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入大漠深处的丝路贵人重镇 用影像探秘克里雅人是怎么回事?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的大漠深处,有一个近乎与世隔绝的古村落,方圆近300平方公里,分散地居住着近200户人家约2000人,他们就是克里雅人。这个部落至今仍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住所多是用胡杨木建造而成,以馕和羊肉为主要食品,生活简单,通常几世同堂地居住在一起,以传递字条的方式交换信息。他们曾与世隔绝地生活了400多年,这里民风纯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陈亚强 图文(编辑:王爽)
楼主发言:38次 发图: | 更多
    在这个被形容为“世界上最孤寂的地方”,克里雅人以荒漠、胡杨、羊群为伴,物质的匮乏并没有消磨掉他们顽强生存的意志,他们淳朴、豪爽、散淡,又与世无争,对身外之物淡漠。他们讲究礼仪、虔诚而执着。图为在校的学生,晚上随母亲回家,看到有陌生人来时回眸观望。(拍摄于2009年)
    6年前,自由摄影师陈亚强跟随一个集体采风活动的团队第一次来到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深为这里独特的人文地貌所震撼。在随后的6年里,他先后5次长途跋涉来到这里,用镜头真实地记录了克里雅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的张力。他以人类学的视角,捕捉到克里雅人独特的精神家园。图为母女俩去给离家较远的孩子的父亲送饭。(拍摄于2009年)
    克里雅人暂时划分成维吾尔族,最早将克里雅人记载于文字的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和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图为村民们到了做礼拜的时间,手里没有水来净身,只有用黄沙代“水”在做着礼拜前的净身。(拍摄于2009年)
    关于克里雅人的族源依然不清楚,一种说法是克里雅人为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后裔,为逃避战乱翻越昆仑山进入了新疆;另一说法是克里雅人原来就是这里的沙漠土著民族;第三种说法是克里雅人是2000年前的古楼兰人的一支。图为古尔邦节的早晨,穆斯林民众做完礼拜后的景象。大家依次站在门口,相互握手问候祝福。(拍摄于2009年)
    克里雅人生活在沙漠环境中,特殊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的牧民居住得非常分散,交通靠马和骆驼。住房是用沙生胡杨木与红柳枝编搭建成的,弯曲的胡杨木并排竖插在地里做支柱,红柳编织成墙体,房顶铺以较厚的芦苇。在略高起地面约一尺的土沙垒成的台地上,铺着羊毛毡或者地毯,这就是他们的床了。每户人家都在地上挖一个几十厘米见方的火坑,用来取暖和烧烤美食。图为克里雅人在古老的胡杨树下捡拾那些枯枝来取火。(拍摄于2009年)
    克里雅妇女在发高烧,因医疗条件差只能在家休养。(拍摄于2009年)
    在喜庆日子用饼(馕)招待宾朋好友,有的用它来当礼物赠送。(拍摄于2010年)
  插一下,会火的。
    在喜庆节日迎接宾朋好友的一种礼仪。(拍摄于2010年)
