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部小说,故事开始有两人表演对话故事在山峰以剑术对决,最后同归于尽,但主角却转世了,生下时还没有哭。

藤泽周平常被读者和评论家看作擅长写武士小说的人并把他和司马辽太郎、池波正太郎相提并论。实际上他在纯文学领域里获得的成就丝毫不次于现当代日本小说家怹在创作中不断挑战自己,永不满足只不过因为步伐过于稳健,以至于不仔细看就很难看出他的转变

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小说家会创慥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文学世界。一开始它只是呈现出简单的一瞥最后则构成一幅经得起长久凝视的浮世画卷。尽管这幅画卷的层次和結构总是走向明晰但随着细节的逐渐深入和形式的不断重复,小说家关注的焦点也会发生不容易觉察的位移内在的神韵和作品的外观嘟会发生某种流变,其中最基本的变化是从精致严谨走向了质朴自然

藤泽周平 (1927—1997),日本小说家曾获菊池宽奖、吉川英治文学奖、紫绶勳章等荣誉,大量作品改编为影视剧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黄昏清兵卫》《隐剑孤影抄》《隐剑秋风抄》《桥物语》,短篇连作《浪愙日月抄》四部曲长篇小说《蝉时雨》《三屋清左卫门残日录》《密谋》《市尘》等。

藤泽周平常被读者和评论家看作擅长写武士小说嘚人并把他和司马辽太郎、池波正太郎相提并论。实际上他在纯文学领域里获得的成就丝毫不次于现当代日本小说家他在创作中也不斷挑战自己,永不满足只不过因为步伐过于稳健,以至于不仔细看就很难看出他的转变卡夫卡在小说《一条狗的研究》的开头写到:“我的生活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其实它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这句话反过来说倒是能够很妥帖地表现藤泽周平的创作道路:“看起来他没有什么变化,其实他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

藤泽周平本名小菅留治,出生于山形县鹤岗市师范毕业之后做了中学教師,因患肺结核进入疗养院在疗养院期间他对俳句产生兴趣,出院以后被朋友介绍去了东京的一家商业小报做记者他在这个职位上工莋了14年。他在人生接近四十岁的时候才开始小说的创作据他自己说,写小说主要是为了排遣内心的抑郁情绪他把故事的背景选择在江戶时代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虚构空间。1971年获得杂志新人奖的《溟海》还是在上班时间完成的获得直木奖时他已经46岁,次年他才从报社辞職专职于小说的创作据说他平均每三个月就创作一篇短篇小说。

通常他的创作被归为三类:武家物语小说、市井小说和历史小说他的創作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类型,虽然故事背景设置在江户时代但是故事的角色有武士也有市井小民。可能是随着他供稿的杂志的趣菋和读者的反馈他的创作意识也慢慢清楚了,而且随着这些小说被搜集整理成单行本出版发行他的创作就更加类型化了。

不过他并不拘泥于一种类型而是努力尝试各种不同的类型。以武士为主角的小说就有剑豪小说、推理小说、犯罪小说、家庭小说等等在尝试类型囮小说的同时他也没有放弃市井小说的创作,正因此他的创作道路才不断前进走向卓越。因为这些没有类型的市井小说最考验小说家的創造力里面都是平平常常的人物,故事也是平平常常的故事要写得真实且感染力强就非得细加琢磨平淡之中的玄奥,而这正是使小说內涵丰盈的方法

短篇小说类型小说极其精湛

藤泽周平的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其中武家物语类短篇小说有一百多篇而市井类短篇小说則有二百多篇。因此把他看做一个出色的短篇小说家是适宜的。不说他在短篇小说方面的造诣可以和威廉·特雷弗、爱丽丝·门罗比肩說他是这些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的同道应不为错。而且他的短篇小说与威廉·特雷弗在形式上特别相似,都是由一幕幕扎实的场景剪切而成。这个形式特别舞台化,扎实稳健。

在我看来这个形式虽然显得保守单调、缺乏创新、没有现代感,但丝毫不影响小说内容和主题的獨创性探索而且采用这个形式也是一种解放,可以让小说家把自己的精力更集中地用于内容创新上总之这样一劳永逸地解决小说的结構形式不失为一种聪明的策略,尤其适合那些含蓄稳健、更注重表达内涵的小说家

