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雄心3民国将领包东北军雄兵百万为何不能统一全国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_甜梦文库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新课标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学习辅导资料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一、 一、 知识导航:1. 1. 学习目标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 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 响。 2. 2. 学习指导: 19 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 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 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学习本单元内容,要重点掌握 《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左宗棠收复新疆; 《马关条约》 、 《辛 ⑵他有哪些主要事迹? ⑶他的主要事迹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丑条约》的主要内容与危害等内容。深入理解鸦片战争、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二、 二、热点点击例 1: 材料解析题: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起因祸福避趋之?” ②“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短无中止之理。” 请回答: ⑴这两段话出自何人之口? 解析:首先,应先审清题目,明白两则史料的大致含义,确定是“谁”所说,是解题的关键。其次,结合课本知 识进行辨析可知:林则徐认识到鸦片输入的危害,上书道光帝,主张严禁鸦片。得到道光帝支持后采取了一系列禁烟 措施。并组织民军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入侵,不愧为民族的伟大英雄。参考答案如下: ⑴林则徐。 ⑵主要事迹有:领导禁烟运动,主持虎门销烟,打击外来侵略,向西方学习等。 ⑶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 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着场斗争的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共和国的民族英雄。 例 2、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 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 D. 中国人民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解析:此题实际上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这一历史时期的理解掌握情况。什么叫中国近代史?这在学习过程中应 该是明确了的。近代史:严格地说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的历史。中国没有完整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社会,但有 属于资本主义社会范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历史,它的起 点定为鸦片战争,是因为鸦片战争前,中国还是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属于中国古代史时期;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 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即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正确答案是 A 项。 例 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 ) A. 增加沿海通商口岸 B.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C.允许外国人在内地自由贸易 D. 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辨别“原因”能力,A、C 两项是英国在 1854 年提出修改条约要求的具体内容,D 项是借口, 这三项都是原因,但却是具体原因和导火线,B 项是真实原因,即根本原因,所以,正确答案选 B. 例 4: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是在() A.金田起义后 B.自称天王后 C.永安建制后 D.定都天京后 解析:历史上农民起义都有领导人和领导集团,但并不是所有的农民起义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他们大都是在力 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条件下建立政权的,太平天国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尽管金田起义后即建号“太平天国” ,并称了 天王,但并不意味着建立了政权。所以 A、B 都是错误选项。所谓“政权”,即政治上的统治权力,因此太平天国建立 政权还应以永安建制为起点,因为洪秀全在那里制订了官制,并且分封诸王,规定了领导成员间的统辖关系。但是永 安建制时,太平天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处境十分险恶,这说明当时的政权是为了加强领导力量而仓促建立的,并非 正式的政权,故 C 项不正确。到定都无京时,太平天国的势力发展已十分强大,并且有较为稳固的天京革命大本营, 建立正式政权的条件已经具备,故选 D 项。 例 5. 左宗棠的事迹有( )①进军新疆,打败阿古柏侵略军 ② 率兵收回伊犁 ③ 收复新疆(除伊犁外) ④ 设立新1 疆行省 A. ①② B. ②④ C.③④ D. ①③ 解析:这是一道组合型选择题。具体解体步骤是:首先阅读题干,理解题意;其次阅读可选部分部分,找出符合 题意的选项;再次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题要求在备选项中找出属于左宗棠的事迹的若干项,回忆 所学知识,左宗棠在于 19 世纪 70 年代作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打败阿古柏,而收回伊犁和设立行省都是 80 年代的。 由此确定答案是 D。 例 6: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 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 ( ) A 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B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完毕 C 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形成了 D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解析:材料中外国公使和中国政府连为一体,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很显然,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 的工具。A 项与材料不符,B 项表述不正确,C 项指的是 1899 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答案:D三、 三、资料下载1. 虎门销烟池遗址 虎门销烟池遗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镇口村。1800 年至 1839 年间,英国鸦片的大量输入,严惩摧残了中国人 民的身心健康,使中华民族蒙受了深重的灾难。1839 年 6 月 3 日,林则徐会督文武大员在虎门镇口海滩上举行了震惊 中外的虎门销烟,当众销毁鸦片 2,376,254 斤,在世界禁毒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林则徐指挥在海滩高处开挖的 两个销烟池,长、宽各 46.5 米,池底平铺石板,四周置桩栏板,池前开一涵洞池后通一水沟。把鸦片分批投入池内, 采用盐卤水加石灰浸化办法使其分解销蚀,然后引水入池冲走。1839 年,林则徐虎门销烟后,销烟池泥沙淤塞,现有 销烟池为 1973 年经考古发掘复原。 ――摘自血铸中华网站 2. 妙趣横生的“药方” 鸦片战争时期有一文人写下一篇 《精制狐媚药方》的短文来讽刺奕山、余保纯屈膝卖国的奴才嘴脸。这篇短文的 历史背景是:1841 年三元里人民把英军围困在牛栏岗上,奕山命余保纯强迫解散民众,无耻护送英敌逃生。“药方” 全文如下:“余英堂号(即知府) 《精制狐媚药方》 ,服用者可延年益寿,润身肥肠,因宠求荣,加官进爵,实在是偷 生得福之妙药。诊断药方如下;柔肠一条,黑心一个,厚脸皮一张,两头舌一根,媚骨一副,屈膝一对,叩头虫不拘 多少,笑脸三分。加上八味药,用笑里藏刀切碎,口蜜为丸,藏于乌龟壳内,临用时以狼心一个、狗肺一副煎成糊涂, 和药送服。” ――摘自《历史风云网》网站 3. 甲午军魂邓世昌 邓世昌() ,近代著名海军将领,祖籍广东番禺,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在 1894 年 9 月 17 日海战中捐躯报国。 邓世昌及其将士壮烈殉国后,举国上下一片悲愤,威海百姓自发出海打捞英雄们的尸体,当地流传着“通商卖 国李鸿章,战死沙场邓世昌”的歌谣。 海战失利,朝廷震动。光绪皇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 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鸿章也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 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 1.5 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 拨 给 邓 家 白 银 10 万 两 以 示 抚 恤 。 邓 家 用 此 款 在 原 籍 广 东 番 禺 为 邓 世 昌 修 了 衣 冠 冢 , 建 起 邓 氏 宗 祠 。 ――摘自历史回廊网站 4. 半副对联慑群魔 十九世纪末,八国联军对我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腐败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屈 膝求和。据说,在“议和”会议开始之前,某国的一位代表,想借此侮辱中国人民。于是,他对清政府的代表说: “对 联,是贵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你们如能对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如对不上,也应如此。 ”在清政 府的代表未置可否之时,他脱口念出了上联: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 在&琵琶琴瑟&四字上面,共有八个&王&字,用来指代&八国联军&,同时,也用以炫耀征服者不可一世的狂妄气焰。 在场的其它帝国主义分子听了,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阵狂笑。这时,只见代表团中的一书记员,投笔而起,铿锵答对: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魑魅魍魉”是传说中能害人的四种妖怪,联语不但对仗工整,而且以蔑视的口吻严厉谴责了帝国主义像害人的 “小鬼”一样,经常侵犯我国主权的罪行。其它代表听了,心里出了一口气;侵略者们听后,个个愕然肃目;那位挑 衅的先生听了,瞠目结舌,不得已向北半蹲半跪地磕了一个头,引起哄堂大笑。 ――摘自中国春节网 5. 刺慈禧太后生日联 一九零四年旧历十月十日,慈禧太后七十岁生日,章太炎作对联一幅来讽刺她,联云: 今日到南宛,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明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2 上联描写了西太后为了个人贪欲享乐,不顾人民的死活。下联描写她每庆祝一次生日,国家就进一步遭殃:割琉 球,割台湾,割东三省??卖国求荣。全联寥寥六十二个字,把清朝统治者辱国虐民的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 在慈禧垂帘听政的那段时间,国事日非,对帝国主义割地赔款,而慈禧本人却每年要大肆庆祝她的生日,并上尊 号。最后,她的尊号为“慈禧端佑康熙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用的漂亮字竟有十六个之多。有人根据这些 情况,撰了一幅对联道: 垂帘廿余年,年年割地; 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 在另一幅庆祝慈禧生日的对联里,则以上联歌颂,下联指斥,欲抑先扬,饶有兴味。联曰: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四、 四、实践与探究1. 学习、参观与交流: 假如你是广东省某中学的学生,除了从历史课本上学习鸦片战争的有关历史外,还想利用假期走出校门,进一步 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同时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情感和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请你结合中学生的实际和广东省的 历史素材,给同学们设计一套学习方案并说明如何实施。 设计方案: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深入学习:除了课本上的关于鸦片战争的知识外,还可以从家里、学校、市、 省级图书馆找到相关书刊,也可以上网查阅有关的网站,对这段历史进行更深入的学习。