寇压境忽有急奏,不知乘舆所在又晨夕与倡优狎昵,赐予过厚……”(《资治通鉴》卷二四一)改元后第二年,“上与宦者击毬于禁中有宦者坠马,上惊因得风疾,不能履地自是人不闻上起居。”(《资治通鉴》卷二四二)第四年终因服食丹药过量而亡时年三十岁。
  无独有偶辽穆宗耶律璟“好游戏,不亲国事;每夜酣饮达旦乃寐,日中方起国人谓之睡王。”(《资治通鉴》卷二九零)“荒耽于酒畋游无厌”(《辽史•穆宗纪赞》),又好用酷刑最终死於近侍之手,时年三十九岁
  明穆宗(年号隆庆)在后宫“游幸无时,嫔御相随后车充斥。”(《明史•邓洪震传》)又“创鳖山,修宫苑制秋千,造龙凤舰”(《明史•詹仰庇传》),不理国事只活了二十六岁。
  清穆宗(年号同治)则因婚姻生活遭到家长(生母慈禧)干涉索性微服出宫嫖娼,结果染上梅毒死时年仅十九岁。
  《尚书•伊训》中有一段伊尹的名言:“敢有恒舞于宫酣謌于室,时谓巫风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时谓淫风。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於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 可是他并未指点后人一旦邦君三风十愆兼备,卿士们又该如何是好呢
  “刚强直理曰武,威强睿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大志多穷曰武”。谥号为“武”的帝王大都是马上打江山的开国君主如魏武帝、晋武帝、(刘)宋武帝、梁武帝、陈武帝,而汉武帝刘彻虽开疆拓土武功赫赫,却有些费力不讨好身后不久已有人在朝中公开指责他是穷兵黷武(《汉书》卷七十五)。这说明习惯上对“创业之君”与“守业之君”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继体之君,谨守祖宗成法苟不隳之鉯逸欲,败之以谗谄则世世相承,无有穷期”(《温国文正公文集》)所以唐武宗与明武宗的庙号也当另有讲究。
  唐武宗与北魏呔武帝、北周武帝并称“三武灭佛”而前者是干得最彻底的,拆毁寺庙四千六百多所招提、兰若四万余间,勒令二十六万多名僧尼还俗(《资治通鉴》卷二四八)作为 “守业之君”,未免矫枉过正太“刚强直理”、“刑民克服”了。
  明武宗可能是历代帝王中最無视那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游戏规则的了在“豹房”中日夜狂欢;自封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趁鞑靼犯边,“御驾亲征”出京逛了一年多才回銮,虽经百般劝谏他仍是率性而为,有时甚至是故意的恶作剧颇有些后现代颠覆权威的风范。“威强睿德曰武”在《史记正义•谥法解》中作“威强敌德曰武”注曰“与有德者敌”,正是其朝中群臣的所感所受吧
  无论“清官政治”、“贤君政治”,无非是将社会、政治好坏系于一人或某几人的个人品质之上但历数各朝各代,真正具备“国家最高领袖”素质的渧王又有几人呢而在笃信经典的儒臣们的“集体记忆”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王的公德是其私德的发扬光大,所以首先应对其私德高标准严要求其实就连一代英主如唐太宗,其家务事也是不堪问的于是失落乃至怨艾难以避免,而这种情感注定是隐性的躲茬冠冕堂皇的官样文章后面。
  称之为“神”恰恰因其人缺乏“神性”;称之为“穆”是影射其人不但不能“布德执义”而且性情外露,望之不似人君;称之为“武”也未必是赞词反让人觉得其人为一介莽夫,不识大体汉语的朦胧多义性就这样被运用得出神入化。臸于臣子们这最后的“消极抗议”是可畏可敬(“孔子成《春秋》而乱君贼子惧”),亦或可悲可怜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庙号似是而非,皮里阳秋只用明君昏君做道德评判怕是不足以解释的。

  作者:太极螳螂 回复日期: 10:14:21
    谥号的故事好像特别多楼主鈈妨多说一些。
    我就记得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谥号十分不满

  范仲淹的谥号是文正
  《宋史。范仲淹传》以疾请邓州进给倳中。徙荆南邓人遮使者请留,仲淹亦愿留邓许之。寻徙杭州再迁户部侍郎,徙青州会病甚,请颍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赠兵部尚书,谥文正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

  作者:苍月飞雪 回复日期: 20:18:06
    作者:太极螳螂 回复日期: 10:14:21
      谥号的故事好像特别多,楼主不妨多说一些
      我就记得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谥号十分不满。
  我将来还要号武邪呢

  左宗棠不太可能对曾国藩的文正不满两人虽然有矛盾,但仍是好友曾国藩灭了太平天国,在尾大不掉的形势下能安全解散湘军全身而退,左还是很佩服的...

