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远而路虽远无所畏至极邪 是反问句么

2018年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情景式默写
(一)《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学不可以已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
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
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
泉,用心一也。
《逍遥游》
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
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
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
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
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
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
的句子分别是: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其正色邪?其远
而无所至极邪?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225',
container: s,
size: '910,250',
display: 'inlay-fix'
该用户的其他资料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180',
container: s,
size: '250,200',
display: 'inlay-fix'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题号:3007105题型:文言文阅读难度:较难引用次数:67更新时间:15/04/13来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共19分)雍里先生少为南都吏曹,历官两司,职务清简,惟以诗文自娱。平居,言若不能出口,或以不知时务疑之。及考其莅官所至,必以经世为心,殆非碌碌者。嗟夫!天下之俗,其敝久矣。士大夫以媕婀①雷同,无所可否,为识时达变。其间稍自激励,欲举其职事,世共訾笑之,则先生之见谓不知时务也固宜。予读其应诏陈言,所论天下事,是时天子厉志中兴之治,中官②镇守历世相承不可除之害,竟从罢去。昔人所谓文帝之于贾生所陈略见施行矣当强仕之年进位牧伯为外台之极品亦不为不遇而遂投劾以归。家居十余年,闭门读书,恂恂如儒生。考求六经、孔孟之旨,潜心大业,凡所著述,多儒先之所未究。至自谓甫弱冠入仕,不能讲明实学,区区徒取魏、晋诗人之余,摹拟锻炼以为工。少年精力,耗于无用之地,深自追悔,往往见于文字中,不一而足。暇日以其所为文,名之曰《疣赘录》。予得而论序之。以为文者,道之所形也。道形而为文,其言适与道称,谓之曰:其旨远,其辞文,曲而中,肆而隐,是虽累千万言,皆非所谓出乎形,而多方骈枝于五脏之情者也。故文非圣人之所能废也。虽然,孔子曰:“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言有枝叶。夫道胜,则文不期少而自少;道不胜,则文不期多而自多。溢于文,非道之赘哉?於是以知先生之所以日进者,吾不能测矣。录凡若干卷,自举进士至谢事家居之作皆在焉。然存者不能什一,犹自以为疣赘云。(选自归有光《雍里先生文集序》)[注释] ①媕婀(ān ē):指依违阿曲,毫无主见。②中官:宦官。【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殆非碌碌者殆:大概,恐怕。B.摹拟锻炼以为工 工:工巧,精妙。C.予得而论序之序:序言,文序。D.然存者不能什一什一:十分之一。【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必以经世为心秦亦不以城予赵B.耗于无用之地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则文不期多而自多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疣赘录》的文集序中,对雍里先生为官时不依违阿曲,不拘泥于流俗,以国家大事为己任的表现,予以高度评价。B.作者认为文章的关键在于“道”,而“文”是“道”的外在表现形式,会依据“道” 自然呈现出“多”与“少”的不同形态。C.作者回顾了自己求学、致仕、创作的过程和经历,表达了对那种仅仅从形式与文字技巧上加以模拟雕饰的文风的否定态度。D.作者的语言简洁凝练,古朴浑厚,以舒缓的语气和生活化的笔调阐发自己的观点,文章写得语浅情深,意蕴悠远,颇具深意。【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昔 人 所 谓 文 帝 之 于 贾 生 所 陈 略 见 施 行 矣 当 强 仕 之 年 进 位 牧 伯 为 外台 之 极 品亦不为不遇 而 遂 投 劾 以 归【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平居,言若不能出口,或以不知时务疑之。(3分)录凡若干卷,自举进士至谢事家居之作皆在焉。(4分) 提示: 下载试题将会占用您每日试题的下载次数,建议加入到试题篮统一下载(普通个人用户: 3次/天) 【知识点】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论语·阳货》)(2)(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为莫逆之交)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事(助治丧事)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临尸而歌,礼乎?”