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投资价值接下来会呈现一个怎样的趋势呢?

资金南下抢占定价权 港股走势内地投资者说了算?
来源:华尔街见闻
  本文作者中信策略团队杨灵修、秦培景、陈乐天、林莎,来源于微信号CITICS策略,授权华尔街见闻发表。
  今年以来,内地资金持续南下,中信策略杨灵修、秦培景、陈乐天、林莎团队认为,内地投资者在中所起到的影响将继续提升。该团队指出,内地投资者将在港股产生更大影响力、更强的边际定价能力,这个中长期的大趋势必将带来超出传统认知框架的投资机会。
  内地资金在香港份额()已急速上升
  香港作为内地资本海外配置第一站。2011年与的同步交易时间从2小时提升到3.5小时,2012年开始同步时间进一步提升至4小时。2014年开通,2016年即将开通深港通并且放开南下规模控制。定位与定性同样重要,港A大融合的前期布局已经完成,现在正是起点。
  港股的交易结构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内地投资者的占比在提升。根据港交所的统计数据,月外部市场投资者的交易额中中国内地投资者占了22%(美国是22%,英国是26%),比2014年大幅增加了8个百分点。
  由于今年以来内地资金还在持续南下,我们认为内地投资者在交易中所起到的影响将继续提升。大融合意味着两岸市场在投资者结构这个最基础的层面上在未来会发生深刻变革。内地投资者将在港股产生更大影响力、更强的边际定价能力,这个中长期的大趋势必将带来超出传统认知框架的投资机会。
  本轮南向资金的明显不同
  回顾沪港通开通以来的表现,到沪港通宣布前,沪港通北向交易累计使用额度1550亿元,占总额度的52%;而南向交易累计使用额度2050亿元,占总额度的82%。沪港通从原先的“北热南冷”逐渐到“南热北冷"。
  今年从6月初到9月底,沪港通南下累计买入净额超出1000亿,已超过2015年5月初到2016年5月底1年的买入量。
  仔细分析本轮南向资金买入的港股,这一次与之前的情况还是存在一些不同。去年A股正处于整个牛市阶段最兴奋的时期,市场抱着A股还会涨,港股相对估值较低会补涨的交易型心态介入港股,炒的是相对估值低估的逻辑,却忽略当时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当时还是相当悲观的。当时南下资金主要购买港股中对应A股的强势股票,比如(601766,)、影业、汉能薄膜发电等等。而现在是市场投资者整体的预期收益率在下降的阶段,对确定性的要求在不断提升,这时候介入港股更多的是看重绝对估值的低估。
  港股这一轮行情的抛压要小很多。我们统计南下标的去年4月份的PE中位数是16.4X,目前这波行情起来以后是15.5X,已经非常接近,但近一周港股通标的的成交金额是510亿,而去年4月份平均是1070亿,高点是2100亿,现在的平均成交额均值只是当时平均水平的1/2,当时高点成交金额的1/4。也就是说,对于港股通这些平均市值比较大的股票,尽管不少海外投资者可能这一次还是选择锁定利润,但整体抛售的力度、向上的阻力远小于去年4月份的水平。
  但本轮南向资金买入最大的集中于金融板块(比如,、(601939,)、(601318,)等)和科技领军公司(比如,腾讯控股)。
  在过去两个月内上涨15%。如刚才提到,内地资金流入,其背后的驱动是资金配置资产,规避风险和寻找港股的估值洼地。但估值洼地随着资金不断流入被填平,港股的指数估值不再便宜,部分金融类股票出现港股贵于A股。
  A-H的折溢价在缩小。
  部分金融股票港股相对于A股已不再便宜。
  短期内,港股的估值水平对南向资金而言吸引力在下降。近期南向资金出现转向(9月22日出现净卖出),市场资金选择自然回流,达到平衡,我们更欣喜这种变化。不同于去年4月时期,兴奋期南下资金汹涌南下,炒作低估值,本轮南下资金的张弛有度,更反映背后机构盘的智慧。市场本来普遍担忧,南向源源不断资金流入香港,是否会导致监管变化,外管局或证监会调整南向总额度无限制的规定,但现在看来,之前担忧其实是多虑了。
  对于在香港海外存量资金,未来1~2个月内外围市场的不确定性在上升,影响海外资金配置意愿。G20给传递的政策信号是“全球经济政策着力点将从转为财政”,这对全球风险资产不利。
