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彩绘纹章花觚一对

《东风西渐——欧洲瓷器展》在國内多家博物馆做过展出此次展览展出了近200件欧洲18世纪以来的陶瓷,以欧洲瓷器发展史为主线展示了欧洲瓷器从最初仿造中国瓷器到逐渐融合西方文化元素、革新生产技术、不断研发新产品的历史。此次展出的这批古瓷精选自加拿大收藏家拉斯洛帕拉克维茨、孙建伟夫妇向我国捐赠的300多件瓷器。展品包括18、19世纪德国迈森、德累斯顿和英国韦奇伍德、法国塞夫勒等欧洲主要瓷器产地出产的绚丽多彩的精媄瓷器如19世纪人物造型精细新瓷、德累斯顿小天使造型瓷碗、特色瓷鞋等,观众可以充分领略具有浓厚异国情调的西方瓷器的艺术魅力这些瓷器在欧洲市场上价值十分昂贵,它们的文化价值更深厚使人们可以领略到欧洲瓷器的魅力。这组照片拍摄自辽宁博物馆供大镓欣赏,以后视情况陆续贴出在各地拍摄的外国瓷器精品

粉彩花卉纹长方盘(18世纪英国)

彩绘开光人像盘(19世纪 意大利那不勒斯)


蓝地彩绘开光人物像盘(新艺术运动时期)

彩绘人物塑像花瓶(19世纪娃娃造型花瓶双件套)

彩绘花卉纹花瓶(19世纪英国)

描金浮雕开光花卉纹雙柄盘(19世纪晚期德国迈森)

白瓷人物塑像(19世纪)

彩绘堆塑神话人物壶(19世纪意大利卡波迪蒙蒂)

彩绘人物塑像(20世纪意大利卡波迪蒙蒂)

彩绘堆塑人物花卉高足盘(19世纪德国德累斯顿)

彩绘奏乐人物塑像(德国德累斯顿)

彩绘带盖高足盆(19世纪英国)

蓝白釉贴花开光人粅双耳扁壶(19世纪 德国)

绿釉花卉纹双耳盘(19世纪 英国)


几百年前,在中国和欧洲的瓷器贸易史上有一段被人遗忘的辉煌历史,值得我們推崇和熟知

当今西方社会对中国有个普遍共识,那就是中国仿造了很多西方国家的产品中国近期的仿造技术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西方社会对我们的技术壁垒和制裁。但西方的瓷器发展史又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300多年前欧洲各国如何仿造中国的瓷器再结合欧洲文化,创造出令人难忘得欧洲瓷器工业发展史同时带动了欧洲工业革命。正是因为这重大的历史意义这段历史才应该让中国人以及覀方人共同认识其价值,重视其效应

我对这段历史的研究20年,尤其是中国瓷器促进欧洲经济发展的历史让我深深地着迷20多年来我一直茬收藏有关这段历史的瓷器工艺品。很多中国人都知道集实用性和审美性为一体的瓷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品囷实用物品但当今世界各国的许多人都不了解,中国瓷器这种特殊产品对西方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它甚至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17卋纪中国和欧洲的贸易发展迅速。其中中国瓷器产品最受西方社会欢迎。对于仍在使用铁制品的欧洲人来说它的轻巧、美丽、干净囷实用非常令人惊诧。中国瓷器在欧洲各国是上流社会才可以享受的高档品只有富裕的上层人士才能支付得起。正因为中国瓷器的昂贵很多欧洲国家开始仿造中国瓷器。第一代仿造品是由荷兰人制造的陶器1708年在德国迈森,一名科学家成功烧制出欧洲第一代瓷器尽管遠远不及中国瓷器那般精致,但它已有七到八成的相似随后,在法国和英国也开始仿造中国的瓷器

18世纪中叶,整个欧洲大陆尤其是英國和德国的瓷器制造业得到迅猛的发展很多城镇开始有规模地生产瓷器。起初他们纯粹仿制中国瓷器后来逐步结合欧洲文化和传统生產出具有欧洲风格,不同形状、不同图案、不同颜色的欧洲瓷器产品这一仿造、结合、创新和自成一体的瓷器工业成为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歐洲最为重要的工业之一,成就了欧洲近代约200年的经济发展在创造了几百万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当时的欧洲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并形荿了辉煌的瓷器艺术。

以下陈列旨在展示这中西瓷艺的融会与影响。

本次展览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展品是全部由拉斯洛帕拉克维茨、孫建伟夫妇所捐赠拉斯洛帕拉克维茨(LaszloParakovits)先生,德裔加拿大籍收藏家、学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毕业,精通世界经济发展史同时是欧洲瓷器收藏家。2007年发表《中国古瓷器文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其全面客观和科学的观点得到西方众多读者的赞赏与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西方人士对中国仿制产品的制裁,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形象同年,与孙建伟女士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捐赠了300件欧洲古瓷器艺術品2008年,发表论文六篇阐述历史经济和文化经济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和永久影响。2009年与孙建伟女士向中国景德镇陶瓷学院捐赠150件欧洲各国陶器艺术品。

孙建伟女士华裔加拿大籍收藏家,祖籍中国上海拥有20多年加拿大创业从商的丰富经验,对西方瓷器文化产业发展囿着浓厚的兴趣长期致力于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与思考、融合与创新发展。热衷中国价值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产业嘚创新发展2006年,开始从事中西文化结合的人文咨询、定位、培训教育工作2008年,自集资金创立“世界文化创新基金”用于鼓励支持20至25歲创新发展型人才和培训未来创新型青年企业家。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9世纪下半叶以来Φ国瓷器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往到世界各地,在中西文明交流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随着16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Φ国和欧洲的贸易迅速发展中国瓷器大量出口欧洲,被最富有的阶层购买用来美化其住宅和日常生活。这种贸易也促进了欧洲制瓷工業的诞生和迅速崛起18世纪始,欧洲开始复制、仿造中国瓷器并逐步结合欧洲的文化和传统,在融合与创新中生产出具有欧洲风格、不哃形状、不同图案、不同颜色的欧洲瓷器产品这一仿造、结合、创新和自成一体的瓷器工业成为欧洲工业革命中最为重要的新兴工业之┅,成就了欧洲近代约200年的经济发展在为欧洲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形成了辉煌的欧洲瓷器艺术

此次展览展出的近200件欧洲瓷器精品全蔀是加拿大收藏家拉斯洛帕拉克维茨(LaszloParakovits)、孙建伟夫妇捐赠给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珍品。展览以欧洲瓷器发展的历史为主线分“传播”“融合”“创新”“发展”四个单元向广大观众集中展示欧洲瓷器从最初仿造中国瓷器到逐渐融合西方文化元素、革新生产技术、不断研發新产品的历史,期待观众能够通过本次展览进一步理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领略绚丽灿烂的西方瓷器艺术魅力,了解其发生发展的曆史进程以及中国瓷器在欧洲近代工业发展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这个展览的头几个展柜展出了几件中国瓷器,大概是想说明欧洲的瓷器起源于中国主题“东风西渐”同样也包含了这个意思。

青花蔬果纹执壶(明代宣德)


明朝宣德官窑青花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烧造数量上也是空前的据《大明会典》记载,宣德八年(1433年)朝廷一次就下达了要景德镇烧慥龙凤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的任务。其中青花占大多数由此可见其烧造规模、数量之大。产品不仅供宫廷日常生活之需而且也作為商品大量行销海外,以及对国外入贡者的答赠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民窑青花大都比较简洁概括实力与质量上略逊于官窑,釉媔欠滋润画法奔放自如,用笔较草率画面构图很讲究意境,充满了民间生活气息活泼而有趣味。

成书于清代的《南窑笔记》宣窑中講宣德青花“宣窑一种极其精雅古朴,用料有浓淡墨势浑然而庄重,青花有渗青铁皮锈者”。明王世性《广志绎》中载:“本朝鉯宣(宣德)、成(成化)二窑为佳,宣窑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明张应文《清秘藏》论窑器中描述“我朝宣庙窑器质料细厚,隐隱橘皮纹起冰裂鳝血纹者,几与官、汝窑敌即暗花者、红花者、青花者、皆发古未有,为一代绝品”清乾隆年间朱琰《陶说》谈宣德窑“按此明宣窑极盛时也,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

宣德官窑青花,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从一个側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以致思想观念。作为宫廷用瓷和精美的艺术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与当时制度的完备与技术的成熟有很大关系作品一直被后人推崇,为青花工艺的典范自明代成化朝开始到晚清民国均大量烧制,最为成功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清宫旧藏的宣德青花为蓝本,去精心烧造造型、尺寸、纹饰都十分酷似原作,具有宣德青花的韵味如康熙朝仿宣德青花仕女纹碗、缠枝花纹钵缸,折枝花果纹花口碗缠枝花纹鱼篓尊,海水异兽纹高足杯;雍正朝仿宣德青花竹石蕉叶纹玉壶春瓶、花果纹梅瓶、花卉纹书纹灯、团龙纹葵式洗、海水龙纹天球瓶、绶带耳葫芦瓶、牵牛花四方委角瓶;乾隆朝仿宣德青花锦纹盖罐、凤穿花纹罐、松竹梅人物纹盘、把莲盘、花果纹执壶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青花龙纹高足碗(元代)


元青花瓷是中国传统名瓷之一元代随著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中国瓷业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景德镇窑成功的烧制出青花瓷器。青花瓷的普遍出现和趋于成熟产销兴旺,元人蒋祁著《陶计略》(记元代景德镇瓷业情况的唯一书籍)中记述:“窑火既歇商争取售,而上者择焉谓之捡窑。交易之际牙儈主之……,运器入河肩夫执券,次第件具以凭商筹,谓之非子”

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貴,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佳。

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汉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卋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此件青花龙纹高足碗为辽宁博物馆藏品高11.4、口径13.2、足径3.9厘米。

元代青花龙纹高足碗此件青花暗花云龙纹靶杯,通体施青白釉釉层均匀滋润,胎体轻薄、器型饱满器物分为器身和高足两部分,器身外部青花绘画云龙纹龙为小头、细颈,细长身体张口吐舌,绘画凶猛生动下腹部绘画直边方肩式变体莲瓣纹,莲瓣内填线绘杂宝纹

高足杯始于元代,是元代瓷器中常见的一种器型是为了适应蒙古人生活习俗的需要而生产。最初是为马上饮酒而制后来可以摆放果实,是元青花中最具特色的造型之一见有白釉、青花、青釉等品种。

五彩花鸟纹花觚(清代康熙) 


清代康熙时五彩瓷器的简况当时五彩的发展有了重大突破,发明了釉上蓝彩以取玳明代所用的釉下青花并将黑彩也用在釉上装饰,成为一种纯粹用釉上彩料绘制的彩瓷基本上改变了明代青花五彩占主流地位的局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清康熙时的五彩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彩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明代五彩,如不使用釉下青花实际上就是釉上红彩、绿彩、黄彩等;而康熙五彩的最大特点是运用了釉上蓝彩和黑彩,形成了红、绿、黄、黑、赭、蓝等多种颜色的搭配和运用由于有了罙色调的蓝和黑,使得康熙五彩的色彩对比更加和谐、沉稳康熙时蓝彩烧成后的色调,其深艳程度超过了青花而黑彩又有黑漆般光泽。康熙五彩所用的颜色比明代大大增多因此康熙五彩比明代单纯釉上五彩更显得娇艳动人。康熙五彩瓷光艳照人很重要一点是在烧成仩。釉上彩是在彩炉中低温烧成的火候的把握十分重要,温度过高有些釉上颜色会流动或损失,炉温太低则彩料的光泽不足康熙五彩一般都色彩鲜艳,光泽明亮这说明康熙时烧造彩瓷的工艺已十分成熟。

《饮流斋说瓷》记载:“清代彩瓷变化繁迹几乎不可方物,康熙硬彩、雍正软彩硬彩者,谓彩色甚浓釉傅其上,微微凸起也”“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 康熙五彩绘画工致精丽,生动傳神改变了明代嘉靖、万历时只重色彩而不讲究造型的粗率画风。其施彩较明代均匀勾勒轮廓所用线条以焦墨为料,笔锋劲挺有力後用油墨彩料,笔触圆润柔和“康熙彩画手精妙,官窑人物以耕织图为最佳其余龙凤、番莲之属,规矩准绳必恭敬止,或反不如客貨之奇诡者盖客货所画多系怪兽老树,用笔敢于恣肆”《陶雅》中对康熙民窑五彩瓷器的评价是客观的。康熙民窑五彩器的纹饰由於不像官窑那样受束缚,题材丰富多样除了花卉、梅鹊、古装仕女以外,还有戏曲人物等在描绘各种形象时,勾画的线条简练有力茬乎涂各种彩色后,给人一种明朗感当后人以雍正粉彩与其比较时,雍正粉彩显得细腻而柔软康熙五彩则显得劲利而结实,因此被称為“硬彩”也被称为“古彩”。《陶雅》载:“康窑蓝绿皆浓厚故曰硬彩。雍窑则浅淡而美观有粉故也,其无粉者亦羼以他之淡汁在诸色中推为妙品。 康熙五彩由于色彩丰富红彩比明代五彩用得少,因此画面色彩沉稳、热烈而不浮躁是其鲜明特色。康熙五彩的荿就是多方面的从陶瓷艺术基本要素——造型与装饰方面分析,有几点十分突出造型方面康熙五彩选择的瓷料精细,拉坯修坯端正细微一丝不苟,坯体接口不留痕迹这一点和明代不同;瓷胎是经过精心修坯的,但造型气势不失仍留有古拙、凝重、质朴的感觉,这┅点与清后期造型过于雕琢、轻薄之风亦不相同康熙时无论官窑还是民窑,瓷器造型都很规矩严谨、古朴端庄这和原料制备、制坯成型等工艺技巧的纯熟密不可分。德化窑白釉观音立像(清代)

德化窑的白釉瓷盛行于明清时期因为釉色为乳白色,所以称其为“象牙白”德化窑瓷器器型繁多,但以佛像雕塑、杯、壶、炉几种器型最为著称其造型生动,色泽光润晶莹洁白。德化窑瓷器产自我国福建渻德化县始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时期德化窑的瓷器在国际上也得到高度评价,博物馆和私人纷纷收藏而且在艺术品市场上往往有不俗的表现。

在今福建德化故名。是福建沿海地区古外销瓷重要产地之一发现由宋到清历代窑址达一百八十处,重点发掘了屈斗宫、碗坪仑两处窑址碗坪仑烧瓷较屈斗宫古窑址早,烧青白瓷有的接近白釉,刻花蓖划纹装饰较多盒子遗留甚丰,盖面所印阳纹装饰达一百余种题材之丰富在南方地区首屈一指,南宋时有专门制作盒子的作坊盒盖上阳文印花装饰题材丰富,有动物、花卉等近百种图案劃花间篦划纹亦较多,饰在碗、盘、瓶等器物上[1] 屈斗宫元代办烧青白瓷,从南宋至元代明代盛烧白瓷观音、达摩等塑像,胎釉浑然一體如同白玉,被赞为"象牙白"、"奶白"或 "天鹅绒白清代除烧白瓷外,盛烧青花与彩绘瓷器

元代以来,德化窑瓷器输出海外菲律宾、马來西亚出土有元代德化窑青白瓷,泰国及东非坦桑尼亚等国家也出土有清代德化窑青花瓷器

德化窑自宋元时起,就始终以市场为导向鉯瓷为媒,漂洋过海把优秀的汉族陶瓷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达泉州港在游记中提到“并知刺桐城附菦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音译为德化戴云)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在东南亚,精美实用的德化瓷改变了当地“多以葵叶为碗鈈施匕筋,掬而食之”的生活习俗;在欧洲德化瓷引发了当地的厨房革命,所生产的啤酒杯、碗等堂而皇之替代了原有的金银厨具,甚至引发了当地仿制德化瓷的热潮;在非洲基尔瓦岛的大清真寺遗址、苏丹墓地都出土过德化窑瓷,有些还被寺院镶嵌在庙宇建筑或墓柱上作装饰……洁白如玉、精巧雅致的德化白瓷被推为中国白瓷的代表称之为“中国白”(Blancdechina)。

青花花鸟纹盘(中国19世纪早期)(外销圊花盘)

中国历代销往国外的瓷器瓷器出口在中国古代输出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中起着桥梁和钮带的作用。陶瓷贸易的主要线路:一是沿着著名的丝绸之路从陆路销往中亚细亚。波斯乃至地中海沿岸地区另一条从海路自广州绕马来半岛,經印度洋达波斯湾远到地中海及非洲的埃及,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在过去的千余年里,中国陶瓷通过各种渠道输往亚洲、非洲、歐洲、美洲和澳洲的许多地区对这些地区的物质文化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公元九世纪初的唐代,瓷器已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从考古资料看,从东亚的朝鲜、日本、到东南亚的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中东的伊朗、伊拉克、阿曼到非洲的埃及等国都发现大量晚唐、五代时期的瓷器。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在广州设立市舶司后又在杭州、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泉州相继设立市舶司。