(《庄子·大宗师》)(3)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论语·公冶长》)(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5)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论语·阳货》)【小题1】面对春秋末期的时代环境和个人处境,孔子对政治先后流露出哪些思想倾向?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孟子反、子琴张在丧礼上的表现有何特点?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有哪些?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孔子相卫,弟子子皋为狱吏,刖(yuè)人足,所跀(yuè)者守门。人有恶孔子于卫君者,曰:“尼欲作乱。”卫君欲执孔子。孔子走,弟子皆逃。子皋从出门,跀危①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吏追不得。夜半,子皋问跀危曰:“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是子报仇之时也,而子何故乃肯逃我?我何以得此于子?”跀危曰:“吾断足也,固吾罪当之,不可奈何。然方公之狱治臣也,公倾侧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及狱决罪定,公憱然不悦,形于颜色,臣见又知之。非私臣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田子方从齐之魏,望翟黄乘轩②骑驾出,方以为文侯也,移车异路而避之,则徒翟黄也。方问曰:“子奚乘是车也?”曰:“君谋欲伐中山,臣荐翟角而谋得;果且伐之,臣荐乐羊而中山拔;得中山,忧欲治之,臣荐李克而中山治,是以君赐此车。”方曰:“宠之称功尚薄。”秦、韩攻魏,昭卯西说而秦、韩罢;齐、荆攻魏,卯东说而齐、荆罢。魏襄王养之以五乘之奉。卯曰:“伯夷以将军葬于首阳山之下,而天下曰:‘夫以伯夷之贤与其称仁,而以将军葬,是手足不掩也。’今臣罢四国之兵,而王乃与臣五乘,此其称功,犹嬴胜而履蹻。”孔子曰:“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概③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也。治国者,不可失平也。”少室周者,古之贞廉洁悫者也,为赵襄主力士。与中牟徐子角力,不若也,入言之襄主以自代也。襄主曰:“子之处,人之所欲也,何为言徐子以自代?”曰:“臣以力事君者也。今徐子力多臣,臣不以自代,恐他人言之而为罪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改动)【注】①跀危:古代受断足之刑的人。②轩:此处指高车。③概:古代量米麦时刮平斗斛的器具。【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相关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亏:损害B. 则徒翟黄也&&&&&&&&&&&&&&&&&&&&&&&&&&徒:白白地&是手足不掩也&&&&&&&&&&&&&&&&&&&掩:掩盖D. 古之贞廉洁悫者也&&&&&&&&&&&&&&&&悫:诚实、谨慎【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①跀危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 ②故民之从之也轻B. ①入言之襄主以自代之&&&& ②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①而子何故乃肯逃我&&&&&&&&& ②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D. ①伯夷以将军葬于首阳山下 ②吾欲观于转附、朝儛【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子皋做狱吏时曾判一名犯人刖刑。在子皋危难之时这个人却救k!s#5^u了他,这是因为跀危认为他能做事公平、公正,且能法外开恩。B. 翟黄和昭卯均是有大功的臣子,而国君赏赐的东西与他们的贡献不相配,作者借此典故从反面论证统治者要“依法行赏”的道理。&孔子认为为官之道就得公平、公允,依法办事。这点做好k!s#5^u了你便能在百姓中树德,不会做的人只能树怨。D. 少室周是赵襄主的卫士。他和中牟的徐子比赛力气,结果不如徐子,就进宫把徐子推荐给赵襄主而要求用徐子来代替自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游姑苏台记予再莅吴将四载①,欲访姑苏如未果。丙子五月廿四日,雨后,自胥江②泛舟出日晖桥,观农夫插莳(shí),妇子满田塍(chéng),泥滓被体,桔槔(gāo)与歌声相答,其劳苦殊甚。迤逦过横塘③,群峰翠色欲滴。未至木渎④二里许,由别港过两小桥,遂抵如下。山高尚不敌虎丘⑤,望之又一荒阜耳。舍舟乘竹舆,缘山麓而东,稍见村落,竹树森蔚,稻畦相错如乡。山腰小赤壁,水石颇幽,仿佛虎丘剑池。夹道稚松丛棘,薝葡⑥点缀其间如残雪,香气扑鼻。时正午,赤日炎歊⑦,从者皆喘汗。予兴愈豪,褰(qiān)衣贾勇如猿踏而上。陟其巅,黄沙平衍,南北十馀丈,阔数丈,相会即胥台⑧故址也,颇讶不逮所闻。吾友汪钝翁《记》⑨称:“方石中穿,传为吴王用以竿旌者”。又“矮松寿藤,类一二百年物”。今皆无有。独见震泽⑩掀夭陷日,七十二峰出没于晴云浩淼⑾中。环望穹窿、灵岩、高峰、尧峰诸山⑿一一献奇于台之左右。而霸业销沉,美人黄土,欲问夫差之遗迹,而山中无人能言之者,不禁三叹。从山北下,抵留云庵。庵小,有泉石,僧贫而无世法⒀,酌泉烹茗以进。山中方采杨梅,买得一筐,众皆饱啖,仍携其馀返舟中。时已薄暮,饭罢,乘风容与而归。待行者,幼子筠⒁、孙韦金、外孙侯晸(zhěng)。六日前,子至方应该北上⒂,不得与同游。赋诗纪事,怅然者久之。(选自清·宋荦(luò)《西陂类稿》)【注释】①再莅吴将四载:宋荦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曾任江苏布政使,三十一年六月由江西巡抚调任江苏巡抚,任职地点皆在苏州,故云“再莅吴”。至作此文时的三十五年五月,将近四年。②胥江:苏州胥门外的一条河。