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大天文台将联合预警联合预警 明晚要宣布什么大事

  • 独立军事评论员,IT业观察者

    美国国防部先进技术研究局和空军,似乎都要为在技术上无法取得领先的新时代做准备。这就有意思了,公知们不是说美国掌握核心科技吗?怎么又跑出来一个技术和美国并驾齐驱,乃至更先进的“假想敌”了呢?难不成是俄罗斯么?

  • 对于国内这些技术引进CPU,如果只是引进了国外的源码,但不具备技术能力,最终还是会在市场竞争中落败。曾经各地电脑城里的某些电脑店,靠营销手段从一台电脑里赚到的钱比英特尔赚的多多了,利润率也不比英特尔差。今天呢?

  • 全球都在加码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和材料的研发工作,中国自然也不甘落后。此次,《第三代半导体电力电子技术路线图》的发布,可以帮助行业和企业把握技术研发和新产品推出的最佳时间,帮助政府更好明确技术研发战略、重点任务、发展方向和未来市场。

  • 复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数字技术的确正在使中国经济改头换面,应该说这是移动互联网所驱动的商业新模式在中国获得成功的结果,而非尖端科学技术在中国获得发展的结果。受其影响的并非中国的制造业部门,而是普通中国人的消费模式。

  • 现在的年轻人,很多已经不看主流媒体,主流报纸、电视甚至网站都不看,他会刷抖音,看各种视频网站。在我们这代人看来,无价值无意义的一种娱乐方式长期下去以后,会影响一代人的精神。

  • 在老龄化社会中,年轻的劳动者在组织中占有较低层级的职位,拥有的社会话语权和政治权利较少,掌握的劳动技能较低,可以支配的经济资源也有限。所以,伴随着年轻人数量的减少,创新精神和创业活力都会遭到削弱。

  • 剑桥分析和脸书曝出的丑闻使我们注意到,个人隐私正在被科技公司侵蚀。此类大型科技公司与数十亿用户打交道,每个人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十分渺小的数据点。再加上对于大多数科技公司来说,每个用户都是一件产品,其私人信息可以用于牟利。正因如此,个体的权力被科技公司双倍剥夺。

  • 简单收集一些国外的税负数据,然后进行比较,得出中国比外国的宏观税负水平高、低或者差不多的结论,并据此判断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应该是多少。上述方法作为一个学术比较研究是可以的,但在国家制定大政方针的时候,将此当作决策的依据是不成立的。

  • 现在有太多关于人工智能未来的辩论都忽视了机器和人类合作的潜在之美。我认为,人工智能方面最有成效的辩论并不是善与恶的对抗,而是要看一看创造这种技术的人和机构被灌输了怎样的价值观。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专注政治经济学

    普鲁斯特所细致描绘的人在日常生活对时间的客观流逝的主观感悟,在爱因斯坦1905年“狭义相对论”的“同时性的相对性”之后,似乎受到了“科学”的挑战。“客观流逝的时间”基于人们对无限相继的“现在”的序列的共识。

  • 要举例说明香港的“不先进”,完全可以浓缩在一场约会中。首先带齐“三件宝”——八达通、现金、信用卡;出门搭红VAN、港铁,或打的收硬币;到米其林饭店吃饭,取手写纸质号,站着等位;AA买单时,大家开始翻遍全身搜刮“散纸”凑零头。

  • 下一期你想看什么科技新闻解读,请留言

    2017年即将过去。观察者网照例评选出了今年的十大科技新闻。今年我国在科技领域仍旧好消息频频,可燃冰成为我国第173个矿种;中国超算力压美国,在TOP500和戈登贝尔奖上“双夺冠”。但也发生了许多事情,在提醒和警示我们。

  • 在成功建设运行我国第一台专用同步辐射光源的基础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正筹建国际上最先进的低能区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日前,该光源预研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并正式启动。那么什么是同步辐射?同步辐射到底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应用?

  • 下一期你想看什么科技新闻解读,请留言

    为什么小孩子越来越胖?为什么人群中过敏、哮喘等病症越来越多?权威的答案有很多,但这个角度可能让人耳目一新:剖宫产、抗生素和杀菌剂,这些现代生活方式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威胁孩子的健康。

  •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

    作为中国科学卫星系列的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整整一年。“悟空”身体健康吗?工作业绩怎么样?科学目标实现了多少?找到暗物质存在的证据了吗?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风云学会会长

    在面向专家的技术性文章和面向群众的过于粗浅而往往不准确的文章之间,我们的科普工作存在一个巨大的空档,即面向那些值得科普的读者,准确而生动地介绍科学原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什么叫做“值得科普的读者”?

  • 被西方坚船利炮攻陷的屈辱记忆促使中国不断攀登科技树,并且从偏重应用领域逐渐转向基础研究。在21世纪的科技诗篇中,几乎没什么比中国宇航员踏上火星更象征着中国的崛起——如果有,那恐怕就得数与外星文明的首次接触了。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风云学会会长

    后量子密码术是个活跃的研究领域,但没有在原理层面证明任何一个公钥密码体制可以抵抗量子计算机甚至经典计算机。量子密码术是目前唯一能从原理上证明安全性的密码体制。 公众对量子通信应该有正确的概念,杜绝资本和舆论炒作,才有利于这个行业健康发展。

  • 美国布鲁斯金学会主席、前驻阿富汗美军司令

    我们不需要用先进的机器来计算我们的竞争对手在哪里超过了我们。用肉眼我们就能看到自己的弱点:高层国家计划中人工智能项目的缺乏、科技经费缩减、限制移民等,这一切都在损害我们的竞争力。

  • 北京数码视讯全球投资总裁,《纯电动车拯救世界》

    中兴、华为这两家中国通信业的国际巨头在发展初期都存在港资背景,但为什么那些港资却都没有将产业升级到技术含量更高的层次呢?李嘉诚作为一个精英商人,为什么不会想到借助现在创新的热潮大量投资于中国人的科技创新企业呢?

