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化妆品商标类别

7天内自动登陆
没有账号?
第三方登陆
10大国际巨头护肤品实力PK 中国第1品牌在谁家
面对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在逐渐加强,这里成了各大护肤品大牌的“必争之地”。2016已经过去,这场大战到底谁才中国市场是第一品牌?
NO.1:欧莱雅中国
在华品牌数量:22
中国市场年销售额:149.6亿元(2015年)
护肤品牌数量:&10
战斗力评估:10000
2015年,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区实现了149.6亿元的销售额,成为中国市场第一品企业。而中国市场,也连续5年每年为欧莱雅集团贡献100亿元以上的销售额,成为欧莱雅集团全球第二大市场。
欧莱雅在中国是第一彩妆企业,同时也是第一护肤品企业。那么欧莱雅在中国护肤市场的战斗力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别的咱不说,中国市场第一护肤品牌、中国市场第一高端护肤品牌、中国市场第一男士护肤品牌分别是谁知道么?巴黎欧莱雅,兰蔻,巴黎欧莱雅男士!统统都是欧莱雅家的。
除此之外,欧莱雅在中国还有科颜氏、碧欧泉、薇姿、理肤泉、修丽可、赫莲娜一众干将,这些品牌在相关细分领域都能独当一面,并拥有广泛的市场影响力。比如薇姿和理肤泉是中国市场药妆领先品牌,而科颜氏在中国市场仍然保持着快速的增长,且今年上半年跻身进了百货渠道品牌前10(中数据)。
No.2:资生堂
在华品牌数量:15
中国市场年销售额:70-80亿元(2016年预估)
护肤品牌数量:8
战斗力评估:7000
今年前3个季度,资生堂公司在中国市场实现了885亿日元(约合57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16.7%。而据资生堂方面预估,今年中国市场业绩将得到10%左右的增长,这意味着2016年资生堂中国市场销售额或达130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合77亿元。
虽然资生堂并没有公开护肤板块的销售业绩,而且资生堂的护肤品牌大都带有彩妆产品线,但是从其市场表现,我们可以窥见其护肤品类的实力。
在中国市场,资生堂拥有主力高端护肤品牌蒂思岚、茵芙纱和资生堂,且大众线拥有Za、泊美、悠莱等。这些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不可谓不大,例如,欧珀莱是曾经的三欧品牌之一,2015年在百货渠道能排在护肤彩妆品牌前3(中怡康数据)。
与此同时,资生堂在CS渠道也拥有十足的影响力,不仅以泊美、悠莱等品牌培育了CS渠道的品牌化发展,而且还将蒂思岚等中高端品牌引入其中。
资生堂旗下纯彩妆品牌只有一个心机彩妆进入了中国,但是其表现一直不温不火。相比之下,还是护肤品类最为突出。
No.3:爱茉莉太平洋
在华品牌数量:8
中国市场年销售额:40亿元以上(2015年估测)
护肤品牌数量:6
战斗力评估:5000
有业内人士估测,爱茉莉太平洋2015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约在40-45亿元人民币左右。今年前3季度,爱茉莉太平洋整体美容化妆品业务收入约合3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23.7%。中国是爱茉莉太平洋增长最快的海外市场,我们对中国市场按照50%的增长率(2015年亚太市场增长率是51.5%)来计算的话,或许爱茉莉太平洋今年在华能达到60亿元左右的营收。这个数据做个参考,不准确也不碍事。
爱茉莉太平洋在中国的护肤品牌包括雪花秀、兰芝、IOPE、梦妆、悦诗风吟、赫妍等,这么说吧,爱茉莉太平洋的5大全球品牌中,只有一个伊蒂之屋是彩妆品牌,而伊蒂之屋在中国目前仅有50家左右的门店。虽然如伊蒂之屋、赫妍、兰芝、IOPE等品牌多多少少带有彩妆线,但可想而知爱茉莉太平洋最强势的品类是护肤。个人护理用品只有个进来不久的吕,就不说了。