③横塘:《姑苏志》卷一八《乡都》:“吴县……镇五。……横塘,去县西南十三里有柜塘桥,风景特胜。”④木渎:镇名,在江苏吴县西南。⑤虎丘:山名,在江苏吴县西北七里。上有虎丘塔、剑池、千人石、真娘墓等古迹。⑥薝(zhān)葡:栀子花。⑦炎歊(xiāo):热气。⑧胥台:即姑苏台,在姑苏山上。相会为天王阖闾叹差所筑。⑨汪钝翁:汪琬。《记》指《姑苏台记》,其中云:“台址皮面平衍,有方石中穿,俗谓吴王用以竿旌者。其旁石壁直下数十尺,矮松寿藤相盘络,类一二百年物。壁上流泉数处,汇为池,其泉清泓可鉴。池畔皆石坡,土人呼为‘小赤壁’。” ⑩震泽:即太湖。(11)七十二峰:太湖中有七十二座山峰。⑾浩淼:形容湖水深远广阔。⑿穹窿:山甸,在苏州西南。灵岩:山名,在吴县木渎镇西北。吴王夫差作馆娃宫于此,以安置西施,今灵岩寺即其故址。另有响屟(xiè)廊、吴王井、西施洞、琴台等古迹。高峰、尧峰:均为苏州西南郊太湖畔山峰名。⒀世法:世俗的礼法。无世法即不能依世俗礼法予以盛大的招待。⒁幼子筠:宋筠,字兰挥,康熙进士,著有《绿波园诗集》。⒂子至:儿子宋至,字山言,康熙进士,官编修,著有《苇萧草堂诗》。他这一年往北京应顺天府乡试,只中副榜。【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予再莅吴将四载(2)山高尚不敌虎丘(3)缘山麓而东(4)颇讶不逮所闻(5)类一二百年物(6)时已薄暮【小题2】下列“之”与“怅然者久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夫子之谓也B.士大夫之族C.顷之,烟炎张天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观农夫插莳,妇子满田塍,泥滓被体,桔槔与歌声相答,其劳苦殊甚。(2)陟其巅,黄沙平衍,南北十馀丈,阔数丈,相会即胥台⑧故址也,颇讶不逮所闻。【小题4】文章第二段写姑苏台近景,还感受到_______,第三段写远景,感叹_________,最有一段说赋诗纪事,怅然回应上文,以感慨贯穿全篇。 评分: 0 评论: 暂时无评论暂时无评论 同卷好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划(huà)价拓(tà)本绯(fēi)闻煊(xuān)赫一时B.桂冠(ɡuān)笑靥(yè)戏谑(nüè)大放厥(jué)词C.阴霾(mán)矿藏(cánɡ)趑(zī)趄铩(shā)羽而归D.迤逦(lǐ)肖(xiào)像顷(qǐnɡ)刻外强中干(ɡàn) 热门知识点古汉语通论(十)疑问句,疑问词
我的图书馆
古汉语通论(十)疑问句,疑问词
《古代汉语》王力
古汉语通论(十)疑问句,疑问词
  在古代汉语里,句子一般须有疑问词的帮助,方能发出疑问。有时候用疑问代词,有时候用疑问语气词,有时候是二者都用。例如:  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  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  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在上古汉语里,疑问句里的疑问代词宾语也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乡人长於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孟子·告子上)  (比较“谁欺”和“欺天”、“谁敬”和“敬兄”这些动宾结构的宾语的位置。)  於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既富矣,又何加焉?(论语·子路)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梁客辛垣衍安在?(战国策·赵策)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又谁敢德?(同上)第一第二两个例子最富有启发性,疑问代词作宾语就在动词前面,不是疑问代词就在后面。有时候,动词前面有助动词,疑问代词宾语就放在助动词前面,上面所举的最后两个例子就是这样。  疑问代词用作介词的宾语时,也受这个规律的制约,它们也必须放在介词的前面。例如: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战国策·齐策)  上古汉语这种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词序,一直为后代古文家所遵守。例如:  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韩愈:祭十二郎文)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将何适而非快?(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比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更为严格,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例外。只有“何如”又说成“如何”,好像是例外,其实这两种词序都出现在上古汉语里。在先秦时代,它们已经是一个凝固形式,意思是“怎么样”、“怎样”或“怎么办”。例如:  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僖公四年)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乡人皆好之,何如?(论语·子路)  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战国策·楚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古书上还有“若何”、“何若”、“奈何”的说法(含义与“何如”、“如何”相同),但没有说成“何奈”的。例如: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美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二十章)  事将奈何矣?(战国策·赵策)  秦称帝之害将奈何?(同上)  先生助之奈何?(同上)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战国策·齐策)  古代又有“如......