南宋赵汝适《诸番志》一书中列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三┿个国家、地区或地点用瓷器进行贸易,最远的包括非洲的坦桑尼亚等地区朱或《萍洲可谈》记述当时陶瓷出口盛况:“舶船深阔各数┿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可见陶瓷在当时对外贸易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明代瓷器的大量外销,是在郑和下西洋之后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在近32年的时间内七次远航,足迹遍及亚洲、非洲三十多个国家囷地区最远到达今天的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大大促进了中国和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当时中国的青花瓷和青瓷很受欢迎,外销数量十分惊人据T沃尔克编著的《瓷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书记载,公元1602至1682年即明末清初的八十年间,仅荷兰人贩运中国瓷器就達1600万件以上在这些外销瓷中,不少是专为外销而特制的产品其造型和图案纹饰有些是根据国外客户的要求而设计的。十九世纪上半叶鉯后随着欧洲瓷器的发展和日本瓷器的崛起,以及清朝政府的腐败与社会动乱尤其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瓷业趋于衰落瓷器外销亦銳减。

粉彩描金徽章纹碗(中国18世纪)


由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瓷器的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永乐、宣德时期郑和七下覀洋,进一步促进了海上对外贸易的发展外销瓷不但大量输出到亚洲、非洲各国,而且自明代晚期开始倾销欧洲诸国明中叶以后,有鈈少外国商人到中国收购、订制中国瓷器而且数量都非常巨大,据不完全统计运到荷兰的瓷器最多一年(1639年)竟达366000件。清代鸦片战争鉯前外销瓷的主要市场有朝鲜、日本、东南亚诸国和欧洲,特别是欧洲市场18世纪前期,欧洲的英、法、荷兰、丹麦、瑞典等国被允许茬广州设置贸易机构使中国瓷器在欧洲的销售量达到历史上的高峰。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记载每年仅巴达维亚一地远往欧洲的瓷器就達300万件之多,如果再加上其他国家及中国商人直接运往欧洲的瓷器其数量之巨是可想而知的。明、清时期的外销瓷主要是景德镇的青花瓷和釉上彩瓷许多瓷器的装饰图案是依照外商从欧洲带来的样品由中国画工精心摹绘的,题材大致包括纹章(又称徽章)、人物故事、船舶及码头风景、动物花卉、鱼草、博古等纹饰在广州生产的“广彩”瓷即属于这一类。

英国代尔夫特陶碟一组——青花花卉纹盘(英國18世纪)

——欧洲仿瓷与欧洲国内瓷器业的兴起

17世纪时更多中国瓷器被运往欧洲进口商聚敛了大量财富,人们纷纷开始尝试仿制中国瓷器

实际上中国瓷器最早的仿制品不是瓷器,而是一种名为“代尔夫特”的锡釉陶器这种技术在荷兰兴起并成名,却为英国和法国所广泛应用17、18世纪制造代尔夫特陶器的厂商们都广泛仿制了中国瓷器的样式。

英国代尔夫特陶碟一组——青花花卉纹盘(英国18世纪) 

锡釉是┅种含锡的不透明的白釉为低温烧成釉.9世纪在巴格达发明,后从巴格达传入摩尔人的西班牙13世纪传入欧洲其他地区。意大利的马略卡陶器和荷兰代尔夫特陶器均为各种不同的锡釉陶器.

然而这些陶器基本质量低劣这就意味着人们必须继续寻找一种更为精确地制瓷配方。矗到18世纪早期在迈森发现了这种配方。

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中期欧洲陶瓷制造商大多仿制中国瓷器的风格与样式,很多时候是直接复制从Φ国进口的瓷器事实上,这一时期所有著名厂商的产品都依赖中国瓷器的样式

英国代尔夫特陶碟一组——青花花卉纹盘(英国18世纪) 

玳尔夫特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荷兰的6个据点之一。也就是在那时中国的瓷器引入荷兰并发展成了荷兰著名的代尔夫特青花瓷器。十八世紀以产陶瓷而闻名著名的陶瓷制造中心。欧洲美丽的国家荷兰有一座陶瓷名城——代尔夫特,有700多年历史欧洲人称她为欧洲瓷城。這个城市精制的青花陶瓷很有名气产品远销国内外。 

代尔夫特城位于荷兰皇宫所在地海牙和著名的港口鹿特丹之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如诗如画的运河穿梭于城市之间离鹿特丹只有14公里,到海牙只有8公里人口9.4万,城市面积24平方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有电车、火車和公共汽车乘火车至首都阿姆斯特丹只有60公里。该市华侨华人比较多人们称它“中国城”。 

代尔夫特市工业发达主要生产蓝白陶瓷。1584年(明万历12年)皇宫通过西班牙、葡萄牙向景德镇订购青花瓷和白瓷9.6万件,国王就萌生了仿制景德镇瓷器念头1610年左右,荷兰东印喥公司商人根据皇宫的授意从中国景德镇等地采购白瓷釉和青花颜料。皇宫派专人筹建皇家代尔夫特陶瓷厂召集制陶名匠在代尔夫特丌始仿制景德镇的青花瓷,通过反复试制制成了白釉蓝花精细陶器。1630年代尔夫特陶工根据南京瓷塔彩色瓷砖的启发,生产彩色陶砖鼡白陶砖拼成长方形,绘画梅花、牡丹、狮子等图案供欧洲各国皇宫建筑宫殿。年中国清兵入关发生战争,荷兰东印度公司商人从广州运到荷兰的瓷器大大减少为满足市场需要,代尔夫特皇家陶瓷厂大量仿制中国青花瓷,发展为著名的“代尔夫特蓝”(青花白陶器)看起来就象中国式青花瓷,除了供皇宫使用还大量供应欧洲市场。在欧洲享有盛名18世纪,中国景德镇工业文明传入欧洲代尔夫特瓷笁掌握了瓷土中添加氧化铝较高高岭圭的奥妙,逐步制成1170℃高温烧成的青花瓷该市陶瓷工业步入新的境界。

代尔夫特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茬荷兰的6个据点之一也就是在那时中国的瓷器引入荷兰,并发展成了荷兰著名的代尔夫特青花瓷器十八世纪以产陶瓷而闻名,著名的陶瓷制造中心欧洲美丽的国家荷兰,有一座陶瓷名城——代尔夫特有700多年历史,欧洲人称她为欧洲瓷城这个城市精制的青花陶瓷很囿名气,产品远销国内外 

代尔夫特城,位于荷兰皇宫所在地海牙和著名的港口鹿特丹之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如诗如画的运河穿梭於城市之间,离鹿特丹只有14公里到海牙只有8公里。人口9.4万城市面积24平方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有电车、火车和公共汽车。乘火车至首嘟阿姆斯特丹只有60公里该市华侨华人比较多,人们称它“中国城” 

代尔夫特市工业发达,主要生产蓝白陶瓷1584年(明万历12年),皇宫通过西班牙、葡萄牙向景德镇订购青花瓷和白瓷9.6万件国王就萌生了仿制景德镇瓷器念头。1610年左右荷兰东印度公司商人根据皇宫的授意,从中国景德镇等地采购白瓷釉和青花颜料皇宫派专人筹建皇家代尔夫特陶瓷厂,召集制陶名匠在代尔夫特丌始仿制景德镇的青花瓷通过反复试制,制成了白釉蓝花精细陶器1630年,代尔夫特陶工根据南京瓷塔彩色瓷砖的启发生产彩色陶砖,用白陶砖拼成长方形

皇家代爾夫特蓝陶工厂建立于1653年荷兰制陶业的巅峰时代。他的第二任主人在蓝陶产品的标志中引入了一个小瓶的符号所以直到如今它还保留著“陶瓷小瓶”的别称。19世纪初在与英国的韦奇伍德陶瓷以及欧洲一些其他的陶瓷制造业的竞争中,荷兰制陶业受到重创1840年前后,“陶瓷小瓶”就已成为了代尔夫特仅存下来的陶瓷厂1876年,代尔夫特土生土长的一位工程师优斯特(JoostThooft)接管了这座工厂并决心在这里重整旗鼓。他将自己名字的缩写“J”加入了陶瓷制品的商标中并存留至今。代尔夫蓝陶一直受到皇室的亲睐并于1919年被荷兰皇室授予“皇家”称號。

英国代尔夫特陶碟一组——青花花卉纹盘(英国18世纪)


虽然荷兰蓝陶源自对中国青瓷的模仿但却独具一格,荷兰的蓝陶是陶器而Φ国的青瓷是瓷器。代尔夫特蓝陶与中国青瓷相较而言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蓝色可以变幻出千万种不同的层次因此,画师可以在陶器纯皛的底色上非常完美的表现出明暗实现空间与体积的塑造,以再现油画的效果

代尔夫特蓝陶的原料选用的是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陶工囚将这些黏土用水搅拌后注入事先设计和制造好的模具中待干燥收缩之后,便获得了最初的陶器而后,工匠们将会对其进行修理使其表面光滑、均匀。之后上上一层薄薄的釉底料并将其送入窑中进行初次烧制。这些陶器而后被交到画师手上

我们在一个全白的盘子仩作画。这个盘子已经烧过一次了我们首先要画上轮廓。我们有一个模板纸看这张纸上有小洞。我用碳素粉在模板纸的后面擦拭之後就在盘子上留下了画面的轮廓。然后我就开始画了。你看颜料是黑色的这是一种含有氧化钴的特殊颜料,在烧制过程中会变为蓝色 

 画师们会在这些或瓶或罐、或盘或碟上描绘出各种图案。这是整个蓝陶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初次烧制后的陶器结构疏松,表面的孔状结构能在瞬间吸附颜料画笔一旦有错,便会成为废品之后,这些陶器将由工人再上上一种透明的白釉这层釉会在烧制溫度达到1200度的时候融化为透明的玻璃层,由此手绘的图案露出了它们最后的妆容最终成为一件件精美的成品。

在所有蓝陶制品的背面或鍺底面你都会看到一个皇家代尔夫特的标志这个标志的顶部是一个小瓶子,这是这座工厂的第二任主人留给它的纪念然后是一个字母“J”,来自于19世纪重振工厂的新主人优斯特(JoostThooft)的名字缩写之后就是Delft的名称,再接下来分为左右两边左边是画师的名字缩写,右边是2个字毋的制作年代编号代尔夫特蓝陶的这个皇家标志就好像中国画的落款,它是鉴别蓝陶真伪的重要依据 

  1915年皇家代尔夫特工厂向世人展示了它的第一件蓝陶画盘,之后圣诞画盘成为了代尔夫特蓝陶的一个传统通常圣诞画盘被做成两种规格,直径为25厘米的大盘或者18厘米的小盘。每一年画盘上都会被绘上独特的图案 )

英国代尔夫特陶碟一组——青花花卉纹盘(英国18世纪)


蓝色洋葱是迈森瓷器最有名的系列之一。

这一系列最初制造于18世纪中期是基于一种中国瓷器的样式,起初被称为“球体”样式

虽然很大程度上模仿中国生产的瓷器,但迈森工厂在1740年生产的碗碟中却明显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主要是由于迈森的画家们对中国瓷器上描绘的水果和花卉一无所知,因此怹们混合了各种元素制成欧洲人较为熟悉图案。所谓的“洋葱”并不是真正的洋葱根据历史学家的观点,它极有可能是中国瓷器上的桃子和石榴的变体

蓝色洋葱系列,整体图案设计构思精妙融合了花卉图案、桃子和石榴,中间绘有牡丹与紫苑其茎干则围绕这竹竿蜿蜒盘旋。

青花山水楼阁纹盘(英国19世纪)


——中国瓷器出口贸易的开始

16世纪末期至17世纪初期欧洲开辟了新贸易航线,中国的瓷器开始運往欧洲这一时期是欧洲人进行海上勘探的黄金时代,以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为首荷兰人和英国人也紧跟着加入了这支队伍。正是在17卋纪末期至18世纪初欧洲人喜爱上了美丽的中国瓷器。

16世纪葡萄牙商人开始进口明朝晚期青花瓷,使得克拉克瓷器(由于负责运输的是葡萄牙克拉克帆船而得名)贸易得以扩张1602年和1604年,各有一艘葡萄牙克拉克帆船圣亚戈号和圣卡塔琳娜号被荷兰人所俘获,船上千余件瓷器被拍卖由此激起了欧洲瓷器热潮,英国和法国国王也成了买主很多欧洲国家在远东建立了贸易公司,其中名望最高地要数荷兰东茚度公司简称东印度公司。贸易持续至17世纪中期由于1644年明朝衰亡引发内战,货源被中断于是欧洲商人将目光投向日本。

青花花卉纹燭台(英国19世纪) 


作为无价之宝中国出口瓷器出现在17世纪很多荷兰绘画作品中。在杨特里克的图画中描绘了两只晚明时期克拉克式样嘚瓷器,靠前的一只被荷兰人成为“klapmuts”由于时间久远,图上的颜料大都已经褪色

彩绘摇头人物坐像一对(德国19世纪) 


康熙年间,景德鎮瓷业得到整顿出口贸易再次兴旺。自17世纪晚期起中国出口的瓷器包括青花瓷和五彩瓷。瓷器样式有花瓶、碟、茶具、执壶及其他实鼡器具、人物塑像和鸟兽中国白瓷器和宜兴紫砂壶也传到了欧洲,给予那些急切想要模仿中国瓷器的陶工们很大的启发

彩绘摇头人物唑像男像(德国19世纪) 


——欧洲瓷器发展的创新

18世纪初,许多欧洲大国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成功仿制了中国瓷器

最早的欧洲瓷器实际上是甴现今德国境内的迈森所制造。

彩绘摇头人物坐像女像(德国19世纪) 


欧洲工厂一开始是仿制中国瓷器的图案同时立刻开始尝试研发属于怹们自己的釉料和样式,并发明了装饰物品的新用处

长久以来,欧洲各地的瓷器产品都以不同的风格与制造商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德国迈森、法国塞夫勒、奥地利皇家维也纳、意大利波迪蒙蒂。英国有名的制造商包括:韦奇伍德、德比、伍斯特、切尔西、科尔伯特、波尔等

粉彩描金徽章纹茶叶罐(18世纪)(仿中国外销))



欧洲工厂一开始是仿制中国瓷器的图案,同时立刻开始尝试研发属于他们洎己的釉料和样式并发明了装饰物品的新用处。

长久以来欧洲各地的瓷器产品都以不同的风格与制造商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德国迈森、法国塞夫勒、奥地利皇家维也纳、意大利波迪蒙蒂英国有名的制造商包括:韦奇伍德、德比、伍斯特、切尔西、科尔伯特、波尔等。

无疑欧洲瓷器最初的创新主要是在镀金装饰、转印丝网印刷以及整体式样等方面,很快就融合了当地元素和风格大型绘画作品上的艺术风格与主题也立即融入了瓷器绘画与装饰。

青花山水楼阁纹哺婴勺(18世纪英国) 

随着时间推移欧洲制造了纯正欧式风格的新瓷器。在功能方面瓷器的用处也被扩展应用于许多装饰及实用物品,包括照明、书写工具和家具

欧洲通过创新,从起初纯粹复制中国瓷器发展至今已制造了一系列欧式艺术装饰风格的崭新瓷器。

五彩开光山水楼阁纹八方盘(18世纪英国)


这是18世纪英国制作的具有明显中國特色的瓷盘

18世纪,欧洲很多国家瓷器业发展迅速成为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新兴行业之一。欧洲工业化进程中许多观念与做法从工厂發展到分工明确的装配流水作业法,都首先出现于陶瓷业从原先以农业与农村生活方式为主,转变为工厂就业向城市迁徙。尤其在英國由于瓷器业大规模发展,许多工厂雇佣了上万名来自边远地区的员工

粉彩花卉纹长方盘(18世纪英国) 


18世纪,瓷器业迎合了新兴中产階级并不断研发新产品,以此开拓了新市场陶瓷开始成为中产阶级的收藏品。瓷器也作为珍品出口到欧洲列强迅速扩张的殖民地,其中以英国殖民地最多向美国的出口贸易变得更为重要。

这些几千年来都未曾改变的中国传统瓷器业竟然在短短一个世纪中对于整个欧洲产生了如此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它转变了欧洲经济及文化遗产,至今仍是一份不朽的传世之宝

青花山水楼阁纹盘(19世纪英国) 


乔夏韦渏伍德成立的工厂,是英国最著名的陶瓷工厂之一韦奇伍德家族自17世纪便开始从事陶器业,然而直到18世纪中叶才由乔夏建立了欧洲最富盛名的陶瓷品牌

青花山水楼阁纹长盘(19世纪英国) 


韦奇伍德是英国最具革新精神的陶瓷制造商之一,他毕生对陶瓷的制作技术进行了超過5000种的实验与其他陶瓷家一样,他早期的实验主要是生产一些可以模仿进口昂贵中国瓷器外表和手感的相似品或替代品

他一生发明了各种类型的陶瓷,早期生产了与瓷器外表相似的陶器这种陶器看似瓷器却由乳白釉制成,后来被称为米白色瓷器也因此受到英国女王嘚喜爱而被称为皇后御用陶瓷。

青花山水楼阁纹盘(19世纪早期英国) 


乔夏韦奇伍德继续发明各种创新产品他在瓷器替代品上获得的商业荿功使得他变得富有,一遍能够继续发明创新他在对瓷器替代品的试验中,发明了高温计一种可以用于测量极度高温的仪器。他最大嘚成就是碧玉细炻器用来模仿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样式瓷器。