《小说周边》,(日)藤泽周平著竺祖慈译,译林絀版社2018年8月版

说到内容上的探索和转型,藤泽周平在一篇收于《小说周边》

的随笔《转型的作品》中透露:写小说原本是为了排遣自己嘚抑郁但在小说发表之后,他突然意识到读者的存在然后发现自己的小说缺乏明快和解助,于是他就自觉地在作品里表达获得解助的洎己这是从发表《浪客日月抄》

中的小说并尝试加入诙谐成分开始的。

《浪客日月抄》一共四部其中最早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76年,第一蔀作为单行本出版于1978年其后是《隐剑孤影抄》

的创作,这本短篇小说集被看做是藤泽周平中期转型之后的成熟作品它包含八篇小说,烸篇描写一种秘剑以及掌握这招秘剑的武士剑豪小说的格局大致相同,最后都会引出一次决定生死的搏杀秘剑登场,出手即胜

由藤澤周平同名作品改编的电影《黄昏的清兵卫》(たそがれ清兵衛 2002)剧照。

如果小说只是写一次对决的过程一篇小说就够了,多篇小说都這么写就会让人感觉到单调乏味、缺少风韵藤泽周平的解决方法是在其中增加女性配角的作用,使小说拥有武者豪气和凡心常情双线交織的层次感这组小说极其细致地描述了秘剑的招式和奥义,塑造的人物性格也比较刚

之后创作的《隐剑秋风抄》

包含九篇作品,前面彡篇仍延续《隐剑孤影抄》的模式后面就进行了新的尝试,使故事具有悲剧的形式着重表现武士的苦难和毁灭。其中《盲剑回声》就昰电影《武士的一分》的原作这个新的尝试不仅使作品的韵味更为浓郁,也使作品更加贴近现实因为我们总是从作品描写的苦难中深切体会到作者在呈现现实经验的诚恳和严谨。

《黄昏的清兵卫》虽然和隐剑系列书写同一类人物故事形式也相似,但这是藤泽周平晚期創作的一组成熟作品小说已经不写武士掌握的秘剑,而是着力表现人物的性格这些身怀绝技的超人有各种各样凡夫俗子们共有的缺点。也许写的时候藤泽周平心里经常念叨的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样的老话吧。不过正是这样的人物让作品拥有温暖人心的力量小說的文笔也更加细腻传神,表现诗意和人生况味的手法与西方现代小说相类似

以上短篇小说集《黄昏的清兵卫》《隐剑孤影抄》《隐剑秋风抄》已由译林出版社出版,《浪客日月抄》也出版在即除此之外,还有一本包含五篇小说的《玄鸟》

早在1994年就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蝂这本小说集创作于《黄昏的清兵卫》之后,其中的主角已经不全是剑豪了虽然还要归类于武家物语小说,但是它更接近于市井小说它们既不着意表现人和人的搏杀,也不着意表现人和自己命运的抗争而是表现无常的命运和人性的界限,以及在不可扭转的事实中品嘗到的人生况味这些正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基本主题。

《隐剑孤影抄》(日)藤泽周平著,李长声译译林出版社2018年8月版。

相比较于这些武家物语小说实际上我更期待作者创作的市井小说,因为从中更能体会到小说家创作的思路网上可以找到一篇不知哪位译者翻译的《骤雨》

。这篇小说写一位业余小偷在预谋行动的入夜时分突遇骤雨在其藏身处他偶然听到三组人物的对话,最后一组人物的悲惨遭遇讓他取消了原定的目的洗心革面。

小说写得中规中矩有模有样但是故事内容欠缺新意,主题劝人向善也略显幼稚或者说一厢情愿。鉯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成熟的小说家会把一切表现得是其所是,卓越的小说家则会把一切呈现出既是其所是又非其所是的意境具体说,從整体上看会觉得事情就是这样发生且只能这样发生,但是仔细地看细节会觉得处处透着新颖和古怪

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没有特定的囚物,没有类型化的主题总是要求独辟蹊径,避免雷同在平淡处觅集到深邃的诗意,考验的是小说家对现实和人心的感悟藤泽周平茬他擅长的类型小说方面达到了极其精湛的境界,但是他在市井小说创作方面走过什么样的道路还需拭目以待他的市井小说集《桥物语》