  美国方面最大的干扰因素就是美国大选,联储加息。其一就是11月的美国大选,特朗普和希拉里的选情犹如过山车,我们不去判断哪位将最后问鼎美国总统,但11月前大选结果悬而未决,对金融市场而言就是美国未来的政策将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其二,的前瞻指引是要建立在“市场沟通”上的,最近先是耶伦传递非常“强硬”的信号(类似在2013年突然提出的“QE退出”大幅超市场预期引发资本大规模流动),但是市场因为8月非农数据不佳并没有予以这条信息足够的反应。如果市场利率没有足够的反应,我们认为联储还会持续的放出“鹰派”言论。也就是说,无论加息与否,市场目前都得向着偏谨慎的方向去调整,市场将对12月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做重新估计。
  欧洲方面,意大利将在12月4日就宪法改革举行全民公投,这是意大利总理推动,寄希望于齐心协力推动意大利宪政体系变革,减少参议院的权力,能够让政府对于经济的改革不要受到过多“政治上的羁绊”,但由于英国公投的前车之鉴,此轮公投加深对区的担忧。德银危机继续发酵,从德国政府方面,救助德银进退两难:一方面德国曾坚决反对救助欧元区其他成员国的援助行动,现在也不能轻易转身救助自己银行,破坏规则的一致性,引起政治反弹。默克尔政府援救德银,也会打破了自己对纳税人的承诺,这对她2017年竞选连任极为不利。所以不论最后的罚金是54亿,还是150亿,都将对德银未来几年经营产生拖累。从EPFR的数据来看,虽然暂时海外资金净流入香港,未来1~2个月内外围市场的不确定性在上升,影响海外资金配置意愿。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汪丽&RF12967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服务日期05月05日-05月05日
¥500034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191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170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01日
¥1268115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1日-05月01日
¥15809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6日-03月16日
¥168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30日-07月31日
¥99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8日-04月28日
¥188888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8日-07月07日
¥10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6日-06月06日
¥88874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5日-03月15日
¥61860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8日-03月18日
¥88842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2日-07月31日
¥1008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9日-06月09日
¥800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1日-07月31日
¥28823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12.669.99%98241.418.379.99%83570.8211.2010.02%41515.579.869.56%39201.34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25.5232.00买入8.0511.80买入54.1461.00买入21.1024.40责任编辑:zwl
资金流入/万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港股:时下是洼地 还是陷阱? _ 东方财富网
港股:时下是洼地 还是陷阱?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如果我现在打算投资港股,哪些板块还存在投资机会?随着过去两个月港股上涨8%,港股估值是否已经偏高?
