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应该怎样培养女孩子的性别意识的发展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282;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afp/door/;ap=285;ct=pu=4c451ece10ff899d0001;/?\"&&\/SCR"+"IPT&");&/SCRIPT&
怎么培养男孩子的性别意识
来源:华夏出版社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afp/door/;ap=284;ct=pu=4c451ece10ff899d0001;/?\"&&\/SCR"+"IPT&");&/SCRIPT&
  据德国儿童行为学家的一项专题研究表明,大约有6%的男孩在其上中小学,甚至进时,会表现出程度不等的&娘娘腔&,而且其中有一半在其成年后仍表现得&奶油味&十足。  所谓&娘娘腔&,指的是男孩在行为上某种程度的女孩化,表现也因人而异,不尽相同,其中较典型的有:说话爱发嗲,走路踩&碎步&,举手投足间动作忸怩,爱跟女孩子玩等。一般来说,&娘娘腔&并不一定会像有些人想当然地认为可能导致同性恋,但却可能给男孩心理上的健康成长带来某种程度的负面影响。  曾经有一位网友写过这样一篇帖子,它或许会给我们一些警示:  &我的外表、身材和女的一模一样,走路也是,从小到大都被别人取笑&娘娘腔&&人妖&之类的,我的身边没有一个朋友,也没人愿意和我交朋友。现在毕业了,尽管我很努力地改变自己,把自己打扮得MAN点,虽然动作是改变了,但是外表和身材却改变不了。出来工作后,我天天都被一些老女人在背后议论。我很烦,很郁闷,很不开心。我总是恨她们为什么这样对待我,我自己也不想这样。我天生外貌就那样,那叫我怎么办?所以我很痛恨她们,她们说我的时候我也会还击她们,骂她们死老太婆..为什么我的命运这么惨,为什么我不能像其他男生那样过正常的生活,为什么我的父母要把我生成这样?&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父母搭建的温柔陷阱。长辈的过度关心和温柔软化了孩子成长应有的个性和棱角。有些父母喜欢把男孩当女孩养,给他们扎小辫、戴小花帽、穿裙子等。此外,许多孩子都是在母亲、奶奶和姥姥的怀抱中度过学龄前时光的,等到上了幼儿园、小学,也都以女性老师居多,这种从女性怀抱中走出来的男孩,大都不自觉地以女性形象来规范自己,性格做派也在潜移默化中向女性靠拢..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法自然&,如果把这一观点用在教育上,那么,它指的就是要按照男孩、女孩的生理差异进行差别教育。通过性别定位、性别差异、等来培养男孩的性别意识。差别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男孩自然健康地成长。因此,我们对男孩的教育与培养,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男孩的成长规律,根据不同性别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进行不同的训练,有侧重地挖掘男孩的潜能。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正确地对男孩进行性别教育呢?  1.给男孩创造一个良好的性别环境  要对男孩进行性别教育,家长首先要做好性别榜样。一般来说,父母是男孩性别的启蒙老师。男孩都是通过父母认识自己性别的。如果父母在家庭中扮演不同但正确的性别角色,那么男孩就会很自然地接受父亲的影响并认同父亲,女孩则会认同并母亲。  2.让男孩明确他的性别特征  可以在取名、着装、生活用品的选择上进行规范,以便日后让男孩形成正确的性取向意识。在男孩稍微长大一些,能听懂言语的时候,家长应该将性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如在洗澡、着装、修整发型和等方面要有明确的性别区分,从而让男孩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学会接受大自然、热爱人类,认识生命的本质。男孩的性认知是在一种很自然的情况下完成的。  3.