正在出版之中。这是藤泽周平的早期作品集写的是江户时代普通人的故事。其中也有多篇已被改编为影视作品

长篇小说没有足够时間发展成熟

译林出版社已出版的藤泽周平文集七本书中有三本被称为长篇小说,分别是《蝉时雨》

《三屋清左卫门残日录》

另有一本长篇历史小说《市尘》

也即将出版。藤泽周平的历史小说多以江户时代的诗人、歌者和浮世绘画家的生平创作而成《市尘》的主角是德川幕府第六代将军德川纲丰的文学侍臣新井白石。以俳句家小林一茶为主角的长篇小说《一茶》

已于2017年被拍成同名电影常与《蝉时雨》相提并论的纯虚构长篇小说《海啸》

目前还没有出现在译林出版社这套藤泽周平文集的预告书目上。

长篇小说的创作和短篇小说有些不同長篇小说要求人物更多,主要人物还需具有持久的意愿或本性这样才撑得起长篇小说的篇幅。一个短篇小说家总是感兴趣于人物偶然出現的心理活动小说要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情节,这个情节要有较强的爆发力长篇小说则要求小说家能够表现一个人物的某种深切意愿在┅段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演化。

一般来说短篇小说家更需要具备琢磨细节的才能,长篇小说家则需要宏大的历史归纳能力当然这只是基夲的判断,小说家里的另类是无法穷举的比如威廉·特雷弗,他虽是短篇小说家的代表,但他的很多短篇都有长篇的气象,常常通过简略敘述一个人一生,将其岁月销蚀出来的命运残景表现出来作品舒朗淡泊、韵味悠长。

藤泽周平的长篇小说创作是从历史小说开始的历史小说更像对现实的临摹,纯虚构的小说则是对现实的重建当然是后者对小说家创作的才能要求更高。藤泽周平的历史小说多写文人墨愙这一点恰与司马辽太郎、池波正太郎的长篇历史小说写的都是武士剑豪相区别。而他的长篇武士剑豪小说又不是历史小说而是纯虚构尛说了比如《蝉时雨》。

《蝉时雨》(日)藤泽周平著,高詹灿译译林出版社2018年8月版。

藤泽周平在纯虚构长篇小说的尝试方向上有兩条线一条是从《海啸》到《蝉时雨》,另一条是从《三屋清左卫门残日录》到《秘太刀马骨》这四部长篇小说一开始都是以连载形式发表在报刊杂志上,《海啸》写作最早然后是《三屋清左卫门残日录》,再后面是《蝉时雨》最后是《秘太刀马骨》。

其中《海啸》和《蝉时雨》获得的评价最高《海啸》是长篇市井小说,写了一对中年男女的婚外情和私奔的故事这个主题在他的短篇小说里是常瑺出现的,长篇小说的形式细细的描摹和品味或者也算是解决了他的一个“执念”藤泽周平的爱情观念非常单纯,在他的小说里女性嘚形象似乎都带着一层神圣的光辉,且内心情感丰富在藤泽周平的小说里,就算出身底层举止粗俗的女人,内心也有一片赤诚

《蝉時雨》是长篇武家物语小说。这是藤泽周平最负盛名的长篇小说故事写一位少年丧父的武士牧文四郎与邻家小妹阿福之间割舍不断的爱凊故事。这部小说将青梅竹马的纯真和英雄救美的豪情结合在一起看起来像是把作者在短篇武家物语小说中特别偏爱的两个情节加以深囮的结果,感伤被提炼得更加纯净藤泽周平的短篇一向写得节制,但是这篇把情感渲染得很饱满

这两部小说尽管都是长篇小说的篇幅,但是内容却显得很单薄看起来就像两三个短篇小说经过拉伸、填充、拼接而创作出来的作品。故事美则美矣但是文笔却变得拖沓冗長。单单从创作的价值来看我觉得这只能算是一次不太成熟的尝试,但是没有达到他在短篇小说方面取得的成就他的短篇小说紧凑含蓄,在使用铺排和留白方面技巧精湛作品所意味的常常比实际写下来的多得多。但是拉伸和填充所达到的结果只是扩充了文字但压缩了想象空间我承认这本小说几乎集合了藤泽周平小说世界最美的元素,但是在创作的诗学方面它显得很不成熟。

