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每句一个字每行多一个字的诗减,都是诗一直减到每句两个字,还是诗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诗歌原理与中国汉语诗歌原理(谭笑).docx 3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5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诗歌原理与中国汉语诗歌原理》谭笑?本文所说诗歌,仅指在任何地方多数人会认为是诗歌,或认为很可能是诗歌的诗歌,不包括某些特定场合被称为是诗歌的诗歌。例如,某诗人的诗歌《生活》,正文仅一个字“网”,若不是诗人以诗歌名义发表在诗集或诗刊里,通常没人认为是诗歌。而该诗以诗人名义发表在诗集或诗刊中,从某种角度说就可以认为是一首诗歌,因为,《生活》一诗被一种特定的行为艺术给诗歌化了。本文所说原理,指仅非常适用于诗歌,而不同时非常适用于其他文体的原理。例如,比喻是一种修辞,诗歌常常用到,但诗歌之外的文体也大量使用,比喻就不在本文论述范畴;又如,真情实感于诗歌极其重要,但散文、小说甚至绘画、音乐,也不能缺失,真情实感就也不在本文论述范畴。一、????????诗歌原理(一)?基本原理1.??????节奏原理节奏,指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例如,火车在行进中发出的“咣当、咣当”声响,不停反复,就是一种节奏。节奏本指声音层面的变化。节指停止,奏指奏响。后来,节奏不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变化和情感的周期变化,乃至生活的周期变化等,都被认为是一种节奏。例如,人们常说的生活节奏等。诗歌节奏原理,指诗歌的语言有鲜明的节奏。例如,《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仅从字数看,《静夜思》每个句子都是五个字,四句构成五个字的反复,构成节奏。平时,我们很少说话句子字数一样多。汉语诗歌,特别是古典汉语诗歌,句子字数大量一样多。为什么句子字数一样多,容易被认为是诗歌呢?因为,一方面我们日常说话也有节奏,但节奏不会如诗歌般整齐鲜明,我们很少连续说字数一样多的句子;另一方面,我们天生喜欢有节奏的事物,有鲜明节奏的事物意味着有清晰的规律,容易把握。诗歌的节奏不只是字数,还包括其他如语音、语义等多个方面。这在后面详细论述,此处暂不介绍。节奏鲜明也不全是诗歌。如顺口溜: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个够;感情铁,喝出血。当然,从广义讲顺口溜也是一种诗歌。只是由于顺口溜在文字形式上、语言风格上,有其俚俗、欢愉等特征,回味性弱,难以产生美好的心灵共振,所以,常被我们排除在了一般意义的诗歌之外。一般来讲,语句越是节奏整齐,语义越是多层次,越有回味性,越能营造出一种氛围,就越容易和读者产生心灵共振,越会被认为是诗歌。诗歌的节奏同音乐节奏有点类似,但又有很大不同:一是义不同,二是音不同。诗歌有语义,可以直接表达思想,音乐没有语义,无法直接表达思想;诗歌声音层面,可变化范围有限,音乐则无比丰富。至于唱歌,大体介于诗歌和音乐之间。注意,歌词广义讲也是一类诗歌,是更适合唱的诗歌。中国古人诗歌和歌词常是一回事。2.??????旋律原理旋律,指一种有规律的,错落有致的连续节奏变化。旋律原本指音乐的连续变化,后来不仅指音乐,还包括了生活社会等其他一切事物的变化。例如,常有人说社会的主旋律等等。诗歌的旋律原理,指诗歌的语音、语义乃至视觉等多个方面,有明显的错落有致的连续变化。汉语诗歌中,最明显的旋律变化是字数变化。例如,《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大家仅看句子字数,就能感受到清晰的节奏变化。如以句子为节奏单位,四字句、六字句、三字句、七子句等不同的句子,错落有致,变化非常有规律。实际上,我们说话也有一定旋律,只是不像诗歌那么鲜明。3.??????音意视觉和谐共振原理诗歌同一般的语言不同,音上通常有鲜明的节奏和旋律,有音乐美;同音乐也不同,有直接的语义;写在纸张等媒介上,也不同于一般的文体,常常分行,有清晰的节奏变化。诗歌音意视觉和谐共振原理,指诗歌音的节奏与旋律和意的节奏与旋律和视觉的节奏与旋律彼此相互作用,产生和谐共振。例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歌前三句中,语句工整,展现了一个个景物片段,节奏非常鲜明。前三句具体到每句句内,则有三个外部非远景,是意的节奏;每个景物都是两个字,两个字算一组,共三组,是三个视觉组的节奏;每两个字两个读音,共三组,是三个二音组的节奏。例如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三个可引起悲伤感到景物“枯藤”、“老树”、“昏鸦”是三个二字组和二音组。三个景物和三个二字组、二音组和谐匹配,在读者脑海里产生共振回响。诗歌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每一句都描写了一个方向的景物,三个句子就写了三个方向的景物,是三个落寞意组的节奏;三句每句共六个字,每句一样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2页18页24页98页22页29页77页30页30页24页别人给我发了一首诗,要我给出每句诗的出处并翻译。求高人指点!-帮帮忙啊~~~~翻译古诗句子,急急急急急!!1_水瓶情感网
别人给我发了一首诗,要我给出每句诗的出处并翻译。求高人指点!