何”“若......何”“奈......何”的说法,当中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例如:  年饥,用不足,如之何?(论语·颜渊)  如受吾币而不假吾道,则如之何?(谷梁传僖公二年)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左传僖公十五年)  力拔山兮气葢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奈若何”就是“奈汝何”。)  陈文子见崔武子曰:“将如君何?”(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在古代汉语里,“如之何”“若之何”又是一个凝固形式,有时候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反问,译成“怎么”;有时候用在询问句的末尾,译成“怎么样”。例如:  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  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左传成公二年)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诗经·齐风·南山)  疑问词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疑问代词,第二类是疑问语气词。现在分别加以叙述。  (一)疑问代词  (1)谁,孰,何  “谁”字跟现代汉语的“谁”一样,是指人的疑问代词。例如: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战国策·齐策)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左传僖公四年)“孰”字经常表示选择。它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例如: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论语·先进)  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  (以上指人。)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梁惠王下)  (独自作乐快乐呢,还是与众人共听音乐快乐呢?第一第三“乐”字读yuè,其余“乐”字读lè。)  礼与食孰重?(孟子·告子下)  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尽心下)  (以上指事物。)  “孰”字用来指人时,也有不表示选择的;这时,它就和“谁”字没有分别了。相反地,“何”字也偶然可以表示选择。例如:  孰可以代之?(左传襄公三年)  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  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於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前面三个例子都可以换用“谁”字,最后一个例子似乎应该用“孰”字,但是“孰”字一般不用作直接宾语,所以用“何”字了。  古书上常常见到“孰与”二字连用,以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例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同上)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种“孰与”和《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里的“孰与”不同。第一个例子是说“我与城北徐公孰美”,第二个例子含有“救赵与勿救孰得孰失”的意思。第三个例子是说“您看廉将军与秦王比较,谁强谁弱?”  “何”字和现代汉语的“什么”相当,是指物的疑问代词。例如:  孟尝君曰:“客何好?”(战国策·齐策)  门人问曰:“何谓也?”(论语·里仁)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谁”“何”都可以用作定语(“孰”字不能),但是“谁”字后面一般用“之”字,“何”字后面不能用“之”字。例如:  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僖公四年)  “何”字又可用作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的意思。例如:  夫子何哂由也?(论语·先进)  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先生坐,何至於此?(战国策·魏策)当它用作状语的时候,被修饰的不一定是及物动词,有时候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例如:  吾何快於是?(孟子·梁惠王上)  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战国策·齐策)  (2)安,恶,焉,胡,奚,曷  这六个疑问代词只能用作宾语(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和状语,用作状语要比用作宾语常见。先看用作宾语的例子:  梁客辛垣衍安在?(战国策·赵策)  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  “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於一。”(同上)  (“恶乎”等於说“於何”。)  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齐策)  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滕文公上)  奚以知其然也?