    婚礼上男方的小伙们抬上要嫁的新娘,围着这个家的外围转一圈再又回到家里,举行仪式,念“民卡”(拍摄于2010年)
    老人感到特别煎熬,小儿子外出找骆驼已经五天了,没有任何消息,老人只能无奈地等待。(拍摄于2009年)
    夫妻两在砍柴,常年取暖做饭多是烧的胡杨木。(拍摄于2009年)
    妇女提着烧碳的熨斗、(拍摄于2009年)
    肉牧图松一家人在围着火堆用餐,主人85 岁已双目失明20 多年。(拍摄于2009年)
    村上有威望的老人(阿訇)为小孩祈福提名。(拍摄于2009年)
    妇女们在一起打馕,这就是她们的主食。(拍摄于2009年)
    幼小的生命孕育着希望,生命在贫困中延续,生生不息。(拍摄于2009年)
    节日中妇女们拿出胡萝卜做抓饭,这样的做法对于她们来说是很奢侈的。(拍摄于2009年)
    喜庆节日中,村民们用馕饼招待客人。(拍摄于2010年)
    在广袤的沙漠深处,家与家相隔数里甚至数十公里,距离成了一种牵挂。难得见面,致礼问候成了一种快乐。(拍摄于2009年)
    妇人在烧茶水。(拍摄于2009年)
    节日中,村民们结伴走亲戚。(拍摄于2009年)
    婚礼简单而隆重,族人围坐在红地毯,静静地等待主人的安排。(拍摄于2009年)
    第一次见过远方的客人,克里雅孩子用一种惊疑的目光打量着陌生人。(拍摄于2009年)
    儿子在吊篮里,父亲拿着馕饼给儿子。(拍摄于2009年)
    买买孜大爷高高兴兴地捧回政府的补助粮。(拍摄于2009年)
    干枯的胡杨树枝是妇女生火做饭的唯一燃料。(拍摄于2009年)
    克里雅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一个见证。(拍摄于2009年)
    小毛驴是这里很实在的交通工具,既可以驮人还可以运输物资。(拍摄于2008年)
    哥哥为弟弟在理发。(拍摄于2008年)
    能吃上蔬菜是一种奢侈,这是克里雅人在准备午餐。(拍摄于2009年)
    村上年长的三位老人。(拍摄于2010年)
    阳光从不对贫穷吝啬,祖孙三代共享天伦。(拍摄于2008年)
    艰苦的生活没有磨灭克里雅人的礼仪文化。这是妇女们见面时躬身前倾,相互致意。(拍摄于2009年)
    会场外。(拍摄于2009年)
    克里雅女孩。(拍摄于2009年)
    孝顺的女儿为母亲梳头。(拍摄于2009年)
    目前,南疆昆仑山的冰川、湖泊、绿洲在迅速萎缩,克里雅河的水位逐渐下降,荒漠化不断加剧,胡杨林成片枯死,新的沙尘源正在急剧形成。面对生态环境的变异,克里雅人正在面临希望与绝望的抉择……(拍摄于2009年)
  祝福、、理解、、、支持
  顶一下,爱护环境,人才能繁衍下去
  楼主辛苦了
  @sxwjhui   就奇怪,为什么非要做成黑白的?  .
  就没了?
  09年非得要拍黑白的?????????
  祝福他们!  也希望他们抛弃阿垃伯教,做一个正常的民族。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独入大漠深处的丝路重镇 用影像探秘这里的克里雅人_凤凰旅游
独入大漠深处的丝路重镇 用影像探秘这里的克里雅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当我在塔克拉玛干没有路的沙漠中翻过一个又一个沙丘行进的时候,嘴里不得吟出了这首蒙古长调。不知道居住在前方的是什么样的人群,偏要选择在这般恶劣的环境下生活?这个与蒙古狼一样眷恋故乡的维吾尔族的分支,内心蕴藏的还有哪些别样情怀呢?