第二阶段实地参观:组织同 学们到省市博物馆和有鸦片战争遗迹的地方进行参观和寻访,并做好记录。第三阶段回校总结:同学们返回学校后, 把各自的学习所得在班里进行交流,让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 历史辩论会: 19 世纪 60 至 70 年代,英国和俄国虎视眈眈的想争夺我国新疆。1865 年,阿古柏侵入新疆,擅自宣布建国,自立 为汗,俄英两国无视中国主权,承认阿古柏伪政权。70 年代,俄国出兵侵占伊犁地区。中国西北边疆出现危机后,清 政府内部发生了激烈争论,直隶总督李鸿章主张放弃西北塞防,陕甘总督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形成了“李鸿章派” 和“左宗棠派”分别主张“海防”与“塞防” ,那么, “海防”与“塞防”孰重孰轻呢? 请谈谈你们的高见。 [辩论题] “海防”与“塞防”孰重孰轻? [要求] 1. 1. 收集资料,阅读课文,充分掌握证据。 2. 2. 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3. 3. 观点鲜明,以理服人,讲究辩论的技巧。 3.游圆明园,忆英法罪,长中华气 利用假期到北京游历圆明园,重温那段悲伤的历史,增强我们振兴中华雄伟志气,写一篇游记,写出你的感想和 体会。五、 五、能力提高训练(一) 、单项选择题 **1. . “请君莫畏大炮子, 百炮才闻几个死???我所畏者鸦片烟, 杀人不计亿万千。 ??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 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B.说明中国人民勇敢,不怕刀枪火炮 C.刀枪火炮都有较大危害 D.因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仇杀亿万千人 *2.道光帝决定禁烟的根本原因是( ) A.继续维护闭关政策 B.鸦片输人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C.林则徐的上书言词恳切 D.维护清朝统治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反对中国禁烟 B.开展同中国的贸易 C.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希望对外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 4. 鸦片战争爆发时,清朝在位的皇帝是( ) A.乾隆帝 B.嘉庆帝 C.道光帝 D.咸丰帝 **5..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 *6.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闭关政策”未能完全冲破 B.“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的发生3 C.英国侵略者急切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 D.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7. 1860 年,洗劫北京城,火烧圆明园的是() A.英法联军 B. 英美联军 C.法俄联军 D.美法联军 *8.下列各战役中属于太平天国反侵略斗争是 A.金田起义 B.青埔大捷 C.天京保卫战 D.北伐和西征 9. 中国近代史上,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 A.中俄《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尼布楚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10.太平天国防御战阶段,中国面临着外来侵略,并丧失了许多主权,这一外来侵略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 A.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C.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D.军事策略屡犯错误 **12.两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外国侵略者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B.直接威胁清朝统治中心地区 C.有利于外国侵略者占据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 D.勒索中国大量赔款 *13.下列条约中,涉及我国东北地区领土主权丧失的是:①中俄《北京条约》 ②中俄《瑷珲条约》 ③中俄《尼布楚 条约》 ④《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③④ 14. 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噶尔等地,悍然成立“哲德沙尔国”。无视中国主权,竟承认阿古柏政权的国家 是( ) A. A. 英国和美国 B.英国和法国 C.英国和俄国 D.法国和俄国 15.19 世纪 70 年代率军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的是( ) A.李鸿章 B. 左宗棠 C.曾国藩 D.刘铭传 16.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是在( ) A.1871 年 B.1875 年 C.1876 年 D.1884 年 17.主张放弃西北塞防的清朝官员是( ) A.左宗棠 B.林则徐 C.曾国藩 D.李鸿章 *18.“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A. A. 清军平定回部叛乱 B.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 C. 清政府镇压葛尔丹叛乱 D.邓世昌血洒黄海 19.“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马尾海战 B、丰岛海战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20.对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指的是()。 A.左宝贵 B.邓世昌 C.丁汝昌 D.徐邦道 *21.下列几项说明了《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使中国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2. 《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要求的是 A、清政府赔偿巨额军费 B、开辟内河新航线 C、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增开通商口岸 23. 下列条约中,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设工厂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24. 19 世纪 80―90 年代签定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 19 世纪 40―50 年代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 A.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更大 B.索取的赔款数额更多 C.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越来越少 D.纷纷获得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 *25.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割占过中国领土的列强有:①俄国 ②法国 ③英国 ④日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近代史上,向中国勒索赔款数额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27.义和团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①清政府的镇压 ②八国联军的围剿 ③内部派别的斗争④领导者的骄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8.下列条约中,不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有() A. A. 赔偿各国军费白银 2 亿两 B.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4 29.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30.下列战争中,外国侵略者进入北京的有: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 ②③ **31. 《辛丑条约》鉴定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这主要是指: A. A.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C.赔款数量大,清政府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32.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带领仓皇逃跑的皇帝是 A.咸丰帝 B.同治帝 C.光绪帝 D.道光帝 33.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即( ) 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B.中央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满汉地主阶级勾结镇压 34.下列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与史实不符的一项是: A.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革命高潮 B.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悲剧 D.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建立了光辉的业绩。 35.从 1840 年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社会性质是( )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识图题 1.读《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①鸦片战争中, 英军最先进攻的地点是_______, 英军最后到达的地点是______J 江面,英国割占的岛屿是_______。 ②中国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从南往北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些通商口岸与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政府在南方和沿海地区开放的一系 列港口城市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人物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他是 _________,他壮烈 牺牲于__________中(填战役名 称) 。 ②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条约是 《_________》 , 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 来 的 影 响 是 __________________ _ *3.读左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① 鸦片的输入呈现什么趋势? ② ② 英国把鸦片输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③ ③ 鸦片的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 ④ ④ 面对鸦片的输入, 中国人民作出了怎样的反映? (三)列举题: 1. 列举鸦片对中国的危害。 2.列举近代史上,中国农民阶级发动的两次革命斗争高潮。 3.列举近代史上对中国危害最大的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签 定的时间及对中国社 会的危害。 4.列举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外国侵略的几位爱国官兵及其事迹。 5.列举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的名称、时间、发动者。 (四)材料解析题: *1. 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 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5 请回答: ①“危机加剧”是因为“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引起的吗?为什么? ②马士认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目的”的实质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 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指中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 请回答: ① ① 英国为什么要特别珍惜“这一机会”? ② ② 英国“强迫中国接受”的条件或最根本的侵略要求是什么?“商务”是指什么? ③ ③ 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鸦片战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3.