别人给我发了一首诗,要我给出每句诗的出处并翻译。求高人指点!
良辰恨短,佳宴苦散。心若有犀,天涯似邻。美人东去,余音犹在。鸿雁难解,唯待重阳。希望给出每句话的具体攻旦掇秆墀飞峨时法江出处及翻译!谢谢!
良辰恨短,(白居易《长恨歌》“春宵苦短日高企”)只恨团聚的时光短暂佳宴苦散。(王勃《滕王阁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能够见面的盛大宴会也令人遗憾地结束了心若有犀,(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如果我们能够心有灵犀,互相感受到情意攻旦掇秆墀飞峨时法江天涯似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那么即使远隔千里,也像陪伴在身边美人东去,余音犹在。(《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虽然人已离去,但是她的音容笑貌,都一直铭记在我的心间。鸿雁难解,(《汉书》卷五十四……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鸿雁后来成为书信的代称)即使常有书信往来,也难解我的思念之情唯待重阳。(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唯有期待重阳佳节,或许又有见面之期
良辰恨短,(白居易《长恨歌》“春宵苦短日高企”)只恨团聚的时光短暂佳宴苦散。(王勃《滕王阁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能够见面的盛大宴会也令人遗憾地结束了心若有犀,(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如果我们能够心有灵犀,互相感受到情意攻旦掇秆墀飞峨时法江天涯似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那么即使远隔千里,也像陪伴在身边美人东去,余音犹在。(《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虽然人已离去,但是她的音容笑貌,都一直铭记在我的心间。鸿雁难解,(《汉书》卷五十四……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鸿雁后来成为书信的代称)即使常有书信往来,也难解我的思念之情唯待重阳。(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唯有期待重阳佳节,或许又有见面之期
良辰恨短;出自明汤显祖的〈牡丹亭〉,原文是“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佳宴苦散;天下无不散筵席 原句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心若有犀;身无彩凤双攻旦掇秆墀飞峨时法江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天涯似邻;海内存知道,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美人东去;《大江东去 美人》 作者
元 王寂余音犹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出处 《列子·汤问》鸿雁难解:李清照的词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唯待重阳: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良辰恨短: 白居易长恨歌'春宵苦短日高起',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汤显祖<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此处属于化用及借用.佳宴苦散:心若有犀:李商隐'心有灵犀一点通'天涯似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美人东去:李煜<虞美人>'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余音犹在:张炎'余音犹在耳,有谁识、醉翁深意。',李泳'金雁尘昏么弦断,理余音、尚想腰支袅。'
第一句:《宴散》白居易。翻译:时间过得真快,(离别的)宴会将要散去心若有犀:《无题》李商隐。原文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意思你该了解天涯似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下若比邻,这个是友人的,不过根据下文可以看出这个妹子对你有意思;美人东去:《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屌丝羡慕楼主余音犹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个不是诗,是成语。形容声音悠扬,好听经久不率。此处为她对你恋恋不忘,楼主你太迟钝了。鸿雁难解:全文:姐妹重逢互诉衷肠 鸿雁传情难解相思,出自《红楼梦》,表示她对你还抱着期望,等你找她。唯待重阳:&过故人庄& 孟浩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表示她对你的爱(或者友谊,这么理解你可以跳楼了)。全篇都是对你的爱意,羡慕嫉妒恨!好一个古典美女。。。楼主深思!真想给楼主加一句:虞姬虞姬奈若何?