原标题:世界各大天文台联合预警,明晚上要宣布什么大事件?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北京时间下周一晚10点,将会与NASA联合发布重大消息。

欧洲南方天文台:北京时间下周一晚10点,将会发布重大消息。

清华大学LIGO 工作组:北京时间下周二上午,将会发布重大消息。

澳大利亚OzGrav 团队:北京时间下周二上午,将会发布重大消息。

据估计,全球还有数十家其他天文机构准备同时发布重大消息。

天文圈里已经沸腾了。疯传。所有人都在议论这件事。

目测周一大新闻出炉后,会掀起不亚于第一次引力波事件时候的舆论巨浪。

不过在一片猜测中,Nature 杂志新闻栏目今年8月份的一则低调的官方“传谣”,其实已经泄露了天机。

虽然这事啥情况,我现在已经一清二楚了,但基于自媒体的职业操守,我现在并不能利用我手头已经掌握的保密资料对外发言。那我就先大概编译一下Nature 这篇官方谣言的主要内容吧(包含一些我随手附加的解说)。

这篇谣言发表于今年8月23日——当时我还沉浸在8月21日美国日全食的亢奋与车马劳顿中,所以当时完全没注意到这则消息。

文章说,此前美国的LIGO(以及后来加入的欧洲的Virgo)一共看到三次引力波事件,都是双黑洞并合,不过我们还期待看到另一种类似但不同的现象:双中子星并合。看起来它们都是致密天体的旋进并合,从引力波的角度来说(至少对外行人)看起来是很像的——频率不断提高的一声“鸟鸣”。不过它们之间有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黑洞并合时,真的是黑的,没有电磁波会发射出来;而两个中子星并合时,会在电磁波段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而可以在传统的电磁波望远镜中探测到这起事件及之后的余辉——意思就是说,会发光。

引力波固然很火、固然能拿诺奖,但当下能找到引力波的也就LIGO和Virgo;其他人要想一起玩耍,只能用原来手头有的,主要是电磁波望远镜来进行跟进观测。

所以自从第一次发现引力波事件以来,在可见光、射电、高能等电磁波段跟进LIGO/Virgo引力波事件,看看预测的方向上有没有电磁波段的新的小亮点,成了天文学界竞相争夺的一个圣杯。

今年8月18日,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的J. Craig Wheeler开了“造谣传谣”的第一枪,他在国外社交网站上说:

“LIGO新发现:引力波源,带光学对应体。吓尿!”

一小时后,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的Peter Yoachim在同一个网站上说,这个引力波源的光学对应体位于NGC 4993 星系中,这是一个位于水蛇座的星系,距离1.3亿光年。他还说“初步判断是双中子星并合”。

NGC 4993,来自斯隆巡天的档案数据(所以其中不包含这次事件的光学对应体)

LIGO是一个有着严明纪律的国际合作组织,这样私自发布消息、不顾组织纪律的行为很快就被请喝茶了。之后这两位仁兄要么删除了推文,要么言辞含糊的道了歉。

但谣言既然已经传开,就挡不住好事者的刨根问底。

通过查询公开资料,人们很快发现,在他们发表推文的那几天,世界上很多重要的望远镜都指向了同一个天区——正是Yoachim所说的NGC 4993 所在的天区。

例如,8月17日,美国的天文卫星费米望远镜(Fermi)的伽马暴监测器被一个伽马暴事件触发了:GRB 170817A。

伽马暴是宇宙中极端高能的剧烈事件产生的天文现象。双中子星并合是可以触发这种现象的事件之一。

再如,哈勃空间望远镜公开可查的观测申请显示,有人申请了8月22日和29日的4段观测时间,用来观测由“双中子星并合”带来的“红外辐射”。申请中还顺便解释了这辐射的来源:双中子星并合时会通过r 过程产生大量重元素,这些元素的放射性衰变可以通过红外辐射来检验。

而该观测申请的目标,正是NGC 4993。

天文博客“黑暗之中”8月23日的一篇博文LIGO, Leaks and NGC 4993 中,提到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也在8月19日对这次事件进行了观测,这次事件在钱德拉的网站上被记做“SGRB170817A”——SGRB是短伽马暴的意思。

Nature 新闻说,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VLT)、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波阵列(ALMA)这两台世界顶尖的光学及射电望远镜,也在8月18-19日对NGC 4993 进行了观测。

8月25日,是LIGO/Virgo这个“并网发电”的观测季的最后一天。当天,Nature 新闻在它“传谣”的页面上追加了更新:LIGO/Virgo 合作组织发布了一则看起来像是对这些“谣言”的回应,全文翻译如下:

我们在LIGO和Virgo数据中初步指认出一些非常有希望的引力波事件候选体,并且和天文观测合作伙伴们共享了已知信息。我们在奋力工作,来确保这些候选体是确凿的引力波事件,但我们需要时间来评估置信度,在那之后我们才能把结果向科学界及社会大众公布。我们会在有消息后尽快让各位知晓。

截至目前,引力波圈子的同仁们还是很有职业操守,没有随意向外散播这个大家早已心知肚明的消息。

奈何Nature 这么爱八卦啊。(没错我的意思是这锅我可不背……)

注:Nature 新闻原文中给所引用的消息加注了详实的来源地址,本文中所谓“造谣”“传谣”取谐谑意,并非对Nature 的攻击。

责任编辑人:罗潇 PN1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文台将联合预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