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至外洋夷船出口货物应纳税银,令受货洋行商人于夷船回帆时输纳。到外洋夷船出口货物应纳之税,洋行保 商为夷商代置货物时随货扣清,先行纳定。 ――《粤海关志》 材料二:英国商民居住通商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物税,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南京条约》 回答: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在两个文件中纳税办法有什么区别?说明什么?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 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 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①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 ②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③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清朝形成了怎样的社会局面? ④西方列强一向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何认识? 5. 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 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 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回答:①“树上的伙伴”、“果园的主人”分别指谁? ②“发生纠纷”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876 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正确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附近 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清军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进军南疆时,当地各族人民 纷纷拿起武器,痛击阿古柏。1877 年,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噶尔。第二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 的怀抱。 请你回答: ①左宗棠进军新疆采取的军事策略和方针是什么? ②清军能一路胜利进军,最后收复新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③左宗棠收复新疆有何历史意义? ④伊犁当时还被谁占据?后来是怎样收回的?新疆设立行省是哪一年? **7. 阅读资料: 材料一:《马关条约》签定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的歌谣(反:背叛祖国);也有 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 材料二:我台民之父母、妻子、田庐、坟墓、生理、家产、身家性命,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 之手也。 ――《彰化县绅民檄文》 你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观点?为什么?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7 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慈禧太后慌忙向外国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继续向北京进犯。8 月中旬,攻入 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逃跑。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请你回答: ①以上材料反映了义和团失败的原因。从客观上看,义和困失败的原因是_____和_______联合剿杀。 ②八国联军中的八国指哪些国家?它们何时开始侵略中国?6 ③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带来了什么后果?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 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 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二: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祥数将永远不能查处。――瓦德西 请你回答: ①材料一中“军人”“进入皇宫的宫殿”是指谁进入什么地方进行的抢劫?这个事件发生在什么战争期间?他们 是何时进入宫殿的?这次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危害? ②材料二所说的是什么的事情?他们是什么时间进入北京城的?这次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危害? ③瓦德西是哪国的将领?当时任什么职务?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瓦德西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 材料二 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亦不 能以待印度待中国也。 ――英国外交副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演说 材料三 当初次起义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 凡人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 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孙中山《建国方略》 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瓦德西是什么人?在中国有什么活动?他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份报告的? ②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是什么?为什么他们会提出这样的主张? ③材料三中的 “庚子失败”指的是什么事件? ④ ④ 据材料三,为什么在“庚子失败”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危害? (五)问答题 **1.如何理解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2. 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3.结合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4.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5.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6. 比较《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异同。为什么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通过本单元几课的学习,你能归纳出加速中国半殖民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吗? **8. 有学者认为“在研究近代史时,人们多注意 1840 年的划时代意义,实际上 1860 年同样也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 中国社会的变化来说,它比 1840 年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试概括这位学者的观点并结合有关史实来说明。 *9. 有人指出,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10. 《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什么不同? 11.美国侵略者在 1949 年被赶出中国大陆时, 曾恬不知耻地说, 美国政府“从我们历史很早的时期起, 就关心中国了”。 试列举两件中国近代时期( 年)的历史事件加以驳斥。 综合能力测试答案: (一) 1、A 2、D 3、D 4、C 5、A 6、D 7.A 8.B 9.B 10.B 11.B 12、B 13、A 14、C 15、B 16、D 17、D 18、B 19、C 20、 21、C 22、C 23、D 24、D 25、C 26、D 27、A 28、A 29、D 30、B 31、D 32、C 33、C 34、 C 35、D (二) 1. ①广州 南京 香港岛 ②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③前者是通过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的, 具有强迫性、 侵略性; 后者是为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而开放,具有主动性、主权性,其本质是完全不同的。 2. ①邓世昌 黄海海战 ②《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3. ①激增的趋势 ②牟取中国暴利,掠夺中国白银。 ③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腐蚀清朝的统治,削弱军队的战 斗力;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三) 1.一是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二是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 。清政府规定要以白银纳税,这就加重了 农民的负担;三是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因腐败而受贿放私,又因受贿放私而更加腐败。四是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 康,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也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7 2.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3.《南京条约》 1842 年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1895 年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 1901 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鸦片战争时,林则徐在广州积极防御,关天培在虎门奋起抵抗,战死炮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李秀成指挥太平 军取得青浦大捷;19 世纪 70 年代,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中,1894 年 9 月,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 勇抗敌,壮烈牺牲。 5..鸦片战争:1840 年――1842 年 英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年――1860 年 英国、法国 甲午中日战争:1894 年――1895 年 日本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年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四) 1. ①不是。 “危机加剧”的原因是英国坚持鸦片贸易,破坏中国的禁烟运动。②马士认为鸦片战争是“要决定东 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 。实质是英国要侵略和掠夺中国。 2. ①英国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中国人民的禁烟斗争只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 ②借用武力打开中国 的大门,在中国开辟他们期盼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③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也仍然会爆发。因为: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由他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经济带有商品性、掠夺性和侵略 性,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资本家急需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以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中 国人民的禁烟运动,英国也会寻找其他借口发动这样一场战争。 3. 材料一中英商完全按中国规定纳税;材料二是中英双方协定关税。后者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4.①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英国和法国 ③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政府 形成了内外交困的局面。 ④西方列强是一伙地地道道的强盗、魔鬼和杀人狂,他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行为足以 证明这一切。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只是欺世盗名,也是自欺欺人。 (相近的说法都可以) 5.①英国和法国 中国 ②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帮凶 6.①“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军事策略和方针。 ②收复新疆是自卫战争,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 护。 ③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我国的西北大门,它的得失不仅关系到我国的主权,更维系着国家的 安全。伊犁是新疆的大门,没有收复伊犁等于没有收复新疆,国家安全仍然没有保障。 ④俄国;后来中国通过 军事进逼和外交努力,与俄国签订《伊犁条约》 ,中国政府收回伊犁地区;1884 年。 7. 上述观点不完全正确。李鸿章大办洋务,开办军事工业,也有抵抗外国侵略的一面; 《马关条约》的签订并非 李鸿章一个人造成的,而是由于整个清王朝腐败无能,但他对北洋海军的覆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8. ①清政府,帝国主义。②英、美、俄、日、法、德、意、奥,1900 年 6 月。③八国联军逼迫清政府签订了《辛 丑条约》 ,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9. ①英法联军 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 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8月 使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德国八国联军统帅。 10. ①八国联军统帅,率军侵华的头目之一。他在占领北京后设联军司令部统治北京。他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遭 到义和团顽强抵抗后写这份报告的。 ②都主张列强不直接瓜分中国,而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侵略和控制中国。其原因是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 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③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战败求和。 ④1901 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 工具。 (四) 1. ①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忧国忧民的思想)②到广州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收缴了外商来华夹带的鸦片 (禁烟的决心)③虎门海滩销烟(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④结论:领导禁烟斗争的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 英雄。 2.①清朝封建统治走向衰落,世界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②清政府腐败无能。③投降主义政策,主张妥协退让。 ④清政府军队战斗力降低。 3.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赔偿巨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协定关税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 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资本主义急切向外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帝国主 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割地赔款,并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在中国取得了很多特权。 鸦片战争后,英、法、美不满足既得利益,他们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这是英国等西方国家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很相似。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在英国无理要求“修约” ,清政府没有答应,英国 扩大侵略权益遭到拒绝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说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5. 第一、 《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而《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而辽东半岛 是北洋门户,与山东半岛相合环抱渤海,南端是旅顺军港,割让辽东半岛直接威胁了京津地区的安全。台湾省是中国8 沿海第一大岛,包括本岛、澎湖列岛及其他大小岛屿七十多个,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 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台湾,不仅是掠夺了资源的宝库,而且又是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基地。第二、 《马关条约》 的赔款数额更大,两亿两白银,而《南京条约》赔款是2100万元,巨额赔款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 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当时的财政收入,一年不足九千万两。为了偿付赔款,除了加紧搜括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 刻条件的“洋债” 。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 85%被日本政府充作军费,日本迅速发展成军事 帝国主义,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敌人之一。第三、 《南京条约》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都在东南沿海地区,而《马关条约》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 财富。第四、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帝国列强取得了在中 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总之, 《马关 条约》的签定,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 重了。 6.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都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1 分)《马关条约》的赔款是二亿两(1 分) 。 , 《辛丑条约》却猛增到四亿五千万两,而且还规定以关税、常关税、盐税作为赔款的担保(2 分) ,这进一步加重了人 民的负担(1 分)《辛丑条约》虽然没有割地、增开商埠和各地设厂的条款(1 分) 。 ,但同样严重的是它规定拆毁大沽 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地区(1 分)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 不许中国人居住(1 分) ;此外还要清政府担保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1 分) 。这些规定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国防, 进一步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清政府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 分)。 。 7. ① 年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 ,开始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 年第二次鸦片 战争签订《爱珲条约》《北京条约》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③ 年,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 ,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④ 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深渊。 8.①这位学者的观点是: “第二资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②从爆发原因看,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从条约内容分析,第二次鸦 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更加深刻的影响。在政治上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 伸向内地,使中国更加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侵略。 9.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通过《辛丑条约》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 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 所以说清政府已成为 “洋 人的朝廷” 。 10. 《辛丑条约》划定的使馆界是“国中之国” ,而今天的使馆区是在中国政府管辖下的。 11. (1)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或太平天国革命时期) ,组织洋枪队(或“常胜军” )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2) 参加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攫取特权,勒索巨额赔款。这场搏击还把许多问题和思考带给了我们:中国禁止毒品输入,却遭到痛打;西方贩卖鸦片,终为国法所容;中国在 辽阔的本土作战,却惨遭失败,英国海盗式的袭击却一举胜利;正义的民族战争受到惩罚,掠夺的殖民战争反取得成 功;中国社会按自身矛盾运动的固有轨迹运转,遭到历史扼制,西方社会按固有轨迹运转,却获得历史成功。总之, 这场战争及其结局是那样不可思议又理所当然,是那样偶然又不可抗拒。野蛮与文明在这里交叉,贸易与掠夺在这里 混杂,正义与邪恶在这里碰撞。让我们在比较分析中探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让学生充分讨论,还可以写出小论文)第二单元六、 一、 知识导航:近代化的探索3. 1. 学习目标 (1) 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 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 列举陈独秀、 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4. 2. 学习指导: 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 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 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同学们要重点掌握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意义等内容。深入理解对洋务 运动的评价、戊戌变法的意义、为什么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七、 二、热点点击9 例 1: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引进了一些先进生产技术 解析:首先,审清题目。题目考察的是洋务运动的作用,而题型是逆向选择题,即选择不正确的选项,在不能直接找 出正确答案的情况下,采用排除法无疑是最佳途径。然后,结合已学知识,对选项进行判别:A 项表述是明显错误的。 如果不能肯定,可用反证法论证。假设它真的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就应该没有以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继续, 加深,也没有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等情况出现,显然这不是成立的。B,C,D 均属正确的表述,故正确答案是 A。 例 2、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 ) A 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 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 C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D 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 解析:本体主要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性质的认识,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 质的改良运动,它的实质当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正确答案是 C。 