  今年以来港股涨幅挺诱人 ,很多机构认为这是由于港股此前估值偏低,以及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进行资产全球化配置造成的,请问我现在追加投资港股是否合适?  如果我现在打算投资港股,哪些板块还存在投资机会?随着过去两个月港股上涨8%,现在港股估值是否已经偏高?  瑞银资产管理中国股票策略首席基金经理施斌: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得分析一下港股最近两个月为何会有如此高的涨幅。  我觉得这背后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过去两年港本都处于熊市格局。这两年年均跌幅大概在4%-5%,这导致港股估值持续走低,形成了一个价值投资洼地。二是此前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悲观情绪,都集中在港股体现,也是此前港股持续走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今,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悲观情绪正发生逆转,近期中国经济数据表现良好,此前借沽空港股、做空中国的资本已经撤离,大量资本开始涌入估值偏低的港股进行抄底投资,引发了今年以来港股一波上涨行情。  当然,围绕港股上涨的原因,市场也有很多传闻,比如某些国有企业原先打算海外投资的资金正滞留在香港并获准投资港股等。但我个人觉得,未来港股是否还有新的上涨空间,主要看两大趋势,一是内地投资者资产全球化配置的趋势,在这方面我非常有信心。  目前市场需要的,是花费一定时间设计更丰富的投资港股产品(借助港股通),让内地投资者参与港股投资进行资产全球化配置的兴趣进一步提升。二是香港上市公司的业绩能否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目前而言,今年很多在港上市的内地公司盈利水准都将有所恢复,但市场还没有完全注意到这个积极的信号。  通常,二级市场投资的最佳策略,就是找出有增长潜力的行业与龙头公司进行投资,获取稳健的高回报。所以我个人建议投资者可以投资一些估值被低估的板块,比如零售、钢铁等。尽管它们面对电子商务与经济景气下滑的冲击,但随着经济好转与零售业自主转型发展,这些板块上市公司很可能会迎来估值回归行情。  与此同时,我还建议投资者不妨从产业投资者角度去判断港股某些板块的投资价值。如此,相比纯粹的股票投资者主要关心上市公司短期盈利增速,产业投资者更关注上市公司长期的经营性现金流,以及通过资产运作实现资产更大的增值,从而获取更长期的投资回报。基于这个投资策略,很多在内地市场尚未上市的行业龙头企业、以及业务遍布全球的香港本地龙头公司可能存在一定的投资价值。  经济报道观察员陈植:  对于现在追加投资港股是否合适,笔者建议投资者先关注两大风险因素:一是美联储3月是否加息,目前而言,随着美联储官员连续释放鹰派加息言论,美联储3月加息的几率从原先的30%飙升至50%,而美联储一旦加快升息步伐,对于美股与港股上涨趋势都未必是有利的;  二是3-4月即将举行的荷兰、法国大选很可能出现令人意外的结果——脱欧政党突然上台执政,此举将再度引发金融机构对欧盟解体的担忧,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  因此,在上述两大风险事件面前,投资者不应贸然追涨,不妨先静观市场波动再考虑投资港股时机。毕竟,全球风险事件对港股的冲击,远远高于A股,这是投资者必须密切警惕的。  坦白说,经历了今年前两个月的大幅上涨,目前港股很多板块都处于超买状况。  此前笔者比较青睐投资A+H股上市公司,认为此这类上市公司H股价格较A股更低,某种程度提供了很好的价差套利空间。但上周H股溢价指数已经跌至116.85点的年内低位,表明A+H股价差套利空间已经大幅缩小。  更重要的是,今年以来涨幅超过10%的港股上市公司多达551只,其中有179只为沪港通和深港通标的股。如果投资者此时要追涨,就要当心股价回调,自己成为最后买单者的风险。  笔者还想提醒一句,随着“南下”投资港股的资金集结,如今港股也出现某些A股投资特征。具体而言就是炒概念,比如某些医药公司港股价格受H7N9禽流感炒作感念而大幅上涨,还有一些基建类H股受益PPP概念炒作也有较大涨幅,若此时投资者参与追涨,也会面临较高投资风险。因此笔者的建议是,面对已经上涨的港股,既然已经错过了最初的抄底投资机会,不妨静待港股回调再逢低投资,总比贸然追涨风险要低很多。  雄文推荐    空间有多大?  这是一个最不好回答的问题,估计你问巴菲特,他也回答不了。  前文说了,港股便宜,只是北方“蛮族资金”南迁的基础与必要条件,除了便宜,另一个重要的“安全角度”的原因无疑是A股“不说注册的注册制”已经开始坚定不移推行——这意味着国内资本市场长期关起门玩、供不应求的土壤和生态将彻底改变.  