(庄子·逍遥游)  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战国策·赵策)  “途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荀子·性恶)“安”“恶”是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可以译成“哪里”;“胡”“奚”“曷”和“何”字相当,可以译成“什么”。作为宾语,“恶”字只用於“恶在”“恶乎”,而很少用在其他动词和介词前面。  再看用作状语的例子:  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战国策·赵策)  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同上)  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同上)  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隐公元年)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魏风·伐檀)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天曷不降威?(尚书·商书·西伯戡黎)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作为状语,“安”“恶”“焉”一般表示反问,可以译成“哪里”“怎么”;“胡”“奚”“曷”一般询问原因,可以译成“为什么”;但是最后一个例子里的“曷”字是询问未来的时间的,这种用法是《诗经》语法的特点之一,别的古书上很少见到。此外,“曷”字用作状语时,和“盍”字相通,表示“何不”的意思,这里不详细叙述了。  (二)疑问语气词  (1)乎,诸  疑问语气词“乎”字,表示纯粹的疑问。“乎”字译成现代汉语,有时要译成“吗”,有时要译成“呢”,这要看它用在什么样的疑问句里。在是非问句里,发问的人把一件有疑问的事情全部说出来,要求对方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往往用语气词“乎”字,这种“乎”字要译成“吗”。例如: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战国策·齐策)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卫灵公)  许子冠乎?(孟子·滕文公上)  在选择问句里,“乎”字要译成“呢”。例如:  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祅祥乎?”(战国策·楚策)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孟子·告子上)  有一件事值得注意,在先秦时代,句中已经用了疑问代词的所谓特指问句,极少用“乎”字,这可以从本节通论所举的若干特指问句里看到。这是因为既然句中用了疑问代词把疑问之点提出来了,不用“乎”字,仍然可以了解为疑问句。秦汉以后,特指问句用“乎”字才渐渐多起来。例如:  轸不之楚,何归乎?(史记·陈轸列传)  孰为汝多知乎?(列子·汤问)特指问句里的“乎”字要译成“呢”。  “乎”字跟疑问代词、否定词以及常见的“岂”字、“宁”字相呼应时,往往表示反问。例如:  其何伤於日月乎?(论语·子张)  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战国策·赵策)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先生独未见夫仆乎?(战国策·赵策)  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庄子·秋水)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战国策·齐策)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反问句是无疑而问,只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肯定或否定,并不一定要求回答。跟疑问代词相呼应的“乎”字译成现代的“呢”,其余的“乎”字译成现代的“吗”。  “乎”字跟“其”(表示委婉语气)、“无乃”(表示恐怕是的意思)、“得无”(表示该不会的意思)等词相呼应的时候,表示一种委婉语气,略等於现代的“吧”字。例如:  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子其怨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其恕乎!(论语·卫灵公)  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  有时候,“乎”字并不表示疑问,而是表示感叹。例如:  长铗归来乎!(战国策·齐策)  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  善哉!技盖至此乎!(庄子·养生主)  “诸”字是“之乎”的合音。“诸”字用於句尾的时候,可以用“之乎”去解释,但是只表示疑问和反问。例如: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论语·先进)  (注意比较“行诸”和“行之”。)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论语·子路)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不识有诸?(孟子·梁惠王上)  (2)与(欤),邪(耶)  “与”(欤)字略等於现代汉语的“吗”字或“呢”字。“与”和“乎”的分别是:除了有疑问代词或在选择问句而外,“与”字一般不表示纯粹的疑问。用“与”的时候,在多数情况下,是说话人猜想大约是这样一件事情,但是还不能深信不疑,要求对话人加以证实。因此,纯粹表示疑问的“乎”字不能换成“与”字,例如“伤人乎?”不能换成“伤人与?”“冯公有亲乎?”不能换成“冯公有亲与?”下面是一些用“与”字的例子:  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问)  是鲁孔丘与?(论语·微子)  是鲁孔丘之徒与?(同上)  然则师愈与?