今年以来,悦诗风吟在中国开出了第300家店,而雪花秀的店铺数量也突破了100家。在百货渠道,今年上半年悦诗风吟和兰芝双双进入了品牌前10,市场份额均达到3%以上,并使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称为中国百货渠道的一匹黑马。
No.4:雅诗兰黛
在华品牌数量:15
中国市场年销售额:42亿元(2015年推算)
护肤品牌数量:7
战斗力评估:4000
跟欧莱雅、资生堂等巨头相比,雅诗兰黛的护肤品实力显得要弱不少。要知道,雅诗兰黛集团全球各大业务板块中,护肤品板块仅占41.42%的比重(2015财年),相比之下,彩妆都能达到39.85%,与护肤品几乎持平。演算一下雅诗兰黛护肤品类在全球市场的销售额,差不多45亿美元。
据雅诗兰黛集团在2015年中的财报披露,中国市场是雅诗兰黛集团第三大市场。而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到雅诗兰黛集团总销售额6%左右,算一算,2015年有约6.5亿美元。如果我们再刨去彩妆品牌魅可、芭比波朗和汤姆福德三大彩妆品牌以及一众香水品牌……雅诗兰黛集团在中国布局有15个品牌,其中护肤品牌数量还不到一半。
不过我们不能单以销售表现去对比欧莱雅和资生堂等企业,毕竟雅诗兰黛是全球第一高端化妆品企业,其在中国布局的护肤品牌,也均是高端线的,如雅诗兰黛、海蓝之谜、悦木之源、倩碧等。高端线不如大众线那么容易上体量,但这也足以看出雅诗兰黛集团在中国高端护肤市场的影响力。
比如旗下主力品牌雅诗兰黛,在2016年上半年中国百货渠道品牌份额中排名第
2,市场份额达到了8%。而在电商渠道,雅诗兰黛也是外资品牌中的一大劲旅,2016年双十一,雅诗兰黛进入双十一亿元俱乐部,单日销售额过亿元。
当然,资生堂、欧莱雅和爱茉莉太平洋在CS渠道多多少少还有些战斗力,至于雅诗兰黛嘛……
No.5:宝洁
在华品牌数量:14
中国市场年销售额:350亿元以上(2015年估算)
护肤品牌数量:2
战斗力:3500
宝洁是中国市场销售额第一的日化巨头,2015财年,根据宝洁的官方数据,宝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约占全球销售额的8%左右。不过近一年多宝洁在中国出现了下滑,而以不超过10%的降幅来计算,宝洁在中国市场的年销售额至少也在350亿元以上,是欧莱雅的2倍以上。
不过,宝洁的销售额大多由洗发水等个人护理用品贡献。随着近年10月宝洁向科蒂出售了旗下40余美妆品牌,宝洁旗下仅剩下两个护肤品牌――玉兰油和SK-II。
不过这两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绝对不容小觑。在2014年,玉兰油和SK-II双双进入中国百货渠道护肤品牌销售前10。近年双十一期间,SK-II在天猫旗舰店也获得了过亿元的单日销售额,跻身亿元俱乐部。
玉兰油不仅是中国市场昔日的“三欧品牌”之一,而且在百货、电商、专营店和商超等多渠道都有较大的影响力。SK-II以一瓶神仙水打开了中国高端护肤品市场的局面。今年上半年,SK-II做了一次“她终于去了相亲角”的话题营销事件,更是使SK-II品牌的形象和销售额得到巨大提升。
不过今年上半年,玉兰油和SK-II双双跌出百货渠道Top10护肤/彩妆品牌阵营。更为让人担忧的是,玉兰油在中国已关闭约30%的柜台,这部分柜台约占5%的销售额。
No.6:LG生活健康
在华品牌数量:8
中国市场销售额:未知
护肤品牌数量:5
战斗力:3000
我们都知道,LG生活健康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是牙膏品牌竹盐,但是LG生活健康在中国护肤品市场的战斗力并不弱,尤其是近两年来。