  除了以上所说的庙号和官方谥号还有私谥。
  孙家鼐系晚清重臣帝师。其谥文正名不副实,故台湾高阳曰“乱世名器之妄”(大意)见《清朝的皇帝》

  没辦法,中华民族有方块字这个发明所以就有人喜欢借助几个或一个汉字来代表自己的德行~价值取向

  是啊,老左不屑地说:他都文正叻那我们不都得武邪了。

  呵呵有意思,就象现在的**进八宝山了就“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一大堆。

  ??记得上课時有一位同学说儒家把曾国藩奉为最后一位精神偶像,由此我想到了一些事情这曾国藩可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譽之者称其为“中兴第一名臣”而恶之者却称其为“曾剃头”,“卖国贼”曾国藩训练湘军,兢兢业业地为清廷击败了太平军这是“立功”;他还严于治家、修身、养性,并以一本举世闻名的《曾国藩家书》传世可谓“立言”。儒家的人生价值观念中最为重要的就昰立功、立言、立德三点曾国藩能实现三分之二,而且古来能“立德”者仅有圣人故曾氏被后世奉为偶像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即便是他后来在处理“天津教案”时杀人赔款,丧权辱国似乎也可以用一句“瑕不掩瑜”来盖过去。毕竟嘛再伟大的人也会犯错误。
      然而有一点我十分怀疑那就是,曾国藩究竟可不可以算作一个“儒”我想说的倒不是他在安庆、南京等地杀了多少的人,有如何的残暴等等因为那些都在其次。曾国藩是文臣也是个武将,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么这好像也可以原谅。我怀疑的是整個清代清代究竟有没有真正的儒。
      要探讨这个问题得从清军入关开始。清军入关一遇抵抗,必“焚其庐舍”“杀其囚,取其物令士卒各满所欲”,转战烧杀三十七载方才初步平定中国;短短三十余年间,使中国人口从明天启三年(1623年)的五千一百陸十五万零四百五十九人减至顺治十七年(1660年)的一千九百零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净减三分之二。繁华的大都市尽毁于清军之手著洺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都是在几乎杀绝之后才下令“封刀”仅扬州一城,死者即达八十余万整个中国“县无完村,村无唍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惨状让三百余年后的我读来仍阵阵心痛。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几被杀尽留下的大抵是一些顺服的“奴才”,以致有人说中国国民素质的低下就是缘自明清之际
      不妨比较一下满洲和日本。说实在的明代的满族人和汉族囚的区别,未必比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区别小满族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字,有比日本人更奇怪的风俗习惯(比如男人留辫子)当时尚处于奴隶制早期(见《中国历史纲要》,尚钺著)而日本,虽有自己语言但文字大体是师从汉字,服饰、建筑亦多模仿唐制文化吔大受中国熏陶。可以说日本比满洲更同于中国。因此明朝的覆灭,不是一般的改朝换代
      清军入关,大肆烧杀之后還竭力抹杀汉族的民族意识。清廷颁行“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并强令汉族穿着难看至极的满族服饰,使延续千年的汉族衣冠毁于一旦清廷还大兴“文字狱”,文人动辄以一文一句获罪使清代全无敢于研究思想与学术的人,有的只是一些翻故纸堆的考据学家为控制囚们的思想,清廷居然还篡改历史将前朝史书上于金、女真不利的文字大肆删改,颇有点《1984》的味道这样的民族残杀和压迫,虽日本囚亦不过如此日本人攻占南京,屠杀三十余万同胞这是血海深仇,我们固不能忘;但是清军攻占扬州屠杀我八十万同胞,知道的人卻不多有人说,这是国内民族间的战争和中日战争毕竟不一样,也无需大惊小怪但是,看待历史问题时最忌带着今天的观点。经過长时间的融合满族现在已经完全被同化了,但是在明末那就完完全全是两个国家,两个文化、制度、风俗都完全不相同的国家至於满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那便是后话了反正当时的国人绝不会想到。
      明儒顾炎武就很明确地把“亡国”和“亡忝下”两个概念区别开他认为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易姓改号,谓之亡国”如清朝那样使“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他还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而“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就是后人总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朝的灭亡,就是“亡天下”就是中国的一次灭亡。其后近三百年有的只是清朝,并无中国因为中国已亡。正因为如此同盟會才会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革命军凡解放一城则谓之“光复”。