(论语·先进)  然则废衅钟与?(孟子·梁惠王上)  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孟子·公孙丑上)  上面这种是非问句中,“与”的疑问语气不是很强的。但是在有疑问代词的句子里,或者在选择问句里,“与”字的疑问语气强得多。例如:  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丘何为是栖栖者与?(论语·宪问)  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  “邪”(耶)字和“与”(欤)字的语法作用相同。在先秦,有的古书只用“与”不用“邪”,如《论语》《孟子》;《春秋》三传也只有《左传》用了一个“邪”字。《老子》《庄子》用“邪”很多,《荀子》也是用“邪”多於“与”。“邪”和“与”古音相近,它们的不同大概是方言不同的缘故。下面是一些用“邪”字的例子: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老子)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秋水)  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战国策·齐策)  治乱,天邪?(荀子·天论)“与”和“邪”也都能用於反问。例如:  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战国策·赵策)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此非以贱为本邪?(老子)  夫天机之所动,何可易邪?(庄子·秋水)  (3)哉  “哉”字的主要用途有二:一是表示反问,一是表示感叹。“哉”字表示反问略等於现代的“呢”字(只有和“岂”字相呼应时才等於现代的“吗”字)。它永远不表示纯粹的疑问;而且,一般地说,要有疑问代词或“岂”字跟它呼应,才能表示反问。例如: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何有於我哉?(论语·述而)  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左传僖公五年)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  “乎哉”连用时可以表示纯粹的疑问,那是“乎”字所带有的语法意义,而“哉”字只是加强“乎”字的语气。例如: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梁惠王上)  不识此语诚然乎哉?(孟子·万章上)但是,有时候是“乎哉”连用表示反问。例如:  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孙丑下)  (“慊”qiàn,恨。)  “哉”字表示感叹时,略等於现代的“啊”字。例如:  管仲之器小哉!(论语·八佾)  硜硜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  “哉”字和它前面的形容词也可以提到句首,构成倒装句,表示强烈的感叹语气。例如: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野哉由也!(论语·子路)  上面我们叙述了两类疑问词--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下面我们再来简单讨论一下与疑问句或疑问语气词有关的几种语法现象。  (1)几种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  第一,“不亦......乎”。例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不亦......乎”是古代的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说法。  第二,“何以......为”。例如: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  这种句子,实际上是动词“为”的疑问代词宾语“何”放在作状语的介词结构前面了,意思是“用......做什么”。第一个例句是说“君子朴质就行了,用文采做什么?”这是无疑而问,是古代表示反问的一种说法。  在“何以......为”这个格式里,“何”字可以用别的疑问词如“奚”、“恶”、“安”等来替换;“以”字也可以“用”字来替换。例如: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恶用是鶃鶃者为哉?(孟子·滕文公下)  古代汉语里介词“以”字是可以省去的,因而“何以......为”句中也可以省去“以”,说成“何......为”。例如: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汤为天子大臣,被恶言而死,何厚葬为?(汉书·张汤传)“我何渡为”意即“我渡河做什么”,“何厚葬为”意即“厚葬做什么”。  第三,“何......之有”。  “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是“有什么......”的意思。“何厌之有”就是“有什么满足呢”(“之”字复指“厌”字)。例如: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夫晋何厌之有?(左传僖公三十年)  (2)语气词的连用  疑问语气词不仅可和疑问语气词连用(像上面所讲的“乎哉”),而且也可以和直陈语气词连用。例如: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战国策·赵策)  斯谓之君子已乎?(论语·颜渊)  女为周南召南矣乎?(论语·阳货)连用的语气词,都分别担负了表达语气的任务;这些例子中,“也”、“矣”、“已”等表直陈语气,“与”、“乎”、“哉”等表疑问或反问语气。不过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所以上面这些句子都是疑问句或反问句。
馆藏&22438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的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