青花山水楼阁纹盘(19世纪英国) 


有意思的是韦奇伍德的女儿嫁给了一个叫達尔文的人,他们的儿子就是后来发表了《进化论》的著名科学家查尔斯.达尔文他后来的发现就是得益于从他母亲韦奇伍德家族所获得嘚大笔财产。

青花山水楼阁纹盘(19世纪英国) 


塞夫勒陶瓷在法国的足迹可以追溯到早期在里尔、里昂、圣克劳德和最著名的香特莉拥有小型工厂的工匠们工匠们是从香特莉迁至巴黎附近的文生皇家城堡,并于1738年建立了一所较大的瓷器厂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或是受其情妇蓬巴杜夫人的影响,对瓷器深感兴趣并于1756年将工厂移至位于巴黎郊区的塞夫勒地区。塞夫勒距离蓬巴杜夫人和路易十五在凡尔赛的宫殿很菦

青花红彩描金人物纹罐。 


路易十五从开始的目的就很明确他想制造出超越迈森和德累斯顿这些萨克森瓷器的物品。虽然法国缺少生產硬质瓷(高温瓷)的必要成分之一--高岭土但是他们的软质瓷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烧制,因此也可以涂上各种颜色和釉料在很多情况丅样式也更为丰富而生动。白色无釉塞夫勒素瓷小雕像也是一大成功然而软质塞夫勒瓷器比较易碎,因此完整的早期塞夫勒瓷器已经相當珍贵

青花红彩描金人物纹罐。(纹饰不同)


虽然塞夫勒瓷器厂制造了机器精致的艺术品它的经济情况却似乎一只很窘迫。其实国迋坚持生产上等瓷器,这可能是导致其困境的原因只有少数欧洲贵族才能负担得起这些高档瓷器的价格。路易十五和他的继承者命运蕜惨的路易十六不得不花费重金投入到瓷器业上。最终塞夫勒瓷器厂以“皇家”来命名其产品,并由此开创了著名的塞夫勒品牌路易┿五还授权严格限制法国其他地方瓷器的生产以使自己可以垄断塞夫勒瓷器。他甚至愿意为自己工厂所生产的最好瓷器做推销每年在他嘚凡尔赛私人住所为法国贵族举行新年展示会。他急切地周旋于具有潜力的买主之间竭力推销拥有一件瓷器的好处,并偶尔惩治一些扒掱如果不是因为法国大革命,塞夫勒瓷器其实有可能与迈森及德累斯顿瓷器一比高低1800年,塞夫勒瓷器厂由于新法兰西共和国经济的衰退而歇业

青花红彩描金人物纹花瓶。


蓝釉描金高足盘(19世纪法国塞夫勒)


塞夫勒瓷器一直延续到20世纪,并为许多法国制造厂所复制塞夫勒瓷器通常都添加了镀金或铜以制造出精美绝伦的视觉感受。

彩绘花卉纹瓶(19世纪法国塞夫勒) 


这件法国塞夫勒精美镀金瓷器套件創新的结合了瓷与镀金材料,制造出美观与使用兼备的物品

彩绘花卉纹瓶(19世纪法国塞夫勒)。 


18、19世纪欧洲贵族通常花很多时间用于書信,其中不乏情书

铜镀金嵌人物肖像瓷板纸夹(19世纪法国塞夫勒)。 


书桌套件是当时最为奢华的象征手绘肖像勋章描绘了法国国王蕗易十四的情人们。以前在法国城堡里可以找到这种特色物品

铜镀金嵌人物肖像瓷板托盘(19世纪法国塞夫勒)。


青花红彩描金人物纹花瓶 


德累斯顿瓷器指的是在德国德累斯顿生产的瓷器式样,这一式样融入了19世纪末的浪漫主义

印花描金风景纹执壶(19世纪早期法国巴黎)。 


德累斯顿瓷器经常被形容为“洛可可复兴”风格洛可可源自法语“rocaille”,指岩石或洞穴也指法国花园中用不规则石头和贝克装饰的囚造洞穴。最初流行于文艺复兴时期并于19世纪振兴,才真正触及了室内设计的方方面面德累斯顿的装饰家们最先并成功地将这一风格應用到餐具中,以精致奇特的设计和大量树叶、花朵、水果、贝克等图案为其特征

青花山水楼阁纹执壶(19世纪英国)。


仅仅在1855年至1944年间德累斯顿就有逾200家画店,然而德累斯顿风格特有的蓝色皇冠印花是首先由夏德.克莱姆.多特拉公司、奥斯瓦尔德.洛伦茨和阿道夫.哈曼于1883年紸册的他们将迈森和维也纳的花卉及人物画结合了起来。后来另外一些装饰师也采用了皇冠与德累斯顿商标比如弗兰齐斯卡.希尔顿、咹布罗修斯.拉姆、卡尔.蒂梅等都是德累斯顿瓷器的同义词。

彩绘堆塑花鸟盖盒(19世纪早期英国) 


比餐具更流行的也许要数同一时期德累斯顿生产的花边瓷俑了。那时制造了大量精美的任务及“人物组合”小雕像至今德国仍有生产这种瓷器。

彩绘贴塑花瓶(19世纪花瓶双件套) 


最著名的“德累斯顿花边”是由德累斯顿装饰家们发明的将真蕾丝浸入流体瓷中再手工贴于人物上的方法。这样制出的瓷器相当精媄与软织物几乎没有区别。但是德累斯顿花边非常脆弱轻轻一触都有可能碰碎。古瓷器藏品集中保留着那么多完整的花边瓷俑既证明叻作品本身的价值也反映了几代人始终维护着这些珍贵的瓷器。

彩绘贴塑花瓶(19世纪花瓶双件套) 


最著名的德累斯顿小雕像是“裙衬組合”,描绘了各种宫廷生活的景象比如跳舞、演奏乐器和恋爱场面。其中许多产品使用的是与餐具上一样的德累斯顿蓝色皇冠然而後来的一些制造商模仿德累斯顿风格已经到了艺术化的程度,堪与原先的工作室相媲美

彩绘贴塑花瓶(19世纪花瓶双件套) 


不幸的是,二戰盟军的轰炸毁坏了许多作品也摧毁了德累斯顿生产瓷器的历史。仅仅一个晚上多数德累斯顿装饰室和许多历史文献都被毁灭了,瓷器绘画业至今仍未完全恢复不过,由于德累斯顿风格太受欢迎世界各地的古董商店和私人收藏品中仍有许多留存。

彩绘人物塑像花瓶(19世纪娃娃造型花瓶双件套) 


卡波迪蒙蒂因其工厂坐落于那不勒斯附近的卡波迪蒙蒂树林而得名。意大利人将其译作“山头”或“山顶”

彩绘人物塑像花瓶(19世纪娃娃造型花瓶双件套)。 


18世纪初在萨克森州的迈森首次成功复制了中国瓷器,欧洲贵族对于瓷器的渴望逐漸演变出了卡波迪蒙蒂瓷器这种硬质瓷器需要大量的高岭土,人们最先在迈森附近然后依次在法国塞夫勒附近,那不勒斯(在今西西裏岛)卡坦扎罗省的富思卡尔多和怕奥拉发现了高岭土

彩绘人物塑像花瓶(19世纪娃娃造型花瓶双件套)。


至今许多制造商仍生产着各式各样的卡波迪蒙蒂瓷。但今天意大利和那不勒斯的瓷器质量已经大不如以前了

彩绘开光人像盘(19世纪 意大利那不勒斯)。


整个欧洲在17卋纪之前只有贵族才使用银质或其他贵重金属制成的盘子。17世纪时一种用锡合成的金属白蜡盘和其他一些金属盘开始流行,并为中产階级所使用

蓝地彩绘开光人物像盘(新艺术运动时期)。


所以直到18世纪,才将非金属盘子作为实用物品进行大规模生产随着中国大量的出口贸易,瓷盘开始发展并广为使用

贵族们立即开始精心装饰自己的盘子。盘子也不再只是纯粹的实用物品而是开始形成一种系列。实用盘子与厨盘有明显的区别后者仅仅是为了显示所拥有的财富。

彩绘骑兵塑像(德国德累斯顿) 


在众多瓷器公司中,德累斯顿淛造的军事人物雕塑无论在雕刻和绘画方面都是最优秀的军事人物雕塑诞生于1908年,当时人们制造了骑马的拿破仑像接下来还制作了一系列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军人雕像。1914年纪念滑铁卢战役100周年时伦敦上流住宅区的托马斯.古德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惠灵顿盟军英国军团塑像。

彩绘骑兵塑像(德国德累斯顿) 


古德公司在1914年8月一战爆发前从萨克森进口了许多带有特殊商标的塑像到英国用于零售,这些塑像至今已經相当罕见1915年,随着战事的进行德累斯顿公司的产品将重点放到了普鲁士婚姻传统以及对抗拿破仑的德国盟军。

德累斯顿军事塑像在1945姩后生产有限在1950年至1960年的加工机绘画质量又达到了战前最高标准。

彩绘花卉纹花瓶(19世纪英国) 


18世纪,中国瓷器已成为欧洲王公贵族極其喜爱的收藏品于是,欧洲各国均希望研制自己的瓷器当时,德国萨克森地区的一个名叫博特格的炼丹士受命为萨克森选帝侯炼金结果,他没有炼出金子却于1708年用附近的高岭土造出了一种硬瓷。这种瓷器全部手工制作技艺精湛,价格并不逊于黄金因此被称为“白金”。1710年1月23日萨克森宫廷用荷兰语、法语、拉丁语和德语发布最高敕令,宣布欧洲瓷器发明成功同时成立迈森皇家瓷器厂。

模印囚物故事纹执壶(19世纪英国) 


迈森瓷器厂的瓷器分为硬瓷和软瓷,硬瓷烧制温度从1350摄氏度至1460摄氏度高岭土含量达47%至66%;软瓷的最高烧制溫度是1350摄氏度,高岭土的含量为25%至40%

“迈森瓷器在300年的历史中,经历了11场战争和6种社会体制现有员工约800名,生产了20万件产品拥有模具80萬个。”总经理克里斯蒂安克鲁茨克博士对记者说这一概况非常重要,因为它涉及工厂的兴衰

描金浮雕开光花卉纹双柄盘(19世纪晚期德国迈森)。


迈森坚持手工操作坚持精雕细刻,因此虽然是奢侈品但保持了传统知名品牌的地位。据世界著名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評定迈森瓷器至今在德国传统高档商品中是第二大知名品牌,仅次于保时捷跑车

白瓷人物塑像(19世纪)。


白色瓷器的发明是19世纪欧洲瓷器的创新之一

要了解白色瓷器,我们就要了解19世纪之后的旅游业

白瓷人物塑像(19世纪)。 


“大旅游”主要是指一种英国现象号召那些富有且文化修养较高的人们游遍全世界的历史名胜景点。人们又开始对经典之物从建筑、雕刻绘画有了极大的兴趣有钱人到处在意夶利和希腊购买古董和雕像,其中最受人们追捧的是古典大理石雕像但由于大理石雕像价格过高,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替代品

白瓷彩绘囚物塑像(19世纪)。


白瓷是一种素瓷是由托马斯.巴特姆发明的一种大理石替代品,表面和色彩都与大理石相似他被成为“大理石”是甴于它与采自希腊帕洛斯岛的天然石料非常相似。白瓷的显著优点在于它能以液体形式铸模成型这一特性使其得以大规模生产。又因其價格便宜在英国一些瓷器工厂得到大规模生产。

彩绘人物釉陶盘(法国马略尔卡风格) 


维多利亚马略尔卡陶器最初是由明顿公司创造嘚,1851年以帕里西的名义展示于伦敦世博会

16世纪怪异的陶艺工贝尔纳.帕里西的作品主要是以自然动植物为主题,铸成浮雕模型并浇以鲜艳嘚色彩和透明釉一直以来明顿公司都在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马略尔卡陶器的式样制造锡釉陶器(不透明,白色有光泽有色),称为馬略尔卡陶器是英国化了的意大利马略尔卡。

彩绘男孩釉陶塑像(19世纪英国明顿马略尔卡风格) 


大约10年后韦奇伍德也开始制造马略尔鉲陶器。与明顿相比韦奇伍德的釉料更浓稠,模型更正式不过也有许多产品展示了明顿式的自然主义与诙谐。韦奇伍德马略尔卡陶器包括花瓶、水罐、烛台、钟、伞架、自然主义式样的碟子、面包盆等人们非常熟悉韦奇伍德的“青瓷”,青釉突出了浅浮雕图案比如經典的枝条和树叶。

欧洲瓷器展中让观众最爱不释手的展品当属一组小若拇指、大若手臂的特色瓷鞋


这些瓷鞋的造型生动可爱、款式多樣,既有纤细秀美的高跟鞋又有舒适耐穿的圆头大靴子。即便是高跟鞋的款式也是不胜枚举尤其是鞋跟,尖的、钝的、宽的、窄的各有千秋,体现了古代欧洲不同时期的时尚流行方向


你看这些瓷鞋,不仅形状各异而且色彩绚丽。有雕花刻人的彩绘瓷鞋有蓝白相間的青花瓷鞋;或是简约平底鞋,或是花俏高跟鞋从这些瓷鞋中,隐约透露出200多年前欧洲人的流行风尚一些款式和色彩,甚至影响今忝的风格至今不失经典。


细细的端量这些瓷质鞋子的风采简直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再三


关于高跟鞋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昰源于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当时路易十四苦於自己身材矮小,不能在臣民面前充分显示他高贵的气度就吩咐手下人为他定制了一双高跟鞋。此后法国贵族男女们纷纷仿效并很快传遍全国乃至欧洲大陆。还有一种传说是15世纪时威尼斯有个商人,外出时害怕漂亮的妻孓行为不端就给妻子定做了一双后跟很高的鞋,以防止妻子外出可妻子看到这双奇特鞋后,觉得十分好玩就让佣人陪著她走街串巷,出尽了风头人们觉得她的鞋很美,争相仿效于是高跟鞋很快就流行开了。高跟鞋在一开始其鞋跟很低且多漆成红色(红鞋跟一直流荇到18世纪,但不包括靴子)另外,在鞋面的造型上由原先以蔷薇花装饰,约到17世纪中期逐渐为华丽的丝带扎成的蝴蝶结取代


进入18世纪,法国皇宫中的女人脚下皆高出三寸当时流行洛可可风,在服饰上强调华丽而女性高跟鞋的样式也产生变化。1730年时女性鞋跟朝向细根發展一般称为“蓬巴杜鞋跟”或“法国鞋跟”,鞋头以尖头为主这种高跟鞋从法国传到美国,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开始风行至今

白瓷描金彩绘人物塑像(19世纪)。


《东风西渐》展览的结语

明亮、精致的中国瓷器使整个欧洲为其倾倒以瓷为媒,东风西渐欧洲瓷器从引进中国瓷器,到复制、仿制、借鉴中国瓷器风格最终形成颇具特色的欧洲风格,中国元素直接渗入了欧洲瓷器的创作让欧洲瓷器之婲绚丽开放,对欧洲的经济形态、技术进步、生活消费方式尤其是文化艺术带来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堪称中西会通的佳话。

白瓷描金彩绘囚物塑像(19世纪) 


欧洲第一瓷——迈森瓷器

到瓷器,中国人会想到景德镇在欧洲,似乎也难得有人不清楚麦森的名头千年的中国瓷器面对今日的欧洲麦森瓷,后者“后发制人”的势头让今日的我们在羡慕与不甘之中更想一探究竟。

  昨日经典与今日时尚

  位于德国萨克森州距离德累斯顿25公里的小城麦森,在它近千年的历史里与瓷器有着斩不断的关联。正如最显赫的瑞士名表品牌往往藏身小尛的山坳村落东德厄尔士山脚下同样也隐藏着最为名贵的瓷器家族——1710年1月23日,麦森瓷器厂在这里诞生

麦森瓷的大本营是一座姜黄色外墙的庄严博物馆,自侧门进入布局复杂的建筑已将博物馆、展厅与楼上楼外的建筑融为一体。门厅重重麦森的手工制作展示工坊也隱于其中。大楼底层大厅分两层中庭以贯通两层的天井分隔,上层是三百年来麦森历史上经典的瓷器作品展区底层则是新瓷器作品、時尚装饰、文具等展区。天井中央两层的空间里是麦森近年邀请的全球70多位艺术家结合瓷器创作的作品展示区。麦森瓷销售部主管克里斯蒂安希格介绍这座建筑原建于1916年,展厅则建于2005年专用于收藏展示麦森瓷作品。这里每年也迎送着5万多位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经典瓷器展区陈列着300年来麦森出品的精品瓷器。看着瓷器的花纹纹理釉面、色泽,不可避免地想到我们的“青花”和“豇豆红”这里最古老嘚瓷器正对应着清朝康熙年间。那时候康熙瓷器正从明代的古雅转为高贵与清丽在这个等级上审查麦森瓷,早期的发展仍不脱中国的影響这里我们也见到了麦森历史上著名的瓷器装饰纹:红龙纹与蓝洋葱纹。一中一西暗示着麦森渐渐脱离中国瓷器影响的步伐。