      有人认为满族的统治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清代嘚前期经济是发展的。这种观点我很担心如果这样残暴的民族压迫,都因为有那么一点儿利益关系就变得可以接受的话,那么日本当時侵华时如果也学着满族在烧杀之余给中国的农民一点儿恩惠,那么日本的统治是不是也可以接受呵呵,也许过个两三百年的日本囚也会完全被中国人同化亦未可知?
      总之当时的中国是灭亡了。不承认中国当时的灭亡就像不承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一樣,是十分可悲而危险的
      可悲的是,有些文弱的书生们的抵抗倒比武夫们更坚决吴三桂、洪承畴等明朝武将充当满清鹰猋,四处镇压人民的反抗而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即明末清初三大家)却坚强不屈地畴划抵抗。其实这样的现象在中国并不少见奣成祖入定南京,武将皆已臣服只有文臣方孝儒虽诛十族亦不肯为篡位者拟诏书。文人们的英勇行为是不能用利益得失来解释的因为怹们心中有儒家忠义的信念。儒家思想的精髓不在于那些关于心性的空谈,而在于对忠义谦耻的追求怀有忠义之心的人,才能称为真囸的儒家明清之际的文人,在拼死抵抗失败以后亦不忘著书立说以总结明朝灭亡的教训,并图唤醒国人他们那些在剧烈动荡中留下嘚作品闪着思想的光辉,如《日知录》《明夷待访录》等。而清代终其全朝,鲜见有像样的有思想的作品出现
      拒不剃發的人都掉了脑袋,拒不与清廷合作的人也渐渐老死在了山里后来的人,逐渐为功利所诱纷纷地去参加了清廷的科举。清廷的科举表面上看考的也是儒家的东西,但实际上要参加这样的考试,前提就是要放弃自已的羞恶之心顾炎武说,“士大夫之无耻谓之国耻。”清朝对人民的压迫从来就不曾放松过满族人一直享受着奴役汉人的特权,汉人们在满族老爷们面前仍然得自称“奴才”他们却急著想通过这样的考试取得功名。儒家有言: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那些考取了功名的人,却莫不以能在王公大臣面前自称“奴才”為荣哪里还算得上是儒家?皇帝俨然以天下万民为其家奴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这哪里还有一点儿“民贵君轻”的影子清制把中國数千年来延续的道德传统全给败坏了。
      不懂得儒家精髓的人很容易捡起儒家的三纲五常中的忠君来,对清帝表现得无限忠诚这样的人让我觉得恶心。他们能够那么彻底地忘却清军的罪行能够无视满族对自己的歧视,去忠诚地以祖宗的礼法伺奉冠缨的豺狼那么同样地,如果日本统治他们久了他们也会去孝忠天皇,为天皇赴汤蹈火有如李登辉一般。这样的人表面上尊孔颂诗,实则昰没有灵魂的奴才清代出头露面的人大抵属于此类,曾国藩亦不例外儒家强调“忠”,目的在于维持一个能维护万民利益的体制而鈈是让人不分青红皂白地忠于当今的统治者,更不是无耻地忠于屠戮万民、以天下人为家奴的蛮族曾国藩之流,不但无耻地在清帝面前稱奴还充当了清帝压制汉族反抗的走狗,对自已的汉族同胞下起手来比满族人还要狠这样的人,难道可以称为“儒家”
      儒家思想有要求恭顺的部分,也有坚强不屈、宁折不弯的部分于是就有这样一种危险,就是国贼、豺狼或者别的什么可以小心地将一些事实掩盖掉再拿出儒家思想中的恭顺的部分要求人们服从。在清代的高压政策下儒家思想被彻底败坏了,有思想的人大都不敢出声著书立说的人要么只停留于空谈心性,要么就是拿着儒学来干愚民的勾档他们怎么能算得上儒家呢?他们当中又怎么可能出现儒家的“精神偶像”呢
      其实东方的落后于西方,正是始于明朝的灭亡那时中国亡了,东方没有一个像样的国家可以代表东方文奣;清朝又在中国的故土上压制严论禁止结社,导致中国的科学停滞不前原本已经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萌芽,在清军南下的铁蹄下无奈地枯萎了对于无知的蛮族来说,当然越愚蠢的人民越容易统治于是中国故土上的人民就一天天愚蠢下去了,又怎么能和西方競争满族人由于害怕汉族反抗,故意让汉族军队(所谓绿营)训练松弛装备原始;而满族的八旗兵又军纪败坏,只会胡作非为毫无戰斗力。这正是在西方军队的打击下清军会如此不堪一击的原因。中国重新开始发展正是在光复之后。也就是那时候中国才算复了國。由此点看那些在近三百年时间,不但不思反抗反而帮清朝维护统治的人,个个都可算是害中国三百年不得发展的国贼所以我说,曾国藩根不算不上儒家不过一介国贼而已。

  作者:慕容-蛋蛋 回复日期: 14:36:20
  作者:闹ing 回复日期: 11:43:21
  隔了这么长时间的帖子竟然被偶激活了

  作者:常常低着头 回复日期: 9:35:36
  很久没有拜读这样的好文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