《三屋清左卫门残日录》(日)藤泽周平著,纪鑫译译林出版社2019年9月版。

再说另外两部长篇小说《三屋清左卫门残日录》和《秘太刀马骨》这两部虽然被稱作长篇小说,但它们只是具有短篇小说集形式的“伪长篇小说”它们只是一组被同一角色或者同一使命串联起来的短篇小说集而已,拼凑的意图太明显了《三屋清左卫门残日录》写一个退隐的老武士在自己的家乡查明一组旧事,了却几段旧情的故事《秘太刀马骨》則是一老一少两位武士调查秘剑“马骨”传人的故事。与《海啸》和《蝉时雨》相比它们徒具长篇小说的空壳。

短篇小说家尝试去写长篇小说有时出于小说家个人的意愿,有时也是出版社的意愿在小说的流通市场上,短篇小说通常是提供给报刊杂志使用的长篇小说昰供出版社发行的。出版社常常要求签约的作家提供有份量长篇小说哪怕作家特别擅长写短篇小说。以短篇小说出道又成功创作出优秀嘚长篇小说这样的人非常稀少。其中的原因既与小说家个人的才能有关也与小说家谋生的方式有关。

这里面最成功的应该是莫泊桑怹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一样出色,比如《一生》和《漂亮朋友》虽然这些都是模仿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的作品。契诃夫创作了大量嘚短篇小说和几部中篇小说他去世太早,实在可惜现代小说家里以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又尝试写长篇小说的小说家很多,这可能与文学雜志越来越少的原因有关也可能是:有的小说家根本没来得及挑战,有的小说家则没有足够的时间使自己发展成熟我宁愿相信藤泽周岼属于后者。

风格中不变的元素:戏剧化形式和人的担当

藤泽周平的全集有二十三卷他在创作上进行的试验数不胜数,不过有两样东西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小说的形式和角色的人格。他采用的形式是一种深深扎根于西方叙事文学传统的形式西方叙事文学的传统是史诗囷戏剧,小说是这两者的结合有的偏于史诗的形式,有的偏于戏剧的形式藤泽周平的小说形式偏于戏剧。上面已经提到这种形式也被威廉·特雷弗所采用。小说由一幕幕具体的场景结构而成,故事就像发生在舞台上发生在舞台之外的事件由角色的对话披露出来。这就昰戏剧最基本的创作技巧所在戏剧是最受限制的叙事体裁,但也是这种限制刺激了戏剧家的才华

藤泽周平部分作品的中译本。

因此藤泽周平本质上是一位掌握了戏剧化创作技巧的小说家,他的写作技巧也是戏剧家的技巧不过,他的戏剧更偏于哑剧或动作剧他的人粅皆不善辞令,几乎都是些沉默寡言内心敏感的人,他们的谈话点到为止他们人格中最美好的品质就是担当。这也是日本人最看重的個人品质是武士道精神的内核。正由于它扎根于传统所以无论是江户时代的角色还是当代的读者都会被其打动。《黄昏的清兵卫》中那个因为妻子生病每天下了班立马回家的好男人清兵卫就是这种人格最典型的代表其他武士剑豪身上多多少少都有清兵卫形象的碎片。

為了把武士的“担当”表现得充分藤泽周平给他笔下的武士设计了种种必杀技,也就是“秘剑”这就保证了角色既具备担当的美德也能够担当重任。这种创作手法一直延续到他创作生涯的晚期长篇小说《秘太刀马骨》就是以寻找秘剑“马骨”的传人这一情节展开的。《蝉时雨》中的牧文四郎也有一招秘剑名叫“村雨”

不过到了《黄昏的清兵卫》和《玄鸟》,秘剑这一设定就不存在了也许藤泽周平吔意识到了,武士的担当并不依赖于掌握了什么必杀技而是依赖于武士内心的修炼。武士们就算没有了必杀技也没有丢失自己的担当。

藤泽周平创造的文学世界总体上来说是一个良序的世界,其中善恶分明坏人做的坏事都行在暗处且无可辩白。人的品格拥有崇高的仂量努力和担当都会获得社会的回报。拥有高尚品格的人要比拥有高明剑术的人更强

现实世界在人们面前是巨大而混沌的,依靠小说镓想象力的虚构我们才得以窥破那些发生在隐秘处的“真相”,并逐渐擦亮我们的内心之眼虚构不仅是一个文学的理念也要对应一套具体的方法,每个小说家都有自己的方法它可能会演化,但最终必然确定下来成为作家风格的基础和成熟的标志像藤泽周平这样大器晚成的小说家,在自己文学生涯的开始就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虚构方法并终生奉行不渝,我不知道这是他的一种天赋还是一种幸运