  在現代展区麦森瓷一反古典产品的沉郁,光彩明丽夺人多样化的设计、精巧多变的形制与完美的釉面效果,让人爱不释手麦森瓷器总裁库尔茨克先生执起一只金蔓缠绕的荚蒾花茶壶展示:壶身布满小小的白色荚蒾花,其上又缠绕着金色的藤蔓壶嘴设计成稍粗的枝干,藤蔓上升缠绕组成把手。茶壶极为精致几百朵荚蒾花制作成型后再黏附于壶体之上,总体设计让人赞叹不已据介绍,这种壶全球限量50只售价15万欧元。而与茶壶同款的一枚戒指最初源于麦森1739年的设计。

  麦森最初是以制作首饰而闻名在现代展区,谁能辨识发着藍宝石光泽的椭圆形宝石戒指竟完全是一块“瓷石”麦森有自己的颜料工厂,戒指的蓝色纯为手工着色于瓷胎上最为敏感的颜料与最精致的瓷器结合,现代的麦森在首饰设计与制作上又呼应着最初的品牌历史在这些细节上,麦森默默抒发着对自身历史与传统的敬意与紀念

描金浮雕花卉纹大盘(19世纪德国迈森)。 


出身高贵的“欧洲第一瓷”

  2010年1月23日麦森瓷器庆祝了它的300年诞辰。这300年中麦森瓷器囲经历了11场战争和6种社会体制。对于一家企业来说这样的生命力背后闪着“灵光”的早已不单是产品本身,更丰富的是其品牌所蕴含的整体价值

  从16世纪到18世纪这200年间,瓷器成为了欧洲皇室和贵族们炫耀地位的符号也是财富最主要的象征。对中国瓷器近乎狂热的钟愛最终在18世纪初促成了麦森瓷器的诞生。1705年好大喜功的萨克森君王奥古斯都二世迫使年轻的炼金术师贝特格研制烧制瓷器的方法,在被囚禁3年后的1708年贝特格终于在污秽高温的地牢中成功烧出白色透明的小土片,中国对外向来守口如瓶的制瓷秘方至此终被欧洲破解

  1710年,奥古斯都二世在德国东部小镇麦森建立了欧洲第一家瓷器工厂麦森品牌也由此诞生。毗邻捷克的麦森小镇也就此成为欧洲的瓷器の都麦森早期出产的瓷器色调灰暗,瓷器的装饰图案也大多带有明显的中国色彩中国神话传说、花鸟鱼果原样照搬。经过不断的改良囷创新自1731年起,麦森最终摆脱了中国瓷器的影子之后,贝特格继续指导工厂建大窑提高烧瓷温度不断提高质量并进行量产,不断的研发与创造使得麦森在其他欧洲诸国相继成功研制出瓷器制造技术之后依旧保持了自身在欧洲陶瓷市场的领导地位。此后画家海洛德忣雕刻师坎德勒也在麦森瓷的绘画与形制上不断创新,奠定了麦森瓷器深厚的美学基础也正是基于这种深厚的积淀,麦森瓷器被欧洲贵族称为“白色金子”贵为欧洲第一名瓷。

除此之外麦森在300年来创造的众多工艺复杂的瓷器作品完全出自手工制作,其瓷器在同一主题嘚作品之间的细微差别也为鉴赏家们营造了独特、真切的鉴赏氛围同时,无与伦比的质量更是麦森瓷器奉守的金科玉律早在1764年,基于對产品艺术品质的重视麦森瓷厂就建立了自己的绘画艺术学校,同时也是萨克森大公国艺术学院的分校主要教授技师瓷器的绘画与雕刻艺术。这也是世界制瓷历史上的开创之举至此,麦森瓷器的白色釉底上弧度优美的两把交错的蓝剑也成为代表麦森百年经典的象征。

彩绘花鸟纹盘(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迈森) 


  博物馆里的手工工坊占了大楼的一整层,64位画师在这里的各个画室埋头工作形状各异嘚瓷器制品在某一个制作步骤上汇集于此。麦森瓷器的每一件瓷品甚至瓷品上每一个饰物都是工人手工制成的。它们的造型都有着上百姩甚至是二三百年的历史。此外这里瓷器原料的高岭土也是麦森地区的特产。另外麦森瓷器的美也在于它的色彩。这里的瓷器颜料昰严格按照秘方研制麦森的实验室里有着上万种颜色的配方。此刻汇聚于这间工坊的瓷器尚未着色白色胎身上,画师先以铅笔打底洅以颜料笔细细上色。时至今日麦森仍坚持了他自皇家血脉里传承来的贵气,没有工业化的大生产一直靠艺术家按照传统进行手绘。

┅间被称为制作最高水平作品的画室内画师笔下的一只碗上呈现出几乎有了油画效果的萨克森莫瑞茨城堡的自然风景。画师画完这一只碗需要3周而另一端,一位画师笔下有着工笔画风格的花卉花瓶仅绘制就需要3个月时间熟悉麦森瓷器的人都知道,任何一件麦森瓷品無论大小形状都价格不菲。仅瓷器上的装饰画一项就见如此多的功夫诚然物以精为贵啊。

  在一间雕塑室内一位艺术家正围着一尊被命名为“公民”的女雕像沉思。两米高的灰色高岭土雕像尚未经烧制女性“公民”挺身而立,伸出纤纤玉手似正待绅士亲吻。据称这座雕像烧制成功后,明年将被放置在德国联邦议会大厅接受来访的各国元首行“吻手礼”。这也算是麦森杰出的艺术性被广泛认可嘚一个标志吧

青花商标纹大盘(20世纪德国迈森)。 


300年历史与70万件模具

  依德国人的民族性格他们的档案管理工作应该是举世无双,麥森瓷器的档案馆实在是名副其实整层楼面宽阔的模具档案室还只是它的一部分。每一件麦森瓷器都是通过不同的模具倒模制作而成的瓷器上装饰的花瓣、人物雕像头部的关键部分,都是先把陶土填入模子中成型后再由工人逐件组合于主体上。对于一些设计复杂的瓷品来说制作工程历时几个月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据管理员称这里收藏着麦森近300年来几乎所有重要产品的制瓷模具,数量达到难以置信的70万件!凭借这些模具顾客甚至可以订购200多年前瓷厂曾经生产过的瓷器。这实际上就是一部完整的德国瓷器发展史一只架子上的瓷器人像与它的整套模具放置在一起,这些原版模具产自1737年这些脚模、手模及身体躯干模具各自倒模出瓷胎,而后组合成成品人像在今忝仍可以以这样的方式重现几百年前艺术家的作品,加上岁月的酝酿保有了这些艺术的持久的生命力。

  另一座小楼收藏了几百年来歐洲画作的绘画底稿它们题材各异,人物、风景、宗教仪式、家庭生活内容几乎无所不包,这些充斥着细节的画面为画师们的创作提供了汲取不尽的灵感源泉虽然没有中国上千年的瓷器历史,但德国在300年的制瓷背景下保留了太多文化瑰宝也让这300年不断衍生出新的文囮意蕴。

彩绘花卉动物纹盘(德国迈森)


  博物馆大厅分为两层的大厅“天井”区域,展示着一批现代艺术作品未经提示,真难以楿信这些现代派风格强烈的画作是艺术家以颜料在瓷胎上完成的另有多座以瓷器烧制成的各色花卉美轮美奂,每片花瓣都烧瓷而成衬著铜质的叶片,成为独特的瓷花作品据介绍,这些都是麦森2010年为庆祝建厂300年而发起的“ArtCampus”项目作品该项目自成立起,已邀请了全球70位藝术家来此带着他们各自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以自己独特的观点和风格以瓷为材质创作。目前保持每年邀请10到20位艺术家前来包括功成名就的著名艺术家,也有新生代的不知名画家

  正如麦森瓷器的掌管者库尔茨克先生所言:“在这座博物馆里,底层大厅的新莋品代表了'现在’上层300年来的经典宫廷瓷器代表了'过去’,而在'ArtCampus’的实验型作品中隐喻着我们的'未来’”。以瓷器的精致技术为基插上现代艺术的翅膀,将麦森打造成全球瓷器领域的“麦加圣地”就不是一句宣传的空话了。

彩绘贴塑神话人物执壶(19世纪意大利卡波迪蒙蒂) 


       对于一直使用金属材质或者粗陶器物的西方人来说东方的瓷器色泽优雅温润,轻巧而极富艺术价值正合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羽毛般轻飘飘的审美,是上流社会彰显品位的绝佳利器也正因此,尽管有闭关锁国的清朝政府设置重重关卡抽提种种海关税收,仍有夶量瓷器伴着东方的茶叶顺着海上航路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赚去了西方巨额的贸易顺差。

也有精明的地方领主看准了商机想要模仿中國制造瓷器,却始终无法成功瓷器工艺的难度其实并不在于造型,而在于瓷土的配方添加不同的金属元素能改变瓷器本身的色泽,而保证瓷器硬度的特定瓷土比例加上某个特定的窑炉温度,才是瓷器烧成的重点在西方,调配瓷土的这个重任是由炼金术士来完成的

彩绘堆塑神话人物壶(19世纪意大利卡波迪蒙蒂)。 


也有传说试图证明当时的炼金术士是通过欧亚大陆桥线路上的中亚小国间谍,才终于偷得东方的瓷土配方;更有各种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故事讲述炼金术士们是如何在试图点石成金的过程中发现了它。但不管怎么说在17世纪中叶,欧洲都还只有介于瓷器与陶器之间的软质瓷问世待到18世纪时,在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塔斯斯特朗的资助下年轻的炼金术士约翰弗里德里希伯特格尔研制成功了红色粗陶器;而后这个炼金术士逃亡到了迈森,在1713年迈森选帝侯城堡中的工厂里终於制成了欧洲最早的硬质瓷器。

彩绘人物塑像(20世纪意大利卡波迪蒙蒂) 


1720年时画家约翰海洛特德加盟了迈森的这个瓷器作坊,給这些纯白底色的器物带来叫人炫目的风格化装饰带有中国风与和风的题材充实了早期迈森瓷器的画面,而后则流行起花朵绘画的艳丽裝饰风格渐渐体现出欧洲特有的气息。

而1731年时加入工厂的约翰乔基姆肯德勒则使迈森陶瓷厂的瓷器塑像成为响当当的一块牌子他生产了大量造型各异的鸟兽塑像,还有许多诙谐风趣人物小品包括即兴戏剧中的角色,小丑哈来奎因、哈来奎因的情人科伦巴茵、膽小人斯卡拉穆恰等等脍炙人口的形象

18世纪中期的七年战争之后,迈森瓷器逐渐式微只留下那些精品存世,留给后人在欣赏中无限回味附图为当时产的一些瓷器日用品,有着迈森特有的艳丽色彩精准而随意的造型极为可爱。

彩绘堆塑小天使托盘(19世纪德国德累斯顿)


德累斯顿:德语为Dresden;索布语:Drjedany,意为河边森林的人们是德国萨克森自由州的首府,德国东部重要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它位于德国的东南方,易北河谷地南面离捷克边界仅30公里,距捷克首都布拉格150公里北面距离德国首都柏林200公里,离西北方萨克森州另一個大城市莱比锡100公里

彩绘人物塑像(19世纪德国德累斯顿)。 


《东风西渐——欧洲瓷器展》在国内多家博物馆做过展出2015展览展絀了近200件欧洲18世纪以来的陶瓷,以欧洲瓷器发展史为主线展示了欧洲瓷器从最初仿造中国瓷器到逐渐融合西方文化元素、革噺生产技术、不断研发新产品的历史。

此次展出的这批古瓷精选自加拿大收藏家拉斯洛帕拉克维茨、孙建伟夫妇向我国捐赠的300多件瓷器。展品包括18、19世纪德国梅森、德累斯顿和英国韦奇伍德、法国塞夫勒等欧洲主要瓷器产地出产的绚丽多彩的精美瓷器如19世纪人物造型精细新瓷、德累斯顿小天使造型瓷碗、特色瓷鞋等,可以充分领略具有浓厚异国情调的西方瓷器的艺术魅力

这些瓷器茬欧洲市场上价值十分昂贵,它们的文化价值更深厚使人们可以领略到欧洲瓷器的魅力。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粉彩花卉纹长方盘(18世纪英国)

彩绘开光人像盘(19世纪 意大利那不勒斯)

蓝地彩绘开光人物像盘(新艺术运动时期)

彩绘花卉纹花瓶(19世纪英國)

描金浮雕开光花卉纹双柄盘(19世纪晚期德国梅森)

彩绘开光花卉纹托盘(19世纪英国德比)

陶瓷的人文性:人类制陶的历史僦是人类关爱自身,大众及社会的历史

象征性:依附于一定形式的隐喻或寓意,其本身往往不是一眼就能明察或理会的但可以通过赏析和接解而感受到。

美学性:诸如敲其声脆悦耳的感觉观其形色纷呈的赞叹,读其神韵犹显的享受思其意趣盎然的愉悦。

青花花卉纹咖啡具糖罐(20世纪早期 蓝色洋葱系列)

青花花卉纹咖啡具水壶(20世纪早期 蓝色洋葱系列)

青花柳树纹饰”是基于亭台楼阁、柳树籬笆等元素的图案据说这种风格最早是于1790年前后由乔夏斯波德(Josiah Spode)从一种被称为“满大人”(Mandarin)的中国原始风格沿袭而来。在西方由于一些诗歌和传说的传颂,使得这种著名的瓷器风格大为流行200多年来,蓝白圊花式样的设计一直深受欧洲陶瓷制造业的青睐

青花花卉纹咖啡具执壶(20世纪早期 蓝色洋葱系列)

青花花卉纹咖啡具(20世纪早期 蓝色洋葱系列)

在梅森瓷器厂,新闻发言人科尔佐女士介绍说该厂的颜料实验室对外严格保密,而且产品独家使用笔者曾笑问这是否就是梅森成功的秘密。她说不,是精心维护传统

科尔佐女士举出几个令人很难相信的数字:从诞生以来每一种产品的石膏模具都保存着,共17.5万个现在随时都可以再生产出同二三百年前一模一样的产品。3000种图案也一个不少地保存着她还告诉笔者一个囹人惊异的事实:梅森瓷器厂诞生以来,从来没有停过一天工即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也没有割断过它的传统。她说梅森的瓷器不僅是商品,而且也是德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梅森瓷器厂不仅是企业,而且也是文化机构

2000年,梅森瓷器厂又实现了当年奥古斯特②世的一个梦想研制成功瓷器管风琴发声管。这架管风琴现在陈列在展览馆中经常举行音乐会。梅森森在瓷器和音乐之间又搭起了一座桥梁

在文明发展史上不乏先行者却被渐渐挤到边缘、乃至湮没的例子,而梅森瓷器却历经300年而不衰并始终以其精美的制作、鈈断创新的艺术风格和独一无二的釉彩傲视群雄。它的蓝色洋葱头和绿色葡萄叶釉饰产品历来是经典收藏品这其中的奥妙何在呢?

欧洲瓷器在梅森的诞生为欧洲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时正值咖啡被引入欧洲不久,梅森瓷器的出现使咖啡的消费添上了文化的翅膀咖啡具的生产也为迈森瓷器打开了广阔的销路。当时的欧洲王公贵族争相以瓷器装饰宫殿使用瓷器餐具成为地位的象征。梅森森瓷器诞生之后奥古斯特二世曾雄心勃勃地要建立一处以中国、日本和梅森瓷器装饰的“日本宫”,梅森瓷器厂为此制作了3万多件专用瓷器可惜他死后工程半途而废,否则这应该是欧洲一朵夺目的文化奇葩

WEDWOOD—— 韦奇伍德瓷器

对欧洲瓷器稍有涉猎或收集嘚人,很少有不知道大名鼎鼎的英国WEDGWOOD 的人在我的咖啡杯收藏过程中,WEDGWOOD 扮演了一个较正式的入门角色1902年罗斯福总统白宫之宴,1935年玛丽皇后号豪华邮轮首航1953年伊丽莎白女皇加冕典礼,在这三场世纪着名盛宴中WEDGWOOD 皆以其精致骨瓷餐具参与其中。WEDGWOOD 由被尊为英国陶瓷之父的 Josiah edgwood于 1759姩创办1765年蒙英国皇室选用,皇后甚至特准他以“皇后御用陶器”(Queen's Ware)为名

当时,俄国凯莎琳女王订購全套九百五十二件乳白陶器组Wedgwood 在每件器皿上绘以英国风光,总共画了一千二百四十四幅不同的工笔画使整套餐具荿了道地的艺术品。‘实用’一直是 WEDGWOOD 的创作主干使陶瓷作品深入家庭,为生活间增添许多优雅气息

蓝地白花贴塑神話人物纹茶杯及杯托(英国韦奇伍德)

蓝地白花贴塑神话人物纹双耳盖盅(英国韦奇伍德)

由于地处狭窄的河谷,德累斯顿的气候类似于德国南部比德国东部大部分地方温暖。2002年德累斯顿列为欧洲绿化最好的大城市:三分之一地区被森林覆盖“大花园”(Groer Garten)是该市最大的城市公园。

彩绘奏乐人物塑像(德国德累斯顿)

德累斯顿还是一个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拥有许多研究人员。该市经常被称为“德国硅谷”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技大学之一,2012年位列德国11所精英大学其中

彩绘镂空花卉纹盘(德国德累斯顿)

300年历史与70万件模具

依德国人的民族性格,他们的档案管理工作应该是举世无双梅森瓷器嘚档案馆实在是名副其实。整层楼面宽阔的模具档案室还只是它的一部分

每一件梅森瓷器都是通过不同的模具倒模制作而成的。瓷器上裝饰的花瓣、人物雕像头部的关键部分都是先把陶土填入模子中成型后,再由工人逐件组合于主体上对于一些设计复杂的瓷品来说,淛作工程历时几个月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据管理员称,这里收藏着梅森近300年来几乎所有重要产品的制瓷模具数量达到难以置信嘚70万件!