例 3:在戊戌变法的诏令中,致使“举国守旧迂廖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的内容 是:①改定律例,裁撤冗员②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④裁汰旧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分析:这是一道材料选择题,材料中的“守旧迂廖之人”指的是封建顽固官僚,由于变法法令中改革旧制的部分损害 了他们的利益,他们自会“阴谋与新政为敌”。因此,答案应该是涉及到改革旧制的内容。正确答案为 D。 例 4. 1898 年 9 月,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囚禁了光绪帝, 下令捕杀维新派, 废除变法法令。 政变的实质反映了 ( ) A.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 B.开明地主和封建顽固势力的斗争 C. C. 产阶级和封建旧势力的斗争 D.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解析:本题要求回答的势事件的“实质” ,这是“题眼” ,解答此题的关键就在这里。从选项的内容上观察、比较 可知,D 项与 A 项内容基本一致,D 项是 A 项的具体化。因为,光绪帝和慈禧太后都是统治阶级,他们之间的争权夺势 (即“帝党”与“后党” )的斗争即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而且, “帝党”是支持、拥护变法的开明地主和进步官僚, 与维新派关系密切,从这一点上来讲,与 B 项的内容又基本一致了。如果其中有一项符合题意,则三项均符合题意。 由于本题属单项选择题,因此,这种假设是不成立的。正确答案为 C。 例 5: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综合归纳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题干是“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 ,题项给出 四个答案供选择。回顾课本内容分析可知:A、C 两项是戊戌变法的目的之一,谈不上是结果,因为在挽救、发展两词 后难以加上一个“了”字,故可以排除。B 项推动政治改革,不符合史实。因为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证明改良道路在 中国行不通,代之而起的不是新的政治改革,而是暴风骤雨的政治革命,如辛亥革命,因而也可以排除。只有 D 项成 立。因为戊戌变法本身虽然失败,但维新思想的传播,特别是维新与守旧的论战,确实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 思想的束缚,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正确答案为 D。 例 6、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的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解析:本题属归纳选择题型,旨在考查学生对本课出现的几个历史革命团体的认识。即要求学生能分辨提出政治 纲领的革命团体是同盟会。因此我们必须弄清华兴会,兴中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的关系,中国同盟会是在 兴中会、华兴会、兴复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的基础上成立的,而此政治纲领的提出是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得到全 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的。所以,A、B、C 项不正确,D 项符合题干要求。 例 7:李大钊发表的颂扬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文章有( )①《庶民的胜利》② 《青春》③ 《狂人日记》 ④ 《布尔 什维主义的胜利》 A. ①④ B. 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型选择题。首先阅读题干,理解题意,题干的意思是要求李大钊的文章而且还是关于十月革 命的文章。明确了题目要求,回忆课本中宣传十月革命的文章讲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由此确 定正确答案 A八、 三、资料下载1. 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趣闻 张之洞在初办冶铁厂时,委托驻英公使薛福成购买国外的新式设备,薛告诉他,新式冶炼设备有用于酸性的,有 用于碱性的,应先将冶炼厂所用铁矿和焦炭样品寄给制造设备的厂家化验,然后才能定购。张却回复说,中国地大物 博,何矿不有,还寄什么样品,只管买一套来。结果薛所定的设备与办厂用矿的矿质不符。选厂址时,张为了能在自 己的总督衙门就能看见工厂的烟囱冒烟,硬将厂址定在远离铁矿、煤矿的汉山脚下,为此,不仅大大增加了煤铁运转 的开销,还为选厂址筑厂基多耗白银 100 多万两。我们知道从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着眼,工业布局要考虑如 何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以节省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对于钢铁工业尤其要考虑上述因素。张之洞违 背了这一原则,造成巨大浪费。 /skyhistory/beike/zjs/jxfd/22.htm。 2. 联惊张之洞10 光绪年间,孙中山出国留学归来,路过湖北武昌总督府,想见见湖广总督张之洞,请他开设医院,为人民除病造 福。走到门前,他便递上名片,上写:“学者求见之洞兄。”门官忙把名片呈上,当时张之洞午饭方罢,踞足而坐, 态度傲慢。他问门官:“来者何人?”门官答道:“是一儒生。”张之洞也不发话,令人拿来纸笔,在纸上写了一行 字,叫门官交给孙中山。孙中山一看,上面写着:“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笔妄敢称兄弟。”这分明是一个上联, 孙中山看了微微一笑,让门官拿来纸笔,在纸上也写了一行字,请门官呈去。张之洞一看,这是针对上联而写的下联, :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张之洞见此,不觉暗暗吃惊,来人名气不大,口气却不小,连忙传令打 开中门出来迎接。 http://61.142.67.6/history/historysmile/smile0101.htm 3. 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哪里? 1911 年的武昌起义爆发,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袖,孙中山当时远在美洲,末能亲自领导这次具有重大历史意 义的武装起义。 在孙中山一生中, 有过多次流亡海外的经历。 1911 年 1 月 19 日, 他又一次抵达美洲, 为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筹款。 先到纽约、旧金山,后到了加拿大,共筹饷 15 万元。4 月 19 日,孙中山由加拿大回到纽约,继续宣传革命,筹措革命 的活动经费。武昌起义前,孙中山曾收到黄兴从香港发来的密电,当时放在行李中未能及时译出。10 天以后(10 月 11 日) ,孙中山到了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检出密码,译出黄兴电文是:“居正从武汉到广,报告新军必动,请急汇 款应急。”孙中山“思无法可得款,随欲拟电文复之勿动”。但时已夜深,电文未发出。第二天(12 日)中午,他上 街到饭店吃饭,购得一份报纸,见一则消息:“武昌为革命党占领,”喜出望外。遂奔走美、法、英诸国,开展广泛 活动,希图得到列强支援。1911 年 11 月 24 日,在国内一再致电催促的情况下,孙中山从法国马赛乘船回国,12 月 25 日抵达上海。1912 年 1 月 1 日,正式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辛亥革命和武昌起义的关系 ①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包括革命思 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及政党的建立、政治纲领的制定、历次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袁世凯窃权,辛 亥革命结束。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辛亥革命,同时又把孙中山领导的这场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的全过程,广义的称为辛亥革命。 ②两者的联系: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推出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又使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达到高潮。武昌起 义成功了,它达到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目的。辛亥革命却失败了,代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袁世凯窃取了辛 亥革命成果。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都没有发生变化。中国还需要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 &三只兔子会北大& 1919 年以前,北京大学已闻名全国。当时人称&北京大学的出名因为三只兔子&。这一传说的起因,是当时北京大 学校长蔡元培、文科学长陈独秀、年轻的名教授胡适,三人都是属免的。善良的中国人祟拜生辰属相,自然以此牵强 地将北大的三位新派学者联系在一起。蔡元培生于 1868 年 1 月 11 日(清同治六年十二月十七日),干支纪年为丁卯年, 属兔;陈独秀生于 1879 年 10 月 9 日(清光绪五年),干支纪年为己卯年,属兔;胡适生于 1891 年 12 月 17 日(清光绪 十七年),干支纪年为辛卯年,属兔。九、 四、实践与探究1. 仿真历史剧表演一、主题:谭嗣同与梁启超的故事 二、说明: 1.由学生分别饰演谭嗣同、梁启超、大刀王五、通臂猿胡七。主要安排成二幕:第一幕,谭嗣同与梁启超诀别;第 二幕,王五、胡七劝逃不果。 2.教师部分:提供剧本,指导、安排学生演出,并提醒学生不可占用太多读书时间;教师要在表演之前就对演出情 况有所了解,演出时能有效掌握教学活动效果。 3.学生部分:表演者态度宜严肃、真诚,要注意角色身分、语气;观赏的学生也要认真对待。 三、剧本:去留肝胆两昆仑 第一幕: 〔旁白〕油灯微弱的光芒,映照出谭嗣同和梁启超忧愁的面容。 梁启超无奈地说:「听说皇上已经被太后软禁了……。」谭嗣同听了,心里像刀扎一样地难受。「嗣同,还是一 起走吧!」梁启超接着劝他。 「我已经说过,以前想救皇上,已无可救;现在要救南海先生,也莫可奈何。我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而已。你 不必再劝我。」谭嗣同从容地说。 「天下兴亡,知其不可而为之;留得青山在……。」梁启超还想说动他。谭嗣同以手势打住梁启超的话,并说: 「没有逃命的人,维新大业无以为继;没有留下的人,皇上的知遇之恩无以为报。两件大事,任重道远,我和你勉力 分任。」 二人眼神坚定、凄然抱拳相别。 第二幕: 〔旁白〕深夜。大刀王五和通臂猿胡七趁着夜色、翻墙潜入谭嗣同的书斋。11 「我不懂,慈禧这婆娘一定不会放过你,你怎么不走?」王五气愤愤地说:「这臭婆娘!」他挥舞着虎虎生风的 大刀。 谭嗣同说:「各国变法都要流血。今天中国还没有为变法流血的人,这是国势不振的原因。我谭嗣同愿意做第一 个这样的人!」 「凭我们两人的功夫,加上我们以死相护的决心,你绝对可以逃得掉。」胡七握紧双拳说:「先避避风头再作打 算吧!」 谭嗣同坚决的摇头。 〔旁白〕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十,谭嗣同被捕。他在狱中意气自若,整日绕室而行,拾取地上炭屑,就粉墙作书。留 下这一首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尾声:〔旁白〕 八月十三日,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刑场慷慨就义。谭嗣同如自己所愿地「死得其所」;当年, 他才三十三岁。 梁启超则乘大岛舰东渡。他的〈去国行〉说:「呜呼!……君恩友仇两未报,死于贼手毋乃非英雄。割慈忍泪出 国门,掉头不顾吾其东。」遂在日本办报,为苦难的中国继续请命。 戊戌变法失败了。逃走的和留下的人,都是光明磊落的,肝胆相照,像昆仑山一样巍峨高大。 2. 请你当编剧: 中央电视台拟拍一部电视连续剧《孙中山》 ,假如你是编剧,请结合所学知识,展开合理想象,为孙中山设计一段 在同盟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同胞,今天同盟会成立了!我们的祖国灾难深重,外受西方列强的欺侮,内受封建势力的统治。黑暗的中国 需要寻找出路!我们认为封建制度是中国灾难深重的根源所在。我们革命党人要团结起来,做时代的先驱,要广泛宣 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清的统治,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平、民主,救人 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我把我们的革命纲领设计为以下十六个字, 也就是: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 。 同胞们,推翻清朝,指日可待。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我孙中山定当马前年,不惜鲜血和生命,推翻旧制度,迎接新曙 光的到来!十、 五、能力提高训练(一) 、单项选择题 1.洋务运动发展的大致时间是: A. A. 19 世纪 60-90 年代 B. 19 世纪 70-80 年代 B. B. 19 世纪 60-80 年代 D. 19 世纪 70-90 年代 2.