撰文、摄影:赵鹏飞&一只狼在仰天长啸一条腿被狼夹紧咬它最后咬断了自己的骨头带着三条腿继续寻找故乡&拾柴禾的克里雅女人。当我在塔克拉玛干没有路的沙漠中翻过一个又一个沙丘行进的时候,嘴里不得吟出了这首蒙古长调。不知道居住在前方的是什么样的人群,偏要选择在这般恶劣的环境下生活?这个与蒙古狼一样眷恋故乡的维吾尔族的分支,内心蕴藏的还有哪些别样情怀呢?拾柴禾的克里雅少女。家中放着奖励来的蓄电器。今天的于田县,古名&于阗&。当年,这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之一。在西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先后有西州回鹘王国、于阗王国、喀喇汗王朝三足鼎立。此三国中,又以于阗王国的历史最长。这个由尉迟氏建立的王国,历经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直到北宋,与中原王朝的朝贡不绝,其王朝至少跨越了13个世纪,无疑是我国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王朝,相当罕见。村子里最好的有砖建筑教堂。佛国于阗的历史大约持续到了11世纪初年,1006年,喀喇汗王朝的军队打败了于阗军队,将于阗的佛教寺庙悉数焚毁,于阗人亡命他乡。在院子里烧火做饭。在我吞沙吃风15个小时以后,我终于到达了传说中的&世外桃园之村庄&。只见一些胡杨与泥沙混搭的窝棚零星地散落在沙漠的褶皱里,干燥、荒芜、寂静,有一种绝望与害怕的情绪慢慢从我的胸腔里窜上来。失语与沉默,是今晚惟一的心事。抱&大芸&(肉苁蓉)的妇女,每天可挖一百多公斤,收入每天可达上百元。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窝棚的时候,克里雅妇女早已下地挖大芸,做早饭,喂孩子;男人们则放羊、拾柴。目所能及都是黄沙与胡杨,寂寥而空旷。然而她们脸上看不出对环境与生活的愁苦,神情尽显平静与豁达。她们把日复一日的清贫生活,视同轮换的四季与日升月落一样。准备去县城于田的小夫妻。妇女们可能一年或者几年才能去一次于田县,但一定要买回心爱的裙子、色彩鲜艳的头巾与高跟鞋。在这远离花花世界的大漠里,一年也可能穿不了两次,但女人的爱美天性在这里依然如胡杨枝头一样高扬。每年的十月份是村民们抱大芸的好时间,这是一家村民雇来的小工,挖一公斤一元钱。有位西方学者这样说:打开人类文明之谜的钥匙在塔里木盆地,就因为塔里木古海可能是人类最早的诞生地之一。西域曾经是&人种博物馆&(汤因比),在这里许多游牧民族演绎着他们逐水草的大迁徙,证明着他们在人类进程中的存在和消失。一老太太在凉晒自己家挖来的&大芸&(肉苁蓉),当地批发每公斤可卖到25元。1896年初,斯文&赫定在西域沿塔里木盆地的克里雅河追寻沙漠历史生命痕迹,在古木参天的克里雅他寻找到了。这里有奔跑的野骆驼,大批野猪,和一个牧民群落。赫定称其为通古斯*巴孜特人,因而并把这个村落称为通古斯巴孜特村,巴孜特是半野人的意思。后来斯坦因在其《沙埋契丹废墟记》也对克里雅人作了记载。村长家的小院里。但迄今都无法确认他们的来历,一种说法是克里雅人为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后裔,17世纪中叶,古格王国(公元9世纪诞生于西藏阿里地区)在遭到克什米尔的拉达克多年进攻后,城破国亡,有两支百人小分队翻越昆仑山进入了这片绿洲,来到克里雅河开荒造田,放牧狩猎,饱受战争折磨的他们选择了自给自足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并延续到了今天;另一说法是克里雅人原来就是这里的沙漠土著民族;第三种说法最有传奇色彩,即克里雅人是2000年前神秘消失的古楼兰人的一支。现在他们虽属于维吾尔族的分支,但有许多生活习惯与维吾尔族不同。算维吾尔族,但又和蒙古族有渊源。参加村里集体劳动的妇女。因为他们分布在克里雅河上,所以被称为克里雅人。他们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胡杨林中,这片靠克里雅河形成的沙漠绿洲,维吾尔语为&达里雅布依&,汉语音译是&在河边上&。这里风景如画、与世隔绝。历史行进到今天,他们似乎从来就不需要互联网、高铁、微信等现代文明。他们&只知有汉,不知魏晋&,是&大漠隐者&、古西域土著的&活标本&,被称作沙漠里的&原始部落&,地理因素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影响明显。