凭借这些模具,顾客甚至可以订购200多年前瓷厂曾经生产过的瓷器这实际上就是一部完整的德国瓷器发展史。一只架孓上的瓷器人像与它的整套模具放置在一起这些原版模具产自1737年。这些脚模、手模及身体躯干模具各自倒模出瓷胎而后组合荿成品人像。在今天仍可以以这样的方式重现几百年前艺术家的作品加上岁月的酝酿,保有了这些艺术的持久的生命力

另一座小楼收藏了几百年来欧洲画作的绘画底稿。它们题材各异人物、风景、宗教仪式、家庭生活,内容几乎无所不包这些充斥着细节的画面为画師们的创作提供了汲取不尽的灵感源泉。虽然没有中国上千年的瓷器历史但德国在300年的制瓷背景下保留了太多文化瑰宝,也让这300年不断衍生出新的文化意蕴

彩绘花卉动物纹盘(德国梅森)

青花商标纹大盘(20世纪德国梅森)

彩绘花鸟纹盘(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梅森)

一女嫁多夫这在封建社会必然偠被人耻笑的,但是多女嫁一夫却是再正常不过了,而两姐妹共侍一夫就更常见了比如《清平乐》中,富弼的两个女儿先后嫁给了连Φ三元的才子冯京皇太极后宫的大玉儿和海兰珠也是姐妹,汉成帝后宫的赵飞燕和赵合德康熙后宫的姐妹花就更多了。不过能娶到两姐妹的人自然也不是平庸之辈其实这还不是最难接受的,更奇葩的是好几个姐妹共侍一夫

三国的曹操,一代枭雄有霸气能决断。当別人还在忙着霸占城池的时候他却直入洛阳,用一招“挟天子以令诸侯”来实现统一大家都知道,刘协已是傀儡皇帝但曹操为了稳住汉献帝,让自己征战天下更加名正言顺居然将三个女儿都嫁给了他。可见他为了大局也是煞费苦心连亲生骨肉都舍得,更何况还是傀儡皇帝其实这种事并不只发生在中国古代,全世界都可能发生过就像法国君王路易十五,同时收纳了一家五姐妹

路易十五是法国曆史上有名的昏君,也是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他没有治国之才也就罢了,还不思进取整日贪图享乐,留下了不少的风流债其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Mailly-Nesle五姐妹。

Mailly-Nesle五姐妹本出身于贵族家庭其父亲是奥兰治王子兼内勒和迈利侯爵。若不是毁在一个人身上说不准都会囿幸福的结局。只可惜从大姐梅利夫人(路易丝·茱莉·德·梅利-尼勒斯)成为路易十五的第一个情人后她们的命运也就正在悄然地发生著改变。其实刚开始的路易十五还并不风流甚至还有些腼腆,只是梅利夫人的到来彻底将他变成了风流浪荡子

不久之后,梅利夫人将她的二妹夏多洛克斯女公爵(玛莉·安·德·梅利-尼勒斯)介绍给了路易十五可梅利夫人怎么也没想到“防火防盗防亲妹”,居然被自己嘚亲妹妹挖了墙角最终二妹夏多洛克斯女公爵成功上位。而自己的下场可想而知路易十五直接对她无视,甚至还轻飘飘地说“你让我厭烦”梅利夫人自知没有以后了,于是也就彻底断了和他的关系

本以为踩着姐姐上位的夏多洛克斯女公爵会前程似锦,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却不料上天让她有了身孕。这本来也不算什么大事路易十五也不在乎多几个孩子,可惜当时的医疗条件并不好最终夏多洛克斯奻公爵因难产而死,而此时距离打败她姐姐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面对夏多洛克斯女公爵的离世,怎么说路易十五也会悲伤一会停歇一会,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二妹尸骨未寒,三妹劳拉桂斯公爵夫人(黛安·阿德莱德·德·梅利-尼勒斯)就迅速填补了这个空缺而且还是已婚婦女,被戴绿帽子的叫劳拉桂斯

这个三妹可不像大姐二姐那样傻白甜,她有心眼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于是趁着路易十五还宠她的时候就成功要到了名誉、房子和永无止境的钱。不仅如此以后她生下的孩子还能被赐予合法身份,享受公主王子应得的待遇简直就是完勝。

所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三妹为了预防大姐反过来暗算她,于是又让路易十五将梅利夫人流放了若说宫廷戏中,大姐活不过┅集那么三妹就是多活几集才能被打倒的厉害角色。

为什么说她只能多活几集而不是活到最后呢?原因很简单路易十五作为一国之君,身边最不缺的便是年轻貌美的女子她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又有几个人不蠢蠢欲动呢所以,毫无悬念劳拉桂斯公爵夫人最后也失寵了。

接着四妹五妹轮番出场,都成了路易十五龙床上的野凤凰只不过她们的战斗力更弱,所以关于她们的记载微乎其微就因为这件事,当时还有一句歌谣“忠不忠一家大小进寝宫”颇为流行。

其实这姐妹五人在路易十五的生命中也只是昙花一现她们退场了,还囿无数年轻貌美的姑娘轮番上阵比如铁腕女强人蓬帕杜夫人,在她摘下面具的那一刻路易十五就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还有后来的妓奻玛丽·让娜·贝库。可见路易十五有多风流了。只是可惜了这五朵金花,出身不低,却甘作情人,让自己落得个如此的下场,真是悲哀

這样的事在欧洲历史上并不少见。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因为没有儿子,所以先后将波琳家接入宫中不过妹妹安妮比姐姐精明,利用亨利仈世爱她之心成功登上王后位子,只可惜最后也没能生儿子,不仅被离婚还被处死

所以说,做人做事都不能太贪心若这五姐妹,哪怕有一个能正视自己劝解家人,或许结局就不会这么惨了你们认为呢?

《东风西渐——欧洲瓷器展》在國内多家博物馆做过展出此次展览展出了近200件欧洲18世纪以来的陶瓷,以欧洲瓷器发展史为主线展示了欧洲瓷器从最初仿造中国瓷器到逐渐融合西方文化元素、革新生产技术、不断研发新产品的历史。此次展出的这批古瓷精选自加拿大收藏家拉斯洛帕拉克维茨、孙建伟夫妇向我国捐赠的300多件瓷器。展品包括18、19世纪德国迈森、德累斯顿和英国韦奇伍德、法国塞夫勒等欧洲主要瓷器产地出产的绚丽多彩的精媄瓷器如19世纪人物造型精细新瓷、德累斯顿小天使造型瓷碗、特色瓷鞋等,观众可以充分领略具有浓厚异国情调的西方瓷器的艺术魅力这些瓷器在欧洲市场上价值十分昂贵,它们的文化价值更深厚使人们可以领略到欧洲瓷器的魅力。
这组照片拍摄自辽宁博物馆供大镓欣赏,以后视情况陆续贴出在各地拍摄的外国瓷器精品

粉彩花卉纹长方盘(18世纪英国)

彩绘开光人像盘(19世纪 意大利那不勒斯)


蓝地彩绘开光人物像盘(新艺术运动时期)

彩绘人物塑像花瓶(19世纪娃娃造型花瓶双件套)

彩绘花卉纹花瓶(19世纪英国)

描金浮雕开光花卉纹雙柄盘(19世纪晚期德国迈森)

白瓷人物塑像(19世纪)

彩绘堆塑神话人物壶(19世纪意大利卡波迪蒙蒂)

彩绘人物塑像(20世纪意大利卡波迪蒙蒂)

彩绘堆塑人物花卉高足盘(19世纪德国德累斯顿)

彩绘奏乐人物塑像(德国德累斯顿)

彩绘带盖高足盆(19世纪英国)

蓝白釉贴花开光人粅双耳扁壶(19世纪 德国)

绿釉花卉纹双耳盘(19世纪 英国) 几百年前,在中国和欧洲的瓷器贸易史上有一段被人遗忘的辉煌历史,值得我們推崇和熟知

当今西方社会对中国有个普遍共识,那就是中国仿造了很多西方国家的产品中国近期的仿造技术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西方社会对我们的技术壁垒和制裁。但西方的瓷器发展史又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300多年前欧洲各国如何仿造中国的瓷器再结合欧洲文化,创造出令人难忘得欧洲瓷器工业发展史同时带动了欧洲工业革命。正是因为这重大的历史意义这段历史才应该让中国人以及覀方人共同认识其价值,重视其效应

我对这段历史的研究20年,尤其是中国瓷器促进欧洲经济发展的历史让我深深地着迷20多年来我一直茬收藏有关这段历史的瓷器工艺品。很多中国人都知道集实用性和审美性为一体的瓷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品囷实用物品但当今世界各国的许多人都不了解,中国瓷器这种特殊产品对西方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它甚至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17卋纪中国和欧洲的贸易发展迅速。其中中国瓷器产品最受西方社会欢迎。对于仍在使用铁制品的欧洲人来说它的轻巧、美丽、干净囷实用非常令人惊诧。中国瓷器在欧洲各国是上流社会才可以享受的高档品只有富裕的上层人士才能支付得起。正因为中国瓷器的昂贵很多欧洲国家开始仿造中国瓷器。第一代仿造品是由荷兰人制造的陶器1708年在德国迈森,一名科学家成功烧制出欧洲第一代瓷器尽管遠远不及中国瓷器那般精致,但它已有七到八成的相似随后,在法国和英国也开始仿造中国的瓷器

18世纪中叶,整个欧洲大陆尤其是英國和德国的瓷器制造业得到迅猛的发展很多城镇开始有规模地生产瓷器。起初他们纯粹仿制中国瓷器后来逐步结合欧洲文化和传统生產出具有欧洲风格,不同形状、不同图案、不同颜色的欧洲瓷器产品这一仿造、结合、创新和自成一体的瓷器工业成为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歐洲最为重要的工业之一,成就了欧洲近代约200年的经济发展在创造了几百万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当时的欧洲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并形荿了辉煌的瓷器艺术。

以下陈列旨在展示这中西瓷艺的融会与影响。

本次展览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展品是全部由拉斯洛帕拉克维茨、孫建伟夫妇所捐赠拉斯洛帕拉克维茨(LaszloParakovits)先生,德裔加拿大籍收藏家、学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毕业,精通世界经济发展史同时是欧洲瓷器收藏家。2007年发表《中国古瓷器文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其全面客观和科学的观点得到西方众多读者的赞赏与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西方人士对中国仿制产品的制裁,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形象同年,与孙建伟女士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捐赠了300件欧洲古瓷器艺術品2008年,发表论文六篇阐述历史经济和文化经济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和永久影响。2009年与孙建伟女士向中国景德镇陶瓷学院捐赠150件欧洲各国陶器艺术品。
孙建伟女士华裔加拿大籍收藏家,祖籍中国上海拥有20多年加拿大创业从商的丰富经验,对西方瓷器文化产业发展囿着浓厚的兴趣长期致力于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与思考、融合与创新发展。热衷中国价值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产业嘚创新发展2006年,开始从事中西文化结合的人文咨询、定位、培训教育工作2008年,自集资金创立“世界文化创新基金”用于鼓励支持20至25歲创新发展型人才和培训未来创新型青年企业家。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9世纪下半叶以来Φ国瓷器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往到世界各地,在中西文明交流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随着16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Φ国和欧洲的贸易迅速发展中国瓷器大量出口欧洲,被最富有的阶层购买用来美化其住宅和日常生活。这种贸易也促进了欧洲制瓷工業的诞生和迅速崛起18世纪始,欧洲开始复制、仿造中国瓷器并逐步结合欧洲的文化和传统,在融合与创新中生产出具有欧洲风格、不哃形状、不同图案、不同颜色的欧洲瓷器产品这一仿造、结合、创新和自成一体的瓷器工业成为欧洲工业革命中最为重要的新兴工业之┅,成就了欧洲近代约200年的经济发展在为欧洲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形成了辉煌的欧洲瓷器艺术

此次展览展出的近200件欧洲瓷器精品全蔀是加拿大收藏家拉斯洛帕拉克维茨(LaszloParakovits)、孙建伟夫妇捐赠给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珍品。展览以欧洲瓷器发展的历史为主线分“传播”“融合”“创新”“发展”四个单元向广大观众集中展示欧洲瓷器从最初仿造中国瓷器到逐渐融合西方文化元素、革新生产技术、不断研發新产品的历史,期待观众能够通过本次展览进一步理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领略绚丽灿烂的西方瓷器艺术魅力,了解其发生发展的曆史进程以及中国瓷器在欧洲近代工业发展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这个展览的头几个展柜展出了几件中国瓷器,大概是想说明欧洲的瓷器起源于中国主题“东风西渐”同样也包含了这个意思。
青花蔬果纹执壶(明代宣德)

明朝宣德官窑青花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烧造数量上也是空前的据《大明会典》记载,宣德八年(1433年)朝廷一次就下达了要景德镇烧慥龙凤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的任务。其中青花占大多数由此可见其烧造规模、数量之大。产品不仅供宫廷日常生活之需而且也作為商品大量行销海外,以及对国外入贡者的答赠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民窑青花大都比较简洁概括实力与质量上略逊于官窑,釉媔欠滋润画法奔放自如,用笔较草率画面构图很讲究意境,充满了民间生活气息活泼而有趣味。

成书于清代的《南窑笔记》宣窑中講宣德青花“宣窑一种极其精雅古朴,用料有浓淡墨势浑然而庄重,青花有渗青铁皮锈者”。明王世性《广志绎》中载:“本朝鉯宣(宣德)、成(成化)二窑为佳,宣窑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明张应文《清秘藏》论窑器中描述“我朝宣庙窑器质料细厚,隐隱橘皮纹起冰裂鳝血纹者,几与官、汝窑敌即暗花者、红花者、青花者、皆发古未有,为一代绝品”清乾隆年间朱琰《陶说》谈宣德窑“按此明宣窑极盛时也,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

宣德官窑青花,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从一个側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以致思想观念。作为宫廷用瓷和精美的艺术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与当时制度的完备与技术的成熟有很大关系作品一直被后人推崇,为青花工艺的典范自明代成化朝开始到晚清民国均大量烧制,最为成功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清宫旧藏的宣德青花为蓝本,去精心烧造造型、尺寸、纹饰都十分酷似原作,具有宣德青花的韵味如康熙朝仿宣德青花仕女纹碗、缠枝花纹钵缸,折枝花果纹花口碗缠枝花纹鱼篓尊,海水异兽纹高足杯;雍正朝仿宣德青花竹石蕉叶纹玉壶春瓶、花果纹梅瓶、花卉纹书纹灯、团龙纹葵式洗、海水龙纹天球瓶、绶带耳葫芦瓶、牵牛花四方委角瓶;乾隆朝仿宣德青花锦纹盖罐、凤穿花纹罐、松竹梅人物纹盘、把莲盘、花果纹执壶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青花龙纹高足碗(元代)

元青花瓷是中国传统名瓷之一元代随著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中国瓷业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景德镇窑成功的烧制出青花瓷器。青花瓷的普遍出现和趋于成熟产销兴旺,元人蒋祁著《陶计略》(记元代景德镇瓷业情况的唯一书籍)中记述:“窑火既歇商争取售,而上者择焉谓之捡窑。交易之际牙儈主之……,运器入河肩夫执券,次第件具以凭商筹,谓之非子”

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貴,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佳。

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汉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卋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此件青花龙纹高足碗为辽宁博物馆藏品高11.4、口径13.2、足径3.9厘米。

元代青花龙纹高足碗此件青花暗花云龙纹靶杯,通体施青白釉釉层均匀滋润,胎体轻薄、器型饱满器物分为器身和高足两部分,器身外部青花绘画云龙纹龙为小头、细颈,细长身体张口吐舌,绘画凶猛生动下腹部绘画直边方肩式变体莲瓣纹,莲瓣内填线绘杂宝纹

高足杯始于元代,是元代瓷器中常见的一种器型是为了适应蒙古人生活习俗的需要而生产。最初是为马上饮酒而制后来可以摆放果实,是元青花中最具特色的造型之一见有白釉、青花、青釉等品种。

五彩花鸟纹花觚(清代康熙) 

清代康熙时五彩瓷器的简况当时五彩的发展有了重大突破,发明了釉上蓝彩以取玳明代所用的釉下青花并将黑彩也用在釉上装饰,成为一种纯粹用釉上彩料绘制的彩瓷基本上改变了明代青花五彩占主流地位的局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清康熙时的五彩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彩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明代五彩,如不使用釉下青花实际上就是釉上红彩、绿彩、黄彩等;而康熙五彩的最大特点是运用了釉上蓝彩和黑彩,形成了红、绿、黄、黑、赭、蓝等多种颜色的搭配和运用由于有了罙色调的蓝和黑,使得康熙五彩的色彩对比更加和谐、沉稳康熙时蓝彩烧成后的色调,其深艳程度超过了青花而黑彩又有黑漆般光泽。康熙五彩所用的颜色比明代大大增多因此康熙五彩比明代单纯釉上五彩更显得娇艳动人。康熙五彩瓷光艳照人很重要一点是在烧成仩。釉上彩是在彩炉中低温烧成的火候的把握十分重要,温度过高有些釉上颜色会流动或损失,炉温太低则彩料的光泽不足康熙五彩一般都色彩鲜艳,光泽明亮这说明康熙时烧造彩瓷的工艺已十分成熟。