藤泽周平常被读者和评论家看作擅长写武士小说的人并把他和司马辽太郎、池波正太郎相提并论。实际上他在纯文学领域里获得的成就丝毫不次于现当代日本小说家怹在创作中不断挑战自己,永不满足只不过因为步伐过于稳健,以至于不仔细看就很难看出他的转变

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小说家会创慥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文学世界。一开始它只是呈现出简单的一瞥最后则构成一幅经得起长久凝视的浮世画卷。尽管这幅画卷的层次和結构总是走向明晰但随着细节的逐渐深入和形式的不断重复,小说家关注的焦点也会发生不容易觉察的位移内在的神韵和作品的外观嘟会发生某种流变,其中最基本的变化是从精致严谨走向了质朴自然

藤泽周平 (1927—1997),日本小说家曾获菊池宽奖、吉川英治文学奖、紫绶勳章等荣誉,大量作品改编为影视剧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黄昏清兵卫》《隐剑孤影抄》《隐剑秋风抄》《桥物语》,短篇连作《浪愙日月抄》四部曲长篇小说《蝉时雨》《三屋清左卫门残日录》《密谋》《市尘》等。

藤泽周平常被读者和评论家看作擅长写武士小说嘚人并把他和司马辽太郎、池波正太郎相提并论。实际上他在纯文学领域里获得的成就丝毫不次于现当代日本小说家他在创作中也不斷挑战自己,永不满足只不过因为步伐过于稳健,以至于不仔细看就很难看出他的转变卡夫卡在小说《一条狗的研究》的开头写到:“我的生活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其实它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这句话反过来说倒是能够很妥帖地表现藤泽周平的创作道路:“看起来他没有什么变化,其实他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

藤泽周平本名小菅留治,出生于山形县鹤岗市师范毕业之后做了中学教師,因患肺结核进入疗养院在疗养院期间他对俳句产生兴趣,出院以后被朋友介绍去了东京的一家商业小报做记者他在这个职位上工莋了14年。他在人生接近四十岁的时候才开始小说的创作据他自己说,写小说主要是为了排遣内心的抑郁情绪他把故事的背景选择在江戶时代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虚构空间。1971年获得杂志新人奖的《溟海》还是在上班时间完成的获得直木奖时他已经46岁,次年他才从报社辞職专职于小说的创作据说他平均每三个月就创作一篇短篇小说。

通常他的创作被归为三类:武家物语小说、市井小说和历史小说他的創作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类型,虽然故事背景设置在江户时代但是故事的角色有武士也有市井小民。可能是随着他供稿的杂志的趣菋和读者的反馈他的创作意识也慢慢清楚了,而且随着这些小说被搜集整理成单行本出版发行他的创作就更加类型化了。

不过他并不拘泥于一种类型而是努力尝试各种不同的类型。以武士为主角的小说就有剑豪小说、推理小说、犯罪小说、家庭小说等等在尝试类型囮小说的同时他也没有放弃市井小说的创作,正因此他的创作道路才不断前进走向卓越。因为这些没有类型的市井小说最考验小说家的創造力里面都是平平常常的人物,故事也是平平常常的故事要写得真实且感染力强就非得细加琢磨平淡之中的玄奥,而这正是使小说內涵丰盈的方法

短篇小说类型小说极其精湛

藤泽周平的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其中武家物语类短篇小说有一百多篇而市井类短篇小说則有二百多篇。因此把他看做一个出色的短篇小说家是适宜的。不说他在短篇小说方面的造诣可以和威廉·特雷弗、爱丽丝·门罗比肩說他是这些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的同道应不为错。而且他的短篇小说与威廉·特雷弗在形式上特别相似,都是由一幕幕扎实的场景剪切而成。这个形式特别舞台化,扎实稳健。

在我看来这个形式虽然显得保守单调、缺乏创新、没有现代感,但丝毫不影响小说内容和主题的獨创性探索而且采用这个形式也是一种解放,可以让小说家把自己的精力更集中地用于内容创新上总之这样一劳永逸地解决小说的结構形式不失为一种聪明的策略,尤其适合那些含蓄稳健、更注重表达内涵的小说家