让男孩自己的身体  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如洗澡、睡前,很自然地让男孩认识自己的身体,尤其是要男孩认识到生殖器官与人体其他器官一样,并不神秘,而且父母还要引导男孩保持身体的清洁,让男孩从小就养成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  4.让男孩喜欢自己的性别  &妈妈,我也要留长头发,我也要穿裙子!&你的儿子是否表达过这样的愿望?这绝不是一句戏言,而是有着深刻的根源存在。男孩的性别与父母的希望相反,父母因此对男孩实行相反性别抚养和相反性别角色教育和要求,男孩就会竭力投父母所好,而改变自己的性别认同,学习模仿异性行为。  如果一个男孩的父母特别希望要一个女孩,并在男孩面前有意无意地表达出了这种愿望,那么男孩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爱就有可能会在潜意识中希望自己是个女孩,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厌恶自己的性别。如果父母对男孩这种厌恶情绪不及时纠正,那么男孩就会出现性别认同混乱现象。这将使他们非常痛苦,常常觉得自己有一个错误的身体。  拿掉男孩儿头上的&小花帽&  有一部分男孩在上中小学,甚至进幼儿园时,会表现出程度不等的&娘娘腔&,而且其中有一半在其成年后仍表现得&奶油味&十足。为避免这种情况,父母要注意不能把男孩当女孩养,给他们扎小辫、戴小花帽、穿裙子等,而应该在在取名、着装、生活用品的选择上进行规范,以便让男孩形成正确的性取向意识。&
| 2人有用 | 31人有用 | 2人回答 |
宝宝出生的前一年最困扰妈妈们的问题是虾米?永远睡不够?一直在...
喜欢被人宠溺地叫着"傻丫头"。因为傻丫头,招人疼。就像这个叫Aries的小姑娘一样。
过敏,是指人体接触到本来对人体无害的物质(食物或空气的过敏原),导致人体产生一些化学物质,而引发不寻常的免疫性炎症反应,对人体造成伤害,这种反应称为过敏。
在对待老公找小三一事,日本女人的所作所为让中国女人无法理解。是什么原因让日本女人对男人找小三视而不见呢?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288;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582;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北京世纪摇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京ICP证010534号
客服信箱: & 电话:如何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_百度宝宝知道
如何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
树军的小皮鞋
宝宝1岁LV.8
  如今,越来越多的男孩缺乏“男子气概”,做事不“爷们”,甚至还有教育专家发出“拯救男孩”的呼吁。同时,也有部分女孩似乎越来越像“男子汉”,做事大大咧咧,甚至比男孩还要勇敢坚强,所以最近就出现了一个流行词汇——“女汉子”。
  男孩和女孩的性格和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已经远不如从前那么明显。导致这种状况,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从小对孩子的性别意识培养不够。
   性别意识的早期表现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婴儿就已经开始感知到性别差异,6个月大的婴儿对男性和女性声音的反应不同,在9到12个月的时候,婴儿能够根据头发和服饰辨别男性和女性面孔,从大约24到36个月开始,儿童会将性别化的玩具与正确的性别面孔相联系。
  男孩和女孩最早的行为差异出现在1到2岁期间,表现在对玩具和游戏活动的偏好和对同性别伙伴的偏好上。在2到3岁期间,男孩和女孩倾向于更多地说出与自己性别相符的词。
  因此,性别意识的培养,需要从出生就开始。如果错过这个关键时期,男孩就容易逐渐变得像女孩一样柔弱,女孩也可能慢慢变得像男孩那样阳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孩子的性别意识就会越来越难以“矫正”。
  我们究竟如何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呢?