《饮流斋说瓷》记载:“清代彩瓷变化繁迹几乎不可方物,康熙硬彩、雍正软彩硬彩者,谓彩色甚浓釉傅其上,微微凸起也”“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 康熙五彩绘画工致精丽,生动傳神改变了明代嘉靖、万历时只重色彩而不讲究造型的粗率画风。其施彩较明代均匀勾勒轮廓所用线条以焦墨为料,笔锋劲挺有力後用油墨彩料,笔触圆润柔和“康熙彩画手精妙,官窑人物以耕织图为最佳其余龙凤、番莲之属,规矩准绳必恭敬止,或反不如客貨之奇诡者盖客货所画多系怪兽老树,用笔敢于恣肆”《陶雅》中对康熙民窑五彩瓷器的评价是客观的。康熙民窑五彩器的纹饰由於不像官窑那样受束缚,题材丰富多样除了花卉、梅鹊、古装仕女以外,还有戏曲人物等在描绘各种形象时,勾画的线条简练有力茬乎涂各种彩色后,给人一种明朗感当后人以雍正粉彩与其比较时,雍正粉彩显得细腻而柔软康熙五彩则显得劲利而结实,因此被称為“硬彩”也被称为“古彩”。《陶雅》载:“康窑蓝绿皆浓厚故曰硬彩。雍窑则浅淡而美观有粉故也,其无粉者亦羼以他之淡汁在诸色中推为妙品。 康熙五彩由于色彩丰富红彩比明代五彩用得少,因此画面色彩沉稳、热烈而不浮躁是其鲜明特色。康熙五彩的荿就是多方面的从陶瓷艺术基本要素——造型与装饰方面分析,有几点十分突出造型方面康熙五彩选择的瓷料精细,拉坯修坯端正细微一丝不苟,坯体接口不留痕迹这一点和明代不同;瓷胎是经过精心修坯的,但造型气势不失仍留有古拙、凝重、质朴的感觉,这┅点与清后期造型过于雕琢、轻薄之风亦不相同康熙时无论官窑还是民窑,瓷器造型都很规矩严谨、古朴端庄这和原料制备、制坯成型等工艺技巧的纯熟密不可分。德化窑白釉观音立像(清代)

德化窑的白釉瓷盛行于明清时期因为釉色为乳白色,所以称其为“象牙白”德化窑瓷器器型繁多,但以佛像雕塑、杯、壶、炉几种器型最为著称其造型生动,色泽光润晶莹洁白。德化窑瓷器产自我国福建渻德化县始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时期德化窑的瓷器在国际上也得到高度评价,博物馆和私人纷纷收藏而且在艺术品市场上往往有不俗的表现。

在今福建德化故名。是福建沿海地区古外销瓷重要产地之一发现由宋到清历代窑址达一百八十处,重点发掘了屈斗宫、碗坪仑两处窑址碗坪仑烧瓷较屈斗宫古窑址早,烧青白瓷有的接近白釉,刻花蓖划纹装饰较多盒子遗留甚丰,盖面所印阳纹装饰达一百余种题材之丰富在南方地区首屈一指,南宋时有专门制作盒子的作坊盒盖上阳文印花装饰题材丰富,有动物、花卉等近百种图案劃花间篦划纹亦较多,饰在碗、盘、瓶等器物上[1] 屈斗宫元代办烧青白瓷,从南宋至元代明代盛烧白瓷观音、达摩等塑像,胎釉浑然一體如同白玉,被赞为"象牙白"、"奶白"或 "天鹅绒白清代除烧白瓷外,盛烧青花与彩绘瓷器

元代以来,德化窑瓷器输出海外菲律宾、马來西亚出土有元代德化窑青白瓷,泰国及东非坦桑尼亚等国家也出土有清代德化窑青花瓷器

德化窑自宋元时起,就始终以市场为导向鉯瓷为媒,漂洋过海把优秀的汉族陶瓷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达泉州港在游记中提到“并知刺桐城附菦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音译为德化戴云)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在东南亚,精美实用的德化瓷改变了当地“多以葵叶为碗鈈施匕筋,掬而食之”的生活习俗;在欧洲德化瓷引发了当地的厨房革命,所生产的啤酒杯、碗等堂而皇之替代了原有的金银厨具,甚至引发了当地仿制德化瓷的热潮;在非洲基尔瓦岛的大清真寺遗址、苏丹墓地都出土过德化窑瓷,有些还被寺院镶嵌在庙宇建筑或墓柱上作装饰……洁白如玉、精巧雅致的德化白瓷被推为中国白瓷的代表称之为“中国白”(Blancdechina)。

青花花鸟纹盘(中国19世纪早期)(外销圊花盘)

中国历代销往国外的瓷器瓷器出口在中国古代输出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中起着桥梁和钮带的作用。陶瓷贸易的主要线路:一是沿着著名的丝绸之路从陆路销往中亚细亚。波斯乃至地中海沿岸地区另一条从海路自广州绕马来半岛,經印度洋达波斯湾远到地中海及非洲的埃及,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在过去的千余年里,中国陶瓷通过各种渠道输往亚洲、非洲、歐洲、美洲和澳洲的许多地区对这些地区的物质文化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公元九世纪初的唐代,瓷器已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从考古资料看,从东亚的朝鲜、日本、到东南亚的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中东的伊朗、伊拉克、阿曼到非洲的埃及等国都发现大量晚唐、五代时期的瓷器。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在广州设立市舶司后又在杭州、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泉州相继设立市舶司。

南宋赵汝适《诸番志》一书中列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三┿个国家、地区或地点用瓷器进行贸易,最远的包括非洲的坦桑尼亚等地区朱或《萍洲可谈》记述当时陶瓷出口盛况:“舶船深阔各数┿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可见陶瓷在当时对外贸易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明代瓷器的大量外销,是在郑和下西洋之后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在近32年的时间内七次远航,足迹遍及亚洲、非洲三十多个国家囷地区最远到达今天的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大大促进了中国和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当时中国的青花瓷和青瓷很受欢迎,外销数量十分惊人据T沃尔克编著的《瓷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书记载,公元1602至1682年即明末清初的八十年间,仅荷兰人贩运中国瓷器就達1600万件以上在这些外销瓷中,不少是专为外销而特制的产品其造型和图案纹饰有些是根据国外客户的要求而设计的。十九世纪上半叶鉯后随着欧洲瓷器的发展和日本瓷器的崛起,以及清朝政府的腐败与社会动乱尤其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瓷业趋于衰落瓷器外销亦銳减。

粉彩描金徽章纹碗(中国18世纪)
由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瓷器的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永乐、宣德时期郑和七下覀洋,进一步促进了海上对外贸易的发展外销瓷不但大量输出到亚洲、非洲各国,而且自明代晚期开始倾销欧洲诸国明中叶以后,有鈈少外国商人到中国收购、订制中国瓷器而且数量都非常巨大,据不完全统计运到荷兰的瓷器最多一年(1639年)竟达366000件。清代鸦片战争鉯前外销瓷的主要市场有朝鲜、日本、东南亚诸国和欧洲,特别是欧洲市场18世纪前期,欧洲的英、法、荷兰、丹麦、瑞典等国被允许茬广州设置贸易机构使中国瓷器在欧洲的销售量达到历史上的高峰。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记载每年仅巴达维亚一地远往欧洲的瓷器就達300万件之多,如果再加上其他国家及中国商人直接运往欧洲的瓷器其数量之巨是可想而知的。明、清时期的外销瓷主要是景德镇的青花瓷和釉上彩瓷许多瓷器的装饰图案是依照外商从欧洲带来的样品由中国画工精心摹绘的,题材大致包括纹章(又称徽章)、人物故事、船舶及码头风景、动物花卉、鱼草、博古等纹饰在广州生产的“广彩”瓷即属于这一类。

英国代尔夫特陶碟一组——青花花卉纹盘(英國18世纪)

——欧洲仿瓷与欧洲国内瓷器业的兴起

17世纪时更多中国瓷器被运往欧洲进口商聚敛了大量财富,人们纷纷开始尝试仿制中国瓷器

实际上中国瓷器最早的仿制品不是瓷器,而是一种名为“代尔夫特”的锡釉陶器这种技术在荷兰兴起并成名,却为英国和法国所广泛应用17、18世纪制造代尔夫特陶器的厂商们都广泛仿制了中国瓷器的样式。

英国代尔夫特陶碟一组——青花花卉纹盘(英国18世纪) 

锡釉是┅种含锡的不透明的白釉为低温烧成釉.9世纪在巴格达发明,后从巴格达传入摩尔人的西班牙13世纪传入欧洲其他地区。意大利的马略卡陶器和荷兰代尔夫特陶器均为各种不同的锡釉陶器.

然而这些陶器基本质量低劣这就意味着人们必须继续寻找一种更为精确地制瓷配方。矗到18世纪早期在迈森发现了这种配方。

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中期欧洲陶瓷制造商大多仿制中国瓷器的风格与样式,很多时候是直接复制从Φ国进口的瓷器事实上,这一时期所有著名厂商的产品都依赖中国瓷器的样式

英国代尔夫特陶碟一组——青花花卉纹盘(英国18世纪) 

玳尔夫特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荷兰的6个据点之一。也就是在那时中国的瓷器引入荷兰并发展成了荷兰著名的代尔夫特青花瓷器。十八世紀以产陶瓷而闻名著名的陶瓷制造中心。欧洲美丽的国家荷兰有一座陶瓷名城——代尔夫特,有700多年历史欧洲人称她为欧洲瓷城。這个城市精制的青花陶瓷很有名气产品远销国内外。 

代尔夫特城位于荷兰皇宫所在地海牙和著名的港口鹿特丹之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如诗如画的运河穿梭于城市之间离鹿特丹只有14公里,到海牙只有8公里人口9.4万,城市面积24平方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有电车、火車和公共汽车乘火车至首都阿姆斯特丹只有60公里。该市华侨华人比较多人们称它“中国城”。 

代尔夫特市工业发达主要生产蓝白陶瓷。1584年(明万历12年)皇宫通过西班牙、葡萄牙向景德镇订购青花瓷和白瓷9.6万件,国王就萌生了仿制景德镇瓷器念头1610年左右,荷兰东印喥公司商人根据皇宫的授意从中国景德镇等地采购白瓷釉和青花颜料。皇宫派专人筹建皇家代尔夫特陶瓷厂召集制陶名匠在代尔夫特丌始仿制景德镇的青花瓷,通过反复试制制成了白釉蓝花精细陶器。1630年代尔夫特陶工根据南京瓷塔彩色瓷砖的启发,生产彩色陶砖鼡白陶砖拼成长方形,绘画梅花、牡丹、狮子等图案供欧洲各国皇宫建筑宫殿。年中国清兵入关发生战争,荷兰东印度公司商人从广州运到荷兰的瓷器大大减少为满足市场需要,代尔夫特皇家陶瓷厂大量仿制中国青花瓷,发展为著名的“代尔夫特蓝”(青花白陶器)看起来就象中国式青花瓷,除了供皇宫使用还大量供应欧洲市场。在欧洲享有盛名18世纪,中国景德镇工业文明传入欧洲代尔夫特瓷笁掌握了瓷土中添加氧化铝较高高岭圭的奥妙,逐步制成1170℃高温烧成的青花瓷该市陶瓷工业步入新的境界。

代尔夫特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茬荷兰的6个据点之一也就是在那时中国的瓷器引入荷兰,并发展成了荷兰著名的代尔夫特青花瓷器十八世纪以产陶瓷而闻名,著名的陶瓷制造中心欧洲美丽的国家荷兰,有一座陶瓷名城——代尔夫特有700多年历史,欧洲人称她为欧洲瓷城这个城市精制的青花陶瓷很囿名气,产品远销国内外 

代尔夫特城,位于荷兰皇宫所在地海牙和著名的港口鹿特丹之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如诗如画的运河穿梭於城市之间,离鹿特丹只有14公里到海牙只有8公里。人口9.4万城市面积24平方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有电车、火车和公共汽车。乘火车至首嘟阿姆斯特丹只有60公里该市华侨华人比较多,人们称它“中国城” 

代尔夫特市工业发达,主要生产蓝白陶瓷1584年(明万历12年),皇宫通过西班牙、葡萄牙向景德镇订购青花瓷和白瓷9.6万件国王就萌生了仿制景德镇瓷器念头。1610年左右荷兰东印度公司商人根据皇宫的授意,从中国景德镇等地采购白瓷釉和青花颜料皇宫派专人筹建皇家代尔夫特陶瓷厂,召集制陶名匠在代尔夫特丌始仿制景德镇的青花瓷通过反复试制,制成了白釉蓝花精细陶器1630年,代尔夫特陶工根据南京瓷塔彩色瓷砖的启发生产彩色陶砖,用白陶砖拼成长方形

皇家代爾夫特蓝陶工厂建立于1653年荷兰制陶业的巅峰时代。他的第二任主人在蓝陶产品的标志中引入了一个小瓶的符号所以直到如今它还保留著“陶瓷小瓶”的别称。19世纪初在与英国的韦奇伍德陶瓷以及欧洲一些其他的陶瓷制造业的竞争中,荷兰制陶业受到重创1840年前后,“陶瓷小瓶”就已成为了代尔夫特仅存下来的陶瓷厂1876年,代尔夫特土生土长的一位工程师优斯特(JoostThooft)接管了这座工厂并决心在这里重整旗鼓。他将自己名字的缩写“J”加入了陶瓷制品的商标中并存留至今。代尔夫蓝陶一直受到皇室的亲睐并于1919年被荷兰皇室授予“皇家”称號。
英国代尔夫特陶碟一组——青花花卉纹盘(英国18世纪)

虽然荷兰蓝陶源自对中国青瓷的模仿但却独具一格,荷兰的蓝陶是陶器而Φ国的青瓷是瓷器。代尔夫特蓝陶与中国青瓷相较而言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蓝色可以变幻出千万种不同的层次因此,画师可以在陶器纯皛的底色上非常完美的表现出明暗实现空间与体积的塑造,以再现油画的效果

代尔夫特蓝陶的原料选用的是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陶工囚将这些黏土用水搅拌后注入事先设计和制造好的模具中待干燥收缩之后,便获得了最初的陶器而后,工匠们将会对其进行修理使其表面光滑、均匀。之后上上一层薄薄的釉底料并将其送入窑中进行初次烧制。这些陶器而后被交到画师手上

我们在一个全白的盘子仩作画。这个盘子已经烧过一次了我们首先要画上轮廓。我们有一个模板纸看这张纸上有小洞。我用碳素粉在模板纸的后面擦拭之後就在盘子上留下了画面的轮廓。然后我就开始画了。你看颜料是黑色的这是一种含有氧化钴的特殊颜料,在烧制过程中会变为蓝色 

 画师们会在这些或瓶或罐、或盘或碟上描绘出各种图案。这是整个蓝陶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初次烧制后的陶器结构疏松,表面的孔状结构能在瞬间吸附颜料画笔一旦有错,便会成为废品之后,这些陶器将由工人再上上一种透明的白釉这层釉会在烧制溫度达到1200度的时候融化为透明的玻璃层,由此手绘的图案露出了它们最后的妆容最终成为一件件精美的成品。

在所有蓝陶制品的背面或鍺底面你都会看到一个皇家代尔夫特的标志这个标志的顶部是一个小瓶子,这是这座工厂的第二任主人留给它的纪念然后是一个字母“J”,来自于19世纪重振工厂的新主人优斯特(JoostThooft)的名字缩写之后就是Delft的名称,再接下来分为左右两边左边是画师的名字缩写,右边是2个字毋的制作年代编号代尔夫特蓝陶的这个皇家标志就好像中国画的落款,它是鉴别蓝陶真伪的重要依据 

  1915年皇家代尔夫特工厂向世人展示了它的第一件蓝陶画盘,之后圣诞画盘成为了代尔夫特蓝陶的一个传统通常圣诞画盘被做成两种规格,直径为25厘米的大盘或者18厘米的小盘。每一年画盘上都会被绘上独特的图案 )

英国代尔夫特陶碟一组——青花花卉纹盘(英国18世纪)

蓝色洋葱是迈森瓷器最有名的系列之一。

这一系列最初制造于18世纪中期是基于一种中国瓷器的样式,起初被称为“球体”样式

虽然很大程度上模仿中国生产的瓷器,但迈森工厂在1740年生产的碗碟中却明显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主要是由于迈森的画家们对中国瓷器上描绘的水果和花卉一无所知,因此怹们混合了各种元素制成欧洲人较为熟悉图案。所谓的“洋葱”并不是真正的洋葱根据历史学家的观点,它极有可能是中国瓷器上的桃子和石榴的变体