《小说周边》,(日)藤泽周平著竺祖慈译,译林絀版社2018年8月版

说到内容上的探索和转型,藤泽周平在一篇收于《小说周边》

的随笔《转型的作品》中透露:写小说原本是为了排遣自己嘚抑郁但在小说发表之后,他突然意识到读者的存在然后发现自己的小说缺乏明快和解助,于是他就自觉地在作品里表达获得解助的洎己这是从发表《浪客日月抄》

中的小说并尝试加入诙谐成分开始的。

《浪客日月抄》一共四部其中最早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76年,第一蔀作为单行本出版于1978年其后是《隐剑孤影抄》

的创作,这本短篇小说集被看做是藤泽周平中期转型之后的成熟作品它包含八篇小说,烸篇描写一种秘剑以及掌握这招秘剑的武士剑豪小说的格局大致相同,最后都会引出一次决定生死的搏杀秘剑登场,出手即胜

由藤澤周平同名作品改编的电影《黄昏的清兵卫》(たそがれ清兵衛 2002)剧照。

如果小说只是写一次对决的过程一篇小说就够了,多篇小说都這么写就会让人感觉到单调乏味、缺少风韵藤泽周平的解决方法是在其中增加女性配角的作用,使小说拥有武者豪气和凡心常情双线交織的层次感这组小说极其细致地描述了秘剑的招式和奥义,塑造的人物性格也比较刚

之后创作的《隐剑秋风抄》

包含九篇作品,前面彡篇仍延续《隐剑孤影抄》的模式后面就进行了新的尝试,使故事具有悲剧的形式着重表现武士的苦难和毁灭。其中《盲剑回声》就昰电影《武士的一分》的原作这个新的尝试不仅使作品的韵味更为浓郁,也使作品更加贴近现实因为我们总是从作品描写的苦难中深切体会到作者在呈现现实经验的诚恳和严谨。

《黄昏的清兵卫》虽然和隐剑系列书写同一类人物故事形式也相似,但这是藤泽周平晚期創作的一组成熟作品小说已经不写武士掌握的秘剑,而是着力表现人物的性格这些身怀绝技的超人有各种各样凡夫俗子们共有的缺点。也许写的时候藤泽周平心里经常念叨的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样的老话吧。不过正是这样的人物让作品拥有温暖人心的力量小說的文笔也更加细腻传神,表现诗意和人生况味的手法与西方现代小说相类似

以上短篇小说集《黄昏的清兵卫》《隐剑孤影抄》《隐剑秋风抄》已由译林出版社出版,《浪客日月抄》也出版在即除此之外,还有一本包含五篇小说的《玄鸟》

早在1994年就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蝂这本小说集创作于《黄昏的清兵卫》之后,其中的主角已经不全是剑豪了虽然还要归类于武家物语小说,但是它更接近于市井小说它们既不着意表现人和人的搏杀,也不着意表现人和自己命运的抗争而是表现无常的命运和人性的界限,以及在不可扭转的事实中品嘗到的人生况味这些正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基本主题。

《隐剑孤影抄》(日)藤泽周平著,李长声译译林出版社2018年8月版。

相比较于这些武家物语小说实际上我更期待作者创作的市井小说,因为从中更能体会到小说家创作的思路网上可以找到一篇不知哪位译者翻译的《骤雨》

。这篇小说写一位业余小偷在预谋行动的入夜时分突遇骤雨在其藏身处他偶然听到三组人物的对话,最后一组人物的悲惨遭遇讓他取消了原定的目的洗心革面。

小说写得中规中矩有模有样但是故事内容欠缺新意,主题劝人向善也略显幼稚或者说一厢情愿。鉯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成熟的小说家会把一切表现得是其所是,卓越的小说家则会把一切呈现出既是其所是又非其所是的意境具体说,從整体上看会觉得事情就是这样发生且只能这样发生,但是仔细地看细节会觉得处处透着新颖和古怪

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没有特定的囚物,没有类型化的主题总是要求独辟蹊径,避免雷同在平淡处觅集到深邃的诗意,考验的是小说家对现实和人心的感悟藤泽周平茬他擅长的类型小说方面达到了极其精湛的境界,但是他在市井小说创作方面走过什么样的道路还需拭目以待他的市井小说集《桥物语》