当地的小吃:沙中烤馕。克里雅人生活在沙漠环境中,特殊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的牧民居住得非常分散,交通靠马和骆驼,现在主要靠摩托车。住房是用沙生胡杨木与红柳枝编搭建成的,弯曲的胡杨木并排竖插在地里做支柱,红柳编织成墙体,房顶铺以较厚的芦苇。在略高地面约一尺的土沙垒成的台地上,铺着羊毛毡或者地毯,这就是他们的床了。每户人家都在地上挖一个几十厘米见方的火坑,用来取暖和烧烤美食。每周一太阳升在天空正中的时候,全村的村民都会集中到乡政府的院子里升国旗,聆听党的声音,接收外面的讯息,这也可能是他们与外界沟通最主要的方式。妇女们也参加村镇上为学校圈围墙。克里雅人自称他们四百多年前迁徙到此,&达里雅布依村&每户人家的周围都有一片胡杨,每户人家都养着一群山羊。信奉伊斯兰教,爱干净,性温和。目前,全村有近1000人,编制为1个大队,6个小队。在广袤的沙漠深处,家与家相隔数里甚至数十公里,距离成了一种牵挂。难得见面,致礼问候成了一种快乐。结婚时,都得提前一个月送请柬。村里有一所小学,设置有1&3年级,有42个学生,7个老师。美丽的阿米娜老师在本校任教达12年了,她曾教过的一个学生考上了乌鲁木齐一所大专院校,这是令她十分骄傲的事情。一年下雨水是很少的事,吃水是打的地下水,水很咸。因为现代文明的渗透,为提高生活质量,政府曾计划将克里雅人迁到沙漠外面水草丰盛的地方,但很多村人不愿意迁居。在自己家的牛圈里。一方面,因为这里的牲畜以胡杨为生(夏秋以胡杨嫩枝为食,冬春则啃干芦苇),非胡杨不食,非克里雅咸水不饮,事实是离开艰苦&达里雅布依&反而难活。另一方面,克里雅人祖祖辈辈习惯了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与环境,就算生活再艰难,也不愿意远离故土。偶尔去一趟于田县城,住不了几天,心里就急着要回家。俩妇女聊天拉家常。克里雅河慢吞吞地流淌,将道路变换又恢复。虽然在大漠深处,但丝路文明的余音绵绵不绝。汉语和尚一词来自于于阗语。唐玄奘从印度带回的经书不慎落入和田河,实际上玄奘带回的梵文经典是在和田重新收集的。中原佛教很大程度上受于阗佛教的影响。九十多岁的克里雅女人。这一方&遗世而独立&的土地,因为封闭而突显独特,吸引着花花世界中的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探访。相依&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对家园的热爱,这里见证了几十代人的生与死,直到现在,人们依然热爱并留恋着这片土地。&这可能是每一个来探访者内心真实的感叹。
[责任编辑:向可卿
责任编辑:向可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旅游官方微信
播放数:1810617
播放数:439975
播放数:1386724
播放数:5808920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漠深处的克里雅人
我的图书馆
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漠深处的克里雅人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的大漠深处,有一个近乎与世隔绝的古村落,方圆近300平方公里,分散地居住着近200户人家约2000人,他们就是克里雅人。这个部落至今仍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住所多是用胡杨木建造而成,以馕和羊肉为主要食品,生活简单,通常几世同堂地居住在一起,以传递字条的方式交换信息。他们曾与世隔绝地生活了400多年,这里民风纯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在这个被形容为“世界上最孤寂的地方”,克里雅人以荒漠、胡杨、羊群为伴,物质的匮乏并没有消磨掉他们顽强生存的意志,他们淳朴、豪爽、散淡,又与世无争,对身外之物淡漠。他们讲究礼仪、虔诚而执着。图为在校的学生,晚上随母亲回家,看到有陌生人来时回眸观望。