LG生活健康2015年能达到近300亿元的销售额,体量与爱茉莉太平洋十分逼近。这样一家大型化妆品企业,在中国市场布局的护肤品牌定然不可能只有一个。2006年引进后,2007年引进秀雅韩,2008年引进菲诗小铺,今年又引进了苏秘37°,LG生活健康在中国已有覆盖高端到大众定位的5大护肤品牌,涉及百货、CS、单品牌店和电商等多元渠道。
虽然我们并不清楚LG生活健康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大致是多少,但是从这些品牌的市场表现来看,着实也是爱茉莉太平洋的劲敌。
LG生活健康引入中国市场的第一个护肤品牌是蝶妆。在定位百货渠道时期,蝶妆最高峰时年出货号称达到7亿元。而后蝶妆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将CS渠道作为核心渠道之后,蝶妆又在2012年至2015年间保持每年100%以上的增长。
菲诗小铺在中国市场的单品牌店数量,甚至比悦诗风吟还要多;后不仅在中国高端百货已广泛撒网,如今还成为电商上不可避谈的高端护肤品牌;苏秘37°因代购而火,如今进入中国市场后,已渐渐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在韩流还未退去之时,我们永远也不要忽视任何一家韩国大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战斗力。
No.8:强生
在华品牌数量:7
中国市场年销售额:不详
护肤品牌数量:4
战斗力评估:2500
说起护肤品,人们很难想起国际医药巨头强生也是一个在护肤品类上很强势的企业。事实上,根据2015年财报,年销售额超过4500亿元人民币的强生公司,其个人护理产品销售总额达到890亿元。2014年,其全球护肤品类销售额也超过37亿美元(约合257亿元人民币)。
具体到中国市场,其官网可查询到的个人护理品牌共有7个,其中有4个属于护肤品牌。其中可伶可俐虽然近年来已被市场边缘化,但强生靠着在中国市场收购而来的大宝,就足以使其在护肤品市场站住脚跟。
数据显示,在2012年,大宝全年销售额接近14亿元。虽然大宝被收购后数年间没有大的市场动作,而且媒体也指出其市场份额逐年下滑,但今年,大宝密集推出包括男士产品在内的多个新品,并开始转向年轻化。不论如何,大宝多年积攒下来的资源也绝不容人小觑。
除了大宝以外,强生还在中国拥有露得清、强生美肌等护肤品牌。据悉,光在渠道,露得清2013年就能获得2.6亿元的销售额了。
No.8:拜尔斯道夫
在华品牌数量:6
中国市场年销售额:40亿元左右(2014年估测)
护肤品牌数量:3
战斗力:2000
提及拜尔斯道夫,第一个会想到的大概是妮维雅。妮维雅作为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护肤品牌之一,早在民国时期就进入了中国。而目前,妮维雅是中国市场大众护肤品类中的佼佼者,妮维雅男士也成为中国市场三大男士品牌之一。
不过在中国市场,拜尔斯道夫的护肤品牌仅为妮维雅、莱珀妮和优色林三个。有数据显示,拜尔斯道夫2014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约为40亿元左右。而其中,收购而来的舒蕾在2015年已经达到10亿元年销售额。另据媒体报道,妮维雅2015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超过15亿元。此外,贵妇品牌莱珀妮和药妆品牌优色林在中国市场并不算好。
因此,整体而言拜尔斯道夫的护肤板块战斗力稍稍偏弱。
No.9:LVMH集团
在华品牌数量:10
中国市场年销售额:不详
护肤品牌数量:3
战斗力评估:1000
娇兰,迪奥,玫珂菲,纪梵希,馥蕾诗……LVMH在中国市场的美妆品牌中,掰掰手指头,好像只有馥蕾诗可以算一个护肤品牌,其余品牌无一不是以彩妆和香水著称于世的。当然,如迪奥、娇兰也带有很多护肤品线,且护肤品占比也很高,但我相信人们对它们的印象还是以香水和彩妆更为突出。
馥蕾诗2012年才进入中国市场,而目前其在官网上可查询的专柜数量仅有29个。有数据表示馥蕾诗2015年的单店产出约为1100多万元,这意味着馥蕾诗在中国市场的年销售额约为3亿元。