   通过服饰和玩具,标明孩子的性别差异
  男性和女性在生理上的性别差异是先天决定的,这里所说的性别差异主要是指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心理或行为差异。要让孩子从心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性别差异,我们首先需要通过服饰和玩具等直观物体,从感知觉方面让孩子认识到性别差异。
  在英国和德国,从宝宝一出生开始就用颜色来分辨性别,男孩用蓝色毯子,女孩用红色毯子。刚出生的宝宝本没有性别意识,但是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宝宝的性别意识。
  1、从出生开始就经常穿着某几种颜色的衣服,比如女孩穿粉色或红色等,男孩穿蓝色或灰色等,这样就可以让宝宝感到这种颜色属于我。
  2、从小让女孩多穿裙子,男孩常穿裤子。因为摇曳着的裙子能让女孩从中获得温柔如水的特质,而直挺挺的裤子能让男孩养成刚毅、果断的个性。
  3、从小就给女孩扎辫子,男孩留短发。辫子和长发可以让女孩感受到飘逸之美、柔顺之气,短发则可以让男孩突出阳刚之气、干练之躯。
  4、从小就给男孩和女孩多玩与自己性别相符的玩具。比如,让女孩多玩芭比娃娃、米妮等;给男孩多玩小汽车、奥特曼等。
   通过运动和游戏,突显孩子的性别分化
  性别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当儿童开始把自己看作男孩和女孩时,性别分化就发生了。一旦儿童认识到自己的性别不会改变,他们就会偏爱与其性别标签符合的活动和游戏。
  在英国,小男孩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爸爸带出去爬山或游泳,小女孩则被妈妈带去练体操。挑战性的运动能让男孩坚强、不畏艰险,体操的柔美正好与女性的身段相合,能培养女孩温柔、平和的个性。除了体育运动,我们还可以在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方面有所不同,让男孩学围棋、象棋等,给女孩报舞蹈、钢琴等兴趣班。
  在陪孩子一起玩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根据性别进行区分。女孩一般喜欢以静为主的游戏,比如“过家家”、木头人、拼图游戏等;男孩更喜欢以动为主的游戏,比如“举高高”、滑板车、自行车等。
   通过玩伴,强化孩子的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是指整个文化认为男性或女性的行为、爱好、态度、技能以及个性特质。性别图式理论认为,儿童在做出性别特征行为之前,会从环境中提取性别相关信息,一旦儿童认识到他们的性别,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与文化认为男孩和女孩“应该如何”相匹配。
  学龄前儿童通常喜欢与同性别和同年龄的儿童一起玩。经常跟同性别的玩伴在一起,可以强化孩子的性别角色。不过,现在的很多独生子女,在家没有兄弟或姐妹,出门也难觅同龄小伙伴。这就需要我们尽量给孩子寻找几个固定的同性别的玩伴,比如小区邻居家的、亲戚朋友家的、同学和老乡家的孩子。
   通过榜样,增强孩子的性别认同
  性别认同是自我概念发展的重要方面,是指儿童意识到自己的女性特征或男性特征,并明白他们的含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当儿童认同同性别父母时,性别认同就出现。
  孩子通常会选择他们认为强大或养育他们的人作为榜样,通过模仿榜样的性别行为来获得性别角色,增强性别认同。最典型的榜样就是同性别的父母,他们还会模仿其他同性别的成人或同伴的行为。
  与女孩相比,培养男孩的性别意识应该更受到关注,也需要父母更用心。尤其是父亲,应多与儿子在一起,让孩子从小就从男人身上学习如何做男人。当然,母亲也需要多给女儿做榜样,让孩子从小学习如何做女人。
  1、本文于2014年4月发表在《亲子》杂志,今天发布在微信平台“男孩部落”(微信公众号:myboyblog)。
  2、欢迎大家关注这个微信号,每天都有高质量的文章分享。
  延伸阅读:
  1、 【每周读】男孩教养书导读(一):《妈妈如何帮助男孩成长为男人》
  2、 【儿童期】如何帮助男孩释放高活动力
  3、 【成长记】竣妈对竣爸的私房话:幸福就是对儿子最大的期望(男孩爸妈必收!)