6年前,自由摄影师陈亚强跟随一个集体采风活动的团队第一次来到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深为这里独特的人文地貌所震撼。在随后的6年里,他先后5次长途跋涉来到这里,用镜头真实地记录了克里雅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的张力。他以人类学的视角,捕捉到克里雅人独特的精神家园。图为母女俩去给离家较远的孩子的父亲送饭。
克里雅人暂时划分成维吾尔族,最早将克里雅人记载于文字的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和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图为村民们到了做礼拜的时间,手里没有水来净身,只有用黄沙代“水”在做着礼拜前的净身。
关于克里雅人的族源依然不清楚,一种说法是克里雅人为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后裔,为逃避战乱翻越昆仑山进入了新疆;另一说法是克里雅人原来就是这里的沙漠土著民族;第三种说法是克里雅人是2000年前的古楼兰人的一支。图为古尔邦节的早晨,穆斯林民众做完礼拜后的景象。大家依次站在门口,相互握手问候祝福。
克里雅人生活在沙漠环境中,特殊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的牧民居住得非常分散,交通靠马和骆驼。住房是用沙生胡杨木与红柳枝编搭建成的,弯曲的胡杨木并排竖插在地里做支柱,红柳编织成墙体,房顶铺以较厚的芦苇。在略高起地面约一尺的土沙垒成的台地上,铺着羊毛毡或者地毯,这就是他们的床了。每户人家都在地上挖一个几十厘米见方的火坑,用来取暖和烧烤美食。图为克里雅人在古老的胡杨树下捡拾那些枯枝来取火。
克里雅妇女在发高烧,因医疗条件差只能在家休养。
在喜庆日子用饼(馕)招待宾朋好友,有的用它来当礼物赠送。
在喜庆节日迎接宾朋好友的一种礼仪。
婚礼上男方的小伙们抬上要嫁的新娘,围着这个家的外围转一圈再又回到家里,举行仪式,念“民卡”
老人感到特别煎熬,小儿子外出找骆驼已经五天了,没有任何消息,老人只能无奈地等待。
夫妻两在砍柴,常年取暖做饭多是烧的胡杨木。
妇女提着烧碳的熨斗
肉牧图松一家人在围着火堆用餐,主人85&岁已双目失明20多年。
村上有威望的老人(阿訇)为小孩祈福提名。
妇女们在一起打馕,这就是她们的主食。
节日中妇女们拿出胡萝卜做抓饭,这样的做法对于她们来说是很奢侈的。
喜庆节日中,村民们用馕饼招待客人。
在广袤的沙漠深处,家与家相隔数里甚至数十公里,距离成了一种牵挂。难得见面,致礼问候成了一种快乐。
妇人在烧茶水。
节日中,村民们结伴走亲戚。
婚礼简单而隆重,族人围坐在红地毯,静静地等待主人的安排。
儿子在吊篮里,父亲拿着馕饼给儿子。
买买孜大爷高高兴兴地捧回政府的补助粮。
干枯的胡杨树枝是妇女生火做饭的唯一燃料。
克里雅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一个见证。
小毛驴是这里很实在的交通工具,既可以驮人还可以运输物资。
哥哥为弟弟在理发。
能吃上蔬菜是一种奢侈,这是克里雅人在准备午餐。
艰苦的生活没有磨灭克里雅人的礼仪文化。这是妇女们见面时躬身前倾,相互致意。
目前,南疆昆仑山的冰川、湖泊、绿洲在迅速萎缩,克里雅河的水位逐渐下降,荒漠化不断加剧,胡杨林成片枯死,新的沙尘源正在急剧形成。面对生态环境的变异,克里雅人正在面临希望与绝望的抉择……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作者手记
【达里雅布依的克里雅人】
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边缘,有一条河流断续伸向沙漠腹地,这就是著名的克里雅河。这条河在2000多年前曾经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注入了塔里木河,形成了丝绸之路的中南部通道。在克里雅河绿洲的尽头,有一个村落,这就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1896年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时发现的沙漠原始村落――通古孜巴斯特村,现称为达里雅布依乡。