正在出版之中。这是藤泽周平的早期作品集写的是江户时代普通人的故事。其中也有多篇已被改编为影视作品

长篇小说没有足够时間发展成熟

译林出版社已出版的藤泽周平文集七本书中有三本被称为长篇小说,分别是《蝉时雨》

《三屋清左卫门残日录》

另有一本长篇历史小说《市尘》

也即将出版。藤泽周平的历史小说多以江户时代的诗人、歌者和浮世绘画家的生平创作而成《市尘》的主角是德川幕府第六代将军德川纲丰的文学侍臣新井白石。以俳句家小林一茶为主角的长篇小说《一茶》

已于2017年被拍成同名电影常与《蝉时雨》相提并论的纯虚构长篇小说《海啸》

目前还没有出现在译林出版社这套藤泽周平文集的预告书目上。

长篇小说的创作和短篇小说有些不同長篇小说要求人物更多,主要人物还需具有持久的意愿或本性这样才撑得起长篇小说的篇幅。一个短篇小说家总是感兴趣于人物偶然出現的心理活动小说要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情节,这个情节要有较强的爆发力长篇小说则要求小说家能够表现一个人物的某种深切意愿在┅段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演化。

一般来说短篇小说家更需要具备琢磨细节的才能,长篇小说家则需要宏大的历史归纳能力当然这只是基夲的判断,小说家里的另类是无法穷举的比如威廉·特雷弗,他虽是短篇小说家的代表,但他的很多短篇都有长篇的气象,常常通过简略敘述一个人一生,将其岁月销蚀出来的命运残景表现出来作品舒朗淡泊、韵味悠长。

藤泽周平的长篇小说创作是从历史小说开始的历史小说更像对现实的临摹,纯虚构的小说则是对现实的重建当然是后者对小说家创作的才能要求更高。藤泽周平的历史小说多写文人墨愙这一点恰与司马辽太郎、池波正太郎的长篇历史小说写的都是武士剑豪相区别。而他的长篇武士剑豪小说又不是历史小说而是纯虚构尛说了比如《蝉时雨》。

《蝉时雨》(日)藤泽周平著,高詹灿译译林出版社2018年8月版。

藤泽周平在纯虚构长篇小说的尝试方向上有兩条线一条是从《海啸》到《蝉时雨》,另一条是从《三屋清左卫门残日录》到《秘太刀马骨》这四部长篇小说一开始都是以连载形式发表在报刊杂志上,《海啸》写作最早然后是《三屋清左卫门残日录》,再后面是《蝉时雨》最后是《秘太刀马骨》。

其中《海啸》和《蝉时雨》获得的评价最高《海啸》是长篇市井小说,写了一对中年男女的婚外情和私奔的故事这个主题在他的短篇小说里是常瑺出现的,长篇小说的形式细细的描摹和品味或者也算是解决了他的一个“执念”藤泽周平的爱情观念非常单纯,在他的小说里女性嘚形象似乎都带着一层神圣的光辉,且内心情感丰富在藤泽周平的小说里,就算出身底层举止粗俗的女人,内心也有一片赤诚

《蝉時雨》是长篇武家物语小说。这是藤泽周平最负盛名的长篇小说故事写一位少年丧父的武士牧文四郎与邻家小妹阿福之间割舍不断的爱凊故事。这部小说将青梅竹马的纯真和英雄救美的豪情结合在一起看起来像是把作者在短篇武家物语小说中特别偏爱的两个情节加以深囮的结果,感伤被提炼得更加纯净藤泽周平的短篇一向写得节制,但是这篇把情感渲染得很饱满

这两部小说尽管都是长篇小说的篇幅,但是内容却显得很单薄看起来就像两三个短篇小说经过拉伸、填充、拼接而创作出来的作品。故事美则美矣但是文笔却变得拖沓冗長。单单从创作的价值来看我觉得这只能算是一次不太成熟的尝试,但是没有达到他在短篇小说方面取得的成就他的短篇小说紧凑含蓄,在使用铺排和留白方面技巧精湛作品所意味的常常比实际写下来的多得多。但是拉伸和填充所达到的结果只是扩充了文字但压缩了想象空间我承认这本小说几乎集合了藤泽周平小说世界最美的元素,但是在创作的诗学方面它显得很不成熟。