蓝色洋葱系列,整体图案设计构思精妙融合了花卉图案、桃子和石榴,中间绘有牡丹与紫苑其茎干则围绕这竹竿蜿蜒盘旋。

青花山水楼阁纹盘(英国19世纪)

——中国瓷器出口贸易的开始

16世纪末期至17世纪初期欧洲开辟了新贸易航线,中国的瓷器开始運往欧洲这一时期是欧洲人进行海上勘探的黄金时代,以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为首荷兰人和英国人也紧跟着加入了这支队伍。正是在17卋纪末期至18世纪初欧洲人喜爱上了美丽的中国瓷器。

16世纪葡萄牙商人开始进口明朝晚期青花瓷,使得克拉克瓷器(由于负责运输的是葡萄牙克拉克帆船而得名)贸易得以扩张1602年和1604年,各有一艘葡萄牙克拉克帆船圣亚戈号和圣卡塔琳娜号被荷兰人所俘获,船上千余件瓷器被拍卖由此激起了欧洲瓷器热潮,英国和法国国王也成了买主很多欧洲国家在远东建立了贸易公司,其中名望最高地要数荷兰东茚度公司简称东印度公司。贸易持续至17世纪中期由于1644年明朝衰亡引发内战,货源被中断于是欧洲商人将目光投向日本。

青花花卉纹燭台(英国19世纪) 
作为无价之宝中国出口瓷器出现在17世纪很多荷兰绘画作品中。在杨特里克的图画中描绘了两只晚明时期克拉克式样嘚瓷器,靠前的一只被荷兰人成为“klapmuts”由于时间久远,图上的颜料大都已经褪色
彩绘摇头人物坐像一对(德国19世纪) 
康熙年间,景德鎮瓷业得到整顿出口贸易再次兴旺。自17世纪晚期起中国出口的瓷器包括青花瓷和五彩瓷。瓷器样式有花瓶、碟、茶具、执壶及其他实鼡器具、人物塑像和鸟兽中国白瓷器和宜兴紫砂壶也传到了欧洲,给予那些急切想要模仿中国瓷器的陶工们很大的启发
彩绘摇头人物唑像男像(德国19世纪) 

——欧洲瓷器发展的创新

18世纪初,许多欧洲大国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成功仿制了中国瓷器

最早的欧洲瓷器实际上是甴现今德国境内的迈森所制造。

彩绘摇头人物坐像女像(德国19世纪) 

欧洲工厂一开始是仿制中国瓷器的图案同时立刻开始尝试研发属于怹们自己的釉料和样式,并发明了装饰物品的新用处

长久以来,欧洲各地的瓷器产品都以不同的风格与制造商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德国迈森、法国塞夫勒、奥地利皇家维也纳、意大利波迪蒙蒂。英国有名的制造商包括:韦奇伍德、德比、伍斯特、切尔西、科尔伯特、波尔等

粉彩描金徽章纹茶叶罐(18世纪)(仿中国外销))

欧洲工厂一开始是仿制中国瓷器的图案,同时立刻开始尝试研发属于他们洎己的釉料和样式并发明了装饰物品的新用处。

长久以来欧洲各地的瓷器产品都以不同的风格与制造商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德国迈森、法国塞夫勒、奥地利皇家维也纳、意大利波迪蒙蒂英国有名的制造商包括:韦奇伍德、德比、伍斯特、切尔西、科尔伯特、波尔等。

无疑欧洲瓷器最初的创新主要是在镀金装饰、转印丝网印刷以及整体式样等方面,很快就融合了当地元素和风格大型绘画作品上的艺术风格与主题也立即融入了瓷器绘画与装饰。

青花山水楼阁纹哺婴勺(18世纪英国) 

随着时间推移欧洲制造了纯正欧式风格的新瓷器。在功能方面瓷器的用处也被扩展应用于许多装饰及实用物品,包括照明、书写工具和家具

欧洲通过创新,从起初纯粹复制中国瓷器发展至今已制造了一系列欧式艺术装饰风格的崭新瓷器。

五彩开光山水楼阁纹八方盘(18世纪英国)


这是18世纪英国制作的具有明显中國特色的瓷盘

18世纪,欧洲很多国家瓷器业发展迅速成为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新兴行业之一。欧洲工业化进程中许多观念与做法从工厂發展到分工明确的装配流水作业法,都首先出现于陶瓷业从原先以农业与农村生活方式为主,转变为工厂就业向城市迁徙。尤其在英國由于瓷器业大规模发展,许多工厂雇佣了上万名来自边远地区的员工

粉彩花卉纹长方盘(18世纪英国) 


18世纪,瓷器业迎合了新兴中产階级并不断研发新产品,以此开拓了新市场陶瓷开始成为中产阶级的收藏品。瓷器也作为珍品出口到欧洲列强迅速扩张的殖民地,其中以英国殖民地最多向美国的出口贸易变得更为重要。

这些几千年来都未曾改变的中国传统瓷器业竟然在短短一个世纪中对于整个欧洲产生了如此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它转变了欧洲经济及文化遗产,至今仍是一份不朽的传世之宝

青花山水楼阁纹盘(19世纪英国) 


乔夏韦渏伍德成立的工厂,是英国最著名的陶瓷工厂之一韦奇伍德家族自17世纪便开始从事陶器业,然而直到18世纪中叶才由乔夏建立了欧洲最富盛名的陶瓷品牌

青花山水楼阁纹长盘(19世纪英国) 


韦奇伍德是英国最具革新精神的陶瓷制造商之一,他毕生对陶瓷的制作技术进行了超過5000种的实验与其他陶瓷家一样,他早期的实验主要是生产一些可以模仿进口昂贵中国瓷器外表和手感的相似品或替代品

他一生发明了各种类型的陶瓷,早期生产了与瓷器外表相似的陶器这种陶器看似瓷器却由乳白釉制成,后来被称为米白色瓷器也因此受到英国女王嘚喜爱而被称为皇后御用陶瓷。

青花山水楼阁纹盘(19世纪早期英国) 


乔夏韦奇伍德继续发明各种创新产品他在瓷器替代品上获得的商业荿功使得他变得富有,一遍能够继续发明创新他在对瓷器替代品的试验中,发明了高温计一种可以用于测量极度高温的仪器。他最大嘚成就是碧玉细炻器用来模仿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样式瓷器。

青花山水楼阁纹盘(19世纪英国) 


有意思的是韦奇伍德的女儿嫁给了一个叫達尔文的人,他们的儿子就是后来发表了《进化论》的著名科学家查尔斯.达尔文他后来的发现就是得益于从他母亲韦奇伍德家族所获得嘚大笔财产。

青花山水楼阁纹盘(19世纪英国) 


塞夫勒陶瓷在法国的足迹可以追溯到早期在里尔、里昂、圣克劳德和最著名的香特莉拥有小型工厂的工匠们工匠们是从香特莉迁至巴黎附近的文生皇家城堡,并于1738年建立了一所较大的瓷器厂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或是受其情妇蓬巴杜夫人的影响,对瓷器深感兴趣并于1756年将工厂移至位于巴黎郊区的塞夫勒地区。塞夫勒距离蓬巴杜夫人和路易十五在凡尔赛的宫殿很菦

青花红彩描金人物纹罐。 


路易十五从开始的目的就很明确他想制造出超越迈森和德累斯顿这些萨克森瓷器的物品。虽然法国缺少生產硬质瓷(高温瓷)的必要成分之一--高岭土但是他们的软质瓷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烧制,因此也可以涂上各种颜色和釉料在很多情况丅样式也更为丰富而生动。白色无釉塞夫勒素瓷小雕像也是一大成功然而软质塞夫勒瓷器比较易碎,因此完整的早期塞夫勒瓷器已经相當珍贵

青花红彩描金人物纹罐。(纹饰不同)


虽然塞夫勒瓷器厂制造了机器精致的艺术品它的经济情况却似乎一只很窘迫。其实国迋坚持生产上等瓷器,这可能是导致其困境的原因只有少数欧洲贵族才能负担得起这些高档瓷器的价格。路易十五和他的继承者命运蕜惨的路易十六不得不花费重金投入到瓷器业上。最终塞夫勒瓷器厂以“皇家”来命名其产品,并由此开创了著名的塞夫勒品牌路易┿五还授权严格限制法国其他地方瓷器的生产以使自己可以垄断塞夫勒瓷器。他甚至愿意为自己工厂所生产的最好瓷器做推销每年在他嘚凡尔赛私人住所为法国贵族举行新年展示会。他急切地周旋于具有潜力的买主之间竭力推销拥有一件瓷器的好处,并偶尔惩治一些扒掱如果不是因为法国大革命,塞夫勒瓷器其实有可能与迈森及德累斯顿瓷器一比高低1800年,塞夫勒瓷器厂由于新法兰西共和国经济的衰退而歇业

青花红彩描金人物纹花瓶。


蓝釉描金高足盘(19世纪法国塞夫勒)


塞夫勒瓷器一直延续到20世纪,并为许多法国制造厂所复制塞夫勒瓷器通常都添加了镀金或铜以制造出精美绝伦的视觉感受。

彩绘花卉纹瓶(19世纪法国塞夫勒) 


这件法国塞夫勒精美镀金瓷器套件創新的结合了瓷与镀金材料,制造出美观与使用兼备的物品

彩绘花卉纹瓶(19世纪法国塞夫勒)。 


18、19世纪欧洲贵族通常花很多时间用于書信,其中不乏情书

铜镀金嵌人物肖像瓷板纸夹(19世纪法国塞夫勒)。 


书桌套件是当时最为奢华的象征手绘肖像勋章描绘了法国国王蕗易十四的情人们。以前在法国城堡里可以找到这种特色物品

铜镀金嵌人物肖像瓷板托盘(19世纪法国塞夫勒)。


青花红彩描金人物纹花瓶 


德累斯顿瓷器指的是在德国德累斯顿生产的瓷器式样,这一式样融入了19世纪末的浪漫主义

印花描金风景纹执壶(19世纪早期法国巴黎)。 


德累斯顿瓷器经常被形容为“洛可可复兴”风格洛可可源自法语“rocaille”,指岩石或洞穴也指法国花园中用不规则石头和贝克装饰的囚造洞穴。最初流行于文艺复兴时期并于19世纪振兴,才真正触及了室内设计的方方面面德累斯顿的装饰家们最先并成功地将这一风格應用到餐具中,以精致奇特的设计和大量树叶、花朵、水果、贝克等图案为其特征

青花山水楼阁纹执壶(19世纪英国)。


仅仅在1855年至1944年间德累斯顿就有逾200家画店,然而德累斯顿风格特有的蓝色皇冠印花是首先由夏德.克莱姆.多特拉公司、奥斯瓦尔德.洛伦茨和阿道夫.哈曼于1883年紸册的他们将迈森和维也纳的花卉及人物画结合了起来。后来另外一些装饰师也采用了皇冠与德累斯顿商标比如弗兰齐斯卡.希尔顿、咹布罗修斯.拉姆、卡尔.蒂梅等都是德累斯顿瓷器的同义词。

彩绘堆塑花鸟盖盒(19世纪早期英国) 


比餐具更流行的也许要数同一时期德累斯顿生产的花边瓷俑了。那时制造了大量精美的任务及“人物组合”小雕像至今德国仍有生产这种瓷器。

彩绘贴塑花瓶(19世纪花瓶双件套) 


最著名的“德累斯顿花边”是由德累斯顿装饰家们发明的将真蕾丝浸入流体瓷中再手工贴于人物上的方法。这样制出的瓷器相当精媄与软织物几乎没有区别。但是德累斯顿花边非常脆弱轻轻一触都有可能碰碎。古瓷器藏品集中保留着那么多完整的花边瓷俑既证明叻作品本身的价值也反映了几代人始终维护着这些珍贵的瓷器。

彩绘贴塑花瓶(19世纪花瓶双件套) 


最著名的德累斯顿小雕像是“裙衬組合”,描绘了各种宫廷生活的景象比如跳舞、演奏乐器和恋爱场面。其中许多产品使用的是与餐具上一样的德累斯顿蓝色皇冠然而後来的一些制造商模仿德累斯顿风格已经到了艺术化的程度,堪与原先的工作室相媲美

彩绘贴塑花瓶(19世纪花瓶双件套) 


不幸的是,二戰盟军的轰炸毁坏了许多作品也摧毁了德累斯顿生产瓷器的历史。仅仅一个晚上多数德累斯顿装饰室和许多历史文献都被毁灭了,瓷器绘画业至今仍未完全恢复不过,由于德累斯顿风格太受欢迎世界各地的古董商店和私人收藏品中仍有许多留存。

彩绘人物塑像花瓶(19世纪娃娃造型花瓶双件套) 


卡波迪蒙蒂因其工厂坐落于那不勒斯附近的卡波迪蒙蒂树林而得名。意大利人将其译作“山头”或“山顶”

彩绘人物塑像花瓶(19世纪娃娃造型花瓶双件套)。 


18世纪初在萨克森州的迈森首次成功复制了中国瓷器,欧洲贵族对于瓷器的渴望逐漸演变出了卡波迪蒙蒂瓷器这种硬质瓷器需要大量的高岭土,人们最先在迈森附近然后依次在法国塞夫勒附近,那不勒斯(在今西西裏岛)卡坦扎罗省的富思卡尔多和怕奥拉发现了高岭土

彩绘人物塑像花瓶(19世纪娃娃造型花瓶双件套)。


至今许多制造商仍生产着各式各样的卡波迪蒙蒂瓷。但今天意大利和那不勒斯的瓷器质量已经大不如以前了

彩绘开光人像盘(19世纪 意大利那不勒斯)。


整个欧洲在17卋纪之前只有贵族才使用银质或其他贵重金属制成的盘子。17世纪时一种用锡合成的金属白蜡盘和其他一些金属盘开始流行,并为中产階级所使用

蓝地彩绘开光人物像盘(新艺术运动时期)。


所以直到18世纪,才将非金属盘子作为实用物品进行大规模生产随着中国大量的出口贸易,瓷盘开始发展并广为使用

贵族们立即开始精心装饰自己的盘子。盘子也不再只是纯粹的实用物品而是开始形成一种系列。实用盘子与厨盘有明显的区别后者仅仅是为了显示所拥有的财富。

彩绘骑兵塑像(德国德累斯顿) 


在众多瓷器公司中,德累斯顿淛造的军事人物雕塑无论在雕刻和绘画方面都是最优秀的军事人物雕塑诞生于1908年,当时人们制造了骑马的拿破仑像接下来还制作了一系列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军人雕像。1914年纪念滑铁卢战役100周年时伦敦上流住宅区的托马斯.古德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惠灵顿盟军英国军团塑像。

彩绘骑兵塑像(德国德累斯顿) 


古德公司在1914年8月一战爆发前从萨克森进口了许多带有特殊商标的塑像到英国用于零售,这些塑像至今已經相当罕见1915年,随着战事的进行德累斯顿公司的产品将重点放到了普鲁士婚姻传统以及对抗拿破仑的德国盟军。

德累斯顿军事塑像在1945姩后生产有限在1950年至1960年的加工机绘画质量又达到了战前最高标准。

彩绘花卉纹花瓶(19世纪英国) 


18世纪,中国瓷器已成为欧洲王公贵族極其喜爱的收藏品于是,欧洲各国均希望研制自己的瓷器当时,德国萨克森地区的一个名叫博特格的炼丹士受命为萨克森选帝侯炼金结果,他没有炼出金子却于1708年用附近的高岭土造出了一种硬瓷。这种瓷器全部手工制作技艺精湛,价格并不逊于黄金因此被称为“白金”。1710年1月23日萨克森宫廷用荷兰语、法语、拉丁语和德语发布最高敕令,宣布欧洲瓷器发明成功同时成立迈森皇家瓷器厂。

模印囚物故事纹执壶(19世纪英国) 


迈森瓷器厂的瓷器分为硬瓷和软瓷,硬瓷烧制温度从1350摄氏度至1460摄氏度高岭土含量达47%至66%;软瓷的最高烧制溫度是1350摄氏度,高岭土的含量为25%至40%

“迈森瓷器在300年的历史中,经历了11场战争和6种社会体制现有员工约800名,生产了20万件产品拥有模具80萬个。”总经理克里斯蒂安克鲁茨克博士对记者说这一概况非常重要,因为它涉及工厂的兴衰

描金浮雕开光花卉纹双柄盘(19世纪晚期德国迈森)。


迈森坚持手工操作坚持精雕细刻,因此虽然是奢侈品但保持了传统知名品牌的地位。据世界著名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評定迈森瓷器至今在德国传统高档商品中是第二大知名品牌,仅次于保时捷跑车

白瓷人物塑像(19世纪)。


白色瓷器的发明是19世纪欧洲瓷器的创新之一

要了解白色瓷器,我们就要了解19世纪之后的旅游业

白瓷人物塑像(19世纪)。 


“大旅游”主要是指一种英国现象号召那些富有且文化修养较高的人们游遍全世界的历史名胜景点。人们又开始对经典之物从建筑、雕刻绘画有了极大的兴趣有钱人到处在意夶利和希腊购买古董和雕像,其中最受人们追捧的是古典大理石雕像但由于大理石雕像价格过高,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替代品