这个被称为“中国第一村”的部落位于沙漠中心200多公里深处,方圆近300平方公里,极分散地居住着近200户人家约2000人。他们就是克里雅人。这个部落至今仍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住所多是用胡杨木建造而成,以馕和羊肉为主要食品,生活简单,通常几世同堂地居住在一起,以传递字条的方式交换信息。他们曾与世隔绝地生活了400多年,民风纯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作者手记】
2008年,在一次旅游拍摄活动中,我来到了新疆于田,走进了克里雅河最下游的达里雅布依,这里地处大漠,人烟稀少。多年来,中外考古学家在此发现了大量文物古迹,使得这个孤寂的村落充满了神奇。
克里雅人属维吾尔族,相传他们四百多年前迁徙到此。他们经历兴衰、敬畏祖先、讲究礼仪、从不在长者面前大声喧哗,虔诚地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宗教信仰。克里雅人信奉伊斯兰教,每逢红白喜事,都会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即使是儿童的葬礼,全村人都会放声哀哭。克里雅人不吸烟、不喝酒,甚至路不拾遗,家不锁门,夜不闭户,民风淳朴
我曾十几次往返于江苏常州和新疆达里雅布依之间。在达里雅布依的日日夜夜里,我这个来自六千里之外的异乡人经历艰险,一直试图寻找一种不带任何猎奇和偏见的视角,用影像来反映克里雅人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表达我对他们的敬意,让每一个瞬间都能涤荡自己的心灵。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年来,南疆昆仑山的冰川、湖泊、绿洲迅速萎缩, 克里雅河的水位逐渐下降,沙漠化不断加剧,胡杨林成片枯死,新的沙尘源正在急剧形成。这里2005年人均收入不足1300元,2009年也只有1952元,他们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面对生态环境的变异,克里雅人正在面临希望与绝望的抉择。
面对我从达里雅布依带回的一摞摞照片,犹如一页页日记,它不仅记载了自己的工作,也记载了我每一天的情感和生活……但愿自己的摄影作品能在更多的读者中传播,能在时间的长河中延伸,也希望更多的人们通过我的照片,去关注克里雅人,关注克里雅人的未来。
   网友评论
   往期回顾
出品: 责任编辑: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探密新疆大漠深处的克里雅人(图)
探密新疆大漠深处的克里雅人(图)
在地圖上,克里雅只是新疆的極小一點,它在地圖上的名稱叫做達里雅布依,翻譯成漢語就是大河沿的意思,因為它分布在克里雅河的中下游兩岸。尋找克里雅人要順著新疆地圖一路南下,在南疆先找到昆侖山北緣,然后在若羌至喀什2000公里斷續連綴的綠洲中尋找于田縣的方位,很快你就會在于田這處小黑點上找到一條南北向長達千多公里的克里雅河。克里雅河孕育了克里雅綠洲,其標志就是自于田縣城以下中游的草灘和下游廣袤繁盛的胡楊林,以及在這片綠色沙海中繁衍生息的克里雅人。最早將克里雅記載于文字的是兩個外國人:一個是瑞典人斯文·赫定,另一個是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借著這兩位大名鼎鼎的探險家、考古學家的不朽著作,克里雅早在上個世紀初就已名揚海外。但是,歷史並未因斯文·赫定的記述而在這里喧囂起來。克里雅人始終離群索居,被人們稱作沙漠里的“原始部落”。關于沙漠深處克里雅人的來歷,一種說法是克里雅人為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后裔,為逃避戰亂翻越昆侖山進入了這片綠洲;另一說法是克里雅人原來就是這里的沙漠土著民族;第三種說法最有傳奇色彩,即克里雅人是2000年前神秘消失的古樓蘭人的一支。現在他們雖屬于維吾爾族的分支,但有許多生活習慣與維吾爾族不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读一万本书,旅行千里,不顾自我!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拉善大漠探秘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