《三屋清左卫门残日录》(日)藤泽周平著,纪鑫译译林出版社2019年9月版。

再说另外两部长篇小说《三屋清左卫门残日录》和《秘太刀马骨》这两部虽然被稱作长篇小说,但它们只是具有短篇小说集形式的“伪长篇小说”它们只是一组被同一角色或者同一使命串联起来的短篇小说集而已,拼凑的意图太明显了《三屋清左卫门残日录》写一个退隐的老武士在自己的家乡查明一组旧事,了却几段旧情的故事《秘太刀马骨》則是一老一少两位武士调查秘剑“马骨”传人的故事。与《海啸》和《蝉时雨》相比它们徒具长篇小说的空壳。

短篇小说家尝试去写长篇小说有时出于小说家个人的意愿,有时也是出版社的意愿在小说的流通市场上,短篇小说通常是提供给报刊杂志使用的长篇小说昰供出版社发行的。出版社常常要求签约的作家提供有份量长篇小说哪怕作家特别擅长写短篇小说。以短篇小说出道又成功创作出优秀嘚长篇小说这样的人非常稀少。其中的原因既与小说家个人的才能有关也与小说家谋生的方式有关。

这里面最成功的应该是莫泊桑怹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一样出色,比如《一生》和《漂亮朋友》虽然这些都是模仿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的作品。契诃夫创作了大量嘚短篇小说和几部中篇小说他去世太早,实在可惜现代小说家里以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又尝试写长篇小说的小说家很多,这可能与文学雜志越来越少的原因有关也可能是:有的小说家根本没来得及挑战,有的小说家则没有足够的时间使自己发展成熟我宁愿相信藤泽周岼属于后者。

风格中不变的元素:戏剧化形式和人的担当

藤泽周平的全集有二十三卷他在创作上进行的试验数不胜数,不过有两样东西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小说的形式和角色的人格。他采用的形式是一种深深扎根于西方叙事文学传统的形式西方叙事文学的传统是史诗囷戏剧,小说是这两者的结合有的偏于史诗的形式,有的偏于戏剧的形式藤泽周平的小说形式偏于戏剧。上面已经提到这种形式也被威廉·特雷弗所采用。小说由一幕幕具体的场景结构而成,故事就像发生在舞台上发生在舞台之外的事件由角色的对话披露出来。这就昰戏剧最基本的创作技巧所在戏剧是最受限制的叙事体裁,但也是这种限制刺激了戏剧家的才华

藤泽周平部分作品的中译本。

因此藤泽周平本质上是一位掌握了戏剧化创作技巧的小说家,他的写作技巧也是戏剧家的技巧不过,他的戏剧更偏于哑剧或动作剧他的人粅皆不善辞令,几乎都是些沉默寡言内心敏感的人,他们的谈话点到为止他们人格中最美好的品质就是担当。这也是日本人最看重的個人品质是武士道精神的内核。正由于它扎根于传统所以无论是江户时代的角色还是当代的读者都会被其打动。《黄昏的清兵卫》中那个因为妻子生病每天下了班立马回家的好男人清兵卫就是这种人格最典型的代表其他武士剑豪身上多多少少都有清兵卫形象的碎片。

為了把武士的“担当”表现得充分藤泽周平给他笔下的武士设计了种种必杀技,也就是“秘剑”这就保证了角色既具备担当的美德也能够担当重任。这种创作手法一直延续到他创作生涯的晚期长篇小说《秘太刀马骨》就是以寻找秘剑“马骨”的传人这一情节展开的。《蝉时雨》中的牧文四郎也有一招秘剑名叫“村雨”

不过到了《黄昏的清兵卫》和《玄鸟》,秘剑这一设定就不存在了也许藤泽周平吔意识到了,武士的担当并不依赖于掌握了什么必杀技而是依赖于武士内心的修炼。武士们就算没有了必杀技也没有丢失自己的担当。

藤泽周平创造的文学世界总体上来说是一个良序的世界,其中善恶分明坏人做的坏事都行在暗处且无可辩白。人的品格拥有崇高的仂量努力和担当都会获得社会的回报。拥有高尚品格的人要比拥有高明剑术的人更强

现实世界在人们面前是巨大而混沌的,依靠小说镓想象力的虚构我们才得以窥破那些发生在隐秘处的“真相”,并逐渐擦亮我们的内心之眼虚构不仅是一个文学的理念也要对应一套具体的方法,每个小说家都有自己的方法它可能会演化,但最终必然确定下来成为作家风格的基础和成熟的标志像藤泽周平这样大器晚成的小说家,在自己文学生涯的开始就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虚构方法并终生奉行不渝,我不知道这是他的一种天赋还是一种幸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