  4、 【青春期】追求我女儿,你儿子需要知道的8个秘密(男孩家长必看,女孩家长必转)
  5、 【每周看】电影里的人生课(一):《小鞋子》带来大震撼
  更多文章,请订阅“男孩部落”微信查看。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如何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_百度宝宝知道
如何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
萌够就回家
宝宝1岁LV.13
  如今,越来越多的男孩缺乏“男子气概”,做事不“爷们”,甚至还有教育专家发出“拯救男孩”的呼吁。同时,也有部分女孩似乎越来越像“男子汉”,做事大大咧咧,甚至比男孩还要勇敢坚强,所以最近就出现了一个流行词汇——“女汉子”。
  男孩和女孩的性格和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已经远不如从前那么明显。导致这种状况,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从小对孩子的性别意识培养不够。
   性别意识的早期表现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婴儿就已经开始感知到性别差异,6个月大的婴儿对男性和女性声音的反应不同,在9到12个月的时候,婴儿能够根据头发和服饰辨别男性和女性面孔,从大约24到36个月开始,儿童会将性别化的玩具与正确的性别面孔相联系。
  男孩和女孩最早的行为差异出现在1到2岁期间,表现在对玩具和游戏活动的偏好和对同性别伙伴的偏好上。在2到3岁期间,男孩和女孩倾向于更多地说出与自己性别相符的词。
  因此,性别意识的培养,需要从出生就开始。如果错过这个关键时期,男孩就容易逐渐变得像女孩一样柔弱,女孩也可能慢慢变得像男孩那样阳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孩子的性别意识就会越来越难以“矫正”。
  我们究竟如何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呢?
   通过服饰和玩具,标明孩子的性别差异
  男性和女性在生理上的性别差异是先天决定的,这里所说的性别差异主要是指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心理或行为差异。要让孩子从心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性别差异,我们首先需要通过服饰和玩具等直观物体,从感知觉方面让孩子认识到性别差异。
  在英国和德国,从宝宝一出生开始就用颜色来分辨性别,男孩用蓝色毯子,女孩用红色毯子。刚出生的宝宝本没有性别意识,但是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宝宝的性别意识。
  1、从出生开始就经常穿着某几种颜色的衣服,比如女孩穿粉色或红色等,男孩穿蓝色或灰色等,这样就可以让宝宝感到这种颜色属于我。
  2、从小让女孩多穿裙子,男孩常穿裤子。因为摇曳着的裙子能让女孩从中获得温柔如水的特质,而直挺挺的裤子能让男孩养成刚毅、果断的个性。
  3、从小就给女孩扎辫子,男孩留短发。辫子和长发可以让女孩感受到飘逸之美、柔顺之气,短发则可以让男孩突出阳刚之气、干练之躯。
  4、从小就给男孩和女孩多玩与自己性别相符的玩具。比如,让女孩多玩芭比娃娃、米妮等;给男孩多玩小汽车、奥特曼等。
   通过运动和游戏,突显孩子的性别分化
  性别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当儿童开始把自己看作男孩和女孩时,性别分化就发生了。一旦儿童认识到自己的性别不会改变,他们就会偏爱与其性别标签符合的活动和游戏。
  在英国,小男孩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爸爸带出去爬山或游泳,小女孩则被妈妈带去练体操。挑战性的运动能让男孩坚强、不畏艰险,体操的柔美正好与女性的身段相合,能培养女孩温柔、平和的个性。除了体育运动,我们还可以在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方面有所不同,让男孩学围棋、象棋等,给女孩报舞蹈、钢琴等兴趣班。
  在陪孩子一起玩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根据性别进行区分。女孩一般喜欢以静为主的游戏,比如“过家家”、木头人、拼图游戏等;男孩更喜欢以动为主的游戏,比如“举高高”、滑板车、自行车等。
   通过玩伴,强化孩子的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是指整个文化认为男性或女性的行为、爱好、态度、技能以及个性特质。性别图式理论认为,儿童在做出性别特征行为之前,会从环境中提取性别相关信息,一旦儿童认识到他们的性别,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与文化认为男孩和女孩“应该如何”相匹配。