另据了解,迪奥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为22亿元,除去彩妆(欧睿数据:2014年在中国彩妆市场份额为2.8%)、香水,护肤品类应该还有所剩余。综合考虑到迪奥和娇兰护肤品系列的影响力,如娇兰御庭兰花系列在贵妇级别中绝对有一席之地,我认为还是能够达到1000。
No.10:花王
在华品牌数量:8
中国市场年销售额:500亿日元(2015年)
护肤品牌数量:3
战斗力评估:800
花王是日本第一大日化企业,比资生堂的销售规模还大高一个身位。但是在化妆品领域,花王还是稍弱于资生堂。具体到其1993年就进入了的中国市场,更是被资生堂拉开巨大差距。
在今年以前的四年时间里,花王是将中国业务委托给上海家化负责的。明年起,上海家化与花王的合作将不再延续,花王将自主运营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
据人民网报道,2015年花王中国实现了500亿日元的发展目标,这意味着花王2015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或达到29亿元(按最新汇率折算为人民币)。
而在中国市场,据花王官网显示,其在中国市场一共有8个日化品牌,其中护肤品牌为碧柔、珂润和碧柔男士3个,且它们均已进驻屈臣氏等渠道。虽然不知道这些业务的具体销售成绩,但相比于旗下的妙儿舒纸尿裤、乐而雅卫生巾等更为知名的产品,而且,2013年碧柔在屈臣氏系统排在第30名开外(小道消息),其护肤品战斗力可想而知。
不知道如果当年嘉娜宝不出白斑事件,情况是不是会不大一样。
(来源:品观网 作者:龚云)
你可能会喜欢:
新闻24小时关注榜
浙公网安备 82号浙B2- 版权所有 & 浙江易合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想画一只鲸)
(想画一只鲸)
(想画一只鲸)
(想画一只鲸)
(想画一只鲸)
第三方登录:化妆品十大品牌_化妆品排行榜→十大品牌网
十大大众化妆品品牌榜中榜,化妆品哪个牌子好&lt2017&gt
以上数据名单由几十项数据统计计算系统自动生成,排序不分先后,仅提供给您作参考。
品牌网店 销售服务网点
关注指数:
信用指数:
巴黎欧莱雅旗舰店由上海聚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产品涵盖男女士护肤品、专业彩妆、洗护染发等;产品...
关注指数:
信用指数:
Olay官方旗舰店主要销售爽肤水、精华乳、保湿霜、面膜等护肤品,店内护肤产品丰富,无论是Olay新生...
关注指数:
信用指数:
美宝莲旗舰店主要销售唇膏、BB霜、睫毛膏、粉饼、口红等,彩妆产品种类齐全,涵盖底妆、眼部、唇部、指甲...
关注指数:
信用指数:
佰草集官方旗舰店在线销售精华液、洁面乳、乳液、隔离防晒霜等,店内护肤品种类丰富,涵盖太极养美、新七白...
品牌招商 企业评论
精华专题 知识大讲堂
热点聚焦 名人/访谈
十大数据是企业品牌信用指数(见会员等级和服务)以及几十项数据统计计算真实呈现的结果,无需企业申请申报,不存在评定评选的过程,企业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无偿服务于广大消费者 |
本页面内容不代表十大品牌网观点或支持购买,仅提供参考使用 | 查询数据是为了消费者选购到市面上最好的品牌(品牌消费),不是认定认证,不是竞价排名,不是表彰评选,不是评奖评比 |
R/TM/C图形文字为公司或相关单位商标版权,受法律保护 请勿转载 | 复制请注明出处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本站名单(数据),认准唯一正宗谨防假冒!
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妆品属于几类商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