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 A. 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3.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 )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奕? D.张之洞 4.洋务运动前期发展的重点部门是 A.军事工业 B.民用工业 C.采矿业 D.纺织业 5.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位于( ) A. A. 长江流域 B.淮河流域 C.东南沿海 D.北部沿海 6.下列活动中,由洋务派筹划进行的是: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②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③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 ④ 开办民用工业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 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8. 与科举制度下的教育相比,洋务运动中所办新学堂的特点在于: A.不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 B.毕业生不在清政府中任职 C.不由清政府派官员管理 D.不再讲授“四书五经” 9.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0.1895 年,身居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爱国壮举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戊戌变法 C、公车上书 D、成立兴中会 11.维新派创办的最早的报刊是( ) A.《万国公报》 B.《时务报》 C.《中外纪闻》 D.《国闻报》 12.标志维新派政治团体正式成立的历史事件是( ) A.保国会的成立 B.强学会的成立 C.时务学堂创办 D.万木草堂创办 13.曾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是( ) A. A. 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文廷式 14.提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主张的是: A. 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杨深秀12 15. 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 ) A 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 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 C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D 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 16.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成立的地点是在 A.广州 B.上海 C.檀香山 D.东京 17.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 A.保国会 B.国民党 C.同盟会 D.强学会 18.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三民主义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D.民族、民生 19. 20 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一次是指 A.辛亥革俞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20.三民主义的核心是: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社会主义 21.辛亥革命最早爆发于:A.武昌 B.汉阳 C.汉口 D.南京 2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地点是在( ) A.武昌 B.南京 C.广州 D.北京 23.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 A.孙中山 B.黎元洪 C.袁世凯 D.黄兴 24.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推翻了统治中国 2000 多年的封建统治 25.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和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共同原因是: A.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 B.没有进行武装斗争 C.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 D.没有依靠和成分发动群众 26.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A.领导阶级 B.指导思想 C.事件性质 D.斗争方式 27. 从 1915 年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他们在 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A、“民主”和“科学” B、“民主”和“道德” C、“进步”和“科学” D、“道德”和“文学” 28.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前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 ) A.《新青年》 B.《晨报》 C.《每周评论》 D.《时务报》 29.1918 年,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鲁迅 D.胡适 30.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反对北洋军阀的群运动 D.一次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 31.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B.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D.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2. 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B.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C.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D.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 33.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是: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福州船政局 ③轮船招商局 ④湖北织布局 ⑤汉 阳铁厂 ⑥开平煤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⑥ 34.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共同主张是:①创办新式学堂 ②鼓励建厂开矿 ③实行君主立宪 ④建设海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5.&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唯武备则力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这一论述属 于( ) A、洋务派的观点 B、维新派的观点 C、顽固派的观点 D、立宪派的观点 (二)识图题 1.阅读下列人物图回答:13 ①图中人物左侧是_______,右侧是______。 ②1895 年春, 他们在北京联合各省举人进行_________,从而揭开 了__________的序幕。 *③19 世纪末, 他们属于______阶级____派,推动了____运动的发 展。 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人物是_________, 他大义凛然, 在_______年 月被顽固派 杀害,成为为中国变法而流血的第一人。 ②他与其他同时被杀害的五位维新人士, 被称 为“ ” 。③戊戌政变时,梁启超劝 他一起逃往日本公使馆,但他不原逃走,表示甘 为变法而留学牺牲,最终就义。有人认为,他 当时应该逃走,日后再图维新大业,有人认为, 他当时做得对,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④他在临刑前高声说道,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请你谈谈你对他的言 行的感想。 *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① 图中人物是:图 1 是 ,图 2是 。 ② ② 图 3 中的杂志是谁在哪一年创办 的?这本杂志的创刊有什么意义?该 杂志从第二期开始改名叫什么? ③ ③ 图 2 中的人物经常在这本杂志上发表文章, 他在 1918 年在上面发表的两篇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是什么? (三)列举题: 1.列举中国人民近代化探索的四件大事。 2.列举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人物。 3.列举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4.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5.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四)改错题: 1.1915 年中国同盟会在上海成立, 决定以“驱除鞑 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节制资本”为革命宗旨, 图3 图1 图2 并出版机关报《民报》 ,宣传革命。在《民报》的 发刊词里,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主三个主义。经过《民报》的阐明,三民主义的纲领初步形成。这个纲领是一 个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 (五)材料解析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忻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 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难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 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甚,此为嚆矢(开端)。 ――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 1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 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 1983 年 请回答: ①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么派别?这个派别的代表人物还有谁? ②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③从材料一二看,洋务派从事哪些主要活动? ④材料二中奏准开办什么洋务企业?怎样看待洋务派的“求富”之路? ⑤从材料三看,洋务运动有什么作用?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4 类别 政治 经济 思想 文化 军事颁布的新法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翻译西方书籍, 传播新思想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训练新式军队①判断材料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著名变法?领导这次变法的人物是哪两位? ②根据材料中颁布的新法分析这次变法的历史意义。 ③这次变法的结果如何?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阅读以下材料 10 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 库门响应??,第二,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请回答: ①上述起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起义的组织者是谁? ②起义胜利后,第二年元旦宣告成立了哪一政权?在什么地方成立的?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 故要政治革 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 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还外款 照旧担认, 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 材料三:我同盟会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惟民生问 题尚待解决。 -------孙中山在 1912 年 8 月 25 日《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要建立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的国家?为建立这样的国家孙中山在 1894 年和 1905 年成立 的革命团体分别是什么? (2) 据材料一、二分析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3) 材料三的论述有哪些不符合当时的实际? (4) 按孙中山的主张能建立起“至完美的国家”吗?为什么?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 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请回答: ①上文出自哪篇小说?作者是谁? ②上文批判了什么?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清代有位皇帝下了一道密诏:“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 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劝谏,太后更生气。现在朕位几乎不保。你们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 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 请据此和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这道密诏的是清代哪一位皇帝? ②密诏中的“变法”是指什么? ③“皇太后”是指何人呢? 7. 阅读下列材料 “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世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主权,求政治之 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 “??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 使人间之思想行为,一遵理性,而速从斩焉,而无知亡作之风息焉。” “国人而欲蒙昧时代,羞为湛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经科学与人权并重。” ――摘自陈独秀《敬告青年》 回答:15 ①该文载于何时何刊?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②概括上文内容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何作用?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山东牛庄土纱 150 公斤售价 87 两(白银),而洋纱 150 公斤售价仅 57 两(白银),“价廉物美”的洋 纱充斥了山东。到 19 世纪 80 年代,山东土纱织布停顿了。 ―― 1887 年《海关报告》 材料二:1890 年张之洞在武昌创办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局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 10 万多匹。 ――《中国近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请你回答: ①你能说出洋纱比土纱价廉的原因吗? ②山东牛庄只是逐个的一地,事实上,那时中国的很多地方都像牛庄那样被外国商品充斥着,这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 影响? ③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④有人认为洋纱洋布“价廉物美”,应该大量进口,有人认为要大办中国的织布工业。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9. 阅读下列材料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 不能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 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①. 你认为文中“本志”是指 _________》 《 (杂志) 它的创刊, 。 标志着_________的开始, 其矛头直指___________。 ②.文中“德先生”与“赛先生”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 ③.上文的作者应该是_____________。 (五)问答题 *1. 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 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注意:本题旨在考查独立思考能力。不论同意哪 一种看法,或有别的看法,只要有理有据均可) *2.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吗? **3“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空造出来的” 。判断一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4. 有人说: “胡适所主张的文学革命且限于文体形式方面的改良” 。请阅读下面胡适的两段文字,谈谈你对上述意见 的看法。 5. 简略指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帝国主义瓜分狂潮面前,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如何? 6. 比较中国近代史上洋务派、 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基本主张与社会实践的异同, 指出他们留给后人的历史教训。 综合能力测试答案: (一)1、A 2、A 3、C 4、A 5、A 6、D 7.C 8.A 9.A 10.C 11.A 12、B 13、C 14、B 15、C 16.C 17、C 18、A 19、A 20、B 21、A 22、B 23、A 24、D 25、D 26、A 27、A 28、C 29、A 30、A 31、D 32、C 33、C 34、C 35、A (二)1. ①康有为 梁启超 ②公车上书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③资产阶级维新派。 2. ①谭嗣同 1898 年 9 月 ②戊戌六君子 ③第一种:和梁启超一起逃走。因为当时维新派势力弱小,在这样危 急时刻,应该选择逃走,留下维新派的种子,以后再图维新大业。挽救民族危亡,图谋人民自由幸福的事业不是一帆 风顺的,应该在危难时刻保存自己,以便将来继续奋斗。第二种:留下为维新变法运动而流血牺牲。因为这次变法失 败,谭嗣同十分痛心,为了昭示后人,为以后的变法能够成功,甘为变法流血牺牲。表现了谭嗣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 概和对维新事业的赤胆忠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④谭嗣同的这些言行,表现了他对旧势力的仇视和对 维新大业的赤胆忠心,以及不畏牺牲的凛然正气。 3. ①陈独秀 李大钊 ②陈独秀 1915 年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 《新青年》 ③《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三)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3. 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堂、遣留学生。 4.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和胡适。 5.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 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四) ①误:1915 正:1905 ②误:上海 正:东京(或日本) ③误:节制资本 正:平均地权16 ④误:民主 正:民生 ⑤误:新民主主义的 正:民主主义的(或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的) (五) 1. ①洋务派 奕?、张之洞、左宗棠 ②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清朝统治。③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 事工业和民用工业。④开平煤矿。通过创办民用工业就说“富强之基,从此开始” ,这有点言过其实。洋务运动没有使 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但它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是应该肯定的。⑤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2. ①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康有为、梁启超 ②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传播资产阶级 思想。③失败;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破坏,袁世凯的告密,维新派力量弱小,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 3. ①武昌起义;1911 年 10 月 10 日;湖北的革命党人 ②中华民国;南京 4. (1)资产阶级民共和国。 兴中会 同盟会。 (2)民族主义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但缺少明确的反帝内容。 (3)孙中山的论述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民族民权已达到”,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有民 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 (4) 不能。因为当时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反动势力要维护其统治,不允许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资产阶级本身又软弱、妥协,不敢彻底地反帝反封,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5. ①出自《狂人日记》,作者是鲁迅。 ②对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和封建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号召人们起来革命,推翻那“黑漆漆的,不 知是日是夜”的吃人社会。 6. ①光绪帝 ②戊戌变法 ③慈禧太后 7. ①1915 年《新青年》 。思想领域兴起新文化运动。②提倡“民主”“科学”两大口 号,反对专制和封建愚昧。 在社会上掀起思想解放潮流。 8.①外国工业水平高,技术先进,洋纱生产成本低,价格便宜;他们从殖民地掠夺低廉的棉花,原料成本低,运 到中国时,关税也很低,因此,洋纱比土纱价廉。 ②中国的手工业产品和其他商品受到外国商品的冲击,使中国的自 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③洋务运动中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④进口外国商品要 以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为前提,学习外国的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为我所用,发展我们自己的民族经济。大量进口洋货 充斥国内市场,会使民族工业萎缩;盲目排斥洋货,只发展民族工业又会使我们与世隔绝,逐渐落伍,这两种观点都 是不可取的。 9.①《青年杂志》或《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 维护封建统治的孔教。 ②民主 科学 ③陈独秀 (六) 1. 下面列出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的理由各若干项,作为参照。 ①积极方面: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 了技术力量 ,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②消极方面,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为国求强 ,民用 工业是为解决军事业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经营管理腐败。 文字表述:文句基本通顺,思路清晰,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不混淆颠倒。 注意:①只答同意某种看法而没有说出理由的,不给分。 ②对“理由”的表述,不强求与上列“示例”一样,意思相同即可;如说出其他理由(有理有据)酌情给分。 2.提示: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了,辛亥革命 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 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从直接结果看,辛亥革 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中 华民国成立后,国民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 代化的进程。因而辛亥革命成功了。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所窃取,反帝 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 3.不对。