作为应对,一部分聪明资金开始了坚决的“迁徙”,但更多资金则是掩耳盗铃,寻找各自理由自我安慰。  比如,最近国内诸多媒体言之凿凿,广泛传播的巴菲特对美股市场空间的预测:据说巴菲特2月27日接受CNBC专访,表示非常看好美股前景,预计道指最终将逼近10万点。然后据此推算:那A股不还跟涨到三万点——现在上证可只有三千点啊。  客观来说,作为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公众人物”,巴菲特如果真的说这样误导市场的预测(而且竟然还精确到了个位数),依内地规矩,毫无疑问应该:顶格处罚,终身市场禁入!  所以我手痒,去随便GOOGLE了一下巴菲特的原话:  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如果政府确信能把零维持50年,道指将会达到10万点.  没文化真的很可怕。  说这些,只是为了说明预测市场点位与空间太难了,也没有意义。其实指数涨50%,足以支撑最没有弹性的消费股涨2倍,而贝塔值高的周期股就会涨超过3倍,而龙头股,则大概率3倍以上。  而恒生就算再涨50%,市盈率也只有12倍——从这个逻辑,站上15000点,站上36000点,双双创出历史新高,是大概率事件.  以上数字,纯属拍脑袋,聊博一笑。  谁是龙头?  一波牛市,必须是有登高振臂一呼的龙头的,否则就一定是伪牛市,是撩骚.  但凡牛市龙头,不外乎符合如下几个特征:  1、市值适当,太大或太小都不行——大小资金都进得去,出得来,;  2、行业性感,最好是;  3、自身底子硬;  4、 想象空间大,最好不受盈利、估值的束缚;  能符合所有这些条件的,香港只有一家公司:美图(1357.HK).  我一直说,美图的上市,是香港资本市场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更是港股市场借以转型不可错失的抓手。新经济是任何市场的活力所在与发展方向,香港市场之所以这些年显得老态龙钟,最大原因就是因为传统行业比重太大,而资讯科技行业的恒指占比只有可怜的11.57%:  科技股唯腾讯一枝独秀,远走他乡。香港把美图树成标杆,一批亏损独角兽如蚂蚁金服、小米、美团、陆金所、滴滴等会依葫芦画瓢来上市,整个市场结构都会巨变。可以说,美图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港股转型的成败——我想,港交所,乃至香港证监会对此都心知肚明.  唯有美图带来新经济股批量上市,香港市场才有救,才有大牛市,大前途,所有投资者都应该从这个战略角度思考美图在港股市场的定位.  至于很多人和我纠结的美图财务数据和不盈利——这是典型的投行研究员综合症。对多数投行研究员而言,都会把投资的确定性简单理解成一年估值模型里的定量数据,你让他往后多看一年可以,多看3年,他自己都会被这个想法吓死。  我清楚记得,2014年微信也没有找到盈利模式,一堆投行研究员上门推介时都说不看好微信与QQ左右互搏的腾讯——今天他们把这种浅薄的傲慢再次用在了美图身上.  当美图招股时,我说它未来可能值600亿美金的时候,我不是在拍脑袋,我只是在用常识而已:全世界用户过十亿的就8家企业,其他7家市值都在千亿美金以上(是因为自己作死自己猜只有600亿),美图是第八家:  用户摆在那里!至于怎么赚钱,聪明如蔡文胜老板,远比你着急。  还来得及上车吗?  截止目前,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从战略上把这轮港股行情当一轮可以创历史新高的牛市看待,所以我们能看到多数投资者这行为,都是小额投注,且今天上车,明天下车,不停忙活。  无他,浪成于微澜之间。每一轮大行情的产生,都是多个关键因素在特定时间窗口叠加共振形成的。身在市场中的多数投资者,往往难于觉察趋势的到来,但趋势会用一次次小的冲击逐渐撕开市场的裂口,直到给予更多人信心,用更大的资金直接破门而入,直至最后的摧枯拉朽。  如果多数人从一开始就信了牛市,那或许还真没牛市.  我依然还记得电话双向收费的事,固话跟手机的竞争,胶卷与数码相机的竞争,数码相机跟手机的竞争。当趋势来临的时候,是挡不住的。现在刘主席要在A股加快IPO,数量多,份量少,是PE的天大机会。但是,大多二级市场散户是无法去进行股权投资的,但是,他却可以用A股账户买便宜很多的港股!  从心态和逻辑角度来讲,这波港股行情不急不躁。美国加息,法国选举,美务上限和预算案,正是有这些阴影,胆小惯了的港股才比较克制。但这样其实很好,就像文火炖鸡,绝对可以炖化到骨头都烂掉。这比2015年3月复活节行情的一个月狂冲上去,一个月又滚下来的“暴烈”情人式好很多。现在港股明显是夫妻过日子的感觉,细水长流,不那么电光火石,但可以一直牵手走下去。  一切都还来得及。  善弈者谋势!  愿无岁月可回头,所有一切安排都是最好的:过去港股的萧条,以及未来可能的牛市!