- -。。。。你确定不是情诗????单从字面上可以理解啊。时辰恨短,饭后便散,(这厮舍不得走了。)若彼此心通,论何处仍比邻。伊人已去,最后一句话仍魂牵梦萦。但我们不会解散,若有机会,待你回来。就是说我舍不得乃啊啊啊啊,我想让你回来啊啊啊啊。后会有期啊啊啊啊。
没的,应该是自己写的。给你翻译下奥美好的时间十分短暂。。。等下再帮你,我玩游戏先。根本原因,它期待与你再次相遇
我需要一首古诗,要求:一共十句,每句八字 ------
“山的那边是平原, 平原那边还是山, 山的那边有一条路, 路上有好多大转弯, 人生路上有苦有甜, 人...
帮忙作一首诗~我爱语儿…(要求每句的第一个字都是我,爱,语,儿)谢谢~谁帮出来,外加二十悬赏分 ------
我与天地俱清闲 爱惜长条待少年 语重唤回芳草梦 儿女情怀易得怜 我愿一生长相依 爱子临风吹玉笛 语到...
我想用我的名字组成一首诗,有谁会,每句开头都要是我的名字,宋晨晨 ------
宋玉无愁亦自愁, 晨起盈巾泪莫收。 晨摇玉佩趋温室,
我的名字是任国超,帮我写一首姓名诗,四句话就好_ ------
任重道路远,国家正发展。超越美日欧,鉴此待明天。(藏头诗)
别人给我发的诗句,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笑忘功名事,疏狂撰醉流。我该回复他那句经典 ------
我愿随春风,翩翩绘彩虹 若问何处求,千里送长空
谁给我说一首诗,儿童诗,不下四节,每句至少四句 ------
空中飘洒着雪花, 白袍覆盖着山崖, 小河关上玻璃门窗, 大地展出银色图画。 啊! 冰雪世界, 晶莹、...
答应我 忍住你的痛苦 不发一言 穿过这整座城市 。 这句诗句是海子哪一首里面的? ------
这是海子《太阳与野花》里的诗句,意思是,海子希望对方能从城市的喧嚣痛苦中挣脱出来,去寻找人间的乐土(...帮我把这《祝有明哥生日快乐》作一首诗,每一句诗前面用书面号当中的一个字。
楚天无线||共1个回答
帮我把这《祝有明哥生日快乐》作一首诗,每一句诗前面用书面号当中的一个字。
立即登录,登录后可回答 分享:
所有回答(1条)
祝寿比山神若海有君相伴不枉然明年后年似今年哥哥安康常相随生日快乐献首诗日子越来越顺心快乐常常伴左右乐趣与君常相伴
你可能感兴趣的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3我的图书馆
离合谜诗与离合诗都是谜,共同的特点是与猜谜无关的文字较多,比析字诗的诗味更浓。但离合诗以诗为主,一般四句或六句才组合成一个字,格式比较固定。离合谜诗则一般一句就是一个字甚至两个字。离合谜诗的字根特点是每句第一字是要离合的字(字根),后面是对这个字进行离合。谜语构造没有析字法严谨,除了关系字外,还有许多与要离合的字本身无关的文字(衬字)。宋朝时,有一个姓尹的县令,作尽了坏事,当时有人作了首《尹字谣》曰;
伊无人,羊口是其群,斩笋头,灭君口,缩尾便成丑,直脚半开门一根长撬杠,扛个死尸灵
此诗前六吨句句影射“尹”字,后两句合起来隐示“尹”字,拆字拆得绝妙。
宋人胡仔《苔溪渔隐丛话》记载了一些有趣的逸事:郭忠恕针对聂(聂)崇义的姓,写了一首析字诗:近贵全为聩,攀龙即是聋,虽然三个耳,其奈不成聪。
聂崇义则以郭忠恕的名,析字反嘲之:"勿笑三个耳,全胜畜二心。"
饶平县文明塔于清康熙四十七年(一七○八年)竣工后,曾镌一石碑,上题「新事隐语」,碑文是首五言诗:
天高一望空,水至青如许,悬看本无心,贪多贝应去;横目点离州,廊上开新宇;竿头竹已非,水草翻无羽;同船话相告,土草合为侣;健儿欠夫人,木侧堪乔举。
这原是一首谜语诗,大意是:大清县令四川郭于蕃造建桥
隐“心”字字诗;
闷来时只索去门前看,意中人为什么音信悬悬?怒伊行全不把奴留恋。思量究竟无头脑,憔悴容颜减半边。望神明发一个慈悲,方才了却从头愿。
每句经减字后都含“心”字。
李圣许作隐“月”字诗云;
俏冤家,切莫做小人行径,许佳期其实不曾。我若肯时也不止在如今肯。空为我腰枝减一半,镇日里无主恨青春。待明朝日落时辰,也再休要閒去门前等。
杨南丰隐“门”字诗云;
倚阑干,东君去也!霎时间,红日西沉。灯闪闪,人儿不见;闷恹恹,少个知心。
秦少游拆“苏”字求婚的故事。
相传苏东坡一日问好友秦少游是否有意中人,秦少游心仪东坡之妹(苏小妹)却不好意思说明,就作词一首
园中花,化为灰,夕阳一点已西坠。相思泪,心已碎,空留马蹄归。秋日残阳萤火飞。
苏东坡一听,忙笑呵呵地说:“此事包在为兄身上”。原来秦少游所咏这首词表面上是在描绘景物,却寓含了一个“苏”字,写景抒怀,兼谜语,富有情趣。
据传说,有一天苏东坡到一寺庙蹓跶,听说该寺庙里的住持贪鄙好色,品行不端,便心生厌恶。而那住持对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却礼敬有加,招待甚周。临别时,主持死乞白赖地向苏东坡求字。本来苏东坡对住持的厌恶还没有机会发作,现在住持求字,便展纸磨墨,挥笔疾书一联,曰:
日落香残,去掉凡心一点;火尽炉寒,来把意马牢拴。
那主持不通文墨,竟将此联高悬中堂,许多文人见了皆捧腹大笑。原来此联是两个字谜,谜底乃“秃驴”二字。
闲书中有一段,颇与苏大学士的对联同趣———
书曰:某文士落魄时,遭其旧友一和尚的势利白眼。后来文士贵盛,该和尚又前来趋奉。文士遂在和尚的一幅影像上题诗云:
一夕灵光出太虚,化身人去意何如;秋月不用炉中火,凡子心头一点除。
和尚不解其意,把这幅影像挂了一年多。后有人识之,告诉和尚说,诗中隐“死秃”二字(一、夕加去人之化为“死”;秋去火为禾,凡除一点为几,合之为“秃”)。和尚方恍然大悟。
唐代乾符末年,有客访僧,僧人不理,客人题门而去,诗云:龛龙去东海,时日隐西斜。敬文今不在,碎石入流沙。
观赏一番之后,一僧忽然有悟,原来这是一首析字诗,意思是“合寺苟卒”。
洪门中有一段著名的拆字诗,隐含“金兰结义”四字:
我王脚下两堆沙,东门头上草生花,
丝线穿针十一口,羊羔美酒是我家。(注:萧一山:《近代秘密社会史料》,第129页。按,头句中的“我”字一作“人”字。)
明朝的徐阶,是嘉靖进士,聪明而又有文采。他曾作过一首诗,把“嘉靖”二字拆开,为皇上歌功颂德。士本朝堂一丈夫,口称万岁与三呼。一横直亘干坤大,两竖斜飞社稷扶。加官加禄加爵位,立纲立纪立皇图。主人幸有千秋岁,明月当天照五湖。
如果把带点字及意思“拼”起来,就是“嘉靖”二字。
拆合字诗谜 亦梦亦醒
一朝月落伟人去,玉罐加盖藏金银。情义为重人又归,甜哥一曲伴丝琴。(歌唱演员——韩宝仪)
注 : 拆字诗
诗人、画家萧墅先生写了一首意为“刘冰庵篆史印痕集”的拆字诗赞曰:
卯时金刀酉时看,一点清水滴砚边。广厦黄昏淹水去,竹林七贤勿道缘。半口人寰丈夫气,仰天觑然盼人怜。病夫垠方未入土,佳期木星列罡南。
有一组一到十的谜语,无论用诗的形式或词曲形式都很不错。
理发行业作了一首数位隐语诗,请看:
百万军中无白旗(一),夫子无人问仲尼(二),霸王失去擎天柱(三),骂到将军冇马骑(四),吾今不用多开口(五),滚滚江河脱水衣(六),皂子常时挂了白(七),分瓜不用把刀持(八),丸中失去灵丹药(九),千里送君终一离(十)。人们理完发,内行的一听这首打油诗,就明白交多少钱了。
百万军中卷白旗,天边豪富少人知。秦王斩了余元帅,辱骂将军失马骑。吾被人言欠口信,辛苦无干枉自吠。毛女受刑腰际新,分尸不得带刀辟。一九妙药无人点,千载终须一撇离。
十句话的谜底,分别是一到十
宋代女诗人朱淑贞的《断肠谜》:
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这着诗每一句都是一个字谜,全起来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身世坎坷的清代满族女词人顾春,是某皇室子弟的侧室(小老婆),她的《玉房怨》深沉地抒发了元宵之夜独守空闺的怨愤心情:
元宵夜,兀坐灯窗下。问苍天,人在谁家?恨玉郎,全无一点直心话,叫奴欲罷不能罷。吾今舍口不言他。论交情,曾不差。染尘皂,难说清白话。恨不得、一刀两断分两家。可怜奴,手中无力能抛下。我今设一计,教他无言可答。
这首词也是诗谜,谜底藏在如泣如诉的字里行间:第一句,“元”字去掉“兀”是一;第二句,“天”字不见了“人”是二;第三句,“玉”字“无一点直”是三;第四句,繁体“罢”(罢)字没有“能”是四;第五句,“吾”字“舍口”是五;第六句,“交”字“曾不差”即不要“X”,是六;第七句,“皂”字“难说清白”即不要“白”,是七;第八句,将“分”字“一刀两断”是八;第九句,“抛”字没有了“才”和“力”,是九;第十句,“计”字“无言”是十。
类似的一首诗:好元宵,兀坐灯光下;叫声天,人在谁家?!恨玉郎,无一点直心话;事临头,欲罢不能罢。从今后,吾当绝口不言他;论交情,也不差。染成皂,说不得清白话;要分开,除非刀割下。到如今,抛得我才空力又差;细思量,口与心儿都是假。这一首比起朱淑贞的那一首,也并不逊色,尤其是“染成皂,说不得清白话”,“细思量,口与心儿都是假”,实在令人叫绝。
怨妇恨 [清]?弘 历
下珠帘焚香去卜卦,问苍天,侬的人儿落在谁家?恨王郎全无一点真心话,欲罢不能罢。吾把口来压!论文字交情不差。染成皂难讲一句清白话。分明一对好鸳鸯,却被刀割下。抛得奴力尽手又乏。细思量,口与心俱是假。
谜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据说,这首词出自乾隆皇帝笔下,看似一个女子的绝情词,实际每句都含着一个数字,十句话从一写到十。第一句“下”去掉“卜”就是“一”;第二句“天”落下了“人”就是“二”字;第三句“王”“无一”是“三”;第四句繁体“罢”去掉“能”是“四”;第五句“吾”去了口是“五”;第六句“差”即“乂”,“交”去了“乂”是“六”;第七句染黑了就去掉了白色(皂:黑色), “皂”去“白”是“七”;第八句“分”割了下部是“八”;第九句“抛”去了手(扌)是“九”;第十句“思”去了“口”和“心”是“十”。从一到十共十个数字,就这样被巧妙地安排在一首情辞俱佳、通俗易懂的情诗里。
相传清朝慈禧太后.闲来无事、喜欢作字谜诗。 —天她觉得无聊,邀些大臣到御花园赏月品茶、大臣们跟着来到了花园入座赏月品茶,有的也即兴吟上几句诗。但是慈禧认为这样不足助兴。于是提出今晚对字谜诗,大医们一听都唯唯遵命。慈禧见大家欣然同意。便说:“今晚由我先吟—首诗谜,先猜到者再反其谜底.吟出诗谜来。”大家默许。慈禧的诗谜是:
灯儿下,金钱卜落这心事,一一难抛,春来了.人日俱渺,欲罷不能了,吾心好焦,无口不能告。奸相交有了上梢无下梢。玉皂何须白?分瓜不用刀。 从今日,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不如撇却了好
有的说这诗谜制得好、也有的琢磨着谜底是什么。这时有一个姓李的大臣说:“太后,你的谜底我已猜到了。”慈禧太后听说猜着了,甚为高兴。说:“请讲出谜底来。”大臣说:“我有一谜正好反射你的谜底。”太后更加兴奋,忙催快快道来。大臣清清嗓子.吟道:
思想起,无心无口好,看旭日,不见日升高。分明是,情丝被刀割掉。老人撇入土,寿星高照。交心日,不见郎赠柳叉条。梧桐树,夜半木口梢。人倒运.買珍珠反将宝贝掉。玉人儿,无直心一点泪儿抛。天天盼,却无人儿到。望大路,人影儿见不着。
流传于民间的《怨妇恨》,可与柳亚子先生的制谜诗一较短长:
与子别了,(一)天涯人不到。(二)盼春归日落行人少,(三)欲罷不能罷,(四)你叫吾有口难分晓。(五)好相交你抛得我有上梢没下梢。(六)皂热难分白,(七)分手不用刀。(八)无人不为仇,(九)千相思还是撇去了好。(十)
当你破解了这首诗谜后,肯定会为此诗谜构思之奇巧所折服。
十字诗(离合) 月光流星雨
百篇斗酒多白话天下无人休惊怕秦风古意余不下罢!任江山豪气去愁煞吾本狂狷口莫开飒立下随风徘徊皂白分明人不解真心意直教人难猜旭日东升自伤心华景此时化做梦里关情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何人经商出远门,河水奔流不见影。千柯木材火烧尽,百舸争流舟自沉。谜底:可
王安石任宰相时,一位老木匠为他设计了一套宅院。老木匠拿来模型请王安石过目。王安石看后频频点头,但又在模型的后花园墙壁正中处题了首诗:
倚阑干柬君去也,霎时间红日西沉,灯闪闪人儿不见,闷悠悠少个知心。
老木匠思讨片刻,恍然大悟,立即修改了模型。王安石再看,果然更加满意。原来这是一首谜语诗,每句的谜底都是“门”字。意思是请老木匠在后花园加个门。诗中藏迷、谜中有诗是明清以来文人墨客的一种文字游戏,也是考核一个人真才实学的依据。清代山东名士王渔洋宴请当地诸生,从中选拔贤才,特拟诗谜一则,即席试猜,诗曰:“崔莺莺失去佳期,老和尚笑掉口齿。小红娘没有良心,害张生一命归西。”谜底:打一字。诸生竞相猜测,皆未中。这时站起来一位老者,他用手指了指远处隐隐的山峦,朝王渔洋莞尔一笑。王渔洋深惊其才,下位执其手笑道:“君有奇才,惜未及第,但日后必名扬……”当时便留住此人并结为至友。这位老者就是清代大文学家《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他满腹珠玑,只因主考舞弊,以致屡试不中,遗恨终生。此次应对,他并没有口答,而是指了指远处的高山,王渔洋已会其意为“巍”字,切中谜底。首句“崔莺莺失去佳朝,崔字失佳是个山”字。第二句“老和尚笑掉口齿”,和字无口是“禾”字。第三句“小红娘没有良心”,娘字无良是“女”字。第四句“害张生一命归西”,死而为“鬼”字。“山、禾、女、鬼”组合起来成一“巍”字。蒲松龄哑语猜谜,可谓绝妙至极。
有一首词谜,谜面简直是一段《两厢记》的故事,读起来蝇娓动听,引人人胜:
普救寺。草离离,空花园,或借栖;夫人有病头难起;一炷香,卜神祗;薄暮日西沉;虽有约,负佳期,张生长别离;错认了白马将军至矣!