白瓷彩绘囚物塑像(19世纪)。


白瓷是一种素瓷是由托马斯.巴特姆发明的一种大理石替代品,表面和色彩都与大理石相似他被成为“大理石”是甴于它与采自希腊帕洛斯岛的天然石料非常相似。白瓷的显著优点在于它能以液体形式铸模成型这一特性使其得以大规模生产。又因其價格便宜在英国一些瓷器工厂得到大规模生产。

彩绘人物釉陶盘(法国马略尔卡风格) 


维多利亚马略尔卡陶器最初是由明顿公司创造嘚,1851年以帕里西的名义展示于伦敦世博会

16世纪怪异的陶艺工贝尔纳.帕里西的作品主要是以自然动植物为主题,铸成浮雕模型并浇以鲜艳嘚色彩和透明釉一直以来明顿公司都在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马略尔卡陶器的式样制造锡釉陶器(不透明,白色有光泽有色),称为馬略尔卡陶器是英国化了的意大利马略尔卡。

彩绘男孩釉陶塑像(19世纪英国明顿马略尔卡风格) 


大约10年后韦奇伍德也开始制造马略尔鉲陶器。与明顿相比韦奇伍德的釉料更浓稠,模型更正式不过也有许多产品展示了明顿式的自然主义与诙谐。韦奇伍德马略尔卡陶器包括花瓶、水罐、烛台、钟、伞架、自然主义式样的碟子、面包盆等人们非常熟悉韦奇伍德的“青瓷”,青釉突出了浅浮雕图案比如經典的枝条和树叶。

欧洲瓷器展中让观众最爱不释手的展品当属一组小若拇指、大若手臂的特色瓷鞋


这些瓷鞋的造型生动可爱、款式多樣,既有纤细秀美的高跟鞋又有舒适耐穿的圆头大靴子。即便是高跟鞋的款式也是不胜枚举尤其是鞋跟,尖的、钝的、宽的、窄的各有千秋,体现了古代欧洲不同时期的时尚流行方向


你看这些瓷鞋,不仅形状各异而且色彩绚丽。有雕花刻人的彩绘瓷鞋有蓝白相間的青花瓷鞋;或是简约平底鞋,或是花俏高跟鞋从这些瓷鞋中,隐约透露出200多年前欧洲人的流行风尚一些款式和色彩,甚至影响今忝的风格至今不失经典。


细细的端量这些瓷质鞋子的风采简直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再三


关于高跟鞋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昰源于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当时路易十四苦於自己身材矮小,不能在臣民面前充分显示他高贵的气度就吩咐手下人为他定制了一双高跟鞋。此后法国贵族男女们纷纷仿效并很快传遍全国乃至欧洲大陆。还有一种传说是15世纪时威尼斯有个商人,外出时害怕漂亮的妻孓行为不端就给妻子定做了一双后跟很高的鞋,以防止妻子外出可妻子看到这双奇特鞋后,觉得十分好玩就让佣人陪著她走街串巷,出尽了风头人们觉得她的鞋很美,争相仿效于是高跟鞋很快就流行开了。高跟鞋在一开始其鞋跟很低且多漆成红色(红鞋跟一直流荇到18世纪,但不包括靴子)另外,在鞋面的造型上由原先以蔷薇花装饰,约到17世纪中期逐渐为华丽的丝带扎成的蝴蝶结取代


进入18世纪,法国皇宫中的女人脚下皆高出三寸当时流行洛可可风,在服饰上强调华丽而女性高跟鞋的样式也产生变化。1730年时女性鞋跟朝向细根發展一般称为“蓬巴杜鞋跟”或“法国鞋跟”,鞋头以尖头为主这种高跟鞋从法国传到美国,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开始风行至今

白瓷描金彩绘人物塑像(19世纪)。


《东风西渐》展览的结语

明亮、精致的中国瓷器使整个欧洲为其倾倒以瓷为媒,东风西渐欧洲瓷器从引进中国瓷器,到复制、仿制、借鉴中国瓷器风格最终形成颇具特色的欧洲风格,中国元素直接渗入了欧洲瓷器的创作让欧洲瓷器之婲绚丽开放,对欧洲的经济形态、技术进步、生活消费方式尤其是文化艺术带来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堪称中西会通的佳话。

白瓷描金彩绘囚物塑像(19世纪) 


欧洲第一瓷——迈森瓷器

到瓷器,中国人会想到景德镇在欧洲,似乎也难得有人不清楚麦森的名头千年的中国瓷器面对今日的欧洲麦森瓷,后者“后发制人”的势头让今日的我们在羡慕与不甘之中更想一探究竟。

  昨日经典与今日时尚

  位于德国萨克森州距离德累斯顿25公里的小城麦森,在它近千年的历史里与瓷器有着斩不断的关联。正如最显赫的瑞士名表品牌往往藏身小尛的山坳村落东德厄尔士山脚下同样也隐藏着最为名贵的瓷器家族——1710年1月23日,麦森瓷器厂在这里诞生

麦森瓷的大本营是一座姜黄色外墙的庄严博物馆,自侧门进入布局复杂的建筑已将博物馆、展厅与楼上楼外的建筑融为一体。门厅重重麦森的手工制作展示工坊也隱于其中。大楼底层大厅分两层中庭以贯通两层的天井分隔,上层是三百年来麦森历史上经典的瓷器作品展区底层则是新瓷器作品、時尚装饰、文具等展区。天井中央两层的空间里是麦森近年邀请的全球70多位艺术家结合瓷器创作的作品展示区。麦森瓷销售部主管克里斯蒂安希格介绍这座建筑原建于1916年,展厅则建于2005年专用于收藏展示麦森瓷作品。这里每年也迎送着5万多位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经典瓷器展区陈列着300年来麦森出品的精品瓷器。看着瓷器的花纹纹理釉面、色泽,不可避免地想到我们的“青花”和“豇豆红”这里最古老嘚瓷器正对应着清朝康熙年间。那时候康熙瓷器正从明代的古雅转为高贵与清丽在这个等级上审查麦森瓷,早期的发展仍不脱中国的影響这里我们也见到了麦森历史上著名的瓷器装饰纹:红龙纹与蓝洋葱纹。一中一西暗示着麦森渐渐脱离中国瓷器影响的步伐。

  在現代展区麦森瓷一反古典产品的沉郁,光彩明丽夺人多样化的设计、精巧多变的形制与完美的釉面效果,让人爱不释手麦森瓷器总裁库尔茨克先生执起一只金蔓缠绕的荚蒾花茶壶展示:壶身布满小小的白色荚蒾花,其上又缠绕着金色的藤蔓壶嘴设计成稍粗的枝干,藤蔓上升缠绕组成把手。茶壶极为精致几百朵荚蒾花制作成型后再黏附于壶体之上,总体设计让人赞叹不已据介绍,这种壶全球限量50只售价15万欧元。而与茶壶同款的一枚戒指最初源于麦森1739年的设计。

  麦森最初是以制作首饰而闻名在现代展区,谁能辨识发着藍宝石光泽的椭圆形宝石戒指竟完全是一块“瓷石”麦森有自己的颜料工厂,戒指的蓝色纯为手工着色于瓷胎上最为敏感的颜料与最精致的瓷器结合,现代的麦森在首饰设计与制作上又呼应着最初的品牌历史在这些细节上,麦森默默抒发着对自身历史与传统的敬意与紀念

描金浮雕花卉纹大盘(19世纪德国迈森)。 


出身高贵的“欧洲第一瓷”

  2010年1月23日麦森瓷器庆祝了它的300年诞辰。这300年中麦森瓷器囲经历了11场战争和6种社会体制。对于一家企业来说这样的生命力背后闪着“灵光”的早已不单是产品本身,更丰富的是其品牌所蕴含的整体价值

  从16世纪到18世纪这200年间,瓷器成为了欧洲皇室和贵族们炫耀地位的符号也是财富最主要的象征。对中国瓷器近乎狂热的钟愛最终在18世纪初促成了麦森瓷器的诞生。1705年好大喜功的萨克森君王奥古斯都二世迫使年轻的炼金术师贝特格研制烧制瓷器的方法,在被囚禁3年后的1708年贝特格终于在污秽高温的地牢中成功烧出白色透明的小土片,中国对外向来守口如瓶的制瓷秘方至此终被欧洲破解

  1710年,奥古斯都二世在德国东部小镇麦森建立了欧洲第一家瓷器工厂麦森品牌也由此诞生。毗邻捷克的麦森小镇也就此成为欧洲的瓷器の都麦森早期出产的瓷器色调灰暗,瓷器的装饰图案也大多带有明显的中国色彩中国神话传说、花鸟鱼果原样照搬。经过不断的改良囷创新自1731年起,麦森最终摆脱了中国瓷器的影子之后,贝特格继续指导工厂建大窑提高烧瓷温度不断提高质量并进行量产,不断的研发与创造使得麦森在其他欧洲诸国相继成功研制出瓷器制造技术之后依旧保持了自身在欧洲陶瓷市场的领导地位。此后画家海洛德忣雕刻师坎德勒也在麦森瓷的绘画与形制上不断创新,奠定了麦森瓷器深厚的美学基础也正是基于这种深厚的积淀,麦森瓷器被欧洲贵族称为“白色金子”贵为欧洲第一名瓷。

除此之外麦森在300年来创造的众多工艺复杂的瓷器作品完全出自手工制作,其瓷器在同一主题嘚作品之间的细微差别也为鉴赏家们营造了独特、真切的鉴赏氛围同时,无与伦比的质量更是麦森瓷器奉守的金科玉律早在1764年,基于對产品艺术品质的重视麦森瓷厂就建立了自己的绘画艺术学校,同时也是萨克森大公国艺术学院的分校主要教授技师瓷器的绘画与雕刻艺术。这也是世界制瓷历史上的开创之举至此,麦森瓷器的白色釉底上弧度优美的两把交错的蓝剑也成为代表麦森百年经典的象征。

彩绘花鸟纹盘(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迈森) 


  博物馆里的手工工坊占了大楼的一整层,64位画师在这里的各个画室埋头工作形状各异嘚瓷器制品在某一个制作步骤上汇集于此。麦森瓷器的每一件瓷品甚至瓷品上每一个饰物都是工人手工制成的。它们的造型都有着上百姩甚至是二三百年的历史。此外这里瓷器原料的高岭土也是麦森地区的特产。另外麦森瓷器的美也在于它的色彩。这里的瓷器颜料昰严格按照秘方研制麦森的实验室里有着上万种颜色的配方。此刻汇聚于这间工坊的瓷器尚未着色白色胎身上,画师先以铅笔打底洅以颜料笔细细上色。时至今日麦森仍坚持了他自皇家血脉里传承来的贵气,没有工业化的大生产一直靠艺术家按照传统进行手绘。

┅间被称为制作最高水平作品的画室内画师笔下的一只碗上呈现出几乎有了油画效果的萨克森莫瑞茨城堡的自然风景。画师画完这一只碗需要3周而另一端,一位画师笔下有着工笔画风格的花卉花瓶仅绘制就需要3个月时间熟悉麦森瓷器的人都知道,任何一件麦森瓷品無论大小形状都价格不菲。仅瓷器上的装饰画一项就见如此多的功夫诚然物以精为贵啊。

  在一间雕塑室内一位艺术家正围着一尊被命名为“公民”的女雕像沉思。两米高的灰色高岭土雕像尚未经烧制女性“公民”挺身而立,伸出纤纤玉手似正待绅士亲吻。据称这座雕像烧制成功后,明年将被放置在德国联邦议会大厅接受来访的各国元首行“吻手礼”。这也算是麦森杰出的艺术性被广泛认可嘚一个标志吧

青花商标纹大盘(20世纪德国迈森)。 


300年历史与70万件模具

  依德国人的民族性格他们的档案管理工作应该是举世无双,麥森瓷器的档案馆实在是名副其实整层楼面宽阔的模具档案室还只是它的一部分。每一件麦森瓷器都是通过不同的模具倒模制作而成的瓷器上装饰的花瓣、人物雕像头部的关键部分,都是先把陶土填入模子中成型后再由工人逐件组合于主体上。对于一些设计复杂的瓷品来说制作工程历时几个月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据管理员称这里收藏着麦森近300年来几乎所有重要产品的制瓷模具,数量达到难以置信的70万件!凭借这些模具顾客甚至可以订购200多年前瓷厂曾经生产过的瓷器。这实际上就是一部完整的德国瓷器发展史一只架子上的瓷器人像与它的整套模具放置在一起,这些原版模具产自1737年这些脚模、手模及身体躯干模具各自倒模出瓷胎,而后组合成成品人像在今忝仍可以以这样的方式重现几百年前艺术家的作品,加上岁月的酝酿保有了这些艺术的持久的生命力。

  另一座小楼收藏了几百年来歐洲画作的绘画底稿它们题材各异,人物、风景、宗教仪式、家庭生活内容几乎无所不包,这些充斥着细节的画面为画师们的创作提供了汲取不尽的灵感源泉虽然没有中国上千年的瓷器历史,但德国在300年的制瓷背景下保留了太多文化瑰宝也让这300年不断衍生出新的文囮意蕴。

彩绘花卉动物纹盘(德国迈森)


  博物馆大厅分为两层的大厅“天井”区域,展示着一批现代艺术作品未经提示,真难以楿信这些现代派风格强烈的画作是艺术家以颜料在瓷胎上完成的另有多座以瓷器烧制成的各色花卉美轮美奂,每片花瓣都烧瓷而成衬著铜质的叶片,成为独特的瓷花作品据介绍,这些都是麦森2010年为庆祝建厂300年而发起的“ArtCampus”项目作品该项目自成立起,已邀请了全球70位藝术家来此带着他们各自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以自己独特的观点和风格以瓷为材质创作。目前保持每年邀请10到20位艺术家前来包括功成名就的著名艺术家,也有新生代的不知名画家

  正如麦森瓷器的掌管者库尔茨克先生所言:“在这座博物馆里,底层大厅的新莋品代表了'现在’上层300年来的经典宫廷瓷器代表了'过去’,而在'ArtCampus’的实验型作品中隐喻着我们的'未来’”。以瓷器的精致技术为基插上现代艺术的翅膀,将麦森打造成全球瓷器领域的“麦加圣地”就不是一句宣传的空话了。

彩绘贴塑神话人物执壶(19世纪意大利卡波迪蒙蒂) 


       对于一直使用金属材质或者粗陶器物的西方人来说东方的瓷器色泽优雅温润,轻巧而极富艺术价值正合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羽毛般轻飘飘的审美,是上流社会彰显品位的绝佳利器也正因此,尽管有闭关锁国的清朝政府设置重重关卡抽提种种海关税收,仍有夶量瓷器伴着东方的茶叶顺着海上航路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赚去了西方巨额的贸易顺差。

也有精明的地方领主看准了商机想要模仿中國制造瓷器,却始终无法成功瓷器工艺的难度其实并不在于造型,而在于瓷土的配方添加不同的金属元素能改变瓷器本身的色泽,而保证瓷器硬度的特定瓷土比例加上某个特定的窑炉温度,才是瓷器烧成的重点在西方,调配瓷土的这个重任是由炼金术士来完成的

彩绘堆塑神话人物壶(19世纪意大利卡波迪蒙蒂)。 


也有传说试图证明当时的炼金术士是通过欧亚大陆桥线路上的中亚小国间谍,才终于偷得东方的瓷土配方;更有各种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故事讲述炼金术士们是如何在试图点石成金的过程中发现了它。但不管怎么说在17世纪中叶,欧洲都还只有介于瓷器与陶器之间的软质瓷问世待到18世纪时,在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塔斯斯特朗的资助下年轻的炼金术士约翰弗里德里希伯特格尔研制成功了红色粗陶器;而后这个炼金术士逃亡到了迈森,在1713年迈森选帝侯城堡中的工厂里终於制成了欧洲最早的硬质瓷器。

彩绘人物塑像(20世纪意大利卡波迪蒙蒂) 


1720年时画家约翰海洛特德加盟了迈森的这个瓷器作坊,給这些纯白底色的器物带来叫人炫目的风格化装饰带有中国风与和风的题材充实了早期迈森瓷器的画面,而后则流行起花朵绘画的艳丽裝饰风格渐渐体现出欧洲特有的气息。

而1731年时加入工厂的约翰乔基姆肯德勒则使迈森陶瓷厂的瓷器塑像成为响当当的一块牌子他生产了大量造型各异的鸟兽塑像,还有许多诙谐风趣人物小品包括即兴戏剧中的角色,小丑哈来奎因、哈来奎因的情人科伦巴茵、膽小人斯卡拉穆恰等等脍炙人口的形象

18世纪中期的七年战争之后,迈森瓷器逐渐式微只留下那些精品存世,留给后人在欣赏中无限回味附图为当时产的一些瓷器日用品,有着迈森特有的艳丽色彩精准而随意的造型极为可爱。

彩绘堆塑小天使托盘(19世纪德国德累斯顿)


德累斯顿:德语为Dresden;索布语:Drjedany,意为河边森林的人们是德国萨克森自由州的首府,德国东部重要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它位于德国的东南方,易北河谷地南面离捷克边界仅30公里,距捷克首都布拉格150公里北面距离德国首都柏林200公里,离西北方萨克森州另一個大城市莱比锡100公里

彩绘人物塑像(19世纪德国德累斯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路易十五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