(原标题:港股,时下是洼地 还是陷阱?)
(责任编辑:DF319)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投资日记1:初入港股,我是如何从亏损走向盈利? - 简书
投资日记1:初入港股,我是如何从亏损走向盈利?
走!买港股去!.jpg
自从2015年的股灾和2016年初的熔断之后,我对A股就已经并没有那么上心了,熊市已经开始了,没有必要在耗费在A股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一直以来在账户的配置都是恒生指数和H股指数基金,或者是石油和黄金etf。
应该说,这个判断还是比较的正确,港股的动静一直在我的关注中。年中的时候恒生指数一度在20000点以下,而我那时候重仓了恒生指数,我告诉朋友港股或许会有一轮不错的行情。
后来,我思来想去终于还是下定决心去自己开一个港股账户。于是重新挑选了一家港股的券商,购买外汇,然后开始研究港股的股票。可是比较不幸的是,在我还未开始大展拳脚的时候,恒生指数已经突破20000点,甚至一度到了24000点,我感觉我的下巴要惊掉了。这就尴尬了。
1.为什么要投资港股?
内地向左,港股向右.jpg
中国的A股已经是熊市了,即使有反弹也是并不能持久,所以长期来看还是比较的悲观。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的经济开始下行,GDP增长率也是逐步的下调。更让人担心的是,外汇的汇率开始逐渐的贬值,尤其是对标美国美元。
而与A股市场完全不一样的是港股的低估值,恒生指数和H股指数都估值极低,甚至到了个位数的市盈率,简直是被人遗弃的市场。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去了港股也可以享受人民币贬值的好处。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的这笔钱换了港币到现在为止已经因为人民币贬值盈利了3-4%,即使我什么都不做也赚了一个跑赢银行存款的收益。
然而,去了港股我才发现,其实并没有那种遍地黄金的感觉。
2.港股投资的特点
电影中的港股.jpg
与A股不同的是,港股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所以A股的套路可能在港股就会水土不服。
首先,这不是一个以散户为主的市场。A股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多的散户,十万以下的股民占了绝大部分人数。可是,港股和美股不一样,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机构。这对于我这样的散户来说,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因为你的对手是比你有钱又有信息的机构。这无疑增加了投资的难度。
其次,金融衍生品的复杂程度已经超出我的预想。港股不仅仅是股票的市场,还有N多的金融衍生品,杠杆无限大,这也是为什么极个别的暴涨暴跌会如此极端。之前也有文章说过,美国大选当天我见到有人亏损300%。牛熊涡轮,很多我都没听过。
再者,做空机制和机构的存在。做空是港股与A股不同的地方,做空的存在会让你对股价的预判更加的复杂,有的时候故意做空让你止损。最著名的莫过于之前刚刚晋升为中国首富的李银河一夜之间财富缩水了90%以上,而这正是因为有人做空他的上市公司汉能薄膜。
最后,投资方式的不一样。港股的机构对于股票的运作偏向于看研究报告和基本面。A股可就不一样。港股往往一个评级的调整会让股价有比较大的波动,我遇到的就有长城汽车因为评级的下调导致股价跌了10%以上。这在A股无法理解,因为国内的券商研究报告大多人根本不屑一顾。
当然,即便是这样,我依然是觉得港股值得投资,但是可能需要时间去摸索投资的方式方法。熟悉市场规则和特点是第一步,之后才是真正开始交易。
3.由亏损走向盈利
沪港通.jpg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对于港股的市场有了比较模糊的认知。我的账户也由亏损逐渐走向了盈利,至今获利不菲。
第一,绝不用杠杆。虽然我开通了融资账户可是我从没有用过融资杠杆。《投资最重要的事》一书中说过:虽然杠杆可以为你增加收益,但是也埋下了可能亏损的风险。杠杆或许是一个工具,但是用不好就是自毁长城。
第二,不追高买入。即使再好的标的,如果没有合适的价格,那我买入的话也可能会亏损。这是我血的教训。我买入了一只我看好的股票,可是因为它最近涨了不少,虽然股票不错最终我还是亏损了。
第三,分散投资。港股很多的投资高手都是极度分散,通常都会有十几二十个个股持仓。因为一旦遇到黑天鹅,那在港股就不是跌10%,而且疯狂暴跌。
最后,远离老千股。港股的一大特色就是老千股盛行。通过财务技巧和不断的合股供股让你手里的股票不断的减少,可能最后完全归零。港股这类股票很多,远离老千股,必须远离以往有老千记录的股票,选择质地优秀的股票。这一点在A股就不一样,再垃圾的股票都有涅槃的可能。
至今为止,进入港股市场已经将近半年,无论是在A股市场的港股和H股指数基金的投资,还是自己在港股股票的直接投资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百尺竿头还需进一步!