  学龄前儿童通常喜欢与同性别和同年龄的儿童一起玩。经常跟同性别的玩伴在一起,可以强化孩子的性别角色。不过,现在的很多独生子女,在家没有兄弟或姐妹,出门也难觅同龄小伙伴。这就需要我们尽量给孩子寻找几个固定的同性别的玩伴,比如小区邻居家的、亲戚朋友家的、同学和老乡家的孩子。
   通过榜样,增强孩子的性别认同
  性别认同是自我概念发展的重要方面,是指儿童意识到自己的女性特征或男性特征,并明白他们的含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当儿童认同同性别父母时,性别认同就出现。
  孩子通常会选择他们认为强大或养育他们的人作为榜样,通过模仿榜样的性别行为来获得性别角色,增强性别认同。最典型的榜样就是同性别的父母,他们还会模仿其他同性别的成人或同伴的行为。
  与女孩相比,培养男孩的性别意识应该更受到关注,也需要父母更用心。尤其是父亲,应多与儿子在一起,让孩子从小就从男人身上学习如何做男人。当然,母亲也需要多给女儿做榜样,让孩子从小学习如何做女人。
  1、本文于2014年4月发表在《亲子》杂志,今天发布在微信平台“男孩部落”(微信公众号:myboyblog)。
  2、欢迎大家关注这个微信号,每天都有高质量的文章分享。
  延伸阅读:
  1、 【每周读】男孩教养书导读(一):《妈妈如何帮助男孩成长为男人》
  2、 【儿童期】如何帮助男孩释放高活动力
  3、 【成长记】竣妈对竣爸的私房话:幸福就是对儿子最大的期望(男孩爸妈必收!)
  4、 【青春期】追求我女儿,你儿子需要知道的8个秘密(男孩家长必看,女孩家长必转)
  5、 【每周看】电影里的人生课(一):《小鞋子》带来大震撼
  更多文章,请订阅“男孩部落”微信查看。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男女七岁不同席,现代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
男女七岁不同席,现代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
生活那些事123
  孩子的教育问题令父母很烦恼。随着孩子的出生和慢慢长大,父母的烦恼也就越来越多,要教孩子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比如,父母该怎么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怎么告诉孩子男女有别?  专家指出,3岁以前的孩子是不大有性别意识的,3岁后孩子逐渐意识到“男女有别”并开始以男女自居。随着一点点长大,孩子对男女的着装、行为举止、性格特征会逐渐形成全面认识,也就逐渐形成了心理性别。  有部分网友很苦恼,该怎么培养宝宝的性别意识?该怎么告诉他男女有别?其实这也不难。  0-6岁是幼儿性发育的第一个阶段,男宝宝抓自己小鸡鸡、女宝宝夹腿、大点的孩子偷看异性同学撒尿、互相看对方裸体,都是孩子性发育过程的表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行为的诱因有两个。抓小鸡鸡、夹腿一类的行为属于幼儿的自慰行为,是早期性冲动,也是无法避免的。而看异性宝宝撒尿、或者孩子互相看对方裸体,有可能是3岁前对异性身体的好奇心没有满足。  在3-6岁阶段会有6种主要表现:孩子会要求看父母洗澡、看父母上洗手间;他们会向父母提出很多关于性的问题,比如“我从哪里来”、“女孩为什么蹲着尿尿,男孩要站着尿尿”等;孩子间的玩乐中,也会有生孩子、结婚、过家家这些内容;爸爸妈妈甚至发现,孩子在这个时候很喜欢观察异性的亲人,他们在爸爸妈妈身上寻求“异性相爱”的体验。这都是一些正常现象。  在孩子3岁之后,就应该告诉他男宝宝和女宝宝是不一样的。还要告诉男宝宝穿游泳裤的地方是不能给别人随便碰的,告诉女宝宝穿泳衣的地方也是不能给别人乱碰,那是属于自己的小秘密。  育儿建议:市面上有许多故事书是关于启蒙孩子性别意识的,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书的方式来告诉宝宝男女有别。  小编总结:家长对孩子的性别意识应该要在孩子3岁之后就该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男女是有别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生活那些事123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关注生活,品味人生,我的青春不打烊!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性别意识的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