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 为修身之本”,借以孔教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这是违背民主潮流的倒行逆施,必然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陈独秀 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正是全国人民反封建斗争意志的集中体现。 4.从两段文字材料可以看出,胡适所主张的文学革命首先强调文体形式的革命:“先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 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同时也注意到文学内容的革命:“新文学必须要有新思想做里子”,第 二段文字材料即为明证。只是胡适对于解决种种社会问题的态度是改良的,而不是革命的。 5. ①清政府: 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光绪帝支持维新变法。以那拉氏为代表的反动派反对变法,对帝国主义侵略者屈膝投降。 (3 分)17 ②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为了国家富强,进行维新变法。 分) (3 ③以义和团为代表的劳动群众: 主张以暴力手段把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赶出中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分) (3 ④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以挽救民族危机。他们为此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 (3) 6. 相同点: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 分) (2 不同点: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分)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 (1 海军等。 分)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分)他们多次上书,请求变 (1 (1 法;并在光绪帝支持下发动了戊戌变法。 分)革命派主张实行“三民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 (1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分)他们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 分)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1 (1 建立了中华民国。 分) (1 教训:上述三派的主张和实践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分)也不能使人民摆脱受压迫受剥 (1 削的境况。 分) (1第三单元十一、 一、 知识导航:新民主主义的兴起5. 1. 学习目标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4)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 义。 (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6. 2. 学习指导: 1919 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开始。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 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学习本单元内容, 要重点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至于红军的 长征和遵义会议,深入理解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的原因,毛泽东为什么领导 起义队伍向农村进军?十二、 二、热点点击例 1:下列不属于中共一大内容的是( ) A.通过了第一个党纲 B.确立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C.确立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任务 D.选举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解析:本题属反向选择题, 要求从正面再认历史事件和再现历史内容的能力。 这要求分析题干的主旨是考查什么? 很显然,本题考查对中共一大内容的掌握。然后接合所学明确中共一大的内容是:通过了第一个党纲,制定了党的奋 斗目标和党的工作中心, 选举了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A、 故 B、D 对项是中共一大的内容。 项不属于“一大”内容。 C 故题应选 C 项。 例 2: 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诞生的?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型问答题。回答这一问题,主要从一下三个方面考虑: (1)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阶级基础。 (2)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思想基础。(3)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干部基础。在教材中关于阶级基础并没有涉及到,学生往往容易 忽视。 解答: (1)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 定了阶级基础。 (2)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以后,宣传马克思主义已成 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逐步扩大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 1920 年夏, 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后,各地也先后建立起共产党组织。将工人运动从自发斗争阶段,引导到 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自觉斗争阶段。这样马克思主义跟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组织干 部基础。 例 3:1927 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A. 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解析:这是一道概念理解型的选择题,答题的关键是正确把握题干中的概念。本题回答的不是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而是 1927 年大革命失败了,为什么这麽说呢?所谓国民革命失败了是相对于目的而言的,而反帝反封建就是国民革命 的目的。B、C 两项是国民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而 D 项则是国民革命失败的影响,正确答案为 A 例 4:1927 年下半年,中国革命呈现出的根本趋势是( ) A.中共的革命重心开始转移 B.中共建立了独立领导的革命军队18 C.工人发动了一系列罢工 D.中共党内出现了机会主义错误 解析:该题旨在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1927 年下半年,中国革命形势出现的最大变化就是中共 对新的革命道路的探索,正是由于这种探索,中国革命的重心才由城市转移到农村。经分析可知,正确答案为 A 项。 考生易错在对历史现象抽象不出本质特点上。考生只是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认识水平,误选 B、C、D 的都有。诊断 错因: 透过历史现象看到历史本质的能力欠缺,也就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 例 5:长征途中,标志着红军跳出包围圈的是( ) A.攻占遵义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强渡大渡河 解析:该题既考知识点,又考时间顺序,学生记忆时应把握准长征途中几次事件(或战争)的时间。可以这样记忆: 长征开始→湘江→乌江→遵义(转折点)→赤水→金沙江(跳出包围圈→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这样不仅可以 解决本题,还可应付与长征有关的一些题目。答案:B。十三、 三、资料下载1. 五四运动中的对联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掀起后,上海市各阶层爱国人士曾使用多种多样的宣传方法对内外敌人开展了无情的斗争, 其中对联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例如南市为声援被捕学生而罢市的商店,纷纷在门口贴出对联: 学生一日不释; 本店一日不开。 学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 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飞雪。 前联表现了团结支援的雄大声势和决心;后联运用奇妇含冤和邹衍下狱的典故,语痛意昂。 骂汉奸卖国贼的对联也不少,如磁业公会门前张贴的: 四金刚捧日,的是可杀; 众商行罢市,尤须坚持。 四金刚是指段祺瑞、陆宗舆、曹汝霖与张宗祥四个卖国贼,语句双关。闸北一家虫鸟店贴的是: 三鸟害人鸦鸽鸨; 一群卖国鹿獐螬。 白云寺门前大匾“普天同庆”改为“普天同愤”,对联为: 学生被捕神流泪; 贼奸窃国鬼兴悲。 南京路一家服装店无动于衷,单独开门营业,随即有人贴以对联: 你们雪耻雄心,全行罢市; 本店金钱主义,孤独开门。 结果被迫这店赶快关门,店主谢罪。及至运动胜利了,于是各店纷纷贴换新的庆贺对联: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 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2.第一面党旗的诞生 党旗,是党的象征和标志。早在红军时代,新党员就要站在庄严的党旗下宣誓。当时的党旗是各级党组织模仿联 共(布)党旗的样子自己制作的,规模和样式各不相同。1942 年 4 月 28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做出了关于中共党旗样式的 决议:“决定中共党旗样式宽阔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有斧头镰刀,无五角星,并委托中央办公厅制一批标准党旗, 分发各主要机关”。其后不久,第一批党旗就在延安诞生了。 3.第一次纪念“七一”的活动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活动,是从党诞生 15 周年的 1936 年开始的,但是明确把 7 月 1 日作为党诞生的纪念日, 则最早始于 1938 年。 那年 5 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的《论持久战》中谈到:“今年 7 月 1 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 17 周年纪念日。” 几天以后, 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做出决定从 7 月 1 日至 7 日“为抗战周年纪念与中共十七周年纪念活动宣传周”。 7 月 1 日晚上,举行了“延安各界庆祝中国共产党 17 周年纪念大会” 1941 年 6 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 20 周年抗战 4 周年纪念指示》,这是首次以党中央名义做出 的关于纪念“七一”的指示。 4.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来历 著名的井冈山会师后,朱德、毛泽东的军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为什么叫第四军,是不是按序列来命名 的呢? 1927 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员及革命群 众进行大屠杀,大革命失败。面对国民党的大屠杀,中共总结经验教训,决定以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以 攻占大城市为目标,先后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三大起义的结果说明,“城市中心论”在中国是行不 通的。 南昌起义后,起义部队在撤离途中遭到优势敌人的围攻,主力损失严重。一部分转移到海陆丰,另一部分在朱德、 陈毅率领下转战湘南。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命令起义队伍撤退到浏阳的文家市。在文家市召开前敌会议,通过了19 毛泽东提出的放弃攻打长沙,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去立脚的主张。会后毛泽东率领队伍转战湘 赣边界,经过半年的努力,创建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1928 年 4 月中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一部分队伍和湘南起义的农民武装,转战到达井冈山,与 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 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这是第一支以红军命名的队伍,为什么叫第四军呢?据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里对朱 德的采访,朱德是这样说的:“所以用这名字,为要保持国民党第四军‘铁军’的大名,它在大革命中是我们革命的 堡垒。”国民党第四军是一支怎样的军队呢?国共第一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学良东北军兵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