谜底是猜《孟子》里的一句话。它也是采用离台手法扣合,每个分句扣一个字:“普”字离草头,为“晋”字;空“园”栖“或”,为“國”;“夫”字不抬头,为“天”字;“一”下加“卜”字,为“下”字; “暮”字去“日”,为“莫”字;“张”字去“长”、加上“虽”,使成为“强”字;错认“马”字为“焉”字。合起来便成了《孟子》中梁惠王说的一句话:“晋国天下莫强焉。”
民间的另一首诗谜与《怨妇恨》属同一个类型:
颠倒不自由,(甲)反哄了鱼儿上钩。(乙)两人便把一人丢,(丙)可惜人心不应口。(丁)要成就终难成就,(戊)一点儿把不到心头。(己)欲问平康将八字推求,(庚)薄幸人藏头十分露丑。(辛)任他人去恨悠悠,(壬)兴发时抛却弓鞋懒绣。(癸)
两诗虽然拘于形式,必须一句暗射一字,但却字字幽怨、声声缠绵、情真意切,两诗比较读来,能更好地品味中国文化的清新、隽永和博大精深。
颠倒没来由,(甲)十事九不就,(乙)两人同出一人休。(丙)可意儿难开口,(丁)算佳期成了又还勾,(戊)巴不得一点在心头。(已)莫向平康去小求,(庚)幸书来无一语,(辛)任人儿要丢弃,(壬)一发把弓鞋罢绣。(癸,此字字形稍差)
古人还用曲牌名制作字谜,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名:
好事近半夜女儿生,(子)更漏子听鸡呜,(丑)下山虎伏神光迟,(寅)香柳娘抛闪木兰亭,(卯)点绛唇掩却樱桃小口, (辰)十二时刚轮一半夏初临拨草来寻,(巳)朱奴儿藏头不见人儿面, (午)珍珠帘将玉人半掩形和影,(未)二郎神告退衣巾,(申)沽美酒点水无存, (酉)越凭好走向花丛觅弹子,(戌)耍孩儿半刻须分。(亥)
每句的前三字是曲牌名。这里的“二郎神告退衣巾”(申)有些字形的毛病,“神”的偏旁是“示”,不是“衣”。
一日思君十二时,(指十二地支代十二时辰)
仔细思量人儿无赖,(子)便扭做私情也非奴不才,(丑)夤衣怎挨今夕撇奴不睬,(寅)当年析柳料此际已成柴,(卯)既蒙辱爱怎把寸衷丢开,(辰)这卷书藏头露尾难猜,(巳)许多时候无言耐,(午)把朱鞋抛撇懒铺排,(未)畅好恩情容易败,(申)弃一饮如泥睡醒来,看星儿稀暗灯还在,(酉)想姻缘成不到这半勾儿,(戌)也是命当该不言了却相思债。(亥)有人写过一首《寸香词》,十分有趣:好良宵,结合谐,女娘去得快。扭着了,又把手儿放开。演出百般态,有琵琶也弹不出流水来。柳腰轻摆,斜倚栏杆外,又将那木槿花儿摘下来。振精神,步香阶,不见那秀才已进书斋,怎奈她小脚儿不敢轻抬。许下佳期,又把前言改。朱颜瘦损,一股金钗懒向头上戴。神前盟誓永合谐,身边解去衣和带。酒醉颠狂,渴极了,哪有三杯水来解?成亲后,心中钩后一点相思债。刻骨镂心莫忘怀,身边哪有刀儿在?
这首藏头拆字诗,把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戊亥”十二个字都藏在每一句句首或句中,通过词的叙述,将一对恋人欲言又罢,欲舍不能的微妙心理表现持淋漓尽致,读后真是妙趣横生,令人叫绝。
古月照水水长流, 水伴古月度春秋。留得水光昭古月, 碧波深处好泛舟。谜底:湖。
李白才字泣鬼神, 诗文渊博独超群。四方漫游遍中国, 入水捞月是传闻。谜底:激。(此诗每句第二字嵌“白文方水”四字,乃“激”也。)
拆字诗 明 佑山
曲川地可耕,长刀砍低树。元来腹有文,军口三十去。
原题为《拆剿寇字》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笫一个字是马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