本ID只写财经、小说~
微博:顶盾Footman您当前所在位置: >
环球经济转差港股承压 已现熊市趋势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次&&编辑:admin
腾讯财经讯(耿荷)8月22日,中国经济加速放缓,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也未见起色,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亚洲区内货币接连贬值,诸多负面因素拖累港股连续六连跌,仅上周恒指就累计下挫1581点或6.59%,是自2011年来最大的周跌幅,也创出了12个月来的新低。对于港股接下来的走势,市场情绪趋于悲观,总体看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行情将不会再在下半年重现,只有市场重拾信心并且配合资金流入,才能令港股重新造好。
截至8月21日收盘,恒指收报22409.62点,当日下跌347.85点或1.53%,成交额放大至1183亿港元。国企指数跌2%,收报10195.05点。港股主板上市的公司中1392家公司股价下跌,占比65.12%。仅179家公司股价上涨,仅占9.16%。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师叶尚志腾讯财经表示,过去一周,虽然不少上市公司公布的中期业绩符合市场预期,但是股价仍然下跌,显示港股正在遭遇资金面的压力,资金流出港股主要受亚洲货币贬值拖累,加速了基金套现,但目前港元依然坚挺,这得益于与美元挂钩,在亚洲区内货币贬值时成为避险货币。但总的来说环球经济低迷,特别是中国经济放缓导致投资者担忧,拖累了港股表现。
友达资产管理董事熊丽萍也对腾讯财经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她认为,香港股市本次调整主要与内地经济放缓有关系,与中国经济密切相关的大宗商品价格、澳元表现都偏弱,充分显示中国经济基本面转差,而此前中国政府推出的A股救市措施令港股变成套现对象,而近来人民币的贬值则给市场再度带来阴影。从上周来看资金套现已经非常明显,不少过往由长线基金持有的股份也出现下跌,所以拖累恒指在一周以内下跌1500点。
最新公布的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数据也印证了市场的担忧。中国PMI8月初值在7月意外下跌之后,8月进一步环比下跌0.7个百分点,至47.1,创2009年3月以来新低。
叶尚志说,中国和除美国之外的发达国际经济都不好,环球投资者担忧经济发展。从技术层面来开,恒指已经跌穿牛熊分界线250天的平均水平,但从基本面角度来看港股的估值仍然很低。接下来港股走势如何取决于投资者的信心修复,但目前仍处于一个寻底的过程中,预计未来1至2个月,恒指都将在震荡中下行,可能在22000点至24000点之间波动,整个2015年下半年港股走势都有挑战,若想再度突破24000点恐怕有难度,投资者信心修复,配合资金流入才能让港股重新造好。
熊丽萍预计,经历本周大跌,港股下周有可能迎来反弹,但至于反弹过后的走势则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包括下周内地银行即将发布的中期业绩、人民币汇率走势以及是否有进一步的宽松措施出台,预计下周恒指将在22100点至23000点之间上落。港股下半年走势如何还要看第三季度的经济数据的情况。
< 上一篇:
> 下一篇:没有了
做国际金融投资市场一流品牌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大兜路126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港股投资全攻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